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职业危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梁馨月,寇晓波,康望,司建廷,孙苑菡,杜文霞[1](2022)在《某煤矿职业危害接触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有害因素现场检测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为改善作业环境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化学物质检测13个点,合格率为100.0%;粉尘检测29点,合格率为75.9%,噪声检测63个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范围为73.5~105.6 dB(A)。井下开采工序的10个工种煤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30.0%,运转队、选煤厂、机修车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均为100.0%。26个接噪工种8 h等效声级检测结果合格率为23.1%。提示,大部分井下煤尘检测点,煤尘浓度超出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是该煤矿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噪声是该煤矿的另一严重职业危害。企业应重点关注井下采掘、运输及选煤工序产生的煤尘及噪声危害,为作业人员配备高效、适宜的防尘半面罩(APF≥10)、耳塞或耳罩(SNR17-34 dB)。
陈凤琼,李小平,冉瑞红[2](2021)在《重庆市采矿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重庆市采矿业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浓(强)度,提出采矿业职业病危害防控重点,为采矿业专项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145家采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数、工作场所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采矿业80.0%为非金属矿选业,小微、私营企业为主,分别占87.59%、88.28%,接害人数煤矿行业最多,占77.89%;重庆市采矿业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锰及其化合物、铅尘,接害人数分别为7 509、16 200、766、25人,检测超标率分别为43.36%、45.18%、8.82%、0;粉尘接害人数中煤尘最多,占46.13%,其次是矽尘、石灰石粉尘,分别为45.27%、8.60%;煤尘、矽肺、石灰石粉尘浓度超标率分别为78.87%、59.54%、12.26%,煤尘以采煤岗位呼尘和总尘浓度最高,平均尘峰接触浓度分别是32.38、30.42 mg/m3;矽尘(呼尘)浓度以煤矿开采行业最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达到2.25 mg/m3,矽尘(总尘)浓度以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业最高,平均尘峰接触浓度为3.38 mg/m3;石灰石粉尘主要分布在石灰石、石膏开采业接害人数构成比占52.17%,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业石灰石粉尘(呼尘)浓度最高,平均尘峰接触达到1.56 mg/m3;锰及其化合物分布在锰矿企业,浓度达到0.037 5 mg/m3,超标率8.82%;铅锌矿采选业铅尘浓度均值为0.011 mg/m3,均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建筑装饰用石开采噪声超标率最高、岗位噪声和场所噪声最大,均值为89.0、91.9 dB(A)。结论噪声、粉尘是重庆市采矿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现有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噪声控制和粉尘专项治理,改善作业环境,保护作业人员健康。
孟庆颢,成连华[3](2021)在《煤矿工人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控行为的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对职业病防治过程中煤矿工人个体的作用与效能进行分析研究,以内蒙古某煤矿全体井下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人个体的信息、危害因素相关度及防控行为表现的调查评价,从工人个体出发研究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性、个体相关性及不同方向上个体防控思想认知与防控行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粉尘与有毒有害气体2种因素对工人的危害性最大、影响面最广,尤其粉尘几乎与所有个体均相关;个体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的思想认知,仅了解部分个体相关的内容,不了解企业与法律法规有关内容;防控行为的积极性较高,但主动性不足,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行为的自觉、自发不足,不利于做好持续、长期的职业防护。
栗海潮[4](2021)在《试论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曾经被喻为是维系我国工业发展的"食粮",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力量。尽管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其他能源渐次兴起的影响,煤炭能源的影响力比从前有所下降,但是总的说来,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不可动摇的。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漫长历程中,煤炭能源仍将继续贡献积极的助力。在煤矿井下生产作业中,粉尘危害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职业危害内容,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煤矿井下在针对粉尘危害的评价方法中却暴露出了主观性较强、针对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对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的准确性,如不及时解决,还将进而危害到我国煤矿经济建设和煤炭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对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的具体认识和了解,探究了当前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希望能对提升我国煤矿井下粉尘危害的评价质量、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稳健发展有所帮助。
王宇[5](2021)在《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尘肺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无论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还是新发职业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新发尘肺病患者以每年万余例的速度增长,一次发病数十甚至上百人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煤矿尘肺病死亡人数已超过工伤死亡人数。随着监督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职业健康体检率的提高,劳动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诊断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我国职业病的检出率不断提升,加之尘肺病等传统职业病存在迟发性和隐匿性(煤矿尘肺病一般要接近10~20 a乃至30 a方才发病),因此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目前仍处于职业病高发期,迫切需要对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煤矿职业病管理、应对措施及考核方式等建议,以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郭欢[6](2021)在《OSH、应急管理要素整合及系统动力学建模解析》文中研究表明
