一、1911—1914年日英对华政策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韦锐锐[1](2020)在《1905-1918年日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双方在短时期内迅速实现和解,这在国际关系史上实属罕见。俄国战败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只能谋求维持远东地区现状之策。战争的胜利大幅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的同时,也使其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因此,日俄双方都不得不重新调整双边关系。日俄通过《第一次日俄协定》将中国东北划分为南北两个势力范围,奠定了日俄关系的基调。在恢复政治关系的同时,日俄还重建了双边贸易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建意味着日俄迈出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此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美国对此颇为不满继而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方案。面对美国的“满洲”攻势,日俄两国再次展开合作,于1910年签订《第二次日俄协定》,宣称不排斥使用武力共同维护各自势力范围。至此日俄两国完成关系正常化的最终阶段。因前两次协定未划分日本在内蒙古的势力范围,日俄对此虎视眈眈。于是借中国爆发辛亥革命、边疆不稳的形势,日俄在《第三次日俄协定》中将势力范围由“满洲”扩大到“满蒙”地区,双边关系再一次升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为日俄关系带来新的发展。俄国战前储备不足,亟需与日本结盟以获取更大规模的武器援助。而日本则因日英关系的不断降温,害怕战后遭到“全白人”集团的孤立。于是两国正式建立同盟关系,这标志日俄合作模式最终形成。四次日俄协定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四次日俄协定,俄国维护了其东北亚及蒙古地区的特殊利益并解除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于日益复杂的欧洲形势。而日本则提高了国际地位,并数次扩大在华势力范围。此外,一战期间的大量对俄武器供应也给日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从此日本由战前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但是,日俄间的合作建立在牺牲中国主权及利益的基础上,两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从东北延伸到内蒙古,最后企图扩大到整个中国,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日俄关系呈现波动性发展的特征,合作与猜忌互相交织。日俄间的四次合作基于两国在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的利益一致,从而数次划分势力范围,不断加深合作关系。但是日俄联手解决了第三方威胁后,双方被暂时压制的怀疑就会迅速抬头,互相警惕对方发起新的战争。如果说在日俄合作的十余年间,两国间的利益与冲突保持着某种平衡,一旦第三方势力的影响超过日俄两国互相容忍的负荷,两国关系将面临破裂。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及日俄间巨大的意识形态差异打破这一微妙的平衡,两国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谈笑[2](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王小欧[3](2012)在《中印棉业市场上的日英博弈(1894-1937)》文中研究说明棉纺织工业对于日、英两国来说都曾是支柱性产业之一,只是,对于这两个新老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棉工业生产的发展却并非同步。作为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棉纺织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傲居世界首位,占有着世界棉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与之相对,直至20世纪初才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棉纺织工业起步较晚,不过,发展速度却很快。在1894——1937这40余年的时间里,日英棉纺织工业的实力从英盛日起到英消日长再到英衰日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逐渐由英国的好顾客变成英国最强劲的对手,日本的棉工业生产也由自给困难发展到能够在海外市场上与英国进行博弈。尤其是日本在中印棉业市场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更是令人瞠目。本文在对英文、日文和中文史料整理和解析的基础上,从日英棉业角逐最为激烈的两个市场——中国和印度入手,梳理了日、英这一新一老资本主义国家棉纺织业力量变化的过程。文章共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对日英近代的棉工业发展及力量之悬殊进行了概述,并论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印棉业市场的迅速扩张。由于英国忙于争夺欧洲霸权,无瑕东顾,日本借机吞噬了英国在棉业市场上的大量份额,英国的棉工业优势地位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日英两国在一战结束后于中印棉业市场上进行博弈的过程。很多兰开夏的商人将他们在世界棉业市场上的损失归咎于战争,认为日本棉制品出口的增长只是暂时性的,当战争结束后,他们仍可以重新获得原有的棉贸易地位。为此,他们进行了种种努力,寻找抑制日本棉纱棉布出口的策略并付诸实施。于是,英日两国间的棉业竞争在主战场——中国和印度对冲式地展开。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硝烟弥漫于运筹帷幄间。第三部分通过对日英两国棉业生产的原料成本、劳工成本、经营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日本棉工业迅速发展与英国棉工业由盛转衰以及日本棉制品能够成功抢夺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日英棉业实力变化与日英关系变化之间“暗合”的思考。通过回顾日英两国的关系,可以发现,日英棉业实力悬殊之时,也正是日英关系升温之时,而日英棉业竞争的阶段也恰是日英关系不断降温的阶段。棉纺织工业的实力消长与日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这种不是巧合的暗合,是经济因素对政治策略影响的一个必然。棉工业生产对于日英两国来说,都是其整体经济部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棉工业实力的消长相应地折射出两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变化。分析日英棉纺织工业力量的变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旧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发展轨迹,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同时代日英两国政治外交策略的制定以及日英关系的变化。
