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提高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的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1](2021)在《三株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文中认为白僵菌属(Beauveria)真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菌,在农林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应用广泛。本论文研究了白僵菌属常见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不同菌株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并对各菌株代谢产物进行了GC/MS/MS分析,为开发利用白僵菌代谢产物资源提供依据。具体结果如下:1、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研究根据死亡率、致死中时等指标比较不同白僵菌菌株代谢产物对鞘翅目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幼虫和半翅目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成虫的活性。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菌株Bb05代谢产物对两种昆虫均显示出较高的杀虫活性。2、白僵菌代谢产物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抑制率等指标比较不同白僵菌菌株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活性。结果表明:布氏白僵菌菌株Bb05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3、白僵菌代谢产物的GC/MS/MS分析利用GC/MS/MS对3株白僵菌菌株Bb04、Bb05、Bb07代谢产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3株白僵菌菌株代谢产物中存在烷烃类15种、醇类11种、酯类10种、含氮有机物4种、酮类3种、酚类2种、醛类1种、醚类1种、酸类1种,共计9类,48种化合物。白僵菌菌株Bb04、Bb05共同拥有化合物11种,白僵菌菌株Bb04、Bb07共同拥有化合物17种,白僵菌菌株Bb05、Bb07共同拥有化合物15种。从3株白僵菌菌株Bb04、Bb05、Bb07代谢产物中,分别检测到30、21、32种化合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正三十二烷、正二十一烷、2,3-丁二醇等化合物的相对百分比含量较高。
曲荣佳[2](2020)在《航空转笼喷头喷施生物农药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航空植保作业在农林病虫害防治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轻型直升机以其自身的优势被广泛推广使用,关于轻型直升机进行化学农药植保作业的研究也有很多,但是由化学农药引发的污染问题近年逐年严重,为了解决农药污染问题,国家大力推行生物农药,为了将航空施药技术应用到生物农药的植保作业中,提高生物农药在航空作业中的防治效果,展开了本文的研究。通过对喷头作业原理和雾滴内质点受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初步对影响生物农药作业效果的因素进行总结,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得出喷雾介质的物理性质、转笼直径、转速等因素会对生物农药的喷雾效果、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产生影响,进而对试验中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利用高速风洞进行了风力驱动式转笼喷头的转速标定试验,通过测量不同参数条件下转笼喷头的转速来分析各参数对转笼喷头转速的影响规律,试验中各因素对于转速的影响程度为:气流速度>桨叶安装角度>桨叶长度,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绘制拟合曲线并验证回归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基于风力驱动式转笼喷头设计了室内生物农药试验系统,完成了各工作部件的选型。利用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两种生物农药进行了喷施试验和样本的采集,得出试验中生物农药的活性保持率可以保证在70%以上,在试验中参数对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的影响顺序为:转速>转笼直径>流量,为保证活性保持率,转速建议选取3000r/min~5000r/min,利用SPSS软件分析试验中的因素对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的影响规律。为后续试验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基于R44轻型直升机设计了轻型飞机转笼喷头测速装置,在试验中设置飞行速度、桨叶长度、桨叶安装角度三个因素进行转速测量试验,并与风洞环境中的转速试验结果对比以确定利用R44轻型直升机进行生物农药喷施试验的参数,对比实验结果可知不同环境转速差异量为1.9%~10%,通过对其工作条件进行对比总结差异原因。利用轻型直升机的搭载转笼喷头雾化系统在户外进行了生物农药的喷施试验,试验中对一种转笼喷头在同一飞行高度、不同飞行速度、不同桨叶安装角度的形况下产生的生物农药液滴进行了采集和活性保持率检测,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在航空植保作业中影响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的因素,并与室内生物农药试验结果比较。
张洋[3](2020)在《重庆地区玉米螟高效药剂及助剂筛选与防治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害虫,分布广泛,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为害。重庆地区玉米种植目前以春玉米为主,且玉米螟寄主广泛,田间杂草种类繁多、环境复杂,为玉米螟的生长繁殖提供有利条件。重庆地区玉米种植主要是农户自家自主种植,缺少施药指导,未施药不仅会减产,还会为来年的害虫发生埋下隐患;施药过度则会引起环境污染、玉米农药残留高、产生药害等问题。因此,筛选高效药剂和助剂,减药减施,对提高产量和保护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为能够适时精确指导施药,需要制定玉米螟的防治指标,也为玉米田的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使用浸叶法,使用室内种植的玉米叶片对室内饲养的二龄玉米螟进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助剂的效果试验;通过参考往年资料和当年的玉米螟性诱调查数据,确定玉米螟发生动态,在第二个玉米螟发生高峰通过田间接虫的方法模拟田间为害,最后测算茎秆为害和产量数据,计算防治指标。全文的结果如下:1.通过预实验,每个药剂确认6个实验浓度,从实验结果中选出5个有效结果,同空白对照进行分析,得出氯虫·噻虫嗪的LC50为0.023(0.019-0.029)mg/mL,甲维盐的LC50为0.023(0.017-0.033)mg/mL,氯虫苯甲酰胺的LC50为0.050(0.034-0.072)mg/mL,茚虫威的LC50为0.107(0.075-0.149)mg/mL(括号内为95%置信区间,下同);氯虫·噻虫嗪的LC90为0.097(0.457-1.799)mg/mL,甲维盐的LC90为0.223(0.129-0.523)mg/mL,氯虫苯甲酰胺的LC90为0.790(0.034-0.072)mg/mL,茚虫威的LC90为1.272(0.751-2.778)mg/mL。以上四种药剂中,效果最好的药剂为氯虫·噻虫嗪和甲维盐。2.使用有机硅助剂(主要成分为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氯烷)和橘皮精油助剂,配合氯虫·噻虫嗪和甲维盐进行试验。氯虫·噻虫嗪和甲维盐分别采用两个浓度,两种助剂在配制时均稀释至1000倍,同时使用清水和清水稀释1000倍的两种助剂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在较高浓度下,氯虫·噻虫嗪使用有机硅助剂和橘皮精油助剂分别增效18.33%和20.00%;甲维盐则为20.00%和21.66%,而在较低浓度下增效效果不及较高浓度。综合来看,使用甲维盐配合橘皮精油助剂的室内实验效果最好。3.2019年进行玉米螟的性诱调查,通过掌握当年发生动态和往年资料确定防治指标的接虫时期。通过性诱调查玉米螟发生动态可以得知,从四月中旬开始到九月初结束,均有玉米螟成虫为害,其中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中旬是当年玉米螟成虫的两次发生高峰。结合往年数据,将田间接虫选在6月28日,7月25日进行收获调查。结果得出,随着虫口密度的升高,玉米茎秆上的蛀孔数和隧道长度随之增加,产量下降。其中,虫口密度(接虫密度)和蛀孔数和百粒重的线性拟合较好。将接虫密度和产量损失进行拟合,结合玉米时价和防治成本,得到的防治指标为9.2块卵块/百株。
