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电位滴定的探讨

硼酸电位滴定的探讨

一、关于硼酸电位滴定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红,李建[1](2021)在《电位滴定法测定酸性镀锌溶液中氯化锌浓度》文中指出通过采用EDTA为滴定剂,钙电极为指示电极,双盐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实现了酸性镀锌溶液中氯化锌含量的自动电位滴定。向待测液中加入Ca-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作为置换剂,增大了滴定终点时的电位突跃。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种类、滴定剂预加体积、滴定剂的最大增量和最小增量、pH缓冲溶液和Ca-EDTA的加入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本方法与手动滴定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测量数据基本一致。自动电位滴定方法准确可靠,测量过程简便快速,可以满足日常镀液分析的测定需求。

赵海宇[2](2021)在《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药品使用角度来说,产品质量的均一性是保证不会发生非处方原因造成的药物过量或不足情况的根本条件。药物过量容易导致超过安全剂量,而药物含量过低会导致药物浓度不够,无法达到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目前,较为常用的药品含量测定方式有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本文特针对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进行实验研究。

孙娜娜[3](2021)在《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指出多孔有机分子材料是多孔材料的一类,它们具有离散的分子结构,分子之间可通过超分子作用紧密地相连而组装成固态多孔结构。多孔有机笼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是一类离散的分子化合物,它们具有规则的三维骨架结构、永久的分子空腔和窗口、分子间堆积而形成的孔道、可观的比表面积以及结构的可修饰性,能够溶解于多种溶剂中,便于材料的可再回收利用和可再加工,这些特点赋予它们在吸附与分离、负载纳米粒子、识别探针以及能源储存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为了增加多孔有机笼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引入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基本构筑单元,并将它们应用到选择性荧光响应、非均相催化有机反应和气体选择性吸附等不同领域,对多孔有机笼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所取得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多孔有机笼得益于其明确的多孔结构,已经成为选择性地容纳各种各样的客体分子和超细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目标,并已用于催化各种有机反应。而由于缺乏这种多功能性的有机笼,基于有机笼和超细金属纳米粒子的两种不同催化活性位点来协同催化有机反应的材料几乎还没有被研究探索,因此,开发新型的多功能有机笼对基于有机笼的协同串联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5,5’-(苯并[c][1,2,5]噻二唑-4,7-二基)二异丁醛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合成了管状结构的多孔有机笼(MT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MTC1能够通过荧光性质选择性地识别二价钯离子,检测限达到38 ppb。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也表明有机笼与二价钯离子之间存在有效的络合作用。采用硼氢化钠还原含有MTC1和醋酸钯的溶液得到了负载在有机笼上尺寸约为1.9~3.1 nm的超细钯纳米粒子,且纳米粒子尺寸随着醋酸钯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增长的趋势。当醋酸钯与有机笼摩尔比为1:5时,得到的复合材料(Pd@MTC1-1/5)中的钯纳米粒子尺寸约为1.9±0.4nm。催化性能研究表明:MTC1本身能够光催化氧气分子产生超氧自由基并催化苯硼酸类化合物转化成苯酚类化合物;在硼氢化钠存在时,负载的超细钯纳米粒子能够催化4-硝基苯酚还原成4-氨基苯酚;它们的复合物Pd@MTC1-1/5又可以通过串联催化反应将4-硝基苯硼酸经过4-硝基苯酚中间体转化成4-氨基苯酚。另外,随着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尺寸的增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不同,并得到了 4,4’-二硝基-1,1’-联苯副产物,表明有机笼和负载的钯纳米粒子之间存在协同催化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多功能有机笼可以用于识别金属离子、模板生长超细纳米粒子和与纳米粒子一起协同催化串联反应。(2)受多孔有机笼具有明确的多孔结构而能够克服非均相催化中均相催化剂因聚集而失活的问题,以及高氧化还原电位的多环芳烃(PAHs)又能够驱动许多光氧化还原反应的启发,本文通过1,6-芘-5,5’-二异苯甲醛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一种新型含有芘基团的多孔有机笼(PyT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相邻PyTC1分子中的环己胺与芘单元之间存在C-H…π相互作用。对比PyTC1固体材料与其溶液状态的电子吸收光谱,芘发色团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现象。由于在晶体结构中未发现π-π相互作用,进而排除了J-聚集诱导的固体吸收红移现象。此外,有机笼三分之一结构的参照物PyTM和基本单元芘的单晶结构也发现了分子间存在C-H…π相互作用,并且对比样品的固体和溶液的电子吸收光谱,它们均存在吸收红移的现象。种种实验数据结合理论模拟数据揭示了弱的分子间C-H…π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该研究工作完全不同于前人总结的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红移现象只归因于J-聚集。由于PyTC1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使得该材料能够高效快速地非均相可见光催化苯硼酸衍生物需氧羟基化的反应。(3)为了提高多孔有机笼结构与功能的附加值,多种化学后修饰合成有机笼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据我们所知,通过外部刺激来对多孔有机笼进行的后修饰合成却尚未被报道过。本文通过光致变色的二噻吩乙烯衍生物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光响应性的多孔有机笼(PPO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有机笼外消旋体之间存在罕见的多重C-F…H-C氢键作用和范德华作用力,且可组装成超分子拓扑结构。基于二噻吩乙烯基的光响应性质,PPOC-1的溶液和薄膜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均表现出可逆的光致变色行为。此外,在紫外光照射下,氮气吸附实验揭示了晶态PPOC-1外消旋体的比表面积从495.0 m2 g-1下降到379.0 m2 g-1。更加有趣的是,将经紫外光照射后的PPOC-1外消旋体分散在1,4-二氧六环中加热处理后,核磁谱学数据表明有机笼分子结构恢复到初始状态,气体吸附数据也表明其孔隙结构恢复到光照之前的状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核磁谱学数据以及理论模拟数据,定量分析了 PPOC-1外消旋体中二噻吩乙烯基单元的光异构化比值。该研究工作通过引入光响应性分子开关和外部刺激创建了一种无损且精确的多孔有机笼后修饰合成方法。(4)因多孔有机笼具有固有的空腔和分子间组装成的孔隙结构而在选择性气体吸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有机笼在改善气体吸附量和选择性吸附方面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两种不同链长度的联苯四醛前驱体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分别构建了两种管状多孔有机笼(三联苯TPTC1和二联苯N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它们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这两种有机笼外消旋体结构具有相同数目和种类的N和O原子,却拥有不同尺寸的空腔结构。根据气体吸附实验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计算(IAST),表明它们均可用来选择性吸附甲烷、乙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但相对于三联苯TPTC1,联苯链长度越短的二联苯NC1因具有较小的孔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而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气体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比以及较低的吸附热。

