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探中国南方建筑对高丽寺庙建筑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伟[1](2020)在《图像、空间与礼仪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正定隆兴寺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格局最完整的北宋寺院,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北宋同期寺院规划设计、建筑宗教思想等。基于以上出发点,聚焦分析隆兴寺内各单体建筑的年代与宗教设计理念,探讨不同时期隆兴寺的总体格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北宋时期中心大殿摩尼殿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塑像与壁画入手,识别其整体礼仪空间的构建。首先探究摩尼殿柱网平面、屋顶与斗栱形制,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意匠。其次与本地区及更为广阔区域内的塑像、壁画等进行风格类型比对,探讨摩尼殿内塑像、壁画的年代特征,识别摩尼殿不同时期内部像设及宗教设计理念。最后理清摩尼殿礼拜场域设置,探讨像设与信众礼拜的关系,解读摩尼殿及隆兴寺北宋初建和明代大修后的信众观瞻礼拜流程。
朱正[2](2019)在《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大木作“滞后”现象初探》文中认为巴蜀地区殿堂建筑作为地域特色强烈的分支,早在营造学社活动时期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开展,“古朴”、“奇杂”逐渐成为巴蜀建筑的重要标志。时至今日,针对巴蜀建筑特色进行的研究不计其数,既有从历史角度出发的断代风格特征研究,也有从技术角度出发的构造特征归纳。早期研究中,巴蜀地区发现的殿堂建筑数量不多,故其研究多着眼于对建筑个案的分析。而随着文物发现工作的开展,巴蜀地区所发现的元明殿堂建筑数量虽不能与陕西、山西等地相比,但是就南方各省而言,已名列前茅。因此,在可观建筑数量的支持下,对巴蜀地区殿堂建筑的研究势必会在个案研究之上再进一步。过往,由于巴蜀元明殿堂建筑数量众多,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巴蜀殿堂建筑中“古朴”这一特色的研究虽多有学者涉及,但并未形成专题研究。“古朴”背后的“滞后”现象也由于相对静态的案例分析方式难以进行深入论证,使得对于巴蜀殿堂建筑中的“滞后”多与地理偏远相联系。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增多,获取难度下降,使得对巴蜀元明殿堂建筑进行“一网打尽”式的研究成为可能。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对巴蜀建筑“滞后”现象进行的动态研究,更接近“滞后”所代表的两者变化过程比较的核心概念。以月梁式阑额、斜向构件、补间铺作里跳、补间铺作数量、布椽形式及转角构造六类构件作为切入点,针对其在巴蜀地区中数量变化趋势、使用时间、地理位置、形式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诸如月梁式阑额与斜向构件的使用存在相同地区集中倾向、挑斡与平行布椽在巴蜀地区普遍流行、转角构造存在“金柱—递角梁—多种形式共存”等的变化特征。再以此变化特征为依据,通过与官式及江浙地区建筑的纵向对比以及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建筑的横向对比,从而总结得出平行布椽、弯曲圆木的月梁式阑额形式、递角梁等应为得到“本土认同”而形成的“滞后”,月梁式阑额的发展及补间铺作里跳为“技术延迟”导致的“滞后”等一系列更为细化的巴蜀殿堂建筑“滞后”特征。结合地理人文环境进一步分析可知,巴蜀地区元明殿堂“滞后”影响因素并非简单的地理偏远,战争后的社会萧条、炎热湿润的气候环境、对“龙”文化及华丽形象的审美追求、寿王府等“重要建筑”的兴建等均对其形成重要影响。月梁式阑额虽然流行,但终将逝去,递角梁虽对建筑限制众多,却沿用至今,其背后所蕴含的多元原因的细化分析,既是对传统建筑研究的深化,也是挖掘巴蜀建筑文化之根,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永固的灵感源泉。
须博[3](2019)在《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依托太湖发展而来,根据明清时期地理的完整性、经济的一体性、文化的共同性、行政区划上的一致性和人们的心理认同,地域特色明显,将其界定为明清时期的“苏南地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设计特征都从侧面反映着苏南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许多佛教建筑古建筑或直接被拆毁、或不按原貌修复或直接拆旧建新,因此对明清时期佛教建筑的系统化就显得迫切和需要.根据本文关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这一研究重点,首先对苏南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明确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所依托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实地测绘与数据还原,确定现状分布以及目前的保护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结构学,类型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分布特征、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通过对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研究,指出苏南佛教建筑群落空间会以同一场域中两个子场域的方式存在,并提出山林与城市、苏州府与常州府、自然与人文的三元互文并存的佛教建筑场域分布特征,并揭示出动静相济的明清苏南佛教场域精神.空间格局上采用了园林布局观体现大观之境,且不断深化的这一特征,呈现出明清空间布局特征由宽大走向紧凑的演化趋势。以及在明清苏南香山匠作系统影响下体现出的实用主义营造特征.以此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档案库.将论文中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次放入到明清苏南这个大的时空范围内,不仅是通过共时性对建筑的设计特征做分析,还通过历时性的方式理解其演化过程。文章通过深化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社会功能的影响,士绅和僧人们的捐赠让佛教建筑在明清的延续带有书香清淡之风,香山匠人和民众及民间信仰让佛教建筑具有了实用主义的崇拜,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明清苏南地区所描绘的朴质超逸的佛教建筑场域意境。本文是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入手,以实际建筑遗存和具体测绘数据为依托,自下而上的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进行剖析。研究了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通过三元互文并存的关系存在于两种子场域中,深化了园林式的佛教建筑空间格局,并呈现出在官式外形下的具有香山匠帮精神的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归纳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呈现民间化的总体演化过程。为建筑设计形态与苏南意境的复合提供思路,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张宪德[4](1994)在《初探中国南方建筑对高丽寺庙建筑的影响》文中指出一、导论中国与朝鲜半岛有着渊源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公元4世纪后半叶,佛教从中国流传到朝鲜半岛,到7、8世纪,朝鲜半岛的许多僧侣陆陆续续到中国来求法治经,广泛地研究了佛教文化和佛教经典。这些僧侣归国之后,先后在全国各地营建了许多佛教建筑,从而导致了韩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转折。高丽(918~1392年)时期,随着海上交通的发达,高丽与中国宋朝之间的使臣、商人来往也很频繁。因此,中国大陆的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遗
