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l进行小麦抗赤霉病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葛文扬[1](2021)在《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重要粮食作物,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小麦作为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人体所需物质的主要来源。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主要由禾谷镰孢菌等病原菌引起的严重穗部病害,不仅严重危害小麦产量及品质,其病原菌在侵染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真菌毒素进一步威胁人畜健康。然而目前赤霉病的有效抗源并不多,因此挖掘新的主效抗赤霉病基因,对于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长穗偃麦草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对包括小麦赤霉病、锈病等在内的多种病害均具有良好抗性。本研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到来源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抗赤霉病QTL Fhb7的候选基因,采用遗传转化等多种方式验证了该基因的功能,并进一步对该基因抗病机制及进化机制进行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普通小麦、大麦与本实验室组装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参考基因中组高可信度基因的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基于直系同源基因利用移动平均模型(MA)计算Ks值,估算E基因组与小麦A、B、D亚基因组的分化时间大约在4.77-4.96百万年前。此外还进一步利用黑麦、异形花草、簇毛麦、旱麦草、新麦草这5个二倍体小麦族物种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以及小麦参考基因组和大麦参考基因组,筛选出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在这几个小麦族物种中E基因组与小麦A、B、D基因组亲缘关系最近。2.根据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参考基因组开发分子标记,利用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异代换系K11463[7el1(7D)]、K2620[7el2(7D)]构建了一个BC6F1群体,同时构建了一个含ph1b突变位点的定位群体。筛选自交后代共19200个单株,将Fhb7定位在分子标记Xsdau K79(739708845bp)与Xsdau K80(740852646bp)之间,其物理区间大约为1.2 Mb。通过对7el1(7D)、7el2(7D)和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穗部接菌处理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发现只有2个候选基因在7el2(7D)基因组和E参考基因组中特异表达。根据关键重组体的表型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将基因Fhb7锁定在仅包含单一表达基因的245 Kb区域(该基因功能注释为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利用BMSV-VIGS技术诱导基因沉默并进行离体叶片赤霉病鉴定结果显示,该候选基因沉默后叶片坏死斑面积明显增大。同时,我们采用EMS化学诱变构建了一个TILLING突变群体,通过Sanger测序检测发现有5株非同义突变体及两株提前终止突变体的赤霉病抗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本研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两个受体背景的Fhb7候选基因的原始表达转基因株系和一个受体背景的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并对不同的转基因株系进行穗部赤霉病表型鉴定。结果显示,鉴定的3个科农199背景下的原始表达转基因株系均大幅度提高赤霉病抗性;Fielder背景下鉴定的12个原始表达株系中有11个株系抗性大幅度提高,部分转基因株系抗性水平与抗病亲本类似;以上证据充分证明了该候选基因是目标克隆的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另外,我们鉴定了以小麦品种Fielder为受体3个的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其中22-3赤霉病抗性水平超过抗病亲本,类似于苏麦3号,22-5、22-6转基因株系在不同世代赤霉病抗性表现不稳定;进一步通过高分辨质谱检测显示,在发病过程中22-5株系穗部的解毒效应远低于含有Fhb7的抗病易位系,导致其抗性降低,但DNA、RNA和蛋白层面等分子水平证据尚待进一步研究。3.基因Fhb7表达受到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脱氧雪腐镰刀烯醇(DON)的诱导,通过DON毒素胁迫实验,证明基因Fhb7可以提高植物和酵母对DON毒素的耐受能力;通过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我们发现Fhb7编码的蛋白可以打开DON毒素重要毒性来源的C-12,13环氧基团,并催化其形成去环氧化的谷胱甘肽加合物(DON-GSH),从而产生解毒效应。鉴于该环氧基团在A型和B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的保守性,进一步研究发现Fhb7可以对3-ADON、15-ADON、NIV、T-2、HT-2、Fus-X、Das等一系列镰孢菌属分泌的毒素进行GSH衍生化,对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具有广谱解毒功能。基于此结果我们经过筛选发现Fhb7对假禾谷镰孢菌和亚洲镰孢菌在转基因离体叶片上表现出显着抗性,其转基因植株对茎基腐病也具有良好抗性。4.本研究发现在一种禾本植物内生真菌香柱菌基因组中的单拷贝基因与Fhb7相似性高达97%,进一步的比对分析发现Fhb7的序列在多个Epichlo?属的内生真菌中均有分布。此外,通过筛选发现在鹅观草、纤毛鹅观草等其他小麦族物种中同样含有Fhb7同源基因,该结果暗示,小麦族原始祖先亲本在早期可能与某种Epichlo?属的内生真菌存在共生关系,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将Epichlo?Fhb7的DNA整合到小麦族宿主植物基因组中,从而使小麦族植物进化出抗镰孢菌属病原菌侵染的功能。
