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论文文献综述)
成丽[1](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提出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于水山[2](2015)在《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1867—1954年)的学术生涯与着作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建筑史这一学科领域在其初创时期的知识与政治环境及其对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之形成的影响。作者力图说明,中国建筑早期文献中对唐代及唐以前建筑的推崇和强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东亚的权力转移的结果,即中国的衰落与日本的崛起。文章通过对伊东氏主要学术着作文本和图像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建筑史》①与《中国建筑装饰》②两部专着在写作方法上的不一致——前者用历史学方法而后者用人类学方法——以及这种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政治动机。这一差异也反映出日本殖民主义中深层的文化矛盾。而伊东氏的《法隆寺》一书则从学术领域完成了东亚的精神传统从中国向日本的历史转换。
孔志伟[3](2007)在《冉冉流芳惊绝代 ——朱启钤先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朱启钤先生流传于世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核心,并尽可能综罗相关的史料,通过对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两方面的系统考察,深入探究了朱启钤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缘起;通过对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前、创建中以及南迁后三个不同时期学术活动的系统梳理,全面描述了朱启钤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概况。本文旨在公允评价朱启钤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荒与奠基工作做出的无可替代的学术贡献;全面揭示在此过程中,朱启钤作为一位杰出的组织领导者、优秀的学术带头人所表现出的极大决心、非凡毅力;表彰前贤,策励后生,促进今天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探索未来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徐苏斌[4](1994)在《“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文中认为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中国营造学社的发展历程,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在完成《近代日本关于中国城市·建筑史的研究》(鹿岛财团研究助成报告,1995.7)过程中,我从日本着名的建筑史家伊东忠太和关野贞的遗物中发现了有关中国营造学社的资料,这些资料无疑对我们研究中国营造学社的整个发展过程有参考价值。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发现,"九·一八"前(193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建筑研究者之间曾
余同元[5](2005)在《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 ——以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1520-19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明清时期(公元1520年代—1920年代)江南工业人力资源中的技术主体——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包括传统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两方面)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从历史科技地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江南区域传统工匠的技术形态转变(即以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转型)、角色地位变化(即以传统工匠向现代技术工人工程师转变为主的角色转换)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历史地理学的动态考察与社会经济史的实证研究,揭示明清以来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基本脉络,探讨江南早期工业化中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科学技术生成与构成、生产制度建构与结构等要素特征及诸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力图勾勒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科学化途径与模式,从而从根本上去把握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内涵与变化规律。 论文着重从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两方面探讨江南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动力、途径、表现与发展规律,并借以揭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的科技互化特点。不敢说达到了研究目标,只能说先行提出问题、梳理基本资料、构建研究思路并搭成研究框架。论文最后认为明清江南区域早期工业化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工业发展(即早期工业化)为主、工业科技进步(即工业技术教育与科学研究)为先、人力资源开发(即传统工匠的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本的社会历史进程。这一历史发展的脉络显示出:早期工业化是明清江南区域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传统工匠现代转型是江南区域工业化的基本动力,工业人力资源开发是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本质内涵。
