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学进展第3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郑倩倩[1](2021)在《费耶阿本德自然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
王伟[2](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指出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周恒为[4](2014)在《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应用探索》文中认为近年来,黄以能所在课题组发明了液态簧振动力学谱(RMS-L)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获得了小分子玻璃材料甘油和丙烯碳酸酯的音频力学谱。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时检测物质从液体到固体的力学谱,并且能够提供物质变化的丰富信息。作为一种测量液体音频范围力学谱的新方法,其有效性的深入验证和在液态物理过程及软凝聚态物质研究中的推广应用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中,针对上述部分问题进行了尝试。首先,对RMS-L方法及其测量的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为了验证RMS-L仪测量的重复性,我们对16个甘油样品分别进行了一次降升温循环测量,结果证明RMS-L仪测量的重复性相当好;为了验证RMS-L仪控温系统测温的重复性,我们以甘油液体的损耗模量的a-弛豫的峰温为验证参量,对18个甘油样品分别进行了一次降升温循环测量,结果表明自制的控测温模块的测温重复性相当好;又通过测量邻苯二甲酸二酯系列材料的音频力学谱,证实了RMS-L方法是研究拥有液态物理过程的可靠和有效手段,实验结果还表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分子内部自由度变化是反常的,并分析了可能的相关机制。其次,对RMS-L方法在过冷液体再结晶及晶体融化过程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利用该方法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P)和1,3-丙二醇(PD)样品的过冷液体再结晶过程进行了测量,力学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在DP和PD中,降温过冷液体(CSL)不能结晶,而升温过冷液体(HSL)却能够结晶;HSL的结晶过程仅仅是一种热激活驱动。并依据变温非匀相转变的Jeziorny、Johnson、Mehl和Avrami (JJMA)方程对成核与晶体生长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碳酸丙脂(PC)和1,3丙二醇(PD)样品晶体熔化过程的力学谱测量发现,存在一个由低温热激活驱动到高温热激活驱动晶体熔化的渡越;高温和低温的热激活驱动晶体熔化都是分子的集体行为。并依据变温非匀相转变的Jeziorny、Johnson、 Mehl和Avrami (JJMA)方程对对晶体熔化方式进行了讨论。第三,基于RMS-L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够实时检测固体中裂纹产生及愈合的新方法,简称RMS-L-CH方法,提出了一种预制简单裂纹的新方案。利用RMS-L-CH方法对7种玻璃材料和3种晶体材料的裂纹产生及愈合过程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RMS-L-CH方法能够有效地实时检测固体中裂纹产生及愈合过程,并得到了裂纹愈合的一些规律性认识:1)玻璃和晶体材料中裂纹愈合速率随温度变化都存在尖锐的单峰,峰位对应的温度可以作为裂纹愈合的特征温度Tch。裂纹愈合速率峰是不对称的,低温边宽而高温边窄,表明裂纹愈合在相对低的温度就已经开始,并且占总愈合量的比例较大;2)在误差范围内,玻璃材料裂纹愈合温度Tch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一致的,可以认为是玻璃化转变过程导致了裂纹的愈合。同时也表明,玻璃材料中裂纹愈合过程的测量,可能提供了一种研究玻璃化转变过程及其机制的新手段;3)晶体的裂纹愈合特征温度Tchc大于玻璃体的裂纹愈合特征温度Tchg,但是小于过冷液体的再结晶温度Trc,晶体中裂纹愈合率峰的半高宽△Tchc大于玻璃体中裂纹愈合率峰的半高宽△Tchg,由此说明晶体裂纹愈合与正常的结晶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裂纹表面类液态再结晶的裂纹愈合模型;4)玻璃中简单裂纹和复杂裂纹的愈合过程的动力学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与晶体中裂纹愈合过程相比,玻璃的裂纹愈合不存在形核与生长过程,而是一个整体或集体的协作过程。第四,通过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和环氧树脂胶的固化过程力学谱的测量,发现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和环氧树脂胶均存在4个力学谱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用RMS-L方法灵敏地检测到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间的交联产生和活性自由基的产生与消失。这表明RMS-L方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化学反应过程。第五,典型蛋白质水凝胶鸡蛋清和蛋黄的脱水变性过程的力学谱结果表明,随水含量的减少,鸡蛋清和鸡蛋黄至少依次存在4个状态,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变性,主要发生在拥有键合水的蛋白质通过失水向键合蛋白质转变的混合态。对鸡蛋清热变性过程的力学谱测量表明,随T的升高,鸡蛋清至少依次存在5个状态,蛋白质变性,包括由自然蛋白质态向扩展蛋白质态的转变,以及拥有键合水的蛋白质通过失水向键合蛋白质转变。这表明RMS-L对鸡蛋清、蛋黄脱水变性过程以及鸡蛋清热变性过程的检测是有效的,所得结果对蛋白质变性机理、以及蛋白质水凝胶态的深入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第六,对普通波特兰水泥水化过程的音频力学谱测量表明,水泥浆体的水化过程依次存在7个状态。并结合水泥水化过程的现有结果,及依据力学谱测量理论对水化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水泥水化反应过程的检测是有效的。
