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什么样的人才最火?

未来十年,什么样的人才最火?

一、未来十年内何种素质人才最吃香(论文文献综述)

韩翼帆[1](2021)在《党报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媒介支持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为例(2010-2019)》文中认为

陈南[2](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指出

郑美良[3](2019)在《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台湾地区是一个拥有包括原住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和语言。但是由于受政治环境、语言政策等的影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遭遇发展危机,多种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多元文化思潮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湾地区开始调整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强调保护和弘扬多元化语言文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尝试通过政策研究,考察和分析台湾地区在保护和恢复原住民族语言上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及其效果。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梳理和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历史脉络,整合和分析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三所不同类型学校的族语教育政策执行和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台湾的原住民族群约有55万人,占全台湾总人口数约2%,大多居住在山地地区。原住民学生数已达到136371人,占了全体总学生数的3.05%。虽然自2013年以来原住民学生族语交谈频率略有提升,但频率仍然较低;约半数原住民学生认为使用族语不便于与人沟通且缺乏族语学习兴趣;在族语使用能力方面,学生在听力、口语和歌谣歌颂能力均较弱;中学阶段通过族语认证的原住民学生人数也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为切实保护濒临消失的原住民族语言,台湾地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一是形成了以台湾“教育部”和“原住民族委员会”为主体的政策制定主体,全面规划和制定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二是建构了以《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为标志性文件的语言政策体系,包括相关课程规划、师资培训规划、教材编辑制度、语言认证制度等政策;三是优化了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行动路径,更加强调通过学校系统层面推动和深化。第三,台湾各地方、各学校依据政策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编排上,台湾在《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都规定了一定时数的族语课程;在师资选拔和培育上,建立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考试制度,实施族语师资培训规划;在教材编写上,制定族语《九阶教材》等学习材料。此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通过“母语日”、开展族语活动等方式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借助族语评价与认证机制诊断和促进学生族语学习,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采取族语教师协同示范、深入部落体验文化与生活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执行在学校行政上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师资方面存在师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在课程实施上面临教材难以统一的局面;家校社合作难以唤起家长的认同与主动意识,也难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支持氛围。在后续的政策修正与发展中,还应该在尊重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上,增强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自决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师资建设。此外,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所需的配套措施,争取社会文化支持,加大相关投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语言教育共同体关系。

白立士[4](2019)在《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校权力滥用的症结在于权力配置、运行的制度体系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该制度结构过分依赖权力监督,影响了高校权力的公正、效率,以致偏离其内在目的。本文通过对高校权力本质属性的理论考察,根据权力运行与制约理论,以法治化的思路提出运用权力与权利制约权力的机制来实现高校权力的规范化与合目的性。权力的正当性来源于权利。高校权力应当旨在保障学术共同体权利的良性发展。本文从高校权力的本质出发,试图为我国高校的权力制约机制绘制一个理想图景。高校权力应服务于高校自主、学术自由,以教授治学、学生自主、行政辅助为目标。各方主体的权利都应当保障,具体来说:应当维护学术权威,确保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授独立运用学术权力;学生应该处于高校中心位置,变单纯的被管理者为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被服务对象;高校行政权力是服务学术生产、创新的辅助力量,并与学术权力形成有效制约。要实现高校权力的内在目的,需要将之纳入法治轨道,严格尊重各方权利,鼓励师生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合理配置高校内、外部权力,从而实现高校权力的有效制约。完善相关规则要立足于对现实情况的深入研究。通过考察现实权力结构和典型腐败案例可知,我国高校权力的法制规范有其历史演化路径,带有国家权力建构的明显特征。当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行政由上级任命导致了防止权力滥用的监督逻辑。虽然受市场、社会和司法影响,高校与政府的外部关系是根本性的,并影响其内部权力关系。党委、校长的职权理应是决策、执行的关系,但二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党委、校长的权力处于绝对优势,普通师生员工的权力、本身也亟需规范的学术权力相对弱小。虽然与政府机构、权力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但高校学者共同体的本质使其权力滥用有着自身的特点:追求真理和科层官僚机构的伦理交织;研究高深学问、市场运作并存;侵犯财产利益和学生人身利益同在。多种因素并存、交织的特点增强了规制高校权力的难度和复杂性。在我国社会剧变、价值迷失、规则淡薄和“潜规则”滥觞的大背景下,权力结构及运行困境有着复杂的制度根源,比如高校自主权缺位,对外依附政府,对内权力呈现一元化;权力结构错乱、类型混杂,加之规则碎片化,权责不明,缺乏协调性、操作性。在分别对高校权力的应然与实然进行分析之后,自然需要考虑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现实距离。一般的规范分析更具有普遍性、借鉴性,需要从我国政治、文化实际出发,才能建构真正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机制本身具有现实性、创新性与契合性,体现各权力主体的博弈过程,是高校中真正鲜活的规则。在高校内部,要合理配置权力,保障学术自由,规范学术评价,建立人文批判的教育机制和公开理性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外部,加强制度建设促使高校与政府以及高校内部各权力关系法制化,维护高校自主权,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建立权威、高效的冲突解决机制。

