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王国 多彩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发展

自行车王国 多彩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发展

一、自行车王国 多彩的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颖洁[1](2021)在《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体育外交是指主权国家和地区以体育交流、体育赛事、体育文化等方式,促进各国家和地区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改善各国家间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对外政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正式的、多边的体育外交关系。建国初期,社会动荡,政权不稳,经济萧条,西方国家的冷战封锁,体育事业的发展处于无序状态。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三大核心外交政策,既维护了国家合法权益,又为体育外交的发展指明方向。体育外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外交的发展,通过体育外交可以改变国家外交的弱势地位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无序状态,摆脱西方国家的国际封锁,争取合法权益、实现突破性发展,体育外交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最佳路径。本文研究内容如下:主要探讨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体育外交发展的三个重大历史时期的研究,把体育外交的发展详细划分为五个时期进行系统的研究,即:一是1949年—1958年争取合法权益的体育外交时期,二是1959年—1970年打破封锁,走出去的体育外交时期,三是1971年—1978年从恢复关系到突破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四是1979年—2000年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五是2001年—2019年走向世界、全面引领的体育外交时期。主要探讨体育外交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以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全面论述了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主体机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主要是对体育外交发展的五个历史时期进行探讨。以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外交政策、体育外交的发展为基础,以史为鉴,并结合现状进行思考,对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探讨体育外交的表现形式和主体结构。体育外交是指通过举办体育赛事,进行体育访问,进行体育交流,参与国际性体育活动等主要形式,让外国了解中国、认可中国,进而改善各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媒体和个人体育外交素质成为体育外交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表现形式,具有展示国家形象,影响国家形象的作用。主要探讨体育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体育外交的发展主要受到国际体育组织、国家领导人、外交政策的影响,体育外交的发展更离不开政策的指引、领导人的重视、国际体育组织的推动。主要探讨体育外交发展的作用。中国体育外交利用其纽带作用,促进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体育外交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壮大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体育外交这个国际平台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从软实力角度出发,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主要探讨体育外交的人才培养。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体育外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体育人才梯队建设,健全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对体育外交人才进行全面培养、科学规划,让越来越多的体育人参与国际体育管理工作,是体育外交人才国际化发展的最佳路线。

董德[2](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广妹[4](2020)在《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花了毕生精力探究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在吸收西方共同体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发展过程主要经过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的批判阶段、人类未来真正共同体的建构阶段、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探索阶段。他的思想中包含十分丰富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联合体为切入点,深刻透视人类社会认知维度,它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一种人类追求解放的现实运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对人类生存构成了严峻挑战。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发展飞速,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提高,变化剧烈,问题凸显较多的国家,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失衡问题、世界多极化带来的治理混沌问题、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失序问题、资源一体化带来的全球危机问题,人类在面临现实生存困境做出深刻反思时会迫切的需要新的理论来回应。世纪全球化背景下,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开始频繁使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离不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以及中国历位领导人的外交实践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基于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提出来的共同理想,不难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承继自由人联合体的思维逻辑和路径,也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这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已成为中国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认真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问题,努力探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推进方略。主要通过构建和平安定友好的周边命运共同体,打造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是符合21世纪全球化特征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国际主义理念。

