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祝贺《中国职工教育》创刊(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张庚年谱简编》文中研究指明例言一、本谱的家族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家谱、官报及家族史着作等;个人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个人日记、论着及相关档案等。因谱主交游甚广,且与其交往的不少为文艺界、戏剧界知名人士,所以也从相关者的年谱、日记、回忆文章中采取可用之线索。
《中国财政》编辑中心[2](2021)在《悠悠岁月证初心 六十五载谱华章——庆祝《中国财政》创刊65周年》文中研究说明金秋十月,《中国财政》迎来65岁生日!从1956年10月创刊稳步前行,1966年8月被迫停刊,到1980年复刊,上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再到新世纪不断开拓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转型,党的十九大后精心打造精品期刊、推进融合发展,《中国财政》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忠实记录财政改革,传播财政精神文化,引领财政宣传事业。
杨璐嘉[3](2021)在《传播法治 守望正义 砥砺前行》文中研究指明将创业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刘志远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之际,《检察日报》迎来创刊30周年和《人民检察》杂志创刊65周年。30年来,报社始终坚守服务大局、服务检察的初心使命。从1991年创刊以来
邓楠[4](2021)在《新中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改造(1949-1957) ——以山西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初期,我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动大改组时期,党为了服务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对旧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和重塑。其时知识分子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各类专家、学者、教授以及文艺工作者、医生、工程师、记者、教员等;另一类是旧社会培养出来的广大青年学生。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主要聚集地,是各种新旧思想交汇碰撞的集中地,也是党宣扬意识形态、争取知识分子认同和支持的重要阵地。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新中国初期高校知识分子与党组织的互动关系为主题,一方面从高校党组织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知识分子的重塑;另一方面,以高校知识分子为立足点,来剖析知识分子对党组织的理解、接受与认同及自我改造,并揭示出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互动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主动性与党组织引导的双向融合。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详细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分子和高校党组织的历史流变。整章围绕时空变迁下的高校党组织和地位变迁下的知识分子展开,展现出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与高校党组织历史沿革的内在共契性。第二章重点聚焦于高校党组织,总结建构了高校党组织改造知识分子由“身归”转向“心归”的策略与模式。具体从思想改造、教育规训、文化传媒、日常管理四个方面重点剖析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重塑。第三章简要分析高校知识分子在党组织改造策略下的自我重塑。从思想蜕变和行为蜕变两方面论述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理论困扰与现实矛盾的消弭,实现了对知识分子的价值重塑、思想转变与身份建构,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尊重和认可,同时知识分子也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第四章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高校党组织自上而下的推力及知识分子自下而上的张力使得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形成良性互动。尽管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双方都在努力找寻推动二者和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第五章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优化协调知识分子和高校党组织关系的合理路径,即政策落实、教育引导、改善环境、坚持原则。结语部分回归到知识分子和党的关系。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及其演变是二者互动的结果。对高校党组织来说,其对知识分子的重塑成功地将知识分子从“异己”转变为“知己”。对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在中共的策略逻辑之下,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的转向与党组织的引导密不可分:党组织对知识分子进行重塑,在激发知识分子群体自觉的同时,将其思想纳入到中共的话语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知识分子的主动性与党组织引导的双向融合。
司九明,曾玉求,范顺和[5](2021)在《中国职协 初心强企催智帆——祝贺中国职协成立三十周年》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冠名为"中国"的协会和刊物不少。但成立于1991年的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1992年创刊的会刊《中国培训》,在中国职教培训领域家喻户晓。国家名片中国中车及所属的株洲车辆公司,与之结缘三十年如一日。一、初创结缘,领引企业培训"突围"1991年,中国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职教培训向何处去的问题让很多企业迷茫。1981年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决定》(中发〔1981〕8号)的文件精神,
陈秋旭[6](2021)在《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文中认为
