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村级组织一体化建设

关于加强村级组织一体化建设

一、浅论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蔡恩泽[1](1995)在《浅论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村级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前沿,千头万绪都要靠其落实,加强村级组织的整体化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只有总揽全局,从整体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才能使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以及群团组织形成合力,真正做到党支部作导演,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扮主角,共青团、妇联、民兵当配角,民间协会跑龙套,演好经济建设的"大合唱",共建繁荣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抓好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的整体素质,使其有活力。抓村级组织整体化

张世定[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周云华[3](2012)在《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例》文中指出村级组织作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化引起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对传统意义上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了冲击。通过调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村极组织建设现状,分析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组织间关系问题、组织功能问题、队伍建设问题、村级集体经济问题等进行分析,旨在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及思路,如理顺村“两委”关系,改善干群关系;转化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注重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激励、监督管理,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改革经营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等。通过探索村级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式,力争使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霍琳[4](2020)在《精准扶贫实践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农村党组织是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效发挥自身的优势特色,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至精准扶贫实践中,大力凸显农村基层党建在精准扶贫实践中的作用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建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思想引领、组织基础等,促进了扶贫举措的有力落实,加快了脱贫步伐。而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增强了对基层党组织以及共产党的拥戴,夯实了党的政权基础。同时,基层党组织无论从党员能力素质提升还是制度等各方面得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协同推进,实现了二者的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形成强大的合力。本文借助于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精准扶贫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逻辑关联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任务中承担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进行高度整合、协同推进。本文以X县为具体分析客体,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做法,着眼于X县农村基层党建在推进精准扶贫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为在精准扶贫中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建作用提出意见建议,希望能够为上级后续扶贫脱贫过程中具体工作推动提供启示。

张克兵[5](2019)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利益福祉,党在农村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等等,都在考验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关组织理论,以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现实状况为背景,对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展开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价值。从理论的维度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在农村特定场域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基础的农村党基层组织对其内部和外部进行影响、控制、整合和改变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主要由政治领导力、经济发展力、文化繁荣力、社会治理力和自身建设力等五种能力构成。这五种能力的强弱关乎党组织的生死存亡和党领导的农村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因素很多,从党组织内部来看主要包括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成员、组织制度、组织机制、组织生态、组织纪律、组织资源等八个方面,从党组织外部来看主要包括村民思想观念、村民构成状况、村庄经济状况、社会治理体制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路径。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党在九十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当中,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探索党对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方法,在提升组织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经验主要有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加强局部政权建设、加强群众组织建设和发动群众运动等方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党主要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构建全能型的政治体制来强化组织力;在改革开放后党根据农村社会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主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领导农村政治、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治理等方式来提升组织力。从现实的维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党组织自身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骄人的成绩,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但在看到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以198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为标志,村民自治普遍建立也已三十多年,农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今情况既不同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带来了不少难题。在领导农村政治方面,主要面临村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农村政治权威分散化、党群联系纽带薄弱化、农村基层民主变异化等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主要面临农业生产经营小农化、农村社会空心化、农村公共品供给薄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问题;在繁荣农村文化方面,主要面临农村精神文化衰败化、农村物质文化匮乏化、农村文化人才短缺化等问题;在治理农村社会方面,主要面临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单元过疏化、治理内容复杂化等问题;在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主要面临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不畅、组织设置方式不合理、组织资源不足等问题。从对策的维度来看,“打铁必须自身硬”,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在领导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增强党的组织力,让党组织和党员练就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强的各项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牢记政治使命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增强政治工作本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提升政治领导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合理整合农村分散的土地、资金、涉农服务平台等资源,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能力;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文化繁荣能力;通过优化农村治理单元、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等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环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等方式提升自身建设能力。

