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离制备高纯度中性木低聚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1](2021)在《基于纳滤-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麦芽糖基-β-环糊精》文中提出麦芽糖基-β-环糊精(Maltosyl-β-cyclodextrin,M-β-CD)是麦芽糖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的C-6通过α-1,4糖苷键链接而成的糖分支环糊精。与β-CD相比,M-β-CD具有更低的溶血活性、更高的水溶性和更优的包埋性能以及靶向作用等优点,在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目前,M-β-CD的制备工艺经过优化后,产物转化率已提高至50%以上,但是仍然不能规模化生产,其原因是分离成本过高。本研究旨在利用膜分离耦合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对M-β-CD进行分离纯化,优化并得到膜分离最佳的分离工艺参数以及HSCCC最适溶剂体系,获得高纯度M-β-CD,为M-β-CD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依据。首先以M-β-CD生产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底物——麦芽糖和β-CD的混合溶液为模型溶液,探索了不同孔径大小的卷式纳滤膜对M-β-CD生产体系中杂质的的分离能力,并最终选择了1000 Da的1812型聚酰胺纳滤膜研究对M-β-CD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确定了膜分离最佳条件为:操作压力0.4 MPa,料液温度40℃,物料浓度10%时,膜通量为10.2 L/m2 h,此时麦芽糖和β-CD分离效果最好,对麦芽糖的截留率为35.79%,对β-CD的截留率为95.81%。循环操作可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考察循环体积因子以及循环次数对提高M-β-CD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因子为1.3时,循环4次时,麦芽糖浓度由74.95%减少到26.91%,M-β-CD浓度则由9.51%提高到31.05%。以上结果表明,纳滤法可用于初步纯化M-β-CD,从而提高M-β-CD的制备效率并降低预处理成本。其次,以M-β-CD制备体系中的三种组分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为指标,探索了适于HSCCC分离的PEG-无机盐溶剂体系的分离条件。考察了PEG分子量及浓度、无机盐种类及浓度对麦芽糖、β-CD、M-β-CD分配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麦芽糖、β-CD、M-β-CD的分配系数也随之上升,并且对同一PEG分子来说,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随之减小;此外筛选出最佳盐离子类型为磷酸钾,在PEG400-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水(2.5:0.75:0.75:6,w/w/w/w)的条件下,麦芽糖、β-CD、M-β-CD的分配系数为2.65、0.32、1.23,在HSCCC的最佳分离范围内,以此为溶剂体系分离经纳滤处理的样品,M-β-CD的纯度为70.64%。最后研究了乙醇-无机盐溶剂体系分离M-β-CD的可行性及分离条件。以醇盐溶液作为溶剂体系,通过测定M-β-CD、β-CD和麦芽糖在上下相的分配系数,发现磷酸二氢钠作为M-β-CD分离的盐,丙酮作为改善两相分离时间的改性剂时,M-β-CD、β-CD和麦芽糖三者的分配系数差异最大,且相分离时间小于30 s;采取30%磷酸二氢钠-乙醇-丙酮(6:2:1.5,v/v/v)为溶剂体系,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进行HSCCC分离,收集流出液,并鉴定其纯度,发现M-β-CD的最高纯度为93.2%,固定相保留率为60%。以上结果表明,HSCCC在M-β-CD的分离纯化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隋明,周文,谢慧蓉,李俊儒,张凤英[2](2020)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木二糖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木二糖是低聚木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S-Ca树脂、ZA-Ca树脂、分子筛、P-Ca树脂、Na+树脂、L-Na树脂对木二糖的静态吸附与解吸的比较,在筛选出一种具有较高吸附率与解吸量树脂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洗脱流速下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梯度洗脱对木二糖洗脱量、纯度、得率的影响及最优流速下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等梯度洗脱对木二糖洗脱量、纯度、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Na树脂是几种树脂中分离纯化木二糖的最佳树脂,最佳参数:流速为0.8 BV,经过2 BV的1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的木二糖、总得率和总纯度分别为4.78 mg, 62.8%和5.7%。
洪雅雯[3](2020)在《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文中认为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为野生珍稀食用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东南地区。该菌富含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关于其研究日益增多。多糖是鸡枞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目前对鸡枞菌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溶性多糖的生理活性,却少见水溶性多糖分子结构以及非水溶性多糖结构和活性的相关报道。几丁质是食用菌非水溶性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甲壳动物几丁质在提取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而食用菌原料易得,提取几丁质条件更为温和,产物性质也更为稳定,因此食用菌几丁质有可能成为甲壳动物几丁质的替代产品。本文以贵州鸡枞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水溶性多糖WSP和非水溶性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并从WSP中分离中性多糖组分NWSP以及从CGC中分离非水溶性葡聚糖ISP-3,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四者的结构、性质和生理活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提取并纯化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WSP,采用气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刚果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同时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亚铁离子螯合率等为指标,考察WS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三个因素对水溶性粗多糖得率均影响显着,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提取温度。水溶性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 h、液料比31:1 m L/g,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的理论值为15.21%。以优化条件提取并纯化后得到水溶性多糖WSP,得率为1.32%,其中总糖、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6.04%、6.69%、2.15%、4.92%。WSP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8.72:24.41:1。WSP为非均质多糖,其中至少含有三个组分,数均分子量分别为303823、1767和844 Da,其中高分子量组分为主要组分,而且WSP分子中可能含有吡喃糖环、β型糖苷键和螺旋结构。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WSP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清除率最高分别为73.38%、53.50%、86.07%。