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衍射法颗粒分析在Lyocell工艺中的使用和限制(论文文献综述)
B.Kosan,chr.michels,李占臣[1](1999)在《激光衍射法颗粒分析在Lyocell工艺中的使用和限制》文中研究表明 在Lyocell技术中,原液的综合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激光衍射法对颗粒的分析是微型照片和流变学分析方法之外的一种对纤维素/NMMO溶液溶解状态的描述方法。——微小粒径,微型照片法; ——亚微小粒径,激光衍射法;
张一可[2](2019)在《基于激光衍射的石灰石浆液颗粒细度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是国内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法中石灰石浆液的颗粒细度直接决定脱硫效果。因此研究石灰石浆液的颗粒细度对电厂脱硫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现在电厂普遍采用过筛法检测石灰石浆液颗粒细度,效率低,无法检测颗粒细度分布情况。激光衍射法具有精度高、非接触性、测量装置简单等优点,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从激光衍射法的理论模型推导,颗粒细度测量系统的搭建,反演算法的研究等方面对石灰石浆液颗粒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介绍了米氏散射理论,夫琅禾费衍射理论,分析了单个颗粒及颗粒群的衍射光能分布函数,推导了光能系数矩阵的计算过程。2.完成了颗粒细度测量系统的搭建,包括光路系统的搭建和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搭建。使用CCD摄像机完成了颗粒衍射图像采集,并通过推导计算求得光电探测器各环参数。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但所测颗粒粒径下限取决于CCD感光元件的大小。3.研究了图像预处理技术,比较研究了高斯滤波与均值滤波,中值滤波与自适应中值滤波的优劣,为后续的颗粒反演算法实施奠定基础。4.研究了颗粒粒径的反演算法,包括非独立模式反演算法和独立模式反演算法,并总结了两种算法各自的特点。本论文将Phillips-Twomey算法与最小均方算法结合进行颗粒粒径反演,保证了颗粒反演的计算速度、精度及稳定性。5.在颗粒细度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石灰石浆液颗粒细度的测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课题完成了基于激光衍射法的颗粒细度测量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测出石灰石浆液的颗粒细度,并为未来的在线检测打下了基础。
范欣[3](2010)在《絮凝气浮中气泡分布与絮凝剂配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浮技术是一种正在深入研究和不断推广的水处理技术。本文以多相流泵溶气气浮实验装置为基础,设计搭建了显微摄像测量系统和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并从气泡粒径分布和絮凝剂-污水水质配伍性两个方面入手,对影响气浮分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浮过程中气泡的粒径分布是气浮分离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验采用显微摄像系统和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对气泡粒径进行了测量,然后通过激光衍射测量系统,对气浮过程中影响气泡粒径分布的因素如压力、气液比、矿化度、表面张力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泡粒径随压力升高而逐渐减小,当压力高于0.5MPa时,继续提高压力已无明显作用;气液比升高导致气泡粒径减小,直至溶气水达到饱和;流量增大会降低溶气水的溶气时间,增强管道内流体的紊流强度,进而对气泡粒径产生影响;矿化度的升高使气泡从更多的气泡核位析出,从而降低了气泡粒径;表面张力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抑制气泡间的相互聚并,从而使气泡粒径减小。絮凝剂-污水水质配伍性是实现对含油污水有效破乳、促进气泡与油滴/絮体有效粘附的关键因素。实验在对油田污水水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模拟配制了各种水质含油污水,并考察了pH、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油滴粒径等污水特征参数对絮凝剂除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水水质的特征参数会从絮体的生长、油水乳状液的破乳和油滴的聚结等方面对气浮效果产生影响;复配实验筛选得到最佳复配比:当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6mg/L、PAC或PAFC为30mg/L,以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6mg/L、PAC为30mg/L时,可以实现对含油污水经济、高效的处理。显微观察实验表明,气泡与油滴的直接粘附较为困难,主要是通过气泡形成的尾流对油滴的携带作用来促进分离。混凝处理后,气泡与油滴/絮体可以形成单气泡/油滴/絮体共聚体和多气泡/油滴/絮体共聚体,有效地促进了油水分离。
周兰,李兆军[4](2021)在《微细气泡技术标准体系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细气泡技术是面向未来、绿色可持续的技术。气泡尺寸小到微纳米级的微细气泡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矿物浮选分离、超声造影剂、污水处理、工业清洗和精细剥离、日用清洗和护肤、农业种植以及水产养殖、盐碱地改良和土壤修复等诸多领域,微细气泡技术均颇有建树。但是,就像其他新兴技术发展初期一样,伴随着微细气泡的研究和应用,在学术界和市场上尚存在诸多争议和未解难题;微细气泡功能、效果等背后的机理还没有充分和完善的科学解释;应用走在机理理论研究的前面,市场的发展需要标准化,且亟需加快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文中介绍了微细气泡技术的发展背景、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从相关组织、技术动向和标准化对象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标准化的发展情况。结合目前产业的发展、标准化工作的需求,调研现有的标准化基础,包括已制定的标准和已开展的相关标准化工作项目、微细气泡检测表征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从标准的类型、专业领域、功能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基础、生成技术及设备、测量方法和应用4个板块的微细气泡标准体系,详细说明了该体系的分类原则、标准体系结构图、各构成部分的内容、各部分的标准化发展方向和需求。为便于指导标准项目的具体开发,还从标准化文件的表现形式、使用者、标准化对象、目的和功能等方面对各板块对应内容做了分析和引导,梳理了各板块已开发和开发中的标准化成果。最后,展望了未来的标准化方向。
陈超[5](2013)在《发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Lyocell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原料来源广泛、纺丝工艺简单、溶剂可回收利用、所得纤维性能优异,是一种真正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近年来,Lyocell纤维的功能化研究也非常活跃,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具有亲水、抗菌、染色、导电等功能的Lyocell纤维,但发光Lyocell纤维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发光纤维是指在一般光照或特殊光照条件下可瞬时或持续发光的功能纤维。根据光照射的性质不同,可以把发光纤维分为荧光纤维和长余辉发光纤维(也称蓄光纤维或夜光纤维)两大类。荧光纤维是在特殊光线(如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可呈现特定颜色,故可广泛用于防伪领域;而长余辉发光纤维是指通过蓄积太阳光或室内照明光源,在光源除去后,能在黑暗中持续发光数小时的纤维,可用于消防应急、安全指示等方面。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了不同基质的发光纤维,如聚酯、聚丙烯等。而纤维素由于来源广泛、可降解,加工过程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作为发光纤维的基体具有较大优势。近年来发展的Lyocell工艺使纤维素材料的制备过程更加绿色环保,其必将推动纤维素材料功能化的发展。