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民素质 迎接21世纪挑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提升国民素质 迎接21世纪挑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一、提高民族素质 迎接21世纪的挑战──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兆山,时益之[1](2018)在《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政策中经历了酝酿、正式提出、全面推进、深化发展等过程。素质教育以追求教育质量与公平为旨归,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总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育人智慧与特色的时代表达。它兼顾了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需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要求,补齐素质教育发展短板,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

苏笑悦[2](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程明喜[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郑程月[4](2018)在《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中考直接关系着我国新时代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影响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1977年以高考恢复为发端带动了中考和整个考试招生政策的复苏,整个教育领域焕发了崭新气象。可以说,1977年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恢复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教育领域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关键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这是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考试招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而高考与中考是我国现今最主要的两大升学考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第一,高考与中考是我国人才选拔与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同时还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高考与中考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实施往往都是统筹进行的,中考改革必须配合并适应高考的改革。另一方面,两者都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这一根本目标。简言之,高考与中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整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本研究以高考与中考政策恢复40年来的历史演进为研究内容与逻辑脉络,通过历史研究视角对其演进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窥探我国考试招生政策4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立足历史回溯、政策内容分析与现实关照的三重维度,通过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完整地审视40年来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演进。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演进主线—政策改革主旨、内容特征聚焦—影响因素与价值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与审思—展望与建议”的分析思路与阐述方式,首先通过对高考、中考现实状况的关注,以及对既有相关文献的梳理述评,发现有价值、可挖掘的研究视域,明确本研究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历史溯源,扩大必要的历史视野,为深入研究夯实历史积淀,随后密切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在历史的回溯中对高考与中考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通过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录取体制等方面的细致剖析,归纳出高考、中考政策的演进主线与内容特征,再然后分析阐述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发展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变迁,进而总结40年来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并进行政策演进发展的趋向审思,最后对高考、中考政策演进的历史贡献进行总结,并进行新时代的政策展望和提出改革建议。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认识: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是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根本坚守;政策改革既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人的特殊化、个性化发展,既要突出普适性又要秉持选拔性原则;考试招生模式由统一走向多样化是政策创新的必然选择;考试招生政策的规范化与法治化是发展的必然。40年来高考与中考政策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高考、中考具有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同时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历史需要还原,并且通过回顾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通过对40年来我国高考与中考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描绘,有利于促进新时代下我国高考与中考的改革完善与深度创新。针对当前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可采取的适切性举措建议包括: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孙树彪[5](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胡定荣[6](2018)在《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文中指出核心素养被官方和专家当成教育或课程目标改革的重要转向,是对全面发展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超越。但在官方发布的指导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却并行不悖。在实践中,一些学校也只是把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内容换成了核心素养的表述。三者关系的思考事关核心素养能否转化到学校课程改革实践。通过历史比较分析发现,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在提出主体、背景与理论依据、内涵与规定性、实施途径和效果等方面存在异同。中国教育目标变革应在学生发展的内容、研制主体、价值取向、理论基础等方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伍家文[7](2009)在《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育的内容、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中学英语课程是中学英语教育的核心,是中学英语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学英语教育目标的基本载体。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梳理了我国1978年到2008年这段历史时期(为行文方便,本文将这一时期简称为“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实践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具体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英语教材、教学法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发展变化及特点,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及相关理论。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意义、理论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全面分析了相关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学术界在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阐明了本研究欲弥补的薄弱环节。第三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的发展。阐述了中学英语课程及相关概念的发展。在梳理、分析英语课程及其相关概念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英语教材、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评价等概念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厘清这些概念的实质,掌握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理论发展的脉络,把握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提出适合我国中学英语课程实际的理论观点,以便为研究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阐述了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按照这一时期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实际,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每一阶段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采取的具体的课程措施,分析、总结了各阶段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基本要素的具体实践及分析。