王佳[7](2021)在《山西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以襄垣县段河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山西省工矿企业迅速发展,村民经济水平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工矿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从而实现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只有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段河村是山西省襄垣县侯堡镇的一个行政村,由于潞安集团总部建在侯堡镇,其下属大大小小的煤矿企业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但随着漳村煤矿的煤炭开采以及周边煤业的不断发展给段河村带来巨大的污染,严重破坏了段河村生态环境。因此,本文以段河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法、问卷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段河村环境污染现状、影响因素、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段河村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生活废气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和周边企业污染;(2)段河村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村民缺乏环保意识、村民环境污染关注度不高、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村干部不作为、环保法制不健全、工矿企业煤炭过度开采等;(3)段河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农户参与度和配合度不高、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环保机制薄弱、过于注重面子工程、企业环保设施和治污技术落后、企业环境治理参与度低。在此基础上,根据段河村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村民环境治理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建立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治;完善相关环保基础设施;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重民生工程;企业提高污染处理技术,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
孟千翔[8](2021)在《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针对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总体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方案,介绍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可以实现职业健康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人工管理、宏观调控转变为智能化的信息管理与数据处理的转变,有效提高了职业健康各类信息的管理效率,预防职业病和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为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手段。
雍娴婷[9](2021)在《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现状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肌肉骨骼损伤状况调查,获取新疆煤矿工人健康现状及肌肉骨骼损伤情况,并且研究身心健康、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探讨心理因素与肌肉骨骼损伤的相关性,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效果,最终为煤矿工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与工作对策。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新疆9家煤矿的煤矿工人进行问卷调查,此次发放问卷4800份,回收4460份,回收率93%,剔除不合格及填写内容少于80%的问卷,有效问卷4409份,问卷有效率98.8%;2)采用工作要求-工作自主量表(JDC)、职业倦怠量表(MBI)、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目标人群进行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心理障碍情况调查;3)随机抽取1199名煤矿工人健康体检资料,血压、生理生化指标、特殊检查(肺功能、胸片、和心电图检查),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心理特征对生理健康的影响;4)采用国内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倾向性评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心理因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性;5)随机抽取440名煤矿工人进行心理健康、肌肉骨骼损伤健康干预,干预分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220人)和常规干预(220人),实施7个月后使用JDC、MBI、SCL-90、简明健康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状况认知评估量表、国内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煤矿工人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73%。维吾尔族、年龄50岁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月收入(元)<6000元、饮酒、工龄≥30年、掘进工、三班两倒的煤矿工人职业紧张检出率高。对职业紧张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民族、工种、工龄、学历、倒班情况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P<0.05);2)煤矿工人职业倦怠情况,零倦怠688(15.60%),轻度倦怠1450(32.89%),中度倦怠1891(42.89%),重度倦怠380(8.62%)。年龄≥5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丧偶、工龄20~29年、固定夜班、工作要求高、社会支持低的煤矿工人职业倦怠检出率高。对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工龄、倒班情况、工作要求、社会支持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P<0.05);3)新疆煤矿工人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2.43%,新疆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男性、工龄≥30年、电钳工、工作要求高、社会支持低、重度倦怠的煤矿工人心理障碍检出率高,对心理障碍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工龄、工作要求、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是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4)本研究随机抽取1199名煤矿工人的健康体检资料,血脂异常检出率29.20%,血压异常检出率28.