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例(论文文献综述)
田紫煜[1](2021)在《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成药的合理规范使用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而急性脑卒中诊疗环节复杂多样,进一步加大了此类研究的难点。醒脑静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提示其可同时用于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且其为北京120急救车用于中风急救的唯一必备中成药。但真实世界中急性脑卒中诊疗环节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该药用于急性脑卒中的认知态度、使用规范程度以及是不是该早用尚无相关证据。目的旨在为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脑卒中的合理应用及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开展提供多角度的证据依据。方法1.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中风的循证证据再评价根据Cochrane协作网工作手册标准,通过系统检索7大中英文常用数据库,纳入有关醒脑静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和急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和或Meta分析,运用系统综述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及证据质量评价工具GRADE对当前醒脑静治疗AIS、ICH的证据进行系统总结及证据质量评价。2.横断面调查:基于某三甲中医医院数据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调取北京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HIS数据库,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以“AIS”或“ICH”为第一诊断的患者,采集所有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患者的电子病例基本信息及醒脑静使用情况、合并中药西药情况、神经功能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信息,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筛选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疗程、合并疾病、病情轻重(AIS患者入院NIHSS评分;ICH患者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再灌注治疗与患者出入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index,BI)及NIHSS评分变化之间(出院与入院减少1分为临床最小有意义值)的影响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筛选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3.临床医师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认知和态度基于研究2定量数据结果,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对象为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临床医师三个焦点组。使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4.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实践指南依从性稽查以AIS中西医早期基础治疗及中医诊疗规范为稽查主题,在研究2的864例AIS病例中按照患者姓名使用Excel进行随机排序,并通过随机函数随机抽取300例进行临床稽查,西医指南稽查参照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医指南则选取包含诊断、辨证论治及中药处方的相关指南。结果1.文献研究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5篇,经筛选后最终分别纳入醒脑静治疗AIS、ICH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10篇、13篇。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都非常低。纳入的AIS文献,共20个重要结局指标,有7个(35%)结局指标被评为低质量证据,有10个(50%)结局指标被评为极低质量证据,有3个(15%)结局指标被评为的中等质量证据。纳入的ICH文献,共36个重要结局指标,有2个(5.6%)结局指标被评为中等质量证据,有7个(19.4%)结局指标被评为证据质量低,有27个(75%)结局指标被评为证据质量极低。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与丹参注射液相比,醒脑静联合常规治疗可以降低AIS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与常规治疗相比,醒脑静可降低急性ICH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共10篇SR报告了轻微不良事件,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无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当前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中所有研究均未关注治疗急性卒中的不同用药时点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纳入的研究质量不高,当前的研究无法对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下肯定结论;2.醒脑静治疗急性中风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共调取1024例患者,最终符合急性期诊断的急性ICH患者46例;AIS患者864例。2.1急性脑出血用药特征分析:46例急性ICH患者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人数为33例,该医院醒脑静在急性ICH患者中使用率为71.7%。33例使用醒脑静的患者中11例由120急救车送至入急诊(占33.3%),在急救车开始使用醒脑静1例(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3%);20例患者由急诊收治入院(60.6%),共有22例(66.7%)在急诊开始使用醒脑静;33例患者发病6小时内开始使用醒脑静的使用率最高达51.5%(17例);合并使用西药中,天麻素注射液的使用率最高达81.8%(27例)。33例急性ICH患者中,入院出院BI评分共11例数据缺失,有效数据为22例。因原始病例中对ICH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等是影响患者出院BI的关键因素信息数据的缺失,未对醒脑静不同干预时点等因素对ICH患者出院BI进行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2.2急性缺血性卒中用药特征分析:8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中,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有167例,该医院醒脑静在AIS患者的使用率为19.3%。167例AIS患者,由急诊入院占比最高达70.1%(117例),由急救车送入院的患者27例,占比16.2%;在120急救车使用醒脑静1例(占所有AIS患者的0.6%);22例动静脉溶栓患者中,有2例在静脉溶栓前口服安宫牛黄丸,占比9.1%,12例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开始用醒脑静占比54.5%;AIS发病72小时后使用醒脑静占比最高达28.1%(47例);AIS患者首次使用醒脑静科室神经内科占比最高达74.8%(125例);合并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托伐他汀,使用频率为88.02%(147例);合并使用中成药最多的为丹红注射液51.5%(83例)。预后相关性分析:167例AIS患者中,入院出院NIHSS评分共29例数据缺失,有效数据为138例。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及非参检验提示,性别、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入院NIHSS评分、合并高血压、既往脑出血以及再灌注治疗与AIS患者NIHSS变化具有相关性;不同用药时点与AIS患者出院BI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醒脑静不同使用时点(发病24小时内、发病72小时内)、高血压、既往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对AIS患者出院—入院NIHSS变化的影响不显着(P>0.05),而AIS发病6小时内使用醒脑静以及患者入院NIHSS评分是出入院NIHSS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AIS患者发病6小时内使用醒脑静是6小时后使用醒脑静的患者NIHSS神经功能改善的4.099倍(OR=4.099,95%CI 1.459-11.512)。