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月5日特大沙尘暴的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王式功,杨德保,金炯,徐启运,杨瑜峰[1](1995)在《我国西北地区黑风暴的成因和对策》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资料分析,揭示了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指出西北地区春季4、5月份常发生黑风暴天气的宏观气候背景和下垫面条件。同时以1993年5月5日发生的黑风暴天气过程为例,探讨了造成西北地区大范围黑风暴天气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主要天气系统和中尺度系统。有针对性地提出预报着眼点和防灾、减灾对策。
王式功,董光荣,杨德保,金炯,尚可政[2](1996)在《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文中提出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有两个多发中心区,即塔无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以四月份最多;沙尘暴的形成是地形、地表沙尘物质、有利的急浪位置、低层大气的不稳定和锋面过境后的大风五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1951~1987年沙尘暴出现日数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减少的,但不同干旱气候区略有差异;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总的趋势将呈波动式增加(约比1951~1987年的平均值增加7%)。
王式功,董光荣,陈惠忠,李希良,金炯[3](2000)在《沙尘暴研究的进展》文中指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发展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从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沙尘暴形成原因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沙尘输送及沙尘暴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等几方面 ,对沙尘暴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较系统地反映了沙尘暴研究的某些进展
赵兴梁[4](1993)在《甘肃特大沙尘暴的危害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甘肃河西走廊于1993年5月5日14—20时发生特大沙尘暴。黑霾一般高度为300—400米,最高700米;锋面前移速度平均为50—60公里/小时,最大76公里/小时;瞬时风速在20米/秒以上,最大达34米/秒;能见度为0—100米。这次沙尘暴给灾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根据典型地区调查分析,灾情多发生在防护林不够完整的老绿洲和新垦灌区。为此,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由沙生植被,大型阻沙林带和护田林网组成的绿洲防护体系,加速新垦区林网化建设。封育现有天然沙生植被。新垦荒地多种具有覆盖作物性质的小麦,不种或少种瓜类,棉花,甜菜等不耐风蚀沙割的双子叶作物。
池梦雪[5](2020)在《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尘天气是指强风把细小的土壤颗粒物携带到大气中的一种天气现象,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沙尘天气严重危害着生态环境,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文明。东亚是全球沙尘的主要源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东亚沙尘排放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明确沙尘天气的发生规律与起尘地,沙尘源区的空间分布及尘源类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将东亚分为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利用19年(20002018)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L1B(Level 1B)数据对东亚沙尘天气过程进行遥感监测与分析,以探究东亚沙尘天气发生的时空规律;通过MODIS L1B数据与Landsat数据的叠置分析,明确东亚地区的沙尘源类型。研究表明,2000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为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最频繁的年份。20002018年19年间,蒙古国、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锡林郭勒草原以及科尔沁沙地七个研究分区分别发生沙尘天气86次、60次、399次、140次、102次、85次和63次,共发生沙尘天气935次;以上研究分区4月份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36%、45%、18.3%、27.9%、23.5%、38.8%和34.9%;春季发生沙尘次数分别占沙尘天气总次数的82.6%、86.7%、52.6%、58.6%、49.0%、81.2%和79.4%。由此可见,春季(35月)是东亚地区沙尘频发的季节,4月是沙尘频发的月份。除塔里木盆地外,其余地区冬季沙尘天气发生频次仅次于春季,塔里木盆地则表现为夏季(28.3%)次于春季。近些年来,沙尘频次年际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绿化工程有关,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可以对沙尘暴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东亚的沙尘源地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与中国西北地区,位于沙漠、戈壁、农牧交错带以及绿洲荒漠交错带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包括蒙古南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河西走廊西部入口处地区北部及东部、黄土高原西北部、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西北部,共涉及53个旗县区。东亚地区沙尘源的类型主要有干涸湖泊、盐湖、河道、湖床沉积物、山前冲积物、洪积物、活动沙丘、盐碱化土地以及资源开发、农业开发用地等。其中,干涸湖泊、盐湖、水体、河道及河床是东亚共同、普遍的沙尘源类型。由此可见,沙尘源的形成主要与水文条件有关。