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影响

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影响

一、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珍洪[1](2020)在《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D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从中医心脑相关理论出发,选用“从心论治”代表方参枝苓口服液,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其干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AD是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类型。临床可表现为记忆、情志和行为障碍,对患者家庭、护理人员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年来研究表明,髓鞘损伤与AD、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disease,PD)和中风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其中发现AD与髓鞘的破坏和丢失关系密切。研究发现髓鞘损伤早于认知障碍、老年斑(Senileplaque,SPs)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等病理改变,髓鞘损伤可能在AD早期认知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PI3K/Akt-mTOR通路是髓鞘形成的强大驱动力,是CNS髓鞘蛋白表达的主要驱动因素。一些研究显示神经元PI3K/Akt-mTOR信号传导的异常和持续激活是AD的早期特征。mTOR在构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中对脂质合成,转录因子调节,和细胞骨架具有显着作用,这是少突胶质细胞发育不可或缺的过程。除外,表观遗传阻滞、脂质代谢异常皆与AD的病理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探索参枝苓口服液是否有改善损伤髓鞘的作用,同时观察体外是否能通过保护Aβ42损伤的少突胶质细胞进而维持髓鞘完整性而防治早期AD。并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观遗传调控及脂质代谢探讨其可能机制,为参枝苓口服液保护髓鞘提供可能的证据。方法1.36只3月龄雄性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口服液组,每组12只。同背景、同月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12只作为正常组。多奈哌齐组给予多奈哌齐(0.92mg.kg-1·d-1)灌胃给药,参枝苓口服液组给予参枝苓口服液(2.9ml·kg-1·d-1)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予等体积的0.5%CMC。2.利用Y迷宫实验研究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空间识别和记忆能力的影响。3.利用透射电镜研究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淀粉样斑块、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4.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髓鞘相关蛋白MBP、PLP和MAG与Aβ42蛋白的表达变化影响。5.40只雄性SD成年大鼠(200±20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参枝苓口服液组,参枝苓口服液组以成人(70kg)等效剂量的2倍量进行灌胃,正常组灌服等体积0.5%CMC,每天1次,连续7d,制备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6.UHPLC-MRM-MS/MS方法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主要有效成分。7.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建立拟AD体外细胞模型。8.利用CCK-8法筛选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及阳性药多奈哌齐对OLN-93少突胶质细胞的安全剂量和有效剂量。9.利用Western blot、RT-qRCR法、免疫荧光研究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对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相关蛋白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及mRNA表达影响。10.利用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PI3K抑制剂)及Rapamycin(mTOR抑制剂)进一步确认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参枝苓口服液髓鞘保护中的参与作用。11.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β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的乙酰化组蛋白与MBP基因相互作用。12.利用LC-MS/MS法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β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体内动物实验参枝苓口服液和阳性对照药多奈哌齐连续灌胃3个月后可以明显延长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在新异臂中活动的路程和持续时间。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在损伤的少突胶质细胞附近淀粉样斑块的沉积,而正常组和治疗组未观察到。同时,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参枝苓口服液和多奈哌齐可以明显改善髓鞘板层的结构、髓磷脂的崩解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的结构破坏。在此基础上,对各组小鼠海马进行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显示,参枝苓口服液和多奈哌齐可以明显上调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髓鞘相关蛋白MBP、PLP和MAG的蛋白表达。同时,APPswe/PS1dE9双转基因模型小鼠海马中观察到Aβ42的蛋白表达上调,参枝苓口服液和多奈哌齐可以明显下调小鼠海马中Aβ42的蛋白表达。2.UHPLC-MRM-MS/MS方法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及参枝苓含药血清主要有效成分参枝苓口服液中,芍药内酯苷、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5种代谢物都能检测到。且浓度含量:甘草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肉桂酸>甘草苷。参枝苓口服液大鼠含药血清中,可以检测到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4种代谢物。浓度含量:甘草酸>肉桂酸>芍药苷>甘草苷。芍药内酯苷虽然在质谱中可以检测到峰,但是信号可能与噪音相似,定量检测未检测出含量。提示,参枝苓口服液确实可以经过灌胃入血发挥作用,参枝苓口服液髓鞘保护作用可能与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4种成分密切相关。3.体外细胞实验Aβ42可以诱导OLN-93少突胶质细胞引起损伤,100μMAβ42孵育细胞16h以及1μM、10μM和100μM的Aβ42孵育细胞24h和48h后可以明显降低细胞活力。同时,1~100μM的Aβ42孵育细胞24h,细胞的损伤率明显增加。1~100μM的Aβ42孵育24h可以对细胞形态造成破坏,引起细胞固缩,碎裂,死亡。并且,Aβ42孵育24h可以显着升高OLN-93细胞的凋亡水平。用CCK-8法筛选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的安全剂量、给药时间范围结果显示,1%~20%浓度的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孵育3~48h对正常OLN-93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甚至16%和20%浓度的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孵育24h和48h可以显着提高正常OLN-93细胞的细胞活力。多奈哌齐对正常OLN-93细胞的安全剂量及时间为:孵育 3h(0.01μM,0.1μM,1 μM,10μM,100μM);孵育 24h(0.01 μM,0.1 μM,1μM,10μM,100μM);孵育 48h(0.01 μM,0.1μM,1 μM,10μM)。CCK-8法筛选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的有效剂量、给药时间范围,16%,20%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孵育24h及48h。1 μM,10μM和100μM多奈哌齐孵育3h或24h;0.1μM,1μM和10μM多奈哌齐孵育48h。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与体内动物实验一致,表现为Aβ42明显下调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相关蛋白MBP、PLP、MAG和MOG的表达,并且下调MBP和PLP的mRNA表达水平,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干预后可以明显逆转这些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还表现为引起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Aβ42不仅可以下调PI3K,Akt及mTOR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还可以明显下调p-PI3K,p-Akt及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干预后可以明显逆转这些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对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可以被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完全逆转,具体表现为,无论是使用LY294002,Rapamycin还是联合使用LY294002与Rapamycin都可以完全逆转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和多奈哌齐上调MBP的能力。CHIP实验显示: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后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升高。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同时,Aβ42损伤OLN-93少突胶质细胞后,更多的基因MBP发生了组蛋白H3乙酰化。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的MBP基因水平。脂质代谢结果显示:正常组的CL、PA、PC、PE、PG、PI、PS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Cer、DG、SM和TG显着高于正常组。两组Cerp、Hex2Cer、HexCer和Sphingosine含量均等。多奈哌齐的Cer、CL、PA、PC、PE、PG、PI、PS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SM和TG明显高于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口服液的Cer、DG、CL、PA、PC、PE、PG、PI、PS、SM显着高于模型组。模型组的TG明显高于参枝苓口服液组。结论参枝苓口服液具有改善损伤髓鞘的作用,同时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能保护Aβ42损伤的少突胶质细胞进而维持髓鞘完整性而防治早期AD。参枝苓口服液的髓鞘保护作用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表观遗传调控及脂质代谢密切相关。首先,参枝苓口服液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及mTOR mRNA的水平,引起PI3K,Akt及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增加PI3K,Akt及mTOR的磷酸化,增强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发挥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保护作用。其次,参枝苓口服液通过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下调组蛋白H3乙酰化的MBP基因水平从而保护少突胶质细胞。再者,参枝苓口服液通过上调CL、PA、PC、PE、PG、PI、PS的含量,下调TG含量,调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保护少突胶质细胞。最后,参枝苓口服液髓鞘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则可能与肉桂酸、甘草酸、甘草苷和芍药苷这4种成分密切相关。

