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硫酸铝的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闫丽云[1](2014)在《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不易结垢、操作简单等优点,近年有了快速发展,国内已投运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该技术有望成为我国未来主导脱硫技术之一。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关键是脱硫副产品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包括再生氧化镁和硫的回收利用。本文针对工业级的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应用理论分析、小型冷态实验研究、大型热态实验研究、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其物料特性、再生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及关键运行参数对其再生循环利用效果的影响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①在国内设计建造了一个工业级的大型热态实验系统,用于对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再生循环利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该实验系统包括:内直径为500mm和高为6780mm的炉膛、加料口、布风板及三个天然气喷嘴等;辅助系统包括物料供给系统、空气加热系统、烟气处理系统、产品回收系统、送引风系统、数据测量和采集系统等。整个系统设计参数为:压缩空气流量为200Nm3/h;供料量为80Kg/h;天然气流量为17Nm3/h;从焙烧炉出来的烟气量为300Kg/h;空预器后的热空气温度为650℃;二级空气冷却器后的烟气温度为250℃;进入引风机的烟气温度小于250℃;烟气处理系统循环泵的循环量为50L/min。②国内首次对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结构特征和热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发现实验所用的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具有类似于片状的分层结构,它的外形结构比较光滑致密,有较少的空隙;通过热重实验发现工业级的氧化镁脱硫副产品总的质量损失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但是粒径对副产品热解过程中各个失重阶段的质量损失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碳粉的加入对硫酸镁的热解有明显影响,能降低其热解温度,使其热解过程更加容易;副产品在有氧条件下热解时,最后一个热解峰后移,反应向高温区移动。③国内首次对从工业级氧化镁脱硫副产品中回收硫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对再生氧化镁的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煤中含硫量为1.65%,容量为300MW的火电机组运用氧化镁脱硫再生技术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技术的经济性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副产品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炉膛的下部区域;当过剩空气系数为1.05,副产品中亚硫酸镁的含量为60%时,焙烧气中SO2的摩尔含量为10.5%;副产品中水分含量占15%时,二氧化硫浓度仍能达到9.2%;富氧燃烧时应控制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超过31%;减少过剩空气系数、增加给料量、减少结晶水含量及适当降低炉温等能显着提高焙烧气中SO2的摩尔含量;经济性分析表明氧化镁脱硫再生技术的经济性比较好;当焙烧温度为900-1000℃时,实验获得的焙烧产品氧化镁活性较高;当焙烧温度达到1100℃时,焙烧产品氧化镁有轻微的烧结现象,活性较低。④工业级大型热态实验系统炉内气固流动及燃烧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基于Gambit和Fluent软件,对焙烧炉进行建模,选择合适的网格结构和数量。首先对炉内的三维气相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采用离散相模型对炉内的气固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炉内燃烧时的气相流场分布符合实炉实验时炉内流动趋势;加入颗粒相后,炉膛下部颗粒浓度变化较大;在给料口的附近,颗粒浓度有较大波动;在炉膛上部,颗粒混合均匀;在炉壁附近,颗粒浓度较高,炉中心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相对较低且比较均匀。
刘建芳[2](2014)在《废润滑油分类再生方法及再生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资源的紧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润滑油需求量和消耗量逐年激增,无论从资源节约还是环境保护的角度,废润滑油再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废油生成量大,而废油再生技术相对较落后,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废油的不当处置也给环境保护带来较大的压力。针对我国废油的特点,结合发达国家成熟的废油再生经验,研究润滑油失效变废的本质,探索新型的废油再生方法,开发实用的废油再生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对20种废润滑油进行全面的失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再生添加剂”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或在用润滑油(包括工业润滑油、车用汽油发动机油和船用系统油)研究了相应的再生处理方法和关键技术,通过理化和摩擦学性能指标测试评估了润滑油再生效果。采用仪器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探讨了润滑油的氧化过程机理、废润滑油失效以及再生油润滑恢复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常规理化性能检验、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颗粒污染度测试以及摩擦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废液压油和废发动机油的失效特征和再生可能性。