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2.50%,职业体检结果显示,听力异常检出率14.30%;5)人口学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的比较发现:男性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50岁以上煤矿工人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不同行为学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比较发现,吸烟、饮酒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不同职业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比较发现,固定夜班的煤矿工人听力异常检出率高,工龄30年以上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移架工、四班三倒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不同心理特征在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的比较,职业紧张的煤矿工人听力异常、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血糖异常检出率高。重度倦怠的煤矿工人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中度倦怠的煤矿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心理障碍阳性的煤矿工人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血压异常、血脂异常检出率高。6)对听力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职业紧张是听力异常的危险因素。对血压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工种、倒班情况、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心理障碍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7)对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可知,肌肉骨骼损伤年患病率高达58.70%,近一年出现3个部位以上肌肉骨骼损伤患病率为59.60%,好发的部位为:腰部、颈部、肩部、背部。近一年因肌肉骨骼损伤缺勤率高达27.42%,其中,因腰部患病导致的缺勤率最高(37.2%),年龄30岁以下、月收入(元)<6000、工龄20~29年、安全检查员、固定夜班的煤矿工人因MSDs缺勤率高;8)对煤矿工人MSDs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小学及以下学历、大专学历、月收入(元)<6000元、工龄≥30年、维修工、固定夜班、静态负荷因素、动态负荷因素、体力负荷因素、环境工效学因素、振动因素、重复性操作因素、劳动组织因素的煤矿工人MSDs患病率高。9)利用倾向性评分分析心理因素(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心理障碍)对肌肉骨骼损伤影响可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煤矿工人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高,多因素分析可知,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是MSDs的危险因素;1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对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职业紧张正向影响MSDs(P<0.001,非标准化路径系数=0.144),职业紧张正向影响职业倦怠(P<0.001,非标准化路径系数=1.164),职业倦怠正向影响MSDs(P<0.001,非标准化路径系数=0.125),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中介)分别为0.289、0.144、0.145,中介占比约为50.1%。11)不同干预组间职业紧张、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生活质量、防护态度、防护行为、自我效能感、缺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生活质量、防护态度、防护行为、自我效能感、缺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职业倦怠、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生活质量、防护态度、自我效能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疆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心理障碍发病率高。血压异常、血脂异常、心电图异常、听力异常、肌肉骨骼损伤检出率高,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状况值得关注。2)心理健康水平可影响生理健康状况及肌肉骨骼损伤情况,因此,在煤矿工人疾病预防时,应考虑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3)对心理因素与MSDs相关性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在职业紧张与MSDs间发挥中介作用,为肌肉骨骼损伤预防提供理论依据。4)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煤矿工人心理健康水平及肌肉骨骼损伤认知情况,为今后提高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邓慧君[10](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疆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新疆煤矿工人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现况调查,构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间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重要候选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为完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2020年6家新疆煤矿企业共1650名煤矿工人进行职业倦怠、付出-回报失衡、工作内容、职业发展性、抑郁、幸福感指数以及肌肉骨骼疾患量表调查。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煤矿工人中重度倦怠(倦怠组)和零轻度倦怠(对照组)各150名(两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等1:1匹配),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 MLDRTM)对300个样本进行BDNF基因(rs2030324、rs12273539、rs10835210)和NR3C1基因(rs258747)位点分型,探索职业倦怠的易感基因型。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采用AMOS 23.0软件构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SEM;采用SHEsis软件拟合优度χ2检验对基因分布频率做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以及运用GMDR软件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的相关分析。结果:(1)本次发放问卷共1650份,有效问卷1497份,有效回收率90.73%。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均分为46.98±17.64分,情感耗竭维度为15.98±8.01分,人格解体维度为11.08±6.26分,个人成就感维度为19.93±8.47分。