因此,本文采用Lyocell工艺,分别以ZnS:Cu紫外荧光粉和长余辉型的稀土铝酸盐(SrAl2O4:Eu,Dy)发光粉为添加剂,探讨采用偶联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在自制的纺丝装置上,通过干喷湿纺法成功制得荧光Lyocell纤维和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首先探讨了荧光Lyocell纤维部分,通过对荧光粉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证实其吸收带在紫外光谱区,而发射光谱可分为450nm和526nm两个峰,特别是在526nm处具有最强发射光,表明该荧光粉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呈现黄绿色。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荧光粒子表面改性处理后,红外光谱显示荧光粉表面发生了化学作用,证明偶联剂分子已成功包覆在荧光粉表面。通过偶联剂对荧光粉进行表面处理,可改善荧光粉/Lyocell纺丝原液的流动性能,提高荧光粉在纤维内的分散均匀性及纤维的荧光性能;虽然纤维的结晶度略有降低,但并不影响纤维的拉伸强度。此外,添加不同荧光粉含量的Lyocell纺丝液的流变结果表明,荧光粉的添加使得Lyocell纺丝液的表观粘度降低,随着荧光粉含量的提高,纺丝液的表观粘度先逐渐降低,当荧光粉含量增至3wt%时达到最小值;但随着荧光粉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体系的表观粘度又呈上升的趋势。随着荧光粉含量的提高,荧光颗粒的团聚现象逐渐加剧,纤维表面逐渐变得粗糙,结晶度及断裂强度均逐渐下降,但纤维的热性能并未发生变化。与荧光颗粒的发射光谱相同,添加了不同荧光粉含量的荧光Lyocell纤维均在450nm和526nm呈现两个发射峰,主峰位置没有发生大的偏移,其中526nm处具有最强发射光;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纤维均呈现黄绿色。随着荧光粉含量的提高,荧光Lyocell纤维的相对发光强度逐渐增大,但纤维的发光效率逐渐降低。此外,本论文还对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长余辉发光粉进行了分析,XRD结果表明其主要晶相为SrAl2O4,发射光谱表明其主峰在510nm左右,位于绿光区间。在上一章应用偶联剂的基础上,本章比较了三种不同偶联剂对长余辉发光粉末在NMMO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及其对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优选出一种钛酸酯偶联剂TC-311对长余辉发光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了其在NMMO水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为后续长余辉发光Lyocell纺丝液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分散液。通过偶联剂对发光粉末进行处理,所制得的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拉伸强度略有提高,但长余辉发光粉末的加入使纤维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并且随发光粉含量的提高,纤维内的发光粉团聚现象增多,导致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晶度降低。此外,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发射光谱峰与稀土铝酸盐发光粉的光谱相比,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发射峰在510nm左右,发绿光。长余辉Lyocell纤维余辉衰减规律为指数型衰减,分为快速衰减和慢衰减两个过程,符合长余辉粉末的一般规律。随发光粉含量的提高,所制备的长余辉绿色发光Lyocell纤维的初始亮度增大、余辉衰减性能提高、余辉时间延长。通过对长余辉Lyocell纤维的激发时间的分析可知,只需要六分钟的激发,纤维就会达到最大发光强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探讨了荧光Lyocell纤维和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耐酸碱性和耐水洗性。结果表明,在本论文实验范围内,酸碱溶液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但对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影响大于荧光纤维,并且效果因酸碱种类和强度而异。比较而言,酸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大于碱,强酸和强碱相对于弱酸弱碱来说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加强烈。此外,酸碱溶液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的荧光性能影响不大,处理后,所有荧光Lyocell纤维均保持原有的荧光性能,且发射光峰值均在526nm左右,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呈现黄绿色。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中的发光粉易与酸碱溶液发生反应造成脱落,使得纤维表面有部分空洞产生。经醋酸溶液处理后的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与未处理纤维的发射光谱峰均在510nm左右,发绿光;而经过盐酸、及碱处理后,纤维的发射光谱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且发光纤维的初始亮度急剧降低。此外,在本实验范围内,所制备的荧光Lyocell纤维和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均有较好的耐水洗性。
刘兴成[6](2019)在《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袋式除尘器是由本体系统(进排气烟道、导流结构、储灰斗、净气箱等含尘烟气的流动空间)、纤维过滤除尘单元和清灰装置组成的高效除尘设备。电解铝行业用袋式除尘器不仅要治理排烟中的颗粒物,更重要的是保障吸附剂氧化铝颗粒对氟化氢有害烟气的循环净化效果:在电解铝的生产工艺中,氧化铝粉体既是铝电解的生产原料,又可作为电解铝烟气净化的吸附剂,吸附完成后的载氟氧化铝部分进行循环使用继续净化含氟烟气,部分直接送回电解槽用于铝的生产,这其中为氧化铝吸附氟化氢创造良好流动条件以保障系统除氟净化效果,以及载氟氧化铝与烟气的高效分离都需要依靠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来进行实施。由此可见,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突破了传统袋式除尘器只具有控制粉尘排放这一单一功能的限制,实现了袋式除尘技术向气态污染物——颗粒物协同治理,以及净化——除尘一体“单机多能”的转变。显然,传统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方法、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然而,目前在我国电解铝产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以及电解铝行业全面超低排放改造的环保大背景下,电解铝含氟烟气的深度治理已刻不容缓。因此,通过研究适用于电解铝含氟烟气净化的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特性、气固两相运动控制技术以及高效过滤技术等,从而形成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净化用清洁技术,对促进电解铝含氟烟气净化的技术升级,实现电解铝烟气污染治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实施电解铝的清洁生产以及拓展袋式除尘器的功能和应用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上述目的,本课题展开了如下研究:(1)针对袋式除尘器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技术背景问题,展开了电解铝生产工艺的氟平衡和氟的迁移研究,分析并明确了袋式除尘技术在电解铝烟气净化当中的功能定位、研究重点及控制目标。并通过对颗粒物源——吸附剂氧化铝颗粒的粒径分布测试,研究了循环次数对氧化铝粉体破碎及净化系统中PM2.5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此掌握氧化铝颗粒粒径分布和波动的特征,为建立基于净化目的的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悬浮运动停留时间模型、研究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运动规律、以及电解铝用滤料过滤技术奠定基础。