白秀英[5](2013)在《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文中指出科学史上,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划时代的狭义相对论,使牛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提出了时间、空间与运动的相对性关系,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统一,建立了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适用于全部物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的相对时空理论,成为物理学、自然科学和哲学史上一次最伟大的科学革命。狭义相对论与10年之后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在科学史上矗立了一座巍峨而永恒的丰碑。该理论在五四运动时期全面传入中国并迅速被接纳,深刻影响了国人的科学观、宇宙观和人生观,对中国近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笔者在戴念祖、胡大年等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查统计了1949年前介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的相关原始期刊文献135篇,译着、专着、工具书、教科书、传记等22部,基于新发现的《同济杂志》《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北京大学日刊》《观象丛报》《北洋周刊》等10余种民国期刊原始文献的考证,结果表明:(1)在中国,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传入时间正如戴念祖、胡大年等所言是1917年。但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宇宙观传入中国则是1920年。因此,相对论全面传入中国是1920年。(2)在中国,1949年前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先驱除李芳柏、夏元瑮、周昌寿、魏嗣銮、周培源和束星北外,通过大量原始史料考证,还有留学日本的文元模、吴南薰以及留学德国的潘祖武、留学美国并游学欧美的胡宁、留学法国的程茂兰和田渠。(3)在中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第一本译着是夏元瑮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相对论浅说》,该译着曾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20所大学相对论课程教学用书。第一部国人编写的相对论教科书则是湖南大学田渠在其所授相对论课程讲义基础上编着的《相对论》,该书曾在台湾再版6次。笔者独辟蹊径,从科学传播视角勾绘出相对论经由期刊在中国传播的脉络,提出以下新观点:(1)1949年前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17年至1920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观等零星引进中国,改变了国人的科学观、时空观和宇宙观。第二个时期是1920年至1928年,由于受到五四运动、罗素访华、爱因斯坦途径上海以及来自日本的“爱因斯坦波”的影响,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达到高潮。第三个时期是1928年至1949年,中国学者开始通过高等物理教育学习相对论,通过留学欧美研究、验证相对论学理,在广义相对论、宇宙观和统一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科学贡献,中国人开始步入到国际上后相对论研究的近代物理学前沿领域。(2)1949年前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相对论的学者主要是留学欧美和日本的归国留学生,他们以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城市为中心,通过邀请罗素、爱因斯坦等西方科学名人来华等活动,借助报纸、期刊、图书等媒介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发行专号、举办学术演讲、编译图书以及编写教材、教学等传播相对论学理,使相对论成为20世纪20年代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事件,让学术最幼稚的国人,也无人不知这相对论名词,深刻影响了国人科学观、时空观和宇宙观的形成。(3)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首先是由留日学生在国外盲目习得并引入中国,继而是国入主动出国学习并将之引入高等物理学课程体系,最后是积极参与研究、发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理。中国人毫无质疑的接纳、吸收相对论并迅速纳入到物理课程体系中,促进了理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大大缩短了我国高等物理教育与世界物理前沿的距离。(4)相对论1949年前迅速在中国传播,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际社会背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因素以及在国外接受了系统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力图“科学救国”的大批归国留学生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爱因斯坦在中国以及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的科学教育,尤其是影响了高等物理学系的创建、物理学系的课程设置等,促进并完善了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体制化建设与发展。
刘敏[6](2013)在《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着。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巩秀钢[7](2013)在《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大地电磁测深(MT)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地壳与上地幔构造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的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等项目,需借助长周期MT仪器。我国没有自己生产的该类仪器,美国等国家对我国禁运,只能依靠从乌克兰进口的LEMI-417。为解决项目进行中所用长周期MT仪器只能依赖进口、数量不足及进口设备存在测量精度低、人机交互功能差等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着手设计了本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多种MT仪器,确定了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设计方案。