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器科学研究院关于绝缘材料部标准及企业标准试行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0)在《静止铁磁元件的电磁特性检测装置小型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系统和输变电装备技术的发展,对电气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变压器、互感器等静止的铁磁元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果其性能不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将会造成电力系统停电事故,产生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量的分析调查统计表明,静止铁磁元件制造过程中的铁心、绕组的选取和制造工艺是造成静止铁磁元件损毁的主要原因,对静止铁磁元件进行电磁特性试验是保证其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试验能反映出铁心、线圈的绝缘不良、松动、移位、匝间短路和工艺缺陷等。然而常规传统的试验方法存在试验电压高、设备体积大、质量重、试验效率和安全风险高的缺点,新型变频测试方法普遍存在测试准确性、一致性差和价格昂贵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静止铁磁元件电磁特性检测当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静止铁磁元件电磁特性检测小型化的技术和装置。本文明确了静止铁磁元件电磁特性检测装置小型化的核心思路是将低频电源作为激励源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LUCAS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变频测试的静止铁磁元件等效数学模型,模型中直流电阻、漏感、涡流等效电阻、磁滞损耗等多个参量均与频率具有相关性。其次提出了低频激励下各个电磁特性参数的计算分析方法,对静止铁磁元件施加不同频率、相同磁通密度的激励电压,测量励磁电压U和励磁电流I的矩阵,计算涡流损耗系数We和磁滞损耗系数Wh,分离涡流损耗电流ie、磁滞损耗电流ih,分离ih的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合成工频励磁电流,通过计算可得漏感、励磁特性和谐波电流值,最后利用极性翻转的直流电压源进行静止铁磁元件剩磁测量。最后进行小型化检测装置设计和研制,包括EMI滤波、APFC电路、全桥DC-DC隔离电路、正弦波逆变电路和方波电路、采样控制电路等,利用研制的样机对变压器、互感器进行电磁特性测试,测试结果与常规工频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样机研制和试验验证表明静止铁磁元件电磁特性检测小型化装置能大幅降低试验设备容量、体积重量、试验电压和安全风险,提高试验效率,实现检测装置小型化的研究目标。
冉新夺[2](2020)在《HD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共同组成了电能消费与生产系统。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来说,变电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变电生产安全管理指的是管理变电站环境因素状态、设备、检修人员、生产人员,从而对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降低事故发生的次数,避免重大和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身安全,供电设备和电网系统安全运行。本文基于企业运营管理、统计学、工程项目管理、事故学等理论,用层次分析法、目视管理法和5W1H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邯郸供电公司220kV来马变电站安全管理现状分析,通过对变电站内事故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分析,进而找出变电站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创建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最后对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创建的标准化是行之有效的。
林婧怡[3](2019)在《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养老项目的建设量猛增。涉老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保障空间与环境设计质量的手段,也是获取设计认知的途径。然而近年来涉老建筑标准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对项目建设带来了不当约束,也造成了设计认知的片面性。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的推进及国家标准体制的改革使标准的发展定位亦面临转变。在这些背景下,涉老建筑标准应如何做出应对调整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出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症结所在,探索对现有标准的改进方法,以使其在养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的回溯,分析了在标准体制及相关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下,涉老建筑标准呈现的发展定位及特征。然后通过对四个养老项目设计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及问题,探讨了设计人员对标准的使用方式及需求。进而又通过对两项涉老建筑标准修订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及问题,探讨了利益相关方对现有标准的意见及改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而形成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以及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相关行业发展水平,使涉老建筑标准长期以来呈现出体系架构平行化、制定方式单一化、编写模式指令化的特征。标准合规方式的唯一性,造成其难以应对当前养老项目差异化的建设条件或运营需求,并影响了设计结果的合规性;标准的技术依据不充分、执行目标不明确影响了设计人员使用标准的意愿,降低了标准的使用率。养老项目各利益方的需求因标准制定过程中协调机制和意见处理方式的不完善,而难以得到有效协商和落实。研究进一步归纳了涉老建筑标准的六项核心诉求作为改进目标。在借鉴国外相关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当前具备的改进基础与面临的难点,最终从体系内容重构、制定方式优化和编写模式转型三个方面,给出了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与具体方法。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涉老建筑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可为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张书[4](2019)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低层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期短、成本低廉、轻巧灵活的居住空间,在新农村建设、高端住宅及游牧式商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西南山地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设需求也不断增加。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因劳动力不足给建筑业带来的冲击,提升区域内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而且符合国家发展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装配式建筑细分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具有典型的利基属性,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个性化的建设需求,离散型的项目分布,突发性的建设需求,与东部及沿海平原地区的市场有较大差异。