冯沁[5](2019)在《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的制度比较与社会差异》文中研究说明“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军人队伍高素质的保持,离不开让军人具有退役安全感。移交安置,是军人脱下军装、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看似只是军人个体的问题,其实质则是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全面发展与变革大背景下,对退役军人移交安置等作出战略性的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建国至今,退役军人数千万,移交安置中确实遇到需要着眼长远强化顶层设计、立足现状解决突出矛盾的新情况。因受制于历史遗留、现实困难和维权受挫,导致退役军人不满情绪,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大量的军转干部挤占地方编制,市场化的企业在接受指令性安置退役军人时也叫苦不迭;若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不利于在社会上形成尊崇军人、尊崇英模的风气。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安置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现役军人的训练热情和适龄青年的参军激情。军人与国家是签订了生死契约的,是一种生死血盟。善待老兵是国家的良心,更是社会的责任。当今世界各国虽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在退役军人安置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认识,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上有着通用的方法和对策。他国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值得结合我国退役安置工作实际进行借鉴和参考,对维护让退役军人群体权益,激发军人奉献热情,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世界各国的退役制度出发,首先,研析“自谋职业型”“计划安置型”“双轨制”三种安置模式的典型国家的经验做法;其次,回顾我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历史沿革,且通过前期调研和访谈资料收集对中国退役安置的现状进行描述和特点归纳;最后,通过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的比较及中国退役安置改革现状及特点的梳理,提出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整合)、工作运行机制(路径)、政策制度设计(创新)的优化建议。

刘健[6](2018)在《SE公司中国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国的市场环境欣欣向荣,经济增长呈现高速的发展,一些世界知名的工业品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加速进行攻城掠寨,蚕食已有的市场份额。其中,有一些公司高速扩展,导致公司的利润率下降;有一些公司重点进行中低端市场的抢夺,以将公司的知名度进行推广;还有一些公司在高端市场上稳定发展,使公司的赢利点增加。所有公司都在市场上竭尽所能的施展策略,并根据市场状况和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以制定出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提升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是当前所有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SE公司,本文运用了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等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对SE公司中国业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对SE公司中国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SE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有效性,进而提升SE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促进SE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对SE公司中国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分析,希望能够为克、SE公司明确其发展方向,帮助公司选择、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提高竞争力。同时还能够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行业快速稳定发展。

尹妙群[7](2016)在《角色与冲突—当代建筑师职业群体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新型城镇化运动的背景下,建筑师已经成为了当代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职业团体。在社会变迁过程当中,虽然不同的社会群体遭遇到了不同的困境,但建筑师群体所遭遇到的困境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更具有典型性。全球化的作用使得中国建筑的民族性特征与非民族性特征本身就存在着冲突,建筑师在两种特征之间处于徘徊与犹豫的状态。除去群体自身的问题外,建筑师遭遇了职业自主权力式微的困境,国家的过分干预超出了国家监督的权力范围,使得建筑师在互动场域中弱化了知识语境下的专业优势,并逐步丧失对建筑设计的职业决策权力。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所面临的以职业自主权丧失为核心的职业困境影响着建筑师群体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方式。为了厘清建筑师群体面临的困境以及所处冲突场域的结构关系,需要进一步挖掘建筑师群体所面临的职业困境的缘由,寻求予以解决职业困境的方法。本文在结合了文献研究法、个案深度访谈法以及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职业、角色以及冲突的社会学视角对建筑师群体以及面临的职业困境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四个发现: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的发展受到了近代西方建筑文化意识侵入的影响。在近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建筑匠工开始转型为具有现代职业特征的建筑师。相比较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匠工,西方的建筑师率先完成了建筑师行业的建立,并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西方建筑师的职业权力与职业内容。中国传统的建筑匠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直至唐朝才开始逐渐摆脱了原有的“百工”职业身份。除去职业身份的变化外,中西方建筑师在早期开始的分化的道路上各自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进程后,又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了群体发展的趋同。本文以社会学视角介入研究时发现建筑师的职业重心正在从关心建筑转移到关心城市空间中的人,建筑师正在认知社会学的理论,同时也在被社会学的理论所影响。建筑师职业身份的变化虽然带来了社会地位的变化,但是没有改变建筑师需要依附于权力的社会结构关系,而是继续着遵从于权力而不是服务权力的职业模式,职业权力的反抗与行政权力的反制使得建筑师群体与权力精英之间频现冲突。在现代民主化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师的职业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本应存在的制度性隔阂并没有很好的建立,现有的行业制度也只是单向的管理建筑师群体,没有对建筑师的职业权力进行一个很好地保护。建筑是是民族化与国家化的符号,对于当代建筑师群体的关注也是对当代城市发展的关注,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关心,国家权力应该给予建筑师更多的权力空间。在国家权力过分的干预下,中国当代建筑师群体与西方建筑师相比缺乏主体意识的正确表达。建筑师群体的发展与个体的成长需要依托于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中国新型城镇化运动为中国建筑师群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性红利。但是建筑师群体也显性化的表现出了周期性的特征。在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建筑师普遍遭遇到了权力精英通过权力将个人意识投射于公共建筑的设计之上的问题,建筑师的决策权遭遇了行政权力的替代。职业的不独立使得建筑师群内部出现了消极的群体发展导向。建筑师在面临国家的过分干预时已经开始出现部分的反抗,却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当建筑师群体在面临冲突与矛盾一定的程度时,便以大量的建筑师快速分流的方式进行群体性的应对。虽然建筑师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遭遇了群体性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更新起到了至关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空间区域内部居民行为方式与个体意识的转型。建筑师的设计过程是知识生产与创意的植入,是新型生产方式的代表,构建中国建筑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建筑,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建筑师也是在对城市这一有机体进行综合性的空间设计。城市的更新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变化,也是城市肌理的创新、传统市民关系的重构以及新型城市美学的定义,建筑师设计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不同的建筑作品将城市的文化与集体的记忆予以保留,而不同的时代也能够通过建筑作品进行集体记忆的转换。