2、将水溶性多糖WSP经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组分分离,在利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对均一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WSP分离得到NWSP、ACWSP-1、ACWSP-2、ALWSP等四个组分,但仅有中性多糖组分NWSP为均一组分,并将其用于后续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NWSP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构成,二者摩尔比为1:3.09,数均分子量为9636 Da,分子结构的重复单元为→2-α-L-Fucp-1→(6-α-D-Galp-1)3→。同时,NWSP分子不是单链结构,而是呈多链盘曲缠绕或连接成环的形态。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为79.01%。但其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相对较弱,吸光度或清除率最大值分别为0.55、35.42%、37.64%。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不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因此NWSP可能不具有免疫活性。NWSP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结肠癌细胞SW480、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10.57%、15.24%、7.40;对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具有微弱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为24.13%。3、将鸡枞菌子实体水提残渣经脱蛋白、脱盐、脱色处理后,提取具有较高纯度的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采用元素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光谱法、13C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和性质,同时以抗模拟胃液水解率、抗α-淀粉酶水解率以及益生菌增殖率等指标考察其益生元活性。CGC得率为13.46%,其中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为3.99%、0.11%和1.31%,残余金属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钠、铁、钙、铝、镁等。CGC中葡聚糖和几丁质摩尔比为1:1.17,几丁质含量较高,且CGC中氮元素含量为3.34%,由此计算得到几丁质含量为48.43%。CGC与虾壳几丁质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几丁质的特征基团在CGC各相关谱图中均有所显示,几丁质构型为α型,但CGC与海带多糖的相似性不明显。经计算,CGC结晶度指数为64.81%,脱乙酰度为34.60%,二者分别低于和高于虾壳几丁质。CGC降解峰值温度和吸热峰焓变值分别为314.88℃和-55.31 J/g,略低于虾壳几丁质,即CGC热稳定性弱于虾壳几丁质。此外,WSP和CGC对胃液和α-淀粉酶均具有一定抗性,但CGC抗性更强,水解度最高时分别仅为1.34%和1.01%。二者对两岐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粪肠球菌增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并能促进三种菌代谢产酸,因此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益生元活性。4、利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乙酸溶液从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中分离多种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方法和仪器分析含量最高的组分ISP-3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ISP-3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并含有微量甘露糖、半乳糖以及少量未被完全分离的几丁质。该分子可能含有β型糖苷键,并且可能是主链主要由糖基→6-D-Glcp-1→构成,兼有→4-D-Glcp-1→和→4,6-D-Galp-1→,并在半乳糖基(→4,6-D-Galp-1→)处连有→3-D-Manp-1→支链的复杂多糖分子。此外,ISP-3热降解过程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分别为284.18℃、325.93℃和355.75℃。
郜茜[4](2019)在《人乳寡糖的衍生化分离制备、再生及质谱结构分析》文中指出人乳寡糖(HMOs)是母乳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促进婴幼儿神经发育、免疫调节及肠道菌群平衡维持等功能。但HMOs包含有不同种类的寡糖分子,且相同分子量寡糖的多种同分异构体混合存在,阻碍了不同寡糖单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能够分离制备人乳寡糖单体且能保留其天然结构的方法。本文以麦芽糊精为标准品,基于肼类试剂与还原性寡糖的可逆肼化学反应建立了一种寡糖衍生化分离制备及再生还原性寡糖单体的方法,并且通过此方法,进一步分离经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石墨碳层析柱获得的中性寡糖与酸性寡糖组分,制备了不同的还原性人乳寡糖单体。最后结合衍生化手段以及质谱检测技术分析了人乳寡糖组成及结构。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并建立了一种还原性寡糖衍生化分离制备和还原性寡糖单体再生的方法。对于还原性寡糖混合物,在常温弱酸条件下与肼类试剂发生成腙反应,使天然寡糖带上荧光/紫外标签,然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得到分离度较高的寡糖单体组分,寡糖单体组分在弱酸水溶液中70℃反应45min去除荧光标签,再生为还原性寡糖。通过此方法比较了七种肼类试剂对应的还原性寡糖衍生化产率和回收产率,结果表明苯磺酰肼(BSH)是最适合用于后续还原性寡糖单体制备的衍生化试剂,其次为吉拉德试剂P。应用此方法成功制备出14种还原性麦芽糖单体和11种鸡蛋白蛋白N-糖链单体,没有副产物的形成。2、建立了人乳寡糖初步分离纯化的方法。首先利用DEAE-52阴离子层析柱得到中性和酸性寡糖组分、再用石墨碳层析柱从中性寡糖组分中去除乳糖;用透析袋除去酸性寡糖组分中的盐。该方法可简单、快速、高效的将人乳寡糖粗品分离为中性和酸性寡糖组分。此外,基于MALDI-TOF-MS检测技术,结合Girard试剂P与还原性寡糖的靶点衍生化方法和特异性的唾液酸衍生化方法(区分α2,3-和α2,6-连接的唾液酸异构体寡糖)对分离纯化后获得的中性寡糖与酸性寡糖分别进行质谱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成熟乳汁中共存在63条寡糖,其中,中性寡糖共36条,岩藻糖基化的寡糖有28条;酸性寡糖共27条,其中,以α2,3-连接的单唾液酸寡糖共8条,双唾液酸寡糖共2条;以α2,6-连接的单唾液酸寡糖共10条,双唾液酸寡糖共2条;同时被α2,3-唾液酸和α2,6-唾液酸修饰的双唾液酸化寡糖共5条。3、通过还原性寡糖衍生化分离制备、再生的方法分别对中性寡糖和酸性寡糖进一步分离,制备还原性人乳寡糖单体。经HILIC-HPLC分离,共获得10种丰度较高的中性寡糖单体组分,8种酸性寡糖单体组分;分离后获得的10种中性寡糖组分再分别进行PGC-HPLC分离及再生,共获得17种还原性中性寡糖单体组分。这17种寡糖单体组分分别经全甲基化MSn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9种不同结构的寡糖分子,它们分别为2’-FL、3’-FL、GL、DFL、LNT、LNnT、LNFPⅡ、LNFPⅢ、LNFPⅤ、LNnDFHⅠ、LNnDFⅡ、LNDFⅠ、LNDFⅡ、LNH、MFLNnH、MFLNH、DFpLNnH、DFpLNH和DFLNnH。
马璇[5](2019)在《草石蚕水苏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唇形科水苏属植物草石蚕为原料,研究了草石蚕水苏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及活性炭柱层析精制得到高纯度水苏糖的方法,对水苏糖的抗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草石蚕总糖,并应用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对草石蚕总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研究单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草石蚕总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响应曲面法分析得到草石蚕总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15.70%,料液比1:10.28(g/mL),提取温度65.06℃,提取时间81.8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草石蚕总糖的提取率为63.66%,试验结果与模型高度拟合。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脱色试验,通过测定草石蚕水苏糖的蛋白质清除率、水苏糖保留率、脱色率从9种不同极性、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中初步筛选出纯化水苏糖的树脂AB-8,该树脂对草石蚕水苏糖的纯化效果较好,确定为最佳纯化树脂。