张宏军,宿振起,柏贵华,张旭,马鸿翔,李腾,邓云,买春艳,于立强,刘宏伟,杨丽,李洪杰,周阳[2](2018)在《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文中研究表明赤霉病已上升为黄淮冬麦区的主要病害,提高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成为该麦区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宁麦9号、生选6号、建阳798、建阳84、苏麦3号和宁麦13均携带Fhb1基因,对赤霉病表现中抗水平以上。本研究以这6个品种(系)为供体,分别与高感赤霉病的周麦16矮败小麦近等基因系杂交和回交,构建6个回交群体。利用Fhb1基因的KASP标记在回交后代中进行基因型分析,分别选择携带和不携带Fhb1基因的可育株,对后代株系进行单花滴注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自然鉴定。回交后代携带Fhb1家系整体抗性达到中感,比不携带Fhb1家系的平均病小穗数低4.2(P<0.01),平均病情指数低4.0,比轮回亲本周麦16的平均病小穗数和病情指数分别低8.1(P<0.01)和28.4(P<0.01)。不同供体品种(系)回交后代在赤霉病抗性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以生选6号为供体的回交后代家系抗性表现最好。本研究表明,利用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的赤霉病抗性水平。
耿爱民,武利峰,刘渤,代惠芹,韩文亮,吴艳芳,于键,徐玉峰,周新江,尤晓胜[3](2016)在《小麦群体改良过程中蓝矮败的选择技术与技巧》文中研究指明轮回选择是小麦群体改良的有效方法,过去利用蓝标不育(隐性基因控制)及保持体系、太谷核不育系、"矮败"不育系为工具载体进行轮回群体改良多有不便。而蓝矮败是蓝粒、矮秆、花药败育,3个显性单基因连锁遗传的单体附加系,其种子下地前可以辨别育性,是用于轮回选择的一种便捷高效的理想工具载体。利用蓝矮败拓建了几十个不同类型的轮选群体与综合基因库,通过对8年来群体改良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了蓝矮败选择的技术与技巧:田间选择与室内考种选择相结合,依据不同轮选群的特点,创造性状表现的适宜环境,明确群体选择重点,掌握有利时机,根据性状的遗传特点制定选择策略,确定不同性状的宽严尺度,采取适宜的选择强度,利用生态条件强化自然选择,重视饱满度选择,以聚集更多有益性状基因,提高群体改良效果。掌握这些选择方法与技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慧娜[4](2014)在《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获得Ms2调控雄性不育的相关蛋白,从蛋白组学方面阐明Ms2雄性不育的形成机理,本实验以‘鲁麦15’为背景材料的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鲁麦15,Ms2鲁麦15和Rht10+Ms2鲁麦15为材料,根据镜检和形态确定幼穗发育时期,在减数分裂期、单核期和二核期取幼穗,提取幼穗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扫描后获得蛋白表达图谱,分析获得的可育系(“鲁麦15”)和不育系(“Ms2鲁麦15”和“Rht10+Ms2鲁麦15”)在三个时期的差异蛋白点;通过MOLDI-TOF进行蛋白点质谱鉴定,质谱结果进行数据库搜索分析,明确差异蛋白点类型。获得结果如下:1、不育系蛋白点数少于可育系。2-DE图谱结果表明,鲁麦15的表达蛋白最多,在减数时期、单核时期和二核时期时期得到的蛋白点均为900多个; Ms2鲁麦15各个时期的蛋白点均少于鲁麦15,其中单核期最多,为890个左右,其次是减数时期有860个左右,二核期的蛋白点最少为820个左右,这些蛋白点大多分布在pH4.5-6.5,分子量20-90KD之间。2、三个幼穗发育期,可育系和不育系之间具有明显不同的差异蛋白数目和差异蛋白点,二核期得到的差异点最多。在减数时期差异蛋白点有27个,其中鲁麦15有14个,不育系有13个;单核时期差异蛋白点有39个,鲁麦15有24个,不育系有15个;二核时期得到差异点为53个,鲁麦15有28个,不育系有25个。除蛋白点DX1在鲁麦15单核时期和二核时期都出现外,各个时期差异蛋白点不同。3、对得到119个蛋白差异点以进行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比对分析,80%的蛋白点得到了鉴定且可信度较高,对这些鉴定的蛋白进行功能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蛋白质合成相关蛋白,花粉合成相关蛋白,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热激蛋白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预测蛋白。4、花粉败育是由于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缺少某些特定的蛋白或者酶引起的。对这些鉴定后的蛋白进行功能分析,转录翻译相关蛋白的缺失,细胞程序性死亡,能量代谢紊乱,信号转导和物质运输发生阻断,这些都会造成花药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功能紊乱,花粉合成受阻。其中,RAFTIN1A蛋白在Ms2雄性不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该蛋白的缺失,促使小孢子迅速解体,花药绒毡层解体滞后,不能提供花粉发育所需营养,导致花粉败育。