任卫东[8](2015)在《地方经验与国家政策:全国高校统一招生的上海地方实践(1949-1959)》文中认为1950年代初,国家通过教学改革、私立大学改造、院系调整等一系列举措,建立了以高度集中和专业化为特色的苏联式高等教育体制。高校全部收归国有,按照国家建设计划重新布局,建立了一大批专业院校。在这一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不再是追求“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学术殿堂”,而是为国家培养、提供建设干部和专业人才的“人才工厂”。为了保证考生来源,完成高校招生计划和国家人才计划,国家借鉴民国时期国联教育考察团的建议和国民政府的尝试,将1949年上海全市“国立”高校统一招生的地方实践逐步扩大,1952年正式建立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制度。从统一招生到高校标准化培养,再到毕业生统一分配,国家建立了按计划培养人才的一整套机制,并将高等教育同国家体制直接联系起来,对高等教育实现了全面管控。在高度集权化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下,国家利益和国家需要成为高校招生的最高标准,高校自身在招生中逐渐退居一种“缺席”状态,考生个人也被要求无条件服从国家需要,甘当国家建设的“螺丝钉”。这种高度集权化的教育制度,在其地方实践中逐渐暴露出国家同高校自主权、国家意志和考生个人意愿,以及全国同一性与地方差异之间的矛盾。高校、个人同国家之间,以及地方同中央之间,多次互动,由此引发多次统一招生存废之争和统一招生组织形式的数次变迁。直到1959年,统一招生制度才最终以中央统一计划、分省统招的形式定型。但是,招生政策的这种变动和调整并不意味着高度集权化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并不表明高校、个人同国家之间或地方同中央之间进行利益博弈,而是国家因应统招地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和矛盾做出的政策性调整,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持教育体制的有效运转,保证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地方实践中遭遇的问题和矛盾成为国家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而在地方实践中产生的地方经验则直接为国家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内容。

魏统朋[9](2013)在《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量表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参与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类型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调查的306名农民工中,认为向下流动的占17.3%,水平流动的占55.2%,向上流动的占27.5%。向下流动的农民工表现为: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低;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水平流动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多数,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职业技能有待提升,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收入不算高;保险意识增强,社会保障不算全;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消费不算低。向上流动的农民工以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较大比例,拥有职业技能的比例较高,他们工作时间较规范,收入高;居住条件较“优越”,消费高;社会保障较全面,心气高。2.对影响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访谈发现追求城市梦想的农民工逐渐意识到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并寻求特殊的提升方式。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年龄轻有经验、拥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农民工具备人力资本优势,他们实现垂直向上流动的现实条件要优于其他农民工,他们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动力更足,融入城市的主观意愿更强。对社会地位变化感知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农民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社会网络规模不同。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收入水平高、年龄小、社会保险缴纳数量多、居住面积大、社会网络规模大的农民工感知社会地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女性比男性农民工更容易感知社会地位的变化。3.对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进行了比较分析。社会地位变化感知不同的农民工在身份认同、购房意愿、落户意愿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自我感知向上流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更加倾向于城市,购房意愿最积极,落户意愿最强烈。4.对成功实现市民化农民工的向上流动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获得荣誉称号、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农民工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促进策略。5.本研究在参考有关休闲参与量表的基础上,修订了比较适合我国农民工的休闲参与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工的休闲参与特征。研究修订的农民工休闲参与量表包含5个维度,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当前农民工的休闲参与内容。本研究将农民工的休闲活动划分为消遣类、娱乐类、社交类、运动类、提高类五个维度。农民工的休闲参与行为反映出的特征为:农民工的休闲活动类型以消遣类、娱乐类为主,社交类、运动类活动增多;新生代农民工及未婚农民工的休闲参与更积极,男性农民工的运动参与更多。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参与行为存在显着差异。水平流动农民工参与消遣类、娱乐类、提高类休闲活动的频率都是最高的,向上流动农民工参与社交类、运动类休闲活动的频率最高。6.本研究对农民工休闲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用以测量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休闲态度。对农民工的休闲态度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民工的休闲行为态度得分最高,表明农民工有着积极的休闲体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农民工选择参与休闲活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情感态度得分最低,可能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务工环境所致。对社会地位变化感知不同的农民工其休闲认知态度、休闲情感态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感知社会地位下降的农民工其休闲态度明显偏低。7.本研究对休闲制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用以测量我国农民工群体运动类休闲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受到的结构性制约最强,受到人际间制约的得分最低。时间和费用的制约是农民工感受最为普遍的和强烈的制约因子。没兴趣、懒惰和缺乏运动技能是影响农民工最大的个人内在制约因素。8.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农民工的休闲参与对于城市融入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研究提出了农民工通过休闲参与增强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城市融入的可能机制。休闲应成为促进农民工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力量。