郭忠文[5](2020)在《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语素教学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语素选取的问题。杨晓黎(2018)选取了有利于教学的重点语素与核心语素,重点语素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严格的选取标准、确定的数量(228个),为开展语素教学提供了方便。然而,已选重点语素只是根据《等级大纲》和《等级划分》来选取,而以重点语素为基础选取的核心语素(95个)更是严格地按照规定标准来操作,它们都未对实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料或相关教材进行考察,所以重点语素的选取标准和核心语素的选取情况还有待探讨,同时,我们还需研究重点语素的教学应用情况。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和语料来源,并描述了前人关于语素构词和语素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统计和分析重点语素在现代汉语中构词情况。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重点语素的选取和划分标准;其次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构建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并选取构词能力强的重点语素进行构词分析。第三章为分析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考察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与分布情况;其二是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分析重点语素在具体教材中的构词分布情况;其三是将重点语素在《等级划分》中的构词情况和在教材中的构词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其四是在比对分析基础上补充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我们对重点语素在《汉语教程》六册共计2522个词汇构词情况进行穷尽性考察,并构建语料库,在杨晓黎(2018)选取的95个核心语素基础上,根据重点语素在实际汉语教学中的构词能力,对核心语素进行了适当增补。第四章为研究重点语素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包括初中高级班重点语素教学的开展策略、教材的编排建议等。结语是对本文的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李永娜[6](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郭瑜[7](2020)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以幸福城市花园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是当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后,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通过实践的检验,多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可以明显的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引进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也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降低社区治理成本、提高社区治理能力。乌鲁木齐市幸福城市花园社区人口基数大、社区内社会组织、商户较多,社区居民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社区治理难度系数较高,因此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有助于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准确了解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基础上,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优化乌鲁木齐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笔者首先通过收集、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演进和取得的成就,为本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乌鲁木齐市幸福城市花园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明确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架构,介绍了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详细分析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再次,着重分析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国内三种经典社区治理模式,在分析三种经典模式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总结出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可以借鉴采纳的相关成功经验。最后,在归纳总结前面的基础上,给出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化建议,希望以此进一步优化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推手,因此不断探索、创新和优化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

牛娜[8](2020)在《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民、公民素养、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是研究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问题的逻辑起点。网络素养是公民在网络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公民更好适应网络空间环境、更深入进行网络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对公民自由全面发展和新时代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培育公民网络素养是基于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基于建设网络强国和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内对公民个体网络交往行为进行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实现个体在网络时代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公民在网络空间保持独立人格、提高理性判断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网络素养通过公民的网络交往行为显现出来。研究公民网络交往行为可以发现,公民在网络交往中具有语言暴力、道德失范、价值观缺失、权利侵犯、主体异化的素养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可以发现,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和价值观引导不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是其素养问题的客观原因;对网络交往虚拟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的不科学认知,从众心理、宣泄心理和娱乐心理的非理性网络交往心理是其素养问题的主观因素。随着网络交往方式在整体层面的扩大和个体层面的深入,公民网络素养问题有可能对公民正常的网络生活和网络空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培育公民网络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具有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特征。在客观上,以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的方法来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以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创建规范的网络社区、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来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在主观上,以塑造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增进公民的网络认同意识、引导公民的网络价值意识、提升公民的网络自主意识来培育公民正确的网络交往意识;以明确网络空间主权、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把握网络安全风险、遵守网络安全标准来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胡心言[9](2020)在《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研究》文中认为德、法、意、英四国的二战题材电影通过其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影像风格等内部话语与战后西欧社会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语境等外部话语之间的深度交互,参与了二战相关的国族叙事建构、创伤记忆疗愈和罪责反思进程。