彭文峥[6](2015)在《尹培桐学术贡献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学术史研究中的重要个体——建筑学家,其个人学术成果作为学术发展链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建筑学家的学术历程与学术贡献不仅可以揭示建筑学术史的发展进程及其内在规律,还可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前瞻性、开拓性指导。西南地区作为我国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发展肇始的重要地域之一,至今仍是建筑学术与教育发展独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然而,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对西南地区建筑学术史和建筑学家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尹培桐先生作为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其学术研究思想与成果阶段性地代表了我国新时期建筑学科的发展轨迹,同时他也是西南地区建筑史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个体,在推动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与外国建筑史学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贡献。因此,本研究选取在地区和学术领域兼具代表性的尹培桐教授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他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并对他的学术贡献做出客观的评述。本文是学术界第一次系统整理和研究尹培桐教授的学术历程与贡献,通过结合时代背景的发展而展开的对尹培桐学术历程与主要研究成果及贡献的研究,展现了老一辈学者在艰苦环境下始终保持的对理想的坚持、对学术的关注,正是这样的学术精神为各自学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推动了中国建筑界学术研究的不断向前迈进。因此,对老一辈学者学术历程与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学术研究史的相关梳理,同时,老一辈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是对年轻一代学者的正面指引。本文是在详细阅读了尹培桐教授的着作和掌握了与尹培桐相关的大量口述史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尹培桐先生的成长与求学经历及工作经历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尹培桐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国外建筑理论的译介、日本现代建筑与理论研究,以及古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做出阐释,并与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对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及学术意义做出评述。论文最后在结语部分分别对尹培桐教授学术研究特点和学术贡献进行了总结与评析,并在文章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启示和缺憾。
邓庆坦[7](2003)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合,是把二者作为一个有着历史延续性和内在规律性的完整历史过程,对其历史演变的线索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进而建立新的研究框架。本文整合研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建筑历史,通过揭示中国现代建筑从发轫到第一个高潮的历史过程,追溯和探寻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建筑得以自发延续的历史源头。正文共分六章,前三章为第一部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战争的多维社会环境下,分三个阶段考察中国现代建筑从初始到高潮的历史过程。第一章,1900—1926年,现代建筑的发轫与萌芽。把这一时期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的初始期,考察发源于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进程: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引进,城市的早期现代化、新式建筑教育和新型建筑师的产生、传统建筑文化复兴以及现代建筑风格的萌芽等。第二章,1926—1937年,现代建筑的发展与成熟。把这一时期“中国固有形式”建筑作为具有折衷主义性质的建筑文化现象,揭示其产生的政治、文化根源和内在的矛盾性,揭示其向现代建筑演变的必然性。通过对这一时期现代建筑思想的传播、中国建筑师建筑思想的转变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中国现代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第三章,1937—1949年,现代建筑思想的活跃与高潮。把这一时期作为榫接1937年抗战前中国现代建筑的实践高潮与1949年之后现代建筑自发延续的重要环节,通过战时建筑界对“固有形式”的反思、激进的现代主义、现代建筑教育、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师的社会关怀意识等方面内容考察抗战爆发后中国的现代建筑思潮。 第二部分共分二章,从商品经济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阐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建筑的社会基础。第四章,通过剖析1920、3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实践与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商业化、商品化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建筑商业化与<WP=5>商品化对这一时期现代建筑兴起的经济驱动作用。第五章,阐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建筑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现代建筑意识的建立过程。通过论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性因素,揭示中国现代建筑兴起的文化土壤。第三部分为第六章,是论文的总结,分三个重大历史阶段对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的整个历史脉络进行回顾和总结