韩立娟[4](2017)在《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文中指出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中、日两国近代国家间外交的开端。本文将对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一历史阶段的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进行研究。考虑到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以及美国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历史时期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日修好条规》签订至中日甲午战争前(1871—1894)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美国的“黑船”来访也给日本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了摆脱像中国一样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日本采取主动的态度,并向欧美列强“拜师学艺”,要以列强为蓝本,实现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首先遭殃的就是“紧邻之处”的台湾、琉球和朝鲜。而此时的清帝国却在半殖民地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外交处处被动,“夷务步步不得手”。在日本走上扩张道路之初,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所表现的是纵容和支持。19世纪70年代,美国先是在琉球问题上放任和偏袒日本,在日本侵略台湾的问题上更是乐观其成。直至80年代,日本入侵朝鲜之时,“美国政府对于日本的帮助已经不亚于一个同盟了”。美国在70、80年代对日本扩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华盛顿未来的远东政策。第二阶段:从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1894-1905)这一阶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大大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1900年日本伙同西方列强一道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1904-1905年日本又发动了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而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动表现出来的是持续配合。在这一阶段,美日关系是和睦的。至于中国,它只是被列强宰割的对象而已,要在美日之间起牵制作用是不大可能的。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列强发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由此确定了美国远东政策的基调。美国不再满足于跟在英国炮舰后面“分取杯羹”,而是确立了与英、俄、日都不相同的独立扩张政策。美国积极谋求在华权益,但却不主张在中国占领土地,而且还宣称要维护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完整和独立。“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以及西奥多·罗斯福插手日俄冲突表明美国已经正式登上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竞技场。第三阶段:从日俄战争后至“九一八”事变前(1905-1931)日俄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完全违背了美国的初衷。东三省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并对美国关起门来。为了阻止美国势力进入东北,日本开始联合昔日的对手俄国。1907年日俄协约签订,标志着美国扶日制俄政策的失败,日美矛盾取代日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主要矛盾。日俄战争后,英法等列强鉴于欧战在即,在亚洲采取暂时维持现状的政策,日本利用列强被迫“容让”的有利时机,加紧扩大侵华权益。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政局震荡,日本又伺机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东部内蒙古地区。及至一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中国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进攻趋势,无论是晚清政府,袁世凯政府,还是段祺瑞政府都试图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遗憾的是,美国各届政府都不想为了中国利益而去引起美日冲突。美日妥协的结果是1908年的《罗脱——高平协定》,以及1917年《兰辛—石井协定》。然而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出卖还是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同意将德国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美国对日本的退让趋势一直持续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建立的新均势使中国又回到由列强共同控制的局面。第四阶段:从“九一八”事变至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194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确立了联美抑日的外交路线,美国因而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日本决心以发动侵华战争来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的远东政策并没有新的进展和变化。只有罗斯福上台后,于1933年对中国的棉麦贷款和1936年的中美白银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抗日本的考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美国却以中立主义的形式继续对日本奉行妥协姑息的政策。直到1938年日本近卫首相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以及随后日本宣布退出《九国公约》,美国的态度才开始改变,实施了相应的对华援助政策。如1939年2月达成的中美桐油借款。但是美国真正意识到中国在保卫美国全球利益中的重要性,是到日本开始南进和三国轴心成立之后,这时美国才开始公开地援助中国和制裁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美国长期奉行的对日姑息妥协政策彻底终结。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国军民孤军奋战的局面。