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麦当劳的用人新招”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杨黛梅[1](2020)在《基于GL公司战略转型中的组织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国企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作为曾经是国企重要组成部分的纺织企业,在这场改革中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案例企业GL公司的改革处于上世纪末期的1999年,其时国企改革正处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崭新阶段,中央经济工作方针将纺织行业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提出了“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为GL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GL公司的前身是GDL国营小厂,改革转制前企业处境艰难。改革转型中,GL公司在经历了企业改制、代工的“阵痛”后,展开了一场“不拘一格”的创新探索,最终“换血成功”,GL公司迎来产品利润高达20%的“黄金发展期”。本文重点关注跨越了国企和民企的GL公司200多个“标本员工”,从最初的怀疑,到后来的认同,到对企业高度的忠诚,他们逐渐成长为转型后企业的核心力量,企业也在转型中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为更加清晰地探讨企业改革过程,本文从组织认同视角的祛意、赋意、释疑三个方面对GL公司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组织不断互动的过程:一方面,组织通过各种措施,提供平台,提供政策等辅助手段,鼓励员工个体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员工个体也必须做出判断和选择,与时俱进,与时偕行,建构其在组织中的新身份。研究表明:(1)处在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员工与企业,是一对互相作用的综合体,彼此无法分割。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绩效;员工为企业创造产值,前提是基于自己的选择和对企业的预期。(2)在企业的转型与变革中,建立起有效的个体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员工于企业,是第一重要的人的元素,只有让员工心安,赢得员工的信任,给员工以未来和信心,员工才能真正发挥主人翁的能动作用,企业也才有可能得以长足发展。本文通过对GL公司战略转型中的组织认同研究,结合GL公司自身的发展历程、公司体制、组织结构等因素,厘清企业成功转型之路,总结其改革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当前仍是经济热点的深化国企改革和纺织企业提高竞争能力,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姜豪[2](2019)在《政府主导下的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牌经济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青岛是全国较早实施品牌经济战略的城市,如何保持区域竞争优势,要从推动品牌经济发展入手,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推动品牌经济和品牌城市跨越发展。本文在对品牌和品牌经济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青岛市品牌经济的发展现状及经验模式,对比深圳品牌经济发展经验,找出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不足,提出青岛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对策,为青岛推动品牌经济持续率先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了品牌和品牌经济的内涵,归纳总结了中国品牌理论的起源于发展,研究品牌经济的重要内涵以及发展品牌经济的重要意义,为品牌经济发展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研究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历程,归纳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成功模式。青岛成功模式是“品牌意识觉醒,标志性企业与企业家引领,政府强力支持保障,坚持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发展,经济、服务、政务等各领域品牌联动”五个环节融合互动。第三部分重点论述青岛市品牌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与深圳品牌经济的发展对比,当前制约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品牌后续力量严重不足、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还有较大差距、新旧动能转换成效还需提升、人才智力支撑建设不够完善等。与此同时,青岛市发展品牌经济也有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品牌城市优势、城市经济成长的优势等3个优势,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建设、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庆祝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2019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等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等3个新机遇。第四部分提出了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对策,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品牌持续发展力量、提高政府服务市场能力、深入推动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招才引智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李德强[3](2016)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命题,其中的许多问题颇受社会关注,但系统性研究甚少。本文从国有企业党建的重要性谈起,提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论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并回应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文分为6个部分:绪论提出国有企业党建关乎社会主义制度成败,同时论述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评判标准。国有企业承担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实现国有企业功能的必然要求。单纯注重国企经济功能的观点影响较大,对国企党建评判有着负面影响。本章还交代了研究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第一章阐述如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直接决定着党委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既是《党章》的规定,也是企业领导体制变革和党建经验的总结。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文明成果,公司法人治理是其主要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公司法人治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公司法人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不是对等的概念。现行法人治理结构照搬西方模式,突出了经济效益标准,弱化了党委作用,背离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必须把党的领导、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与发挥公司法人治理的管理优势结合起来,使党组织和群众组织成为法人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章阐述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干部队伍的工人阶级属性。