范文爽[7](2021)在《《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研究(1938-1945)》文中研究指明《新华日报》是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机关报,自筹备伊始就受到中共高层的高度重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报道始终以团结抗战、关注民生为重点,尤其对难胞的社会救济问题展开了积极的、全方位、连续的报道,并为解决难胞问题大声疾呼。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以及中共高层对这份党报的重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分为救济对象、施救群体两部分,救济对象即是难民、难童、失业者、侨胞等难胞群体,施救群体集中于国民党当局、中共及其领导的地方抗日政府、国内社会各界以及国外方面,并总结相关版面篇幅与消息来源。第二章主要介绍《新华日报》对难胞问题的报道宣传,总结难胞群体生存、生活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难胞群体不仅面临屠杀、饥饿、严寒、疾病的威胁,还因缺乏谋生手段和机会以致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日本的侵略、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国民党当局有限的作为都是造成抗战时期难胞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介绍《新华日报》对国民党当局、中共及其领导的地方抗日政府、国内社会各界以及国外方面救济难胞措施的报道。特别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当局的评价,既肯定国民党当局为救济难胞所做的一定努力,又指出国民党当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呼吁国民党当局真正实行民主,切实救济难胞。第四章主要总结《新华日报》对抗战时期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的宣传渠道。《新华日报》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重视难胞问题,关注难胞的长远生存,倡导教养并重,加强以工代赈,不断呼吁友邦援华,学习外国有益经验以改进救济手段,使难胞能够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为抗战出力。总之,通过《新华日报》的报道宣传,可以看出抗战时期难胞救济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向社会各界宣传救济难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报道国内外各方参与救济难胞的行为,力图通过不断的报道宣传,以期拯救更多的难胞,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正义诉求,反映出广大国人的心声。
LEE W00NG[8](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认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李淼[9](2020)在《“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聚焦于“十七年”时期内蒙古的文学制度研究,从“十七年”时期中央文艺政策的建构和自治区文学方针的确立、文艺机构的设立、作家培养机制的建立、文学出版状况、文学期刊的创刊、停办、复刊以及文学评论状况等方面分析说明“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的存在样貌。论文共分六部分:论文绪论阐明了“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研究的内容,概要总结了先行相关研究,分析了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并说明了研究方法。第一章,分析“十七年”时期中央文艺政策和内蒙古文艺方针,发现“普及第一”和“服务政治”是内蒙古文艺方针的主要遵循。第二章,考察内蒙古文学组织制度。认为内蒙古文联的建立和作家培养机制的确立,推动了内蒙古文学创作黄金时期出现,同时组织制度的约束也导致文学在反右斗争、大跃进时期、整风运动中面临一些发展的曲折。第三章,检视文学传播制度。蒙绥合并使得内蒙古出版格局获得空前发展;《草原》的创刊、停刊、重刊则能看到文学传播空间的变化。第四章,探讨文学评论制度。认为对草原人民革命生活的描写和对艺术创作方法的强调是规范和引导内蒙古文学评论制度的两个要点。最后,论文的结论是:“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是中央文学制度民族化、地区化的“二级制度”,支撑形塑了内蒙古文学的发展。
樊杨[10](2020)在《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的时间为研究对象,但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史、制度史路线,本文并不过多着墨于具体的计时方式,而是意图探讨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过去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并未普遍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近代,这种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表现就是现代时、分、秒制钟点时间的确立。以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多从技术史、制度史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更精确的钟表的诞生、工厂制下的工作时刻表、全国统一的铁路网络都促进了人们对更精确时间的追求。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人们为什么会接受钟点时间,以及接受钟点时间意味着什么?就前者而言,相关研究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总是跟随制度、技术亦步亦趋地改变;就后者而言,我们对这一变化的考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以上两个问题都同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关,这种“现代时间意识”具体表现为时间竞速意识与时间同时意识。顾名思义,时间竞速意识是指一种“争分夺秒”的想法,人们希望比别人更快、更早。时间竞速意识的本质是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正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会损失或增加财富,所以人们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进而产生对精确计时的需求并接受钟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意味着资本化时间的形成,时间与货币产生同构,时间的可计算性实际是对货币可计算性的复制,人们接受钟点时间的过程即是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钟点时间的接受,使得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同时地展开行动成为可能,进而产生时间同时意识。时间同时意识使得时间成为行动的连接点,超越于地缘、血缘、帮派之上,为跨地域、宗族、帮派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本文的研究从近代商人、报人入手,在近代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商人与报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识到时间与金钱的可转换关系,进而形成时间竞速意识。工人则早在雇佣制出现的时候,就通过工资意识到时间与金钱可以互换。在近代工厂制中,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刻认识,使得他们进一步接受钟点时间,更在罢工中展开“同时同地”的行动,工人的时间同时意识自此逐渐形成。研究“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中国近代钟点时间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贸易的背景下,重新思考近代的变迁。
