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柏复注射液治疗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榆柏复注射液治疗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一、禹白附注射液治疗51例结核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曹钟刚[1](1976)在《禹白附注射液治疗51例结核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从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在河南省中医研究所临床组,用禹白附注射液治疗几种结核病51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性25例,占49.02%,女性26例,占50.98%。年

赵新国,陈惠芬,曹维宁,华少鹏,朱峰,高爱霞,程亮[2](2018)在《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对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对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1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康复新液联合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EV1/FVC、PEF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促进临床症状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王一同[3](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刘硕[4](2009)在《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ⅢB、Ⅳ期)NSCLC回顾性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cancer,NSCLC)约占80%,而8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阶段(ⅢB期和Ⅳ期),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10%。随着时代的前进,尤其是近十几年,中医药在参与治疗晚期NSCLC的方式、方法及所取得的效果上都不断进行着变化与完善,本研究试图通过回顾近十年(1998.1.1-2007.12.31)我科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住院病历,对比分析近五年(2003-2007)与前五年(1998-2002)、单纯中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的基本情况、治疗方案、近期和远期疗效、经济学指标的变化,从而试图总结和揭示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变化规律与趋势走向,也为临床规范化治疗及进一步提高疗效提供有益资料。论文资料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共收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病例262例。其中,按入组时间分组,近五年(2003-2007)145人,前五年(1998-2002)117人;按大体治疗方式分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人,单纯中医治疗组112人。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上,我院近十年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Ⅲb、Ⅳ期)NSCLC,收治病例情况符合NSCLC流行病学规律,但年龄有下降趋势,病理类型中的腺癌比例有升高趋势,气虚痰湿症为最常见辨证分型;中医参与治疗率为100%,参与方式最常见的依次为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平均参与方式2.8种;化疗方案选择上,新方案(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占3/4,并且兼顾疗效与经济性;因非初治病人占多数,治疗有效率略低于文献报道,但临床受益率达到76.7%,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稳定作用,中位TTP达到5.21个月,一年生存率50.8%,均符合同期国内外文献报道水平。(2)经COX多因素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无合并贫血和近五年的综合治疗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近五年的综合治疗是保护性因素,合并贫血为危险因素。(3)按治疗时间分组,近五年组虽然在男性及合并内脏转移比例方面基线情况差于前五年组(P<0.05),但通过更多的中医治疗方式及更新的化疗方案治疗(P<0.05),达到了更好的临床获益趋势、更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率(P<0.05)、更长的TTP(P<0.05),同时具有较少的住院时间(P<0.05)、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和更好的费用效果比。(4)按大体治疗方式分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KPS评分方面基线情况略好于单纯中医治疗组(P<0.05),经治疗,达到了显着提高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P<0.05)、显着提高的TTP(P<0.05)和更好的费用效果比。同时单纯中医治疗组具有更加丰富的中医治疗方式(P<0.05)、更好的疾病稳定率(P<0.05)、更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率趋势、较少的住院天数(P<0.05)、药品费用和住院总费用。