四国二战题材电影的数量悬殊、成就高下以及美学形态的诸多差异,均源于不同国家的“记忆任务”的轻、重、缓、急之别。“记忆任务”越重的国家,其二战题材电影的总体艺术成就相对越高,对本国主流电影思潮的建构和电影审美取向的转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相较之下,记忆任务较轻的国家,其二战题材电影取材较为单一、批判性弱,则相对游离于本国主流电影史之外。西欧二战题材电影作为历史叙事文本,在不断流变的当下社会现实中构建二战记忆,在意识形态主导的国族神话、大众集体意识以及电影作者的艺术表达三种主体力量角力中将二战历史叙述为群体共享的二战记忆。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在“压抑阶段”,国族叙事以抵抗主义神话遮蔽个体记忆,集体的刻意遗忘与电影作者的刻意记忆之间呈现紧张的博弈关系。在“内化阶段”,一部分通过自传式叙事将战争中的各色群体和多方事实呈现在银幕上,另一部分则从代际关系入手声讨被遮掩的战争罪责,寻求新的身份认同,但他们事实上都注重灵活调整叙事技巧,以调试社会大众的接受情绪,将真实的创伤记忆内化于西欧民众的历史与生活。“记忆”与“遗忘”在这一阶段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在“弥散阶段”,欧洲一体化进程促使二战创伤记忆每每成为各国之间建立情感和获得认同的起点,西欧二战题材电影再度被流行文化所捕获,呈现出类型化倾向。而另一方面,电影中的犹太大屠杀话语不断兼并当今第三世界国家苦难话语,对二战苦难的记忆间接导致了对其他国家具体苦难的遗忘。二战记忆的弥散现象证明西欧文化真正克服了二战创伤,也预示着二战记忆已然成为继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神话之后的新欧洲神话。西欧二战电影叙事的伦理困境是:传统的正邪对立的二元道德评判体系无法推动罪责反思进程,故无法实现创伤疗愈功能。对此,依托西欧伦理学、社会学、文艺美学的长足发展,西欧二战题材电影逐步建立了一个立体化、开放化、历时性的道德评判体系:对于平庸之恶的发现,将罪责审判问题转化为负罪者与自我、与体制的对话和反思;对身体主体性的认识激发了广泛的女性主义社会实践,而西欧二战题材电影中的女性作为战争中立者所遭遇的间接伤害,将战争罪责中的“我”与“他”缝合为休戚与共的“我们”。存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自由观和死亡观,将战争罪责的直接后果者——无辜者的死亡,转化为人在向死而生的恒常宿命中如何坚守和选择的哲学命题。经过了伦理的审判、身体的缝合和存在的超越,西欧二战题材电影被从绝对的二元道德评价体系中解脱出来,西欧二战创伤记忆由一种民族之间的具体的仇恨记忆,转化为具有人文关怀、反思意识和审美价值的文化记忆。西欧二战电影的两个历时性框架:创伤建构体系内的“压抑-内化-弥散”,罪责反思体系内的“罪责审判-创伤表征-人文超越”,为中国二战影片提供了坐标参照。比照之下,中国二战反思的越位和游离两种错置现象,不仅缘于公正迟到所引发的二次创伤,更缘于民族主体性的缺席所导致的内在反思的无力。因此,建立内省的民族文化主体以疗愈民族创伤,书写建构性的历史记忆以确立民族身份,是中国二战电影乃至中国民族电影的必经之途。

段辉琴[10](2019)在《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更是主权国家的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挑战时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民族精神事关思想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统一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的思想基础。培育民族精神就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积极的国家形象塑造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支撑,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相互渗透,互为促进。论文从如何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现实的任务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促进。文章从研究二者之间通用的特色符号、相同的主要载体、公用的传播渠道和相通的实现路径出发,找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契合点,并最终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论文在批判性地运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和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特色文化、民族品牌、国民和国家行动等载体是如何展示国家形象和传递民族精神的,并结合全球化背景和时代要求,总结得出当前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四种方法,即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用匠心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添彩、以积极的国际行动显示大国担当传递民族精神等。同时,本文还依据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和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从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出发,将国家形象塑造分解为信息符号化、信息传播、制造认同和形象塑造等几大步骤,进而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路径,即“打造中国符号——传播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传递中国梦”四位一体的路径图。

二、自行车王国 多彩的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行车王国 多彩的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外交
        2.1.2 体育外交
        2.1.3 体育软实力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2.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2.3.3 进入 21 世纪体育外交的相关研究
        2.3.4 建国70 年来体育外交发展的综述研究
        2.3.5 建国70 年来体育外交发展的关节点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历史研究法
        3.2.3 逻辑分析法
4 对建国70 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进行分析与讨论
    4.1 争取合法权益的体育外交时期(1949 年到1958 年)
        4.1.1 社会背景
        4.1.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4.1.3 体育外交的发展
    4.2 打破封锁,走出去的体育外交时期(1959 年到1970 年)
        4.2.1 社会背景
        4.2.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4.2.3 体育外交的发展
    4.3 从恢复关系到突破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1971 年到1978 年)
        4.3.1 社会背景
        4.3.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4.3.3 体育外交的发展
    4.4 改革创新、蓬勃发展的体育外交时期(1979 年到2000 年)
        4.4.1 社会背景
        4.4.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4.4.3 体育外交的发展
    4.5 走向世界、全面引领的体育外交时期(2001到2019 年)
        4.5.1 社会背景
        4.5.2 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4.5.3 体育外交的发展
    4.6 体育外交的表现形式及其主体机构
        4.6.1 体育外交的表现形式
        4.6.1.1 新媒体时代体育外交的主题报道与行为表达
        4.6.1.2 体育参与个体的外交意识
        4.6.2 体育外交的主体机构
        4.6.2.1 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
    4.7 体育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
        4.7.1 国际体育组织的推动
        4.7.2 国家领导人的推动
        4.7.3 外交政策的导向
    4.8 体育外交发展的作用
        4.8.1 从国家层面看体育外交
        4.8.1.1 体育外交是促进各国之间交流的纽带
        4.8.1.2 体育外交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4.8.2 从软实力层面看体育外交
