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对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田凤兰[1](2005)在《10kV电网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是一个综合的技术问题,它与电网电压等级、电网结构、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电磁干扰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城区10kV 电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缆线路的大量采用,使得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加,弧光接地和谐振接地过电压引起的事故还时有发生,城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限制过电压、补偿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以及继电保护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对10kV 电网来说,研究一种既能限制电网各种过电压、又能确保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人身、设备安全,且安装和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技术合理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一直受到电力运行部门和研究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提出10kV 电网中性点经ZnO 非线性电阻接地运行的新方式。论文在大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弧光接地过电压、PT 谐振过电压和断线谐振过电压的计算模型。通过以贵州省某10kV 电网为实例进行非线性电阻接地运行方式下弧光接地过电压、PT 谐振过电压和断线谐振过电压的仿真计算,ZnO 非线性电阻在各种过电压下的能量吸收计算,ZnO 非线性电阻的通流能力的估计,以及对电网的继电保护的配合和对通讯干扰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0kV 电网中性点接入适当的ZnO 非线性电阻可以有效地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PT 谐振过电压及过电流、断线谐振过电压;电网中性点经ZnO 非线性电阻接地运行方式能集结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两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点,能有效地降低过电压水平,保证单相接地时供电不中断,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故障情况下对设备的短路冲击比较小,对非线性电阻的热容量要求也不高等。结合论文的研究工作,10kV 电网中性点经ZnO 非线性电阻接地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实现对10kV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改造和建设,使绝缘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是较理想的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
陈文祥[2](1983)在《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对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从实例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对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与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受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的影响较大.文中还总结了一些运行操作经验及简便的估算办法.
连鸿波[3](2006)在《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及选线技术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6~66kV电网多数采用小电流接地运行方式,而且随着系统对地电容电流的日益增大,谐振接地电网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在谐振接地电网中,由于接地点的电容电流受到了消弧线圈感性电流的补偿,使得这种接地方式具有提高供电可靠性等优点。长期以来,如何优化消弧线圈的补偿性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而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使得本来就微弱的零序电流信号更加容易受到干扰,单相接地故障后的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重点研究解决消弧线圈补偿性能的优化以及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判据的有效性问题,并致力于二者的一体化研究。在分析现有消弧线圈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更加有利于消除电力系统各种接地电弧的消弧线圈结构——主从式消弧线圈结构。主从式消弧线圈由主消弧线圈和从消弧线圈构成,主消弧线圈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自动调匝式消弧线圈,可以实现预调节功能;从消弧线圈基于TCR技术,设计成由相应晶闸管电子开关控制投切的多子电抗形式,各子电抗值按二进制组合排列,起到故障发生后的随调功能,主、从消弧线圈配合完成预随调的快速有效补偿。谐振接地电网中,由于接地点的电容电流受到消弧线圈的补偿,使得信号更加微弱,从而对于系统中的各种干扰更加敏感。其中系统无故障状态下的不平衡电流就是其中的一个干扰源,它改变了故障后零序电流的相位和幅值特征,运行实践表明:它是影响谐振接地电网选线成功率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CT不平衡电流的产生既可能由于系统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引起,也可能由于三相CT参数不对称引起;通过相量分析,本文给出了基于有功分量选线判据的可信度与线路对地电容不平衡度、故障零序电压以及线路阻尼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本文同时认为,零序电流突变量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CT不平衡电流是由于三相CT参数的不对称造成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线电压相位作为基准,将故障前后的电流信号相应相减的方法来消除其对选线造成的不利影响。