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使臣派遣制度

唐代使臣派遣制度

一、唐代的使职差遣制(论文文献综述)

陳仲安[1](1963)在《唐代的使职差遣制》文中提出 目前史学界一般認为中国封建社会里唐代曾經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了人身依附關系、庄园制、士庶關系等,本文拟就行政制度的角度作些探討。由于理論及資料的掌握都很不夠,本文必然有謬誤和分析不透之处,好在抛磚引玉,一定会有更深入的研究者予以指正的。

石云涛[2](1997)在《唐代幕府辟署制之认识》文中指出本文在唐代政治体制的变动这一背景之下,考察唐代幕府辟署制度之性质、地位与作用。重点论述唐后期藩镇幕府。

齐瑾[3](2021)在《唐代功德使考》文中提出功德使一职出现于唐代宗教发展兴盛的背景下,唐皇室差遣“功德使”代皇帝行功德、处理宗教事务,主要包括督造寺院、检校译经、进献佛物、管理僧道等。初唐以前大多由临时的官员、僧道或使者负责,随着唐朝使职规模迅速发展,推动了功德使的出现。功德使最初设立是在中宗至玄宗朝时期。功德使职多由僧道和宦官临时担任,负责皇帝的功德事务。到中唐代宗统治时期,功德使职产生分化,出现内外功德使和五台山修功德使,分别由内侍宦官和禁军将领担任,其职责仍旧是受皇帝派遣的修功德使者,但是功德使的任职时间和负责事务相对固定,不再是临时差遣。随着德宗朝两街功德使的出现,功德使的使职和名称正式固定下来并不断延续,负责京城寺观、进献佛经等事务;由于左、右街功德使多由出身宦官的左、右神策军中尉分别兼任,使职的权力多伴随着禁军将领的权势出现变化;功德使到宪宗朝实现权力巅峰,总领天下宗教事务,侵夺祠部权职;直至晚唐,功德使随着宦官集团势力的衰落而形同虚设,开始以赠官的形式出现,职能逐渐被下设的僧录所取代。唐代功德使不仅是唐朝宗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注对象,也是使职差遣制的发展见证,更是中晚唐宦官专政的具体表征。

颜程龙[4](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卢桢[5](2019)在《唐代职官阶官化背景下“守、行、兼”制度的式微》文中指出梳理金石碑刻所得材料,从唐代官制中的"守、行、兼"制度在贞观年间等四个阶段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其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由繁入简的过程,初创之时即未得以严格遵循,且伴随着职事官的阶官化而日益式微,抵于不振。其原因在于,"守、行、兼"制度的基础在于散官,由于使职差遣制的发展、兴盛,职事官逐渐阶官化,使原来阶官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职事官逐渐取代了散官的地位。