在分析了单机系统、PCI等现代仪器的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及常见MT仪器的结构后,根据总结的长周期MT仪器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两级控制(单片机+PC机)的、结构精简的结构方案,使设计的仪器系统既携带方便,又操作简便。其次研发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仪器电路。研究了常见MT仪器的功能结构,分析了各功能结构的优缺点,根据低功耗、高精度等MT仪器设计原则,确定了其功能结构。采用CirrusLogic公司推出的适合野外操作的套片方案,完成了数据采集模块;选择功耗低、拔插性能好的CF卡作存储介质,设计了基于TrueIDE模式的数据存储电路,编写了基于FAT16的文件操作程序;实现了基于GPS+RTC的对钟电路模块,成功解决了无GPS信号时仪器记录出错等问题;此外,完成了通信、DC/DC等电路模块。然后设计了智能化计算机机软件。选择Microsoft VC++为开发工具,完成了 GUI模块、数据采集(PC)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辅助模块等。GUI模块以示波器显示方式形象的显示所采数据,便于帮助用户分析数据质量、发现采集问题;数据采集(PC)模块在PC与仪器联机时,存储数据,可现场对其进行分析,避免了反复插拔卡;数据处理子模块有数据校正、转换、多数据对比显示及远参考、预白等功能;辅助模块提供了屏幕截图等功能。智能化计算机机软件极大丰富了仪器的功能。最后,对本仪器样机LP-1进行了大量测试工作,其中包含多次室内测试、2次室外测试、5次野外试验。本文详细介绍了测试方法、任务、过程与结论;在多个测点进行的本仪器与LEMI-417的野外对比试验,表明两仪器采集信号的时间序列、数据处理后得到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均较一致,说明该仪器可胜任大地电磁测深工作。
韩建娇[8](2010)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前身是华西自然科学社, 1927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学成立,以“研究及发展自然科学”为宗旨,次年更名为中华自然科学社。成立伊始,它积极谋求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成绩斐然,成为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全国性综合科技社团。1951年4月,中华自然科学社宣告解散。论文对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科学事业进行较系统考察,对其历史功绩和制约因素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述。中华自然科学社创办《科学世界》期刊,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它通过召开年会,讨论社务,推进学术交流;定期举行公开的科学演讲,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组织西部科学考察团并出版科学报告,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当地决策的提供重要参考;编撰国防科技丛书,为“抗战建国”思想的宣传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学宣传及其活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当然,受经费不足、组织相对松散及时代的影响等因素的制约,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发展亦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皇甫岗[9](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吕苗荣[10](2003)在《信息提取与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研大量的文献,本文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析了矿山信息系统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在信息概念上存在的模糊认识,笔者从哲学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的本质,初步定义了信息的概念,并论述了对信息本质认识的作用和意义。 在矿山信息提取方面,笔者提出了最优频率匹配法理论,初步研究了最优频率匹配法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声波信号与噪声的分离研究,以及去噪处理的探索实践。另外,还利用最优频率匹配法进行了信号压缩的初步尝试。通过建立水泥浆水化热及井中套管柱受力形变的数学模型,本文介绍了如何采用系统模拟技术,来实现固井期间井内温度的预测及套管柱受力形变分析。经过统计分析中原油田的钻头资料,建立了钻头购销规划决策随机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既解决了钻头在多地层使用时存在的选型优化的难题,也提取得到了各种综合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为油田矿区、钻头生产厂家、井队等部门进行钻头购销、使用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信息系统开发方面,通过对目前企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意见和建议。定义了企业事务的概念。以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指导,建立了面向事务设计方法。利用这个方法实现了对企业各种活动的范围、内容、信息流通等,以事务为单位的合理划分与构建。以企业事务系统为基础,定量地描述了企业的信息体系结构。提出了矿山数据库分级设计思想,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定义了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设计步骤,介绍了面向事务管理应用软件开发详细的处理逻辑。以喀拉通克铜镍矿信息系统研制开发为例,进行了面向事务设计方法的成功尝试和实践,解决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另外,本文还在软件通用性和自动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细致地研究矿山数据表的特性,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矿山输入管理通用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进行表内或多表之间数据动态分析计算的通用化编程,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效果。 