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新的国家标准内容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江嘉运,陈立军[1](2002)在《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实施水泥新国家标准后 ,水泥强度明显下降。本文对水泥颗粒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 ,分析了对水泥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强度等性能的影响
韦亮光,余晓阳[2](2003)在《水泥新标准在我区实施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该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671-1999idtISO679:1989,对我区实施水泥新标准后水泥行业的基本情况和产品质量作了回顾与展望,分析了采用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后对我区水泥工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区水泥行业要以实施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为契机,促进我区水泥工业的发展,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及水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以期更好的抓住机遇与国际接轨,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
赵晨[3](2012)在《基于Crashview的道路交通事故仿真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道路交通供需矛盾和交通安全系统性矛盾日益突出,道路交通事故总量逐年增加。传统道路交通事故分析计算方法对肇事车辆运动轨迹及行驶速度的判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分析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均不高,事故处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随着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使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再现技术应用于事故分析处理领域成为可能,为实际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国家标准《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PC-CRASH和Crashview的车速计算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深入讨论了PC-CRASH和Crashview的理论计算模型、事故计算过程及软件实用性,重点比对了两套软件的操作过程、车辆加载、场景绘制、参数输入及输出结果,利用可精确控制条件下的5起实车碰撞试验数据验证了车对车碰撞解析计算模型的碰撞车速计算精度以及模拟再现的准确性,采用模拟检测法和现场行车试验法测量不同路面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附着系数,运用控制变量法定量界定了路面附着系数偏差对Crashview碰撞车速计算精度引起的误差程度,得到了适用于Crashview的不同路面附着系数推荐值。此外,实现了Crashview对6种典型事故形态案例的二维过程重构和三维模拟再现。
朱学安[4](2007)在《《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新标准内容变化、特点及实施的策划》文中认为《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审查,最终形成了报批稿报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和实施。该标准替代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李端乐[5](2018)在《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清洁燃煤技术的发展,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因其高效、低污染及清洁生产的优势,在火力发电领域迅速发展。由于燃烧温度较低,原状循环流化床粉煤灰(Raw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y ash,简称RCFA)与普通粉煤灰的形成机理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两者的物化特性存在巨大差异,但也具有火山灰活性,甚至具有自硬性,可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物化特性通常很差(如表面疏松多孔、高硫高钙等),引起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和后期膨胀的问题,对粉煤灰等工业废渣进行机械粉磨细化能够显著改善其颗粒表面性质、提高水化活性及其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尤其超细粉煤灰、超细矿渣粉等已在水泥混凝土中被广泛应用。为改善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本论文以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细粉磨处理,在分析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Ultrafin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ly ash,简称UCFA,D50<5μm)水泥的流变性能、水化与硬化性能及体积变形特性等,并探讨其对水泥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超细粉磨显著改善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颗粒形貌和孔隙结构,提高堆积密度和粉体流动性,降低其需水量比;超细粉磨破坏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部分晶体有序结构,增加晶格缺陷,从而提升了其中活性硅铝的溶出速率,使得火山灰活性增强,促进水化产物生成以及微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其胶凝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2)超细粉磨使得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与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对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流动性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但未改变浆体的流体模型(宾汉姆模型);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颗粒分布是影响流变性能的主要因素,超细粉磨改善了颗粒表面粗糙度和多孔结构,有利于系统内自由水含量的增加,有效改善了水泥浆体触变性;在10wt%掺量时,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颗粒的De降低,n值增大,浆体屈服应力τ0和塑性粘度η均下降,新拌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得到改善,水泥浆体触变性最小。