李娜[10](2013)在《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退休再就业作为新型劳动用工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当代劳动生活领域,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现行立法对这一特殊就业群体并未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制,实践中关于退休再就业人员的法律身份,用工关系属性、法律适用等问题均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直接影响着退休再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实现。基于此,本文以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为研究题域,就退休再就业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其次,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再次,总结学界关于退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评价。最后,交代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了退休再就业及其法律规制的一般理论问题。首先,厘定退休与退休再就业的基本内涵。对于退休再就业概念的界定选择采用要素分解的方式,即通过分别对退休和再就业进行界定获得退休再就业的内涵。为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本文还对退休再就业与老年人就业、超龄者再就业、退休返聘、非正规就业等近似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对退休再就业的类型进行了剖析。其次,探究退休再就业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作为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用工形式,退休再就业的法律规制应当如何选择?对此本文立足于劳动者分层理论和劳动权保障理论进行了剖析和论证。本文认为,退休再就业人员作为新时期劳动者分层发展的典型代表,对其劳动权的保障是正视我国劳动力市场多元化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再次,分析退休再就业及其法律规制的社会基础。法律规制的出现和发展往往以现实的需要为动力,退休再就业问题也不例外。退休再就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满足了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同时也实现了退休人员的生存发展权。但立法的缺失却使退休再就业纠纷频频发生而不得解决,因此对该问题进行法律规制迫在眉睫。最后,通过对国外退休再就业法律规制的立法例考察,以及我国退休再就业法律规制历史演变的梳理和评价,为新时期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和用工关系属性的确定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三章论述了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问题。本章首先论述主体资格认定问题在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中的意义。劳动者身份的确认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法倾斜保护的前提,由此,退休再就业人员身份的确定关系到其受法律保护的程度。但退休再就业人员在年龄和社会保险方面的特殊性导致其主体资格的认定存在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争。本章基于实质平等和发展权保障等理论对该争议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国内外劳动立法对于劳动者的界定,指出我国现行劳动立法中劳动者概念的缺失和判定标准的僵化是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困难的根源。最后,基于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者界定的不足,以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为契机,提出完善措施,即在厘定劳动者概念的基础上重构劳动者判定标准,包括基于从属性标准的考量,基于劳动者分层保护理论的考量,基于方法论改革的考量。第四章论述了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的法律属性。本章首先梳理了关于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法律属性的学理见解,并进行归纳和分析。其次,对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法律属性的司法解释进行了介绍和解析。该司法解释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对这一问题予以明确规定的法律文件,其根据退休人员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对其再就业用工关系属性给予不同的规定。本文基于该司法解释的出台背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最后,在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进行界分的基础上,肯定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的劳动关系属性,并进一步论证退休再就业与适龄劳动者就业压力之间的可协调性,及劳动法调整机制弹性化的势在必行。第五章论述了退休再就业之权益保护。权益保护既是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的起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本章首先对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退休再就业之所以能够走进人们的视野原因即在于对这一特殊劳动者群体的权益保护存在必要性与正当性,但立法的缺失导致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研究处于理论与实务相分离的状态,非体系化及过度分散是制约实施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的致命硬伤。面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内容的广泛性和多元化,本文选择其中存在较大争议,并与适龄劳动者应当区别对待的权利内容进行专门研究,包括同工同酬权益、养老保险权益及工伤保险权益三个方面。在突出退休再就业人员特殊劳动者身份的前提下,结合实践中退休再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与现状,提出进行保护的思路设想。通过上面相关法律问题的解析,本文得出结论,即退休再就业应当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并予以法律规制上的完善。这既是劳动法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我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变革,劳动用工形式多元化趋势,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未来十年内何种素质人才最吃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十年内何种素质人才最吃香(论文提纲范文)

