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文学研究展望

2004年文学研究展望

一、2004年文学研究前瞻(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强[1](2022)在《董乃斌先生学术年谱》文中提出1942年一岁。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公历8月6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扬州。父董学熙,时年二十七岁,银行职员。母杨朝云,时年二十二岁,家庭妇女。1947—1958年六岁至十七岁。在上海读小学(大木桥路小学)、初中(向明中学、卢湾中学)和高中(日晖中学)。

杨梦[2](2021)在《凌宇的沈从文研究》文中认为沈从文,中国现代着名文学家,写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篇,1988年被提名为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之一。由于某些原因,学术界对沈从文的评价在1978年前后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进入新时期,沈从文重新被读者接受,最重要的推动者便是凌宇,他是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因此,本文针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旨在说明选题原因、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对沈从文的研究史做一个分期,分别为萌芽期、停滞期和活跃期,引出新时期沈从文研究的第一人凌宇;再通过沈从文对凌宇相关研究的肯定,以及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影响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进行再研究。第二部分是对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分别从文本梳理、时段分期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一个详细的阐释。最后一部分探索为何凌宇的沈从文研究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归纳他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以及特质;然后分析凌宇在沈从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语是对凌宇如何研究沈从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全文的意义,即本论文从凌宇对沈从文的研究角度切入,不仅对研究者如何系统地研究一个作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以往的沈从文研究成果。

王梦琪[3](2020)在《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研究》文中认为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是其整个创作生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阶段也是沈从文后期文学写作的成熟期和高峰期,能够集中反映和代表其后期文学写作的整体情况。沈从文在这二十年间从未放弃文学思考和写作试验,但学界对此论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研究成果零散、表面且不系统,因此本研究基于作品文本和文学史料,更为深入且完整地展现沈从文这一阶段的文学写作。本文所重点研读和分析的,正是沈从文1956-1976年间所有的文学写作成果,同时辅以作家后期留存的各类文字材料,详细勾勒作家这二十年间丰富且特殊的文学道路与写作风貌。本文在结构框架上,除绪论和结语外,共设有“写作选择与立场”、“写作形态与特征”、“写作价值与困境”三个章节。时代的变动深刻影响沈从文后期的文学思想走向,通过细读其后期文学写作成果及相关着作材料,能够更为清晰、全面梳理沈从文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发展和写作道路的选择,充分、系统考察其后期文学写作的内容和形态,深入、细致挖掘文学写作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对沈从文这一时期文学写作形态、特征的总结和论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期打破当前学界对沈从文后期文学写作研究“述”大于“论”的局限,使沈从文的文学世界更加完整。本研究着重对沈从文1956-1976年所有文学写作成果进行精读,阐述作家后期“第二次改业”和“第三次改业准备”两次人生经历,从中探索“抽象的抒情”这一重要概念,分析他后期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态度和看法,以及“生命”、“历史”两个核心写作理念,讨论其后期“独自为战”的写作选择与独立自由的基本立场。沈从文秉持“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原则,重新向现实学习,适时调整文学写作状态。这一时期的文学写作鲜明体现了文体写作特征,以小说、散文和旧体诗三种文体创作为主,并呈现出四次高涨阶段。沈从文延续前期对个体生命和社会历史的关注,重点书写旧的历史记忆、新的生命形式两方面内容,强调文学之于年青一代的教育作用。沈从文不断进行文体试验,以其他文体形式替代小说、散文等受限文体的创作,呈现出书信体散文、旧体新诗和历史小品文三种代偿效果,在语言表达、叙事结构、背景氛围三个方面进行写作方式的尝试和突破。沈从文这一时期的文学写作总体上呈现抒情和潜在的性质,验证了沈从文对个人信仰的坚守,体现了对作家生命的自主把握。此外,与同时期代表性文学作品相比,可以发现沈从文这一时期文学作品既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坚定维护了文学自由和独立,彰显了理性思辨色彩,传达出个人经验,显示出活泼的艺术审美特性;但同时还暴露了文学创作的困境,语言的过度抒情致使作品内在张力的削弱,思想上的时代隔膜引发了用笔的新旧冲突。多元的文学价值和文体写作的局限,体现出沈从文后期文学写作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他的文学写作也是现代作家在当代创作选择上的一个特例。总之,沈从文后期从未放弃文学创作,他以素朴踏实的“学习”态度进行文学探索,在特殊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于主流写作、别样多元的文学风景。

