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尽快开发驼峰尾部调车一体化的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姬文杰[1](2021)在《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铁路安全是国家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重要领域,必须把运输安全放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加强铁路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超前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守铁路安全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为破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课题,国铁集团于2019年制定了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手册,并在2021年工作会议中提出将双重预防机制贯通到安全管理制度设计和运输生产组织全过程,推进铁路运输安全关口前移、源头治理、超前防范。铁路区段站作为运输生产的基本单元,承担着繁重的运输生产任务和安全压力,如何运用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走深、走实,是铁路区段站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铁路区段站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提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解析和应用。首先,运用鱼刺图构建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辨识方法,从设备设施、作业流程、人员岗位、环境氛围4个层面,全过程辨识研判安全风险;运用风险矩阵法,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2个维度,选定6个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半定量赋值确定风险等级;运用“4T”风险控制方法和IRCC风险控制层次理论,提出了基于“人防、物防、技防”的综合管控办法,强化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其次,在调研分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优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强化安全隐患闭环管理。选择乌海站驼峰调车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调车作业原进路处所3个作业场景,解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和具体流程,并针对性提出突出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为乌海站提供安全决策和安全投入依据。最后,为强化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从实操性的角度出发,提出制度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在乌海站应用,持续检验各项制度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黄霖坤[2](2020)在《株洲北车站能力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株洲北编组站是全路12个主要路网性编组站之一,江南第一大编组站。车站位于京广线及沪昆线两大铁路繁忙干线的交汇点,担负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车流及区域内小运转车流的解编作业,是沟通华东、华南、西南和北方的交通枢纽。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在湖南、江西、重庆、广州、广西等省车流组织调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郑州北站合称“南株北郑”。2016年前后,株洲北编组站出现了持续一段时间的站堵现象,根据站堵期间车流统计来看,持续性的车流密集到达是造成站堵的主要原因。同时车流严重的不均衡,也浪费了车站技术设备的利用率。一方面在密集到达时段,车站技术设备满负荷运转,仍然无法满足路网车流的到达;另一方面在空闲期间,车站技术设备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大大浪费了车站能力。论文通过现场调研写实、查阅技术资料等方式,收集一段时间内车站各方向车流组成及到发时间情况,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办法,对各方向的空重车流比、有调比、到发密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出车流到发分布特征。围绕车站能力瓶颈,提出一套合理的车流疏密情况判定标准,求出车流密集时段、正常时段、稀疏时段三种情况下的时长总和,并依次分别计算出各场的通过能力,分析出到达场、出发场、编组场场线设备运用情况,及各场线在车流不同均衡程度下设备能力适应性。最后,论文基于车站不均衡到发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通过能力,综合考虑点、线协调问题,分别从车流组织调整、优化车站组织管理、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设备综合整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高场线能力和车流作业效率的运输组织优化措施。
