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的回顾——我馆基本陈列40年(论文文献综述)
申芝茹,何周德[1](1998)在《半坡博物馆陈列工作四十年回顾》文中研究指明西安半坡博物馆于1958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它是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建馆40年来,我馆对基本陈列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通过科学地组织文物展品,构成形象化的陈列。同时,加强博物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向人民群众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陈列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为了今后搞好陈列工作,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在半坡博物馆建馆40周年之际,本文试就半坡陈列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从中也可窥见该馆陈列工作的概貌。
王志俊[2](1998)在《四十年科研和业务工作的回顾和前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3年初春,由于基本建设在西安东郊发现半坡遗址,通过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四年的考古发掘,揭露了一座距今6700年的典型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并出土了房屋遗迹46座、窖穴200多座、陶窑6座、圈栏2座、墓葬174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这一巨大发现为人们认识史前社会的历史,史前居民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提供了具体生动的物证,为弘扬中华远古文化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座史前
王聪丛[3](2019)在《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文中认为当前研究阶段,“美术馆学”通常被看作是博物馆学的子系统。学者常借用博物馆学的方法及理论开展美术馆研究。但相比较博物馆学而言,美术馆从诞生及历史发展、运营管理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特殊性。本文将美术馆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美术馆历史脉络和社会语境考察,试图厘清建国后我国美术馆诞生时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在“意识形态与专业建构”这双重权力规则下,中国的美术馆并非我们通常概念下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而有着身份独特性。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混杂身份中,美术馆不仅面临着管理难题和改革之困,当以公共价值标准去衡量美术馆时,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基本职能暴露出多重矛盾和问题。但笔者认为,这种问题不仅指涉美术馆自身功能和合法性,更是将美术馆视为文化的社会表征,呈现建国后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从宏观历史与权力、中观的体制与身份、微观的价值与功能,以层层递进的问题“聚焦”方式展开论述,从而构建建国后美术馆的整体面貌。在引言中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方法、路径、现状。第一章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美术馆发展的基本脉络,着重沿着“意识形态”、“专业建构”线索,以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为例,分析影响美术馆发展的外部与自身逻辑,希望进一步揭示影响中国美术馆行业的权力和制度要素;第二章通过进一步概念对比、全国100多位美术馆的调研,呈现我国美术馆独特身份,指出它非通常概念中的“艺术博物馆”和“非营利机构”,并揭示在其混杂身份下面临的改革之困;第三章通过“公共性”概念的对比研究,指出当以“公众为中心”的价值标准来分析美术馆典藏、公教、研究、策划等功能,呈现美术馆具体问题和合法性危机。为了形成合理清晰的论证,本文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运用一手档案、数据等材料,采用历史研究、对比研究、实证调研等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建构起符合中国实践状况的美术馆视角,并揭示当前文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陈荣义[4](2006)在《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研究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中国美术馆其公共性的意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演变的发展。本文以展览与鉴赏活动的本质意义认识、公众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公众沟通的意识、回应与创造公众对美术馆的需求、藏品资讯的公开等五个维度为分析框架,展开调查与分析。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采访和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在不同时期因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具体的公共性面貌进行考量,由此划分出中国美术馆三个在本质上统一,但在内涵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共性面貌时期:一、为工农兵大众服务时期,二、为美术家服务时期,三、转向为公众服务时期。本论文将以时序性为结构,由此来探讨、呈现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结论。由此来探讨中国美术馆公共性的意涵的演变及其在国际化标准下的国家定位。
朱厢炜[5](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提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陈璇[6](2020)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现状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一词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改变,教学的场所也从过去单一的教室走向了大千世界。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博物馆传承古今,展示文明,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肩负着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的使命。同时,它又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彰显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J馆面向6-12岁儿童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文件收集等质性的研究方法对个案进行分析。从具体的活动类型和活动实施样态入手阐述其教育现状,揭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未来探索博物馆儿童教育提供有益启示。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目的、问题和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从纵向的学术发展脉络和横向的活动实施流程,对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吸取已有经验,提出本研究的设计。其次,本研究试图以近三年的时间为例,完整地呈现出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现状。在活动类型方面,归纳出“参观导览”和“文化体验”两大类型活动。在活动实施方面,总结出教育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经验与不足,并挖掘出背后存在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结论部分,针对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的建议与未来的展望。