分别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英语教材的使用、英语教学法的应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等课程要素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较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以进一步阐述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我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材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第六章,对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费时低效”和“英语过热”的问题和现象,指出要确保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英语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实情的中学英语课程理论,准确定位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和中学英语新课程相配套的英语测试体系。另外,课程发展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课程改革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王金娜[8](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认为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易斌[9](2010)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说明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的全部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来展开的。对教育而言,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学生听不懂、说不出,不能熟练地阅读英文原着的现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外语教学现状的原因从宏观上看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从微观上看有教学管理因素、教师因素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课程自身,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及评价等。因此,关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研究对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逻辑论证等方法,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课程体系评析、成就不足及启示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变革史分为恢复(1978~1984)、发展(1985~1991)、调整(1992~2000)和新一轮课程改革(1999~2008)四个阶段,以“改革开放——实施义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论文主线,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进行总结和反思,力求通过回顾过去、关注现实与前瞻未来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寻求有效的方法与策略。除引论和结语外,论文共设五章,主要内容如下:引论部分主要阐明本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及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对英语课程变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迎来了恢复的大好时机。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立了英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更新了教材,并使英语教育的差异性受到关注。但是,由于“十年内乱”对英语教育的摧残,导致了师资奇缺,教学观念落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的大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的研制日益科学、开放,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得到了正确的处理。但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教学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句型操练,学生学习负担过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此,必须调整课程与教学计划,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此阶段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英语教材编制也呈现出“一纲多本”的可喜局面。但囿于“应试教育”的强势地位,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英语教学仍旧过分强调接受学习。2001年,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情感,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旨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基于前面四章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的总结和反思,论文第五章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趋势进行了展望。论文结语对改革开放30年英语课程变革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旨在倡导广大英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程变革,并努力承担好课程改革推动者的角色,为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做出贡献。

王红[10](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二、提高民族素质 迎接21世纪的挑战──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民族素质 迎接21世纪的挑战──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政策主题变迁
    (一)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准备与政策前奏
        1. 国家致力于振兴教育事业,开始重视知识与人才
        2. 国家倡导提高民族素质,人才素质培养渐成热点
        3.“素质教育”进入学界视野并达成共识
        4. 素质教育在中央与省级文件中初现
    (二)素质教育正式提出与逐步推进
        1. 素质教育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
        2. 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立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3. 素质教育从基础教育领域向高等教育领域扩展
        4.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 素质教育取得正式法律地位
        2. 素质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明确
        3. 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
    (四)素质教育由实施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
        1. 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 坚持办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理论成就
    (一)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二)明确了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措施
    (三)明确了素质教育是适合我国教育实践的育人智慧与特色的时代表达
    (四)明确了素质教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五)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人的身心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六)明确了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顽疾的必然选择
三、素质教育的现实挑战
    (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不足与实施困境
    (二)功利主义取向的“应试教育”影响
    (三)社会发展与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四、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
    (一)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二)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要求
    (三)补齐素质教育发展短板
    (四)推进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

(2)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与完善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理论研究