        4.8.2.1 国际竞技体育赛事方面体育外交话语权的表现
        4.8.2.2 竞技体育项目竞赛规则中体育外交话语权的表现
        4.8.2.3 从传播学层面看体育外交的国际影响力
    4.9 对未来的展望
        4.9.1 体育外交人才的国际化发展
        4.9.2 客观认识体育的话语权
5 结论
6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一、文化批判类
        二、审美救赎类
        三、大地寻根类
        四、城市游吟类
        五、身体迷恋类
        六、纯乐翻唱类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1章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历史语境与学脉传承形成
    1.1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哲学渊源
        1.1.1 苏格拉底的精神自由思想
        1.1.2 柏拉图的社会共同体思想
        1.1.3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思想
        1.1.4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思想
        1.1.5 启蒙运动以来的人本主义思想
    1.2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社会主义学说渊源
        1.2.1 莫尔的乌托邦
        1.2.2 卢梭的道德共同体
        1.2.3 傅里叶的和谐社会
        1.2.4 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1.3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经济学渊源
        1.3.1 斯密的理想商业社会思想
        1.3.2 李嘉图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3.3 赫斯的货币异化思想
    1.4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发展过程
        1.4.1 虚幻共同体的批判阶段
        1.4.2 真正共同体的建构阶段
        1.4.3 自由人联合体的探索阶段
第2章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基本架构
    2.1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内涵
        2.1.1 自由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每一个人
        2.1.2 联合体: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形式和条件
        2.1.3 “自由人”和“联合体”的关系
    2.2 “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条件
        2.2.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充分条件
        2.2.2 私有制、阶级的消亡是必要条件
        2.2.3 无产阶级的自由联合是充分必要条件
    2.3 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认知维度
        2.3.1 “自由人联合体”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2.3.2 “自由人联合体”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
        2.3.3 “自由人联合体”是一种追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运动
第3章 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当代透视
    3.1 21世纪全球化格局带来的人类发展困境
        3.1.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失衡问题
        3.1.2 世界多极化带来的治理混沌问题
        3.1.3 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失序问题
        3.1.4 资源一体化带来的全球危机问题
    3.2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限性
        3.2.1 以资本扩张为中心
        3.2.2 以民族国家为本位
        3.2.3 以西方中心主义为显着特征
第4章 筑基于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中国方案
    4.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渊源
        4.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4.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4.1.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实践
    4.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过程
        4.2.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孕育萌芽阶段
        4.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
        4.2.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成熟发展阶段
    4.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4.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实质
        4.3.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现条件
        4.3.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
    4.4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继承与发展
        4.4.1 人类命运共同体承继自由人联合体“问题意识”的思维逻辑
        4.4.2 人类命运共同体承继自由人联合体“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
        4.4.3 人类民运共同体承继自由人联合体“现实利益”的通达路径
第5章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须应对的全球交往秩序问题
    5.1 国家主权与共同体权利的关系问题
    5.2 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关系问题
    5.3 伙伴与盟友的关系问题
    5.4 非殖民化与新型国家合作的关系问题
第6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与推进方略
    6.1 构建和平安定友好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6.1.1 发挥经贸优势
        6.1.2 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
        6.1.3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文纽带
        6.1.4 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
    6.2 打造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
        6.2.1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6.2.2 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6.2.3 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6.3 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
        6.3.1 变革现行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
        6.3.2 加强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6.3.3 加强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
        6.3.4 加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5)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语素构词研究
