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何凡[1](2021)在《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自尊、外表焦虑与进食障碍倾向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娟[2](2021)在《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文中研究说明消极完美主义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它与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多种心理病理密切相关,也是这些心理病理现象的致病和维持因素(Dry et al.,2015;Mehr&Adams,2016)。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信息加工特点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形成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更有助于开展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临床干预工作,对预防和减少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认知偏向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特定类型刺激的选择性加工偏向(Blanchette&Richards,2010),可区分为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三种类型。这三种认知偏向分别代表了加工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的认知加工特点。那么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是否会表现出对特定信息的认知偏向,这种认知偏向对消极完美主义的维持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是本研究想去探索的。本研究通过探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特点,建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为未来利用认知偏向的规律和特点,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研究分三部分,分别探讨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记忆偏向和解释偏向。第一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因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可表现为“对信息的抑制困难”和“对信息的过度兴奋”两个方面,若要对个体的注意偏向有一个全面认识,需分别对抑制和激活范式下个体的注意偏向进行考察。该部分共四个实验,其中实验1a和实验1b考察抑制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2a和实验2b考察激活范式下的注意偏向。实验1a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1b也使用情绪Stroop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实验2a使用点探测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1)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实验2b使用自然视觉扫描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9)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4)在较长的刺激呈现时间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发现,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未表现出对任一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但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的与完美主义相关的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具体表现为注意增强。在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表现出注意偏向;在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初始定向阶段和维持阶段也表现出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但在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1000ms~2000ms),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开始将注意从不完美图片中撤离出来,更多地关注完美图片。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初始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就存在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选择偏向,当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会使用回避的情绪调节策略减少对不完美信息的注意。第二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记忆偏向,因刺激编码的加工深度可能对记忆偏向产生影响,故第二部分分两个实验,分别对浅加工和深加工水平下个体的记忆偏向进行考察。实验3a比较了浅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实验3b比较了深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0)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研究发现,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浅加工时,会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但当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词汇进行深加工时,未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记忆偏向。这说明,在信息加工的记忆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消极信息的加工偏向是否出现,有赖于编码的深度。第三部分考察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解释偏向。实验4通过句子补充任务比较了高消极完美主义者(n=33)和低消极完美主义者(n=32)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和完美主义无关的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研究发现,高消极完美主义者无论是对完美主义相关的模糊情境还是对完美主义无关的一般模糊情境都存在消极解释偏向。这表明,在高级信息加工阶段,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信息的加工也存在负性认知偏向。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加工的选择阶段、记忆阶段和思维阶段,都具有负向认知偏向,且负性认知偏向的内容不局限于与完美主义相关。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不同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向受不同因素的制约。启示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认知偏向矫正来对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实施干预。