AB-8大孔树脂纯化草石蚕水苏糖的最优工艺为:温度30℃,提取液浓度0.8g/mL,pH5,径高比1:4,流速2BV/h,在此最优条件下蛋白质清除率58.64%,水苏糖保留率82.51%,脱色率75.34%,经HPLC检测水苏糖的纯度为73.09%。活性炭柱层析精制水苏糖,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水苏糖集中在15%的乙醇洗脱液中,HPLC检测结果表明活性炭精制水苏糖纯度为87.01%。最后对水苏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用最佳工艺纯化后的草石蚕水苏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谢瑾[6](2018)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苏糖是唇形科水苏属植物中天然存在的非还原性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增殖肠道益生菌、抑制腐败菌生长,促进肠道蠕动等众多功能。同时,水苏糖具有天然、绿色、使用量低、无副作用的优点,其作为功能性食品的配料受到广泛关注,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开发价值。从天然原料中直接提取生产的水苏糖产品纯度较低,“杂糖”的存在降低了水苏糖的功能特性,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开发一种提高水苏糖纯度的新技术对于开拓水苏糖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建立一套提高水苏糖纯度的工艺技术,为高纯度水苏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本实验以干基草石蚕为原料,以总糖和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并确定最佳的复水时间为3 h,通过高温提取草石蚕获得水苏糖糖液,分别以黑曲霉、米曲霉、乳酸菌和乳杆菌为发酵菌株,对提取液进行发酵,以水苏糖保留率和蔗糖降解率筛选单菌发酵的菌株,研究表明,与乳酸菌相比,曲霉降解蔗糖的能力较强,但消耗果糖的能力较差,在曲霉菌发酵过程中易造成“果糖”堆积,而乳酸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能快速消耗果糖,但蔗糖利用率低。其中黑曲霉和乳酸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纯化水苏糖的潜力相对较高,黑曲霉发酵36 h后,水苏糖的保留率为91.23%,蔗糖的降解率为65.59%,乳酸菌在发酵36 h后,水苏糖保留率为94.33%,蔗糖降解率为28.39%,宜被选用作为发酵纯化的菌株。同时研究表明,果糖基转移酶与微生物发酵法联合纯化水苏糖不可行。基于各菌株对果糖、葡萄糖、蔗糖、水苏糖等的利用规律,选择合适的菌株组合进行混菌发酵,分析、优化混菌发酵工艺。研究显示,低接种量更有利于水苏糖纯化,最优的混菌发酵组合为0.01%黑曲霉和0.01%乳酸菌,混菌发酵纯化水苏糖的效果要优于单菌发酵。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钠能使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水解糖的速度和微生物消耗单糖的速度处于平衡状态,减缓了水苏糖的降解。同步发酵纯化水苏糖的效果优于滞后发酵,在发酵36 h后,同步发酵的水苏糖保留率高于滞后发酵的10.12%;严格控制发酵液pH在5.5-7.0,有利于减缓水苏糖的降解,且不影响蔗糖的发酵;相比静置发酵,摇床发酵可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及减缓糖化酶的作用,更有利于水苏糖的纯化;带渣发酵纯化水苏糖的效果好于传统提取液单独发酵,水苏糖不断溶出及草石蚕渣中残留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使微生物生长更协调。最后探究了活性炭、膜处理及离子交换树脂等纯化工艺,对糖液的脱色、脱蛋白和除盐效果影响。研究显示,高温高压提取草石蚕所得蛋白类物质多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其游离氨基酸组成中带电荷氨基酸占较高比例,经发酵后谷氨酸含量显着增加。活性炭脱色条件:1%添加量,55℃,90 min。D001型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D301型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最适宜水苏糖中杂质的去除。在料液温度为35℃,以3.77BV/H流速对提取液进行离交,蛋白和灰分脱除率高达93.70%、97.81%,脱色率达99.5%。草石蚕提取液冻干样中铁、铜含量较低。钠含量较高,但树脂对其脱除效率较好,脱除率高达98.57%。草石蚕提取液冻干样中富含酚酸类物质,经微生物发酵、活性炭脱色及树脂纯化后,这些酚酸类物质可全部吸附去除。草石蚕提取液经0.01%黑曲霉+0.01%乳酸菌混菌组合发酵36 h后,进行离心过滤、活性炭脱色、100 KDa膜包过滤,使用D001和D301树脂床串联离交,冷冻干燥后,样品水苏糖含量高达78.13%。
孙槐胜[7](2016)在《基于乳酸克鲁维酵母菌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绿色生产工艺开发》文中认为本文以乳糖为唯一原料,研究了利用透性化K.lactis细胞和游离β-半乳糖苷酶分别催化乳糖制备低聚半乳糖(GOS),并利用K.lactis酵母发酵法进行纯化以制备高纯度GOS的生产工艺。为了简化提纯β-半乳糖苷酶的步骤,减少酶活损失,同时提高β-半乳糖苷酶的稳定性,以透性化K.lactis细胞催化乳糖合成GOS;为了解决GOS产品纯度不高的问题,开发了利用K.lactis细胞进行选择性发酵纯化GOS的新工艺;针对GOS纯度低、制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等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高纯度GOS的问题,开发了一套以乳糖为原料,K.lactis细胞为催化剂,批次循环生产高纯度GOS的生产工艺。本文主要结论如下:游离β-半乳糖苷酶耦合K.lactis制备高纯度GOS生产工艺:以乳糖为起始原料,利用商业游离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GOS;随后,利用K.lactis选择性去除反应液中的杂糖,最终获得高纯度GOS产品。合成步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37℃、pH 8.0、400 g/L乳糖浓度、加酶量30 U/g乳糖、反应时间2 h,此时GOS收率达到22.78%。纯化步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总糖浓度100 g/L,K.lactis酵母细胞加入量15 g/L,纯化处理时间为15 h,GOS纯度达到90%以上。透性化K.lactis制备GOS:透性化K.lactis细胞相比于游离β-半乳糖苷酶具有更高的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其催化乳糖合成GOS的最佳条件为:40℃,pH 8.0,400 g/L乳糖浓度,透性化K.lactis细胞加入量18.87 g/L,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GOS收率为35.0%,GOS选择性为46.6%,GOS最终生成浓度为130.1 g/L,乳糖最终转化率为71.5%。GOS的纯化:K.lactis细胞可以选择性发酵除去葡萄糖、半乳糖和乳糖,而不消耗GOS,经优化获得纯化条件为:初始总糖浓度100 g/L,初始K.lactis细胞浓度15 g/L,GOS纯度由35%提高到95%,同时获得副产物乙醇。批次生产高纯度GOS:透性化K.lactis细胞催化乳糖反应,重复使用14个批次后,GOS收率仍维持在35.0±2.5%,相比于固定在其他载体上的β-半乳糖苷酶具有更多优势,避免了破碎细胞后酶的纯化,减少了酶的损失,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规模制备。K.lactis细胞选择性发酵纯化,重复使用9个批次后,GOS纯度仅略有下降,仍达到75%以上。在GOS批次纯化过程中,生成的各批次乙醇浓度维持稳定(8.5g/L),且生成的乙醇可经低温蒸馏回收利用,实现了乙醇和高纯度GOS的同步生产。使用回收浓缩的乙醇和商业乙醇对新鲜K.lactis细胞和纯化9个批次后的K.lactis细胞进行透性化处理,酶活基本无变化。这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性能稳定的高纯度GOS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张洪宾[8](2014)在《利用棉籽壳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棉花年产量在世界上占据很大比重,因此其副产物棉籽壳资源极为丰富。棉籽壳中半纤维素含量在2428%,且棉籽壳中不含阿拉伯糖等杂糖,是制备高纯度低聚木糖较为理想的原料。本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以棉籽壳作为制备低聚木糖的原料,研究了木聚糖酶种类,高温处理时硫酸溶液浓度、高温处理时间,酶解温度、酶解过程中的pH、酶解时间等因素对低聚木糖得率的影响,同时还对低聚木糖的纯化及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棉籽壳作为制备低聚木糖的原料,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低聚木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高温处理时间36.0min、硫酸溶液浓度0.17%、酶解时温度为60℃、时间为20h、pH6.5。研究了不同种类树脂材料对低聚木糖的纯化效果,确定了最佳的纯化条件为:D301G型阴离子树脂与001*7型阳离子树脂相互结合的处理方式,其脱盐达到96%、脱色率达到98%。通过测定按1g/d连续进食棉籽壳低聚糖7d后的47位成年人各种肠道菌群数量,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0软件进行显着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低聚木糖对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菌落总数的增加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低聚木糖对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减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计算低聚木糖的益生元效果(PI值),其中最小PI值为1.32,平均PI值为2.15表明低聚木糖对人体有益生作用。通过分析低聚木糖对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对肠道内乳酸、乙酸含量的增加有显着的影响(p<0.05),对丙酸、正丁酸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着(p>0.05),因此从棉籽壳中提取的低聚木糖对人体肠道内有益菌尤其是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了利用棉籽壳生产低聚木糖的工艺技术,通过人体实验证实该低聚木糖对有益菌的生长和有害菌的抑制有显着的影响(p<0.01)。
