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3年香港经济前景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于宝东[1](2005)在《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 ——兼论香港产业结构调整》文中认为本论文探讨香港经济近40年的周期性波动,力图分析其周期性波动的成因及规律,香港特区政府如何调控其经济以减少周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香港未来经济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 香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被世界银行列为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名单之一,其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世人的关注,人们运用各种理论、各种方法分析香港成功的经验,甚至形成了香港学。但是,人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香港的经济也经过了多次震荡、多次波动,也就是说,经济周期的波动始终伴随着香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香港目前正经历几十年来最严峻的不景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期。而这次周期的调整是较长的,它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全过程,随着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完成,香港经济必将重新走向辉煌。 本论文首先简单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说史上被讨论得最为热烈的理论之一,前人的有关理论是我们现在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通过对前人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理清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香港经济周期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分析经济周期的方法非常多,我们在分析香港经济周期时主要是利用GDP增长率,并采用直接法来分析其经济周期的波动。研究表明,从1961年起,香港的经济发展共分为10个周期,而最近的一次周期从1999年丌始,目前正进入调整期。香港经济周期的总体特征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高、扩张长度长,总体上表现为香港经济在高度波动中的快速发展。目前,香港经济正经历着第10轮周期,其持续时间较以前大为延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历了6年。 香港的支柱产业主要有对外贸易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变通运输业、旅
秦学[2](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提出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陈新林[3](2015)在《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对香港公务员的研究多侧重于制度本身优越性的探讨,相对而言,对香港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对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的研究较为薄弱。这种研究方式虽有其内在的价值,但却未能反映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也很难从深层次把握香港公务员制度的构建与形塑过程。本文主要以香港港英政府时期的华人公务员为着眼点,着重研究华人公务员群体在香港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治理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香港公务员制度最初由英国移植而来,但因香港公务员制度中不可避免的“殖民”色彩,早期华人公务员并未真正走进港英政府“体制”之内,而是孕育出另外一套截然不同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一种制度、两种体系”的特点。两种体系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职位高下,而且也表现在薪酬待遇的悬殊,这导致香港公务员群体内部一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张力,也促使华人公务员为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向港英政府施加压力。因此,一战之后华人公务员就不断发起加薪运动,促使港英当局在公务员制度方面作出某些调整;二战后华人公务员要求改善待遇的运动更加高涨,并最终撬动香港固有的公务员制度。华人公务员改善待遇之运动并非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经济现象,而且赋予了这种运动在整个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中的重要角色,在这种运动式的抗争中,香港公务员“本地化”不断推进,薪俸支取规则、薪金调整机制以及等级制度、聘用方式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可以说通过华人公务员的不断抗争,不仅使香港公务员制度逐渐改变了“两种体系”的运行模式,而且也让华人公务员逐渐融入香港公务员制度。在香港公务员制度初步形成之后,伴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香港公务员队伍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可持续发展。1940年代后期,港英当局开始注意公务员领域暴露的种种问题,实施了包括制定反贪污法规、在警务处之下设立反贪污部门等措施遏制贪污的蔓延。但由于港府始终认为贪污仅仅存在于华人公务员以及欧籍下级公务员群体中,并未真正下决心惩治贪污,再加上负责反贪污的警务处又是香港贪腐最严重的机构,反贪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二战后二十多年港英政府断断续续的反贪工作并未取得显着的效果,相反却造成了贪污之风的盛行。同时,无论是港府还是华人公务员团体也并未采取措施加强公务员的自律,在遏制反贪污问题上更是乏陈可述,也使公务员贪污更加肆无忌惮。1960年代后期,受政治事件之影响,港英政府委任取缔贪污咨询委员会调查香港贪污情形,并派专员考察新加坡、锡兰等地反贪污的经验,收紧惩治贪污的政策,不仅积极向社会通报查处贪污的统计数字,而且新订《防止贿赂条例》加大对贪腐问题的惩处力度。在此期间,华人公务员亦通过公会对此法案提出意见,强调在制定新法案的同时强化反贪污的监督机制,对香港此后反贪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港府始终没有将反贪污部门独立建制,反贪污工作并未出现突破成效,直到1973年“葛柏事件”的发生,引起香港社会各阶层的极大愤怒,香港各界纷纷呼吁反贪污部与警务处分离,才最终推动了港府设立廉政专员扑灭贪污问题。此后通过实施“肃贪”运动,并颁布一系列约束公务员的法律法规,逐渐将公务员群体的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了香港公务员体制建构与内部治理同时并举的机制,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廉政监察体系,使大规模的贪腐问题得以有效遏制,为“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香港公务员服务香港提供了条件。随后华人公务员在香港教育、医疗、市政等社会问题上持续发声,为香港的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中期香港进入“过渡期”后,香港华人公务员及其团体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过渡时期香港的各项政策筹划与制定中,在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执业效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姚栋[4](2005)在《老龄化趋势下特大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经于200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的普遍改善以及家庭价值的变化,老人居住问题在我国许多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论文即试图从建筑学角度对老人居住问题加以研究。老人居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依赖于老人居住建筑、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化照护服务的共同作用,脱离任何一项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居住问题。因此本文以老人居住建筑为核心,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并把重点集中在老人居住建筑的定义、实践、类型体系、战略规划、设计与案例评价等方面。文章上篇是对于老人居住建筑全面的实践研究。文章首先明确了老人居住建筑的三个层次定义——广义、基本定义与狭义的老人居住建筑。研究者对老人居住建筑本身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对欧美、东亚发达国家和地区当代的广义老人居住建筑主要形式与发展轨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在研究中结合了社会保障与住房制度的内容,力求可以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广义老人居住建筑在当代的全貌。文章中篇是对广义老人居住建筑类型体系的理论研究。首先经过对于“老人”、“居住”、“服务”与“规模”等四个框架性因素的分析,建立起全面的广义老人居住建筑类型体系。接着以类型体系为架构,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地区经验的总结与分析,一系列老人居住建筑的内在规律,以及城市建设老人居住建筑的战略规划理论也就应运而生。这一系列工作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创性的工作,也是本研究最主要的创新点。文章下篇是对狭义老人居住建筑的设计研究,由设计导论与案例评价两个部分组成。经过理念与方法、建筑设计与设计细节三个层次的分析,一个由表及里的设计理论架构逐步得以确立。在这个理论架构的指导下,下篇的后半部分对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9个狭义老人居住建筑案例的简要评述。
谢国梁[5](2013)在《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和平建设,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重新上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热情高涨,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则不能成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金融中心可以长青,有的金融中心则会被取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必将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中心建设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需要有更多投入,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涉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并提出答案。我国经济崛起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角色将何去何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因时际遇,发展成为远东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凭借其人文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贸易、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资讯等方面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离岸金融服务,充当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在中国与国际市场往来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十分特殊的经济及金融关系。