刘茜[5](2013)在《基于本体保护的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年10月28日,为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中明确提出了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广州作为全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拟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4所、省级文保单位45所、市级文保单位253所,已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38所,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8所。这些文物是广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广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寺庙建筑作为广州历史建筑的一大特色,逐渐成为旅游开发业追求宗教文化游的一种开发策略,在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建筑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保护寺庙建筑本体和周边环境,使其成为构成城市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展开对宗教寺庙较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课题。目前针对如何正确处理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广州制定了具体保护办法,划定了部分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并强调重点保护传统建筑特色与整体的环境风貌,使之能更好的延续使用功能。笔者认为,寺庙建筑本体不可孤立于周边与之相依存的物质景观和宗教环境而存在,寺庙建筑景观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合理规划寺庙建筑旅游景观、适度旅游开发,对寺庙建筑保护和旅游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依据该项原则,本论文首先阐述了“本体保护”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法律法规,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章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广州寺庙建筑的地理分布以及景观特征;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广州寺庙建筑景观资源和旅游开发现状调查与评价分级,分析了不同旅游开发度的景观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结合广州某寺庙建筑景观实际案例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对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第五章提出了关于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的一般性策略与方法;第六章在对不同开发度下寺庙建筑旅游景观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度”开发的标准,从而探索出适合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展望。
邵长秋[6](2020)在《基于和谐共生的西湖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以西泠印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支付能力不断提高,除了生活必需花费之外的休闲花费逐渐增加,民众对于旅游的期望相应增强,政府为了满足民众需求,快速开发旅游景区;另一方面,国家相继提出对于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的政策,风景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快速开发景区的需求和保护生态坏境的政策出现矛盾,这在西湖传统风景区中有所体现,快速的开发对景区的整体性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何通过建筑设计的角度减少对西湖传统风景区的破坏,使建筑与景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谐共生是文章研究的方向,而国内外研究中对于此方向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文章中的传统风景区是指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特指清代以前的历史)、可满足游人游览需求、开发成熟的区域;风景建筑是景区中有观赏价值和旅游服务价值的建筑类型,对于景区的完整性和观赏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新建建筑经常会对传统风景区中的历史文化造成冲击。文章研究对象为西湖传统风景区中的风景建筑,其中西湖传统风景区开发相对较早、设备成熟、景区辐射范围大、自然元素丰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于西湖传统风景区中西泠印社的建筑研究,总结出可以与景区相和谐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法,对于此后关于传统风景区保护下的建筑设计的研究有启发作用。文章通过对西湖景区中建筑的调研、对比和选取,将西泠印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西泠印社发展历程,分析印社中的建筑和西湖景区的空间关系以及印社建筑的布局变迁,总结出西泠印社形成的背后的原因和思想主导,得出西泠印社的研究价值。并进一步对西泠印社的建筑空间和建筑形象进行分析。建筑空间方面,通过外部空间、灰空间和内部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筑形象方面,通过形体意向的来源、建筑表皮、建筑营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以上的调研和分析初步了解优秀的传统风景区的建筑是如何处理建筑空间和建筑形象的,在第五章结合实际例子进一步总结如何在建筑的范畴内保证对西湖传统风景区的尊重和保护。建筑空间的处理上首先考虑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呼应,可以通过灰空间的做法模糊建筑内外空间划分,弱化建筑的存在感;通过对建筑功能空间的解体减小建筑体量;内部空间自由划分增加建筑使用效率,节省对景观空间的占用。建筑形象方面考虑和自然景区的尺度关系,不可打破原有景区的完整性;材料和色彩的选取以融合进周边环境为目标;并考虑景区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同时新建建筑也应该考虑对遗产建筑的保护,不对其造成干扰。最终文章所提取出来的西湖传统风景区中的建筑设计方法均服务于“自然为主,建筑为客”的基本理念的,希望通过文章可以为西湖传统风景区建筑的设计提供方向,减少对于西湖传统风景区中原有资源的破坏,同时为其他传统风景区的建筑设计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张星[7](2020)在《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区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体,其形成是在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宗教信仰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的产物。受佛教影响较大的风景区往往宗教活动和风景区建设达到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奠定了风景区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以宁波和舟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古今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佛教在甬舟地区各时期的发展历程对风景区形成分布与景观特色两大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够增加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理研究大量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佛教在甬舟地区的演变历程和思想特点进行梳理,整理各历史时期僧人在甬舟地区活动踪迹和佛教有关的风景资源分布,分析和归纳出各历史时期佛教影响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三国—南北朝时期属于甬舟地区风景区发展的萌芽期,表现为僧人对风景区选址的探索。隋唐时期佛教在甬舟地区兴盛,受洪州禅“自然而然”思想的影响,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建寺修行的僧众渐多,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两宋元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已十分明显,风景区建设也不仅仅表现为佛教风景资源(寺院、佛塔等)的增多,还开始注重园林化环境的营造,亭、廊、桥等风景建筑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中心往普陀山和招宝山转移,风景区建设注重借海造景和道路系统两侧景观特色的营造。民国以后,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在延续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风景区的旅游和游憩的功能。(2)结合实地调研,从寺院选址、空间序列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对佛教对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受佛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圆融”思想和士人山水审美的影响,僧人在寺院选址上表现为“山水崇拜”,以山岳丰富的自然空间内涵及其自然景观资源作为寺院和风景区建设的基址,结合借水造景营造僧众修身养性的极佳环境。