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方程中的一些概念

理解方程中的一些概念

一、关于方程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论文文献综述)

黄翠萍[1](2019)在《初中方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的枢纽,所以方程教学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方程教学不仅仅是教授方程基础知识和解方程这一基本技能,方程中还蕴含很多数学思想,例如抽象思想、化归思想、模型思想等等。本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方程的教学进行研究,理论方面,对数学基本思想进行了种类和层次划分,建立了本论文的理论与评价框架;实践方面,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对方程进行实践研究,并且从方程的概念、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三个角度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设计,并请一线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如下:首先,本论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将数学基本思想分类为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同时分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说明三种数学基本思想在方程中的体现,并且结合数学学科实质和课标要求对数学基本思想进行层次划分,建立本论文的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其次,本论文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北师大版初中教材中的方程内容进行研读,从方程的概念、解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三个角度来梳理初中各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数学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为教师教学提供建议。通过梳理教材发现:(1)方程教学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数学基本思想。(2)代数基础的学习很重要,方程的教学是建立在代数基础之上的。(3)数学思想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的,需要老师在课堂实施中说明并且引导学生体会。(4)数学基本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建构方程知识的理论框架。然后,本论文对初中教师进行访谈,得出结论:教龄较长或者学历较高的老师对于方程中的数学思想了解会比教龄相对较短或学历相对较低的老师更深刻,部分教龄较短的初中教师对于数学思想的了解并不多,大多和数学方法联系在一起;教师都认同方程中蕴含数学基本思想,并且能在课堂上渗透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学习。最后,本论文结合评价框架设置了学生测试卷,对四川两所初中共246名学生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同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得到结论:(1)九年级学生对方程中的数学基本思想的掌握情况较为一般。(2)男生与女生对于方程中数学基本思想的掌握情况在整体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3)发展较好的学校掌握情况优于普通学校,基础较好的班级掌握情况优于普通班级。(4)三类数学基本思想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推理思想和模型思想的相关性最高。(5)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实际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符号化这两个阶段,较少同学能够达到应用阶段。本论文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对方程教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方程教学提出相应建议并设计教案,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宋晓辉[2](2020)在《高中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线在平面上是最简单、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几何图形,它既能表示直线运动的规律,反映两个变量之间最常见的一次函数关系,又是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研究圆锥曲线的基础.在后期学习解析几何这一部分内容会借助直线方程这一部分内容结合进行考查,直线方程这一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相关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也提升学生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素养.直线方程在升学考试中与圆锥曲线联系紧密,所占分值比较高,所以,研究学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并将该内容对学生的一些要求与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对应,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通过对国内外认知水平相关理论的认识与理解,本研究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将高中解析几何中直线方程的认知分为六个层次进行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用文献研究法、测验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以大连市某中学的高二的学生作为调查、访谈和观察的对象,研究了四个问题:1.同一年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文理班学生认知水平有何不同?2.学生解题中的常见错误类型有哪些?3.影响学生认知水平的因素是什么?4.高中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如何?现状: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直线方程相关概念、直线方程的表达式以及具体应用的一些限制条件.笔者将294名学生分成四组:男女一组和文理一组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男女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得到了以下结论:1.从研究结果来看,在学生学习直线方程这一内容时,同一年级不同文理科学生在学习中不存在差异;2.高中生直线方程错误类型主要包括:对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理解不到位、斜率存在与否不能考虑周全、直线的表达式适用条件、数形结合能力以及关于直线方程的应用等;3.高中生学习直线方程的认知障碍主要包括:数学概念理解障碍、想象能力较差障碍、知识遗忘障碍;4.从学生对直线方程的各方面的认知现状来看,多数学生认知处在中上等水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师生的谈话以及所查阅的文献,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适合不同人群使用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并且根据自身的经验与研究为高中数学老师提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建议.

王春新[3](2019)在《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坐标系是实现数形结合的有力工具.在直角坐标系下描述几何图形并不总是简单有效,有时为了用代数的方法描述几何图形更加方便,需要建立不同的坐标系.本文以鄂尔多斯市2017-2019年三年全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中学生选做题的情况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根据对教师的访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并分析学生在学习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的认知困难和常见错误.之后给出五个优化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措施,最后设计了两个教学案例.本文得到的结论是:1.由于学生对相似概念本质的理解不准确,导致混淆任意角、极角、直线的倾斜角、圆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角和椭圆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角.指导学生做错题整理时,关注以上几种角的顶点、始边和终边以及范围.题后有解题关键点的提炼和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总结.通过阶段错题再练,可以有效强化出错学生对上述角的理解.2.精选例题,不同小组的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程形式描述动点的轨迹.通过小组展示过程的对比学生能较好地获得个人体验,当点有明显的转动时,用极坐标描述点的位置和刻画几何关系具有明显的优势.3.通过类比数轴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含义效果不错.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定点类比数轴的原点.数轴上的点对应数的绝对值几何含义是点到到原点的距离.迁移到直线的参数方程中来,标准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点对应参数的绝对值表示参数对应点到定点的距离.本文基于学生学习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四基而写,实际上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应用广泛,但有关应用方面的研究本文介绍甚少.