在对技术背景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污染物的清洁治理概念,并对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烟气净化清洁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2)针对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净化——除尘流场构造特性问题,研究了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的流场构造机理及其内部气固两相的运动规律:Ⅰ、通过分析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的运动和受力情况,建立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悬浮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分析计算模型,提出以吸附剂自身特性设计袋式除尘器流场构造的方法,利用上述模型及方法提出适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袋式除尘器流场基本构型。Ⅱ、建立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氧化铝颗粒在上述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的返混、回流及气固分离情况;分析氧化铝颗粒自身特性对其在除尘器内悬浮运动停留时间(吸附净化时间)分布的影响,以及氧化铝颗粒在滤袋上的沉积分布规律,为下一步研究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均布控制,提高系统净化——除尘效率提供理论支撑。(3)针对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宽粒径分布颗粒群条件下气固两相均布控制问题,通过设立多指标的正交试验,分析灰斗内均流装置结构参数对烟气速度场和颗粒浓度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关系,采用不同因素间各水平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和综合平衡分析法,确定影响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布的灰斗均流装置结构参数的优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N型烟道弯管导流+烟道出口分流+灰斗内均流”的多重导流技术来实施对除尘器内气固两相的均布控制。(4)建立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性能评价方法,对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停留时间(保证吸附反应完成所需时间)、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性情况(保证净化效果、提高过滤效率)和系统除氟效率(吸附剂选择及系统除氟效率评估)进行综合评价,为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价提供系统性研究分析的方法。(5)根据电解铝烟气净化——除尘的要求,通过试验方法沿着滤料织物特性(构造)到滤料成型再到滤袋制作的完整工艺路线对电解铝用滤料滤袋技术开展研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本课题解决了以实现烟气高效净化——除尘为目标的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气固两相流场的构造特性、设计优化、性能评价以及电解铝专用滤料技术问题;提出了污染物治理的清洁技术概念和技术特征,引入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这一新指标作为袋式除尘器设计、研究和性能评价的标准;基于含氟烟气净化要求,建立了氧化铝颗粒悬浮运动时间计算模型,为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流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了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综合性能评价方法,为净化——除尘类袋式除尘器的设计、优化和评价提供了系统性的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成果在“863”项目示范工程上成功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课题部分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干法脱硫、燃煤锅炉脱汞、垃圾焚烧发电脱二恶英等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当中,为以袋式除尘器为核心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做出有益探索。
郭利伟[7](2005)在《炭黑添加剂对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Lyocell纤维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纤维素纤维,其原料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先进,对环境污染小,符合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因此,Lyocell纤维有望替代生产工艺严重污染环境的粘胶纤维。Lyocell纤维具有手感好、很好的强度及吸湿透气等诸多优良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域。同时,Lyocell纤维具有截面圆、结构均匀、强度高等一些特点,可望作为优质原丝制得纤维素基碳纤维。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Lyocell纤维的改性研究不是很多,而采用炭黑添加剂对Lyocell纤维的改性研究报道则更少。为此,本论文将采用炭黑添加剂对Lyocell纤维进行改性研究,探讨炭黑添加剂对Lyocell纺丝原液流变性能、可纺性及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对炭黑改性Lyocell纤维在碳纤维原丝领域的应用性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炭黑添加剂对纤维素/NMMO·H2O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炭黑的纤维素/NMMO·H2O溶液仍属于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添加少量纳米炭黑(1%)后使纤维素/NMMO·H2O溶液的粘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和粘流活化能增大,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减小,溶液可纺性增加;但随着纳米炭黑含量的
蔡涛[8](2010)在《用咪唑型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纤维素纤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又称为室温离子液体(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或室温熔盐(Room Temperature Molten Salts)是由特定的有机正离子和无机负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者近室温条件下呈液态的熔融盐体系。离子液体具有较宽的液态温度范围、对水和空气稳定、溶解性好、不挥发及易回收等特点,被认为是代替易挥发化学溶剂的绿色溶剂,并逐渐在聚合物材料加工中应用。咪唑性离子液体对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其作为纤维素溶剂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迄今为此,离子液体用作纤维素溶剂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外未见对咪唑型离子液体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应用的详细报道。为此,本论文在研究不同咪唑性离子液体,各种纤维素原料及其溶液流变性能的基础上,探讨了离子液体种类、纤维素浆粕原料、纺丝工艺参数、不同溶解方式等因素对最终所制备的纤维素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小型工业化纺丝设备制备了新型纤维素纤维并对其各种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相对成熟的纺丝工艺条件下,本文利用离子液体成功制备了碳纳米管(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由此拓宽了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应用范围。