罗亚伟[3](2020)在《虚拟现实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以VR健康饮食系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基于虚拟现实的心理治疗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在心理障碍的治疗中。然而,目前国内在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相对缺乏,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条件还不足以满足逐渐增多的患者的治疗需求,而且从治疗周期和治疗成本上很难让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因此本研究将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应用于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干预治疗中,结合暴露疗法的特点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帮助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了满足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干预需求,以方便、合理、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心理治疗。本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暴露疗法的优势与特点,通过对传统治疗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结合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干预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的虚拟现实系统设计方案,从整体性、易用性、人性化、生活化四个方面总结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利用Unity3D引擎和HTC Vive虚拟现实设备,从场景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三个方向设计并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干预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的VR健康饮食系统。该系统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致病因素和恶性饮食习惯进行不同场景的心理干预,让用户可以在不同场景中身临其境的接受暴露治疗。本研究所设计的VR健康饮食系统扩展了虚拟现实暴露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患者的治疗成本、改善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之处、减少了对专业心理治疗师的需求。本论文所提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交互流程和设计原则对于虚拟现实在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的干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雪[4](2020)在《科普讲座中有稿发言和即兴发言的交传策略 ——基于《关于进食障碍你要知道什么》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篇模拟口译实践报告选取的语料是2019年2月26日在墨尔本大学举办的一次有关于进食障碍研究的座谈会。该座谈会是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着名节目主持人琳恩·马尔科姆(Lynne Malcolm)主持,到场的专家有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成员、澳大利亚蝴蝶基金会成员、墨尔本大学教授以及亲身经历过进食障碍的演说家。该讲座中专家发言的方式为有稿发言和即兴发言。本实践报告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归纳并总结出专家有稿发言和即兴发言在平均句长、信息密度、插入成分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平均句长差异,有稿发言时长难句多,译员采用了顺句驱动策略,必要时作了词性转换;即兴发言时短散句多,译员使用了信息重组的口译策略。对于信息密度差异,有稿发言时信息密度大,译员借助幻灯片作为辅助手段;即兴发言时信息密度小但冗余信息多,译员采用了删减的策略;对于插入成分差异,有稿发言时插入成分多为补充型,译员保留了插入信息,必要时作增译;即兴发言时插入成分多为修正型,译员通过信息整合,提高译语的精简度。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帮助普及进食障碍的基本知识,并为译员在应对有稿发言和即兴发言时提供参考。
林琳,刘伟佳,吴德平[5](2020)在《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是一系列异常进食行为的诊断,青少年进食障碍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根据地区范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人数不断增长,香港地区的流行率更是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2-3]。除达到诊断标准的严重进食障碍外,未达诊断标准的进食障碍症状也会导致超重、肥胖等问题[4-6]。有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肥胖率在不断上涨,且增长速率
王远杰[6](2020)在《青少年心理压力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考察心理压力与异常进食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影响机制;建立心理压力通过强化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异常进食行为的模型,并纳入认知情绪调节变量,验证其对强化敏感性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进而建立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方法:对937名平均年龄为14.99±2.48岁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生进行心理压力量表(PSTRI)、荷兰饮食行为问卷(DEBQ)、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行为抑制/激活量表(BIS/BAS)的测量。