魏丽[6](2013)在《略论唐代使职差遣制的特点及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唐代中叶以后,各种名号的使职差遣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他们分割了中央和地方各种正规机构的职权,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使职差遣制在唐代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历史特点,对唐宋政治制度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邱滨泽[7](2019)在《宋初专使行为规范与惩戒》文中研究说明宋初专使派遣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其与前代的遣使实践有密切联系。唐前历代的遣使实践已然形成了“专使—(使职)—官职”的专使职官化趋势,但在唐末五代的动乱时期,该趋势畸变,使职泛滥带来了官制混乱、地方窃权的弊病。宋初,大量使职被划入阶官体系并失去职权,此举在整齐官制的同时消除了地方隐患。然而代替使职的差遣制未能满足皇帝对人选、职事与程序的特殊需求,宋初诸君便回归前述趋势的本源,大量遣使。另一方面,其与宋初统治集团加强地方控制的政治方针有密切联系。皇帝将该政治方针在实践中具体化为地方监察、财政管控、风闻采听等政治目标,需要派遣专使来完成,政治目标便成为了遣使目的,由是形成了宋初较之前代不遑多让且不断丰富的专使派遣。专使派遣的承继、发展与法制建设密不可分,宋初法律对规范专使行为、保障前述遣使目的的实现有重要价值。专使多为官员,但其与普通官员的不同之处在于奉行使命与系有专使身份,立法者依此制定了专使行为规范。一方面,奉行使命是专使的首要任务。法律规定专使在诏敕执行中应谨行诏敕、及时复命并不得专擅。同时,奉行使命时专使需表明身份并彰显皇帝权威,持奉使印、使节并维护、归还是其职责。乘用驿传也是专使奉行使命同普通官员在治所履职的重要区别。法律要求专使持有牌券、依法乘马并遵守驿期。另一方面,官员一旦具有专使身份,其个人行为要受到更强的约束。关于专使之礼,在中央层面,有请辞与复命之制,专使如若奉行有失则受御史弹奏;在地方层面,专使应依法配合地方官员完成出使的礼仪流程,不得“逾制”。关于恃势赃私,专使在刑律规定官员赃私罪的相关条文中属于“势要”或被称为“官人奉使”,其犯赃私罪时的量刑常比附监临官,较普通官员为重。此外,为了实现特殊遣使目的,皇帝会赋予专使便宜行事权,允许他们变通或突破法律。此权的范畴与运行程序等事项不为法律所规定,依据权力的来源,判断其被行使得适当与否的标准归属皇帝。专使惩戒是实现遣使目的的重要保障,其司法程序较有特色。专使惩戒案件的起诉方式包括民众告诉与官员纠举。由于此类案件具有特殊性,民众可以普通告诉或越诉、直诉。宋初监察体系完备,但在监察专使方面,地方监察的优势明显。地方官员对专使违法行为有纠举职责与纠举的便利条件。此外,皇帝会用“再遣使”的方式来探听专使违法行为。专使惩戒案件的审判受到皇帝主导。皇帝有权决定审理与否及审理机构为何,并常通过特降诏敕的方式作出最终判决,仅将审理机构提供的拟判作为参考。在实践中,宋初诸君将事前防范置于优先地位,均重视择人任使并将戒谕专使不断制度化;专使惩戒会受到法外因素的影响,皇帝对专使的身份、案件的政治背景与效果等因素的考量常导致其作出越法裁判。不过,“良使”频出、收获地方支持反映了宋初专使惩戒带来的积极治理效果。从北宋中叶到南宋末年,敕律并行,宋初部分专使行为规范被后世沿用。同时,随着敕令增删与法典修纂,涉及专使行为的部分法律规范的编排体例、制度内容有所变化。针对特定使命制定的专使特别法也在逐步形成与完善。及至明清,虽然律令体系消亡,但今人仍能在典例体系中窥见宋代相关制度的遗存。实践中,皇帝对专使惩戒的操控被后世诸代承继,而且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观史知鉴,宋人“任法”的传统观点有待重新审视。宋初专使派遣与管理以皇帝主导的“任人优先”为特征,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而对于“任法”的疏失则为后世的相关实践带来了危机。若将此纳入唐宋代际变迁的背景下讨论,涉及国家治理根本问题的政治、法制实践所表现出的“人治”主体性与政治方针优位佐证了宋初政治法制化进程的衰微。在当代,中央亦会派遣公职人员到地方处理政务。今人在管理此类人时可借鉴宋初经验,坚持法治为先,不仅应依据其相较普通公职人员的特殊性制定行政法律规范,而且应在监察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监察的作用。

张飘[8](2020)在《再论唐代的检校官——兼论职事官的阶官化》文中指出检校官是唐人官衔中一种常见的官职,它不同于职散勋爵,在律令中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又具有不同的性质,容易导致学者们的疑惑和误解。但检校官制又对唐代的官僚制度,尤其是使职差遣体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唐宋制度转变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一直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

郭想[9](2019)在《唐监察道使臣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的道制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道制前身的“道”,则是中国监察制度史上的重要篇章。唐代道制,前人研究多集中于“道”的产生与演变、性质和个案分析,监察道使臣体制的研究还未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成果。文本将针对贞观-天宝时期的监察道使臣体制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监察道使臣的名称、监察道使臣的任职变化、监察道使臣的权力演变以及监察道使臣制度对唐王朝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按照唐代监察道使臣名称出现的时间顺序,对观风俗使、黜陟使、巡察使、按察使和采访使等名称的出现和设置进行梳理,认为监察道使臣名称变化源于监察道体制的变革。唐代,监察道使臣的任职品秩、监察道使臣的选任来源、监察道使臣监察地方时依据的监察法令,是监察道使臣由最初监察职能逐步向地方行政职能演变的重要表现。由于监察道使臣职能的转变,监察道的性质由监察区转变为地方行政区。唐代,“道”的长官由监察职能转向行政职能,促使监察道向地方行政区的演变。这一演变,加剧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唐代监察道使臣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控,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但其权力的扩张和任职区域的固定,形成了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加速了地方对中央的离心力。