二、祝贺《中国职工教育》创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贺《中国职工教育》创刊(论文提纲范文)
(1)张庚年谱简编(论文提纲范文)
例 言 |
1911年 |
1912-1916年 |
1917-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927年 |
5月 |
7月 |
1928-1931年 |
1932年 |
1-5月 |
本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36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37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3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本年 |
193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7月 |
10月 |
1940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1941年 |
4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42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43年 |
2月 |
3月 |
4月 |
12月 |
本年 |
1944年 |
4月 |
5月 |
6月 |
本年 |
1945年 |
4月 |
6月 |
11月 |
12月 |
1946年 |
1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2月 |
1947年 |
1月 |
3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48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49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0年 |
1月 |
4月 |
5月 |
本年 |
1951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52年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53年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54年 |
1月 |
3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55年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6年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9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60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961年 |
1月 |
4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6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63年 |
1月 |
2月 |
3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64年 |
1月 |
6月 |
8月 |
10月 |
本年 |
1965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966-1976年 |
1977年 |
3月 |
5月 |
10月 |
11月 |
1978年 |
1月 |
5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7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0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81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8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83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1984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5年 |
2月 |
4月 |
5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6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11月 |
1987年 |
2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9年 |
1月 |
3月 |
5月 |
9月 |
10月 |
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1年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3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4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5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6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9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2000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2001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2002年 |
8月 |
本年 |
2003年 |
2月 |
6月 |
7月 |
9月 |
本年 |
(2)悠悠岁月证初心 六十五载谱华章——庆祝《中国财政》创刊65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以帮助财政干部“双提高”为己任 |
全新的开始 |
财政宣传的重要阵地 |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奋进新时代?转型促发展 |
启航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
(3)传播法治 守望正义 砥砺前行(论文提纲范文)
将创业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
光大“蚂蟥精神” 助力检察事业 |
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
聚焦重点 打造精品 创建品牌 |
努力提升检察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 |
创新内容生产 加强校社合作 |
(4)新中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改造(1949-1957) ——以山西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四、相关界定 |
第一章 高校党组织与知识分子历史流变 |
一、艰难演进:时空变迁下的高校党组织 |
二、曲折迈步:地位变迁下的知识分子 |
第二章 从“异己”到“知己”: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重塑 |
一、思想改造:政治运动 |
二、制度改革:教育规训 |
三、文化传媒:报纸电影 |
四、日常管理:待遇问题 |
第三章 从“离心”到“同心”:知识分子对高校党组织的回应 |
一、思想蜕变:“冷眼旁观”到“心服口服” |
二、行为蜕变:独立批判到内化支持 |
三、传统沿袭:经世致用 |
第四章 工具与价值:知识分子与高校党组织关系思考 |
一、制约或促进:知识分子与高校党组织的互动 |