国企干部队伍是企业的实际管理者,现代企业制度带来干部队伍和干部管理工作的复杂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更加必要。目前干部队伍在思想政治水平、党风廉政建设、分配激励、能力素质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必须坚持党管干部,解决突出问题,保证干部队伍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方向,防止国企干部队伍的蜕化变质。第三章阐述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在企业的执政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统和优势,是巩固党在国有企业执政基础的需要。社会思潮多样化、文化交融、信息化、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等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问题。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引领和动员职工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在企业的执政目标。第四章阐述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保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国有企业的作用十分关键。目前党员队伍在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引领能力、组织活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通过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引领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委班子的领导力,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结论主要是在全文的基础上做出的概括和总结。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根本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国企党建,把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贯彻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余佳丽[4](2014)在《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放映业近年来成为电影产业研究的热点。大光明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企业,从1928年诞生发展为中国电影院第一品牌,到今天上海的第二条电影院线,它的品牌经营历程见证并跨越了中国电影放映业的诸多关键时期,并还在继续发展。电影院从建筑空间、经济领域及文化传播媒介三个层面被全方位发掘、讨论。品牌成为研究影院经济的重点,也是电影放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光明电影院是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企业中品牌经营最成功的典范。进入21世纪,以大光明电影院为首的大光明院线集团又为中国中小电影院线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照。本文以SWOT法分析了大光明的现代发展,并就影院做国际横向比较,对影院品牌激活也提出建议。本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到第九章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明论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史料的准备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正文部分首先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切入,指出影院建筑是品牌经营的物质空间,也是建设者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城市空间实践的直接物化表现。并引出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将建筑空间与社会、都市文化、历史联结起来,探讨电影院在都市空间中的生产、实践及意义。第四章至第七章,梳理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的三个历史阶段,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归纳为品牌创建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品牌维护提升期。大光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同时代中国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的缩影。第八章从电影院作为文化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它与社会互动,传播品牌文化。半殖民地时期电影院主要是殖民、消费、品牌文化主导的空间,推动现代性文化的建构。政治动荡时期,电影院充当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民族意识的凸显、文化阵地的争夺、意识形态的传播轮番上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影院也在全球化语境下健康发展,消费主义、体验经济成为关键词。第九章结合中美影院发展比较,提出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形成院线品牌是中国电影放映业发展的基础,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动力,另外还需完善的制度保障。
王金健[5](2013)在《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构建研究 ——以中国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为例》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企业基于物质资本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减弱,产品、技术、经营模式等也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行业企业或者有志于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模仿而趋于同质化,企业明显感觉到市场竞争由“蓝海”变为“红海”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具有很强的背景依赖性和路径依赖性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的人力资本,非常难以被复制,成为了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提升员工素质,尤其是培养和提升一线员工素质,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宏观经济形势、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开展一线员工素质提升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大都还没找到恰当方式和有效的途径,有心无力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面对企业的现实需求,本文以我国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为例,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借助素质模型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工具,针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构建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原则、流程、方法、工具进行系统性理论和实证研究,期望能够为扩展素质模型、人力资本理论应用范围的同时,为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现实经营提供借鉴和依据,促进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创新点如下:1、根据素质模型理论和构建原则、方法,具体针对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一线员工构建素质评价模型,探讨素质模型在具体行业、职种中的应用方法,提升模型的实用性,避免了大而空的理论推演。2、构建了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理论框架。在素质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设计、构建、实施及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员工素质模型,发现员工素质提升的重点方面;然后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构建实施方案。3、在构建提升体系过程中,将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行结合,以经济学的概念为指导,采取管理学的具体方法,重视实际操作性。