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用Hayes编制的宏程序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青少年异常进食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结果显着,性别、年级差异显着,女生异常进食行为比男生严重,高中生和大学生异常进食行为比初中生严重;(2)青少年心理压力、认知情绪调节、强化敏感性性别差异显着,女性心理压力显着高于男性,女性认知情绪调节水平显着高于男性;青少年强化敏感性的性别差异显着,女性强化敏感性显着高于男性;(3)青少年心理压力、认知情绪调节、强化敏感性年级差异显着,大学和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强化敏感性、认知情绪调节水平显着高于初中生;(4)青少年心理压力、强化敏感性、认知情绪调节与异常进食行为两两之间有显着的相关;(5)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和BMI变量后,强化敏感性的两个维度(奖赏敏感性、惩罚敏感性)在心理压力与异常进食行为(外部性进食)之间起并行中介作用;(6)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和BMI变量后,认知情绪调节对心理压力与外部性进食之间的直接效应和惩罚敏感性的中介效应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心理压力水平越高,异常进食行为越严重,强化敏感性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压力水平越高,惩罚敏感性越高,异常进食行为越严重。中介效应的前半段和直接效应受认知情绪调节的调节,认知情绪调节可以改善外部性进食。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心理压力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内在机制和异常进食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异常进食行为的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兰彬[7](2020)在《个案社会工作缓解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研究 ——以L大学某女生为例》文中提出当代社会中,我们对女性的审美趋势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苛求女性的容貌与身材,使“以瘦为美”风气广为流传。导致有些需要减肥的女性因为不正确的减肥方式加上对自己错误的认知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了暴食症。女大学生群体的的节食、暴食行为占比最大,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暴食症相关问题的研究,帮助解决暴食症患者的相关问题,帮助女大学生群体养成正确的进食习惯,引导社会采取针对性的价值引导,同时有利于改进社会工作方法和优化社会工作理论。本文以选取辽宁省沈阳市L大学一名患有暴食症的在读大三女学生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工作认知行为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和依据,开展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三种主要研究方法对暴食症患者进行干预。研究过程主要分为5个步骤,即前期准备中的资料收集和暴食症患者问题的研究,其次是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的选择,之后是个案社会工作各个阶段的开展和实施,最后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制定一个以行为治疗法为主,以行为塑造、心理治疗为辅的咨询治疗方案。此治疗法方案大大减轻了案主的暴食行为,并改变案主不合理的信念,缓解案主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重新帮助案主建立了人际关系网络,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心。作为社会工作者,笔者重视女大学生这一群体面临的严峻身心健康挑战问题,此论文的研究可以引导并帮助这些青少年暴食症患者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调节消极和自卑的情绪,重新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使其社会功能和社会认知得到恢复,能够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本次研究对解决暴食症相关问题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新的尝试。克服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从微观的层面出发,采用有效的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为解决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当然,本文的相关方法还有待完善、理论指导的深度有待加深,关于改善暴食症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上升的空间。
贾诗[8](2019)在《HIIT对进食障碍倾向女大学生可利用能量的影响》文中指出进食障碍倾向一种亚临床健康状态,严重到一定程度,进食障碍倾向就会发展成临床状态的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倾向的罹患率很高。国外有研究提示:可利用能量低下,也许是ED的核心环节。可利用能量是用以维持其他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的能量。低EA在逆转运动相关的月经紊乱和和维持女性运动中的骨骼健康方面中起重要作用。积极参加运动的人比低体力活动的人的自我感受和评价更积极。HIIT运动愉悦感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不仅促进身体健康,还能提供运动动机,这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具备的。选择HIIT作为干预ED倾向倾向女性的运动手段,监测能否改善她们的可利用能量低下的状态和改变扭曲的身体认知观念。研究目的:掌握北京体育大学非体育学科女大学生ED倾向的发生率;获取ED倾向者平均每日膳食摄入量、活动能量消耗量,以及可利用能量;掌握ED倾向者的能量代谢情况和特点,着眼于可利用能量低下这个核心环节;探究HIIT运动干预,能否降低ED风险,改善能量代谢状况,为ED倾向者实施科学化的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宄方法、从能量代谢的视角对进食障碍倾向女大学生可利用能量低的成因、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体和具体的HIIT干预方案;并进行了自身对比实验,从能量代谢的视角探讨了HIIT对进食障碍倾向女大学生可利用能量的影响。经过了8周的实验,得出了以下结果:1.调查了366名非体育学科类女大学生,发现有92名有进食障碍倾向,发生率是26.36%。2.经过8周的HIIT干预,实验组前后的体重、BMI和体脂百分比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空白对照组的体脂百分比和实验前相比降低(P<0.05)。。3.经过了8周的HIIT干预,实验组前后的求瘦倾向、贪食倾向、不满体型认知得分有了显着的降低(P<0.05)。4.8周HIIT干预后,HIIT可利用能量组内对比有了显着性提高(P<0.01),可利用能量从干预前24.10±5.93kcal/kg提高到33.26±4.59kcal/kg;干预后空白对照组内对比有了显着性下降(P<0.01),从干预前的26.27±10.74kcal/kg降低到20.81±3.08kcal/kg;同时组间对比在干预后有了显着性的差异(P<0.01),HIIT组3.26±4.59kcal/kg,空白对照组是20.81±3.08kcal/kg,HIIT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研究结论:1.经过了8周的HIIT干预,实验组求瘦倾向、贪食倾向、不满体型认知有了显着的提高,说明HIIT运动对进食障碍倾向人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降低了进食障碍风险。2.实验组在8周HIIT干预后,可利用能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说明HIIT干预对改善可利用能量低下有积极作用。