王亚晗[2](2020)在《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的髓鞘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伴随社会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率逐年飙升,其中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占95%以上,且病因病机复杂。SAD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代谢异常,且不伴外周血糖升高,又被称为“Ⅲ型糖尿病”。“从心论治”代表方参枝苓口服液具有益气温阳,化痰安神的功效,对早中期AD有一定疗效,但机制有待探讨。白质损伤存在于AD全过程,早于淀粉样蛋白(amyloid P-protein,Aβ)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irilary tangles,NFTs)引起的早期认知障碍。PI3 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髓鞘相关蛋白,维护髓鞘完整的重要通路。为了从动物整体水平研究参枝苓口服液对SAD的髓鞘保护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双侧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icv-STZ)拟SAD模型,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SAD小鼠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的影响,并基于PI3K/Akt-mTOR通路,在髓鞘厚度、形态完整性和髓鞘相关蛋白形成的功能性脑回路中,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于SAD早期的认知保护作用,从中医药角度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30只雄性3月龄C57BL/6J野生型小鼠随机选取15只双侧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作为对照组,另外15只双侧icv-STZ制备SAD模型。分别于造模1、2、3、4个月后对两组小鼠进行跳台实验,观察小鼠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观察AD特征性病理相关蛋白(Aβ42、phospho-tau)以及中枢糖代谢相关蛋白(IR、IRS-1、GSK3β、p-GSK3β、GLUT1、GLUT3)的表达水平,评价AD相关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髓鞘超微结构,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观察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评价模型的髓鞘损伤情况。2.90只雄性3月龄C57BL/6J野生型小鼠随机抽取15只双侧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作为对照组,另外75只双侧icv-STZ制备SAD模型,适应性饲养一个月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多奈哌齐组(0.92mg/kg/d),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49.67g/kg/d、24.83 g/kg/d、12.42g/kg/d)每组15只,所有小鼠按0.1ml/10g小鼠体重给药,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3个月。3.Morris水迷宫观察干预3个月后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评价参枝苓口服液对SAD小鼠学习和记忆保持能力的影响。4.以牢固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灌胃后各组小鼠的髓鞘超微结构和形态;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T-PCR观察髓鞘特异性蛋白MAG、MBP、MOG、PLP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调控水平,评价参枝苓口服液对SAD小鼠的髓鞘保护作用。5.以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T-PCR观察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和基因调控水平,评价参枝苓口服液在髓鞘形成相关通路中发挥的作用。结果1.双侧icv-STZ拟SAD小鼠模型的AD相关病理改变跳台实验示:造模1、2、3、4个月后,双侧icv-STZ小鼠平均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平均错误次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示:双侧icv-STZ小鼠Aβ42和p-tau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P<0.01);双侧icv-STZ小鼠IR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IRS-1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1),GSK-3β表达较对照组增加,而p-GSK-3β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双侧icv-STZ小鼠GLUT1、GLUT3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小鼠海马CA1区髓鞘超微结构,对照组髓鞘板层结构清晰完整,少突胶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双侧icv-STZ小鼠髓鞘崩解或严重膨出,少突胶质细胞形态不规则,染色质可见浓缩、边集(×2.5k);对照组髓鞘和突触数量较多,双侧icv-STZ小鼠髓鞘和突触数量减少(×2.0k);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与电镜结果一致,双侧icv-STZ小鼠MBP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2.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行为学的影响Morris 水迷宫示:第2~5天,各组小鼠平均潜伏期均缩短、平均游泳距离均减少,模型组平均潜伏期较对照组持续延长(P<0.01)、平均游泳距离较对照组增加(P<0.01);第4天,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中剂量组平均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平均游泳距离较模型组减少(P<0.05,P<0.01);第5天,各治疗组小鼠平均潜伏期较模型组均缩短(P<0.05),仅参枝苓大剂量组平均游泳距离较模型组减少(P<0.05);撤台后,模型组较对照组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中剂量组的穿越平台次数较模型组增加(P<0.05),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中剂量组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3.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髓鞘结构和轴突直径/有髓纤维直径(g-ratio)的影响LFB染色示:对照组可见髓鞘纤维分布稠密,呈深蓝染色;模型组髓鞘纤维明显脱失,染色浅;各药物治疗组髓鞘纤维分布较模型组更紧密,蓝染色加深。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海马CA1区髓鞘板层结构,对照组髓鞘结构清晰完整,模型组髓鞘严重崩解,各治疗组的髓鞘结构较模型组明显修复(×12.0k);随机选取5个视野计算g-ratio,模型组小鼠g-ratio较对照组增加(P<0.01),各治疗组(参枝苓小剂量组除外)g-ratio值较模型组均减少(P<0.01)(×1.2k);观察各组单个髓鞘,对照组轴突直径小,髓鞘较厚,模型组轴突直径较对照组增大,髓鞘变薄,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中剂量组轴突直径较模型组均减小,髓鞘厚度增加(×8.0k)。Western-blot示:模型组MAG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治疗组(除参枝苓小剂量组)MAG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免疫组化示:除模型组外,各组均见MAG 阳性染色,其中对照组和参枝苓大剂量组MAG染色较深且分布稠密,模型组偶见MAG 阳性染色。Western-blot示:模型组MBP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中剂量组MBP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1);模型组MOG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1),参枝苓大、小剂量组MOG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模型组PLP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1),除参枝苓小剂量组外的各治疗组PLP表达较模型组均增高(P<0.05)。4.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MAG、MBP、MOG、PLP mRNA表达的影响RT-PCR显示,模型组MAG、MBP、MOG、PLP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MAG、MBP、MOG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各药物治疗组PLP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5.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示:模型组PI3K、Akt、p-Akt、mTOR、p-mTOR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中剂量组PI3K、p-Akt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剂量组Akt、mTOR和p-mTOR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P<0.01)。