在信息的定量处理和应用上,本文提出了序贯通信模型的概念,中常大月卜们卜士拳位愉大摘要H并对序贯通信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推导了矿山语法信息、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量的计算公式,开发相应的软件实现了信息量的计算。结合喀拉通克铜镍矿化验结果原始数据,实现了对各种信息量的分析与处理,取得了很有意义的结果。 目前在工程领域己经大量地采用数据库技术,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声波层析成像勘察的工程实践中,通过采取两步走的方式,实现了日常工程技术数据的数据库管理和应用;并探讨了数据库技术与工程应用软件的融合问题,为工程中如何利用数据库技术作了较为系统的探索与尝试。
二、物理学进展第3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学进展第3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4)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应用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材料内耗的物理本质 |
1.2 材料内耗测量方法和原理 |
1.2.1 自由衰减振动法 |
1.2.2 强迫振动的共振法 |
1.2.3 强迫振动的非共振法 |
1.3 经典力学谱仪简介 |
1.3.1 葛氏摆和动态力学谱分析仪 |
1.3.2 簧振动力学谱仪 |
1.3.3 超声衰减仪简介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5 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介绍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 |
2.3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测量原理 |
2.4 甘油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及测量重复性验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RMS-L测量重复性的验证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2 RMS-L自制控温系统测温重复性的实验校验结果与讨论 |
3.3.3 邻苯二甲酸二酯系列材料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过冷液体再结晶与晶体熔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样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3.1 过冷液体结晶过程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
4.3.2 晶体熔化过程的液态簧振动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固体材料中裂纹产生及愈合过程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应力诱导裂纹产生及裂纹愈合的新检测方法 |
5.3 实验 |
5.3.1 实验样品 |
5.3.2 实验仪器 |
5.3.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系列玻璃材料应力裂纹产生及裂纹愈合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
5.4.2 系列晶体材料产生及裂纹愈合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
5.4.3 松香简单裂纹的预制及裂纹愈合检测的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检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样品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测量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双主剂型改性丙烯酸酯结构胶固化过程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2 环氧树脂胶固化过程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
6.4 结论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在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实验样品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实验方案及实验测量 |
7.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3.1 蛋白质水凝胶脱水变性的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
7.3.2 蛋白质水凝胶-脂肪溶胶体系脱水变性过程的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
7.3.3 蛋白质水凝胶热变性的力学谱结果与讨论 |
7.4 结论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在检测水泥水化过程的应用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实验样品 |
8.2.2 实验仪器 |
8.2.3 实验方案及音频力学谱的测量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4 结论 |
8.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结论和创新之处 |
9.2 论文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1 文献综述 |
1.3.2 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与发展演化 |
2.1 狭义相对论前史 |
2.1.1 马赫与庞加莱对牛顿时空观的批评 |
2.1.2 经典物理学危机与洛伦兹变换 |
2.2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思想的形成与理论体系的建立 |
2.2.1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形成的思路 |