陈滔娜[8](2013)在《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迫使中国教育界做出回应,中国教育与中国外交、政治、经济等一起逐步面向国际体系,寻求国际认同,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逐步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学术化与专业化。国际化是一种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包括课程的国际化,学者与学生学习、研究与流动的国际化,跨国界的教育项目合作等内容。教育的国际化强调国际化的影响,国际化不仅有国际资源的参与、国际教育力量的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国际化活动应该产生的国际影响。关注西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国外大学寻求合作,学习和模仿现代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是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特征。本文以校际合作为研究切入点,以学界公认的民国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成功个案——哈佛燕京学社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校际合作视角分析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发展、变迁,探讨这一校际合作良性运行的制度支撑及其教育影响,关注其在民国教育国际化努力中的表现。这一研究可以拓展教育史学界对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内涵,并能为今天的校际合作提供历史经验及现实借鉴,提高国际合作办学的效益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将民国时期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研究,从校际合作的起因、过程、结果与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七章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问题、方法、资料与结论,第二章讨论哈佛燕京学社的缘起与创立过程。第三、四、五、六章以哈佛燕京学社为个案从组织制度、资金筹措、教学研究、资料图书四个方面对校际合作的具体要素展开研究。校际合作是基于共同需要与共同目标的产物,旨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优势互补以及走向双赢。哈佛燕京学社的创办是双方对发展基金的需求与对办学理念的一致追求的结果,其合作过程实现了资源共享、平等互惠、学术发展等预期目标。作为一个校际合作组织,其正常运转依赖于它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固定的合作基金、国际化的教学与研究等因素。哈佛燕京学社的组织结构包括托事部、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和哈佛燕京学社哈佛教育委员会三个部分。学社设有年度评估、项目申请、经费预算与使用评价等合作制度,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合作的正常开展,促使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办学资金是校际合作中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哈佛燕京学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争取到固定的资金支持,成功合作背后有巨额的霍尔基金作为支撑。合作基金的使用过程由托事部监督,使用对象及方法是以合作协议为参照,学社所有基金的使用范围限于“中国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学社对中国研究领域作了具体划分:历史和宗教史、哲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和文学、艺术考古和人类学四个部分(或可再细分为中国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语言、考古、艺术等七个领域),这一界定明确了哈佛燕京学社的合作方向。校际合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学术合作与研究,拓宽了学术合作的广度,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形成了不带功利性的学术研究取向,体现了学术共同体式校际合作的魅力。燕大与哈佛通过校际合作为中美双方共同培养了一批批研究中国学的学者。在哈佛燕京学社的支持下,燕京大学以硕士培养为主,哈佛大学以博士培养为主,通过提供攻读学位奖学金、交换教员、设立客座教授等途径,培养了大批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学者和中国的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这一合作将西方学术研究方法与本土研究对象相结合的做法使教育合作既符合国情,又与世界接轨,是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体现。在资料与图书建设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建设、《燕京学报》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学术期刊创办与古籍《引得》的编撰三个方面。哈佛燕京图书馆至今闻名世界,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圣地。《燕京学报》在民国期间就是学术领域的三大国学期刊之一,与国立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和清华大学的《清华学报》三足鼎立,尤其注重研究的新领域、新问题与新方法的使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主要刊发不同国家汉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汉学界国际着名刊物。学社通过资料的建设与大量学术刊物学术专着的发行,提高了学社在国际上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吸引众多一流学者到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学社《引得》编纂处的各种古籍《引得》更是为传承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研究载体。研究发现,强烈的合作意愿是校际合作的起点,双方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发展,同时合作目标明确,界定清楚,便于评估;合作内容具体,便于合作教育活动的开展;合作过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照章办事、科学评估,这些管理的制度化管理是合作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一校际合作带有浓厚的学术共同体特色,以学术共同体作为校际合作的载体,为校际合作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合作也体现了国际与本土融合的生命力,不考虑本国优势、本国需要、本国发展的校际合作终究没有根基,无法持续发展。这一研究发现能够为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历史的镜鉴。本研究资料来源包括耶鲁大学整理的亚联董档案、上海图书馆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民国教育研究成果,本文是从国际化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校际合作开展的一种尝试性研究。
