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热力资源与两作物产量初步分析

辽宁省热力资源与两作物产量初步分析

一、辽宁省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魁[1](2012)在《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在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气候变化问题直接涉及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及全球能源利用的结构和数量,已经成为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对世界和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尺度的,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其中负面影响更大。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较为严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中国国民经济主要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在气候变化下将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粮食生产会变得不稳定,粮食产量波动变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适应性措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均将以减产为主;二是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会发生变动,作物种植制度可能产生较大变化;三是农业生产条件会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本因为气候变化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加强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探讨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已成为国际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分析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正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主要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一般不涉及社会经济因素。粮食生产不仅受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还受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需要作为气象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来加以研究。在目前中国的气候变化研究中,自然科学领域还尚未引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而通过经济学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又缺乏气象学的支撑,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全国及各地区温度、降水量和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情况,并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总结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在实证分析中,以水稻为例,通过在C-D生产函数中加入气候因子,构建了经济-气候新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各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和地区差异,并计算分析了全国及各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利用IPCC AR4数据对B2排放情景下2020年中国各省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模拟,分别构建了气候变化影响模拟方案和气候变化适应性方案两大类模拟方案,并通过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对两类方案五种不同情景下的各地区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情景下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以及粮食种植结构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情景方案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影响。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从适应性方面提出了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近50年来,全国以及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地区的年平均温度都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90年代后的温度增幅最为明显,而西南地区的温度变化不明显,没有表现出温度升高的趋势。从降水的变化趋势看,全国以及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的年平均降水变化都不明显,而华北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从60到80年代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80年代后又趋于稳定。近30年来,全国的旱灾情况未发生明显变化,水灾表现出显着的恶化趋势;华北地区的旱灾和水灾情况都较为稳定;东北地区的旱灾表现出显着的恶化趋势,而水灾则呈现出明显的好转趋势;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的情况相似,都是旱灾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好转趋势,而水灾则表现出严重的恶化趋势;西北地区则是旱灾和水灾都表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2)温度升高对中国东北以外地区的水稻产量都有显着的负影响。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温度升高对西北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南地区,再次是华东和华北地区,对西南地区的影响最小。降水量对中国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着,这和各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变化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各地降水量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和温度的显着变化趋势有着很大差异;水稻播种面积、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有正的影响,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的影响最大,中国的水稻产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于耕地资源;农业机械投入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产量有正的影响;技术进步对中国水稻产量有显着的正影响,加快技术进步是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3)农业气象灾害每年都要造成巨大的粮食减产,全国的年平均粮食灾损为2062.8万吨,年均粮食减产百分比为4.7%。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粮食减产情况都较为严重。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情况表现出显着的恶化趋势,各地区粮食灾损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因灾造成的粮食减产百分比不断升高,粮食产量的增长有相当一部分被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所抵消,西北地区的粮食减产恶化趋势最为严重。(4)在B2情景下,2020年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0.28℃,除西藏外的各省区平均气温都将升高,中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最为明显,西南部分省区平均气温升高也较为明显,华东和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则较为适中,华北和东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较不明显;202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多数省份的平均降水量小幅增加,华东各省区的降水量增加较多,中南和西南地区的部分省份平均降水量则出现小幅降低。(5)构建了气候变化影响模拟方案和气候变化适应性模拟方案两大类模拟方案,通过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对两类方案五种不同情景下的各地区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情景下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以及粮食种植结构变化情况。