(3)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使水泥水化诱导期延长,第二放热峰推迟,峰值降低,峰宽变宽,超细粉磨改善了这一现象,提高总放热量;超细粉磨使得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化程度提高,水化速率更快,水化产物更多,硬化浆体结构更加致密,对强度的贡献率更高,尤其是对后期强度的提高显著。(4)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体积膨胀率随着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膨胀率曲线复合对数函数模型:F(t)=a-bln(t+c)超细粉磨促进Ⅱ-硬石膏的溶解,加速Ⅱ-CaSO4转变为CaSO4?2H2O的进程,加速早期膨胀释放,提升了Ⅱ-硬石膏总溶出量,降低总膨胀率;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在不同龄期膨胀的来源不同:3d-主要是钙铝相与SO42-生成的钙矾石,及Ⅱ-CaSO4转变为CaSO4?2H2O发生的膨胀,28d-主要是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铝的溶出生成延迟钙矾石及Ⅱ-CaSO4转变为CaSO4?2H2O过程中发生的膨胀,长期-主要以循环流化床粉煤灰颗粒内核的CaO裸露转为化CH发生的膨胀;循环流化床粉煤灰颗粒结构与中心为CaO内核、中间为无定型物和表层富集Ⅱ-硬石膏的理想颗粒模型类似。(5)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对复合水泥的强度有较好改善作用,尤其是后期,小幅度增加水泥需水性和凝结时间,掺量不宜大于20%,5%时最优;在UCFA:RCFA:石灰石粉=60:25:15比例下,可制备优良的复合矿物掺和料,其需水量比97.5%,7d和28d活性指数为74.1%和91.1%,30%掺量内,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没有变化,减少1h坍落度损失,和易性良好;后期强度没有影响。
仲启偕[6](2008)在《简论水泥新标准实施对混凝土砌块(砖)企业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以下简称:水泥新标准)将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作为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水泥新标准肯定会在所有的水泥厂得到贯彻实施。
姚燕[7](2001)在《水泥新标准及其实施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马骁[8](2012)在《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硅酸盐水泥的大量生产而引发的粉尘及有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是本课题组以绿色环保胶凝材料结合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而开发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材料。该材料既满足节能、低排放等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具有优良的性能。本文围绕无机聚合物水泥及其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这一课题,系统地研究了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制备与性能优化,并针对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提出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对其拌合物性能及硬化后混凝土的微细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分析了水胶比、轻骨料体积分数、养护龄期等因素对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将无机聚合物水泥与轻骨料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利用轻骨料混凝土的材料特点来解决阻碍碱激发胶凝材料推广应用的碱骨料反应问题,这不仅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无机聚合物水泥的碱骨料反应隐患,而且开辟了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新领域。2.提出利用多元复合粉体对无机聚合物水泥进行性能优化,以粒化高炉矿渣粉为主要成分,复合以偏高岭土和粉煤灰,根据它们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速度与反应产物的互补,充分填充内部孔隙,使硬化后浆体更加致密,达到优化性能的目的。3.基于多元复合矿粉的无机聚合物水泥净浆,较单一组分或二元复合矿粉净浆,不仅标准稠度用水量及需水量较低,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水效果。多元复合矿粉净浆的流动度随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4.根据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特点,结合现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验提出配合比设计新方法。根据无机聚合物水泥净浆微观结构及实验数据,建立水胶比与无机聚合物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关系模型。根据紧密堆积模型(CPM)并通过计算,来解决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最佳砂率问题。5.对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进行较系统的力学性能研究,给出的应力-应变曲线模型与实测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较好。实验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优于矿渣硅酸盐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6.对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研究,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在半浸泡实验、全浸泡实验及干湿循环实验条件下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优于矿渣硅酸盐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
沈信树[9](1981)在《在执行水泥新标准中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水泥新标准制订工作是从1972年开始的,直至1977年8月在长沙市召开了水泥国家标准审议会才通过草案。虽然花了几年时间,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做了很多的工作,又经过慎重的审议,但仍然没有能预计到软硬练实测强度的全国平均值的比值会逐年变化。例如1979年的比值比1975年、1976年的提高了,这似乎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现
