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年代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溪[1](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指出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2](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李远[3](2016)在《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三角洲是受到黄河来水来沙、尾闾流路变迁、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农业耕种熟化、城镇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交互作用、叠加影响的区域。目前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陆海相互作用多重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发生发育过程和土壤沉积物物质链关系缺乏一个整体认识。本论文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42个典型类型土壤剖面(182个土壤样品)和26个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有机氯农药和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土壤原状土和胶体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磁学性质等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和沉积物放射性铅同位素和稳定性碳、氮同位素,表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由陆到海的土壤质量特征;探讨了无机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来源;揭示了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和陆海相互作用下的环境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可为高强度人类经济活动及强烈陆海交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黄河三角洲在滩涂、湿地、棉田、粮田、菜地由海到陆的利用方式和空间过渡下,土壤盐分逐渐降低,土壤结构和肥力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滩涂土壤结构较差,肥力水平很低,代表了该地区自然成陆条件下的原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滩涂发育为湿地后,湿地淹水的环境及丰富的植被,使得在该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有机质、氮、磷等含量显着提高。湿地开垦为农田后,人为改良使得土壤脱盐脱碱显着,明显提高了土壤供氮、供磷强度,但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团聚体的破坏以及有机质的释放。(2)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有机氯农药和石油烃的整体含量较低,目前环境生态风险不高。土壤重金属在黄河河岸和三角洲南部区域含量有升高趋势;有机氯农药中相对活跃组份(γ-HCH和o,p’-DDT)和相对稳定组份(β-HCH和p,p’-DDE)有沿海-内陆的两极分布趋势。土壤总石油烃呈现代黄河三角洲内部低、外部高的趋势,靠近孤东油田的区域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剖面中铁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有显着富集,土壤粘粒也是表层和剖面土壤中γ-HCH的重要载体,土壤石油烃则主要与土壤发育程度相关。黄河泥沙的搬运和沉积是多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随着调水调沙、石油开采、农业垦殖和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黄河三角洲污染物逐渐受到了当地人为过程的影响。(3)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中稀土丰度与物源的风化程度和成土程度有正相关趋势。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之间稀土分馏情况是同步的,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La-Eu曲线较陡,Eu-Ld曲线较平缓,Eu呈较为明显的负异常,Ce正异常不明显。通过稀土特征参数可以得出,黄河三角洲各层次土壤的源物质在黄河侵蚀、搬运、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混匀过程。(4)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中的典型红粘层主要分布在1855年之后形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和1855年之前形成的古代三角洲区域,在黄河和弥河之间为红粘层过渡区,在弥河以东无红粘层分布。出现深度较浅的红粘层沉积相对较厚。对典型剖面的137Cs和210Pb定年可得,黄河三角洲剖面红粘层沉积的年代在1910s1960s区间内,红粘层多出现于沉积速率发生较为剧烈变化的层次区间,与水动力变化有关。在形貌特征上,典型红粘层平均粒径为6.69±0.79φ、中值粒径为11.6±7.3μm、红度(a*)值为7.5±0.4。(5)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粘土矿物和方解石含量都显着高于其上下黄砂层,而原生矿物如石英和长石的含量则显着低于黄砂层。在常量元素组成上,典型红粘层SiO2为55.6±3.7%、Al2O3为13.5±1.1%、CaO为8.18±1.03%、Fe2O3为5.49±0.83%、MgO为2.83±0.34%、K2O为2.54±0.83%和Na2O为1.34±0.32%。19种微量元素中,红粘层只有Zr和Hf含量显着低于黄砂层,其余微量元素都要显着高于黄砂层。红粘层相对黄砂层具有较高的风化程度,典型红粘层的硅铝率为6.71±1.06。磁学性质上,红粘层的磁学特征参数数值χfd%为8.3±1.7%、χarm为362.7±90.0×10-8 m3/kg、χarm/SIRM为67.1±15.1×10-5 m/A、SIRM/χlf为9.6±1.5×103 A/m和χARM/χlf为6.3±1.0,说明了红粘层中较细的成土性SP/SD颗粒含量较高,对该层磁性增强贡献较大。红粘层和黄砂层土壤胶体间色度和磁学特征差异较小,但粘土矿物和元素组成略有差异。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是源区温湿气候条件下的高风化物质,经黄河由上游至下游搬运、混合、沉积,在三角洲地区水动力分选而形成。红粘层与黄砂层物源总体上较为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沉积造陆物源不同以及沉积时海相的影响和成陆之后的成壤过程导致不同土层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6)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重金属平均含量是黄砂层的约1.5倍,红粘层中铁锰结合易还原态Pb、Co以及弱酸溶态Cd比例要高于黄砂层,红粘层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更强。红粘层是三角洲底层土壤中重要的有机碳、有机氮和无机碳库,红粘层中累积的无机碳可能主要以次生碳酸盐形式存在,具有固碳的能力。红粘层出现的深度和厚度结合黄河尾闾改道时间可推测现代三角洲形成期环境和人类活动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壤和沉积物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特征表明,滨海湿地土壤、菜地土壤、田地(棉田和粮田)土壤、河相沉积物、海湾和深海沉积物是影响区域碳氮循环的6组重要介质,由自然土壤向海洋沉积物过渡,对应了由源区较活跃有机质库向沉积区较稳定有机质库转移的过程。
宋昊[4](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文中认为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赋存的铜-铁矿床以矿床数量多、规模大、伴生多种金属等为特征,其中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且铜铁金属资源量丰富,并伴生有Au-Mo-U-Ag-Co-REE等组分,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于由导师负责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西南地区主要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找矿模型与勘查方法技术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95500)”和中核集团委托的“西南地区深部地质过程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论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拉拉、大红山、迤纳厂、岔河等铁铜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重点,开展野外地质调研、室内分析测试及综合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区内岩浆岩成因及年代学、矿床地质特征、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矿床形成的区域构造演化等主要地质学及矿床学问题,探讨矿床的形成机理及成矿模式,总结了区域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矿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元素地球化学指示辉长辉绿岩主要源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混染;随着具有富集地幔特征的岩浆通过底侵、上涌和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本区A型花岗岩,认为本区存在辉长辉绿岩及A型花岗斑岩为代表的“双峰式”岩浆组合。(2)研究了矿床多金属组合特征及规律、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研究拉拉矿床Cu-Au-Mo-Co-Fe-U等多金属共生组合规律及成矿元素的赋存形态;将拉拉铜矿区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成矿期:火山沉积-岩浆热液期、热液流体成矿期、表生氧化期,对拉拉铜矿Cu-Fe-Au-Mo-U-Co等多金属成矿期次进行划分:Fe①-P(1期);Fe②-Co-Cu①(2期);Mo-Au-Cu②-U(3期)。(3)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对比研究认为有较多相似之处。拉拉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不仅规模大、意义重要,而且是研究区典型的两个IOCG矿床,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成矿与Fe-Cu多金属组合、Au-U-REE、岩浆岩、磁铁矿、断裂构造、褶皱、角砾岩、萤石化及矿体产状的关系可以总结出,拉拉、大红山、迤纳厂等矿床具有较为明显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的特征。