香港在充当这一角色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及提升的机会,自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功能获得很大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金融实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化及自由化,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获得强劲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内地,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对香港服务中国经济的传统功能具有替代效应,长远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存在弱化,甚至于被取代的可能。香港已在1997年回归祖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变是国家在安排香港回归时所做的战略决策,并被视为一项国际承诺而体现在《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在中国经济崛起及做大做强体制内金融中心的同时,香港金融中心如何可以继续发挥其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而不被边沿化,是未来国家推动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及资本账户走向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本论文指出了1997年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维持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一些不良发展态势,包括中介功能淡化,市场发展趋向单一化、虚拟化,国际化褪色等,剖析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面对弱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在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问题时带出了对沪港金融中心关系这一国家层面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并就如何在加快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平衡好沪港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将理论、政策及实践紧密结合,寓创新于实践之中,务求以新的视角,就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使其对决策有参考价值,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前推进以及沪港金融中心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LIU BEN[6](2018)在《行为法律经济学视角下香港基本法实践问题的成因与出路》文中认为香港基本法所面对的难题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多个层面,涉及多方的利益纠葛。行为法律经济学在承认人的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有限自利的前提下,对香港基本法所面临的实践难题有一定的解释工具价值。一方面香港社会因为其殖民主义历史对大陆存在着认知偏见,另一方面又受到东方主义价值视角的影响产生身份认同的错位,从而引发群体性偏见。同时,“时间表”式的治理模式也容易引发政治波动。香港社会分层和民生问题是香港基本法实践难题产生的直接社会原因。行为法律经济学也有方法论的价值意义,通过引入BEATM行为改变工具箱-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制定理论,通过科学可验证的“心理疗法”,让香港变成中国大家庭的健康成员。通过信仰管理的工具,提供奖励和惩罚改善社会行为的驱动,来解除后殖民主义文化的“伪正义”思想枷锁,推动香港的社会法制民主进程。通过温和家长主义的实践活动,遏制极端主义的发展势头,同时充分尊重香港社会的高度自治权。基于行为法律经济分析,公共政策和微观行为模式都铺垫好以后,《基本法》的实施的障碍就会被克服。
王洁洁[7](2011)在《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以中国与主要客源国(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旅游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学者们往往从市场视角出发,仅关注国际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旅游的政治性特点。事实上,国际旅游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行为,国际旅游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密切,国际关系的危机事件或利好事件会对国际旅游产生巨大的影响,反过来,国际旅游从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两国文化的渗透与交融,增进两国居民间的理解与支持,从而起到缓和或改善国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相关研究是旅游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虽然目前该课题并未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研究国际关系对国际旅游的影响机制,探讨国际旅游对国际关系的反作用,对于拓展旅游政治学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近30年来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及大陆与台湾、香港地区关系变化与旅游流的互动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关系(地区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为切入点,运用本底趋势线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冲突与合作理论等,选取出入境客流量、环比增长率及占出境旅游比三个关键性指标,构建客流量的本底趋势线、Ⅰ型理想曲线和Ⅱ型理想曲线为参照系,定量测定两国(地区)双边关系(地区政治关系)中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有:(1)国际关系与出入境旅游关系概念模型的构建。从两个国家双边关系与出入境旅游互动的机理出发,综合考虑国际关系和旅游流发生的必备条件,构建国际关系对出入境旅游影响的概念模型,制定国际关系对出入境旅游影响的判断标准,丰富国际关系与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国际关系重大事件的梳理与甄别。本研究采用更为广泛的视角和客观的立场,在确定双边关系重大事件的性质时,关注双边政府和国民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了解双方的立场和看法,事件分析采用“刑侦学”的方法,以“事件梳理确定→影响机制分析→影响结果确证”的吻合-对应原则来确定。(3)国际关系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分析。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双边关系,及大陆与台湾、香港地区政治关系变化中的重大事件,分析各事件对出入境旅游影响的机制与响应,运用本底趋势线理论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定量测定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流双向互动的冲击和影响。(4)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动态博弈分析。基于博弈论分析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博弈机制,建立博弈模型,并从国家决策角度探讨中国如何妥善处理其对外关系与民间旅游的博弈。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国际关系是影响出入境旅游流动最重要的因素。国际关系从层次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层面的政治关系,企业层面的经济关系以及民间层面的人员流动,国际旅游从某种程度上可认为是民间的人员流动,这种民间层面的人员流动必然受制于政府层面的政治关系。(2)国际关系危机事件的强度直接影响出入境旅游的损失量。本研究将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分为六个等级,强度从一级到六级逐渐递减。在中美、中日关系的危机事件中,以政府声明形式提出最强烈抗议并举行针对对方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事件,是对旅游互动影响最大的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在国际关系危机事件的划分中属于三级危机。如1996年的“美介入台海危机”;向中国基本政治立场挑衅的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对旅游流互动的影响次之,属于四级危机事件,如中日“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钓鱼岛事件”等:外交发言表示强烈反对、极大愤慨和坚决反对的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属于六级事件,其对出入境旅游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如“炸馆事件”和“撞机事件”。(3)国际关系利好事件的级别直接影响出入境旅游的增长量。本研究将国际关系的利好事件划分为六个级别,其强度从一级到六级逐渐递减,即国际关系的友好程度在不断下降。通过对中韩关系、中俄关系利好事件对旅游流互动影响的分析,发现“建交事件”或“解除出入境旅游限制”是国际关系利好事件中对出入境旅游冲击最大的事件,属于一级利好事件,如“中俄重建外交关系“及”韩取消对中国旅游限制”;“签订旅游协议”对旅游流的影响次之,属于二级利好事件,如“中韩旅游协议的签订”;两国签订双边综合经济协议、双边贸易合作协议及建立战略关系等事件属于三级利好事件,均会对两国旅游流产生一定的影响。(4)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依据博弈的核心思想,将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博弈关系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纯粹冲突状态下的“共害博弈”、和谐状态下的“共赢博弈”、合作与冲突并存下的“动态博弈”。另外,第三类博弈又划分为基于危机的动态博弈和基于合作的保证博弈,并以危机是否涉及国家领土完整及主权分别构建5段式和3段式的动态博弈模型。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政治视角关注国际关系变化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为旅游政治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本研究关注正常国际关系中突变点——重大危机事件或利好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和冲击,并对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双边关系,及大陆与台湾香港地区关系变化与旅游流互动进行案例分析,丰富旅游政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2)构建了国际关系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影响的定量化测评体系。本研究选取了入境客流量、环比增长率和出(入)境旅游比三个关键性指标,构建本底趋势线、Ⅰ型理想曲线和Ⅱ型理想曲线三条理想曲线,通过对比统计曲线与理想曲线的偏差,定量分析国际关系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互动的冲击和影响,为国际关系与出入境旅游研究提供定量化测评。(3)根据事件对旅游的影响程度,对国际关系中危机事件及利好事件的强度进行划分。本研究将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及利好事件分别划分为六个等级,并在大量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各等级危机事件对旅游影响的相对损失率及环比增长率下降量的范围。(4)提出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博弈类型。