从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到与中国并肩作战的角色转换使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梳理1871——1945年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以及中国历届政府处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鞠斐[5](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杜霄[6](2017)在《从武昌起义到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初期日本与英国的争夺与协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从武昌起义到南北议和的辛亥革命初期(1911年10月到1912年3月)为主要时间段,对武昌起义、袁世凯出山和南北议和这几个重要事件中日本干涉辛亥革命的企图和与英国争夺在华优势地位的史实进行梳理,通过对日、英对华政策的决策过程和日本与中、英间的外交过程进行分析,考察这一时期日本对英国既协调又争夺的关系。武昌起义爆发后,日本和英国首先与在华外国领事团协调一致采取中立不干涉政策。但日本和英国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军也各有自己的政策,英国的初期政策经历了从企图出兵干涉到保持中立的变化,日本的初期政策则从暂时观望转为企图出兵干涉。这是日本在华与英国争夺优势地位的体现,但不论是在决策还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日本仍然处处考虑与英国协调行动。随着革命派力量的不断壮大,清政府请袁世凯出山镇压革命。袁世凯与日英均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与袁世凯的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日英此时期的对华政策。袁世凯不信任日本而选择投靠英国,英国此时在对华外交中占有主动权,日本决定采取分裂中国南北的政策来与英国相争,以求获得日本在华的优势地位。这一企图在南北妥协的大势和英袁的共同牵制下破产。日本不得不转而再度采取与英国协调的政策,改善和袁世凯的关系。在英国的斡旋下,南北妥协和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日本多次建议与英国协调一致干预南北和谈,均遭到英国的拒绝。直至南北议和会议召开,日本与英国在主张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问题上又起争执。日本极力说服支持共和制的英国转向支持君主立宪制,并与袁世凯和南方革命派进行协调,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在实行共和制已成众望所归的形势下,日本不得不做出与英国协调一致支持共和制的决定。总体而言,在辛亥革命初期,日本面临中国乱局,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在中国扩大权益的机会,企图干涉辛亥革命,以此与英国争夺在华优势地位和攫取更多权益。但是,由于英国此时在中国占据主动权,并与袁世凯建立了亲密关系,而日本在中国没有合适的代理人,因而日本在与英国争夺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寻求与英国协调发展。这就形成这一时期日本对英国既争夺又协调的政策结果。
曲晓燕[7](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指出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金东[8](2011)在《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素有“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之称的涩泽荣一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着名人物。本文在以《涩泽荣一传记资料》为主要文本依据的基础上,辅以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中日文文献,以王霸关系为分析框架,集中考察涩泽荣一在经济、救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对华思想与实践,力求展现出他与中国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反映出的近代中日关系的另一侧面。幼年的涩泽荣一在接受儒学启蒙的同时,也从其农商兼营的家庭中受到了商业的熏陶。成年之后,涩泽曾有过远赴欧洲游历的经历,并一度任职于明治政府,辞官后又致力于主持和参与日本一系列近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最终成就了他在日本经济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他还在教育、慈善、民间外交等领域有诸多建树。不过涩泽为人所熟知的更在于他的“论语算盘说”。他认为仁义道德写生产殖利并非相互对立和互不相容的,不存在脱离经济的道德,而背离道德的经济也不能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好处。1877年的中国行是涩泽荣一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前赴欧途中路过上海让他切身感觉到了中国的衰落,而这次的中国之行却是为商洽贷款而来。尽管中日西征借款谈判、招商局借款谈判最终都没能达成一致,却让涩泽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也开启了其对华经济实践的先河。当然,此时的日本羽翼未丰,还谈不上对中国有什么扩张行为,涩泽荣一所进行的尝试也只是属于一般性的商贸活动。然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却改变了这种状况。此时的日本已经出现“脱亚入欧”、“东亚盟主论”等论调,涩泽荣一的对华言行也是以霸道式的扩张为特征。他的对华态度从起初的犹豫和谨慎逐渐转变成为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摇旗呐喊。他不仅关注一系列对华经济调查活动,也参与了湖南汽船会社、日清轮船会社、东华纺绩会社、日清银行、东亚兴业会社等多家实业公司和金融投资机构的酝酿和成立事宜。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的对华扩张进程因中国方面的抵制、与其他列强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实力有限等原因而面临着挑战,涩泽荣一为此提出了合作开发中国的构想,并试图将其付诸实践。他一方面向美国提出了日美联合开发中国的建议,并且尝试与美国合办一家对华银行,另一方面又努力促成了中国兴业会社以及后来的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并为中日实业公司的具体业务专门赴北京协商。然而就结果来看,中日实业公司的实际运作并非一帆风顺,与美国合办银行的计划也不了了之。“合办”虽然显得比较公正,但仍属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方式的一种变通。涩泽所声称的合作开发似乎符合他所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思想,然而背后却明显存在着一味追求日本国家经济利益的企图。在对华外交方面,涩泽认为,日本的对华外交主体多元、主张不一,且往往对中国采取恩威交加的策略,容易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和反抗。为此,他提出以“忠恕”、“敬爱”之道与中国相交的外交理念,并积极推动对华民间外交。