荆丽荣[9](2014)在《酶法提取甜玉米芯中低聚木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甜玉米芯为原料,就甜玉米芯中木聚糖的提取和木聚糖酶的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木聚糖的提取采用蒸煮及果胶酶处理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蒸煮及酶解条件对木聚糖的提取率影响。木聚糖酶降解过程主要研究了不同的酶解条件对木二糖的得率的影响。木聚糖水解物采用凝胶层析法进行纯化,得到高木二糖含量的低聚木糖。试验主要内容如下:1、玉米芯的预处理:玉米芯经脱水处理后粉碎、精磨,然后酸处理后加热提取,考察了精磨粒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对预处理的影响,通过蒽酮比色,以总糖的得率为指标,最终确定120目、温度110℃,提取时间35min的条件下,可溶性糖的得率最高,可达53.17%。2、对甜玉米芯进行果胶酶水解。以水解温度、时间、pH、加酶量为单因素进行试验,最终的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为60℃,时间90min,溶液的pH值为5.0,加酶量在76U/g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2.398mg,果胶的水解度最大为45.98%。3、经预处理的甜玉米芯糊浆,分别就是否进行果胶酶酶解条件下的水蒸煮法提取木聚糖工艺进行研究。果胶酶酶解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工艺路线为:经果胶酶处理后的甜玉米芯糊浆经0.1%的稀硫酸浸泡24h,5000r/min离心20min,按料水比1:11加水,调节pH6后100℃水浴70min,得到木聚糖的提取率为60.95%;未进行果胶酶酶解的玉米芯糊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木聚糖的提取率39.12%。4、碱法提取甜玉米芯中的木聚糖,在NaOH浓度为15%、料水比1:16、作用温度为85℃,时间为180mmin时木聚糖的提取率最大,可达50.57%。5、以木二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木聚糖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149U/g,温度45℃,时间5.5h,pH4.9时,木二糖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得率为10.71%。6、利用活性炭、阴离子交换树脂、sevage法除蛋白以及葡聚糖凝胶层析技术对经木聚糖酶酶解后的低聚木糖进行分离纯化,最终低聚木糖糖液纯度(低聚木糖占总糖的量)大于90%,溶液中木二糖占低聚木糖的量可达90.45%,木二糖占总糖的含量为57.19%。
姜维[10](2011)在《麦芽糖色谱法分离提纯及结晶的研究》文中指出麦芽糖由其风味清香柔和、低甜度、耐热耐酸等优良性质,以及代谢不受胰岛素控制的生理特性,在食品加工和医药及保健品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麦芽糖还可作为结晶麦芽糖醇、麦芽糖脂肪酸酯等的生产原料,其应用价值日益增加,这也对麦芽糖的纯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麦芽糖是淀粉酶水解的主要产物之一,由液化a-淀粉酶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a-1,4糖苷键的作用方式决定了产品中不可避免地会混有一定含量的葡萄糖等其它糖分,降低了产品的纯度,并且对后续结晶过程有抑制作用。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色谱法对麦芽糖和葡萄糖进行分离,旨在选出一种适宜于分离麦芽糖和葡萄糖的树脂填料。此外,进行了结晶麦芽糖的试制,以了解和掌握麦芽糖的结晶性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富麦芽糖组分中麦芽糖纯度、麦芽糖收率以及富麦芽糖组分回收率为主要指标,分别采用经过钙化转型处理的凝胶型树脂732、C107、C108、C110、C100/6100H,以及大孔型树脂C151、C150、C160分离麦芽糖和葡萄糖。筛选出了分离效果较好的C110凝胶型阳离子树脂,其分离所得富麦芽糖组分中麦芽糖纯度为66.58%,比原料麦芽糖纯度提高了33.16%,同时具有较高的麦芽糖回收率(70.84%)。(2)采用C110型钙型阳离子树脂分离纯化麦芽糖,分别考察了洗脱温度、洗脱剂流速、树脂柱长径比、进样体积,以及进样浓度对麦芽糖和葡萄糖分离度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为:温度70℃;流速0.5mL/min;长径比53;进样体积5.0mL;进样浓度2.0mg/mL。在此条件下,经C110型阳离子树脂洗脱分离所得麦芽糖和葡萄糖洗脱峰峰型集中,两糖分之间的分离度可提高至0.80,较好的改善了麦芽糖和葡萄糖的分离效果。洗脱收集的富麦芽糖组分中麦芽糖纯度为72.31%,比原料纯度提高了44.62%;同时麦芽糖收率可达70.13%,富麦芽糖组分回收率为58.60%。(3)以高纯度麦芽糖为原料,采用溶剂-超声波协同起晶法制备了麦芽糖晶种,并分别考察了过饱和糖浆固形物含量、乙醇添加量、超声波功率,以及超声波作用时间对麦芽糖晶核形态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麦芽糖起晶工艺条件:过饱和麦芽糖浆固形物含量78%,乙醇对麦芽糖添加量0.5mL/g,超声功率80W,超声作用时间2min。采用该条件下制备的麦芽糖晶种糊,在50℃下恒温水浴震荡环境下进行养晶试验,得到的结晶麦芽糖产品真空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可得结晶率为65%。
二、分离制备高纯度中性木低聚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离制备高纯度中性木低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纳滤-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麦芽糖基-β-环糊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麦芽糖基-β-环糊精 |
1.1.1 M-β-CD概述 |
1.1.2 M-β-CD性质 |
1.1.3 M-β-CD的分离纯化 |
1.2 纳滤技术及其在低聚糖分离中的应用 |
1.2.1 纳滤分离机理 |
1.2.2 纳滤分离模式 |
1.2.3 纳滤在低聚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1.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糖分离中的应用 |
1.3.1 HSCCC分离原理及特点 |
1.3.2 高速逆流色谱影响因素 |
1.3.3 高速逆流色谱在糖分离纯化上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M-β-CD的制备 |
2.2.2 M-β-CD膜分离操作工艺 |
2.2.3 纳滤膜的初步筛选 |
2.2.4 纳滤膜基本性能测试 |
2.2.5 纳滤膜分离操作参数单因素实验 |
2.2.6 间歇渗滤循环操作方法 |
2.2.7 HSCCC体系相图制作 |
2.2.8 HSCCC溶剂体系的选择 |
2.2.9 M-β-CD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 |
2.2.10 HPLC分析条件 |
2.2.11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料M-β-CD合成体系糖分组成 |
3.2 纳滤膜初步筛选 |
3.3 纳滤膜基本性能测试 |
3.3.1 纳滤膜稳定性的研究 |
3.3.2 纳滤膜截留分子量及平均膜孔径测定 |
3.4 纳滤分离操作参数的研究 |
3.4.1 操作压力对纳滤分离特性的影响 |
3.4.2 操作温度对纳滤分离特性的影响 |
3.4.3 物料浓度对膜分离特性的影响 |
3.5 间歇渗滤循环分离麦芽糖 |
3.5.1 体积因子比的测定 |
3.5.2 循环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6 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的筛选 |
3.6.1 PEG-无机盐溶剂体系 |
