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药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鲁冰瑜[1](2020)在《三种大豆害虫绿色防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进行了不同生物杀虫剂和化学杀虫剂对三种大豆田害虫药效试验、化学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减量增效试验、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试验、不同施药方法对溴氰菊酯药效影响试验和物理防治方法黄色诱虫板防治大豆蚜试验,筛选出对几种大豆田害虫防效好的杀虫剂、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配方,明确了不同施药方法对溴氰菊酯防效的影响,明确了吡虫啉种衣剂、黄色诱虫板对大豆蚜防效。结果如下:(1)吡虫啉、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和球孢白僵菌可用于防治大豆蚜盆栽试验中,化学杀虫剂吡虫啉、溴氰菊酯,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球孢白僵菌可防治大豆蚜,印楝素和苦参碱防效较差。田间试验中,吡虫啉15000倍液、溴氰菊酯1500倍液、阿维菌素3000倍液能有效防治大豆蚜,药后8 d防效高于95%,极显着高于球孢白僵菌300倍液(89.54%),球孢白僵菌有一定防效,但杀虫作用较慢,建议在大豆蚜发生轻时使用。(2)哒螨灵、阿维菌素和印楝素可用于防治大豆上叶螨化学杀虫剂哒螨灵2500倍液、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3000倍液、印楝素1200倍液能有效防治叶螨,药后7 d防效均达90%以上,极显着高于苦参碱600倍液的防效(53.32%)。苦参碱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3)溴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印楝素可用于防治黏虫化学杀虫剂溴氰菊酯1500倍液、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1000倍液和印楝素300倍液能有效防治黏虫,药后7 d校正虫口减退率为100%,极显着高于苦参碱250倍液(45.30%)。苦参碱防效较差,不建议使用。(4)施倍丰和激健对吡虫啉和溴氰菊酯防治大豆蚜有增效作用防治大豆蚜时,吡虫啉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时可减量40%,大豆蚜发生较轻时可减量60%。吡虫啉减量20%、40%并与施倍丰混用处理与正常用量(15000倍液)处理防效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在仅药后1 d时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溴氰菊酯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防治大豆蚜可减量40%。溴氰菊酯减量20%、40%处理的防效与正常用量处理(1500倍液)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防效在调查中均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不建议使用。防治大豆蚜时,与激健2000倍液混用可使吡虫啉减量60%。吡虫啉减量20%、40%和减量60%处理防效均与吡虫啉正常用量(15000倍液)处理无显着差异。防治大豆蚜时,与激健2000倍液混用可使溴氰菊酯减量40%。溴氰菊酯减量20%、40%处理防效与正常用量处理(1500倍液)差异不显着,减量60%处理防效药后均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防效低,不宜使用。(5)施倍丰对哒螨灵防治叶螨有增效作用防治叶螨时,哒螨灵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可减量40%,叶螨发生较轻时可减量至60%。哒螨灵减量20%处理药后1 d、3 d防效显着高于正常用量处理(2500倍液),减量40%处理防效与正常用量处理防效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的防效在药后1 d、3 d极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但7 d时差异不显着,在叶螨发生轻时可使用。(6)施倍丰和激健对溴氰菊酯防治黏虫有增效作用防治黏虫时,溴氰菊酯与施倍丰3000倍液混用可减量40%,黏虫发生较轻时可减量至60%使用。溴氰菊酯减量20%、40%处理与正常用量(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无显着差异,减量60%处理的防效药后1 d、3 d极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7 d时上升至与正常用量处理差异不显着,可在黏虫发生轻时使用。防治黏虫时,溴氰菊酯与激健2000倍液混用可减量20%,黏虫发生较轻时可减量至60%。溴氰菊酯减量20%并与增效剂混用处理与正常用量(150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着。减量40%处理与正常用量处理的防效仅3 d时差异显着,减量60%处理施药后1 d、3 d时防效极显着低于正常用量处理,但药后7 d时均与正常用量处理无显着差异。(7)叶背施药方式能提高溴氰菊酯对大豆蚜防效施药后1d、3d、8d溴氰菊酯叶背用药处理(1500倍液)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7.65%、87.66%、98.32%,正常施药处理(1500倍液)分别为72.62%、85.52%、98.16%,在三次调查中二者间无显着差异,但叶背用药处理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均高于正常用药处理。(8)吡虫啉种衣剂能有效防治大豆蚜吡虫啉种衣剂能有效防治大豆蚜,2018年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的平均防效为44.01%,2019年为38.32%。种衣剂处理大豆蚜发生量在大豆全生育期均低于CK,在大豆蚜发生高峰期能显着降低虫口数,且通过观察发现种衣剂对大豆生长无不良影响。2018年8月22日时虫口数和防效均最高,CK虫口数为11293.33头/百株,种衣剂处理虫口数为4360.00头/百株,极显着低于CK,防效达61.39%。2019年8月3日,大豆蚜发生量最大,CK虫口数为6568.89头/百株,种衣剂处理为4281.11头/百株,与CK差异显着,防效为34.83%。(9)黄色黏虫板可在大豆蚜发生高峰期防治大豆蚜,后期应停止使用黄板在大豆蚜发生高峰期对大豆蚜有一定防效,大豆蚜发生后期时防效低,且会误杀天敌,田间使用时应在高峰期结束后(试验中为8月下旬后)停止使用。2018年8月17日至9月21日在田间使用黄板,结果表明,黄板处理大豆蚜发生量高于未使用黄板处理,虫口减退率低于未使用黄板处理。2019年7月2日至9月22日在田间使用黄板,大豆蚜发生高峰期(试验中为7月末至8月下旬)黄板处理大豆蚜发生量和增长速度低于未使用黄板处理,发生后期大豆蚜发生量较高,虫口减退率低于未使用黄板处理。2019年使用黄板对大豆无显着的增产效果。