由他所担任会长的日华实业协会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涩泽荣一以该协会为平台,与中国方面的孙中山、蒋介石、张謇、虞洽卿等政商界要人有过数度交往。然而我们通过考察两国在废除不平等条约、关税改订、抵日运动等问题上的交锋就会发现,日华实业协会还是扮演了一个日本工商界代言人的角色。在以维护和拓展日本既得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它并不能有效处理好两国间的纷争,也难以有效体现出涩泽荣一所提出的对华外交理念。除此之外,涩泽曾经有过数次发起或者参与对华灾害救助的行动,他对中国赴日留学生也给予过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接济,曾有过设立青岛商科大学的计划,并向上海的学艺大学提供过资金支持。从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应归于慈善活动之列,与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理念颇为一致,也是其王道思想的典型体现。尽管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利益的考量,但其中所包含的友善和道义的一面是不应被忽视的。然而,涩泽荣一在日本历次的对华军事侵略行为中却大都持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如果将慈善归于王道、武力归于霸道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这种对比并非相互矛盾的,其背后都体现着涩泽对日本经济利益的追求。灾害救济和慈善教育在客观上会对日本的在华经济利益起到保护和促进的功效,而他无论是支持战争还是反对扩军,也多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涩泽荣一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抱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对中国的灾害救济、教育支持以及同中国人士的交往也有利于增进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交流。他所提倡的以“敬爱”、“忠恕”之道对华交往的外交理念在近代日本对华扩张过程中显得相当难得。涩泽崇尚王道而排斥霸道,上述这些也可以归于王道中的积极一面。然而他的王道思想明显带有“东亚盟主论”色彩和国家主义倾向,并非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平等往来的基础之上。他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也反对日本对华恩威交加的外交政策,但其本人却在对华经济扩张活动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客观上加快了日本的对华侵略步伐。总体而言,他主张对华行之以王道,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王霸杂之的状态。
徐继玲[9](2013)在《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德国对华投资是中德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对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看待近代中德经济关系。本文除绪论及结语外,主体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的背景。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沿袭了资本扩张的本性,是在近代中国特定投资环境下以商业掠夺为主的资本输出。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在华政治权益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因而形成鲜明的投资时段和行业投资热点。近代中德经贸关系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日益强大的德意志帝国在实施“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的转变中,将中国作为与各国进行海外殖民竞争与合作的“实验地”,既诉诸武力又进行文化“怀柔”,在中国土地上与各国展开了竞争。第二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投资的金融活动主体——洋行和银行在华投资情况。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离不开资本活动的主体,而这个主体也有一个从洋行向银行演变的过程,同时这些在华投资的主体本身也是被投资的对象。德国银行在华立足之前,德国洋行集“商业大王”和“资本大王”于一身,但投资活动局限性大,尚处在尝试阶段。随着德华银行在华的建立,德国财团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阵地巩固起来了。德华银行资本不是一般的资本输出,而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并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的特殊资本输出。该行具有特殊性质,又负有特殊使命,其雄厚的资金、本国政府的支持,保证了其在华经营获得巨大的利润。德华银行既是第一个向长期垄断中国金融业的英国银行挑战的银行,又是英国银行的投资者和“得力伙伴”。其在华相对成功的运营模式,为近代中国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第三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资本输出——“借款”的概况,由于这个项目收益稳定、利润高、项目多、运作简单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德国以成功的外交手段很快在这个领域与英国一起占据了优势。随着德国在华资本主体势力的扩张,德国的活动资金得到了保障,它可以随意地渗透到中国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中。一战前,德国对华借款分为两类:一类是军政借款,这类借款除必要的御侮性军需借款外,其它均为纯消耗的债务。另一类是实业借款,这类借款因会产生经济效益而具有利弊双重性。其中也有一部分属于正常的借贷范围,低息且无苛刻条件,对中国实业发展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裨益;但大部分借款不仅利率高,而且附有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其作用可想而知。第四章主要论述近代德国对华的标志性产业投资——“路、矿、厂”投资情况。与其在华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德国在这些项目上的投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取得路、矿、厂权益,以铁路为基点,“迂路开矿、设厂”,以青岛、汉口、天津等内地为工业市场,巩固其在胶澳租借地的势力范围,形成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样板殖民地经济”。德国并没有放弃在势力范围外与各国的竞争与合作,先后将这些项目的投资渗透到英、法、美等国的控制区域内。德国对华实业投资既巩固了德国在华的势力,又客观地刺激了中国地区民族实业的发展。第五章主要关注近代德国在华公共事业投资。这项投资包括文化、卫生、医疗等。