3.定性访谈参与访谈的11位临床医师中,神经内科医师5人,神经外科医师3人,急诊科医师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人;西医背景2人,中医背景6人,中西医结合背景3人,工作年限2-25年不等,平均工作年限9.91年,访谈时间2021.1.24-1.28日。定性资料的结果显示,共获得5个主题,180个编码。必选项:意识障碍、AIS伴出血和渗血,而醒脑静的中医适应症如痰热证、火证等,中医临床大夫也会第一时间使用,而神经外科西医师及非脑病专业的急诊医师则不会第一时间用(影响因素主要是岗位性质原因、医保限制);用法用量则更多是根据个人用药习惯(对医保的解读不同);用药时点及用药顺序:溶栓后,立即使用醒脑静,或溶栓后24小时用(担心药物交互作用,加重出血风险),对于急性ICH则无特殊考虑;早用的态度(急救车用):支持(中医师认为需辨证使用),中立(西医师)。4.临床稽查4.1急性缺血性卒中西医指南临床稽查300例AIS患者影像学检查、溶栓、血压控制及抗板的治疗符合度为100%,NIHSS的评估达99.7%;而指南未推荐的神经保护剂使用率较高,此条符合度为53.3%;早期康复的符合度仅为13.3%;院内强化降脂的符合度为100%。4.2 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医指南临床稽查中医诊断的符合度为95%,辨证分型的符合度为96.8%,而中草药的处方符合度为84.7%,中成药活血化瘀剂使用疗程等符合度为100%,但对于活血化瘀剂的使用时机,指南未给出明确推荐。结论1.混合方法研究结果提示,基于某三甲中医院167例住院病历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发病6小时内与发病6小时后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相比,早期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具有相关性,虽然中医内科临床医师支持尽早使用醒脑静注射液,但当醒脑静与溶栓等再灌注治疗措施有时间冲突时,会存在用药顾虑,仍需要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来验证疗效的因果关系;2.混合方法研究结果提示,该三甲中医院醒脑静注射液在中风急救的不同科室用药存在差异,很大原因是医保的限制,但医生对医保的解读并无统一标准;3.临床稽查发现: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被调查医院中西医治疗方案与西医指南溶栓、血压、血糖控制、抗板、降脂治疗符合度较高;但神经保护剂的使用超出指南推荐范畴,病情稳定患者发病24小时后床旁康复的体现度较低,未来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中、西医医院对中医及西医常规诊疗的差异性。
王奕羲[2](2021)在《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及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规律,术后西医指标差异性,得出小骨窗术后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2验证小骨窗开颅术后,运用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相关性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可靠性、实用性。方法:1选择高血压出血性中风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小骨窗或大骨瓣开颅术形成2组,对比得出小骨窗术后中医证素特点及规律;分析两组术后1天、3天、7天、14天的颅内压、GCS评分、CRP、CSF-LDH、Hcy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分析小骨窗组中医证素与对应时间点差异性西医指标的相关性。2选取小骨窗开颅术后第7天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证素辨证(根据西医指标所对应中医证素进行治疗)分为2组,比较2组用药前后GCS评分、CRP、CSF-LDH、临床症状,以评价小骨窗术后证素辨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小骨窗组术后血瘀证出现晚于大骨瓣组,所占比例小骨窗组多于大骨瓣组;小骨窗组气虚证和阴虚阳亢证所占比例低于大骨瓣组。两组术后风证、痰证、火热证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第1天风证所占比例为第一,随后呈持续下降趋势;痰证一直存在于整个术后病程,且所占比例较高;火热证所占比例先上升后下降。2与大骨瓣术后相比,小骨窗术后颅内压、GCS评分、CRP、CSF-LDH等指标均高于大骨瓣手术(P<0.05)。3小骨窗术后西医指标与相对应时间点的中医证素相关性分析:术后第1天,GCS评分与风证负相关;术后第3天,CRP与痰证、火热证正相关;术后第7天,CRP、LDH与痰证、火热证正相关,颅内压与血瘀证正相关,GCS评分与痰证、血瘀证负相关;术后第14天,CRP与痰证正相关,GCS评分与血瘀证负相关(P<0.05)。4小骨窗术后使用证素辨证的患者GCS评分、CRP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患者;使用证素辨证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有效率(P<0.05)。结论:1本研究得出了小骨窗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小骨窗术后较小骨瓣术后但其劣势为容易出现血瘀证,这可能与小骨窗手术减压效果差有关;其优势为观察时段内,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出现少,这与小骨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有关。风证、痰证、火热证在小骨窗与大骨瓣术后的变化基本相同,风证前期发生率高,后期消散快;痰证和火热证是术后的主要证素,痰证一直存在,火热证逐渐增多。还得出西医方面,小骨窗术后对比大骨瓣术后,有较好的GCS评分、CRP、CSF-LDH,但其术后颅内压表现不如大骨瓣手术。2分析了小骨窗术后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若小骨窗术后出现颅内压高则可能与血瘀证有关;若GCS评分不理想,提示为血瘀证、风证、痰证;若术后CRP、LDH升高,则可能表现为痰证、火热证。3验证了中医证素与西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是可靠、实用的。使用证素辨证治疗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和各项观察指标,扬长避短,提高临床疗效。
李中浩[3](2021)在《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风病与西方医学体系中的脑血管病相似,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科急危重症。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机械取栓能够有效开通闭塞血管,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但部分患者由于存在禁忌症、就医不及时等原因未能接受到这些治疗。因此,需要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中风病已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中风病诊断和辨证论治标准。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加深,王永炎院士强调在中风病中应注意毒邪的致病作用,建议在治疗时加入解毒类方药。痰热清注射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水牛角和熊胆粉组成,长于清热解毒,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伴有肺部感染的中风病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不仅咳嗽、发热等症状得到改善,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较快。痰热清注射液的组方思路与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相似,因此,从毒邪致病的角度推测痰热清注射液解毒开窍的功效,可能对中风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些早期的临床研究也发现,痰热清注射液能够促进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目的:探索痰热清注射对中风病的疗效及其治疗机制。方法:1.