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刘友华,纪凤高[5](2013)在《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江苏淮安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33°33’N),冬季低于5℃的天数达112天,所有冬小麦都能通过春化,1月(最冷)平均气温在0.2℃以上,春小麦也可以安全越冬。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利用中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小麦、矮败小麦以及冬春性小麦品种在淮安地区开展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把轮回选择交配圃中生产的具有很高潜在育种价值的材料向全国更多地方的小麦育种单位提供,建立供种与优良材料部分返还制度,把冬春杂交、轮回选择和穿梭育种的优越性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投入小,效益高的小麦育种体系,并成功培育出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为提高小麦育种成效、丰富小麦育种手段开辟了新途径。总结了国内外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将以解决淮北地区小麦迟播、早熟、高产间矛盾;构建抗赤霉病轮回群体,创造出优异的赤霉病抗源;以轮回群体为材料诱导小麦单倍体育种;加强同国外科研单位的合作,引入国外优良种质资源,丰富群体的遗传变异;加强与矮败小麦育种体系单位的协作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期培育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6](2012)在《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安徽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矮败小麦的创制过程和四大优点,以及矮败小麦在远缘杂交、杂交育种、轮回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安徽省矮败小麦与等离子诱变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和成果,并对矮败小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强,王龙,浦汉春,任立凯,孙中伟,李筠[7](2012)在《连云港地区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根据轮回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矮败小麦的特点,建立耐盐碱、优质高产、丰产早熟和抗病等4个轮回选择群体,并进行小麦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郑爱泉[8](2011)在《抗旱转基因小麦株系鉴选及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文中提出我国60%以上的小麦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日趋严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面积逐年扩大,小麦生产面临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改善小麦对干旱等环境胁迫的耐受性对稳定或提高其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科研与生产的实践表明,在提高小麦对水分胁迫抗性的诸多途径中,改良品种抗旱性,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是缓解干旱缺水问题的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展小麦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研究、创制小麦抗旱新种质,培育小麦抗旱新品种对提高作物抗逆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分别以转GhDREB小麦株系G鲁麦23-69、转GmDREB1小麦株系G济麦19-349、转GmDREB3小麦株系G石4185和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G新春9号等四个T4代转基因小麦株系为抗旱基因供体,在对其进行外源基因分子检测和大田抗旱性鉴定的基础上,以矮败周麦18、矮败偃展4110、矮败新麦19为受体,通过大田、温室连续人工定向回交和矮败群体内的互交,开展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转GhDREB基因小麦G鲁麦23-69、转GmDREB1基因小麦G济麦19-349、转GmDREB3基因小麦G石4185、转TaEBP基因小麦G新春9号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一批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筛选材料的同时,建立了实用化分子检测技术体系。2、转基因供体小麦株系干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GhDREB、GmDREB1、GmDREB3、TaEBP等基因可明显增强转基因株系抵御外界水分胁迫的能力,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得到增强,是创制抗旱转基因小麦种质、培育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的重要的基因资源。3、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利用矮败小麦和转基因株系,通过温室加代,结合分子跟踪检测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GmDREB3、TaEBP、GhDREB抗旱相关基因的、具有抗旱特性的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