(4)通过矿石矿物硫同位素、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床具有IOCG矿床的特征;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种来源,可能局部为沉积来源-沉积改造成因,是后期热液交代叠加而形成。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具有火山喷发沉积叠加后期热液的成矿特征,深部流体和浅部流体均对成矿有贡献,早期以火山-沉积作用为主,通过后期热液叠加作用而成矿。(5)根据硫-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示踪研究、黄铜矿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结合Re-Os体系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表明地幔流体对拉拉、大红山矿床等矿床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浅部与深源岩浆水-地幔流体有关的混合来源;地幔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的参与,是本区形成(超)大型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6)通过黄铜矿Re-Os等时线年龄测得拉拉矿床、大红山矿床、岔河矿床等成矿年龄,拉拉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85±27Ma、大红山1083±45Ma、岔河矿床为1082±46Ma,三者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矿床的成矿可能属于中元古代末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磁铁矿Re-Os同位素获得大红山矿床铁成矿年龄1325±170Ma,该年龄误差较大,可能代表了本区热液成因磁铁矿年龄,表明磁铁矿、磷灰石等主要在这一阶段富集成矿。通过对拉拉矿床内晶质铀矿较为系统的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确定铀的成矿年龄为824±15Ma,表明铀的形成晚于铁铜钼金等多金属的成矿作用,为新元古代的一期规模小但较为普遍的富集事件。(7)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本区矿床成因较复杂,一般经历了原始矿源层形成以后各种作用下复杂的叠加改(再)造,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多种成矿作用相互叠加后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从区域演化特征来看,早元古代是拉拉式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形成重要的矿源层,经过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而成矿,其中1.41.2Ga和1.11.0Ga是两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0.8Ga是区内IOCG矿床中的铀成矿阶段,多期次叠加成矿作用形成了铁-铜-金-铀-钼-钴-稀土多金属组合。(8)研究了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对研究区Columbia超大陆裂解、格林威尔运动及Rodinia超大陆拼合裂解事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成矿作用至少可以分为前期预富集作用及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以及若干小的成矿作用,其中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早元古代成矿作用和中元古代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提出早元古代末和中元古代是研究区IOCG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铁铜矿的形成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而多金属矿床还与后期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和Grenville运动有密切关系。认为早元古代是本区铜铁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在早元古代末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形成了矿床的赋矿层位和矿源层,经过中元古代多次构造作用和热液叠加改造,形成了研究区主要的IOCG矿床,如大红山、拉拉等矿床。
汪晓伟[5](2016)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属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复合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理解中亚造山系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博格达造山带隶属天山造山带的分支之一,区内广泛分布着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是研究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迄今为止,关于博格达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裂谷、岛弧和弧后盆地之争。所有这些观点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对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充填序列以及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精细研究不足。本次研究以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火山—沉积序列、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近年来新疆北部区域地质调查的最新进展和前人研究成果,恢复与完善了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过程。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序列总体表现:海相(D1D2)→海陆相(D3)→海相(C1C2)→海陆相(C2末P1)→陆相(P2-3)。火山作用具有明显阶段性:泥盆纪(400 Ma360 Ma)和石炭—二叠纪(350 Ma270 Ma)两大期次,且后者可细化为早石炭世中期(345 Ma330 Ma)、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中期(320 Ma305 Ma)、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期(300 Ma290 Ma)三个主要活动期。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1)早、晚泥盆世火山岩岩石组合差异:前者主体为一套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安山岩,具有明显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点;而后者主体为一套受到地壳物质强烈混染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2)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双峰式分布特征:基性熔岩属低Ti/Y岩浆类型,主体属拉斑系列,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普遍富集,高场强元素略富集到未富集的特点,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微弱的Ti负异常,是遭受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强烈混染的地幔柱源玄武岩,且在其母岩浆演化过程中同时发生过同化混染与结晶分离作用的调整。其原始母岩浆可能与OJP源、BSE源或N-MORB三种源区的熔体在经受AFC作用影响之后所形成的岩浆成分相似,为幔源较浅部位(6080 km深处)尖晶石—石榴石过渡带岩浆源区较低程度部分熔融(小于20%)的产物;酸性熔岩具有与基性熔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其可能为基性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新疆北部蛇绿岩类型和时代、晚泥盆世之下不整合面的普遍存在以及晚泥盆—早石炭世连续性沉积充填序列,认为东天山博格达东段古生代洋盆闭合于晚泥盆世,其后出现的大规模火山岩浆活动形成于碰撞后板内伸展(裂谷)环境。并进一步将该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晚泥盆世前洋陆演化阶段、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陆演化(碰撞后板内伸展)阶段和中—晚二叠世陆内演化阶段。
楼金伟[6](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研究指明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何梦颖[7](2014)在《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流是陆源碎屑物质搬运入海的主要方式,对全球地球化学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是记录亚洲季风系统演化的载体。作为连接青藏高原隆升和亚洲季风系统的纽带,长江沉积物记录了流域多个地貌体系和构造单元的演化信息,其发育与演化的过程及其贯通时限一直是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研究的热点。长江沉积物物源示踪的研究对揭示河流沉积物剥蚀与搬运的机制,解决长江地质历史演化等问题,了解现代亚洲地貌格局的演变,以及探讨河流发育对构造隆升和季风演化的响应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对长江沉积物物源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前人的工作多表现为研究方法较单一,对示踪方法的开发比较局限,缺少对不同物源示踪方法之间异同性的讨论。且研究对象多为长江中下游及三角洲河口地区沉积物,缺乏整个长江流域,包括干流及主要支流沉积物物源的信息以及长江流域与其他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在长江沉积物的物源判别上仍没有系统、完整的论断。鉴于长江流域沉积物的源汇过程较复杂,本论文结合多种物源示踪方法,包括黏土矿物、碎屑矿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以及地球化学方法(常量、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等,对长江流域沉积物进行系统的物源示踪研究,比较多种示踪方法研究的结果,揭示长江沉积物物源的控制因素,判定长江沉积物源区,并建立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为了解流域地质演化历史及研究其他河流的源汇过程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长江沉积物样品采集工作分多次进行,采样点遍布整个长江流域,主要选择在长江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在每个采样点同时采集砂质和泥质沉积物,并于上游支流采集表土样品。