在“因缘和合”佛教思想影响下,僧人主要利用道路系统、四季景观变化、竖向变化作为因果序列的桥梁,使得风景区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序列。僧人、帝王和士人通过对空间境象的把握、经营和再创作模拟佛国净土景象,对风景区的佛教宗教意境和山水景观意境营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结合其他风景资源、气象资源和摩崖石刻、浮屠(佛塔)等特殊风景资源形式,共同形成了甬舟地区风景区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风貌。(3)研究表明,受佛教“慈悲观”和“知恩报恩”主张的影响,寺院营建注重对建筑周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佛寺整体布局形式表现出依据功能布局和契合自然环境的特点,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以中轴线式为主,因地制宜采用院落式、散点式、集锦式布局为辅的建筑布局形式。并通过空间序列组织、空间的对比、空间的渗透和层次以及园林化空间营造四种方式进行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烘托佛教宗教氛围,营造意境深幽的园林环境。
林从华[8](2003)在《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是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林国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闽台区域文化研究”(96A25013)的子课题。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海洋文化。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又是闽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相继定居后传入台湾,不论是民居、宗祠、会馆,还是文庙、关帝庙、妈祖庙、寺院等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建筑文化特征。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文化的特征。 福建在汉朝建立了闽越国,建都东冶(今福州冶山),揭开了福建文明史的第一页,三国时期,全闽第一座郡城——建安郡(今建瓯)的设置,标志着汉文化已大规模传入福建。自两晋开始,中原汉族人民先后有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入闽,且分布于“八闽”大地,至南宋时福建已由移民社会转为定居社会,汉人成为福建居民的主体。其间,移民不但传承着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同时经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等不同地域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中,逐渐形成了福建宋明时期的“闽学”,成为中国后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思想。 明朝初期,由于政府实行“禁海”与“迁界”的消极海防政策,致使福建沿海居民被迫出海谋生,寻求发展。清初施琅将军实行“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的政策,使通过台湾海峡而移民的队伍中有80%属于福建闽南泉、漳人,成为台湾主体的居民,这种迁徙实际上也是汉人入闽的一种重复。清政府准许闽台两地口岸对渡,使两岸与海洋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台湾海峡间的海上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也因此有了海神“妈祖”的崇拜,这是闽台海洋文化造势的结果。 福建与台湾在历史上都是移民社会,祖根在中州,其迁徙的过程一般以血缘和地缘进行组合。当移民择地定居后,便建造民居以家族聚居为主,同时,更仰赖于宗教的作用以达到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闽台民间信仰的基础,无论是宗教实体、信仰对象,还是祭祷仪式、日期等都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这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种亲缘、地缘、文缘、物缘与神缘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内聚力表明了闽台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渊源关系。宗教建筑因信徒对神抵的崇拜而产生,不仅在宗教信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成为闽台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 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福建传统建筑以方言为特征的七大建筑支系:即闽南建筑,闽东建筑,莆仙建筑,闽北建筑,闽中建筑,闽西建筑,闽西北建筑等。台湾汉族移民在与当地高山族同胞的融合中也呈现出以方言为特征的四种建筑类型:即闽南建筑、有漳州与泉州建筑之分,客家建筑,福州建筑,潮州建筑等。闽台传统建筑联系最为密切的属于福建闽南建筑与台湾的闽南建筑类型。以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联系比较的方法对闽台传统建筑类型的实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闽南地区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福建传统建筑的移植,这种历史渊源关系取决于台湾汉族移民中绝大多数为闽南人,早期传统建筑的营建工作多仰赖于闽南匠师和福建的建筑材料,现存的传统建筑中多是这一时期所建造的。所以说,台湾不仅在宗教信仰上源自福建,而且在宗教传统建筑的形制、风格及其营建方法上也承袭了闽南宗教建筑的传统,但表现在建筑细部处理上的不同,反映了民族性与地域性是一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现象。 历史上,台湾隶属于福建省管辖达五百五+余年,其中有二百余年处在合治时期,而建筑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台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因此,闽台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渊源研究,将丰富和发展中国建筑历史和闽台地方建筑史,填补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空白,也有利于发掘传统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于闽台传建统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史实资料收藏与研究的学术价值,对现代建筑创作也有着借鉴作用。
程枭翀[9](2015)在《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文中指出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人来华的建筑考察活动,将整个过程分为兴趣萌芽、初步探索和考察巅峰三个阶段。西方人的认识从最初的误解和偏见逐渐趋于客观,期间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西方研究成果大致可归为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类。综合研究是西方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全面揭示中国建筑的一般规律。限于时间、精力的不足,部分西方学者从小规模的个案研究入手,以小见大,逐步发现中国建筑的本质特征,同时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素材。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他们开始关注某一特定专题,如寺庙、佛塔、祠堂、城墙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上述三类成果,完整勾勒出西方学界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揭示出西方学者的中国建筑观。伯施曼是西方学界的巨擘,其成果涵盖了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个方面,代表了西方研究的最高成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西方学者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测绘完成了众多图纸,这些图像资料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国建筑观的重要载体。本文在解读文字资料时,也注重非文字材料的使用。