汤迪[4](2019)在《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巴彦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玉米是巴彦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亚洲玉米螟一直是巴彦县玉米生产的重要防治对象。本研究对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分析,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田间防治亚洲玉米螟,初步建立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为巴彦县的玉米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对2016-2017年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分析对巴彦县10个乡镇的亚洲玉米螟越冬基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6-2017年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的越冬基数较大,2017年巴彦县亚洲玉米螟越冬基数(79头)明显高于2016年(56头),2017年亚洲玉米螟的存活率为95.1%,明显大于2016年存活率(93.3%);六月下旬是亚洲玉米螟成虫羽化的高峰期;亚洲玉米螟开始落卵时间为六月中旬,其百株卵粒数从六月下旬逐渐增多,在玉米生育期的拔节期数量增长最为明显;2016年亚洲玉米螟一代幼虫从7月下旬开始进行危害,2017年亚洲玉米螟的一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进行危害,略重于2016年;2017年巴彦县秋季越冬亚洲玉米螟平均百杆89头,大于2016年和2017年春季调查的越冬亚洲玉米螟虫量,秸秆还田地区均大于未进行秸秆还田处理的玉米产区。2.测定了白僵菌和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作用采用白僵菌与杀虫剂乐斯本(氯吡硫磷)混剂防治亚洲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心叶期白僵菌和乐斯本的混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玉米花叶率明显低于对照和各单剂处理,平均防效和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和各单剂处理;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松毛虫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试验区玉米产量明显大于对照,增产率达到6%9%。3.测定了不同化学药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建立病虫害联合防治体系在巴彦县兴隆镇、万发镇、天增镇、龙庙镇、镇东乡5地进行了6种亚洲玉米螟常用防治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在供试剂量下对亚洲玉米螟均具有防治作用,在赤眼蜂防治区供试药剂在各处理剂量下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明显,其中25%灭幼脲悬浮4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和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明显;在玉米大喇叭口和抽雄期采用杀虫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剂、杀菌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0.01%芸苔素内酯可溶粉、高效植物油喷雾助剂防治玉米病虫害可以有效的防治亚洲玉米螟、玉米大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增产效果明显。
张啸[5](2017)在《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防治作为棉盲蝽综合防治体系中的主要技术,常常会引发盲蝽抗药性问题,更会加剧农药残留、天敌死亡、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而生物防治则有助于减少化学防治的选择压力、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提高环境友好性。白僵菌是一类虫生真菌,对防治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防治棉盲蝽等半翅目害虫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白僵菌分生孢子侵染中黑盲蝽的全过程,利用血球计数板和酶标仪分别测定了不同毒力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速率及胞外水解酶的活性,利用PCR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克隆了几丁质酶基因并检测了其在不同毒力菌株内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从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全面分析了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致病机理,并为合理利用白僵菌防治盲蝽提供了理论基础。1.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侵染过程接种后白僵菌首先与中黑盲蝽的体表进行接触并分泌胞外粘液加固附着;接种16h左右萌发产生附着胞和芽管,附着胞和芽管同时分泌水解酶类溶解中黑盲蝽表皮,并借助自身的机械压力侵入虫体;接种48h后菌丝侵入到昆虫表皮细胞的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并在昆虫体内进行分隔生殖;接种后72h,侵入到虫体内的菌丝体刺穿虫体,伸到昆虫体外。结果表明,白僵菌分生孢子在接种72小时内完成了对中黑盲蝽的侵染并最终导致虫体发病,其侵染过程的完成不仅依靠菌丝体本身的机械压力,还需要胞外水解酶的参与。2.产孢速率和胞外酶在白僵菌对中黑盲蝽致病性中的作用白僵菌高毒Ⅷ菌株与低毒Ⅵ菌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产孢速率没有显着差异,分别为2.79×108个/d,2.9×108个/d;与Ⅵ菌株相比,Ⅷ菌株的胞外蛋白酶、酯酶、脂肪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但几丁质酶活性有显着增强。Ⅷ菌株几丁质酶活性为3217.75U/mg,是Ⅵ菌株的13.43倍。以上结果表明,产孢速率与白僵菌Ⅷ菌株的高毒力无关,但生长过程中分泌的胞外几丁质酶活性可能是影响菌株毒力的关键因素之。3.几丁质酶在白僵菌致病性中的作用球孢白僵菌Bbchit1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047bp,共编码348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几丁质酶的典型结构,如N端信号肽序列、催化区、富含丝/苏氨酸区、几丁质结合区;与低毒力Ⅵ菌株相比,高毒力Ⅷ菌株的Bbchit1基因不存在碱基多态性,也没有与功能相关的氨基酸突变;但VⅧ菌株Bbchit1基因的表达量是Ⅵ菌株的27.61倍。结果表明Bbchit1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是造成白僵菌几丁质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白僵菌菌株毒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苏军[6](2014)在《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的影响》文中认为自然状态下,毛竹林内同时存在大、小年竹叶和新竹叶,而竹林经营的改制使林分中竹叶类型的多样性减少,这就可能对毛竹食叶害虫及其天敌群落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食叶害虫种群的暴发。本研究以不同毛竹叶一食叶害虫刚竹毒蛾一天敌白僵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类型竹叶的重要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通过室内饲养研究了竹叶类型对3代刚竹毒蛾主要种群参数(幼虫存活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体内纤维素酶活力及重要抗性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探讨了白僵菌寄生不同饲料饲养的刚竹毒蛾幼虫后的生物学特性,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取食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的影响取食大年竹叶、小年竹叶和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的主要种群参数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其它类型竹叶相比较,取食大年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更短,生殖力更强;用大、小年和新竹叶混合后饲养刚竹毒蛾,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比其他单一类型竹叶饲养下的更小;在相同类型竹叶饲养下,第一代刚竹毒蛾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小于第二代和越冬代。