沙尘源的研究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沙尘天气频繁发生。影响沙尘源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点、土质条件以及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等;然而多数沙尘源的形成与人口压力剧增、人类频繁的经济活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有关。沙尘天气的遥感监测捕捉了东亚地区沙尘活动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高效地识别了沙尘源地、解析了尘源类型,对东亚沙尘源地的生态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彭路[6](2020)在《西北地区不同季节沙尘天气的数值模拟与沙尘气溶胶的输送及来源》文中指出沙尘天气是干旱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使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还会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特征复杂,土地类型多样,是我国沙尘天气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同时也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个重要贡献源。沙尘天气多发于春季,在2017年冬季也出现了沙尘天气,因此,研究该地区不同季节沙尘天气特征、沙尘气溶胶的运输和潜在源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使用WRF-Chem模型和NCEP资料,耦合MOZART-MOSAIC化学-气溶胶方案和AFWA起沙方案,对2017年发生在西北地区春季、冬季两次沙尘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气象站点观测值验证了模型对沙尘天气的模拟效果,展示了沙尘天气过程和沙尘浓度的变化过程。其次,利用HYSPLIT模式、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浓度法(CWT),追溯两次沙尘天气的气团移动轨迹,定量计算潜在源区对西北典型城市沙尘气溶胶浓度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逐小时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季节沙尘天气颗粒物(PM10、PM2.5)浓度变化特征和沙尘发生前期、中期、后期的污染特点,然后进一步分析大气颗粒物与风速和气温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WRF-Chem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沙尘天气变化过程。春季(5月)沙尘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气旋与地面冷锋,冬季(12月)则为地面冷锋。模式识别出了春季沙尘主要源区为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内蒙古西北部、陕西北部,冬季为吐鲁番盆地和库姆塔格沙漠。同时,也较好地捕捉到塔里木盆地、甘肃北部沙尘气团的移动。模式对于气温的模拟效果较风速更为理想,相关系数为0.89。不同季节的模拟效果也存在差异,对于春季气温与风速模拟效果较好,对于冬季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天气过程模拟效果不甚理想。(2)WRF-Chem模拟结果显示,春季与冬季沙尘强度不同。春季沙尘天气强度较大,地面沙尘浓度最高超过400 mg/m3,沙尘排放通量最高为128μg/(m2·s);冬季沙尘天气强度较小,地面沙尘浓度最高为162 mg/m3,沙尘排放通量最高为86μg/(m2·s)。(3)利用HYSPLIT模式对沙尘期间气团进行后向轨迹研究,不同季节沙尘的输送路径不同。春季沙尘为偏北路径,冬季为西北路径,且都有来自于境外的气团;CWT与PSCF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CWT结果显示的潜在源区更为全面和细致,且对于目标城市的贡献大小有很好的体现;不同季节沙尘的潜在源区不同,春季沙尘的潜在源区为西北方向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西部戈壁滩;冬季为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4)沙尘天气对城市空气质量有严重影响。AQI在沙尘发生时明显升高,在沙尘期间保持高值,个别城市AQI持续为500;沙尘天气对粗颗粒物PM10的影响较PM2.5大,在沙尘中期,各个兰州、西安、西宁、乌鲁木齐和银川的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97.42μg/m3、991.20μg/m3、193.55μg/m3、231.07μg/m3和951.36μg/m3,PM2.5的平均浓度为174.91μg/m3、305.80μg/m3、42.37μg/m3、41μg/m3和239.28μg/m3。(5)无论春季还是冬季,在整个沙尘过程中,PM2.5/PM10的突降时刻较各地PM10或PM2.5浓度突增时刻较为提前。春季颗粒物与风速和气温的相关性较冬季更强,沙尘前期颗粒物与风速和气温的相关性较中期和后期强。综上所述,西北地区不同季节沙尘天气、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分布不同,沙尘通量和浓度存在差异,春季沙尘为偏北路径,冬季为西北路径,且春季沙尘较冬季的潜在源区范围更大。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有较强负面影响,对PM10影响更大,PM2.5/PM10可作为沙尘天气预警的指标,需引起重视。
朱福康,汤绪[7](1994)在《我国沙尘暴天气的研究──全国沙尘暴天气研讨会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仅就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我国有关沙尘暴天气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我国沙尘暴的观测和研究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