多数样品采自流域河漫滩,少数采自沙坝或江心洲,部分较难靠近的流域样品来自流域附近的挖砂船或砂堆。采样位置尽量避开城市和可能的污染源。共计河漫滩砂质沉积物114件,泥质沉积物74件,表土样品10件。通过不同的物源示踪方法对长江沉积物进行物源判别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与沉积物性质及矿物搬运时间相关。沉积物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组合的变化表明,长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对干流贡献较大,乌江、洞庭湖水系(洞庭湖、沅江、湘江)和鄱阳湖水系(鄱阳湖、赣江)对干流贡献不大。长江流域的部分支流含有特征重矿物:蓝闪石可作为沱沱河的特征矿物,蓝晶石是岷江的特征矿物,重晶石是乌江的特征矿物,湘江的特征矿物是锡石。可通过特征矿物的存在判断沉积物的来源。此外,白云母也可作为沉积物物源示踪的指标之一。沉积物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分析指示不同年龄组的锆石来自流域内不同的构造单元。长江支流汉江、嘉陵江和湘江以及干流攀枝花-2到宜宾段对长江的贡献比较大,其次是大渡河和岷江,对干流贡献较小的支流是赣江和乌江。沉积物Sr-Nd同位素的分布则指示长江金沙江段沉积物多来自松潘-甘孜褶皱带,川江沉积物多为扬子克拉通的物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在长江流域中下游有均一化的趋势。结合多种示踪手段,认为支流嘉陵江、汉江对干流的贡献大,乌江、湘江和赣江对干流的贡献小。长江流域的源岩类型是控制沉积物物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沉积物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组成同时受控于流域地形坡度,构造运动和流域特定流动力。沉积物元素-同位素组成主要与流域水系径流量及降水量有关,单颗粒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受特定流动力和水系径流量的影响。综合而言,长江流域源岩类型和特定流动力(地形坡度+水系径流量)是影响长江流域沉积物剥蚀、搬运及物源结果最重要的因素。沉积物黏土矿物,重矿物,特别是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均表明长江流域上游物理风化剥蚀强烈,中下游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从上游到下游化学风化作用有增强的趋势。长江流域的化学风化作用强度介于黄河和珠江之间,与不同流域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结合应用不仅能够判断沉积物物源,同时能够重建流域或区域上的岩浆活动事件以及陆壳演化,并模拟陆壳生长曲线。长江沉积物碎屑锆石所表现的五组主要年龄区间可分别与长江流域已知的岩浆事件时间相对应(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碎屑锆石Hf同位素模式年龄指示长江流域陆壳生长主要在太古代-古元古代(2.5-2.8Ga)和中元古代(1.0-1.5Ga)两个阶段。通过研究可建立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该体系表明需根据不同河流的地质背景以及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物源示踪方法。流域背景的差异以及沉积物粒级和性质是选择物源示踪方法的关键。该体系可作为研究河流沉积物物源的参考依据。
吴彦旺[8](2013)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文中研究说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界限,缝合带中西段地处青藏高原羌塘腹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直接记录大洋演化的蛇绿混杂岩研究资料很少,因此,有关该缝合带代表洋盆的性质、演化模式、以及是否构成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界限等关键地质问题都存在很大的争论,这直接制约了对青藏高原早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认识。本文选择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作为研究区,选择研究区出露较好的桃形湖-果干加年山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详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蛇绿混杂岩各单元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SHRIMP/LA-ICP-MS/CAMECA)、全岩地球化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收集和分析区域上相关的研究资料,探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属性及其东南延伸,最终建立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演化历史模型。寒武纪蛇绿混杂岩单元齐全,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岩石到上部熔岩均有出露,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堆晶辉长岩、堆晶辉石岩和堆晶斜长岩等)、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等。2件堆晶辉长岩和2件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04.9±4Ma,517.1±3.8Ma,491.6±1.5Ma,497.2±4.8Ma。变质橄榄岩属于蛇绿岩底部的地幔橄榄岩单元,其为亏损原始地幔7%~20%部分熔融的残留,形成于MOR大地构造环境,但与俯冲带内镁铁质岩石熔体进行了熔/岩反应,受到了俯冲作用影响。堆晶岩主体为镁铁质堆晶岩,来自于亏损地幔源区。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斜长花岗岩是堆晶辉长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单元齐全,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到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玄武岩以及硅质岩。2件堆晶辉长岩年龄为459.8±7.7Ma、453.2±6.1Ma,属于晚奥陶世,2件斜长花岗岩年龄为440.5±1.6Ma,441.6±3.4Ma,属于早志留世。奥陶纪-志留纪蛇绿岩混杂岩中堆晶岩主要具有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67.2±3.3Ma,属于晚泥盆世。泥盆纪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形成于亏损性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在后期运移和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在研究区广泛分布,出露单元有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墙和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1件斜长花岗岩和1件堆晶辉长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8.0±12Ma,354.8±2.4Ma,确定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石炭纪蛇绿混杂岩中玄武岩存在N-MORB、OIB和SSZ型三种类型。辉长岩形成于亏损型洋中脊和岛弧型两种大地构造环境。斜长花岗岩为洋壳运移过程中,剪切带中含水辉长质岩石剪切深熔作用的产物。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出露广泛,出露单元有堆晶岩、基性岩墙和玄武岩。2件辉长岩和1件玄武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274.7±3.9Ma,272.9±1.8Ma,279.8±3.6Ma,属于早二叠世。二叠纪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亏损型大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并且在运移过程中或构造侵位过程中受到了含水流体的影响。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存在从早寒武世到早二叠世连续的洋壳残片,综合对比藏东和三江地区地质资料,本文认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在双湖以东可能经过巴青县北-雀莫错-格拉丹东南侧直达昌都,在滇西三江地区应该与昌宁-孟连带相接,向南经南垒河、泰国北部芳地区、清迈、清莱至马来西亚本通-劳务一线。泥盆纪之后缝合带西段龙木错-双湖段与藏东,三江的北澜沧江-昌宁-孟连-清迈-清莱-本通-劳务一带经历了近乎相同的演化历史。本文首次提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代表的古大洋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其为冈瓦纳大陆北界,主要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1、至少从早寒武世开始大洋进入了威尔逊旋回中的初始演化阶段,类似于现今的红海阶段;2、志留纪-早石炭世大洋处于成熟大洋的演化阶段,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大西洋型演化阶段;3、在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大洋处于消减衰退的太平洋型演化阶段,俯冲方向由南向北,同时,在该时期冈瓦纳大陆北缘巨型地幔柱的存在,加速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俯冲;4、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洋处于残余洋盆地中海型演化阶段;中-晚三叠世大洋处于碰撞造山消亡阶段,并且东西具有近于同时的闭合和隆升过程,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后南北羌塘地块接受了统一的沉积。