利用数据库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历史照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利用GIS平台的分析功能,针对历史照片的部分属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涂俊[10](2017)在《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重要时期,面临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后工业化发展之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农耕时代流行的传统庙会及其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庙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是过度利用和开发带来的原生态的缺失,造成社群文化基因断裂;一是让位于市场经济使庙会的场所空间不被重视而面临消亡,文化多样性由此消失,文化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环境中,长期以农业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庙会文化环境也遭到人为破坏,同时对以庙会为载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研究与探索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任务。本论文以此为目标,通过综述形式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方向对庙会及其相关理论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汲取庙会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和定位研究方向及范畴;首先从庙会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念、庙会文化功能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阐述庙会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发展脉络;其次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分析庙会文化生态关系及其生态适应,宏观上把脉庙会与人居环境关系,解析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与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第三分析庙会空间形态的要素关系,从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解析庙会空间环境,再从空间结构与功能深入分析,功能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庙会活动服务;第四,庙会传承和发展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引发对当代庙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庙会空间形态来传承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空间,留住城市与乡村的文脉肌理、传承民间的记忆。因此,论文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庙会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程2.文化生态环境与场所精神构筑3.庙会空间形态要素关系及构成4.庙会空间组合与环境和谐设计5.庙会空间功能如何服务人群需要6.建筑空间意象与历史文脉继承7.庙会文化空间价值取向及价值标准8.陕西庙会传承与发展方向9.庙会文化空间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文章将在整体上对庙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行梳理,通过庙会空间结构、组合、功能空间设计的实证分析,对庙会空间环境与形态进行深层分析,寻找庙会活动空间功能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完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揭示传统庙会环境对当前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传统庙会在新时期建设中寻找更适宜的发展,以期促进庙会文化的持久传承。
二、初探中国南方建筑对高丽寺庙建筑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探中国南方建筑对高丽寺庙建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图像、空间与礼仪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北宋隆兴寺建造 |
2.1 中心摩尼殿 |
2.2 大悲阁 |
2.2.1 柱网平面 |
2.2.2 像设 |
2.3 山门天王殿 |
2.4 转轮藏阁与慈氏阁 |
2.5 大觉六师殿 |
2.6 北宋隆兴寺的总体格局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摩尼殿建筑 |
3.1 柱网平面 |
3.2 四出抱厦形象 |
3.2.1 抱厦的尺度与特征 |
3.2.2 四出抱厦的应用 |
3.3 批竹昂斗栱与“米”字形斜栱 |
3.3.1 批竹昂斗栱 |
3.3.2 “米”字形斜栱 |
3.3.3 批竹昂斗栱与“米”字形斜栱组合的设计意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摩尼殿塑像与壁画 |
4.1 “华严三圣”塑像群与倒坐观音塑壁 |
4.1.1 “华严三圣”塑像群特征、年代及布局形制 |
4.1.2 倒坐观音塑壁特征、年代 |
4.1.3 南北轴线像设的总体设计 |
4.2 东、西扇面墙外阿弥陀佛、药师佛说法图 |
4.2.1 壁画年代及造型特征 |
4.2.2 壁画构图风格 |
4.2.3 十方三世佛的构建 |
4.3 檐墙“释氏源流”与抱厦二十四诸天壁画 |
4.3.1 “释氏源流”壁画布局及形制特征 |
4.3.2 二十四诸天壁画布局及形制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摩尼殿及隆兴寺的礼仪空间 |
5.1 摩尼殿礼拜场域 |
5.1.1 殿内跪拜石 |
5.1.2 殿前雕刻药师佛与十二神将的石钵 |
5.1.3 融入观者的场域 |
5.2 摩尼殿与其他建筑间像设的含摄 |
5.2.1 释迦牟尼佛与千手观音的含摄 |
5.2.2 释迦牟尼佛与舍利塔、弥勒菩萨等的含摄 |
5.3 摩尼殿及隆兴寺礼拜流程 |
5.3.1 北宋皇佑四年礼拜流程 |
5.3.2 明成化二十二年礼拜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大木作“滞后”现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滞后”定义辨析 |
1.2.2 样本案例的限定——殿堂建筑 |
1.2.3 研究空间的界定——巴蜀地区 |
1.2.4 研究时间的界定——元明时期的特殊性 |
1.2.5 样本建筑的选取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传统建筑”滞后”现象的专题研究 |
1.3.2 巴蜀地区殿堂建筑研究中与”滞后”现象相关部分梳理 |
1.3.3 其它地区殿堂建筑研究中与”滞后”现象相关部分 |
1.3.4 已有研究中的总结所得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田野考察法 |
1.5.3 定性分析法 |
1.5.4 比较研究法 |
1.5.5 研究框架 |
1.6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6.1 理论价值与学术意义 |
1.6.2 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
2 梁架“滞后”现象特征及比较研究 |
2.1 梁架中研究内容的选择 |
2.2 月梁式阑额 |
2.2.1 阑额发展脉络梳理 |
2.2.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月梁式阑额发展特征 |
2.2.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2.2.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2.2.5 巴蜀地区月梁式阑额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2.3 斜向构件 |
2.3.1 斜向构件发展脉络梳理 |
2.3.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斜向构件发展特征 |
2.3.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2.3.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2.3.5 巴蜀地区斜向构件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3 斗栱”滞后”现象特征及比较研究 |
3.1 斗栱中研究内容的选择 |
3.2 补间铺作里跳 |
3.2.1 补间铺作里跳发展脉络梳理 |
3.2.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补间铺作里跳发展特征 |
