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治[1](2021)在《基于开环反应构建新型高性能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文中指出随着“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由耐药菌引发的细菌感染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临床上有效的一线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少,新抗生素的研发也日益困难。因此,开发新型抗菌材料迫在眉睫。阳离子抗菌高分子具有抗菌性能优异、易设计合成、种类多、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阳离子抗菌高分子主要由亲水性阳离子链段和疏水链段构成,亲水/疏水的平衡是影响材料抗菌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分别研究了疏水烷基链长度、聚合物分子量和烷基链种类对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性能及抗菌机制的影响;同时基于开环反应构建了系列性能优异的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明胶海绵、凡士林等医用材料的抗菌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如何协调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与生物相容性是可植入医用材料面临的重要挑战。本论文第二章基于开环反应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构建了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b-聚己内酯-b-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b-PCL-b-PDMAEMA)三嵌段共聚物,并分别使其与碘甲烷(C1)、溴己烷(C6)和溴癸烷(C10)发生季铵化反应,得到了系列季铵化三嵌段共聚物QP-b-PCL-b-QPs。QP-b-PCL-b-QP在四氢呋喃(THF)中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以疏水聚己内酯(PCL)为外壳,亲水季铵杀菌嵌段(QP)为内核的反胶束(RM)结构。其中,构成反胶束外壳的PCL链段具有的生物相容性和酯酶响应性,在细菌脂肪酶存在的条件下被水解释放出季铵化杀菌成分(QBAs),从而起到脂肪酶响应性抗菌的目标。相较于C1和C10,C6改性的QP-b-PCL-b-QP形成的反胶束RMC6,既具备优异的抗菌性,又保持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上述研究为构建细菌脂肪酶响应性自适应反胶束抗菌涂层奠定了基础。论文第三章基于开环反应、ATRP和季铵化反应,通过改变PDMAEMA的聚合度,构建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QP-b-PCL-b-QPs三嵌段共聚物。QP-b-PCL-b-QP分子量为39.2 kDa时,形成的反胶束结构(RM2)同时具备脂肪酶响应性和良好的抗菌性能。聚合物分子量为88.4 kDa时,反胶束结构不稳定;分子量为26.6 kDa时反胶束涂层抗菌性能差。上述RM2可以用于明胶海绵(GS)的抗菌改性,从而得到具有脂肪酶响应性的抗菌海绵(RM2-coated GS)。相较于低脂肪酶表达菌株(如大肠杆菌),RM2-coated GS对高脂肪酶表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更高的抗菌性能。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表明,RM2-coated GS在皮下埋植实验中具有优异抗菌性能,同时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结果表明RM2-coated GS能够减轻细菌感染引起的组织炎症。该研究为构建可植入脂肪酶响应性自适应抗菌医用敷料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第四章基于开环反应分别合成了不同接枝比、氟烷基链修饰的枝化聚乙烯亚胺(PEI-PFO)和烷基链修饰的聚乙烯亚胺(PEI-HPO),并比较了氟烷基链和烷基链对聚乙烯亚胺抗菌性能的影响及抗菌机制。在接枝比相似的情况下,PEI-PFO 比 PEI-HPO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性能。而且开环接枝比越大,PEI-PFO和PEI-HPO的抗菌能力都越强。从细菌外膜完整性、内膜去极化、内膜完整性和细菌内部ROS的产生这四个方面研究了 PEI-PFO与PEI-HPO的抗菌机制,结果表明PEI-PFO 比 PEI-HPO对细菌细胞质膜(CM)有更强的破坏作用,因而PEI-PFO具备更优异的抗菌性能。杀菌动力学实验也表明PEI-PFO 比 PEI-HPO的杀菌效率高。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氟化烷基链接枝比为3.0的聚乙烯亚胺(PEI-PF03.0)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通过将PEI-PFO3.0与市售的凡士林(VL)混合,得到抗菌凡士林(PEI-PFO3.0/VL)。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模型表明,PEI-PFO3.0/VL可以促进细菌感染部位的伤口愈合。该工作为设计含氟高性能阳离子抗菌聚合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论文分别从疏水烷基链的长度、聚合物分子量和烷基链的种类这三个方面研究了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原则,制备了系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性能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并研究了上述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机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抗菌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为构建新型抗菌医用材料、减少医源性感染提供了新思路和策略。

郑颖怡[2](2021)在《2014-2019年恩施某三甲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恩施某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6年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变迁及感染相关高危因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抗生素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NICU 2014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患儿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药敏试验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变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1)病原菌分布情况:318例感染病例,革兰氏阳性(G+)菌131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3例,19.8%),革兰氏阴性(G-)菌178例,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53例,16.7%),真菌9例;多重耐药菌100例(31.4%),非多重耐药菌218例(68.6%);标本来源以痰液132例(41.5%)为主。(2)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变迁:100例多重耐药菌,男63例,女37例;以G+为主(56.0%);早产儿51例,检出以肺炎克雷伯菌(22例,44.9%)为主,足月儿49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26.5%)为主;低出生体重儿47例,以肺炎克雷伯菌(22例,46.8%)为主,正常出生体重儿53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41.5%)为主;败血症34例,16例早发型败血症检出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25.0%),18例晚发型败血症检出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27.8%);耐药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42.0%),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39.0%);社区感染68例(68.0%),检出最多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32例(32.0%),检出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部位均以肺部为主;排名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是:肺炎克雷伯菌2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6例、表皮葡萄球菌16例、溶血葡萄球菌11例、无乳链球菌及中间葡萄球菌各4例;肺炎克雷伯菌近三年检出较前明显下降(χ2=15.456,P=0.000),表皮葡萄球菌近三年检出较前明显增多(χ2=4.929,P=0.026)。(3)多重耐药菌耐药情况: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10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均为66.7%,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部分耐药,对其他抗生素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林100.0%敏感。(4)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既往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既往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2014-2019年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以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017-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检出较前明显下降,表皮葡萄球菌检出较前明显增多。(2)常见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高,常见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林未产生耐药性。(3)既往抗生素治疗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同时积极采取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措施。