李永军[9](2005)在《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 ——在天水地区花岗岩类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花岗岩类信息示踪技术,正在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Chappell和R.White(1974)创立的I—S型成因分类理论为标志,利用花岗岩类示踪地壳的组成、结构与演化的探索进入新的研究时期。此后,地壳重熔说及其建立在地壳重熔说基础之上的地球化学场理论,花岗岩类构造环境分类新理论,花岗岩类的定位机制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而这些新理论、新成果,其主要技术支撑无不来源于花岗岩类的信息获取与示踪研究。 花岗岩类蕴藏有丰富的地质信息,是地质学家认识岩石圈,示踪地壳演化的首选地质体。对这些信息示踪,是解决当今大陆地质演化,解决大陆动力学关键问题的主要途径。对这些信息的集成与应用研究,不仅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是花岗岩类地质理论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 信息的获取与集成是示踪研究中主要内容。花岗岩类信息主要获取的方法有宏观方法与微观方法,以及对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获得的信息的集成与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采集系统,为全面、系统、有效和规范性的采集、集成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平台。 天水地区位于祁连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花岗岩类种类多、分布广泛,主要地质时期和构造演化阶段均有花岗岩体产出,且构造分带性明显,较好地记录了这一地区地壳结构与演化等重要地质信息。 近年来,在前人信息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等在本区进行了较全面的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调查研究。总的来说,本区大多数花岗岩类的地质信息属于可靠信息类型,其获取信息的理论正确,方法合理,实验室分析方法正确,仪器精度高,取得的信息清晰、全面和准确,并且有极大使用价值的各类信息,是本次信息集成与应用研究的主要信息支撑。 综合分析,天水地区3个岩浆带的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有明显差异。北秦岭是通过俯冲方式与祁连造山带拼贴(晋宁—加里东期);中秦岭是通过碰撞方式与北秦岭拼贴(海西期);而南带花岗岩类信息示踪,印支期曾有强烈的“开”—“合”构造演化历史。花岗岩类的地质学信息、地球化学信息较好地示踪了本区花岗岩类的源区成分、形成过程与时间,也为本区地壳演化及地质找矿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区域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莫霍面等深线图、航磁异常图,以及重力和电性二维综合剖面图等区域地球物理信息,较好地印证了本区的地壳结构、构造格架和花岗岩类的分布等特征。区域地球化学信息也较好地示踪了花岗岩类的分布,并对部分隐伏花岗岩体有明显的显
荆德龙[10](2016)在《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铁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火山岩型铁矿资源量巨大,并且常常形成富铁矿床,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矿床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对火山岩型铁矿床的研究多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勘查、研究工作的开展,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相继发现和重新评价了包括智博、查岗诺尔、松湖等一系列大-中型海相火山岩型富铁矿床,使该带成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大型富铁成矿带之一。同时,该带也成为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的理想研究对象,针对这些铁矿床的深入研究不仅对于提高我国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对该成矿带乃至整个西天山地区火山岩型铁矿的找矿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迄今为止,研究区铁矿床成因机制的研究程度较低,成矿动力学背景仍存在争议,整个成矿带成作用与成矿规律亟待总结。据此,本文选取成矿带内松湖、尼新塔格和敦德三个典型铁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铁矿床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地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赋矿火山岩岩石成因,探讨了铁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物质来源。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俯冲带岩浆作用与铁成矿物质的富集机制,探讨西天山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总结海相火山岩型铁矿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型,为该类型铁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理论依据。阿吾拉勒成矿带位于伊犁地块东北缘,成矿带内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预须开普台、松湖、尼新塔格、查岗诺尔、智博、敦德和备战7个大-中型铁矿床,以及若干小型铁矿床(点)。结合遥感地质解译与地球物理资料,在成矿带内圈定多个破火山口构造,各矿区均见火山集块岩出露,确定成矿带内各铁矿床除预须开普台(式可布台)铁矿外均赋存于破火山口内,铁矿化受火山机构的控制。预须开普台赤铁矿床亦受火山斜坡及火山机构旁沉积洼地控制。成矿带内7个典型铁矿床中,除预须开普台铁矿赋存于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外,其余6个铁矿床均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智博铁矿区矿体顶板紫红色安山岩的年龄为321.6±2.4Ma,敦德铁矿区Fe12号矿体顶部的灰绿色安山岩年龄为320.6±2.4Ma,备战铁矿区采坑内玄武安山岩的年龄为尼新塔格铁矿区顶板灰绿色安山岩年龄为340.3±7Ma,松湖铁矿区矿体底板灰绿色安山岩年龄为343.2±2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阿吾拉勒成矿带东段成岩、成矿时代集中于320Ma左右,热液成矿作用稍晚,集中于310 Ma316Ma。而成矿带西段,大规模磁铁矿化作用伴随火山作用发生,其时代集中于343 Ma340Ma左右。石炭纪期间北天山洋向伊犁地块之下俯冲,阿吾拉勒成矿带所处的伊犁地块东北缘即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该区铁矿床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成矿条件。岩石学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内矿石与围岩具有同源性,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松湖和查岗诺尔铁矿床成矿母岩浆为安山质岩浆,其源区为岛弧型地壳(岩浆弧地壳)根部。智博、敦德、备战以及尼新塔格4个铁矿床成矿母岩浆则为玄武质岩浆,其源区为俯冲板片之上受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随着北天山洋不断向南俯冲,岩浆源区遭受流体交代程度增强而更加富铁,晚期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更具有形成大型铁矿床的潜力。各矿区磁铁矿明显分为两类:一类磁铁矿包裹体爆裂温度较高,介于424℃520℃,与攀枝花地区岩浆结晶成因钒钛磁铁矿相似(410℃560℃),指示其为岩(矿)浆成因;另一类磁铁矿包裹体爆裂温度较低,介于343℃480℃,与平川地区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磁铁矿相似(365℃438℃),指示其具有岩浆热液成因特征。磁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成矿作用以矿(岩)浆成矿作用为主(富Ti、V、Ga,低Mg、Mn),晚期热液成矿作用逐渐增强而使得部分磁铁矿具有热液成因特征(富Al、Mg、Mn,低Ti、V)。磁铁矿的形成受到岩浆作用的控制。阿吾拉勒成矿带内铁矿床的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关系密切,均经历了富铁矿(岩)浆成矿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成矿过程可划分为富铁母岩浆喷溢成矿、矿浆熔离成矿、隐爆热液成矿和热液充填-交代成矿四个阶段。其中尼新塔格铁矿以矿浆成矿作用为主,而敦德与松湖铁矿晚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改造作用明显。三个铁矿床在成因类型上均属于海相火山岩型矿浆-热液复合成因磁铁矿床。阿吾拉勒成矿带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受石炭系中基性火山岩地层及破火山口构造双重控制,成矿母岩浆的强烈分异演化是导致氧化物熔离的基本因素,而火山机构既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综合性成矿条件也是矿床赋存的场所。西天山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地层广泛分布,且火山机构发育,具有巨大的火山岩型铁矿找矿潜力。在今后应注意综合利用地、物、化、遥多种勘查手段,围绕火山机构开展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此外,本区亦具有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热液矿床以及玢岩型铁矿找矿潜力。
二、80年代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0年代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
3.3.1 古生物对比 |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四章 物源分析 |
4.1 周缘古陆特征 |
4.2 古流向分析 |
4.3 岩石学分析 |
4.3.1 轻矿物分析 |
4.3.2 重矿物分析 |
4.4 地球化学分析 |
4.4.1 主量元素分析 |
4.4.2 微量元素分析 |
4.4.3 稀土元素分析 |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4.5.1 锆石分析方法 |
4.5.2 锆石样品描述 |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
4.5.5 物源区限定 |
4.5.6 小结 |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
5.1.1 砾岩 |
5.1.2 砂岩 |
5.1.3 泥岩 |
5.1.4 凝灰岩 |
5.1.5 碳酸岩 |
5.2 沉积结构 |
5.3 沉积构造 |
5.3.1 层理构造 |
5.3.2 层面构造 |
5.3.3 变形构造 |
5.4 古生物标志 |
5.5 沉积相类型 |
5.5.1 冲积扇沉积 |
5.5.2 辫状河沉积 |
5.5.3 曲流河沉积 |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
5.5.5 曲流河三角洲 |
5.5.6 湖相 |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
6.1.1 东部边界 |
6.1.2 南部边界 |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构造背景分析 |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3)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
1.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盐渍化特征研究 |
1.1.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特征 |
1.1.2 黄河三角洲土壤中红粘层研究 |
1.1.3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改良 |