王楠[4](2021)在《钾盐的溶解度测定及液体肥的配方设计》文中指出液体肥是一种通过灌溉系统施用,利用率高、见效快的新型肥料。配制液体肥需满足氮磷钾大量元素的配比要求,受溶解度限制,液体肥在低温下常出现结晶、沉淀等现象,这不仅影响肥料的利用率,也会造成输送设备和喷滴头堵塞等问题。本文在常温和低温下对五种钾盐(KCl、KNO3、KH2PO4、K2HPO4、K2SO4)两两组合的混盐在水中的液固相平衡进行研究,为液体肥的配方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等温溶解平衡法分别测定了KCl-KH2PO4-H2O、KCl-KNO3-H2O、KCl-K2SO4-H2O、KNO3-KH2PO4-H2O、KNO3-K2HPO4-H2O 和 K2SO4-KH2PO4-H2O 六个体系在278.2 K、288.2 K和298.2 K温度下的液相平衡数据,采用湿渣法确定平衡固相组成,绘制三元平衡相图并划分出不饱和区、单盐结晶区和共结晶区。结果表明,这六个体系均是简单共饱和型,无复盐和固溶体形成;随着温度的升高,KCl、KNO3、KH2PO4、K2HPO4和K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增大,不饱和区的面积均扩大。(2)将盐溶解平衡方程和混合电解质Pitzer模型方程联立得到关于Pitzer参数的多元线性方程组,采用经验方程计算KCl和K2SO4在不同温度下的Pitzer单盐参数,根据溶解度实验数据拟合出不同温度下KH2PO4、KNO3和K2HPO4的Pitzer单盐参数和Pitzer混合离子作用参数。利用计算得到的单盐参数和混合离子作用参数,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求解盐溶解平衡常数K关于离子浓度的非线性方程,得到六个实验体系的理论溶解度,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3)以KCl-KH2PO4-H2O和KN03-KH2PO4-H2O两个三元平衡相图为例,划出了符合NY 1106-2010标准的液体肥配方区域。依据液固平衡数据,分别以水和沼液浓缩液为溶剂,设计了 N-P2O5-K2O配比为7.06-3.14-9.80的高钾型液体肥和配比为5.4-9.6-5.0、6.0-9.6-5.0的高磷型液体肥的配方,并考察了各配方的溶解性。

张宝元[5](2021)在《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含硫衍生物的合成与离子识别性能研究》文中指出Hg2+是一种具有剧毒的金属离子,很容易导致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因此设计与合成测定Hg2+的新型有机小分子对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二茂铁基咪唑并吡啶衍生物(1、2)为原料,设计合成了6种2-二茂铁基咪唑并吡啶类的新型离子探针L1-L6。通过交叉偶联方法,优化反应条件,使其产率提高到80%-88%,后通过相关方法表征其分子结构。利用电化学分析法、UV-Vis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在最佳测试条件下研究6种化合物对金属阳离子以及阴离子的识别性能,通过分析目标化合物(L1-L4)与对照化合物(L5-L6)的分子结构,研究分子结构对离子选择性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探针L1-L6可以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电化学分析法这三种通道在金属阳离子中对Hg2+进行高效选择性识别。其中探针L1的识别灵敏度最高并且识别效果最好,检测限可以达到3.2×10-8M,而探针L2-L6的检测限在10-7-10-6数量级;在其他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探针L2-L6依旧对Hg2+具有选择识别性能,当Hg2+滴加到探针L1中时发生荧光淬灭现象,再加入I-后荧光强度可以恢复至初始水平,该循环过程可以循环5次以上。通过紫外滴定、Job’s plot、质谱等实验数据发现,产生识别效果的主要原因是配合物的生成,其中L1与Hg2+以2:1形式结合,而其余探针L2-L6与Hg2+以1:1形式结合;同时探针L6可以对阴离子HSO4-进行选择性识别。L1-L6通过电化学氧化还原峰的位移也可作为识别Hg2+和Al3+的电化学探针。通过分析探针L1-L6的结构与性质,发现在2-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的5位引入不同取代基时比在4位上的离子识别效果更好。

沈杏[6](2021)在《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规模储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根基。可再生能源由于空间时间不连续性的限制,难以满足当前储能发电智能并网的巨大负荷,因此亟需发展安全系数高、工作寿命长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当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已广泛应用于储能市场。但是,锂资源储量有限、地理分布不均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锂电在储能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激发了研究其他可替代储能体系的热潮。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具备显着的成本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规模储能的供给主力。钠离子电池发展的核心在于电极材料的进一步探索,而正极材料的制备与优化是获得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和层状化合物分别因高工作电压和高放电比容量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受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热切关注。然而,这两类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和现有性能仍无法完全满足实际商业化应用的要求。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围绕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开发,就典型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磷酸氧钒钠、氟磷酸钒钠和不同结构层状氧化物的形貌结构调控、制备工艺优化以及在全电池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研究。1.针对单斜相NaVOPO4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改变钠源和钒源投料比来调节颗粒形貌结构的低温水热法。通过优化导电添加剂及球磨混碳工艺,合成纳米化复合材料。材料在0.2 C下具有135.3 mAh g-1的放电容量,高倍率下测试1000周容量保持率为87.1%,充放电过程中可逆性较好,且纳米复合材料展现出一定的赝电容行为。匹配磷酸钛钠负极应用于水系全电池中,展示出良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为该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拓展应用提供新的策略与实践。2.在NaVOPO4合成优化的基础上,通过添加F源合成具有高电压特性的氟磷酸钒钠Na3(VOPO4)2F。系统地研究了原料及温度对产物的影响,获得氟磷酸钒钠空心微球,并进一步通过高能球磨混合导电碳提升材料导电性。反应温度/pH的耦合作用定向调控了材料的微纳结构,而这种微观结构的差异导致产物呈现出不同的电化学行为。引入补钠剂提升电极的长循环性能(120C,12000周,保持率 71%),并成功构建 Na3(VOPO4)2F//NaTi2(PO4)3全电池。3.鉴于溶液合成法在时间、空间上对于大规模合成的限制,开发出可应用于10种经典钒源的机械化学法制备氟磷酸钒钠正极。进一步以大宗化学品偏钒酸钠为钒源,通过高能球磨原位掺杂科琴黑构建Na3(VOPO4)2F/KB骨架。所合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超理论容量特性,在20 C的高倍率下展现出高达112.8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循环10000周后无明显衰减。工艺放大制备公斤级材料构建商业化26650电池,所得圆柱电池能量密度约90 Wh kg-1,3 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4.5%。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及产业化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4.考虑到聚阴离子化合物中钒基原料成本较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了 03型高容量层状氧化物正极。以含有性价比高、环境友好过渡金属元素的O3-NaNi0.3Fe0.4Mn0.3O2材料为研究起点,分别对材料体相和表面进行改性。为解决其在高电压(4.2 V)下的适用性,采用Cu、Ti共掺杂方式缓解高电压区的相变降低不可逆容量损失。通过硼酸表面改性的方法抑制表面残碱生成。将表面改性的NaCu0.1Ni0.2Fe0.4Mn0.2Ti0.1O2直接与硬碳负极匹配组装全电池,在0.1 C倍率下放电容量为132.6 mAh g-1,在0.5 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75.8%。5.为提高层状氧化物的电压,以商业化Ni0.25Mn0.75(OH)2为前驱体,通过调整温度、钠源剂量,设计具有不同钠含量的P2型阴离子变价材料,探究其电化学行为差异并寻求全电池匹配的最佳策略。针对低钠材料全电池匹配过程中缺钠导致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采用新型高电压补钠剂Na2C305,所得全电池放电容量提升至156.3 mAh g-1。针对合成出的高钠P2材料Na0.85Ni0.25Mn0.75O2,采用调整电压的方式进行全电池的匹配,可获得82.9%的首周效率,1 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79.0%。