赵忠毅[9](2019)在《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超重肥胖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之一,70%的儿童期症状及功能损害会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并伴随终身。除了ADHD疾病本身所致的行为学异常之外,其多种共患疾病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在诸多儿童ADHD的共病中,超重肥胖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均表明ADHD与超重肥胖发病有一定相关性,而且超重肥胖是ADHD的一个共病。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儿童ADHD与超重肥胖共病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此外,到目前为止,探讨ADHD症状与超重肥胖之间关联的行为路径的实证研究成果还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以人群为基础开展沈阳市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和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旨在探讨1)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流行现状及个体和家庭影响因素;2)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3)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超重肥胖之间的相关行为机制;4)抑郁症状在ADHD症状和异常饮食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明确ADHD和超重肥胖的风险因素将有助于探索建立有效的早期预防干预机制,将为后续从行为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相关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皇姑区内共抽取13所公立小学和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8-18岁,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335份,回收问卷7293份,有效问卷6606份,有效率为90.58%。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涉及ADHD、抑郁和进食障碍的社会心理量表。身体测量在问卷调查完成后的一周内进行。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核查,应用Stata 13.0软件和Amo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方法上,采用t检验和?2检验进行不同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ADHD的影响因素,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在调整个体和家庭混杂因素后的儿童青少年ADHD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抑郁症状、过度进食症状和超重肥胖之间的路径模型。结果:1.沈阳市儿童青少年ADHD的患病率为9.5%,男孩的ADHD的患病率为12.9%,女孩ADHD的患病率为6.4%,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2=82.21,P<0.001)。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较小、挑食、平日每天玩手机时间≥1小时、同学关系不和睦、焦虑抑郁症状、品行障碍症状、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父亲BMI较高、母亲学历较低、家庭月总收入较低、母亲孕期吸烟、父亲在母亲孕期吸烟、出生时窒息史和家长体罚孩子的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较多,而每天户外运动时间≥1小时的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较少。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男性、平日每天玩手机时间≥1小时、同学关系不和睦、焦虑抑郁症状、品行障碍症状、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父亲BMI较高、母亲学历较低、家庭月总收入较低、母亲孕期吸烟、父亲在母亲孕期吸烟、出生时窒息史和家长体罚孩子的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较高。4.儿童青少年超重患病率为22.1%,男孩为22.2%,女孩为22.1%;肥胖患病率为20.6%,男孩为29.6%,女孩为12.2%。男孩和女孩的超重肥胖的分布有显着差异(?2=331.80,P<0.001)。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较小、巨大儿、周末每天玩手机时间≥1小时、每天看电视时间≥1小时、父母BMI较高、独生子女、母亲学历较低、父亲在母亲孕期吸烟和剖宫产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较高,而有挑食习惯和每天户外运动时间≥1小时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患病率较低。6.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个体和家庭因素后,相比于非ADHD症状组,有ADHD症状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1.37倍(OR=1.37)。7.儿童样本中,ADHD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0.38,P<0.001),而过度进食症状与BMI之间的关联并不显着(?=0.04,P=0.969);ADHD症状正向预测抑郁症状(?=0.35,P<0.001),抑郁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0.21,P<0.001),而过度进食症状与BMI之间的关联并不显着(?=0.05,P=0.637)。8.青少年样本中,所有的路径在统计学上都是显着的,ADHD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0.37,P<0.001),进而导致BMI增加(?=0.14,P<0.001);ADHD症状正向预测抑郁症状(?=0.36,P<0.001)、抑郁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0.44,P<0.001),进而导致BMI增加(?=0.17,P<0.001)。结论:1.男性、年龄较小、挑食、平日每天玩手机时间≥1小时、同学关系不和睦、焦虑抑郁症状、品行障碍症状、对立违抗性障碍症状、父亲BMI较高、母亲学历较低、家庭月总收入较低、母亲孕期吸烟、父亲在母亲孕期吸烟、出生时窒息史和家长体罚孩子是ADHD症状或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每天户外运动时间≥1小时是ADHD的保护因素。2.男性、年龄较小、巨大儿、周末每天玩手机时间≥1小时、每天看电视时间≥1小时、父母BMI较高、独生子女、母亲学历较低、父亲在母亲孕期吸烟和剖宫产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有挑食习惯和每天户外运动时间≥1小时的儿童青少年不易发生超重肥胖。3.在调整了个体和家庭因素后,患有ADHD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是非ADHD患者的1.37倍。4.儿童ADHD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儿童ADHD症状也可以通过抑郁症状间接预测过度进食症状。5.青少年ADHD症状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其一,ADHD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进而导致BMI的增加;其二,ADHD症状正向预测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正向预测过度进食症状,进而导致BMI的增加。