PI3K和p-PI3K Westen-blot示:模型组PI3K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参枝苓大、中剂量组PI3K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P<0.01);模型组p-PI3K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1),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p-P13K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Akt和p-Akt Westen-blot示:模型组Akt、p-Akt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Akt、p-Akt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mTOR和p-mTORWesten-blot示:模型组mTOR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1),各治疗组mTOR表达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P<0.01);模型组p-mTOR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p-mTOR表达较模型组增高(P<0.05,P<0.01)。p-S6K1 Westen-blot示:模型组p-S6K1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1),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p-S6K1表达较模型组增高(P<0.05)。6.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PI3K/Akt-mTOR通路及下游S6K mRNA表达的影响模型组PI3K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PI3K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Akt、mTOR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Akt、mTOR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参枝苓中剂量组Akt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模型组S6K 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1);多奈哌齐和参枝苓大剂量组S6K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1.双侧icv-STZ拟SAD小鼠不仅行为学认知障碍持续存在4个月,并存在AD相应病理改变及髓鞘损伤;2.参枝苓口服液改善拟SAD小鼠早期认知损伤,与其促进髓鞘损伤后修复、增加髓鞘特异性蛋白表达,调节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陈芳[3](2018)在《参枝苓口服液对AD早期髓鞘和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导致的痴呆,其特点是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记忆障碍,甚至出现人格行为改变等。AD具有多种病理改变,除了典型的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NFTs,髓鞘损伤和突触丢失也与AD密切相关,尤其是在AD早期。进一步研究发现:髓鞘损伤早于认知障碍、SPs沉积和NFTs病理改变,提示髓鞘损伤可能在AD早期认知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髓鞘形成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它不仅从促进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角度调控髓鞘形成,还通过调控蛋白质合成和脂质合成参与调节髓鞘的合成过程。因此,本研究主要以AD早期髓鞘和突触的损伤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为切入点,从功能性脑回路,包括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神经突触和神经元的角度,旨在通过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对海马突触、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以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髓鞘、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在AD早期对髓鞘和突触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为参枝苓口服液在AD早期发挥治疗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1 75只SPF级3月龄雄性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大剂量组、参枝苓中剂量组、参枝苓小剂量组,每组15只;15只同窝SPF级3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先进行3天适应性喂养,然后开始灌胃对应药物进行治疗3个月。2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参枝苓口服液灌胃3个月后对APP/PS1小鼠行为学的影响,评价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3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海马突触、髓鞘、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影响。4采用LuxolFastBlue髓鞘染色(伊红法)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脑髓鞘的影响。5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和RT-PCR的方法观察APP/PS1小鼠海马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p-Akt、mTOR、p-mTOR和髓鞘相关蛋白MBP、突触相关蛋白PSD95的表达,评价参枝苓口服液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髓鞘相关蛋白、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1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行为学的影响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从第1天至第5天,模型组逃避潜伏期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显着延长(P<0.01);第3天,参枝苓中剂量组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第4天开始,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潜伏期均缩短(P<0.05),其中参枝苓中剂量组缩短较为显着(P<0.01)。从第2天至第5天,模型组游泳距离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显着延长(P<0.01);第3天,参枝苓中剂量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游泳距离明显减少(P<0.05);第4天开始,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游泳距离减少(P<0.05),其中参枝苓中、小剂量组减少较为显着(P<0.01)。撤台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和参枝苓中、小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海马CA1区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和突触形态的影响电镜观察正常组髓鞘板层结构比较完整,模型组小鼠海马区髓鞘板层结构出现明显损坏;而各药物组小鼠海马区髓鞘板层结构均较模型组明显好转,其中以多奈脉齐组和中、小剂量组最为显着。髓鞘固蓝染色(Luxol Fast Blue)后髓鞘白质纤维呈深染的蓝色,正常组小鼠可见稠密分布的髓鞘白质纤维。模型组蓝色的髓鞘纤维显着减少,染色明显变淡,反映了小鼠脑内髓鞘的丢失。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髓鞘纤维分布均明显增加,染色加深。电镜下观察正常组的少突胶质细胞基本正常,结构完整、核膜连续、核染色质分布均匀;模型组少突胶质细胞呈凋亡前状态,出现核膜不连续,核染色质浓缩;参枝苓大、中、小组剂量组少突胶质细胞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染色质分布较为均匀。电镜下观察神经毡中突触数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数量显着减少(P<0.01);而各药物治疗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数量均多于模型组,其中以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中剂量最为显着(P<0.01)。3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PI3K/Akt-mTOR通路及髓鞘、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I3K蛋白表达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PI3K蛋白表达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PI3K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中、小剂量组小鼠海马PI3K阳性细胞表达均增加(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Akt蛋白表达均增加,其中以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显着(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Akt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海马Akt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p-Akt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TOR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mTOR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海马mTOR阳性细胞数均显着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mTOR蛋白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其中以多奈哌齐组、参枝苓中剂量和小剂量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MBP蛋白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MBP蛋白表达均增加,其中以参枝苓中、小剂量组明显增加(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SD95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PSD95蛋白表达均增加,其中以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中、小剂量组明显增加(P<0.05)。4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mRNA的影响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I3KmRNA和AktmRNA表达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PI3KmRNA和AktmRNA表达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TOR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组(大,中、小剂量)mTORmRNA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结论参枝苓口服液可以改善APP/PS1小鼠早期学习记忆障碍,在AD早期发挥髓鞘、突触保护作用,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CA1区突触数目,改善髓鞘板层结构和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并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改善通路功能有关。