赵晓东,吕传柱,于学忠,刘红升,刘双庆[3](2020)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急诊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文中研究指明急诊患者往往起病急、症状重且病情复杂多样,特别是急性感染性疾病,不仅是急诊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各种基础性疾病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重症感染患者常因病情危重故多数在急诊科首诊,由此也是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通常高于门诊的原因。急诊抗感染策略起始多以经验性治疗为主,后续则按病原学检查结果如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更加有的放矢治疗。

田莉莉[4](2020)在《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文中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生素耐药性全球评估中被列为高度优先类别病原。它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植入物相关的生物被膜感染。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致病性、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抗生素治疗一直是金葡菌感染的首选治疗策略,其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金葡菌感染的预后。70多年来,在治疗致命疾病方面,临床应用抗生素具有价格低廉、高效等优点。但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致使已有抗生素临床疗效不断下降,大型制药公司逐渐退出新抗生素开发。因此,需要新策略来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例如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抗菌增效剂及新型疫苗的研发等策略。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了10种新合成的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其对60株革兰氏阳性菌和60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结果显示,其中两种化合物NAC-3和NAC-19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接着又进一步测定NAC-3和NAC-19对另外临床分离的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0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次证明其对MRSA和MSSA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前面已证实两种化合物对MRSA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为验证其在体内的保护活性,本研究进一步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NAC-19及NAC-3对MRSA菌株USA300及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1B2B、SA28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NAC-19治疗效果显着优于NAC-3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头孢吡肟和拉氧头孢。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选择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评价其抗MRSA作用。NAC-19是以头霉素C作为原料合成的甲氧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由于头霉素C母核的存在,NAC-19对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对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MSSA)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MRSA)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0.5μg/m L和8μg/mL。之后,通过测定杀菌曲线、抗菌后效应,证明了NAC-19对MRSA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我们进一步评估NAC-19的体内抗菌作用,分别建立了MRSA菌株引起的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后肢股部感染模型和小鼠肺炎模型,结果显示NAC-19对于MRSA菌USA300引起的股部感染、小鼠肺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药物联合使用被认为是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减少用药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病原菌毒力因子抑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可有效增强其体内抗菌作用,减少其用量。分选酶A(SrtA)是金葡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前期实验发现异牡荆苷在体外可有效抑制金葡菌SrtA介导的粘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了异牡荆苷与NAC-19联合在体内对金葡菌引发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能明显减轻金葡菌感染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减少肺部载菌量,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最后分析了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抗菌机制,结果表明异牡荆苷可与SrtA特异性结合,进而干预细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发挥体内协同NAC-19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在体外和体内对MRSA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作用,同时异牡荆苷作为SrtA抑制剂与NAC-19联合使用,减少了药物用量,并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菌活性。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为MRSA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候选物,为缓解多重耐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海岛,林映,郑俊刚[5](2020)在《细菌性肺炎儿童下呼吸道痰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我院细菌性肺炎儿童下呼吸道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感染细菌性肺炎的儿童,采集患儿下呼吸道痰液。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细菌性肺炎儿童的下呼吸道的合格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782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931株,分布较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菌2503株,分布较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株等;另检出真菌39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出现较高的耐药性,对替考拉宁、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和氨曲南均出现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性。结论:我院细菌性肺炎儿童下呼吸道痰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耐药现象比较多见。临床上应对痰培养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并加强耐药性监测管理。

黄宝明[6](2010)在《安普霉素及其联合用药对三种细菌PAE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在测定了安普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基础上,依据抗菌后效应理论,分别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的体内、外PAE,为安普霉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了安普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采用棋盘法测定了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对三种细菌的MIC。试验结果表明,安普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对三种细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联用对三种细菌的抗菌活性呈相加或协同作用。以三种药物的MIC为基础,采用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PAE,以及安普霉素对三种细菌的PA-MSE,同时还研究了药物对细菌接触时间和接菌浓度对体外PAE的影响。采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小鼠股部感染模型,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PAE。试验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在体内、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长的PAE,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PAE也相应的延长,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联用后对三种细菌的体内、外PAE呈现相加或协同作用。