为P2型层状材料的全电池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凯凯[7](2021)在《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开发光催化体系将太阳能转换为高密度化学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光敏剂作为光吸收主体和电子传递的媒介,在光能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光敏剂(比如[Ru(bpy)3]2+)受限于激发态寿命短、可见光吸收弱等问题,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旨在围绕新型金属光敏剂的制备与光物理性能调控,实现高效光解水产氢(H2)与二氧化碳(CO2)光还原;同时开发高活性非贵金属光敏剂,构建廉价光催化体系用于高附加值有机化学品的制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激发态Ru(II)配合物光敏剂光催化产氢性能。通过引入芘和芘炔,实现激发态类型的有效调控,获得三种不同激发态类型的光敏剂(Ru-2、Ru-3和Ru-4)。研究结果表明与3MLCT配合物(Ru-1和Ru-2)相比,3IL配合物(Ru-4和Ru-3)的光催化活性整体提高了3倍以上,这主要归因于3IL光敏剂更为优越的光稳定性和长的激发态寿命(Ru-4,τ=120μs)。进一步开发铜光敏剂替代贵金属光敏剂进行光催化研究。将跨键能量转移(TBET)策略应用于构筑强可见光吸收和长激发态寿命的Cu(I)基光敏剂,用于高效的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型光催化反应。开发出首例强可见光吸收Cu(I)基光敏剂(Cu-2和Cu-3)。Cu-3在518 nm处的摩尔消光系数高达162260 M-1cm-1,比传统铜光敏剂(Cu-1)高62倍。Cu-3的光催化性能高于传统铜光敏剂(Cu-1)和贵金属光敏剂([Ru(bpy)3]2+和[Ir(ppy)3]+)。最后我们开发了不含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HAFPs)进行光催化研究。利用Bodipy基元构筑了一系列光敏剂B-1到B-8,并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B-8展现了优异的光催化活性,CO产率高达1311.4μmol,选择性接近100%,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高效分子光敏剂的方法。

王永乐[8](2021)在《生物胺类比色响应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居民饮食结构中高蛋白食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加,这类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容易因微生物活动而变质。蛋白质的降解会产生大量生物胺。这些挥发性生物胺会使食品周围环境变为弱碱性,使用对p H变化敏感的指示剂能够指示出p H变化,最终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食品的新鲜度。羟基蒽醌衍生物在碱性水溶液中呈蓝紫色或橙红色,可以用来指示环境p H的变化。将羟基蒽醌衍生物通过不同方式成膜,制备得到生物胺类响应膜,置于食品包装盒中可用于监测食品新鲜度。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取代基的羟基蒽醌对p H响应灵敏度的影响,然后通过不同方式成膜,找到较为合适的成膜方式以达到保持灵敏度的前提下提高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烷基化反应分别合成一系列羟基蒽醌衍生物,探究羧基、甲基、氯原子的诱导效应对p H响应灵敏度和生物胺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吸电子的取代基能提高羟基蒽醌对p H响应灵敏度,响应灵敏度最高的分子为2-氯-1,4-二羟基-6-羧基蒽醌(DCQ-Cl),在p H变为7时即产生肉眼可辨的变化。(2)为了将DCQ-Cl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采用不同的成膜方式制备得到生物胺类响应膜,其中醋酸纤维素(CA)、乙基纤维素(EA)、聚乙烯醇(PVA)的成膜物质采用溶剂浇筑成膜方式,低密度聚乙烯(LDPE)采用热压成膜的方式。测试不同成膜方式制备得到的生物胺类响应膜对挥发性生物胺的响应灵敏度,并测试其在水溶液中的迁移率、溶胀率、水溶率和水接触角。结果显示采用PVA制备的生物胺响应膜材料具有较好的p H响应性能,并且能够用于对食品的新鲜度监测,及时响应食品的变质。(3)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胺类响应膜的安全性,通过TEMPO氧化法制备得到氧化纳米纤维素(TOCNC),使用交联剂交联DCQ-Cl上的羧基和TOCNC的羧基,将DCQCl固定在TOCNC上,得到改性的TOCNC,将其与PVA水溶液充分混合后采用溶液成膜,制备得到生物胺类响应复合膜,测试其对丁二胺的响应灵敏度和食品新鲜度监测性能。结果显示交联DCQ-Cl和TOCNC后再与PVA水溶液成膜,随着改性TOCNC添加量的增加,溶胀率逐渐减小,迁移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其对于生物胺响应灵敏度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当改性TOCNC添加的质量分数为0.25%的时候综合性能最优,能够监测食品新鲜度的变化。

丁雷[9](2021)在《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分子染料是将小分子发色体引入到高分子的主链或侧链上所形成的有色聚合物,因此它具备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和染料发色体的光学性能,近些年来高分子染料已经成为高分子领域和染料化学领域的交叉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大量关注。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以合成高分子为骨架构筑的高分子染料,然而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更加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染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天然多糖(纤维素和甲壳素)是可再生、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改性、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染料发色体能够与其上面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等)发生反应,构建以天然多糖为高分子骨架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具备生物基高分子骨架和染料发色体的基本性能,有望拓宽高分子染料的应用领域。本论文以来自于天然多糖的再生纤维素和再生甲壳素为生物基高分子骨架,将不同功能的染料发色体与之反应构建生物基高分子染料,采用简便的方法赋予生物基高分子染料较高的发色体负载量和良好的功能性,通过不同的测试研究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理化性能,并拓展它们在高分子材料着色、乳液成像、荧光复合材料、包装材料智能化以及智能凝胶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所述:(1)通过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的再生纤维素具有低的结晶度和高的比表面积,这有利于将较多的染料发色体固着在再生纤维素上,得到染料发色体含量可控的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通过调节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和碳酸钠用量控制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上的染料发色体负载量,其中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最高可以负载210 mg/g的染料发色体,此时它的K/S值高达31。对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基本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是网状结构的聚集体,随着染料发色体负载量的增加,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结晶度、热力学稳定性和流变性能参数(粘度、储存模量、损耗模量)有减小的趋势,这是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中的染料发色体破坏了纤维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具有鲜艳的色彩、良好的水分散性能,因此它可以用于水性聚氨酯的着色,所得到的彩色水性聚氨酯在水中浸泡15天后没有染料脱落。这项工作描述了一种制备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简便方法,为下面构筑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铺平了道路。(2)对于高分子染料而言,高分子骨架上的染料发色体负载量越高,在使用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更少的高分子染料用量满足基质着色的要求,因此开发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是我们的研究目标。甲壳素是自然界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在甲壳素中除了含有羟基之外还具有乙酰氨基,乙酰氨基可以通过简单的脱乙酰化处理得到氨基,由于氨基较高的反应活性,它可以作为染料发色体的固着位点,用于固着更多的染料发色体,实现生物基高分子染料中染料发色体的高负载。通过磷酸溶解再生法制备了脱乙酰度在3.5%-39.7%变化的再生甲壳素,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再生甲壳素的氨基含量增加,结晶度从53%降低至39%,zeta电位从+8.4 mV升高至+28.5 mV,这有利于染料发色体的吸附和固着。