无论是液压油还是发动机油,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都发生了一定的氧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内部污染和外部污染,添加剂都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和降解。润滑油的氧化导致润滑油的酸值增大改变了部分添加剂的化学环境,使得功能下降;与摩擦表面金属、环境中氧的化学反应不断消耗添加剂,造成摩擦表面的摩擦化学反应保护膜无法形成,从而导致边界润滑的极压、耐磨和减摩功能下降;金属磨屑的增加导致三体磨料磨损,也对润滑油氧化的起到催化作用;外部的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加快了润滑油的氧化以及添加剂的失效。这四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润滑油的失效。不同类型或同类型不同等级的润滑油由于使用工况不同,发生氧化、添加剂损耗以及污染的程度也不相同。其失效的具体表现为某种或某些理化性能严重衰退,超出使用标准;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较新油亦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但废润滑油仍普遍具备一定的润滑性能,废液压油和发动机油还具有潜在的使用价值。(2)基于废润滑油失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类再生添加剂方法对废液压油、废油膜轴承油、废汽轮机油以及废齿轮油等10种工业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解决废润滑油的失效问题,实现了其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拉曼光谱对磨痕表面的微观分析证实,再生油由于经过了再净化和补充添加剂的处理,所包含的添加剂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解,分子中的活性元素与摩擦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含有FeS、磷酸盐和无定形碳等的保护膜,从而具有优良摩擦学性能。研制的再生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再生功能和较强的适应性,种类不同、存在相同问题的润滑油可通过特定的再生添加剂进行功能恢复和再生。(3)针对工业润滑油使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评价了再生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如不同摩擦副(钢/钢,铜/钢)、不同载荷、不同滑动速度等。再生油在不同的载荷和滑动速度下润滑不同的摩擦副都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且超过新油水平。再生油具有与常规润滑油系统的摩擦学系统特性,即摩擦学性能受到摩擦副、载荷、滑动速度等各因素的影响,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影响规律。(4)针对车用汽油发动机油的报废特征,提出合适的再精制处理工艺,研制出再生添加剂,并通过“分类再生添加剂方法”对废发动机油进行再生处理。试验结果证实,再生汽油发动机油的典型理化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显着改善,趋近甚至超过新油。分类再生添加剂方法可以对正常更换的发动机油(衰变程度不是很严重)进行有效再生处理,使其使用寿命延长。(5)探讨了船用系统油再生并升级为气缸油的再生添加剂方法。在系统地对船用柴油机系统油与气缸油的理化指标、性能要求、基础油种类和添加剂类型等对比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改进碱值、粘度、清净分散性、润滑性能的主要添加剂类型及其含量,采用复配添加剂对在用系统油进行再升级处理。再升级气缸油的理化性能、总碱值、摩擦学性能与市售的新气缸油(粘度等级为SAE50,总碱值为70mgKOH/g)的参数指标相近。(6)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以直链烷烃、带支链的烷烃、环烷烃以及芳香烃为对象,探讨了润滑油的热氧化规律。不同结构矿物基础油的氧化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矿物基础油在氧化过程中,发生脱水、氧化缩聚、氧化分解以及裂解等反应,生成了不饱和叠合物、环状物、醇、酮、醛、羧酸以及分子质量小、易挥发的有机物等。分子动力学模拟矿物基础油的高温氧化过程证实了润滑油的自由基链反应机制。
戚建华[3](2010)在《食品加工剩余物板栗壳的利用:Cu(Ⅱ)的生物吸附和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级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生产大国,占全球栗子总产量的3/4左右。板栗壳是板栗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剩余物,目前尚未产业化开发利用。色素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出于对健康和环境安全的考虑,近年来天然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成为研究的热点。重金属污染是目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吸附因其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而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板栗壳为原料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天然色素进行了分级精制、性质结构表征,同时还研究了板栗壳生物吸附水中的Cu(Ⅱ)的性能和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NH4OH水溶液为溶剂,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板栗壳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研究了NH4OH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色素粗提物得率和色阶的影响。以色素粗提物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NH4OH浓度为1.1 mol/L,液料比为16.5 mL/g,提取时间为121 min;以粗提物色价为考察指标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NH4OH浓度为0.74 mol/L,液料比为14.7 mL/g,提取时间为111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提取得率的观测值为238.6±4.9 mg/g,色阶为11.96±0.58,与模型预测值235.1 mg/g和12.39接近。(2)根据溶解性将板栗壳色素进行分级,得到类腐植酸(HULS)、类西玛多美朗酸(HYLS)和类富里酸(FLS)3个组分,HULS只溶于碱性水溶液,HYLS溶于碱性水溶液和甲醇、乙醇和丙酮等极性有机溶剂,FLS溶于任何pH的水中和极性有机溶剂。