使消弧线圈消弧补偿与选线一体化并协调控制是谐振接地电网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并具体阐述了零序电流突变量法在谐振接地电网中的运用原理,但是当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盲目的使用该选线方法将造成选线失效,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零序电流突变量法,使得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故障类型,自适应的采用不同的选线方法,从而提高了选线成功率。确定各种选线方法的适用范围,即有效域,是提高谐振接地电网选线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本文提出应用粗糙集(RS)理论对故障样本集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确定各种选线方法的有效域。该方法以决策表为主要工具,对故障样本数据的信号特征进行离散
王辉[4](2007)在《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技术问题,它与电网电压等级、电网结构、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电磁干扰、人身安全都有很大的关系。过去我国10kV配电网主要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城区电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缆的大量使用后,出现了l0kV配电网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该运行方式先后在许多大中城市如广州、上海、北京、珠海等地采用。经多年的运行实践,各地普通认为低电阻接地方式比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过电压水平要低,但同时反映出的运行状况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供电可靠性有所下降,还曾发生过多起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国内目前在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较大的争议,争议点主要是两种接地方式的应用范围、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人身安全、通信干扰和运行维护工作量等诸多方面。本论文主要针对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10kV配电网的中性点各种运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运行方式的特点。然后以茅坪变电站10kV电网的实际参数来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在考虑了电网接地电容电流变化、接地点接地电阻值变化等多种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方式下电网的过电压水平和接地点短路电流大小进行了仿真和计算,同时对各种接地方式对弧光过电压的限制也作了分析。本文还计算了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消弧线圈及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做出合理选择,并最终实现消弧线圈接地的自动跟踪补偿。
王珏[5](2020)在《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配电网的改造需求,很多城市架空线路逐渐改为地下电力电缆线路,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容性电流不断增大,若调谐不当,易出现弧光接地过电压与相间短路。现有的大多数消弧装置不能对故障容性电流精确补偿而消弧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实现容性故障电流的全补偿,有必要研究可快速响应、准确性高、控制简单可靠且性价比高的全补偿消弧线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晶闸管控制的新型自适应补偿策略。首先,本文对消弧线圈经中性点接地运行原理进行了综合研究,构建配电网正常运行时的电压谐振模型和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流谐振模型,推导相关参数间的基本关系,并总结已有的几种配电网消弧线圈,分析其结构和补偿控制策略,指出了现有调谐技术存在的不足。其次,本文以广泛应用的调匝式消弧线圈为基础,改进了一种主辅式全补偿消弧装置,该装置的结构包括主消弧装置、辅消弧装置和双向晶闸管三部分。主辅消弧装置采用预调式和随调式相结合的“预随调式”调谐补偿方式,不需要串联或并联限压电阻来限制中性点位移电压,简化了消弧装置。然后,在分析可控串联补偿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改进误差反馈校正命令阻抗的方式,并首次运用于对消弧线圈的控制系统中。正常运行状态下,主消弧线圈置于过补偿,辅助消弧线圈的控制基于触发角校正PI阻抗控制原理,双向晶闸管采用触发角校正的控制策略,使消弧装置实现自适应控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引入较小谐波分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抑制电容电流,实现完全补偿接地故障电流容性无功分量的效果。最后,在PSCAD/EMTDC环境下分别搭建中、小型10k V配电网仿真模型,采用电缆为输电线路,对中性点经谐振接地系统的各类状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谐振接地和全补偿谐振接地)进行仿真,并对单相故障点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仿真配电网发生最常见的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对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效果,验证了所提自适应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何舜威[6](2019)在《配电网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控制器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配电网中的电弧会产生大量的谐波,这是导致母线发生接地故障和危害电网正常运行的最大原因之一,而消弧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谐波的产生。