(3)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
        二、语言保护政策措施成效低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多元文化与教育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相关研究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五、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二章 台湾原住民族及其语言教育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概述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背景分析
        一、学生人数构成
        二、原住民学生就学人数
        三、各县市原住民学生分布情况
        四、各级学校原住民学生族籍分布情况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族语使用情形分析
        一、使用族语状况
        二、族语能力自评
        三、参加族语认证情况
第三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历史演进
    第一节 “二战”前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一、“荷西”时期(1624-1662 年)
        二、“明郑”时期(1662-1683 年)
        三、“清领”时期(1683-1895 年)
        四、“日据”时期(1895-1945 年)
    第二节 “二战”后到解严前的族语教育政策
        一、社会环境变迁推动政策修订
        二、实施国语政策削弱原住民族语言
    第三节 解严后到《原住民族教育法》的族语教育政策
        一、族群意识兴起促使政策转变
        二、多元文化下的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第四节 《原住民族教育法》后的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一、正视本土文化完善政策制定
        二、振兴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第四章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分析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法律基础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三、对现行原住民族语言保护规范的分析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管理体系
        一、台湾“教育部”
        二、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
    第三节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一、法源基础
        二、信念价值
        三、现有问题分析
        四、计划目标
        五、执行策略
        六、预期效果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规划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课程规划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师资培育规划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材编辑
        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认证制度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育基本状况分析
        一、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师资结构
        二、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课程编排方式
        三、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材使用情况
    第二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行政管理分析
        一、学校执行相关配套措施
        二、学校政策执行成效评鉴
    第三节 学校族语教学分析
        一、族语教师教学信念引导教学实践
        二、族语教学策略分析
    第四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检视
        一、学校行政的困境
        二、教师面临的困境
        三、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困境分析
第六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一、跨族群通婚带来的语言困境
        二、部落的文化经营的变化
    第二节 教育政策因素分析
        一、语言同化政策的影响遗留
        二、菁英族人族语危机意识淡薄
    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一、学校氛围的营造
        二、族语师资老化与断层问题
        三、族语教师信念影响教学实践
        四、族语认证引导族语教学策略
        五、教学策略影响教学成效
    第四节 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一、部分家庭对族语教育的重视
        二、遭受家长漠视的族语教育
第七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传承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教育
        一、坚持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
        二、坚持理解共荣的发展路径
    第二节 语言与语言教育
        一、多元文化中语言的地位
        二、语言教育的政策规划
        三、多元文化中的语言教育
    第三节 语言教育问题
        一、语言教育的功利性强
        二、有语无言的教育生态
        三、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的资源匮乏
        四、原住语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节 语言教育政策的修正
        一、遵循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第五节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支持与保障
        一、培育社会文化
        二、增加资源投入
        三、建构社区-家庭-学校的语言共同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族语师资是落实政策的关键主体
        二、族语教材是实施政策的重要载体
        三、家庭是实践政策的核心力量
        四、族语认证分级制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政策工具
        五、使用族语的场域与机会是保障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保护和发展原住民族语言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成年人学习族语的途径
        二、提高族人对族语的重视
        三、创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
        四、保障族语教师职业发展
        五、优化族语教师团队结构和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
附录二:十二年国教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文
附录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
附录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附录五:访谈邀请函
附录六:访谈同意书
附录七:访谈大纲
后记

