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省大豆细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论文文献综述)
李沐慧[1](2016)在《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调查研究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属一年生草本,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人类提供了植物蛋白和油脂。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国,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病虫害的发生也相对严重,而且每年大豆病害给世界上各大豆种植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时可达到30%以上的产量损失。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之一,在不同年度均有病害流行,因此本研究对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鉴定,旨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大豆病害的可持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春播大豆区病害调查及种类鉴定结果东北春大豆区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因此本试验对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大豆病害进行采集和病原物鉴定。采集时间分别于大豆苗期、生长盛期和收获期,详细记录和拍摄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及显微图片,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手段对大豆病害病原种类进行鉴定。研究发现和鉴定到大豆病害21种,其病原物分别隶属于19属32种和33变种,以真菌病害为主,如分离到7种镰孢菌引起的大豆幼苗根腐病和5种炭疽菌引致的炭疽病等,细菌病害、线虫病害和病毒病害虽然种类少,但是危害比较严重;大豆苗期常见的病害有5种,生长盛期有11种,生长后期5种。2.东北地区大豆病害发生严重度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15年全生长季对东北三省13市、15个县/区的大豆田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常见20种病害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是大豆根腐病,三省平均的病情指数为49.81,发病率98%;其次是大豆胞囊线虫病,平均病情指数46.53,发病率82.67%;叶部病害以大豆霜霉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平均病情指数33.01,发病率64%,其次褐纹病发病率在叶部病害中最高,达70%,但病情指数略低为18.61。大豆细菌性角斑病有演变成主要病害的潜在风险。个别病害如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发生仍较为严重。少数病害仅在单独省份地区发生。本研究明确了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种类、病原物类型并对大豆病害的发生严重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董伟[2](2020)在《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而大豆种子携带的微生物会影响种子贮存、种子萌发和健康,严重的会造成病害流行,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对大豆种传病害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分析意义重大。本试验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全国20个省份的67份大豆主栽品种的种子携带真菌情况进行鉴定;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全国疑似携带病毒的大豆种子进行大豆种子花叶病毒(SMV)和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检测;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细菌进行鉴定;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来自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将其与常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了联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并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我国大豆种子携带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取得结果如下:67份大豆样品共分离到2605个菌株,检测出27属56种,分离到的属包括镰孢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占总分离菌数的70%以上。在种子不同部位分离到的真菌比例不同、优势属相似,其中种子表面分离的最多,种皮其次,种子内部最少。种子表面分离到1963株真菌,优势属为镰孢菌属、曲霉属和青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0.69%、10.40%和10.29%;种皮上分离到460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5.34%、2.00%和1.65%;种子内部分离到182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青霉属和链格孢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46%、0.96%和0.81%。20个省份大豆种子带菌情况不同,山西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表面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浙江省其次,新疆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皮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江西省其次,浙江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内部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山西省其次,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省最少;总体来说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其次是山西省,新疆省最少。2.