陈军[2](2018)在《生物农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防治杨树食叶害虫,使用生物农药贝林克BT2000倍液、白僵菌1∶50(2.4亿孢子/克)雾剂、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等药剂定向喷雾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防治效果都在80%以上,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7.8%;3种生物农药防治食叶害虫幼虫的死亡高峰出现在第7 d。生产上采用灭幼脲Ⅲ号2000倍液防治,可实现无公害防治目标。
杨华[3](2017)在《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一类应用十分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可以在土壤中大量宿存,起到对害虫持续控制的作用。烟草是广东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烟草病虫害的发生却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以筛选出的对烟草田害虫有高毒力的绿僵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在烟草田间及温室土壤内的宿存动态研究,选择宿存能力较好的菌株与化学农药进行相容性测定,筛选出对绿僵菌生长没有影响的化学药剂与其混配,将其应用于田间试验,确定防效,为研究和提高绿僵菌制剂在烟田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防治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绿僵菌和白僵菌在广东不同烟区土壤中宿存动态研究对19株绿僵菌和1株白僵菌在温室土壤中萌发动态进行研究,释放孢子60d后萌发率出现首次显着下降,180d后出现了第二次小幅度下降。大部分已降至50%以下,只有Ma05、Ma09、Ma19、Ma22和Ma24菌株的萌发率高于50%。白僵菌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一年以后萌发率仅为15%。孢子最适保存温度为26°C,32°C以上不利于孢子萌发,4°C有利于孢子的保存。土壤含水量对绿僵菌宿存影响较大。5株绿僵菌和1株白僵菌CFU(单位质量土壤菌落数量)在土壤中都呈现出先快速下降,然后有一个小幅回升的过程,其中以Ma09宿存能力最强。关于空间动态研究表明,3cm土层的CFU下降迅速,150d以后未检测到绿僵菌孢子。10-15cm土层的CFU呈现出开始快速下降,中期有个小幅波动甚至回升的趋势。广东三个烟草种植区五华、南雄和乳源的土壤都适于金龟子绿僵菌Ma09的宿存,并且可以持续宿存长达一年之久。2.绿僵菌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力与绿僵菌杀虫毒力的相关性分析根据累计死亡率和时间建立了19株绿僵菌对二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回归方程。测定了第4d胞外蛋白酶活力产生水平,分别二龄斜纹夜蛾第4d的累计死亡率及LT50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和0.7318,与累计死亡率正相关;几丁质酶活力产生水平与累计死亡率和LT50相关系数为0.4747和0.3718,没有相关性。根据胞外蛋白酶活力结果筛选出金龟子绿僵菌Ma09作为高毒力菌株。3.绿僵菌与化学药剂的相容性研究测定了20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Ma09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学药剂对绿僵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部分低浓度杀虫剂会产生促进绿僵菌产孢。通过对生长抑制率、萌发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三个指标对比,从中筛选出来三种与之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杀虫剂分别是:溴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和苏云金杆菌,这三种药剂均可以应用于混配剂的研制中。4.绿僵菌防治烟草田害虫效果研究以100g/株剂量绿僵菌颗粒剂(每克颗粒剂含孢子5×106个)与底肥同时施用防治效果可以高达78.67%。以1g孢子粉加1L水浸泡150株烟苗的剂量进行浸渍法田间防效调查,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以每株烟淋入500mL孢子浓度为3.34×105个孢子/mL的孢悬液作为定根水淋入,防治效果可以达到64.58%。而以1.25×108个孢子/mL浓度对烟苗进行喷灌,其防治效果可为32.29%。通过对四种处理方法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穴施法和浸根法的防治效果最好,灌根法次之,而喷灌法的防治效果最差。以5种不同制剂对烟草田斜纹夜蛾和烟蚜进行防治效果评估,绿僵菌孢悬液对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低,不具备田间应用价值。处理15d后,水乳剂和油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为34.11%和36.06%,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18%和70.86%。可以用于烟蚜的防治使用,但是不建议用于防治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绿僵菌与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剂对烟蚜和斜纹夜蛾处理15d后的防效分别为91.91%和83.06%,防治效果略高于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可将其应用于烟草田地上害虫的防治。
洪承昊,陈京元,查玉平,蔡三山,王义勋[4](2016)在《景观生态学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的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林业大国,林业有害生物多且发生重,时刻危害着全国林业资源,在此形势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森林生态资源显得十分紧迫。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景观生态学在林业生产生活上的应用,以期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森林重大病虫灾害的发生和传播。