(4)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域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法
        二、规范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四、历史分析法
第一章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高校权力的本质属性
        一、高校权力的理论界定
        二、高校权力的独立属性
        三、高校权力的政治属性
        四、我国高校权力政治、独立属性的协调
    第二节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原则
        一、高校自主原则
        二、学术自由原则
        三、有限干预原则
    第三节 高校权力设置与运行的主体定位
        一、教授治学
        二、学生自主
        三、行政辅助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高校权力制约的机理与法治化
    第一节 高校权力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权力造“势”现象的固有弊端
        二、道德制约权力的内在缺陷
    第二节 高校权力制约机制的模式转型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溯源
        二、监督机制向制约机制转化
    第三节 高校权力制约机制法治化的表现形式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以权利制约权力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现实结构
    第一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历史演进
        一、建国前高校的权力结构
        二、建国后高校的权力结构
    第二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内部关系
        一、党委和校长
        二、学术委员会
        三、普通教职工
        四、学生
    第三节 我国高校权力结构的外部关系
        一、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二、高校与市场的关系
        三、高校与社会的关系
        四、司法在高校权力外部关系中的作用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高校权力滥用产生的环境因素
        一、社会生活的剧变
        二、价值观念的迷失
        三、规则意识的淡薄
        四、“潜规则”的滥觞
    第二节 我国高校权力滥用的主要特征
        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混同化
        二、基建工程领域权力滥用频发
        三、查处权力滥用依赖政策导向
    第三节 我国高校权力运行的制度障碍
        一、高校的自主权缺位
        二、权力结构错乱混杂
        三、制度规则设计粗放
第五章 我国高校权力制约法律机制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构建高校权力制约法律机制的规范性基础
        一、机制是法律实施的关键环节
        二、机制是制度变迁的重要路径
        三、机制是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高校内部权力制约机制优化
        一、合理配置高校权力结构
        二、完善学术自由保障机制
        三、规范学术权力运行机制
        四、建立人文批判的教育培养机制
        五、健全公开理性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三节 高校外部权力制约机制完善
        一、加强法规机制建设
        二、落实高校的自主权
        三、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治理
        四、建立权威、高效冲突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学术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报纸文章
    五、英文文献
    六、电子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的制度比较与社会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对国内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研究
        二、对国外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世界各国军人退役安置的做法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典型做法
        一、“自谋职业”型
        二、“计划分配”型
        三、“双轨制”
    第二节 国外退役军人安置做法的经验和启示
        一、立足国情的顶层设计是政策落实之基
        二、法律体系构建完善是维护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
        三、捋顺体制整合管理机构为政策落地提供保障
        四、教育培训系统科学是退役保障的重中之重
        五、就业扶持相关礼遇是确保退役军人顺利“转型”关键
第三章 中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国退役安置历史沿革
        一、革命战争时期的萌芽阶段(1941年-1949年)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起步阶段(1950年-1965年)
        三、“文革”时期的停滞和恢复阶段(1966年-1985年)
        四、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发展阶段(1985年-2000年)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实施效果
        一、以国家规定为主、地区办法为辅的政策实施
        二、以计划安排为主、自谋职业为辅的退役路径
        三、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服务体制与机构保障设置
        四、经济补偿为主、教育培训与就业扶持为辅的运作思路
    第三节 当前我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的实施效果
        一、安置规制利好政策与时俱进
        二、安置途径的选择日趋多元化
        三、机构整合与权责匹配有所突破
    第四节 中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性
        二、制度的渐进性
        三、工作的系统性
        四、政策的人本性
第四章 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现状比较
    第一节 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现状的相似之处
        一、施行与国情相符的退役安置政策
        二、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安置目标趋同
        三、根据服役年限计发退役经济补偿
        四、重视教育培训为再就业保驾护航
        五、倚靠政策优待竭诚提供就业扶持
    第二节 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现状的不同之处
        一、国情国体有别决定安置模式的选择
        二、机构职能差异造成保障效能的各异
        三、培育机制完善程度影响后续的效果
        四、保障水平与待遇标准存在的差距
    第三节 当前中国退役军人安置存在的问题
        一、退役法律体系仍需完善
        二、安置移交颇为被动
        三、退役保障较为滞后
        四、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五、退役群体自身短板和社会认同的缺失
第五章 当前中国退役军人安置深化改革现状
    一、自上而下退役事务管理工作体系构建
    二、快速推进政策法律研制并陆续出台
    三、创新的退役保障和优抚措施提升实施
第六章 国外退役军人安置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退役军人安置模式
        一、建立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
        二、探索退役军人安置制度的新路径
    第二节 夯实退役事务机构职能
        一、理顺现有管理机构职能
        二、激活相关服务联动机制
    第三节 完善退役军人社保体系建设
        一、调整教育培训思路
        二、提高退役待遇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SE公司中国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2 竞争战略
        2.2.1 总成本领先战略
        2.2.2 差异化战略
        2.2.3 专一化战略
    2.3 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工具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工具
        2.3.3 SWOT分析工具
第三章 SE公司中国市场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分析
        3.2.1 行业特点
        3.2.2 行业挑战
        3.2.3 行业发展趋势
    3.3 竞争分析
        3.3.1 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分析
        3.3.2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3.3.3 替代品分析
        3.3.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3.3.5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第四章 SE公司中国市场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4.1 SE公司中国市场相关情况概述
    4.2 内部资源分析
        4.2.1 物力资源
        4.2.2 人力资源
        4.2.3 品牌资源
        4.2.4 社会责任
    4.3 内部能力分析
        4.3.1 生产制造能力分析:自动化设备及流程
        4.3.2 营销能力分析
        4.3.3 研发能力分析
    4.4 SE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第五章 SE公司中国市场战略定位与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分析
        5.1.2 劣势分析
        5.1.3 机会分析
        5.1.4 威胁分析
        5.1.5 SWOT分析结论
    5.2 SE公司战略规划
        5.2.1 愿景
        5.2.2 使命
        5.2.3 战略目标
    5.3 SE公司战略选择
        5.3.1 差异化战略
        5.3.2 一体化战略
第六章 SE公司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
    6.1 差异化战略实施
        6.1.1 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6.1.2 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6.1.3 拓展解决方案做到产品差异化
        6.1.4 拓展解决方案做到组织结构差异化
    6.2 一体化战略实施:并购
        6.2.1 确定并购思路
        6.2.2 SE公司并购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角色与冲突—当代建筑师职业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
    一、职业与职业化理论视角
        1、职业及其社会意义演化的研究
        2、职业研究的职业化范式转向
        3、职业自主性与结构化的社会关系
    二、互动理论视角
        1、角色理论
        2、场域理论
    三、冲突理论视角
        1、冲突理论溯源与代表性研究视角
        2、冲突的产生原因与发生机制
        3、冲突的形式、结果与应用
第三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建筑师群体的文献研究
        1、建筑师的代际划分及特定群体研究
        2、建筑师的职业与符号研究
        3、知名建筑师的个案研究
    二、关于职业自主性与职业-国家冲突的文献研究
        1、职业的自主性研究
        2、国家-职业关系与冲突研究
        3、职业困境研究
    三、关于作为创意阶层特定群体视角的文献研究
        1、创意群体的发展与演化研究
        2、创意群体与空间关系的研究
        3、创意群体的城市影响研究
第四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的定义与区分
        2、研究对象的分类
        3、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地域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深度访谈法
        3、参与式观察法
    三、研究过程
第五章 固化与束缚: 传统社会中的建筑“匠人”
    一、中国传统建筑匠人的职业肇启与早期分化
        1、中国建筑匠人的起源
        2、传统建筑匠人职业身份的确立与分歧
        3、职业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区隔
    二、朝代更迭下的“匠人”地位
        1、社会分工专业化进程中的传统职业地位的摆脱——都料匠
        2、多元化职业身份的融合——文人匠师
        3、西方建筑文化意识影响下的皇家建筑匠工——样式雷
    三、建筑师现代职业化的发生
        1、现代职业化建筑师概念的正式发生
        2、前苏联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师”群体
        3、市场化体制下的新“建筑师”
第六章 寻位与错位: 建筑师的职业认知与职业困境
    一、急速增长的群体
        1、西方建筑理论“试验场”的激励
        2、本土建筑文化自觉的需求
        3、创新与知识生产的嵌入
    二、职业认知与选择
        1、认知偏差的次级选择
        2、代际压力下的被动选择
        3、“他我”与自我建构
    三、趋同与异化
        1、代际特征显性化下的意识趋同
        2、建筑师的职业异质化
        3、国家干预下的职业身份错位
第七章 职业与扮演: 建筑师的常人生活
    一、日常生活方式的代表性图景
        1、婚姻: 女性建筑师的边际人化
        2、私活: 生活的常态
        3、格调: 消费与社交中的个人追求
    二、日常工作场景的再现与深描
        1、揉合: 日常工作对生活的挤压
        2、师徒: 传帮带与反哺
        3、祛魅: 本土化印记的凸显
    三、甲方乙方: 一个典型的工作过程
        1、初接项目的喜悦与责任
        2、历时7年共15次修改与5次“报建”的无奈
        3、“借鉴”而来的成功
第八章 关系与利益: 冲突场域的主体与构型
    一、何为建筑师职业自主性
        1、从职业自主性到建筑师职业自主性
        2、建筑师职业自主性的内涵与特征
        3、厕所的困扰——职业自主性遭遇干涉的影响
    二、冲突场域的网络
        1、位置——场域中的主体性角色
        2、空间——权力场域下的冲突场域
        3、结构——场域内部的角色关系及其流变
    三、冲突场域中的利益主体与利益构成
        1、权力精英—政治需求与个人意志投射
        2、住建部门—代理权力下的前途
        3、建筑使用者—参考性的使用建议
        4、建筑设计单位—经济利益与名声
        5、建筑师—职业权力与个人声誉
第九章 权力与冲突: 冲突场域的客体与功能
    一、冲突的认知
        1、冲突的发生
        2、不同视角下的冲突现象
        3、冲突的发生机理
    二、冲突现象的类型与过程
        1、互动中的冲突
        2、认知分歧下的冲突
        3、利益纷争中的冲突
    三、冲突的社会功能与对策
        1、冲突的正功能
        2、冲突的负功能
        3、制度与意识的双向治理
第十章 根源与调适: 职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
    一、冲突现象的场域内部要因
        1、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分歧
        2、“功能-文化-社会”建筑模式的建立
        3、场域信任关系差序格局中的边缘化
    二、职业与权力冲突的社会背景
        1、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符号认知差异
        2、区隔的替代性消失
        3、调适机制的缺乏
    三、冲突感知下的群体趋向
        1、秩序: 群体内部秩序的弱化与群体归属感的式微
        2、身份: 中西方建筑师不平等的认知与待遇
        3、职业: “产品”意识对“作品”意识的替代
第十一章 文化选择与自适应:建筑师群体的现代性表达
    一、从建筑空间到城市空间
        1、隐性化职业责任与显性化职业需求下的城市设计
        2、社会价值表达与整体意识投射
        3、从建筑到城市——一种生产空间的空间生产方式
    二、从市民关系到城市意象
        1、空间创新与行为方式再塑
        2、城市文化元素的回归
        3、集体记忆的转换
    三、非理性繁荣后的群体发展思考
        1、理性的归位
        2、价值标准的重构
        3、隐性的正功能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本信息问卷与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录及基本概况
附录三: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告知书
附录四: 1998-2014年开设建筑学专业高校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全国本科招生数及全国本科毕业人数
附录五: 成果目录
致谢