病毒和细菌常规检测到的比较少:仅在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的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了SMV,并未检测到BPMV;东北三省14份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研究发现,可分离到的细菌资源较少,其中分离频率较高的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不同来源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不大。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东北三省主栽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微生物差异较大,鉴定到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真菌群落的75%以上;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细菌群落的95%以上。共检测并鉴定出4门21纲55目110科180属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Boeremia等;检测并鉴定出22门37纲86目171科418属细菌,主要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和金色单胞菌属Aureimonas等。其中可观察真菌物种为1000左右,可观察细菌物种为1400左右,整体来说大豆种子携带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吉林省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更为丰富、均匀,黑龙江省次之,辽宁省所含真菌和细菌物种多样性最低。4.通过常规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东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果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检测到10倍于常规检测的真菌属和70倍的细菌属,而且高效迅速获得检测结果。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共鉴定出17个属真菌,6个属细菌,其中辽宁省大豆种子带真菌量最多,吉林省的种子带细菌量最多;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180个属真菌和418个属细菌,其中吉林省大豆种子带菌量最多,黑龙江省其次,辽宁省最少。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可以高效迅速全面的对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而且有利于全面分析种子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为种子健康检测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3](2016)在《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近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发生的种类和发病程度,于2015年对东北三省部分地区大豆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常见有20种病害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是大豆根腐病,三省平均的病情指数为49.81,发病率98%;其次是大豆胞囊线虫病,平均病情指数46.53,发病率82.67%;叶部病害以大豆霜霉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平均病情指数33.01,发病率64%,其次褐纹病发病率在叶部病害中最高,达70%,但病情指数略低,为18.61。大豆细菌性角斑病有演变成主要病害的潜在风险。个别病害如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发生仍较为严重。少数病害仅在单独省份地区发生。本研究结果将为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蒋慕东[4](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桑永生[5](2020)在《吉林省公主岭与敦化地区大豆根腐镰孢菌的系统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根腐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中危害严重的土传性真菌病害,极大程度地导致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下降。镰孢属,是造成大豆根腐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但在世界各地造成大豆根腐镰孢菌种类不尽相同。为明确吉林省敦化和公主岭大豆根腐镰孢菌种类,本研究对发病植株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以期为吉林省的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从吉林省敦化和公主岭大豆试验田采集了93份具有典型大豆根腐病植株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并利用ITS、TEF1-α、RPB2这3个保守基因进行核酸序列一致性分析,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去鉴定疑似镰孢菌分离物的种属地位。基于ITS、TEF1-α、RPB2这3个保守基因对镰孢菌分离物进行单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明确镰孢菌分离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和下胚轴直接接种法去评价镰孢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其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敦化和公主岭地区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得到了122株真菌,并鉴定出4种镰孢菌共104株,其中腐皮镰孢菌(F.solani)占64.42%,尖镰孢菌(F.oxysporum)占33.65%,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占0.96%,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um)占0.96%。在公主岭地区的发病植株分离鉴定出4种镰孢菌共57株,其中腐皮镰孢菌(F.solani)占91.23%,尖镰孢菌(F.oxysporum)占5.27%,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占1.75%,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um)占1.75%。在敦化地区的发病植株分离鉴定出2种镰孢菌共47株,其中腐皮镰孢菌(F.sol ani)占31.91%,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占68.09%。吉林省这2个地区大豆根腐病镰孢菌优势病原菌不尽相同,在公主岭地区以腐皮镰孢菌(F.solani)为主,而敦化地区主要以尖镰孢菌(F.oxysporum)为主。2.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只通过单个基因进行核酸序列分析或单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均难以使镰孢菌属的分类鉴定结果极其精确,但是通过ITS、TEF-1α、RPB2这3个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可以使镰孢菌属的分类鉴定结果更加快速、准确。3.镰孢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公主岭地区的57株镰孢菌分离物中以尖镰孢菌(F.oxysporum)的致病性较强,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um)的致病性次之,腐皮镰孢菌(F.solani)的致病性较弱;在敦化地区的47株镰孢菌分离物中以尖镰孢菌(F.oxysporum)的致病性较强,腐皮镰孢菌(F.solani)的致病性较弱。