通过优化染色条件,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上染色发色体负载量可达667.9 mg/g。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继承了再生甲壳素的乳化性能,可以通过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彩色聚乳酸复合材料,所得到的彩色复合材料在水和乙醇中浸泡90天后没有染料脱落,展示出优异的耐水和耐乙醇浸泡性能,在可降解彩色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将荧光发色体连接在生物基高分子骨架上构筑具有荧光性能的生物基高分子染料。这种高分子染料具备再生甲壳素的乳化性能和荧光分子的荧光性能,可以稳定不同类型的油相(葵花籽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GTCC)、液体石蜡和柠檬油),构筑平均粒径在7μm-30μm范围内的Pickering乳液。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乳液液滴表面有荧光发出,这表明再生甲壳素存在于液滴表面,证实了Pickering乳液液滴的稳定是再生甲壳素在发挥作用。荧光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可以用于构筑性能改善的荧光复合膜,这种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最大分解温度分别由原来的21 MPa、161%和257℃增加至34 MPa、281%和267℃,同时它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发出蓝色荧光的性能。(4)pH响应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将外界的pH刺激转换为其他可辨识信号的功能材料,是一种可视化的智能材料,将pH响应物质通过共价键固着在基材上得到的pH响应智能材料可以避免pH响应物质的泄漏。在这里,pH响应染料发色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在再生纤维素上得到pH响应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ARC),随着pH值的变化它的颜色会在黄色和紫色之间发生可逆变换。将ARC作为一种可视化材料引入到聚乙烯醇(PVA)包装材料中,其中ARC的高分子骨架改善了聚乙烯醇的机械强度和热力学稳定性,ARC上固着的pH响应染料发色体赋予聚乙烯醇快速的变色性能,实现了聚乙烯醇包装材料的智能化。食物(如鱼、虾、蟹和肉)在变质后会释放出有机胺,改变其周围环境的pH值,因此pH响应聚乙烯醇复合材料(PVA/ARC)可以用于食品的新鲜度检测。将pH响应聚乙烯醇复合材料与虾放置24小时后,复合材料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棕色,因此PVA/ARC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对食物新鲜度的裸眼检测。ARC作为一种具有颜色转换能力的增强材料,将它引入聚乙烯醇/硼砂(PB)水凝胶后,可以构筑一种强韧的多功能水凝胶(PB/ARC)。在水凝胶中ARC含量为0.6%时,PB/ARC水凝胶可以负重200 g的砝码,它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也得到改善,达到35.3 k Pa和233.7 k Pa。这种水凝胶具有快速自愈合能力,通过控制它的pH值可以实现水凝胶颜色和状态的可逆调节。因此,pH响应生物基高分子染料ARC在构筑高性能智能材料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佳[10](2021)在《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及其液相有机物产量的COD指数测定方法》文中认为目前,将温室气体CO2选择性还原转换成有利用价值的化学物质或有机燃料是当前催化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而利用电化学途径将CO2催化还原为C1或C2分子有机燃料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本文在玻璃碳电极基底上通过电化学沉积法与连续化学浴沉积法相结合制备出一种氨基酸共聚物/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磷酸银@亚铁氰化银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III)-Cy HMCPs/Ag3PO4@Ag4Fe(CN)6/GCE)。以此为工作电极,重点研究了CO2的电催化还原行为,实验证实各修饰材料之间具有有效的协同电催化作用,能高效地将CO2电还原转化为液相有机产物。此外,在改进两步湿化学微波辅助消解法测定微量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用化学需氧量指数法(COD index)快速估测CO2电催化还原的液相有机产物总量,为开发选择性电还原CO2为液相有机燃料的催化剂材料提供了一种更方便、快捷的实验新方案。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二氧化碳有效化利用的研究背景;(2)催化还原CO2的主要方法和途径;(3)电化学还原CO2的主要电催化剂类型;(4)微量有机物COD指数的新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5)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氨基酸共聚物/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无机银盐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在玻碳电极基底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和连续化学浴沉积法的制备氨基酸共聚物/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磷酸银@亚铁氰化银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III)-Cy HMCPs/Ag3PO4@Ag4Fe(CN)6/GCE)。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该复合修饰电极上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此新型复合电极为工作电极,用CV法研究了CO2电催化还原的伏安行为。依次通入CO2气体和Ar气体至同一电解池中并分别测得预设电位处响应电流密度值的差别为控制参量,对新型复合修饰电极的各项制备实验条件进行了细致地优化。通过实验数据证实修饰电极上的各修饰材料成分之间能产生协同催化作用,在-1.50V处CO2电催化还原的有效电解电流密度值达到0.64 m A·cm-2,且经数十小时重复使用后其电催化性能保持不变,表明该复合修饰电极对CO2电还原具有较为稳定的电催化活性。第三部分:用密封罐微波辅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几种微量有机物的COD值本章中,借助于密封罐微波辅助消解方式,我们对测定微量有机物质COD值的两步湿化学消解电位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并以挥发性较高的甲醇为探针物质,建立了一种适合于含微摩尔级(μmol/L)易挥发有机物水样COD值测定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的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微波消解时间、氧化剂加入量、催化剂使用比例等实验参数对甲醇样品总消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4滴磷灰石/三氧化钨/氧化锆三元纳米粉末悬浊液为辅助消解助剂的前提下,再将两步湿化学消解液中各氧化剂与催化剂的比例关系调整为:n(KMn O4):n(Mn SO4)=6:1,n(KMn O4):n(K2Cr2O7)=3:2,n(K2Cr2O7):n(Cu2++Ag+)=2.5:1时,对模拟水样中甲醇的总消解率就可提升到98.7%,甲醇浓度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400μmol/L。此外,我们还用另几种有机物配制了模拟水样分别进行COD值测定,得到草酸、甲酸、乙酸等有机物浓度与其COD指数间工作曲线的线性拟合方程,也表明了这种低水平COD值测定方法可适用于估测水样中存在的微量有机物总量。第四部分:用COD指数法估测二氧化碳电还原液相有机产物总量的新方法研究采用新型复合修饰电极(Aminoacid copolymer/Nd(III)-Cy HMCPs/Ag3PO4@Ag4Fe(CN)6/GCE)作为工作电极,在持续通入CO2气体及搅拌条件下进行恒电位电解,对反应后的电解液取样检测,结合水相红外吸收光谱和用COD指数法对电解液中CO2电还原转化的液相产物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得COD值随着恒电位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施加较大负值的电解电位并不能一定增加液相有机产物的总量;水相红外光谱实验证据表明,在-1.3 V(vs.SCE)处电解时,CO2电还原转化为甲酸盐的效率较高。总之,改进后的COD指数测定方法完全能适用于CO2电还原液相有机产物总量的估测。

二、关于硼酸电位滴定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硼酸电位滴定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电位滴定法测定酸性镀锌溶液中氯化锌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理
2 测试方法
    2.1 仪器与测试条件
    2.2 试剂
    2.3 测定步骤
        2.3.1 EDTA滴定液的标定
        2.3.2 空白滴定
        2.3.3 EDTA滴定液浓度计算
        2.3.4 镀液测定
        2.3.5 镀液中氯化锌含量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电镀添加剂的影响
    3.2 镀液主盐的影响
    3.3 杂质离子的影响
    3.4 电极的选择
    3.5 滴定剂预加体积的选择