在配电网中消谐主要是消除二次谐波以及高次谐波,消除谐波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维持系统稳定性。配电网中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能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性质进行智能判断和处理,使瞬时性故障快速恢复,使永久性故障快速切除并能处理故障电流。同时还能提高配电网单相接地时的选相和选线的准确率、有效消除接地电弧、钳制故障点电压、限制弧光过电压、减少单相接地故障产生时对操作人员和电力系统设备的危害。配电网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控制器是本文所提并设计的装置。文中首先分析了配电网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分析了本装置的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大纲;其次分为系统总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总体设计主要介绍系统构成方案、装置原理和控制器主要承担的功能和选择方法介绍,再者介绍本装置中各硬件部分的功能和设计方案。主要有各接口设计、模块设计、电路设计以及人机界面设计等。软件部分主要为:提出主程序设计方案和各部分的流程图,在STM32F207的系统模块下介绍了其一次系统装置的构成与工作原理、系统故障类型的判断分析及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采样电路算法的设计以及电流、电压有效值计算公式的选择;对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与大电流采样电路做出计算与性能分析;然后,给出了软件设计的数字操作界面;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目前主流接地装置的各部分存在问题和优化情况对比,说明本装置的创新点和优势之处。对比主要体现在系统硬件滤波、数字仿真谐波滤波分析和控制器接口抗干扰措施分析等方面。配电网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控制器是对目前国内使用的消弧装置的改进,将消弧装置控制器与录波仪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增加了装置的通讯功能使其更加方便的向上位机传送数据和其他装置进行联机。此装置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降低了工程设计成本,结合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相信会取得长足发展。经长时间上电试验和企业使用,该装置运行稳定、分析可靠,是一台具有广阔前景且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装置。
徐亮[7](2006)在《谐振接地系统故障分析与选线》文中研究说明中性点谐振接地是配电网的一种主要接地方式,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频繁发生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谐振接地电网由于操作不当,也会临时形成局部电网为中性电压不接地的方式运行。本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及铁磁谐振过电压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分析了消弧线圈的熄弧原理、电网正常运行时中性点电压的位移度以及谐振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的暂态过程;研究了零序暂态功率的倒相过程。计算了35kV的三种典型的架空导线排列的单位长度RLC参数,建立了一个典型的的辐射状谐振接地系统,利用MATLAB软件对各种单相接地短路情况进行了仿真。介绍了PT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的基本原理,重点对谐振区域最大,最容易激发,造成事故最多的分频谐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消除PT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主要措施。利用MATLAB软件对一个实际系统进行了PT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仿真分析,以实际仿真结果证明了投入消弧线圈能够有效地消除PT铁磁谐振。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对现有的各种选线技术进行了概述,在阐述选线原理的同时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选线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构造了一种工频数字陷波器,从单相接地后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采样信号中滤除50Hz工频分量,得到各线路零序电流的暂态分量。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自适应选线方法和一种基于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相关分析选线方法,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选线结果准确、可靠,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选线保护的裕度。研究了一种判别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铁磁谐振与单相接地、谐振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与串联谐振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集故障类型判别、消弧线圈自动调谐、选线功能于一体的谐振接地系统综合选线方案。