徐昕[6](2013)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组织建设一直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现实问题。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的特殊性,赋予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加快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战斗堡垒的作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有彝、苗、傣、白、回、哈尼、傈僳等26个少数民族、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集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于一身,是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一个较为典型的地区。研究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基层党建,不仅可以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对本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供切实指导,还可以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论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运用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认真收集了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种文件材料与数据资料,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内众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从而把握了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特殊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对基层党建工作突出成绩和亮点进行了总结,获得了新的宝贵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对策措施。特别是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多角度论证,提出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思路和观点。本论文除导论外,共十章,分三个层次,论证和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三个层次内在逻辑紧密联系,第一个层次是理论依据,第二个层次是实证分析,第三个层次是经验总结和工作创新。第一、二章属于论文的第一个层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为指导,系统梳理和概括了我党90多年以来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形成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基层党建工作规律与经验的认识。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要求,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进行了理论的论证。第三、四章属于论文的第二个层次,立足于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的实证调查和问卷分析,概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等特殊性问题和原因。第五、六、七、八、九、十章属于论文的第三个层次,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典型案例为支撑,较系统地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宝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思路与观点。本论文研究力求主要创新点:一是研究内容。论文紧扣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最新的理论与要求,紧密结合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这一较为典型和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规律、经验指导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实践,又通过调查研究将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的特殊问题和典型经验上升到理论,进一步充实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二是理论观点。较系统地研究和提出,以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创新基层党建,以基层党组织结构优化为方法创新基层党建,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基础创新基层党建,以民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创新基层党建,以优秀民族文化凝聚为精神创新基层党建,以民族群众的民生改善为核心创新基层党建。三是研究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综合运用政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大量实地调查、问卷分析、个案剖析的基础上,运用党建的基本理论、规律、经验,结合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党建工作实际,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创新的经验与思路。论文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证性研究,对于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索。

蔡恩泽[7](1995)在《应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文中研究指明

郭婷[8](2020)在《城镇化视阈下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研究 ——以临沂市兰山区Z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农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亟需提高的困境,该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Z镇为例,采用单案例分析方法对城镇化背景下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尝试揭示我国农村基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的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在阐述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进而明确了研究问题,即在城镇化视域下如何有效提升村“两委”干部的履职能力。通过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Z镇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基本状况的案例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发现:一是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Z镇村“两委”干部的履职能力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短板”,即工作上管理服务能力不强、思想上不团结缺乏大局意识、协调争取上缺乏主动性、破解难题上积极性不高、行为作风上不扎实不严谨等突出问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的有效提高。二是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Z镇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六个方面,即村“两委”干部身份的“二元性”矛盾、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管理职能与体制运行不完善、村“两委”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对村“两委”干部的专业培训缺失、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宗族派性势力对村“两委”干部履职的干扰等。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即稳步提高村“两委”干部保障水平,以解决村干部“二元性”矛盾;全面加强村“两委”干部管理,以不断提升农村管理职能与体制运行不完善的困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以有效缓解村“两委”干部工作繁重程度;加强村“两委”干部培训教育,以从根本上提升履职能力;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以快速完善村“两委”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消灭宗派势力,以保障村“两委”干部履职的正常环境,本文希望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扎实提高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促进村“两委”干部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张守富[9](2009)在《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村级组织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能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农村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为村级组织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村级组织建设历史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村级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各个时期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潍坊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国内有“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之说。近年来,该市特别注重村级组织建设,创出了村务“契约化”管理、农村产业党建、农村社区化建设等一批富有成效的亮点经验,有的在全国得到了推广。但这些创新做法是比较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有些地方尚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和进一步完善。对村级组织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推进潍坊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然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全国面上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引领。