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叶的蛋白质、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大年竹叶最高,小年竹叶较低,新竹叶在一年中变化较大;不同类型竹叶的黄酮、单宁和总酚含量则以小年竹叶显着大于大年竹叶,新竹叶在一年中变化最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取食不同类型毛竹叶的刚竹毒蛾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产卵量与竹叶中黄酮、单宁和总酚含量显着相关;幼虫蛹重则与蛋白质、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显着相关性。各代刚竹毒蛾幼虫内切-β-1,4-葡聚糖酶(EG)、外切-β-1,4-葡聚糖酶(CBH)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活力均以取食大年竹叶的最高,其后依次为取食小年竹叶、新竹叶和混合竹叶。混合竹叶饲养下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的活力最低,且BG与CBH活力相近,取食单种不同类型竹叶下刚竹毒蛾幼虫的3种纤维素酶活力相近,均以EG酶系活力最高,BG稍大于CBH,但后两种酶的活力都只有EG的50%左右。测定5龄和6龄刚竹毒蛾幼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的结果表明:大、小年竹叶饲养处理间并无显着差异,但取食新竹叶幼虫的AChE和GSTs活力比大年、小年竹叶饲养条件下的均更高。综合上述研究认为,新竹叶饲养下刚竹毒蛾主要种群参数及纤维素酶活力在3代中变化较大,且AChE和GSTs活力较高,这与新竹叶次生物质含量较高且在一年中的变动较大有关。大年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的种群与个体的发育较为有利,这与大年竹叶主要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有关。混合饲料饲养对刚竹毒蛾的种群和个体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2混合饲料中不同比例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的影响在发现新竹叶对刚竹毒蛾主要种群参数具有显着影响的基础上,模拟自然条件,进一步研究含有不同比例新竹叶的混合饲料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含有其它比例新竹叶的混合饲料相比较,新竹叶比例为10%和20%的混合饲料饲养能够显着延长刚竹毒蛾蛹期、降低蛹的重量、成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但新竹叶比例为50%的饲料饲养则能极显着缩短刚竹毒蛾蛹期,提高蛹的质量、成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竹叶比例的变化对刚竹毒蛾纤维素酶活力有一定影响。小比例(20%以下)新竹叶混合饲料饲养条件下,刚竹毒蛾纤维素酶的活力仍然会在6龄出现较明显的上升,随着新竹叶比例的增加,酶活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则越来越小。3类纤维素酶中,EG和BG活力均随着新竹叶比例的上升而下降,但在20%以后下降的幅度显着降低,然而CBH的活力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极小。随着食物中新竹叶比例的增加,刚竹毒蛾幼虫AChE和GSTs的活力逐渐上升,6龄幼虫比5龄幼虫高,在较高新竹叶比例(>20%)情况下,酶活力上升的幅度极小。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混合饲料中新竹叶比例为10%和20%时对刚竹毒蛾的种群发展较为不利。从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力及AChE和GSTs的活性的变化可以看出,新竹叶比例在10%和20%条件下刚竹毒蛾幼虫的食物利用率和抗性均较低。3白僵菌对取食不同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性在接种F代(第一代)和S1代(F代子代)白僵菌下,取食大年竹叶刚竹毒蛾5、6龄幼虫的寿命均极显着大于取食小年竹叶的寿命。在混合饲料处理中,随着饲料中新竹叶比例的增加,刚竹毒蛾5、6龄幼虫对F代白僵菌的抗性明显上升。F代白僵菌对新竹叶比例20%饲养的刚竹毒蛾5、6龄幼虫的致病力最强,对新竹叶比例为50%饲养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最低。以混合饲料饲养的刚竹毒蛾5、6龄幼虫为寄主,白僵菌的生长量、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耐热性和抗紫外线能力在代内差异极小,且不随着新竹叶比例的变化而显着变化。但上述指标在代间出现显着差异,S2代(S1代子代)的生长量、产孢量均较S1代上升,但随着新竹比例的增加,其生长量、产孢量的上升幅度降低。混合饲料饲养下刚竹毒蛾5龄和6龄幼虫的酚氧化酶(PO)活力均极显着大于大、小年和新竹叶单独饲养。各处理6龄幼虫的PO酶活力均稍大于5龄。随着新竹叶在食物中比例的上升,刚竹毒蛾幼虫PO酶活力逐渐上升,高峰期逐渐提前,PO酶活力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越小。新竹叶比例10%混合饲料饲养下5龄和6龄幼虫的PO酶活力显着小于40%和50%处理。根据上述研究认为,白僵菌对取食混合饲料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比取食小年竹叶和新竹叶的幼虫小,这与混合饲料饲养下刚竹毒蛾幼虫PO、AChE和GSTs活力较高有关。食物中新竹叶比例超过30%时,白僵菌对刚竹毒蛾5、6龄幼虫的致病力下降。刚竹毒蛾5、6龄幼虫抗性相关酶(PO、AChE和GSTs)活力随着食物中新竹叶比例的上升而提高是其重要原因。综合本文研究结果,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导致刚竹毒蛾的主要种群参数产生较大差异,其中以大年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最大;混合饲料饲养与单种竹叶相比对刚竹毒蛾的生长发育更为不利;随着混合饲料中新竹叶比例的上升,刚竹毒蛾蛹期缩短,蛹的重量、成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有提高。这与不同竹叶的重要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以及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后刚竹毒蛾幼虫的纤维素酶活力的差异相关。与此同时,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后刚竹毒蛾幼虫的抗性相关酶(PO、AChE和GSTs)活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致使白僵菌对取食不同竹叶饲料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产生差异。主要表现为白僵菌对取食大年竹叶的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最低;对取食新竹叶和混合竹叶饲料的幼虫致病力较高;随着食物中新竹叶比例的增加,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下降。本文研究证明:毛竹林经营制度的改变(花年竹林改为大小年竹林)可通过改变林中竹叶类型的组成,对竹林食叶害虫及其天敌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害虫种群的暴发。
赵正萍,嵇保中,刘曙雯,曹丹丹,王丽平,许忠祥[7](2015)在《利用昆虫携带病原物实施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载体昆虫传递病原物防治有害生物主要是利用载体昆虫与目标病虫害之间的共栖或生态位重叠关系,通过载体昆虫主动搜寻目标病虫害,传递病原物与天敌生物,侵染或捕食有害生物,达到防治的目的。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载体昆虫传递病原物防治植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载体昆虫和传递的病原物种类、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现状以及病原物携带与释放技术等,并就利用载体昆虫携带病原物开展生物防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胡本进[8](2013)在《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害虫,给玉米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球孢白僵菌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我国农业部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即开始在东北大面积推广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田间应用技术,如今该技术已成为东北地区防治亚洲玉米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关内还很少有使用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报道,人们对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动态还知之甚少。