佟汉文,高春保,刘易科,朱展望,张宇庆,庄宗英[9](2010)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iMs2)在湖北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与实践》文中提出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对群体内所选优良单株进行株高、穗粒数、抗赤霉病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选次数的递增,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均得到改良,并从中选育出了鄂麦11、"42204"等新品种(系)。同时对这一育种方法提出了建议。
陈令恩[10](2010)在《利用苗期HMW-GS基因分子检测辅助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的各种面食和营养食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剧增,优质专用小麦的社会需求和销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遗传育种途径,借助分子检测手段,开展小麦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对选育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小麦苗期HMW-GS基因的PCR分子检测辅助选择手段,使HMW-GS准确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拓建矮败小麦优质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开展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的分子改良。同时,创制与PCR分子检测相结合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技术体系,为快速、高效选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材料与技术支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小麦苗期5+10、14+15亚基基因PCR分子检测,优化并建立了小麦5+10、14+15 HMW-GS基因实用化PCR分子检测技术体系。2、通过大田种植和温室加代途径,采用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苗期1Dx5、1Bx14亚基基因PCR分子检测辅助选择,以及5+10、14+15亚基的杂交与连续回交手段,获得了HMW-GS改良的矮败小麦优质轮回选择群体。对品质性状改良的轮选群体苗期287个植株HMW-GS基因的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品质改良的矮败小麦轮选群体有225株携带5+10亚基,占78.4%;有120株携带14+15亚基,占41.8%;有58株同时携带5+10、14+15优质亚基组合,频率为20.2%;对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290株籽粒贮藏蛋白SDS-PAGE检测验证表明,227株携带5+10亚基,占78.2%;有126株携带14+15亚基占43.4%;其中,有63株同时携带5+10、14+15优质亚基组合,占21.7%。说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5+10、14+15亚基已成功导入,并聚合于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3、在同一群体内苗期HMW-GS的PCR检测和籽粒SDS-PAGE结果的一致性,表明小麦HMW-GS的苗期PCR检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作为小麦HMW-GS苗期分子检测的有效方法。
二、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l进行小麦抗赤霉病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l进行小麦抗赤霉病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赤霉病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 |
1.1.1 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及危害 |
1.1.1.1 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 |
1.1.1.2 小麦赤霉病的病害循环及发病特征 |
1.1.1.3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侵染模式 |
1.1.1.4 小麦赤霉病发病区域及危害 |
1.1.2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
1.1.2.1 化学防治 |
1.1.2.2 生物防治 |
1.1.2.3 小麦赤霉病综合绿色防控 |
1.2 小麦赤霉毒素研究 |
1.2.1 小麦中常见镰孢菌毒素及毒性分析 |
1.2.2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2.3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治理方法 |
1.2.3.1 物理脱毒 |
1.2.3.2 化学脱毒 |
1.2.3.3 生物脱毒 |
1.2.4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检测方法 |
1.3 小麦抗赤霉病遗传研究进展 |
1.3.1 小麦赤霉病抗性种质挖掘 |
1.3.1.1 我国小麦品种抗赤霉病鉴定 |
1.3.1.2 小麦近缘种的赤霉病抗源鉴定 |
1.3.1.3 偃麦草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作用 |
1.3.2 小麦抗赤霉病QTL定位研究现状 |
1.3.3 小麦赤霉病抗性机制研究 |
1.4 小麦基因图位克隆技术 |
1.4.1 图位克隆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 |
1.4.2 作图群体的构建 |
1.4.3 DNA分子标记类型 |
1.4.4 物理图谱的构建 |