于通[6](2020)在《基于图像和光谱信息的典型叶片病害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持续发展,标准化、数字化、无损伤、实时监测识别植物病害,成为植物病害诊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大田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田作物受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也逐渐扩大,严重威胁着大田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农户的经济收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病虫害侵害的部位均为植物叶片表面,影响叶片的正常生长,且不同的病害在叶片上呈现的轮廓、颜色、纹理等特征也各有差异。因此,如何高效地预测和诊断作物叶部病害,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作物病害诊断大多仍依靠专业人员的观察和工作经验来进行判断,效率不高且无法做到病害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综合应用图像处理技术、高光谱检测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开展对大豆、玉米和人参叶片的主要病害的快速、无损的识别方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作物叶片病害识别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病害图像进行了数据量的扩展和预处理。根据病害叶片图像数据集的特点,通过几何变换和强度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数据量的扩展,对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包括对图像尺寸进行缩放、图像增强和图像归一化。(2)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大豆、玉米和人参病害叶片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分别使用了LeNet和AlexNet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其识别率(Accuracy)分别为84.59%和91.04%,损失函数(Loss)值分别为0.1017和0.0637,最终选择AlexNet模型。并引入空间金字塔池化层对现有的AlexNet模型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的模型识别率达到93.91%,损失函数Loss值下降到0.0331。(3)利用光谱检测技术对大豆病害叶片进行分类识别。利用逐步判别法,从光谱曲线中选取了515nm、516nm、521nm、522nm、523nm、524 nm、528nm、594nm、598nm、667nm、668nm、738nm、803nm、843nm、854 nm、871nm、880nm、882nm,共18个特征波长组成特征空间,建立线性距离判别模型,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4.2%。(4)开发了作物病害叶片识别系统。在Windows系统和PyCharm集成开发环境下,应用Python和Java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作物病害叶片识别系统的开发,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可进行实际应用。本文利用图像和光谱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对作物叶片病害早期检测和快速识别的思路是可行的,为图像处理技术和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实例,研究内容对其他作物的叶片病害识别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实践意义。
王梦奇[7](2019)在《东北地区茎点霉属真菌研究》文中提出Phoma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危害药用植物、观赏植物以及经济作物等几十个属的上百种植物,可以对寄主的各个部位进行侵染,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甚至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东北地区由茎点霉引起的病害进行了采集与研究,本试验主要围绕东北三省共8个地区,共采集到31科69种病害标本。对上述病害标本以及实验室中未鉴定到种的4个菌株进行鉴定,最终获得了15与Phoma相关的菌株,分布于2属10个种中,分别是Phoma属:P.rhei、P.pomorum、P.americana、P.exigua、P.commelinicola、P.plurivora、P.glomeratum、P.fungicola,其中中国新纪录种1个:P.plurivora;中国新纪录寄主10个,分别是P.bellidis(独活Heracleum hemsleyanum Diels、龙牙楤木Aralia mandshrica)、P.pomorum(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P.americana(玫瑰Rosa rugosa Thunb.、草本威灵仙Veronicastrum sibiricum(L.)Pennell)、P.exigua(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白薇Cynanchum atratum、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P.fungicola(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L.)Planch);Boeremia属:B.exigua var.pseudolilacis、B.exigua var.linicola,其中中国新记录种1个:B.exigua var.pseudolilacis中国新纪录寄主1个:B.exigua var.linicola(人参Panax ginseng)。本研究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核糖体大亚基(LSU)、β-微管蛋白基因(tub2)、RNA聚合酶Ⅱ(rpb2)和肌动蛋白基因(ACT)对真菌进行鉴定,同时对实验室未鉴定到种的菌株以及缺少部分引物序列的菌株进行了分子序列补充与后续鉴定及校对。我们共获得ITS序列37条,Tub2基因序列37条,ACT基因序列30条,LSU基因序列35条,rpb2基因序列30条。最终整理了37个包括5属21种与Phoma相关的菌株。