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读后(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1](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窦星辰[2](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何嘉欣[3](2021)在《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心峰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艺术理论家,其学术思想涵盖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领域。他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前瞻性理论体系——“元艺术学”。自20世纪80年代李心峰提出“元艺术学”以来,一些学者注意到“元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李心峰“元艺术学”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梳理和综合论述,对“元艺术学”的内涵理解尚未达成共识,还未能充分认识到“元理论”研究在艺术学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基于此,笔者试图全面阐发李心峰“元艺术学”中的理论精髓,力图归纳出李心峰“元艺术学”中的核心概念、内容及其在艺术学学科中的应用,从而总结“元艺术学”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中的理论价值及意义。当下正是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元艺术学”研究,即“元理论”在艺术学学科中的自觉应用,是很有必要和可行的。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正文包含四章。绪论主要梳理关于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现状,同时明确本文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课题创新性。第一章对李心峰学术历程进行历史性叙述,意在说明李心峰能够提出“元艺术学”的缘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学学科发展以及学科成立对李心峰思想的形成影响颇深;师从林焕平先生、黄海澄先生、董学文先生的过程,为他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此外,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德索“一般艺术学”、贝尔纳“科学学”为他的“元艺术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章对李心峰“元艺术学”的内涵进行阐释。首先对“元艺术学”的概念提出进行追根溯源;其次是辨析了“元艺术学”与美学、文艺学(文学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说明“元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对“元艺术学”中拟构的“元艺术批评”、“艺术史哲学”(元艺术史学)、“通律论艺术学”进行进行深入挖掘。核心是对“艺术学的根本道路”的思考,解释何为通律论艺术学,重点阐释艺术学根本道路是走向通律论的艺术学,力求说明通律论艺术学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第四章指出李心峰“元艺术学”的贡献和局限所在,进一步说明“元艺术学”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元理论”的研究方法找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学科反思解决这些诸多问题。结语主要对李心峰学术研究的特点进行评价,试图阐明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元艺术学”进行研究。总结出“元艺术学”必将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完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陆露[4](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杨利伟[5](2020)在《道德教育的德性回归 ——以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种道德教育①理念都是以一定的道德哲学作为本体根基的,这种本体意义上的道德哲学规定了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并使不同的道德教育理念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特质。在最始基的意义上理解,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人在遵守特定道德规则的同时成为一种真正具有道德性的存在,简而言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真正“成人”。仔细审视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与实践,不难看出其中“去道德化”与“非人性化的倾向”,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道德教育的规范伦理学哲学基础。规范伦理学强调道德是社会整体对个体意识的先导规训和对个体行为的外在控制,因此,实践中的道德教育,更多的表现为单向地规则灌输与规则遵循。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使“人”真正“成人”的实践活动,应该建基于一种将人的德性②作为价值载体的哲学基础之上,唯有如此,道德教育才能够克服规范伦理学所带来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这也是回归道德教育本真存在的客观要求。将人的德性作为道德的价值载体,在体现出道德的静态价值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德性生成的动态价值追求过程。