盛宁[4](2018)在《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目前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其特点是隐匿起病,病程呈持续进行性发展的智能衰退,记忆障碍是最早出现和最主要的症状。AD患者早期记忆出现缺失,渐进性语言表达不清(找词困难,命名障碍)、对熟悉事物和人的概念逐渐消失、执行能力障碍、视觉在一定空间内的探索能力减退、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退化,部分患者表现为喜怒无常、行为异常改变等,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在全部痴呆人群中,AD患者大概占到50%60%。关于AD的发病机制,得到广泛认可的主要是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学说,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AD的早期发病机制的核心是突触功能紊乱。突触功能紊乱与AD相关突触蛋白有关,其中包括了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相关蛋白。突触相关蛋白异常表达可使大脑突触正常功能产生障碍,导致突触可塑性的改变,这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并且影响AD的整个后期发生发展的进程。因此,系统研究突触相关蛋白在AD中的改变,进一步观察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以及所导致的行为变化、蛋白表达改变和整体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成为我们此研究的重点。AD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尚未有效的治疗药物,而中医药研发,及其多成分多靶点特点为治疗AD提供了可能。本课题组以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模型,采用参枝苓口服液作为干预药物,本方由党参、桂枝、茯苓、远志、石菖蒲等组成,具有益心气通心阳、化痰开窍之功效。观察参枝苓对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突触相关蛋白进行检测,观察蛋白表达的含量和分布情况,探讨参枝苓对AD模型小鼠认知及突触的保护作用,为后期探讨如何控制AD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的研究提供方法和途径。材料与方法1本实验选择雄性3月龄75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只,分别为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多奈哌齐组(0.92mg/kg,溶于蒸馏水)、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50g/kg、25g/kg、12.5g/kg,溶于蒸馏水)。另选同月龄同背景野生型C57小鼠15只为正常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实施干预,1次/日,连续灌胃3个月。2运用跳台实验,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对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连续干预3个月后行为改变的影响,与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做对比,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的区别,分析小鼠在用药后认知功能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参枝苓的效果。3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小鼠大脑内特定蛋白含量的改变,从分子层面观察参枝苓对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连续干预3个月后中枢神经系统突触相关蛋白mGluR5、α-synuclein和α7-nAChRs的分布与表达水平,评价参枝苓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4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参枝苓口服液对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连续干预3个月后海马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1参枝苓连续灌胃三个月可以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记忆保持能力,记忆保持可以通过跳台实验小鼠潜伏期改变反映。在跳台测试中,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鼠错误次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中剂量组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比正常组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小鼠潜伏期时间增加(P<0.01),参枝苓中剂量组和参枝苓小剂量组小鼠潜伏期时间均增加(P<0.05)。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mGluR5的阳性细胞比正常组小鼠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各用药组小鼠海马mGluR5阳性细胞表达均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α7-nAChRs的阳性细胞比正常组小鼠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小鼠海马α7-nAChRs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α-Syn的阳性细胞比正常组小鼠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小剂量组小鼠海马α-Syn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参枝苓中剂量组小鼠海马α-Syn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0.05)。3 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比正常组小鼠mGluR5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mGluR5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参枝苓中剂量和参枝苓小剂量mGluR5的蛋白蛋白表达减少(P<0.05)。模型组比正常组α7-nAChRs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多奈哌齐组和参枝苓中剂量组α7-nAChRs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模型组α-Syn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蛋白表达量显着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中剂量组和参枝苓小剂量组的条带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参枝苓大剂量提示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4电镜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海马区突触结构比,模型组小鼠海马区突触结构有异常改变,突触间隙増宽,突触内线粒体肿胀,前后膜结构不清晰,这些现象表明AD模型小鼠存在突触结构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参枝苓大、中、小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基本正常。这些结果说明“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结构有改善作用。结论参枝苓口服液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小鼠海马突触中的关键蛋白mGluR5、α7-nAChRs和α-synuclein发挥作用。参枝苓口服液可以降低已增高的mGluR5和α-synuclein,以及升高已减少的α7-nAChRs含量,从而改善AD模型小鼠记忆保持能力。

徐榛[5](2016)在《突触相关蛋白SYN及GAP-43在维生素D缺乏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观察维生素D(VitD)缺乏模型大鼠突触相关蛋白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的表达及维生素D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维生素D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及其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实验方案,选择柳州市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之间,纳入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患者30例以及健康体检中心正常者60例,比较两组血清25(OH)D3水平。2.实验研究:根据李清华等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n=10)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即维生素D缺乏组((Model group,n=10)、低剂量治疗组(Low dose group,n=10)、中剂量治疗组(Middle dose group,n=10)、高剂量治疗组(High dose group,n=10)给予维生素D缺乏饲料饲养9周,光照采用无紫外线光的白炽灯,昼夜节律12小时/12小时。在第10周开始予以维生素D补充剂灌胃2周,第13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1,25DHVD3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NY和GAP-43蛋白表达。所得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分析软件,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齐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采用Dunnett’s T3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研究:与对照组比较,VaD组血清25(OH)D3降低(p<0.05);2.行为学测试:在训练第2、3、4、5天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1次穿越目标象限(第三象限)时间、目标象限(第三象限)穿越次数均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第2天逃避潜伏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模型组仅仅在目标象限(第三象限)穿越次数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3.SNY和GAP-43表达:与空白组对照比较,模型组SY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SY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GAP-4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1.Va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2.维生素D缺乏会造成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3.长时间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益于突触重塑,可以改善维生素D缺乏大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4.维生素D改善大鼠学习及记忆能力的作用,可能与增加突触相关蛋白SNY及GAP-43蛋白的表达有关。