王旭银[4](2020)在《小学数学方程教学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程”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科书)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小学数学知识开始正式进入代数的起点,也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教师和学生对方程内容十分重视,但方程内容关涉学生数学思维的转变,方程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围绕“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方程教学”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地说,它包括如下系列问题:第一,如何解读课程标准中“式与方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设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2001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版)对“式与方程”内容的要求有何变化?第二,小学数学方程教学存在哪些困难?出现这些困难的原因有哪些?第三,改进小学方程内容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哪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本文主要运用了访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首先对课程标准中方程内容的目标要求以及教材中方程内容编排特点进行分析,了解方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以及教科书中方程内容的分布。其次主要通过访谈师生,了解方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方程教学的困难,了解学生学习方程的困难点,从师生访谈中分析、归纳学生学习方程困难的原因,以及对学生作业试卷分析,深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寻找学生学习方程困难的原因。并且分析课堂教学视频,提出教学建议并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对怎样更好的设计方程教学提出一些实用性建议。笔者通过师生访谈以及学生作业试卷分析,发现方程教学存在以下困难。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环节存在以下困难:第一,难以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第二,容易忽视区分并列符号。第三,忽视“字母表示数”的“二重性”。在学习“方程的意义”环节,学生学习方程有下列困难:第一,对未知数的理解存在误区;第二,不理解方程的思想。在“解方程”环节,学生存在以下困难:第一,学生不理解“等式的性质”的含义。第二,学生误用“连等式”求解方程。第三,学生难以掌握“化归”内容。在“实际问题与方程”中,学生有下列困难:第一,误解题意导致假设错误。第二,找错或找不到等量关系。第三,错误地运用逆向思维列方程。第四,能列出方程但不会求解。从方程意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列方程这五个方面提出以下方程教学的有效策略:第一,培养方程意识:运用前方程知识;第二,理解代数式的含义:比较算术与代数的特点;第三,感悟方程的思想以掌握方程的本质;第四,依据多种线索发现等量关系;第五,运用“代数法”与“算术法”两种方法解方程。

邓婷[5](2020)在《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数与代数”板块中的方程是小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转折点。方程不仅仅包括其本身包含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方法。但是当前对“方程”的教学仅聚焦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基于相关理论发现这种教学情况亟待改进。本文首先深入解读了《课标》中对方程、方程教学要求及方程思想的表述,粗略把握相关描述的大致情况;其次,浏览了国内外关于小学方程及方程思想的研究成果,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较为客观地把握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再次,带着目的深入长沙市某小学,在老师的协助下以每一年段的两个班级学生和36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地对方程教学展开研究,大致了解实际教学信息。综合分析调查情况,找出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研究发现:1.在第一学段基础层中,学生符号意识渗透不足,不能理解符号的作用,从而导致学习方程概念及其意义的错乱。2.在第二学段发展层中,方程思想断层,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够透彻,结构意识和守恒意识缺乏,从而导致列方程解题时方程解法的生疏。3.在第三学段强化层中,忽略方程实质教学,学生没有领会方程方法和方程思想的价值,导致解方程时“小毛病”出现,进而代数思维的发展受限。改进意见:1.在基础层夯实基础加强对符号意识的培养,教师要挖掘且重视“前方程”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2.在发展层衔接发展,渐进方法和“关系”教学。有层次地、多角度地训练学生对关系的理解;加强公式、法则、数学语言的训练,逐渐渗透方程思想方法。3.在提升层强化提升重视方程“实质”教学,凸显方程思想和方程方法的价值。即既要重视方程的前后联系,又要注重方法的融会贯通和方程知识的学以致用,衔接与强化各个阶段之间的教学。综上,方程教学需要教师从整体上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地帮助学生掌握方程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余志玲[6](2015)在《六年级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认知困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对代数学研究的重视,关于方程的研究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早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人们就渐渐把代数理解为研究方程理论的科学。一元一次方程无疑是方程理论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但是,目前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元一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思维的转变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简单的归类,没有对学生出现这些错误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采取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出现的认知错误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首先对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整章时的作业卷、测试卷、练习册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对不同类型的错误进行分类、精简,最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本研究的依据。在对学生作业卷、测试卷、练习册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简单的分类后,又在已有的对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以下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主要从算术中的“运算定势”、算术中的结构化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代数中的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三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中出现的认知错误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算术中的“运算定势”下的概念混淆或操作遗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算术中等号“=”的程序性理解使学生将方程的求解过程与代数式运算混淆;算术中带分数的“并列”写法在方程求解过程中被当成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的乘法;去分母时利用算术中的通分策略,忽略对整数部分的操作。(2)算术中结构化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下的概念或操作错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对“+”“-”意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算符号”,不能将其理解为性质符号或者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给学生理解“项”“移项”等概念或进行“移项”操作造成了一定干扰;对等式性质理解不足,影响学生对“移项”概念及操作的正确理解;乘法对加法的分配率理解不足使学生不能在求解方程过程中正确地进行去括号操作。