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河的希望在教育在电大(论文文献综述)
薛璐[1](2019)在《中学语文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是语文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针对于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研究却相对阙如,一方面是研究视角的狭窄,另一方面是研究结论的短缺。因此,研究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在理论方面能够完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在实践方面,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能够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规范一线语文教师对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内容的把握。首先,阐述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及其相关概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即理解与解释文学文本的艺术价值,发掘其中的语文教学知识,并依据教学的内在要求和规律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语文教学知识。其次,梳理历史语境中的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在1949年至1976年这一阶段,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表现为政治教化取向。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为社会学与文章学;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内容为文本主题思想。在1976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表现为知识能力取向。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为文章学与语义学;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为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内容为文本结构形式。新世纪以来这一阶段,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表现为人文素养取向。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为接受美学;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为提升人文素养;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内容为人文内涵知识。最后,构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体系。确立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为哲学解释学;定位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构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本体内容为小说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诗歌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散文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戏剧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
孙作东[2](2018)在《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满族民歌发展的历史性回顾和深入的田野调查,结合已有的相关音乐文献资料,对满族民歌进行音乐形态分析和演唱研究。进而,对当代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应对之策。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满族民歌的产生、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当代遗存与满族的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俗、语言等密切相关。清代是我国民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远超前代。在清代民歌获得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满族民歌也迎来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也正是在清代,满语濒临消亡,满族民歌也呈现出与满族人口数量不相称的发展态势。第二章呈现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调查成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满族民歌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首要的是要对满族民歌的生存现状有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和了解。在这一部分中,笔者详细记录了田野调查的过程,采访地域遍布东北地区,采访对象不仅有民歌传承人,还包括相关的文化工作者、音乐教师的调查采访。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采访,为考察东北满族民歌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第三章深入剖析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本章重点探讨满族民歌的题材和音乐形态。萨满神歌深刻影响了满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本章还着力考察了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通过分析和研究,满族民歌具有主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化,调式的丰富性,旋律的优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满族民歌具有独特的价值。第四章分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本章考察在不同语言环境下、不同方式下、各种展演场景中的满族民歌演唱。为深刻理解满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发展特点和衍变趋势,本章还对比分析了满语民歌和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从两个同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族群的具体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和逻辑来开展研究,进而找到满族与鄂温克民歌在音乐形态方面的异同和文化渊源。东北满族民歌的演唱展现了满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独创的深邃内涵。第五章针对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提出理论思考和具体策略。满族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民间化的自然传承、展演中的传承和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生态变化、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以及文化趋同化等挑战。对满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既要有理论上的进一步创新和指导,也要在实践中切实把传承人权益的维护、保护机制的完善、“非遗”保护意识的建构落到实处。
柏佳盈[3](2018)在《大连胜利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管理模式逐渐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政府不再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多元治理模式日益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社区在城市发展和治理中的基础功能作用,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大连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较大,社区治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结构不断变迁,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强,社区治理情况变得日益复杂。现阶段对大连社区治理进行研究和探讨非常必要,社区良性发展也是社会平稳发展、市民生活幸福的源泉和保障。对大连市胜利社区治理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首先,介绍了社区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为社区治理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其次介绍了大连胜利社区治理的现状及主要特色,分析了大连胜利社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居民参与不足、行政化色彩浓厚、服务主体单一、缺乏专业性人才队伍、社区建设投资不足等。同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即传统体制的影响、治理理念转变不到位、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不完善、社区培训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等;再次,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治理的经验,供大连参考借鉴;最后,根据对胜利社区的全面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经验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倡导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加大社区治理资金投入、完善法规和制度并促进社区治理规范化、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希望上述研究成果也能为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陈加宇[4](2017)在《普及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中心地带的外扩,发展县域经济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也随着大学的扩招逐步走向普及化阶段,为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建设县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基地,构建县域科技研发与推广中心,形成高校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格局,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及思想引领和文化引导。