1.2 黄河三角洲土壤碳氮和污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1 土壤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2 土壤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1.3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科学意义 |
1.3.1 主要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科学意义 |
2 黄河三角洲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
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2.1.1 野外调查与土壤景观描述 |
2.1.2 土壤剖面发生层样品采集 |
2.1.3 土壤剖面高分辨率样品采集 |
2.1.4 土壤及沉积物表层样品采集 |
2.2 土壤样品预处理与实验室分析 |
2.2.1 土壤样品处理与分析 |
2.2.2 数据统计与制图 |
2.3 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
2.3.1 采样和制样过程中的QA/QC |
2.3.2 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QA/QC |
3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利用研究 |
3.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与发生发育特征 |
3.1.1 黄河三角洲地质背景 |
3.1.2 黄河与三角洲土壤 |
3.1.3 地形地貌与三角洲土壤 |
3.1.4 气候与三角洲土壤 |
3.1.5 地下水与三角洲土壤 |
3.1.6 植被与三角洲土壤 |
3.1.7 人类活动与三角洲土壤 |
3.2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3.2.1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 |
3.2.2 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描述 |
3.2.3 黄河三角洲土壤分布规律 |
3.3 黄河三角洲土壤利用方式及其空间格局 |
3.3.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 |
3.3.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
3.4 本章小结 |
4 黄河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基本性质及养分特征研究 |
4.1 三角洲滩涂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1.1 滩涂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1.2 滩涂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2 三角洲湿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2.1 湿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2.2 湿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3 三角洲农用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3.1 农用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3.2 农用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
4.4 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 |
4.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
4.4.2 土壤理化性质的利用方式变化特征 |
4.4.3 土壤盐分的变化特征 |
4.4.4 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5.1 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估 |
5.1.2 土壤重金属在典型剖面中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
5.1.3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
5.2 三角洲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土壤稀土元素的丰度 |
5.2.2 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3 土壤稀土元素分馏的主控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6 黄河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及石油烃的分布特征研究 |
6.1 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
6.1.1 土壤有机氯农药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
6.1.2 土壤有机氯农药来源解析 |
6.1.3 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剖面分布特征 |
6.2 三角洲土壤石油烃的分布特征 |
6.2.1 土壤石油烃的含量与分布 |
6.2.2 土壤石油烃分布的控制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7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及形貌特征研究 |
7.1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 |
7.1.1 红粘层的空间分布 |
7.1.2 典型剖面红粘层沉积年代 |
7.2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形貌特征 |
7.2.1 红粘层粒度组成 |
7.2.2 红粘层色度特征 |
7.3 本章小结 |
8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8.1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矿物组成 |
8.1.1 红粘层矿物鉴定 |
8.1.2 红粘层铁氧化物性质 |
8.2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化学组成 |
8.2.1 红粘层元素含量 |
8.2.2 红粘层风化指数 |
8.2.3 红粘层特征元素比值 |
8.3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
8.3.1 常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
8.3.2 变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
8.4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胶体的组成及特征 |
8.4.1 红粘层胶体的色度特征 |
8.4.2 红粘层胶体的矿物组成 |
8.4.3 红粘层胶体的元素特征 |
8.4.4 红粘层胶体的磁学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9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环境意义 |
9.1 红粘层对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富集 |
9.1.1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
9.1.2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9.1.3 红粘层中重金属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9.2 红粘层对区域土壤碳氮埋藏的意义 |
9.2.1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碳氮同位素分馏 |
9.2.2 红粘层中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转化与富集 |
9.2.3 陆海相互作用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及沉积物碳氮的影响 |
9.3 本章小结 |
10总讨论与主要结论 |
10.1 总讨论 |
10.1.1 黄河三角洲与国内外大河三角洲主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10.1.2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演变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探讨 |
10.1.3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对黄河上游及海岸带环境变化的指示 |
10.1.4 陆海相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土壤与沉积物碳氮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
10.1.5 黄河三角洲土壤与区域生态社会格局及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 |
10.2 主要结论 |
10.3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创新点 |
10.4 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 |
10.5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对照表 |
图题汇总 |
中文图题 |
英文图题 |
表题汇总 |
中文表题 |
英文表题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作者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术交流 |
参加科研项目 |
获得奖励 |
(4)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IOCG 矿床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
1.2.2 国外 IOCG 研究现状 |
1.2.3 中国 IOCG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4 扬子地块西南缘下元古界铜铁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及方案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及含矿岩系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变质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
2.2.1 拉拉矿床 |
2.2.2 大红山矿床 |
2.2.3 岔河铜多金属矿床 |
2.2.4 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 |
2.2.5 小结 |
第3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
3.1 原岩恢复及地层沉积环境 |
3.1.1 变质岩原岩恢复 |
3.1.2 地层沉积环境 |