亓春花[7](2009)在《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医院环境的生物污染可以引起一系列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气载病原微生物能够通过空气传播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过去对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培养皿的自然沉降法检测细菌浓度的变化以及细菌耐药性及某些致病菌含量等方面来确认的。然而,未能证明医院病房环境、门诊房间内外环境分离的微生物气溶胶的起源及其同源性,未能用国际上通用的ANDERSEN-6采样器等来测定气溶胶微生物的含量等。因此,本课题测量了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空气环境(5个医院的ICU病房环境及楼道、门诊注射室3个房间及走廊和大厅)的气载需氧菌的含量,在此基础上,(1)统计ICU病房环境、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2)对从ICU病房环境分离的87株气载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ESBLs耐药基因的进行了检测;(3)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ERIC-PCR)对ICU病房和门诊注射室空气环境中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共131株大肠杆菌(其中病房87株、门诊44株)的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图的比较;(4)采用血清学分型方法,进一步对从门诊注射室环境、ICU病房环境及周围空气环境中分离的131株大肠杆菌同时进行了4组致病性因子的鉴定;(5)结合RFLP、PFGE、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er, FCM )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异质性进行了检测。通过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和PI(propidium iodide)的双染色,做了细菌凋亡(apoptosis)的研究探讨。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评估了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性及其向环境中的传播。1 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本试验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5个医院的ICU病房环境及距病房环境5m、10m的走廊和大厅,一个医院门诊注射室环境的3个房间及其公共走廊和大厅的不同距离收集气溶胶微生物,一方面,通过对医院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气载大肠杆菌含量、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检测,以及它们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来推断其对病人及医务工作人员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使人们对医院空气环境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及其健康威胁的高度重视。研究结果表明,5个病房环境内总的需氧菌含量和可吸入的需氧菌含量平均分别为126.8和70.38 CFU/m3空气。可吸入的需氧菌与需氧菌总的含量之比在47.9~70.2%之间,并且在5个病房环境内所检测的结果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5个ICU病房环境内总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63和96 CFU/m3空气;可吸入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分别为43和81 CFU/m3。而且,每一个ICU病房环境内气载大肠杆菌和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在5个病房环境内可吸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占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的比例在59.8~79.2%之间,而且它们之间并没有显着差异(p>0.05)。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需氧菌和大肠杆菌在五个采样点(Room A、B、C、Corridor、Hall)的浓度分别是211和18 CFU/m3;206和18 CFU/m3;304和13 CFU/m3;567和22 CFU/m3;651和18 CFU/m3。走廊和大厅中需氧菌和可吸入的需氧菌浓度明显高于房间内的(p<0.05)。气载需氧菌中主要以葡萄球菌属和埃希氏菌属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需氧菌总数40.08%~46.98%。2 ERIC-PCR对医院空气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向室外环境传播的鉴定本课题测定了5个ICU病房和1个注射室及其公共走廊和大厅不同距离的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含量,在细菌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ERIC-PCR方法对不同地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鉴定其同源性,获得大肠杆菌ERIC片段指纹图谱,通过该片段在细菌基因组内的数量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比较其遗传相似性,确定医院环境内微生物气溶胶向环境中的传播。ERIC-PCR结果表明,从ICU病房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距病房环境不同距离楼道内(5m和10m)分离到的40株大肠杆菌相似性可达100%,22株大肠杆菌的相似性在90%以上;从注射室环境三个房间、公共走廊和大厅内分离到的大肠杆菌10株相似性可达100%,18株大肠杆菌相似性在90%以上。由此,可得出结论,ICU病房环境内和楼道内的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极有可能来源于病房环境内的同一菌株,注射室环境内,公共走廊和大厅内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也可能来源于同株大肠杆菌。说明源于医院环境内微生物气溶胶能够通过气体交换和人员的流动向周围环境传播,通过气象条件和人员流动传播到不同的距离,造成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引起医院环境的获得性交叉感染。3医院空气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分型采用血清学分型的方法进一步对从门诊注射室和ICU病房及周围空气环境中分离的共131株大肠杆菌同时进行了4组致病性因子的血清学鉴定,一方面,可以验证各种引起婴幼儿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否通过医院环境中空气的传播,造成医院环境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为研究分离的131株大肠杆菌是否存在O111、O55、O26、O119、O127、O157:H7和O128等血清群已被确认为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婴儿腹泻爆发的致病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血清学凝集试验, EPEC阳性的有27株,共有7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O142:K86(B) 12株、3株O26:60(B6)、3株O127a:K63(B8)、3株O44:K74(L)、3株O114:K90(B)、2株O125:K70(B15)、1株O111:K58(B4); ETEC阳性有10株,有3种血清型,其中6株O25:K19(L)、2株O8:K40(A)K47、2株O78:K80; EIEC凝集的有9株,共有2种血清型,其中O112ac:K66有5株、4株O124:K72;未检到O157:H7。4医院ICU病房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鉴定通过对医院ICU病房环境及楼道空气中分离的87株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医院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可以通过室内外气体的交换而相互传播,可能对周围环境及其周边病人、医务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同时还对87株医源性大肠杆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yumβ-Lactamase,ESBLs)耐药基因(TEM、SHV、CTX-M)做了筛查。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和碳青烯酶类抗生素、对第一、二、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单环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对加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和碳青烯酶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通过与ERIC-PCR的同源性比较,其同源性在100%的菌株其耐药菌谱也相同,进一步证明了医院环境中的气载大肠杆菌可通过空气传播,造成医源性的交叉感染。87株大肠杆菌的ESBLs耐药基因谱以TEM基因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还显示,大肠杆菌耐药率高,多重耐药菌株多,耐药菌谱宽,且与我们在取样时了解到的医院环境的日常药物使用情况相吻合,说明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治疗过程中用药情况复杂,种类繁多,而且用药不合理,以及与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有关。5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细菌的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分离的E.coli和25922标准菌株进行了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药物敏感试验;还通过PI(propidium iodide)和AnnexinⅤ双荧光染色技术,对E.coli的细菌凋亡进行了试验分析;另外结合RFLP、PFGE、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er, FCM )对E.coli进行了的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与抗生素共孵育后,PI染色E.coli的DNA,可以很准确的计算出其MIC值,从而可确认E.coli的药物敏感结果;与抗生素共孵育后可以在DNA直方图上正常二倍体细胞的G0/G1峰前出现一个亚二倍体峰(sub-G1峰,即AP峰,Apoptotic peak),峰的面积代表凋亡细胞中的DNA含量。根据此亚二倍体峰面积,可以计算出凋亡细胞在总细胞数中的所占的百分比。利用PI和AnnexinⅤ的双染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能够可以区分正常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晚期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结合RFLP、PFGE、流式细胞仪技术(FCM )不仅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异质性进行了快速、高灵敏的检测,还可以建立E.coli的指纹图谱、发现新菌株新亚型,这将对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技术平台。