    3.6 滴定剂最大增量的选择
    3.7 滴定剂最小增量的选择
    3.8 p H=10缓冲溶液加入量的选择
    3.9 Ca-EDTA加入量的选择
    3.1 0 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
    3.1 1 实验结果比对
4 结论

(2)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
    2.1 电位滴定法
    2.2 手动滴定法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3)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多孔有机大环化合物
    1.2 多孔氢键基有机框架化合物
    1.3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
        1.3.1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设计
        1.3.2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合成
        1.3.3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拓扑结构
        1.3.4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 实验试剂
        2.1.1 试剂的纯化方法
        2.1.2 所用试剂的名称、纯度及生产厂家
    2.2 实验仪器
3 多功能有机笼的合成及其纳米粒子复合物串联催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测试说明
        3.2.2 合成路线
        3.2.3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表征
        3.3.2 选择性荧光响应性质研究
        3.3.3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性质研究
        3.3.4 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质研究
        3.3.5 超细纳米粒子复合物催化串联反应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芘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分子间作用诱导吸收红移和催化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测试说明
        4.2.2 理论模拟计算
        4.2.3 合成路线
        4.2.4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表征
        4.3.2 谱学性质表征
        4.3.3 光催化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二噻吩乙烯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可逆调节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测试说明
        5.2.2 吸附选择性计算
        5.2.3 理论模拟计算
        5.2.4 合成路线
        5.2.5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晶体结构表征
        5.3.2 光致调控谱学性质研究
        5.3.3 光致调控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联苯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测试说明
        6.2.2 吸附选择性计算
        6.2.3 合成路线
        6.2.4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晶体结构表征
        6.3.2 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6.3.3 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钾盐的溶解度测定及液体肥的配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液体肥
        1.2.1 液体肥简介
        1.2.2 液体肥的优点
        1.2.3 液体肥的存在问题
    1.3 液体肥的主要营养元素
        1.3.1 氮(N)
        1.3.2 磷(P)
        1.3.3 钾(K)
    1.4 氯对植物的影响
    1.5 电解质溶液理论
        1.5.1 液固平衡相图
        1.5.2 电解质溶液理论发展概况
        1.5.3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
    1.6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平衡时间的确定
        2.3.2 溶解度的测定
    2.4 分析及检测方法
        2.4.1 Cl~-含量测定
        2.4.2 H_2PO_4~-和HPO_4~(2-)含量测定
        2.4.3 K~+含量测定
        2.4.4 NO_3~-和SO_4~(2-)含量测定
第3章 混合钾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3.1 引言
    3.2 混合钾液固相平衡
        3.2.1 液固相平衡数据
        3.2.2 液固平衡相图及分析
    3.3 盐析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固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4.1 引言
    4.2 混合电解质Pitzer模型
        4.2.1 1-1型的混合电解质Pitzer方程推导
        4.2.2 1-n型的混合电解质Pitzer方程推导
    4.3 溶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4.4 Pitzer参数的计算
    4.5 理论溶解度计算
        4.5.1 1-1型的混合电解质体系
        4.5.2 1-n型的混合电解质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体肥的配方设计
    5.1 引言
    5.2 相图在液体肥中的应用
        5.2.1 有氯体系
        5.2.2 无氯体系
    5.3 高钾型液体肥
        5.3.1 以水为溶剂时液体肥的配方设计
        5.3.2 以沼液浓缩液为溶剂时液体肥的配方设计
    5.4 高磷型液体肥
        5.4.1 以水为溶剂时液体肥的配方设计
        5.4.2 以沼液浓缩液为溶剂时液体肥的配方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液固平衡相图及分析

(5)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含硫衍生物的合成与离子识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二茂铁基化合物的离子探针对离子识别的作用
        1.2.1 含咪唑的二茂铁离子探针
        1.2.2 含吡啶的二茂铁离子探针
        1.2.3 含咪唑并吡啶的二茂铁离子探针
        1.2.4 含硫的二茂铁离子探针
        1.2.5 含噻唑的二茂铁离子探针
        1.2.6 含噻吩的离子探针
        1.2.7 其它含硫的离子探针
    1.3 选题的意义及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2-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
        2.1.1 药品与试剂的选择
        2.1.2 实验仪器
    2.2 合成与表征
        2.2.1 2-二茂铁基-5-溴咪唑并[4,5-b]吡啶(1)的合成
        2.2.2 2-二茂铁基-4-溴咪唑并[4,5-b]吡啶(2)的合成
        2.2.3 2-二茂铁基-5-(2-噻吩基)咪唑并[4,5-b]吡啶(L_1)的合成
        2.2.4 2-二茂铁基-5-(3-噻吩基)咪唑并[4,5-b]吡啶(L_2)的合成
        2.2.5 2-二茂铁基-4-(2-噻吩基)咪唑并[4,5-b]吡啶(L_3)的合成
        2.2.6 2-二茂铁基-4-(3-噻吩基)咪唑并[4,5-b]吡啶(L_4)的合成
        2.2.7 2-二茂铁基-4-(3-吡啶基)咪唑并[4,5-b]吡啶(L_5)的合成
        2.2.8 2-二茂铁基-4-(4-吡啶基)咪唑并[4,5-b]吡啶(L_6)的合成
第三章 2-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衍生物的离子识别性能
    3.1 识别性能的测试方法
        3.1.1 测试溶液配制方法
        3.1.2 离子识别性能测试方法
        3.1.3 测试结果
    3.2 探针L_1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2.1 探针L_1荧光发射光谱识别研究
        3.2.2 探针L_1的紫外可见光谱识别实验
        3.2.3 探针L_1电化学识别研究
        3.2.4 探针L_1裸眼识别性能研究
    3.3 探针L_2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3.1 探针L_2荧光发射光谱识别研究
        3.3.2 探针L_2的紫外可见光谱识别实验
        3.3.3 探针L_2电化学识别研究
    3.4 探针L_3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4.1 探针L_3荧光发射光谱识别研究