盖志毅[8](2005)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阔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恶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本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本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陶健红[9](2007)在《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沙尘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论文主要通过统计、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是:西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平均沙尘日数在5天以上,50天以上的沙尘发生高频区主要集中在沙漠及周边地区。沙尘活动春季频繁,秋季较少。近46年年沙尘日数趋势总体上呈显着下降,沙尘天气高发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70年代中期开始由较多期跃变为一个相对较少期。当北太平洋地区位势高度偏低,青藏高原至新疆500hPa高压脊异常偏强,亚洲大陆中高纬高度场较常年偏高时,西北地区沙尘日数偏少,反之亦然。当春季太平洋海温表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典型态时,同期沙尘日数偏少(多)。通过沙尘暴天气的天气学特点的诊断和模拟分析,找出沙尘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伴随着强冷空气的入侵,地面蒙古气旋及其冷锋的强烈发展,中尺度切变线触发了沙尘活动。强沙尘暴发生在200hPa高空急流中心前部的出口区右侧。沙尘暴发生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沙尘暴伴随有能量的积聚和释放过程。CUACE-Dust沙尘模式系统对沙尘天气有一定的预报能力。螺旋度反映了沙尘暴附近的动力场特征,将水平螺旋度、垂直螺旋度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为沙尘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使沙尘暴天气的预报更具针对性。一方面,水平螺旋度更具预报指示性,另一方面,垂直螺旋度更倾向于反映系统的维持状况和系统发展、天气现象的剧烈程度。沙尘暴区上空垂直螺旋度的垂直分布为中高层负值,低层正值。随着正垂直螺旋度的加强且高度抬高,沙尘暴发展愈强烈。从时间演变上看,水平螺旋度正值区的加强时间超前于沙尘暴的发生。研究认为,沙尘天气对环境(空气质量、酸雨、辐射)有明显的影响。春季河西沙尘发生次数与同期兰州PM10浓度呈显着正相关。通过定义指数的方法来定量评估河西沙尘活动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年度(3月,4月)PM10质量浓度中的8.8%(13.9%,23.1%)是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向兰州输送PM10颗粒的结果。青藏高原东北侧酸雨空间分布受沙尘的影响,沙尘活动频繁地区的降水pH值基本呈弱碱性或中性。沙尘较多的春季产生酸雨的概率小。沙尘活动可以使兰州、西峰站的降水pH值增加0.7。沙尘活动期间,大气浑浊度明显增加,沙尘活动对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影响。与晴空日相比较,沙尘的散射辐射增加12.66-18.00%,净辐射下降6.68-45.79%、总辐射下降12.97-47.80%、反射辐射下降13.19-57.49%,直接辐射下降47.81-87.45%。在沙尘暴强盛期,各种辐射的强度都有显着的下降,对应的地面气温也有明显的下降。
杨冬红[10](2009)在《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潮汐变化为主线,归纳并总结了“潮汐调温说”、“深海巨震降温说”等理论和假说,通过周期叠加,计算了潮汐多重复合周期,发现了1.03、1.1、2.2、3.1、4.1、5.5、9、11、22、27a(年)新周期,与厄尔尼诺现象周期、云南强震周期和青藏高原北部强震周期相对应。历史有关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75项,与潮汐周期相同的有66项,占88%,表明潮汐是影响气候现象循环的主要因素。太平洋十年涛动(PDO)最显着的变化周期为50a,其次为5.6a。这与5.5a、5.57a、51a、52a、54a、55a、55.7a和55.8a的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多因素复合形成51-56a的强烈共振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周期相对应。5.57a和55.7a显着周期表明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在PDO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潮汐周期和数理模型的计算,得到潮汐影响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厄尔尼诺、气温、海温、海冰和地震活动的初步形成机制和对应规律,建立了潮汐和季风激发地震的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式和北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式。综合近百年来的气温、海温、海冰、强震、沙尘暴、低温冻害、地球自转、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潮汐变化资料,发现最强潮汐、8.5级以上地震、9级特大地震、中国严重低温冻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时空规律,形成一个周期为51-56a的强震、低温冻害、沙尘暴、流感大流行有序发生的灾害链,对预测预防重大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5月5日特大沙尘暴的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月5日特大沙尘暴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3)沙尘暴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沙尘暴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
1.1 沙尘暴定义、命名与等级划分 |
1.2 沙尘暴时空分布的统计特征 |
1.2.1 空间分布 |
1.2.2 时间变化 |
1.3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1.4 卫星云图与光学特性 |
1.5 沙尘气溶胶的物理化学及辐射特性 |
1.6 沙尘暴的危害 |
2 沙尘暴成因分析 |
2.1 宏观条件 |
2.2 主要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 |
2.3 河西沙尘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之间的遥相关 |
3 沙尘暴的数值模拟与沙尘输送的研究 |
4 沙尘暴的防灾减灾对策与工程建设 |
4.1 人身生命财产应急保护措施的研究 |
4.2 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 |
4.3 建立绿洲防护林体系的研究 |
4.4 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半干旱区的风沙防治 |
4.5 流沙的固定 |
4.6 工矿交通沙害的防治 |
5 结语 |
(4)甘肃特大沙尘暴的危害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沙尘暴的认识 |
二、5月5日特大沙尘暴的成因 |
三、沙尘暴危害方式与状况 |