(3)代数中的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妨碍概念、原理的理解或策略的使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不能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三要素”(是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需要同时满足,使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或判断一元一次方程;不能正确理解方程的同解原理,使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参数的意义,致使学生不能接受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作为答案;不能真正理解去括号法则,导致学生在去括号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容易关注方程的解而忽略问题的解,或当应用题中含有多个未知量时,学生往往不能找出恰当的标准量、不能找到未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或者当应用题中含有多个复杂的等量关系时,学生不容易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总之,本研究不仅对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简单的分类、归纳,而且从认知层面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不仅为了解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出现的错误、认知水平提供了一个视角;也为教师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时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教学策略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王春丽[7](2020)在《布尔逻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尔代数及其完善在当代不断得到重视,使得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布尔逻辑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运算法则、符号规则是否应该扩充到数量之外、符号允许非数以及代数中的逻辑何在等方面,皮考克(G.Peacock)、格雷戈里(D.F.Gregory)以及德·摩根等做出了卓越研究,影响了布尔对于逻辑的思考。布尔将代数的思想应用于逻辑研究,对源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传统逻辑做出改造。承袭传统逻辑致力于研究有效推理的理论偏好,布尔建构新的逻辑系统,将它应用于复杂论证,在逻辑演算方面做出突破。布尔的逻辑系统思想主要建基于对于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的深入研究,以逻辑代数为代表性成果;布尔的创见与莱布尼茨的逻辑思想一脉相承,他们都试图建立一种表意而非拼音的“普遍符号语言”,以此将逻辑学改造成能与数学匹敌的科学。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渴望变革,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不断从相关学科领域的探讨中获得启发。逻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布尔逻辑思想得以产生,源于一种理论视角的转变,即通过逻辑与数学的交叉研究充实逻辑理性的内涵。与之相应,布尔的逻辑思想注重数学演算。主要通过重释类与命题概念,用数学演算的方式表达逻辑,以及提出和完善逻辑方程运算等方面的努力,布尔以其特有的方式彰显逻辑的力量。逻辑的传统方法注重使用形式演绎佐证结论,使用反模型以证伪;在形式语法中研究演绎推导,在形式语义学(主要是模型论)中研究反模型。布尔不仅对此作出澄清,还指出这些方法预设了关于有效性的标准。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布尔逻辑思想的有效性标准注重时间概念的解释与应用,他主张用时间概念解释“事态的结合”,以确定持续的时间;布尔的逻辑哲学思想与传统逻辑哲学并不是截然两立,他关注逻辑的“统一”、“秩序”与“和谐”,在以数学科学为榜样重建一致性标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努力不仅是学科交叉研究的有益探索,也在建设逻辑学学科独立性方面做出了贡献。布尔的逻辑思想注重以解释科学进步的态度改造传统逻辑,它不是与科学的决裂,而是历史与思想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科学哲学意蕴。布尔的逻辑思想及其应用的影响深远,但是,相关探讨也逐渐呈现出布尔逻辑思想的一些局限。这主要表现在,对于演绎推理的核心是彼此相等的符号,还是形似事物之间的呼应,布尔没有做出深入的解释,其逻辑系统因此需要等式设计和逻辑代数加法方面的改进;布尔的逻辑思想具有类、命题和关系三个方面,逻辑代数中的逻辑可分为类演算、命题演算和关系演算三个分支,但他对命题演算和关系演算并没有深入的探讨。而且,在布尔逻辑思想的影响下,对相关问题的反思,使得部分学者主张严格区分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主张取消布尔逻辑系统中的减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弗雷格则致力于系统地论证数学的逻辑基础,将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化思想归于逻辑的概念和法则。这些都启示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深化对于布尔逻辑思想的研究,从中获得当代逻辑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启发。

韦颖[8](2015)在《云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实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准确定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重大议题的症结之所在?本研究认为:鉴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直接影响着其就业行为,要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的应当是这一群体的就业意向以及影响其就业意向的相关因素,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提供改变的策略和调控的着力点。因此,本研究把关注点聚焦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上,通过对现有理论视角多元联动地探析,结合实证研究,建构就业意向模型。通过调查获得相关数据,系统地探讨了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最后基于严格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给出了改善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应政策建议,以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和实践。本研究主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和现实素材,发现研究的空间,定位自己的研究问题。确定了研究问题后,采取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来了解目前云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同时,基于云南省情及现有数据的分析,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意向和返乡就业意向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就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当前云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现出普遍的疑虑和担忧,但是他们对国家实施的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响应普遍不高。其就业地区期待更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和县城,实际签约区域也更为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和县城,两者较为一致。无论是就业地区期待还是就业地区容忍,选择农村就业的毕业生都是寥寥无几,就业中的城乡二元分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就业方向来说,更多的毕业生期望选择学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次优的选择则是政府机关,选择自主创业的却较低,和政策响应中对自主创业政策的响应性较高相驳。职业方向上毕业生的选择比较集中,更为倾向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就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和生源地差异表现较为显著,而民族身份差异对就业意向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回归的过程和回归的结果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子包括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就业资本和就业政策,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是就业能力、就业观念和就业资本。其中就业能力中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影响更为显著。就业观念中的就业行为倾向和职业价值倾向的影响比较类同,其中较为显著的是毕业生的“经济报酬”、“发展机会”、“能力提升”、“安全性”等对毕业生就业意向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就业资本的构成中,“政治身份”、“父母受教育程度”、“教育的投入”等因子对就业意向发挥着更多的影响。在上述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最后严格基于研究相关结论提出了改善就业状况、缓解就业压力的方向性而非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建构多维立体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确立政策驱动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导向;以就业观念调查为基础实施就业分类指导;以就业能力开发为面向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加强示范性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思想教育。