何紫薇[4](2020)在《乐黛云跨文化理论关键词研究》文中提出乐黛云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和主要倡导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致力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建、研究方法的开拓、学术梯队的建设以及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等工作,其学术视野始终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紧跟国际比较文学前沿理论,注重形塑中国比较文学的主体性精神,并将比较文学定位为“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而这样的定位使得中国比较文学迸发出了无限的学术活力与包容性。本文从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发展史角度出发,结合跨文化研究理论,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从三个层面阐释乐黛云的跨文化理论。同时借助关键词研究模式重点探讨乐黛云从事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学理基础、方法论特征及学术史意义。第一部分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轫及兴起入手,尝试梳理中国比较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情境,探讨乐黛云与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以及她为中国比较文学所做的奠基工作,并重点讨论乐黛云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研究”的学术发展轨迹。第二部分聚焦乐黛云建构的跨文化方法论体系,凸显其对于当下文化现实的人文关怀、研究视域的开阔性以及构建跨文化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学术敏锐性。第三部分聚焦乐黛云21世纪以来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尝试概括总结乐黛云关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美好愿景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她为中国比较文学登临世界舞台、构建中国特色跨文化话语体系提供典型范例。

梅新林[5](2019)在《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段的重要节点上都曾出现过相关的学术回顾与反思活动,同时与改革开放四十年、二十世纪百年、新世纪近二十年的三个特定时段相交集与相衔接,然后一同孕育和催生了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丰硕成果。系统梳理古代文学学科的历史进程与趋势,深入总结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韩启云[6](2019)在《“《新青年》读者”眼中的白话文运动 ——兼及白话文运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保守主义者认为放弃文言文本身造成了对传统的割裂,白话文甚至还需为近代历史上越来越激进的倾向买单;激进主义者则认为,以白话代文言是历史的革故鼎新,白话文的确立延伸和演绎了现代开端的成就。二者分化对立,各执一端。诚然,只有重返历史现场还其本来面貌,该运动才有历史归位的可能。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副“金字招牌”,《新青年》杂志得天独厚的带有一份历史现场感,或可成为吾辈回溯五四的视点。“《新青年》读者”因其在场优势,亦可作为我们“进入五四”的凭借。借助《新青年》,通过文本与读者重返历史现场,白话文运动的型态面貌可见一斑。《新青年》“通信”栏所刊发的大量读者来信,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引发广泛社会影响的直接见证。基于对“通信”栏读者来信的统计分析:关心国语改革类问题的读者系谱呈现出年龄以20、30岁为主体、教育方面大都具有高学历甚至留学背景、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等特点;读者态度取向上呈现出支持、反对、支持中有异议、态度不明等不同认知面向,其中支持中有异议的读者群体比例高达35%。详考常乃悳、张厚载、周祜等一众读者参与讨论前后,立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省察“《新青年》读者”眼中的白话文运动,该运动在当时委实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但对读者的塑造影响方面存在效度问题。参照“《新青年》读者”的日记、回忆及文学作品,细考《新青年》视阈下白话文运动的几个关键节点:一,《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之初,从郑超麟、恽代英、张国焘等读者的回忆来看,该文的社会影响一般;二,“双簧信”面世以后,参照罗家伦、蓝志先及戴主一、易宗夔等读者的阅读观感,其社会反响偏于负面;三,即便是新派胜旧派的“林蔡之争”,对比杨振声、李霁野、舒新成等人的描述来看,白话文显然未取得对文言的绝对优势。参照“《新青年》读者”的回忆,白话文的传播影响方面并不乐观。从“《新青年》读者”反应来看,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反响存在一定限度。由此而论,在看待白话文运动时,须实事求是,不宜言过其实,那种动辄认为五四新文化人“登高一呼”就取得了白话文运动的胜利,抑或“白话文运动灭绝了文言的一切可能性”的观点是存在逻辑链条缺陷的,至少在“《新青年》读者”方面是找不到充分支撑。但事实上,白话文运动旋即又取得了迅速成功,这侧面佐证了白话文运动的复杂多元性。单一角度、单一视阈显然不足以涵盖历史的全部,进一步的研究应回归历史语境,将其置于更深广的社会背景中考量。