3.2.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3.2.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3.2.5 巴蜀地区补间铺作里跳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3.3 补间铺作数量 |
3.3.1 补间铺作数量发展脉络梳理 |
3.3.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补间铺作数量发展特征 |
3.3.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3.3.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3.3.5 巴蜀地区补间铺作数量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4 翼角”滞后”现象特征及比较研究 |
4.1 翼角中研究内容的选择 |
4.2 转角构造 |
4.2.1 转角构造发展脉络梳理 |
4.2.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转角构造发展特征 |
4.2.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4.2.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4.2.5 巴蜀地区转角构造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4.3 布椽形式 |
4.3.1 布椽形式发展脉络梳理 |
4.3.2 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布椽形式发展特征 |
4.3.3 与官式及江浙地区的纵向比较 |
4.3.4 与其他南方偏远地区的横向比较 |
4.3.5 巴蜀地区布椽形式演变特征对比总结 |
5 巴蜀殿堂建筑”滞后”现象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滞后”现象的因素分类 |
5.2 技术更替缓慢对“滞后”的影响分析 |
5.2.1 地理偏远形成的技术传播延迟 |
5.2.2 技术发展本身的缓慢 |
5.3 本土认同对“滞后”的影响分析 |
5.3.1 独特时空环境下的技术认同 |
5.3.2 审美追求造成的文化认同 |
5.4 重要事物介入对“滞后”的影响分析 |
5.4.1 明代“重要建筑”营建前后的不同表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样本建筑调查统计表 |
C.巴蜀地区样本建筑年代调查统计表 |
D.巴蜀地区明代“重要建筑”摘录表 |
E.月梁式阑额“滞后”现象研究中A、B区域建筑名单 |
F.斜向构件“滞后”现象研究中A、B区域建筑名单 |
G.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现状 |
1.2.2 与佛教建筑相关的研究方法现状 |
1.2.3 苏南及周边地区佛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中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 |
2.1 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
2.1.1 苏南水体概况 |
2.1.2 苏南的地貌 |
2.2 苏南文化的历史渊源 |
2.2.1 苏南三市古邑起源 |
2.2.2 吴文化的时空渊源 |
2.2.3 苏南政权、经济文化特征 |
2.2.4 明清前苏南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 |
2.2.5 宗教名山的形成 |
2.3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社会背景 |
2.3.1 明清时期苏南行政区划 |
2.3.2 明清时期吴地建筑文化的强盛 |
2.4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文化特征 |
2.4.1 明清时期佛教是苏南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形式之一 |
2.4.2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建筑帮派与建筑典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基本概况 |
3.1 现存建筑遗产的调研情况 |
3.1.1 调研的范围及内容 |
3.1.2 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
3.1.3 苏南佛教建筑遗产考证 |
3.1.4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 |
3.1.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3.2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类型及分布 |
3.2.1 明代“禅、讲、教”的分明 |
3.2.2 清代的“诸宗合一 |
3.2.3 明清时期的苏南两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
3.2.4 明清时期的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
3.3 解放后苏南佛教建筑遗存概况 |
3.3.1 苏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2 无锡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3 常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
3.3.4 苏南寺塔类建筑、建筑艺术文物遗存 |
3.4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
4.1 苏南传统佛教建筑群落的场域特征 |
4.1.1 苏南佛教建筑的场域共性特征 |
4.1.2 同一场域内的两种场域空间 |
4.1.3 两种场域空间的共有关系 |
4.2 苏南滨湖山地场域佛教建筑群落的空间分布关系—叠加式 |
4.2.1 环太湖山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具体分布情况 |
4.2.2 苏南山势向心静态空间特性 |
4.2.3 苏南佛教建筑求心动态空间分布特征 |
4.2.4 聚散有序、层次分明的网络状群落结构 |
4.2.5 沿湖地区佛教建筑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叠加式 |
4.3 内陆平原地区场域的佛教建筑群落空间形态—以苏州府和常州府为例 |
4.3.1 内陆平原场域的地理生长情境 |
4.3.2 苏南两府城市要素特征之同质性 |
4.3.3 明清苏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一 |
4.3.4 明清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二 |
4.3.5 同质性的苏南内陆区域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5.1 苏南佛教建筑明以前空间格局的形成 |
5.1.1 初期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
5.1.2 南宋时期的寺院格局 |
5.2 明清苏南园林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
5.2.1 廊院式布局观的形成 |
5.2.2 巧借山地境致的园林佛教建筑 |
5.2.3 造补之平原园林寺院 |
5.3 博约折中的空间组合关系 |
5.3.1 塑造序列空间 |
5.3.2 院落围透空间关系灵活多变 |
5.3.3 特殊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
5.3.4 正殿建筑体量与庭院空间比例关系特征 |
5.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的特征演化 |
5.4.1 明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5.4.2 清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样式及技术特征 |
6.1 明清时期的香山匠作系统 |
6.1.1 明清香山帮与香山匠人 |
6.1.2 苏南佛教建筑的香山帮营造及影响 |
6.2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大木构造及特点 |
6.2.1 明清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平面特征 |
6.2.2 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梁架结构特征 |
6.2.3 苏南佛教建筑牌科的主要特点 |
6.3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造型艺术特色 |
6.3.1 寺院殿庭建筑外观形态 |
6.3.2 苏南佛教建筑中砖石建筑的艺术特色 |
6.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小木装折的朴质特征 |
6.4.1 外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
6.4.2 内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
6.5 小结 |
第七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下的时空发展 |
7.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全面”世俗化 |