本论文首先选用了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咪唑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作为纤维素溶剂,采用带有CCD和热台的偏光显微镜跟踪观察了纤维素原料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过程,利用HAAKE流变仪分析了制备的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的流变性能,利用Waters液相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加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降解情况,最后比较了所制备的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发现:[EMIM]Ac和[BMIM]Cl两种离子液体均能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溶解纤维素,但相比较而言,前者的溶解温度较低;相同温度下,[EMIM]Ac较[BMIM]Cl对纤维素具有更快的溶解速率;90℃时纤维素在[BMIM]Cl中的溶解速率和60℃纤维素在[EMIM]Ac中的溶解速率相近,因此分别选用了90℃和60℃为[BMIM]Cl溶剂和[EMIM]Ac溶剂为纤维素溶解的温度。从纤维素/[EMIM]Ac溶液和纤维素/[BMIM]Cl溶液的流变研究发现,纤维素/[BMIM]Cl溶液在90℃时的流动曲线与纤维素/[EMIM]Ac溶液在60℃的流变曲线相似,因此选用90℃为[BMIM]Cl的纺丝温度,60℃为[EMIM]Ac的纺丝温度。纤维素在用[EMIM]Ac和[BMIM]Cl两种离子液体溶解及纺丝的过程中都有些降解,利用[EMIM]Ac离子液体加工纤维素的过程中纤维素发生的降解相对较小。与相同拉伸速度下制得的[EMIM]Ac法纤维素纤维相比,[BMIM]Cl法纤维素纤维的聚集态结构较完善,结晶度及晶区和非晶区取向度更高些,从而使其力学性能也相对较好,这是由于在气隙中,纤维素/[BMIM]Cl溶液的拉伸粘度大大高于纤维素/[EMIM]Ac溶液所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论文选用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作为后续研究的纤维素溶剂。为了探讨了纤维素原料性质对所制备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性能的影响,本文选用了五种性质不同的纤维素浆粕,研究纤维素浆粕种类对纤维素/离子液体溶解、流变以及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越高,α-纤维素含量越大,溶解过程对温度依赖性越强,所制备的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的临界剪切速率小,切力变稀趋势明显,同时溶液的粘流活化能越高,弹性越大。因此,采用较高相对分子质量和α-纤维素含量的纤维素原料制备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时,应注意合理选择纤维素的溶解工艺以及稳定控制纺丝温度等纺丝条件。纤维素原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于α-纤维素含量而言对纺丝液的纺丝性能影响更大一些,浆粕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所制备的溶液的纺丝性能越差;当原料的α-纤维素含量接近时,纤维的纺丝性能随原料中原料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而改善;纤维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素浆粕的相对分子质量和α-纤维素含量的增大而提高;纤维素浆粕原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于α-纤维素含量而言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大一些,原料相对分子质量越高,所得纤维的力学性能越好。综合考虑不同纤维素浆粕对其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流变性能、纺丝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以选择相对分子质量适中,α-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棉浆粕作为离子液体法纤维素纤维制备的浆粕原料。为了探讨不同纺丝工艺参数对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干湿法纺丝过程中气隙长度、喷头拉伸比、凝固浴温度和凝固浴浓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法综合比较了工艺参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选用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在小型工业纺丝机上制备了纤维素纤维,比较了离子液体法纤维素纤维与Lyocell纤维在原纤化以及染色性能上的差异。在实验范围内的结果表明:随着气隙长度增大、凝固浴温度和凝固浴浓度的升高,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而纤维的断裂伸长先减小后增大;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随着喷头拉伸比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纺丝过程中各个工艺的正交试验法研究表明:凝固浴温度和喷头拉伸比对纤维的拉伸强度和初始模量的影响最为显着,气隙对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影响最大。利用振荡法和湿摩擦值法测试离子液体法纤维素纤维和Lyocell纤维的原纤化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法纤维素纤维有较明显的原纤化现象,其抗原纤化性能和Lyocell纤维相近;纤维的染色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法纤维素纤维对活性染料有较好的上染性,纤维的吸色率和固色率与Lyocell纤维相近,染色后纤维的颜色较Lyocell更深。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以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直接溶解的方法制备的纺丝浆液中存在尚未溶解充分的固体小颗粒和凝胶,这些未溶物影响了纺丝液的纺丝性能,降低了纺丝效率。为了制备溶解充分、均匀的纺丝液,提高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的纺丝性能,本论文采用了先将纤维素浆粕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充分溶胀后再溶解的溶解新工艺,利用HAAKE流变仪分析了不同溶解方式制备的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的流变性能,利用不同溶解方式制备了纤维素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当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含水浓度小于1%时,纤维素在其中很快溶解,没有发生明显的溶胀现象;当含水浓度为2-5%时,纤维素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发生了非均相溶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溶解现象;当含水浓度大于6%,纤维素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中没有发生明显的溶胀现象。纤维素在含水量为2%-5%离子液体水溶液中,相同温度条件下,纤维的最大溶胀比随着含水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相同含水浓度条件下,纤维达到最大溶胀比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采用含水离子液体溶胀后溶解制备的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质量均匀,流动性能好,制备的纺丝液在纺丝的过程中断头次数少,可纺性能好,所得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为了拓宽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应用范围,本论文还采用了处理后的碳纳米管(CNTs)制备了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首先探讨了碳纳米管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在离子液体分散的影响,利用单孔纺丝机制备了CNTs/纤维素纤维并研究了CNTs浓度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小型工业化纺丝设备制备了复合纤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硝酸纯化,然后用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功能化处理,并进一步进行将CNTs与离子液体研磨的处理方式可以促使CNTs在[BMIM]Cl体系中分散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当纺丝原液中CNTs的含量较高时,CNTs/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可纺性相对较差,当CNTs含量为1%时,可以制备力学性能最好的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添加CNTs后减小了纤维的体积电阻率,提高了纤维的导电性,随着CNTs添加浓度的增大,纤维的体积电阻由原来抗静电范围跃升到半导体范围;利用带有计量泵的小型工业化多孔纺丝机制备的1%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含量的MW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比未添加MWCNTs的纤维提高了21.2%和39.3%,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2.1℃,相同条件下制备的含1%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含量的SW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比未添加SWCNTs的纤维提高了37.2%和61.3%,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8.3℃。