裴世东[9](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党为[10](2010)在《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清史研究:以新清史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界出现了被他们称为“新清史”的研究思潮,其主要目标在于重估清帝国长城内外,包括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以及社会的等广泛领域内的历史,至少具有三个鲜明的核心特征:一,质疑清廷及满族的“汉化说”,强调清朝的满洲特质,重视民族关系的研究,认为正是清廷的少数族背景,使得它能够超越传统的夷夏观,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城内外的一体融合,从而为现代中国留下了最大的政治遗产——多民族聚居的广袤领土;二,进而质疑清的“汉本位”王朝说,反对清对外关系中的“朝贡体制”观点,强调清廷处理周边关系的多样性的同时,认为清帝国也与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帝国进行着毫不落后的竞争;三,在对内反“汉化”和对外反“汉本位”的立场下,对少数族和边陲地带的关注使得原来处于历史研究视野边缘的群体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如妇女、胥吏等。“新清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学术基础,即中国大陆的各种历史档案等原始材料与实地考察访问机会对美国学者的开放和强调中国内部因素的反西方中心论的“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最晚都可追溯到1980年代初。1980年代以来的清史研究,在不断扬弃旧研究方法和观点中,发掘着新的研究对象和资料及中国“内生”的历史动力,是“新清史”当然的准备阶段。同时由于柯文、黄宗智等学者已经对1980年代以前的美国清史研究状况作了杰出的总结。因此,文章对美国清史研究的论述从1980年代开始,并以其与“新清史”的联系为线索。美国新清史的研究,由于具有在“纵横”上将中国分为不同层面和区域,“内外”上将清朝放入世界背景中,“上下”上关注边陲地带和族群关系等特点,从而具有了既向综合也向细化无限扩张的趋势。因此,必须对论述对象有所取舍,这样文章将主要集中于专着和文集,只有前两者不能满足论述需要时才补充以必要的期刊论文。文章将1980年以来的每一次“新”突破或“新”推进作为一个专题,同时也是论文的一章展开。为论述清晰计,章内又基本以重要论着出版时间为序进行述评。如此,大体上分为:民众史、经济史、精英史、法律史、城市史、民族史、外交边疆史和妇女史等,共计八个专题(章)。其中后三章集中体现了新清史的三个核心特征,而属于相对传统的研究领域的前五章既是新清史的准备阶段,又在发展中与新清史交织在一起,成为新清史的一部分。第一章“民众之作为群体”,论述了清代民众群体事件史研究,包括华北农民的求生策略的生态根源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民间文化要素、清末新政时期的农村反抗、民众叛乱的宗教动力和东南沿海的海盗研究等,强调这一切都源于中国的内部动力机制,打破了原来的冲击-反应解释模式。这些都为新清史的兴起提供了学术氛围和一定的方法论准备。第二章“‘新经济史’中的清代”。在注重世界背景和制度分析的世界“新经济史”潮流中,学者们重估了西方入侵前的中国经济。黄宗智教授深具影响地挪用了“内卷化”概念将中国经济定性为“没有增长的发展”,而濮德培的湖南经济研究则证明清代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有所作为而且达臻传统国家的最大经济潜能。高家龙的企业史研究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中的帝国主义因素,曾小萍的盐业研究考察的是中国传统要素,前者打破了原来在华帝国主义的同质性假定,后者则证明了传统因素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王国斌和彭慕兰将中国经济置入世界视野下,证明中国经济甚至领先同时代的西方,驳斥了中国要为自己在近代被西方侵略负责的观点。曾小萍和王国斌等在清代财政和粮仓制度的考察中,揭示了清代国家在财政和食物储备上的成就。这里,新经济史所体现的中外比较的世界视野恰恰也正是后来新清史的基本视角。第三章“‘新’官方史——18世纪清代国家与精英研究”,考察了美国学者对西方入侵前的中国国家的研究。与前两章一样,在新材料的刺激下,学者们重新评估了中国国家的政治和精英阶层。由于18世纪的中国既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盛世”政治-经济体,也可能埋下了此后中国衰落的种子,因此这一时段的中国历史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而同时,18世纪中国研究不仅是新清史的直接来源,也是新清史的重要特点之一。第四章“司法档案里的清代社会”,指出主要在黄宗智的倡导下,中国法律史研究从制度史的研究过渡到了法律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在大量存世的清代基层司法档案和中央存档中,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活跃的“民法”社会,不仅打碎了关于中国传统法律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论断,也借以复活了讼师、胥吏和妇女等原来历史研究中边缘人群的历史。虽然黄的研究不属于新清史范畴,但其追随者基于法律文件的社会史研究却已属于新清史关注边缘人群思潮的一部分了。第五章“新观点下的清代城市”。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城市的经济活力和民间团体的活跃,也引发了关于“公共领域”等西方理论在中国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大讨论。关于承德的研究,作为新清史的典型案例,论证了承德在清代帝国建构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新清史中关于清代皇帝的多重身份和帝国多元性的典型观点。梅尔清的清初扬州研究,则展示了清代城市的文化史维度。在这一章的论述中,美国学者实现了对清代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样本式还原。其中,罗威廉和梅尔清的研究分别体现了新清史的世界史视角和注重清前中期史的特点,而承德研究则直接就是新清史最具理论色彩的部分。从第六章开始,进入新清史应该毫无争议的部分。第六章“满洲及清代族群研究”,是新清史的第一个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学者们强调正是满洲特质使清王朝在中华帝国序列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彻底融合了长城内外,为现代中国国家留下了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政治遗产。第七章“外交与边疆史:清帝国主义?”在全球史视野下,美国学者将清帝国置于同时代的国际帝国竞争环境中,研究了清帝国在外交事务和中亚地区等方面与西方帝国主义进行的竞争,认为清帝国与当时咄咄逼人的英帝国、俄帝国等一样都是谋求殖民和扩张的帝国形态,从而为当代中国国家留下了一个广袤的领土遗产。汪荣祖先生和部分美国学者对这种比附进行了严厉批判。我们必须警惕其这里及前面的族群研究中可能的政治影响。第八章“能动的清代女性”。在新清史的去中心倾向和少数族裔女性对西方女性研究中的白人女性立场不满的双重影响下,西方中国学者在对中国女性的历史研究中率先实现了关于传统社会架构下妇女权力新认识的突破。尽管有局限于上层的弊端和过度诠释的嫌疑,她们的研究依然揭示了中国清代妇女在清初的多姿生活、中期的社会中心地位和晚期的顽强人生态度,实现了对清代妇女群像的刻画,颠覆了关于传统中国妇女备受压迫的悲剧形象。“结语”部分,笔者主要对美国的新清史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批评反思,并在最后探讨了一下走出西方话语的可能,给出了一个谨慎乐观的结论。