刘笑笑[9](2019)在《在线医疗社区中的医患参与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医疗资源的紧缺和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持续的沟通交流,从而影响医患之间充分的协作护理、医患关系的改善和患者健康状态的提升。在线医疗社区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平台,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沟通方式,但是医疗服务信任商品的特点、在线环境中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隐私等问题,导致在线医疗社区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都会对医生和患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产生影响。因此,在线医疗社区的优势和弊端,导致其能否真正有效地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达到促进医患之间的协作护理、缓解医患之间的关系和提升患者健康状态的目的,尚未清楚。本文主要以医生驱动的在线医疗社区为研究背景,对在线医疗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及其促进策略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基于“患者-医生合作”范式,通过分析在线医疗社区中医生参与和患者参与的相互影响,研究在线医疗社区能否支持和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协作护理,同时探索这种相互影响在不同疾病类型下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线医疗社区能够支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协作护理,即医生的参与和患者的参与能够相互影响,从而形成持续的交互,但是患者参与对医生参与的影响在不同疾病中有着显著的不同。本文从背景因素,包括疾病的本质、医生与患者的激励以及管理医生和患者在线活动的监管制度等方面解释了研究结果的差异。其次,本文在“患者-医生合作”范式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在线医疗社区的使用与否对医疗产出影响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设计和使用一个准实验,对在线医疗社区的使用与医患关系和患者健康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发现,在线医疗社区的使用能够帮助医生改善与其患者的关系和提升其患者的健康状态。接着,本文在“医患沟通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在线医疗社区中医生和患者不同的参与类型对医患关系和患者健康状态影响的理论模型。具体来说,本文将医生的参与和患者的参与分别分为主动提供信息、被动提供信息和社会情感支持,通过使用工具变量和广义距估计模型,得到了在线医疗社区中医生和患者不同参与类型的因果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医生主动提供信息和患者被动提供信息对医患关系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医生被动提供信息、患者主动提供信息和医生与患者的社会情感支持没有显著的影响。除此之外,医患关系、医生和患者的社会情感支持对患者的健康状态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本文基于“医患沟通理论”,构建了患者选择和参与在线医疗社区的前置影响因素模型,通过研究线下因素(地理距离、文化差异和医疗资源差异)和线上因素(在线信誉和在线贡献)与患者参与在线医疗社区的关系,分析了促进患者选择和参与在线医疗社区的策略。本文的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结果显示,地理距离、文化差异和医疗资源差异对患者的选择和参与有抑制作用,而在线信誉和在线贡献能够有效地减弱这种抑制作用。本文以医生驱动的在线医疗社区为背景,验证了在线医疗社区中医患参与的有效性,并且分析了如何促进患者的参与。本文将当前的文献从传统面向患者的社交媒体应用扩展到了能够同时支持医生和他们的患者参与的社交媒体应用,对于全面理解医生驱动的在线医疗社区中医患参与的影响机制,深入挖掘影响患者参与在线医疗社区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在线医疗社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在线医疗社区的重要性,为医疗保健领域发展和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控制医疗成本和降低我国医疗保健系统负担提出了建议;对医生和患者如何高效地参与在线医疗社区、平台管理人员如何更好地设计在线医疗社区,从而有效地提升医生和患者的参与提出了指导和建议。

刘珍德[10](2019)在《小学生解方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方程作为刻画等量关系的重要模型,不仅在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方程中蕴含的代数思维对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且小学生学习解方程相关知识又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实现算术思维转向代数思维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过渡性等因素,小学生解方程中存在算术思维占据主导等问题,因此,作为促进学生代数思维的关键,小学生解方程越来越受到关注。小学生解方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有哪些等都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在了解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分析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解方程相关知识的要求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解方程相关知识的安排。在研究中随机选择了济南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和两位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实习期间收集了小学生解方程的随堂练习与测试卷,并对两位数学教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为研究积累了丰富素材。通过对文本的整理与分析了解了当前小学生解方程的现状,发现小学生解方程中主要存在算术思维占据主导、等量关系把握不清、信息加工能力薄弱以及对检验不够重视的问题。结合访谈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非连续性、代数内容编排上的失衡与滞后,教师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以及数学学习与小学生生活相脱离。基于对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本研究最后从教师教学角度为解决小学生解方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在算术教学中渗透代数意识并选择适当例题教授代数方法,促进学生代数思维的萌芽与发展;选择并运用线段图、计算机教学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与检验习惯;加强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关于方程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方程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方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思路
    1.4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国外对数学思想的研究
        2.1.2 国内对数学思想的研究
        2.1.3 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的联系与区别
    2.2 数学基本思想
        2.2.1 抽象思想
        2.2.2 推理思想
