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钟莹[1](2021)在《以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以岭南文化为例》文中提出中华文化是当代中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CNKI为检索源,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历年来岭南文化研究进行分析,从作者、机构、期刊、被引频次等多维度对岭南文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岭南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探析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更好传承与创新岭南文化。
钟昊旻[2](2020)在《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的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成果,以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线索,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逻辑层面系统阐释广州番禺大岭村这一典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内涵。首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实地测量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其审美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适应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质。大岭村在选址布局上,充分利用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形成“山、水、村、田”的典型岭南水乡村落格局,在村落理水中,注重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体现了岭南水乡的生态智慧。大岭村在村落布局中,呈现“鱼骨状”村落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广府梳式布局,并注重局部微气候的改善。大岭村的传统建筑体现了注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防风、防虫害的特征,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并且在地方材料运用中做到因地制宜。其次,本文运用文献整理、人物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探析了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层面。基于传统村落审美的历时性特征,从祭祀空间、文化空间、景观空间、商业空间、生活空间五个方面挖掘大岭村的村落空间特征及其与大岭村的社会时代背景的联系,探索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价值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展现,探究审美特征的空间表达。崇宗敬祖、家国精神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精神。崇文重教的耕读精神是岭南水乡传统价值取向。文化风俗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社会心理。农商一体、重商务实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鲜明特征。注重世俗享乐的市井文化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生活美学的重要表现。最后,本文运用案例比较、叙事研究等方法,探究了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包容开放、务实创新是审美文化精神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集中表现。大岭村的建筑装饰艺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和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大岭村的审美意境营造体现了“时空一体”、“情景交融”、“有无相生”、“天人合一”四个层层递进的维度,审美心理通过建筑空间表征互为影响,本文还借鉴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研究成果,探究传统村落审美活动的四个阶段特征。大岭村作为典型性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其地域技术特征的科学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的审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丰富建筑美学理论在传统村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对增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认识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王皓铭[3](2020)在《融合与嬗变 ——清代广式家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是满汉蒙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时代,同时,因欧洲“西学”的输入,清代艺术向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清代广式家具的发展脉络进行全面梳理,从其融合与嬗变的重要属性切入,将文献资料与实物、图像相互印证,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思路,以归纳比较的研究方法为主,深入挖掘清代广式家具的融合之因、嬗变之力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业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并进一步阐述广东的能工巧匠们如何将独特的设计价值理念,施之于传统家具的材料、形制、装饰与技艺,进而创造出了集大成的物质成果,确立起清代广式家具的典范地位的。研究表明,清代广州地区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地区,“一口通商”政策的施行,使广州地区凭借交通便利之势,经济贸易获得持续发展,工艺品生产空前繁荣。同时,随着“西洋热”的持续升温,西洋家具在社会上层被广泛接受,中西杂糅式家具开始流行。在中西文化融合交汇的过程中,清代广式家具突破明式家具的耀眼光环,借助天时、地缘优势,集不同群体(皇家、达官贵人、华侨、商人、工匠)的合力推动,通过宫廷与地方的互动,使汇聚典型纹饰、独特技艺、特殊材料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身的广式家具,逐渐演变成清式家具的典范。这种寻求自身突破、不断融合发展,不断革新嬗变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将为我们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化大发展大融合背景下,如何融通互鉴,将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