由于区域内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还不完备、装配式建筑技术评价标准区域适用性不足、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存在误区、缺乏完善的质量验收体系等因素,给推广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带来许多阻碍。本文关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研究,属于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交叉科学的范畴,涉及领域较多,需要根据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特性,构建一套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是促进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为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为评价决策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基于利基理论、技术评价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语义聚类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展开了系统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装配式建筑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包括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介绍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梳理与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利基理论和技术选择理论,论证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的利基属性,规划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技术选择方法。(2)对影响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应用语义聚类法构建了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再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设计了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的基本流程。将企业战略、产业共性、区域特性纳入到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的多维量化指标,对指标要素进行构建,同步完成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3)在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对重庆市巴南区涂家坝项目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多维度的技术评价,有效减小了决策风险,方便了专家工作,缩短了评价周期,提高了评价效率,弥补了现有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和灵活性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效平衡了技术评价各方面的利益述求,既能够在宏观层面引领产业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在微观层面帮助实际项目进行决策咨询。拓展了利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区域性细分市场的标准化,建立了一套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滞后性、适用性方面的不足,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装配式低层建筑在西南山地区域的推广发展起到技术支撑,还能够广泛应用在与装配式建筑咨询决策相关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翟羽佳[5](2019)在《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子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三五”规划提出转变工程建造方式、大力发展工业化建筑,并明确提出发展工业化建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建筑装饰装修工业化。在国家与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研究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刚刚起步,关键技术标准缺失,相应的标准不成体系,制约了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发展。现阶段如何构建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标准体系、需要编制、修订哪些关键技术标准亟待解决。围绕构建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这一核心问题,首先介绍了一般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利用的相关理论方法,如过程方法、分类方法、模块化方法等,分析其优缺点,结合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特点,确定系统工程方法论为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系统行为、系统环境和系统结构及其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在标准体系构建阶段,将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发展情况与标准体系系统分类特点相结合,提出适用于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随后,从6个维度表征标准体系各结构间的关系,划分出适用于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的标准类型,以此遍历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各系统,创建标准明细表,并且对其内的部分标准进行阐述。在标准体系构建完成后,从对标准体系实施阶段的制定、评价以及优化更新,确定其运行机制与协调发展方向,并对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提出策略与建议。
张鹏[6](2019)在《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近年来,电力设备的检修模式日益由“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针对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方兴未艾。作为重要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组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带电检测或在线监测手段,非计划停运率始终居高不下,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8年以来,国内外先后提出了基于不同状态量的多种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方法,不少装置甚至已投入生产运行,但多年来却鲜有发现电容器早期故障,并在保护动作前及时告警的案例。本文在调查太仓地区2007-2016近十年来并联电容器组发展趋势和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指出10k 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是当前以及未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外熔断器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协同机制进行梳理,指出并联电容器组的早期故障预警尽管在理想条件下是可行的,但受初始偏差、运行条件、动作特性和保护整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实际中的保护协同时机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不解决与“国网反措”的冲突,基于突变量的早期故障预警方法对于无内熔丝并联电容器组并不适用,而对于有内熔丝并联电容器组,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机被大幅延后,存在故障率“虚低”的可能。