胡中梅[6](2013)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中逐渐走出校门,开始参与社会劳动。伴随着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出现的是大学生劳动权益遭受严重侵害。立法上对大学生勤工俭学规定不明确以及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无有效保障,因此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劳动权益保护值得关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概念上对勤工俭学进行界定,进而分析比较勤工俭学与勤工俭学、大学生实习、兼职之间的区别,明确研究对象,同时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奠定研究的理论前提。第二部分从问题出发,对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立法中不足进行剖析,梳理相关立法规范,指出勤工俭存在学法律规制缺位、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者主体资格认定困难、勤工俭学大学生意外伤害缺少法律保护以及相关主体责任缺失等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介绍德国、美国立法中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相关立法规定,以及对我国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在启示。第四部分对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护从立法层面提出建议,建议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保护,对大学生劳动者地位进行明确规定,对非标准劳动关系要纳入劳动法进行规制,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意外伤害采用商业保险模式保护,以期达到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效果。
籍满田[7](2013)在《晴雨路干湿》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一、血尽毛干我输了,输得干干净净,不仅输掉了生的意义,也输掉了死的价值。新葡京是澳门最高档的酒店,两百平方米的豪华套房,夸张的大床,可调节角度的五十英寸电视,迷你酒吧各种洋酒应有尽有。站在最高的38层,可以观看海浪的汹涌翻滚,聆听海风的轻吟,沐浴潮汐带来的舒爽惬意。我已经在这里昏睡了二十多个小时,醒来后,冲了个澡,土耳其式浴室,多向式按摩浴缸,全套名贵的爱马仕沐浴用品,每个细节,都彰显着酒店的奢华。
范林生[8](2012)在《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来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增加4个百分点将达到47%,作为服务业的主要领域——酒店业必将得到加速发展,1999年到2010年我国酒店业每年投资额从78亿元上涨到1280亿元,年均增长36%,2000年到2010年国内五星级酒店年投资额增长高达361%,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超过美国,到2039年将增长近一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消费者需求改变以及竞争形式变化,我国酒店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全球性挑战,跨国酒店品牌纷纷进入国内并占居强势地位,2008年至2010年三年新开国际品牌酒店超过前20年。但我国酒店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规模、档次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内酒店服务业发展却存在严重的不足,2009年全国星级饭店亏损12亿,严重影响了我国酒店业的良性发展,我国酒店服务业唯有不断创新,发挥特色优势,提升服务产品价值,才能促进酒店服务业的良性发展。本文立足酒店服务业,研究运用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价值链理论和服务创新学等相关理论,构建国内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理论,包括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现状分析、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维度与模式、价值创新能力评价、价值创新风险与应对,最后探讨了理论应用实例,本文为有效提高酒店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酒店服务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七个部分:(1)绪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概括评述,提出服务业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研究意义、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2)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理论构建。以价值增值和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酒店服务业创新与价值增值的内在联系,从酒店服务业结构性差异与价值创新能力、价值创新维度与模式、价值创新能力评价与风险分析四个方面构建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理论框架,本章为后文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3)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现状分析。借鉴国外酒店服务业发展经验,分析我国酒店服务业发展环境。从我国酒店服务业省域规模、收入、效益三方面,选取省域酒店数量、从业人数、客房收入、餐费收入、资产总额、固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共八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评价省域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基础差异,以分类指导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差异化发展。(4)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维度与模式。阐述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环境维度、投入维度、产出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以酒店服务业创新的价值链导向提出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驱动模式、维度模式、参与者模式。(5)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基于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指标选取原则方法,构建了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6)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风险分析。从内外部分析了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过程面临风险的预警方法。