近代德国对华文化投资目标就是用德意志的文化去统领世界,在殖民地用“文化产品本身去促进经济上的强权和政治上的权益”。德国对华文化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掠夺文化宝藏到实施“德意志文化渗透”,以至形成官方正式对华文化政策并达到一定实效的过程,德国在华兴建学校是这种政策的载体。德国对医疗卫生的投资更多地出于在华自身的需要,但是却不自觉地为中国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德国在青岛城市建设中公共事业发展的理念,对中国建设现代城市公共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近代德国对华投资,是在中国发展的传统经济同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济相互矛盾的过程中展开的。对外进行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近代德国对华投资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但其也有自身的特点:这种投资是受整个德国对外政策制约;这种投资呈跳跃式发展,与德国本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一致;这种投资呈区域性独占的特点,德国以山东为投资基地,力图向中国四周辐射,这也体现了其战略目标的长期性。近代德国对华投资过程中,德中双方政治、经济利益集团以及普通民众都参与在其中,有抗争、顺从、融合,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使双方思想、行为发生了变化,即有双方政治层在政策上的顺应调整,也有双方民众抗争、接受、融合的调适,由此产生了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混合作用,最终表现出这样的发展结果:影响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决定力量不是单纯的外来侵入势力对中国经济某个领域的影响决定的,而是在这个经济活动过程中中国调适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超越外来侵入者本意之上的创新发展选择。由于近代德国在中国的经济活动是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方式,即建设“样板殖民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致力于长期进军中国内陆的战略思维,使其在推动中国某些区域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上成为一个“样板”。所以整理近代德中经济关系一隅,对于正确看待中国经济现代化问题有一定启发意义。
李强[10](2005)在《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对1757-1895年中、英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争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757年,普拉西之役后,东印度公司北部政策的重点是与中国的西藏及西部内陆省份建立某种商业、外交关系。自拿破仑时代起,法、俄相继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构成威胁,致使英国沿次大陆自然分水岭构建起西北边防线。本文以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论述并分析了1757—1895年中、英、俄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矛盾、斗争的表现及其深层原因。 论文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论及18世纪中、英两国的边疆政策对喜马拉雅地区政治、贸易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19世纪上半叶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的背景和过程。 第三部分,帕米尔地区的三角关系,重点分析中、英、俄之间就帕米尔达成的协议及影响。 第四部分,综述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的特点,及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影响。
二、1911—1914年日英对华政策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11—1914年日英对华政策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1905-1918年日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创新之处 |
一、日俄关系的初步恢复(1905-1907) |
(一) 日俄战争后初期日本的大陆化趋势 |
1. 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
2. 军备计划由守势转变为攻势 |
3. 帝国国防方针的对俄“假想敌”论 |
(二) 日俄政治关系的初步和解 |
1. 日俄战争后初期日俄间的互相猜忌 |
2. 日俄关于韩国及蒙古问题的谈判 |
3. 1907 年日俄协定的签订 |
(三) 日俄经济关系的恢复 |
1. 新通商肮海条约的签署 |
2. 渔业协定的订立 |
(四) 日俄关系初步和解的促进因素 |
1. 俄国国内外形势与远东军事状况严峻 |
2. 日本的财政窘境与日英关系的变化 |
3. 英法两国居中斡旋 |
二、日俄关系的升温(1907-1914) |
(一)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与1910年日俄协定 |
1. 日本在中国东北积极扩张 |
2. 俄国对日本扩张的持续怀疑 |
3. 美国对满洲铁路的攻势与日俄接近的契机 |
4. 日本力求日俄对满政策一致与1910年日俄协定的签署 |
(二) 走向日俄同盟之路 |
1. 日俄间悬案的解决与日俄合作强化 |
2. 日英同盟弱化与日俄结盟论抬头 |
3. 外蒙古“独立”与1912年日俄协定的签订 |
三、日俄同盟的正式建立(1914-1916) |
(一) 法俄四国同盟提议及其受挫 |
1. 一战前夕日俄互相再起疑心 |
2. 一战爆发与法俄提议加入日英同盟 |
3. 日本亲俄派与亲英派的结盟分歧及四国结盟的挫败 |
(二) 日俄结盟的初步进展 |
1. 日俄间的武器问题 |
2. 日本提出对华“二十一条”与俄国的谅解 |
3. 俄英支持日本加入《不单独媾和宣言》 |
(三) 米哈依洛维奇大公访日与日俄结盟的成立 |
1. 日德单独媾和的可能性及其破灭 |
2. 日英关系持续降温与日本对俄态度好转 |
3. 日本对俄的武器援助与米哈依洛维奇大公访日 |
4. 亲俄派施压与外务省的妥协 |
5.日俄同盟成立及其影响 |
四、日俄关系的破裂(1917-1918) |
(一) 二月革命后日俄合作的动摇 |
1. 二月革命与日俄维持友好的尝试 |
2. 日本增兵南满引起俄国反日舆论 |
(二) 十月革命与日俄关系的破裂 |
1. 十月革命爆发与日本的出兵西伯利亚争论 |
2. 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与日俄关系的破裂 |
五、1905-1918年日俄关系的特点与影响 |
(一) 日俄关系的特点 |
1. 合作与怀疑交织 |
2. 日俄远东利益的一致性 |
3. 日本掌握主导权 |
(二) 日俄合作的影响 |
1. 解除俄国后顾之忧 |
2. 扩大日本国际影响力 |