对龙牙楤木、苍术、草本威灵仙等分离得到的9种分离物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最适合上述分离物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CA和PS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最适光照条件为全光照条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合上述分离物产孢的培养基为O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最适光照条件为全光照条件、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明确了Phoma生存的最适环境,这为今后Phoma的鉴定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袁美丽[8](1983)在《吉林省大豆细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文中指出吉林省各地在大豆上出现三种不同症状的细菌病害:一是病斑黄褐色、小型、发亮、边缘是黄色晕圈;二是病斑黑褐色、多角形、边缘是褪绿晕圈;三是病斑暗红褐色、圆形,具泡状突起。经过分离培养获得三种不同的细菌,通过接种证实为各该病原细菌。根据对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性状等方面的鉴定,结合症状特点,应是Pseudo monas syringae pv glycinea、Pseudomonas syringae pv.glycinea Var japonica和Xanthomonas campes tris Pv.phaseoli var sojense从全省各地发病调查和采集的病害标本,经室内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看出,吉林省大豆上发生的细菌病害有三种:细菌性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斑疹病。
贾明洁[9](2012)在《红小豆细菌性叶枯病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小豆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对其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对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发现红小豆的一种未见报道新病害。如果不确定引起红小豆病害的病原菌,在生产上进行防治就不能对症下药,病害就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因此确定红小豆病害的病原菌种类,筛选出防治该病害的有效药剂,并从根本上阻止病害的发生,对农业生产上防治该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带菌的种子常常是许多重要病害的初侵染来源之一,造成病害的发生、流行。由于本试验从种子中分离出了大量的病原菌,因此对种子带菌进行检测,对减少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是至关重要的。从红小豆病部叶片、叶基部、茎部、豆荚以及种子上分离纯化得到了50个细菌菌株。根据致病性、寄主范围测定、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证明供试菌株与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的特征基本一致,其16SrDNA序列与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同源性达99%,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与Pantoea agglomerans CCM2406CCM为同种,因此将此红小豆细菌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该病原菌在红小豆上的危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采用抑菌圈法从供试的66种药剂中,筛选出了19种对此次研究的病原菌有抑菌效果的药剂。其中恩诺沙星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荧光假单胞杆菌(福多多)、新植霉素。这三种药剂是进一步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而72%农用硫酸链霉素WP(成都普惠)、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X(华北),也可考虑作为田间药效试验验的药剂。采用常规PCR法对红小豆的种子进行带菌检测,结果表明当纯菌液或模拟病种菌悬液浓度为3.0×105-3.0x108cfu/mL时,可以扩增出长度约为1000bp的特异性条带,且条带亮度逐渐增强;模拟病种菌悬液比单纯用菌液作为模板PCR时亮度减弱;而当纯菌液或模拟病种菌悬液浓度为3.0×101-3.0×104cfu/mL时,不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说明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的纯菌液或模拟病种菌悬液的最小浓度为3×105cfu/mL。
王洪预[10](2019)在《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现有耕地面积条件下,增加密度是挖掘玉米单产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我国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最经济有效,农民易于掌握、易于推广应用的措施。现代集约化农业生产条件下,玉米密植栽培后,群体内通风透光和田间小气候均发生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动亦随之改变。玉米高密度栽培易出现病虫害加重、倒伏、空秆、早衰等问题。为保持高产,肥料和农药的用量加大,环境风险增加。因此,密植条件下,种植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基于这一点,本研究于2012年至2018年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吉林大学农业实验基地(43°54′N,125°16′E)进行了多年田间试验。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重点研究了缩垄种植、玉米宽窄行种植、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与大豆轮作四种种植模式,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总结了四种种植模式下的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技术,以期为我国东北黑土地区春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行距可以显着的影响玉米穗位叶的叶倾角、叶面积以及群体LAI(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和灌浆期差异显着,表现为40cm>50cm>60cm处理,XY335在开花期最大LAI为5.91,ZD958最大LAI为6.12。随行距的增加LAD(光合势)有降低的趋势,小行距(40cm)处理下群体光能利用率显着或极显着的高于其它处理。整个生育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S型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行距下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产量GY和生育期光合势LAD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达显着水平。