姚燕[10](2001)在《实施水泥新标准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二、水泥新的国家标准内容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新的国家标准内容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引出 |
1.1 水泥新国家标准简介 |
1.2 存在的问题 |
2 问题剖析 |
2.1 改善熟料矿物组成比例 |
2.2 产品细度应有较大提高 |
3 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
3.1 试验分析 |
3.2 几个问题的讨论 |
4 水泥颗粒分布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1 工作性能 |
4.2 抗压强度 |
5 结束语 |
(3)基于Crashview的道路交通事故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
1.1.2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鉴定工作现状 |
1.1.3 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分析鉴定质量的关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事故再现车速计算理论模型研究 |
2.1 典型交通事故车速计算理论研究 |
2.1.1 典型交通事故车速计算模型 |
2.1.2 实车碰撞试验验证及实用性分析 |
2.2 PC-CRASH 事故再现理论研究 |
2.2.1 PC-CRASH 碰撞仿真计算模型 |
2.2.2 PC-CRASH 事故再现过程分析 |
2.3 Crashview 事故再现理论研究 |
2.3.1 Crashview 碰撞仿真计算模型 |
2.3.2 Crashview 事故再现过程分析 |
第三章 基于 PC-CRASH 和 Crashview 的事故再现分析研究 |
3.1 PC-CRASH 和 Crashview 事故再现操作 |
3.1.1 操作步骤 |
3.1.2 车辆加载 |
3.1.3 事故场景绘制 |
3.1.4 模拟计算操作 |
3.1.5 计算结果输出 |
3.2 模拟再现特征参数分析 |
3.2.1 PC-CRASH 模拟再现特征参数分析 |
3.2.2 Crashview 模拟再现特征参数分析 |
3.2.3 特征参数分析比对 |
3.3 模拟再现计算精度分析 |
3.3.1 碰撞计算车速实车碰撞试验验证 |
3.3.2 模拟再现轨迹实车碰撞试验验证 |
3.4 PC-CRASH 和 Crashview 实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Crashview 的参数敏感度分析研究 |
4.1 路面附着系数影响因素 |
4.2 路面附着系数试验研究 |
4.2.1 路面附着系数测试方法 |
4.2.2 路面附着系数模拟检测试验 |
4.2.3 路面附着系数现场行车试验 |
4.3 路面附着系数敏感度研究 |
4.3.1 路面附着系数偏差的误差界定 |
4.3.2 路面附着系数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rashview 事故再现案例分析 |
5.1 汽车对汽车碰撞事故案例分析 |
5.1.1 事故概况 |
5.1.2 事故现场数据输入 |
5.1.3 事故再现分析 |
5.2 汽车碰撞自行车事故案例分析 |
5.2.1 事故概况 |
5.2.2 事故再现分析 |
5.3 汽车碰撞行人事故案例分析 |
5.3.1 事故概况 |
5.3.2 事故再现分析 |
5.4 摩托车碰撞摩托车事故案例分析 |
5.4.1 事故概况 |
5.4.2 事故再现分析 |
5.5 汽车坠车事故案例分析 |
5.5.1 事故概况 |
5.5.2 事故再现分析 |
5.6 三车碰撞事故案例分析 |
5.6.1 事故概况 |
5.6.2 事故再现分析 |
5.7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5)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自身特性 |
1.2.2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对水泥工作性的影响 |
1.2.3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对水泥水化与硬化性能的影响 |
1.2.4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对水泥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1.2.5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用作辅助胶凝材料存在的问题 |
1.3 粉煤灰超细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超细粉煤灰制备工艺与应用 |
1.3.2 超细粉体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
1.4 课题提出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基准水泥 |
2.1.2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 |
2.1.3 煤粉炉粉煤灰、矿粉与石灰石粉 |
2.1.4 石膏 |
2.1.5 减水剂 |
2.1.6 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球磨细灰的制备方法 |
2.2.2 细度、比表面积与孔隙结构的测定 |
2.2.3 颗粒级配的测定 |
2.2.4 休止角与堆积密度的测定 |
2.2.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 |
2.2.6 X射线衍射仪(XRD) |
2.2.7 溶出性特征的测定 |
2.2.8 化学活性的测定 |
2.2.9 水泥新拌浆体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
2.2.10 需水量比的测定 |
2.2.11 聚合物吸附量测定 |
2.2.12 流变性能的测定 |
2.2.13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与安定性的测定 |
2.2.14 强度的测定 |
2.2.15 水泥净浆线性膨胀率的测定 |
2.2.16 化学结合水的测定 |
2.2.17 热重分析(DSC-TG) |
2.2.18 水化热的测定 |
2.2.19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 |
2.2.20 压汞仪(MIP) |
2.2.21 硫酸根离子溶出率的测定 |
3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
3.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粉体特性 |
3.1.1 颗粒尺寸与粒径分布 |
3.1.2 颗粒形貌与孔隙结构 |
3.1.3 堆积密度与粉体流动性 |
3.2 超细粉磨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机械力化学作用 |
3.3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特征 |
3.3.1 需水量比 |
3.3.2 Si、Al溶出特征 |
3.3.3 化学活性 |
3.3.4 活性指数 |
3.3.5 自硬性 |
3.4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石灰体系的水化特性 |
3.4.1 水化放热规律 |
3.4.2 硬化浆体的矿物组成 |
3.4.3 硬化浆体的微观形貌 |
3.4.4 力学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4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流变性研究 |
4.1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净浆流动度 |
4.1.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流动度的影响 |