瓮培博[3](2020)在《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网络上的车流集散中心,到达编组站的车流在编组站完成一系列的解编作业后形成新的出发列车并发出。在编组站实际生产过程中,车站作业是在车站作业计划的指导下完成的。其中,阶段计划详细规定了一个阶段内(一般为3-4h)车站作业的到发线运用计划、调机运用计划和车流分配计划;而调机运用计划和车流分配计划是编组站动态配流研究的内容。因此,制定合理高效的阶段计划对于协调车站人员作业和设备利用,加快车辆中转具有关键作用。为完成具体的调车作业任务,需在阶段计划的框架约束下制定调车作业计划对调车作业进行指导。分类线运用方案作为调车作业计划的核心内容,在计划编制及执行过程中与动态配流方案(调机运用计划和车流分配计划)紧密联系,分类线能力不足可能直接导致阶段计划无法兑现。因此在编组站动态配流过程中考虑分类线运用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编组站动态配流和分类线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从车站作业决策过程和实际作业流程两方面进行车站作业组织分析,并针对影响研究问题的分类线运用策略及动态配流和分类线运用的关系详细分析阐述。(2)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模型构建。在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以最大化计划阶段内车站出发车辆总数为目标,考虑列车解编顺序和开始时间、车流接续与车流分配关系、分类线运用等约束条件,建立了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研究问题为NP-Hard问题。(3)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模型求解算法设计。为满足车站计划编制对时效性的要求,参考计划编制决策过程设计了“解编方案-车流分配-分类线运用-反馈调整”的近似最优求解算法,针对列车解编子问题采用启发式规则提高求解效率。随后分别采用CPLEX求解和C#编程实现设计算法求解,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比了两种求解方式的求解效率和求解质量。(4)案例分析。以丰台西站上行解编系统为案例,输入车站实际作业数据进行模型和算法求解,得到作业方案求解结果,并对所得方案进行分析探讨。
张磐[4](2020)在《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铁路网络布局的日益完善和运输企业改革持续深入,铁路运输组织朝市场化方向不断迈进,在“蓝天保卫战”、运输结构调整政策推动下,更多人认可了铁路高效运输对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铁路枢纽是连接各条铁路干线与错综复杂的各支线间的纽带,在路网上处于主导、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体的运输效率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评价侯马北编组站二级四场系统能力协调优化问题,提出协调优化措施。本文首先对国内和国外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针对二级四场编组站各车场车流交换更为复杂的特殊性,提出传统的协调度模型并不适用于所研究的编组站,以不均衡车流影响作为基础,对各车场能力运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调研写实对侯马北站到达列车规律进行分布拟合验证,确定其服从爱尔兰分布。在车流的规律性到达基础上以3h时段划分对影响因素进行整合,构建了以影响因素为指标的系统能力协调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继而得到各子系统及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程度,并与实际作业对比验证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本文针对编发子系统作为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的瓶颈环节,从内部提高车场能力运用的扩改建,到外部车流机车的衔接、合署办公等优化对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侯马北站的编发子系统协调度不高的限制环节,间接提升了整个车站系统能力的总体协调度,可为全路同类型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提供参考。
张陵兵[5](2020)在《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组站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生产单位和铁路枢纽的核,担负着铁路网上大量货物列车到发、解体、编组和部分装卸作业任务,是保证路网畅通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所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乔司编组站作为浙江省最大、最现代化的编组站,多年来虽然站内设备不断更新,但设备系统更新缓慢,点线能力不匹配,造成车流堵塞,解编效率下降,无法匹配集团公司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对车站站场进行扩能改造外,最重要的是给车站进行系统综合自动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车站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车站解编效率。引进调度集中系统(CTC),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的编辑和下达、调度命令的管理、调车作业的管理、车站信息的汇集和监控等功能。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和SAM的比选工作。首先分析现有设备和作业性质的差异性,得出乔司编组站自动化改造选用SAM系统的优势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对SAM系统的细化研究,得出其设备相比原有技术的先进性。在CTC中心子系统的分析工作中,首先对车站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系统架构和功能需求分析,通过分模块设计进行功能实现,模块分为界面显示模块、模式转换模块、列车作业模块、调车作业模块、数据库模块五大模块来实现乔司编组站计划编制、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功能,从而实现综合自动化改造。针对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后的部分功能测试和带来的系统维护,系统过渡方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吴鹏[6](2018)在《编组站工作过程数码控制动态物理模拟系统 ——驼峰子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以铁路编组站运输生产过程为背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及进行科研活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为着力点,以加强学生的操作培训,提高铁路专业技能为基础。通过以编组站的工作过程、岗位设置以及各人机交互界面形式为思路,构建了编组站工作过程数码控制动态物理模拟系统,通过对其实现方式进行了相关的设计研究。本文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对编组站工作过程数码控制动态物理模拟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以实现硬件设备、通信控制子系统、业务控制子系统的构建、集成和整合,从而满足铁路运输专业的培训和教学。