由本论文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咪唑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纤维素溶剂,采用α-纤维素含量高,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纤维素浆粕;选用先使纤维素充分溶胀然后溶解的溶解方式并控制合适的纺丝工艺参数,可以制备性能较好的新型纤维素纤维;并且,利用咪唑型离子液体可以制备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较好的碳纳米管/纤维素复合纤维,有较高的工艺应用前景。
王晨,赵霄昊,马逸驰,王庆相,赖运金,梁书锦[9](2020)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制备钬铜球形粉末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supreme-speed 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SS-PREP)制备韧性金属间化合物钬铜(Ho Cu)球形粉末,粉末粒度在15~106μm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及光学显微镜分析了SS-PREP钬铜球形粉末的粒度分布、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及霍尔流速等粉末特性,比较了不同试验方法对粒度分布的表征。结果表明,SS-PREP钬铜粉末主要由CsCl结构的RM型B2相构成,不同粒度的Ho Cu球形颗粒化学成分基本一致,随着粉末粒度增大,Ho Cu球形粉末的非球形颗粒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许德,高华兵,董涛,崔传禹,杨振林,李海新,姜风春,王建东[10](2021)在《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是目前被广泛誉为最具革命性的先进制造技术,无需任何模具可快速成形任意复杂构件且原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逐步进入产业化应用于各个行业。金属粉末材料作为增材制造领域的核心组成,其质量性能的优劣对成形零件的品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增材制造领域金属材料粉末的应用与发展,结合当前主流增材制造技术,全面分析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工艺原理、优缺点和原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
二、激光衍射法颗粒分析在Lyocell工艺中的使用和限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衍射法颗粒分析在Lyocell工艺中的使用和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激光衍射的石灰石浆液颗粒细度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概述 |
1.3 颗粒细度测量的主要方法 |
1.4 激光衍射法颗粒细度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激光衍射法颗粒细度检测原理 |
2.1 光散射理论 |
2.1.1 瑞利散射 |
2.1.2 米氏散射 |
2.1.3 夫琅禾费衍射 |
2.2 颗粒散射相关理论 |
2.2.1 单散射和复散射 |
2.2.2 相关散射和不相关散射 |
2.3 米氏散射理论的数值计算 |
2.3.1 米氏散射参数计算 |
2.3.2 消光系数的计算 |
2.3.3 颗粒的散射光能推导 |
2.4 反问题与不适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颗粒细度测量硬件系统设计 |
3.1 光路设计 |
3.1.1 激光器 |
3.1.2 扩束-准直系统 |
3.1.3 样品池 |
3.1.4 衍射图样采集系统 |
3.2 CCD光电探测器分环设计 |
3.3 图像采集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衍射法颗粒细度测量软件系统设计 |
4.1 图像预处理 |
4.1.1 灰度变换 |
4.1.2 图像滤波 |
4.1.3 图像亮度均衡 |
4.1.4 高斯拟合 |
4.2 非独立模式算法 |
4.3 独立模式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系统实验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絮凝气浮中气泡分布与絮凝剂配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气浮技术研究概述 |
1.2.1 气浮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1.2.2 气泡的形成机理 |
1.2.3 气泡的特性 |
1.2.4 气泡间的相互作用 |
1.2.5 气泡与油滴/絮体的相互作用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田污水水质调研 |
2.1 油田污水现状 |
2.2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
2.3 污水水质影响因素及重要参数特征 |
2.3.1 污水中油的特征 |
2.3.2 pH值 |
2.3.3 温度 |
2.3.4 矿化度 |
2.3.5 固体颗粒杂质 |
2.3.6 表面活性剂 |
2.3.7 硫化物 |
2.3.8 细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及测量装置介绍 |
3.1 实验工艺流程 |
3.2 实验装置介绍 |
3.2.1 进水混凝系统 |
3.2.2 气浮分离系统 |
3.2.3 加压溶气系统 |
3.3 测量装置介绍 |
3.3.1 显微摄像测量系统 |
3.3.2 激光衍射测量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泡粒径分布的实验研究 |
4.1 显微摄像实验结果 |
4.1.1 压力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1.2 气液比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2 激光衍射法测量结果 |
4.2.1 压力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2.2 气液比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2.3 流量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2.4 矿化度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2.5 表面张力对气泡粒径的影响 |
4.3 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絮凝剂-污水水质配伍性实验 |
5.1 实验准备 |
5.1.1 含油污水的制备 |
5.1.2 油滴粒径的分布 |
5.1.3 含油量的测定 |
5.2 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
5.3 pH值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5.4 温度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5.5 表面活性剂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5.6 矿化度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5.7 油滴粒径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
5.8 无机-有机絮凝剂复配 |
5.8.1 PAC-PDMDAAC复配比的确定 |
5.8.2 PAC-PAM复配比的确定 |
5.8.3 PAFC-PAM复配比的确定 |
5.9 复配优越性鉴定 |
5.9.1 低回流比时除油效果 |
5.9.2 高含油量时除油效果 |
5.9.3 高矿化度时处理效果 |
5.9.4 高表面活性剂浓度时处理效果 |
5.10 气泡与油滴、絮体相互作用的显微摄像实验 |
5.10.1 气泡与油滴的粘附 |
5.10.2 气泡与油滴/絮体的粘附 |