其中零倦怠353人(23.6%)、轻度倦怠537人(35.9%)、中度倦怠417人(27.9%)、重度倦怠190人(12.7%)。(2)不同工龄、工种、受教育程度、倒班制度以及年收入组之间的职业倦怠均分和倦怠程度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组之间则无差异(P>0.05)。工龄11~20年的职业倦怠均分最高;其他工种低于采煤工与掘进工(P<0.05);高受教育程度高倦怠;两班倒职业倦怠均分低于白班,三班两倒高于两班倒(P<0.05);已婚者的个人成就感得分高于未婚者;年收入≥10万元组的倦怠均分最高,7~10万元组高于1.5~7万元组。(3)ERI标准分及3个维度、抑郁得分及4个维度、职业发展性、工作复杂性和幸福感指数在不同职业倦怠程度分组间的得分均有差异(P<0.001),重度倦怠组ERI标准分、抑郁得分均高于其他三组;在职业发展性和幸福感指数中,零倦怠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工作复杂性维度中,倦怠程度越高,其分值越高(P<0.001)。(4)偏相关结果发现,除了回报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之间尚未发现相关(P>0.05),ERI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1);除了积极情绪呈负相关,抑郁另3个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1);职业发展性分别与个人成就感(rs=0.301)、职业倦怠(rs=0.161)呈正相关(P<0.001);工作复杂性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1);幸福感指数与个人成就感(rs=0.554)、职业倦怠(rs=0.252)呈正相关(P<0.001)。(5)职业倦怠是矿工WMSDs的危险因素之一;不同职业倦怠程度的一周、至今以及年WMSDs患病率均不同(P<0.001)。(6)模型经拟合修正后,χ2/df=2.710,RMSEA=0.034,AGFI=0.969等拟合效果良好且符合标准,路径回归系数均有意义(P<0.001)。付出-回报失衡(β=0.354)、工作复杂性(β=0.358)对职业倦怠均存在直接正向效应;职业倦怠(β=0.924)对抑郁存在直接正向效应;付出-回报失衡(β=0.327)、工作复杂性(β=0.331)分别通过职业倦怠对抑郁存在间接正向效应,且间接效应有意义(P<0.05)。(7)(1)职业倦怠各维度和均分在倦怠组和对照组中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2)BDNF和NR3C1基因4个位点各基因型的实际和理论频数均符合H-W遗传平衡(P>0.05)。(3)BDNF rs2030324、rs10835210位点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倦怠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BDNF rs12273539和NR3C1 rs258747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有差异(P<0.05)。(4)单因素分析发现,BDNF rs12273539 C/T基因型(主要为携带T等位基因,ORC/T=1.654,95%CI:1.022~2.676,ORT=1.647,95%CI:1.109~2.446)以及NR3C1 rs258747 G/A基因型(主要为携带G等位基因,ORG/A=2.125,95%CI:1.310~3.446,ORG=1.654,95%CI:1.022~2.676)可能是职业倦怠的易感基因型。(5)倦怠组SNP位点rs10835210不同基因型间职业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0,P=0.027);C/C基因型人格解体分明显高于C/A基因型(P=0.011)。结论:(1)煤矿工人职业倦怠检出率占74.42%。相对于其他组,工龄11~20年组、年收入≥10万元组以及高受教育程度、白班的职业倦怠得分较高。(2)ERI各维度、抑郁各维度、职业发展性、工作复杂性和幸福感指数与职业倦怠得分均呈正相关,其分值越高,倦怠程度越高。(3)职业倦怠是煤矿工人患WMSDs的危险因素。(4)ERI、工作复杂性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职业倦怠是抑郁的危险因素。高ERI、高工作复杂性可能会增加患职业倦怠风险。倦怠程度越严重,越有可能存在抑郁。(5)BDNF rs12273539(C/T)和NR3C1 rs258747(G/A)基因型可能是职业倦怠的易感基因型。
二、煤矿职业危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矿职业危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某煤矿职业危害接触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
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 |
1.2.3 结果评价 |
2 结果 |
2.1 主要生产工艺 |
2.1.1 采煤工艺 |
2.1.2 选煤工艺 |
2.1.3 废水处理工艺 |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2.3.1 化学有害因素 |
2.3.2 粉尘 |
2.3.3 噪声 |
2.3.4 电焊弧光 |
2.3.5 防护设施设置及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
3 讨论 |
(2)重庆市采矿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浓(强)度水平 |
2.2.1 噪声接害情况及强度水平 |
2.2.2 粉尘接害情况及浓度水平 |
2.2.2. 1 煤尘接害情况及浓度水平 |
2.2.2. 2 矽尘接害情况及浓度水平 |
2.2.2. 3 石灰石粉尘接害情况及浓度水平 |
2.2.3 铅尘接害情况及浓度水平 |
2.2.4 锰及其化合物接害情况及浓度水平 |
3 讨论 |
(3)煤矿工人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控行为的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研究与评估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评价内容与指标 |
2 职业危害因素结果分析 |
2.1 不同因素的危害性及相关性 |
2.2 矿工的防控行为量化评估 |
3 结语 |
(4)试论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优化改进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必要性 |
三、当前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
四、对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 |
五、结语 |
(5)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矿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
1.1 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不足 |
1.2 职责分工不明确,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
1.3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不健全 |
1.4 管理机制不畅,健康监护不到位 |
1.5 防护设备研发、更新投入不足 |
1.6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采购机制落后 |
1.7 员工职业健康意识淡薄 |
1.8 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 |
1.9 职业病防治管理职责划分不清 |
2 煤矿职业健康管理提升措施 |
2.1 统一领导形成共识 |
2.2 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
2.2.1 总则 |
2.2.2 前期预防 |
2.2.3 过程防护与管理 |
2.2.4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
2.2.5 监督检查 |
2.3 强化考核力度 |
3 结语 |
(7)山西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以襄垣县段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图 |