7.1.1 与官府的关系 |
7.1.2 与施主的关系 |
7.1.3 书香清淡之风的形成 |
7.2 由“自然”到“自我”的互文共生场域语境 |
7.2.1 三元并存的互文分布关系 |
7.2.2 分布关系中的的趋势特点 |
7.3 “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的园林式布局 |
7.3.1 因借与造补的空间格局 |
7.3.2 博约与折中的空间组合 |
7.3.3 由宽大到紧凑的格局演化 |
7.3.4 城市园林语境的强化 |
7.4 “实用功利”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营造方式 |
7.4.1 简化与实用的大木构 |
7.4.2 质朴的小木装折与造型艺术特色 |
7.4.3 贯穿始终的香山匠帮建筑营造精神 |
7.5 “朴实超逸”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 |
7.5.1 实用崇拜的儒释道合一 |
7.5.2 合于自然—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格局观 |
7.5.3 境与性会—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意境 |
7.6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研究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 苏南地区寺观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
附录3: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
附录4: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嘉靖) |
附录5: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乾隆) |
附录6: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
附录7: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成化) |
附录8: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康熙) |
附录9: 常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附录10: 无锡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附录11: 苏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
(5)基于本体保护的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
1.4.1 文物建筑保护 |
1.4.2 宗教建筑保护 |
1.4.3 旅游开发与保护 |
1.5 本体保护相关理论与原则 |
1.5.1 本体保护概念及法规依据 |
1.5.2 宗教建筑场所理论 |
1.5.3 保护的完整性定义 |
1.6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州寺庙建筑的地理分布及发展概况 |
2.1 广州寺庙建筑的地理分布简述 |
2.1.1 广州佛教寺院沿革与分布 |
2.1.2 广州道教寺观沿革与分布 |
2.1.3 广州清真寺沿革与分布 |
2.2 广州寺庙建筑景观的特征概述 |
2.2.1 广州佛寺建筑景观 |
2.2.2 广州道观建筑景观 |
2.2.3 广州清真寺建筑景观 |
2.3 寺庙建筑原真价值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广州寺庙建筑景观资源调查 |
3.1.1 广州现存寺庙文物建筑景观现状调查与评价 |
3.1.2 广州寺庙建筑景观资源评价等级与分类 |
3.2 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发展现状调查 |
3.2.1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开发度现状调查与评价 |
3.2.2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开发度的评价等级与分类 |
3.2.3 不同旅游开发度的寺庙建筑景观问题对比分析 |
3.3 当前寺庙建筑旅游开发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价值观对宗教文化的冲击 |
3.3.2 土地制度对寺庙建筑开发的影响 |
3.3.3 寺庙建筑保护与现状条件的对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方法实证研究 |
4.1 广州六榕寺案例研究 |
4.1.1 六榕寺历史格局演进 |
4.1.2 历史空间环境的继承与更新 |
4.1.3 文物建筑特色与周边建筑协调 |
4.1.4 榕荫园理景 |
4.1.5 游览路线规划与意境营造 |
4.2 广州光孝寺案例研究 |
4.2.1 光孝寺历史变迁 |
4.2.2 寺院整体规划布局与空间形态构成 |
4.2.3 文物建筑特色与周边建筑协调 |
4.2.4 诃林与白莲池风景建设 |
4.3 广州大佛寺案例研究 |
4.3.1 大佛寺历史沿革 |
4.3.2 寺院整体布局与空间形态构成 |
4.3.3 文物建筑特色与周边建筑协调 |
4.3.4 大佛寺广场绿化设计 |
4.4 案例研究的对比与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 |
5.2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特点 |
5.2.1 宗教文化色彩的保护与延续 |
5.2.2 岭南地域型特征的挖掘 |
5.3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法 |
5.3.1 树立整体性历史保护观念 |
5.3.2 体现时代性 |
5.3.3 延续宗教场所的使用功能 |
5.3.4 建立优质的管理制度体系 |
5.4 本体保护理论与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关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的发展前景与相关建议 |
6.1 一般性旅游景观设计对寺庙建筑保护方法 |
6.1.1 明确保护范围与空间界定 |
6.1.2 具化风貌协调标准 |
6.1.3 突出游线渲染宗教文化氛围 |
6.2 适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是最高层次的保护 |
6.2.1 旅游开发中“度”的衡量 |
6.2.2 量化控制指标下历史文化价值凸显 |
6.2.3 寺庙建筑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和谐共生的西湖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以西泠印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章概念界定 |
1.3.1 “和谐共生”的含义 |
1.3.2 “风景区”的定义 |
1.3.3 “传统风景区”的定义 |
1.3.4 风景建筑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西湖传统风景区与西泠印社的发展现状及研究价值 |
2.1 西湖传统风景区的历史演进与分析 |
2.1.1 西湖传统风景区的历史演进 |
2.1.2 西湖风景区现存问题 |
2.1.3 西湖风景区现存建筑初探与分析 |
2.2 西泠印社的历史演进与分析 |
2.2.1 西泠印社的历史演进 |
2.2.2 西泠印社与西湖关系的处理 |
2.3 西泠印社的研究价值 |
2.4 小结 |
3 西泠印社中和谐共生的建筑空间设计方法分析及总结 |
3.1 传统风景区基地环境与建筑空间的关系 |
3.2 外部空间 |
3.2.1 出入口空间 |
3.2.2 庭院空间 |
3.2.3 休憩空间 |
3.2.4 游走空间 |
3.3 灰空间 |
3.3.1 檐下空间 |
3.3.2 亭空间 |
3.3.3 连廊空间 |
3.4 内部功能空间 |
3.4.1 辅助区空间 |
3.4.2 公共区空间 |
3.4.3 非公共区空间 |
3.5 小结 |
4 西泠印社中和谐共生的建筑形象设计方法分析及总结 |
4.1 传统风景区基地环境与建筑形象的关系 |
4.2 建筑形体意向来源研究 |
4.2.1 从周边自然环境提取 |
4.2.2 与周边固有建筑呼应 |
4.2.3 对文化的提取与呼应 |
4.2.4 建筑体量处理 |
4.3 建筑表皮研究 |
4.3.1 建筑材料 |
4.3.2 建筑色彩 |
4.4 建筑营造研究 |
4.4.1 地盘—建筑平面 |
4.4.2 侧样—建筑剖面 |
4.4.3 正样—建筑立面 |
4.4.4 小木作 |
4.5 小结 |
5 西湖风景建筑与资源和谐共生的设计方法及思考 |
5.1 西湖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存在的问题 |
5.1.1 现代城市对传统风景区的入侵 |
5.1.2 新建建筑与传统风景区原有建筑不和谐 |
5.1.3 传统风景区历史文化的消弱 |
5.2 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设计思考 |
5.2.1 中国对继承传统建筑思想的初探讨 |
5.2.2 东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对西方建筑师的影响 |
5.2.3 传统风景区中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间的关系和继承 |
5.3 西湖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空间设计 |
5.3.1 积极呼应自然景观 |
5.3.2 内外空间渗透 |
5.3.3 内部空间功能解体 |
5.3.4 内部空间自由可变 |
