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成长中需具备的七种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薛婷[1](2020)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T市X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阅读是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通过阅读数学书籍,在必要时教师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从而获取数学知识以及激发数学兴趣的一种数学学习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教材编写的建议中提出:学生学习的辅助用书应开发多品种、多形式的数学科普读物、使得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有足够的机会阅读数学、了解数学、欣赏数学。为了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现状,本研究对T市X小学(以下简称X小学)的学生数学阅读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X小学是T市重点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数学教学质量较高的实验学校。该校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取得了比较显着的学习效果,研究并总结该校的数学阅读成果,对促进小学生数学阅读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通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等研究方法发现,X小学重视阅读数学课本,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数学习惯;学生不再畏惧数学,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数学习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迁移,进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阅读学习,加深学生对数学阅读材料的理解;通过数学阅读,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表述能力的提升;适时引入课外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通过调查还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阅读学习,X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一些数学阅读方法。尽管X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学习经验或成果,但也存在诸如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数学阅读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欠缺数学阅读方法等问题,针对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主要包括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学校改善阅读环境;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数学阅读活动等。本研究通过对X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的总结能对其它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学习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陈弘[2](2019)在《基于差异发展的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卓越教师计划是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实施的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其中小学阶段筛选出的二十个培养改革项目来自于全国十九个省份的二十所高校,每所高校及其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都不尽相同,并且面向不同的教师培养需求,由此提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走差异发展的道路。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背景,其中包括中国小学教师培养的背景变迁和历史发展两个方面。背景变迁方面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省际差异、小学教育专业的实力差异、不同地区的教师需求差异三块内容。历史发展方面包含小学教师培养的层级变革、主体的完善以及培养方式的变化。同时,确定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即教育公平理论、教育质量理论和差异发展理论。其次,根据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院校的培养方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小学教育专业认证的自评报告以及对培养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调查,展开对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分析,包括对培养主体、培养方式的差异分析以及对质量保障的分析。再次,在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中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定位的冲突、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缺陷、教育实践的质量不高、质量保障的体系不健全。最后提出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差异发展道路,即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卓越之路、适合性之路和质量保障之路。
刁瑜[3](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涂荣珍[4](2018)在《家庭资本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 ——基于梅州两所中学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面对空前的高等教育需求,政府与社会合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即使如此,需求仍然是研究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扩张阶段,对需求因素的影响可为供给与需求相互匹配提供事实证据。就国内外已有研究而言,大部分都对高等教育需求做了深入的探讨,无论是从社会微观结构层面,还是经济宏观利益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都较多地关注高等教育本身,并将它与其它层次的教育,如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等作比较,而对处于同一层次的教育但属不同办学类型的高校探讨较少,尤其是对中国本土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在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背后,是学生所在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资本,它们对学生学业成就和职业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空前发展,学生背后的家庭资本对学生民办高等教育的选择有什么关系?