王百娣[7](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荀利波[8](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施新佳[9](2017)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文中提出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两者都在战争的硝烟中守护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有着共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方针上形成了不同特色。两校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事活动在主题内容、文体类别、话语风格方面也大相径庭,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精英文学传统和工农兵文学范式。西南联大赓续“五四”新文学传统,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延续并发展着精英文学传统,注重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怀,讲究精致的艺术品位,追求审美的现代性,希冀以优美的文学作品改造人心,影响社会;“鲁艺”坚持实践化教育,形塑的是解放区新生活、新人物和新秩序,强调文学的功利性,将文学视为政治的一翼,在战火纷飞的解放区,把文学的社会动员功能放大到极致,掀起沸反盈天的大众文学运动:街头诗、新秧歌、旧剧改造……虽然,西南联大和“鲁艺”的文学审美取向明显不同,成就各有千秋,很难用统一的尺度衡量之、对比之,但它们都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对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乃及新世纪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史都表现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样态的龃龉和此消彼长。梳理和解读它们背后潜隐的信息符码,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能为未来的文学创作提供话语支持。

龙吟娇[10](2016)在《“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文中认为当代文学发展到90年代,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这变化在80年代中后期就初露端倪,但是到了90年代,这变化更是以剧烈的方式显现,甚至超出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之外,可以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历史上,90年代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与以往时代不同,90年代出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大众文化、消费、传媒、资本等一系列对文学的发展造成影响的新因素,这些新因素颠覆了封闭、僵化的旧文学场,而形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新文学场,也正是这些新因素以合力的方式共同导致了90年代文学的转型。“转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意味着重铸与新生、矛盾与困惑同时并存,意味着在打破传统的过程中又要延续传统,但正是转型的契机为90年代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作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说90年代是一个蕴含生机的“大时代”。所以本论文将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对这个复杂年代的文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对90年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与动力做充分的阐释,另一方面试图找到文学转型与社会剧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在对这些关系的条分缕析中,去把握住90年代文学的来龙去脉。以文学转型的角度切入到90年代文学内部,去重新审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将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以对90年代文学做出更客观和周全的评判,重新发现其被遮蔽已久的文学光芒。本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绪论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其次梳理90年代文学研究现状;最后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确立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第一章,回溯80年代中后期到市场经济全面展开这一时段的历史,目的是去厘清90年代文学发生的问题,此时段的历史不仅是90年代文学发生的本源,而且还奠定了90年代文学书写的基调。第二章,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市场化的开始作为研究90年代文学的前提和入口,在中国,市场化的过程与社会的转型以同源性的方式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文化语境、文学体制、知识分子的命运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改变,这些改变是90年代文学转型的真正开始。第三章,深入又细致地研究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左右着90年代文学的创作与生产,并论述纯文学生产场是怎样向大文学生产场转化的。由于市场的作用,封闭、僵化的旧文学场,已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开放、自由、多元的新文学场,在新的文学场域下,80年代“文学去政治化”、“文学回归自身”等未完成的时代任务得到了新的深化,90年代文学把80年代文学往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至此,现代文学的转向已经基本完成。第四章,全球化的逼近使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一次受到了国内众多学者和作家的普遍关注,我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发生了“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的转向。在90年代,作家们不再像以往去盲目地追逐西方最新文学潮流,不再生硬模仿西方某一作家或文学派别,而是放开了眼光从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中广泛汲取营养,尤其是注意转化本土资源,重视积累“中国经验”,他们的努力使90年代文学创作取得了新的突破。90年代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从相互融合到建立自身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化时代,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重要转型。第五章,总结90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并进一步论述90年代文学向新世纪文学的过渡,以此为未来文学的发展寻求启示。