5.11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微细气泡技术标准体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化发展情况 |
1.1 相关组织 |
1.2 技术动向 |
1.3 标准化对象 |
2 标准体系和进展 |
2.1 概述 |
2.2 标准体系 |
2.2.1 标准体系层次 |
2.2.2 标准体系说明 |
2.2.3 微细气泡标准体系“100基础”板块及相关标准化进展 |
2.2.4 微细气泡标准体系“200生成技术及设备”板块及相关标准化进展 |
2.2.5 微细气泡标准体系“300测量与表征(含检测仪器)”板块及相关标准化进展 |
2.2.6 微细气泡标准体系“400应用”板块及相关标准化进展 |
3 结语与展望 |
(5)发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Lyocell纤维概述 |
1.1.1 Lyocell工艺简介 |
1.1.2 Lyocell工艺的溶解机理及溶解方法 |
1.1.3 Lyocell纤维的特点及用途 |
1.2. 功能Lyocell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 发光纤维概述 |
1.3.1 发光纤维的概念及分类 |
1.3.2 发光物质概述 |
1.3.3 发光纤维所用基体概述 |
1.3.4 发光材料所用偶联剂概述 |
1.4 纤维素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发光Lyocell纤维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1 纤维素浆粕 |
2.1.2 溶剂 |
2.1.3 发光材料 |
2.1.4 偶联剂 |
2.1.5 抗氧化剂 |
2.1.6 其他试剂 |
2.2 发光材料的表征与表面改性处理 |
2.2.1 发光材料的形态结构观察及粒径分析 |
2.2.2 发光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2.3 发光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2.2.4 发光材料的热失重性能分析 |
2.2.5 发光材料的表面处理 |
2.2.6 发光材料的沉降性测试 |
2.3 纺丝原液的的制备 |
2.4 纺丝液流变性能的测试 |
2.5 发光Lyocell纤维的纺制 |
2.6 发光Lyocell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6.1 发光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2.6.2 发光纤维形态结构的观察 |
2.6.3 发光纤维结晶结构的表征 |
2.6.4 发光纤维中发光颗粒的分散情况表征 |
2.6.5 发光纤维的发光性能测试 |
2.6.6 发光纤维热稳定性的分析 |
2.7 发光纤维的耐酸碱及耐水洗性能的评价 |
2.7.1 耐酸碱性 |
2.7.2 耐水洗性 |
第三章 荧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荧光粉的性质表征 |
3.2.1 荧光粉的形貌与粒径分析 |
3.2.2 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分析 |
3.2.3 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3.3 荧光粉的表面改性 |
3.3.1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3.3.2 偶联剂处理后荧光粉的结构变化 |
3.4 荧光Lyocell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分析 |
3.4.1 偶联剂处理对荧光Lyocell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2 荧光粉含量对荧光Lyocell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3.5 偶联剂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5.1 偶联剂处理对荧光颗粒分散情况的影响 |
3.5.2 偶联剂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3.5.3 偶联剂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强度的影响 |
3.5.4 偶联剂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荧光性能的影响 |
3.6 荧光粉含量对荧光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6.1 荧光粉含量对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 |
3.6.2 荧光粉含量对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
3.6.3 荧光粉含量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4 荧光粉含量对纤维荧光性能的影响 |
3.6.5 荧光粉含量对纤维热失重性能的影响 |
3.6.6 荧光颗粒的分散情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长余辉发光粉末的性质表征 |
4.2.1 长余辉发光粉末的粒径分析 |
4.2.2 长余辉粉末的XRD分析 |
4.2.3 长余辉发光粉末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4 长余辉发光粉末的发射光谱及衰减性能分析 |
4.3 长余辉发光粉末的表面改性 |
4.3.1 选用的偶联剂的种类 |
4.3.2 偶联剂的选择 |
4.3.3 偶联剂种类对长余辉发光Lyocell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4.3.4 长余辉发光粉的改性处理对Lyocell纤维强度的影响 |
4.4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4.4.1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发光及余辉衰减性能分析 |
4.4.2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激发时间分析 |
4.4.3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形态结构分析 |
4.4.4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内部发光颗粒分散情况分析 |
4.4.5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
4.4.6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结晶结构分析 |
4.4.7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热失重性能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发光Lyocell纤维的耐酸碱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荧光Lyocell纤维的耐酸碱性能研究 |
5.2.1 酸碱溶液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5.2.2 酸碱溶液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酸碱溶液处理对荧光Lyocell纤维的荧光性能的影响 |
5.2.4 荧光Lyocell纤维耐水洗性能的研究 |
5.3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耐酸碱性能研究 |
5.3.1 酸碱溶液处理对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5.3.2 酸碱溶液对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3 酸碱溶液处理对长余辉Lyocell纤维的发光性能的影响 |
5.3.4 长余辉发光Lyocell纤维的耐水洗性能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袋式除尘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技术背景分析及清洁技术概念的提出 |
2.1 引言 |
2.2 电解铝生产工艺的氟平衡和氟的迁移分析 |
2.3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氧化铝颗粒循环使用破碎规律的试验研究 |
2.4 袋式除尘器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技术背景分析 |
2.5 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含氟烟气净化清洁技术概念的提出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运动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氧化铝颗粒在袋式除尘器内受力和运动的理论分析 |
3.3 用于电解铝烟气净化的袋式除尘器流场基本构型 |
3.4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 |