3.2 构造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
3.2.1 基性侵入岩 |
3.2.2 酸性侵入岩 |
3.3 岩浆岩时代 |
3.3.1 分析方法 |
3.3.2 锆石微量元素 |
3.3.3 锆石年龄 |
3.4 讨论 |
3.4.1 年代学意义 |
3.4.2 区域构造背景指示意义 |
3.4.3 双峰式岩浆岩的意义 |
第4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硫化物铼锇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
4.2 拉拉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
4.2.1 测试结果 |
4.2.2 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
4.3 大红山及岔河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
4.3.1 黄铜矿 Re-Os 同位素年龄 |
4.3.2 磁铁矿 Re-Os 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
4.4 矿床中铀的成矿年代 |
4.5 区内其他矿床成矿年代 |
4.6 讨论及小结 |
4.6.1 年龄数据的甄别 |
4.6.2 成矿年龄探讨 |
4.6.3 小结 |
第5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物源示踪 |
5.1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5.1.1 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磁铁矿矿物学特征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5.2.1 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 |
5.2.2 黄铜矿稀土元素特征 |
5.2.3 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 |
5.3 成矿流体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
5.3.1 碳、氧同位素研究 |
5.3.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3 稀有气体同位素 |
5.4 小结 |
第6章 前寒武纪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
6.1 成矿地质事件及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
6.1.1 前寒武纪区域重大地质事件概述 |
6.1.2 早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
6.1.3 中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
6.1.4 新元古代地质事件 |
6.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
6.2.1 矿床特征及控矿作用 |
6.2.2 矿床类型 |
6.2.3 讨论 |
6.3 成矿模式 |
6.3.1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6.3.2 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 |
6.4 小结及讨论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图版(野外典型照片) |
Ⅱ 图版(流体包裹体照片) |
Ⅲ 附表(已有年代学数据统计) |
(5)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 |
1.2.1 国内外火山岩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工作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2 测试方法与技术手段 |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下古生界 |
2.2.2 上古生界 |
2.2.3 中、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主要构造断裂特征 |
第三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序列 |
3.1 泥盆纪火山—沉积序列 |
3.1.1 早泥盆世火山—沉积序列 |
3.1.2 中泥盆世火山—沉积序列 |
3.1.3 晚泥盆世火山—沉积序列 |
3.2 石炭纪火山—沉积序列 |
3.2.1 早石炭世火山—沉积序列 |
3.2.2 晚石炭世火山—沉积序列 |
3.3 早二叠世火山—沉积序列 |
3.4 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 |
第四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年代学特征 |
4.1 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1 泥盆纪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2 石炭纪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2.1 早石炭世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2.2 晚石炭世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3 早二叠世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2 区域年代学格架 |
第五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泥盆纪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5.1 泥盆纪火山岩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5.2 泥盆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浆系列和分类 |
5.2.2 主量元素 |
5.2.3 稀土元素 |
5.2.4 微量元素 |
5.3 构造属性 |
第六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6.1 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1.1 石炭纪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1.1.1 早石炭世火山岩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6.1.1.2 晚石炭世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1.2 早二叠世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2 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岩浆系列和岩石类型 |
6.2.2 常量元素 |
6.2.3 稀土元素 |
6.2.4 微量元素 |
6.2.5 Sr-Nd-Pb同位素 |
6.3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与地壳混染 |
6.3.1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 |
6.3.2 地壳混染 |
6.4 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构造环境与岩石成因 |
6.4.1 构造环境判别 |
6.4.2 岩石成因 |
6.4.2.1 基性熔岩源区性质及熔融条件 |
6.4.2.2 酸性熔岩成因:部分熔融或结晶分异 |
第七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演化 |
7.1 洋盆闭合时限 |
7.2 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作用的构造属性 |
7.3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7.3.1 晚泥盆世之前洋陆演化阶段 |
7.3.2 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陆演化(碰撞后板内伸展)阶段 |
7.3.3 中—晚二叠世陆内演化阶段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7)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长江沉积物物源示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黏土矿物研究 |
1.2.2 碎屑矿物研究 |
1.2.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
1.2.4 元素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 |
1.2.5 其他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长江流域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述 |
2.2 长江流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 |
2.2.2 岩性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研究样品 |
3.1 矿物学 |
3.1.1 黏土矿物 |
3.1.2 碎屑矿物 |
3.2 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
3.2.1 样品制备前处理 |
3.2.2 碎屑锆石U-Pb定年 |
3.2.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3.3 地球化学分析 |
3.3.1 常量元素分析 |
3.3.2 微量元素分析 |
3.3.3 Sr-Nd同位素分析 |
3.4 研究样品 |
第四章 长江沉积物矿物学物源示踪 |
4.1 黏土矿物 |
4.1.1 黏土矿物组合特征 |
4.1.2 长江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控制因素 |
4.1.3 黏土矿物组成的物源指示 |
4.1.4 小结 |
4.2 碎屑矿物 |
4.2.1 重矿物 |
4.2.2 轻矿物 |
4.2.3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沉积物碎屑锆石物源示踪 |
5.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5.1.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5.1.2 沉积物碎屑锆石物源判别 |
5.1.3 碎屑锆石混合模式 |
5.1.4 碎屑锆石U-Pb年龄与岩浆活动 |
5.2 碎屑锆石Hf同位素 |
5.2.1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 |
5.2.2 长江流域陆壳演化 |
5.3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沉积物地球化学物源示踪 |
6.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6.3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判别 |
6.4 Sr-Nd同位素物源示踪 |
6.5 小结 |
第七章 长江沉积物物源控制因素 |
7.1 沉积物物源与流域面积贡献的关系 |
7.2 沉积物物源与水系径流量的关系 |