郭开发[5](2016)在《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了明确新疆防护林和经济林上腐烂病菌的种类,并了解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情况,以确定该菌能否在不同林木寄主上相互侵染和传播,同时采用分子检测技术确定腐烂病菌在新疆苹果园和香梨园的初次侵染来源。最终为新疆林木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从17种新疆常见的农田防护林和果树上采集林木腐烂病病样,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接种离体枝条试验测定各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与ITS、β-Tubulin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离体枝条接种法和ISSR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性分化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针对4种已报道的林木腐烂病菌的β-Tubulin基因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对苹果园与香梨园中林木腐烂病菌的存在状况进行快速检测。结果:1、从新疆17种林木寄主植物分离得到281个腐烂病菌株,分离菌株全为无性型。通过形态学特征、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序列将这些分离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Valsa mali(无性型:Cytospora mali)、Valsa sordida(无性型:Cytospora chrysosperma)、Valsa macolica(无性型:Cytospora schulzeri)、Leucostoma niveum(无性型:Cytospora nivea)和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无性型:Cytosporina pullmanensis)。其中Valsa mali、Valsa sordida两种腐烂病菌分别是危害新疆经济林和防护林的主要种。2、对新疆经济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进行研究,V.mali主要菌落颜色有三种:白色、乳白色和淡黄色,白色菌株的生长速率快于乳白色和淡黄色,淡黄色菌株的生长速率最慢,腐烂病菌V.mali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在2030℃。乳白色和淡黄色菌株的致病力强于白色菌株。在致病力分化测定中,新疆腐烂病菌V.mali主要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没有发现强致病力菌株。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3、通过对新疆不同地理区域苹果树腐烂病V.mali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达到了H>0.2,I>0.4,表明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各自然种群内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是腐烂病菌最主要的变异来源。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不同自然种群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成南疆和北疆2个大的类群,聚类分析发现同一地理区域种群的不同自然种群可分布于不同的聚类群中,说明V.mali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4、建立了一种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设计的4对种特异性引物分别可对4种腐烂病菌V.mali,V.sordida,L.niveum,V.malicola检测到144 bp、180 bp、240 bp和324 bp的条带,检测灵敏度可达到为10 pg/mL。5、对39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库尔勒香梨园样品进行检测,其的7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17.95%;对33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阿克苏苹果园样品进行检测,在其中的19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57.58%。而V.sordida,L.niveum,V.malicola在香梨园和苹果园均未检测到。检测结果表面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结论:引起新疆林木腐烂病的病原菌有5个种,其中V.mali是引起经济林腐烂病的主要种,V.sordida是危害新疆防护林的主要种。经济林主要种V.mali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无强致病力菌株,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且主要以种群内变异为主。建立了4种林木腐烂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
曾凡勇[6](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刘久东,刘更生,高玉龙,王春军,周厚高[7](2015)在《杨树舟蛾测报和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有效控制杨树舟蛾的危害,对杨树舟蛾的测报和防治研究进行了阐述,特别对国内杨树舟蛾防治所采用4种主要的方法,营林防治、物理防治、天敌防治和药剂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杨树舟蛾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展望。