1、尘暴大风危害型 |
2、沙埋危害型 |
3、风蚀沙割危害型 |
四、对策 |
(5)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内容及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沙尘天气研究方法 |
3.2 沙尘天气遥感 |
3.2.1 沙尘天气遥感原理 |
3.2.2 影像来源与预处理 |
3.3 方法有效性验证 |
3.3.1 沙尘天气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 |
3.3.2 沙尘天气对能见度的影响 |
3.3.3 沙尘天气对PM_(2.5)、PM_(10) 及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 |
4 沙尘天气时空变化特征 |
4.1 2000 ~2018 年沙尘天气统计及时间分布特征 |
4.2 沙尘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1 蒙古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2 青藏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3 塔里木盆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4 河西走廊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5 黄土高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6 锡林郭勒草原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7 科尔沁沙地沙尘源区下垫面类型解析 |
5.8 小结 |
6 沙尘源变化及其成因 |
6.1 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2 沙尘源成因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6)西北地区不同季节沙尘天气的数值模拟与沙尘气溶胶的输送及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尘暴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沙尘天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沙尘来源识别研究现状 |
1.2.4 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1.1 气象资料 |
2.1.2 大气污染物资料 |
2.2 WRF-Chem模式介绍 |
2.2.1 WRF简介 |
2.2.2 物理过程方案 |
2.2.3 WRF-Chem简介 |
2.2.4 起沙参数化方案 |
2.3 实验方案设置 |
2.3.1 研究区域概况 |
2.3.2 沙尘事件描述 |
2.3.3 模式设置 |
2.4 HYSPLIT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2017年两次沙尘过程的模拟研究 |
3.1 模型模拟结果的验证 |
3.2 2017年春季沙尘天气过程个例 |
3.2.1 沙尘天气过程 |
3.2.2 沙尘浓度的时空分布 |
3.2.3 起沙过程 |
3.2.4 PM10浓度的变化 |
3.2.5 PM10的垂直分布 |
3.3 2017年冬季沙尘天气过程个例 |
3.3.1 沙尘天气过程 |
3.3.2 沙尘浓度的时空分布 |
3.3.3 起沙过程 |
3.3.4 PM10浓度的变化 |
3.3.5 PM10的垂直分布 |
3.4 不确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季节沙尘天气气溶胶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 |
4.1 HYSPLIT轨迹计算和聚类分析 |
4.1.1 春季沙尘的传输路径 |
4.1.2 冬季沙尘的传输路径 |
4.2 潜在源区分布及其相对贡献 |
4.2.1 春季潜在源区分布及其相对贡献 |
4.2.2 冬季潜在源区分布及其相对贡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季节沙尘天气对西北地区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
5.1 不同季节沙尘天气大气颗粒物的变化特征 |
5.1.1 春季沙尘天气大气颗粒物变化 |
5.1.2 冬季沙尘天气大气颗粒物变化 |
5.2 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的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 几个基本概念 |
2.1.1 草原 |
2.1.2 可持续发展 |
2.1.3 生态经济系统 |
2.1.4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 |
2.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 |
2.2.1 从自然资源价值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价值 |
2.2.2 从经济学外部性理论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
2.2.3 从文化学、民族学角度看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的价值 |
2.3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原因的理论探讨 |
2.3.1 人口数量的增加超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 |
2.3.2 对生态经济系统索取大大大于投入 |
2.3.3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破坏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
2.3.4 产权不明造成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保护与投入动力的缺失 |
2.3.5 公共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对生态经济系统形成有效的保障机制 |
2.4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探讨 |
2.4.1 可持续的人口质量观 |
2.4.2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和资源利用观 |
2.4.3 建立对生态经济系统产品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
2.4.4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元素 |
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对资源树立欲取先予投入观 |
2.4.6 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权明晰观 |
2.4.7 建立合理的资源产品价格 |