李媛[5](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Ⅳ期肺鳞癌125例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对于肺鳞癌,尤其是丧失手术机会的晚期肺鳞癌的治疗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治疗选择方面也相对局限。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放化疗效果、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对于生存期的延长有一定优势。目的:针对目前相关的中医药治疗Ⅲ-Ⅳ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相对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收集了近10年来Ⅲ-Ⅳ期的中老年肺鳞癌病例,希望能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寻找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维持在治疗中老年晚期肺鳞癌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为今后开展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奠定良好基础。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2003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Ⅲ-Ⅳ期中老年肺鳞癌住院患者,共216例,统一填写《肺鳞癌回顾性研究病例报告表》,观察基本情况、发病情况、治疗情况及疗效评价、症状改善情况、总生存时间(OS)及一年生存率等。随访到2013年2月1日。随访125例。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并利用统计学检验有无差异,进而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基本情况:①肺鳞癌患者男性为主,男女比例8.82:1;②患者中位年龄68岁(39岁-85岁),60-70岁占35.2%,70-80岁占36.6%;③吸烟与肺鳞癌的发生显着相关性,其中过半患者吸烟史40年以上(53.14%);④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42例,家族遗传对肺鳞癌的发病有一定作用,但不是绝对因素;⑤有合并症患者占总病例数的76.85%,体现了中老年人群的特点,高血压的发病率最高,共70例(42.16%),糖尿病48例(28.92%),冠心病24例(14.46%),慢性支气管炎21例(12.65%),结核病16例(9.64%)等;⑥首发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诉者最多,占76.85%。2.诊疗情况:①肺鳞癌的确诊以影像学配合支气管镜检查为主(51.85%);②临床分期,Ⅳ期明显居多,占56.94%,集中在60-70岁之间;③肺癌发病部位左右两侧发病几率相当,以中心型居多(76.59%),中分化为主(45.69%);④淋巴结转移患者占93.98%(203/216)。胸腔以外转移以骨转移常见,其次是肾上腺转移;⑤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肺脾气虚,在临床实际中各种证候并非独立出现,而是相兼出现;⑥既往多数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化疗者居多,可认为肺鳞癌发病隐匿,待确诊即为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3.疗效评价:①125例肺鳞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ST)14个月,1年生存率55.2%(69/125),2年生存率29.6%(37/88),5年生存率5.6%;②术后复发,尤其是70岁以上术后复发,或Ⅲ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或Ⅳ期以肺脾气虚证为主的患者比较适合接受中医维持治疗治疗。70岁以下无手术史的Ⅳ期ECOG评分0-2分的患者,或70岁以上无手术史的老年患者,则更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③手术是作为预测生存风险的独立因素。肺鳞癌的预后与手术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良好预后的关键。结论:中医药的介入可以给中老年Ⅲ期、Ⅳ期肺鳞癌的治疗模式带来更多的选择。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维持治疗两种治疗模式各有所长。术后复发,尤其是70岁以上术后复发,或Ⅲ期以气阴两虚证型为主,或Ⅳ期以肺脾气虚证为主的患者比较适合接受中医维持治疗。70岁以下无手术史的Ⅳ期ECOG评分0-2分的患者,或70岁以上无手术史的老年患者,则更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是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综合评价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是中晚期肺鳞癌治疗的关键。

梅蕾[6](2008)在《白附子对荷瘤小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环磷酰胺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附子在小鼠体内引起H22肿瘤细胞死亡的类型与机制、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五组。经给药十天后,次日处死,称小鼠体重,取瘤体、胸腺、脾,计算抑瘤率与q值,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摘眼球取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量、BUN、Scr、GPT和GOT;取小鼠股骨,测定骨髓微核率;观察小鼠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天数,测定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SGTR引起肿瘤细胞形态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22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GTR引起肿瘤细胞死亡为细胞凋亡类型。②SGTR可下调突变型p53基因和PCNA基因的表达。③SGTR的抑瘤率为36.80%。SGTR与CTX合用抗肿瘤有相加作用(q=0.8619)。④SGTR未能改善化疗后荷瘤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降低。⑤SGTR能升高肿瘤所致的胸腺指数降低。⑥SGTR未降低肿瘤对小鼠造成的GPT和GOT的升高。⑦SGTR和肿瘤对小鼠的BUN和Scr未造成影响。⑧SGTR使荷瘤小鼠体重正常增长。⑨SGTR可以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生命延长率达63.82%。结论:白附子混悬液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和PCNA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起到抗肿瘤的作用。SGTR和CTX联合用药有相加作用。SGTR对应用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治疗后的荷瘤小鼠没有减毒作用。SGTR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改善了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