本研究将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博弈关系划分为三类:纯粹冲突状态下的“共害博弈”、和谐状态下的“共赢博弈”、以及合作与冲突并存下的“动态博弈”,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王红霞[8](2003)在《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框架安排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动因、特点及理论的新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常见于各种教科书及研究文献,本文并没有重复叙述这些理论,而力图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种因素、动机综合分析和归纳在不同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及选择,借此总结出一般的规律,以便为我国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寻求理论支持。本文接着通过分析香港、澳门、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两岸四地的现实的经济依存依赖关系,得出两岸四地自发的现实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迫切需要在政策层面进行协调和制度安排为现实的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中国大陆面对日益扩大和不断深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难以置身其外,并且作为域外国家已经受到其他区域集团的贸易转移效应的消极影响。因此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战略还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创建是符合两岸四方经济发展规律的现实选择,应成为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中之重。本文在以上分析创建中华自由贸易区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现存的各种疑虑进一步分析了其建立的可行性。包括与WTO规则、“一国两制”原则的符合,对港澳自由港制度的影响,及不同政治体制下各地政府功能的协调等问题。并借鉴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两岸四方经济贸易关系的现实和特点,对中华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安排提出建议和初步设计,并重点研究了中华自由贸易区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安排及原产地规则的制定和实施
沈本秋[9](2008)在《美国的香港政策:决策的视角(1989-2007)》文中研究说明自1989年以来,美国开始深入介入香港“一国两制”的实施。香港回归前美国出台针对香港的特殊移民政策,关注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与人权,并制定《美国——香港政策法》。香港回归后,美国一直支持香港走向西方式民主,并不断介入香港的政治改革过程。这就是中美之间的“香港问题”。那么美国的香港政策是一个怎样的决策过程?美国的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如何?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将从对外政策研究的决策过程出发,综合分析美国香港政策生成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因素,即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环境、以及决策者个体特点。为了使三个层次的分析更加便于操作,本文在宏观层次引进了理性行为者模式,在中观层次引进了跨机构政治模式,在微观层次引入决策者个体特点和认知因素,来分析美国的香港的政策决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并比较不同决策结果所生成的美国香港政策对“一国两制”影响程度的差异。通过分析,本文发现,美国对香港这一具有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地区的政策具有以下特点:老布什政府在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与保持中美友好关系之间寻求平衡;克林顿政府尽管也在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和维持中美关系之间寻求平衡,但这种平衡偏向于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小布什政府第一阶段出于全球反恐以及朝核问题等战略需要而急于和中国谋求发展良好关系,所以为了中美关系大局,美国的平衡是偏向维护中美关系的,而第二阶段小布什政府逐步加大了在全球推动民主的战略,尽管也有平衡,但是偏重于扩展美国在香港的利益。总之,美国的香港政策表现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一面就是历届美国政府尽力在维护中美关系和扩展美国在香港的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不确定性就是这种平衡并不总是稳定的,有时候偏向于维护中美关系,有时候偏向于扩展美国在港利益。美国的香港政策为何有上述特点?理性行为者模式可以解释美国香港政策的确定性,跨机构政治模式和决策者个体因素可以解释美国香港政策的不确定性。作为理性行为者的美国政府既要维护美国在香港的利益,又要维护中美关系,所以会尽量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因此理性行为者模式能够解释为什么三届美国政府都尽力在维护中美关系和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之间寻求平衡;跨机构政治模式能够解释在意识形态、利益团体和党派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国会努力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决策者个体因素能够解释,当决策者个人倾向中国和重视现实战略时会维护中美关系,而决策者不倾向中国和重视国内价值时会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但这三种方式单独都不具有充分解释力。美国自1989年以来历届政府的香港政策决策过程都是这三种决策方式在综合起作用。但是不同的政府时期三种决策视角的解释力不一样。老布什政府时期理性行为者模式解释力最强,所以该政府的政策以在维护中美关系和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为主。克林顿政府时期跨机构政治模式解释力最强,所以该政府的政策偏重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小布什政府时期决策者个体因素解释力最强,所以美国的香港政策体现出不稳定特点,在2003年前偏重于维护中美关系,而2003年后偏重于维护美国在港利益。就美国1989年以来历届政府的香港政策对“一国两制”的影响而言,小布什政府2003年以前的政策负面影响较小,老布什政府的政策负面影响相对较大,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2003年之后的政策负面影响最大。从政策意图和政策绩效来说,当美国的对港政策目标是倾向于维护中美关系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小;当美国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在维护中美关系和维护美国在港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当美国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为了维护美国在香港的利益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大。从决策视角来看,理性行为者模式主导的政策(老布什政府)对香港“一国两制”负面影响较大;跨机构模式主导的政策(克林顿政府)对香港“一国两制”负面影响最大;决策者个体因素主导的政策(小布什政府)最不稳定,决策者重视维护中美关系时,其政策对“一国两制”负面影响较小;当决策者重视维护美国在港利益时,其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负面影响最大。
高成华[10](2010)在《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一直实行的是经济自由港的政策,长期以来被评为世界上最富于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地理空间狭小、自然资源匮乏,香港的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了背靠中国内地的地缘因素,面向国际市场,从而在小地方发展了大经济,取得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形势,作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香港需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外部经济的变化,协调自身的发展步伐,以实现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经济制度是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经济制度的效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状况,经济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自由经济制度从英国移植而来,并自开埠以来,香港一直实行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经济制度保证了香港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是香港经济最基本的特征。香港自由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高度自由和高度开放的经济制度,有助于培育良好的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在香港可以相对较好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自动调节经济的功能,而且经过历史的考验,香港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日趋成熟,在资本主义世界纷纷强化干预的今天,香港整个市场体系仍然具有高度自由、高度开放和高度国际化的鲜明特点,自由竞争、自主经营、资金自由流动以及政府尽量避免对私人经济干预的原则,始终成为香港政府进行各项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要政策依据。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香港的经济政策转变为“积极的不干预”政策,也就是说,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仍是主流,仍强调自由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在市场出现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采取措施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这种“积极的不干预”符合香港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为了形成对香港经济制度变迁的具体认识,本文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对香港经济制度具体方面的变迁和发展做出介绍和阐释,并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中吸取经验、以期为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主要明确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香港经济制度的演变形成总体上的认识,并明确香港经济制度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即第一章,这一部分主要介绍香港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经济制度是香港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各项经济政策和行政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在这一部分中,首先理清香港自由港的形成发展过程,明确其形成原因,然后梳理香港自由港政策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及现实作用,最后从香港自由港的建设中得到经验启示。这一部分内容能够为后面介绍香港其它具体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一部分主要阐释香港在土地供给制度、教育就业制度、经济监管制度、福利制度和资本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变迁与现状,并从各个制度的发展变迁中得出启示。通过对香港各具体制度发展情况的研究,细化了研究内容,丰富了研究内涵,从而形成对香港经济制度变迁的立体认识。第四部分即第七章,这一部分是在以上各章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发掘香港经济制度变迁的深层次内涵,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中得到经验,寻找到借鉴和启示。这一部分也是研究内容得到深化,研究主题得到升华的部分,在这一部分,首先对香港经济制度创新中存在的政策矛盾进行分析,并运用制度创新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然后将香港与内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进而深入考察政策实行的具体因果关系,并引入制度创新的变量来解释其中的矛盾,以期为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有用借鉴。第五部分即为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1997年香港回归,十多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践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制度变迁中的不确定情况,香港实行多项制度创新,但在其制度变迁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新制度经济学,运用制度创新的有关理论,分析香港经济制度的变迁,对于有关制度创新的政策制定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1993年香港经济前景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3年香港经济前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 ——兼论香港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