气候变化影响模拟方案模拟气候变化背景下由于降雨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或由于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粮食单产下降的情景:在未来部分省区发生干旱水资源减少的情景下,粮食总产量将减少0.5%,华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粮食产量会出现减少,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粮食减产幅度均超过10%,部分省区干旱对全国粮食总产量造成的影响较为轻微,并且各个地区将会补种改种需水量较小的旱地作物以减轻干旱对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未来气温升高粮食单产下降的情景下,全国粮食总产量将减少10.1%,其中水稻总产量减少12.8%,小麦总产量减少10.0%,玉米总产量减少7.1%,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地区的粮食产量都将出现减少,而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则将小幅增加,气温上升将对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6)气候变化适应性模拟方案模拟人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广双季稻、技术进步等)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情景模拟来估计所发挥的作用:在部分省区推广双季稻的情景下,粮食总产量将增加1.5%,全国水稻总产量将增加3.7%,尤其是中南地区水稻增产达12.7%,而小麦和玉米产量则变化不明显,在部分省区推广双季稻对全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在技术进步的适应性情景下,粮食总产量将增加14.9%,其中水稻总产量增加14.9%,小麦总产量增加3.5%,玉米总产量增加22.6%,华北地区将成为我国小麦的第一大产区,而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增幅较大,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通过技术进步的适应性措施可以抵消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对未来全国粮食产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综合适应性情景下,全国粮食总产量将增加25.4%,其中水稻总产量增加35.6%,小麦总产量增加12.6%,玉米总产量增加22.6%,除西北地区外的五个地区粮食产量都将出现增长,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尤其是玉米产量增幅明显,其玉米产量将占到全国玉米总产量的一半,同时采取推广双季稻和引种的适应性措施对粮食产量的提高程度要明显高于单独推广双季稻和单独引种和技术进步。(7)到2020年我国粮食自给率为77.2%。在未来部分省区发生干旱的气候变化影响情景下,粮食自给率为76.8%,三大作物中仅玉米的自给率出现下降;在未来气温升高粮食单产下降的气候变化影响情景下,粮食自给率为69.4%,三大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均出现下降,尤其是水稻自给率下降达11个百分点;在未来部分省区推广双季稻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情景下,粮食自给率为78.3%;在引种和技术进步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情景下,粮食自给率为88.6%,水稻接近完全自给;在气候变化综合适应性情景下,粮食自给率将达到96.7%,基本达到粮食完全自给,其对于提高粮食自给率的程度要明显高于单纯推广双季稻和单纯引种和技术进步,可以抵消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从而强有力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从适应性的角度提出了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王明田[2](2012)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四川省气候变化既与全球、全国总体一致,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原因而具有其独特性。1961—2007年,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高温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冬、秋季增暖较为显着,春、夏季呈略微增温趋势;区域间比较,川西北高原增温幅度最大,四川盆地增温幅度相对较小。同时,四川省降水量持续减少,平均每10a约减少20mm;四季中,春季降水量变化不大,夏、秋季降水量减少,冬季降水量有所增加;区域间比较,盆地减少最为显着,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略有增加。2.降水总量的减少使四川省水资源呈下降趋势;大雨以下天气过程减少,连续无雨或少雨日数增多,暴雨、大暴雨呈上升趋势,导致降水有效性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业干旱的季节性和阶段性问题更加突出;气候变暖导致农田蒸散加剧,高原、高山积雪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有效灌溉用水减少,水分亏缺量进一步上升,农业生产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干旱威胁。3.收集四川省149个气象站50a(1959年—2008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等气象资料,选用国家标准中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指标,以年、季为时间尺度,研究四川省干旱频率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近50a干旱强度和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川年尺度干旱频率和强度均呈西高东低的带状分布。高发区主要在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地、盆中及盆南局部,高发区的干旱强度以中旱以上为主;少发区主要在达州、泸州、宜宾等地和乐山—眉山—雅安一带,少发区的干旱强度以轻旱为主。年际变化趋势上,干旱强度有所减弱,但最近10a明显增强,且干旱范围扩大。从季尺度看: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都是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夏季最小;季尺度的年际变化趋势,春旱强度呈减小的趋势,但范围略扩大;夏旱强度和范围都略有增大;秋旱强度呈略减弱的趋势,但干旱范围有所增大,特别是近10a来,秋旱范围增大趋势明显;冬旱强度呈略减趋势但范围有所增大。2006年等典型年实况与分析结果十分吻合,说明本文采用的干旱分级方法在四川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基于水分亏缺原理,建立玉米干旱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频率较高的时段主要为拔节-乳熟阶段,且发生面积最广。按空间分布特征把盆地划分为3个干旱区,其中大巴山以南、涪江及沱江流域在玉米全生育阶段出现干旱的频率最高,普遍都在50%以上。5.依据气温、海拔、干燥度、地形地势、地理位置等特点,将四川农业生态区划分为8个不同类型区,比较分析各区典型站点及其主要种植模式的降水满足度、降水满足度保证指数、降水盈亏产量降低率、产量降低率风险指数、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区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模式。主要结论:1)四川省各种植模式多年平均降水满足度、降水保证指数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攀枝花最低,雅安最高。2)四川省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模式、不同作物及其不同生育阶段基于降水盈亏的产量降低率多年均值差异较大。区域分布上,雅安最低,仅23%,攀西最高,达50%以上,其余地区30%—-40%;种植制度上,麦—玉—苕等旱三熟低于麦—稻等水旱轮作两熟制;作物中,小麦、油菜、秋播马铃薯高于水稻、玉米、棉花、红薯和大豆;生育阶段上,冬小麦、冬油菜、秋播马铃薯作物开花前后普遍较高,各种作物生育末期较低。3)基于自然降水,攀枝花等川西南山地干热河谷区、西昌等川西高原安宁河平原半湿润区和平武等川北半湿润山地丘陵过渡区、遂宁等川中丘陵夏伏旱频发区、巴中等川东北盆周湿润山区遭遇旱灾的风险极大,麦—玉—苕等旱三熟的产量降低率风险指数相对较小;雅安等盆地内其余地区由于阶段性降水过多引起湿害偏重,导致麦—稻等水旱轮作两熟制略优于旱三熟。4)基于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各地比较一致,较优的种植制度首先是麦(油、薯)—稻两熟制,其次才是麦(油)—玉—苕(豆)旱三熟。5)综合旱涝灾害风险、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经济效率,以及复杂地形等因素,有较好灌溉条件的农田应以麦(油、薯)—稻水旱轮作两熟制为主,而无水源保障的旱地则以麦(油)—玉—苕(豆)旱三熟为主。6.利用四川省盆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针对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等干旱灾害风险转移技术服务需求,建立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北大部、盆中及盆南部分地区,中值区主要在盆北及盆南部分地区,低值区主要在盆东北、盆西南及盆东南部分地区。