论文首先对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将系统划分为动态物理模拟平台、通信控制子系统和业务控制子系统。对动态物理模拟平台中的车辆、道岔和信号机模型进行了研究设计,通过对系统定位设备的分析,确定本系统采用红外线无线感应技术进行定位,并构建了驼峰子系统感应网;通信控制子系统中,为保障整个系统的通信可靠性与安全性,对系统相关通信设备的参数及通信规则进行确定;业务控制子系统中,对系统数据结构进行构建与设计,分为基础数据、控制数据和业务数据,按照系统数据的状态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详细定义设计,通过系统数据对驼峰子系统的推送作业和溜放作业控制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其次,以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驼峰子系统进路进行研究,建立进路搜索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Dijkstra和深度优先搜索的逆向进路搜索算法,以实现驼峰子系统进路的建立;以驼峰推送及溜放为背景,为实现系统中车列的解体,建立驼峰溜放车组间隔控制模型,以实现溜放车组的安全溜放。最后,通过编程构建系统软件结构,建立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实现了驼峰子系统中调车进路的人工排列、溜放进路的自动建立、以及推送作业和溜放作业等工作过程的模拟。
黄勇,汤玉萍[7](2017)在《CIPS与SAM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与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新丰镇SAM和武汉北CIPS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研,分析了SAM和CIPS两套系统的系统构成,对两套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对比和必选,为南昌铁路局局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郭昶[8](2017)在《适应货运改革的铁路编组站设备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陆续建成通车,铁路货运能力得到了释放,为铁路部门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运输组织创造了条件。自2012年9月20日起,铁路部门开展了 "实货制"运输组织方式,依托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简化了货主办理托运的手续,节约了运输时间,同时也提高了铁路部门自身的工作效率,使铁路的物流服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编组站作为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其对货运改革的适应性决定了货物运输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分类及分布,分析了目前全国编组站的运输组织和设备配置现状,阐述了在货运组织改革的趋势下,编组站通过能力、改编能力在运量下滑情况下基本适应货物运输需求。接着,从货物运输改革的内容、对货流的影响和对车流的影响三方面入手,分析了货物运输改革的特点,总结货物运输改革后铁路推出的新运输产品,介绍快运货物列车及其时效性要求。通过定性分析快货列车在编组站内的运输组织需求,得知快货车组由于有18小时时限,其在到达、解体和编组作业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先权。因此,编组站需改变以往以大组车流为核心的组织方式,改为以快货车组为核心进行运输组织。定量计算了编组站到发线、调车机车、驼峰和调车线等设备因货运改革而产生的额外作业所导致的空费能力。以到发线为研究对象,提出快货车组到达组合的概念,给出四种列车到达组合。基于排队论的思想,结合最小间隔法计算四种组合的最小列车到达间隔,求出到达场的平均列车最小达到间隔,得到了到发线通过能力,进一步算得到发线因为货改而产生的空费。最后以成都北编组站作为实例,分析其适应货改的编组站设备运用情况。
佟达[9](2016)在《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内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驼峰调车场速度自动控制的发展现状,依据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构建了由减速器、减速顶、停车器等影响车辆溜行速度及能量转换的计算模型,建立了钩车溜放过程中,发生碰撞时的能量转移方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驼峰调车场内溜行车辆的运动仿真模型,将全部溜放过程分解为以一定步长的分步溜放,使计算机能够通过使用该算法进行仿真。使用驼峰调车场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软件对单辆重空车、多辆重空车组成的钩车进行溜放仿真;对单辆车之间的连挂碰撞、单钩大组车之间的连挂碰撞进行了仿真;对不同线路条件下、不同阻力条件下的多列车进行了溜放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线路布置形式下、不同调速设备布置形式下、不同外部环境下的驼峰调车场的适应性,为驼峰调车场的设计及调速设备的选择布置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彭桢[10](2017)在《“CIPS”环境下成都北编组站能力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为止,经过铁路部门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铁路已实施六次大提速。随着高速铁路的路网规模逐步扩大和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铁路运输组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此外,编组站自动化系统CIPS和SAM在编组站的投入使用不仅影响着编组站的各个作业环节,也对车站内部和车站与所衔接区间的能力协调提出新要求,因此结合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分析,研究编组站能力协调相关问题,无论是对整个枢纽客货作业的合理分工,还是对整个铁路网车流的运输通畅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和能力协调的研究现状,并从站场布局、工作组织方法、车流结构、不均衡运输几方面对成都北编组站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文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基于CIPS系统在成都北编组站的投入使用,通过分析成都北编组站的主要作业流程和工作组织方法,进一步研究成都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水平,并对CIPS系统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分析其关键问题所在,提出成都北编组站作业组织方法的改进建议。