郑晓娇[10](2018)在《进食障碍发病风险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基于meta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进食障碍是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的进食行为的严重不协调,患者以女性为主,常表现为因过度关注体重或身材而导致严重的进食减少或过度饮食,并因此感到心里极度痛苦,并造成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依据美国精神病学会最新的诊断标准,进食障碍主要分为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障碍和其他未分型的进食障碍四种主要亚型。进食障碍的患者常共病其他精神疾病,如强迫障碍、抑郁障碍及焦虑障碍等。进食障碍患者的预后不良,长期的过度营养不良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或是由于共病的抑郁障碍造成自杀等不良后果均可能是进食障碍的死因。病因学研究一直是进食障碍的研究热点之一。依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进食障碍的病因除了与社会、家庭环境和人格特质等因素有关外,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也存在较大影响。按照遗传学的观点,目前认为进食障碍是多条神经病理通路的基因异常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五羟色胺(serotonin,5-HT)信号通路、多巴胺(dopamine,DA)信号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Ghrelin和雌激素(estrogen)等受到较多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在进食障碍发病过程中某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功能,选取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来自五羟色胺、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Ghrelin通路,以期为进食障碍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检索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关于SNP与进食障碍相关性的收录在Web of Science、PubMed或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数据库内的所有文献,文献的写作语言限制在中文和英文。纳入的文献需是病例对照研究,且以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被试。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将得分在6星及6星以上的文献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将纳入文章按照SNP位点进行汇总。采用RevMan 5.3软件分别进行OR值的合并和95%置信区间及相关效应量的估计。对于未明确遗传模式的SNP分别采用:等位基因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共显性模型和超显性模型进行meta分析;已明确遗传模式地采用等位基因模型和相应模型进行分析。继而按照被试人种以及疾病亚型不同分别进行亚组分析。采用逐一剔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漏斗图用于估计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41篇针对不同基因位点与进食障碍相关性的研究,将同一多态性位点的文献数量大于3篇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本文共选取5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分别是: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性区域(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5-HT2A受体(serotonin 2A receptors,5-HT2ARs)启动子基因(-1438A/G)、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rs4680)、BDNF基因(rs6265)和Ghrelin基因(408C/A)。5-HTTLPR基因相关文献共有13篇,共包含2515例进食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847例。按照等位基因模型,5-HTLPPR与高加索人种AN(OR=1.09,P=0.23)或BN(OR=1.12,P=0.57)患病无相关性,但增加蒙古利亚人种AN的患病风险(OR=1.55,P<0.001);按照显性模型,5-HTLPPR与高加索人AN(OR=1.06,P=0.55)和蒙古利亚人AN患病无关(OR=1.54,P=0.05),也与高加索人BN(OR=1.23,P=0.46)的患病无关。5-HT2A(-1438A/G)基因相关文献共检索到18篇,共有进食障碍患者2463例和健康对照组2713例。在高加索人种中-1438位点A等位基因突变是AN的患病的风险因子[等位基因模型(OR=1.36,P=0.003)、显性模型(OR=1.39,P=0.02)、隐性模型(OR=1.76,P=0.0006)、共显性模型(OR=2.02,P=0.003)];但是与蒙古利亚人种AN的患病无关[等位基因模型(OR=0.91,P=0.43)、显性模型(OR=0.87,P=0.46)、隐性模型(OR=0.88,P=0.41)、共显性模型(OR=0.81,P=0.42)、超显性模型(OR=0.99,P=0.96)]。5-HT2A(-1438A/G)是高加索人BN的患病风险因子[等位基因模型(OR=1.42,P=0.02)、显性模型(OR=1.81,P<0.000)、隐性模型(OR=1.66,P<0.000)],但关于蒙古利亚人的研究过少,无法分析。DA通路COMT基因rs4680(Val158Met)相关文献共有10篇,共有进食障碍患者2637例和健康对照组3776例。亚组分析表明,高加索人种AN发病与COMT基因rs4680 A等位基因突变无关[等位基因模型(OR=0.84,P=0.09)、显性模型(OR=0.90,P=0.47)、隐性模型(OR=0.99,P=0.90)、共显性模型(OR=1.04,P=0.62)、超显性模型(OR=0.96,P=0.50)];该基因突变将降低高加索人种BN的发病风险[等位基因模型(OR=0.76,P=0.02)、显性模型(OR=0.65,P=0.03)、共显性模型(OR=0.58,P=0.03)]。蒙古利亚人中相关文献数量太少无法进行meta分析。BDNF基因rs6265(Val66Met)相关文献纳入14篇,共有进食障碍患者4754例,健康对照组5215例。