杨凤海[3](2010)在《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气候变化不断突显,全球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极端气候频繁,世界各国对此十分关注与重视。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和全国气候变暖最大地区,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灾害繁发。因此,对气候变化分析、评价与监测工作手段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在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GIS是“3S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以GIS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技术在气候要素插值和气候变化分析中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了探索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和规律,本文以GIS技术和地统计分析为支撑,将旬气候要素数据作为基础,通过相关模型对来自全省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源数据进行插补,将插值得到的区域气候要素空间表面数据存贮在数据库中,利用站点数据和插值结果分析了全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规律。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气候要素插补方法选择、气候资源数据库建设、区域气候变化分析与监测、提高区域气候变化和气候要素空间变异分析手段、完善农业信息化内容和手段、开发利用区域资源和农业发展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气候要素数据的空间插补与计算。本文以ArcGIS为支撑,80个气象站点观测的1997-2006年10年的气候要素数据为插值样本,考虑区域地面高程(DEM)、坡向、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覆被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协同克里格(Cokriging)、径向基(RBF, Radial Basis Functions)等方法,对全省旬气候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等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它们全省范围内1km×1km所有单元较高精度的空间表面数据,其中36个旬降水量插值结果均误差、平均标准差和均方根标准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007mm、-0.015和1.011,表明所用插值方法对于气候要素的插值是一种适当、可信的方法。进而通过地图代数方法(栅格叠加)得到相应气候要素月、年时间序列空间分布数据。2.气候要素空间数据库创建。将插补得到的气候要素及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以ArcGIS Geodatabase模型为支撑,在ArcCatolog环境下,建立了集旬、月和年时间序列的气温、降水量、积温、温润指数、地温、蒸发量等气候要素以及土地利用区域、行政区划、气象站点等栅格数据集(Raster Datasets)、矢量要素集(Feature Datasets)于一体的气候要素空间数据库。3.气候要素时空变异分析。通过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异分析,得出全省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如下:1)近10a来,旬平均气温有波动。从空间上看,东南部和东部地区变化较小,其它地区变化较大;从时间上看,11-13、12-14、19-21旬的平均气温有平稳下降趋势,15-17、26-28和27-29旬的平均气温有平稳升高趋势:7月份平均气温有稍许下降趋势,9和11月的平均气温稍有上升趋势,5-9月平均气温升高约1.0℃,平原地区升温幅度大于山地丘陵区。气象站年平均气温移动变化以2.9℃为均值在2.5-3.3℃之间,略有升高和波动迹象,但无明显上升趋势。与多年平均气温相比,也无明显升高。春夏之交一些旬期平均气温变化率降低趋稳,夏秋之交一些旬期平均气温变化率升高,表明实际物候有向后延迟的迹象。2)旬降水量及其波动在时间上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征;月降水量也呈中间大、两头小,但其波动却是中间小、两头大;年降水量基本是以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为最大,向周边逐步减少,且以向大庆、齐齐哈尔方向递减最快,其它方向递减较慢。原来多年降水量较大的峰值区域降水量减少,地区间降水量较差减小。全省插值和计算的年降水量为524.6mm,与历史数据相比减少幅度约为60mm。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一带降水量相对较大,松嫩平原西部和大兴安岭西麓相对较小,地区间降水量分布不均。3)13-27旬湿润指数在平原地区波动变异较大,山地丘陵地区变异较小。齐齐哈尔变异最大,牡丹江变异最小。7月份波动变化最小,最大在春季的5月份。4)13-27旬的积温在山地丘陵地区和松嫩平原地区变异较大,三江平原地区变异较小。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这两大平原之间的积温变异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大兴安岭、伊春、齐齐哈尔等地、市旬积温波动变异较大,七台河、佳木斯等市波动变异较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地、市年积温相对较低,而位于平原地区和东南部地区相对较高。七台河、鸡西、佳木斯、双鸭山等市≥0℃年积温波动变异较小,大兴安岭、伊春、齐齐哈尔等地、市波动变异较大;七台河、佳木斯、鸡西等市≥10℃年积温波动变异较小,大兴安岭、伊春、齐齐哈尔、绥化等地、市波动变异较大。创新点:1)首次利用协同克里格(Cokriging)方法,建立黑龙江省气候要素与高程(DEM)、坡向、森林覆盖率等因素间的统计关系,对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插值。基于ArcGIS对气温、降水、积温、湿润指数等气候要素进行分析,得到它们的区域空间变异规律;2)在计算旬湿润指数过程中,深入研究了多种湿润指数计算的模型,参考了适合本论文研究的模型——德·马东(de Martonne)月湿润指数模型IdM=P/(T+10) (P为月降水量,T为月平均气温),吸收该模型用降水量与气温间关系反映湿润程度的思想,并通过相关分析寻找模型I=P/(T+a) (P为旬降水量,T为旬平均气温,a为常数)计算结果同P/E(P为旬降水量,E为旬蒸发量)间的关系,从而建立适合计算黑龙江省旬湿润指数的公式IYFH=P/(T+5) (P为旬降水量,T为旬平均气温)。用新创建的模型计算旬湿润指数,收到很好的效果;3)气候要素空间插值主要按旬进行,插值出旬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等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气候数据,进而计算月和年的气候数据,并基于ArcGIS的Geodatabase模型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库,为作物自然生产潜力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弥补了以往研究成果中旬气候要素空间分布数据的不足。