3. 侵害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3)中印棉业市场上的日英博弈(1894-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 先行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内容、学术价值及不足 |
第一章 日本进军中印棉业市场之初起 |
一、 英国——棉纺织工业的泰斗 |
二、 日本——棉纺织工业的后来者 |
三、 日本在中印棉业市场的迅速扩张 |
1、 日本对中印棉业市场的抢占 |
2、 日本对华经济渗透与政治野心的暴露 |
第二章 日英在中印棉业市场上的正面交锋 |
一、 中国棉业市场的日进英退 |
1、 中国棉业市场的“开放”与民族棉工业的举步维艰 |
2、 日进英退 |
二、 印度棉业市场的日增英减 |
1、 日增英减 |
2、 殖民统治下印度的贫穷 |
3、 印度民族棉工业的发展 |
4、 英日在印度棉业市场上的对抗 |
三、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日英棉贸易摩擦的加剧 |
1、 日本的倾销 |
2、 英国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 |
3、 日英较量过程中的合作试探 |
第三章 英消日长的原因分析 |
一、 日英棉工业生产的成本比较 |
1、 原料成本 |
2、 劳工成本 |
3、 经营管理成本 |
1)机器和厂房建设成本 |
2)运输成本 |
3)管理成本 |
4、 财务成本 |
二、 日本棉制品成功输出的原因 |
1、 价格低、运势好 |
2、 定位准、效能高 |
第四章 日英棉业力量长消与日英关系变化的暗合 |
一、 日英关系的升温及保温 |
1、 日英关系的初始 |
2、 彼此间的赏识与接近 |
二、 日英同盟的降温 |
三、 日英关系的冷却 |
1、 20 年代日英在中国的协调与分歧 |
1)1925 年“五卅运动”中的日英合作 |
2)1925 年中国关税特别会议上的日英分歧 |
3)20 年代后半期日英在中国的博弈 |
2、 30 年代上半期日英关系的紧张与试调整 |
1)1930 年代初日英所面对的外交问题 |
2)日英互不侵犯条约构想的提出及其引发的争论 |
3)美国对日英亲善的关注 |
3、 1935 年日英在中国币改问题上的对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前史回顾 |
(一) 有关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史的研究 |
(二) 有关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
(三) 有关1945年以前美日关系及中美日三边关系史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对中日关系的早期介入(1871—1894) |
第一节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与美国的反应 |
一、美国对东亚的早期扩张 |
二、美国对日本谋求与中国立约的启示 |
三、《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美国的反应 |
第二节 美国与日本“征台之役” |
一、美国人对台湾的早期关注 |
二、李仙得及美使德朗对挑起日本“征台”的作用 |
三、美英等国的“局外中立” |
四、李仙得与中日交涉 |
五、美国官方对日本“征台”的态度 |
第三节 日本吞并琉球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
一、“球案”发生前欧美列强对琉球的企图 |
二、日本对琉球的吞并 |
三、李鸿章邀格兰特调停“球案” |
第四节 日本侵略朝鲜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
一、日本“征韩论”的提出 |
二、“江华岛事件”与《日朝修好条规》的签订 |
三、美国与朝鲜签订《1882年条约》 |
四、各国争夺朝鲜的开始 |
五、美国与在朝鲜的中日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持续配合(1894—1905) |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中美国对日本的偏袒和支持 |
一、日本的战争准备和1894年夏中日在朝鲜的冲突 |
二、美英各国在挑起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
三、战争进程及美国的斡旋 |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列强的反应 |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一、《马关条约》后日俄在朝鲜的争夺 |
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三、美国变为一个亚洲强国及美、日、英的结合 |
四、海约翰的“门户开放”通牒及各国的反应 |
第三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美日联合行动 |
一、庚子事变之爆发及日本与列强出兵中国 |
二、美国发表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 |
三、日本借机扩大侵略的野心及美、英等国的反应 |
四、《辛丑条约》签订及日本与列强分赃 |
第四节 美国与日俄战争以及它们争夺中国东北的斗争 |
一、美国资本扩张与沙俄企图独占中国东北的矛盾 |
二、美英两国在日本准备进攻俄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三、罗斯福调停日俄战争与《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有限制约(1905—1931) |
第一节 日本对美国在中国东北经济扩张的排斥和抵制 |
一、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巩固和扩张 |
二、哈里曼投资中国东北铁路受挫 |
三、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商业利益受损 |
四、第一次日俄密约及美国远东外交的孤立 |
第二节 东三省引进美资及清政府联美外交的失败 |
一、司戴德来华与中国东北改制 |
二、筹设东三省银行借资未果 |
三、日本阻挠新法铁路修建 |
四、唐绍仪访美及美日签订《罗脱—高平协定》 |
第三节 “金元外交”与美日在中国东北的争夺 |
一、美国“金元外交”的提出 |
二、美国与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
三、锦瑷铁路与诺克斯“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 |
四、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及日俄的进一步勾结 |
五、币制实业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
第四节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及美国的态度 |
一、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的“中立”与日本武装干涉的企图 |
二、列强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
三、日本干涉中国抉择共和制及美国的“共同行动”原则 |
四、日本参加“善后”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
五、美日在承认北京政府问题上的分歧 |
第五节 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及美国的对策 |
一、中国联美限制战区的努力与日本侵占山东 |
二、美国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反应 |