1.4.5 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 |
1.5 水平基因转移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载体 |
2.2 实验地点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材料的种植与处理 |
2.3.2 高通量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
2.3.2.1 基因组DNA提取相关试剂 |
2.3.2.2 提取DNA操作步骤 |
2.3.3 植物总RNA提取 |
2.3.3.1 相关试剂配置与耗材处理 |
2.3.3.2 操作步骤 |
2.3.4 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4.1 反转录 |
2.3.4.2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
2.3.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2.3.5.1 扩增体系 |
2.3.5.2 PCR反应程序 |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6.1 相关试剂及配置方法 |
2.3.6.2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及电泳 |
2.3.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3.7.1 相关试剂 |
2.3.7.2 操作流程 |
2.3.8 DNA目的片段纯化回收 |
2.3.9 TA连接 |
2.3.10 大肠杆菌转化 |
2.3.11 质粒提取 |
2.3.12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2.3.13 农杆菌转化 |
2.3.14 T4 连接及同源重组 |
2.3.15 LR反应 |
2.3.16 小麦族基因组进化分析 |
2.3.16.1 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转录组测序与组装 |
2.3.16.2 基因家族及同源基因分析 |
2.3.17 目标基因的精细定位 |
2.3.17.1 定位群体的构建 |
2.3.17.2 分子标记的开发 |
2.3.17.3 物理图谱的构建 |
2.3.18 转录组数据分析基因表达 |
2.3.19 突变群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 |
2.3.19.1 突变群体构建 |
2.3.19.2 突变体的筛选 |
2.3.20 BSMV-VIGS技术的应用 |
2.3.21 小麦遗传转化 |
2.3.22 镰孢菌培养及赤霉病抗性鉴定 |
2.3.22.1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
2.3.22.2 穗部接种实验流程 |
2.3.22.3 离体叶片鉴定实验 |
2.3.22.4 苗期茎基腐抗性鉴定 |
2.3.23 真核表达 |
2.3.23.1 相关试剂及培养基 |
2.3.23.2 真核表达质粒p PICZαA-Fhb7的构建 |
2.3.23.3 感受态制备 |
2.3.23.4 毕赤酵母转化 |
2.3.23.5 酵母诱导表达Fhb7与DON毒素处理 |
2.3.24 液相-高分辨率质谱分析 |
2.3.24.1 样品预处理 |
2.3.24.2 上机及分析流程 |
2.3.25 基因Fhb7的进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3.2 抗赤霉病基因Fhb7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 |
3.2.1 目标区段重组体的筛选 |
3.2.2 目标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
3.2.3 候选基因筛选 |
3.3 突变体群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 |
3.4 候选基因的BSMV-VIGS功能验证 |
3.5 候选基因转基因小麦功能验证 |
3.6 抗小麦赤霉病基因Fhb7的进化分析 |
3.7 Fhb7抗病机制研究 |
3.7.1 Fhb7基因的响应表达模式 |
3.7.2 DON毒素外源处理及LC-HRMS分析 |
3.7.3 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分析 |
3.7.4 Fhb7基因对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解毒机制研究 |
3.7.5 Fhb7基因对镰孢菌属抗性研究 |
4 讨论 |
4.1 小麦近缘物种抗病基因的克隆 |
4.2 Fhb7去环氧化介导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脱毒 |
4.3 水平基因转移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 |
4.4 小麦近缘植物的育种应用潜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回交群体的构建 |
1.2 赤霉病抗性表型评价 |
1.3 Fhb1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回交后代基因型分析 |
2.2 同一供体回交后代赤霉病抗性比较 |
2.3 不同供体回交后代赤霉病抗性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3)小麦群体改良过程中蓝矮败的选择技术与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蓝矮败选择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
1.1 蓝矮败的基本特征特性 |
1.2 蓝矮败轮选群体种植与改良的方式方法 |
1.3 蓝矮败选择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
2 蓝矮败选择的技术与技巧 |
2.1 选择的基本技术与技巧 |
2.2 田间选择方法与技巧 |
2.3 室内考种选择方法与技巧 |
2.4 对蓝育株的识别技术 |
2.5 各类不同群体的选择技巧 |
3 结语 |
(4)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和鉴定 |