本文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在三个不同时代的关联中,对90年代文学重新做一个全面的清理,借90年代文学反观八十年代文学,并为将来文学的发展探寻道路。虽然90年代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是这也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性的时代,90年代文学与八十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一样,它们都有着同等重要的文学地位,只是各个时代的文学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而已,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层层推进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2004年文学研究前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文学研究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2)凌宇的沈从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沈从文研究与凌宇的研究简述
    第一节 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第二节 沈从文对凌宇研究的肯定
    第三节 凌宇的沈从文研究带来的贡献
第二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梳理
    第一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文本梳理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时段分期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方法探讨
第三章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反思
    第一节 凌宇研究沈从文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特质
    第三节 凌宇对沈从文研究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与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写作选择与立场:“童心”未泯,“爝火”未熄
    第一节 两次改业与终生“正业”
    第二节 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第三节 “抒情”写作的核心理念
        一、多元共通的生命观
        二、古今交会的历史观
    第四节 “独自为战”的写作选择
第二章 写作形态与特征:“抽象抒情”下的延承与试验
    第一节 写作过程的适时性和阶段性
        一、三类主要文体
        二、四个高涨阶段
    第二节 主题的延承性与内容的新发展
        一、旧的历史记忆
        二、新的生命形式
    第三节 文体的代偿性与方法的试验性
        一、文体代偿的三种表现
        二、写作方法的试验探索
    第四节 整体基调的抒情性和潜在性
        一、总体风格的抒情气质
        二、特殊时期的潜在特性
第三章 写作价值与困境:“现实而浪漫”的艰难尝试
    第一节 多元的创作价值
        一、文学独立的维护
        二、理性思辨的彰显
        三、个体经验的呈现
        四、活泼的艺术审美
    第二节 文体写作的局限
        一、内在张力的削弱
        二、用笔的新旧冲突
    第三节 现代作家的当代“特例”
结语 “无从驯服的斑马”——文学写作的赤子心
附录一 沈从文文学写作成果详目(1956-1976)
附录二 沈从文文学写作计划汇总(1950-1980)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乐黛云跨文化理论关键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1章 乐黛云的比较文学观: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研究”
    1.1 中国“比较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1.1.1 中国“比较文学”的发轫
        1.1.2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1.2 乐黛云与中国“比较文学”之渊源
        1.2.1 选定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
        1.2.2 在比较文学领域初露峥嵘
        1.2.3 全力推进学科发展
    1.3 乐黛云比较文学观的新转向
        1.3.1 “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
        1.3.2 比较文学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第2章 乐黛云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2.1 跨文化研究的对话原则
        2.1.1 文学对话的方法论意义
        2.1.2 跨文化对话的途径
    2.2 跨文化视野下的诗学对话
        2.2.1 聚焦比较诗学研究
        2.2.2 二元互动与跨文化阐释
    2.3 比较视域在跨文化中的呈现
        2.3.1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
        2.3.2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第3章 乐黛云跨文化理论的现实观照与前瞻
    3.1 跨文化研究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1.1 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3.1.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
    3.2 中西方对多元文化的反思与构建
        3.2.1 中国的文化自觉新视点
        3.2.2 西方的文化自觉及面向东方文化的探讨
    3.3 乐黛云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思考
        3.3.1 美国梦、欧洲梦与中国梦
        3.3.2 跨文化对话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重要节点的学术总结与反思
二、改革开放四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拓展
三、20世纪百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扩容
四、新世纪近二十年学术总结与反思的深化
五、七十年学术史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6)“《新青年》读者”眼中的白话文运动 ——兼及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结构
    四、研究创新之处
    五、研究对象的说明
第一章 发生、评价与前瞻:白话文运动的前与后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一、“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二、报章媒介营造的“思想版图”
        三、《新青年》视阈下的白话文运动
    第二节 不同立场对白话文运动的阐释
        一、自由主义者眼中的白话文运动
        二、保守主义者对白话文运动的批判
        三、激进主义者对白话文运动的认知
    第三节 “文本”与“读者”:“进入五四”的有效路径
        一、《新青年》文本与历史情境