3.6.2 乙醇-无机盐溶剂体系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木二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1 材料 |
1.1.2 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试验方法 |
1.2.2. 1 树脂预处理 |
1.2.2. 2 不同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比较 |
1.2.2. 3 最优树脂动态分离纯化木二糖参数优化 |
1.3 检测方法 |
1.3.1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1.3.2 总糖含量的测定 |
1.3.3 木二糖含量的测定 |
1.3.4 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型号树脂对木二糖静态吸附和解吸效果的比较 |
2.2 不同流速下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动态梯度洗脱Na+树脂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3 结论 |
(3)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用菌多糖研究概况 |
1.1.1 提取 |
1.1.2 分离与纯化 |
1.1.3 结构分析 |
1.1.4 生理活性与构效关系 |
1.1.5 食用菌几丁质 |
1.2 鸡枞菌研究概况 |
1.2.1 营养成分 |
1.2.2 生理活性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水溶性粗多糖得率的测定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法优化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 |
2.3.5 水溶性粗多糖纯化处理 |
2.3.6 分子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2.3.7 化学组成分析 |
2.3.8 紫外光谱分析 |
2.3.9 红外光谱分析 |
2.3.10 刚果红实验 |
2.3.11 表面形态观察 |
2.3.12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2.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 |
2.4.3 水溶性多糖WSP性质分析 |
2.4.4 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与纯化 |
3.3.2 分子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3.3.3 单糖组成测定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甲基化分析 |
3.3.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3.7 分子形态观察 |
3.3.8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3.3.9 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实验 |
3.3.10 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 |
3.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与纯化 |
3.4.2 分子量测定和纯度鉴定 |
3.4.3 单糖组成测定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甲基化分析 |
3.4.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4.7 分子形态观察 |
3.4.8 体外抗氧化性 |
3.4.9 免疫活性 |
3.4.10 抗肿瘤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鸡枞菌子实体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分离纯化与性质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离纯化 |
4.3.2 组成成分分析 |
4.3.3 C、H、N元素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4.3.6 ~(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4.3.7 表面形态观察 |
4.3.8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3.9 体外益生元活性分析 |
4.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组成成分分析 |
4.4.2 C、H、N元素分析 |
4.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4.4.5 ~(13)C固体核磁共振谱分析 |
4.4.6 表面形态分析 |
4.4.7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4.8 体外益生元活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鸡枞菌子实体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分离提取及性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分离提取 |
5.3.2 单糖组成测定 |
5.3.3 红外光谱分析 |
5.3.4 甲基化分析 |
5.3.5 表面形态观察 |
5.3.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非水溶性多糖组成分析 |
5.4.2 单糖组成分析 |
5.4.3 红外光谱分析 |
5.4.4 甲基化分析 |
5.4.5 表面形态观察 |
5.4.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4)人乳寡糖的衍生化分离制备、再生及质谱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乳寡糖的研究概况 |
1.1.1 人乳寡糖的发现 |
1.1.2 人乳寡糖的组成与结构 |
1.1.3 人乳寡糖的分类 |
1.1.4 人乳寡糖的含量 |
1.1.5 人乳寡糖的功能 |
1.1.6 人乳寡糖的合成 |
1.1.7 人乳寡糖的分离纯化 |
1.2 还原性寡糖的衍生化方法 |
1.2.1 还原端醛基衍生化 |
1.2.2 全甲基化 |
1.2.3 唾液酸衍生化 |
1.3 还原性寡糖的再生方法 |
1.4 寡糖的检测分析手段 |
1.4.1 电喷雾电离质谱 |
1.4.2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还原性寡糖衍生化分离制备及再生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还原性寡糖与肼类试剂的衍生化反应 |
2.3.2 BSH衍生化还原性寡糖的HILIC-HPLC分离 |
2.3.3 GP衍生化还原性寡糖的PGC-HPLC分离 |
2.3.4 还原性寡糖单体的再生 |
2.3.5 鸡蛋白蛋白N-糖链的释放与纯化 |
2.3.6 ESI-MS检测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还原性寡糖的分离再生原理及策略 |
2.4.2 肼类衍生化试剂的筛选 |
2.4.3 2D-HPLC分离条件的优化 |
2.4.4 还原性寡糖衍生化分离制备及还原性寡糖单体的再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乳中性与酸性寡糖的分离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人乳寡糖的提取 |
3.3.2 人乳寡糖的分离及纯化 |
3.3.3 寡糖的GP靶点衍生化 |
3.3.4 唾液酸酰胺化/内脂化反应 |
3.3.5 质谱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人乳寡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
3.4.2 中性寡糖的还原端GP衍生化及MALDI-TOF-MS检测分析 |
3.4.3 基于MALDI-TOF-MS对酸性寡糖组分析及唾液酸异构体的区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乳寡糖单体的分离再生及结构解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人乳寡糖与BSH的衍生化反应 |
4.3.2 BSH衍生化人乳寡糖的HILIC-HPLC分离 |
4.3.3 GP衍生化人乳寡糖的PGC-HPLC分离 |
4.3.4 还原性人乳寡糖的再生 |
4.3.5 还原性寡糖的全甲基化 |
4.3.6 质谱检测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人乳中性寡糖的衍生化分离制备及还原性中性寡糖单体再生 |
4.4.2 中性人乳寡糖单体全甲基化ESI-MSn分析 |
4.4.3 BSH衍生化酸性寡糖的HILIC-HPLC分离及再生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草石蚕水苏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苏糖简介 |
1.2 水苏糖提取纯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水苏糖的提取方法 |
1.2.2 水苏糖的纯化方法 |
1.3 水苏糖的生理功能 |
1.3.1 改善胃肠道功能 |