四、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 |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 |
第一章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经济周期波动的内涵与衡量标准 |
一、经济周期及相关概念界定 |
二、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类型 |
三、经济周期波动的阶段性与转折点 |
四、经济周期波动的衡量标准与测定方法 |
第二节 马克思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 |
一、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 |
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我们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西方近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评述 |
一、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
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
三、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研究 |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基本认识 |
二、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
第二章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与特征 |
第一节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 |
一、从1961年以后考察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
二、香港经济发展的五个主要阶段 |
三、香港经济周期的划分 |
四、香港经济周期的类型 |
五、香港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 |
第二节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 |
一、波动的幅度 |
二、波动的高度 |
三、波动的深度 |
四、波动的平均位势 |
五、波动的扩张长度 |
六、基本结论 |
第三章 香港主要行业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
第一节 香港各行业的发展变化的总体状况 |
一、香港各行业发展变化的大致过程 |
二、香港各行业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香港主要行业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
一、对外贸易业的经济周期波动 |
二、制造业的经济周期波动 |
三、房地产业的经济周期波动 |
四、交通运输业的周期波动 |
五、旅游业的经济周期波动 |
六、金融业的经济周期波动 |
第四章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外生因素 |
一、自然因素 |
二、人口因素 |
三、政策因素 |
四、技术因素 |
五、心理因素 |
六、内地因素 |
七、国际因素 |
八、政治因素 |
第二节 香港经济波动的内生因素 |
一、制度因素 |
二、投资因素 |
三、消费因素 |
四、财政因素 |
五、货币因素 |
第五章 香港本轮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
第一节 香港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
二、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香港本轮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
一、香港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动状况 |
二、香港本轮经济周期的趋势分析 |
第六章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控与调节 |
第一节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监控体系的建立 |
一、香港建立经济周期波动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
二、香港经济周期监控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三、香港经济周期监控体系的建立设想 |
第二节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调节 |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时滞 |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目标 |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 |
四、香港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运用分析 |
第七章 香港经济周期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一节 经济周期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一、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
二、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
三、利用经济周期的发展规律预期和调节产业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香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选择 |
一、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二、香港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三、香港产业结构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发展高科技是克服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出路 |
一、高科技产业的涵义、特点及其领域 |
二、香港制造业向高科技转移的趋势分析 |
三、香港制造业向高科技转移存在的困难 |
四、香港发展高科技工业的优势与已具备的条件 |
五、香港发展高科技的模式选择 |
六、香港目前推行的高科技产业分析 |
附件: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3)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文献回顾 |
三、研究视角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港英政府公务员制度与华人公务员概况 |
第一节 港英政府早期的公务员制度 |
第二节 港英政府华人职员群体概况 |
一、香港公务员的范围 |
二、早期香港政府中的华人公务员 |
三、港府华人公务员规模和待遇 |
第三节 香港政府华人公务员的团体及组织运行机制 |
一、香港政府华员会的筹备与成立 |
二、香港其他主要华人公务员团体 |
三、香港政府华人职员团体的组织运行机制 |
第二章 二战前香港公务员制度构建中的华人公务员——以加薪运动为中心 |
第一节 “一战”后港府华人文员加薪之呼吁与公务员薪金调整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加薪运动与薪金调查委员会的设立 |
一、1920年代后期华人公务员调整薪俸制度之呼吁 |
二、文员薪金调查委员会之成立与工作开展 |
三、公务员薪金之调整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
第三节 裁员减政委员会之设立与香港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发端 |
第三章 华人公务员团体改善待遇运动与香港公务员制度本地化(1946-1950) |
第一节 改善待遇运动之兴起 |
第二节 公务员薪俸调查委员会之设立与公务员本地化政策 |
一、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进展 |
二、公务员薪俸调整委员会之设立 |
三、改善待遇运动之再起与华人公务员之联合 |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调整与公务员之反应 |
一、公务员薪俸调整方案的出台 |
二、公务员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反应 |
第四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的“肃贪”运动 |
第一节 二战后香港公务员的贪腐与反贪 |
一、断断续续的反贪与公务员贪腐的泛滥 |
二、《防止贿赂法案》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
第二节 独立反贪污机制的建立与“肃贪”运动的再出发 |
一、“葛柏事件”与廉政公署的成立 |
二、“肃贪”运动与“四大华人探长案” |
第三节 “肃贪”运动中的公务员廉政制度之重构 |
第五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公共事务之参与 |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公共事业建设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市政建设 |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的对外宣传 |
第六章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的香港 |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香港公务员政策 |
一、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 |
二、华人公务员对公务员政策的支持 |
三、华人公务员与内地的互动 |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期”香港走向 |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的自为抗争以“长俸计划”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老龄化趋势下特大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图片目录 |
序论 |
第一节 老龄化定义,现状与未来 |
第二节 老人居住问题的产生、意义与发展前景 |
第三节 大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的缘起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介绍 |
上篇 |
第一章 老人居住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老人居住建筑的历史 |
1.1.1 古代老人居住建筑 |
1.1.2 近代老人居住建筑 |
1.1.3 西方现代老人居住建筑 |
1.1.4 我国老人居住建筑的发展 |
第二节 老人居住建筑的理论发展 |
1.2.1 老年学的发展 |
1.2.2 国外老人居住建筑研究的发展 |
1.2.3 我国老人居住建筑研究的发展 |
第二章 西方发达国家当代老人居住建筑 |
第一节 美国当代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2.1.1 美国概况 |