道德教育不仅仅应该宣传一种“应然”,更为重要的是将这种“应然”切实地转化为“能然”,而这一动态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的德性的生成过程。因此,只有能够培育人的德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不同时期人们对于道德及道德教育依据的阐述具有较大差异。在启蒙时期之前,人们总是倾向于从独立于个人意识的超验客观精神中去寻求对道德和道德教育依据的说明。但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理性的成熟,人们逐渐摆脱了通过超验力量来对时间和空间内的现象进行解释的传统。自启蒙时代以降,道德哲学家通过休谟式的重构,颠覆了传统古典德性论的理论基础,并依靠世俗意义上的平等自由观念为道德和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理性论证。但这种背离德性传统的启蒙筹划,非但没有成为道德教育符合本真价值追求的立论根据,反而陷入了规范伦理的困境之中。当代道德教育的变革必然要求着德性的回归,而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则为道德教育中德性的回归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有力的学理依据。麦金太尔作为德性伦理学的代表性学者,以其独特的德性论视角对道德论证框架的演变、道德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批判性分析,使得道德教育从抽象的理性规范中复归到人类道德意识的自觉,从而为道德教育找寻到了基于德性论支点的开解之路。选取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除了因为其在德性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及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麦金太尔在学术生涯的初期曾经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立场贯穿麦金太尔学术研究的始终,晚期的转向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调整。”①虽然后期因为理论分歧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他与马克思主义的疏离,但纵观麦金太尔的思想发展历程,还是能够察觉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所遗留的痕迹,特别是在德性论意义上对实践问题的强调。因此,选取麦金太尔的德性理论作为研究的视角,也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来理性分析德性问题。同时,麦金太尔作为西方伦理学界的巨擘,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德性伦理思想作为学术资源,也有助于我们在比较反思的基础之上积极借鉴西方的道德教育精华,逐步更新我国的道德教育理念,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麦金太尔德性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并结合当前我国道德教育领域中的规范论倾向设定了文章的研究重点与基本框架。随后,对一些与道德教育和德性伦理相关且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进行了简要地辨析,并简要回顾了德性伦理学兴起、式微与复兴的历史脉络。然后,论述了几种主要的对道德教育合法性的诘问,并从道德教育的危机和正名两个维度论述了道德教育合理性的重建;在此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中的两种路向:德性与规范,进行了细致地阐述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接下来,以人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道德教育德性维度的依据。最后,系统地论述了道德教育的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德性的生成。具体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首先简要地介绍了选择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作为视角研究道德教育的理论背景,并对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而后,对国内外关于麦金太尔德性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对文章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不足之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的界定。首先,介绍了道德教育的概念,并对“大德育”和“小德育”的含义及合理性作了辨析和说明;其次,阐述了德性的概念、结构和特征;然后,简要论述了德性伦理学的概念,并回顾了德性伦理学的历史嬗变。第三部分,道德教育合理性的重建。该部分首先从虚无主义、相对主义、自发性与可教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对道德教育合理性的诘问。然后从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危机与道德教育合理性的正名两个角度论述了道德教育合理性的重建。其中,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危机主要包括道德主体性的缺失、共同善的遗落、规范论的无力;道德教育合理性的正名主要论述了同一完满的人性基底、善为优先的价值取向以及实质道德的规范选择。第四部分,道德教育的两种路向。该部分从德性与规范两个维度分析了道德教育的两种不同发展路向。首先,着重分析了道德教育本质的历史轨迹,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由神性德性至人性德性,由德性到规范,最后再到德性的复归。其次,从对立性、互构性和互补性三个角度论述了德性与规范的内在关联。最后,阐述了规范伦理的道德教育困境,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的误读、道德本身的缺失以及解释逻辑的局限。第五部分,道德教育德性维度的逻辑起点。