本文运用文献法、案例比较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首先对我国县域高等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为后续研究明确了研究对象。其次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落实终身学习理念五个方面阐述了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再者对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面上收集我国现有的县域高校并对其进行分类总结,从点上选取四所案例高校进行深度剖析,比较广义型县域高校与狭义型县域高校之间的差别,分析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然后总结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特征,最后结合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应有特征与县域高等教育的现有特征相对比,继而发现普及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展开对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思考,指出我国在以后的高等教育增量调整中,应大力发展狭义概念下的县域高等教育,并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对高校进行合理的办学层次定位,依据县域优势资源对高校进行分类建制,打破传统高校办学模式,转变招生就业观,建构“以本土特色为根本,立足县域,辐射县域”的县域高等教育体系。
林娟[5](2016)在《大连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残疾人作为公民的一员,拥有宪法赋予的就业权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残疾人就业成了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的首要问题。大连市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仅23.12%。对提高残疾人就业率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以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基础,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大连市残疾人就业现状;归纳总结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外经验比较研究、文献理论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剖析大连市残疾人就业问题。根据解析结果,试图找出推进残疾人就业的解决之道。本文从就业扶持、就业能力和无障碍就业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介绍国外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经验,引入增能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并结合大连市残联2015年调研数据,得出改变就业现状的关键在于提高城乡区域就业扶持精准性、残疾人就业能力自我提升的主动性、改善残疾人无障碍就业环境和提升社会认同程度。大连市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应该从完善残疾人相关就业政策、加强精准扶持、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构建无障碍不歧视的社会环境等入手,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能力、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使之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实现个人价值,最终达到全面小康。
陈裕瑾[6](2012)在《东江流域民众生活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活方式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形成的活动方式和行为特征,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形式的发展,社会发展也不断促进社会方式的“再生化”,在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仪式”。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东江沿河三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河源、惠州、深圳)农(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调研,对生活方式的考察主要以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婚姻家庭领域中的生活方式以及信仰生活方式为切入点,分析东江流域民众生活方式的现状和社会变迁的特征,认为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调查提出针对东江流域民众生活方式政策的相关措施,倡导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促进东江地区持续稳定的繁荣发展。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流域正在经历着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新考验,这种时代背景是一种“双刃剑”,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有着重大影响,使得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形势下研究当代东江民众社会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探讨一个地区是否有可能既保持自己的历史和特性完整无损,尊重自己的文化,同时又具有全球竞争力,无疑对于建造东江地区持续稳定的繁荣具有十分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背景、东江流域民众生活方式研究论题的选择,并对于国内外与民众生活方式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从而确定本次研究的出发点和创新点,讨论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为研究设计阶段,为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对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概述。同时定义生产方式等核心概念。最后介绍河源市、惠州市、深圳市等调查地点地基本概况进行描述,分析三地的代表性。此部分针对东江流域民众的生活方式,操作化为、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婚姻家庭领域中的生活方式以及信仰生活方式等六大方面,从而考察东江流域三种经济发展水平下民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三部分为调查结果分析部分,为本文的第三章至第十章。第三章主要对样本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口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职业、收入来源、月收入等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针对民众的消费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包括消费情况、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迁等。第五章主要分析民众的闲暇生活方式,具体包括闲暇认知、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设施等。第六章主要研究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包括处事原则、社会交往的价值评判、对现实的认知以及社会交往的现状等。第七章主要探索家庭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家庭生活、家庭功能等。第八章研究了信仰方式,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内容。第九章为民众的文化生活以及对于文化生活的理解。第十章中主要介绍了人们对于灾难的认知。第四部分为调查结论与对策,为本文的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主要介绍此次调查的主要结论,包括消费生活方式、闲暇方式、社会交往、家庭生活、信仰体系、文化生活以及灾难认知等,同时对于生活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对生活方式中所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朱桂萍[7](2012)在《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以长海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必然会对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本文以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分析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为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相似地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引言: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基础教育、县域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等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及其作用。