在系统中性点电压超过额定相电压的15%时,选线装置能够根据故障类型判别结果,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沈红莲[8](2007)在《江津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是一个综合的技术问题,它与电压等级、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绝缘配合、继电保护、人身安全、电磁兼容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近些年来,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城区10kV电网也发展很快,电缆线路的比重逐年上升,电网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系统的电容电流大幅度增加,弧光接地和谐振接地过电压引起的事故还有发生,城区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我国10kV电网里,有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经过多年运行,各地普遍认为小电阻接地方式比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过电压水平要低,但同时反映出的运行状况却存在较大差异。上海、广州等地反映运行状况良好;珠海等地反映运行状况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多项供电可靠性指标有所下降,且发生多起人身伤亡事件。因此国内在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较大争议。争议点主要是在10kV电网接地故障的形式、消弧线圈接地的应用范围、两种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的高低、人身安全、通讯干扰和运行维护工作量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是就国内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时产生的一些争论较大的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测试,建立了弧光接地过电压、PT谐振过电压和断线谐振过电压的计算模型,并收集确定了计算参数。通过以江津变电站双龙10kV电网为实例,进行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绝缘三种中性点运行方式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PT谐振过电压和断线谐振过电压的仿真计算,然后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绝缘运行方式的优缺点,从而对江津变电站双龙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可行性和实用性建议。另外,还就对通信干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根据计算模型的仿真计算和比较分析,并结合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原则,建议江津双龙10kV电网中性点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为好。
郑云丹[9](2016)在《基于柔性控制技术的中压配电网状态型接地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城网改造电缆比例增加及新能源的逐渐渗透,造成单相接地电流急剧增加,过大的接地电流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力系统中常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密切相关,是保证电力用户“不间断供电”及保证系统安全与可靠运行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由于目前我国中压配电网主要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小电阻接地方式,这种单一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不能适应主动配电网的运行要求,因而进行配电网灵活的接地运行方式研究,以期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自愈”及故障线路快速隔离能力。本文首先对中压配电网传统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行了铁磁谐振分析、断线故障分析及弧光接地建模分析;针对谐振接地分析了“虚幻接地”及接地故障选线问题;针对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简要介绍了高阻、中阻及小电阻接地特点,综合对比了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然后基于柔性控制技术理论,通过采用有源逆变器向配电网中性点注入不同的逆变电流实现了有源状态型的接地方式,使新型接地方式融合了不接地、谐振接地及电阻接地方式。随后针对配电网常发生的与接地方式密切相关的铁磁谐振、断线故障、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辨识研究,采用了综合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时域特征变化、零序电压小波时频特性及系统整定参数变化的综合故障识别判据,而逆变电流跟踪控制策略采用了基于单极倍频三角波调制方法。最后,通过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搭建相关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并搭建了低压模拟实验平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新型有源接地方式的可行性。
程路[10](2008)在《变压器负载可控的新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总结当前谐振接地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消弧线圈本体、即可调电抗器的结构和控制,谐振接地系统的自动调谐和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现有的消弧线圈主体结构及控制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电感不能快速连续调节或是谐波比较严重等,影响了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调电抗原理及控制方法。这种新颖的电抗调节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电压型PWM逆变器作为变压器二次侧的负载,通过对负载电流的控制,可以实现变压器一次侧等效阻抗的任意调节。其核心是PWM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对变压器一次侧电流的跟踪控制,本文对逆变器及变压器建立了整体的控制系统模型,推导了系统的稳定判据及该控制方式下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的设计原则,并运用仿真工具分析了电流跟踪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提出了适用于本系统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变压器二次侧多绕组的结构,还可以大大提高可调电抗器的容量。