该部分主要是论述人作为依赖性的理性动物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动物性是道德教育经常被忽视的事实,人类动物性的遮蔽造成了人们无视其与智能物种的共同之处,并且割裂了动物性与精神性之间的关联。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应该是内含着人类依赖性的德性。第六部分,道德教育的价值旨归。该部分首先论述了对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审视,其中主要论述了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基因、重构思路、理论贡献以及理论局限;其次,从马克思道德理论基础的确证、德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兼容和德性以及实践概念的内在统一三个角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德性思想的合法性;然后,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德性生成的三条路径,分别是:以目的寻求引导德性、以实践活动培育德性以及以共产主义支撑德性;最后,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德性生成的时代价值,分别为:实现教育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保障,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的应有之义。
赵馥洁[6](2020)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评江畅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畅教授着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1],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后期资助成果。该书视野恢弘,体大思精,内涵丰富,新意迭出。笔者初读之后,觉得它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新创立该书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国价值观"的新概念。"中国价值观"的概念,作者早在2016年就提出:"自觉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大幅度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旗帜鲜明地打出‘中国价值观’的旗号并扩大其影响,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2]
王垚[7](2020)在《正当防卫权利的法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当防卫是社会中时常出现的一类现象。既有研究中,对正当防卫作为违法阻却事由的讨论林林总总,将其视为一种权利,按照权利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讨论的却付之阙如。正当防卫既是一种自然权利,亦是一种法定权利;既是一种侵害人与防卫人之间的权利,亦是一种个人与国家间的权利;既是一种基于客观侵害事实的权利,亦是一种经防卫权拥有者判断后加以具体使用的权利。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要,通过权利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等诸方法的使用,围绕正当防卫权利展开研究,能够统辖性地理解作为制止权和私力救济制度安排的正当防卫,亦能够对当下司法实践中围绕正当防卫权利出现的若干未决问题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解释框架。一是正当防卫权利的概述。部门法评价的防卫行为仅属于正当防卫权利现象当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而并非权利行为的全集。换言之,正当防卫权利的设置,并非仅服务于阻却违法评价,应具有更为广阔的内涵:从权利的核心宗旨看是一种制止权,从私力救济的属性看是一种致损权,从紧急状态的行为模式看是一种误判权,从权利的基本结构看,躲避权亦属其概念项下。由此,正当防卫的研究视域得到了较大的拓宽,并产生了诸多辐射效应:首先,在诸项对正当防卫的概括要素中,究竟何者是其本质?如果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偏狭性的看法,就容易影响对其发展趋势的判定,因而不仅要警惕辉格史观式的赋予历史史实以其无以承载的评价,还要对与正当防卫权利行为近似的复仇、私刑、正当防卫权力行为等作出较为明晰的区分。其次,正当防卫权利的作用对象是侵害人,体现为个体间基于义务违反而导致的权利边界侵犯。但正当防卫还是一种个人与国家间基于侵害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委托与授权执行,因而完整的正当防卫架构不应忽视权利运用背后的“权利-权力”因素。最后,正当防卫权利概念,经由不同的切入角度,能够对其产生迥异的理解:语言角度揭示了正当防卫在“俗民范畴”与“体系语义”间的认识冲突。伦理角度通过对“正当”概念的层次性思考,展示了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之中的内涵差异。而制度角度则展现了部门法化的正当防卫权利诠释以评价触法行为为主轴的基本逻辑,这为统辖性与体系化地自上而下凝练正当防卫权利概念带来了困难。揭示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指向差异,对我们深入讨论正当防卫权利极为必要。二是正当防卫权利的证成。霍菲尔德权利分析框架为我们展示了正当防卫权利在不同权利语境下的具体指向,作为权利的正当防卫,既是一种要求权,又是一种自由权,同时还是一种法律权力与豁免权。正当防卫的本质属性是制止权,其具体展开形态既包含制止权,也包含致损权、误判权与躲避权。正当防卫正当性的阐释,经由话语塑造的辩护形象,由表及里地展开分析:惩罚者”、“被动成为致死致伤工具”与“退无可退”者等辩护形象,有的仅能用以对部分正当防卫权利行为加以证成,有的仅服务于与正当防卫目的全然不同之行为的正当化论证,无法承担起合法性本质的解释任务。因而一种权利进路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具言之,正当防卫权利在具体语境中的正当意味着:首先,在不限于该语境的个体交往中,一种以及时私力救济为旨趣的防卫权制度设计是必须的,经由义务违反而导致的法益悬置,使防卫人的行为具有不同于侵害行为的正当性,此即“权利-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权利享有意义上的正当,或称正当防卫的可为性。