        (二) 多维度探究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历史逻辑,丰富政策研究范畴
        (三) 推动现代考试招生政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四) 协同推进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完善,统筹构建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政策与教育政策
        (一) 政策
        (二) 教育政策
        二、考试与招生、考试招生政策
        (一) 考试
        (二) 招生
        (三) 考试招生政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我国考试史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考试招生政策发展史的相关研究
        (一) 对科举考试制度的重新审视与探究
        (二) 对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三) 对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研究
        (四) 对1977年高考政策恢复以来的研究
        三、对高考、中考政策改革及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一)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改革的研究
        (二) 对高考与中考政策具体内容的研究
        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内容分析法
第二章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先秦至清末时期考试制度的发展与特征
        一、考试制度的萌芽:先秦时期的举贤选能
        二、古代考试制度的雏形:汉代察举制与课试
        三、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科举的创始、发展与终结
        (一) 科举考试的诞生与发展
        (二) 科举考试的革废与新式考试的兴起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一) 高校从单独考试、联合招考到统一招考的演进
        (二) 中学考试权的变化与会考制度的建立
        二、革命根据地考试招生政策的发展
    第三节 1949至1977年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与变革
        一、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政策的确立、反复与废止
        二、中学考试招生政策的逐步规范与废止
第三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脉络与内容特征
    第一节 高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恢复重建阶段(1977-1984年)
        (一) 考试科目设置从文理分科到考试科目的逐步稳定
        (二) 全国统一招考形式的确立
        (三) 以知识立意考查为主
        (四) 摒弃“血统论”,确立参照政治表现、全面衡量的录取标准
        二、尝试改革阶段(1985-1992年)
        (一) 缩减考试科目,丰富考试科目组合形式
        (二) 由知识立意到侧重于能力立意的考查
        (三) 尝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实行保送生与自费生政策
        (四) 考试招生工作管理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的起步
        三、基调摸索与初定阶段(1993—1998年)
        (一) 由“双轨”到“并轨”改革的完成
        (二) 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纳入考试内容
        (三) 综合能力测试的探索与试点
        (四) 现代信息技术在招考工作中的初步应用
        四、大力改革与调整完善阶段(1999-2009年)
        (一) “3+X”考试科目设置的确立与调整
        (二) 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转向素质立意的考查
        (三) 考试机会的增加与分省命题的推行
        (四) 报考条件的放开与“阳光录取”制度的建立
        (五)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建立
        (六) 考试招生政策法治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七) 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多措并举实施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五、全面创新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
        (一)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的深化改革酝酿期(2010-2013年)
        (二) 新一轮考试招生政策深化改革实施期(2014年-至今)
    第二节 中考政策的演进与内容特征
        一、中考政策恢复与酝酿改革期(1977-1997年)
        (一) 重点中学的恢复与发展
        (二) 因地制宜推进中考改革
        (三) 考试管理权的逐步下放
        二、中考政策的改革推进期(1998-2009年)
        (一) 开启改革试点,探索特色与多样化考试模式
        (二) 均衡分配教育指标,实施指标到校
        (三) 以等级制方式替代唯分数的评定办法
        三、中考政策的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一) 确立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 多元录取招生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高考与中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一) 高考改革基于顶层设计牵引中考改革的主方向
        (二) 中考改革体现了对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回应
第四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演变
        (一) 经济与政治是影响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主导因素
        (二) 社会发展变革推动考试招生政策的演进
        二、内部因素: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与考试招生政策的自我完善
        (一) 人才选拔倾向与培养目标的转变
        (二) 考试招生政策自身的调整与完善
        三、价值因素:协调价值冲突与平衡利益博弈
        (一) 协调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冲突
        (二) 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博弈
    第二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价值取向
        一、从单一的国家、社会本位到统一于国家、社会发展下的“以人为本”
        (一) 人才选拔、培养的国家与社会本位
        (二)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强化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高质量发展下的公平
        三、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发展
        (一) 保证入学权利的基本均衡
        (二) 优质均衡的推进与发展
第五章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与趋向审思
    第一节 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把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作为政策改革的重点
        二、不断完善考试评价与录取机制以发挥政策功能
        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来推动政策改革
        四、优化人才选拔与培养始终是政策改革的主要目标
        五、从招考合一到招考分离以推动科学选才
        六、把强化考试监管与法治建设作为规范考试招生的根本
        七、基于国情坚持顶层设计、试点先行与逐步推进是政策改革主要模式
    第二节 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趋向审思
        一、教育扩大与普及化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政策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相适应
        (二) 与教育扩大、普及进程相适应,推进政策的规范化、法治化
        二、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进程中的政策演进
        (一) 推动政策改革,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二) 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实现由招分到招人的转变
        三、从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钟摆”到和谐统一的过渡
        (一) 政策改革要兼顾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需要
        (二) 推动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和谐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展望与建议
    第一节 40年来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的重要贡献
        一、为人才选拔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化渠道