李思晨[4](2020)在《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人们正处于视觉性文化异常繁荣的时代,现代人从清晨起床的那一刻开始,就被各式各样的图像包围,故有学者称当今社会已进入图像时代。伴随着图像时代而来的还有史学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变化,“图像转向”的要旨正是意识到图像作为史料并发挥文献证据价值,从而拓展史学视野与研究范围。十三行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贸易、文化交流史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十三行图像资料是研究十三行的重要史料,本研究整理了原着绘本、编撰绘本、展览画册三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绘本,归纳了画师画作、随行记录画、外销画画品、器物画作四类十三行时期图像类型。综合考量画本意义、画像内容、文字史料等因素,选取了《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两本画册进行研究。依据图像绘本的内容和性质,以及中国形象的解构指标,将画册图像分为风景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类。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图像学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图像分析、新文化史观、东方主义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风景画展示了中国秀丽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风景的地域认知,对港口城市的特别关注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认为中国风景散发迷人魅力。肖像画展示了中国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反映了明显的等级差异,特殊的吸烟爱好等特点,从态度上看,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物暴露诸多缺点。风俗画展示了中国多样的风习文化,呈现了“创新”与“落后”并存的劳动文化;贫富差距悬殊、嗜赌娼妓的休闲文化;态度包容、儒家正统、多教并存、等级森严、封建迷信的习俗文化;适度宽宏、男尊女卑、野蛮处置、皇权至上的刑罚文化,从态度上看,中西观念冲突明显。在图像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解构。从文本广度和文本深度两个方面总结图像文本的特征,运用新文化史观分析西方视角态度变化和中国形象逆转的原因,运用东方主义分析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总的来看,图像文本所呈现的十三行时期中国形象,既是对中国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中西跨文化传播观念差异的展现,更是西方自身文化形态的折射。
刘纯一[5](201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文中指出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侨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由之前的革命手段转变为政府行为,侨务政策也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中国政府在外交策略的考虑着眼,做出了相应的历史性调整,国内以安置归侨侨眷工作为主,国外则将处理好与华侨住在国的关系摆在首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领域遭遇重创,海内外广大侨胞因此蒙上一层深重的心理阴影,中国国家形象、国民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各领域逐步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亦重新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确定,以“改正错误、重聚人心”为指导,更是对以往的政策失误进行了系统的纠偏,而恢复侨务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侨务政策的制定依据及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促成与之形成新团结、新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侨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成为了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性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高层的关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一系列表态,为侨务工作冲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遵循。其后,中国政府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到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进而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智力资源,调动国内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侨务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侨务政策调整转变的历史进程,既有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更多的是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考察,通过对过往政策历史的回溯,进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宏观背景,阐明这一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初期侨务政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从而深入挖掘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并从中分析阐明侨务政策规定内容及其在调整中和实践中的变动因素,继而试图从时代背景和形势发展中对这种变化予以合理的解释。笔者参考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注意理解把握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探讨中央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时的现实考虑,以及地方在执行落实侨务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变迁、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后(1978-1992)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的实际影响,思考侨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进侨务工作以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参考意见。