        1.2.2 语素教学法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 重点语素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构词情况考察
    2.1 重点语素的界定
    2.2 重点语素语料库的建立
    2.3 重点语素构词状况考察
        2.3.1 构词频率
        2.3.2 构词类型
        2.3.3 构词位置
第三章 重点语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构词情况统计分析
    3.1 《等级划分》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3.1.1 构词分布
        3.1.2 构词类型
        3.1.3 构词对比分析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点语素构词分析
        3.2.1 构词统计
        3.2.2 构词分布
    3.3 《等级划分》和《汉语教程》构词对比分析
    3.4 重点语素中的核心语素
        3.4.1 新增核心语素的构词情况
        3.4.2 增补核心语素相关分析概括
第四章 重点语素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4.1 利用重点语素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优势
    4.2 不同阶段重点语素教学实施策略
        4.2.1 初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2.2 中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2.3 高级阶段的重点语素教学
    4.3 重点语素和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4.3.1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4.3.2 重点语素对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附录二 《等级划分》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附录三 《汉语教程》重点语素构词语料库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1.3.3 社会认同理论
        1.3.4 国家认同理论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3.2.2 文化心态单一
        3.2.3 政治参与冷漠
        3.2.4 领土意识模糊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4.1.1 匪患的危害
        4.1.2 匪患的肃清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2.2 各级人民政府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4.5.1 培养原则
        4.5.2 培养途径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5.4.1 财政优惠政策
        5.4.2 税收优惠政策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7.1 基本经验
    7.2 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以幸福城市花园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社区
        2.1.2 社区治理
        2.1.3 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参与
    2.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演进
        2.2.1 单位体制
        2.2.2 街居体制
        2.2.3 社区体制
    2.3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
        2.3.1 有利于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2.3.2 有利于盘活社会资源
        2.3.3 有利于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
    2.4 相关理论
        2.4.1 多中心参与理论
        2.4.2 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3章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现状
    3.1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概况
        3.1.1 社区简介
        3.1.2 社区治理的党组织架构
        3.1.3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治理主体情况介绍
        3.1.4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治理多元主体角色定位
    3.2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治理现状
        3.2.1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机制
        3.2.2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做法
    3.3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成效
        3.3.1 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维护社区稳定
        3.3.2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工作
        3.3.3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满意度
        3.3.4 有效促进了社区资源的整合
第4章 幸福城市花园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社区行政工作压力大
        4.1.2 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4.1.3 公共服务提供不足
        4.1.4 社区其他主体参与度低
    4.2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基层社区工作繁杂
        4.2.2 居民对参与社区治理的认识与行动不匹配
        4.2.3 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公共服务质量不佳
        4.2.4 参与主体多元化但职能发挥不佳
第5章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经验借鉴
    5.1 国内典型的三种治理模式
        5.1.1 上海浦东新区模式
        5.1.2 沈阳模式
        5.1.3 兰州城关区“三社联动”模式
    5.2 经验借鉴
        5.2.1 坚持“以人文本”的社区治理理念
        5.2.2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体系建设
        5.2.3 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第6章 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建议
    6.1 优化政府职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6.1.1 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减轻社区压力
        6.1.2 合理调节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
    6.2 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6.2.1 严把“进门关”,引进高质量社区工作人员
        6.2.2 定期开展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
        6.2.3 合理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休闲时间
    6.3 引导、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6.3.1 积极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6.3.2 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6.3.3 积极采纳居民的合理意见与建议
    6.4 健全治理体系
        6.4.1 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组织框架