3.5 边界条件的设置、离散格式和模型求解方法 |
3.6 网格无关性及数值计算模型的验证 |
3.7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运动规律的总体描述 |
3.8 袋式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悬浮运动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值模拟 |
3.9 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在滤袋上的沉积规律 |
3.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匀分布控制技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氧化铝颗粒浓度场的模拟方法 |
4.3 灰斗内导流结构对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布的影响 |
4.4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均布的优化控制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
5.1 引言 |
5.2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性能评价方法的总体描述 |
5.3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氧化铝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的评价方法 |
5.4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内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性评价方法 |
5.5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除氟效率的评价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电解铝烟气净化用袋式除尘器适用滤料滤袋构造技术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滤料特性对氧化铝颗粒在滤料上沉积速率(过滤性能)的影响 |
6.3 后整理工艺对滤料颗粒物过滤和PM2.5控制效果的影响 |
6.4 袋身接缝方法对滤袋PM2.5过滤效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的工程应用及分析 |
7.1 引言 |
7.2 示范工程案例 |
7.3 电解铝用袋式除尘器清灰控制技术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炭黑添加剂对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Lyocell纤维的发展与其工艺特点 |
1.2、Lyocell纤维在碳纤维原丝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 |
1.2.1、碳纤维的发展概况 |
1.2.2、粘胶基碳纤维的特点 |
1.2.3、我国开发粘胶基碳纤维的现状 |
1.2.4、Lyocell纤维作为新型碳纤维原丝的可行性分析 |
1.3、炭黑改性Lyocell纤维的研究现状 |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 |
2.1、纺丝原液的制备及纺丝 |
2.1.1、实验原料 |
2.1.2、实验设备 |
2.1.3、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制备 |
2.2、Lyocell基碳纤维的制备 |
2.3、纤维素/NMMO/炭黑溶液的分散性测定 |
2.4、纤维素/NMMO/炭黑溶液的流变性能测定 |
2.5、Lyocell纤维原丝和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5.1、Lyocell纤维原丝的力学性能测试 |
2.5.2、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2.5.3、Lyocell纤维的形态结构的分析 |
2.5.4、Lyocell纤维的结晶结构的分析 |
2.5.5、Lyocell纤维的热失重分析(TGA) |
2.5.6、碳纤维的元素分析 |
第三章 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
3.1、纳米炭黑在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中的分散情况 |
3.2、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的稳态流变性能 |
3.2.1、剪切速率对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2、温度对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3、纳米炭黑添加量对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4、炭黑粒径大小对纤维素/NMMO·H_2O溶液粘度的影响 |
3.2.5、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粘流活化能的分析 |
3.2.6、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结构粘度指数的分析 |
3.3、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的动态流变性能 |
3.3.1、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的复数粘度 |
3.3.2、纤维素/NMMO·H_2O/炭黑溶液弹性的表征 |
3.4、本章小结 |
3.5、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4.1、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
4.1.1、炭黑对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 |
4.1.2、纤维素原料对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形态结构分析 |
4.3、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结晶结构分析 |
4.4、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的热性能分析 |
4.5、本章小结 |
4.6、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炭黑填充的Lyocell基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初探 |
5.1、炭黑填充的Lyocell基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
5.2、炭黑填充的Lyocell基碳纤维的形态结构分析 |
5.3、炭黑填充的Lyocell基碳纤维的元素分析 |
5.4、炭黑填充的Lyocell纤维基碳纤维结晶结构分析 |
5.5、本章小结 |
5.6、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8)用咪唑型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纤维素的组成和结构 |
2 纤维素溶剂体系 |
2.1 水体系纤维素溶剂 |
2.2 非水体系纤维素溶剂 |
3. 离子液体研究现状 |
3.1 离子液体概述 |
3.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3.3 离子液体的特点 |
3.4 离子液体在聚合物加工中的应用 |
3.5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及制备纤维的研究现状 |
4. 本论文内容 |
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咪唑型离子液体种类对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原料与设备 |
2.2 纤维素的溶解及纤维的制备 |
2.3 流变性能测试 |
2.4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
2.5 纤维结构的表征 |
2.6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咪唑型离子液体溶解纤维素能力的分析 |
3.2 咪唑型离子液体制备的纤维素溶液流变性能的分析 |
3.3 咪唑型离子液体溶解加工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分析 |
3.4 咪唑型离子液体制备的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分析 |
3.5 咪唑型离子液体制备的纤维素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浆粕种类对离子液体制备纤维素纤维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浆粕的α-纤维素含量测定 |