        2.2.3 模型思想
    2.3 “四基”之间的关系
    2.4 方程教学研究
    2.5 初中方程教学内容分析
3 初中方程的数学基本思想
    3.1 解方程、应用方程是方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2 初中方程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3.2.1 抽象思想
        3.2.2 归纳思想
        3.2.3 化归思想
        3.2.4 模型思想
    3.3 教材梳理总结
4 教师对方程中的数学基本思想的态度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3 访谈提纲设置
    4.4 访谈结果分析
    4.5 访谈结论
5 学生在方程中的数学基本思想现状调研
    5.1 测试卷编制
    5.2 预测试及信度分析
    5.3 正式测试及数据处理
        5.3.1 测试实施过程
        5.3.2 数据整理
    5.4 测试结果分析
    5.5 测试结论
6 教学建议与教学设计
    6.1 教学建议
        6.1.1 方程概念的教学
        6.1.2 解方程的教学
        6.1.3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
    6.2 方程教学设计
        设计1:方程概念教学——《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2:解方程的教学——《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
7 研究的结论和期望
    7.1 研究结论
        7.1.1 教材研究结论
        7.1.2 教师访谈研究结论
        7.1.3 学生测试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测试卷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2)高中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评价
    2.1 国内关于直线方程认知水平研究
        2.1.1 国内关于直线方程教与学研究
        2.1.2 国内关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研究
    2.2 国外关于直线方程认知水平研究
        2.2.1 国外关于学生直线方程教与学研究
        2.2.2 国外关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研究
    2.3 文献评价总结
    2.4 核心概念界定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测验法
        3.1.3 观察法
        3.1.4 访谈法
    3.2 研究过程
        3.2.1 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标准
        3.2.2 研究思路
        3.2.3 测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中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
        4.1.1 高中生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认知水平
        4.1.2 高中生对直线的表达式的认知水平
        4.1.3 高中生对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知水平
        4.1.4 高中生对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认知水平
        4.1.5 高中生对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知水平
    4.2 高中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障碍及常见错误类型
        4.2.1 高中生对直线的相关概念的错误类型和认知障碍
        4.2.2 高中生对直线的表达式的认知水平
        4.2.3 高中生对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以及两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认知水平
        4.2.4 高中生对两相交直线的交点的认知水平
        4.2.5 高中生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认知水平
    4.3 高中文理科学生认知水平异同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5.2.2 对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2.1 关于选修专题的设置与实施的研究
        1.3.2.2 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
        1.3.2.3 关于高中生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学习中认知的研究
        1.3.2.4 关于高考题中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研究
        1.3.3 文献研究小结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访谈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4.4 试卷测试法
    1.5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2.2 迁移理论
    2.3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关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调研
    3.1 访谈高中教师
    3.2 访谈高中学生
    3.3 测试分析
        3.3.1 测试卷的编制
        3.3.2 测试卷分析
        3.3.3 被测学生成绩分析
    3.4 调研结论
第4章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知识建构
    4.1 坐标系知识的建构
        4.1.1 坐标系知识的思维导图
        4.1.2 极坐标系在中学数学中的内容设置
        4.1.3 坐标系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2 参数方程知识的建构
        4.2.1 参数方程知识的思维导图
        4.2.2 参数方程在中学数学中的内容设置
        4.2.3 参数方程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第5章 优化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教学的措施
    5.1 针对学生乱用几种角的错误辅助教学
    5.2 应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含义解决问题
    5.3 通过对比恰当地选择曲线的方程形式解决问题
    5.4 应用极坐标解决圆锥曲线问题
    5.5 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6章 教学案例
    6.1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6.2 教学案例
        6.2.1 极坐标系教学案例
        6.2.3 直线的参数方程教学案例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与建议
    7.2 研究还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4)小学数学方程教学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方程教学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科书中方程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小学数学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小学方程教学问题及建议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小学数学方程内容的解读及教育价值
    第一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式与方程”目标要求
    第二节 小学数学方程内容与特点
        一、教科书中方程内容的解读
        二、教科书中方程内容的特点
        三、方程内容与其他数学内容的关联
    第三节 小学数学方程思想的教育价值
        一、拓展学生的解题方法
        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三章 方程教学的困难及其原因
    第一节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的困难及原因
        一、难以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二、混淆算术与代数中的并列符号
        三、忽视“代数式”的“二重性”
    第二节 “方程的意义”教学的困难及原因
        一、误认为方程中的字母必须为“x或y”
        二、不理解方程的等价思想
    第三节 “解方程”教学的困难及原因
        一、不理解“等式的性质”的含义
        二、误用“连等式”求解方程
        三、学生难以掌握“化归”内容