本章首先总结了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最后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县域基础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章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本章主要描述了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第三章: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分析了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本章以长海县为例,分别从资金筹措与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结语:总结了在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即要合理协调好资金、基础设施设备、教学资源、人才队伍、教学应用和人员培训五方面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刘西平[8](2011)在《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一个样本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大连电大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发挥系统优势,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建成了由1个远程教育中心、8个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和1500个远程教育学习中心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资源丰富,学习支持多样,功能强大,特色鲜明,管理运作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积攒了典型经验,为大连乃至全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实践模型。
潘玉平[9](2011)在《社会基础理论视野下的农民教育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建国初期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一段时期,它孕育着对后来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建国初期、尤其是建国初期头七年的农民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它启迪并解放了农民的思想,提升了农民的思想境界,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打破了农村和农民的封闭性,锻炼了农民的组织性,动员民众并转化为一致行为的能力,实现了新中国的战略目标,完成了社会基础的再造。本论文以建国初期头七年的农民教育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基础”这一创新概念出发,力图以此为分析工具,综合运用中共党史和社会学的方法,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力求在学者们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建国初期的农民教育从社会基础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以期弥补理论界研究之不足,并一定程度上拓展对农民教育研究的思路。全文主要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前言部分阐明了本论题提出的依据,介绍了农民教育的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写作思路。正文部分是本文的内容核心,首先,界定了“社会基础”这一核心概念,阐明了其方法论意义。其次,从社会基础理论的视角,详细论述了建国初期头七年的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共产党利用农民教育这一改造社会基础的有效途径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最后,总结了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功效与当代启示,强调通过农民教育重塑农民的观念世界,强化农民的集体意识,淡化小农意识,克服农民的散漫性和保守性,改变农民的“原子化”状态,加强农民的组织性与合作化,使农民形成一致行为能力的伟大意义。结语部分意在总结更在前瞻,鉴古知今,以农民教育为手段,化解分散小农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内在紧张状态,调整农民与农民个体之间、农民与农民组织之间、农民及农民组织与国家之间的联接关系,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致行为的能力,实现农民间联接关系与新农村战略目标的良性对接。
孔磊,冯琳[10](2010)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北方一个海岛的样本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第21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以大连市长海县依托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培养人才,为建设学习型海岛服务的案例,探讨广播电视大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及所体现出的规律,进而研究远程教育乃至信息化进程在今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本文概括呈现大连电大及其长海分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偏远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而进行的创新探索,从一个侧面展示电大远程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并指出电大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生力军作用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二、庄河的希望在教育在电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庄河的希望在教育在电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语文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语文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内容 |
2.研究的阙如:研究视角的狭窄与研究结论的短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与本研究内容的确立 |
1.文献综述 |
2.本研究内容的确立 |
一、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及其相关概念阐述 |
(一)文本解读 |
(二)课程 |
(三)课程知识 |
(四)语文课程知识与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 |
(五)文本解读与文本读解 |
二、历史语境中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梳理 |
(一)1949—1976:政治教化取向的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 |
1.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社会学与文章学 |
2.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 |
3.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内容:文本主题思想 |
(二)1976—2000:知识能力取向的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 |
1.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文章学与语义学 |
2.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
3.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内容:文本结构形式 |
(三)新世纪以来:人文素养取向的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 |
1.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方法:接受美学 |
2.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目标:提升人文素养 |
3.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构建内容:人文内涵知识 |
三、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的体系构建 |
(一)确立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哲学解释学 |
(二)定位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三)构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的本体内容 |
1.小说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 |
2.诗歌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 |
3.散文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 |
4.戏剧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满族史略 |
一、族源及分布 |
二、人口、语言文字 |
三、民俗、宗教信仰 |
第二节 满族民歌 |
一、满族民歌的产生 |
二、满族民歌的当代遗存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田野寻踪 |
第一节 辽宁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新宾县 |
二、岫岩县 |
第二节 吉林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吉林市 |
二、九台市 |
第三节 黑龙江省满族民歌田野调查 |
一、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三家子 |
二、孙吴县四季屯 |
第四节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民歌田野调查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过程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音乐形态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题材 |