2.4 不同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的制备 |
2.5 不同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流变性能的测试 |
2.6 不同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的纺丝 |
2.7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纤维素浆粕的基本性质分析 |
3.2 不同纤维素浆粕在离子液体中溶解特性分析 |
3.3 不同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分析 |
3.4 不同纤维素/离子液体溶液可纺性及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纺丝工艺对离子液体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原料和设备 |
2.2 纤维素的溶解及纤维的制备 |
2.3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
2.4 纤维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5 纤维表面和截面的观察 |
2.6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2.7 纤维的抗原纤化性能测试 |
2.8 纤维的染色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气隙长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3.2 喷头拉伸比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3.3 凝固浴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3.3.1 凝固浴温度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3.2 凝固浴浓度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4 工艺参数的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抗原纤化性能分析 |
3.6 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表面观察 |
3.7 离子液体法新型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溶解方式对离子液体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原料和设备 |
2.2 离子液体水溶液的配置和纤维的溶胀观察 |
2.3 纤维最大溶胀比的计算 |
2.4 不同溶解方式制备纤维素纺丝液 |
2.5 纤维素纺丝液流变性能测试 |
2.6 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
2.7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3. 结果和讨论 |
3.1 离子液体含水率范围对纤维溶胀的影响 |
3.2 温度和含水率对纤维溶胀比和溶胀时间的影响 |
3.3 不同溶解方式制备的纤维素纺丝液的流变性能分析 |
3.4 不同溶解方式制备的纺丝液的可纺性及纤维性能的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碳纳米管/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 |
2.1 实验原料 |
2.2 CNTs的处理过程及其表征 |
2.2.1 CNTs的纯化 |
2.2.2 CNTs的研磨处理 |
2.2.3 CNTs的表面功能化处理 |
2.2.4 CNTs结构与性能测试 |
2.3 CNTs/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原液及复合纤维的制备 |
2.3.1 CNTs/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原液的制备 |
2.3.2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制备 |
2.4 CNTs/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性能的表征 |
2.5 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2.5.1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2.5.2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形态结构的观察 |
2.5.3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结晶结构的表征 |
2.5.4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导电性能测试 |
2.5.5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NTs的酸洗纯化的结构分析 |
3.2 CNTs/离子液体体系分散稳定性分析 |
3.3 CNTs/纤维素/离子液体纺丝液及其纺丝性能分析 |
3.4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形态结构的分析 |
3.5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分析 |
3.5.1 CNTs含量的影响 |
3.5.2 CNTs种类的影响 |
3.6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结晶结构的分析 |
3.7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导电性能的分析 |
3.8 离子液体法CNTs/纤维素复合纤维热稳定性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制备钬铜球形粉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及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粉末化学成分及流动性 |
2.2 粉末粒度分布 |
2.3 粉末相组成及形貌 |
3 结论 |
(10)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增材制造技术及对粉末材料的要求 |
1.1 预铺粉型 |
1.2 同轴送粉型 |
1.3 金属粉末特征对增材制造产品性能的影响 |
2 增材制造专用金属粉末制备技术 |
2.1 雾化法 |
2.1.1 水雾化 |
2.1.2 气雾化 |
2.1.2. 1 真空气雾化 |
2.1.2. 2 电极感应熔融雾化法 |
2.1.3 基于气雾化技术的相关改进 |
2.2 等离子法 |
2.2.1 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 |
2.2.2 等离子熔丝雾化 |
2.2.3 等离子球化技术 |
2.3 新型金属粉末制备工艺 |
3 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质量的基础研究 |
3.1 金属粉末的粒度分布检测 |
3.2 金属粉末的形貌检测 |
3.3 金属粉末流动性检测 |
3.4 金属粉末的循环使用性 |
3.5 增材制造金属粉末标准 |
4 结语 |
四、激光衍射法颗粒分析在Lyocell工艺中的使用和限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衍射法颗粒分析在Lyocell工艺中的使用和限制[J]. B.Kosan,chr.michels,李占臣. 人造纤维, 1999(06)
- [2]基于激光衍射的石灰石浆液颗粒细度检测方法研究[D]. 张一可.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3]絮凝气浮中气泡分布与絮凝剂配伍性研究[D]. 范欣.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4]微细气泡技术标准体系探究[J]. 周兰,李兆军. 净水技术, 2021(02)
- [5]发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陈超. 东华大学, 2013(06)
- [6]基于袋式除尘的电解铝工艺含氟烟气控制用清洁技术研究[D]. 刘兴成. 东华大学, 2019
- [7]炭黑添加剂对Lyocell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 郭利伟. 东华大学, 2005(05)
- [8]用咪唑型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纤维素纤维的研究[D]. 蔡涛. 东华大学, 2010(05)
- [9]超高转速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制备钬铜球形粉末的研究[J]. 王晨,赵霄昊,马逸驰,王庆相,赖运金,梁书锦. 粉末冶金技术, 2020(03)
- [10]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研究进展[J]. 许德,高华兵,董涛,崔传禹,杨振林,李海新,姜风春,王建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