1.3.2 保护肝脏 |
1.3.3 降三高 |
1.3.4 促进矿质元素、B族维生素的吸收 |
1.3.5 调节免疫功能 |
1.3.6 降低癌症发病率 |
1.4 水苏糖的应用 |
1.4.1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4.2 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
1.4.3 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
1.4.4 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
1.4.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水苏糖的分析检测方法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草石蚕总糖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含量 |
2.2.2 总糖提取率的计算 |
2.2.3 草石蚕总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2.2.4 响应曲面设计 |
2.2.5 试验结果处理 |
2.2.6 验证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含量测定 |
2.3.2 草石蚕总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3 加热回流提取草石蚕总糖的响应曲面实验结果 |
2.3.4 验证实验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草石蚕水苏糖工艺研究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试验用药品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苏糖的定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3.2.2 脱色率的测定 |
3.2.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3.2.4 筛选大孔吸附树脂 |
3.2.5 树脂静态脱色动力学曲线的绘制 |
3.2.6 树脂静态脱色试验研究 |
3.2.7 树脂动态脱色试验研究 |
3.2.8 验证实验 |
3.2.9 TLC定性检测水苏糖 |
3.2.10 HPLC定量测定水苏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苏糖的定量检测 |
3.3.2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3.3 大孔树脂的筛选 |
3.3.4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
3.3.5 树脂静态脱色试验 |
3.3.6 树脂动态脱色试验 |
3.3.7 工艺验证试验 |
3.3.8 TLC定性检测水苏糖 |
3.3.9 HPLC定量检测水苏糖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水苏糖的精制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用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糖粉的制备 |
4.2.2 活性炭柱层析精制草石蚕水苏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糖粉末的制备 |
4.3.2 活性炭柱层析精制草石蚕水苏糖 |
第五章 水苏糖抗菌活性研究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溶液配制 |
5.2.2 水苏糖抑菌试验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6)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草石蚕 |
1.1.1 草石蚕概述 |
1.1.2 草石蚕的营养组成及利用现状 |
1.2 水苏糖 |
1.2.1 水苏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水苏糖的生理功能 |
1.2.3 水苏糖的应用 |
1.3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 |
1.3.1 功能性低聚糖的概述 |
1.3.2 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备 |
1.4 功能性低聚糖的纯化 |
1.4.1 非功能性低聚糖的去除 |
1.4.2 低聚糖的精制除杂 |
1.5 高纯水苏糖的生产现状 |
1.6 论文的立体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的立体背景 |
1.6.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单菌发酵提高草石蚕水苏糖纯度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水时间对提取液糖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
2.3.2 黑曲霉发酵过程中糖分的变化 |
2.3.3 米曲霉发酵过程中糖分的变化 |
2.3.4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糖分的变化 |
2.3.5 果糖基转移酶催化果糖残基的转移反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混菌发酵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株接种量对水苏糖纯化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接种量组合的同步发酵及蔗糖酶抑制剂对水苏糖纯化的影响 |
3.3.3 微生物同步发酵和滞后发酵对水苏糖纯化效果的影响 |
3.3.4 调节发酵液pH对水苏糖纯化的影响 |
3.3.5 静置发酵与摇床发酵对水苏糖纯化的影响 |
3.3.6 带渣发酵对水苏糖纯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草石蚕水苏糖的精制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草石蚕提取液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成分分析 |
4.3.2 活性炭脱色条件优化 |
4.3.3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型和动态吸附条件的优化 |
4.3.4 树脂纯化对铁、铜、钠含量的影响 |
4.3.5 树脂纯化对酚酸含量的影响 |
4.3.6 对比特殊样品的水苏糖含量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主要创新 |
三、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7)基于乳酸克鲁维酵母菌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绿色生产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GOS简介 |
1.1.1 物化性质 |
1.1.2 生理功能 |
1.1.3 制备方法 |
1.1.4 分离纯化 |
1.2 β-半乳糖苷酶 |
1.2.1 β-半乳糖苷酶的来源 |
1.2.2 作用机理 |
1.2.3 固定化方法 |
1.3 GOS的行业现状和市场前景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游离 β-半乳糖苷酶耦合K. lactis制备高纯度GOS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GOS的HPLC检测 |
2.3.2 温度对GOS合成的影响 |
2.3.3 pH对GOS合成的影响 |
2.3.4 乳糖浓度对GOS合成的影响 |
2.3.5 加酶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GOS的影响 |
2.3.6 总糖含量和酵母添加量对酵母发酵杂糖的影响 |
2.3.7 反应时间对GOS纯化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温度和pH对GOS合成的影响 |
2.4.2 乳糖浓度对GOS合成的影响 |
2.4.3 加酶量对合成GOS的影响 |
2.4.4 最佳条件下的合成反应时程曲线 |
2.4.5 总糖含量和酵母添加量对酵母发酵杂糖的影响 |
2.4.6 反应时间对GOS纯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乙醇透性化K.lactis细胞催化乳糖制备GOS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 |
3.3.2 K.lactis发酵生产 β-半乳糖苷酶 |
3.3.3 K.lactis透性化细胞的制备 |
3.3.4 加酶量对GOS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5 初始乳糖浓度对GOS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6 pH对GOS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7 温度对GOS合成反应的影响 |
3.3.8 反应时间对GOS合成反应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加酶量对合成GOS的影响 |
3.4.2 乳糖浓度对合成GOS的影响 |
3.4.3 初始pH对合成GOS的影响 |
3.4.4 温度对合成GOS的影响 |