实验结果证明该新型可调电抗器具备电感线性连续可调、响应速度快、谐波电流小的优良性能,这也是消弧线圈补偿装置所追求的理想性能。准确检测电网对地电容是谐振接地系统有效补偿的基础。注入变频信号法具有不需要启动电感调节装置,不改变系统运行状态,二次回路测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检测方法。但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存在会影响注入信号的质量,同时给注入信号的相位判断带来困难。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变压器负载可控型消弧线圈的结构特点,首次构建了电网不对称时注入信号的电路和控制系统模型。基于对控制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注入变频信号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方法:通过电压前馈校正控制的引入,有效抑制了50Hz工频电压对注入信号的干扰,使得注入信号不受电网不对称及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提出以中性点注入信号电压幅值最大做为新的谐振判据,有效提高了谐振状态判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极大的提高了不对称电网及中性点位移电压异常升高系统的电容检测精度,对各种形式的电网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谐振接地电网的故障选线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在总结了谐振接地电网现有的选线方法及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基于零序电流有功分量的选线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论述了线路对地电容不平衡对零序有功电流方向的影响,以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零序有功分量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以线路瞬时功率的直流分量作为零序有功判据,解决了传统零序有功分量法信号小、检测困难等问题;针对线路不平衡电流对零序有功方向辨别存在的干扰问题,提出利用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间的相角作为辅助判据的解决方法,并提出了一种计算该相角的算法。消弧线圈补偿与选线一体化并协调控制是谐振接地电网的发展方向。结合本文提出的基于瞬时功率的直流分量的选线方法及变压器负载可控型消弧线圈所具备的电阻调节特性,提出接地故障后微调消弧线圈等效电阻的控制方法,以增大故障线路的零序有功分量,使得故障特征更为明显,有利于提高选线判据的准确性。仿真研究证明所提方法原理可行、实现简单,对于高阻接地和线路不平衡的情况,亦能准确选线。在补偿电容电流的同时实现故障选线,构成了一体化的接地补偿与保护装置。研制了一套800kVA变压器负载可控型消弧线圈补偿装置,设计了基于DSP和CPLD微处理器的数字控制系统。对系统软硬件设计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实用的硬件改进方法和软件优化算法,包括PWM触发脉冲抗干扰、开关噪声抑制、缓冲电路设计以及提高电流跟踪性能的核心控制算法等,理论分析和实测波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首次对800kVA消弧线圈样机进行了完整的三相动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具备电容检测精度高、补偿范围广、响应速度快、谐波电流小等一系列的特点。经国家权威鉴定机构认定,其各项性能均能满足国家标准。目前10kV系列产品已挂网运行,情况良好。可以预见这种新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我国城网改造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对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对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10kV电网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2 10kV 电网过电压计算模型 |
2.1 10kV 电网等值接线图 |
2.2 参数计算 |
2.3 过电压计算 |
2.3.1 弧光接地过电压 |
2.3.2 PT 铁磁谐振过电压 |
2.3.3 断线谐振过电压 |
2.4 小结 |
3 10kV 电网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过电压计算 |
3.1 ZnO 非线性电阻特性选择 |
3.1.1 ZnO 非线性电阻的全U—I 特性 |
3.1.2 ZnO 非线性电阻R_n 特性的选择 |
3.2 中性点经ZnO 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下的过电压计算 |
3.2.1 R_n 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限制 |
3.2.2 R_n 对PT 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限制 |
3.2.3 R_n 对断线谐振过电压的限制 |
3.3 小结 |
4 10kV 电网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研究 |
4.1 ZnO 非线性电阻的通流能力 |
4.1.1 各种过电压作用下非线性电阻Rn 能量吸收计算 |
4.1.2 非线性电阻R_n 通流能力估计 |
4.2 继电保护 |
4.2.1 10kV 电网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
4.2.2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动作时间的选择 |
4.3 人身安全问题 |
4.4 设备安全问题 |
4.5 对通讯线路的干扰 |
4.5.1 通讯干扰的原因和危害 |
4.5.2 中性点经 ZnO 非线性电阻接地运行方式下的通讯干扰 |
4.6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3)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及选线技术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力系统谐振接地方式的研究背景 |
1.3 消弧线圈及其补偿方式的发展与现状 |