(8)地方经验与国家政策:全国高校统一招生的上海地方实践(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综述
    概念辨析
    史料来源
    研究内容
    文章结构
第一章 高校的“缺席”:国家主导的高校统一招生
    第一节 断裂中的延续:民国时期的高校统一招生尝试
    第二节 国家管控的肇始:1949年上海全市“国立”高校统一招生
    第三节 从“学术殿堂”到“人才工厂”:国家对高校的新定位与统一招生制度(1950—1952)
    第四节 统一招生存废之争:从国家与高校的角度(1952—1959)
    小结
第二章 全国与地方:统一招生的组织形式变迁(1952—1959)
    第一节 全国统一调配下的地域矛盾:以1952年的上海为例
    第二节 分区统招下的省市矛盾:以1955—1957年的华东区为例
    第三节 “放权”与“收权”:统一招生的定型(1958—1959)
    小结
第三章 国家建设的“螺丝钉”与实现个人价值:统一招生中的国家与考生
    第一节 “服从国家需要”:统一招生中国家话语的形成(1950—1952)
    第二节 “计划调配”与考生志愿
    第三节 升学与劳动:招生计划变动与考生志愿
    小结
第四章 政治与统一招生:政治审查标准与实践的变化
    第一节 1956年以前高校统招中的政治审查:以上海为例
    第二节 “个人品行”:1957年上海的政治审查实践
    第三节 “政治挂帅”:1958年“教育革命”与高校招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1.3.2 关于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研究
        1.3.3 关于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研究
        1.3.4 关于农民工休闲行为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访谈对象
        2.1.2 问卷调查对象
        2.1.3 量表测量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观察法
    2.3 问卷调查法
    2.4 量表法
        2.4.1 量表修订程序
        2.4.2 量表信度分析
        2.4.3 量表效度分析
    2.5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研究
    3.1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类型
        3.1.1 向下流动
        3.1.2 水平流动
        3.1.3 向上流动
    3.2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3.2.1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3.2.2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3.2.3 农民工社会流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3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
        3.3.1 身份认同意愿
        3.3.2 购房意愿
        3.3.3 落户意愿
    3.4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径分析
        3.4.1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径与条件
        3.4.2 农民工社会流动存在的问题
        3.4.3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促进策略
第四章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研究
    4.1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分类
        4.1.1 消遣类休闲行为
        4.1.2 娱乐类休闲行为
        4.1.3 社交类休闲行为
        4.1.4 运动类休闲行为
        4.1.5 提高类休闲行为
    4.2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特征
        4.2.1 消遣类休闲行为特征
        4.2.2 娱乐类休闲行为特征
        4.2.3 社交类休闲行为特征
        4.2.4 运动类休闲行为特征
        4.2.5 提高类休闲行为特征
第五章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5.1 农民工的流动意愿
        5.1.1 身份认同意愿的影响
        5.1.2 购房意愿的影响
        5.1.3 落户意愿的影响
    5.2 农民工的休闲态度
        5.2.1 农民工的休闲态度分析
        5.2.2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态度
    5.3 农民工的休闲制约因素
        5.3.1 结构性制约因素
        5.3.2 个人内在制约因素
        5.3.3 人际间制约因素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理论设想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设想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农民工休闲参与量表的修订
    附录2 农民工休闲制约量表的修订
    附录3 进城务工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4 休闲参与量表
    附录5 休闲态度量表
    附录 6 休闲制约量表(运动类休闲)
    附录7 访谈提纲
    附录8 访谈资料
    附录9 访谈日记
    附录 10 作者学习及科研经历