仲亚东[10](2003)在《唐代宦官诸使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唐代宦官诸使为研究对象。唐代宦官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走出宫廷,以任“使”为名,广泛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宦官诸使的设立和发展,是当时使职差遣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由唐及宋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宦官诸使的广泛设立和发展,促进了宦官集团权势的增长,并进而影响到唐代中后期政局的变化。 本文首先对各个宦官使职进行个案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宦官使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进而分析宦官诸使与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帝和朝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描述了宦官诸使的衰亡过程,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二、唐代的使职差遣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的使职差遣制(论文提纲范文)

(3)唐代功德使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方法旨趣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功德使的界定
    第一节 功德使的前身
    第二节 唐代使职差遣制
    小结
第二章 中宗至玄宗朝功德使
    第一节 中宗朝功德使
    第二节 睿宗朝功德使
    第三节 玄宗朝功德使
    小结
第三章 代宗朝功德使
    第一节 内外功德使
    第二节 五台山修功德使
    第三节 常修功德使及道教功德使者
    小结
第四章 德宗朝至唐末功德使
    第一节 德宗朝两街功德使
    第二节 顺宗至敬宗朝功德使的权力巅峰
    第三节 文宗至晚唐功德使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选题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3.1 郎官与科举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4.2.1 描写寓直环境
        4.2.2 描写寓直生活
        4.2.3 反映寓直心态
        4.2.4 寓直诗的风格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5.1.1 命归列宿类
        5.1.2 职任所感类
        5.1.3 人生期望类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唐代职官阶官化背景下“守、行、兼”制度的式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贞观年间“守、行、兼”的使用情况
二、唐永徽以后“守、行、兼”的使用情况
三、唐咸亨二年以后“守、行、兼”的使用情况
四、唐开元以后“守、行、兼”的使用情况
五、讨论

(6)略论唐代使职差遣制的特点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代使职差遣制的历史特点
二、唐代使职差遣制的影响
三、结语