应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相关理论,构建编组站排队服务系统模型,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统计分析成都北编组站的随机抽样数据,以假设成都北编组站列车到达数量分布和列车到达时间间隔分布,并用皮尔逊X2检验法进行相应的拟合,以检验其适用性。针对编组站排队服务系统,采用协调度理论,分别对成都北编组站上下行各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并从中找出制约成都北编组站能力协调的薄弱环节。针对成都北编组站能力协调研究成果提出相关加强措施。
二、尽快开发驼峰尾部调车一体化的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尽快开发驼峰尾部调车一体化的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2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与理论方法 |
2.1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 |
2.1.1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 |
2.1.2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现状 |
2.1.3 乌海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特点 |
2.2 双重预防的理论与方法 |
2.2.1 事故预防理论 |
2.2.2 双重预防理论 |
2.2.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 |
2.2.4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 |
2.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研究 |
3.1 构建“点—线—面—体”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
3.2 铁路区段站行车安全风险辨识 |
3.2.1 设备设施的不安全因素 |
3.2.2 作业流程的不安全因素 |
3.2.3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
3.2.4 环境氛围的不安全因素 |
3.3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
3.3.1 风险矩阵法参数调整 |
3.3.2 风险分级应用分析 |
3.4 基于“人防、物防、技防”综合管控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乌海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 |
4.1 驼峰调车场作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1.1 乌海站驼峰调车场基本情况调研 |
4.1.2 驼峰调车场勾车溜放试验及安全隐患分析排查 |
4.1.3 驼峰调车场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2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2.1 乌海站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专题调研 |
4.2.2 不同情形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作业分析及安全隐患排查 |
4.2.3 轨道分路不良区段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3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
4.3.1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写实分析 |
4.3.2 不同情形下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分析及安全隐患排查 |
4.3.3 调车作业原进路返回安全隐患分级及治理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制度体系设计 |
5.1 安全责任体系 |
5.2 管理制度体系 |
5.3 投入保障体系 |
5.4 激励约束体系 |
5.5 培训教育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株洲北车站能力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株洲北站概述 |
2.1 株洲枢纽概况 |
2.1.1 株洲北站概况 |
2.1.2 株洲北站作业组织情况 |
2.2 株洲北站车流情况分析 |
2.2.1 各方向车流到发情况统计 |
2.2.2 各方向车流到达规律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株洲北站通过能力计算与分析 |
3.1 车流疏密情况的判定 |
3.2 不均衡车流下驼峰解体能力 |
3.2.1 上下行驼峰各项作业查定时间及能力计算公式 |
3.2.2 不均衡车流下上下行驼峰能力的计算 |
3.3 不均衡车流下编尾编组能力 |
3.3.1 上下行编尾作业时间及计算公式 |
3.3.2 不均衡车流下编尾能力的计算 |
3.4 不均衡车流下到达场能力 |
3.4.1 上下行到达场能力计算公式 |
3.4.2 上下行到达场作业参数及计算 |
3.5 出发场通过能力 |
3.5.1 上下行出发场能力计算公式 |
3.5.2 上下行出发场作业参数及能力计算 |
3.6 不均衡车流下车站能力分析 |
3.6.1 车站能力与实际车流对比分析 |
3.6.2 车站能力变化情况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株洲北站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
4.1 前期取得的成果 |
4.1.1 作业方式方面 |
4.1.2 技术作业优化 |
4.2 仍然存在的问题 |
4.2.1 技术作业方面 |
4.2.2 设备性能方面 |
4.2.3 运输组织方面 |
4.3 改进优化措施 |
4.3.1 车流组织优化 |
4.3.2 组织管理优化 |
4.3.3 新型设备优化 |