王洪燕[8](2008)在《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抗生素后效应和防突变浓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为了减少细菌耐药,医学工作者以改变用药剂量或方法为新的治疗策略,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 PAE)和抗菌药物的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 MPC)。PAE和MPC可以客观地反映抗生素的疗效,为确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新的依据。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MSPQC)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领域,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本文将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应用于PAE和MPC的研究,为确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新的依据,从而拓宽了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首次提出了一种运用MSPQC快速检测PAE的新方法。运用该方法快速检测了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分别对标准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值,其检测结果与菌落计数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庆大霉素在各浓度组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呈现明显的PAE,而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的PAE则很小或是为负。MSPQC法操作简便、快速、可进行实时检测。运用MSPQC法检测的PAE可望为临床用药剂量、间隔、频率提供新依据。(2)提出运用MSPQC法,通过经抗生素联合作用的与未经抗生素作用的FDT之差来衡量联合抗生素后效应的大小。MSPQC法快速检测了庆大霉素分别与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联合作用于标准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PAE值,其检测结果与经典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庆大霉素与头孢噻肟联合用药后的PAE对大肠杆菌呈相加作用,对绿脓杆菌呈协同作用;庆大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用药后的PAE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呈相加作用。此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药物联用的PAE研究为评价抗生素临床联合应用合理性开辟了新纪元。(3)提出了一种运用MSPQC快速检测抗菌药物防突变浓度的新方法。依据琼脂稀释法定义的MPC值,MSPQC法将不存在频率检测时间(FDT)时所对应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定为MPC。运用MSPQC法快速检测了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分别对标准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突变菌株的MPC值,其检测结果与琼脂稀释法的结果基本一致。MSPQC法检测的MPC为研究耐药机制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黄勇旗[9](2008)在《乙酰甲喹在山羊和绵羊体内的药动学及其抗菌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研究了乙酰甲喹(Maquindox)在山羊和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对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1山羊单剂量快速静注和肌注乙酰甲喹7 mg/kg,7 h内不同时间12次颈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1)乙酰甲喹静注时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 = 14.6547e-0.4871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为2.0622 h±0.264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2.3676μg/mL·h±2.9216μg/mL·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6427 L/kg±0.0429 L/kg,体清除率CLB为0.2177 L/(kg·h)±0.0193 L/(kg·h)。(2)乙酰甲喹肌注时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有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 = 19.1709(e-0.4830t– e-3.0861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ke为1.5024 h±0.3430 h,吸收半衰期t1/2ka为0.2617 h±0.1119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0.1562μg/mL·h±5.6303μg/mL·h,消除速率常数kel为0.4830 /h±0.1180 /h ,分布速率常数ka为3.0861 /h±1.2791 /h,药峰值时间tmax为0.7772 h±0.2390 h,药峰浓度Cmax为11.0122μg/mL±2.9387μg/mL,表观分布容积Vd为0.4679 L/kg±0.0659 L/kg,体清除率CLB为0.2222 L/(kg·h)±0.0436 L/(kg·h)。提示乙酰甲喹在山羊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较快。2绵羊单剂量快速静注和肌注乙酰甲喹7 mg/kg,7 h内不同时间12次颈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1)乙酰甲喹静注时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 = 10.833e-0.3404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为2.0622 h±0.264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2.3676μg/mL·h±2.9216μg/mL·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6427 L/kg±0.0429 L/kg,体清除率CLB为0.2177 L/(kg·h)±0.0193 L/(kg·h)。(2)乙酰甲喹肌注时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有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25.4404(e-0.3723t– e-1.5503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ke为2.3457 h±0.3028 h,吸收半衰期t1/2ka为0.4122 h±0.0691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69.6577μg/mL·h±5.3173μg/mL·h,消除速率常数kel为0.2999 /h±0.0420 /h ,分布速率常数ka为1.7290 /h±0.3484 /h,药峰值时间tmax为1.2854 h±0.0977 h,药峰浓度Cmax为14.2367μg/mL±0.7614μg/mL,表观分布容积Vd为0.7204 L/kg±0.0551 L/kg,体清除率CLB为0.2171 L/(kg·h)±0.0165 L/(kg·h)。结果显示,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较快,但比在山羊体内消除稍慢。3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了不同浓度下乙酰甲喹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乙酰甲喹在1×MIC~4×MIC浓度范围内对四种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PAE,且PAE值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延长。对于大肠埃希菌,除在4×MIC与1×MIC时,乙酰甲喹的PAE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外,其余浓度间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于沙门氏菌,各浓度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在4×MIC与2×MIC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浓度间均差异显着(P<0.05)。结果表明,乙酰甲喹能产生明显的PAE,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这对于临床合理的应用乙酰甲喹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霞[10](2008)在《海洋抗生物质吲哚-2,3-二酮抗菌及抗炎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吲哚-2,3-二酮(2,3-dioxoindoline,ISA)系来自于海洋生物龙虾并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一种天然海洋抗生物质,本课题旨在研究ISA的抗菌、抗真菌及抗炎作用。方法①通过琼脂扩散法,观察ISA对大肠杆菌和金葡菌的抑菌作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判定其最小杀菌浓度(MBC);通过建立感染小鼠模型,观察ISA对染菌小鼠死亡率保护作用。②通过将新鲜培养物涂布接沙氏琼脂平板,做ISA抑真菌实验;通过试管法测定ISA的抗真菌MIC。③采用二甲苯小鼠耳廓炎症模型和琼脂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观察ISA对炎症急性时相的影响。④通过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测定2,3-吲哚醌的LD50,大鼠长期灌胃给药进行其慢性毒性研究。结果①ISA 75,100 mg·ml-1剂量组,对大肠杆菌、金葡菌表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MIC均为750μg·ml-1;MBC均为3000μg·ml-1;ISA10,25,62.5 mg·kg-1剂量组小鼠的5天平均存活数均高于磺胺嘧啶组。②ISA对红色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均有显着抗菌作用;试管法ISA的抗真菌MIC范围为0.500%~0.016%;ISA标准组斑贴试验未出现皮肤反应和自觉症状;临床效果观察结果显示足癣临床症状全部消失。③ISA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炎症反应(P<0.001)。ISA对琼脂致大鼠足爪肿胀有抑制作用(P<0.05)。④小鼠急性毒性LD50为1091±359mg·kg-1 ig;在Wistar大鼠6个月长期毒性试验中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通过体内外试验证明了天然活性物质ISA具有抗菌、抗真菌及抗炎作用。并具有良好的安全范围。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开环反应构建新型高性能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感染与耐药