马剑然[6](2016)在《养肝补肾祛瘀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养肝补肾祛瘀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4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单用盐酸多奈哌齐每天5mg治疗,治疗组在每天用5mg盐酸多奈哌齐的基础上加用养肝补肾祛瘀的中药2次/日,两组均治疗15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智能量表(HDS)、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事件相关电位(P300)数值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一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MMSE、HD S、ADL量表评分均有较明显改善(P<0.01);(3)两组间治疗后1个月MMSE、HDS、ADL量表评分相互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1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P300有显着差异(P<0.01);(5)两组间治疗后1个月P300相互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6)两组间治疗后3月MMSE、HDS、ADL量表评分相互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7)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与养肝补肾祛瘀法有关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养肝补肾祛瘀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陈乔,吕进,朱金华,侯吉华[7](2014)在《影响记忆的因素及中药干预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记忆的基础是各脑区协调作用并构成神经回路。文章就基因遗传、环境刺激、营养状况和微量元素等影响记忆的因素及中药抗氧化、改善代谢和保护神经元等作用进行概述。

陈地灵[8](2012)在《巴戟天低聚糖巴戟甲素抗老年痴呆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巴戟天是着名的补肾要药,也是广东的道地药材,需种植5年才能采收。长期以来巴戟天的经济价值偏低,以至于道地产区德庆、高要等地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了开发出高水平的新药,显着提高巴戟天的经济价值,应当对巴戟天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研究。老年痴呆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重大疾病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巴戟天低聚糖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巴戟甲素,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为此,作者在完善巴戟甲素工业化制备工艺、巴戟天药材中巴戟甲素的定性和定量鉴别研究、巴戟甲素纯化工艺及质控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细胞和动物体内外实验结合法,观察巴戟甲素对Aβ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和Ap致SD大鼠拟痴呆模型的影响,阐明其抗老年痴呆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为其抗老年痴呆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900离子交换树脂对巴戟天低聚糖进行静态和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树脂用量、不同流速和不同p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以脱色率和低聚糖保留率综合评价其脱色效果,优选巴戟天低聚糖最佳脱色工艺。而后采用不同浓度乙腈-水双相多次热回流提取法从低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巴戟甲素原料药。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巴戟天中巴戟甲素定性鉴别方法;采用HPLC-ELSD法建立巴戟天中巴戟甲素定量检测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巴戟甲素对正常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采用A β25-35制备细胞损伤模型,应用MTT和LDH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Ca2+]i,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等指标;采用试剂盒-酶标仪法测定细胞内SOD、MDA和GSH·Px等氧化指标;采用RT-PCR, 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AX、P21、E2F1、CDK4、 NF-κB、JAK2/STAT3等mRNA和蛋白的表达,观察活性成分对Aβ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探讨巴戟甲素对Aβ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实验利用硫代乙酰胆碱(ATCh)在乙酰胆碱酯酶(AChE)作用下分解,生成硫代胆碱(Thiocholine),硫代胆碱与显色剂DTNB迅速作用,生成在412nm处有特征吸收的黄色物质,在酶催化反应的稳态阶段,其吸光值即可代表起始反应速率这一原理,体外评价巴戟甲素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在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评价基础上,采用SD大鼠双侧海马区注射A β25-35各10μ g制备拟痴呆模型,下设巴戟甲素高、中、低剂量组和巴戟天组,同时设空白组、假手术组和阳性药组;连续灌胃给药25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试剂盒酶-标仪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等氧化指标,以及乙酰胆碱(Ach)和乙酰胆碱酯酶(TchE)以及Na+/K+-ATPase等含量;采用HPLC-ECD法检测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采用HE染色法检测脑组织中海马椎体细胞和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等相关指标,观察巴戟甲素对A β2535致SD大鼠拟痴呆模型的影响,揭示巴戟甲素抗老年痴呆药理学作用。[结果]脱色工艺研究表明D-900树脂吸附巴戟天低聚糖色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采用动态吸附,柱溶液温度45℃,流速1.0Bv·h-1,上样液pH值6.0。取由脱色工艺得到巴戟天低聚糖,加5倍量80%乙腈热回流提取30min,趁热过滤,滤渣加5倍量55%乙腈热回流提取30min,趁热过滤,取滤液调乙腈至75%,冷藏24h析晶,取结晶重复以上步骤3次,即得纯度达95%的巴戟甲素原料药。巴戟天中巴戟甲素薄层鉴别方法:取巴戟天粗粉1.0g,80%丙酮热回流1.0h,滤过,滤渣加40%乙腈热回流0.5h,滤过,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3μ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水:磷酸(3:2.6:2:0.3)、喷10%硫酸乙醇液,在105℃烘至斑点清晰。巴戟天中巴戟甲素定量检测方法:采用HPLC-ELSD法,Rezex RCM色谱柱(Phenomenex,300mm×7.8mm),流动相:超纯水,流速0.6mL· min-1;柱温:35℃;飘移管温度:100℃;载气:空气,流速2.0L·min-1;在此色谱条件下,巴戟甲素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无杂质峰干扰。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的巴戟甲素能促进细胞生长,且存在量效关系。巴戟甲素在100μ g·mL-1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加快,超过此浓度细胞生长开始被缓慢抑制,说明巴戟甲素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MTT、LDH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结果显示A p25-35诱导PC12细胞的IC50为21.46μ mol· L-1,在该浓度下,细胞凋亡率、[Ca2+]i、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等指标,以及Caspase-3、 BAX、P21、E2F1、CDK4、NF-κB、JAK2/STAT5等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 β25-35对PC12细胞具有损伤作用。给予巴戟甲素与Aβ25-35处理后,其以上各项指标皆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提示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巴戟甲素具有保护A 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细胞内[Ca2+]i、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和JAK2/STAT5等促凋亡因子的激活,同时激活P21的表达,抑制CDK4、E2F1等周期蛋白的表达等有关。巴戟甲素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与反应时间具有相关性,反应前50min,随着时间延长,效果越好,反应50min后,保持一定抑制率,不再增大;巴戟甲素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与药物浓度具有相关性,浓度越大,其抑制率越大。灌胃给予巴戟甲素25d后,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β模型组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长于空白组,定位航行总路程明显高于空白组,而各给药组明显得到改善。