(7)理论应用。以石家庄国际大厦酒店为例,分析国大酒店的价值创新导向,价值创新维度,价值创新管理流程及价值创新评价。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系统提出了酒店服务业的价值创新理论体系。包含了酒店服务业的价值创新内涵、价值创新维度与模式,以及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2)构建了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维度与创新模式选择。阐述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环境维度、投入维度、产出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以酒店服务业创新的价值链导向提出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驱动模式、维度模式、参与者模式。(3)构建了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风险分析与应对方法。从顾客价值及酒店内外环境三方面构建了酒店服务业的价值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并从顾客价值及酒店内外环境三方面为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有效规避和应对提供对策建议。
张敬伟[9](2012)在《商业模式构建视角下新企业成长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新企业失败率偏高、成长率偏低的现实状况引发了国内外创业、组织、战略与创新等诸多学科学者们对于新企业成长问题普遍而持续的关注。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以来,国内涌现的创业热潮令新企业成长问题更加备受瞩目,例如,始于2007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重点课题及后续的相关课题极大地推动了新企业成长问题研究的进展,本文的研究正是在其中一项课题的支持下完成的。系统的文献梳理可知,主流新企业成长研究将研究焦点放在发现和实证影响新企业业绩差异的决定因素,对于新企业如何实现成长,即新企业成长过程问题却缺乏探究;少量的新企业成长过程文献以生命周期理论或阶段模型为基本模式,提出不同的成长阶段划分,为描述和解析新企业成长过程提供了理论工具,但却存在着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未明确界定新企业概念以及未能充分考虑新企业的独特性等诸多不足。现有理论研究与经验观察均揭示,新企业的一个显着特征在于它具有“新进入缺陷”,来源于组织内外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了新企业面临的成长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大量新企业失败或成长质量低下的根源,也使新企业成长呈现出不断调整、在调整中实现成长的基本特征。因此,如何回应现有研究的主要不足,在充分考虑新企业独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新颖而科学的理论视角对新企业成长过程加以纵向探究,是本文寻求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基于新企业成长与商业模式构建是一个共生演化过程的认识,本文将新企业定义为“已经注册成立但商业模式尚未确立的企业”,并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将内外部不确定性加以权变利用,并最终转化为确定性收益的工具。商业模式的确立对于新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新企业失败的概率显着降低,成长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因此,研究新企业商业模式构建直至确立的过程,无论对于理论发展还是实践指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从新企业创立时的初始条件出发,构建了一个“初始条件——商业模式构建活动——成长”的理论框架;接下来,主要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河北省N市6家新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纵向案例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以初始理论框架为基线模型,在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以及持续的分析式归纳的过程中,最终构建了一个描述和解析新企业成长过程的综合模型,并得出如下主要观点和创新:第一,从商业模式角度提出了新企业界定以及新企业商业模式的确立标准,不仅为区分新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有助于准确而完整地理解新企业成长的内涵。第二,基于商业模式构建的视角提出一个新企业成长过程的综合模型,突破了以往阶段模型或生命周期理论片面关注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窠臼,将新企业探索经营方向、克服“新进入缺陷”、应对不确定性的行动与策略纳入研究视野,为研究新企业成长指引了一个新方向。第三,识别了对新企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初始条件,并对这些初始条件对商业模式构建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区分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而对“组织烙印”理论进行了印证和深化。第四,以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作为衡量新企业成长表现的代理变量,提炼出新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资源积累和协调机制构建方面的状态和特征,这在新企业成长过程研究中是一次新的尝试。以质化研究方法纵向探究新企业成长过程,既是挖掘新企业成长规律或模式的理论需要,也是深入理解复杂多样的新企业成长现象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以商业模式构建为理论视角探究新企业成长过程的研究还非常少见,但已经引起了部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文作为在此方向上的一次重要的尝试,希望能够引起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共鸣和进一步研究,进而增进我们对于高度复杂的新企业成长现象的理解,并为创业者的企业成长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
王十月[10](2009)在《无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谨以此作献给"中国制造"的奇迹创造者,以及为此奇迹付出的青春与梦想……这个人很平常,很普通,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未做出过惊人之举。他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梦,但他的梦,和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和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在这个时代的梦,都差不多。他生活的阶层,他认识的人,也和他相似,无大奸大恶之徒,也不
二、从“麦当劳的用人新招”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麦当劳的用人新招”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L公司战略转型中的组织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组织认同视角的相关理论 |
2.1.1 组织认同的涵义 |
2.1.2 基于互动视角的组织认同理论 |
2.2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战略转型的内涵 |
2.2.2 战略转型的动因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L公司战略转型概述 |
3.1 GL公司转型概况 |
3.2 GL公司战略转型前 |
3.2.1 转型前企业概况 |
3.2.2 转型前人力资源特点 |
3.2.3 转型前生产经营状况 |
3.2.4 转型前企业文化 |
3.3 GL公司战略转型后 |
3.3.1 转型后企业组织架构 |
3.3.2 业务结构 |
3.3.3 人力资源分析 |
3.3.4 财务状况 |
3.3.5 管理制度 |
3.3.6 企业文化 |
3.4 GL公司战略转型面临的问题分析 |
3.4.1 组织领导力涣散的问题 |
3.4.2 组织机构臃肿的问题 |