通过分析并联电容器组不同程度故障时的状态量变化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差流、离散度和突变率的三类新判据,并从灵敏度、可靠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各类判据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针对“有内熔丝”和“无内熔丝”两种不同结构电容器组的差异化预警配置方案,开发了基于多参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在线监测与早期故障预警系统,针对直塘1K2和新毛162两种不同结构的并联电容器组开展了模拟测试,并在新毛变162#2并联电容器组挂网试运行。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预警两种不同结构的电容器早期故障:对于有内熔丝电容器组,通过监测差流的绝对值和部分状态量的突变率(如台电流、台电容等)能够发现电容器内部切除1个元件的早期故障;对于无内熔丝电容器组,如能适当提高保护定值,允许装有在线监测装置的电容器组在内部击穿1个串段的情况下短时带病运行,基于突变量的多数预警方法仍然可用,且通过开口三角电压绝对值、电容量初值差等简单判据即可达到预警目的。在试运行过程中,系统在线监测功能正常,电压、电流等直接特征量采样数据无异常中断,电容、差流、离散度等间接特征量计算结果未出现大的波动,由于投运时间尚短,尚未监测到电容器组早期故障,该系统在真实电网工况下的故障预警表现仍有待跟踪验证。
朱东北[7](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卜美悦[8](2018)在《江西城市轨道交通BIM交付标准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随着BIM技术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广泛应用,相关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南昌地铁是中国第二批轨道交通申报建设项目,同时也是江西省首次新建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已应用BIM技术,但缺乏统一标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和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进行整理分析,在掌握标准化相关理论知识、标准体系现状及借鉴其他行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已完成的《江西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标准》(下文简称《建模标准》),完成了《江西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试行)》(下文简称《交付标准》)的构建。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课题来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建立企业级BIM交付标准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其次,阐述了标准化、系统论和建筑信息模型相关理论知识,为后文构建《交付标准》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本文首次对城市轨道交通和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分别从标准体系概述、标准化发展历程及现行标准体系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总结,且在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介绍时,特别进行了国外相关标准体系介绍,得出目前我国标准体系不足之处,为后文《交付标准》的构建提供了现实依据。再次,在相关标准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相关内容并阐述了既有工作现状,明确了《交付标准》编写的依据及意义,确立了编写原则,提出了标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说明了标准条文的阐述深度,并对标准研究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专项研究。然后,在前文的理论依据及现状分析基础之上,按照相关编制要求完成了《交付标准》的构建。该标准的技术内容分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命名规则;5、建筑信息模型交付要求;6、建筑信息模型交付及验收要求;7、文件交付格式;8、本标准用词说明。最后,本文在总结与展望部分,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编写应用标准和编码标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并为接下来的标准体系研究提供了方向。
张志刚[9](2018)在《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研究 ——基于战略哲学视野》文中研究说明国外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方面,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残疾人数量继续增加的问题。2017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老龄化水平为17.30%,这一老龄化水平比预测的提速了3年,残疾人口据保守测算有8800万,两者合计3.29亿人,直接涉及家庭人口保守估计6.58亿。老年人和残疾人是重点障碍人群,无障碍事业的发展直接涉及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涉及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乎全局性、长远性的无障碍战略。因而确立一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战略高度的无障碍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并且从战略哲学视野阐述无障碍战略的哲学基础,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首先,文章阐述了无障碍战略的目标定位及目标体系,包括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制定目标的方法以及无障碍战略顶层设计三个方面。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涉及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及合实际性。合目的性即价值取向,要求目标定位时对目标相关的价值体系进行分析、定位,确立价值依据。合规律性即规律的运用,就是在目标定位时必须使之符合所处领域的规律。合实际性即主体和环境的分析,要求制定战略目标时必须切合实际情况。本文在这一部分使用了SWOT分析法来进行战略环境分析。制定目标的方法部分主要归纳总结了战略管理方法、战略预见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三类。在系统工程方法中详细介绍了顶层设计的概念及特点。无障碍战略顶层设计这一部分依据顶层设计的一般性架构,绘制了顶层设计的战略分析框架,以及子系统间关系图,为无障碍战略总目标及后面的分战略间层次关系分析提供了基础。使用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确定无障碍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无障碍发展。在无障碍战略目标定位之后又建立了目标体系。无障碍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一种单方面的进展,而应当是促进不同方面,包括无障碍事业的同步进展。接着,文章对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进行模型建构,并对所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最终确立了无障碍战略的实施路径。模型建构时先通过专家会议法获得无障碍战略系统的子系统数量及其内容,具体包括无障碍建筑战略、无障碍文化战略、无障碍交通战略、无障碍标准战略、无障碍信息战略、无障碍创新战略、无障碍教育战略7个方面。然后通过可达矩阵、缩减矩阵等矩阵变换对构建的战略模型进行计算,以等级区域划分的方法得出多级递阶有向图和解释结构模型图,对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了系统层次分析。模型检验部分通过系统元素可达集、先行集和共同集的集合分析方法获得了另一解释结构模型图。经比较确认为同一解释结构模型图。