5.4 西湖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形象设计 |
5.4.1 与外部环境尺度适宜 |
5.4.2 与景区材质和谐 |
5.4.3 色彩与周边和谐统一 |
5.4.4 与文化呼应 |
5.4.5 与周边原有建筑呼应 |
5.5 西湖传统风景区中对建筑遗产的保护 |
5.5.1 对核心文化的提取 |
5.5.2 保存内部环境完整性 |
5.5.3 控制视野范围内不被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文章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7)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佛教的概念 |
1.3.2 甬舟地区的概念 |
1.3.3 风景区的概念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佛教在甬舟地区的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1 佛教在宁波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4.2 佛教在舟山地区传播历程及特点研究 |
1.4.2 佛教与风景区的关系研究 |
1.4.3 佛教对甬舟地区寺庙园林的影响研究 |
1.4.3.1 寺庙园林的景观特征 |
1.4.3.2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
1.4.3.3 寺庙园林空间研究 |
1.4.4 佛教对甬舟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1 佛教对宁波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4.2 佛教对舟山地区建筑形制的影响研究 |
1.4.5 小结 |
1.5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1.1 文献查阅法 |
1.6.1.2 实地调研法 |
1.6.1.3 学科交叉法 |
1.6.1.4 归纳总结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因素探究 |
2.1 佛教思想对风景区的影响 |
2.2 僧人活动对风景区的影响 |
2.3 敬佛帝王对风景区的影响 |
2.4 崇佛士人对风景区的影响 |
2.5 信佛民众对风景区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形成分布的影响 |
3.1 秦汉时期 |
3.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3.2.1 三国时期 |
3.2.1.1 稳定的社会环境 |
3.2.1.2 航运的发展 |
3.2.1.3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2.2 两晋时期 |
3.2.2.1 东晋名僧思想的转变 |
3.2.2.2 东晋名士的玄学思想 |
3.2.2.3 玄学与佛教合流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选址探索 |
3.2.3 南北朝时期 |
3.2.3.1 南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
3.2.3.2 南朝士人对佛教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3.3 南朝时期甬舟地区的僧人活动及寺院建设 |
3.2.4 小结 |
3.3 隋唐时期 |
3.3.1 历史背景 |
3.3.1.1 统治阶级的支持 |
3.3.1.2 经济持续发展 |
3.3.1.3 地方兴修水利 |
3.3.2 佛法大乘之突起 |
3.3.2.1 禅宗(洪州禅)的发展、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 |
3.3.2.2 观音信仰的传入 |
3.3.3 隋唐时期僧人的传播活动 |
3.3.4 隋唐寺院的兴盛 |
3.3.5 隋唐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 |
3.3.6 甬舟地区风景区分布格局基本成型 |
3.3.6.1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3.6.2 金峨山风景区 |
3.3.6.3 东钱湖风景区 |
3.3.6.4 雪窦山风景区 |
3.3.6.5 五磊山—杜白湖风景区 |
3.3.6.6 达蓬山风景区 |
3.3.7 小结 |
3.4 五代吴越时期 |
3.4.1 历史背景 |
3.4.2 五代吴越时期寺院建设情况 |
3.4.3 五代吴越时期特殊的风景资源建设与分布 |
3.4.4 五代吴越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4.4.1 东钱湖风景区 |
3.4.4.2 雪窦山风景区 |
3.4.5 小结 |
3.5 宋元时期 |
3.5.1 历史背景 |
3.5.1.1 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
3.5.1.2 帝王官宦支持 |
3.5.1.3 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加重 |
3.5.2 佛教派别的涌现与融合 |
3.5.2.1 天台宗的传入与中兴 |
3.5.2.2 禅宗鼎盛 |
3.5.2.3 律宗 |
3.5.2.4 净土宗 |
3.5.2.5 家家观音,户户弥勒 |
3.5.3 两宋寺院建设之兴盛 |
3.5.4 禅寺、教寺“五山十刹”的诞生 |
3.5.5 两宋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建设 |
3.5.5.1 月湖风景区 |
3.5.5.2 龙泉山风景区 |
3.5.5.3 灵山风景区 |
3.5.5.4 普陀山风景区 |
3.5.5.5 天童—阿育王风景区 |
3.5.5.6 东钱湖风景区 |
3.5.5.7 雪窦山风景区 |
3.5.6 元代时期 |
3.6 明清时期 |
3.6.1 历史背景 |
3.6.1.1 明、清时期佛教政策 |
3.6.1.2 倭寇侵扰,“海禁”施行 |
3.6.1.3 帝王南巡,促进发展 |
3.6.2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6.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建设情况 |
3.6.3.1 明清时期宁波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2 明清时期舟山地区寺院新建情况 |
3.6.3.3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寺院的修复与重建 |
3.6.4 明清时期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6.4.1 普陀山风景区 |
3.6.4.2 招宝山风景区 |
3.6.5 小结 |
3.7 民国至今(1911年至今) |
3.7.1 历史背景 |
3.7.2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佛教派别的发展 |
3.7.3 民国至今寺院发展情况 |
3.7.4 民国至今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发展 |
3.8 本章小结 |
4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景观特色的影响 |
4.1 佛教对寺院选址的影响 |
4.1.1 山岳崇拜,因山择址 |
4.1.1.1 位于山下 |
4.1.1.2 位于山腰 |
4.1.1.3 位于山巅 |
4.1.2 依势筑院,借水造景 |
4.1.2.1 借湖景 |
4.1.2.2 借江景 |
4.1.2.3 借瀑景 |
4.1.2.4 借海景 |
4.2 佛教对风景区空间序列组织的影响 |
4.2.1 利用寺前香道组织空间序列 |
4.2.2 利用四季景观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2.3 利用竖向变化组织空间序列 |
4.3 佛教对风景区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 佛教对宗教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1.1 佛教对景名、景联的影响 |
4.3.1.2 园林植物的选用与配置 |
4.3.2 佛教对山水景观意境营造的影响 |
4.3.2.1 楹联匾额 |
4.3.2.2 以诗词点题 |
4.3.2.3 历史遗迹与文化传说 |
4.4 佛教影响下的特殊风景资源形式 |
4.4.1 摩崖石刻 |
4.4.2 浮屠(佛塔) |
4.5 本章小结 |
5 佛教影响下的甬舟地区风景区特殊建筑布局形式 |
5.1 甬舟地区寺院建筑布局形式的演变 |
5.2 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建筑布局形式的影响 |
5.2.1 佛寺的整体布局形式 |
5.2.1.1 因山就势,顺势而为 |
5.2.1.2 功能划分,布局合宜 |
5.2.2 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 |
5.2.2.1 中轴线式布局 |
5.2.2.2 院落式布局 |
5.2.2.3 散点式布局 |
5.2.2.4 集锦式布局 |
5.3 建筑空间意境的营造 |
5.3.1 空间序列的组织 |
5.3.2 空间的对比 |
5.3.3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
5.3.4 园林化空间的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性质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 |