3.4.3 组织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
3.4.4 公司战略目标的模糊和缺失 |
3.5 GL公司战略转型主要进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织认同视角下GL公司战略转型的策略实施 |
4.1 GL公司的战略转型策略 |
4.2 组织认同视角下的战略转型策略实施 |
4.2.1 组织变革中的祛意策略实施 |
4.2.2 组织变革中的赋意策略实施 |
4.2.3 组织变革中的释意策略实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织认同视角下的企业战略转型总结 |
5.1 GL公司的企业战略转型中组织与个体互动模型 |
5.2 组织认同视角下GL公司的企业战略转型总结 |
5.2.1 企业战略转型中的祛意、赋意和释意 |
5.2.2 企业员工的认知和心态的转变 |
5.2.3 企业内部组织认同的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访谈提纲 |
(2)政府主导下的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品牌经济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品牌 |
一、品牌的概念界定 |
二、品牌的一般特征 |
三、品牌的种类 |
第二节 品牌经济 |
一、品牌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品牌经济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政府在推动品牌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定位 |
一、推动品牌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
二、实施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三、政府推动品牌与品牌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二章 青岛市品牌经济的发展进程、做法及经验 |
第一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进程 |
一、品牌经济的起步阶段 |
二、品牌经济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成效 |
一、品牌产品在全国名列前茅 |
二、推动经济迅猛发展 |
三、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
四、提高品牌产品标准化建设水平 |
五、增强城市品牌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
第三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
一、政府的主动培育和引导作用 |
二、企业与企业家共同成长 |
三、“青岛制造”的高品质高标准要求是关键所在 |
四、品牌发展与品牌城市构建形成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青岛市品牌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一节 深圳市品牌经济的现状 |
一、企业品牌发展活力强劲 |
二、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
三、品牌价值提升显着 |
四、区域品牌创建全国领先 |
第二节 深圳市品牌经济发展的启示 |
一、注重营造品牌发展环境 |
二、强化品牌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
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
四、搭建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
五、技术高新化推动品牌国际化 |
第三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青岛市品牌后续力量不足 |
二、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还有较大差距 |
三、新旧动能转换成效还需提升 |
四、人才智力支撑建设不够完善 |
第四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
一、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优势 |
二、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
第四章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的发展方向 |
一、明确青岛市品牌城市定位 |
二、注重加强资源整合 |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四、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
第二节 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以品牌培育为重点,增强品牌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
二、以市场化法治化化为平台,建立品牌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 |
三、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动力,推动品牌企业转型升级 |
四、以智力支撑为保障,搭建招才引智助推品牌发展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关乎社会主义制度的成败 |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功能 |
一、国有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基础 |
二、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责任 |
三、国有企业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责任 |
四、对我国国有企业职能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目的任务、重要性和评价标准 |
一、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目的和任务 |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
三、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评价标准分析 |
第三节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变革及党建工作的成果、经验 |
一、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变革历程 |
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经验 |
第四节 本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
第一章 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能定位 |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及其依据 |
二、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 |
第二节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的优越性 |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本质 |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越性 |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需要党的建设 |
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对国有企业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制约 |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面临的挑战 |
一、国有企业党委难以实现有效决策 |
二、职工的民主管理权难以实现 |
三、经济效益标准掩盖党建工作缺失 |
第五节 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保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
一、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不是固定模式 |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的矛盾与缺陷 |