在模型构建、分析、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正确的解释结构模型图,进而得出结论:对于无障碍战略系统而言,从全局性和长远性来讲,7个子系统中无障碍创新战略居于最重要的位置;无障碍标准战略地位其次,直接影响无障碍建筑、交通、信息等战略;从整体性上,我们还必须考虑无障碍文化战略、无障碍教育战略。之后,按照系统层次分析的结果由高到低,阐述无障碍战略的实施路径及各分战略。最后论述了无障碍战略实施路径的辩证关系。再次,介绍了无障碍战略系统的实施机制,包括法律机制、市场机制、政策机制和社会组织机制。这四种机制的组合主要考虑了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及他组织机制两类,法律机制与政策机制为他组织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组织机制为自组织机制,而且分析了四种机制的辩证关系。其中重点介绍了市场机制的一般作用和特殊作用。市场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作用,包括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对于我国的无障碍产业发展而言,要充分理解市场机制的一般性作用和特殊性作用,发挥后发优势,规避后发劣势,让市场配置资源,同时政府加以积极引导,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用好市场机制,借助经济发展的大势,提升无障碍产业能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统筹社会无障碍事业。最后,从战略哲学的视野来分析无障碍战略。一是分析无障碍战略的基本内涵:随着战略的发展,无障碍战略已经进入战略的视野;战略结构已包括无障碍战略;战略机制已融合无障碍战略;战略优势已涵盖无障碍战略。二是分析无障碍发展的战略思维价值:战略思维的长远性原则涉及无障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维的全局性原则涉及无障碍的全面发展;战略思维的目的性原则涉及无障碍的以人为本;战略思维的联系性原则涉及无障碍的协调发展。三是分析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的哲学意蕴,主要从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的哲学思考;战略系统工程的哲学内涵;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的哲学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四是论证对人而言,无障碍发展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而言,无障碍战略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文透视。本论文是国内首篇从长远性、全局性角度系统性地阐述无障碍战略的文章,完善了我国的战略体系,从特定角度完善了发展战略理论,可系统指导无障碍建设的有效实施。
王牧洲[10](2017)在《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日益严峻的气候和环境问题给建筑学的发展带来挑战,我国建筑行业处在由“粗放式”的量的增长向“精细化”的品质提升转型和过渡的重要时期,建筑各项指标的绩效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绩效评估(BPE)理论脱胎于二战后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及后续建筑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使用后评估方法(POE),是指导针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理性评估的重要方法论。以英国为发端和重要代表的BPE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至今在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行业市场,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居住建筑是各种功能类型中最常见、最普遍以及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专门针对居住建筑绩效表现开展的评估工作在我国仍不够成熟,实践也不够广泛,亟待加强研究。本论文对建筑绩效评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对BPE体系在我国和英国的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聚焦居住类建筑,总结出在居住类建筑的评估实践中应当着重从使用后阶段的“物理环境”和“居住行为”两个重要方面入手,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主要包含“实地测试”(针对物理环境)和“问卷调研”(针对居住行为)两部分的实证研究,实测采样涉及到寒冷地区北京、夏热冬冷地区上海与武汉、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和深圳总计114户样本,问卷调研则在不同气候区发放和回收了问卷近500份。基于两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分析,从“物理环境”和“居住行为”两个方面对样本的绩效表现进行了评估研究,探索了居住建筑BPE中针对使用后阶段的具体评估操作,验证了其方法与内容的适用性,进而尝试性的针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身居住建筑绩效评估体系提出建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本论文的组织逻辑分为以下几部分:开篇介绍研究背景,结合环境问题、建筑学发展和我国现状三个方面引出建筑绩效评估概念并进行综述;然后对BPE的体系发展和方法论进行综述(分为我国和英国两方面);紧接着聚焦居住类建筑的评估内容、方法与程序;然后利用建筑绩效评估中的实测和调研方法在我国开展了大范围、长周期的深入实践,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居住建筑绩效评估事业的发展尝试性的提出建议;作为全篇收束,总结了论文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了展望。
二、电器科学研究院关于绝缘材料部标准及企业标准试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器科学研究院关于绝缘材料部标准及企业标准试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静止铁磁元件的电磁特性检测装置小型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试验方法和设备 |
1.2.2 互感器的试验方法及设备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磁元件电磁特性试验数学模型和试验方法研究 |
2.1 铁磁元件试验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T型等效模型 |
2.1.2 基于非线性等效电路的Lucas模型 |
2.1.3 低频率下的模型研究 |
2.2 低频激励下试验分析方法研究 |
2.2.1 低频激励的测试基本理论 |
2.2.2 低频激励下测试铁心损耗的方法 |
2.2.3 低频激励下测试铁心空载电流谐波的方法 |
2.2.4 低频激励下测试铁磁元件漏感的方法 |
2.2.5 低频激励下测试铁磁元件励磁特性的方法 |
2.2.6 铁磁元件剩磁测试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磁元件电磁特性小型化检测装置设计 |
3.1 小型化检测装置整体架构 |
3.2 小型化检测装置工作流程 |
3.3 小型化检测装置的低频功率电源的设计 |
3.3.1 低频电源的功率级总体方案 |
3.3.2 低频变频电源技术架构 |
3.3.3 功率电路模块设计 |
3.3.4 采样电路设计 |
3.3.5 DSP28335控制模块设计 |
3.3.6 NI工控机模块设计分析 |
3.4 小型化检测装置展示 |
3.5 小型化检测装置和工频方法的对比: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铁磁元件电磁特性小型化检测装置试验验证 |
4.1 变压器漏感测试和对比 |
4.2 铁磁元件铁心损耗测试和对比 |
4.3 不同铁磁元件励磁特性测试和对比 |
4.4 变压器空载谐波电流测试和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HD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变电生产安全管理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安全标准化理论概述 |
2.1 事故学论述 |
2.1.1 事故的概念 |
2.1.2 事故的特点 |
2.2 标准化管理概述 |
2.2.1 标准化的概念 |