刘林[8](2015)在《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北省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速,大量植物新品种的引进促使城市内原有的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使得原有的生态小环境发生变化,给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由于气候的变化、养护管理措施失当等,致使城市园林树木虫害频繁发生,但是对于河北省园林树木虫害的发生种类、发生程度,一些重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尚不明了,也就无法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本文首先对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种类及发生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其次对园林树木危害较严重的,会对园林树木造成毁灭性危害的害虫光肩星天牛从树种选择、城市选择、方位选择、小环境选择、配植植物数量选择及树木胸径区间选择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运用SPSS软件对寄主树木及光肩星天牛危害物理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种类2014年4月2014年10月,经过对河北省6个市26个公园、风景区或校园绿地的广泛调查,发现了河北省园林树木的主要害虫190种,隶属10目69科,并对其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进行了描述。在调查中发现乡土树种受害虫的危害最为严重,对其相关重要害虫提出了防治建议。2、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针对园林树木危害严重的害虫光肩星天牛进行详细调查,选择光肩星天牛的高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垂柳及悬铃木作为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的研究对象。得到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如下:(1)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对垂柳及悬铃木上危害程度的对比调查,研究光肩星天牛对树种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对垂柳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对悬铃木的危害。(2)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在河北省4个市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光肩星天牛对不同城市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在4个城市的危害有显着差异。(3)通过对不同方位上的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光肩星天牛对光照强度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在不同方位上的危害程度由强到弱为:西侧>东侧>北侧>南侧。(4)通过对光肩星天牛在道路不同位置上危害程度的对比调查及在马路与水边危害程度的对比调查,研究光肩星天牛对小环境的选择。结果:光肩星天牛更偏向于环境较复杂的路口,在水边的危害程度更严重。(5)将寄主树木的配植植物物种数目分为<5,510,≧10这3组,对光肩星天牛在这3组中的危害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光肩星天牛在510这个数目区间内危害程度最小。(6)将所调查的寄主树木胸径分为<20cm,20cm-40cm,≧40cm这3组,对光肩星天牛发生和树木胸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柳树与悬铃木均在20cm-40cm的胸径区间内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程度达到最大值。3、光肩星天牛的数量性状统计分析(1)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危害物理性状及寄主树木的胸径、树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各种危害物理性状与寄主树木的树龄有显着的相关性。(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危害物理性状及寄主树木的胸径、树高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光肩星天牛的幼虫数与其他数量性状线性关系不显着。(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采取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树木上的危害物理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树木的危害程度可以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本次调查研究充分利用了昆虫专家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则和方法,系统的对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进行了调查,并从多方面研究了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各性状间的关系,为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防治提供了较全面的理论依据。
何海洋,彭方仁,李小飞,曹凡,李永荣,勒栋梁[9](2015)在《薄壳山核桃果园虫害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对多种模式6年生薄壳山核桃果园的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果园虫害主要以蛀干害虫天牛和食叶害虫刺蛾为主,其中天牛虫害率高达61.95%,严重受害率为6.46%;薄壳山核桃园中混交林分虫害率高于纯林,且不同混交林分之间虫害程度差异明显,虫害率为57.49%81.40%。邻近杨树林果园的虫害最为严重,严重受害果树约占43.24%。对严重危害薄壳山核桃果园的2类害虫天牛和刺蛾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丛海江,范培林,孙新杰,王志杰[10](2013)在《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行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研究,结果表明: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效果非常显着,药后14 d虫口减退率达92.3%,且对林间害虫的天敌不造成影响。
二、生物药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药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大豆害虫绿色防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大豆害虫发生和防治方法 |