    第四节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的困难及原因
        一、误解题意导致假设错误
        二、找错或找不到等量关系
        三、错误地运用逆向思维列方程
        四、能列出方程但不会求解
第四章 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课例
    第一节 “用字母表示数”的课例
        一、“用字母表示数”的课本内容与教学目标
        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实录与分析
        三、“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与重构
    第二节 “方程的意义”的课例
        一、“方程的意义”的课本内容与教学目标
        二、“方程的意义”教学实录与分析
        三、“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与重构
    第三节 “解方程”的课例
        一、“解方程”的课本内容与教学而目标
        二、“解方程”教学实录与分析
        三、“解方程”教学反思与重构
    第四节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课例
        一、“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课本内容与教学目标
        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实录与分析
        三、“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与重构
第五章 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培养方程意识:运用前方程知识
        一、唤醒学生的代数意识
        二、让学生感受方程的优势
    第二节 理解代数式的含义:比较算术与代数的特点
        一、区分代数与算术中并列符号的含义
        二、利用生活情景突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
        三、改造已有经验理解代数式的二重性
    第三节 感悟方程的思想以掌握方程的本质
        一、通过理解“=”的含义来感受等价思想
        二、分析建模过程让学生感受模型思想
    第四节 依据多种线索发现等量关系
        一、根据关键字词发现等量关系
        二、利用公式列出等量关系
        三、利用图形梳理数量关系
        四、利用“变化中的不变量”确认等量关系
        五、借助“工具”让学生发现等量关系
    第五节 运用“代数法”与“算术法”两种方法解方程
        一、依据课标用“代数法”解方程
        二、考虑学情充分发挥“算术法”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二、理论基础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的内容及其价值
    第一节 方程分层渗透的内容
        一、小学一二年级基础层的前方程萌芽
        二、小学三四年级发展层的方程方法衔接
        三、小学五六年级提升层的方程强化
    第二节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循序渐进促发展
        二、承上启下利教学
        三、全面有效助教师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工具与目的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调查问卷的内容维度设计
        四、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第二节 调查实施
        一、调查过程
        二、数据处理
第四章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
        一、“基础层”——符号意识渗透不足
        二、“发展层”——方程思想渗透不强和“关系”解释不清
        三、“提升层”——忽略方程的“实质”教学
    第二节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问题原因剖析
        一、教师层面——专业素养不足
        二、教学层面——分层渗透教学力度不强
        三、学生层面——知识储备欠缺
第五章 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夯实基础,加强符号意识培养
        一、注重前方程,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符号代表数
        二、渗透符号意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符号参与运算
    第二节 衔接发展,渐进方法和“关系”教学
        一、反复训练“思维”,发展结构意识
        二、增加数学语言训练,增强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三、加强公式、法则的训练,渗透方程方法的教学,
    第三节 强化提升,重视方程实质教学
        一、加强“用字母表示数”前后联系
        二、淡化方程概念,注重方程本质
        三、强化“解方程”的融会贯通
        四、增强“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学以致用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6)六年级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认知困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方程的理解
        2.1.1 对等号“=”的理解
        2.1.2 对“未知数”的理解
        2.1.3 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2.2 代数思维与方程的关系
        2.2.1 代数思维的基本特征
        2.2.2 算术思维与代数思维的区别
        2.2.3 算术思维与代数思维的联系
        2.2.4 代数思维与方程
    2.3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2.3.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3.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错误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数据
    3.2 分析框架
        3.2.1 算术中“运算定势”的影响
        3.2.2 算术中结构化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的影响
        3.2.3 代数中的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的影响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算术中的“运算定势”下的概念混淆或操作遗漏
        4.1.1 将方程求解与代数式运算混淆
        4.1.2 带分数的“并列”写法在代数中被当做乘法
        4.1.3 去分母时容易遗漏对整数部分的操作
    4.2 算术中结构化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下的概念或操作错误
        4.2.1“+”“-”意义理解不足影响“项”“移项”概念的理解
        4.2.2 等式性质理解不足影响“移项”
        4.2.3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率理解不足影响去括号操作
    4.3 代数中的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妨碍概念、原理的理解或策略的使用
        4.3.1 一元一次方程“三要素”的理解不足影响方程概念理解
        4.3.2 同解原理的不理解影响方程的解的理解
        4.3.3 参数的不理解影响代数式作为结果的表示
        4.3.4 去括号法则理解不足造成符号变换错误
        4.3.5 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未知数和等量关系的混乱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算术中的“运算定势”对学生习得方程求解策略造成的认知困难
        5.1.2 算术中的结构化概念理解不足对学生习得方程求解策略造成的认知困难
        5.1.3 代数中的概念或策略理解不足对学生习得方程求解策略造成的认知困难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布尔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1章 引言
    1.1 布尔逻辑著作概述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3 关于布尔逻辑思想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预期目标和基本内容结构
第2章 布尔逻辑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社会和文化背景
        2.1.1 哲学追寻知识基础的传统及经院逻辑的困境
        2.1.2 对经院逻辑问题的讨论
    2.2 归纳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兴起
        2.2.1 斯图尔特与惠特利的努力
        2.2.2 汉密尔顿的逻辑取向