    1.2 新型抗菌材料
        1.2.1 有机抗菌材料
        1.2.2 无机抗菌材料
        1.2.3 有机无机杂化抗菌材料
    1.3 铵正离子类抗菌聚合物
        1.3.1 铵正离子类抗菌聚合物分类
        1.3.2 铵正离子类抗菌嵌段共聚物
        1.3.3 铵正离子类抗菌聚合物的结构设计
    1.4 细菌响应抗菌涂层
        1.4.1 pH响应抗菌涂层
        1.4.2 酶响应抗菌涂层
        1.4.3 双响应抗菌涂层
    1.5 开环反应在构建抗菌高分子中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设计与意义
第二章 基于开环反应构建脂肪酶响应性季铵化三嵌段抗菌高分子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QP-b-PCL-b-QP的合成与表征
        2.2.4 正胶束和反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2.2.5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2.2.6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2.2.7 反胶束涂层在治疗大鼠皮肤缺损感染模型中的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表征
        2.3.2 反胶束的酶响应探究
        2.3.3 正胶束的Zeta电位与反胶束涂层的Zeta电位
        2.3.4 反胶束涂层的脂肪酶响应动力学
        2.3.5 不同QBAs的抗菌性能表征
        2.3.6 CLSM表征反胶束涂层的抗菌性能
        2.3.7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细胞相容性
        2.3.8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血液相容性
        2.3.9 反胶束涂层在治疗大鼠皮肤缺损感染模型中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开环反应构建可植入自适应抗菌医用敷料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不同分子量的PDMAEMA-b-PCL-b-PDMAEMA的合成与表征
        3.2.4 不同分子量QP-b-PCL-b-QP的合成与表征
        3.2.5 正胶束和反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3.2.6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3.2.7 反胶束涂层的脂肪酶响应研究
        3.2.8 QBAs的胶束化分析
        3.2.9 反胶束涂层的抗菌性能表征
        3.2.10 细菌脂肪酶检测实验
        3.2.11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细胞相容性实验
        3.2.12 反胶束涂层在治疗小鼠皮下感染模型中的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表征
        3.3.2 正胶束和反胶束及其涂层的微观形貌
        3.3.3 反胶束涂层的脂肪酶响应
        3.3.4 QBAs胶束化分析
        3.3.5 反胶束涂层的抗菌性能
        3.3.6 细菌释放脂肪酶的性能
        3.3.7 正胶束和反胶束涂层的细胞相容性
        3.3.8 反胶束涂层在治疗小鼠皮下感染模型中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开环反应构建氟化聚乙烯亚胺及其抗菌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PEI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4.2.4 PEI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能研究
        4.2.5 PEI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外膜渗透性的影响
        4.2.6 PEI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细胞质膜去极化的影响
        4.2.7 PEI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细胞质膜完整性的影响
        4.2.8 PEI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内部ROS产生的影响
        4.2.9 PEI及其衍生物的杀菌动力学研究
        4.2.10 PEI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微观形貌的影响
        4.2.11 PEI及其衍生物细胞毒性测试
        4.2.12 氟化PEI在治疗大鼠皮肤缺损MRSA感染模型中的研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I衍生物的表征
        4.3.2 PEI及其衍生物的MIC与MBC测量
        4.3.3 PEI及其衍生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机理
        4.3.4 PEI及其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机理
        4.3.5 PEI及其衍生物杀菌动力学
        4.3.6 PEI及其衍生物对细菌微观形貌的影响
        4.3.7 PEI及其衍生物的细胞毒性
        4.3.8 氟化PEI在治疗大鼠皮肤缺损MRSA感染模型中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2)2014-2019年恩施某三甲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大医院多重耐药个案调查表
综述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4)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及抗金葡菌药物研究进展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
        1.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第二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2.1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2.2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2.3 头霉素研究进展
        2.4 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3及NAC-19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及临床分离菌株的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的体外抗菌作用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后肢股部感染的治疗作用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联合异牡荆苷对金葡菌肺炎治疗作用及初步机制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细菌性肺炎儿童下呼吸道痰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验指标获取
    1.3 细菌培养及鉴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细菌性肺炎儿童的下呼吸道的合格痰标本病原菌构成分布
    2.2 革兰氏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2.3 革兰氏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2.4 真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6)安普霉素及其联合用药对三种细菌PAE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PAE 的研究进展
    2 安普霉素的研究现状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体外PAE 测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体内PAE 的测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及其耐药性研究背景
1 医院感染
    1.1 医院感染的现状
    1.2 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
    1.3 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
    1.4 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1.5 医院感染与气载细菌的关系
    1.6 医院感染与耐药菌的关系
2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4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
    4.1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性
    