二、“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1)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
一、梁思成 |
二、刘敦桢 |
三、陈明达 |
四、陈仲篪 |
五、傅熹年 |
六、其他 |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
三、展望 |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
一、纂辑营造词汇 |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
三、《〈营造法式〉新释》 |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
三、其他相关研究 |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
二、尺度规律研究 |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
第二节 专项研究 |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
二、《法式》卷数考辨 |
三、《法式》篇数考辨 |
四、《法式》条数考辨 |
五、结语 |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
三、结语 |
第四节 附识 |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
二、《法式》作者之名 |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冉冉流芳惊绝代 ——朱启钤先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论文结构 |
四、未尽事宜 |
上篇 朱启钤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缘起 |
第一章 朱启钤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时代背景 |
1.1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社会需求 |
1.1.1 “中国固有形式”建筑的探讨 |
1.1.2 古代建筑保护事业的开拓 |
1.1.3 东方艺术考古研究的进展 |
1.2 当时不同社会群体的应对情况 |
1.2.1 传统工匠的应对情况 |
1.2.2 文人学者的应对情况 |
1.2.3 建筑师的应对情况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朱启钤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个人因素 |
2.1 朱启钤在晚清时期的个人经历 |
2.1.1 管理建筑工程治理学政事务 |
2.1.2 创办警政蒙务督办津浦铁路 |
2.2 朱启钤在民国时期的个人经历 |
2.2.1 改造前门城垣改建中央公园 |
2.2.2 经营中兴煤矿经画海滨公益 |
2.3 朱启钤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动因、动力和有利条件 |
2.3.1 朱启钤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动因 |
2.3.2 朱启钤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动力 |
2.3.3 朱启钤研究中国建筑史学的有利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下篇 朱启钤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况 |
第三章 拓荒: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前的学术活动 |
3.1 宋《营造法式》的发现与校勘 |
3.1.1 宋《营造法式》的发现 |
3.1.2 宋《营造法式》的校勘 |
3.2 《哲匠录》的编辑及其意义 |
3.2.1 《哲匠录》的编辑 |
3.2.2 《哲匠录》的编辑意义 |
3.3 朱启钤的其他贡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奠基: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创建中的学术活动 |
4.1 中国营造学社的创立与发展 |
4.1.1 中国营造学社的创立经过 |
4.1.2 中国营造学社的指导方针 |
4.1.3 中国营造学社的人员改组 |
4.2 《营造词汇》、《营造算例》和《清式营造则例》的编辑 |
4.2.1 《营造词汇》和《营造算例》的编辑 |
4.2.2 《清式营造则例》的编辑 |
4.3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及其建筑图档的研究 |
4.3.1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研究 |
4.3.2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建筑图档的研究 |
4.4 中国古代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的实践 |
4.5 朱启钤的其他贡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余韵: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南迁后的学术活动 |
5.1 朱启钤在中国营造学社南迁后的学术活动 |
5.2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朱启钤传 |
二、朱启钤自撰年谱 |
致谢 |
(5)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 ——以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1520-1920)(论文提纲范文)
卷一 绪论篇 |
第一章、研究的宗旨、内容、方法及学术史 |
第一节、研究宗旨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第二章、中国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
第一节、“工匠”与“传统工匠”的定义 |
第二节、“工匠”与“传统工匠”的基本要素 |
第三节、“工匠”与“传统工匠”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之界说 |
第三章、传统工匠制度沿革与明清工匠雇佣关系的发展 |
第一节 元代以前工匠制度的沿革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工匠制度的沿革 |
第三节 明清时期工匠雇佣关系的发展 |
卷二、江南传统工匠技术转型篇 |
第一章、传统工匠技术转型的内涵与特点 |
第一节、技术转型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传统工匠技术转型的基本要素 |
第三节、传统工匠技术转型的性质特点 |
第二章、历代工业着作增长与明清江南工业着作的创新 |
第一节、1920年代前中国工业着作的初步统计 |
第二节、1520-1920年代工业着作的增长与分布 |
第三节、江南及其周边地区工业着作中科技含量的增加 |
第三章、明清江南工业技术的科学化趋势——1520-1920年代江南区域工业行业着作分类举要 |