4.1.2 减水剂类型对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4.1.3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细度对减水剂吸附作用的影响 |
4.2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浆体的流变性 |
4.2.1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浆体的流体类型 |
4.2.2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堆积密度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4.2.3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粒度分布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4.2.4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表面形貌对流变特性的影响 |
4.3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浆体的触变性 |
4.4 本章小结 |
5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水化与硬化性能研究 |
5.1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力学性能 |
5.1.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2 掺不同细度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力学性能对比 |
5.2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水化热 |
5.2.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
5.2.2 掺不同细度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水化热对比 |
5.3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硬化浆体的水化产物 |
5.3.1 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 |
5.3.2 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 |
5.4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硬化浆体的水化程度 |
5.4.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掺量对泥的CH及化学结合水含量的影响 |
5.4.2 掺不同细度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CH及化学结合水含量对比 |
5.5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硬化浆体的孔结构 |
5.5.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 |
5.5.2 掺不同细度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硬化浆体的孔结构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体积稳定性研究 |
6.1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净浆线性膨胀率 |
6.1.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净浆线性膨胀率的影响 |
6.1.2 掺不同细度超细CFB粉煤灰水泥的线性膨胀率对比 |
6.2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净浆线性膨胀速率f(t)的推导计算 |
6.2.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净浆的线性膨胀速率的推导计算 |
6.2.2 拟合方程中常数的意义 |
6.2.3 膨胀速率方程的应用 |
6.3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SO_4~(2-)溶出规律 |
6.3.1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硫存在的形式 |
6.3.2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细度对SO_4~(2-)溶出的影响 |
6.3.3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中SO_4~(2-)的溶出规律对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6.4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膨胀机理分析 |
6.4.1 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膨胀的来源 |
6.4.2 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不同龄期的水化产物类型 |
6.4.3 外掺Ⅱ-硬石膏对粉煤灰水泥膨胀的影响 |
6.4.4 外掺过烧石灰对粉煤灰-水泥膨胀的影响 |
6.4.5 掺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膨胀机理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7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复合水泥的性能优化 |
7.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对复合水泥性能的影响 |
7.1.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UCFA)复合水泥的性能 |
7.1.2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UCFA+RCFA)复合水泥的性能 |
7.1.3 粉煤灰(UCFA+PFA)复合水泥的性能优化 |
7.2 化学外加剂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复合水泥的化学活化 |
7.2.1 多元醇胺(酯)类小分子有机物 |
7.2.2 无机盐与碱类无机物 |
7.2.3 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复合水泥专用外加剂的制备 |
7.3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复合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
7.3.1 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复合矿物掺合料的制备 |
7.3.2 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复合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中英文符号对照表 |
(7)水泥新标准及其实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六大水泥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
1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改为GB/T17671-1999方法 |