1.1.1 大豆害虫发生情况 |
1.1.2 大豆害虫防治措施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杀虫剂的特点和在大豆田的应用 |
1.2.2 有机硅增效剂和激健增效剂的应用 |
1.2.3 溴氰菊酯的特点及提高利用率的必要性 |
1.2.4 种衣剂防治大豆害虫的应用 |
1.2.5 黄色黏板防治大豆害虫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2 供试杀虫剂及增效剂 |
2.1.3 供试昆虫及作物品种 |
2.1.4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方法 |
2.2.1 化学杀虫剂减量增效及生物杀虫剂的筛选试验 |
2.2.2 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试验 |
2.2.3 物理防治方法黄色黏板防治大豆蚜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学杀虫剂减量增效及生物杀虫剂的筛选结果 |
3.1.1 防治大豆蚜的杀虫剂药效和减量增效试验结果 |
3.1.2 防治叶螨的杀虫剂药效和减量增效试验结果 |
3.1.3 防治黏虫的杀虫剂药效和减量增效试验结果 |
3.2 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的效果 |
3.2.1 2018年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 |
3.2.2 2019年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 |
3.3 黄色黏板防治大豆蚜效果 |
3.3.1 2018年黄板处理防治大豆蚜效果 |
3.3.2 2019年黄板处理防治大豆蚜效果 |
4 讨论 |
4.1 生物杀虫剂防治大豆害虫的效果 |
4.2 增效剂对化学杀虫剂防治大豆害虫的增效作用 |
4.3 溴氰菊酯叶背用药防治大豆蚜的增效作用 |
4.4 吡虫啉种衣剂防治大豆蚜效果 |
4.5 黄色黏板防治大豆蚜效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生物农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农药喷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幼虫死亡率 |
2.2 生物农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幼虫死亡速度 |
3 结论与讨论 |
(3)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绿僵菌的分类地位 |
1.2 应用绿僵菌防治农业害虫研究进展 |
1.3 应用绿僵菌防治烟田主要害虫的潜力 |
1.4 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动态研究 |
1.5 绿僵菌杀虫剂的剂型研究 |
1.6 绿僵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僵菌在广东不同烟区土壤中的宿存研究 |
1.宿存于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萌发率随时间变化动态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供试菌株 |
1.1.2 试验方法 |
1.1.3 数据处理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不同菌株孢子萌发率变化动态 |
1.2.2 不同保存温度下绿僵菌孢子萌发率变化动态 |
1.3 结论与讨论 |
2 绿僵菌孢子在温室土壤中种群变化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土壤概况 |
2.1.2 供试菌株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僵菌与白僵菌在土壤中的宿存动态比较 |
2.2.2 分离菌株CFU与宿存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3 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量的空间分布动态 |
2.3 结论与讨论 |
3 绿僵菌孢子在烟草田间土壤中的宿存变化动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供试菌株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温度对绿僵菌田间宿存的影响 |
3.2.2 土壤含水量对绿僵菌在大田土壤中宿存的影响 |
3.2.3 不同地区绿僵菌宿存衰退率的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大田土壤中绿僵菌分离株产孢率及对斜纹夜蛾毒力的变化动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产孢能力测定 |
4.1.2 毒力测定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田土壤中绿僵菌分离株产孢率变化动态 |
4.2.2 大田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对斜纹夜蛾的毒力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绿僵菌几丁质酶及胞外蛋白酶活力与杀虫毒力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试剂配制 |
1.1.3 供试昆虫 |
1.2 试验方法 |
1.2.1 供试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毒力测定 |
1.2.2 胞外蛋白酶的酶活力测定 |
1.2.3 几丁质酶的酶活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僵菌对二龄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 |
2.2 胞外蛋白酶活力与毒力相关性 |
2.2.1 酪氨酸标准曲线 |
2.2.2 胞外蛋白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
2.3 胞外蛋白酶与毒力相关性分析 |
2.4 几丁质酶酶活力与毒力相关性 |
2.4.1 还原糖NAG标准曲线 |
2.4.2 几丁质酶酶活力测定结果 |
2.4.3 几丁质酶与毒力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化学农药与绿僵菌相容性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剂材料 |
1.1.1 化学药剂配制 |
1.1.2 供试菌株 |