本论文以政治学、经济学、法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实证研究为主,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比较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我国村级组织建设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梳理概述,通过与美国、日本、印度三个国家村级组织建设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四点有益的启示:一是必须走合作化的路子;二是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主;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四是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此基础上,对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肯定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特别对寿光市建立产业党组织、诸城市农村社区组织建设、坊子区村务“契约化”管理三个创新个案进行了演绎,向时提出了村级组织功能定位不够清晰、村级组织模式架构存在缺陷、村级组织间的整合力不强、村干部队伍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不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等方面的问题,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结挖掘了推动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创新的四大动力因素,明确了村级组织建设创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七条建议:一是创新设置方式,科学构建村级组织网络;二是明确功能定位,理顺村级组织间的关系;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四是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七是强化领导指导,确保村级组织建设健康发展,以期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有效推进潍坊村级组织建设。

孙维维[10](2019)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研究 ——以苏北某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精准脱贫进入最后肯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基层党组织作为与基层群众密切接触的最前沿堡垒,承担着宣传发展、凝聚人心、帮扶群众、示范引领等诸多功能,开展好精准脱贫就离不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合力功能和凝聚思想的作用,是把党的精准脱贫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从开放式扶贫到精准脱贫的转变,也更加体现了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根源、凸显了村级治理的制度化发展、更加发挥了可持续减贫的作用。要让精准脱贫真正发挥实效,必须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力量,为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才能如期完成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本文选取的苏北某县作为全省的经济洼地,农村贫困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短板,该县把精准脱贫列入全县总体战略规划,深化推进产业富民、项目强村、民生保障、社会扶贫等“六项工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建+脱贫攻坚”为抓手,明确在2019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但同时也存在着党组织脱贫领导功能弱化、党组织扶贫运行功能错乱、党组织脱贫服务功能不足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有效发挥作用。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针对该地区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制约发挥作用的问题,提出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党组织协调功能、加强党组织服务功能三大举措,助推基层党组织开展精准脱贫,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把党建力量集聚到强村队伍、把党建资源遍及到强村产业、把党建成效体现到强村实效上来,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强化基层组织整体功能,助力脱贫攻坚,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其他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二、浅论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组织设置形式方面的研究
        1.2.2 关于组织职能方面的研究
        1.2.3 关于组织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
        1.2.4 关于村级各类组织间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及研究困难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困难
第2章 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建设现状
    2.1 村级组织的概况
        2.1.1 村级组织的构成
        2.1.2 村级组织的性质与特点
    2.2 我国村级组织的历史演变进程
        2.2.1 我国村级组织的历史沿革
        2.2.2 城市化对村级组织的影响
    2.3 澄靖园区村级组织概况
        2.3.1 澄靖园区基本情况
        2.3.2 村级组织基本情况
        2.3.3 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和成效
    2.4 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2.4.1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4.2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2.4.3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是提高基层民主管理的基础
第3章 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组织间关系问题
        3.1.1 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二元”权力格局的矛盾
        3.1.2 农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
    3.2 组织功能问题
        3.2.1 党组织出现功能障碍
        3.2.2 村委会发生义务偏离
        3.2.3 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村被代行
    3.3 队伍建设问题
        3.3.1 综合素质不高
        3.3.2 工作能力不强
        3.3.3 后备干部队伍不足
        3.3.4 廉洁自律意识不够
    3.4 村级集体经济问题
        3.4.1 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幅度变小
        3.4.2 村级组织的支出逐步增大
        3.4.3 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中农民受益不多
第4章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对策探讨
    4.1 协调组织间关系
        4.1.1 理顺村“两委”关系
        4.1.2 改善干群关系
    4.2 转化组织功能
        4.2.1 提升党组织功能
        4.2.2 重构村委会职能
        4.2.3 独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4.3 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4.3.1 拓宽选人视野,改善队伍结构
        4.3.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4.3.3 强化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村干部干事创业
        4.3.4 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村干部用权行为
    4.4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4.1 增加收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根本目标
        4.4.2 减少支出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4.4.3 改革经营模式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然选择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精准扶贫实践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精准扶贫实践的一般问题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般问题
        2.1.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定义
        2.1.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2.2 精准扶贫实践的一般问题
        2.2.1 精准扶贫定义
        2.2.2 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
    2.3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实践互动关系
        2.3.1 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依托
        2.3.2 精准扶贫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战斗能力
    2.4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精准扶贫实践的逻辑关联
        2.4.1 农村基层党建目标与精准扶贫任务相结合
        2.4.2 农村基层党建机制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相结合