        二、接受史上的《新青年》
第二章 重返历史现场:“《新青年》读者”见证下的白话文运动
    第一节 作为历史现场的《新青年》“通信”栏
        一、“通信”栏真实虚拟问题再讨论
        二、“小栏目”里的“大时代”
        三、“通信”栏对白话文运动的“纪实”
    第二节 “《新青年》读者”对白话文运动的反馈
        一、关涉白话文运动类来信读者及读者来信统计
        二、白话文运动类来信读者系谱分析
        三、白话文运动的读者认知面向
    第三节 附议也复议:白话文运动的阅读个案分析
        一、常乃悳:一个“难以改造”的读者
        二、张厚载:一个“消失”的读者
        三、周祜:一个“被唤醒”的读者?
第三章 回观记忆镜像:“《新青年》读者”印象中的白话文运动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发轫之初的社会效应
        一、《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二、未曾发生的读者阅读反应
        三、胡适“全国讨论的热门”说商榷
    第二节 “双簧信”的社会反响
        一、“双簧信”产生缘由
        二、适得其反的读者阅读观感
        三、罗家伦“反感”说的阅读知音
    第三节 新旧“话语权势”之争的社会形态
        一、作为公众话题的“林蔡之争”
        二、难分胜负的读者阅读体感
        三、“林蔡之争”的台前幕后
第四章 反响与反思:从“《新青年》读者”反应看白话文运动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的反响及其限度
        一、复杂多元:白话文运动的社会面相
        二、存在限度: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白话文运动的叙事描述
        一、作为“文史常识”的白话文运动
        二、回到原点?:对《白话文运动的危机》的一点思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 Words
绪论西南联大、“鲁艺”与中国新文学史
    一、研究对象的意义与价值
    二、已有研究成果回溯与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争语境下的建校历程与校园氛围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下的艰难起步
    第二节 冲突渗透中的思想指引
    第三节 矛盾交融中的教育理念
第二章 救亡强音中的个体与群体
    第一节 抗战救亡话语的出场与沸腾
    第二节 西南联大:群体呼号中的个体诘问
    第三节 “鲁艺”:个体认同后的群体“聚焦”
    第四节 个体与群体的纠结
第三章 现实观照中的思想启蒙
    第一节 西南联大:批判现实的延续
    第二节 “鲁艺”:歌颂与批判的交响
    第三节 启蒙、革命与农民书写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气度与思想改造
第四章 生命存在与人性深度的探询
    第一节 生命存在:诗性品格、救世情怀的对立与对话
    第二节 救亡、革命、爱情、自我多重碰撞中的人性
第五章 文学创作的体式探索与语言风貌
    第一节 战争不同阶段的文体选择与语言风貌
    第二节 西南联大:学院派的文体实验与“新文言”风貌
    第三节 “鲁艺”:民族形式的新变与革命白话的兴起
第六章 外国文学资源的移植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西南联大的盛行
    第二节 苏联文学对“鲁艺”的吸引
    第三节 “亲欧美”与“亲苏俄”的价值取向
第七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生成与建构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导向与文学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精神传统的赓续与文学观念的再认
    第三节 主体定位的选择与文学价值的追求
第八章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及文学史价值
    第一节 不同维度下的文学创作路径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龃龉
    第三节 多样现代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四节 两种文学样态的文学史价值及当下启示
结语 话语讲述的时代和讲述话语的时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二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文学的内在之变
    第一节 新写实与新审美范式的崛起
    第二节 新历史与“重述历史”的尝试
    第三节 王朔现象与时代转折潜流的涌动
    第四节 走出新时期与八十年代文学向九十年代文学的过渡
第二章 市场经济确立与文学转型的开始
    第一节 社会文化新语境
    第二节 文学体制新状态
        一 作家身份:专业作家制到自由撰稿人的历史变迁
        二 文学期刊:体制松绑后的刊物改版潮
        三 图书出版:“单纯生产型”到“返回市场”的改革理路
        四 文学中心:“读者是上帝”对“作者为中心”的取代
    第三节 人文精神大论争与知识分子的新选择
第三章 市场化与文学创作的新变
    第一节 市场对文学新格局的渗透
        一 制造文坛热点并引领文学潮流
        二 建立“文学畅销书”的生产模式
        三 改变纯文学的写作形态
    第二节 文学的“祛魅”及其时代美学特征的转变
第四章 全球化对文学转型的促进与文学创作的突破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的追求
        二 文化自主意识与民族身份的重建
        三 反思现代性与理性认识西方的开始
    第二节 回望传统:重新启动传统叙事资源
        一 返本求源:儒家文化的深层回归
        二 诗意之心:“古典”审美意识的再现
        三 文体创新:传统形式的现代转换
    第三节 民间本位:立足于民间的叙事视角和立场
    第四节 守护“神性”:理想精神家园的张望
第五章 走向新世纪的文学
    第一节 九十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九十年代文学向新世纪文学的过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004年文学研究前瞻(论文参考文献)

  • [1]董乃斌先生学术年谱[J]. 刘志强. 名作欣赏, 2022(07)
  • [2]凌宇的沈从文研究[D]. 杨梦.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沈从文1956-1976年文学写作研究[D]. 王梦琪. 山东大学, 2020(11)
  • [4]乐黛云跨文化理论关键词研究[D]. 何紫薇. 新疆大学, 2020(07)
  • [5]新中国七十年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反思的重要节点与成果[J]. 梅新林.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9)
  • [6]“《新青年》读者”眼中的白话文运动 ——兼及白话文运动的影响[D]. 韩启云.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8]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D]. 施新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10]“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以文学的转型为视角[D]. 龙吟娇. 苏州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2004年文学研究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