2.1.2 美国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2.1.3 美国老人的居住选择 |
第二节 英国当代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2.2.1 英国概况 |
2.2.2 英国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2.2.3 英国老人的居住选择 |
第三节 瑞典当代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2.3.1 瑞典概况 |
2.3.2 瑞典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2.3.3 瑞典老人的居住选择 |
第三章 东亚地区老人居住建筑 |
第一节 新加坡的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3.1.1 新加坡概况 |
3.1.2 新加坡老人居住建筑的变迁 |
3.1.3 新加坡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3.1.4 新加坡老人的居住选择 |
第二节 香港的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3.2.1 香港概况 |
3.2.2 香港老人居住建筑的变迁 |
3.2.3 香港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3.2.4 香港老人的居住选择 |
第三节 台湾的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3.3.1 台湾概况 |
3.3.2 台湾老人居住建筑的变迁 |
3.3.3 台湾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3.3.4 台湾老人的居住选择 |
第四节 日本的广义老人居住建筑 |
3.4.1 日本概况 |
3.4.2 日本老人居住建筑的变迁 |
3.4.3 日本当代老人居住建筑形式 |
3.4.4 日本老人的居住选择 |
中篇 |
第四章 广义老人居住建筑的类型体系 |
第一节 框架与体系 |
4.1.1 广义老人居住建筑的框架 |
4.1.2 广义老人居住建筑体系的建立 |
4.1.3 广义老人居住建筑的类型 |
第二节 形式到类型的重新定位 |
4.2.1 形式地回顾 |
4.2.2 类型的重新定位 |
第三节 类型体系的启示 |
4.3.1 发展规模 |
4.3.2 类型选择 |
4.3.3 时间切入点 |
第五章 老人居住建筑的战略规划 |
第一节 老人居住建筑的原则性理论 |
5.1.1 联合国老人五大原则 |
5.1.2 原居安老 |
5.1.3 长期照护 |
第二节 老人居住问题的战略与规划 |
5.2.1 发展战略的制定 |
5.2.2 选址方案的比较 |
5.2.3 实践方式的选择 |
下篇 |
第六章 狭义老人居住建筑的设计导则 |
第一节 理念与方法 |
6.1.1 设计理念 |
6.1.2 设计方法 |
6.1.3 准备工作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6.2.1 户型选择 |
6.2.2 配套设施 |
6.2.3 平面与层数 |
第三节 设计细节 |
6.3.1 厨房卫浴 |
6.3.2 门户空间 |
6.3.3 感知环境 |
第七章 当代我国老人居住建筑的案例与评价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7.1.1 时代机遇 |
7.1.2 研究对象 |
7.1.3 经验总结 |
第二节 个案分析 |
7.2.1 大连阳光家园 |
7.2.2 北京太阳城 |
7.2.3 北京东方太阳城 |
7.2.4 天津国际老人村 |
7.2.5 苏州新城花园 |
7.2.6 上海宝康老年公寓 |
7.2.7 上海众仁乐园 |
7.2.8 杭州萧山颐乐园 |
7.2.9 成都金色怡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跨城市老人居住问题调查”情况概述 |
致谢 |
(5)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1.6 文献综述 |
注释 |
第二章 金融中心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元素 |
2.1 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中心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2.1.2 金融中心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
2.1.3 金融中心与制度经济学 |
2.2 金融中心构成与运作要素 |
2.2.1 金融中心构成要素 |
2.2.2 金融中心的运作要素 |
2.3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及评价 |
2.3.1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 |
2.3.2 金融中心评价体系 |
2.4 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 |
2.4.1 基本监管模式 |
2.4.2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与问题 |
2.4.3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及问题 |
2.4.4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
2.4.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
注释 |
第三章 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
3.1 欧洲早期的贸易与集市催生金融业 |
3.2 西欧金融中心的兴起与更替 |
3.3 金融中心朝多极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
注释 |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 |
4.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 |
4.1.1 香港金融业以银行主导,长期由英国资本把持 |
4.1.2 香港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
4.1.3 香港股市发展自由放任,多次股灾促成市场整合及监管完善 |
4.1.4 香港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 |
4.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
4.2.1 香港金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
4.2.2 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展 |
4.2.3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有所调整 |
4.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评价 |
4.3.1 相关模型的构成 |
4.3.2 模型的外部指标采集 |
4.3.3 模型的问卷调查 |
4.3.4 模型的结论及特点 |
4.3.5 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
注释 |
第五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要素、主要特色及与内地的关系 |
5.1 香港金国际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
5.1.1 战后香港经济转型对本土金融服务需求的带动 |
5.1.2 自由经济管治理念下港英政府的适度干预 |
5.1.3 香港的有利时区位置 |
5.1.4 香港与我国内地市场的特殊关系 |
5.1.5 香港较为健全及独特的司法制度 |
5.1.6 香港的简单低税制 |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
5.2.1 自由港政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
5.2.2 高度外向及国际化 |
5.2.3 实行货币局制度,由商业银行发钞,货币金融架构特殊 |
5.2.4 银行业集中度高,外资银行占支配地位 |
5.2.5 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
5.2.6 实行“以原则为本”的监管理念 |
5.2.7 香港金融市场逐渐从银行主导转向股市主导 |
5.3 香港与我国内地金融中心的关系 |
5.3.1 香港与内地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5.3.2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
5.3.3 沪港金融中心关系 |
5.3.4 粤港金融关系 |
注释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1 中国经济崛起的特征与含义 |
6.1.1 经济规模显着提升,中长期发展动力仍然较强 |
6.1.2 市场化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
6.1.3 制度与规则走向规范化 |
6.2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2.1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金融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
6.2.2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浮现 |
6.2.3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
6.2.4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沪京深等金融中心功能快速提升 |
注释 |
第七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崛起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7.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主要功能 |
7.1.1 为内地货物进出口服务 |
7.1.2 为境外投资内地服务 |
7.1.3 为内地企业境外股市募资服务 |
7.1.4 为内地机构境外债市融资服务 |
7.1.5 为内地企业境外贷款服务 |
7.1.6 为内地及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服务 |
7.1.7 为内地企业投资海外服务 |
7.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发展机遇 |
7.2.1 香港主要金融环节的发展机遇 |
7.2.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色及发展机遇 |
7.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面对被边缘化的挑战 |
7.3.1 香港在中国内地与海外经济往来中的中介角色淡化 |
7.3.2 内地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有所调整 |
7.3.3 香港的国际化特色褪化 |
7.3.4 香港与内地金融中心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增加 |
7.3.5 香港股市及基金业发展面对的新问题 |
注释 |
第八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边缘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
8.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得益于内地封闭及金融服务落后 |
8.2 香港金融制度比内地开放自由,从中获得监管套利 |
8.3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合存在制度性障碍 |
8.4 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但欠缺长远战略 |
8.5 迭加性问题 |
8.5.1 香港产业结构存在单一化、虚拟化问题 |
8.5.2 香港的政治体制转型令管治及监管有所弱化 |
8.5.3 香港本土意识抬头 |
注释 |
第九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前景 |
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香港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
9.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力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不如预期 |
9.3 上海功能强化,港深整合,比翼齐飞 |
注释 |
第十章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我国金融中心建设 |
10.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新定位、扮演新角色 |
10.1.1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 |