一、创新之处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分析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农村环境污染 |
二、农业面源污染 |
三、农村生活污染 |
四、农村环境治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建设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外部性理论 |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山西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状况 |
第一节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
一、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
二、生活污染严重 |
三、畜禽养殖污染突出 |
四、工矿企业污染严重 |
第二节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状况 |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状况 |
二、生活污染处理状况 |
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状况 |
四、工矿企业污染治理状况 |
第四章 山西省段河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区域选择与数据获取 |
一、研究区域概况 |
二、数据获取 |
第二节 段河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
一、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二、生活污水排放现状 |
三、生活废气排放现状 |
四、农业生产污染现状 |
五、周边企业污染现状 |
第五章 段河村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段河村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农户因素 |
二、政府因素 |
三、企业因素 |
第二节 段河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农户角度 |
二、政府角度 |
三、企业角度 |
第六章 段河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思路 |
一、增强农户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环境治理参与度 |
二、建立村规民约,实现乡村自治 |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四、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相关农村环境保护法规条例 |
五、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重民生工程 |
六、企业提高污染处理技术,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段河村环境污染治理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结果 |
致谢 |
(8)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及问题 |
1.1 信息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
1.2 信息数据不互通管理系统不完善 |
1.3 数据对接不完善建立大数据平台难度大 |
2 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
2.1 用户基础数据模块 |
2.2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模块 |
2.3 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执法培训模块 |
2.4 职业安全危害事故应急模块 |
2.5 报表数据管理模块 |
2.6 系统管理模块 |
3 结语 |
(9)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现状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和方法 |
1.3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煤矿工人生理健康及肌肉骨骼损伤状况调查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生理健康检查 |
1.3 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 |
1.4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煤矿工人心理健康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内容和方法 |
1.3 调查实施与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煤矿工人心理健康、肌肉骨骼损伤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计算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1.4 干预方法 |
1.5 健康干预的质量控制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肌肉骨骼损伤与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疆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问卷调查对象 |
1.2 基因实验对象 |
1.3 样本量计算 |
2 内容与方法 |
2.1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测定 |
2.2 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
2.3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筛选 |
2.4 基因多态性检测 |
3 质量控制 |
3.1 调查问卷质量控制 |
3.2 实验室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4.1 数据处理和统计 |
4.2 模型构建方法 |
4.3 基因多态性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煤矿职业危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煤矿职业危害接触调查分析[J]. 梁馨月,寇晓波,康望,司建廷,孙苑菡,杜文霞.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22(01)
- [2]重庆市采矿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分析[J]. 陈凤琼,李小平,冉瑞红. 职业与健康, 2021(21)
- [3]煤矿工人对职业危害因素防控行为的量化研究[J]. 孟庆颢,成连华. 煤矿安全, 2021(10)
- [4]试论煤矿井下粉尘危害评价方法的优化改进[J]. 栗海潮. 冶金管理, 2021(15)
- [5]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分析研究[J]. 王宇. 陕西煤炭, 2021(04)
- [6]OSH、应急管理要素整合及系统动力学建模解析[D]. 郭欢. 华北科技学院, 2021
- [7]山西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以襄垣县段河村为例[D]. 王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J]. 孟千翔. 能源与节能, 2021(05)
- [9]新疆煤矿工人身心健康现状与肌肉骨骼损伤相关性及其干预研究[D]. 雍娴婷.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新疆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D]. 邓慧君.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