        2.4.3 农村基层党建制度与贫困群众利益相结合
    2.5 农村基层党建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
        2.5.1 领导核心作用
        2.5.2 先锋带动作用
        2.5.3 内引外联作用
        2.5.4 战斗堡垒作用
第3章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实践的互动—X县的经验
    3.1 X县简介
    3.2 X县基层党建情况
    3.3 X县精准扶贫情况
    3.4 X县农村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实践主要工作
        3.4.1 发挥组织优势,健全扶贫领导机制
        3.4.2 增强组织力量,打造过硬扶贫队伍
        3.4.3 夯实基层基础,探索村级发展新途径
        3.4.4 注重党建引领,强化扶贫科学指导
        3.4.5 激发内生动力,创新产业扶贫模式
        3.4.6 严格规范管理,强化扶贫纪律约束
    3.5 X县精准扶贫实践中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组织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5.2 村级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3.5.3 基层党组织的党风建设弱化
        3.5.4 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养不足
        3.5.5 基层党员干部缺乏深入群众的实践
第4章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4.1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4.1.1 提升支部组织力
        4.1.2 强化村级班子建设
        4.1.3 破解软弱涣散党组织难题
        4.1.4 抓好基层党建阵地建设
    4.2 强化扶贫队伍建设
        4.2.1 构建扶贫工作队伍
        4.2.2 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养
        4.2.3 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4.3 强化组织制度建设
        4.3.1 优化组织运行制度
        4.3.2 强化考核监督制度
        4.3.3 加强正向激励制度
        4.3.4 创新联系群众制度
    4.4 强化基层经济建设
        4.4.1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4.4.2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4.4.3 做大做强产业扶贫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相关概念
        一、组织力
        二、政党组织力
        三、中国共产党组织力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
        一、政治领导力
        二、经济发展力
        三、文化繁荣力
        四、社会治理力
        五、自身建设力
    第三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内部因素
        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党组织外部因素
第二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二、通过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提升组织力
        三、通过加强政权建设提升组织力
        四、通过建立群众组织提升组织力
        五、通过发动群众运动提升组织力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期间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一、通过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二、通过构建全能型政治体制提升组织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主要经验
        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
        二、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
        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组织力
        四、通过繁荣农村文化提升组织力
        五、通过领导农村治理提升组织力
第三章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外部问题
        一、领导农村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繁荣农村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治理农村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党组织内部问题
        一、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组织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组织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组织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提高政治领导力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保证农村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牢记政治使命责任,不忘以人民为中心的建党初心
        三、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始终成为农村各项事业的主心骨
        四、增强政治工作本领,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第二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功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力
        一、因地制宜制定农业政策,为本地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路子
        二、合理整合农村分散资源,集中统一提供公共品保障
        三、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户共同发展致富
        四、大力恢复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五、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生力军
    第三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文化繁荣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建设
        三、以打造文化生力军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力
        一、在优化治理单元中提升组织力
        二、在理顺主体关系中提升组织力
    第五节 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建设力
        一、推进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不断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二、优化农村党组织内部环境,不断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农村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生力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论文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创新
第一章 以党的执政理论规律经验指导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第一节 以党的执政理论指导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
        三、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思想
        四、江泽民关于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思想
        五、胡锦涛关于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思想
    第二节 以党的执政规律指导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
        二、遵循党的执政规律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
        三、用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实践检验党建科学化水平
    第三节 以党的执政经验指导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一、坚持党的执政经验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
        二、用党的执政经验指导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三、用党的执政经验指导边疆民族地区民生改善
第二章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领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
    第一节 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一、深刻领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题
        二、牢牢把握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主线
        三、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四、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八项要求
    第二节 全面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用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二、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衡量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用贯彻新党章的实践检验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第三节 十八大后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一、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实践