通过化学定性分析、元素分析、官能团分析、紫外——可见光光谱、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1H核磁共振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对色素各分级组分进行了表征。板栗壳色素为植物黑色素。比较而言,HULS芳环取代程度最高,含有较多的脂肪链,其中的烷基链多且短,结合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羧基含量最高,半醌自由基含量最低;HYLS芳环取代程度最低,酚羟基含量最高,半醌自由基含量最高;FLS中含有较多的烷基链,且长而少分支。Na+、Mg2+、蔗糖、还原剂对板栗壳色素各组分没有显着影响,但各组分对Al3+、Ca2+、Fe2+、Fe3+、Cu2+、光照、加热和pH不稳定。(3)采用体外试验模型对板栗壳色素各分级组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HULS > HYLS >FLS;清除H2O2能力和对Fe2+的螯合能力HYLS > FLS > HULS;总多酚含量FLS > HYLS > HULS,且清除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活性以及还原力都和总多酚含量存在着正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清除超氧阴离子(O2·-)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存在着负的线性相关关系。(4)采用静态吸附池吸附和柱吸附对板栗壳吸附水中Cu(Ⅱ)的工艺条件和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合适的起始pH值为5,静态吸附平衡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和Redlich–Peterson模型,分离因子RL值间于0与1之间,为有利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粒内扩散是吸附的限速步骤之一,但非唯一限速步骤;焓变(ΔHo)和熵变(ΔSo)分别为-17.423 kJ·mol-1和-54.667 J·mol-1·K-1,自由能变(ΔGo)为负值,表明板栗壳吸附Cu2+为放热过程,可以自发进行,吸附过程受热焓驱动;基于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推导出的板栗壳用量计算公式可用于预测将一定体积一定起始浓度Cu2+溶液经过吸附降至所需浓度的板栗壳用量。本研究选用NH4OH作为溶剂提取色素,克服了以往文献中乙醇作溶剂提取不全面、NaOH作溶剂提取杂质多等不足;首次将板栗壳色素进行了分级,得到3种组分,并其进行了系统的性质分析、结构表征和抗氧化活性研究;首次将板栗壳作为Cu(Ⅱ)的生物剂,研究了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结果对我国板栗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工企业的清洁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薛国庆,岳国仁,周娉[4](1997)在《我国硫酸铝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评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生产原料、工艺和用途几个方面评述了国内硫酸铝生产现状,指出了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简要论述了硫酸铝工业的发展前景。
张文富[5](1982)在《日本无机水处理剂的动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废水处理中,无机水处理剂虽早已应用,但是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防止公害的加强、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下水道的普及等,才得到迅速发展。可是近数年来,由于自来水、废水处理等絮凝剂的大宗用项已基本稳定,所以近期没有更大发展。在污水和粪
二、日本硫酸铝的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硫酸铝的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我国发展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必要性 |
1.1.1 我国能源、资源特点和环保现状 |
1.1.2 烟气脱硫技术 |
1.1.3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1.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应用进展 |
1.2.1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的典型代表工艺 |
1.2.2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
1.2.3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工业化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4 流化床焙烧工艺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物料特性和大型热态实验装置的设计调试 |
2.1 物料的物理特性对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影响 |
2.2 实验概况 |
2.3 实验条件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大型热态实验装置系统概况 |
2.5.1 实验的目的及方法 |
2.5.2 实验系统及工作流程简介 |
2.5.3 实验系统的主要构成 |
2.6 实验系统操作步骤 |
2.6.1 粉碎机粉碎物料操作步骤 |
2.6.2 焙烧系统操作说明 |
2.7 点火操作步骤 |
2.8 焙烧炉点火升温 |
2.8.1 烘炉实验 |
2.8.2 炉内温升特性 |
2.9 本章小结 |
3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热解和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热分析 |
3.3 动力学分析 |
3.3.1 速率常数 |
3.3.2 动力学模型函数 |
3.4 热分析实验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热失重分析 |
3.5.2 动力学分析 |
3.5.3 氧气对副产品热解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的可行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工况安排 |
4.3 计算 |
4.3.1 计算模型 |
4.3.2 计算模型假设 |