三、目前关于创新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主要观点和做法 |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司治理的设想 |
第二章 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干部队伍的工人阶级属性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二、干部队伍要求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当前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
一、存在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党性不强的问题 |
二、存在作风不正、贪污腐化的问题 |
三、存在分配失当、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
四、存在素质不高、能力不足的问题 |
五、存在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
第三节 加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工人阶级本色 |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
二、加强党性党风建设 |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
四、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
五、完善干部工作机制 |
第三章 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在国有企业的执政基础 |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党在企业执政基础的需要 |
一、国有企业的职工群众是党在企业的执政基础 |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巩固党在企业执政基础的需要 |
第二节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转型期的社会思潮多元化影响国有企业职工队伍思想稳定 |
二、全球文化碰撞给中国文化安全带来挑战,影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
三、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给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冲击 |
四、思想教育的内容、对象、方法和体系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加强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道德 |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活力 |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工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
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和理念 |
第四章 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作用 |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二、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执政能力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
一、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存在一定的问题 |
二、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存在一定的问题 |
三、班子建设、组织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
第三节 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 |
一、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引领型党组织,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和领导力 |
二、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
三、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规范组织运行 |
四、创新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和活动内容 |
结论 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
一、坚持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
二、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动摇 |
三、坚持干部队伍的工人阶级属性不动摇 |
四、不断巩固党在国有企业的执政基础 |
五、不断加强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术成果 |
(4)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注释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娱乐业产生及社会背景 |
第一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明星——电影的萌芽 |
第二节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
第三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 |
第四节1930年代上海娱乐业背景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远东第一电影院”建筑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
第一节 电影院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
第二节 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空间的演变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大光明品牌创建期 |
第一节 资本环境与行业准备 |
第二节 卢根的“托拉斯”计划 |
第三节 大光明品牌创建及发展 |
第四节 大光明品牌经营与管理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光明 |
第一节 大光明经受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7) |
第二节 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1958—1965) |
第三节“文革”浩劫殃及大光明(1966—1976)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重塑 |
第一节 大光明品牌初入改革轨道(1978—1993) |
第二节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波折(1993—2002) |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大光明院线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 |
第一节 院线制建立及电影放映业特点 |
第二节 大光明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战略 |
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电影院:文化空间——文化传播媒介 |
第一节 半殖民地消费文化空间 |
第二节 革命与政治话语空间 |
第三节 全球化消费与体验空间 |
小结 |
注释 |
第九章 他山之石:影院品牌激活策略 |
第一节 中美影院发展比较 |
第二节 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 |
小结 |
注释 |
结论 中国品牌影院发展瞻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构建研究 ——以中国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素质及素质提升体系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素质 |