其次,在某一具体语境中,特定据有防卫权的个体依据规范标准能够行使上述权利,进而产生实然化的制止、致损或躲避行为,并与对应主体生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此即“权利-权力”意义上的正当,权利行使意义上的正当,也即正当防卫的应为性。最后,在涉及防卫权内涵“开放边界”的部分,即个体与整体视角判断结论发生冲突的特定语境中,提倡一种风险分担的经济学思维方法:此时的防卫权利,服务于对不法侵害人行为的规制,并非因正当而确权,而是因确权而正当。一言以蔽之,研究倡导一种改造版本二元论的思考方式,以可为性与应为性为考量角度,以一般权利架构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补强,从而为正当防卫的权利运作提供一种相对自洽的解释方案。三是正当防卫权利的运用。正当防卫认定难是司法实践中不争的事实,推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秉持“司法-立法-法理”的逻辑轨迹,对构成要件展开法理反思,进而窥见防卫权利内涵中与“语词中心”相对应的“开放边界”部分。对此,应当从质性要件,即对象要件、前提要件、时间要件与主观要件,以及量性要件即限度要件两个维度加以思考。在质性要件的把握中,对象要件是最为首要的,其关注重点并非是“防卫权应当作用于何者之上”,而是“防卫权可以施加于侵害人何种利益之上”。前提要件是确定何为不法侵害的要件,可视为衡量防卫权延伸逻辑范围的要件。时间要件的认定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立场和防卫权利本位的理念,而不能仅仅以侵害客观实际为转移。主观要件识别的关键在于合理圈定构成相应判定标准的元素,并以底线思维重构对行为主观方面的判断。在量性要件的把握中,以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作为理解限度问题的基本框架,以相适应理论与需要理论的主要分歧与完善走向考察两者龃龉之处与融合趋势。正当防卫的本质属性是制止权,因而正当防卫权利逻辑的基调应当是需要说,相适应的要求只能具体服务于前者,构成一种二阶标准。由此反观防卫过当条款与特别防卫条款,亦将对其制度功用产生全新的理解。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莹莹[9](2020)在《“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全面迅猛发展,我国逐步进入到以“快”着称的时代,快捷高效日益被亿万民众所注重。“快餐文化”作为“快”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正以其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但这种满足往往是片面的、短暂的、肤浅的,甚至与文化的宗旨背道而驰。大学生作为“快餐文化”消费中的活跃群体,其认知、言行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对当前大学生关于“快餐文化”的认知状况和行为趋势进行把握,探析“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对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在结构上主要以“理论呈晰、问题呈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来进行系统考察和探究。首先,对“快餐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阐明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理论支撑、兴起背景与内在机理。其次,采用个别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关于“快餐文化”的认知、态度、行为进行考察,在肯定“快餐文化”能够缓解精神压力,丰富大学生价值认知和情感体验渠道;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能力;满足求知欲望,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整合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剖析了其在另一层面上会造成大学生由“求知”走向“无知”,模糊大学生价值认知;由“娱乐”走向“愚乐”,消解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由“主体”走向“异体”,误导大学生价值追求方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结合当前社会文化环境的乱象、“快餐文化”自身特性、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和大学生主体心理对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进行全方位分析。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影响结果和原因变量分别从国家层面的方向引领、社会层面的用心打磨、学校层面的积极应对以及大学生层面的理性对待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引导对策。
曹家慧[10](2020)在《茅原音乐美学学术贡献刍议》文中提出茅原先生对音乐美学领域的学术贡献,一是引领上世纪90年代音乐美学界对"音乐存在"问题的关注,并提出"音乐存在于客观的精神文化传统之中"的重要理论;二是引介西方理论构建中国音乐"历史、逻辑与工艺学三维结合"的研究原则;三是融贯中西地提出并推进音乐美学重要概念的探讨,提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音乐审美路径。先生理论鞭辟入里,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二、《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读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读后(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课题创新性及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来源和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师承 |