(10)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目的
    1.3 研究现状及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退休再就业及其法律规制概说
    2.1 退休再就业的概念界定
        2.1.1 退休再就业的涵义解析
        2.1.2 退休再就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1.3 退休再就业的类型剖析
    2.2 退休再就业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2.2.1 劳动者分层理论
        2.2.2 劳动权保障理论
    2.3 退休再就业及其法律规制的社会基础
        2.3.1 退休再就业背后的社会问题
        2.3.2 用人单位经营的需要
        2.3.3 退休人员生存发展的需要
    2.4 退休再就业法律规制的立法例考察
        2.4.1 退休再就业域外法律规制的沿革
        2.4.2 退休再就业域外法律规制的基本内容
        2.4.3 我国退休再就业法律规制的历史演进及其评价
第3章 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3.1 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的一般理论问题
        3.1.1 主体资格认定与退休再就业法律保护的关系
        3.1.2 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的司法困惑
        3.1.3 退休再就业主体资格认定的理论反思
    3.2 主体资格认定之关键——劳动法上劳动者之界定
        3.2.1 劳动法上劳动者的本质特征
        3.2.2 劳动者界定的比较法考察
        3.2.3 我国劳动法上劳动者的界定及其评析
    3.3 退休再就业劳动者身份之认定
        3.3.1 明确劳动者之概念
        3.3.2 退休再就业劳动者身份之考量因素
第4章 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的法律属性
    4.1 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法律属性之学理见解及其评述
        4.1.1 绝对性学说及其评述
        4.1.2 相对性学说及其评述
    4.2 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法律属性之司法解释及其评述
        4.2.1 “社会保险标准说”的出台背景
        4.2.2 “社会保险标准说”的评述
    4.3 退休再就业劳动关系属性之确认
        4.3.1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分
        4.3.2 退休再就业劳动关系属性确认的效果分析
        4.3.3 退休再就业呼唤劳动法调整机制的弹性化
第5章 退休再就业之权益保护
    5.1 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概述
        5.1.1 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5.1.2 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的现状
        5.1.3 退休再就业权益保护的困惑
    5.2 退休再就业同工同酬之保护
        5.2.1 同工同酬的涵义解析
        5.2.2 退休再就业同工同酬保护之问题与出路
    5.3 退休再就业养老保险权益之保护
        5.3.1 退休再就业养老保险的立法现状
        5.3.2 退休再就业养老保险权益保护之基本思路
    5.4 退休再就业工伤保险权益之保护
        5.4.1 退休再就业工伤保险的立法现状
        5.4.2 退休再就业工伤保险权益保护之基本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未来十年内何种素质人才最吃香(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报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媒介支持研究 ——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为例(2010-2019)[D]. 韩翼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D]. 郑美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我国高校权力制约及其法律机制研究[D]. 白立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中外退役军人安置的制度比较与社会差异[D]. 冯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6]SE公司中国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刘健.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7]角色与冲突—当代建筑师职业群体研究[D]. 尹妙群. 南京大学, 2016(05)
  • [8]地方经验与国家政策:全国高校统一招生的上海地方实践(1949-1959)[D]. 任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2)
  • [9]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D]. 魏统朋.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10]退休再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 李娜.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未来十年,什么样的人才最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