2.2 素质模型 |
2.2.1 素质模型理论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
2.2.2 素质模型的含义及特征 |
2.2.3 素质模型研究方法综述 |
2.3 素质提升体系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
2.3.3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及素质提升体系的关系 |
2.4 小结 |
3 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模型研究 |
3.1 先进制造业及其一线员工的界定 |
3.1.1 先进制造业的含义 |
3.1.2 现代制造业的含义 |
3.1.3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区别 |
3.1.4 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的含义 |
3.2 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模型建立的原则 |
3.3 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建立素质模型的标准流程 |
3.3.1 演绎法 |
3.3.2 因素分析法 |
3.3.3 移植法 |
3.3.4 综合法 |
3.4 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模型建立的步骤及方法 |
3.4.1 明确岗位素质 |
3.4.2 选择关键岗位 |
3.4.3 收集数据资料,完成评价指标设计 |
3.4.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 |
3.4.5 确定评价标准 |
3.4.6 素质模型的确定及评估 |
3.5 小结 |
4 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研究 |
4.1 构建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必要性 |
4.2 构建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前提条件 |
4.3 以素质模型为基础构建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 |
4.3.1 规划与设计——素质提升体系的开始 |
4.3.2 招聘——素质提升体系的选择 |
4.3.3 培训——素质提升体系的投资 |
4.3.4 薪酬、绩效——素质提升体系的激励 |
4.3.5 配置——素质提升体系的运用 |
4.3.6 辅助活动——素质提升体系的保证 |
4.4 小结 |
5 先进轮胎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实证研究 |
5.1 我国先进轮胎制造业企业及S公司情况概述 |
5.1.1 我国先进轮胎制造业企业及其一线员工现状 |
5.1.2 S轮胎企业概述 |
5.2 S轮胎制造企业一线员工素质模型研究 |
5.2.1 S轮胎企业一线员工素质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
5.2.2 一线员工素质模型的建立 |
5.2.3 S轮胎企业一线员工素质模型的结构分析及验证确认 |
5.3 S公司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战略规划 |
5.3.2 人员招聘 |
5.3.3 人员培训 |
5.3.4 薪酬管理 |
5.3.5 绩效考核管理 |
5.3.6 人员配置、晋升机制 |
5.4 S轮胎企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
5.4.1 明确战略目标,制定素质提升体系规划 |
5.4.2 以岗位素质要求为基准,开展员工招聘 |
5.4.3 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开展员工培训 |
5.4.4 薪酬与绩效,基于素质模型实施员工激励机制 |
5.4.5 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保证人员有序流动 |
5.5 S公司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实践效果 |
5.6 小结 |
6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一、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及性质 |
(一)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 |
1、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 |
2、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区别 |
3、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大学生实习的区别 |
4、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兼职的区别 |
(二)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性质分析 |
1、 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者资格分析 |
2、 大学生勤工俭学中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
二、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
(一) 勤工俭学法律规制的缺位 |
1、 现行勤工俭学立法规定过时落后 |
2、 缺乏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立法规定 |
(二) 认定勤工俭学大学生劳动者主体资格的困境 |
1、 我国劳动法中未对劳动者进行定义 |
2、 勤工俭学劳动者主体地位立法空白 |
(三) 缺乏对勤工俭学大学生意外伤害法律保护 |
1、 勤工俭学不适用工伤保险 |
2、 适用侵权法难维权 |
3、 用人单位违约责任难追究 |
(四) 相关主体对勤工俭学大学生的责任缺失 |
1、 政府部门未尽保护责任 |
2、 高校忽视大学生勤工俭学 |
3、 企业逃避大学生勤工俭学责任 |
三、 美国、德国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立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美国有关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立法规定 |
1、 规定大学生具有劳动者身份 |
2、 大学生工作特别许可和劳动时间特别规定 |
3、 最低工资标准的特别规定 |
4、 工作的来源 |
(二) 德国有关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的立法规定 |
1、 雇员的范围包括学生 |
2、 时间严格限制 |
3、 工作岗位上严格限制 |
4、 意外保险保障 |
(三) 美国、德国学生勤工俭学劳动保障规定的启示 |
1、 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 |
2、 勤工俭学特别许可制度 |
3、 制订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的限制性规定 |
4、 享受意外伤害保险 |
四、 我国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
(一) 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保护 |
(二) 明确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者主体资格 |
(三) 确定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地位 |
(四) 完善勤工俭学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障途径 |
(五) 立法明确勤工俭学相关主体的职责 |
1、 政府部门制定相关规章 |
2、 明确规定高校对勤工俭学的职责 |
3、 加强企业用工监督和处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基本理论 |
2.1 价值增值理论及价值创新的内涵 |
2.2 酒店服务业创新与价值增值的内在联系 |
2.3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现状分析 |
3.1 酒店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国内环境 |
3.2 我国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基础分析 |
3.3 我国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基础评价 |