(2)宽窄行种植模式,增产与否与玉米耐密性及株型密切相关。株型收敛、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宽窄行种植更易获得高产。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方式均表现随种植密度增加,百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此时产量提高,依靠有效穗数的增加。宽窄行种植模式下,N肥深施(种下15cm)较N肥浅施(种下10cm)有更好产量表现。底肥结合追肥的氮肥施入方式,显着优于底肥一次性的施入方式。相同密度条件下,缓释尿素较常规尿素有更大叶面积,更高收获指数,更低根冠比,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宽窄行种植方式与均匀垄种植方式相比,显着降低穗腐病的发生。(3)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要获得间作优势,需加大间作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主作物玉米的种植密度在在9.2万株/公顷之间时,产量最高,可达14044kg/hm2,额外增收大豆947 kg/hm2。间作体系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55公斤/公顷。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02-1.17,以籽粒产量计算的LER为1.06-1.16,均大于1,说明该间作系统具备间作优势。(4)玉米短期连作种植,与轮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变化不显着,但衔接大豆茬口的轮作玉米,与衔接玉米茬口的连作玉米相比,籽粒产量均有增加趋势,且随轮作年限延长,增产趋势更加明显,轮作5年以后,轮作玉米籽粒产量显着高于连作玉米(F=5.70,P=0.0245),增产幅度在20%以上。玉米多年连作(连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均有下降趋势;玉米和大豆轮作7年后,土壤有机质变化不显着。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无明显规律。玉米连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连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产黄杆菌属(Rhodanobacter)和(RB41)属,而轮作玉米特有细菌属为慢生根瘤属(Bradyrhizobium)和(CandidatusSolibacter)属。玉米连作后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轮作玉米相比,玉米多年连作后,子囊菌门(Ascomycetes)和被胞菌门(Toectomyces)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10.23%和0.63%;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相对丰度升高了12.03%。在真菌属分类水平上,轮作土壤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二、吉林省大豆细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大豆细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调查研究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大豆病害研究进展 |
1.1 大豆病害研究现状 |
1.1.1 大豆主要的病害种类 |
1.1.2 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动态 |
1.2 植物病害分类鉴定的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方法 |
1.2.2 分子生物方法 |
1.3 植物病害调查内容及方法 |
1.3.1 病害调查内容 |
1.3.2 病害调查方法 |
第二章 大豆病害的病原种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根部、茎基部寄生性病害 |
2.2.2 大豆叶部病害 |
2.2.3 大豆茎秆、豆荚部病害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病害的发生严重度调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与采集地点、时间 |
3.1.2 调查方法 |
3.1.3 大豆病害种类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种类及发病特征 |
3.2.2 不同地区大豆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
3.2.3 东北三省大豆病害发生严重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大豆病害发生现状及趋势 |
4.2.2 大豆种植对大豆病害发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2)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
1.1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
1.1.1 真菌性种传病害 |
1.1.2 细菌性种传病害 |
1.1.3 病毒性种传病害 |
1.2 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 |
1.2.1 肉眼检验法 |
1.2.2 分离培养检验法 |
1.2.3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现状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 |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原生物中的应用 |
1.4 大豆种传病害的防治 |
1.4.1 田间防治 |
1.4.2 种子处理 |
1.5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检测 |
2.1.3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检测 |
2.1.4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2 我国各地不同大豆品种的带菌率统计 |
2.2.3 大豆种子表面携带真菌多样性 |
2.2.4 大豆种皮携带真菌多样性 |
2.2.5 大豆种子内部携带真菌多样性 |
2.2.6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的鉴定 |
2.2.7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的鉴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大豆种子 |
3.1.2 试验方法 |
3.1.3 分析流程 |
3.1.4 测序数据处理 |
3.1.5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
3.1.6 样品多样性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
3.2.2 OTU分析 |
3.2.3 物种分布情况 |
3.2.4 样品复杂度分析 |
3.2.5 多样品比较分析 |
3.2.6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检验 |