10.1.2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问题 |
10.2 香港检讨自由经济理念,政府适当有所作为 |
10.3 香港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扩阔金融业发展基础 |
10.3.1 借鉴瑞士经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
10.3.2 推动香港资产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发展 |
10.4 粤港排除障碍,加强整合,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
10.4.1 粤港深化经济合作面对新挑战 |
10.4.2 粤港加强合作仍有重要基础 |
10.4.3 粤港合作前景广阔 |
10.5 我国加快体制内金融中心建设 |
10.5.1 从新视角看国家金融发展及金融安全 |
10.5.2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
10.6 沪港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
10.6.1 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
10.6.2 沪港金融中心强强合作 |
10.6.3 沪港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行为法律经济学视角下香港基本法实践问题的成因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香港基本法在实践中运行的问题 |
第一节 香港基本法于政治方面所遇问题 |
一、中央主导和决定香港特区政制发展的问题 |
二、香港普选(双普选)模式的问题 |
三、普选时行政长官提名委员会的组成及其民主程序问题 |
四、立法会功能界别选举制度的存废问题 |
第二节 香港基本法于法律方面所遇问题 |
一、基本法双解释主体带来的法律问题 |
二、香港法院的违宪审查权与中央的违宪审査权的协调问题 |
三、基本法第23条的授权法理及其实施问题 |
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人权公约在香港适用问题 |
五、基本法框架下的两地区际司法协助的障碍以及新发展 |
第三节 香港基本法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所遇问题 |
一、香港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和战略定位问题 |
二、香港开展国民教育的问题 |
三、香港专业制度和医疗体制的实践问题 |
第二章 行为法律经济学对香港基本法问题成因的分析 |
第一节 行为法律经济学的内涵及方法论价值 |
一、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
二、有限意志力(Bounded Willpower) |
三、有限自利(Bounded Self-interest) |
四、行为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 |
第二节 行为法律经济学对于香港基本法问题的认知 |
一、群体性偏见 |
二、“时间表”触发的政治波动 |
三、社会分层与民生诉求 |
第三章 行为法律经济学与香港基本法问题的解决 |
第一节 BEA~(TM)行为改变工具箱对于香港基本法问题的解决 |
一、BEA~(TM)行为改变工具箱 |
二、BEA~(TM)行为改变矩阵 |
三、对香港基本法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温和家长主义与香港基本法问题的解决 |
一、温和家长主义 |
二、对香港基本法问题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以中国与主要客源国(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基本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关系 |
2.1.2 旅游与国际旅游 |
2.1.3 事件 |
2.1.4 重大事件 |
2.1.5 危机事件 |
2.1.6 利好事件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修斯理论 |
2.2.2 国际关系与出入境旅游的驱动模式 |
2.2.3 冲突与合作理论 |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5 旅游本底趋势线(TBLT)理论 |
2.2.6 博弈论 |
第3章 国际关系中的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3.1 国际关系危机事件的分析 |
3.1.1 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强度的划分 |
3.1.2 国际关系中单个危机事件的生命周期 |
3.1.3 国际关系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影响的评价 |
3.2 中美关系及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3.2.1 中美关系与出入境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
3.2.2 中美旅游双向互动及危机事件的梳理 |
3.2.3 中美关系危机事件对出入境客流量的影响 |
3.2.4 几个重大危机事件的分析 |
3.2.5 三参数损失量汇总及事件分类 |
3.3 中日关系及危机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3.3.1 中日关系与出入境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
3.3.2 中日旅游双向互动及危机事件梳理 |
3.3.3 中口关系危机事件对出入境客流量的影响 |
3.3.4 几个重大危机事件的分析 |
3.3.5 三参数损失量汇总及事件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关系中的利好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4.1 国际关系利好事件的分析 |
4.1.1 国际关系利好事件强度的划分 |
4.1.2 国际关系中单.个利好事件的生命周期 |
4.1.3 国际关系利好事件对旅游影响的评价 |
4.2 中韩关系及重大利好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4.2.1 中韩关系及出入境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
4.2.2 中韩旅游双向互动及利好事件梳理 |
4.2.3 中韩关系利好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4.2.4 几个重大利好事件的分析 |
4.2.5 参数增长量汇总分析 |
4.3 中俄关系及利好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4.3.1 中俄关系及出入境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
4.3.2 中俄旅游双向互动及利好事件梳理 |
4.3.3 中俄关系利好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4.3.4 几个重大利好事件的分析 |
4.3.5 参数增长量汇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政治关系变化对旅游流互动的影响 |
5.1 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关系与入境旅游发展分析 |
5.1.1 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关系界定 |
5.1.2 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入境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
5.2 台海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
5.2.1 台海关系与旅游流互动的背景分析 |
5.2.2 30年来台海关系的变化及重大事件的梳理 |
5.2.3 台海关系危机事件对台湾入境大陆旅游的影响分析 |
5.2.4 台海关系利好事件对旅游流互动的影响分析 |
5.3 大陆-香港政治关系及重大政治政策对旅游流互动的影响 |
5.3.1 陆港关系与旅游流互动的背景分析 |
5.3.2 大陆-香港旅游双向互动及危机事件的梳理 |
5.3.3 重大政治事件对香港入境大陆旅游的影响 |
5.3.4 重大政治事件对大陆赴香港旅游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博弈分析 |
6.1 博弈概述 |
6.1.1 国际关系中的博弈 |
6.1.2 博弈的基本类型 |
6.2 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博弈的理论框架 |
6.2.1 基于"大旅游"的博弈前提 |
6.2.2 博弈"核心利益"的确定 |
6.2.3 国际关系与国际旅游的博弈类型 |
6.3 中国与美口俄韩政治关系与旅游互动的博弈分析 |
6.3.1 美日俄韩的对外战略及利益 |
6.3.2 中美关系与出入境旅游的博弈分析 |
6.3.3 中日关系与出入境旅游的博弈分析 |
6.3.4 基于合作的博弈分析——以俄韩为例 |
6.4 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关系与旅游互动的博弈分析 |
6.4.1 中国大陆与香港关系与旅游互动的博弈 |
6.4.2 中国大陆与台湾关系与旅游互动的博弈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国际关系是影响出入境旅游最重要的因素 |
7.1.2 国际关系危机事件的强度直接影响出入境旅游的损失量 |
7.1.3 国际关系利好事件的强度直接影响出入境旅游的增长量 |
7.1.4 国际关系与出入境旅游之间存在博弈关系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框架安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 论文研究的缘起与主要目的 |
二、 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
一、 区域贸易协议数量不断增多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自由贸易区 |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并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 |
四、 大部分国家/地区介入到区域贸易安排之中 |
五、 区域内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主导者 |
六、 区域贸易协议已成为各贸易伙伴间建立新型经贸关系的重要途径 |
七、 WTO规则成为各区域贸易协议的行为规范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
一、 寻求经济贸易利益是区域贸易一体化的首要动机 |
二、 寻求贸易创造利益和发挥区位优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关系中政治需要的产物 |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增强谈判力量 |
五、 通过区域贸易合作可以共同解决面临的一些问题 |
六、 区域贸易协议有利于强化各成员的贸易自由化改革 |
七、 区域贸易一体化是相关利益集团游说的产物 |
第三节 区域贸易安排的政策选择 |
一、 选择适当的对象以签署区域贸易协议 |
二、 选择参加区域贸易协议数量的考虑因素 |
三、 选择何种区域一体化形式取决于预期的政策目标 |
四、 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发展需要成员间的积极协调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WTO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 |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补充而不是替代 |
二、 开放的地区主义有助于消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 |
三、 区域贸易一体化有利于推动GATT/WTO多边贸易谈判 |
四、 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局限使其成员转而寻求区域贸易安排 |
五、 GATT/WTO体制对区域贸易安排的态度助长了经济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经济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香港经济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
一、 香港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历程 |
二、 香港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二节 澳门经济发展及面临问题 |
一、 澳门经济发展概况 |
二、 澳门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台湾经济发展、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一、 台湾经济发展概况 |
二、 台湾经济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