        二、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创新实践
        三、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设创新型党组织的创新实践
第三章 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实证调查分析
    第一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州情和基层党建概况
        一、楚雄彝族自治州州情概况
        二、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概况
    第二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问卷情况
        二、调查问卷A卷分析报告
        三、调查问卷B卷分析报告
第四章 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的特殊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的特殊问题
        一、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殊问题
        二、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民族关系特殊问题
        三、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基层民主和治理特殊问题
        四、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民族宗教和民族文化特殊问题
        五、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改善民生特殊问题
    第二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特殊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边疆民族地区应对“三股势力”渗透与反渗透具有长期性
        二、边疆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和现实困难
        三、边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与各种利益关系矛盾凸显
        四、边疆民族地区解决民生民主和民族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
        五、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存在具体困难和矛盾
第五章 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为主题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
    第一节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主题
        一、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
        二、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
        三、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主题
    第二节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创新基层党建的实践探索
        一、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创新基层党建的实践路径
        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创新基层党建的实践难题
        三、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创新基层党建的政策思考
    第三节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创新基层党建的案例分析
        一、楚雄州大姚县三台乡创新基层党建探索路径
        二、楚雄州大姚县三台乡创新基层党建实践成效
        三、楚雄州大姚县三台乡创新基层党建经验启示
第六章 以基层党组织结构优化为根本方法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
    第一节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创新基层党建的制度保障
        一、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基层党建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创新基层党建的重要方法
        三、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创新基层党建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基层党建的探索实践
        一、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优化党组织设置的认识
        二、从纵向融合和横向联合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三、与时俱进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四、探索新模式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第三节 楚雄彝族自治州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基层党建案例分析
        一、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二、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
        三、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
        四、健全基层为民服务网络
        五、完善基层帮扶机制
        六、整顿软散基层党组织
第七章 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基础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
    第一节 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全面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财力保障
        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环境保障
        三、推进民族法制建设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司法保障
        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保障
        五、发展繁荣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保障
        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才保障
    第二节 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创新基层党建的探索实践
        一、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基层党建创新探索
        二、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基层党建实践成效
    第三节 在民族团结进步中创新基层党建案例分析
        一、楚雄州武定县西和村创新基层党建历程
        二、楚雄州武定县西和村创新基层党建启示
第八章 以民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
    第一节 民族党员干部是边疆民族地区创新基层党建的关键
        一、民族党员干部是基层党组织巩固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民族党员干部是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中间桥梁
        三、提升民族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要求
        四、提升民族党员干部文化素质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
        五、提高民族党员干部民主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以民族党员干部培养创新基层党建的实践路径
        一、建好队伍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创新的前提
        二、教育培训是提高民族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方法
        三、制度建设是加强民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保障
        四、实践锻炼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创新的途径
        五、作风建设是边疆民族地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保证
    第三节 以民族党员干部培养创新基层党建的案例分析
        一、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党员实用人才队伍
        二、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三、坚持创先争优常态化增强民族党员队伍活力
        四、坚持在“一线”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
        五、强化监督机制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
第九章 以优秀民族文化凝聚精神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
    第一节 优秀民族文化是创新基层党建的精神动力
        一、优秀民族文化提供基层党建思想资源
        二、优秀民族文化赋予基层党建创新活力
        三、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基层党建凝聚力创造力
    第二节 以优秀民族文化凝聚精神创新基层党建的实践路径
        一、弘扬以彝族特色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党建
        二、坚持基层党建与优秀民族文化发展融合创新
    第三节 以优秀民族文化凝聚精神创新基层党建的案例分析
        一、楚雄州牟定县创新基层党建探索
        二、楚雄州牟定县创新基层党建成效
        三、楚雄州牟定县创新基层党建启示
第十章 以民族群众的民生改善为核心创新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
    第一节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为核心创新基层党建
        一、充分认识改善民生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二、重点解决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三、重视解决基层党组织在改善民生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以民族群众的民生改善为核心创新基层党建的实践路径