3.2.7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
4.2 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
4.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3)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采样方法 |
1.2 大豆病害种类鉴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东北地区大豆病害种类及发病特征 |
2.2 东北三省大豆病害的发生严重度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吉林省公主岭与敦化地区大豆根腐镰孢菌的系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豆根腐病概述 |
1.1.1 大豆根腐病发生及危害的状况 |
1.1.2 大豆根腐病的种类 |
1.1.3 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
1.2 镰孢菌概述 |
1.2.1 镰孢菌的分布及危害 |
1.2.2 大豆根腐镰孢菌的鉴定方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及材料 |
2.2 试剂 |
2.3 仪器 |
2.4 DNA提取方法 |
2.5 引物设计 |
2.6 PCR扩增 |
2.7 数据处理及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 |
2.8 镰孢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 |
2.9 镰孢菌的分离物致病性鉴定 |
2.9.1 离体叶片接种法 |
2.9.2 下胚轴接种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镰孢菌的核酸序列分析 |
3.2 镰孢菌分离物的形态学鉴定 |
3.2.1 尖镰孢菌分离物的形态学鉴定 |
3.2.2 腐皮镰孢菌分离物的形态学鉴定 |
3.2.3 层出镰孢菌分离物的形态学鉴定 |
3.2.4 轮枝镰孢菌分离物的形态学鉴定 |
3.3 镰孢菌分离物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1 基于ITS核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2 基于TEF1-α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3.3 基于RPB2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3.4 基于ITS、TEF1-α和RPB2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 |
3.4 镰孢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分析 |
3.4.1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去鉴定病原菌的致病性 |
3.4.2 采用下胚轴直接接种法去鉴定病原菌的致病性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基于图像和光谱信息的典型叶片病害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卷积神经网络在作物病害识别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光谱检测技术在作物病害识别的研究现状 |
1.2.2.1 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作物病害识别 |
1.2.2.2 基于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的作物病害识别 |
1.2.2.3 基于叶绿素荧光光谱检测技术的作物病害识别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与光谱分析方法理论基础 |
2.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1.1 神经网络 |
2.1.2 卷积神经网络(CNN) |
2.1.2.1 卷积神经网络的背景 |
2.1.2.2 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 |
2.1.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2.1.3.1 常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汇总 |
2.1.3.2 LeNet-5 卷积神经网络 |
2.1.3.3 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 |
2.1.4 损失函数 |
2.1.5 深度学习框架 |
2.2 光谱分析理论基础 |
2.2.1 光谱预处理 |
2.2.2.1 光谱平滑算法 |
2.2.2.2 光谱导数变换算法 |
2.2.2.3 MSC多元散射校正算法 |
2.2.2 光谱特征选择–PROC STEPDISC逐步判别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作物叶片病害图像识别研究 |
3.1 病害图像及数据集的建立 |
3.1.1 大豆病害图像数据集的获取 |
3.1.2 玉米病害图像数据集的获取 |
3.1.3 人参病害图像数据集的获取 |
3.2 图像数据量的扩展 |
3.3 图像预处理 |
3.3.1 图像缩放 |
3.3.2 图像增强 |
3.3.3 图像归一化 |
3.4 卷积神经网络训练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数据 |
3.4.2 训练超参数的设置 |
3.4.3 实验结果及结论 |
3.5 改进模型与结果验证 |
3.5.1 改进模型算法 |
3.5.2 改进模型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光谱信息的作物叶片病害检测与分析 |
4.1 叶片光谱信息采集 |
4.1.1 实验环境与方法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数据处理软件 |
4.2 光谱有效波段提取 |
4.3 有效光谱平滑 |
4.3.1 相邻平滑 |
4.3.2 快速傅里叶平滑 |
4.4 有效光谱预处理 |
4.5 特征选择及其判别结果分析 |
4.5.1 特征波段选择 |
4.5.2 判别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物病害识别系统的开发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开发环境 |
5.3 系统功能及结构设计 |
5.4 系统界面展示 |
5.4.1 登录/注册界面 |
5.4.2 病害识别界面 |
5.4.3 病害信息查询界面 |
5.4.4 数据查询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东北地区茎点霉属真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茎点霉研究进展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病害症状及病原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九株茎点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红小豆细菌性叶枯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泛菌属在国内外引起病害的研究现状 |
1.1.1 泛菌属及其种的鉴别特征 |
1.1.2 由泛生菌引起的病害的研究现状 |