一、劳作歌 |
二、时政歌 |
三、仪礼歌 |
四、生活歌 |
五、情歌 |
六、童趣歌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音乐组织形式 |
一、旋律 |
二、节奏、节拍 |
三、曲式 |
四、歌词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分析 |
第一节 语言环境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满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二、汉语演唱的满族民歌 |
三、满汉语交融演唱的满族民歌 |
第二节 多元形态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一声众和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半吟半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三、哼唱式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三节 展演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一、民俗信仰中的满族民歌演唱 |
二、媒体推崇下的满族民歌演唱 |
第四节 鄂温克民歌及其与满族民歌的比较 |
一、鄂温克民歌的演唱 |
二、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音乐形态 |
三、满族民歌与鄂温克民歌的演唱比较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满族民歌的传承现状 |
一、民间化的自然传承 |
二、展演中的传承 |
三、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变化 |
二、商业化展演中的文化重构 |
三、文化趋同化中的民族认同 |
第三节 对满族民歌传承的对策 |
一、维护文化持有人的基本权益 |
二、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 |
三、呼唤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大连胜利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 |
(二) 理论基础 |
(三) 社区治理分析框架 |
三、大连胜利社区治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状况 |
(二) 胜利社区治理的现状 |
(三) 胜利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
(四) 胜利社区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 |
(一)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经验 |
(二) 国内城市社区治理经验 |
(三) 国内外社区治理经验的启示 |
五、完善胜利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 健全社区治理多主体参与机制 |
(二) 加大社区治理资金投入 |
(三) 不断促进社区治理规范化 |
(四) 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 |
(五) 不断创新社区治理事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普及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县与县域 |
(二)县域高等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特罗(Martin Trow)理论 |
(三)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理论 |
(四)终身教育理论 |
第三章 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
一、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有效路径 |
二、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
三、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需要 |
四、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
五、发展县域高等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
第四章 县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县域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 |
(三)县域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 |
(四)县域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分类 |
(五)县域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布局 |
二、案例分析 |
(一)案例高校的选取 |
(二)高校战略定位分析 |
(三)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分析 |
(四)高校内涵建设情况分析 |
(五)毕业生本地就业情况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关于普及化进程中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思考 |
一、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应有特征 |
(一)高等教育职能个体化 |
(二)招生生源非传统化 |
(三)办学形式移动化 |
(四)评价标准效能化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现存问题 |
(一)县域高等教育定位不甚明确导致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性不够 |
(二)固化高等教育生源与财政资本阻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 |
(三)非传统办学形式比例过低阻碍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
(四)人才培养趋同导致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 |
三、普及化进程中对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展望 |
(一)大力发展狭义型县域高等教育 |
(二)县域高等教育的办学途径 |
(三)明确县域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 |
(四)革新县域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附表 |
(5)大连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基本理论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大连市残疾人就业现状 |
2.1 就业扶持现状分析 |
2.1.1 就业保障体系 |
2.1.2 就业基本情况 |
2.2 大连市残疾人就业能力 |
2.2.1 残疾人群体受教育状况 |
2.2.2 残疾人参加培训情况 |
2.3 社会支持率 |
3 大连市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就业存在的问题 |
3.1.1 就业扶持欠精准 |
3.1.2 就业能力不匹配 |
3.1.3 就业环境有障碍 |
3.2 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就业扶持体系不健全 |
3.2.2 残疾人就业的个人能力限制 |
3.2.3 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滞后 |
4 美国、瑞典、德国和日本实践经验与大连实际对比分析 |
4.1 就业扶持体系 |
4.1.1 就业反歧视立法情况 |
4.1.2 就业服务情况 |
4.2 残疾人就业能力建设 |
4.3 无障碍环境建设 |
5 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
5.1 提高残疾人就业扶持精确性 |
5.1.1 完善就业反歧视制度 |
5.1.2 探索城乡残疾人就业差异化服务模式 |
5.2 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
5.2.1 为残疾人赋能-能力建设 |
5.2.2 为残疾人增能-心理辅导 |
5.3 建设无障碍社会 |
5.3.1 加大交通无障碍的投入 |
5.3.2 细化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
5.3.3 优化残疾人信息无障碍软硬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残疾人就业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6)东江流域民众生活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的选择 |
三、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生活方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东江区域简介 |
第三章 样本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地概况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消费生活方式 |
第一节 月均收入 |
第二节 月均支出 |
第三节 外出旅游消费状况 |
第四节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
第五节 消费观念 |
第五章 闲暇生活方式 |
第一节 闲暇认知 |
第二节 闲暇时间 |
第三节 闲暇活动 |
第四节 闲暇设施 |
第六章 社会交往生活方式 |
第一节 处事原则 |
第二节 社会交往的价值评价 |
第三节 对现实的判断 |
第四节 社会交往现状 |
第七章 家庭生活方式 |
第一节 家庭生活 |
第二节 家庭功能 |
第八章 信仰生活方式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二节 宗教信仰 |
第九章 文化生活 |
第十章 灾难认知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讨论 |
第十二章 对策建议与思考 |
第一节 对策与建议 |
第二节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以长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对相关概念的界定 |
六、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及其作用 |
一、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 |