2.2.2 标准化的发展 |
2.3 标准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
2.3.1 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的基础性管理 |
2.3.2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具体体现 |
2.3.3 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概念 |
2.3.4 工作标准的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变电站生产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3.1 220kV来马变电站概况 |
3.2 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管理概述 |
3.2.1 变电站安全生产内容 |
3.2.2 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管理现状 |
3.3 变电站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分析 |
3.3.1 事故类型分析 |
3.3.2 事故部位分析 |
3.3.3 事故原因分析 |
3.4 影响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构建的因素 |
3.5 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流程 |
3.6 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6.1 安全生产管理 |
3.6.2 缺少标准化作业 |
3.6.3 生产安全闭环管理缺失 |
3.6.4 事故预防主要还是事后调查为主 |
3.7 小结 |
第4章 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建设 |
4.1 思路 |
4.2 可行性 |
4.2.1 标杆班站建设 |
4.2.2 邯郸供电公司政策支持 |
4.2.3 变电生产的工作性质适合标准化 |
4.2.4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
4.3 220kV来马变电站现场生产规程规范 |
4.4 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标准化建设 |
4.4.1 管理模式、值班方式及人员岗位配置 |
4.4.2 生产管理 |
4.4.3 设备巡视工作 |
4.4.4 按照统一格式交接班小结 |
4.4.5 设备定期试验及轮换 |
4.4.6 设备管理 |
4.4.7 安全管理 |
4.4.8 培训管理 |
4.4.9 站务管理 |
4.4.10 文化建设 |
4.4.11 安健环、视觉识别系统 |
4.5 小结 |
第5章 安全标准化管理绩效综合评价 |
5.1 评价指标的提取 |
5.2 评价指标影响重要性分析 |
5.3 综合评价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筑标准在养老项目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 |
1.1.2 当前涉老建筑标准呈现一定问题 |
1.1.3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环境发生转变 |
1.2 相关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已有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
1.2.4 问题提出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4.1 建筑学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2 标准化研究视角下的建筑标准 |
1.4.3 概念框架与研究路径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6.1 相关研究的常用方法 |
1.6.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6.3 研究资料的收集时间 |
1.7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概况 |
2.1.1 标准体制发展背景 |
2.1.2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进程 |
2.1.3 重点的涉老建筑标准发展历程回溯 |
2.1.4 涉老建筑标准总体发展状况小结 |
2.2 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特征分析 |
2.2.1 体系与内容架构特征 |
2.2.2 制定方式特征 |
2.2.3 编写模式特征 |
2.3 影响涉老建筑标准发展的因素分析 |
2.3.1 标准体制的影响 |
2.3.2 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使用状况与问题 |
3.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3.1.1 案例的选取方式 |
3.1.2 资料收集方式 |
3.1.3 案例信息及特征梳理 |
3.2 标准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3.2.1 分析要素的确定 |
3.2.2 标准的整体使用率分析 |
3.2.3 设计结果的合规性分析 |
3.2.4 标准的使用情况小结 |
3.3 影响标准使用状况的因素分析 |
3.3.1 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识别 |
3.3.2 不同项目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3 不同条文特征下标准使用差异分析 |
3.3.4 降低标准使用率及合规性的原因剖析 |
3.4 对标准的使用需求探讨 |
3.4.1 希望明确标准的底线要求 |
3.4.2 希望了解标准要求背后的目的及原理 |
3.4.3 希望有更充足的依据和说服力 |
3.4.4 希望标准的表述更严谨 |
3.4.5 希望标准要求更为灵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制定状况与问题 |
4.1 本章研究开展方式 |
4.1.1 案例来源及背景信息 |
4.1.2 资料收集方式 |
4.2 标准制定流程及参与人员分析 |
4.2.1 标准制定流程梳理 |
4.2.2 参与标准制定的人员构成分析 |
4.3 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方意见内容分析 |
4.3.1 意见征集情况汇总 |
4.3.2 意见内容分析方式说明 |
4.3.3 意见内容统计分析 |
4.3.4 对标准的需求小结 |
4.4 影响意见内容的因素分析 |
4.4.1 各利益方的意见关注点不同 |
4.4.2 意见单位来源及地区分布不均 |
4.4.3 现有意见征集方式不完善 |
4.5 标准制定过程中意见落实情况分析 |
4.5.1 意见落实情况统计分析 |
4.5.2 意见落实过程与结果 |
4.6 影响意见落实的因素分析 |
4.6.1 缺少明确的意见协调机制 |
4.6.2 意见落实过程中核心利益方的缺失 |
4.6.3 标准的既有定位使其难以做出有效回应 |
4.6.4 技术要求的调整缺少有效依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思路探讨 |
5.1 涉老建筑标准的核心诉求 |
5.1.1 底线诉求 |
5.1.2 目标诉求 |
5.1.3 明确性诉求 |
5.1.4 灵活性诉求 |
5.1.5 协商性诉求 |
5.1.6 配套性诉求 |
5.2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发展思路借鉴 |
5.2.1 国外涉老建筑标准的发展思路 |
5.2.2 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5.3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基础 |
5.3.1 技术法规层级的明确 |
5.3.2 团体标准地位的确立 |
5.3.3 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 |
5.3.4 养老项目实践经验的累积 |
5.4 涉老建筑标准的总体改进思路 |
5.4.1 体系内容重构 |
5.4.2 制定方式优化 |
5.4.3 编写模式转型 |
5.5 面临的挑战与难点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涉老建筑标准的改进方法 |
6.1 体系与内容架构的改进方法 |
6.1.1 底线目标的确定 |
6.1.2 技术内容的层级落位 |
6.1.3 行业间标准内容的协同 |
6.2 制定方式的改进方法 |
6.2.1 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
6.2.2 标准编写及意见征集方式的优化 |
6.2.3 标准意见协调环节的优化 |
6.3 编写模式的改进方法 |
6.3.1 编写模式与技术内容的适应 |