(7)宋初专使行为规范与惩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初专使派遣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沿革唐末五代的使职差遣
        一、唐末五代的使职泛滥
        二、宋初对使职的整理
        三、官制之外再遣专使
    第二节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一、专使派遣与加强地方监察
        二、专使派遣与加强财政管控
        三、专使派遣与获取地方消息
第二章 宋初法律中的专使行为规范
    第一节 有关奉行使命的法律规范
        一、诏敕执行
        二、印信佩戴
        三、驿传规范
    第二节 有关专使身份下的个人行为的法律规范
        一、专使之礼
        二、恃势赃私
    第三节 法律规范之外的特权:便宜行事权
        一、专使权力的法外扩展:从“李飞雄矫制案”入手
        二、裁判标准专属皇帝
第三章 宋初专使惩戒的司法程序与实践
    第一节 宋初专使惩戒的司法程序
        一、起诉:民众告诉与官员纠举
        二、审判:皇帝的参与和主导
    第二节 宋初专使惩戒的实践状况
        一、事前防范优先
        二、惩戒受法外因素影响
    第三节 宋初专使惩戒的实践效果
        一、出现诸多“良使”
        二、获得地方支持
第四章 宋初专使行为规范与惩戒的历史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对宋初之后传统社会中专使管理的影响
        一、专使行为规范的后世沿革
        二、惩戒中皇帝主导地位的后世承袭
    第二节 历史启示
        一、任人优先:宋初专使派遣与管理的再审视
        二、法治为先:当代中央“遣使”规范化的再出发
结语:宋初政治法制化之殇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唐监察道使臣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唐监察道方面的研究
        1.专著方面的研究
        2.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
        (二)唐职官及使职差遣方面的研究
        1.专著方面的研究
        2.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
        (三)唐道个案研究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写作思路
第一章 唐监察道使臣名称的演变
    第一节 观风俗使、黜陟使
        一、观风俗使、黜陟使的设置
        二、贞观八年出使诸道使臣的名称
        三、观风俗使和黜陟使的关系
    第二节 巡察使、按察使、采访使
        一、巡察使
        二、按察使
        (一) 按察使的设置
        (二) 按察使反复罢停复置及其按察使何以反复罢停复置的原因
        三、采访使
        (一) 采访使的设置背景
        (二) 采访使的设置
第二章 唐监察道使臣的任职变化
    第一节 贞观—天宝时期的监察使臣任职情况
        一、黜陟使(观风俗使)
        二、巡察使
        三、按察使
        四、采访使
    第二节 监察道使臣品秩的变化
        一、监察使臣品秩变化的过程
        二、监察使臣品秩变化的原因
    第三节 监察使臣来源的变化
        一、朝官出任监察使臣的局限性
        二、外官出任监察使臣的优越性
    第四节 监察法令的变化
        一、贞观初年至光宅元年的“临时诏命”和“贞观六条”阶段
        二、光宅元年至延载年间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阶段
        三、开元年间至天宝末年的《监察六法》阶段
    第五节 监察使臣从检察权向行政权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监察使臣的权力变化
    第一节 关于唐以前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问题
        一、唐以前地方政区的层级划分
        二、二级体制和三级体制的比较
    第二节 监察使臣的权力演变
    第三节 观察使的相关问题
第四章 唐监察道使臣体制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节 监察道使臣体制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二、消极作用
    第二节 监察道使臣体制的影响
        一、对唐“道”性质变化的影响
        二、对唐后期地方政区设置的影响
        三、对唐后期历史走向的影响
    第三节 对监察道使臣体制的几点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唐代宦官诸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节 解题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
    第四节 几个要说明的问题
上篇
    第一章 唐前期政治制度的概况和宦官涉政的开始
        第一节 唐前期政治制度的概况
        第二节 宦官涉政的开端
    第二章 与皇室事务有关的宦官使职
        第一节 教坊使
        第二节 内园使
        第三节 五坊使
        第四节 庄宅使
        第五节 宣徽使
        第六节 十王宅使、少阳院使、内坊使
    第三章 财政型宦官使职
        第一节 掌领国库的宦官财政使职——琼林、大盈库使、如京使
        第二节 负责征收的宦官财政使职——市舶使、榷盐使
    第四章 牧政型宦官使职
        第一节 闲厩使
        第二节 飞龙使
    第五章 驿政型宦官使职——馆驿使
    第六章 军备型宦官使职
        第一节 军器使
        第二节 弓箭库使
        第三节 粮料使
    第七章 军事型宦官使职(上)
        第一节 监军(使)
        第二节 观军容使
        第三节 都监
        第四节 各种直接统军的使职——制置使、处置使、招讨使
        第五节 排阵使、护驾使
    第八章 军事型宦官使职(下)
        第一节 神策中尉
        第二节 辟仗使、威远军使
        第三节 射生使
    第九章 地方政务型宦官使职
        第一节 宣慰使
        第二节 春衣使
    第十章 中枢政务型宦官使职
        第一节 枢密使
        第二节 閤门使
        第三节 翰林院使、学士院使
    第十一章 文化管理型宦官使职——功德使
    第十二章 外交型宦官使职——客省使、礼宾使
下篇
    第十三章 唐代宦官诸使发展的一般趋势与特点
        第一节 从内廷到外朝之路
        第二节 某些使职从御史到宦官的发展轨迹
        第三节 本使治它事
        第四节 宦官实力、宦官气焰与宦官使职
        第五节 从中尉与枢密的关系看宦官使职的内部关系
    第十四章 唐代中后期社会政治的状况与宦官诸使的作用——宦官诸使存在原因分析之一
        第一节 宦官诸使的危害
        第二节 宦官诸使广泛出现的历史环境
        第三节 宦官诸使与中央权威的维护——以监军使为例
        第四节 宦官任使的实际效力
        第五节 宦官各使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十五章 宦官与皇权的关系——宦官诸使存在原因分析之二
        第一节 各位皇帝对宦官的纵容程度的不同
        第二节 皇帝对宦官诸使的利用
        第三节 皇帝与宦官的矛盾
    第十六章 宦官诸使与朝官的关系——宦官诸使存在原因分析之三
        第一节 朝官对宦官任使的抵制
        第二节 朝官与宦官诸使之间的结党
        第三节 朝官对宦官任使现实的承认
    第十七章 唐代宦官诸使的衰落
        第一节 唐王朝走向衰落
        第二节 宦官诸使自身的问题
        第三节 宦官诸使衰落以至灭亡的过程
附录
    唐代馆驿使一览表
    唐代市舶使一览表
    征引文献目录

四、唐代的使职差遣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的使职差遣制[J]. 陳仲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3(01)
  • [2]唐代幕府辟署制之认识[J]. 石云涛. 许昌师专学报, 1997(01)
  • [3]唐代功德使考[D]. 齐瑾. 兰州大学, 2021(12)
  • [4]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5]唐代职官阶官化背景下“守、行、兼”制度的式微[J]. 卢桢. 西部学刊, 2019(19)
  • [6]略论唐代使职差遣制的特点及影响[J]. 魏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 [7]宋初专使行为规范与惩戒[D]. 邱滨泽.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再论唐代的检校官——兼论职事官的阶官化[J]. 张飘. 唐史论丛, 2020(01)
  • [9]唐监察道使臣体制研究[D]. 郭想.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唐代宦官诸使研究[D]. 仲亚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唐代使臣派遣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