对于释放菌株和土着菌株各自的动态迄今无人研究。为此,本论文在筛选对亚洲玉米螟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基础上,开展了使用球孢白僵菌控制亚洲玉米螟的研究,球孢白僵菌在玉米田中的宿存、传播和扩散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子分析相结合,借助于群落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追溯亚洲玉米螟白僵病流行的病源及其传播途径。具体结果如下:1、从45个球孢白僵菌菌株中挑选了8个分离自亚洲玉米螟、蝽象、龟纹瓢虫和土壤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和毒力测定,这8个菌株在营养生长量、萌发率、产孢量和对亚洲玉米螟2龄幼虫致病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综合来看,分离自亚洲玉米螟的Bb05菌株和Bb09菌株具有杀虫率高、杀虫速率快、产孢量大、萌发率高等优点,在今后的生防中将有较大的应用潜力。2、利用筛选的Bb05菌株生产球孢白僵菌菌剂,并于2010年7月下旬和2011年7月下旬连续两年开展了田间防治试验。从两年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来看,球孢白僵菌对第二代玉米螟、第三代玉米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010年白僵菌对第二代、第三代玉米螟防治效果分别为57.5%和49.6%,玉米螟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3.7%和52.8%;2011年白僵菌对第二代、第三代玉米螟防治效果分别为56.3%和43.7%,玉米螟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9.3%和54.1%,白僵菌防治第二代玉米螟的防效虽显着低于对照药剂辛硫磷,但对第三代玉米螟的防效却均显着高于对照药剂辛硫磷,而且降低了被害穗数,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代幼虫越冬基数也得到显着的降低,因此,球孢白僵菌Bb05菌株对玉米螟具有较好的持续控制的潜力,可作为野外大面积防治试验的生产菌株。同时,对白僵菌释放区和空白对照区玉米田的玉米螟天敌群落进行了调查。两个调查区玉米田天敌种类相同,捕食性天敌共有12种,分属于5目11科,寄生性天敌有6种以上,放菌区和对照区玉米田玉米螟天敌群落均较为丰富和稳定,白僵菌释放并没有对天敌群落构成威胁。3、病原的种群动态是昆虫疾病流行学的重要内容。空气和土壤带菌量动态监测表明,在2010年放菌期间,放菌区的带菌量高于对照区的带菌量,放菌区空气、土壤带菌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而对照区空气和土壤带菌量很低。放菌区感染白僵菌的僵虫数显着高于对照区,明显发生了玉米螟白僵菌流行病,这表明,玉米田这种人工生态系自身的带菌量较小,抑制虫口的能力有限,通过像喇叭口投放或封垛等方式施放白僵菌对生态系进行人工干涉是必要的。玉米堆垛是玉米秸秆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自2010年10月开始堆垛至2011年6月,玉米垛中僵虫数量和垛下土壤中的成菌落数呈上升趋势,2011年6月份,玉米垛内僵虫数量和垛下土壤中成菌落数达到最高值,与玉米垛相距越近,土壤中白僵菌成菌落数越多,超过一定距离,土壤中的成菌落数显着下降,玉米垛就像田间白僵菌的接种库,堆垛中的白僵菌孢子可以通过气流、雨水、人类活动等方式向附近扩散,在维持田间白僵菌种群的数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采用田间罩笼饲养试验对个体间疾病的传播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野外条件下病虫可以将疾病传播给健虫,在病、健虫混合比例分别为3:15、6:12、9:9时,白僵病传播几率分别可达4.4%、16.7%和40.7%,病虫比例增加导致疾病的传播率提高。白僵菌的扩散试验表明,放菌区外玉米螟危害率随距离的增大而上升,距离放菌区50m处,第二代玉米螟和第三代玉米螟危害率分别为9.50%、66.33%,显着低于距离放菌区200m处的玉米螟危害率(14.17%、84.67%),而百株僵虫量高于距离放菌区200m处的,说明放菌区白僵菌可以向周围扩散,在短距离内对虫口有一定的控制作用。5、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在安徽省萧县(心叶投放白僵菌颗粒剂防治区)和吉林省白城市(白僵菌封垛防治区)、公主岭市(白僵菌自然流行区)这三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螟白僵病流行区收集的200株菌株的种群遗传结构。萧县和白城的白僵菌防治处理均取得一定防治效果,分别在玉米田和玉米秸垛诱发出流行病,在种群的优势类群中形成与释放株遗传距离远近不一的子类群。相反,非放菌区的玉米秸垛(萧县)和玉米田(白城),主要是非优势类群的土着菌株在其中引起地方病,但优势类群在地方病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无影响。这种异质性有利于增强种群或亚种群在异质的环境中的生存力。6、追溯萧县玉米田和白城玉米垛中玉米螟白僵病的发生源头和白僵菌的归宿,人为释放的白僵菌杀虫剂是主病源,而土着菌株是次病源。而人为释放的白僵菌,主要宿存在玉米螟僵虫中,但也进入其他寄主昆虫种群以及土壤宿存下来,成为土壤这个极其重要的宿存场所和自然接种库的组成部分。气流中的白僵菌孢子对于白僵病的水平扩散有着重要作用。不管作为主病源还是次病源,白僵菌在玉米产区的生境中,在各种生态位上辗转不息:玉米螟(?)玉米植株(?)其他寄主昆虫(?)玉米秸垛(?)空气(?)土壤。一旦遇有高密度的敏感寄主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便会形成流行病而抑制虫口。在公主岭这个未放菌处理的地区,全由土着菌株组成的种群内部具有比受到人为干扰的萧县种群和白城种群内部更高的遗传变异。它们持之以恒地在玉米螟种群中引起低频(低致病率)常在的地方病。7、亚种群聚类结果显示,萧县、白城市、公主岭市三个种群各自聚为一支,遗传谱系呈现出清晰的区域性特征。谱系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极显着相关,同时,与白僵菌寄主的化性可能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杨欣[9](2013)在《几株昆虫病原菌微菌核的诱导培养和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蛴螬、蟋蟀、根蝽、白蚁等地下害虫一生中大部分在土壤中生活,为害植物地下部或地面附近根茎部。现在对它们的防治一般采用化学农药,在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地下害虫的研究中,布氏白僵菌防治蛴螬的报道较多,但由于地下害虫常在土壤深层栖息,活动量小,一般在春秋季才向土表移动,且在旱作地区普遍发生,普通的孢子制剂可能因储藏期或施放后无法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影响防治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耐干旱、易储藏的繁殖体来防治地下害虫。本研究通过改变营养条件在液体培养中人工诱导产生微菌核(Microsclerotia,以下简称MS),结果表明氮源种类的选择决定是否产生MS,且不同菌种产MS的最佳氮源不尽相同,不添加吐温-80对MS产生也无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从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共9个菌株中各筛选1株高产MS的菌株Bb2729、Bbr17和Ma55。其在碳含量32g/L时MS产量分别为3.87×103MS/mL、6.80×103MS/mL和4.07×103MS/mL。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碳氮源用量比例复筛,发现MS产量和生物量均受碳源浓度和碳氮比共同作用,并通过对接种量等非营养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确定进一步优化方案。以碳浓度、碳氮比、摇床转速、孢悬液接种量和培养液装液量为五个因子,MS产量和生物量为响应值,进行两水平部分因子实验,筛选显着影响因子,结果Bb2729、Bbr17和Ma55三株菌的显着因子均为碳浓度、碳氮比和接种量;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响应面的中心点,Bb2729:碳浓度27g/L、碳氮比8:1、接种量0.9%,Bbr17:碳浓度30g/L、碳氮比7:1、接种量1.0%,Ma55:碳浓度30g/L、碳氮比35:1、接种量0.85%;Box-Benhnken中心复合实验确定MS产量的理论最大值,其中布氏白僵菌Bbr17产量最高为8.24×103MS/mL (碳浓度27.07g/L、接种量0.84%、碳氮比7.29:1),其次是球孢白僵菌Bb2729:5.57×103MS/mL (碳浓度27.07g/L、接种量0.84%、碳氮比7.29:1),金龟子绿僵菌Ma55:4.63×103MS/mL (碳浓度30.29g/L、接种量0.84%、碳氮比34.66:1);理论值条件下分别对各株菌进行三批次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均在1%误差以内,说明了响应面实验结果的可信度。MS的耐旱实验,将三株真菌碳氮比复筛时各个实验组得到的发酵产物,加硅藻土(diatomite,以下简称DE),抽滤冻干粉碎制成MS-DE粉末,在4℃冷藏条件下,4个月时复苏率仍维持在90%以上,低碳、高碳氮比发酵得到的MS复苏率高达到100%。MS-DE短期恒温储存试验表明,温度是影响MS储藏期的重要因素,在4℃冷藏条件下,MS-DE复苏率下降速度缓慢,60天后复苏率仍维持在98%以上。在31℃条件下,MS-DE复苏下降趋势显着增强,但均在也87%以上,相比之下布氏白僵菌MS更耐储藏,31℃储藏60天复苏率仍能达到91.93±1.58%。剂型化对MS复苏率有一定影响,但的确有一定保护作用。室温长期储存实验中,MS-DE第4个月时复苏率开始急速下降,到第10个月最低下降至40.22%;剂型化MS复苏率在第6个月才开始明显下降,10个月后最低降至55.19%,可见MS本身具备了一定抗逆性,而在制剂保护下能更长久的维持这种优势。