    2.3 运算符号化与数学现实主义
        2.3.1 伍德豪斯和运算逻辑
        2.3.2 皮考克和符号运算属性的合法化
    2.4 布尔对知识基础的思考
    2.5 小结
第3章 布尔对亚氏形式逻辑的改造
    3.1 布尔逻辑思想的命题取向
        3.1.1 布尔关于“类”的解释
        3.1.2 命题的表达和解释
        3.1.3 命题的转换
        3.1.4 假言命题的代数方程表示
    3.2 布尔的逻辑符号思想及其应用
        3.2.1 逻辑符号的建立
        3.2.2 符号推理的基本原则
        3.2.3 逻辑方程的解释
        3.2.4 命题的分类与命题关系
        3.2.5 消除法在扩展中的应用
        3.2.6 X~2=X规则的解释
    3.3 布尔逻辑思想的方法论基础
        3.3.1 布尔逻辑思想的算法情节
        3.3.2 布尔关于分析的一般方法
    3.4 小结
第4章 布尔的推理有效性概念及其辩护
    4.1 布尔的推理有效性概念
        4.1.1 亚氏逻辑的推理有效性概念
        4.1.2 可演绎性作为有效性概念的一种有限制的说明
        4.1.3 布尔的无效推理标准
    4.2 布尔逻辑代数对时间的分析
        4.2.1 次生命题的时间解释
        4.2.2 逻辑方程的解读
        4.2.3 逻辑变量的性质
        4.2.4 逻辑变量的处理
        4.2.5 次生命题的简化处理
    4.3 小结
第5章 布尔逻辑思想的哲学意蕴
    5.1 布尔逻辑的认识论基础
        5.1.1 西方哲学传统背景下的布尔逻辑
        5.1.2 布尔逻辑的语言哲学预设
        5.1.3 布尔关于逻辑回归哲学的立场
    5.2 布尔逻辑的本体论预设
        5.2.1 布尔逻辑的普遍性诉求
        5.2.2 布尔逻辑的逻辑一元论取向
    5.3 布尔逻辑的科学哲学取向
        5.3.1 统一、和谐和秩序
        5.3.2 布尔逻辑关于先验性的预设
    5.4 小结
第6章 布尔逻辑思想评价
    6.1 布尔逻辑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6.1.1 布尔逻辑思想的形式逻辑贡献
        6.1.2 耶文斯和文恩对布尔逻辑代数的推进
        6.1.3 施罗德和皮尔斯对布尔逻辑代数思想的完善
    6.2 布尔逻辑思想的当代价值
        6.2.1 现代逻辑视野下布尔逻辑的立场
        6.2.2 布尔与弗雷格的逻辑思想比较
    6.3 布尔逻辑系统中的辩证法思想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国外人名翻译目录
专业术语译名表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8)云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2.3 理论意义
    1.3 文献述评
        1.3.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近况
        1.3.2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研究
        1.3.3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1.3.5 相关研究文献的评析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1.4.1 高校毕业生
        1.4.2 就业意向
        1.4.3 跨境民族地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行为理论
        2.1.1 个体行为理论
        2.1.2 就业行为理论
    2.2 就业能力理论
        2.2.1 就业能力结构理论
        2.2.2 胜任力理论模型
    2.3 职业价值观理论
        2.3.1 价值观的分类体系
        2.3.2 职业价值观结构模型
    2.4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2.4.1 人力资本理论
        2.4.2 社会资本理论
        2.4.3 社会支持理论
    2.5 支持联盟框架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与实证过程
    3.1 就业意向的逻辑建构
        3.1.1 就业意向的结构维度
        3.1.2 就业意向的影响维度
        3.1.3 就业意向的逻辑模型
    3.2 就业意向的指标操作化
        3.2.1 结构维度的指标操作化
        3.2.2 影响维度的指标操作化
        3.2.3 返乡就业的指标操作化
    3.3 问卷过程与量表分析
        3.3.1 问卷结构与调研实施
        3.3.2 量表信度与量表效度
        3.3.3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3.4 本章小结
4 就业意向结构的描述统计分析
    4.1 就业认知的描述性统计
        4.1.1 就业形势认知
        4.1.2 就业政策响应
        4.1.3 就业相关因素认知
    4.2 就业期望的描述性统计
        4.2.1 就业地区的期待与容忍
        4.2.2 薪资水平的容忍
        4.2.3 就业方向的期待
        4.2.4 职业方向的期待
    4.3 就业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4.3.1 成功就业与否
        4.3.2 就业协议单位所在区域
        4.3.3 就业实际考虑因素
        4.3.4 成功就业得益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就业意向结构与影响交互分析(一)
    5.1 就业意向各维度的赋值
        5.1.1 就业意向结构维度的赋值
        5.1.2 就业意向影响维度的赋值
    5.2 就业能力对就业意向的影响
        5.2.1 就业能力的描述统计
        5.2.2 假设1-1:就业能力显著影响就业认知
        5.2.3 假设1-2:就业能力显著影响就业期望
        5.2.4 假设1-3:就业能力显著影响就业结果
        5.2.5 本节结论
    5.3 就业观念对就业意向的影响
        5.3.1 就业观念的描述统计
        5.3.2 假设2-1:就业观念显著影响就业认知
        5.3.3 假设2-2:就业观念显著影响就业期望
        5.3.4 假设2-3:就业观念显著影响就业结果
        5.3.5 本节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就业意向结构与影响交互分析(二)
    6.1 就业资本对就业意向的影响
        6.1.0 就业资本的描述统计
        6.1.1 假设3-1:就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认知
        6.1.2 假设3-2:就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期望
        6.1.3 假设3-3:就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结果
        6.1.4 本节结论
    6.2 就业政策认知对就业意向的影响
        6.2.1 就业政策认知的描述统计
        6.2.2 就业政策认知的交互分析
        6.2.3 本节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返乡就业意向的实证研究
    7.1 返乡就业意向的描述性统计
        7.1.1 返乡就业的意愿强度
        7.1.2 返乡就业的方向期待
        7.1.3 返乡就业的薪资容忍
    7.2 返乡就业意向的交互分析
        7.2.1 就业能力对返乡就业意向的影响
        7.2.2 就业观念对返乡就业意向的影响
        7.2.3 就业资本对返乡就业意向的影响
        7.2.4 就业政策认知对返乡就业意向的影响
    7.3 返乡就业意向相关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7.3.1 选择返乡就业的考虑因素
        7.3.2 希望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
        7.3.3 返乡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的结论
        8.1.1 描述性统计的相关结论
        8.1.2 交互分析的实证结果
        8.1.3 返乡就业的相关结论
    8.2 相关的建议
        8.2.1 建构多维立体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
        8.2.2 确立政策驱动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导向
        8.2.3 以就业观念调查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
        8.2.4 以就业能力开发为面向进行职业指导
        8.2.5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特别是一些示范性群体的职业思想教育
    8.3 研究的创新与展望
        8.3.1 研究的创新
        8.3.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情况
附录2 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9)在线医疗社区中的医患参与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社交媒体与医疗信息技术研究现状