杨永岐,戴阁文[4](1993)在《气候资源潜力与粮食生产探讨》文中认为 1引言我省气候资源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农业所需的光热量是一茬有余,两茬不足;降水适中,变率较大,雨热同季;水资源短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具体情况是:年平均气温5~10℃;降水量400~1145mm,主要分布在夏季,约占60%~70%;太阳总辐射119~145千卡/厘米2,两茬生产可利用的生理辐射30.1~

杨永岐[5](1987)在《辽宁省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及作物结构》文中指出 一、概述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区南部,在北纬38°43′~43°26′和东经118°53′~125°46′之间。东北部与吉林省接壤,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西南部与河北省交界,南濒黄,渤二海,东南部以鸭绿江与朝鲜分界。全省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东西两侧山地丘陵约占62%;中部平原约占30%,主要为辽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故称辽河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全省大小河流300余条,主要属辽河流域,辽河流贯全省。全省有大中型水库数十座,着名的有大伙房、清河、柴河、参窝、汤河等水库。全省水域面约占8%。

刘向阳[6](1987)在《大连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对大连地区主要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气候生产潜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光能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光、温、水)生产潜力。计算结果表明: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可达到657~750公斤/亩,水稻可达到1300公斤/亩左右。并以气候生产力指数反映一地的气候生产力水平和光、温、水配合程度。

邓振镛,董宏儒[7](1986)在《我国带田农业气候研究概述》文中研究指明 带田又称间作套种或间套作。从六十年代开始发展起来,七十年代中期形成高潮,目前仍在发展。据统计,在京、津、冀、鲁、豫五省(市),小麦、玉米两熟中,套种面积占75%。四川丘陵地区,1983年三茬带田为1500万亩,占丘陵旱地的57.6%,成为基本的种植方式。但对带田的看法也不尽一致,

董书槐,马志贤[8](1984)在《麦初一年两熟对改土培肥的效果》文中认为 麦稻一年两熟(或称麦稻复种)是对现有一季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提高,麦稻复种已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发展麦

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9](1977)在《辽宁省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文中指出 因地制宜发展两茬生产是粮油大幅度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省农业生产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为了适应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的新高潮需要,遵照毛主席“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的教导,我们初步调查了我省一些地