        二、推进了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不断扩大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第二节 对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认识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理性认识我国考试招生政策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三、考试招生政策改革的展望与建议
        (一) 推动国家考试法的出台,深化考试招生法治化建设
        (二) 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招考分离与特殊人才选拔
        (三) 推进异地考试招生政策完善,补齐教育短板
        (四) 全面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政策体系
        (五)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六) “适才选择”,立足人才结构的调整,健全招考机制
        (七) 凝聚改革共识,综合施策,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八) 构建科学评价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九) 与国际接轨进行考试招生政策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6)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核心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发展及其教育目的由来与发展
    (一)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1. 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培养新人的需要
        2. 依据苏联的教育学
        3.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 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二)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1. 个人的身心或体力与智力的全面发展
        2. 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3. 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
    (三) 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条件
    (四)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践效果
二、综合素质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一) 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1.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2.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需要
        3.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
    (二) 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含义与规定性
    (三)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条件
    (四) 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核心素养教育的由来与发展
    (一) 核心素养教育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二) 核心素养的含义与规定性
    (三) 核心素养的转化与落实
    (四) 核心素养教育的实施效果
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比较
    (一) 三种教育目标体系的异同比较与发展趋势
        1. 教育目标提出的主体的异同与发展趋势
        2. 教育目标提出动力的异同与发展趋势
        3. 教育目标提出理由的异同与发展趋势
        4. 教育目标内涵的异同与发展趋势
        5. 教育目标落实途径与条件的异同与趋势
        6. 教育目标实施效果的异同与趋势
    (二) 当前教育目标体系变革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变革方向
        1. 在学生发展的方向上注重全面、综合和重点的统一
        2. 在教育目标的研制主体上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3. 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注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
        4. 教育目标的背景分析应注重真实情境分析
        5. 在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上需要全面揭示学生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6. 在教育目标的内涵上需要明确具体质量规格和以人为本
        7. 在教育目标的落实上要注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统筹设计
        8. 在教育目标的达成上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实际获得感

(7)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内容和目的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理论和视角
        1.3.1 研究理论
        1.3.2 研究视角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研究状况介绍
        2.1.1 和本研究有直接关联的着作
        2.1.2 和本研究有关的着作
        2.1.3 硕博论文类
        2.1.4 报刊发表的论文类
    2.2 研究成果综合分析
        2.2.1 研究时限一般到20世纪80年代
        2.2.2 涉及到中学英语课程方面的内容较少
        2.2.3 缺乏从课程论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2.2.4 缺乏专题性的研究
第3章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课程理论的发展
    3.1 中学英语课程内涵的拓展
        3.1.1 从"教学内容"到"过程体系"——论课程概念内涵的变化
        3.1.2 从"狭义"的英语课程到"广义"的英语课程
        3.1.3 对英语课程要素认识的发展
    3.2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标准)理论的发展
        3.2.1 从"英语教学大纲"到"英语课程标准"
        3.2.2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含课程标准)的类型分析
    3.3 中学英语教材理论的发展
        3.3.1 从狭义的"教科书"到广义的"教学材料"
        3.3.2 英语教材的功能从"学科内容"到"学习刺激物"
    3.4 中学英语教学法理论的发展
        3.4.1 英语教学法发展概述
        3.4.2 外语教学法概念中的层次性
        3.4.3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法的类型分析
    3.5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理论的发展
        3.5.1 教育评价、课程评价和教学评价概念辨析
        3.5.2 从"分离式"英语测试到"交际性"英语测试
第4章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轨迹
    4.1 中学英语课程逐步恢复阶段(1978年——1985年)
        4.1.1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变革为中学英语课程的恢复提供了可能
        4.1.2 1978年、1982年两次外语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促进了中学英语课程的逐步恢复和初步发展
        4.1.3 中学英语课程逐步恢复阶段的特征
    4.2 中学英语课程稳步发展阶段(1986——2000年)
        4.2.1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学英语课程的稳步发展
        4.2.2 全国中学外语教学改革座谈会的召开和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为中学英语课程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和学术支持
        4.2.3 中学英语课程稳步发展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特征
    4.3 中学英语课程深化改革阶段(2001——2008年)
        4.3.1 中学英语课程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4.3.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开始了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历程
        4.3.3 中学英语课程深化改革阶段的特点
第5章 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基本要素的具体实践及分析
    5.1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发展研究
        5.1.1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历程
        5.1.2 历次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5.1.3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5.2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材发展研究