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在第一象限(即平台原所在区域)游泳时间(27.36±3.38)s长于其他象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在第一象限游泳时间(20.77±5.63)s明显较短,巴戟甲素高剂量组(31.93±3.39)s比空白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在第一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延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结果提示Aβ具有神经毒性,可模拟老年痴呆长时记忆障碍特征;给予巴戟甲素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缩短,说明巴戟甲素具有改善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记忆障碍。脏器系数测量结果显示,模型组脑、脾、肾、睾丸等脏器系数比空白组都降低,说明Aβ影响机体脏器功能,而给予巴戟甲素后,各脏器系数相应升高,说明巴戟甲素对老年痴呆大鼠各脏器具有补益作用。各给药剂量组动物脑内氧应激水平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表现为大脑组织中SOD、CAT、GSH-Px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其中高剂量组最明显,可显着增加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P<0.01),脑组织中Na+/K+-ATPase活性显着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显着升高;海马CA1区、大脑皮质和前脑基底核神经元凋亡抑制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D-900离子交换树脂建立巴戟天低聚糖的脱色工艺具有显着的脱色效果,低聚糖保留率较高;再从低聚糖中采用不同浓度乙腈-水提取纯化得到巴戟甲素,其工艺稳定,操作简便,耗时比原来节省三分之二,可为大规模工业化制备工艺。实验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具有巴戟甲素特征斑点,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能定量检测巴戟天中巴戟甲素含量。实验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探讨了巴戟甲素对Aβ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巴戟甲素具有抑制Aβ致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巴戟甲素通过降低细胞内[Ca2+]i,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细胞损伤的发生;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JAK2/STAT5等促凋亡因子的激活,切断Caspase-3执行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的必经之路,发挥抗凋亡作用;同时激活P21的表达,抑制CDK4、E2F1等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以纠正细胞周期的紊乱,使细胞得以正常分化,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体外巴戟甲素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实验说明巴戟甲素具有一定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呈现量效关系。实验采用β-淀粉样蛋白多肽25-35片段(Aβ25~35)(20μg)于大鼠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诱发制备了拟痴呆动物模型。从行为学、氧化应激、胆碱能系统、能量代谢、神经递质和神经元凋亡等方面,观察了巴戟甲素对Aβ模型大鼠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巴戟甲素可以改善Aβ致大鼠痴呆症状,其机制与提高抗氧化能力、激活脑能量代谢、改善胆碱能系统损伤和抑制大脑神经元凋亡等有关。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揭示了巴戟甲素通过降低细胞内[Ca2+]i,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JAK2/STAT5等促凋亡因子的激活,同时激活P21抑制CDK4、 E2F1等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达到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2实验通过整体动物实验,揭示了巴戟甲素还可通过激活脑能量代谢、改善胆碱能系统损伤以达到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目的。

许娜[9](2012)在《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TH表达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相关蛋白TH表达的研究,探讨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头穴丛刺法治疗慢性脑缺血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患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Sarti等改良的2VO,即分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术制作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实验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和尼莫地平组。头穴丛刺组参照《实验动物穴位图谱》取大鼠的百会和百会左右旁开2mm三个穴位向前平刺6-8mm,留针30min,每10min捻针一次,每次持续捻转5min,频率为100转/分左右,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尼莫地平组给予0.02%尼莫地平悬浊液1mg/kg灌胃治疗每天2次,连续治疗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利用HE染色法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模型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区细胞形态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区TH表达的影响。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进行方差齐性分析,组间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样本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以x±s表示,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8周各组数据比较结果:1.学习能力方面: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尼莫地平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较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延长,具有高度显着性差异(P<0.01);头穴丛刺组和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丛刺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记忆能力方面: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尼莫地平组大鼠于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均较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缩短,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有统计学意义;头穴丛刺组和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丛刺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大鼠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3.TH的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TH几乎不表达,头穴丛刺组和尼莫地平组中TH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但头穴丛刺组较尼莫地平组TH阳性表达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穴丛刺法可以使慢性脑缺血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改善了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疗效与尼莫地平治疗效果相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头穴丛刺法可以上调慢性脑缺血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TH的表达,并明显优于尼莫地平。提示头穴丛刺法可通过影响TH的表达降低慢性脑缺血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的缺血损伤,从而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3)头穴丛刺组和尼莫地平组治疗慢性脑缺血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大鼠均有显着疗效,二者疗效相当

马丛丛[10](2012)在《aMCI和AD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中医证候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为AD的早期诊断与中医药干预治疗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对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住院患者以及社区等招募的志愿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临床痴呆分级量表、哈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通过望、闻、问、切获取信息,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证候的诊断。根据纳入标准,本试验共筛选出符合入组标准的受试者377例,其中:认知正常(Normal Cognitive,NC)组197例(53.3%)、aMCI组74例(19.6%)、AD组106例(28.1%)。采用病例—病例对照的方法,将三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aMCI和A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并利用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各认知功能评定量表积分研究aMCI和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1.AD组平均年龄显着高于aMCI组平均年龄(p=0.029),并显着高于Nc组平均年龄(p=0.000);NC组平均受教育年限显着高于aMCI组平均受教育年限(p=0.000),并显着高于AD组平均受教育年限(p=0.000)。