根据亚组分析结果,BDNF基因rs6265位点携带A(Met)等位基因将增加高加索人种AN[在等位基因模型(OR=1.13,P=0.005)、显性模型(OR=1.17,P=0.004)]和BN[等位基因模型(OR=1.36,P<0.000)、隐性模型(OR=1.74,P=0.03)、共显性模型(OR=1.91,P=0.01)]的患病风险,但不增加蒙古利亚人AN的患病风险。蒙古利亚人种有关BN的相关研究过少,无法进行meta分析。Ghrelin基因408C/A(Leu72Met)相关文献纳入4篇,共有进食障碍患者713例,健康对照组702例。根据疾病亚型进行亚组分析,Ghrelin基因408C/A(Leu72Met)位点A(Met)等位基因突变并不增加AN的患病风险[等位基因模型(OR=1.44,P=0.17)、显性模型(OR=1.30,P=0.12)、隐性模型(OR=1.09,P=0.85)、共显性模型(OR=1.18,P=0.71)、超显性模型(OR=0.76,P=0.11)];但与BN[等位基因模型(OR=1.46,P=0.02)、显性模型(OR=1.78,P=0.003)]和BED[等位基因模型(OR=2.31,P=0.005)、显性模型(OR=2.55,P=0.003)]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结论在5-HT通路中,5-HTTLPR与进食障碍的发病无相关性;但5-HT2A(-1438A/G)基因多态性与进食障碍的发病风险增高有关,尤其是在高加索人种中。在DA通路rs46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进食障碍发病无关。BDNF基因rs6265基因多态性与进食障碍发病有关,尤其是高加索人种。Ghrelin基因408C/A与AN发病无关,但可能增加BN、BED的患病风险。未来需要更多针对亚洲人种的有关研究以为了解进食障碍的遗传学病因提供更多的循证依据。
二、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消极完美主义 |
1.1 消极完美主义的定义 |
1.2 消极完美主义和心理病理现象的关系 |
1.3 消极完美主义的成因 |
1.4 消极完美主义的临床干预 |
2 认知偏向 |
2.1 认知偏向的定义 |
2.2 认知偏向的研究范式 |
2.3 认知偏向的研究成果 |
2.4 认知偏向的理论模型 |
3 消极完美主义与认知偏向 |
3.1 消极完美主义与注意偏向 |
3.2 消极完美主义与记忆偏向 |
3.3 消极完美主义与解释偏向 |
4 消极完美主义的致病和维持机制 |
4.1 消极完美主义的病因模型 |
4.2 消极完美主义的维持模型 |
4.3 认知偏向在消极完美主义致病和维持机制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1 问题的提出 |
1.1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具体特点 |
1.2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具体内容 |
1.3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作用机制 |
2 研究思路 |
3 研究意义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注意偏向 |
实验1a 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1b 抑制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2a 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注意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2b 激活范式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图片的注意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记忆偏向 |
实验3a 浅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3b 深加工水平下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类型词汇的记忆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三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解释偏向 |
实验4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对不同主题情境的解释偏向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1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在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思维阶段都存在负性认知偏向 |
2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内容不局限于与完美主义相关 |
3 高消极完美主义者认知偏向的具体作用机制 |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材料 |
附录2 问卷 |
致谢 |
(3)虚拟现实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以VR健康饮食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神经性贪食症(BN)研究现状 |
1.2.2. 虚拟现实(VR)技术发展现状 |
1.2.3.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VRET)发展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流程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1.8. 本章小结 |
2. 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 |
2.1. 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
2.2. 用户需求分析 |
2.2.1. 用户研究 |
2.2.2. 用户画像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场景需求 |
2.3.2. 交互功能需求 |
2.4. 系统设计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VR健康饮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设计概述 |
3.2. 系统信息架构 |
3.3. 界面视觉设计 |
3.4. 场景设计 |
3.4.1. 家庭场景设计 |
3.4.2. 步行街场景设计 |
3.4.3. 游泳馆场景设计 |
3.5. 交互流程设计 |
3.6. 三维内交互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现与测试 |
4.1. VR健康饮食系统的实现 |
4.1.1. 界面与模型实现 |
4.1.2. 交互功能实现 |
4.2. 系统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科普讲座中有稿发言和即兴发言的交传策略 ——基于《关于进食障碍你要知道什么》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座谈会背景 |
1.2 语料概况 |
第2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背景准备 |
2.1.2 术语准备 |
2.1.3 策略准备 |
2.2 口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平均句长差异 |
3.1.1 长难句 |
3.1.2 短散句 |
3.2 信息密度差异 |
3.2.1 信息密度大 |
3.2.2 冗余信息多 |
3.3 插入成分差异 |
3.3.1 补充型插入成分 |
3.3.2 修正型插入成分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实践情况总结 |