6.3.2 编写模式与条文编排形式的配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涉老建筑标准条文编写模式分析表(摘选) |
附录B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访谈记录(摘选) |
附录C 养老项目案例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表 |
附录D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内容变化分析表 |
附录E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涉老条文)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F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意见汇总处理表(摘选) |
附录G 涉老法律法规中对养老服务与设施环境的要求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 |
1.4.1 装配式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的关系 |
1.4.2 我国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3 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1.5 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利基理论的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市场研究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中的利基市场 |
2.2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利基市场的影响因素 |
2.2.1 影响因素提取过程 |
2.2.2 政策因素 |
2.2.3 经济因素 |
2.2.4 技术因素 |
2.2.5 社会因素 |
2.3 西南山地区域利基市场技术选择分析 |
2.3.1 利基市场的选择依据 |
2.3.2 利基市场中的技术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技术指标建立原则 |
3.2 指标构建过程 |
3.3 指标分析 |
3.3.1 企业战略的评价指标g_1 |
3.3.2 产业共性评价指标g_2 |
3.3.3 区域特性评价指标g_3 |
3.4 赋权专家遴选及权重 |
3.5 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及选择 |
4.1 技术评价要素 |
4.1.1 技术评价目标 |
4.1.2 技术评价中的博弈 |
4.1.3 技术评价流程 |
4.2 评价专家遴选及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构架 |
5.2 表单及页框结构的创建 |
5.3 界面设计与功能开发 |
5.3.1 主界面 |
5.3.2 指标体系界面 |
5.3.3 技术方案界面 |
5.3.4 专家赋权界面 |
5.3.5 指标赋权计算界面 |
5.3.6 评价方法界面 |
5.3.7 结果分析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装配式低层建筑项目决策系统的实证分析及结果 |
6.1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涂家坝项目背景介绍 |
6.2.1 技术选型 |
6.2.2 运营模式 |
6.2.3 经济效益 |
6.2.4 社会效益 |
6.2.5 新技术应用 |
6.2 指标权重确定及分析 |
6.3 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6.3.1 企业战略的分析及评价 |
6.3.2 产业共性的分析及评价 |
6.3.3 区域特性的分析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技术选择实施建议 |
7.1.1 完善装配式建筑利基创新战略 |
7.1.2 建立一套PDCA装配式建筑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
7.1.3 建立与利基产品相适应的企业竞争策略 |
7.1.4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计价定额 |
7.2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7.2.1 主要研究结论 |
7.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
附录 B:与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相关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
附录 C:西南山地区域常见的四类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体系 |
附录 D:西南山地区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 |
附录 E:预制率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
附录 F:山地区域城镇建筑设计评价依据 |
附录 G: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附录 H:专家权重的确定过程 |
附录 I:基于VIKOR的装配式低层建筑评价流程 |
附录 J: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K: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技术评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子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现状与问题 |
1.3.2 国外情况与启示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 |
2.1 标准体系构建的相关方法 |
2.1.1 过程方法 |
2.1.2 分类方法 |
2.1.3 模块化方法 |
2.1.4 三维坐标方法 |
2.1.5 其他方法 |
2.2 标准体系的构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
2.2.1 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 |
2.2.2 系统工程方法论 |
2.2.3 标准体系构建的系统工程方法论 |
2.3 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分析及构建方法 |
2.3.1 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分析 |
2.3.2 标准体系及体系表构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结构与构成要素分析 |
3.1 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结构分析 |
3.1.1 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
3.1.2 标准体系的专业结构 |
3.1.3 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 |
3.1.4 标准体系的类别结构 |
3.1.5 标准体系的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 |
3.2 我国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1 子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2 通用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3 专用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表的构建 |
4.1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表的基本内容 |
4.1.1 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 |
4.2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表的构建方案 |
4.2.1 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图 |
4.2.2 标准体系的标准明细表 |
4.2.3 标准体系表的说明 |
4.2.4 标准体系的统计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实施 |