第一节、机械制造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二节、冶金铸造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三节、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四节、食品工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五节、建筑营造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六节、水利工程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七节、化学工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八节、园林工艺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九节、文具玩具制造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十节、综合杂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
第四章、1520-1920年代江南工匠技术的理论化趋势 |
第一节、《髹饰录》与《镜史》中的科技成就 |
第二节、《丁氏绣谱》与《雪宦绣谱》集刺绣理论之大成 |
第三节、《鲁班经》与《营造法原》对传统建筑理论的总结 |
第五章、西方工业技术引进与江南机器工业的兴起 |
第一节、西方近代工业业科技书的引进 |
第二节、西方机械技术的引进 |
第三节、江南现代机器工业的兴起 |
卷三 江南传统工匠角色转换篇 |
第一章、传统工匠角色转换的要素与意义 |
第一节、角色与角色转换的含义 |
第二节、传统工匠角色转换的基本要素 |
第三节、传统工匠角色转换的意义 |
第二章、江南传统工匠角色转换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江南棉纺织业从业人员增加 |
第二节、江南丝织业从业人数增加 |
第三节、明清江南纺织辅助业从业人数增加 |
第四节、工业人数增长与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形成 |
第三章、工匠除籍入仕与江南传统工匠社会地位提升 |
第一节、明清工匠户籍身份的改变 |
第二节、明清江南工匠入仕的增加 |
第三节、清代“样式雷”建筑世家的世代入仕 |
第四章、江南传统工匠群体角色的转换趋势 |
第一节、明清以来镇湖镇刺绣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明清丁蜀镇陶艺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明清香山建筑帮的兴起与发展 |
第四节、明清江南工业科技专家与专家群的出现 |
第五章、江南传统工匠组织角色的转换趋势 |
第一节、明清江南工商组织发展 |
第二节、会馆公所对工匠利益的维护 |
第三节、清末民初江南工会组织与市民公社出现 |
卷四 分析与讨论篇 |
第一章、转型的特征:江南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的地域特征 |
第一节、中国传统工匠的南北差异性 |
第二节、明清江南工匠队伍的结构与类型特征 |
第三节、江南传统工匠现代转型之特征 |
第二章、转型的动力:传统工业行业分化与江南传统工匠职业分工的发展 |
第一节、明清之前工业行业与工匠职业变化概况 |
第二节、明清工业行业分化与江南工匠职业分工的发展 |
第三节、明清江南重点工业行业及其分工的发展 |
第三章、转型的契机:实学、科学、西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契机之一:江南实学发展与晚明科学复兴 |
第二节、契机之二:东西会通与西学东渐 |
第三节、契机之三:明清江南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
第四章、转型的问题:制度与观念的障碍 |
第一节、制度的障碍 |
第二节、观念的障碍 |
第五章、初步结论 |
卷五 表格篇 |
附表1:《1920年代前中国工业科技书系列统计表》 |
附表2:《嘉靖十年内务府工匠分类表》 |
附表3:《嘉靖四十一年重定班匠银数表》 |
附表4:《明代江南工匠入仕表》 |
附表7:《徐寿工业科技译作着作表》 |
附表8:《徐建寅工业科技译作着作表》 |
附表9:《1920年代前中国工业科技书数量分布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博士期间(2002一2005)科研情况: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6)尹培桐学术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中日建筑学术交流史研究的有益补充 |
1.1.2 促进对中国建筑理论家的贡献研究 |
1.1.3 推动地区建筑史学史和建筑学家的研究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中外建筑领域学术交流的研究 |
1.2.2 对建筑学家和建筑师的研究 |
1.2.3 对内容对象的研究现状概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口述历史研究法 |
1.3.3 阐释研究法 |
1.3.4 比较分析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 尹培桐学术研究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
2.1 成长与求学经历 |
2.1.1 河北赵县出生 |
2.1.2 北平成长初学日语 |
2.1.3 张家口建筑工程学校求学 |
2.1.4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求学 |
2.2 学成授业 |
2.2.1 毕业留校——短暂涉足城市规划 |
2.2.2 结成伉俪 |
2.2.3 ―文革”时期再学日语 |
2.2.4 自发开展翻译工作 |
2.2.5 进入建筑历史研究室 |
2.3 赴日交流展开学术工作 |
2.3.1 《外部空间设计》的翻译打开赴日渠道 |
2.3.2 与日本建筑界学术交流密切 |
2.3.3 翻译着作陆续问世 |
2.3.4 日本建筑研究走上正轨 |
2.4 本章小结 |
3 对日本及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译介和影响 |
3.1 建筑理论的引入及研究背景 |
3.1.1 社会和时代背景 |
3.1.21980 年以前的建筑理论研究 |
3.1.3 建筑学翻译高潮 |
3.1.4 外国建筑理论引进出现的问题 |
3.2 尹培桐译着《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存在·空间·建筑》诠释的空间理论特点 |
3.2.1 《外部空间设计》诠释的理论特点 |
3.2.2 《街道的美学》、《续街道的美学》诠释的理论特点 |
3.2.3 《存在·空间·建筑》诠释的理论特点 |
3.2.4 尹培桐在编译方面的贡献 |
3.3 尹培桐主要译着在大建筑学科领域的影响 |
3.3.1 主要理论书籍影响概述 |
3.3.2 带动国内城市空间设计理论的发展 |
3.3.3 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理论研究的推动 |
3.3.4 对风景园林学科构建的影响 |
3.3.5 对大建筑学科教育的影响 |
3.4 尹培桐基于其译着研究的延续 |
3.4.1 基于建筑心理学的研究 |
3.4.2 引出对日本建筑及建筑理论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对日本现代建筑与理论的引介和研究 |
4.1 日本建筑研究背景 |
4.1.1 西方对日本建筑的研究及译介 |
4.1.2 中国对日本现代建筑的研究 |
4.1.3 尹培桐的研究方法与特点 |
4.2 从史学角度研究日本建筑现象 |
4.2.1 以日本建筑史为线索纵看多元共生现象 |
4.2.2 以比较建筑学横看日本与西方建筑的历史进程 |
4.3 从社会文化与心理的角度研讨日本建筑师 |
4.3.1 日本人共生心理的形成因素 |
4.3.2 日本文化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日本建筑师 |