辽宁省气象研究所[10](1977)在《辽宁地区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文中指出 根据我省发展两茬生产的需要,我们通过调查省内各地两茬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依据1961~1976年的气候资料,从热量资源角度分析我省发展两茬生产的可能性。主要内容如下: 一、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发展两茬生产大有可为我省热量资源状况较复杂,其突出特点:一是各地热量资源相差悬殊,二是年际热量状况变化较大。从各地热量资

二、辽宁省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设计
        1.4.1 论文结构
        1.4.2 技术路线
        1.4.3 数据来源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2.2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2.1 自然科学领域
        2.2.2 经济学领域
    2.3 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3.1 国内外学者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
        2.3.2 未来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2.4 关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2.5 关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2.6 总结与评述
3 气候变化概述和中国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气候变化概述
        3.1.1 气候变化的定义
        3.1.2 气候变化的原因
        3.1.3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3.1.4 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3.2 中国气温变化分析
        3.2.1 全国气温变化分析
        3.2.2 华北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3.2.3 东北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3.2.4 华东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3.2.5 中南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3.2.6 西南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3.2.7 西北地区气温变化分析
    3.3 中国降水变化分析
        3.3.1 全国降水变化分析
        3.3.2 华北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3.3.3 东北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3.3.4 华东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3.3.5 中南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3.3.6 西南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3.3.7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分析
    3.4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1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2 华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3 东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4 华东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5 中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6 西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4.7 西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气候变化的表现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1 中国气候变化的表现
        4.1.1 温度逐步上升
        4.1.2 降水变化区域性不均衡和水资源短缺
        4.1.3 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出现,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趋强
        4.1.4 海平面升高
    4.2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正面影响
        4.2.1 作物种植熟制北移
        4.2.2 冬季的冻害减轻
    4.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4.3.1 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
        4.3.2 影响农作物品质
        4.3.3 加重农业病虫害
        4.3.4 加剧干旱局面,影响粮食生产
        4.3.5 导致暴雨频发,形成洪涝灾害
        4.3.6 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的粮食生产
        4.3.7 影响农业成本和投入
        4.3.8 破坏农业设施
    4.4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区域分布特征
        4.4.1 东北地区
        4.4.2 中东部地区
        4.4.3 西部地区
    4.5 本章小结
5 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以水稻为例
    5.1 经济-气候新模型的构建
        5.1.1 C-D-C模型
        5.1.2 实证模型的构建
        5.1.3 变量的选取和处理
    5.2 模型结果分析
        5.2.1 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2 降水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3 播种面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4 劳动力投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5 化肥投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6 农业机械投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7 技术进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3 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5.3.1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分类
        5.3.2 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5.3.3 水旱灾害及其季节区域分布
        5.3.4 农业气象灾害粮食灾损的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建立
        6.1.1 IPCC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
        6.1.2 中国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模拟预测
    6.2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
        6.2.1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的结构
        6.2.2 中国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的功能
    6.3 不同模拟方案的情景设计
        6.3.1 基准线预测方案
        6.3.2 气候变化影响模拟方案
        6.3.3 气候变化适应性方案
    6.4 气候变化影响模拟方案的结果分析
        6.4.1 气候变化影响方案(情景1):季节性缺水的情景方案
        6.4.2 气候变化影响方案(情景2):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粮食单产下降的情景方案
    6.5 气候变化适应性方案的模拟结果分析
        6.5.1 气候变化适应性方案(情景3):部分省区推广双季稻
        6.5.2 气候变化适应性方案(情景4):通过引种及技术进步提高单产
        6.5.3 气候变化适应性方案(情景5):综合适应性方案
    6.6 不同情景方案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
    7.1 全文总结
    7.2 粮食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
        7.2.1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革种植制度
        7.2.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
        7.2.3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7.2.4 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中长期预测和预报
        7.2.5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险