二、断裂与弥合:政治与教育之间的互动 |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优化二者关系的路径选择 |
一、历史反思:改造过火 |
二、实践路径:政策落实、教育引导、改善环境、坚持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中国职协 初心强企催智帆——祝贺中国职协成立三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创结缘,领引企业培训“突围” |
二、世纪续缘,领引人才强企“突进” |
三、时代新缘,领引人才强国“突跃” |
(7)《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研究(1938-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华日报》对抗战时期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概述 |
第一节 《新华日报》的诞生 |
一、《新华日报》在国统区的创办 |
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喉舌”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概述 |
一、报道对象和内容 |
二、版面篇幅和消息渠道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对难胞问题的报道宣传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对难胞困境的报道宣传 |
一、生存危机: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民不聊生 |
二、生活危机:缺乏谋生手段和机会,无法自立于社会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难胞产生原因的报道分析 |
一、日寇的残暴杀戮 |
二、频发的自然灾害 |
三、国民党当局的“人祸” |
第三章 《新华日报》对各方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对国内各方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一、《新华日报》对国民党当局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二、《新华日报》对中国共产党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三、《新华日报》对国内社会各界救济举措的报道宣传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国外救助难胞举措的报道宣传 |
一、外国政府的官方援助 |
二、国际社会的民间捐赠 |
第四章 《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的宣传渠道 |
第一节 大声疾呼,倡导国人齐心协力救济难胞 |
一、呼吁重视难胞问题,强调救济难胞的重要性 |
二、号召全民尽心出力,全面拯救落难同胞 |
第二节 关注难胞未来,强调人尽其力 |
一、关注难胞出路,以期为国出力 |
二、倡导教养并重,实施以工代赈 |
第三节 寻求国际援助,借鉴国际经验 |
一、对外宣传难胞真相,积极争取国际救助 |
二、借鉴他国有益做法,推进难胞救济工作 |
三、效仿别国先进经验,改进战时救济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十七年”时期中央与内蒙古文艺政策 |
(一)中央文艺政策 |
1.中央文艺政策的建构 |
2.中央文艺政策的调整 |
(二)内蒙古文艺方针 |
1.“为农牧民服务、普及第一”的文艺方针 |
2.“为政治服务、紧跟时事”的文艺方针 |
二、“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组织制度 |
(一)内蒙古文联与“十七年”文学 |
1.内蒙古文联的前期筹备 |
2.内蒙古文联的正式成立 |
(二)作家培养机制 |
1.中央文学研究所 |
2.内蒙古文学艺术研究班 |
(三)组织制度双重影响的显现 |
1.组织制度推动创作黄金时期出现 |
2.组织制度影响之下文学发展曲折 |
三、“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传播制度 |
(一)“十七年”时期内蒙古出版格局 |
1.蒙绥合并前狭小单一的出版格局 |
2.蒙绥合并后空前发展的出版格局 |
(二)文学期刊中的文学传播空间 |
1.紧缩——扩张——紧缩的文学传播空间 |
2.扩张——紧缩——消亡的文学传播空间 |
四、“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评论制度 |
(一)指导与规范:文学评论两个关注重点 |
1.对草原人民革命生活的描写 |
2.对艺术创作方法的强调 |
(二)批判与肯定:文学作品的两种命运 |
1.对《在茫茫的草原上》的批评 |
2.对《茫茫的草原》的肯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总体研究 |
第二节 标准时间与钟点时间 |
第三节 时间就是金钱 |
第四节 时间就是生命 |
第五节 时间、技术与主体性 |
第二章 商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明清商书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 |
第二节 洋商的时间意识 |
第三节 华洋交往前中国商人的时间意识 |
第四节 中国商人时间意识的转变 |
第五节 中国商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华洋之间 |
第三章 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报业与商业 |
第二节 《申报》的诞生:发现时间 |
第三节 大报竞争的时代: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展开 |
第四节 外勤记者与抢新闻: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 |
第四章 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关于工人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1919年前工人状况的考察 |
1.近代工业与手工业工厂 |
2.工资 |
3.童工 |
4.工作时间与休息日 |
第三节 八小时工作制 |
第四节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
第五节 工人的时间意识 |
第六节 时间同时意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祝贺《中国职工教育》创刊(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庚年谱简编[J]. 张静. 艺海, 2021(10)
- [2]悠悠岁月证初心 六十五载谱华章——庆祝《中国财政》创刊65周年[J]. 《中国财政》编辑中心. 中国财政, 2021(19)
- [3]传播法治 守望正义 砥砺前行[N]. 杨璐嘉. 检察日报, 2021
- [4]新中国初期高校党组织对知识分子的改造(1949-1957) ——以山西大学为例[D]. 邓楠. 山西大学, 2021(01)
- [5]中国职协 初心强企催智帆——祝贺中国职协成立三十周年[J]. 司九明,曾玉求,范顺和. 中国培训, 2021(05)
- [6]1918年—1928年《泰东日报》宣传报道研究[D]. 陈秋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7]《新华日报》对难胞的社会救济报道研究(1938-1945)[D]. 范文爽. 扬州大学, 2021(09)
- [8]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9]“十七年”时期内蒙古文学制度研究[D]. 李淼. 内蒙古大学, 2020(11)
- [10]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D]. 樊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