4.3.3“原点的文化”——矶崎新、黑川纪章、安藤忠雄设计理念介绍 |
4.4 从引介日本现代建筑提出对中国的启示 |
4.4.1 日本建筑“传统与现代‖对中国的启示 |
4.4.2 日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手法的借鉴性 |
4.4.3 介绍一种从表象到理论的研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日本古建筑保护研讨及四川小城镇保护更新研究 |
5.1 日本古建筑保护方法介绍 |
5.1.1 研究背景 |
5.1.2 对日本古建筑保护方法的总结 |
5.1.3 从伊势神宫的保护解析日本对传统的理解 |
5.2 四川小城镇保护更新研究 |
5.2.1 研究背景 |
5.2.2 尹培桐保护观念的理论建构 |
5.2.3 提出小城镇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策略 |
5.2.4 以发展观关注小城镇建筑的传统继承 |
5.3 尹培桐保护更新研究的前瞻性 |
5.3.1 对活态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前瞻性 |
5.3.2 关注建筑传统继承——开设“乡土建筑设计”课程 |
5.3.3 对传统建筑物群历史环境整体保护的前瞻性 |
5.3.4 遗产保护的多样性——关注传统内涵的保护继承 |
5.3.5 完整性保护——关注文化遗产物态与非物态的整体价值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评述:尹培桐学术思想与贡献评析和启示 |
6.1 尹培桐学术研究的特点 |
6.1.1 贯通东西方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视角 |
6.1.2 建筑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学科的融合 |
6.1.3 以预见性的眼光关注建筑师群体的活动 |
6.1.4 寻求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 |
6.2 尹培桐学术贡献评析 |
6.2.1 引领了文革后中外建筑学术交流的勃兴 |
6.2.2 丰富了中国建筑理论的研究 |
6.2.3 推进了建筑学、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与整合 |
6.2.4 视角独特的乡土建筑保护及其现代应用 |
6.2.5 启迪后辈的治学精神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缺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B. 尹培桐年谱 |
C. 尹培桐学术成果目录 |
D. 尹培桐编撰《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词条 |
E. 访谈记录 |
F. 参考了尹培桐主要译着的代表性书籍 |
(7)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 |
第二节 、走出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研究中现代建筑认识的误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建筑的再认识 |
第三节 、研究宗旨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00--1926:现代建筑的发轫与萌芽 |
一、 1900年代: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断裂 |
二、 新式建筑教育的开端与新型建筑师的出现 |
三、 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建筑科学的传播 |
四、 城市的早期现代化 |
五、 教会主导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及其影响 |
六、 向现代建筑演进的趋势 |
七、 总结 |
第二章 、1926--1937: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与成熟 |
第一节 、折衷主义的产生及其演变 |
第二节 、193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 |
第三章 、1937--1949:不应被遗忘的现代建筑历史--抗战爆发后的现代建筑思潮 |
一、 概述 |
二、 战争与战时建筑 |
三、 从文质到物质——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 |
四、 建筑界的反思与建筑批评的展开 |
五、 激进的现代建筑思潮的涌动 |
六、 新的国际领域与中国建筑师的现代建筑理论探索 |
七、 播种未来——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奠定 |
八、 安得广厦千万间——建筑师社会责任感的升华 |
九、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传播 |
十、 战后 |
第四章 、十里洋场的商业话语——建筑商业化与商品化浪潮下的现代建筑实践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商业先锋--1920、30年代现代建筑在中国的传播模式研究 |
第二节 、隐形的手——建筑商品化与现代建筑的兴起 |
总结 |
第五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建筑的社会文化基础 |
第一节 、西方建筑观念的输入与现代建筑意识的觉醒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建筑的现代性社会文化基础 |
第六章 、中国现代建筑——20世纪连绵不断的历史脉络 |
一、 1900年代——1940年代:现代建筑的发轫与第一个高潮 |
二、 1950年代——1970年代: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与探索 |
三、 1980-1990年代:现代建筑在市场化、全球化条件下的新探索 |
四、 对百年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之反思及当代建筑之前瞻 |
(8)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校际合作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研究路径 |
二、中西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民国高等教育研究 |
三、民国的教育国际化研究 |
四、关于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本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一、校际合作 |
二、燕京大学 |
三、哈佛燕京学社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二章 合作与共进: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与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第一节 燕京大学的合作办学理念 |
一、联合而成的燕京大学 |
二、“中西一冶”理念下的燕京大学 |
第二节 燕京大学合作办学实践 |
一、与普林斯顿大学共享师资 |
二、与密苏里大学共建新闻专业 |
三、与牛津大学共建导师制课程 |
四、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携手服务社会 |