4.1.1 来源的多相性
    
4.1.2 活力的易变性和沉降的再生性
    
4.1.3 扩散的三维性和感染的广泛性
    4.2 微生物气溶胶医院感染形式
    
4.2.1 呼吸道的MA 感染
    
4.2.2 切口的MA 感染
    
4.2.3 创伤性的MA 感染
5 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
    5.1 自然沉降法
    5.2 惯性撞击式采样法
    
5.2.1 固体撞击式采样器
    
5.2.2 液体喷冲式采样器
    5.3 离心式采样器法
    5.4 其他采样器
6 减少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感染的措施
    6.1 空气消毒的重要性、难度和效果
    
6.1.1 同食物和水一样
    
6.1.2 空气微生物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粒子
    
6.1.3 空气消毒效果的持久性差
    
6.1.4 医院环境空气消毒的效果
    6.2 几种空气消毒法概述
    
6.2.1 紫外线空气消毒
    
6.2.2 臭氧(O_3)
    
6.2.3 消毒剂喷洒或熏蒸
    6.3 各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比较
    6.4 静电空气生物洁净
    6.5 过滤通风除菌
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 本论文的整体构思和体系结构 第二章 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1 引言
    1.1 Andersen-6 级生物采样器概述
    1.2 工作原理
    1.3 本研究的历史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医院环境情况
    
2.1.2 主要试剂、选择性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样本的采集
    
2.2.3 样本的处理
    
2.2.4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双重PCR 方法鉴定结果
    3.2 门诊注射室、I C U 病房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
    
3.2.1 ICU 病房环境内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
    
3.2.2 门诊注射室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的含量
    3.3 气载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 Andersen 各层级上的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4.2 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4.3 门诊注射室环境革兰氏阴性菌菌群分析
    4.4 细菌气溶胶空气动力学分析
    4.5 气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性
    4.6 存在的缺点
5 结论 第三章 ERIC-PCR对 ICU病房、门诊注射室环境气载大肠 杆菌气溶胶的同源性的鉴定
1 引言
    1.1 ERIC-PCR 技术
    
1.1.1 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ERIC)的发现与分布
    
1.1.2 ERIC 结构特征及功能
    
1.1.3 ERIC-PCR的原理及特点
    
1.1.4 ERIC-PCR产物形成规律
    
1.1.5 ERIC-PCR技术的应用
    
1.1.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及模板 DNA 的提取
    
2.2.2 PCR 反应
3 结果
    3.1 不同医院 ICU 病房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 ERIC-PCR 结果
    3.2 医院注射室环境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 ERIC-PCR 结果
4 讨论
    4.1 以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的依据
    4.2 ICU 病房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外环境的传播
    4.3 注射室环境中大肠杆菌气溶胶向外环境的传播
5 结论 第四章 医院空气环境中E.coli的血清学分型
1 引言
    1.1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1.2 大肠杆菌血清分型
    1.3 EPEC 作为婴儿腹泻病原的早期证据
    1.4 EPEC 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试剂
    2.2 11 种侵袭性大肠杆菌诊断血清
    2.3 16 种侵袭性、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
    2.4 O157:H7 诊断血清
    2.5 菌株来源
    2.6 血清学鉴定流程
3 结果
4 讨论
    4.1 引起爆发大流行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4.2 131 株气载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分型
    4.3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现状
5 结论 第五章 医院 ICU 病房空气中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及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鉴定
1 引言
    1.1 我国医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1.1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
    
1.1.2 产ESBLs菌株如何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1.2 常用药物
    1.3 多重耐药与交叉耐药
    1.4 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机制
    1.5 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传播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来源
    