三、美日与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府院之争” |
四、美日关于中国的《兰辛—石井协定》 |
五、威尔逊、日本与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
第六节 华盛顿会议: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初步遏制 |
一、海军竞赛与裁军要求 |
二、《五强海军条约》和《四强协定》 |
三、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
四、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日矛盾升级与中美联合抗日(1931—1945)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绥靖与限制 |
一、日本侵华引起的国际危机及美国最初对事变的反应 |
二、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声明 |
三、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及日本的反应 |
四、日本的《天羽声明》与美国的赫尔照会 |
五、日本破坏中国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的订立 |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以后美国开始实施“援华抑日”政策 |
一、“七七事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道义谴责与绥靖 |
二、美国向“援华制日”政策的初步转变 |
三、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援助 |
四、美日谈判与摊牌 |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中美两国最终走上联合抗日道路 |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际反法西斯联合国家阵线的形成 |
二、美国对华军事合作与援助 |
三、美国对华贷款、租借援助与修约 |
四、大国合作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五、美国远东战略的调整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
本章小结 |
综论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作用评估及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 |
一、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阶段性特征 |
二、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研究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历史启示 |
一、中国“以夷制夷”战略的得与失 |
二、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
三、必须高度重视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武昌起义到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初期日本与英国的争夺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武昌起义与日、英的政策 |
第一节 武昌起义爆发后日、英与领事团协调应对 |
第二节 英国的初期政策——从企图出兵干涉到保持中立 |
第三节 日本的初期政策——从暂时观望到企图出兵干涉 |
第二章 围绕袁世凯出山的日、英争夺与协调 |
第一节 袁世凯与日、英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日本分裂南北的企图 |
第三节 英袁亲密关系的建立与日本政策的软化 |
第三章 南北议和期间日、英的争夺与协调 |
第一节 南北议和前日本的干预企图与日、英协调 |
第二节 围绕政体之争的日、英争夺与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
一、芝罘的兴衰 |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
五、士兵“土匪”论 |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
参考文献 |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
二、着作 |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主持课题 |
致谢 |
(8)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方法和篇章构成 |
第一章 涩泽荣一的生平及其儒学思想 |
一、涩泽荣一的生平 |
二、"论语算盘说" |
第二章 早期的接触与尝试:1877年上海行 |
一、涩泽荣一的早期对华观感 |
(一) 途经上海时的观感 |
(二) 1877年的上海商况调查 |
二、中日西征借款 |
三、鲜为人知的中日招商局借款谈判 |
四、第一银行的对华经营 |
第三章 从筹划到实践:甲午战后的对华经济扩张 |
一、涩泽荣一的早期对华经济思想 |
二、对华经济调查 |
三、对华实业活动的参与 |
(一) 从湖南汽船会社到日清汽船会社 |
(二) 在华纺织公司的创建计划 |
四、日清银行与投资公司 |
(一) 日清银行的酝酿 |
(二) 参与创建满铁 |
(三) 东亚兴业会社 |
(四) 东方国际公司 |
第四章 合作开发中国论:中日合办与日美联合 |
一、辛亥革命前后涩泽荣一的对华观感与"中日合办论"的提出 |
(一) 辛亥革命后涩泽荣一的对华观感 |
(二) 中日合办论 |
二、涩泽荣一对"利权"的论述 |
(一) 是否旨在获取"利权" |
(二) 对"利权"的解释 |
(三) 利权论述的透视 |
三、日美合作开发中国论的提出及尝试 |
(一) 涩泽提出此论的背景 |
(二) 日美合作开发中国论的内容 |
(三) 涩泽荣一的尝试 |
(四) 中国方面的反应 |
第五章 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与涩泽荣一1914年中国行 |
一、中国兴业公司的酝酿和成立 |
二、涩泽荣一与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 |
三、涩泽访华与中日实业公司的运作 |
第六章 以"忠恕"相交: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思想与日华实业协会 |
一、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思想 |
(一) 涩泽提出对华外交思想的背景性因素 |
(二) 有恩威而无敬爱:对日本对华外交的批判 |
(三) 以"忠恕"之道相交 |
二、日华实业协会的成立 |
三、涩泽荣一与中国人士的交往 |
(一) 与孙中山、蒋介石的联络 |
(二) 与虞洽卿的交锋 |
(三) 与张謇父子的往来 |
第七章 恩威还是敬爱:对华交涉中的日华实业协会 |
一、日华实业协会与中国关税问题 |
(一) 关税问题的提出和日本方面的考量 |
(二) 围绕关税特别会议的磨合 |
(三)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争执 |
二、日华实业协会与中国排日问题 |
(一) 在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中的作为 |
(二) 在"五卅"运动中的作为 |
(三) 日华实业协会与1927年的中国局势 |