第四章 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 |
第一节 香港与大陆的经济融和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
一、 香港与内地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 |
二、 香港与内地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是两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与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安排将会拓展澳门的发展空间 |
一、 澳门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紧密关系 |
二、 进一步一体化制度安排将有利于澳门拓展发展空间 |
第三节 大陆和台湾经济关系及经济一体化趋势 |
一、 两岸经贸往来和交流在逆境中不断加深 |
二、 难以阻挡的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 |
三、 两岸经济一体化制度安排是台湾最现实的政策选择 |
第四节 两岸四地事实上的经济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
一、 港澳台是大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
二、 大陆与台湾是香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
三、 大陆日益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
四、 大陆和台湾是香港重要的转口贸易伙伴 |
五、 港澳台与大陆区域内贸易比重较高、易产生贸易创造效应 |
六、 港澳台投资是大陆“外资”经济的半壁江山 |
七、 两岸四地互为重要的服务贸易伙伴 |
第五节 两岸四方经济融合呼唤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作保障 |
第五章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是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中之重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需要 |
一、 经贸强国都在积极完善自身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有别于双边、多边的经济外交战略 |
三、 缺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是不完善的 |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需要 |
一、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作保障 |
二、 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是经济现代化必要的外部环境 |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安排及局限 |
一、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
二、 中国现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的局限 |
第四节 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 |
一、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应成为新世纪中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核心 |
二、 按既定目标实现“10+1”自由贸易区并与中华自由贸易区对接 |
三、 积极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并探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
四、 努力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探讨更紧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 |
第六章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框架构想 |
第一节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符合一个中国的原则和WTO规则 |
一、 主权国家内部、不同关税领土之间可建立自由贸易区 |
二、 一国两制是两岸四地实现自由贸易区的政治与经济基础 |
第二节 港澳区域经济整合的最佳的对象是大陆与台湾 |
一、 港澳可以选择的经济一体化合作伙伴及局限性 |
二、 港澳与大陆、台湾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安排是最佳选择 |
第三节 台湾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最佳伙伴是大陆与港澳 |
一、 台湾现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及局限 |
二、 台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路在于大陆与港澳 |
第四节 两岸四地未来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了可能 |
一、 两岸履行入世承诺需进一步开放国内货物与服务市场 |
二、 两岸在多边及区域贸易一体化中也需要进一步实施自由化 |
三、 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大陆对港澳台的优惠政策提供了存在的依据 |
第五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会冲击两岸四方经济 |
一、 分阶段货物贸易自由化安排不会对大陆构成冲击 |
二、 港澳对大陆的转口贸易将稳定增长并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
三、 大陆与港澳实行服务贸易一体化安排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 |
第六节 港澳货物与服务贸易监管体制有利于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一、 港澳现行的原产地规则实施体系有助于自由贸易区的启动 |
二、 港澳服务贸易监管体制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经验 |
第七节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难点”及解决 |
第八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框架内容 |
一、 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 中华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七章 中华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安排 |
第一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关税减让研究 |
一、 关税减让水平的测算方式 |
二、 关税减让模式 |
三、 两岸四地关税制度和关税结构 |
四、 中华自由贸易区各经济体主要出口产品竞争力分析 |
五、 中华自由贸易区关税减让安排的建议 |
第二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非关税措施削减 |
一、 大陆目前的非关税壁垒 |
二、 台湾非关税措施及对大陆产品的进口管理 |
三、 中华自由贸易区非关税措施削减的建议 |
第八章 中华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安排研究 |
第一节 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在WTO中的法律依据及通知审查 |
一、 《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有关经济一体化的规定 |
二、 关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通知审查程序 |
第二节 主要区域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安排的特点及与GATS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框架建议 |
一、 中华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总体构想和实施步骤 |
二、 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涉及主要问题研究 |
第四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主要服务部门自由化建议 |
一、 中华自由贸易区交通服务自由化构想 |
二、 中华自由贸易区金融服务的开放建议 |
三、 中华自由贸易区旅游服务开放建议 |
四、 中华自由贸易区电信服务自由化构想 |
第九章 中华自由贸易区中的原产地问题 |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类型及目的 |
一、 类型 |
二、 目的 |
第二节 WTO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及协调工作计划 |
一、 WTO原产地规则的内容 |
二、 WTO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协调内容 |
第三节 大陆及港澳台现行非互惠原产地规则及管理体系 |
一、 大陆原产地规则及管理体系 |
二、 台湾货物原产地规则及实施 |
三、 香港、澳门原产地规则及实施 |
第四节 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原产地规则 |
一、 范围 |
二、 主要原则 |
三、 主要区域贸易协定中原产地标准的确定 |
四、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产地规则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关系 |
第五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货物原产地规则的建议 |
一、 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
二、 主要规则框架 |
三、 制度保障 |
第六节 中华自由贸易区服务原产地规则建议 |
一、 GATS中有关服务贸易原产地的条款 |
二、 区域贸易协定中有关服务贸易原产地的条款 |
三、 中华自由贸易区服务原产地规则的建议 |
第十章 结论 |
英文缩略语 |
参考资料 |
(9)美国的香港政策:决策的视角(1989-200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中美之间的“香港问题” |
二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及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概念界定、视角与方法、预期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五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决策视角关于美国香港政策的假设 |
第一节 对外政策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第二节 香港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与美国的香港政策目标 |
一、香港的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 |
二、中美在香港利益的融合与冲突界定了美国香港政策的目标 |
第三节 理性行为者、跨机构政治、决策者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
三、决策者个体因素与美国的香港政策 |
第四节 美国的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
第二章 中美“香港问题”的端倪 |
第一节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及双方的政策 |
一、中英“香港问题”的迫近 |
二、中国的政策 |
三、英国的政策 |
第二节 美国对中英“香港问题”的政策 |
一、美国对谈判过程的态度:保持低姿态关注 |
二、美国对中英争论的态度:维持港人信心 |
三、美国对谈判结果走向的态度:间接施压 |
四、美国对中英《联合声明》的态度:热烈欢迎 |
五、过渡期内美国鼓励港人和国际社会继续维持对港信心 |
第三节 美国国内对中英“香港问题”的另一种声音 |
小结 |
第三章 老布什政府的香港政策及其决策 |
第一节 美国对港移民政策的出台 |
一、“六四风波”后英国在香港移民政策上的国际化措施 |
二、美国国会的双边和多边移民计划 |
三、老布什政府的理性抉择:批准双边计划但拒绝多边计划 |
第二节 美国对香港“民主”与“人权”的关注 |
一、国会的激进:批评《基本法》与呼吁港人“自决权” |
二、老布什政府的理性平衡 |
第三节 《美国—香港政策法》出台 |
一、国会的声音:麦康奈尔的《美国一香港政策法》 |