二、禹白附注射液治疗51例结核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禹白附注射液治疗51例结核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对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1.4.2 观察组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1.5.2 肺功能
        1.5.3 临床症状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3 讨论
    3.1 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3.2 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
    3.3 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3)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ⅢB、Ⅳ期)NSCLC回顾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西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概况
        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2 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原理与时机
        3 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式与效果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第二节 诊疗标准
    第三节 结果
        1 近十年病例总体情况
        2 前五年与近五年情况对比
        3 单纯中医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情况对比
        4 近十年病例总体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第四节 讨论
        1 近十年住院病例情况分析
        2 前五年与近五年情况变化
        3 单纯中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间不同
        4 研究结论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报告表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Ⅳ期肺鳞癌125例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癌的中医药研究
        1. 肺癌的病名
        2. 肺癌的病因病机
        3. 肺癌的辨证分型
        4.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鳞癌现代研究现状及进展
        1. 肺鳞癌基础研究现状及进展
        2. 肺鳞癌临床治疗现状及进展
        3.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记录内容与方法
        3. 观察内容
        4. 随访
        5. 统计方法
    诊断标准
        1.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
        2. 肺癌TNM分期标准
        3. 疗效标准
    研究结果
        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结果
        2.总体疗效及生存情况
        3.按TNM分期分组
        4.按既往有无手术分组
        5.按年龄分组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治疗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6)白附子对荷瘤小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环磷酰胺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肿瘤病因病机的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2、肿瘤治疗方法的演变
    3、抗肿瘤中医中药的研究概况
        3.1 中医治法治则
        3.2 抗肿瘤中药的分类
        3.3 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4、机体免疫抑制状态与肿瘤的关系
        4.1 胸腺、脾脏的免疫抑制状态
        4.2 外周血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
    5、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
        5.1 p53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5.2 PCNA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6、中药对环磷酰胺化疗后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7、中医药疗效评价的认识
        7.1 医学模式转变
        7.2 生存质量测评在中医药抗肿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7.3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标准
    8、白附子的研究概况
        8.1 国内外对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的实验研究
        8.2 药效学研究
        8.3 毒性研究
    9、课题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
        1.3 瘤株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
        1.6 常用溶液配制
    2、方法
        2.1 动物模型的制备
        2.2 给药方法和剂量:
        2.3 小鼠体内抑瘤实验
        2.4 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测定
        2.5 白细胞计数的测定
        2.6 骨髓微核率的测定
        2.7 p53和PCNA蛋白病理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及图像分析
        2.8 GPT、GOT、BUN和Scr的检测
        2.9 肿瘤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
        2.10 观察指标
        2.11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抑瘤率及q值
    2、p53蛋白及PCNA蛋白表达实验结果
    3、SGTR对环磷酰胺化疗后H22荷瘤小鼠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4、SGTR对环磷酰胺化疗后H22荷瘤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5、SGTR对环磷酰胺化疗后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小鼠H22瘤剥离后称重 ,实验结果如下
    6、SGTR对环磷酰胺化疗后荷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7、GPT和GOT实验结果
    8、BUN和Scr实验结果
    9、生存期实验结果
    10、荷瘤小鼠的一般状况观察
    11、H22荷瘤小鼠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11.1 HE染色后光镜观察结果
        11.2 电镜下观察H22细胞形态
讨论
    1、白附子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1.1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1.2 对p53的影响
        1.3 对PCNA的影响
        1.4 对H22所致实体瘤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2、白附子对环磷酰胺引起荷瘤小鼠毒副反应的拮抗作用
    3、白附子对H22实体瘤的疗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

四、禹白附注射液治疗51例结核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禹白附注射液治疗51例结核病的疗效观察[J]. 曹钟刚.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1976(01)
  • [2]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对复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J]. 赵新国,陈惠芬,曹维宁,华少鹏,朱峰,高爱霞,程亮. 实用医学杂志, 2018(08)
  • [3]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医药参与治疗晚期(ⅢB、Ⅳ期)NSCLC回顾性临床研究[D]. 刘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5]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Ⅳ期肺鳞癌125例回顾性研究[D]. 李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白附子对荷瘤小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对环磷酰胺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D]. 梅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榆柏复注射液治疗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