本文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广东梅州两所代表性的高中学校作为研究领域,以311名高三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家庭资本为学生的选择需求创造了条件,表现为(1)家庭的经济资本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学校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着;(2)家庭的社会资本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学校有正相关关系且显着;(3)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学校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着;(4)家庭结构、学生性别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学校有负相关关系。基于研究事实,进一步得出学生对民办高等教育需求是一个理性需求行为的体现,在其做出最优选择前,家庭内以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为代表的资本,创造了学生做出理性需求选择的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因此,作为影响学生对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将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应注重从家庭资本的角度去引导大众认识和了解民办高等学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陶菁[5](2018)在《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研究 ——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儿童纸媒绘本发展较早,因其图文并茂的特点,较于其他书籍被儿童接受,父母与子女以绘本的故事内容为桥梁,促进了情感之间的交流。因此,绘本阅读是儿童早期阅读中的重要环节,亲子阅读推动了儿童语言、思维的发展。论文阐述了儿童纸媒绘本的创作过程以及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所带来的影响,介绍了亲子阅读的定义,以及绘本的释义、发展历程。以采访实据,结合自己的绘本创作体会,对儿童纸媒绘本的创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儿童纸媒绘本在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儿童纸媒绘本创作以及儿童纸媒绘本的发展进行了合理的畅想。
宝洪江[6](2006)在《体验式培训:人力资本积累的新途径》文中研究说明1935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沃尔什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创立了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不间断地把大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来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与道德素质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一论点把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等同,提倡将人力视为一种内含与人自身的资本——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家庭学前教育和学校正规教育中获得的,而学校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和学习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在职培训和“干中学”、“用中学”是专业性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形式,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终生过程。培训是在职员工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之一。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新兴的培训形式,它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体验式培训在国内发展时间很短,仅仅10年的时间。与传统培训方式相比,它通过具体的演练过程让参与者自己体味一种知识及如何在一定情景下予以运用,使培训对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本文紧紧围绕体验式培训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分析研究:第一章是关于体验式培训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意义。本章主要分析了培训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以及体验式培训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特殊作用。围绕这个问题,本章从三个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了人力资本与培训的关系,培训是人力资本得以积累的重要途径;第三部分介绍了体验式培训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特殊性。通过本章介绍了论文的基础,引出了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
彭炜寰[7](2004)在《孩子成长中需具备的七种教育》文中研究表明 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标。马丁路德·金恩博士2004年新春伊始,该如何迎接崭新的一年,我思考着孩子成长到底需要哪些元素?有哪些观念值得推广?有哪些提升孩子素质的计划值得执行?孩子要具备哪些学习能力,才能从容、自信地迎向快速变化的未来。
二、孩子成长中需具备的七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孩子成长中需具备的七种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T市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数学阅读是小学生进行数字化学习的要求 |
2.数学阅读是小学生对新课标的诉求 |
3.数学阅读是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法 |
3.访谈法 |
(四)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理论基础 |
1.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阅读迁移教学理论 |
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调查实施 |
(五)调查结果 |
1.有关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有关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有关学生的访谈结果分析 |