第八章 对华慈善活动及对日本对华军事扩张之态度 |
一、对华灾害救助 |
(一) "丁戊奇荒"时的救济 |
(二) 天津水灾救济 |
(三) 1920年的华北饥荒救济 |
(四) 1931年的长江水灾救济 |
(五) 对华灾荒救济行为的透视 |
二、涩泽荣一的对华慈善教育活动 |
(一) "支那留学生同情会" |
(二) 日华学会 |
(三) 日华实业协会的对华教育事业 |
三、涩泽荣一与日本对华军事扩张 |
(一) 涩泽荣一的战争观 |
(二) 涩泽荣一在日本对华军事扩张中的作为 |
(三) 关于涩泽对日本对华军事扩张态度的几点讨论 |
结语 |
一、王霸思想在中日两国的流变 |
二、涩泽荣—对华思想与实践中的王道与霸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近代德国在华投资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外人在华投资概述 |
一、近代外人在华直接投资概况 |
二、近代外人在华间接投资概况 |
三、近代德中贸易关系溯源 |
第二节 近代德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
一、德国“大陆政策”的改变及对华政策的开始 |
二、德国“世界政策”的实施及对华战略的改变 |
三、近代各国在华合纵连横的利益关系 |
第二章 近代德国在华商业和金融投资 |
第一节 洋行 |
一、德国在华洋行概述 |
二、德国礼和洋行 |
三、德国美最时洋行 |
第二节 银行 |
一、德华银行的建立 |
二、德华银行的商业投资 |
三、德华银行与其他银行的关系 |
第三章 近代德国在华间接投资—借款 |
第一节 军政借款 |
第二节 实业借款 |
第三节 其他借款 |
第四章 近代德国在华实业投资 |
第一节 铁路 |
一、德国直接投资的铁路 |
二、德国间接投资的铁路 |
三、德国优先投资的铁路 |
第二节 矿业 |
一、德国在华矿业特权 |
二、德国在华矿业投资 |
第三节 工厂 |
一、20世纪前德国在华企业 |
二、一次大战前德国在华企业 |
三、德国在华企业投资特点 |
第五章 近代德国在华公共事业投资 |
第一节 教育投资 |
一、文化先驱——教会学校 |
二、文化渗透——政府学校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投资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对1757-1895年中、英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争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1 18世纪中后期孟加拉和西藏之间的贸易路线 |
图2 19世纪西藏西部及邻近地区 |
图3 19世纪俄国征服中亚 |
图4 1865年约翰逊和田之旅 |
图5 帕米尔 |
图6 19世纪中后期英属印度北部边疆 |
图7 阿德线和马嘎尔尼线 |
导论 |
第一节 学术史概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中国和东印度公司对喜马拉雅地区的影响 |
第一节 18世纪清政府对喜马拉雅地区贸易的影响 |
一、17世纪西藏对外贸易 |
二、清代统一西部对喜马拉雅地区政治的影响 |
三、1759年以后跨喜马拉雅地区的贸易路线 |
四、清代西部边疆政策折射出的问题 |
第二节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开辟中国内陆市场的计划 |
一、大英帝国和东印度公司 |
二、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贸易 |
三、近代入藏的西方人 |
四、东印度公司北部边疆政策 |
第三节 中廓战争前后的中、廓、英关系 |
一、银币和食盐引发的战争 |
二、东印度公司在中廓战争中的均势政策 |
三、马嘎尔尼使华 |
第二章 英属印度西北边防政策 |
第一节 穆尔克罗夫特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的第一次探察 |
一、穆尔克罗夫特的圣湖之旅 |
二、穆尔克罗夫特第一次探察的目的 |
三、穆尔克罗夫特对英俄大角逐的谶语 |
第二节 中国对英廓战争的影响 |
一、清政府限制贸易的政策 |
二、东印度公司的商业扩张计划 |
三、中国对英廓战争的调停 |
四、英廓战争的影响 |
第三节 穆尔克罗夫特对英属印度西北边疆的第二次探察 |
一、穆尔克罗夫特列城奇遇 |
二、锡克、中国对穆尔克罗夫特第二次探察的关注 |
三、穆尔克罗夫特第二次探察的影响 |
第四节 英国对锡克政策 |
一、锡克的崛起 |
二、锡克军队的近代化改革 |
三、古拉伯·辛格与东印度公司的关系 |
第五节 中锡战争 |
一、喜马拉雅西部的羊绒贸易 |
二、古拉伯·辛格征服拉达克 |
三、森巴战争 |
第三章 中、英、俄在兴都库什山区和帕米尔地区的争端 |
第一节 英国驻扎官进驻克什米尔 |
一、克什米尔自由邦 |
二、英国对克什米尔外松内紧的政策 |
三、克什米尔成为西北边防的堡垒 |
第二节 19世纪英、俄对帕米尔的争夺 |
一、19世纪前期英国在帕米尔的考察、渗透 |
二、1873年协议 |
三、1873年协议带来的问题 |
四、1887年协议 |
五、中英两属坎巨提 |
第三节 十九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对帕米尔的政策 |
一、清政府对帕米尔的管辖范围和方式 |
二、清政府恢复在帕米尔的管辖 |
三、清政府对帕米尔政策的失误 |
第四章 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 |
第一节 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的两个特点 |
一、开辟跨喜马拉雅商路 |
二、法国威胁论 |
三、克什米尔披肩 |
四、克里米亚战争后的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 |
五、英属印度西北边防线的建立 |
第二节 19世纪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对中国西部边疆的影响 |
一、东印度公司重商主义的北部政策 |
二、清政府拒绝在喜马拉雅地区建立反英联盟 |
三、中英关于拉达克划界的交涉 |
四、约翰逊线的由来 |
五、英俄对新疆的争夺 |
六、马嘎尔尼线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1911—1914年日英对华政策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1905-1918年日俄关系研究[D]. 韦锐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中印棉业市场上的日英博弈(1894-1937)[D]. 王小欧.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D]. 韩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从武昌起义到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初期日本与英国的争夺与协调[D]. 杜霄. 武汉大学, 2017(06)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8]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D]. 金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9]1861-1914年德国对华投资研究[D]. 徐继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10]英属印度西北边疆政策和中国西部边疆危机 ——对1757-1895年中、英在喜马拉雅山区、喀喇昆仑山区和帕米尔地区争端的研究[D]. 李强. 暨南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