1.2 豆科植物细菌性病害研究现状 |
1.2.1 大豆细菌性病害的研究 |
1.2.2 菜豆细菌性疫病的研究 |
1.2.3 豇豆细菌性病害的研究 |
1.2.4 芸豆细菌性病害的研究 |
1.2.5 苜蓿细菌性叶斑病的研究 |
1.2.6 豌豆细菌性病害的研究 |
1.2.7 红小豆细菌病害的研究 |
1.3 种传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传统的检测种传病原菌的方法 |
1.3.2 血清学检测种传病原菌的方法 |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种传病原菌的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红小豆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
2.1 该病害的田间症状 |
2.2 病原菌的鉴定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 病原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药剂 |
3.1.2 供试菌株 |
3.1.3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红小豆种子带菌的PCR检测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剂 |
4.1.2 供试菌株 |
4.1.3 供试红小豆品种 |
4.2. 试验方法 |
4.2.1 引物的设计 |
4.2.2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4.2.3 不同菌液浓度对PCR检测的影响 |
4.2.4 模拟种子带菌悬液的PCR检测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4.3.2不同菌液浓度对PCR检测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病原菌的鉴定 |
5.1.2 病原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5.1.3 红小豆带菌种子的PCR检测 |
5.2 讨论 |
5.2.1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5.2.2 病原菌的鉴定 |
5.2.3 病原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5.2.4 红小豆种子带菌的PCR检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玉米宽窄行种植方式 |
1.2.2 高光效种植方式 |
1.2.3 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及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
1.2.4 行距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1.2.5 行距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1.2.6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 |
1.2.7 玉米和大豆轮作种植模式 |
1.2.8 玉米产量形成的相关理论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缩垄种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群体形态指标 |
2.3.2 群体光合生理指标测定 |
2.3.3 群体透光率的测定 |
2.3.4 群体物质积累量和转移速率 |
2.3.5 群体产量和穗部性状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缩小行距对玉米株型结构的影响 |
2.4.2 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生理的影响 |
2.4.3 缩小行距对玉米群体透光率及光能利用的影响 |
2.4.4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2.4.5 缩小行距种植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2.4.6 不同行距处理玉米籽粒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分析 |
2.5 讨论 |
2.5.1 缩垄种植与群体产量的关系 |
2.5.2 不同行距配置与光能利用的关系 |
2.5.3 缩垄种植与群体结构的关系 |
2.6 小结 |
第3章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及N肥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密度对宽窄行与等行距种植玉米产量影响分析 |
3.3.2 玉米宽窄行种植氮肥施入方法研究 |
3.3.3 宽窄行种植对穗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玉米大豆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定指标 |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间作玉米最佳种植密度 |
4.3.2 间作玉米最佳氮肥施用量 |
4.3.3 间作玉米根系形态变化 |
4.3.4 间作边行优势效应 |
4.3.5 间作系统土地当量比(LER:Land equivalent ratio) |
4.3.6 间作体系和单作体系氮肥利用效率差异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连作和轮作玉米产量 |
5.3.2 连作和轮作玉米农艺性状 |
5.3.3 连作和轮作玉米穗部性状 |
5.3.4 连作和轮作玉米功能叶片光合生理特性 |
5.3.5 连作和轮作玉米土壤肥力和生物学特性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吉林省大豆细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调查研究与鉴定[D]. 李沐慧.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2]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董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J].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大豆科学, 2016(04)
- [4]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5]吉林省公主岭与敦化地区大豆根腐镰孢菌的系统鉴定[D]. 桑永生.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基于图像和光谱信息的典型叶片病害识别研究[D]. 于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东北地区茎点霉属真菌研究[D]. 王梦奇.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吉林省大豆细菌病害种类鉴定结果[J]. 袁美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83(04)
- [9]红小豆细菌性叶枯病的研究[D]. 贾明洁.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10]东北春玉米不同种植模式比较研究[D]. 王洪预.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