在临床研究中,我们采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对已发表的关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检索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等数据库中截止到2021年1月1日收录的关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同时对文献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2.在实验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痰热清注射液中有效成分治疗中风病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根据已发表的文献收集痰热清注射液中的已检测到的化合物成分,计算这些化合物的QED值,选择其中大于0.18的做为潜在有效成分。检索PubChem中这些有效成分的药物靶标。将这些靶标与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已知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做交集,得到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分析这些药物靶标之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生物学注释。然后,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评价不同剂量痰热清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评价梗死模型的病理学特征。最后,使用WB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从网络药理学得出的apel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共纳入了 11篇文献,涉及955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对降低中风病或伴肺部感染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MD=-5.45,95%CI:-10.82~-0.09。MD=-2.37,95%CI:-3.49~-1.26,P<0.05)。对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MD=14.90,95%CI:8.84~20.96,P<0.05)、肢体运动功能(MD=7.39,95%CI:2.74~12.04,P<0.05)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虽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MD=12.95,95%CI:-1.02~26.92,P<0.05)。纳入研究的存在较高的偏倚风险,且存在较大的异质性。2.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痰热清注射液的81个有效成分共检索到663个药物靶标,在有效成分-药物靶标网络图中,度值最大的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度值最大的药物靶标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其中有116个为治疗中风病的药物靶标。这116个药物靶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中重要的靶点有白蛋白、细胞肿瘤抗原p53、白细胞介素-8等。生物学功能注释结果显示,这些靶点涉及胆汁分泌、药物代谢、化学致癌、肝病和apelin信号通路等227个通路;脂肪酸合成与代谢、外来化学物质代谢和细胞对药物反应等3258个生物过程;核受体活性、血红素结合反应、丝氨酸型肽酶活性等442个分子功能;排名靠前的有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复合物、膜筏、突触后膜等222个细胞组分。在脑梗死大鼠模型中,可见梗死部位水肿,空泡形成,细胞死亡。而腹腔注射液低剂量痰热清注射液(2.5ml/kg,每6小时1次)能够明显减少大鼠脑梗死24小时后的梗死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WB结果显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后APJ/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显着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 比例显着上升,caspase8蛋白含量显着减少;自噬相关蛋白LC3 Ⅱ/LC3Ⅰ比例显着下降;NeuN蛋白含量显着增加,GFAP蛋白含量显着减少。蛋白改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中风病特别是脑梗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激活apelin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有关。但这些研究较为粗浅,需要更高质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来明确痰热清注射液对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和药理机制。
金建哲[4](2021)在《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结果:术后7d及1个月干预组IL-6和TNF-α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及随访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对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GOS评分进行比较,干预组患者预后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积极疗效,能够显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黄冬琴,吴蔓[5](2020)在《天麻素联合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结合天麻素联合丹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ND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估(GCS)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肿残余量、收缩压、舒张压、高切全血黏度(BV)、低切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HCT)、PA,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NDS评分、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ND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肿残余量、收缩压、舒张压、高切BV、低切BV、PV、FIB、HC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残余量、收缩压、舒张压、高切BV、低切BV、PV、FIB、HCT、PA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修复神经功能缺损,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肿残余量,且安全性较高。
成长青,马志青[6](2020)在《丹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发性脑水肿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丹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发性脑水肿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继发性脑水肿体积以及脑水肿消退速度、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比对照组小(t=4.862,P<0.05);脑水肿消退速度比对照组快(t=3.124,P<0.05);观察组的ADL评分优良率(88.00%)比对照组(68.00%)高(χ2=4.500,P<0.05)。结论丹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继发性脑水肿,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周粤湘[7](2020)在《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价破血逐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72小时)的疗效;2.评价破血逐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72小时)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在多个中心实施。