第二节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形成与学科发展分期 |
第三节 李心峰“元艺术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内涵阐释 |
第一节 “元艺术学”概念提出 |
第二节 “元艺术学”与美学、文艺学(文学学)关系辨析 |
第三节 “元艺术学”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元艺术学”学科拟构 |
第一节 “元艺术批评学”拟构 |
第二节 “元艺术史学”拟构 |
第三节 “通律论艺术学”拟构 |
第四章 李心峰“元艺术学”思想评价 |
第一节 贡献 |
第二节 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5)道德教育的德性回归 ——以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写作思路与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写作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德性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界定 |
2.1 道德教育 |
2.1.1 道德教育的概念 |
2.1.2 “大小德育”的辨析 |
2.2 德性 |
2.2.1 德性的概念 |
2.2.2 德性的衍化 |
2.2.3 德性的特征 |
2.2.4 德性的逻辑 |
2.3 德性伦理学 |
2.3.1 德性伦理学的概念 |
2.3.2 德性伦理学的肇始与式微 |
2.3.3 德性伦理学的回归与复兴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合理性的重建 |
3.1 道德教育的合法性:一个需要被证明的问题 |
3.1.1 道德虚无主义的诘问 |
3.1.2 道德相对主义的诘问 |
3.1.3 道德自发性的诘问 |
3.1.4 道德可教性的诘问 |
3.2 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危机 |
3.2.1 主体性的缺失 |
3.2.2 共同善的遗落 |
3.2.3 规范论的无力 |
3.3 道德教育合理性的正名 |
3.3.1 同一完满的人性基底 |
3.3.2 善为优先的价值取向 |
3.3.3 实质道德的规范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道德教育的两种路向:德性与规范 |
4.1 道德教育本质的历史演变 |
4.1.1 由神性德性至人性德性 |
4.1.2 由德性至规范 |
4.1.3 德性的回归 |
4.2 德性与规范的内在关系 |
4.2.1 对立性 |
4.2.2 互构性 |
4.2.3 互补性 |
4.3 规范伦理的道德教育困境 |
4.3.1 基本概念的误解 |
4.3.2 道德本真的缺失 |
4.3.3 解释逻辑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道德教育的主体判定:人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 |
5.1 道德教育的起点:人的动物性 |
5.1.1 人类动物性的后天遮蔽 |
5.1.2 人与智能物种的共同性 |
5.1.3 精神性与动物性的关联 |
5.2 道德教育的着力点:内含依赖性的德性 |
5.2.1 动物性引发的依赖性 |
5.2.2 依赖性决定的德性 |
5.2.3 德性主导的实践推理者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道德教育的价值旨归:德性生成 |
6.1 对麦金太尔德性伦理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
6.1.1 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基因 |
6.1.2 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重构思路 |
6.1.3 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理论贡献 |
6.1.4 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局限 |
6.2 马克思主义德性思想的合法性证明 |
6.2.1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确证 |
6.2.2 德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兼容 |
6.2.3 德性与实践概念的内在统一 |
6.3 马克思主义德性的生成路径 |
6.3.1 以目的寻求引导德性 |
6.3.2 以实践活动培育德性 |
6.3.3 以共产主义支撑德性 |
6.4 马克思主义德性生成的时代价值 |
6.4.1 实现教育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 |
6.4.2 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保障 |
6.4.3 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的应有之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传统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评江畅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新创立 |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特质的新认识 |
三、中国传统价值观内涵的新分析 |
四、传统价值观转换途径的新探索 |
(7)正当防卫权利的法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二节 理论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既有研究的概述 |
第四节 本文的关注重点 |
第五节 研究运用的方法 |
第六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梳理 |
第一节 正当防卫历史的梳理方法 |
一、辉格史观 |
二、语境论进路 |
三、“史前史”的问题 |
第二节 历史视域下正当防卫权利辨析 |
一、复仇的历史不是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 |