宫纳[6](2019)在《“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与城市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西方国家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对于他们来说,东方国家是未开化且野蛮的“他者”世界。随着海外传教运动的深入和中美贸易发展的兴起,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福音”,该时期传教士大都积聚在广州从事各项事业。《中国丛报》(1832年)是西方传教士创办于该时期的一份综合性英文月刊,广泛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报道在华外国人的传教信息,以及来华外国人对中国的政治、时事、社会情况、城市发展、皇帝上谕、大臣奏折的评价。该报的出版持续了20年,有15年出版地都在广州。该报有大量报到广州的栏目,如“漫步广州”、“广州城介绍”、“广州地志”、“珠江河道介绍”等。西方传教士通过大量篇幅介绍广州,向世界人民塑造“他们眼中”的广州城市形象。本文把《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他者”的视角来梳理《中国丛报》塑造的广州形象。“礼仪之争”之前,西方国家对广州的印象是美好的,十分向往中国,而19世纪在华传教士创办的英文综合月刊《中国丛报》则显示了外国人对广州各方面的消极态度,在华外国人通过该报塑造了一个“他者”视角下的广州形象。本文重点探讨《中国丛报》的创办背景、栏目设置及其广州报道的栏目和篇章,整理广州报道文本并归类分析;通过探讨《中国丛报》“他者”视角下的广州报道文本、“他者”视角下广州报道的策略以及“他者”视角下广州报道与其形象塑造关系的成因,以此论述《中国丛报》广州城市“他者”形象的呈现。《中国丛报》对广州的报道及其塑造的广州城市形象并非客观,属于典型的“他者”报道和塑造的城市形象;辩证地探讨《中国丛报》广州城市报道及其城市形象的流传和现实意义,试图寻找广州走出“他者”视角下的形象塑造的方法。本文将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国丛报》与广州城市形象结合,立足于《中国丛报》中有关广州的报道,运用历史学和传播学理论和知识,致力于呈现《中国丛报》中塑造的广州形象,突出跨学科研究的特性,视角独特。其次本文以历史学的角度再分析《中国丛报》,对广州探索新型跨文化传播提供借鉴,以古鉴今。
盛玉雯[7](2018)在《岭南文化现状研究——评《岭南文史》》文中研究指明岭南文化属于灿烂且悠久的中华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研究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基础需求。《岭南文史》为专门对岭南文化研究的期刊,也是对岭南文化研究的主要学术阵地。在对岭南文化研究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岭南文化的研究主题多样化,并且范围较为广泛,其中岭南人物、岭南史及岭南文学艺术研究内
周新年[8](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何文婷,陈瑜林[9](2017)在《岭南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岭南文史》的内容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广东省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期刊《岭南文史》,其对岭南文化研究现状与趋势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对《岭南文史》近三年内容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岭南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当前岭南文化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主要在于岭南历史和岭南人物方面。
李巧玲[10](2015)在《海上丝路文化在雷州的传播、影响及其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雷州具有临海、港湾众多等自然地理特征,是中国海上丝路必经之地的历史基础上,阐述海上丝路文化在雷州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在农业土地利用、器艺制作、建筑、以佛教和妈祖崇拜为主的观念文化等方面留下深刻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雷州文化具有多元、海洋、开放、包容、冒险等文化特质和风格。在当代背景下,应充分认识雷州海上丝路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通过开展海上丝路文化古迹普查,建立区域合作关系,构建海丝会展平台,进行宗教文化交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等途径,对雷州海上丝路文化资源加以深度发掘及开发利用,为建设"一带一路"之海上丝路服务。
二、《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以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以岭南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二、文献基础分析 |
(一)文献年份 |
(二)研究作者 |
(三)研究机构 |
(四)期刊分布 |
(五)被引 |
(六)关键词共现分析 |
三、传承与创新 |
(一)完善岭南学系统建设 |
(二)将岭南文化融入到教育系统(策划文化教案融入教育系统) |
(三)拓展岭南文化传承创新思维 |
四、结语 |
(2)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背景 |
1.2.1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1.2.2 对于传统村镇保护的高度关注 |
1.2.3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
1.3.2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研究概况 |
1.3.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现状 |
1.3.4 广州番禺大岭村研究现状 |
1.3.5 研究评析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理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岭村的历史与现状概况 |