        6.4.2 细化业绩考核体系,激励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6.5 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6.5.1 推动信息公开
        6.5.2 多元主体加强合作,提高居民满意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乌鲁木齐市幸福城市花园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素养的研究
        (三)关于公民素养的研究
        (四)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
        (五)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学理剖析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主要概念
        (一)公民的含义
        (二)公民素养的界定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内涵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基本内容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内部构成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外部构成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一)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
        (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行为理论
        (三)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五)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生成发展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前提准备
        (一)技术基础:互联网
        (二)作用方式:网络交往行为
        (三)存在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四)重要标志:网络话语权力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阶段
        (一)公民网络素养的萌芽期
        (二)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期
        (三)公民网络素养的深化期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发展趋势
        (一)立于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
        (二)基于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三)趋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
        (四)成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三章 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状
        (一)网络交往内容聚焦:网络公共事件
        (二)网络交往方式变革:网络公益
        (三)网络交往价值观体现:多元化的网络价值观
        (四)网络交往话语空间状况:网络话语权失衡
    二、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交往中的语言暴力
        (二)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三)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观缺失
        (四)网络交往中的权利侵犯
        (五)网络交往中的主体异化
    三、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的问题归因
        (一)现实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
        (二)网络空间的规范缺失
        (三)网络空间价值观引导不力
        (四)网络话语权主体分散化
        (五)不科学的网络交往认知
        (六)非理性的网络交往心理
第四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要求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一环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要历程
        (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诉求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需求
    二、有利于彰显个体成长的价值性要旨
        (一)提高个体网络品德修养
        (二)增长个体网络知识见识
        (三)塑造个体健全网络人格
        (四)规约个体网络行为
        (五)实现个体层面的现代化
第五章 新时代培育公民网络素养的路径建构
    一、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空间
        (一)建立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二)健全网络空间法律体系
        (三)培养网络空间管理人才
        (四)正确处理公民网下矛盾
    二、加强系统的网络内容建设
        (一)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二)加强网络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三)创建规范网络社区
        (四)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三、培育公民的网络交往意识
        (一)塑造公民网络道德意识
        (二)增强公民网络法律意识
        (三)增进公民网络认同意识
        (四)引导公民网络价值意识
        (五)提升公民网络自主意识
    四、培养公民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一)明确网络空间主权
        (二)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三)把握网络安全风险
        (四)遵守网络安全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文献综述
    立论依据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的国族特征
    第一节 德国
        一、记忆任务:反思战争罪责
        二、民族情结:回望“家园”
    第二节 法国
        一、记忆任务:克服维希记忆
        二、民族情结:确认历史连续性
    第三节 意大利
        一、记忆任务:坚守人民阵线
        二、民族情结:抵制文化殖民
    第四节 英国
        一、记忆任务:温情和解
        二、民族情结:游离其外
第二章 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压抑阶段”(1945-1968)
        一、背景:神话的幻灭与新生
        二、神话:抵抗主义叙事
        三、反神话:废墟与幽灵
    第二节 “内化阶段”(1968-1989)
        一、背景:“压抑性自恋”
        二、怀旧:回忆的钟摆
        三、反怀旧:“代际电影”中的身份寻归
    第三节 “弥散阶段”(1989-2015)
        一、背景:“即将关闭的记忆”
        二、流行:合拍片与负面奠基神话
        三、反流行:创伤话语的弥合与兼并
第三章 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的反思策略
    第一节 伦理的审判
        一、平庸之恶:发现作恶主体
        二、叙事表征:个体化叙事
        三、负罪者:行恶的“我”
    第二节 身体的缝合
        一、身体转向:通约集体罪责
        二、叙事表征:女性主义叙事
        三、中立者:女性身体的创伤译介
    第三节 存在的超越
        一、存在主义:实现自我超越
        二、叙事表征:“含泪喜剧”
        三、抵抗者:自由,通向死亡
第四章 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的中国启示
    第一节 症候:错置的反思
        一、两种越位
        二、一种游离
    第二节 解决:由内而外的编码
        一、反思性的文化主体
        二、建构式的历史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有关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理论暴础