周婧景[7](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指出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沈强[8](2012)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拓展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纪念馆)是人类物质遗产和史料的集中展现,服务于社会是博物馆(纪念馆)的一项基本职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如何扩大抗战馆的影响,如何将抗战馆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给社会公众,是抗战馆面临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对抗战馆近年来工作的梳理与总结,形成了对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的理解与认识。
时兰兰[9](2019)在《数据与采集: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与提升——以甘肃省博物馆观众调查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我国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加强宣传、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甘肃省博物馆自2008年后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观众量在不断增加,观众对博物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结合本馆2017年、2018年观众调查数据,关于免费开放的优劣及在免费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定期入馆观众量调查的基础上及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的特点与问题下进行理性分析。如免费参观观众的地域和参观量、突出的观众结构、基本陈列的参观环境等。运用统计分析,挖掘该调查中的数据。文章还根据数据中显示出的特点,联系展示、陈列上的理论与方法,对甘肃省博物馆的实际问题予以探讨。根据对调查的认知,寻找解决方法。最后,文章针对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利弊、实施方案与措施,使本馆在今后的免费开放工作中做得更好,使数据分析更加有实际意义。
陈瑞德[10](2011)在《《中国通史陈列》四十年》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中国通史陈列》及其三次大修改的回顾,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反思。认为《中国通史陈列》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按社会经济形态分期,以中国历史为内容,以文物为佐证,以辅助展品为必要手段,展示中国自远古迄清朝的历史概貌,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历史陈列。
二、历史的回顾——我馆基本陈列4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的回顾——我馆基本陈列40年(论文提纲范文)
(3)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脉络与权力规则 |
第一节 美术馆的历史脉络 |
一、美术馆事业的萌芽(1905年—1949年) |
二、中国美术馆的诞生与地方美术馆的兴建(1949年—1977年) |
三、美术馆的初步发展(1977年—2000年) |
四、美术馆的多元化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支配美术馆的权力要素 |
一、意识形态与权力规则 |
二、理想范本与专业建构 |
第二章 身份失焦与改革之困 |
第一节 美术馆的身份辨析 |
一、“美术馆”和“艺术博物馆”辨析 |
二、“事业单位”与“非营利机构”辨析 |
第二节 美术馆管理问题 |
一、美术馆的人事管理问题 |
二、美术馆的财务管理问题 |
第三节 美术馆的改革之困 |
一、美术馆的改革背景 |
二、美术馆改革中的权力问题 |
三、美术馆改革中的实践困境 |
第三章 价值目标及功能建构 |
第一节 美术馆“公共性”及价值目标 |
一、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公共性” |
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公私”与“公共” |
三、“公共性”错置与重建 |
第二节 美术馆的功能建构 |
一、以“公开”显现为基础的藏品管理 |
二、以“公众为中心”的教育实践 |
三、“面向公众”的研究与策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二、美术馆公共性—文献综述 |
(一) 国外部分 |
(二) 国内部分 |
三、概念界定 |
(一) “公共性” |
(二) 美术馆 |
(三) 美术馆的公共性 |
(四) 中国美术馆 |
四、分析架构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的方法 |
(二)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为工农兵大众服务时期(1963—1979)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 |
二、意识形态灌输式的教育活动 |
(一) 热情背后的灌输性本质 |
(二) 大众被动的接受 |
三、自上而下的单向宣传 |
(一) 对上级负责 |
(二) 政策性的新闻发布 |
四、办革命人的展 |
五、政治维度考量下的藏品公开 |
六、小结:政治统帅业务 |
第三章 为美术家服务时期(1981—2002) |
一、重返艺术本体 |
(一) 国外经典原作冲击艺术观念 |
(二) 艺术性的检阅 |
(三) 透过典藏再识传统 |
(四) 聚焦学术 |
二、作品自身的教育活动形式 |
(一) 外来展的“盲人专场” |
(二) 来自作品的互动 |
(三) 挑剔的展示方式 |
三、阵中叫阵 |
(一) 业内的脸孔 |
(二) 美术家的赞歌 |
(三) “一唱一和” |
四、为了更好的保存和更好的展示 |
(一) “他不放心,能给吗” |
(二) “不辜负众多老前辈的期望,这就是我内心最大的欣慰” |
五、藏品研究的骄傲 |
六、小结: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
第四章 转向为公众服务时期(2003至今) |
一、“公益性”的认识 |
(一) 百年美术史的教育 |
(二) 展现美术馆人性化的整体 |
二、以公众为本的教育活动形式 |
(一) 现代、人性的沟通纽带 |
(二) 为了明天的馆校合作 |
(三) 公众为主本的讲座 |
(四) 不协调的杂音 |
三、资讯化的服务 |
(一) “自己来管” |
(二) 团体的协调器 |
四、由艺术品延伸的服务 |
(一) 留驻观众的脚步 |
(二) 自身的期许 |
五、藏品数字化服务 |
(一) 信息加工 |
(二) 协作管理 |
(三) “每个人都可以享受” |
六、小结:硬件国际接轨与“软件”准备不足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中国美术馆公共性发展的过程是其“国家特色”的建构过程 |
(一) 中国美术馆公共性含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始终受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的制约 |
(二) 中国美术馆公共性含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始终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制约 |
(三) 中国美术馆公共性含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当代美术主流思潮同步 |
(四) 中国美术馆公共性含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公众的素质提高有关 |
二、中国美术馆公共性的发展指向是与国际接轨的过程 |
三、关于中国美术馆公共性的“国际性标准”与“国家特色”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采访资料 |
一、采访杨小芸 |
二、采访杨力舟 |