4.有关教师的访谈结果分析 |
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有待提高 |
1.学生将数学阅读看作数学审题 |
2.学生数学阅读与数学练习的时间严重失衡 |
(二)学生缺乏数学阅读兴趣 |
1.数学语言的特点导致学生阅读障碍 |
2.学生缺乏数学阅读材料 |
(三)对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培养不充分 |
1.学生未养成经常数学阅读的习惯 |
2.学生缺少数学阅读经验 |
(四)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有所欠缺 |
1.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不正确 |
2.学生掌握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少 |
四、优化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学习的建议 |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 |
1.转变学生的数学阅读观念 |
2.引导学生重视数学阅读 |
(二)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
1.教师利用数学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2.教师深入挖掘数学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
2.培养学生严谨的阅读习惯 |
(四)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 |
1.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的阅读迁移 |
2.利用数学阅读提纲 |
3.指导学生在数学阅读时做标记 |
4.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阅读学习 |
5.指导学生在数学阅读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
(五)学校改善阅读环境 |
1.丰富数学图书的种类和数量 |
2.在班级设立数学图书角 |
3.开展数学阅读活动 |
4.创建数学智慧课堂 |
(六)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数学阅读活动 |
1.家长为孩子营造数学阅读氛围 |
2.家校合作为孩子创造数学阅读机会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1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2 数学阅读教学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3 数学阅读学习学生访谈提纲 |
附4 数学阅读教师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基于差异发展的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 |
3.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1.中国卓越小学教师 |
2.中国小学教师培养 |
3.小学教师差异性发展 |
4.小学教师差异性培养 |
二、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背景 |
(一)中国小学教师培养的背景变迁 |
1.高等教育发展的省际差异 |
2.小学教育专业的实力差异 |
3.小学教师的城乡需求差异 |
(二)中国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发展 |
1.小学教师培养的层级变革 |
2.小学教师培养主体的完善 |
3.小学教师培养方式的变化 |
三、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区域均衡 |
1.教育公平的本质与原则 |
2.新时期教育公平的追求 |
3.新时期教育公平的实现 |
(二)教育质量理论下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优先 |
1.教育质量的内涵及属性 |
2.教育质量观及教育质量标准 |
3.教育质量的保障、评估与监控 |
4.教育质量理论下的卓越教师培养 |
(三)差异发展理论下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差异发展 |
1.哲学领域中的“差异发展” |
2.教育领域中的“差异发展” |
3.心理学中人的“差异发展” |
4.卓越小学教师的差异性培养 |
四、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分析 |
(一)培养主体的差异分析 |
1.主体类别 |
2.区域分布 |
3.专业实力 |
(二)培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
1.目标理念分析 |
2.课程设置与实施分析 |
3.教育实践分析 |
(三)培养质量的保障分析 |
1.保障体系 |
2.内部监控 |
3.外部评价 |
4.持续改进 |
五、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问题分析 |
(一)培养目标定位的冲突 |
1.“卓越”完成时与进行时的冲突 |
2.全科培养与分科培养的冲突 |
3.全员培养与选拔培养的冲突 |
4.知识能力与素质情意的冲突 |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缺陷 |
1.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有待增强 |
2.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
3.课程实施的传统性有待突破 |
(三)教育实践的质量不够高 |
1.教育实践的比重低、时长短 |
2.教育实践的形式老旧 |
3.教育实践的基地类型单一 |
(四)质量保障的体系不健全 |
1.内部监控的措施不够系统 |
2.多元主体保障机制不成熟 |
3.改进机制的持续性不明显 |
六、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差异发展道路 |
(一)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卓越之路 |
1.以“儿童教育”为本位 |
2.明确“卓越”为发展的过程 |
3.理论与实践“并举”且“融合” |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合性之路 |
1.适应地方的需求差异 |
2.基于院校的实际条件 |
3.突出专业的培养特色 |
(三)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之路 |
1.以政府为主导 |
2.以学校为主体 |
3.社会积极参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4)家庭资本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 ——基于梅州两所中学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定量分析法 |
1.4.3 定性分析法 |
2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资本的定义与形式 |
2.1.2 民办高等教育的界定 |
2.2 家庭资本与教育 |
2.2.1 家庭资本的作用模式 |
2.2.2 经济资本对教育的影响 |
2.2.3 社会资本对教育的影响 |
2.2.4 文化资本对教育的影响 |
2.2.5 家庭资本对教育影响的综述总结 |
2.3 对需求行为的理论解释 |
2.3.1 理性选择理论 |
2.3.2 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
2.4 对本土研究的启示 |
3 研究设计 |
3.1 理论框架的提出 |
3.2 研究问题的细化 |
3.3 范围界定 |