二、私刑的历史不是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 |
三、权力的历史亦非正当防卫权利的历史 |
第三节 正当防卫权利法定史的变迁 |
一、正当防卫权利的法律表述:以刑法为例 |
二、规范变迁中的权利因素 |
第二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思想雏形 |
第一节 霍布斯:以人性为基础的正当防卫权利观 |
一、霍布斯权利观概述 |
二、防卫权在自然状态中的前身:自我保存权 |
(一)霍布斯语境中的自我保存权利 |
(二)道德权利、自由属性与自愿受损问题 |
三、自我保存思想在政治社会的体现:正当防卫权利 |
(一)考察因素之一:以信约方式形成的缔约 |
(二)考察因素之二:维系权利义务关系的他者 |
(三)考察因素之三:侵害的本质是义务的违反 |
(四)考察因素之四:无碍于利己的有限利他 |
(五)考察因素之五:政治社会中的有限防卫权 |
第二节 洛克:以惩罚权为基础的正当防卫权利观 |
一、洛克对霍布斯理论的扬弃 |
(一)对霍布斯有限防卫观的继承 |
(二)对霍布斯二元论论证结构的反思与批判 |
二、洛克社会契约理论中的正当防卫权利 |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与共有权利观 |
(二)正当防卫权利来源于惩罚权 |
三、洛克防卫思想的具体叙事脉络 |
(一)洛克关于防卫限度的论述 |
(二)洛克关于防卫时间与起因的论述 |
第三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语境内涵 |
第一节 作为非法律概念的的正当防卫 |
一、词源意义上的正当防卫 |
二、伦理语境中的正当防卫 |
(一)有因性层面的伦理约束:何为侵害? |
(二)限度性层面的伦理约束:统一标准? |
三、俗民视域下的正当防卫 |
(一)大众观念与法律层面的分歧 |
(二)常见表现形式与逻辑特征的区别 |
第二节 域内法律体系中的正当防卫 |
一、我国法律体系中关于正当防卫的表述 |
二、对表述的类型化分析 |
(一)对违法阻却事由地位加以重申 |
(二)对现有制度体系的适度解释与修补 |
(三)对具体主体的正当防卫赋权 |
第三节 比较制度视域下的正当防卫 |
一、各国法律体系中的正当防卫条款 |
二、正当防卫规范在民法与刑法中的特征差异 |
(一)规范逻辑层面的区别 |
(二)界限的部门法化与违法性判断的统一 |
三、正当防卫的功能定位与国别性问题 |
第四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霍菲尔德理论中的正当防卫权利 |
一、要求权:正当防卫权利不可剥夺 |
二、自由权:正当防卫权利不可强制 |
三、法律权力:正当防卫权利不可排他 |
四、豁免权:正当防卫权利不可反击 |
第二节 正当防卫权利性质的进一步辨异 |
一、“惩罚”不是正当防卫的权利逻辑 |
二、“嫁祸”不是正当防卫的权利结构 |
三、“不安”不是正当防卫的权利依据 |
四、“遏制”是其合法来源与权利本质 |
第三节 正当防卫权利的定义 |
一、予以积极鼓励的正当防卫:制止权 |
二、优于公力救济的正当防卫:致损权 |
三、基于具体情境的正当防卫:误判权 |
四、消极行使权利的正当防卫:躲避权 |
第四节 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近似范畴的区分 |
一、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预防性防卫 |
二、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紧急避险 |
(一)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进攻性紧急避险 |
(二)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防御性紧急避险 |
三、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自助行为 |
四、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扭送行为 |
五、正当防卫权利行为与公权委托行为 |
第五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辩护形象 |
第一节 一个惩罚者与社会愤怒的宣泄 |
一、正当防卫非惩罚权本质的再重申 |
二、现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作为一种惩罚的防卫” |
第二节 一个促成他者“自杀”或“自伤”的人 |
一、侵害人视角的转向与利益阙如原理 |
二、侵害人视角之相对积极价值 |
第三节 一个背靠在墙上的退无可退者 |
一、归因于心理的正当性论证 |
二、归因于环境的正当性论证 |
三、“指鹿为马”——该进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
第四节 一个扞卫自己权利的人 |
一、原子主义进路之理论阐释 |
二、个人式论证之实践表征 |
第五节 一个扞卫社会利益关系的人 |
一、社会利益进路之理论阐释 |
二、歧义性的“社会利益”在实践中的表征 |
第六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证成新说 |
第一节 融贯论视域下的“个人保全”与“法的确证” |
一、二元论基本立场之简要澄清 |
二、二元论融贯内涵之初步概括 |
第二节 法益悬置为基础:可为性论证 |
一、义务违反为肇因 |
二、法益悬置为理由 |
第三节 公权不及为依据:应为性论证 |
一、及时制止的价值 |
二、毋需躲避的缘由 |
三、利他效果的机理 |
第四节 风险分担为补强:特殊情境的一般化处置 |
第七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质性要件 |
第一节 正当防卫构成要件概括方法 |
一、平行要件式 |
二、属性分类式 |
三、从正当化论证分歧看构成要件 |
第二节 对象要件:精准防卫目标 |
一、防卫对象的限定逻辑 |
二、防卫对象的开放语义 |
第三节 前提要件:防卫发动之原因 |
一、前提要件的基本内涵 |
二、假想防卫的概念澄清 |
三、不法侵害的范围论证 |
四、国家利益的可防卫性 |
五、紧迫概念的内涵辨析 |
第四节 时间要件:取决于防卫本质 |
一、标准的立场:现实侵害还是侵害预见? |
二、对准予防卫节点的讨论 |
三、对禁止防卫节点的讨论 |
第五节 主观要件:裁判齐一化的关键 |
一、主观要素的体系地位 |
二、偶然防卫非权利行为 |
三、防卫意思的语义范围 |
第八章 正当防卫权利的量性要件 |
第一节 正当防卫限度标准的基本立场 |
第二节 正当防卫限度标准的确定方法 |
一、适应还是需要:诸说逻辑之分歧 |
二、修正抑或颠覆:折中内涵之探明 |
三、模糊但却明确:确立标准之立场 |
第三节 防卫过当认定的诸学说 |
一、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之理解 |