二、 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
(一) 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二) 、我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
三、 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县域基础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 进一步提高县域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 |
(二) 一定程度上实现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
(三) 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
(四) 明显地促进教师与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
(五) 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
第二章 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 长海县的概况 |
二、 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一) 建设资金管理与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
(二) 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逐步到位 |
(三) 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体系建设初步形成 |
(四) 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日趋加强 |
(五) 设备维护管理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初见端倪 |
三、 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投入不足、比例失衡 |
(二) 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问题 |
(三) 已有设备故障率较高,学校维护有困难 |
(四) 教学资源与所用教材不符,二次开发困难 |
(五)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
(六) 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课程整合能力较低 |
四、 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经费投入渠道狭窄 |
(二) 设备维护管理模式陈旧 |
(三) 教学资源建设滞后 |
(四)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不高 |
第三章 长海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
一、 拓宽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渠道 |
二、 实行设备维护外包制,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
(一) 教育信息化设备维护外包方式的选择 |
(二) 对外包公司的管理 |
(三) 维修质量的评价与考核方法 |
三、 创建县域“共建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联盟 |
(一) 组建资源建设队伍和制定建设方案 |
(二) 培训资源建设人员,制定资源建设标准 |
(三) 充分发挥兼职资源管理员的作用 |
四、 构建信息技术专业队伍建设体系 |
(一) 组建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队伍 |
(二) 定期对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与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
五、 采用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
(一) 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
(二) 建立城乡教育信息化应用对口帮扶体 |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一个样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大连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多元优势 |
1. 地缘优势 |
2. 资金支持 |
3. 系统优势 |
二、大连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试点调查 |
1. 调查目的 |
2. 调查方法 |
3. 调查结果 |
三、大连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与目标 |
四、大连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实现 |
1. 大连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功能实现 |
2. 獐子岛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功能实现 |
3. 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
五、大连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 |
1. 服务模式 |
2. 运行机制 |
(9)社会基础理论视野下的农民教育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学术研究综述 |
一、分析框架:社会基础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一) 社会基础理论 |
(二) 社会基础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二、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缘起:重构乡村社会基础的需要 |
(一) 传统乡村社会基础及其与新中国国家目标的错位 |
1. 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基础及其近代演变 |
2. 旧乡村社会基础与新国家目标的错位 |
(1) 工业化:新中国的国家目标 |
(2) 错位:旧乡村社会基础与新目标无法对接 |
(二) 教育农民与重构乡村社会基础 |
1. 重构社会基础需要转变农民的观念世界 |
2. 教育农民:重构社会基础的重要途径 |
三、建国初期农民教育展开与基本内容 |
(一) 思想政治教育 |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2. 阶级教育 |
3.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
4.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二) 科学文化教育 |
1. 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
2. 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
3. 十分重视妇女教育 |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 道德教育 |
1. 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 |
2. 人生价值观教育 |
3. 新型婚姻观教育 |
4. 移风易俗教育 |
四、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功效与当代启示 |
(一) 建国初期农民教育在重构社会基础中的实际功效 |
1. 重塑农民的观念世界:为重构社会基础奠定了观念基础 |
2. 锻炼了农民的组织性:为重构社会基础奠定了组织基础 |
(二) 建国初期农民教育的当代启示 |
1. 市场化目标的确立与社会基础的重构 |
2. 教育农民是当代乡村社会基础重构的重要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北方一个海岛的样本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高等教育的延伸难题亟待破解 |
数字海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电大远程教育的独特贡献 |
助力学习型海岛建设的思路与展望 |
充分发挥电大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 |
梳理办学经验, 打造坚实基础 |
不断提升竞争力与贡献度 |
在新形势下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
·链接· |
数字化学习的海岛示范点 |
四、庄河的希望在教育在电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语文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研究[D]. 薛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2]东北满族民歌音乐形态与演唱研究[D]. 孙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8)
- [3]大连胜利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柏佳盈.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4]普及化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D]. 陈加宇.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7)
- [5]大连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D]. 林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7)
- [6]东江流域民众生活方式研究[D]. 陈裕瑾. 武汉大学, 2012(07)
- [7]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以长海县为例[D]. 朱桂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一个样本研究[J]. 刘西平.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1(06)
- [9]社会基础理论视野下的农民教育研究(1949-1956)[D]. 潘玉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11(09)
- [10]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北方一个海岛的样本意义[J]. 孔磊,冯琳. 中国远程教育,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