李华祥[10](2012)在《高产孢白僵菌的发酵与茶叶病害虫防治》文中研究指明假眼单胞小绿叶蝉是我国目前头号茶树害虫,严重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对该小绿叶蝉,茶农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导致茶叶农残严重超标,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又严重阻碍了中国茶业的出口贸易和发展。本研究所用球孢白僵菌YP9,经多次田间试验验证,对茶小绿叶蝉田间防治效果显着,有利于生产有机茶和发展中国茶业,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我们对该白僵菌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产孢量为指标,获得以下最优发酵条件。培养基含水量:初始含水量为65%,发酵至48h将含水量调为68%;翻料:发酵至20h和40h时分别翻料,其余时间不翻料;通气:048h(适应期)和108168h(稳定期)不通气,48108h(快速生长期)按1:2通气比通气;发酵温度:048h为25oC,48108h为24oC,108168h为28oC。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该白僵菌固态发酵产孢量达1.8×1010孢子/g干重以上,比优化前提高了约360%,已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1.6×1010孢子/g干重),为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2)通过添加热保护剂,提高白僵菌孢子的抗热性,有利于孢子制剂的制备、保藏及应用。因此,我们对孢子热保护剂进行了筛选和优化。首先从33种物质中筛选出6种糖(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及甘露醇),再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筛选和优化。各物质添加浓度的优化结果如下:葡萄糖0.262g/mL,乳糖0.276g/mL,甘露醇0.243g/mL。在验证实验中,添加上述保护剂后,热处理后的孢子萌发率平均值为72.29%(对照组的孢子萌发率仅为4.57%),与拟合方程的预测值72.28%非常接近,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优化结果可靠,且该保护剂对白僵菌孢子热保护效果显着。(3)通过对影响白僵菌孢子萌发的相关因素进行优化,得出以下球孢白僵YP9的田间应用条件:使用2%麸皮浸出液(自然pH)作为促进孢子萌发的营养液;在麸皮浸出液中添加微量(0.5g/L)的Mg2+和Ca2+;孢子悬浮液喷洒浓度为5×107孢子/mL;选择气温在25oC左右(23oC28oC)且喷洒后12h以内气温不高于37oC、光照时间不超过3h的时间段进行喷洒(晴天通常选择傍晚,阴天则可全天进行)。在上述应用条件下,经无锡、昆明及杭州多次田间试验验证,该白僵菌对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与目前茶农常用化学农药的防效相当,说明该白僵菌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对提高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的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提高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三株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僵菌的研究概况 |
1.1.1 白僵菌的分类和地位 |
1.1.2 白僵菌对昆虫的致病机制 |
1.1.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活性 |
1.1.4 白僵菌在农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
1.2 问题和展望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虫源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制备 |
2.2.2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活性研究 |
2.2.3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活性研究 |
2.2.4 白僵菌与黄瓜灰霉菌的平板对峙培养 |
2.2.5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的活性研究 |
2.2.6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GC/MS/MS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色泽及产量 |
3.2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 |
3.2.1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活性研究 |
3.2.2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活性研究 |
3.2.3 白僵菌代谢产物对黄瓜灰霉菌的活性研究 |
3.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GC/MS/MS分析 |
4 讨论 |
4.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
4.2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4.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活性物质分析 |
4.3.1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物质分析 |
4.3.2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物质分析 |
4.3.3 白僵菌代谢产物的其他活性物质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航空转笼喷头喷施生物农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空喷雾技术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航空施药装置研究现状 |
1.2.1.2 我国航空施药装备研究现状 |
1.2.2 生物农药及其喷施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3 离心雾化喷头的研究现状 |
1.2.3.1 转盘式离心雾化喷头 |
1.2.3.2 转笼式离心雾化喷头 |
1.3 本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试验设计总体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物农药的转笼喷头雾化特性研究 |
2.1 航空施药的物理过程 |
2.2 转笼喷头的作用原理 |
2.3 转笼喷头的结构特点 |
2.4 转笼喷头的雾化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笼喷头转速影响因素分析及标定试验 |
3.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3.2 试验方案 |
3.2.1 主要设备 |
3.2.2 试验方法和实施步骤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气流速度对喷头转速的影响分析 |
3.3.2 桨叶长度对喷头转速的影响分析 |
3.3.3 桨叶安装角度对喷头转速的影响 |
3.3.4 转笼直径对喷头转速的影响 |
3.3.5 多因素方差分析 |
3.3.6 喷头转速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笼喷头喷施生物农药室内试验 |
4.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4.2 测试系统和试验方法 |
4.2.1 室内测试采集装置的设计 |
4.2.2 试验方案、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 |
4.2.2.1 雾滴粒径分布测试 |
4.2.2.2 生物农药活性检测试验 |
4.3 评价方法 |
4.3.1 雾滴分布均匀性评价 |
4.3.2 苏云金杆菌活性保持率 |