4.2 意义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5)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进食障碍定义 |
2 青少年进食障碍的测量 |
3 青少年进食障碍的成因 |
3.1 家庭因素 |
3.2 个人因素 |
3.3 社会因素 |
4 治疗手段及效果 |
5 总结和展望 |
(6)青少年心理压力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异常进食行为 |
2.1.1 异常进食行为的定义 |
2.1.2 异常饮食行为的测量 |
2.2 心理压力 |
2.2.1 心理压力的概念 |
2.2.2 心理压力的测量 |
2.2.3 心理压力与异常饮食行为的相关研究 |
2.3 认知情绪调节 |
2.3.1 认知情绪调节的概念 |
2.3.2 认知情绪调节的测量 |
2.3.3 认知情绪调节与异常饮食行为的相关研究 |
2.4 强化敏感性 |
2.4.1 强化敏感性的定义 |
2.4.2 强化敏感性的测量 |
2.4.3 强化敏感性与心理压力、异常进食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
2.5 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假设 |
3.4 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
3.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各量表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4.2 各量表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4.2.1 心理压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2 认知情绪调节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3 强化敏感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4 异常进食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3 各量表间的相关分析 |
4.4 强化敏感性不同维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 认知情绪调节的调节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青少年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 |
5.2 青少年认知情绪调节的现状分析 |
5.3 青少年强化敏感性的现状分析 |
5.4 青少年异常进食行为的现状分析 |
5.5 青少年心理压力、认知情绪调节、强化敏感性与异常进食行为的关系 |
5.5.1 心理压力与异常进食行为的关系 |
5.5.2 认知情绪调节与异常进食行为关系 |
5.5.3 强化敏感性与异常进食行为的关系 |
5.6 强化敏感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
5.7 认知情绪调节的调节效应分析 |
6 研究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个案社会工作缓解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研究 ——以L大学某女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问题 |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创新点与不足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向 |
1.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1.1 国内文献综述 |
1.1.2 国外文献综述 |
1.2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向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暴食症 |
2.1.2 暴食症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行为理论 |
2.2.2 人格结构理论 |
2.2.3 需求层次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3 研究方法 |
3.1 个案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行动研究法 |
3.1.3 个案访谈法 |
3.2 认知行为疗法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 暴食症患者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4.1 女大学生群体“暴食症”调查基本现状分析 |
4.2 暴食症患者的问题及表现 |
4.2.1 有暴食现象 |
4.2.2 固定且频繁的暴食规律 |
4.2.3 思想被暴食占据 |
4.3 暴食症问题的成因分析 |
4.3.1 社会审美观异变 |
4.3.2 自我认知不清晰 |
4.3.3 过于追求极端完美 |
4.3.4 人际关系中的负面评议 |
5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暴食症患者的实务过程 |
5.1 接案 |
5.1.1 案主的基本情况 |
5.1.2 案主的背景资料 |
5.1.3 案主的社会生态图 |
5.1.4 接案基本途径及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
5.2 预估 |
5.2.1 收集整理案主资料 |
5.2.2 问题的诊断及界定 |
5.3 计划 |
5.3.1 计划目标 |
5.3.2 制定计划 |
5.4 介入 |
5.4.1 第一次个案介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初次介入 |
5.4.2 第二次个案介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暴食行为的解释 |
5.4.3 第三次介入:行为和认知疗法改变歪曲认知 |
5.4.4 第四次介入:克服催吐,打破死循环 |
5.4.5 第五次介入:家人配合,齐心协力 |
5.4.6 第六次介入:朋友助力,战胜暴食 |
5.5 评估 |
5.5.1 过程评估 |
5.5.2 结果评估 |
5.6 结案 |
5.7 追踪服务 |
6 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对策建议 |
6.2.1 增强女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认同感 |
6.2.2 采取科学的手段缓解暴食行为 |
6.2.3 帮助暴食症患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6.2.4 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HIIT对进食障碍倾向女大学生可利用能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进食障碍倾向的提出 |
1.1.2 引入HIIT训练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1.3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进食障碍文献综述 |
2.1.2 高强度间歇训练文献综述 |
2.1.3 能量的测量 |
2.2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结果 |
4.1.1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4.2 研究结论 |
5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超重肥胖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对象 |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3 伦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3.1 研究设计 |