3.4.5 反应时间对合成GOS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K. lactis选择性发酵法制备高纯度GOS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检测方法 |
4.3.2 初始碳水化合物浓度对选择性发酵的影响 |
4.3.3 初始细胞浓度对选择性发酵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碳水化合物浓度和细胞浓度对纯化的影响 |
4.4.2 GOS的纯化过程 |
4.5 小结 |
第五章 高纯度GOS绿色循环法批次制备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批次生产流程 |
5.3.2 GOS的批次生产 |
5.3.3 GOS的批次纯化 |
5.3.4 乙醇的低温蒸馏回收 |
5.3.5 乙醇和纯化细胞的循环利用 |
5.3.6 高纯度GOS的制备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乙醇透性化细胞批次生产GOS |
5.4.2 纯化细胞批次纯化GOS |
5.4.3 乙醇和纯化细胞的循环利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8)利用棉籽壳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籽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
1.2 棉籽壳纤维的基本机构 |
1.3 低聚木糖的概述 |
1.3.1 低聚木糖的生产现状 |
1.3.2 低聚木糖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棉籽壳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工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内容 |
2.3 实验材料 |
2.3.1 试验用酶及原料 |
2.3.2 主要仪器 |
2.3.3 主要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4.1 高温蒸汽处理时酸浓度对可溶性戊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4.2 高温蒸汽处理时间对可溶性戊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4.3 不同种类酶对得率的影响 |
2.4.4 酶解条件的选择 |
2.4.4.1 最适 pH |
2.4.4.2 最适温度 |
2.4.4.3 最适酶解时间 |
2.5 分析方法 |
2.5.1 提取液及酶解液中糖组分的测定 |
2.5.1.1 低聚糖标准曲线的配制 |
2.5.2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65] |
2.5.3 还原糖转化率的测定 |
2.5.4 木聚糖(可溶性戊聚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2.5.5 木聚糖(可溶性戊聚糖)含量的测定 |
2.5.6 样品中主要成分的测定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高温蒸汽处理时酸浓度对可溶性戊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6.2 不同高温蒸汽处理时间对可溶性戊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6.3 不同种类酶对得率的影响 |
2.6.4 酶解条件的选择 |
2.6.5 响应面法优化低聚木糖生产工艺 |
2.6.6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 |
2.6.7 响应面图 |
2.6.8 离子树脂材料的筛选 |
2.7 小结 |
第三章 低聚木糖功能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内容 |
3.3 试验材料 |
3.3.1 试验菌种及服用样品 |
3.3.2 主要仪器 |
3.3.3 培养基 |
3.3.4 主要试剂 |
3.4 试验方法 |
3.4.1 实验人群的选择 |
3.4.2 粪便的收集及测定 |
3.4.3 粪便干重的测定 |
3.4.4 粪便中代谢产物的分析 |
3.5 分析方法 |
3.5.1 菌落计数与报告 |
3.5.2 益生元指数的计算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实验人体人群 |
3.6.2 低聚木糖对肠道内产气荚膜梭菌的影响 |
3.6.3 低聚木糖对肠道内大肠杆菌的影响 |
3.6.4 低聚木糖对肠道内肠球菌的影响 |
3.6.5 低聚木糖对肠道内乳酸杆菌的影响 |
3.6.6 低聚木糖对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影响 |
3.6.7 低聚木糖对肠道菌落总数的影响 |
3.6.8 低聚木糖的益生元效果 |
3.6.9 代谢产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酶法提取甜玉米芯中低聚木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甜玉米芯资源及研究进展 |
1.1.1 甜玉米芯简介 |
1.1.2 甜玉米-脆王 |
1.1.3 玉米芯研究现状 |
1.2 木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木聚糖酶简介 |
1.2.2 木聚糖酶应用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低聚木糖生产的研究现状 |
1.3.1 低聚木糖介绍 |
1.3.2 低聚木糖的制备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果胶酶法提取甜玉米芯中总可溶性糖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试剂 |
2.4 甜玉米芯中成分测定 |
2.4.1 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
2.4.2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4.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4.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4.5 灰分含量的测定 |
2.4.6 果胶含量的测定 |
2.4.7 果胶酶酶活的测定 |
2.4.8 D-半乳糖醛酸含量测定 |
2.5 蒸煮条件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5.1 样品的预处理 |
2.5.2 试验方法 |
2.5.3 精磨粒度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5.4 蒸煮温度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5.5 提取时间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6 甜玉米芯果胶酶处理条件的优化 |
2.6.1 原料预处理 |
2.6.2 试验方法 |
2.6.3 果胶酶添加量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6.4 温度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6.5 pH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6.6 时间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6.7 正交试验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玉米芯中各成分含量测定 |
2.7.2 精磨粒度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7.3 温度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7.4 时间对总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 |
2.7.5 加酶量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7.6 温度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7.7 pH值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7.8 时间对甜玉米芯果胶水解度的影响 |
2.7.9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酸处理对甜玉米芯木聚糖提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芯糊浆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2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 木聚糖含量的测定 |