4.3.3 白僵菌活性保持率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雾滴粒径分布试验分析 |
4.4.2 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笼喷头航空喷洒生物农药试验 |
5.1 试验目的和内容 |
5.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5.2.1 主要试验设备 |
5.2.2 试验方法 |
5.2.2.1 转速试验 |
5.2.2.2 生物农药采集试验 |
5.2.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5.2.3.1 转速试验 |
5.2.3.2 航空作业喷洒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试验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航空转速标定试验结果 |
5.3.2 航空作业喷施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试验结果 |
5.3.3 室内外生物农药活性保持率差异性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重庆地区玉米螟高效药剂及助剂筛选与防治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亚洲玉米螟概述 |
1.1 亚洲玉米螟概况 |
1.2 亚洲玉米螟的寄主植物 |
1.3 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 |
1.4 亚洲玉米螟的为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
1.5 亚洲玉米螟的天敌生物 |
2 玉米螟的防治 |
2.1 农业防治 |
2.2 物理防治 |
2.3 化学防治 |
2.4 生物防治 |
2.5 性信息素防治 |
2.6 综合防治理念 |
3 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情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玉米螟室内药效与助剂效果试验 |
1 玉米螟室内毒力测定实验 |
1.1 材料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2 玉米螟室内药剂添加助剂试验 |
2.1 材料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重庆地区玉米螟防治指标确定 |
1 重庆地区玉米螟发生规律调查 |
1.1 材料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2 玉米螟防治指标的确定 |
2.1 材料方法 |
2.2 处理结果 |
2.3 防治指标的确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1.1 玉米螟室内药剂助剂筛选 |
1.2 玉米螟发生情况以及防治指标研究 |
2 防治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黑龙江省亚洲玉米螟发生情况 |
1.2.1 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特点 |
1.2.2 影响亚洲玉米螟种群的增长因素 |
1.2.3 2014 -2015 年黑龙江省亚洲玉米螟的发生概况 |
1.3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的意义和方法 |
1.3.1 亚洲玉米螟监测的意义 |
1.3.2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的监测对象 |
1.3.3 亚洲玉米螟监测方法 |
1.4 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发展现状 |
1.4.1 农业防治发展现状 |
1.4.2 生物防治发展现状 |
1.4.3 物理和化学防治发展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 |
2.1.1 亚洲玉米螟冬后虫量及存活率调查 |
2.1.2 亚洲玉米螟成虫动态监测 |
2.1.3 亚洲玉米螟田间卵量 |
2.1.4 亚洲玉米螟一代幼虫为害情况调查 |
2.1.5 越冬前幼虫虫量及存活率调查表 |
2.2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 |
2.2.1 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
2.2.2 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
2.3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化学控制技术研究 |
2.3.1 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
2.3.2 玉米联合防治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 |
3.1.1 亚洲玉米螟冬后虫量及存活率调查结果 |
3.1.2 亚洲玉米螟成虫动态监测结果 |
3.1.3 亚洲玉米螟田间卵量调查结果 |
3.1.4 亚洲玉米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 |
3.1.5 越冬前幼虫虫量及存活率调查 |
3.1.6 小结 |
3.2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 |
3.2.1 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作用 |
3.2.2 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作用 |
3.2.3 小结 |
3.3 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化学控制技术研究 |
3.3.1 不同药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作用 |
3.3.2 玉米联合防治试验 |
3.3.3 小结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白僵菌研究进展 |
1.1 白僵菌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
1.2 白僵菌在生防上的应用 |
1.3 白僵菌的侵染过程 |
1.4 白僵菌的侵染机制 |
2 盲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
2.1 盲蝽的分布与为害 |
2.2 盲蝽的防治方法 |
2.3 盲蝽的生物防治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侵染过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与试虫 |
1.2 接种与取样 |
1.3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以及观察 |
1.4 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以及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触期 |
2.2 侵入期 |
2.3 潜育期 |
2.4 发病期 |
3 讨论 |
第三章 胞外酶在白僵菌对中黑盲蝽致病性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试剂配制 |
1.4 白僵菌产孢量测定 |
1.5 白僵菌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僵菌菌株产孢速率 |
2.2 白僵菌胞外水解酶活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几丁质酶在白僵菌致病性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试剂 |
1.3 白僵菌RNA的提取 |
1.4 白僵菌cDNA的合成 |
1.5 白僵菌Bbchit1基因的PCR扩增 |
1.6 白僵菌Bbchit1基因转录水平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僵菌Bbchit1基因 |
2.2 白僵菌Bbchit1基因表达量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毛竹换叶规律 |
2 刚竹毒蛾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综合防治 |
3 白僵菌研究概况 |
3.1 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 |
3.2 非生物及生物因子对白僵菌防效的影响 |
3.3 提高白僵菌防治效果的途径 |
4 植物-昆虫-白僵菌三级营养体系 |
4.1 植物与昆虫间的关系 |
4.2 植物对白僵菌寄生能力的间接影响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不同类型毛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竹叶饲料类型的划分及其来源 |
1.2 饲养昆虫来源 |