2.1 大岭村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景观环境 |
2.2 大岭村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姓氏渊源 |
2.2.2 宗族演变 |
2.2.3 历史沿革 |
2.2.4 红色文化 |
2.2.5 经济发展 |
2.3 大岭村民俗风情 |
2.3.1 耕读并重 |
2.3.2 宗族观念 |
2.3.3 多元民间信仰 |
2.3.4 水乡节庆活动 |
2.4 大岭村格局特色 |
2.4.1 风水形势 |
2.4.2 村落布局 |
2.4.3 景观格局 |
2.4.4 风貌状况 |
2.5 大岭村形象特色和区域发展定位 |
2.5.1 “岭南水乡” |
2.5.2 “岭南书香” |
2.5.3 区域发展定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 |
3.1 环境格局分析 |
3.1.1 村落选址形势 |
3.1.2 “山环水聚”格局 |
3.1.3 村落理水分析 |
3.2 村落布局分析 |
3.2.1 村落布局形态 |
3.2.2 村内街巷体系 |
3.2.3 景观格局特色 |
3.2.4 微气候的改善 |
3.3 建筑特征分析 |
3.3.1 建筑基本特征 |
3.3.2 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特征 |
3.3.3 主要建筑类型 |
3.4 地方材料运用 |
3.4.1 蚝壳 |
3.4.2 红砂岩 |
3.4.3 青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 |
4.1 祭祀空间特征与家国情怀 |
4.1.1 祠堂建筑与空间秩序 |
4.1.2 祠堂建筑与社会礼制 |
4.1.3 纪念建筑与团结统一精神 |
4.1.4 建筑楹联题词与家国精神 |
4.2 文化空间特征与文化风俗 |
4.2.1 文化空间特征 |
4.2.2 庙宇建筑与民间信仰 |
4.2.3 水乡文化习俗 |
4.3 景观空间特征与耕读精神 |
4.3.1 点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2 线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3 面状景观空间特征 |
4.3.4 田园山水与耕读精神 |
4.4 商业空间特征与农商文化 |
4.4.1 商业空间特征 |
4.4.2 岭南水乡商贸特色 |
4.4.3 农商一体的商贸特征 |
4.5 生活空间特征与市井文化 |
4.5.1 生活空间特征 |
4.5.2 空间类型与空间行为 |
4.5.3 市井文化与世俗精神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 |
5.1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
5.1.1 因地制宜,因物施巧 |
5.1.2 天人合一,人杰地灵 |
5.1.3 和合圆融的审美理想 |
5.2 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特征 |
5.2.1 包容并蓄特征 |
5.2.2 独立自由精神 |
5.2.3 开放创新特征 |
5.2.4 重商务实精神 |
5.3 大岭村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
5.3.1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5.3.2 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 |
5.3.3 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 |
5.3.4 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 |
5.4 大岭村审美意境研究 |
5.4.1 村落审美意境的营造 |
5.4.2 审美心理与建筑空间表征 |
5.4.3 村落审美活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3)融合与嬗变 ——清代广式家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三) 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
(四)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 |
(一) 明清家具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 关于广式家具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清代广式家具多元融合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各种文化的交汇与融通 |
一、岭南文化基础 |
二、满汉融合文化的影响 |
三、东西方文化的融汇 |
第二节 交通与贸易枢纽的地缘优势 |
一、通达的水路运输条件 |
二、畅流的通商贸易口岸 |
三、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 |
四、行会商铺的繁盛集中 |
第三节 社会群体的合力推动 |
一、皇家达官阶层促进消费 |
二、置业华侨引领审美风尚 |
三、行商“夷”商推进贸易交流 |
四、能工巧匠推动技艺升华 |
第二章 清代广式家具的形成与嬗变 |
第一节 优质木材原料的充裕 |
一、优质木材的来源及途径 |
二、品种丰富的中外良材 |
三、首选紫檀的用料优势 |
第二节 中西杂糅家具的出现 |
一、“西学东渐”及西方艺术风尚的影响 |
二、室内陈设及家具的西化倾向 |
三、“洋派造作”渐成行业主流 |
四、外销增长推进家具的中西融合 |
第三节 内廷“恭造”与地方“民造”互动影响下的嬗变 |
一、广式家具的宫廷化 |
二、家具新风出广作 |
第三章 清代广式家具的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材质考究善用整料 |
一、选材唯精 |
二、用料完整 |
第二节 造型繁复不拘一格 |
一、造型繁缛复杂 |
二、样式新巧多变 |
第三节 镶嵌繁巧雕磨圆熟 |
一、多样化的镶嵌方式 |
二、雕磨结合力求圆润 |
第四节 纹饰华丽中西杂糅 |
一、中国传统纹样为主体 |
二、西洋纹饰的自然揉入 |
三、色彩华丽的嵌珐琅装饰 |
第四章 清代广式家具的价值体现 |
第一节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设计理念 |
一、彰显吉祥的传统观念 |
二、中西杂糅的创新理念 |
第二节 代表清代家具发展潮流的典范 |
一、“自成一体”的地方家具流派 |
二、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
第五章 清代广式家具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其他家具流派的影响 |
一、对苏式家具的影响 |
二、对京式家具的影响 |
三、对海派家具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家具的影响 |
一、引领中国“外销艺术品”消费热潮 |
二、“中国风”家具成为上流社会风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基于图像的研究 |
二、基于十三行的研究 |
三、基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四、基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 |
一、具体方法 |
二、理论框架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范畴 |