7.3 沉积物物源与地形的关系 |
7.4 沉积物物源与特定流动力的关系 |
7.5 沉积物物源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7.6 沉积物物源与降水量的关系 |
7.7 沉积物物源与源岩类型的关系 |
7.8 沉积物物源示踪体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展、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 |
(8)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 |
1.2.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提出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与特色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蛇绿混杂岩带 |
2.3 地层 |
2.3.1 羌北地层区 |
2.3.2 羌南地层区 |
2.4 岩浆岩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2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数据处理 |
3.3 锆石 U-Pb 定年及其微量元素和 Lu-Hf 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4.1 野外地质特征 |
4.2 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4.3.1 堆晶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4.4 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4.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4.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4.5 小结 |
第5章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5.1 野外地质特征 |
5.2 岩石学特征 |
5.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5.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2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3.3 斜长花岗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5.4 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变质橄榄岩地球化学 |
5.4.2 堆晶岩地球化学 |
5.5 小结 |
第6章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6.1 地质特征及岩石学特征 |
6.2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6.3 地球化学特征 |
6.3.1 辉长岩墙地球化学 |
6.3.2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7.1 野外地质特征 |
7.2 岩石学特征 |
7.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7.3.1 堆晶辉长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3.2 斜长花岗岩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7.4 地球化学特征 |
7.4.1 玄武岩地球化学 |
7.4.2 辉长岩地球化学 |
7.4.3 斜长花岗岩地球化学 |
7.5 小结 |
第8章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8.1 野外地质特征 |
8.2 岩石学特征 |
8.3 锆石 U-Pb 同位素年代学 |
8.3.1 测年样品基本特征 |
8.3.2 辉长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3.3 玄武岩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结果 |
8.4 地球化学特征 |
8.4.1 基性岩地球化学 |
8.4.2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特提斯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1 特提斯 |
9.1.1 特提斯概念 |
9.1.2 特提斯演化历史 |
9.2 冈瓦纳大陆北缘 |
9.2.1 基底研究概况 |
9.2.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南北沉积建造、生物组合特点 |
9.3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寒武纪-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3.1 寒武纪蛇绿混杂岩 |
9.3.2 奥陶纪-志留纪蛇绿混杂岩 |
9.3.3 泥盆纪蛇绿混杂岩 |
9.3.4 石炭纪蛇绿混杂岩 |
9.3.5 二叠纪蛇绿混杂岩 |
9.4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 |
9.5 小结 |
第10章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1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东/南延伸 |
10.2 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演化历史 |
10.2.1 初始洋壳形成阶段(红海阶段)-早寒武世 |
10.2.2 成熟洋壳形成阶段(大西洋阶段)-志留纪-早石炭世 |
10.2.3 大洋消减衰退阶段(太平洋阶段)-晚石炭世-中晚二叠世 |
10.2.4 残余洋盆阶段(地中海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
10.2.5 碰撞造山消亡阶段(碰撞阶段)-中-晚三叠世 |
10.3 小结 |
第11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 ——在天水地区花岗岩类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
0.1 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0.4 研究工作概况及主要工作量 |
0.5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花岗岩类地质理论研究现状 |
1.1 当代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花岗岩类信息示踪技术与方法 |
1.2 花岗岩类地质理论的主要进展及技术支撑 |
1.2.1 I、S、M、A型分类及其应用 |
1.2.2 原地重熔说与元素地球化学场理论 |
1.2.3 花岗岩类构造环境分类新理论 |
1.2.4 花岗岩类的源岩研究新进展 |
1.2.5 花岗岩类的上升、定位机制研究进展 |
1.2.6 大陆造山带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构想 |
1.2.7 “中国花岗岩和大陆地壳生长”研究动态 |
1.3 花岗岩类研究在地质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第二章 花岗岩类的地质信息及其示踪方法 |
2.1 花岗岩类的示踪技术 |
2.2 花岗岩类信息获取的宏观方法 |
2.2.1 花岗岩类地质调查的现状 |
2.2.2 现行花岗岩类分类及在地质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3 花岗岩类地质调查单位的划分原则 |
2.2.4 地质调查中花岗岩类分类方案的选择 |
2.2.5 花岗岩类的野外调查方法及主要内容 |
2.2.6 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地质调查 |
2.3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获取的微观方法 |
2.3.1 现代地质分析与测试发展的主要趋向 |
2.3.2 整体分析技术(bulk analysis) |
2.3.3 地质年代学测定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
2.3.4 野外或现场分析技术 |
2.4 地球信息科学与花岗岩类地质信息分析 |
2.4.1 地球信息科学概述 |
2.4.2 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内容 |
2.4.3 地球科学信息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
2.4.4 花岗岩类信息分析 |
2.4.5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类型 |
2.4.6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系统 第三章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型及时空分布 |
3.1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及分区 |
3.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 |
3.1.2 区域地质概况 |
3.2 研究区花岗岩类的主要类型 |
3.2.1 变质花岗岩类和未变质花岗岩类 |
3.2.2 岩浆混合花岗岩类 |
3.2.3 复式深成岩体和独立侵入体 |
3.3 花岗岩类的时空分布 |
3.3.1 花岗岩类的时间分布 |
3.3.2 花岗岩类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已获取信息的综述 |
4.1 地质学信息 |
4.2 地球化学信息 |
4.3 地球物理信息 |
4.4 遥感信息 |
4.5 各类信息的可靠性综合评述 |
4.5.1 可靠信息 |
4.5.2 较可靠信息 |
4.5.3 参考信息 |
4.5.4 可靠性差信息 |
4.5.5 花岗岩类地质时代学信息的可靠性评述 |
4.5.6 信息资料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 |
5.1 北带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 |
5.1.1 变质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 |
5.1.2 未变质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 |
5.1.3 北带花岗岩类成岩温度信息 |
5.2 中带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 |
5.2.1 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地质学信息 |
5.2.2 党川一大堡岩基(岩体群)地质学信息 |
5.2.3 百花杂岩体地质学信息 |
5.2.4 中带花岗岩类成岩温度信息 |
5.3 南带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 |
5.3.1 柴家庄—八卦山—天子山岩浆带花岗岩地质学信息 |
5.3.2 吴茶坝岩体地质学信息 |
5.3.3 太白岩体地质学信息 |
5.3.4 糜暑岭岩浆混合花岗岩地质学信息 |
5.3.5 南带花岗岩类成岩温度信息 |
5.4 各带花岗岩类地质学信息的差异及成因对比 |
5.4.1 岩石类型的差异 |
5.4.2 岩石化学信息及成岩温度信息的差异 第六章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型地球化学信息 |