2.1.2 主要试剂、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药敏试验
    
2.2.3 ESBLs 的检测
    
2.2.4 TEM、SHV、CTX-M 耐药基因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ICU 病房 A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2 ICU 病房 B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3 ICU 病房 C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4 ICU 病房 D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5 ICU 病房 E 环境中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6 ICU五个病房空气环境87株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
    3.7 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耐药率(%)
    3.8 ICU五个病房环境87株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
    3.9 ESBLs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医院 ICU 病房环境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4.2 产 ESBLs 大肠杆菌国内外流行现状、特征及其治疗原则
    
4.2.1 产ESBLs 大肠杆菌国内外流行现状
    
4.2.2 产ESBLs 细菌的主要特征
    
4.2.3 对产ESBLs 细菌的治疗原则
    4.3 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
5 结论 第六章 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细菌凋亡
1 引言
    1.1 流式细胞仪的一般原理
    1.2 流式细胞仪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应用的原理
    
1.2.1 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测定
    
1.2.2 直接测定病原菌及其毒素
    
1.2.3 病原体的血清学诊断
    
1.2.4 构建细菌的指纹图谱
    
1.2.5 流式细胞周期与DNA倍体分析的基本原理
    1.3 RFLP 的实验原理
    
1.3.1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1.3.2 XbaⅠ的酶切位点 T↓CTAGA
    1.4 PFGE 的实验原理
    1.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菌凋亡
    
1.5.1 PI 单染色法
    
1.5.2 Annexin V/PI 双染色法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荧光染料与培养基及各种RFLP、PFGE 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PFGE 的操作流程
3 结果
    3.1 FCM 检测细菌的耐药性
    
3.1.1 大肠杆菌的设门
    
3.1.2 死活大肠杆菌与PI 孵育后的荧光强度
    3.2 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3.2.1 敏感与耐药大肠杆菌的FCM 检测
    
3.2.2 大肠杆菌的菌落计数
    3.3 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大肠杆菌耐药异质性
    
3.3.1 PFGE 检测大肠杆菌的异质性
    
3.3.2 RFLP,FCM 结合检测大肠杆菌
    3.4 FCM 检测细菌凋亡
    3.5 FCM 检测细菌的DNA 倍体
4 讨论
    4.1 流式细胞术在细菌免疫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2 操作方面
    4.3 资料分析方面
    4.4 大肠杆菌的凋亡机理
    
4.4.1 大肠杆菌的mazEF 系统
    
4.4.2 抗生素与mazEF 系统
    
4.4.3 其他微生物基因组中的类mazEF 系统
    4.5 流式细胞仪在构建细菌指纹图谱鉴定细菌中的作用
    4.6 流式细胞仪在细胞凋亡中的应用价值
    4.7 细菌的耐药异质性
5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References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抗生素后效应和防突变浓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
        1.1.1 PAE 作为全面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重要新指标
        1.1.2 PAE 产生机理
        1.1.3 PAE 检测方法
        1.1.4 影响 PAE 因素
        1.1.5 联合 PAE 的意义
    1.2 抗菌药物防突变浓度的研究进展
        1.2.1 MPC 的概念
        1.2.2 MPC 的理论依据
        1.2.3 MPC 的测定方法
    1.3 非质量效应压电传感器的发展与应用
        1.3.1 非质量效应压电传感理论的发展
        1.3.2 非质量效应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1.4 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的发展
        1.4.1 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的提出
        1.4.2 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的响应原理和应用
        1.4.3 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的提出与应用
    1.5 论文构思及研究展望
第2章 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抗生素后效应的检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菌株
        2.2.2 培养基
        2.2.3 试剂
        2.2.4 仪器
        2.2.5 抗生素后效应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SPQC 法检测PAE 的实验原理
        2.3.2 MSPQC 法检测PAE
        2.3.3 MSPQC 法检测PAE 的实验结果与菌落计数法结果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联合抗生素后效应的测定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菌株
        3.2.2 培养基
        3.2.3 试剂
        3.2.4 仪器
        3.2.5 联合 PAE 的判断标准
        3.2.6 菌落计数法测定联合的 PAE
        3.2.7 MSPQC 法测定联合的PAE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SPQC 法检测联合PAE,并评价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的实验原理
        3.3.2 MSPQC 法检测联合的PAE
        3.3.3 MSPQC 法检测联用的PAE 结果和菌落计数法结果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防突变浓度的检测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菌株
        4.2.2 培养基和试剂
        4.2.3 仪器
        4.2.4 耐药突变菌株的筛选
        4.2.5 防突变浓度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标准菌株与耐药突变菌株频移曲线
        4.3.2 MSPQC 法检测MPC 的实验原理
        4.3.3 MSPQC 法检测MPC
        4.3.4 MSPQC 法检测MPC 结果和琼脂稀释法结果比较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作者相关论文题录