3.3.4 硫酸浓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5 料水比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6 蒸煮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7 蒸煮时间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8 正交试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3.4.2 硫酸浓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4.3 料水比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4.4 蒸煮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4.5 蒸煮时间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4.6 正交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碱法提取木聚糖影响因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提取工艺 |
4.3.2 蒸煮时间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3.3 固液比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3.4 蒸煮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3.5 碱液浓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3.6 正交试验 |
4.4 结果分析 |
4.4.1 蒸煮时间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4.2 固液比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4.3 蒸煮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4.4 碱液浓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 |
4.4.5 正交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低聚木糖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试剂 |
5.4 实验方法 |
5.4.1 加酶量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4.2 温度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4.3 时间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4.4 pH值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4.5 低聚木糖HPLC检测 |
5.4.6 正交试验 |
5.5 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 |
5.5.1 低聚木糖溶液脱色处理 |
5.5.2 除蛋白 |
5.5.3 分离纯化 |
5.5.4 低聚木糖理化指标的测定 |
5.6 结果分析 |
5.6.1 木二糖标准品的HPLC图 |
5.6.2 加酶量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6.3 温度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6.4 时间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6.5 pH值对木二糖得率的影响 |
5.6.6 正交试验 |
5.6.7 脱色 |
5.6.8 除蛋白 |
5.6.9 分离纯化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麦芽糖色谱法分离提纯及结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麦芽糖简介 |
1.1.2 麦芽糖的性质 |
1.2 麦芽糖的应用 |
1.2.1 麦芽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2 麦芽糖在医药中的应用 |
1.2.3 麦芽糖的其它应用 |
1.3 高纯度麦芽糖生产和研究现状 |
1.3.1 麦芽糖生产技术简介 |
1.3.2 国外高纯度麦芽糖生产和研究现状 |
1.3.3 国内高纯度麦芽糖生产和研究现状 |
1.4 溶剂-超声协同起晶法在制糖工业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麦芽糖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阳离子交换树脂 |
2.2.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树脂的预处理 |
2.3.2 树脂的转型 |
2.3.3 麦芽糖溶液的配制 |
2.3.4 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层析分离 |
2.3.5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浓度 |
2.3.6 洗脱液组分分析 |
2.3.7 麦芽糖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 |
2.3.8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性能的比较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树脂转型处理时间的确定 |
2.4.2 苯酚硫酸法葡萄糖标准曲线 |
2.4.3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效果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C110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条件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阳离子交换树脂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麦芽糖分离纯化效果的评价指标 |
3.3.2 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3 洗脱剂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4 层析柱长径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5 进样体积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6 进样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温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2 洗脱剂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3 层析柱长径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4 进样体积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5 进样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6 最优条件下麦芽糖葡萄糖分离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溶剂-超声波协同法制备结晶麦芽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4.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乙醇–超声波协同起晶法制备麦芽糖晶种 |
4.3.2 结晶麦芽糖的试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乙醇–超声波协同起晶工艺的研究 |
4.4.2 结晶麦芽糖的试制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分离制备高纯度中性木低聚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纳滤-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麦芽糖基-β-环糊精[D]. 吴雪. 江南大学, 2021(01)
- [2]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木二糖技术[J]. 隋明,周文,谢慧蓉,李俊儒,张凤英. 食品工业, 2020(09)
- [3]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D]. 洪雅雯. 浙江大学, 2020
- [4]人乳寡糖的衍生化分离制备、再生及质谱结构分析[D]. 郜茜. 西北大学, 2019(07)
- [5]草石蚕水苏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马璇. 沈阳化工大学, 2019(02)
- [6]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水苏糖纯度的研究[D]. 谢瑾.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基于乳酸克鲁维酵母菌的高纯度低聚半乳糖绿色生产工艺开发[D]. 孙槐胜. 天津大学, 2016(02)
- [8]利用棉籽壳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D]. 张洪宾. 河南工业大学, 2014(05)
- [9]酶法提取甜玉米芯中低聚木糖的研究[D]. 荆丽荣.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04)
- [10]麦芽糖色谱法分离提纯及结晶的研究[D]. 姜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