2.4.8 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和共同观 |
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和借鉴意义 |
3.1 世界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情况 |
3.2 国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教训及原因 |
3.2.1 开垦草原 |
3.2.2 草原过牧 |
3.2.3 发展中国家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投入不足 |
3.2.4 草原产权不明晰 |
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恶果 |
3.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导致了沙化 |
3.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3.4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3.4.1 加大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 |
3.4.2 明晰草原的产权 |
3.4.3 教育牧民与尊重牧民创造力相结合 |
3.4.4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各因子生产的耦合与协调 |
3.5 国外实现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3.5.1 理念的借鉴 |
3.5.2 可供我国借鉴的措施 |
3.5.3 借鉴中的独立思考 |
4.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及造成的危害 |
4.1 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 |
4.1.1 我国草原的概况 |
4.1.2 草原退化现状 |
4.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造成的恶果 |
4.2.1 大大减少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
4.2.2 降低了大气的质量 |
4.2.3 造成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 |
4.2.4 日益严重的沙尘暴产生的重要原因 |
4.2.5 造成的生物物种损失 |
4.2.6 导致了牧民收入的下降 |
4.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
4.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程度的计算 |
4.3.2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 |
4.3.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损失 |
5. 影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 |
5.1 人口压力过大 |
5.1.1 大量移民造成人口密度的上升 |
5.1.2 大量移民改变了牧区人口的民族比例 |
5.1.3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密度超过草原承载能力 |
5.2 过度牧垦 |
5.2.1 对草原的滥垦 |
5.2.2 对草原过度放牧 |
5.2.3 对草原乱樵滥采 |
5.2.4 无计划的乱开矿 |
5.3 资本投入不足 |
5.3.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粗放的经营系统 |
5.3.2 牧区积累无法提供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需资金 |
5.4 经济结构不合理 |
5.4.1 牧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大,二、三产业的比重小 |
5.4.2 牧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决定了人的生存基本上依赖于草原 |
5.5 土地制度设计不当 |
5.5.1 草原产权制度设计不当 |
5.5.2 无形制度中不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5.5.3 公共政策偏差 |
6.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 |
6.1 关于对草原体养生息的认识 |
6.1.1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
6.1.2 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
6.2 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 |
6.2.1 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 |
6.2.2 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代特征 |
6.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 |
6.3.1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原则 |
6.3.2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可能性 |
6.3.3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障碍 |
6.3.4 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的途径 |
6.4 减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内的人口压力 |
6.4.1 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 |
6.4.2 向农村转移 |
6.4.3 向城镇转移 |
6.5 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
6.5.1 从历史经验看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
6.5.2 从市场需求出发应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 |
6.5.3 调整生态脆弱地区的经济结构,应以还草为主 |
7.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
7.1 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物质基础 |
7.1.1 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 |
7.1.2 充足的资金保障 |