        7.2.6 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的气候变化适应意识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160个气象站基本情况表
附表2 各省区历年平均气温(℃)
附表3 各省区历年平均降水量(MM)
附表4 气温上升情景下各省区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单位:公斤/公顷
附表5 技术进步情景下各省区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单位:公斤/公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区域背景
        1.1.1 农村社会经济特点
        1.1.2 农业自然环境特点
    1.2 研究现状
        1.2.1 气候变化研究
        1.2.2 农业干旱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四川省农业干旱的发展趋势
        1.5.2 农业干旱的监测与评估
        1.5.3 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1.5.4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技术
2.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
    2.1 前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气温变化特点
        2.3.2 降水变化特点
        2.3.3 日照变化特点
        2.3.4 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点
        2.3.5 季节性干旱变化趋势
3.农业干旱监测
    3.1 前言
    3.2 四川省土壤水分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3.2.1 资料来源
        3.2.2 站点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3.2.3 结果分析
        3.2.4 结论和讨论
4.干旱评估
    4.1 前言
    4.2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四川省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结论与讨论
    4.3 利用水分盈亏指数评估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
5. 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背景、分类与种植制度选择
        5.2.2 资料来源
        5.2.3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作物系数订正
        5.3.2 降水满足度分析
        5.3.3 降水保证指数分析
        5.3.4 基于降水保证指数的种植制度评价
        5.3.5 产量降低率的比较分析
        5.3.6 产量降低率的风险分析
        5.3.7 降水利用效率的比较分析
        5.3.8 降水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6.农业干旱风险转移
    6.1 前言
    6.2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6.2.1 农业干旱风险评估
        6.2.2 农业干旱灾害认证
        6.2.3 农业干旱灾害损失评估
        6.2.4 农业干旱监测预测
        6.2.5 农业防旱减灾技术研发与推广
    6.3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6.3.1 资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四川省气候变化
        7.1.2 四川省农业干旱发展趋势
        7.1.3 相对湿润度指数(M)在四川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
        7.1.4 水分盈亏指数在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评估中的试用
        7.1.5 防旱避灾种植制度优化
        7.1.6 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的探索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1 农业干旱发展趋势
        7.2.2 农业干旱监测评估
        7.2.3 种植制度优化
        7.2.4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7.3.1 相对湿润度指数(M)
        7.3.2 种植制度优化
        7.3.3 玉米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及模型
        7.3.4 模型的外延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3)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内容及重点难点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2.1.1 区域化变量理论基础
        2.1.2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3 空间数据参考基础与集成技术
        2.1.4 GIS及其软件基础
        2.1.5 地统计分析(Geostatistical Analyst)原理
        2.1.6 空间数据库与Geodatabase技术
        2.1.7 气候资源分析方法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植被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2.6 水文地质条件
        2.2.7 经济社会与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2.3.3 数据格式转换
        2.3.4 空间数据框架的统一
    2.4 气候数据插值计算
        2.4.1 协同插值数据制作
        2.4.2 旬气候数据插值与计算
        2.4.3 月气候数据计算
        2.4.4 年气候数据计算
    2.5 气候资源空间数据库创建与应用
        2.5.1 数据库空间框架建立
        2.5.2 数据组织
        2.5.3 数据库建立
        2.5.4 空间数据索引
        2.5.5 数据库应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概述
        3.1.1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概念
        3.1.2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指标
        3.1.3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内容
    3.2 平均气温时空变异
        3.2.1 平均气温空间变异
        3.2.2 平均气温时间变异
    3.3 降水量时空变异
        3.3.1 降水量空间变异
        3.3.2 降水量时间变异
    3.4 湿润指数空间变异
        3.4.1 旬湿润指数空间变异
        3.4.2 月湿润指数空间变异
    3.5 积温空间变异
        3.5.1 旬积温空间变异
        3.5.2 月积温空间变异
        3.5.3 年积温空间变异
4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取舍和研究区的选定
    4.2 研究尺度的确定
    4.3 气候要素插值和计算
        4.3.1 插值方法
        4.3.2 气候要素插值
        4.3.3 基于插值的气候要素计算
        4.3.4 插值结果精度检验
    4.4 气候要素空间数据库建设
    4.5 气候资源分析评价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之处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辽宁省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周文魁.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2]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农业季节性干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D]. 王明田.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4)
  • [3]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D]. 杨凤海.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3)
  • [4]气候资源潜力与粮食生产探讨[J]. 杨永岐,戴阁文. 辽宁气象, 1993(02)
  • [5]辽宁省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及作物结构[J]. 杨永岐. 耕作与栽培, 1987(06)
  • [6]大连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分析[J]. 刘向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3)
  • [7]我国带田农业气候研究概述[J]. 邓振镛,董宏儒. 气象科技, 1986(03)
  • [8]麦初一年两熟对改土培肥的效果[J]. 董书槐,马志贤. 盐碱地利用, 1984(06)
  • [9]辽宁省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J]. 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气象科技资料, 1977(S2)
  • [10]辽宁地区热量资源与两茬生产的初步分析[J]. 辽宁省气象研究所. 新农业, 1977(23)

标签:;  ;  ;  ;  ;  

辽宁省热力资源与两作物产量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