随机方法选择分层区组随机,采用不透明信封法。全国7家医疗单位作为协作研究中心共同纳入发病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受试者按照等比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上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安慰剂、破血逐瘀中药复方、去破血逐瘀药中药复方。试验药物剂型为颗粒剂。每次1包,早晚各一次,疗程为10天,意识清醒者口服、意识不清或吞咽障碍者鼻饲给药,并在90天内进行随访。主要结局指标为血肿扩大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10-14天病死率,90天致残率及残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和血肿体积变化。安全性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纳入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并接受随机分配,三组分布经一级揭盲结果如下:A组40例、B组42例、C组42例。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例(1例华法林相关脑出血,1例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最终共122例纳入全分析集(FAS)进行分析。在FAS集的基础上,排除依从性差(<80%)、退出或脱落且无完整干预数据以及死亡病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数据分析集(PPS)共103例。以FAS分析集为主要分析集。本研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三组24小时、第10天血肿扩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4天未发生死亡病例。三组90天致残率(mRS≥3、BI<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入组90天残疾程度、不同节点间NHI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4小时、第10天血肿体积均较基线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试验药物实施过程中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可能相关严重不良事件1例。结论:1.对于发病在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破血逐瘀中药复方并没有增加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及总不良事件的发生;发病6-72小时可能是破血逐瘀复方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时间窗。2.对于发病在6-72小时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破血逐瘀中药复方的使用不能减少90天残疾的发生,也没有证据证明能促进血肿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韩暄,邵敏,杨启纲[8](2019)在《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康复中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入住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8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仅施以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施以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氧化应激相关指标(MPO、LPO及MDA)、SAS评分、SD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PO、LPO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PO、LPO及MDA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在高血压脑出血康复中效果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曹藏柱,崔慎情[9](2019)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丹参联合天麻素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院并经手术治疗的80例HICH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病例术后依据是否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术后均行常规处置,治疗组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stroke Scale,E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肿残余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压及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时ESS评分及GC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血肿残余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压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0%与70.0%,P<0.05)。结论 HICH术后病人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肿吸收,稳定血压,提高临床疗效。
汪桂芳[10](2019)在《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4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名)和观察组(32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尼莫地平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ESS评分及水肿面积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能显着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二、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例(论文提纲范文)
(1)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急性中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1 急性中风流行病学调查 |
2 急性中风早期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3 急性中风早期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
1 混合方法研究的概念 |
2 混合方法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 |
研究一 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中风循证证据再评价 |
1 背景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解释性序列混合方法研究 |
前言 |
研究二 横断面调查: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急性卒中醒脑静注射液早期临床用药特征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定性研究: 北京某三甲中医院临床医师对急性卒中早期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认知和态度 |
1 方法 |
2 访谈提纲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四 基于临床实践指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早期管理临床稽查 |
1 背景 |
2 稽查主题 |
3 稽查标准及内容 |
4 抽样与数据收集 |
5 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及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中医证素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一般资料 |
2.2 影像学资料 |
2.3.诊断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观察指标 |