1.3 饲养与观察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毛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2.2 不同混合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毛竹叶饲养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3.2 不同比例新竹叶混合饲料对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影响 |
第二章 不同类型竹叶内含物、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力及其与种群参数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类型毛竹叶主要内含物含量的测定 |
1.2 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毛竹叶主要内含物的含量 |
2.2 不同毛竹叶饲养下刚竹毒蛾幼虫的纤维素酶活力 |
2.3 毛竹叶内含物及幼虫纤维素酶活力与刚竹毒蛾种群参数的关系 |
2.4 不同比例新竹叶混合饲料对刚竹毒蛾幼虫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白僵菌对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 |
1.2 白僵菌感染取食不同饲料刚竹毒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的致病力 |
2.2 白僵菌感染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饲料刚竹毒蛾幼虫白僵菌抗性相关酶的活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幼虫饲养 |
1.3 试验流程 |
1.4 测定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 |
2.2 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 |
2.3 取食不同毛竹叶刚竹毒蛾幼虫的酚氧化酶(PO)活性 |
2.4 白僵菌对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与主要抗性相关酶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取食不同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 |
1.2 食物中新竹叶比例对刚竹毒蛾种群的影响 |
1.3 不同毛竹叶及不同比例新竹叶对刚竹毒蛾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1.4 白僵菌对取食不同毛竹叶及不同比例新竹叶刚竹毒蛾幼虫致病力的差异 |
1.5 取食不同食物对刚竹毒蛾幼虫重要抗性酶活力的影响 |
1.6 不同毛竹叶饲料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影响的作用机制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利用昆虫携带病原物实施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载体昆虫技术在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
2载体昆虫技术在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
3 病原物传递与释放技术开发 |
3. 1 载体昆虫的选择 |
3. 2 病原物的选择 |
3. 3 释放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
4 展 望 |
(8)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亚洲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 |
1.1 亚洲玉米螟的发生与危害 |
1.2 玉米螟的化性与世代 |
1.3 玉米螟的防治 |
2 球孢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研究进展 |
2.1 玉米螟天敌微生物 |
2.2 白僵菌对玉米螟的致病力 |
2.3 白僵菌对玉米螟的应用策略及防治效果 |
2.4 玉米植株中白僵菌的内生性 |
3 昆虫流行病学及白僵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3.1 昆虫流行病学定义 |
3.2 昆虫病原真菌田间宿存与数量动态 |
3.3 昆虫真菌病传播与扩散 |
3.4 流行病的时空动态 |
3.4.1 昆虫疾病的空间动态 |
3.4.1.1 昆虫疾病的地带分布 |
3.4.1.2 影响空间动态的因素 |
3.4.2 昆虫疾病的时间动态 |
3.4.2.1 流行阶段的划分 |
3.4.2.2 侵染循环 |
3.4.2.3 流行季节 |
3.5 白僵菌流行病学研究 |
4 白僵菌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
4.1 种群遗传与进化 |
4.2 种群遗传异质性 |
4.3 种群遗传多样性 |
4.4 遗传标记概述 |
4.5 ISSR技术及其应用 |
4.6 白僵菌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
第二章 引言 |
第三章 田间释放球孢白僵菌控制亚洲玉米螟的研究 |
第一节 玉米螟高致病性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白僵菌 |
1.1.2 供试玉米螟 |
1.2 试验方法 |
1.2.1 悬浮液制备 |
1.2.2 白僵菌室内致病力测定 |
1.2.3 产孢量测定 |
1.2.4 萌发率测定 |
1.2.5 菌落生长速率测定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亚洲玉米螟被白僵菌侵染后的症状 |
2.2 不同来源菌株对玉米螟的致病力 |
2.3 不同来源白僵菌产孢量 |
2.4 不同来源白僵菌萌发率 |
2.5 不同来源白僵菌生长速率 |
3 结论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田间释放球孢白僵菌控制亚洲玉米螟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萧县玉米螟生活史调查 |
1.3 田间防治试验 |
1.4 玉米螟天敌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萧县玉米螟生活史调查结果 |
2.2 两年放菌区与化防区对玉米螟防治效果比较 |
2.3 玉米田天敌调查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球孢白僵菌在玉米田中宿存、传播与扩散研究 |
第一节 球孢白僵菌在玉米田中宿存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设置及处理 |
1.2 感染白僵菌的僵虫调查 |
1.2.1 玉米田放菌期间僵虫调查 |
1.2.2 玉米垛中的僵虫调查 |
1.3 空气中白僵菌数量动态 |
1.4 土壤中白僵菌数量动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感染白僵菌的僵虫调查 |
2.1.1 放菌期间感染白僵菌的僵虫调查 |
2.1.2 放菌区内白僵菌寄主种类与数量 |
2.1.3 玉米垛中的僵虫调查 |
2.2 空气中白僵菌的数量动态 |
2.3 土壤中白僵菌的数量动态 |
2.3.1 田间土壤中白僵菌的数量动态 |
2.3.2 玉米垛下土壤中白僵菌的数量动态 |
2.3.3 玉米垛附近土壤中白僵菌数量 |
3 结论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玉米螟白僵病的传播与扩散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室内玉米螟感染白僵菌实验 |
1.2 室内混合饲养实验 |
1.3 田间罩笼试验 |
1.4 玉米螟白僵病田间扩散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玉米螟感染白僵菌试验结果 |
2.2 室内混合饲养试验结果 |
2.3 田间罩笼试验结果 |
2.4 玉米螟白僵病田间扩散试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亚洲玉米螟白僵病的分子溯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区 |
1.2 菌株 |
1.3 菌丝制备 |
1.4 DNA提取与ISSR引物的筛选 |
1.5 ISSR扩增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
2.2 聚类分析 |
2.3 白僵菌亚种群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
2.4 白僵菌亚种群的基因流和遗传分化 |
2.5 白僵菌亚种群致病型分化 |
3 讨论区域性、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几株昆虫病原菌微菌核的诱导培养和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地下害虫的概述 |
1.1.1 分类研究和种类调查 |
1.1.2 习性及危害方式 |
1.1.3 几种地下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研究 |
1.1.4 生物防治 |
1.2 微菌核(MS)概述 |
1.2.1 MS 的生物学特性 |
1.2.2 昆虫病原真菌 MS 的诱导培养 |
1.3 真菌杀虫剂研究现状 |
1.3.1 昆虫病原真菌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
1.3.2 球孢白僵菌、布氏白僵菌和绿僵菌的研究概况 |