4.3.4 设备整治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及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编组站动态配流和分类线运用基本原理 |
2.1 编组站运输生产活动及技术作业过程 |
2.1.1 编组站运输作业内容 |
2.1.2 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 |
2.2 编组站作业计划内容及编制原理 |
2.2.1 编组站作业计划内容 |
2.2.2 编组站作业计划编制机制 |
2.3 调车场分类线运用策略分析 |
2.3.1 调车场分类线运用策略概述 |
2.3.2 调车场分类线运用策略的适用情形 |
2.4 动态配流与分类线运用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模型 |
3.1 问题描述及研究思路 |
3.2 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模型构建 |
3.2.1 模型描述 |
3.2.2 模型假设 |
3.2.3 符号定义 |
3.2.4 模型建立 |
3.3 模型特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4.1 研究问题求解思路 |
4.2 列车解编方案编制和调整的启发式规则 |
4.2.1 最早缴期规则介绍 |
4.2.2 解编作业开始时刻确定规则 |
4.2.3 基于EDD的解编方案编制算法描述 |
4.2.4 列车解编方案调整规则 |
4.3 算法整体结构 |
4.4 算例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算例计算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丰台西编组站概况 |
5.2 基础数据汇总 |
5.3 作业方案编制与分析 |
5.3.1 作业方案编制 |
5.3.2 作业方案编制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到达列车详细信息 |
附录 B 案例分析分类线运用方案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编组站相关知识概述 |
2.1 编组站概况 |
2.1.1 编组站简介 |
2.1.2 编组站设备 |
2.2 不均衡运输的影响 |
2.2.1 车流分类 |
2.2.2 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的影响 |
2.3 影响编组站能力的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侯马北编组站车流规律分析 |
3.1 侯马北编组站简介 |
3.1.1 侯马北编组站概况 |
3.1.2 车站作业组织 |
3.2 车流情况分析 |
3.2.1 车流到达数据分组与整理 |
3.2.2 车流到达数据特征计算 |
3.2.3 列车到达规律分布假设 |
3.2.4 分布拟合检验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度评价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2 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
4.3 耦合协调度模型下的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评价 |
4.3.1 耦合协调度模型简介 |
4.3.2 协调度结果验证 |
4.3.3 协调度结果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侯马北编组站系统协调优化 |
5.1 到解子系统协调优化 |
5.2 解编子系统协调优化 |
5.3 编发子系统协调优化 |
5.4 编组站系统环境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乔司编组站概况 |
1.1.2 乔司编组站的自动化改造 |
1.1.3 CTC车站子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一代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
2.1 综合自动化技术 |
2.1.1 自动化、综合自动化 |
2.1.2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概述 |
2.2 SAM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2.1 设计思路 |
2.2.2 SAM系统在新丰镇编组站的应用 |
2.3 CIPS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2.3.1 设计思路 |
2.3.2 CIPS在成都北编组站的应用 |
2.4 综合自动化系统比选 |
2.4.1 系统的适用性 |
2.4.2 数据接口的兼容性 |
2.4.3 系统整体安全风险 |
2.4.4 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2.4.5 使用模式 |
2.4.6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再开发性 |
2.4.7 维护管理 |
第三章 基于SAM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
3.1 系统实现目标 |
3.2 系统主要结构 |
3.3 系统功能应用 |
3.4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总体构成 |
3.5 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1 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 |
3.5.2 集中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
3.5.3 过程控制系统 |
3.6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网络安全方案 |
3.6.1 控制信息网 |
3.6.2 综合信息网 |
3.6.3 网络互联 |
3.6.4 网络安全 |
3.7 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
3.7.1 与TMIS的接口 |
3.7.2 与CTC接口 |
第四章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CTC车站子系统功能分析 |
4.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4.2.1 模式转换模块 |
4.2.2 列车作业模块 |
4.2.3 调车作业模块 |
4.2.4 数据库模块 |
4.3 CTC车站子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
4.3.1 列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4.3.2 静态进路搜索算法设计 |