7.2 确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 |
7.2.1 设计适当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 |
7.2.2 设计适当的无形制度 |
7.2.3 设计适当的公共管理制度 |
8. 结论 |
8.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
8.2 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严重退化 |
8.3 人类经济活动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
8.4 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
8.5 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强有力的物质和制度保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研究意义和选题依据 |
1.2 沙尘天气研究进展 |
1.2.1 天气学特征分析 |
1.2.2 气候学特征分析 |
1.2.3 地表状况对沙尘天气的影响分析 |
1.2.4 数值模拟研究 |
1.2.5 沙尘天气的理化特性和影响分析 |
1.2.6 小结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3.1 内容 |
1.3.2 目标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实测资料及其站点分布 |
2.1.2 500hPa高度场和海表温度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相对变率 |
2.2.2 趋势系数 |
2.2.3 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 |
2.2.4 奇异谱分析 |
2.2.5 Mann- Kendal方法 |
2.2.6 SVD方法 |
第三章 沙尘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1 年平均沙尘日数的空间分布 |
3.2.2 年沙尘日数相对变率 |
3.2.3 近46年年沙尘日数时间演变特征 |
3.3 近46年沙尘日数异常的时空特征 |
3.3.1 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区域平均沙尘天气的时间演变 |
3.4 区域平均沙尘日数的年内分布特征 |
3.4.1 沙尘日数的月分布 |
3.4.2 季节时变情况 |
3.5 春季沙尘天气的群发性特征及与降水、气温的关系 |
3.5.1 沙尘频发中心沙尘日数对区域性沙尘天气的影响 |
3.5.2 沙尘天气与降水、温度的关系分析 |
3.6 春季沙尘日数影响因素分析 |
3.6.1 春季沙尘日数与500hPa高度场的 SVD分析 |
3.6.2 沙尘天气与北太平洋海温的 SVD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个例诊断和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2006年4月4-6日沙尘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
4.2.1 天气事实 |
4.2.2 高空环流特征 |
4.2.3 影响沙尘暴的地面天气系统 |
4.2.4 卫星云图特征 |
4.2.5 高空急流演变及作用 |
4.2.6 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
4.3 2006年4月4-6日沙尘暴天气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4.3.1 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 CUACE-Dust |
4.3.2 天气模式 MM5模式设计及资料介绍 |
4.3.3 沙尘输送过程模拟分析 |
4.3.4 气象背景场模拟分析 |
4.4 沙尘暴天气过程特征和讨论 |
4.4.1 沙尘暴天气过程特征 |
4.4.2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旋度在强沙尘暴分析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4.12”强沙尘暴概况 |
5.3 螺旋度的定义 |
5.3.1 螺旋度研究与应用进展 |
5.3.2 螺旋度的计算表达式 |
5.4 螺旋度场特征分析 |
5.4.1 沙尘暴区上空垂直螺旋度的垂直分布 |
5.4.2 沙尘暴区附近垂直螺旋度的水平分布 |
5.4.3 沙尘暴区附近水平螺旋度的分布特征 |
第六章 沙尘活动的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对兰州PM_(10)浓度的影响及其评估 |
6.2.1 兰州PM_(10)浓度的观测事实及原因分析 |
6.2.2 河西沙尘活动对兰州PPM_(10)浓度影响的评估 |
6.3 沙尘活动对高原东北侧酸雨的影响 |
6.3.1 沙尘活动对酸雨的空间分布影响 |
6.3.2 降水pH值和酸雨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沙尘活动的响应 |
6.3.3 有无沙尘活动所对应的降水pH值变化分析 |
6.3.4 河西走廊沙尘天气影响高原东侧降水酸性的初步讨论 |
6.4 沙尘活动对辐射的影响 |
6.4.1 沙尘活动对辐射影响的一般特征 |
6.4.2 典型沙尘活动个例中辐射的变化特征 |
6.4.3 沙尘活动对辐射影响程度 |
6.4.4 沙尘活动中大气浑浊度指标的变化 |
6.4.5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点 |
7.1.2 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的天气学特点和预报着眼点 |
7.1.3 螺旋度在沙尘暴天气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
7.1.4 沙尘天气对环境(空气质量、酸雨、辐射)有明显的影响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10)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马德雷现象的研究现状 |
1.1.2 有关潮汐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问题 |
第2章 潮汐变化及其作用 |
2.1 潮汐作用的一般理论 |
2.1.1 潮汐调温作用 |
2.1.2 潮汐调制降水作用 |
2.1.3 潮汐激发地震火山说 |
2.1.4 潮汐影响地球自转作用 |
2.2 潮汐周期合成的最新计算 |
2.3 潮汐运动规模的计算 |
2.3.1 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的应力累加 |
2.3.2 潮汐产生的流体相对固体的差异流动 |
2.3.3 潮汐产生的气圈、水圈和固体地球的差异旋转 |
2.3.4 潮汐叠加的数值计算 |
2.3.5 非周期事件的类周期概率统计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潮汐对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
3.1 厄尔尼诺成因的一般理论 |