4.3.3 组分的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计算验证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4.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氧化镁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和MgO的热态实验研究 |
5.1 实验概况 |
5.1.1 物料特性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炉温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分布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1 炉内燃烧状况分析 |
5.2.2 影响焙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因素分析 |
5.2.3 粒径分布测试分析 |
5.2.4 焙烧产物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成像分析 |
5.2.5 焙烧产物氧化镁的活性分析 |
5.2.6 焙烧产物的颜色 |
5.3 本章小结 |
6 焙烧炉内燃烧过程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焙烧炉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
6.2.1 网格划分 |
6.2.2 网格数和网格质量检测 |
6.3 焙烧炉内天然气燃烧的数值模拟 |
6.3.1 边界条件 |
6.3.2 数学模型 |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1 焙烧炉内的温度分布 |
6.4.2 速度分布 |
6.4.3 湍动能和湍流强度 |
6.4.4 z轴方向上不同位置处xy平面上的速度梯度 |
6.5 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
6.5.1 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 |
6.5.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
6.5.3 气固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的热解与动力学 |
7.1.2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的可行性分析 |
7.1.3 氧化镁脱硫副产品再生获取SO_2和MgO的热态实验研究 |
7.1.4 焙烧炉内燃烧过程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2)废润滑油分类再生方法及再生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润滑油再生的必要性 |
1.2.1 石油资源节约的有效途径 |
1.2.2 废润滑油环境污染的潜在危险性 |
1.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现状 |
1.3.1 常规的单元操作技术 |
1.3.2 典型的再生处理工艺和应用状况 |
1.4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现状 |
1.4.1 再净化工艺 |
1.4.2 再精制工艺 |
1.4.3 再炼制工艺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废润滑油的失效分析 |
2.1 引言 |
2.2 分析检测方法的确定 |
2.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2.2.2 四球试验机检测方法与准确度评价 |
2.3 典型理化性能分析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4 红外分析 |
2.4.1 试验方法 |
2.4.2 润滑油添加剂的红外分析 |
2.4.3 基础油的红外分析 |
2.4.4 正戊烷不溶物的红外分析 |
2.5 元素分析 |
2.5.1 试验原理和方法 |
2.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6 固体颗粒分析 |
2.6.1 试验原理和方法 |
2.6.2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7 摩擦学性能分析 |
2.7.1 试验条件 |
2.7.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8 结论 |
第三章 废工业润滑油的再生及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废工业润滑油的再生处理 |
3.3 废液压油的再生性能评价 |
3.3.1 再生液压油的理化性能 |
3.3.2 再生液压油的摩擦学性能 |
3.3.3 摩擦表面的微观分析 |
3.3.4 再生添加剂的适应性验证 |
3.4 废油膜轴承油的再生性能评价 |
3.4.1 废油膜轴承油的再生效果 |
3.4.2 再生添加剂的适应性验证 |
3.5 废汽轮机油的再生性能评价 |
3.6 废齿轮油的再生性能评价 |
3.7 再生油的摩擦学性能综合研究 |
3.7.1 再生油对不同摩擦副的润滑效果 |
3.7.2 再生油在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 |
3.7.3 再生油在不同滑动速度下的摩擦学性能 |
3.8 小结 |
第四章 废车用汽油发动机油的再生及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废汽油发动机油的再生 |
4.2.1 简单试验的启示 |
4.2.2 废发动机油的再生处理 |
4.3 废发动机油的再生性能评价 |
4.3.1 再精制工艺效果评价 |
4.3.2 再生油的性能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船用系统油的再升级及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BOB 系统特征 |
5.3 气缸油和系统油的对比分析 |
5.3.1 理化性能对比 |
5.3.2 性能要求对比 |
5.3.3 基础油对比 |
5.3.4 添加剂对比 |
5.4 在用系统油的再升级尝试 |
5.4.1 再升级思路 |
5.4.2 在用系统油的再升级和性能评价 |
5.5 添加剂的作用机制探讨 |
5.6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润滑油氧化机理探讨 |
6.1 引言 |
6.2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与润滑油建模 |
6.2.1 分子动力学模拟基本原理 |
6.2.2 润滑油建立模拟方法 |
6.3 润滑油高温氧化的计算机模拟 |