二、老布什政府的理性抉择:对国会法案的“保守支持” |
三、老布什政府理性权衡的结果:《美国一香港政策法》的出台 |
四、《美国—香港政策法》出台的意义 |
第四节 老布什政府对港政策的决策视角分析 |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分析 |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分析 |
三、老布什政府决策者的个体因素分析 |
四、理性行为者模式主导的美国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克林顿政府的香港政策及其决策 |
第一节 美国对彭定康政改的支持 |
一、英国在港推行“民主化”与彭定康的“政改方案” |
二、克林顿政府决策者的理念与对华战略及其对彭定康方案的支持 |
三、强势国会对香港“三级议会”选举的强烈支持 |
四、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在“三级议会”选举中的平衡 |
第二节 美国对香港“临时立法会”成立的反对 |
一、中国政府“另起炉灶”的计划与美国政府的反对 |
二、追求现实利益与价值利益:国会修订《美国—香港政策法》 |
三、总统的犹豫不决与国会敦促总统接见李柱铭 |
四、国会施压与行政部门对临立会成立的反对 |
第三节 香港回归前夕美国的态度 |
一、美国府会对中国修改《人权法案条例》的一致反对 |
二、国会要求白宫接见李柱铭 |
三、看顾香港:国会的法律建议以及《香港回归法》 |
四、国会施压与行政部门对香港临立会就职的“消极抵制” |
第四节 克林顿政府对港政策的决策视角分析 |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分析 |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分析 |
三、克林顿政府决策者的个体因素分析 |
四、跨机构政治模式主导的美国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小布什政府的香港政策及其决策 |
第一节 美国对《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的态度 |
一、《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与“七月风潮” |
二、国会对香港二十三条立法的强烈反对 |
三、美国对华战略理念的变化及其对港二十三条立法的“低调反应” |
第二节 理性的平衡:美国政府对香港政改之争的态度 |
一、中国人大就政改释法 |
二、美国的态度:低层杯葛与高层平衡 |
三、理性抉择下的平衡:美国政府对香港政制之争的态度 |
第三节 “颜色革命”与转型外交:美国增加对涉港非政府组织支持 |
一、从推动“颜色革命”到提出转型外交 |
二、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涉港活动 |
三、小布什政府增加了对涉港非政府组织的支持 |
第四节 小布什政府对港政策的决策视角分析 |
一、理性行为者模式分析 |
二、跨机构政治模式分析 |
三、小布什政府决策者的个体因素分析 |
四、决策者个体因素主导的美国香港政策对香港“一国两制”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美国香港政策中的决策政治 |
一 美国香港政策的决策特点 |
二 美国香港政策对“一国两制”影响的比较分析 |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拟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文献总体情况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香港经济制度的演变 |
一、香港自由经济制度的形成过程 |
二、香港自由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 |
三、香港自由经济的特点 |
第四节 香港经济制度中的创新与不足 |
一、香港经济制度的创新 |
二、香港经济制度创新中的不足 |
第一章 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及作用 |
第一节 自由港 |
一、自由港的定义和特点 |
二、自由港的作用 |
第二节 香港自由港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原因 |
一、香港自由港的发展历史 |
二、香港自由港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香港自由港政策的内容 |
一、贸易自由 |
二、企业经营自由 |
三、外汇自由 |
四、投资自由 |
五、劳动力流动自由 |
六、航运航空自由 |
第四节 香港自由港政策的特点 |
一、保持自由港地位不变 |
二、保持高度开放与自由 |
三、保持灵活与积极应变 |
四、保持以中国大陆作腹地 |
第五节 香港自由港政策的作用 |
一、自由港政策提升了香港竞争力 |
二、奠定香港经济运行的基础 |
第六节 香港建设自由港的经验启示 |
一、因地制宜 |
二、减少政府干预 |
三、重视立法 |
第二章 土地供给制度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香港的土地制度概况 |
一、土地制度的含义 |
二、土地经营 |
三、土地管理 |
第二节 香港的用地分类、规划控制与流程 |
一、概括用途分类方法 |
二、土地用途地带分类方法 |
三、香港土地用途申请流程 |
第三节 香港的土地供应制度 |
一、政府直接供应 |
二、二级市场转让 |
第四节 香港的勾地制度 |
一、勾地制度的形成 |
二、勾地制度的本质 |
第五节 香港公屋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及特点 |
一、香港公屋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香港公屋政策的运作特点 |
第三章 香港的教育与就业制度 |
第一节 香港教育制度概况 |
一、香港教育制度的地位 |
二、现代香港的高等教育制度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香港教育投入体制与办学模式 |
一、投入体制 |
二、教育办学模式 |
第三节 香港教育办学思想与教学形式 |
一、办学思想 |
二、教学形式与内容 |
第四节 香港教育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 |
一、香港的松散型教育管理制度 |
二、教育发展模式 |
第五节 香港高等教育事业的特点 |
一、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 |
二、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三、重视就业指导 |
四、依靠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扶持高等教育事业 |
第六节 香港的就业制度 |
一、香港就业结构转化 |
二、就业特征及其成因 |
三、香港就业促进政策 |
第四章 香港经济监管制度 |
第一节 香港宏观经济监管基本原则与制度 |
一、政府在市场运行监管中的作用 |
二、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在监管中的作用 |
三、政府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直接调控和监管 |
第二节 财政金融监管制度 |
一、三权分立的财政管理体制 |
二、健全、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 |
第三节 企业监管制度 |
一、健全完善的公司注册制度 |
二、一体化的公司内部管理架构 |
第四节 公用事业监管制度 |
一、官办官营式 |
二、官办商营式 |
三、专利经营式 |
四、完全民营式 |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 |
一、土地产权的刚性 |
二、有偿使用 |
三、限制批地 |
四、规定使用年限 |
五、允许流通转让 |
第五章 香港福利制度的变迁 |
第一节 福利制度 |
一、福利制度的理论 |
二、福利制度理论的评述 |
第二节 香港福利制度的变迁过程 |
一、香港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香港目前福利制度的现状 |
第三节 香港福利制度的特点 |
一、完善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二、庞大的民间福利组织 |
三、主导的政府作用 |
第四节 香港福利范围 |
一、香港劳工享受的福利范围 |
二、香港市民享有的福利范围 |
三、香港学校福利范围 |
四、香港医疗卫生服务福利范围 |
五、香港住房福利范围 |
第五节 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模式 |
一、香港早期的老年社会福利模式 |
二、香港老年社会福利模式的转型 |
第六节 香港社会福利制度评价 |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 |
二、非政府民间机构的积极参与 |
三、福利服务的专业化 |
四、福利经费的广泛来源 |
第六章 香港资本市场制度 |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
一、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条件 |
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香港证券市场 |
一、证券市场政府规制模式 |
二、政府对香港证券市场规制的机构体系 |
三、香港证券市场规制的法律法规 |
四、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进入规制 |
第三节 香港股市 |
一、香港股市的发展历程 |
二、香港股市的现状和特点 |
三、香港股市的制度安排 |
四、香港股市的交易规则 |
五、香港股市的监管制度 |
六、香港股市的作用 |
七、香港股市管理的启示 |
第四节 香港其他资本市场简介 |
一、债券市场 |
二、存款证市场 |
第七章 香港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香港经济制度创新中政策的矛盾分析 |
一、儒家方式与养老制度 |
二、八万五建屋计划 |
三、数码港计划 |
第二节 制度创新理论运用原则 |
一、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原理 |
二、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 |
三、制度创新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分析 |
四、制度创新的供求角度分析 |
五、模型分析 |
六、经验启示 |
第三节 市场经济调控经验的比较 |
一、香港对市场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与内地的补充性宏观调控 |
二、香港与内地的垄断现象比较 |
第四节 政府推行制度创新的权威及效率 |
一、制度创新过程 |
二、制度创新最佳时机的选择 |
三、香港和内地政府权威及执政效率比较 |
第五节 法制实施的氛围培育 |
一、法制是保障市场经济实现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
二、香港与内地法制状况比较分析 |
第六节 廉政公署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
一、香港廉政公署有高度的独立性 |
二、香港政府高层决策者反贪决心大 |
三、香港廉政公署努力为社会营造肃贪倡廉的环境 |
四、通过立法和惩处降低经济社会中贪污行为的发生概率 |
五、通过高薪养廉和以德养廉利于培养公务员良好职业道德 |
六、坚持内外监督相结合以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监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1993年香港经济前景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 ——兼论香港产业结构调整[D]. 于宝东. 武汉大学, 2005(05)
- [2]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3]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D]. 陈新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4]老龄化趋势下特大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D]. 姚栋. 同济大学, 2005(03)
- [5]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 谢国梁. 复旦大学, 2013(03)
- [6]行为法律经济学视角下香港基本法实践问题的成因与出路[D]. LIU BEN.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国际关系及重大事件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 ——以中国与主要客源国(地)为例[D]. 王洁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8]建立中华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及框架安排研究[D]. 王红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01)
- [9]美国的香港政策:决策的视角(1989-2007)[D]. 沈本秋. 复旦大学, 2008(08)
- [10]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高成华. 武汉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