1.4 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及其有效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5 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选线一体化协调控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二章 主从式消弧线圈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TCR 的主从式消弧线圈的设计 |
2.3 主从式消弧线圈的运行特点 |
2.4 主从式消弧线圈与其他消弧线圈的性能比较 |
2.5 10KV 高压物理模拟实验室试验及EMTP/ATP 仿真 |
2.6 现场运行记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概况 |
3.3 不平衡电流出现原因探讨、在选线中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3.4 谐振接地电网突变量选线方法应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有效域研究 |
4.1 引言 |
4.2 选线方法有效域概念 |
4.3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定义 |
4.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选线方法有效域研究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单相接地故障的自动重合闸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单相接地故障的分类 |
5.3 面向单相接地故障的自动重合闸技术(接地重合闸) |
5.4 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保护自动化、一体化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从式消弧线圈成套装置介绍 |
6.1 引言 |
6.2 主从式消弧线圈成套装置 |
6.3 主从式消弧线圈运行记录 |
6.4 故障选线试验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4)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现状 |
1.2.1 国外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现状 |
1.2.2 我国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10KV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选择 |
2.1 影响选择接地方式的因素 |
2.1.1 接地故障的类型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适用范围 |
2.1.3 供电可靠性 |
2.1.4 人身安全 |
2.1.5 绝缘水平的配合 |
2.1.6 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
2.1.7 通信干扰 |
2.1.8 设备安全 |
2.2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
2.2.1 中性点不接地 |
2.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
2.2.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
2.2.4 中性点直接接地 |
2.3 不同接地方式的综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茅坪变电站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
3.1 茅坪变10KV电网电容电流测量 |
3.2 10KV电网等值接线图 |
3.3 参数计算 |
3.4 茅坪变10KV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
3.4.1 中性点不接地的过电压 |
3.4.2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过电压 |
3.4.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理论分析 |
3.4.4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过电压 |
3.5 间歇性电弧过电压分析 |
3.5.1 间歇电弧过电压产生的原理 |
3.5.2 工频熄弧理论的过电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实施技术 |
4.1 消弧线圈的选择 |
4.1.1 老式消弧线圈及存在的问题 |
4.1.2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种类 |
4.1.3 消弧线圈的调谐原则 |
4.1.4 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的仿真 |
4.2 消弧线圈的容量选择 |
4.3 接地变压器的选择 |
4.3.1 接地变压器类型选择 |
4.3.2 接地变压器容量选择 |
4.4 限压电阻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中性点常用接地方式 |
1.2.2 国内外消弧线圈技术的进展及研究现状 |
1.2.3 常用消弧线圈的分类和特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
2.1 消弧线圈及接地电容电流的限制 |
2.2 谐振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分析 |
2.2.1 正常运行时不对称电压的计算 |
2.2.2 电压谐振回路 |
2.3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运行的分析 |
2.3.1 补偿电网等值接线图 |
2.3.2 电流谐振回路 |
2.3.3 单相接地故障残流特征分析 |
2.3.4 故障相电压恢复过程分析 |
2.4 消弧线圈的补偿策略 |
2.4.1 预调式补偿策略与随调式补偿策略 |
2.4.2 预随调式补偿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消弧线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1 主辅式可控电抗器的结构 |
3.1.1 双向晶闸管的简介 |
3.1.2 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结构分析 |
3.1.3 主辅式可控电抗器的组成 |
3.2 消弧线圈的补偿策略 |
3.2.1 主消弧线圈 |
3.2.2 辅助消弧线圈 |
3.3 消弧线圈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3.1 触发角校正PI阻抗控制原理 |
3.3.2 晶闸管触发角校正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
3.3.3 主辅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4 PSCAD仿真建模与验证 |