第一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绘本 |
一、原着绘本 |
二、编撰绘本 |
三、展览画册 |
第二节 十三行时期的图像类型 |
一、画师画作 |
二、随行记录画 |
三、外销画画品 |
四、器物画作 |
第三节 十三行图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一、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优势 |
二、十三行图像呈现中国形象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三行图像的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择研究文本 |
一、十三行图像的类别特征 |
二、十三行图像的研究文本 |
第二节 确定图像分类 |
一、图像分类的方法与设计 |
二、图像类别的定义与统计 |
第三节 制定分析框架 |
一、风景画分析方法 |
二、肖像画分析方法 |
三、风俗画分析方法 |
四、整体分析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风景:风景画视角下的风光景致 |
第一节 风景画的景致概貌 |
一、风景地点:“北京”至“港澳” |
二、风景类别:“自然”与“人文” |
三、风景内容:“多样”与“典型” |
第二节 风景画的景致特点 |
一、自然解读:展现秀丽风景 |
二、人文解读:呈现多样景观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景 |
一、彰显地域特征 |
二、关注港口城市 |
三、散发迷人魅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人物:肖像画视角下的百态民生 |
第一节 肖像画的人物概貌 |
一、人物构图:“正面”与“全身” |
二、人物性别:“重男”与“轻女” |
三、人物身份:“皇帝”到“乞丐” |
四、人物配饰:“烟袋”与“烟杆” |
第二节 肖像画的人物特点 |
一、身份解读:展示各个阶层 |
二、女性解读:体现地位差异 |
三、配饰解读:显现特殊爱好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人物 |
一、表现社会等级 |
二、展现诸多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风习:风俗画视角下的风习文化 |
第一节 风俗画的风习概貌 |
一、风俗题材:四种类别 |
二、要素分析:内容多样 |
第二节 风俗画的风习特点 |
一、劳动解读:“创新”与“落后”并存 |
二、休闲解读:“富裕”与“贫困”对比 |
三、习俗解读:“礼仪”与“迷信”之争 |
四、刑罚解读:“宽宏”与“野蛮”同现 |
第三节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风习 |
一、洞察社会风俗 |
二、凸显观念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图像分析:图像文本的中国形象表达 |
一、文本广度:增强中国形象的全面性 |
二、文本深度:展示中国形象的深刻性 |
第二节 新文化史观:西方中国形象的呈现与变化 |
一、形象呈现:“优越”与“糟糕”共存的中国形象 |
二、形象变化:“凝视”与“逆转”背后的原因发掘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的本质 |
一、西方文明的霸权 |
二、跨文化传播观念的对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旨趣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说明 |
(一) 时间跨度选取 |
(二) 中国侨务政策 |
1. 政策对象 |
2. 政策内容 |
三、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一) 研究现状 |
1. 系统全面的梳理侨务政策体系及思想理论 |
2. 某一领域侨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演进情况 |
3. 关于各类具体侨务政策的执行情形的研究 |
4. 落实侨务政策对地方发展变迁影响的研究 |
(二) 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1. 历史文献分析法 |
2. 社会史研究方法 |
3. 口述史研究方法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 |
二、成立运行侨务工作机构组织 |
三、土地改革中考虑侨胞特殊性 |
四、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
五、鼓励侨胞兴学捐赠 |
六、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
七、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
八、大力保护争取侨汇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遭冲击破坏 |
一、海外侨务工作被否定 |
二、侨务机构组织被撤销 |
三、归侨侨眷被歧视迫害 |
四、侨捐侨资工作的倒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之后侨务政策的恢复调整 |
第一节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 |
一、驳斥“海外关系复杂论” |
二、“建庙”与“请菩萨” |
第二节 侨务政策内容的调整 |
一、侨务政策的关涉范围更为全面细致 |
二、侨务政策的重心更加倾向经济工作 |
第三节 国内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内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全面恢复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 |
三、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经济权益 |
四、鼓励归侨侨眷同海外正常联系 |
五、推进华侨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
第四节 国外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一、国外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
二、积极保护保障华侨的正当权益 |
三、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 |
四、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
五、鼓励华侨自愿加入住在国国籍 |
六、教育华侨遵守尊重当地法律习俗 |
七、协助华侨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侨务政策执行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
第一节 侨务政策落实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 |
一、落实政策的“不得刁难” |
二、适当照顾是否“开后门” |
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
第二节 广东福建落实侨房退还的社会影响 |
一、侨房退还问题的历史成因 |
二、侨房退还政策执行的难度 |
三、侨房退还工作的显着成效 |
第三节 一桩纠结的侨房退还案的政策因由 |
一、政策“鼓励”下的申诉 |