2.7 手术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
3.2 术后中医证素分布 |
3.3 各项西医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3.4 各项指标与中医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研究二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纳入、排除标准 |
2.3 证素辨证 |
2.4 中药方剂选择 |
2.5 观察指标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
3.2 小骨窗开颅术后差异性分析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中医证素量化评分表 |
附录 2 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表 |
综述一 出血性中风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术前治疗 |
2 术后治疗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1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
2 微创手术 |
3 脑室外引流术 |
4 新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从毒论治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一、中风病中西医论治现状 |
二、从毒论治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三、解毒法治疗中风病的当代实践 |
四、常用解毒类方药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宄 |
五、总结和展望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痰热清注射液成分、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一、痰热清注射液出自名家,历经考验,疗效确切 |
二、痰热清注射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
三、痰热清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
四、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
五、痰热清注射液从解毒切入治疗中风的研宄现状和展望 |
六、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的生物学机制 |
1 引言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不同剂量痰热清注射液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三 痰热清注射液对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血清检测 |
1.4.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1.4.3 预后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GOS评分比较 |
3 讨 论 |
3.1 中医药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
3.2 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能够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
3.3 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
(5)天麻素联合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NIHSS评分、NDS评分、GCS评分 |
2.3 治疗指标 |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3 讨论 |
(6)丹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发性脑水肿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脑水肿体积及脑水肿消退速度 |
2.2 ADL评分优良率 |
3 讨论 |
(7)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研究概况 |
一、高血压性脑出血定义及流行病学 |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内外科方面治疗研究进展 |
三、高血压性脑出血中血肿扩大研究进展 |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
一、出血性中风病名的发展 |
二、出血性中风病机的认识 |
三、出血性中风辨证治疗 |
四、破血逐瘀法的使用和局限性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临床研究简介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场所 |
二、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随机及盲法 |
四、干预措施 |
五、评价指标 |
六、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病例纳入情况 |
二、一般资料 |
三、三组疗效结局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
四、安全性指标分析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一、本课题研究依据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三、本研究的不足 |
第六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治疗前后ESS、GCS、血肿残余量及血压比较 |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2.3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
3 讨 论 |
(10)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的ESS评分及水肿情况比较 |
3 讨论 |
四、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醒脑静早期干预急性中风循证评价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混合方法研究[D]. 田紫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出血性中风小骨窗开颅术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及证素辨证的疗效分析[D]. 王奕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痰热清注射液对脑梗死后apelin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D]. 李中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通腑醒神汤联合白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影响[J]. 金建哲. 四川中医, 2021(03)
- [5]天麻素联合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J]. 黄冬琴,吴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36)
- [6]丹参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发性脑水肿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J]. 成长青,马志青. 中外医疗, 2020(13)
- [7]破血逐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评价[D]. 周粤湘.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康复中的临床观察[J]. 韩暄,邵敏,杨启纲.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06)
- [9]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的临床研究[J]. 曹藏柱,崔慎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19)
- [10]尼莫地平联合丹参注射液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汪桂芳. 饮食科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