        5.2.1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历程
        5.2.2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编排思想的发展分析
        5.2.3 新时期中学英语教材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5.3 新时期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法的发展研究
        5.3.1 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历程
        5.3.2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法发展中的理论争鸣及分析
        5.3.3 中学英语教学法发展中引进与消化、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5.3.4 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影响
    5.4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发展及分析
        5.4.1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5.4.2 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评价发展中的问题及分析
        5.4.3 新时期中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的建议
第6章 对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6.1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6.1.1 充分吸收、借鉴西方语言教学改革的经验
        6.1.2 主动顺应21世纪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
        6.1.3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学英语课程理论体系
    6.2 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改革对策
        6.2.1 对中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问题的分析与改革对策
        6.2.2 正确认识和处理"英语过热"现象
        6.2.3 正确认识与引导中学英语课程"回归"现象
    6.3 正确定位我国中学英语课程
        6.3.1 理论界对我国英语课程定位问题的争论
        6.3.2 "外语"与"二语"及相关概念的辩析
        6.3.3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定位为外语教学
    6.4 英语课程改革要重视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6.4.1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6.4.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重新定位
        6.4.3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和内容
        6.4.4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参加的课题研究

(8)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 个人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三)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分析框架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论域限定、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第一章 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为契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恢复(1978~1984)
    第一节 背景分析
        一、教育形势回眸
        二、教育理念追踪
        三、重大教育举措
    第二节 英语课程体系评析
        一、课程设置及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及其取向
        三、课程内容及教科书特征
        四、课程实施及主导性教学方式
        五、学习进展评价及测评重心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启示
        一、取得的成就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析
        三、获得的启示
第二章 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重心: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1985~1991)
    第一节 背景分析
        一、教育形势回眸
        二、教育理念追踪
        三、重大教育举措
    第二节 英语课程体系评析
        一、课程设置及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及其取向
        三、课程内容及教科书特征
        四、课程实施及主导性教学方式
        五、学习进展评价及测评重心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启示
        一、取得的成就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析
        三、获得的启示
第三章 以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导向: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调整(1992-2000)
    第一节 背景分析
        一、教育形势回眸
        二、教育理念追踪
        三、重大教育举措
    第二节 英语课程体系评析
        一、课程设置及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及其取向
        三、课程内容及教科书特征
        四、课程实施及主导性教学方式
        五、学习进展评价及测评重心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启示
        一、取得的成就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析
        三、获得的启示
第四章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1999~2008)
    第一节 背景分析
        一、教育形势回眸
        二、教育理念追踪
        三、重大教育举措
    第二节 英语课程体系评析
        一、课程设置及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及其取向
        三、课程内容及教科书特征
        四、课程实施及主导性教学方式
        五、学习进展评价及测评重心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启示
        一、取得的成就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析
        三、获得的启示
第五章 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为方向: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前瞻
    第一节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地位和性质
        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地位
        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性质
    第二节 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及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
    第三节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阻力及推进策略
        一、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
        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阻力
        三、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四、核心概念辨析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范家小学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长坑小学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一、走进成佳学校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提高民族素质 迎接21世纪的挑战──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J]. 杨兆山,时益之. 教育研究, 2018(12)
  • [2]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我国考试招生政策演进研究(1977-2017) ——以高考、中考为例[D]. 郑程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6]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核心素养[J]. 胡定荣.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7]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 伍家文. 西南大学, 2009(05)
  • [8]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研究(1978~2008)[D]. 易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提升国民素质 迎接21世纪挑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