        3.4.2 探针L_3的紫外可见光谱识别实验
        3.4.3 探针L_3电化学识别研究
    3.5 探针L_4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5.1 探针L_4荧光发射光谱识别研究
        3.5.2 探针L_4的紫外可见光谱识别实验
        3.5.3 探针L_4电化学识别研究
    3.6 探针L_5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6.1 探针L_5荧光发射光谱识别研究
        3.6.2 探针L_5的紫外可见光谱识别实验
        3.6.3 探针L_5电化学识别研究
    3.7 探针L_6的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3.7.1 探针L_6荧光发射光谱识别研究
        3.7.2 探针L_6的紫外可见光谱识别实验
        3.7.3 探针L_6电化学识别研究
    3.8 探针L_1-L_6识别Hg~(2+)机理的探究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附录

(6)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储能现状
    1.3 钠离子电池概述
        1.3.1 钠离子电池工作特性
        1.3.2 钠离子电池组件成本分析
    1.4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1.4.1 过渡金属氧化物
        1.4.2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1.4.3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容量聚阴离子型磷酸氧钒钠的调控合成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
        2.2.2 样品制备
        2.2.3 测试方法与仪器
        2.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磷酸氧钒钠的结构组分分析
        2.3.2 反应原料比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2.3.3 不同导电碳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3.4 混碳球磨对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3.5 NaVOPO_4/5%KB的充放电机理
        2.3.6 NaVOPO_4/5%KB在水系全电池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电压聚阴离子型氟磷酸钒钠的低温液相合成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
        3.2.2 样品制备
        3.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3.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热制备氟磷酸钒钠的结构表征
        3.3.2 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3 电化学性能对比
        3.3.4 碳复合物NVOPF@KB的电化学性能
        3.3.5 Na_2C_4O_4补钠剂对半电池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电压聚阴离子型氟磷酸钒钠系列化合物的机械化学合成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样品制备
        4.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氟磷酸钒钠系列化合物的机械化学制备
        4.3.2 十种常见钒源合成产品质量与成本对比
        4.3.3 偏钒酸钠为钒源合成氟磷酸钒钠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4.3.4 原位球磨构造聚阴离子含碳复合物
        4.3.5 KB添加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3.6 NVOPF/KB纳米复合结构的超容量储钠机制
        4.3.7 扣式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3.8 NVOPF/8%KB的离子传输动力学
        4.3.9 储钠过程电荷转移及相变机理研究
        4.3.10 公斤级产品的制备及商业化雏形电池的性能分析
        4.3.11 全电池性能的正极侧优化探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容量O3型层状氧化物体相及表面改性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样品制备
        5.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层状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优化
        5.3.2 掺杂前后电化学性能对比
        5.3.3 元素掺杂对材料结构演变的影响
        5.3.4 掺杂前后材料的储存稳定性
        5.3.5 表面改性提高储存稳定性
        5.3.6 表面改性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5.3.7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传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高电压P2型层状氧化物全电池的改性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
        6.2.2 样品制备
        6.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6.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2相层状氧化物的合成
        6.3.2 低钠P2-Na_(0.75)Ni_(0.25)Mn_(0.75)O_2的半电池性能
        6.3.3 低钠P2-Na_(0.75)Ni_(0.25)Mn_(0.75)O_2的结构演变及电荷补偿机制
        6.3.4 低钠P2-Na_(0.75)Ni_(0.25)Mn_(0.75)O_2的全电池性能
        6.3.5 新型补钠剂Na_2C_3O_5的合成及充放电特性
        6.3.6 补钠剂用于全电池的实践及优化
        6.3.7 高钠P2-Na_(0.85)Ni_(0.25)Mn_(0.75)O_2在不同电压窗口内的半电池性能
        6.3.8 高钠P2-Na_(0.85)Ni_(0.25)Mn_(0.75)O_2在不同电压窗口内的全电池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总结
    7.2 本工作的创新点
    7.3 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分子光敏剂受光激发后的发光机制
    1.3 分子光敏剂的种类与研究进展
        1.3.1 含贵金属的配合物光敏剂
        1.3.2 非金属配合物光敏剂
        1.3.3 含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光敏剂
        1.3.4 不含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光敏剂
    1.4 分子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1 Ru(II)配合物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2 Cu(Ⅰ)配合物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4.3 纯有机光敏剂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Ru(II)光敏剂的制备与光催化产氢研究
    2.1 引言
    2.2 Ru(II)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2.2.1 分子设计
        2.2.2 中间体以及Ru-2、Ru-3和Ru-4 的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药品
        2.3.2 实验仪器
        2.3.3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实验过程及计算方法
        2.4.2 Ru(II)配合物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2.4.3 Ru(II)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
        2.4.4 Ru(II)配合物磷光淬灭实验
        2.4.5 Ru(II)配合物电化学测试
        2.4.6 Ru(II)配合物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可见光吸收铜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Cu(Ⅰ)光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3.2.1 Cu(Ⅰ)光敏剂分子的设计
        3.2.2 中间体与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药品
        3.3.2 实验仪器
        3.3.3 中间体和目标分子的合成
        3.3.4 光谱测试方法及DFT理论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3.4.2 Cu-2、Cu-3 激发光谱