1.4 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应用 |
1.4.1 主要真菌杀虫剂的生产 |
1.4.2 主要真菌杀虫剂的生防应用 |
1.4.3 真菌杀虫剂侵染体的研究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
3.2 方法 |
3.2.1 MS 的产生 |
3.2.2 MS 生产的优化 |
3.2.3 MS 制剂的储藏期的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单因素实验筛选高产 MS 菌株 |
4.1.1 碳源对 MS、芽孢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4.1.2 氮源对 MS、芽孢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4.1.3 吐温浓度对 MS、芽孢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4.1.4 碳源浓度对氮源对 MS、芽孢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4.1.5 碳氮比浓度对 MS、芽孢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4.1.6 小结 |
4.2 MS 的生长模式 |
4.3 非营养条件对 MS 发酵的影响 |
4.3.1 接种量对 MS 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4.3.2 装液量对 MS 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4.3.3 转速对 Bbr17MS 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 |
4.4 球孢白僵菌 Bb2729 菌株 MS 产量的条件优化 |
4.4.1 碳氮比复筛 |
4.4.2 进一步确定影响发酵结果的显着因子 |
4.4.3 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响应面中心点 |
4.4.4 中心复合实验 |
4.5 布氏白僵菌 Bbr17 菌株 MS 产量的条件优化 |
4.5.1 碳氮比复筛 |
4.5.2 进一步确定影响发酵结果的显着因子 |
4.5.3 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响应面中心点 |
4.5.4 中心复合实验 |
4.6 金龟子绿僵菌 Ma55 菌株 MS 产量的条件优化 |
4.6.1 碳氮比复筛 |
4.6.2 进一步确定影响发酵结果的显着因子 |
4.6.3 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响应面中心点 |
4.6.4 中心复合实验 |
4.7 MS-DE 颗粒的复水复苏 |
4.7.1 干燥 MS-DE 颗粒在水琼脂平板上复苏形态 |
4.7.2 MS-DE 复苏产孢过程 |
4.8 复水复苏后 MS-DE 的复苏率及分生孢子产量 |
4.9 MS 的储藏实验 |
5 结论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产孢白僵菌的发酵与茶叶病害虫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农药的概述 |
1.1.1 生物农药的定义及特性 |
1.1.2 生物农药的出现及研究进展 |
1.2 白僵菌的概述 |
1.2.1 白僵菌的发现及分类 |
1.2.2 白僵菌的安全性 |
1.2.3 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
1.2.4 白僵菌的应用进展 |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白僵菌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1.4.2 白僵菌孢子热保护剂的筛选和优化 |
1.4.3 白僵菌应用条件优化及田间试验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 |
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培养基 |
2.4.1 种子培养基 |
2.4.2 斜面培养基 |
2.4.3 固态发酵培养基 |
2.5 麸皮浸出液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5.1 麸皮浸出液的制备 |
2.5.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6 培养方法 |
2.6.1 斜面培养 |
2.6.2 种子培养 |
2.6.3 摇瓶固态发酵培养 |
2.6.4 发酵罐固态发酵培养 |
2.6.5 孢子悬浮液的培养 |
2.7 检测方法 |
2.7.1 含水量的检测 |
2.7.2 产孢量的检测 |
2.7.3 孢子萌发率的检测 |
2.7.4 固态发酵生物量的检测 |
2.8 孢子热保护剂的筛选实验 |
2.8.1 热保护剂的筛选 |
2.8.2 糖类热保护作用的验证 |
2.8.3 高浓度糖类的添加 |
2.9 自然直射光和金属离子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
2.9.1 自然直射光对孢子萌发影响实验方法 |
2.9.2 金属离子对孢子萌发影响实验方法 |
2.10 田间试验 |
2.10.1 无锡试验地施药方法 |
2.10.2 昆明试验地施药方法 |
2.10.3 杭州试验地施药方法 |
2.10.4 田间虫口调查方法 |
2.10.5 田间防效计算方法 |
2.11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白僵菌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
3.1.1 最佳种子培养时间及接种量的确定 |
3.1.2 白僵菌固态发酵生长曲线的绘制 |
3.1.3 含水量对生物量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4 通气及翻料对生物量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5 发酵温度对生物量和产孢量的影响 |
3.1.6 优化结果验证 |
3.2 白僵菌孢子热保护剂的筛选和优化 |
3.2.1 热保护效果检测指标的确定 |
3.2.2 热处理条件的确定 |
3.2.3 热保护剂的筛选 |
3.2.4 糖类热保护作用的验证 |
3.2.5 各糖最佳添加浓度的确定 |
3.2.6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3 白僵应用条件优化及田间试验 |
3.3.1 营养物质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2 孢子浓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3 环境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4 自然直射光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5 金属离子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6 田间试验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对提高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的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株白僵菌代谢产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及挥发性成分分析[D]. 赵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航空转笼喷头喷施生物农药试验研究[D]. 曲荣佳.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3]重庆地区玉米螟高效药剂及助剂筛选与防治指标研究[D]. 张洋. 西南大学, 2020(01)
- [4]黑龙江巴彦县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汤迪.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5]白僵菌对中黑盲蝽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制研究[D]. 张啸.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不同类型毛竹叶对刚竹毒蛾种群及白僵菌的影响[D]. 苏军.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7]利用昆虫携带病原物实施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 赵正萍,嵇保中,刘曙雯,曹丹丹,王丽平,许忠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8]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D]. 胡本进.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2)
- [9]几株昆虫病原菌微菌核的诱导培养和条件优化[D]. 杨欣.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10]高产孢白僵菌的发酵与茶叶病害虫防治[D]. 李华祥. 江南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