2.2.2 狭义相对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
2.2.3 质能关系式与唯能论 |
2.3 广义相对论基本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创立 |
2.3.1 广义相对论创立的基本思路 |
2.3.2 广义相对论解决的基本问题 |
2.3.3 广义相对论的实验验证 |
2.4 爱因斯坦的方法论思想 |
2.5 辩证看待和正确理解相对论 |
第三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0) |
3.1 最初引入相对论术语的《学艺》期刊 |
3.1.1 狭义相对论术语初次出现在中国 |
3.1.2 最先向国人介绍相对论的学者——许崇清 |
3.1.3 许崇清文章对中国人接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 |
3.2 《东方杂志》:几乎与世界同步报道广义相对论日全食考察结果 |
3.3 文元模:伴随“Science”而来的爱因斯坦新宇宙观 |
3.4 小结 |
第四章 罗素、爱因斯坦访华及日本相对论传播的影响 |
4.1 罗素访华与相对论在中国 |
4.1.1 罗素:将相对论引进中国的第一位西方人 |
4.1.2 罗素演讲之《爱因斯坦引力新说》 |
4.1.3 罗素系列演讲之《物的分析》 |
4.1.4 罗素系列演讲对相对论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4.2 爱因斯坦:相对论创始人在中国 |
4.2.1 蔡元培三邀爱因斯坦访华 |
4.2.2 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在上海 |
4.2.3 爱因斯坦第二次途径上海的相对论演讲 |
4.2.4 爱因斯坦访华之影响 |
4.3 日本相对论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
4.3.1 桑木或雄:将相对论传入日本的第一人 |
4.3.2 石原纯:日本少数懂得相对论的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集中、系统传播相对论的高潮(1920-1928) |
5.1 《改造》与爱因斯坦的第一本译着在中国 |
5.1.1 《改造》与中国第一个“相对论专号” |
5.1.2 夏元瑮与爱因斯坦译着《相对论浅释》 |
5.2 《同济杂志》与第一个“相对论研究”专栏 |
5.2.1 沟通中德文化的同济大学与《同济杂志》 |
5.2.2 《同济杂志》相对论专栏的相对学理研究与传播 |
5.3 《少年中国》与爱因斯坦的第一张照片在中国 |
5.3.1 魏嗣銮与爱因斯坦的通信 |
5.3.2 《少年中国·相对号》传播相对论的4个创造 |
5.4 《东方杂志》的相对论科学普及 |
5.4.1 《东方杂志》相对论传播的科学实践 |
5.4.2 《爱因斯坦号》相对论的全面译介 |
5.5 三个专号的传播学意义及比较研究 |
5.5.1 专号“直达科学前沿”的选题体现“五四”后西学传播主体的新特点 |
5.5.2 专号的编辑发行,体现知识分子寻求“科学救国”的愿望和国人科学意识的觉醒 |
5.5.3 三个专号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时效比较 |
5.6 《科学》与相对论的图解和博尔顿相对说在中国 |
5.6.1 杨铨、汪胡桢(1897-1989)与博尔顿(L.Bolton)相对说在中国 |
5.6.2 《科学》与相对论图解在中国 |
5.7 小结 |
第六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吸收和研究(1928—1949) |
6.1 周培源、束星北、胡宁等的相对论研究 |
6.1.1 周培源与爱因斯坦的交往和引力场静态解的研究 |
6.1.2 束星北与爱因斯坦统一场的研究 |
6.1.3 程茂兰大陵五(βPer)光度的测定及光速不变原理的验证 |
6.1.4 胡宁在广义相对论中的开创性研究 |
6.2 20世纪30年代《武汉高等理科季刊》的相对论研究 |
6.2.1 李芳柏与《武昌高师数理学会杂志》的狭义相对论研究 |
6.2.2 吴南薰、郑亚余等30年代的相对论数理研究 |
6.3 田渠与我国第一部《相对论》教科书的出版 |
6.3.1 内容丰富,注重知识的逻辑性 |
6.3.2 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 |
6.4 相对论在世界各国的接受、吸收比较研究 |
6.4.1 相对论初期在德国的接受概况 |
6.4.2 相对论在俄国和苏联 |
6.4.3 相对论在英国和法国 |
6.4.4 相对论在中国与德、英、法和俄国的比较 |
6.5 小结 |
第七章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对近代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
7.1 相对论的传入、传播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 |
7.1.1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 |
7.1.2 相对论课程在大学物理系的设置与教学 |
7.2 相对论的传播使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等物理教育快速发展 |
7.2.1 相对论的吸收过程促进了理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的兴起 |
7.2.2 相对论的吸收促成了中国数理学会、物理学会的成立 |
7.3 爱因斯坦访华开启了国际知名物理学家来华讲学的大门 |
7.4 小结 |
结论 |
1 相对论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脉络(1917—1949) |
2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
2.1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者和研究者 |
2.2 相对论在中国的主要传播媒介 |
2.3 相对论在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和苏联等国的传播比较 |
2.4 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的模式 |
3 相对论对近代中国高等物理教育的影响 |
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6)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回忆 |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3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4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科学》发展概述 |
2.1 中国科学社 |
2.1.1 留美学生与中国科学社 |
2.1.2 中国科学社发展概述 |
2.2 《科学》的创刊及发展历程 |
2.3 《科学》栏目变迁情况概述 |