        3.4.3 Cu-1、Cu-2、Cu-3 的纳秒、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分析
        3.4.4 Cu-1、Cu-2、Cu-3 的电化学分析
        3.4.5 Cu-1、Cu-2、Cu-3的DFT理论计算
        3.4.6 Cu-1、Cu-2、Cu-3 在光催化实验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重原子光敏剂合成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4.1 引言
    4.2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4.2.1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设计
        4.2.2 无重原子光敏剂分子的合成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药品
        4.3.2 实验仪器
        4.3.3 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合成
        4.3.4 化合物B-8 的单晶结构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无重原子光敏剂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
        4.4.2 无重原子光敏剂吸收光谱研究
        4.4.3 无重原子光敏剂的发光光谱研究
        4.4.4 无重原子光敏剂及催化剂的电化学研究
        4.4.5 无重原子光敏剂的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4.4.6 无重原子光敏剂理论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生物胺类比色响应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胺响应膜
    1.3 电化学生物胺响应标签
        1.3.1 伏安法
        1.3.2 生物酶电极传感器
        1.3.3 非接触式射频识别
    1.4 荧光响应生物胺响应膜
        1.4.1 聚集诱导发光原理检测生物胺
        1.4.2 质子转移性响应
        1.4.3 化学反应性荧光响应
        1.4.4 其他荧光响应
    1.5 可视化生物胺响应膜
        1.5.1 天然色素
        1.5.2 人工合成色素
        1.5.3 等离子体共振原理
        1.5.4 比色响应阵列
    1.6 羟基蒽醌衍生物
        1.6.1 羟基蒽醌作为染料
        1.6.2 羟基蒽醌作为药物
        1.6.3 羟基蒽醌作为传感中心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羟基蒽醌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胺响应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羟基蒽醌衍生物的制备
        2.2.4 生物胺响应标签的制备
        2.2.5 测量和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表征
        2.3.2 羟基蒽醌衍生物的p H响应性能
        2.3.3 计算化学分析取代基与羟基蒽醌衍生物对p H响应敏感性差异的原因
        2.3.4 四种羟基蒽醌衍生物对于不同浓度的氨水的响应
        2.3.5 DCQ-Cl对于液相脂肪族胺的响应和丁二胺的响应检测下限
        2.3.6 四种羟基蒽醌制成的响应标签对于丁二胺蒸气的响应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组成生物胺响应膜制备与响应性能的关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掺入响应分子的LDPE膜的制备
        3.2.4 掺入响应分子的CA,EA,PVA膜的制备
        3.2.5 测量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四种响应膜的p H响应性能测试
        3.3.2 四种响应膜的溶胀率和水溶率
        3.3.3 四种响应膜材料的水接触角
        3.3.4 四种响应膜材料在水中的迁移率
        3.3.5 DCQ-Cl分子的细胞实验
        3.3.6 四种响应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3.3.7 四种响应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3.8 四种响应膜材料的丁二胺响应性能
        3.3.9 食品中TVB-N含量和四种响应膜材料颜色随时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复合响应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4.2.4 DCQ-Cl分子接枝TOCNC
        4.2.5 TOCNC/DCQ-Cl/PVA复合响应膜的制备
        4.2.6 测量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形貌表征
        4.3.2 TOCNC的红外表征
        4.3.3 TOCNC的 Zeta电位和表面羧基含量
        4.3.4 DCQ-Cl/TOCN的红外表征
        4.3.5 DCQ-Cl/TOCNC/PVA响应膜的溶胀率、水溶性和迁移率
        4.3.6 DCQ-Cl/TOCNC/PVA响应膜p H响应性能
        4.3.7 DCQ-Cl/TOCNC/PVA响应膜对丁二胺的响应
        4.3.8 DCQ-Cl/TOCNC/PVA响应膜的食品新鲜度监测
        4.3.9 薄膜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分子染料
        1.2.1 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1.2.2 高分子染料的分类
        1.2.3 高分子染料的性能
        1.2.4 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1.3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
        1.3.1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
        1.3.1.1 纤维素概述
        1.3.1.2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进展
        1.3.2 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
        1.3.2.1 甲壳素概述
        1.3.2.2 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的研究进展
        1.3.3 蛋白质基高分子染料
    1.4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2.2.4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2.2.5 水性聚氨酯彩色膜的制备方法
        2.2.6 实验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和表征
        2.3.1.1 再生纤维素的制备过程、形貌特征和化学结构
        2.3.1.2 再生纤维素的晶型结构和比表面积
        2.3.2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2.3.2.1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过程
        2.3.2.2 温度、氯化钠、碳酸钠和染料初始用量对染料负载的影响
        2.3.2.3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化学结构、形貌特征和晶型结构
        2.3.2.4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热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2.3.2.5 再生纤维素高分子染料的颜色性能
        2.3.3 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用于制备彩色聚氨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负载染料发色体的甲壳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彩色聚乳酸上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方法
        3.2.4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3.2.5 Pickering乳液模板法制备聚乳酸彩色膜
        3.2.6 实验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和表征
        3.3.1.1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过程、化学结构和形貌特征
        3.3.1.2 再生甲壳素的晶型结构和脱乙酰度
        3.3.2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3.3.2.1 再生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3.3.2.2 温度、碳酸钠、脱乙酰度和染料初始用量对染料负载和性能的影响