2.3.2 问卷调查 |
2.3.3 资料整理 |
2.4 统计分析 |
2.4.1 统计分析方法 |
2.4.2 变量分组及赋值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问卷回收情况 |
3.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分布特征 |
3.2.2 影响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个体因素分析 |
3.2.3 影响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家庭因素分析 |
3.2.4 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与个体和家庭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5 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3 儿童青少年ADHD症状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儿童青少年ADHD的患病率 |
3.3.2 影响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的个体因素分析 |
3.3.3 影响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的家庭因素分析 |
3.3.4 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超重肥胖患病风险的影响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对象 |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3 伦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3.1 研究设计 |
2.3.2 问卷调查 |
2.3.3 身体测量 |
2.3.4 资料整理 |
2.4 统计分析 |
2.4.1 统计分析方法 |
2.4.2 变量分组及赋值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问卷回收情况 |
3.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 |
3.3 儿童青少年ADHD与超重肥胖患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
3.3.1 超重肥胖的个体因素分析 |
3.3.2 超重肥胖的家庭因素分析 |
3.3.3 ADHD对超重肥胖患病影响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超重肥胖影响的路径分析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对象 |
2.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3 伦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3.1 研究设计 |
2.3.2 问卷调查 |
2.3.3 身体测量 |
2.3.4 资料整理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问卷回收情况 |
3.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各量表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
3.3 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 |
3.4 测量模型的适配度 |
3.5 ADHD症状、抑郁症状、过度进食症状与BMI的假设模型的SEM检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进食障碍发病风险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基于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与质量控制 |
1.5 数据采集 |
1.6 数据处理 |
1.7 亚组分析 |
1.8 敏感性分析 |
1.9 发表偏倚风险估计 |
结果 |
1.检索流程及主要检索结果 |
2.5 -HT信号通路相关SNP与EDs发病相关性 |
2.1 5 -HTTLPR |
2.2 5 -HT2A基因-1438G/A(rs6311) |
3.DA信号通路COMT基因rs4680(Val158Met)与EDs发病相关性 |
4.BDNF基因rs6265(Val66Met)与EDs发病相关性 |
5.Ghrelin基因408C/A(Leu72Met)与EDs发病相关性 |
讨论 |
1.5 -HT通路 |
1.1 5 -HTLPPR |
1.2 5 -HT2A基因(-1438G/A) |
2.DA通路 |
3.BDNF通路 |
4.Ghrelin通路 |
5.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
1.进食障碍 |
1.1 进食障碍概述 |
1.2 进食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1.3 进食障碍的共病研究 |
1.4 进食障碍的致病因素 |
2.5-HT信号通路与进食障碍发病的相关性 |
3.DA信号通路与进食障碍发病的相关性 |
4.BDNF信号通路与进食障碍发病的相关性 |
5.Ghrelin与进食障碍发病的相关性 |
6.其他通路与进食障碍发病的相关性 |
6.1 雌激素 |
6.2 CLCOK基因 |
7.进食障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
参考文献 |
四、进食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自尊、外表焦虑与进食障碍倾向的关系研究[D]. 何凡.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高消极完美主义者的认知偏向[D]. 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虚拟现实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以VR健康饮食系统为例[D]. 罗亚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4]科普讲座中有稿发言和即兴发言的交传策略 ——基于《关于进食障碍你要知道什么》座谈会的口译实践报告[D]. 李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中国青少年进食障碍研究进展[J]. 林琳,刘伟佳,吴德平.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5)
- [6]青少年心理压力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王远杰.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个案社会工作缓解暴食症患者暴食行为研究 ——以L大学某女生为例[D]. 兰彬. 辽宁大学, 2020(01)
- [8]HIIT对进食障碍倾向女大学生可利用能量的影响[D]. 贾诗.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9]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超重肥胖关系的实证研究[D]. 赵忠毅.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10]进食障碍发病风险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基于meta分析[D]. 郑晓娇. 西南医科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