2.3.1 杨铨时期(1915-1921) |
2.3.2 王琎时期(1922-1934) |
2.3.3 刘咸时期(1934-1941) |
2.3.4 卢于道时期(1942-1943) |
2.3.5 张孟闻时期(1944-1949) |
第3章 《科学》中的科学探讨 |
3.1 何谓科学 |
3.1.1 国人意识中的“科学” |
3.1.2 科学内涵的讨论 |
3.2 科学精神 |
3.2.1 何谓科学精神 |
3.2.2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
3.3 科学的分类 |
3.4 科学方法 |
3.5 唯科学主义 |
第4章 科学与文明 |
4.1 科学与和平 |
4.1.1 科学与战争 |
4.1.2 科学——战争——和平 |
4.2 科学与工业 |
4.2.1 科学与工业的讨论 |
4.2.2 “科学与工业”专题座谈会 |
4.3 科学与农业 |
4.4 科学与社会 |
4.4.1 科学与社会发展 |
4.4.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
4.4.3 《科学》中的广告 |
第5章 《科学》中的科学教育 |
5.1 科学教育 |
5.1.1 科学与教育 |
5.1.2 科学教育的讨论 |
5.1.3 中小学科学教育 |
5.1.4 女子科学教育 |
5.2 科学教育方法 |
5.2.1 科学教育方法讨论 |
5.2.2 学科教育方法讨论 |
5.3 中国科学教育的导向 |
第6章 《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 |
6.1 数学史研究 |
6.1.1 数学史研究概述 |
6.1.2 数学史研究特点 |
6.2 天文学史研究 |
6.2.1 天文学史研究概述 |
6.2.2 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 |
6.3 化学史研究 |
6.4 科学史研究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科学》的贡献及影响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7)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地电磁测深概要 |
1.3 国内、外大地电磁测深仪 |
1.3.1 音频和宽频大地电磁测深仪研究概况 |
1.3.2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研究概况 |
1.4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成果 |
1.5 论文的结构 |
2 大地电磁测深的理论基础 |
2.1 电磁波场基本方程式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谐变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3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
2.2 大地电磁测深的标量阻抗理论 |
2.2.1 均匀介质中平面波的传播 |
2.2.2 波阻抗与介质的电阻率关系 |
2.3 大地电磁测深的张量阻抗理论 |
3 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方案设计 |
3.1 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的结构方案设计 |
3.1.1 现代仪器基本结构类型 |
3.1.2 现代MT仪器结构类型 |
3.1.3 本仪器的总体结构方案 |
3.2 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的功能方案设计 |
3.2.1 现代MT仪器主要功能结构 |
3.2.2 本仪器的功能结构方案 |
3.3 本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的技术指标 |
3.4 软件开发环境与拟开发功能 |
3.4.1 软件开发环境 |
3.4.2 软件拟开发功能 |
4 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的电路研发 |
4.1 数据采集电路模块 |
4.1.1 套片方案芯片介绍 |
4.1.2 电场信号采集子模块 |
4.1.3 磁场信号采集子模块 |
4.1.4 温度信号采集子模块 |
4.1.5 基于套片方案的采集电路 |
4.1.6 基于套片方案的采集程序 |
4.2 数据存储电路模块 |
4.2.1 CF卡存储电路 |
4.2.2 CF卡基本功能的软件实现 |
4.2.3 CF卡文件系统功能的软件实现 |
4.3 对钟电路模块 |
4.3.1 GPS时钟子模块 |
4.3.2 RTC时钟子模块 |
4.4 通信电路模块 |
4.4.1 串行通信电路子模块 |
4.4.2 无线通信电路子模块 |
4.5 辅助电路模块 |
4.5.1 按键的实现 |
4.5.2 24C02存储子模块 |
4.5.3 DC/DC电源电路 |
4.6 处理器(单片机)模块 |
4.6.1 单片机选型 |
4.6.2 内存规划 |
4.6.3 主要子程序 |
4.6.4 综合程序的实现 |
4.7 综合电路与系统组装 |
5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智能化PC机软件实现 |
5.1 GUI软件模块 |
5.1.1 仿示波器显示界面的实现 |
5.1.2 操作界面的实现 |
5.2 数据采集(PC)软件模块 |
5.2.1 数据通信软件子模块 |
5.2.2 数据显示软件子模块 |
5.2.3 数据保存软件子模块 |
5.3 数据处理软件模块 |
5.3.1 数据插值软件子模块 |
5.3.2 数据校正软件子模块 |
5.3.3 数据回放软件子模块 |
5.3.4 数据转换软件子模块 |
5.3.5 多数据比较软件子模块 |
5.3.6 数据处理软件接口的实现 |
5.4 辅助功能软件模块 |
5.4.1 屏幕截图子模块 |
5.4.2 日志功能 |
5.4.3 标定功能 |
5.5 PC机软件子系统集成包 |
6 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试验 |
6.1 实验室测试 |
6.1.1 系统分部测试 |
6.1.2 系统整机测试 |
6.1.3 系统指标测试 |
6.2 室外测试 |
6.2.1 第一次室外测试 |
6.2.2 第二次室外测试 |
6.3 野外试验 |
6.3.1 第一次野外试验 |
6.3.2 第二次野外试验 |
6.3.3 第三次野外试验 |
6.3.4 第四次野外试验 |
6.3.5 第五次野外试验 |
7 结论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7.1.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7.1.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 |
7.2.1 不足之处 |
7.2.2 改进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1 本仪器研发的技术路线 |
2 电路研发中基于AVR单片机的部分程序源代码 |
3 智能化计算机软件的部分程序源代码 |