3.1.1 厄尔尼诺成因的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异常说 |
3.1.2 厄尔尼诺成因的地球自转减慢说 |
3.1.3 厄尔尼诺成因的日食说 |
3.1.4 厄尔尼诺成因的地震火山说 |
3.1.5 厄尔尼诺成因的潮汐说 |
3.2 强潮汐产生海温均衡作用 |
3.3 影响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 |
3.4 潮汐影响厄尔尼诺研究的新进展 |
3.4.1 潮汐对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影响 |
3.4.2 潮汐变化引起的地球自转减慢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
3.4.3 潮汐周期与厄尔尼诺事件周期的一致性 |
3.4.4 地球自转加速度四年变化在厄尔尼诺预测中的作用 |
3.5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预测实践 |
3.6 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强潮汐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潮汐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的影响 |
4.1 拉马德雷现象 |
4.2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强震、强潮汐与低温对应 |
4.3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台风和飓风灾害 |
4.4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流感世界大流行 |
4.4.1 流感爆发的历史概况 |
4.4.2 流感世界大流行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
4.4.3 流感世界大流行与中国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关系 |
4.4.4 流感世界大流行、拉尼娜现象、沙尘暴之间的关系 |
4.4.5 流感世界大流行与强潮汐的关系 |
4.5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国南方严重低温冻害 |
4.5.1 在1954 年汉江使用破冰船 |
4.5.2 在1964 年出现严重雨凇 |
4.5.3 在1977 年出现历史极端最低温 |
4.5.4 中国南方冰雪冻灾、强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关系 |
4.5.5 中国湖南暴雪冻害是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
4.6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南极海冰气候开关效应 |
4.6.1 过去三十年来太平洋环流速度放慢 |
4.6.2 过去三十年来南极半岛增温显着海冰逐渐减少 |
4.6.3 德雷克通道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
4.6.4 相关证据 |
4.7 小结 |
第5章 潮汐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1 2000 年6~8 月日本Miyake 岛火山地震活动 |
5.2 2000 年6~8 月的天文潮汐条件 |
5.3 强潮汐激发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新结果 |
5.4 强潮汐激发地震活动的证据和预测实践 |
5.5 强潮汐与地震对应的记录 |
5.5.1 强震的拉马德雷周期与强潮汐南北震荡对应 |
5.5.2 特大地震与潮汐的对应关系 |
5.5.3 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的NCEP 数据证据 |
5.6 地震面波与潮汐震荡对比 |
5.7 潮汐和太阳黑子的共振周期对地震的影响 |
5.7.1 与太阳活动周期相关的研究结果 |
5.7.2 潮汐周期与太阳黑子周期的共振效应 |
5.8 小结 |
第6章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6.1 全球冷暖之争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
6.2 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 |
6.3 潮汐和地震对灾害气候的影响 |
6.4 全球冷暖变化的轨道周期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潮汐周期合成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应用 |
7.2 数值计算公式的推导结果及其应用 |
7.3 潮汐激发地震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
7.4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预测的新进展 |
7.5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
7.6 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应该考虑自然力的更多因素 |
7.7 特别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5月5日特大沙尘暴的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北地区黑风暴的成因和对策[J]. 王式功,杨德保,金炯,徐启运,杨瑜峰. 中国沙漠, 1995(01)
- [2]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J]. 王式功,董光荣,杨德保,金炯,尚可政. 自然灾害学报, 1996(02)
- [3]沙尘暴研究的进展[J]. 王式功,董光荣,陈惠忠,李希良,金炯. 中国沙漠, 2000(04)
- [4]甘肃特大沙尘暴的危害与对策[J]. 赵兴梁. 中国沙漠, 1993(03)
- [5]东亚沙尘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分析[D]. 池梦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西北地区不同季节沙尘天气的数值模拟与沙尘气溶胶的输送及来源[D]. 彭路. 兰州大学, 2020(01)
- [7]我国沙尘暴天气的研究──全国沙尘暴天气研讨会综述[J]. 朱福康,汤绪. 气象科技, 1994(01)
- [8]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5)
- [9]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陶健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 [10]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 杨冬红. 吉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