4.1 10KV谐振接地系统模型的搭建 |
4.1.1 仿真模型及其参数 |
4.1.2 消弧线圈的模型 |
4.1.3 晶闸管自适应控制的实现 |
4.2 仿真验证 |
4.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4.2.2 中性点经调匝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2.3 中性点经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配电网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弧以及电弧产生时对电网的危害 |
1.1.1 电弧及其危害 |
1.1.2 接地故障产生时电弧对电网的危害 |
1.1.3 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设计目的及技术指标 |
1.3.1 目的和意义 |
1.3.2 技术指标 |
1.4 设计相关依据 |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设计要求与系统构成 |
2.1.1 设计要求 |
2.1.2 系统构成方案 |
2.2 装置工作原理 |
2.3 控制系统承担功能 |
2.4 控制器选择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方案 |
3.2 准确授时与定位模块设计 |
3.3 人机界面设计 |
3.4 网络接口设计 |
3.5 USB接口模块设计 |
3.6 通讯模块设计 |
3.7 操作按钮输入模块设计 |
3.8 嵌入式主控模块设计 |
3.9 电源的设计 |
3.10 内部总线设计 |
3.11 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3.11.1 电流输入处理电路 |
3.11.2 采样通道的选择 |
3.11.3 电流输入接口设计 |
3.12 电压采样电路的设计 |
3.13 开关量输出板设计 |
3.14 输入板与光电隔离设计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方法及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流程图的设计 |
4.1.1 主程序需完成内容 |
4.1.2 选相程序 |
4.1.3 启动程序 |
4.1.4 选线程序 |
4.1.5 再合程序 |
4.1.6 低阻、中阻及高阻程序 |
4.2 采样软件设计 |
4.2.1 采样算法原理 |
4.2.2 电压/电流测量软件设计 |
4.2.3 监测信号同步采样设计 |
4.3 录波仪的设计 |
4.3.1 存储空间要求及计算 |
4.3.2 录波仪软件功能设计 |
4.4 系统界面设计 |
4.4.1 初始画面 |
4.4.2 主菜单画面 |
4.4.3 数据显示画面 |
4.4.4 开关状态画面 |
4.4.5 系统设置画面 |
4.4.6 手动操作画面 |
4.4.7 用户管理画面 |
4.4.8 报警记录画面 |
4.4.9 趋势图画面 |
4.4.10 其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抗干扰措施 |
5.1 电流/电压信号采集中的干扰 |
5.2 信号抗干扰措施 |
5.2.1 硬件电路滤波 |
5.2.2 软件数字滤波 |
5.3 抗干扰设计 |
5.4 信号采集的校准及设计成果 |
5.4.1 电压送变器 |
5.4.2 电流送变器 |
5.4.3 控制器上电工作状态 |
5.4.4 装置无故障监控波形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附录C |
(7)谐振接地系统故障分析与选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铁磁谐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选线问题的难点及现有选线方法概述 |
1.3.1 选线问题的难点 |
1.3.2 现有选线方法概述 |
1.3.2.1 基于稳态分量的选线方法 |
1.3.2.2 基于暂态分量的选线方法 |
1.3.2.3 外施影响法 |
1.4 选线方法的研究发展方向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谐振接地系统运行分析 |
2.1 消弧线圈的熄弧原理 |
2.1.1 减小接地故障电流 |
2.1.2 降低故障相恢复电压的初速度 |
2.2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位移度 |
2.2.1 电网的不对称度 |
2.2.2 电压谐振等值回路 |
2.3 单相接地的暂态过程分析 |
2.3.1 暂态电容电流 |
2.3.2 暂态电感电流 |
2.3.3 暂态接地电流 |
2.3.4 零序暂态功率及电流的倒相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谐振接地系统的 MATLAB仿真 |
3.1 仿真系统 |
3.2 各元件的MATLAB建模 |
3.2.1 架空线路模型 |
3.2.2 接地点的建模 |
3.2.3 Z型变压器的建模 |
3.2.4 消弧线圈的建模 |
3.3 仿真算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分析 |
4.1 谐振过电压概述 |
4.2 铁磁谐振现象 |
4.3 PT谐振回路及基本原理 |
4.4 分频谐振过电压 |
4.5 限制 PT铁磁谐振的措施 |
4.5.1 目前限制 PT铁磁谐振的主要措施 |
4.5.2 采用新型 PT接线方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T铁磁谐振的仿真分析 |
5.1 PT等值电路及仿真模型 |
5.2 PT铁磁谐振过电压仿真 |
5.3 投入消弧线圈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自适应选线方法 |
6.1 暂态零序电流自适应选线方法 |
6.2 数字仿真验证 |
6.2.1 长线路接地 |
6.2.2 短线路接地 |
6.2.3 母线接地 |
6.2.4 噪声干扰情况的选线 |
6.2.5 电弧接地情况的选线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零序电流暂态分量的相关分析选线方法 |
7.1 相关分析及故障选线方法 |
7.1.1 相关分析 |
7.1.2 故障选线方法 |
7.2 仿真分析 |
7.2.1 长线路接地 |
7.2.2 短线路接地 |
7.2.3 母线接地 |
7.2.4 噪声干扰情况的选线 |
7.2.5 电弧接地情况的选线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谐振接地系统综合选线方案 |
8.1 PT分频谐振与单相接地的判别 |
8.1.1 判别方法 |
8.1.2 仿真验证 |
8.2 串联谐振和接地故障的判别 |
8.3 综合选线方案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江津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2 10kV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 |