        1.2.2 社交媒体与医疗交叉领域的研究现状
        1.2.3 医患沟通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在线医疗社区
    2.2 患者与医生合作范式
    2.3 医患沟通理论
    2.4 社会支持理论
    2.5 本文的理论框架
    2.6 本文相关变量的概念和度量
        2.6.1 医患参与的概念和度量
        2.6.2 医患关系的概念和度量
        2.6.3 患者健康状态的概念和度量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在线医疗社区中医生参与和患者参与的相互影响研究
    3.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3.2 研究假设提出
        3.2.1 医生参与和患者参与之间的相互影响
        3.2.2 疾病类型的调节作用
    3.3 研究环境与研究变量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变量描述
    3.4 实证研究模型
    3.5 模型估计和结果
    3.6 因果关系推论
        3.6.1 内生性问题和识别策略
        3.6.2 医生参与和患者参与相互影响分析
        3.6.3 稳健性检验
    3.7 研究讨论
        3.7.1 医生驱动的在线医疗社区对医患协作护理的促进作用
        3.7.2 背景因素对理论模型的丰富作用
    3.8 研究贡献
        3.8.1 理论贡献
        3.8.2 实践贡献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医疗社区的使用对医患关系和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研究
    4.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4.2 研究假设提出
        4.2.1 理论框架
        4.2.2 在线医疗社区的使用与患者健康状态
        4.2.3 在线医疗社区的使用与医患关系
    4.3 研究环境与研究变量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变量描述
    4.4 自我选择问题和内生性
        4.4.1 自我选择问题
        4.4.2 倾向值匹配
        4.4.3 倾向值匹配的敏感性分析
    4.5 实证研究模型
    4.6 模型估计和结果
        4.6.1 双重差分分析结果
        4.6.2 双重差分有效性分析
    4.7 稳健性检验
        4.7.1 匹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4.7.2 双重差分的稳健性检验
    4.8 研究讨论与研究贡献
        4.8.1 研究讨论
        4.8.2 研究贡献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线医疗社区中医患参与类型对医患关系和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研究
    5.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5.2 研究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5.2.1 理论框架
        5.2.2 医患之间的工具性沟通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5.2.3 患者之间的工具性沟通交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5.2.4 社会性情感交流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5.2.5 医患关系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
    5.3 研究环境与研究变量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变量描述
    5.4 内生性问题和识别策略
    5.5 实证研究模型
    5.6 模型估计和结果
    5.7 稳健性检验
    5.8 结果讨论
    5.9 研究贡献
        5.9.1 理论贡献
        5.9.2 实践贡献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线上因素和线下因素对患者参与在线医疗社区的影响研究
    6.1 本章研究问题描述
    6.2 研究假设提出
        6.2.1 线下因素对患者参与的影响
        6.2.2 线上因素对线下因素影响的调节作用
    6.3 研究环境与研究样本
        6.3.1 研究对象
        6.3.2 数据收集和样本
    6.4 实证研究模型
    6.5 模型估计和结果
    6.6 稳健性检验
    6.7 在线贡献对线下因素影响的调节作用
    6.8 结果讨论
        6.8.1 线下因素的影响作用
        6.8.2 线上因素的调节作用
    6.9 研究贡献
        6.9.1 理论贡献
        6.9.2 实践贡献
    6.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小学生解方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代数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小学生解方程中存在问题
        (三)小学生解方程促进代数思维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方程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解方程学习的研究
        (三)关于解方程教学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
第一章 小学生解方程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解方程
        (二)算术思维
        (三)代数思维
    二、课程标准对小学解方程知识的要求
    三、人教版教科书中解方程知识的安排
        (一)用字母表示数
        (二)解简易方程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文本分析法
        (三)访谈法
    三、研究工具的编制
        (一)测试卷的编制
        (二)访谈提纲的编制
    四、文本收集与处理
第三章 小学生解方程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解方程的学习现状
    二、小学生解方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算术思维占据主导
        (二)等量关系把握不清
        (三)信息加工能力薄弱
        (四)对待检验重视不足
    三、小学生解方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小学生认知发展非连续性
        (二)代数内容安排失衡与滞后
        (三)数学教学工具运用不当
        (四)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相脱离
第四章 小学生解方程中问题的对策
    一、促进代数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一)在算术教学中渗透代数意识
        (二)选择适当例题教授代数方法
    二、恰当利用教学工具
        (一)利用线段图分析等量关系
        (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关于方程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方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黄翠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2]高中生对直线方程的认知水平研究[D]. 宋晓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研究[D]. 王春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4]小学数学方程教学问题与教学策略研究[D]. 王旭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小学数学方程分层渗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某小学为例[D]. 邓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六年级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认知困难分析[D]. 余志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2)
  • [7]布尔逻辑思想研究[D]. 王春丽. 西南大学, 2020(01)
  • [8]云南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实证研究[D]. 韦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9]在线医疗社区中的医患参与及其影响研究[D]. 刘笑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小学生解方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珍德.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理解方程中的一些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