3.3.1 研究领域 |
3.3.2 研究对象 |
3.4 研究设计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数据收集 |
3.4.3 变量操作 |
3.4.4 研究步骤 |
4 数据分析 |
4.1 数据描述 |
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3.1 家庭经济资本与学生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 |
4.3.2 家庭社会资本与学生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 |
4.3.3 家庭文化资本与学生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 |
4.3.4 家庭资本与学生民办高等教育需求的关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经济资本与学生选择民办高校呈正相关但不显着 |
5.1.2 社会资本与学生选择民办高校呈正相关且显着 |
5.1.3 文化资本与学生选择民办高校呈正相关但不显着 |
5.1.4 家庭结构、学生性别与学生选择民办高校呈负相关 |
5.2 研究探讨 |
5.2.1 家庭资本的作用特征 |
5.2.2 不同特征的原因探讨 |
5.3 相关建议 |
5.3.1 合理规划,有序引导发展 |
5.3.2 加强宣传,注重信息对称 |
5.3.3 鼓励学生参加活动,有效发挥团体功能 |
5.3.4 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弱势群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研究 ——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发展动态 |
四、研究对象、范畴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范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亲子阅读与儿童纸媒绘本的相关界定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亲子阅读的释义 |
二、儿童纸媒绘本的释义 |
第二节 儿童纸媒绘本与其他图书类型的比较研究 |
一、儿童纸媒绘本与连环画的比较研究 |
二、儿童纸媒绘本与漫画的比较研究 |
三、儿童纸媒绘本与插画的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儿童纸媒绘本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17-18世纪儿童纸媒绘本萌芽阶段 |
第二节 19世纪儿童纸媒绘本探索阶段 |
第三节 20世纪儿童纸媒绘本高峰阶段 |
第四节 21世纪儿童纸媒绘本成熟阶段 |
第三章 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影响的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因素 |
一、儿童语言能力丰富儿童纸媒绘本的故事内容 |
二、儿童审美能力促进儿童纸媒绘本画面的绘制 |
三、儿童思维能力影响儿童纸媒绘本框架的搭建 |
四、儿童心理发展利于儿童纸媒绘本情感的呈现 |
(一)强调儿童纸媒绘本的创作与亲子间的互动 |
(二)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对儿童纸媒绘本进行创作 |
第二节 亲子阅读与儿童纸媒绘本创作之间的关系 |
一、儿童纸媒绘本创作促进亲子间情感交流 |
二、情感交流为创作儿童纸媒绘本注入新的生机 |
第三节 儿童兴趣与儿童纸媒绘本的相互选择关系 |
一、儿童兴趣的养成影响儿童纸媒绘本的选择 |
二、儿童纸媒绘本的选择对儿童兴趣的启蒙 |
三、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影响的反馈 |
第四章 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影响的问题与难点 |
第一节 儿童纸媒绘本制作材料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儿童纸媒绘本的题材过于单一 |
第三节 版面设计缺乏新意致使亲子阅读形式乏味 |
第四节 缺乏适合不同成长阶段的原创儿童绘本 |
第五章 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影响的前景展望 |
第一节 亲子阅读在未来儿童纸媒绘本创作中新的体现方式 |
一、材料形式上的创新给儿童纸媒绘本的趣味性注入新的生机 |
二、以儿童为中心,创作题材多样化的儿童绘本 |
三、形式美法则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启发 |
四、创作符合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原创绘本读物 |
第二节 未来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趋势 |
一、儿童纸媒绘本的创作将会趋于多元化 |
二、互动在儿童纸媒绘本中的应用将会强化 |
三、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品牌效应增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体验式培训:人力资本积累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体验式培训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意义 |
1.1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
1.2 人力资本与培训的关系 |
1.3 体验式培训对人力资本积累的特殊性 |
第二章 体验式培训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来源 |
2.1 体验式培训产生的背景 |
2.2 体验式培训的理论渊源 |
2.3 研究体验式培训的意义 |
第三章 体验式培训的基本要求 |
3.1 体验式培训的涵义和特征 |
3.2 体验式培训的分类 |
3.3 体验式培训的设计 |
第四章 体验式培训的中外比较研究 |
4.1 体验式培训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4.2 体验式培训在我国的发展 |
4.3 境外体验式培训对我国发展的借鉴之处 |
第五章 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体验式培训体系的思考 |
5.1 合理构建体验式培训框架 |
5.2 专业人才的培养 |
5.3 针对中国人特点的体验式培训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孩子成长中需具备的七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T市X小学为例[D]. 薛婷.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2]基于差异发展的中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研究[D]. 陈弘. 杭州师范大学, 2019(12)
- [3]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4]家庭资本对学生选择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 ——基于梅州两所中学的实证分析[D]. 涂荣珍.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研究 ——亲子阅读对儿童纸媒绘本创作的影响[D]. 陶菁.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6]体验式培训:人力资本积累的新途径[D]. 宝洪江.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7]孩子成长中需具备的七种教育[J]. 彭炜寰. 希望月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