2.1 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
2.1.1 中性点绝缘运行方式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 |
2.1.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 |
2.2 我国10kV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
2.3 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及其对各种过电压的影响 |
2.3.1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 |
2.3.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 |
2.3.3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 |
2.4 电网供电可靠性 |
2.5 关于人身安全 |
2.6 通信干扰 |
2.7 本章小节 |
3 江津变电站10kV电网的过电压计算 |
3.1 电网等值接线图 |
3.2 参数计算 |
3.3 过电压计算 |
3.3.1 中性点绝缘方式下弧光接地过电压 |
3.3.2 中性点绝缘方式下PT铁磁谐振过电压 |
3.3.3 中性点绝缘方式下断线谐振 |
3.4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对过电压的抑制情况 |
3.4.1 弧光接地过电压 |
3.4.2 PT谐振过电压的限制 |
3.4.3 断线谐振过电压的限制 |
3.5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对过电压的抑制情况 |
3.5.1 补偿电网的弧光接地过电压 |
3.5.2 补偿电网中的PT谐振 |
3.5.3 补偿电网中的断线谐振 |
3.6 小结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柔性控制技术的中压配电网状态型接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 |
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分析 |
2.2 谐振接地系统分析 |
2.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分析 |
2.4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3 有源状态型中性点接地方式原理及仿真分析 |
3.1 有源接地系统主结构图 |
3.2 有源状态型中性点接地方式工作原理 |
3.3 与传统接地方式比较分析 |
3.4 有源状态型中性点接地方式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有源状态型中性点接地方式控制实现 |
4.1 单相接地故障辨识 |
4.2 单相接地过渡电阻预测 |
4.3 有源状态型中性点接地方式控制策略 |
4.4 仿真验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电路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变压器负载可控的新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谐振接地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意义 |
2 变压器负载可控的新型可调电抗 |
2.1 引言 |
2.2 变压器负载可控的可调阻抗原理 |
2.3 基于变压器负载可控的新型可调电抗 |
2.4 系统仿真研究 |
2.5 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自动调谐研究 |
3.1 引言 |
3.2 现有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方法概述 |
3.3 基于注入变频信号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新方法 |
3.4 单相模拟试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
4.1 引言 |
4.2 现有谐振接地选线保护方法概述 |
4.3 一种新的基于零序有功分量的选线方法 |
4.4 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总体结构 |
5.3 模块功能的软硬件实现及核心算法 |
5.4 硬件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三相动模试验 |
6.1 引言 |
6.2 试验线路及主要参数说明 |
6.3 试验项目及结果 |
6.4 试验结论 |
6.5 现场应用情况 |
6.6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着作 |
四、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对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10kV电网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研究[D]. 田凤兰. 重庆大学, 2005(08)
- [2]周波、电压及负荷性质对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影响[J]. 陈文祥. 华中工学院学报, 1983(S1)
- [3]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及选线技术一体化研究[D]. 连鸿波.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6(05)
- [4]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D]. 王辉. 天津大学, 2007(04)
- [5]基于晶闸管控制的消弧线圈自适应策略研究[D]. 王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配电网主动干预式柔性接地装置控制器的设计[D]. 何舜威.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7]谐振接地系统故障分析与选线[D]. 徐亮. 昆明理工大学, 2006(02)
- [8]江津10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D]. 沈红莲. 重庆大学, 2007(06)
- [9]基于柔性控制技术的中压配电网状态型接地方式研究[D]. 郑云丹.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10]变压器负载可控的新型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研究[D]. 程路.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