1.2 在轮回选择育种上的应用 |
1.3 种质资源创新 |
1.3.1 Tal kr ph1b 基因综合体 |
1.3.2 矮败小麦 |
1.3.2.1 蓝粒标记性状的研究 |
1.3.2.2 矮败八倍体小黑麦 |
1.4 杂种优势的利用 |
1.5 太谷核不育小麦败育生理生化的研究 |
1.6 太谷核不育小麦 MS2 基因的定位 |
1.6.1 现代分子标记技术 |
1.6.2 连锁图谱筛选分子标记 |
1.6.3 比较基因组共享分子标记 |
1.7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1.7.1 作物蛋白质组学 |
1.7.2 小麦雄性不育的蛋白组学研究 |
1.8 研究展望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取样方法 |
2.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1 试剂 |
2.3.2 仪器 |
2.3.3 试剂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技术路线 |
2.4.2 幼穗全蛋白提取方法-TCA/丙酮法 |
2.4.3 蛋白质裂解以及纯化 |
2.4.4 蛋白溶液浓度测定 |
2.4.5 SDS-PAGE |
2.4.6 双向电泳 |
2.4.7 胶体染色和 2-DE 图像分析 |
2.4.8 胶内酶切、质谱鉴定以及数据库比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SDS-PAGE 结果 |
3.2 不同材料相同时期蛋白质表达图谱比较 |
3.2.1 不同材料减数分裂时期图谱比较 |
3.2.2 不同材料单核时期电泳图谱比较结果 |
3.2.3 不同材料二核时期电泳图谱比较结果 |
3.3 同一材料不同时期的电泳图谱比较 |
4 讨论 |
4.1 蛋白样品的提取 |
4.2 质谱分析 |
4.3 雄性不育机理 |
4.3.1 参与转录翻译的相关蛋白 |
4.3.2 参与花粉发育相关蛋白 |
4.3.3 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 |
4.3.4 其他蛋白 |
5 结论 |
6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小麦轮回选择育种 |
2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方法的提出 |
3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体系的建立 |
3.1 基础群体的建立 |
3.2 轮回选择群体 |
3.3 穿梭育种体系 |
3.4 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体系的特点 |
3.5 育成品种 |
4 小结与展望 |
(7)连云港地区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矮败小麦创新小麦种质的技术路线 |
2 矮败小麦轮选群体的构建 |
2.1 半冬性矮败小麦转育 |
2.2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
2.2.1 耐盐碱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
2.2.2 优质高产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
2.2.3 丰产早熟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 |
2.2.4 综合抗病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
3 矮败小麦轮选群体的选择方法 |
3.1 矮败小麦可育株的选择 |
3.2 矮败不育株的选择 |
3.3 利用矮败轮选工具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成效 |
4 展望 |
(8)抗旱转基因小麦株系鉴选及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矮败小麦的研究现状 |
1.1.1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与使用 |
1.1.2 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与遗传控制研究 |
1.1.3 矮败小麦的创制 |
1.1.4 矮败小麦的特点 |
1.2 小麦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
1.2.1 小麦轮回选择的研究进展 |
1.2.2 轮回选择的特点 |
1.2.3 轮回选择的方法 |
1.3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抗旱性的类型 |
1.3.2 植物抗旱性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3 植物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现状 |
1.3.4 植物抗旱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立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立题的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4 代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及其抗旱性指标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基因株系阳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2.2.2 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3 GHDREB、GMDREB1 基因抗旱特异性比较 |
2.4 讨论 |
第三章 抗旱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 |
3.1 利用矮败小麦开展轮回选择育种的优点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基因供体植株的分子检测 |
3.3.2 杂交 |
3.3.3 第一轮回交(BC_1) |
3.3.4 第二轮回交(BC_2) |