1.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1.4 含药孢悬液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生长率的影响 |
1.2.2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萌发率的影响 |
1.2.3 化学药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率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生长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
2.2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萌发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
2.3 化学药剂对与金龟子绿僵菌产孢抑制率的测定结果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绿僵菌防治烟草田害虫效果研究 |
1 绿僵菌颗粒剂对烟草田地下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地概况 |
1.1.2 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及孢子粉制备 |
1.1.3 试验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烟株被害率的调查结果 |
1.2.2 防治效果的调查结果 |
1.3 结论与讨论 |
2 绿僵菌悬浮剂对烟草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综合技术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金龟子绿僵菌悬浮剂的配制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喷洒悬浮剂对烟草植株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4 新型绿僵菌复合剂对烟草地上害虫防治效果的方法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药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
4.2.2 不同药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3 论文创新点 |
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4)景观生态学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保护现状 |
1.1 重要森林病虫情况 |
1.2 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
2 景观生态学与森林保护 |
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范畴 |
2.2 有害生物和景观生态学 |
2.3 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思考 |
3.1 人为活动与森林保护 |
3.2 急需解决的问题 |
4 展望 |
(5)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林木主要病虫害及其影响 |
1.1.1 新疆林业发展现状 |
1.1.2 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影响 |
1.1.3 林木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
1.1.4 林果腐烂病发生规律 |
1.1.5 林木腐烂病的防治 |
1.2 林木腐烂病菌分类 |
1.2.1 形态学分类 |
1.2.2 分子生物学分类 |
1.3 腐烂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
1.4 腐烂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1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和技术 |
1.5 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新疆不同林木寄主种类及分离病菌数量统计 |
2.2.2 防护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 |
2.2.3 经济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
2.2.4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2.5 腐烂病菌不同种形态学特征 |
2.2.6 代表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力分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来源V.mali培养性状观察 |
3.2.2 最适pH测定 |
3.2.3 最适温度测定 |
3.2.4 不同寄主来源V.mali在苹果、香梨致病性测定 |
3.2.5 同一寄主来源腐烂病菌V.mali在不同林木寄主上致病性测定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四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2.1 试验菌株菌丝体获得 |
4.1.2.2 DNA提取 |
4.1.2.3 试验引物 |
4.1.2.4 ISSR-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4.1.2.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结果与结论 |
4.2.1 不同来源苹果树腐烂病V.maliISSRPCR结果 |
4.2.2 V.mali的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 |
4.2.3 V.mali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
4.2.4 苹果腐烂病V.mali的聚类分析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五章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
5.1.3 特异性引物设计 |
5.1.4 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
5.1.5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5.2.2 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