三、采访郑作良 |
四、采访冯远 |
五、采访刘曦林 |
六、采访何琳 |
七、采访赵雪村 |
八、采访王安 |
九、采访王春 |
十、采访裴建国 |
十一、采访陈旬 |
十二、采访观众 |
十三、采访家长 |
后记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6)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现状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儿童诉求:小学生需求变迁与非正式学习的兴起 |
1.1.2 理论期待:对博物馆儿童教育立场的关注与追寻 |
1.1.3 现实之需:博物馆儿童教育功能与亟需解决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关键概念的厘清 |
1.4.1 博物馆 |
1.4.2 博物馆教育 |
1.4.3 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 |
1.5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脉络 |
2.1.1.1 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学术史 |
2.1.1.2 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学术史 |
2.1.2 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维度 |
2.1.2.1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程序 |
2.1.2.2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目的 |
2.1.2.3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内容 |
2.1.2.4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方式 |
2.1.2.5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评估 |
2.2 已有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3.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3.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3.1 研究取向和研究策略 |
3.3.2 收集资料的方法 |
3.3.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4 研究的伦理问题 |
3.5 研究的创新与反思 |
4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J馆近三年社会教育活动总体概况 |
4.2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类型 |
4.2.1 参观导览活动 |
4.2.1.1 博物馆网络服务 |
4.2.1.2 专题讲解 |
4.2.1.3 学习单 |
4.2.2 文化体验活动 |
4.2.2.1 配合展览的活动 |
4.2.2.2 配合节假日的活动 |
4.2.3 小结 |
4.3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实施样态 |
4.3.1 活动设计与方案 |
4.3.2 活动主题和内容 |
4.3.3 活动方式与手段 |
4.3.4 活动材料和设备 |
4.3.5 活动时间、场地、对象与演练 |
4.3.6 参与人员状态 |
4.3.6.1 教育工作者的表现 |
4.3.6.2 学生的特点及与他人互动 |
4.3.7 活动评估与评价 |
4.3.8 活动宣传与推广 |
4.4 小结 |
5 J馆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J馆教育活动实施的主要问题分析 |
5.1.1 活动目标意识薄弱,主体模糊 |
5.1.2 缺乏详细实施方案和流程规划 |
5.1.3 教育内容不深入,未成系列品牌 |
5.1.4 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性不足 |
5.1.5 缺少完备的活动评估系统 |
5.1.6 对活动细节还需考量和完善 |
5.2 J馆教育活动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和舆论 |
5.2.2 场馆环境、陈列展示、人力和经费 |
5.2.3 领导者的设计与决策 |
5.2.4 教育者的理念、技能和状态 |
5.2.5 学习者个人的经验及特点 |
6 研究反思与建议 |
6.1 经验总结 |
6.2 改进对策 |
6.2.1 强化目标意识,设置明确的儿童活动目标 |
6.2.2 制定完整、详细、成文的活动实施方案 |
6.2.3 充分挖掘本馆特色资源,打造儿童教育品牌 |
6.2.4 开发和创建更加多元的教育方式 |
6.2.5 完善评估体系,建立评价机制 |
6.2.6 重视儿童需求和分龄化研究 |
6.2.7 加强顶层设计,实现联动发展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邀请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记录(节选)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7)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拓展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教育、服务公众乃博物馆的任务和使命 |
二、以观众为主导, 改造完善相关服务设施 |
三、针对特殊观众, 打造社会教育活动品牌 |
四、丰富主题活动, 大胆尝试社会教育新形式 |
(一) 举办清明节“追思励志做栋梁”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
(二) 推介红色歌曲《永远的姐姐》 |
(三) 举办“民族之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歌征集活动” |
(四) 充分利用网络力量, 广泛进行宣传 |
五、结语 |
(一) 主题鲜明、方向正确 |
(二) 改变观念, 将社会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
(三) 注重人的因素和情感联络 |
(9)数据与采集: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与提升——以甘肃省博物馆观众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历程 |
2 由数据可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利弊 |
2.1 分析博物馆展厅承受观众参观量与实际参观观众量的对比 |
2.2 博物馆基础设施服务是否满足观众实际参观需要的关键问题 |
2.3 博物馆工作人员任务分配是否能应对旺季及高峰期参观人群的服务 |
2.4 加强对文物及展厅设施的保护程度,减少其损耗 |
2.4.1 本馆参观人数统计说明 |
2.4.2 通过调查数据资料(图3—图5)的统计分析观众结构 |
2.4.3 观众建议及评价 |
3 针对利弊采取有效措施 |
4 意义 |
四、历史的回顾——我馆基本陈列4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坡博物馆陈列工作四十年回顾[J]. 申芝茹,何周德. 史前研究, 1998(00)
- [2]四十年科研和业务工作的回顾和前瞻[J]. 王志俊. 史前研究, 1998(00)
- [3]新中国美术馆:历史、身份、功能[D]. 王聪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4]中国美术馆的公共性研究[D]. 陈荣义. 中央美术学院, 2006(10)
- [5]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面向儿童的博物馆教育现状个案研究[D]. 陈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8]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拓展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例[J]. 沈强.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2(02)
- [9]数据与采集: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与提升——以甘肃省博物馆观众调查为例[J]. 时兰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20)
- [10]《中国通史陈列》四十年[J]. 陈瑞德.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