        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服务基层群众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民生改善
        三、选优训强基层干部提升服务能力
        四、树立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节 以民族群众的民生改善为核心创新基层党建的案例分析
        一、楚雄州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村创新基层党建实践
        二、楚雄州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村创新基层党建成效
        三、楚雄州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村创新基层党建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8)城镇化视阈下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研究 ——以临沂市兰山区Z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案例选择
        3 数据收集
        4.数据分析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五)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1.概念的界定
        2.相关理论概述
二、城镇化进程中兰山区Z镇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情况
    (一)兰山区Z镇基本情况
        1.Z镇行政区划、地理位置情况
        2.Z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兰山区Z镇村“两委”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三)兰山区Z镇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基本情况
        1.Z镇村“两委”干部经济建设能力的情况
        2.Z镇村“两委”干部政治建设能力的情况
        3.Z镇村“两委”干部文化建设能力的情况
        4.Z镇村“两委”干部社会建设能力的情况
        5.Z镇村“两委”干部生态建设能力的情况
三、城镇化进程中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团结缺乏集体意识
    (二)业务上管理服务意愿和能力不强烈
    (三)落实政策上协调争取主动性比较差
    (四)破解难题上方法措施过于简单
    (五)行为作风上不扎实不严谨比较严重
四、城镇化进程中村“两委”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村“两委”干部身份存在“二元性”矛盾
    (二)农村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不畅
    (三)村“两委”干部工作任务繁杂
    (四)专业有效的业务培训缺失
    (五)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六)宗族派性势力干扰
五、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两委”干部队伍履职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一)稳步提高村“两委”干部保障水平
        1.建立薪酬待遇保障机制
        2.建立关心关爱机制
        3.建立晋升成长机制
    (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1.建立任务清单
        2.严格目标管理
        3.实施述职评议
        4.优化年度考核
    (三)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1.选优配强党支部
        2.加强后备队伍建设
        3.促进班子团结协作
        4.注重提升村级班子整体功能
        5.规范退出机制
    (四)强化村“两委”干部培训教育
        1.抓实教育培训
        2.强化学习锻炼
        3.提升学历水平
    (五)全面加强村“两委”干部管理
        1.严格考勤管理
        2.规范建立个人档案
        3.实施负面惩处
        4.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审计
    (六)坚决杜绝宗族派性势力对村干部履职的干扰
        1.严厉打击各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活动
        2.强化乡风文明、依法治村宣传教育
        3.提高村集体民主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六、总结
参考文献

(9)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村级组织建设的历史变迁与国外村级组织建设的比较研究
    2.1 我国村级组织建设的历史变迁
        2.1.1 建国后村级组织建设概述
        2.1.2 改革开放以来村级组织发展概况
        2.1.3 当前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2.2 国外村级组织建设研究
        2.2.1 美国、日本、印度的村级组织建设情况
        2.2.2 国外村级组织建设共同特点
    2.3 中外村级组织建设的几点启示
第三章 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3.1 村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3.2 创新个案演绎
        3.2.1 寿光市建立产业党组织
        3.2.2 诸城市农村社区组织建设
        3.2.3 坊子区村务"契约化"管理
    3.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村级组织功能定位不够清晰
        3.3.2 村级组织模式架构存在缺陷
        3.3.3 村级组织间的整合力不强
        3.3.4 村干部队伍战斗力不够强
        3.3.5 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不够好
        3.3.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第四章 潍坊市村级组织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原则要求
    4.1 创新的动力因素
        4.1.1 经济社会发展是村级组织创新的源动力
        4.1.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村级组织创新的驱动力
        4.1.3 党委政府引导是村级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4.1.4 现代文化发展是村级组织创新的内动力
    4.2 创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4.2.1 基本原则
        4.2.2 基本要求
第五章 对潍坊市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创新设置方式,科学构建村级组织网络
    5.2 明确功能定位,理顺村级组织间的关系
    5.3 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水平
    5.4 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
    5.5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5.6 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
    5.7 强化领导指导,确保村级组织建设健康发展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研究 ——以苏北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相关概述
    (二)精准脱贫的相关概述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精准脱贫的关系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脱贫功能实现的历史考察
    (一)党领导下扶贫工作的历史变迁
    (二)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作用实现的历史经验
三、苏北某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精准脱贫的实证分析
    (一)苏北某县精准脱贫工作现状评价
    (二)苏北某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精准脱贫的具体做法
    (三)苏北某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
四、推动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发挥作用的建议
    (一)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二)加强党组织协调功能建设
    (三)加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四、浅论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论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J]. 蔡恩泽. 学理论, 1995(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3]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例[D]. 周云华. 苏州大学, 2012(05)
  • [4]精准扶贫实践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 霍琳. 南昌大学, 2020(01)
  • [5]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组织力研究[D]. 张克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D]. 徐昕. 云南大学, 2013(12)
  • [7]应加强村级组织整体化建设[J]. 蔡恩泽. 中国民政, 1995(04)
  • [8]城镇化视阈下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研究 ——以临沂市兰山区Z镇为例[D]. 郭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潍坊市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研究[D]. 张守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10]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研究 ——以苏北某县为例[D]. 孙维维. 吉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关于加强村级组织一体化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