4.3.3 调车作业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五章 乔司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测试与应用 |
5.1 综合自动化子系统功能测试 |
5.1.1 测试平台 |
5.1.2 测试方法 |
5.1.3 作业流程管理与控制 |
5.2 综合自动化岗位设置及功能 |
5.2.1 乔司编组站SAM系统岗位设置 |
5.2.2 岗位职能 |
5.3 调度指挥 |
5.4 列车编组与始发 |
5.5 乔司编组站改造工程方案 |
5.6 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方案 |
5.7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过渡方案 |
5.8 驼峰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方案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编组站工作过程数码控制动态物理模拟系统 ——驼峰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仿真的研究 |
1.2.2 物理仿真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设备构建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1.1 动态物理模拟平台 |
2.1.2 通信控制子系统 |
2.1.3 业务控制子系统 |
2.2 系统硬件设备构建 |
2.2.1 车辆模型构建 |
2.2.2 道岔模型构建 |
2.2.3 信号机模型构建 |
2.3 系统通信设备构建 |
2.3.1 车辆位置问询发码器 |
2.3.2 车辆运动控制发码器 |
2.3.3 道岔控制发码器 |
2.3.4 信号机控制发码器 |
2.4 系统定位设备构建 |
2.4.1 系统定位技术研究 |
2.4.2 驼峰子系统红外定位构建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和控制子系统设计 |
3.1 数据库技术概述 |
3.2 系统基础数据结构设计 |
3.2.1 线路数据结构 |
3.2.2 道岔数据结构 |
3.2.3 信号机数据结构 |
3.2.4 红外线数据结构 |
3.2.5 机车车辆数据结构 |
3.3 系统控制数据结构设计 |
3.3.1 控制发码数据结构 |
3.3.2 机车车辆问询数据结构 |
3.4 驼峰控制子系统设计 |
3.4.1 业务数据结构 |
3.4.2 推送作业控制 |
3.4.3 溜放作业控制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驼峰子系统主要模型及算法设计 |
4.1 进路搜索算法设计 |
4.1.1 进路搜索模型建立 |
4.1.2 进路算法设计 |
4.1.3 进路的确定 |
4.2 溜放车组间隔控制模型研究 |
4.2.1 驼峰溜放控制介绍 |
4.2.2 溜放车组间隔控制模型建立 |
4.3 本章小节 |
第5章 驼峰子系统工作过程物理模拟的实现 |
5.1 硬件系统的测试 |
5.1.1 车辆控制测试 |
5.1.2 道岔信号机控制测试 |
5.2 驼峰子系统软件系统测试 |
5.2.1 系统界面显示 |
5.2.2 推送作业的测试 |
5.2.3 溜放作业的测试 |
5.3 本章小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CIPS与SAM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CIPS与SAM系统功能对比 |
1.1 计划处理 |
1.2 执行控制 |
1.3 调机系统 |
2 CIPS与SAM系统的运用 |
2.1 运营基本情况 |
2.2 运营人员配置情况 |
2.3 生产效率 |
3 CIPS与SAM系统的比选 |
3.1 系统的技术性 |
3.2 系统的适用性 |
3.3 系统的兼容性 |
3.4 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3.5 系统的经济性 |
3.6 系统的实施 |
4 结束语 |
(8)适应货运改革的铁路编组站设备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编组站概况及货运组织改革 |
2.1 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分布与能力运用 |
2.1.1 编组站分布情况 |
2.1.2 编组站作业能力概况 |
2.2 我国铁路编组站既有设备的运用现状 |
2.2.1 我国铁路编组站的发展历程 |
2.2.2 既有编组站设备运用现状 |
2.2.3 我国铁路编组站的未来发展趋势 |
2.3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2.3.1 货运组织改革的目的 |
2.3.2 货运组织改革的内容 |
2.4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对货流及车流结构影响 |
2.4.1 货运组织对货流的影响 |
2.4.2 货运组织对车流的影响 |
2.5 顺应货运组织改革的运输产品 |
2.5.1 新产品的推出——快运货物列车 |
2.5.2 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其他现有货运产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编组站设备配置对货运组织改革的适应性分析 |
3.1 到发线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1.1 到发线数量的确定 |
3.1.2 到发线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2 驼峰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2.1 驼峰解体能力的计算 |
3.2.2 驼峰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3 调车机车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3.1 调车机车数量的确定 |
3.3.2 调车机车对货改的适应性 |
3.4 调车场线路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4.1 调车场线路数量的确定 |
3.4.2 调车场线路对货改的适应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快货列车到达组合规律与到发线空费系数 |
4.1 快货车组的到达组合方式 |
4.1.1 快货列车与快货车组 |
4.1.2 快货车组到达组合方式 |
4.2 到发线通过能力的直接计算法与空费系数 |
4.3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法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 |
4.3.1 到达列车组的确定 |