        1.4.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
        1.4.2 习近平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论述
        1.4.3 符号学原理
        1.4.4 建构主义理论
2 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概述
    2.1 国家形象
        2.1.1 国家形象的概念
        2.1.2 国家形象的构成
        2.1.3 国家形象的特性
        2.1.4 国家形象的功能
    2.2 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
        2.2.1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
        2.2.2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
        2.2.3 国家形象塑造的载体
        2.2.4 国家形象塑造的途径
    2.3 民族精神
        2.3.1 民族精神的概念
        2.3.2 民族精神的特征
        2.3.3 民族精神的功能
    2.4 民族精神培育
        2.4.1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2.4.2 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
        2.4.3 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
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统一
    3.1 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3.1.1 民族精神是支撑国家形象大厦的柱石
        3.1.2 民族精神是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3.2 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3.2.1 重大国家行为能激发民众的爱国心
        3.2.2 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
    3.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一致性
        3.3.1 特色符号通用——标识与象征
        3.3.2 主要载体相同——国民和产品
        3.3.3 部分渠道共用——交流与传播
        3.3.4 实现路径相通——接受与认同
    3.4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共生共进
        3.4.1 民族精神渗透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全过程
        3.4.2 国家形象塑造源自民族精神的凝聚
        3.4.3 二者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演变及现状
    4.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1.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
        4.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2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
        4.2.1 境外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4.2.2 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4.2.3 外国来华人员对中国的印象调查
    4.3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表现
        4.3.1 经济高速发展和民族精神弱化之间的落差
        4.3.2 制造大国和品牌小国之间的巨大反差
        4.3.3 为中国国家形象抹黑的“游客丑闻”频频曝光
    4.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
        4.4.1 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挑战
        4.4.2 西方媒体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造成压力
        4.4.3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5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和方法
    5.1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
        5.1.1 准确定位——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融合
        5.1.2 整体规划——坚持形象塑造和精神培育同步
        5.1.3 与时俱进——坚持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结合
        5.1.4 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
    5.2 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5.2.1 深刻诠释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5.2.2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5.2.3 用文明中国人为国家形象代言
        5.2.4 积极的国际行动彰显中国担当
6 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
    6.1 扎深中华根——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1 提取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2 挖掘中国符号里的文化内涵
        6.1.3 为传统元素赋予新时代精神
    6.2 亮出好声音——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6.2.1 观念创新——从“被动”到“主动”
        6.2.2 内容创新——从“政治”到“生活”
        6.2.3 方式创新——从“单一”到“多元”
    6.3 凝聚中国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1 积极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2 自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3 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6.4 传递中国梦——以和谐之心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6.4.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4.2 “和谐”是中国梦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
        6.4.3 人类命运共同体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四、自行车王国 多彩的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70年来体育外交的历程及发展研究[D]. 高颖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D]. 张广妹. 湘潭大学, 2020(02)
  • [5]重点语素的构词及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 郭忠文. 安徽大学, 2020(08)
  • [6]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研究 ——以幸福城市花园社区为例[D]. 郭瑜. 新疆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公民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 牛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9]西欧二战题材电影研究[D]. 胡心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D]. 段辉琴.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自行车王国 多彩世界——自行车市场向多极化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