5.2.3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六章 新疆苹果园及香梨园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林果植物材料和土壤样品DNA提取 |
6.2.2 库尔勒香梨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
6.2.3 阿克苏苹果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
6.3 讨论与结论 |
6.3.1 讨论 |
6.3.2 结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结论 |
7.1.1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
7.1.2 新疆林果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研究 |
7.1.3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化 |
7.1.4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建立 |
7.1.5 新疆林木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
7.2 特色和创新 |
7.2.1 研究特色 |
7.2.2 研究创新 |
7.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1 新疆林果腐烂病的危害症状 |
附图2 腐烂病菌V.mali致病性分化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7)杨树舟蛾测报和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舟蛾监测预报 |
1.1 种类和生活史观测 |
1.2 气象条件与发生规律观测 |
2 杨树舟蛾的防治研究 |
2.1 营林防治研究 |
2.2 天敌防治研究 |
2.3 物理防治研究 |
2.4 药剂防治研究 |
3 结论与展望 |
(8)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园林树木害虫概述 |
1.1.1 园林树木害虫发生特点及原因 |
1.1.2 园林树木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 |
1.1.3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进展 |
1.1.4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方法研究进展 |
1.2 光肩星天牛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区 |
1.2.2 光肩星天牛的寄生树种 |
1.2.3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及习性 |
1.2.4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方法 |
1.2.5 林木对天牛抗性与机制的研究 |
1.2.6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地自然条件 |
2.2 调查公园基本情况 |
2.3 调查方法 |
2.3.1 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发生情况调查 |
2.3.2 光肩星天牛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发生情况 |
3.1.1 河北省部分城市园林树木害虫名录及种类分布情况 |
3.1.2 河北省部分城市园林树木害虫危害情况 |
3.2 光肩星天牛发生情况 |
3.2.1 光肩星天牛对于不同树种的危害情况 |
3.2.2 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城市的危害情况 |
3.2.3 光肩星天牛与方位的关系 |
3.2.4 光肩星天牛与周围小环境的关系 |
3.2.5 光肩星天牛与配植植物数量的关系 |
3.2.6 光肩星天牛与胸径区间的关系 |
3.2.7 几个重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8 几个重要数量性状间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2.9 光肩星天牛危害物理性状因子分析及光肩星天牛危害的综合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薄壳山核桃果园虫害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调查果园概况 |
1. 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薄壳山核桃果园虫害统计 |
2. 2 薄壳山核桃果园不同林分虫害比较分析 |
2. 3 薄壳山核桃果园天牛虫害分析 |
2. 4 薄壳山核桃果园刺蛾虫害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10)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四、生物药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大豆害虫绿色防控的研究[D]. 鲁冰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2]生物农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J]. 陈军.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4)
- [3]绿僵菌在烟草田土壤中的宿存及对烟草害虫防治研究[D]. 杨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景观生态学在林业有害生物控制的研究应用[J]. 洪承昊,陈京元,查玉平,蔡三山,王义勋. 湖北林业科技, 2016(04)
- [5]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D]. 郭开发. 石河子大学, 2016(12)
- [6]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7]杨树舟蛾测报和防治研究进展[J]. 刘久东,刘更生,高玉龙,王春军,周厚高.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12)
- [8]河北省园林树木害虫调查研究[D]. 刘林.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9]薄壳山核桃果园虫害调查分析[J]. 何海洋,彭方仁,李小飞,曹凡,李永荣,勒栋梁. 江苏林业科技, 2015(02)
- [10]5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研究[J]. 丛海江,范培林,孙新杰,王志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