        3.3.3 生物基高分子染料在聚乳酸着色上的应用
        3.3.3.1 彩色聚乳酸的制备
        3.3.3.2 彩色聚乳酸的形貌与颜色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荧光甲壳素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乳液与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再生甲壳素的制备方法
        4.2.4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4.2.5 荧光高分子染料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
        4.2.6 荧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4.2.7 实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
        4.3.1.1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制备
        4.3.1.2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光学性能和形貌特征
        4.3.2 荧光高分子染料在Pickering乳液成像上的应用
        4.3.2.1 荧光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3.2.2 荧光高分子染料的乳化性能和成像性能
        4.3.3 荧光高分子染料用于构筑发光复合膜
        4.3.3.1 荧光复合膜的构筑
        4.3.3.2 荧光复合膜的光学性能
        4.3.3.3 荧光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响应纤维素基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及其在智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实验仪器
        5.2.3 再生纤维素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5.2.4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
        5.2.5 pH响应智能包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5.2.6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增强的多功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5.2.7 实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和表征
        5.3.1.1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制备方法和化学结构
        5.3.1.2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形貌特征、晶型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亲水性能
        5.3.1.3 pH响应高分子染料的pH响应性能
        5.3.2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在包装材料智能化上的应用
        5.3.2.1 智能包装材料的构筑方法、机械性能、热力学稳定性能和亲水性能
        5.3.2.2 智能包装材料的pH响应性能
        5.3.2.3 智能包装材料用于检测虾的新鲜度
        5.3.3 pH响应高分子染料在多功能水凝胶上的应用
        5.3.3.1 多功能水凝胶的构筑方法
        5.3.3.2 多功能水凝胶的化学结构、热力学稳定性能和形貌特征
        5.3.3.3 多功能水凝胶的机械性能
        5.3.3.4 多功能水凝胶的自愈合性能
        5.3.3.5 多功能水凝胶的pH响应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10)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及其液相有机物产量的COD指数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催化加氢还原二氧化碳
    1.3 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3.1 光催化原理
        1.3.2 影响光催化还原CO_2效率的主要因素
    1.4 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1.4.1 电催化原理
        1.4.2 影响电催化还原CO_2效率的主要因素
    1.5 CO_2还原电催化剂的材料选择
        1.5.1 金属基电催化体系
        1.5.2 金属氧化物电催化体系
        1.5.3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电催化体系
    1.6 测定COD指数的新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创新点
第2章 氨基酸共聚物/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无机银盐复合物化学修饰电极上CO_2的电催化还原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氨基酸共聚物/Nd(III)-Cy HMCPs/Ag_3PO_4@Ag_4Fe(CN)_6/GCE的制备过程
        2.2.3 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测试步骤
        2.2.4 恒电位电解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复合修饰电极表面的形貌表征
        2.3.2 复合修饰电极聚氨基酸层修饰条件的优化
        2.3.3 复合修饰电极修饰Nd(III)-Cy HMCPs层的实验条件优化
        2.3.4 复合修饰电极上Ag_3PO_4@Ag_4Fe(CN)_6无机盐修饰层制备条件的优化
        2.3.5 CO_2电催化还原的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2.3.6 支持电解质浓度对CO_2电催化还原的影响
        2.3.7 CV扫描边界电位对CO_2电催化还原的影响
    2.4 结论
第3章 用密封罐微波辅助消解电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几种微量有机物的COD值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计算公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碱性消解环节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3.3.2 酸性消解环节中实验条件的优化
        3.3.3 几种微量有机物COD值与有机物质量浓度的关系曲线
    3.4 结论
第4章 用COD指数法估测CO_2电还原液相有机产物总量的新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 电解液中CO_2电还原液相产物的水相红外吸收光谱测量步骤
        4.2.4 用COD值估算CO_2电解液相中总有机产物法拉第转化效率的理论公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解条件对CO_2电解液样品中COD值的测定影响
        4.3.2 电催化还原CO_2电解液样品的水相FT-IR光谱测试实验
    4.4 结论
    4.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关于硼酸电位滴定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位滴定法测定酸性镀锌溶液中氯化锌浓度[J]. 王晓红,李建. 电镀与精饰, 2021(08)
  • [2]电位滴定法与手动滴定法测定药品含量的比较[J]. 赵海宇.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03)
  • [3]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孙娜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钾盐的溶解度测定及液体肥的配方设计[D]. 王楠.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含硫衍生物的合成与离子识别性能研究[D]. 张宝元.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6]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 沈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7]新型分子光敏剂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 陈凯凯.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8]生物胺类比色响应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永乐. 江南大学, 2021(01)
  • [9]天然多糖基高分子染料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丁雷. 东华大学, 2021(01)
  • [10]含钕离子杂金属氰桥配位聚合物复合修饰电极上CO2的电催化还原及其液相有机物产量的COD指数测定方法[D]. 杨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硼酸电位滴定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