二、政策执行上的“无奈” |
三、久拖未决中的“困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挥侨务政策优势与助推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发挥“侨”的作用来搞活经济 |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
二、“门路要多一点” |
三、“不要丧失机遇” |
第二节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侨”企 |
一、举足轻重的侨资企业 |
二、蓬勃兴起的侨属企业 |
三、紧跟政策的自办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侨界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效度 |
第一节 侨界与统一战线工作 |
一、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颇有渊源 |
二、侨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构成 |
三、侨胞积极推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 |
第二节 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
一、正视侨务工作的外交特性 |
二、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改善 |
三、华侨华人的影响日益增强 |
第三节 侨界参政议政的选择 |
一、政治环境的认知差异 |
二、制度机制的有效保障 |
三、文化情感的认同归属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与城市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丛报》研究概述 |
1.2.2 《中国丛报》城市报道研究 |
1.2.3 《中国丛报》城市报道的“他者”形象 |
1.2.4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本分析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4 创新思路 |
第2章 塑造“他者”的情境:《中国丛报》传播情境分析 |
2.1 历史场:1750 年前西方国家构建的广州形象 |
2.2 传播场:《中国丛报》出版的传播情境 |
2.2.1 《中国丛报》创刊的社会背景 |
2.2.2 《中国丛报》办报群体 |
2.2.3 《中国丛报》的平行报刊 |
第3章 《中国丛报》广州城市报道主题 |
3.1 《中国丛报》栏目与主题设置 |
3.2 《中国丛报》广州城市报道主题 |
3.2.1 广州城市报道主题选取与分类 |
3.2.2 广州城市报道的栏目设置 |
3.2.3 广州城市报道的独立文章 |
第4章 广州城市“他者”形象呈现 |
4.1 “他者”视角下广州城市报道 |
4.1.1 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城 |
4.1.2 畸形发展的贸易 |
4.1.3 黑暗的政治形态 |
4.1.4 浓郁的风土人情 |
4.1.5 纷杂的市井万象 |
4.1.6 小结 |
4.2 “他者”视角下广州城市报道与形象塑造之策略 |
4.2.1 广州报道的边缘性选题 |
4.2.2 拼音+辅助副文本的文化负载词模式 |
4.2.3 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报道方式 |
4.3 他者视角报道广州的成因 |
4.3.1 差异与个体:编者对广州认知偏差 |
4.3.2 束缚与阴影:广州制度对外国人的制约 |
4.3.3 现实与观念:西方社会的转变 |
第5章 《中国丛报》他者视角的误读及现实意义 |
5.1 《中国丛报》的流传和影响 |
5.2 “他者”视角下广州形象之误读 |
5.3 “他者”视角下城市形象塑造的现实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中文专着 |
外国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8)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岭南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岭南文史》的内容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 研究内容与分析 |
3.1 载文单位统计分析 |
3.2 栏目载文总数统计分析 |
3.3 文章作者统计分析 |
3.4 主题统计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10)海上丝路文化在雷州的传播、影响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雷州半岛区位在海上丝路地位 |
2海上丝路文化在雷州的传播 |
2.1丝路农业文化的传入 |
2.2器艺文化的传入 |
2.3建筑文化的传入 |
2.4观念文化的传入 |
3海上丝路与雷州文化风格 |
3.1雷州文化的多元性 |
3.2雷州文化的海洋性 |
3.3雷州文化的开放性 |
3.4雷州文化的包容性 |
3.5雷州文化的冒险性 |
4海上丝路文化发掘利用 |
4.1开展海上丝路文化古迹调查、整理工作,作为开发利用的基础 |
4.2建立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研发海上丝路资源的区域合作关系 |
4.3构建海丝会展平台 |
4.4开展宗教文化交流 |
4.5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
5结论 |
四、《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以岭南文化为例[J]. 钟莹. 探求, 2021(06)
- [2]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D]. 钟昊旻.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融合与嬗变 ——清代广式家具研究[D]. 王皓铭. 苏州大学, 2020(03)
- [4]十三行时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形象解构 ——基于英国随行记录画的研究[D]. 李思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D]. 刘纯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6]“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广州报道与城市形象研究[D]. 宫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岭南文化现状研究——评《岭南文史》[J]. 盛玉雯. 新闻战线, 2018(16)
- [8]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岭南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岭南文史》的内容分析研究[J]. 何文婷,陈瑜林.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11)
- [10]海上丝路文化在雷州的传播、影响及其开发利用[J]. 李巧玲. 热带地理,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