3.4 我国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制约因素 |
第4章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维度及模式 |
4.1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环境维度 |
4.2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投入维度 |
4.3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的产出维度 |
4.4 价值链驱动的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模式 |
第5章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评价 |
5.1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评价指标选取 |
5.2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评价方法 |
5.3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评价过程 |
第6章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风险分析 |
6.1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风险来源 |
6.2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风险结构 |
6.3 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风险预警方法 |
第7章 石家庄国际大厦酒店的价值创新实例研究 |
7.1 石家庄国际大厦酒店价值创新导向 |
7.2 石家庄国际大厦酒店价值创新维度 |
7.3 石家庄国际大厦酒店价值创新管理流程 |
7.4 石家庄国际大厦酒店价值创新评价 |
7.5 石家庄主题酒店的价值创新实例研究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
(9)商业模式构建视角下新企业成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主要创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 论文框架 |
二、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一般企业的成长理论 |
一、 成长机制论 |
二、 成长阶段论 |
第二节 新企业的成长研究 |
一、 内部缺陷与应对机制 |
二、 环境特征与应对机制 |
三、 组织烙印的相关研究 |
四、 新企业业绩影响因素理论 |
五、 新企业成长过程研究 |
六、 新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相关研究 |
一、 商业模式概念研究 |
二、 新企业的商业模式 |
三、 商业模式动态研究 |
第四节 文献总结与展望 |
一、 对现有文献的评介 |
二、 进一步研究的机会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 理论框架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总体设计 |
二、 资料获取过程 |
三、 资料分析过程 |
四、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四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商业模式启动阶段 |
第一节 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活动 |
一、 进入市场 |
二、 组织经营过程 |
三、 算计收支 |
第二节 关键初始条件及其影响 |
一、 关键初始条件的识别 |
二、 关键初始条件的影响 |
第三节 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 |
一、 资源积累:重视软资源 |
二、 协调机制:非正式协调 |
第四节 阶段末期新企业商业模式状态 |
一、 市场定位的不确定性 |
二、 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 |
三、 利润模式的不确定性 |
第五节 驱动阶段转换的关键因素 |
一、 业绩反馈 |
二、 创业者期望水平改变 |
三、 新机会识别 |
第五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商业模式调整阶段 |
第一节 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活动 |
一、 识别市场定位 |
二、 重组经营过程 |
三、 调整利润模式 |
第二节 初始条件及后续因素的影响 |
一、 关键的初始条件的影响 |
二、 后续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 |
一、 资源积累:资源水平提升 |
二、 协调机制:协调正式化 |
第四节 阶段末期新企业商业模式状态 |
一、 市场定位的不确定性 |
二、 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 |
三、 利润模式的不确定性 |
第五节 驱动阶段转换的关键因素 |
一、 自身角色定位的认知 |
二、 商业模式可行性认知 |
三、 外部利益相关者认同 |
第六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商业模式确立阶段 |
第一节 新企业商业模式的构建活动 |
一、 确立市场定位 |
二、 优化经营过程 |
三、 优化利润模式 |
第二节 关键初始条件及后续因素的影响 |
一、 关键的初始条件的影响 |
二、 后续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三节 资源积累与协调机制构建 |
一、 资源积累:加速积累 |
二、 协调机制:渐进优化 |
第四节 阶段末期新企业商业模式状态 |
一、 商业模式的状态 |
二、 仍旧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新企业成长过程综合模型 |
第一节 综合模型概述 |
一、 对综合模型的描述 |
二、 对三个阶段的讨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比较 |
一、 与现有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 |
二、 与现有影响因素理论的比较 |
三、 与相关商业模式理论的比较 |
四、 与其他理论的比较和探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从商业模式角度界定新企业有助于揭示新企业成长的内涵 |
二、 新企业成长过程由商业模式启动、调整和确立三阶段构成 |
三、 新企业成长各个阶段的转换受若干因素的驱动作用 |
四、 关键的初始条件在新企业成长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
五、 新企业的资源积累和协调机制构建是个渐进的过程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 主要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从“麦当劳的用人新招”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L公司战略转型中的组织认同研究[D]. 杨黛梅.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政府主导下的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研究[D]. 姜豪. 青岛大学, 2019(02)
- [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 李德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12)
- [4]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D]. 余佳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5]先进制造业一线员工素质提升体系构建研究 ——以中国先进轮胎制造企业为例[D]. 王金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13(05)
- [6]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研究[D]. 胡中梅. 苏州大学, 2013(05)
- [7]晴雨路干湿[J]. 籍满田. 中国作家, 2013(04)
- [8]酒店服务业价值创新理论及实证研究[D]. 范林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6)
- [9]商业模式构建视角下新企业成长过程研究[D]. 张敬伟. 南开大学, 2012(07)
- [10]无碑[J]. 王十月. 中国作家,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