2. aMCI组、AD组痰浊蒙窍证积分均高于NC组(p=0.033,p=0.025),aMCI组、AD组瘀阻脑络证积分显着高于NC组(p=0.046,p=0.045),而aMCI组与AD组各证型积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aMCI组和AD组痰浊蒙窍证出现率显着高于NC组(p=0.000,p=0.000);aMCI组和AD组瘀阻脑络证出现率显着高于NC组(p=O.010,p=O.015),但aMCI组和AD组各中医证候出现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痰浊蒙窍证与aMCI以及AD的发病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0,p=0.000),偏相关系数分别为B=0.246,B=0.270.3.认知功能损害受试者(aMCI组和AD组)的MMSE时间定向力得分与痰浊蒙窍证积分呈负相关(R=-0.566,p=0.024),且痰浊蒙窍证患者其得分显着低于非痰浊蒙窍证者(p=0.025);分而论之,则得出AD组MMSE总分与瘀阻脑络证积分呈负相关(R=-0.287,p=0.036),且AD患者中非瘀阻脑络证患者(积分<7分者)其MMSE总分显着高于瘀阻脑络证患者(积分≥7分者)(p=0.006);AD组IWR得分以及视空间能力得分与瘀阻脑络证积分呈负相关(p=0.036,p=0.038);AD组受试者瘀阻脑络证者MMSE中即刻单词回忆得分显着低于非瘀阻脑络证者(p=0.030);AD组受试者瘀阻脑络证者MMSE中视空间能力得分显着低于非瘀阻脑络证者(p=0.043),而aMCI组认知功能与各中医证候未见显着性相关。结论1.文化程度、年龄是aMCI和AD发病的危险因素;2. aMCI和AD主要的中医证候特征多数为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肾精亏虚证,且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的严重程度以及在人群中的出现率都要显着高于认知正常者。痰浊蒙窍证是二者发病的危险因素;3.痰浊蒙窍证、瘀阻脑络证是影响AD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证候,两证候程度越严重,则认知功能下降愈明显。AD患者中痰浊蒙窍证者的时间定向力较无痰浊蒙窍证者下降明显,而瘀阻脑络证患者的记忆力以及视空间能力较无痰浊蒙窍证者下降明显。aMCI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无显着相关性。

二、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D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从心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PI3K/Akt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AD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参枝苓口服液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认知行为及髓鞘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参枝苓口服液对Aβ_(42)致少突胶质细胞OLN-93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实验一 UHPLC-MRM-MS/MS方法检测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主要化学成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Aβ_(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拟AD体外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多奈哌齐对OLN-93细胞安全剂量及有效剂量筛选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参枝苓口服液含药血清对Aβ_(42)损伤OLN-93细胞髓鞘相关蛋白及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参枝苓口服液对Aβ_(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的乙酰化组蛋白与MBP基因相互作用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参枝苓口服液对Aβ_(42)损伤少突胶质细胞OLN-93脂质代谢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存在问题和不足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的髓鞘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阿尔茨海默病啮齿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PI3K/Akt-mTOR通路参与髓鞘维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双侧侧脑室注射STZ拟SAD小鼠模型的AD相关病理变化和髓鞘改变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双侧icv-STZ对拟SAD小鼠模型认知能力影响的时效关系
        2.双侧icv-STZ对拟SAD小鼠造模后4个月Aβ_(42)表达水平的影响
        3.双侧icv-STZ对拟SAD小鼠造模后4个月p-tau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4.双侧icv-STZ对拟SAD小鼠造模后4个月糖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
        5.双侧icv-STZ对拟SAD小鼠造模后4个月髓鞘超微结构的影响
        6.双侧icv-STZ对拟SAD小鼠造模后4个月髓鞘相关蛋白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模型认知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Morris水迷宫平均潜伏期的影响
        2.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Morris水迷宫平均游泳距离的影响
        3.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空间探索和记忆保持能力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模型髓鞘损伤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髓鞘LFB染色的影响
        2.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髓鞘超微结构的影响
        3.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g-ratio的影响
        4.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髓鞘相关糖蛋白(MAG)表达的影响
        5.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
        6.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表达的影响
        7.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髓鞘蛋白脂质蛋白(PLP)表达的影响
        8.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MAG、MBP、MOG、PLP mRNA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模型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PI3K表达的影响
        2.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p-PI3K表达的影响
        3.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Akt表达的影响
        4.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p-Akt表达的影响
        5.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mTOR表达的影响
        6.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p-mTOR表达的影响
        7.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p-S6K1表达的影响
        8.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PI3K mRNA的影响
        9.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Akt mRNA表达的影响
        10.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mTOR mRNA表达的影响
        11.参枝苓口服液对双侧icv-STZ小鼠S6K mRNA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参枝苓口服液对AD早期髓鞘和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PI3K-Ak/mTOR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中药复方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中药复方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海马CA1区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和突触形态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中药复方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PI3K/Akt-mTOR通路及髓鞘、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参枝苓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之处
存在问题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5)突触相关蛋白SYN及GAP-43在维生素D缺乏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患者维生素 D 水平分析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VaD组病例选择
        1.2.1 痴呆诊断标准
        1.2.2 VaD诊断标准
        1.2.3 痴呆分级标准
        1.2.4 VaD组纳入标准
        1.2.5 VaD组排除标准
        1.3 对照组病例选择
        1.4 伦理学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基线评估
        2.2 血清25(OH)D3水平检测
        2.3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两组人口学特征比较
        3.2 血清 25(OH)D3含量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突触相关蛋白SYN及GAP-43在维生素D缺乏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建立维生素D缺乏大鼠模型
        2.2 技术路线
        2.3 行为学测试
        2.3.1 Morris水迷宫装置简介
        2.3.2 定位航行实验
        2.3.3 空间探索实验
        2.3.4 具体操作注意事项
        2.4 实验分组及药物干预