6.1 北带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信息 |
6.1.1 北带花岗岩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信息 |
6.1.2 北带花岗岩类同位素年代学信息 |
6.2 中带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信息 |
6.2.1 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信息 |
6.2.2 党川—大堡岩基(岩体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信息 |
6.2.3 中带花岗岩类同位素年代学信息 |
6.3 南带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信息 |
6.3.1 柴家庄—八卦山—天子山岩浆带花岗岩地球化学信息 |
6.3.2 吴茶坝岩体地球化学信息 |
6.3.3 太白岩体地球化学信息 |
6.3.4 糜暑岭岩浆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信息 |
6.3.5 南带花岗岩类同位素年代学信息 |
6.4 各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6.4.1 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6.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6.4.3 锶、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6.4.4 信息示踪的主要成因结论 第七章 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及遥感信息 |
7.1 天水地区地壳结构、区域构造的区域地球物理信息 |
7.1.1 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信息 |
7.1.2 重力梯级带与断裂构造信息 |
7.1.3 重磁场分区与构造单元的应证性信息 |
7.1.4 天水及邻区综合地球物理剖面信息 |
7.1.5 天水及邻区深部电性结构信息 |
7.2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的区域地球化学信息 |
7.2.1 区域地球化学场分类 |
7.2.2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信息 |
7.3 天水地区区域遥感及反映的花岗岩类信息 |
7.3.1 遥感图像的收集及室内处理 |
7.3.2 花岗岩类出露区的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第八章 花岗岩类的信息集成及应用 |
8.1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集成的概念及方法 |
8.1.1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集成的概念 |
8.1.2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集成的原则 |
8.1.3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集成分类 |
8.1.4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集成的基本方法 |
8.1.5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集成的表达方式 |
8.1.6 花岗岩类地质信息“模块化”集成的原则 |
8.2 花岗岩类主要地质信息集成类型 |
8.2.1 独特成因特征的花岗岩类信息集成 |
8.2.2 不同构造分区的花岗岩类信息集成 |
8.2.3 相邻构造单元花岗岩类构造配置的信息集成 |
8.2.4 大型—巨型断裂带花岗岩类信息集成 |
8.3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的信息集成及地质分析应用实例 |
8.3.1 温泉岩体的信息集成、区域构造意义及成矿作用 |
8.3.2 糜署岭岩体的信息集成 |
8.3.3 糜署岭构造—岩浆带信息集成及区域构造意义 |
8.3.4 北带(祁连造山带)花岗岩类构造演化信息集成 |
8.3.5 渭河断裂带花岗岩类信息集成 |
8.4 关于本次花岗岩类信息集成的评述 第九章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信息示踪的地壳演化信息 |
9.1 古元古代造山带结晶基底形成期 |
9.2 中—新元古代过渡性基底形成期 |
9.3 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与加里东期俯冲—碰撞造山期 |
9.4 晚古生代—三叠纪板内伸展裂陷和印支期全面碰撞造山期 |
9.4.1 板内伸展裂陷与陆褶造山阶段 |
9.4.2 印支期全面褶皱造山与逆冲推覆阶段 |
9.5 中—新生代陆内(板内)演化期 |
9.5.1 燕山早期(J1-2)伸展塌陷与岩浆活动阶段 |
9.5.2 燕山晚期(J3-E)浅层次逆冲推覆阶段 |
9.5.3 喜山期山体隆升与浅层次逆冲—走滑阶段 第十章 结论 |
10.1 获得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尚需深化的问题 图版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负责或参加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的着作与论文 |
读研期间负责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着作与论文 |
(10)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铁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铁矿床分类及资源现状 |
1.1.2 国内外铁矿床研究现状 |
1.1.3 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
1.1.4 西天山铁矿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完成工作量 |
1.4 论文进展与创新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地层 |
2.3.2 侵入岩 |
2.3.3 构造 |
2.4 区域遥感解译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1 地层磁性特征 |
2.5.2 重力场特征 |
2.5.3 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敦德铁矿床 |
3.1.1 矿区地层与火山岩岩相学 |
3.1.2 矿区侵入岩 |
3.1.3 矿区构造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矿化蚀变特征 |
3.2 尼新塔格铁矿床 |
3.2.1 矿区地层与火山岩岩相学 |
3.2.2 矿区侵入岩 |
3.2.3 矿区构造 |
3.2.4 矿体特征 |
3.2.5 矿石特征 |
3.2.6 矿化蚀变特征 |
3.3 松湖铁矿床 |
3.3.1 矿区地层与火山岩岩相学 |
3.3.2 矿区侵入岩 |
3.3.3 矿区构造 |
3.3.4 矿体特征 |
3.3.5 矿石特征 |
3.3.6 矿化蚀变特征 |
第四章 火山岩年代学及成矿时代 |
4.1 样品与测试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分析方法 |
4.2 火山岩年代学 |
4.3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年代学格架 |
4.4 成矿时代限定 |
第五章 火山岩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与微量元素特征 |
5.2.2 火山岩Sr、Nd同位素 |
5.3 同化混染与源区性质 |
5.4 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 |
5.5 西天山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第六章 成因矿物学特征 |
6.1 分析方法 |
6.2 磁铁矿标型特征 |
6.3 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6.3.1 敦德铁矿床 |
6.3.2 尼新塔格铁矿床 |
6.3.3 松湖铁矿床 |
6.4 磁铁矿成因探讨 |
6.4.1 敦德铁矿床 |
6.4.2 尼新塔格铁矿床 |
6.4.3 松湖铁矿床 |
6.5 辉石 |
6.5.1 矿物成分特征 |
6.5.2 对岩浆演化的指示 |
第七章 矿床地球化学 |
7.1 矿石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7.1.1 敦德铁矿床 |
7.1.2 尼新塔格铁矿床 |
7.1.3 松湖铁矿 |
7.2 磁铁矿氧同位素特征 |
7.3 磁铁矿Pb同位素特征 |
7.4 硫化物硫同位素特征 |
7.5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第八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8.1 成矿物质来源 |
8.1.1 成矿母岩浆 |
8.1.2 磁铁矿成因 |
8.1.3 同位素示踪 |
8.2 成矿作用与成矿过程 |
8.3 火山作用与成矿 |
8.3.1 时间联系 |
8.3.2 空间联系 |
8.3.3 成因联系 |
8.4 成因类型 |
8.5 岩浆演化与铁的富集机理 |
8.5.1 岩(矿)浆成矿 |
8.5.2 热液成矿 |
8.6 成矿模型 |
第九章 区域铁矿成矿规律 |
9.1 主要铁矿床地质特征 |
9.2 铁成矿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 |
9.2.1 矿浆-火山热液复合型矿床的控矿因素与成矿条件 |
9.2.2 成矿带东西两段成矿条件差异 |
9.3 找矿前景 |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表 |
四、80年代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3]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D]. 李远.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08)
- [4]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D]. 宋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5]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属性[D]. 汪晓伟. 长安大学, 2016(02)
- [6]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7]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D]. 何梦颖. 南京大学, 2014(03)
- [8]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历史记录 ——寒武纪—二叠纪的蛇绿岩[D]. 吴彦旺. 吉林大学, 2013(08)
- [9]花岗岩类地质信息的采集与集成 ——在天水地区花岗岩类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D]. 李永军. 长安大学, 2005(04)
- [10]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铁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D]. 荆德龙. 长安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