(9)乙酰甲喹在山羊和绵羊体内的药动学及其抗菌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药动学的基本理论
    1.2 喹恶啉类药物研究进展
        1.2.1 喹恶啉类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式
        1.2.2 喹恶啉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理
        1.2.3 喹恶啉类药物的药动学特征
        1.2.3.1 喹乙醇的药动学特征
        1.2.3.2 喹烯酮的药动学特征
        1.2.3.3 乙酰甲喹的药动学特征
        1.2.4 喹恶啉类药物在畜禽体内的残留
        1.2.4.1 喹乙醇在畜禽体内的残留
        1.2.4.2 喹烯酮在畜禽体内的残留
        1.2.5 喹恶啉类药物的应用
        1.2.5.1 喹乙醇的应用
        1.2.5.2 喹烯酮的应用
        1.2.5.3 乙酰甲喹的应用
        1.2.6 喹恶啉类药物的毒性作用
        1.2.6.1 喹恶啉类药物的中毒原因
        1.2.6.2 喹乙醇的毒性作用
        1.2.6.3 喹烯酮的毒性作用
        1.2.6.4 乙酰甲喹的毒性作用
        1.2.7 喹恶啉类药物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1.3 抗菌后效应研究进展
        1.3.1 抗菌后效应的作用机制
        1.3.1.1 抗生素后效应期亚抑菌浓度作用
        1.3.1.2 抗生素后白细胞效应
        1.3.1.3 适应性耐药
        1.3.2 几类常用药物的 PAE
        1.3.2.1 β-内酰胺类
        1.3.2.2 氨基糖苷类
        1.3.2.3 大环内酯类
        1.3.2.4 氟喹诺酮类
        1.3.2.5 其它抗菌药物
        1.3.3 PAE 的研究方法
        1.3.3.1 基本原理
        1.3.3.2 体外研究方法
        1.3.3.3 体内研究方法
        1.3.3.4 体内 PAE 和体外 PAE 的关系
        1.3.4 影响 PAE 的因素
        1.3.4.1 抗菌药物种类
        1.3.4.2 抗菌药物浓度和接触时间
        1.3.4.3 细菌种类及接种量
        1.3.4.4 不同的方法或计算公式测定 PAE
        1.3.4.5 抗菌药物的联用
        1.3.5 PAE 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 乙酰甲喹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仪器
        2.1.1.2 供试药品
        2.1.1.3 实验动物
        2.1.2 试验方法
        2.1.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2.1.2.2 山羊给药方法及采血时间
        2.1.2.3 血清样品处理
        2.1.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2.5 精密度的测定
        2.1.2.6 回收率的测定
        2.1.2.7 山羊血清中乙酰甲喹的浓度测定
        2.1.2.8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2.2 乙酰甲喹液相色谱图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4 精密度结果
        2.2.5 回收率结果
        2.2.6 血药浓度实测结果
        2.2.7 药物动力学方程
        2.2.8 药物动力学参数
    2.3 讨论
        2.3.1 测定方法的建立
        2.3.2 乙酰甲喹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仪器
        3.1.1.2 供试药品
        3.1.1.3 实验动物
        3.1.2 试验方法
        3.1.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3.1.2.2 绵羊给药方法及采血时间
        3.1.2.3 血清样品处理
        3.1.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2.5 精密度的测定
        3 1.2.6 回收率的测定
        3.1.2.7 绵羊血清中乙酰甲喹的浓度测定
        3.1.2.8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3.2.2 乙酰甲喹液相色谱图
        3.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3.2.4 精密度结果
        3.2.5 回收率结果
        3.2.6 血药浓度实测结果
        3.2.7 药物动力学方程
        3.2.8 药物动力学参数
    3.3 讨论
        3.3.1 测定方法的建立
        3.3.2 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乙酰甲喹对几种常见菌抗菌后效应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仪器
        4.1.1.2 药品与试剂
        4.1.1.3 菌株
        4.1.2 方法
        4.1.2.1 培养基的制备
        4.1.2.2 药物原液的配制
        4.1.2.3 菌株的接种与培养
        4.1.2.4 乙酰甲喹的 MIC 测定
        4.1.2.5 体外 PAE 的测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抗菌活性测定
        4.2.2 体外 PAE 的测定
    4.3 讨论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海洋抗生物质吲哚-2,3-二酮抗菌及抗炎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海洋活性物质吲哚-2,3-二酮抗菌作用
    1.1 吲哚-2,3-二酮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1.2 吲哚-2,3-二酮体外杀菌实验研究
第二章 海洋活性物质吲哚-2,3-二酮抗真菌作用
    2.1 吲哚-2,3-二酮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研究
    2.2 吲哚-2,3-二酮Ⅰ期临床试验研究
    2.3 吲哚-2,3-二酮临床疗效观察
第三章 海洋活性物质吲哚-2,3-二酮抗炎作用
    3.1 吲哚-2,3-二酮抗炎药效学研究
第四章 吲哚-2,3-二酮的安全性评价
    4.1 急性毒性试验
    4.2 灌胃吲哚-2,3-二酮对血液、脏器的安全性评价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的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开环反应构建新型高性能阳离子抗菌高分子材料[D]. 王安治.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2014-2019年恩施某三甲医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耐药性分析[D]. 郑颖怡.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急诊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 赵晓东,吕传柱,于学忠,刘红升,刘双庆. 中国急救医学, 2020(11)
  • [4]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D]. 田莉莉. 吉林大学, 2020(01)
  • [5]细菌性肺炎儿童下呼吸道痰培养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J]. 王海岛,林映,郑俊刚.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6]安普霉素及其联合用药对三种细菌PAE的研究[D]. 黄宝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09)
  • [7]医院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含量与传播及其指示菌耐药性的分子鉴定[D]. 亓春花.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8]多通道串联式压电传感器用于抗生素后效应和防突变浓度的研究[D]. 王洪燕. 湖南大学, 2008(09)
  • [9]乙酰甲喹在山羊和绵羊体内的药动学及其抗菌后效应研究[D]. 黄勇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10]海洋抗生物质吲哚-2,3-二酮抗菌及抗炎作用的研究[D]. 黄霞. 青岛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后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