        2.5 大鼠处死及取材
        2.6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 1,25DHVD3含量
        2.7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YN和GAP-43 蛋白表达
        2.8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别 1,25DHVD3含量检测
        3.2 各组别行为学测试结果
        3.2.1 维生素D缺乏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3.2.2 维生素D补充处理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3.3 突触相关蛋白SYN蛋白表达
        3.4 GAP-43蛋白含量表达比较
讨论
    1 中医对认知障碍、维生素D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认知障碍的认识
    3 维生素D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
    4 维生素D对突触相关蛋白SYN及GAP-43 蛋白作用机制
结论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养肝补肾祛瘀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中医症候辨别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痴呆的分级
        1.5 西医纳入标准
        1.6 西医排除标准
        1.7 病例剔除标准
        1.8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4.2 痴呆的中医基础理论
        4.3 历代医家对VD的认识
        4.4 养肝补肾祛瘀法治疗VD的机制研究
        4.5 养肝补肾祛瘀方药探析
    5 研究结果分析
    6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7 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浅析血管性痴呆认知症状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影响记忆的因素及中药干预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记忆的相关脑区与神经回路
2 影响记忆的因素
    2.1环境因素
    2.2基因因素
    2.3生化因素
        2.3.1营养对记忆的影响
        2.3.2激素对记忆的影响
        2.3.3微量元素对记忆的影响
        2.3.4其它
3 中药干预对记忆的影响
    3.1抗氧化作用
    3.2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3.3对脑内的代谢影响
4 小结与展望

(8)巴戟天低聚糖巴戟甲素抗老年痴呆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中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研究部分
    第一章 老年痴呆症研究现状
        第一节 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节 抗老年痴呆药物研究进展
        第三节 老年痴呆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第四节 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第二章 巴戟天研究进展
        第一节 巴戟天糖类研究进展
        第二节 巴戟甲素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评价
实验研究部分
    第一章 巴戟甲素制备工艺及质控技术研究
        第一节 D-900树脂对巴戟天低聚糖脱色工艺研究
        第二节 巴戟甲素制备工艺研究
        第三节 巴戟天中巴戟甲素的薄层鉴别
        第四节 巴戟天中巴戟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第二章 巴戟甲素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巴戟甲素抗Aβ25-35诱导分化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第二节 巴戟甲素对AD细胞损伤模型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巴戟甲素对AD细胞P21、CDK4、E2F1、BAX、NF-κB p65、Caspase-3等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节 巴戟甲素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JAK2/STAT5信号通路的影响
    第三章 巴戟甲素对Aβ模型大鼠的影响
        第一节 巴戟甲素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研究
        第二节 巴戟甲素对Aβ25-35致大鼠痴呆模型行为学及相关脏器的影响
        第三节 巴戟甲素对Aβ模型大鼠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第四节 巴戟甲素对Aβ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第五节 巴戟甲素对Aβ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特征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巴戟天药材及巴戟甲素原料质量研究相关图谱
    附录Ⅱ 动物实验相关图谱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TH表达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慢性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脑缺血概念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脑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慢性脑缺血的病因分析
        2.2 慢性脑缺血与脏腑的关系
    3. 祖国医学对慢性脑缺血的治疗现状
        3.1 中药治疗
        3.2 针灸疗法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学习记忆能力的研究进展
    1. 学习记忆的生理学基础
        1.1 海马
        1.2 纹状体边缘区
        1.3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
    2 学习记忆的生物化学基础
        2.1 多巴胺
        2.2 酪氨酸羟化酶
        2.3 神经颗粒素
        2.4 突触素
    3 问题与展望
        3.1 关于慢性脑缺血
        3.2 关于学习记忆的研究
实验一 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造模方法
        2.3 水迷宫测试
        2.4 各组处理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分析
        3.2 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分析
实验二 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额叶皮层及海马TH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造模方法
        2.3 各组处理
        2.4 灌注取材
        2.5 石蜡切片标本制备
        2.6 HE染色
        2.7 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HE染色结果
        3.2 免疫组化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aMCI和AD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Ⅰ: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 流行病学
        2. 危险因素
        3. 病理特征
        4. 发病机制
        5. 临床表现
        6. 诊断标准
        7. 程度分级
        8. 鉴别诊断
        9. 当前的主要治疗方法
        10.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Ⅱ: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1.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辨证论治
        3. 中药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一般资料
        3. 研究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中医证候研究
        3. 认知功能和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探讨参枝苓口服液对AD的保护作用[D]. 刘珍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参枝苓口服液对拟SAD小鼠的髓鞘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 王亚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参枝苓口服液对AD早期髓鞘和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D]. 陈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9)
  • [4]参枝苓口服液对APP/PS1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的作用[D]. 盛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5]突触相关蛋白SYN及GAP-43在维生素D缺乏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D]. 徐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养肝补肾祛瘀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D]. 马剑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影响记忆的因素及中药干预研究概述[J]. 陈乔,吕进,朱金华,侯吉华.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4)
  • [8]巴戟天低聚糖巴戟甲素抗老年痴呆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陈地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3)
  • [9]头穴丛刺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TH表达的影响的研究[D]. 许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10]aMCI和AD患者认知功能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 马丛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调心方对痴呆大鼠模型N受体和神经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