第三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一、汉学的荒村与办学资金的匮乏:二十世纪初的哈佛大学 |
二、霍尔与霍尔基金 |
三、走向合作:哈佛燕京学社的创立 |
第三章 学社的组织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三三三:学社的组织架构 |
一、学社托事部 |
二、哈佛教育委员会 |
三、北京行政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北平办事处) |
第二节 有章可循:学社的制度建设 |
一、学社规章制度 |
二、规章制度的执行 |
第四章 学社资金筹措与使用 |
第一节 永不言弃:哈佛燕京学社的资金筹措 |
一、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的筹措 |
二、哈佛燕京学社经费的筹措 |
三、燕京大学合作办学资金筹措的分析与思考 |
第二节 专款专用开源节流:学社的资金使用 |
一、学社经费的使用概况 |
二、学社经费的主要使用对象 |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策略 |
四、资金使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 |
第五章 国际与本土的融合:学社的教学与研究 |
第一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本科生教学 |
一、学社的本科教育宗旨与要求 |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略 |
三、教师与导师的言传身教 |
四、战争对学社校际合作教学的消极影响 |
第二节 哈佛燕京学社的研究生教学 |
一、研究生培养宗旨与研究领域的限定 |
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心:燕京大学 |
三、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哈佛大学 |
四、燕京大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的努力 |
第六章 资料与研究的互动:学社的学术资料建设 |
第一节 图书馆的国际化建设策略 |
一、燕京哈佛共建学社图书馆 |
二、中外文图书的收购与收藏 |
第二节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创办 |
一、《燕京学报》(中文版) |
二、《哈佛亚洲研究学报》(英文版) |
第三节 学社《引得》编幕 |
一、成立引得编幕处 |
二、引得的内容体系 |
三、引得的学术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哈佛燕京学社章程 |
二、1936年4月21日叶理绥在中国联合大学年度餐会上的讲话 |
三、燕京大学代理校长梅贻宝1942年8月31日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
四、1942年12月30日叶理绥对梅贻宝校长的回信 |
五、1942年7月18日郑德坤写给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叶理绥的信 |
后记 |
(9)《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清史研究:以新清史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
论文的论述对象及学术史回顾 |
论述内容的取舍原则 |
以清史研究为叙述线索的美国中国学分期 |
(一) "·新闻报道":美国传教士的人类学式在场 |
(二) "冲击-反应":美国中国学的创立与成熟 |
(三) "中国中心":批判、提升与过渡 |
(四) "乱花渐欲迷人眼":1975年以来的清史研究 |
(1) 以中国为中心的清史研究 |
(2) 拒绝中心:"新"清史 |
文章的篇目结构与论述逻辑 第一章 民众之作为群体 |
华北:求生策略的生态根源 |
义和团:民间文化的作用 |
新政下的乡村:反现代性? |
千禧年暴动:异端信仰的力量 |
海盗:内因抑或外因? 第二章 "新经济史"中的清代 |
内卷化:国家的有限性 |
湖南:清代中国国家的经济极限 |
商业史:帝国主义的不同面孔 |
盐业:中国传统商业的活力 |
世界背景下的清代经济:大分流? |
传统国家的经管能力:清代的财政和粮仓 第三章 "新"官方史-18世纪清代国家与精英研究 |
军机处、流放、武风:18世纪中国的政治 |
新文化史:18世纪的精英、地方与国家 第四章 法律-社会史:司法档案里的清代 |
旧法律研究的特征 |
黄宗智:清代的"民法" |
讼师:传统法律的实践与道义 |
胥吏:清代基层政府的法律运作 |
清代法律对两性关系的规范 |
书写与法律:传统法律研究中的新文化史动向 第五章 新观点下的清代城市 |
汉口:"公共领域"的适用性 |
承德:真正的帝国之都 |
扬州:空间·符号·文化 第六章 满洲及清代族群研究 |
族群研究的兴起与清史研究的族际转向 |
满族的最终形成:清末 |
满族的建构: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 |
宫廷:多种族起源的证据 |
上层:王朝中期维护满洲特质的努力 |
下层:革命之殇 |
其他族群研究及这种研究的潜在颠覆性 第七章 外交与边疆史:清帝国主义? |
外交:与英国和列强的纠结 |
中亚:平定准噶尔 |
新疆:帝国的创建 第八章 能动的清代女性 |
新清史兴起与妇女研究的兴盛 |
家门内外:明末清初妇女的多姿生活 |
闺阁世界: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盛清妇女 |
颠沛流离:清末的坚强女性 |
下层及少数族妇女研究 |
过度诠释嫌疑:以曼素恩对汉女缠足的解释为例 结语:总结、批评与展望 |
新清史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
对文中1980年代以来清代史新观点新方法的总结 |
几点批评与反思 |
展望:走出西方话语的可能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论文参考文献)
- [1]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2]从伊东忠太的学术研究看中国建筑史基本叙事结构的成因[J]. 于水山.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5(01)
- [3]冉冉流芳惊绝代 ——朱启钤先生学术思想研究[D]. 孔志伟. 天津大学, 2007(04)
- [4]“九·一八”前中国营造学社和日本建筑史界的交往[A]. 徐苏斌.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5]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 ——以江南早期工业化过程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1520-1920)[D]. 余同元. 复旦大学, 2005(07)
- [6]尹培桐学术贡献研究[D]. 彭文峥. 重庆大学, 2015(06)
- [7]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可行性研究[D]. 邓庆坦. 天津大学, 2003(03)
- [8]哈佛燕京学社研究 ——民国时期校际合作的成功个案[D]. 陈滔娜. 南京大学, 2013(01)
- [9]《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10]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清史研究:以新清史为线索[D]. 党为.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