2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 |
3强度龄期与各龄期强度指标设置 |
4.其它方面的修订 |
二在六大通用水泥标准中ISO方法为强制性方法 |
三应修订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
四与水泥使用有关的规范标准应修订 |
五齐心协力确保水泥新标准的贯彻实施 |
(8)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聚合物水泥及其混凝土简述 |
1.1.1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概念 |
1.1.2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命名与分类 |
1.2 无机聚合物水泥及其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净浆性能 |
1.2.2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制备 |
1.2.3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配合比 |
1.2.4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力学性能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2.1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制备 |
2.1.1 制备思路 |
2.1.2 无机聚合物水泥体系的构成 |
2.1.3 无机聚合物水泥原材料及实验参数的优选原则 |
2.2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净浆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
2.2.1 实验方案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激发剂对矿渣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分析 |
2.2.4 铝硅酸盐材料对无机聚合物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性能优化与制备方案 |
2.3.1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性能优化 |
2.3.2 无机聚合物水泥的制备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机聚合物水泥新拌净浆的性能研究 |
3.1 无机聚合物水泥净浆结构的形成过程与机理分析 |
3.1.1 净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
3.1.2 净浆内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原理 |
3.1.3 扩散双电层的厚度 |
3.1.4 净浆内凝聚结构的形成 |
3.2 新拌净浆的流动性研究 |
3.2.1 新拌净浆的需水性与保水性 |
3.2.2 单位用水量对新拌净浆流动性的影响 |
3.2.3 碱性激发剂对新拌净浆流动性的影响 |
3.3 新拌净浆的凝结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单位用水量对新拌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3.3.2 碱性激发剂对新拌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研究 |
4.1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配制原理 |
4.1.1 配制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法则 |
4.1.2 材料用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1.3 骨料紧密堆积与颗粒级配的关系 |
4.2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 |
4.2.1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一般方法 |
4.2.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
4.2.3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微细观结构研究 |
5.1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1.1 实验方案 |
5.1.2 半浸泡实验条件下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1.3 全浸泡实验条件下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1.4 干湿循环实验条件下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2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微细观结构 |
5.2.1 反应产物的组成分析 |
5.2.2 微观形貌与界面分析 |
5.2.3 硬化浆体的孔结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
6.1 新拌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 |
6.1.1 实验方案 |
6.1.2 实验结果 |
6.1.3 分析与讨论 |
6.2 单轴应力状态下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6.2.1 实验概况 |
6.2.2 实验结果 |
6.2.3 分析与讨论 |
6.3 无机聚合物水泥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6.3.1 实验概况 |
6.3.2 实验结果 |
6.3.3 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水泥新的国家标准内容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泥颗粒分布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江嘉运,陈立军. 建筑技术开发, 2002(11)
- [2]水泥新标准在我区实施的回顾与展望[J]. 韦亮光,余晓阳. 标准计量与质量, 2003(11)
- [3]基于Crashview的道路交通事故仿真分析研究[D]. 赵晨. 长安大学, 2012(07)
- [4]《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新标准内容变化、特点及实施的策划[J]. 朱学安. 中国水泥, 2007(05)
- [5]掺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水泥的特性研究[D]. 李端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6]简论水泥新标准实施对混凝土砌块(砖)企业的影响[J]. 仲启偕.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008(03)
- [7]水泥新标准及其实施影响[J]. 姚燕. 中国建材科技, 2001(02)
- [8]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马骁. 中南大学, 2012(03)
- [9]在执行水泥新标准中的几个问题[J]. 沈信树. 冶金建筑, 1981(02)
- [10]实施水泥新标准主要内容及其影响[J]. 姚燕. 中国建材,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