(8)中华自然科学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发展进程 |
1.1 初期的发展 |
1.2 战争时期的曲折与成长 |
1.3 历史使命的完成 |
第2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运行机制 |
2.1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组织概况 |
2.2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经营状况 |
2.2.1 经费来源 |
2.2.2 局限性 |
第3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主要活动 |
3.1 创办刊物、出版丛书 |
3.1.1 创办科普期刊 |
3.1.2 刊行科学丛书 |
3.2 召开年会,举行演讲 |
3.2.1 召开年会 |
3.2.2 公开科学演讲 |
3.2.3 宣读论文及学术论文演讲 |
3.3 组织科学考察团 |
3.3.1 西康科学考察团 |
3.3.2 西北科学考察团 |
3.3.3 其他科学考察团 |
3.4 其它科学活动 |
3.4.1 开展学术交流 |
3.4.2 发展中等理科教育 |
3.4.3 投资经营 |
第4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评价 |
4.1 功绩 |
4.1.1 普及科学 |
4.1.2 推动了西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4.1.3 壮大了科技人才队伍 |
4.2 局限性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重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1 主要构造运动 |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
2.2.1 川滇菱形块体 |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
2.3 地壳介质特性 |
2.3.1 地壳结构特征 |
2.3.2 介质品质Q值 |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
3.1 地震活动记载 |
3.1.1 历史地震 |
3.1.2 仪器记录地震 |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
4.1.1 主要地震带(区) |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
4.2.1 时间成丛特征 |
4.2.2 空间迁移特征 |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
4.3.1 b值的差异 |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
5.1 地震序列类型 |
5.2 震源机制解 |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
6.1.2 讨论和结论 |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
7.2.1 地震实况 |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
7.3.1 地震实况 |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
7.4.1 地震实况 |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
7.5.1 地震实况 |
7.5.2 地震预测过程 |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
8.3.5 慢地震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信息提取与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企业信息系统及在矿山中的应用现状综述 |
1.1 信息系统的概念、内容和发展状况 |
1.1.1 信息系统的概念 |
1.1.2 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 |
1.1.3 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 企业信息系统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企业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
1.2.2 企业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 |
1.2.3 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简述 |
1.3.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
1.3.2 原型法 |
1.3.3 其它开发方法简介 |
1.3.4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进展概况 |
1.4 矿山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4.1 矿山信息的组成和网络体系结构 |
1.4.2 矿山信息开发应用现状 |
1.4.3 矿山信息系统开发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息本质的研讨 |
2.1 信息本质认识的现状 |
2.2 信息源自于运动和变化 |
2.3 对信息本质的研讨 |
2.4 探讨信息本质认识的意义 |
2.5 矿山信息系统的几点认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山信息提取的研究与实践 |
3.1 信息提取途径和意义的一点看法 |
3.1.1 信息提取的途径 |
3.1.2 信息提取的意义 |
3.2 最优频率匹配法在提取地层岩溶和裂缝信息研究中的应用 |
3.2.1 弹性波法工程探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3.2.2 新桥硫铁矿的地质概况及钻孔分布情况 |
3.2.3 探测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考核指标介绍 |
3.2.4 井间声波CT资料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方法的研究 |
3.2.5 用最优频率匹配法提取新桥矿CT信号及去噪的应用研究 |
3.2.6 声波成析成像信号处理软件的研制开发 |
3.2.7 建立最优频率匹配法理论的意义 |
3.2.8 最优频率匹配法研究的几点初步结论 |
3.3 应用系统模拟理论提取钻探工程信息的研究 |
3.3.1 固井水泥浆凝结期间温度和套管柱受力形变信息的提取 |
3.3.2 钻头购销规划决策系统信息的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山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数据库分级设计技术的研究实践 |