5.1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实施阶段的过程 |
5.1.1 标准体系的评价 |
5.1.2 标准体系的优化更新 |
5.2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运行机制与协调发展 |
5.2.1 标准体系的运行机制 |
5.2.2 装饰装修标准体系的协调发展 |
5.3 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标准体系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
5.3.1 整顿现有装饰装修标准 |
5.3.2 建立质量评价系统 |
5.3.3 建设标准信息共享平台 |
5.3.4 提升企业和协会在标准制定的参与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相电流或相电容的监测 |
1.2.2 基于单台电流或单台电容的监测 |
1.2.3 基于电容器介质损耗的监测 |
1.2.4 基于红外成像或表面温度的监测 |
1.2.5 基于局部放电信号的监测 |
1.2.6 基于其他状态量的监测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太仓电网并联电容器组配置及运行情况 |
2.1 太仓电网无功补偿总体构成 |
2.2 并联电容器组配置情况及发展趋势 |
2.2.1 按电压等级 |
2.2.2 按接线形式 |
2.2.3 按电容器(组)容量 |
2.2.4 按保护方式 |
2.2.5 按生产厂家 |
2.2.6 按运行年限 |
2.3 近十年10kV并联电容器组缺陷分析 |
2.3.1 按表现形式及严重程度 |
2.3.2 按所在间隔及电能质量 |
2.3.3 按故障时间及运行年限 |
2.3.4 按电容器单元厂家及型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并联电容器组保护机制及理论预警策略 |
3.1 并联电容器单元内部故障发展分析 |
3.1.1 并联电容器单元内部结构分类 |
3.1.2 无内熔丝电容器故障发展过程 |
3.1.3 有内熔丝电容器故障发展过程 |
3.2 理想条件下的保护动作顺序及动作条件 |
3.2.1 现行标准规定的保护动作顺序 |
3.2.2 理想条件下的外熔断器动作条件 |
3.2.3 理想条件下的继电保护动作条件 |
3.3 理想条件下的保护配合机制及预警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实条件下的保护协同与故障预警策略 |
4.1 外熔断器与继电保护动作时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初始偏差 |
4.1.2 运行条件 |
4.1.3 动作特性 |
4.1.4 保护整定 |
4.2 现实条件下的早期故障预警策略分析 |
4.2.1 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保护协同机制 |
4.2.2 太仓地区继电保护动作时的电容器单元故障分期 |
4.2.3 基于工程实践的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参量的早期故障预警装置 |
5.1 预警判据的设计与比较 |
5.1.1 三类新判据的设计 |
5.1.2 不同预警判据的综合比较 |
5.2 早期故障预警系统介绍 |
5.2.1 系统功能 |
5.2.2 系统构成 |
5.3 预警功能的实验室验证 |
5.3.1 主机采样精度 |
5.3.2 告警逻辑验证 |
5.3.3 故障模拟测试 |
5.4 入网检测及安装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专利 |
(7)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
2.2 从行会到工会 |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
5.1 工会化测评(一) |
5.2 会结构的演变 |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
6.1 工会及会员 |
6.2 会务运行状况 |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
6.4 文娱活动 |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
8.1 日常处理形态 |
8.2 重大调处机制 |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
10.1 工会化测评(二) |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
12.2 工会化测评(三) |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
第1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江西城市轨道交通BIM交付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
2.1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
2.1.1 标准 |
2.1.2 标准化 |
2.1.3 标准体系 |
2.1.4 标准体系表 |
2.2 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
2.3 标准体系的结构 |
2.4 标准体系的特征 |
2.5 标准的级别和分类 |
2.5.1 标准的级别 |
2.5.2 标准的种类 |
2.6 系统论原理 |
2.7 建筑信息模型相关概念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及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现状 |
3.1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现状 |
3.1.1 标准体系概述 |
3.1.2 标准化发展历程 |
3.1.3 现行标准体系 |
3.1.4 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2 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现状 |
3.2.1 国外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现状 |
3.2.2 标准体系概述 |
3.2.3 标准化发展历程 |
3.2.4 现行标准体系 |
3.2.5 我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付标准》的编制 |
4.1 江西省城市轨道交通BIM标准体系 |
4.1.1 江西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建模标准研究 |
4.1.2 江西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交付标准研究 |
4.1.3 江西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编码标准研究 |
4.1.4 江西轨道交通工程BIM技术应用标准研究 |
4.1.5 标准研究进展介绍 |
4.2 企业标准编制概述 |
4.2.1 企业标准编制原则 |
4.2.2 企业标准编制程序 |
4.3 《交付标准》概述 |
4.3.1 编制依据 |
4.3.2 编制意义 |
4.3.3 编制原则 |
4.3.4 框架、条文及深度介绍 |
4.3.5 重难点专项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西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标准(试行)》 |
5.1 总则 |
5.2 术语 |
5.3 基本规定 |
5.4 命名规则 |
5.4.1 .对象和参数的命名 |
5.4.2 .文件命名 |
5.5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要求 |
5.5.1 总体要求 |
5.5.2 模型精细度要求 |
5.5.3 模型信息粒度要求 |
5.6 建筑信息模型交付及验收要求 |
5.6.1 各阶段建筑信息模型交付要求 |
5.6.2 各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成果验收要求 |
5.7 文件交付格式 |
5.7.1 设计模型格式 |
5.7.2 成果展示格式 |
5.7.3 应用数据格式 |
5.8 本标准用词说明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研究 ——基于战略哲学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无障碍的相关概念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国外无障碍战略研究现状 |
二、国内无障碍战略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研究难点及预期的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二、研究难点及预期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无障碍战略的目标定位及目标体系 |