6.3.1 直链烷烃基础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2 带支链烷烃基础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3 环烷烃基础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4 芳香烃基础油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4 关于润滑油高温氧化分子动力学仿真结果的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3)食品加工剩余物板栗壳的利用:Cu(Ⅱ)的生物吸附和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板栗概述 |
1.2 板栗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
1.3 板栗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4 板栗壳色素研究进展 |
1.4.1 提取与精制方法 |
1.4.2 板栗壳色素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
1.4.3 板栗壳色素稳定性研究 |
1.4.4 板栗壳色素的生物活性 |
1.4.5 板栗壳色素的利用研究进展 |
1.5 板栗壳的其他用途研究进展 |
1.5.1 板栗壳的生物吸附功能 |
1.5.2 板栗壳在食用菌栽培上的应用 |
1.5.3 板栗壳固体发酵生产漆酶 |
1.5.4 板栗壳活性炭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板栗壳色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1.3 试剂 |
2.1.4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2.2 CCD 优化设计结果与响应面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板栗壳色素的分级与性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仪器 |
3.1.3 试剂 |
3.1.4 板栗壳色素的分级与精制 |
3.1.5 溶解性分析 |
3.1.6 化学定性分析 |
3.1.7 元素分析 |
3.1.8 酸性官能团分析 |
3.1.9 高效凝胶色谱分析 |
3.1.10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
3.1.11 红外光谱分析 |
3.1.1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1.13 顺磁共振波谱分析 |
3.1.14 板栗壳色素的稳定性 |
3.1.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板栗壳色素的溶解性 |
3.2.2 板栗壳色素的化学定性 |
3.2.3 板栗壳色素的凝胶色谱分析结果 |
3.2.4 板栗壳色素的元素组成和酸性官能团分析 |
3.2.5 板栗壳色素的紫外—可见光光谱 |
3.2.6 红外光谱分析 |
3.2.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2.8 顺磁共振波谱分析 |
3.2.9 板栗壳色素的稳定性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板栗壳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 |
4.1.3 试剂 |
4.1.4 板栗壳色素溶液的配制 |
4.1.5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4.1.6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测定 |
4.1.7 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的测定 |
4.1.8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活性的测定 |
4.1.9 清除H_20_2活性测定 |
4.1.10 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活性的测定 |
4.1.11 清除亚硝酸盐活性的测定 |
4.1.12 还原力测定 |
4.1.13 螯合亚铁离子测定 |
4.1.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评价 |
4.2.2 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
4.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 |
4.2.4 清除H_20_2活性 |
4.2.5 清除DPPH·活性 |
4.2.6 还原力 |
4.2.7 螯合力 |
4.2.8 清除亚硝酸盐活性 |
4.2.9 总多酚含量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板栗壳生物吸附Cu(Ⅱ)的性能及其机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吸附剂 |
5.1.3 吸附质 |
5.1.4 静态吸附试验 |
5.1.5 柱吸附试验 |
5.1.6 解吸试验 |
5.1.7 再生试验 |
5.1.8 吸附剂理化性质表征 |
5.1.9 Cu(Ⅱ)浓度测定 |
5.1.10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板栗壳的理化性质分析 |
5.2.2 红外光谱分析 |
5.2.3 提取色素对板栗壳吸附Cu(Ⅱ)的影响 |
5.2.4 pH 值对板栗壳吸附Cu(Ⅱ)效果的影响 |
5.2.5 吸附剂用量对板栗壳吸附Cu(Ⅱ)效果的影响 |
5.2.6 粒度对板栗壳吸附Cu(Ⅱ)效果的影响 |
5.2.7 温度和时间板栗壳吸附Cu(Ⅱ)效果的影响 |
5.2.8 吸附质溶液起始浓度对板栗壳吸附Cu(Ⅱ)效果的的影响 |
5.2.9 吸附平衡 |
5.2.11 吸附热力学 |
5.2.12 解吸和再生 |
5.2.13 穿透曲线和洗脱曲线 |
5.2.14 基于平衡数据的吸附工艺设计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日本硫酸铝的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副产品再生循环利用的研究[D]. 闫丽云. 重庆大学, 2014(05)
- [2]废润滑油分类再生方法及再生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 刘建芳.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4(07)
- [3]食品加工剩余物板栗壳的利用:Cu(Ⅱ)的生物吸附和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级与表征[D]. 戚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5)
- [4]我国硫酸铝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评述[J]. 薛国庆,岳国仁,周娉. 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 1997(01)
- [5]日本无机水处理剂的动向[J]. 张文富. 工业水处理, 19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