二、司法实践对双因素理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关系再厘清 |
一、经由条文变迁看防卫过当类型之二分 |
二、范畴关系的梳理与一般防卫体系的重构 |
三、特别防卫有限性与独立性之再强调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9)“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概念阐释:“快餐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 |
(一)“快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
二、理论探求:“快餐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支撑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 |
(二)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
(三)传播学的需求与满足理论 |
三、背景考察:“快餐文化”兴起的力量探源 |
(一)社会转型期大众对“快餐文化”的需求 |
(二)市场经济运行对“快餐文化”的催化 |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快餐文化”的助推 |
四、机理探究:“快餐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在过程 |
(一)信息的初接收——文化选择 |
(二)内容的微感知——心理注意 |
(三)思想的深加工——价值理解 |
(四)影响的终形成——观念内化 |
第二章 “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 |
一、“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调查 |
(一)调查的设计思路 |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三)调查的结果 |
(1)大学生对“快餐文化”具有偏好性和普遍性 |
(2)“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双重性质的影响 |
二、“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一)缓解精神压力,丰富价值认知和情感体验渠道 |
(二)增强主体意识,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能力 |
(三)满足求知欲望,促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整合 |
三、“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一)由“求知”走向“无知”,模糊大学生价值认知 |
(二)由“娱乐”走向“愚乐”,消解大学生主流价值认同 |
(三)由“主体”走向“异体”,误导大学生价值追求 |
第三章 “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归因分析 |
一、剖析社会文化环境的乱象 |
(一)资本裹挟娱乐造成文化表征紊乱 |
(二)新媒体技术形塑“泛文化”景观 |
(三)耦合社会思潮衍生新变体 |
二、透视“快餐文化”的本质 |
(一)抓住受众需求的高强渗透 |
(二)追求商业利益的消费特性 |
(三)放逐文化内涵的娱乐狂欢 |
三、聚焦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不足 |
(一)对“快餐文化”的掌控和引导相对乏力 |
(二)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尚有欠缺 |
(三)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和利用仍需优化 |
四、扫描学生主体的心理 |
(一)大学生的求知心理 |
(二)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
(三)大学生的感性心理 |
第四章 “快餐文化”影响下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对策思考 |
一、国家:方向引领——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
(一)净化“快餐文化”市场,形成正能量的文化氛围 |
(二)培养意见领袖,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
二、社会:用心打磨——产出优质的文化作品 |
(一)方向把握,提升“快餐文化”的人文精神 |
(二)量身定做,打造优秀文化快餐 |
三、学校:积极应对——“快餐文化”下的理性审视 |
(一)主动出击,能动选择与正向引导相结合 |
(二)创新方法,挖掘多渠道合力作用 |
四、大学生:理性对待——利用“快餐文化”汲取营养 |
(一)增强审美能力,辨别“文化”优劣 |
(二)筛选利用,“快餐”之后品“正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问卷分析图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读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3]李心峰“元艺术学”研究[D]. 何嘉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道德教育的德性回归 ——以麦金太尔德性伦理学为视角[D]. 杨利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6]中国传统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评江畅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J]. 赵馥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7]正当防卫权利的法理研究[D]. 王垚. 吉林大学, 2020(01)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快餐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对策研究[D]. 李莹莹. 暨南大学, 2020(04)
- [10]茅原音乐美学学术贡献刍议[J]. 曹家慧.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