4.3.2 平均最小列车间隔的计算 |
4.4 不同到达列车组合下到发线的空费系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成都北编组站概况 |
5.2 适应铁路货运改革的编组站设备及能力配置需求分析 |
5.2.1 编组站主要生产指标 |
5.2.2 适应货改的设备需求分析 |
5.3 成都北编组站到达场空费系数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内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驼峰调车场设备及溜行速度研究现状 |
1.3.1 世界铁路调车调速技术发展概况 |
1.3.2 我国驼峰调车场溜放速度自动化控制技术 |
1.3.3 点连式调速系统的研究成果 |
1.3.4 关于车辆溜放阻力的研究概况 |
1.3.5 钩车缓冲器、减速器、减速顶研究概况 |
1.3.6 既有研究总结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核心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我国铁路驼峰调车场调速系统及技术设备概况 |
2.1 驼峰调车场主要类型及技术设备 |
2.2 驼峰调车场调速系统及调速设备 |
2.3 驼峰调车场尾部停车与防溜设备 |
3 调车场溜放过程模型的建立 |
3.1 调车场车辆溜放过程力学分析 |
3.2 车辆溜放所受阻力分析 |
3.2.1 车辆溜放的基本阻力分析 |
3.2.2 车辆溜放中风阻力分析 |
3.2.3 车辆溜放过程中制动力分析 |
3.2.4 车辆溜放碰撞过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调车场车辆运动模型 |
4.1 溜行车辆在无制动位区域运动分析 |
4.2 溜行车辆在布置有减速器和铁鞋区域的运动分析 |
4.3 溜行车辆在减速顶区域运动分析 |
4.4 溜行车辆在减速顶区域发生碰撞的能量转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调车线内钩车溜行过程计算机模拟 |
5.1 仿真软件编制 |
5.1.1 软件开发环境 |
5.1.2 系统设计 |
5.1.3 仿真过程 |
5.2 计算机模拟参数设计和条件控制 |
5.2.1 调车线参数 |
5.2.2 溜放车辆信息 |
5.2.3 调速设备信息 |
5.3 模拟溜放 |
5.3.1 单钩溜放仿真 |
5.3.2 多列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溜放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10)“CIPS”环境下成都北编组站能力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编组站自动化技术 |
1.2.2 编组站能力协调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成都北编组站基本情况分析 |
2.1 成都北编组站简介 |
2.1.1 成都北站场布局概况 |
2.1.2 成都北CIPS系统概况 |
2.2 成都北编组站车流结构 |
2.2.1 有调车流分析 |
2.2.2 折角车流分析 |
2.3 不均衡运输分析 |
2.3.1 编组站车流不均衡的原因 |
2.3.2 成都北车流不均衡程度分析 |
2.3.3 车流不均衡对编组站能力的影响 |
第3章 CIPS环境下成都北工作组织分析 |
3.1 成都北CIPS系统结构 |
3.1.1 CIPS系统的逻辑构成 |
3.1.2 CIPS系统的物理构成 |
3.1.3 CIPS系统的功能构成 |
3.2 CIPS环境下成都北工作组织 |
3.2.1 主要作业流程 |
3.2.2 生产流程再造 |
3.2.3 信息化运用 |
3.3 成都北工作组织方法改进 |
第4章 成都北编组站列车到达规律研究 |
4.1 编组站排队服务系统 |
4.1.1 排队系统简介 |
4.1.2 编组站排队系统 |
4.2 成都北列车到达数量分布规律 |
4.2.1 基础数据整理 |
4.2.2 分布假设 |
4.2.3 分布拟合检验 |
4.3 成都北列车到达间隔时间规律 |
4.3.1 基础数据整理 |
4.3.2 分布假设 |
4.3.3 分布拟合检验 |
第5章 成都北编组站能力协调研究 |
5.1 成都北各子系统能力协调 |
5.1.1 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度模型 |
5.1.2 成都北上行系统能力协调度 |
5.1.3 成都北下行系统能力协调度 |
5.2 成都北系统之间能力协调 |
5.2.1 到解系统与编发系统的协调 |
5.2.2 到解系统与解编系统的协调 |
5.2.3 解编系统与编发系统的协调 |
5.3 成都北与衔接区间能力协调 |
5.4 成都北能力协调加强措施 |
5.4.1 成都北折角车流的处理措施 |
5.4.2 成都北车流不均衡到达的应对措施 |
5.4.3 成都北系统协调的改善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成都北编组站到达车流情况表 |
附录2 成都北编组站站场平面示意图 |
附录3 成都铁路枢纽现状示意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尽快开发驼峰尾部调车一体化的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区段站行车作业安全双重预防研究[D]. 姬文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株洲北车站能力优化研究[D]. 黄霖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研究[D]. 瓮培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侯马北编组站系统能力协调优化研究[D]. 张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基于综合自动化的乔司编组站的改造应用[D]. 张陵兵.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6]编组站工作过程数码控制动态物理模拟系统 ——驼峰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7]CIPS与SAM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与运用研究[J]. 黄勇,汤玉萍. 铁道运营技术, 2017(04)
- [8]适应货运改革的铁路编组站设备配置研究[D]. 郭昶.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9]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内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研究[D]. 佟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1)
- [10]“CIPS”环境下成都北编组站能力协调研究[D]. 彭桢.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