3.3.5 第三轮回交(BC_3) |
3.3.6 自交 |
3.3.7 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的分子鉴定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iMs2)在湖北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轮回选择群体的组建 |
1.1 基础材料的转育 |
1.2 轮回群体的组建 |
1.2.1 丰产群体 |
1.2.2 抗病群体 |
1.2.3 矮秆群体 |
1.2.4 抗赤霉病群体 |
1.2.5 综合群体 |
2 各轮回选择群体的结果 |
2.1 各轮选群体综合性状 |
2.2 群体的抗性提高与农艺性状改良 |
2.3 抗赤霉病轮选群体取得的初步结果 |
2.3.1 穗粒数及其自然感染条件下赤霉病的表现 |
2.3.2 株高 |
2.3.3 3个世代的结果比较 |
3 主要成绩 |
3.1 鄂麦11 |
3.2 抗赤霉病新品系“42204”和“20920-1” |
3.3 品系“21770” |
4 讨论 |
(10)利用苗期HMW-GS基因分子检测辅助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2.1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及其遗传控制 |
1.2.2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小麦烘烤品质的重要关系 |
1.2.3 我国小麦亚基和亚基组合的特点 |
1.3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
1.3.1 电泳技术 |
1.3.2 分子标记技术 |
1.4 矮败小麦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矮败小麦的创制、命名及价值 |
1.4.2 矮败小麦的特点 |
1.4.3 矮败小麦在育种中的应用 |
1.5 轮回选择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5.1 轮回选择的概念及特点 |
1.5.2 轮回选择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
1.6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矮败小麦基础群体品质性状分子改良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矮败小麦基础轮选群体 1Dx5、1Bx14 亚基基因的 PCR 检测 |
2.2.2 分子检测辅助选择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 1Dx5、1Bx14 优质亚基的遗传改良 |
2.3 讨论 |
2.3.1 HMW-GS 基因PCR 分子检测辅助选择在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2.3.2 矮败小麦在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品质改良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基础群体 1Dx5、1Bx14 亚基基因的 PCR 检测 |
3.2.2 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HMW-GS 及其组成的SDS-PAGE 检测验证 |
3.2.3 品质性状改良的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HMW-GS SDS-PAGE 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利用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l进行小麦抗赤霉病轮回选择群体改良效果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Fhb7的图位克隆及功能解析[D]. 葛文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J]. 张宏军,宿振起,柏贵华,张旭,马鸿翔,李腾,邓云,买春艳,于立强,刘宏伟,杨丽,李洪杰,周阳. 作物学报, 2018(04)
- [3]小麦群体改良过程中蓝矮败的选择技术与技巧[J]. 耿爱民,武利峰,刘渤,代惠芹,韩文亮,吴艳芳,于键,徐玉峰,周新江,尤晓胜. 中国种业, 2016(06)
- [4]太谷核不育小麦Ms2近等基因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王慧娜.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5]小麦冬春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 孙苏阳,王永军,李海军,李丽丽,刘友华,纪凤高.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6)
- [6]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安徽的应用[J]. 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 种子, 2012(12)
- [7]连云港地区矮败小麦利用与研究进展[J]. 李强,王龙,浦汉春,任立凯,孙中伟,李筠. 安徽农业科学, 2012(30)
- [8]抗旱转基因小麦株系鉴选及转基因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构建[D]. 郑爱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9]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Ta(iMs2)在湖北小麦轮回选择群体改良中的应用与实践[J]. 佟汉文,高春保,刘易科,朱展望,张宇庆,庄宗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0(12)
- [10]利用苗期HMW-GS基因分子检测辅助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品质性状改良[D]. 陈令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