4.1 矿山信息体系结构的研讨 |
4.1.1 矿山信息系统组成和信息层次结构认识的现状分析 |
4.1.2 矿山信息系统组成和层次结构的几点改进 |
4.1.3 矿山信息体系结构的研讨 |
4.2 矿山信息系统开发管理浅议 |
4.2.1 矿山信息系统研制开发管理的一点看法 |
4.2.2 矿山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浅议 |
4.3 矿山信息数据库分级设计和数据窗口对象技术的研究 |
4.3.1 矿山信息系统数据库分级设计技术的应用研究 |
4.3.2 表格数据行列之间转换显示的技术实现和应用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附录1: 创建数据窗口实例 |
第五章 面向事务矿山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及应用实例 |
5.1 企业信息模型分析综述 |
5.2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及面向事务设计的特色 |
5.2.1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基本概念的提出 |
5.2.2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的特色 |
5.3 面向事务矿山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过程和应用实例 |
5.3.1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步骤的建立 |
5.3.2 设计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
5.4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操作步骤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事务矿山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与通用化编程的研究实践 |
6.1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和信息系统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实例 |
6.1.1 面向事务工资管理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研究 |
6.1.2 面向事务工资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 |
6.2 矿山信息系统数据输入管理通用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 |
6.2.1 输入管理应用软件通用化面临的问题探讨 |
6.2.2 数据表间差异和差异类型的分析研究 |
6.2.3 输入管理应用软件通用化的设计实现过程 |
6.2.4 输入管理应用软件通用化研究得出的几点结论 |
6.3 单表和多表数据动态分析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6.3.1 单表和多表数据动态计算基本情况介绍 |
6.3.2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技术关键 |
6.3.3 单表和多表数据动态计算软件的研制开发和应用 |
6.3.4 单表和多表数据动态计算软件的应用效果 |
6.4 面向事务数据库设计技术和应用软件设计技术的异同分析 |
6.5 关于面向事务设计方法的几点体会 |
6.6 通过面向事务处理方法的应用实践浅议信息科学方法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理论在矿山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7.1 基本通信模型信息定量化方法的研究概况 |
7.1.1 基本通信模型的分类 |
7.1.2 语法信息的度量方法及计算公式 |
7.1.3 语义信息的度量方法及计算公式 |
7.1.4 语用信息的度量方法及计算公式 |
7.1.5 广义信息的度量方法研究概况 |
7.2 序贯事件和状态混合通信模型的研讨 |
7.3 矿山信息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与应用 |
7.3.1 矿山语法信息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
7.3.2 矿山语义信息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
7.3.3 矿山语用信息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数据库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研究应用 |
8.1 工程物探数据资料管理状况浅议 |
8.2 井间声波层析成像数据库模型的建立 |
8.3 日常井间声波层析成像数据库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 |
8.4 井间声波层析成像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 |
8.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 |
10.1 全文结论 |
10.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
四、物理学进展第3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费耶阿本德自然哲学思想研究[D]. 郑倩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液态簧振动力学谱方法的应用探索[D]. 周恒为. 南京大学, 2014(08)
- [5]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D]. 白秀英. 西北大学, 2013(02)
- [6]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0)
- [7]智能化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仪器研制[D]. 巩秀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1)
- [8]中华自然科学社研究[D]. 韩建娇. 河北大学, 2010(12)
- [9]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10]信息提取与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D]. 吕苗荣. 中南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