第一节 目标定位三要素理论 |
一、合目的性 |
二、合规律性 |
三、合实际性 |
第二节 制定目标的方法 |
一、战略管理方法 |
二、战略预见方法 |
三、系统工程方法 |
第三节 无障碍战略顶层设计 |
一、顶层设计法分析无障碍战略目标 |
二、无障碍战略的目标定位 |
三、无障碍战略的目标体系 |
第二章 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战略系统工程的分析、设计、建模 |
一、系统工程结构模型 |
二、建构模型(ISM方法) |
三、系统组成及子系统分析 |
第二节 模型计算、分析、检验 |
一、模型计算 |
二、模型分析 |
三、模型检验 |
第三节 无障碍战略的实施路径 |
一、无障碍创新战略 |
二、无障碍标准战略 |
三、无障碍建筑战略 |
四、无障碍交通战略 |
五、无障碍信息战略 |
六、无障碍文化战略 |
七、无障碍教育战略 |
第四节 七条战略实施路径的辩证关系 |
一、战略实施路径的层次相对性 |
二、战略实施路径的层次关联性 |
三、战略实施路径的层次多样性 |
第三章 无障碍战略系统的实施机制 |
第一节 法律机制 |
一、无障碍法律的保障机制 |
二、无障碍法律的惩处机制 |
三、无障碍法律的激励机制 |
第二节 市场机制 |
一、市场机制的一般作用 |
二、市场机制的特殊作用 |
三、与无障碍战略相关的市场机制 |
第三节 政策机制 |
一、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的无障碍政策框架 |
二、无障碍政策的阶段性、统筹性、导向性和协调性 |
三、大力加强无障碍产业人才培养政策 |
第四节 社会组织机制 |
一、国外及国际社会组织机制对无障碍战略实施的启示 |
二、中国社会组织基本情况及无障碍社会组织的培育 |
三、无障碍战略实施对社会组织的新要求 |
第五节 四个战略实施机制的辩证关系 |
一、实施机制的独立性与关联性的统一 |
二、实施机制的支配地位与从属地位的统一 |
第四章 无障碍战略系统的战略哲学视野 |
第一节 战略思维理论的发展与无障碍战略 |
一、战略视野的变化与无障碍战略 |
二、战略结构的变化与无障碍战略 |
三、战略机制的变化与无障碍战略 |
四、战略优势的变化与无障碍战略 |
第二节 无障碍发展的战略思维价值 |
一、战略思维的长远性与无障碍的可持续发展 |
二、战略思维的全局性与无障碍的全面发展 |
三、战略思维的目的性与无障碍的以人为本 |
四、战略思维的联系性与无障碍的协调发展 |
第三节 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的哲学意蕴 |
一、战略思维与系统思想的哲学思考 |
二、战略系统工程的哲学内涵 |
三、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的哲学基础 |
第四节 以无障碍看待人和发展 |
一、无障碍是人的现代化 |
二、无障碍是人的全面发展 |
三、无障碍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 |
四、无障碍是可持续发展的人学透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
(10)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与综述 |
1.1 问题缘起与背景 |
1.1.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
1.1.3 评估过程中的悖离 |
1.1.4 国内国情与政策背景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定界 |
1.2.1 概念定义 |
1.2.2 概念表述选择与依据 |
1.2.3 理论定位 |
1.2.4 新视角 |
1.3 BPE的发展历程 |
1.3.1 溯源 |
1.3.2 发展轴梳理 |
1.3.3 BPE在英国的发展概况 |
1.3.4 BPE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逻辑架构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与学术价值 |
第2章 BPE的逻辑机制与实施现状 |
2.1 基本架构:目标、要素与层级 |
2.1.1 目标 |
2.1.2 要素与层级 |
2.2 过程模型:全周期反馈机制 |
2.2.1 前端:策略规划与策划 |
2.2.2 中端:设计及施工 |
2.2.3 末端:使用与循环再生 |
2.3 实施保障:规则体系(英国为例) |
2.3.1 国际条约与欧盟法规 |
2.3.2 法律层级(Act) |
2.3.3 条例层级(Regulation) |
2.3.4 技术准则层级(Code&Guidance) |
2.3.5 标准层级(Standard) |
2.4 评估方法论:体系与工具 |
2.4.1 主要发达国家概述 |
2.4.2 英国评估体系与工具 |
2.4.3 我国评估体系 |
2.5 结果呈现:认证系统(英国为例) |
2.5.1 能源绩效认证(EPC) |
2.5.2 能耗标识认证(DEC) |
2.5.3 空调系统认证(AC) |
2.6 小结 |
第3章 居住建筑BPE的方法与要点(英国为例) |
3.1 居住建筑的特殊性 |
3.1.1 英国现状 |
3.1.2 我国现状 |
3.2 居住建筑BPE体系发展 |
3.2.1 规则保障 |
3.2.2 体系发展历程 |
3.2.3 现行标准与方法 |
3.3 居住建筑调查(EHS)项目 |
3.3.1 概述 |
3.3.2 内容、方法归纳 |
3.4 要点与启示 |
3.4.1 要点归纳 |
3.4.2 启示 |
3.5 小结 |
第4章 居住建筑热环境实测与后评估 |
4.1 研究背景与概况 |
4.1.1 问题引出 |
4.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测试实施情况 |
4.1.5 数据成果与工具 |
4.2 居住建筑热环境绩效总体情况 |
4.2.1 全年温度分布 |
4.2.2 全年湿度分布(客厅) |
4.2.3 夏季温湿度分布 |
4.2.4 冬季温湿度分布 |
4.3 舒适度情况差异化分析 |
4.3.1 地区性差异 |
4.3.2 季节性差异 |
4.3.3 不同房间的舒适性差异 |
4.3.4 不同采暖方式的影响 |
4.4 热环境测试结论与措施建议 |
4.4.1 寒冷地区 |
4.4.2 夏热冬冷地区 |
4.4.3 夏热冬暖地区 |
4.5 小结 |
第5章 居住建筑使用行为的模式与影响 |
5.1 典型样本热环境调节行为 |
5.1.1 寒冷地区 |
5.1.2 夏热冬冷地区 |
5.1.3 夏热冬暖地区 |
5.2 开窗行为与热舒适(北京为例) |
5.2.1 客厅 |
5.2.2 卧室 |
5.2.3 不同房间差异 |
5.2.4 工作日与周末的差异 |
5.2.5 逐月变化 |
5.2.6 动机与热环境影响 |
5.3 收入水平与用能行为(北京为例) |
5.3.1 背景 |
5.3.2 概况与基本信息 |
5.3.3 数据分析 |
5.3.4 讨论 |
5.4 用能行为特征及其影响 |
5.4.1 基本信息 |
5.4.2 建筑物特征 |
5.4.3 典型季节热环境调节主观意愿 |
5.4.4 能源与水资源消耗情况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实证的归纳讨论与优化建议 |
6.1 基于实证和现行标准的再讨论 |
6.1.1 方法与内容适用性(针对POE) |
6.1.2 评估体系要点归纳 |
6.1.3 现行体系的潜力发掘 |
6.2 使用者视角的优化建议 |
6.2.1 评估内容的梳理 |
6.2.2 操作的优化 |
6.2.3 未来发展途径建议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7.2.1 局限性 |
7.2.2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电器科学研究院关于绝缘材料部标准及企业标准试行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静止铁磁元件的电磁特性检测装置小型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HD220kV来马变电站生产安全标准化管理研究[D]. 冉新夺.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我国涉老建筑标准的问题与改进方法研究[D]. 林婧怡. 清华大学, 2019(02)
- [4]西南山地区域装配式低层建筑的技术评价与技术选择[D]. 张书. 天津大学, 2019(06)
- [5]工业化建筑装饰装修子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D]. 翟羽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10kV单星型并联电容器组早期故障预警研究与实践[D]. 张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7)
- [7]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8]江西城市轨道交通BIM交付标准研究[D]. 卜美悦. 南昌大学, 2018(12)
- [9]无障碍战略系统工程研究 ——基于战略哲学视野[D]. 张志刚.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D]. 王牧洲. 清华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