1.5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6 论文研究的框架 |
基础篇 闽台社会历史与文化传承 |
2 福建闽越文化 |
本章小结 |
3 台湾移民文化 |
本章小结 |
4 闽台海洋文化 |
本章小结 |
本篇结论 |
研究篇 闽台传统建筑文化与历史渊源 |
5 闽台传统建筑概述 |
5.1 闽台传统建筑历史发展阶段 |
5.2 闽台传统建筑类型及基本特征 |
5.3 闽台传统建筑历史渊源关系 |
本章小结 |
6 闽台传统建筑类型比较 |
6.1 反映“儒家文化”的建筑模式--文庙 |
6.1.1 儒家文化与文庙建筑 |
6.1.1.1 福建“闽学”与文庙建筑 |
6.1.1.2 台湾儒学与文庙建筑 |
6.1.2 文庙建筑概述 |
6.1.2.1 泉州府文庙 |
6.1.2.2 漳州府文庙 |
6.1.2.3 台南孔子庙 |
6.1.2.4 彰化孔庙 |
6.1.3 文庙建筑实证比较 |
6.1.3.1 文庙建筑年代、现状比较 |
6.1.3.2 文庙建筑布局比较 |
6.1.3.3 文庙建筑单体特征比较 |
本节小结 |
6.2 反映“佛教文化”的建筑模式--寺院 |
6.2.1 佛教文化与寺院建筑 |
6.2.1.1 福建佛教寺院 |
6.2.1.2 台湾佛教寺院 |
6.2.2 佛寺建筑概述 |
6.2.2.1 泉州开元寺 |
6.2.2.2 安海龙山寺 |
6.2.2.3 台北艋舺龙山寺 |
6.2.2.4 鹿港龙山寺 |
6.2.3 佛寺建筑实证比较 |
6.2.3.1 佛寺建筑年代、现状比较 |
6.2.3.2 佛寺建筑布局比较 |
6.2.3.3 佛寺建筑单体特征比较 |
本节小结 |
6.3 反映“海洋文化”的建筑模式--妈祖庙 |
6.3.1 海洋文化与妈祖庙 |
6.3.1.1 福建妈祖庙 |
6.3.1.2 台湾妈祖庙 |
6.3.2 妈祖庙建筑概述 |
6.3.2.1 福建莆田湄州妈祖祖庙 |
6.3.2.2 泉州天后宫 |
6.3.2.3 澎湖天后宫 |
6.3.2.4 北港朝天宫 |
6.3.3 妈祖庙建筑实证比较 |
6.3.3.1 妈祖庙建筑年代、现状比较 |
6.3.3.2 妈祖庙建筑布局比较 |
6.3.3.3 妈祖庙建筑单体特征比较 |
本节小结 |
6.4 反映“民间信仰文化”的建筑模式--关帝庙 |
6.4.1 民间信仰文化与关帝庙建筑 |
6.4.1.1 关帝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
6.4.1.2 福建关帝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
6.4.1.3 闽台两地关帝文化的交融 |
6.4.1.4 闽台两地关帝庙形制特征 |
6.4.2 关帝庙建筑概述 |
6.4.2.1 铜陵关帝庙 |
6.4.2.2 泉州通淮关岳庙 |
6.4.2.3 台湾祀典武庙 |
6.4.3 关帝庙建筑实证比较 |
6.4.3.1 关帝庙建筑年代、现状比较 |
6.4.3.2 关帝庙建筑布局比较 |
6.4.3.3 关帝庙建筑单体特征比较 |
本节小结 |
6.5 反映“血(亲)缘文化”的建筑模式--民居、宗祠 |
6.5.1 血缘文化与民居建筑 |
6.5.2 亲缘文化与宗祠建筑 |
6.5.3 宗祠建筑概述 |
6.5.3.1 衙口施氏大宗祠 |
6.5.3.2 南安延平郡王祠 |
6.5.3.3 台南延平郡王祠 |
6.5.4 延平郡王祠实证比较 |
本节小结 |
6.6 反映“地缘文化”的建筑模式--会馆 |
6.6.1 地缘文化与会馆建筑 |
6.6.2 会馆建筑概述 |
6.6.2.1 云霄威惠庙 |
6.6.2.2 台南潮州会馆 |
6.6.2.3 淡水汀州会馆 |
6.6.3 会馆建筑实证比较 |
本节小结 |
本章总结 |
7 闽台传统建筑工匠技术 |
7.1 福建闽南传统建筑做法与匠师 |
7.1.1 闽南传统建筑做法 |
7.1.2 闽南传统建筑设计 |
7.1.3 闽南传统建筑施工 |
7.1.4 闽南着名工匠 |
7.2 台湾传统建筑做法与匠师 |
7.2.1 台湾传统建筑做法 |
7.2.2 台湾传统建筑设计 |
7.2.3 台湾传统建筑施工 |
7.2.4 闽南匠师在台湾的建筑作品 |
7.3 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做法之比较 |
本章小结 |
8 闽台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全文结论) |
8.1 保护规划与管理 |
8.1.1 保护规划对象 |
8.1.2 保护规划措施 |
8.2 保护技术与管理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推行实效保护 |
8.3 有效利用与管理 |
8.3.1 延续原有的功能 |
8.3.2 恢复原有的面貌 |
8.3.3 提升原有的价值 |
全文结论 |
图表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附论文集) |
致谢 |
(9)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论文结构 |
创新点 |
未尽事宜 |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 |
1.1. 从“非历史”谈起 |
1.2. 兴趣萌芽期(1840年以前) |
1.2.1. 早期的中国研究 |
1.2.2. 尼霍夫的中国旅行记 |
1.2.3.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研究 |
1.2.4. 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建筑的描述 |
1.2.5. 小结 |
1.3. 初步探索期(1840年-1900年) |
1.3.1. 摄影师的视角 |
1.3.2. 欧洲的汉学研究 |
1.3.3. 弗格森、艾约瑟、弗莱彻等人关于中国建筑的论述 |
1.3.4. 锡乐巴对大觉寺的考察 |
1.3.5. 小结 |
1.4. 考察巅峰期(1900年-1937年) |
1.4.1. 英国 |
1.4.2. 法国 |
1.4.3. 德国 |
1.4.4. 美国 |
1.4.5. 瑞典 |
1.4.6. 其它 |
1.4.7. 小结 |
1.5. 总结 |
第二章 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综合研究 |
2.1.20世纪以前 |
2.1.1.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 |
2.1.2. 弗格森《印度及东方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1.3. 艾约瑟的《中国建筑》 |
2.1.4. 弗莱彻的《比较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2. 20世纪初 |
2.2.1. 卜士礼的《中国艺术》的建筑部分 |
2.2.2. 闵斯特伯格《中国美术史》的建筑部分 |
2.3. 20世纪20年代 |
2.3.1. 伯施曼的《中国建筑》 |
2.3.2. 叶慈的《论中国建筑》 |
2.3.3. 喜仁龙《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建筑部分 |
2.4. 西方学者综合研究的特点 |
2.4.1. 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
2.4.2. 横向解读超过纵向梳理 |
2.4.3. 表象解读多于本质探讨 |
2.4.4. 对中国建筑史学的贡献 |
第三章 伯施曼对普陀山的研究 |
3.1. 《普陀山,神圣的观音岛,慈悲的女神》 |
3.1.1. 前言 |
3.1.2. 普陀山 |
3.1.3. 普济寺 |
3.1.4. 法雨寺 |
3.1.5. 宗教活动 |
3.1.6. 佛顶寺 |
3.1.7. 墓葬和题刻 |
3.2. 伯施曼普陀山研究的意义 |
3.2.1. 关注宗教和文化 |
3.2.2. 纠正前人偏见 |
3.3. 与梁思成独乐寺研究的对比 |
第四章 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研究 |
4.1. 作为景观和艺术要素的中国佛塔 |
4.1.1. 景观中的佛塔 |
4.1.2. 相关案例 |
4.1.3. 艺术中的佛塔 |
4.2.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一般类型 |
4.2.1. 级塔(Stufenpagoden) |
4.2.2. 天宁方塔(Quadratische Tienningpagoden) |
4.2.3. 叠层塔(Ringpagoden) |
4.2.4. 层塔(Stockwerkpagoden) |
4.2.5. 外廊层塔(Galeriepagoden) |
4.2.6. 小结:中国佛塔的分类 |
4.3.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特殊类型 |
4.3.1. 琉璃塔(Glasurpagoden) |
4.3.2. 石塔(Werksteinpagoden) |
4.3.3. 群塔(Pagoden in Gruppen) |
4.3.4. 小结:中国佛塔的多样性 |
4.4. 佛塔的次级形式(Nebenformen) |
4.4.1. 铁铜塔(Eisen- und Bronzepagoden) |
4.4.2. 墓塔(Grabpagoden) |
4.4.3. 香塔(Weihrauchpagoden) |
4.4.4. 内塔(Innenpagoden) |
4.4.5. 小结:中国艺术的关联性 |
4.5. 总结: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贡献 |
第五章 伯施曼对中国祠堂的研究 |
5.1. 历代名人祠堂 |
5.1.1. 中国古风时代 |
5.1.2. 三国时代 |
5.1.3. 中世纪和近现代 |
5.1.4. 小结 |
5.2. 庙台子 |
5.3. 二郎庙 |
5.4. 文庙 |
5.5. 宗祠堂 |
5.6. 总结 |
第六章 西方其他学者的个案与专题研究 |
6.1. 锡乐巴对北京大觉寺的研究 |
6.1.1. 引言 |
6.1.2. 历史沿革 |
6.1.3. 建筑群的区位和格局 |
6.1.4. 建筑的材料及构造 |
6.1.5. 建筑的内部装修与设施 |
6.1.6. 小结 |
6.2. 梅尔彻斯对中国寺庙建筑的研究 |
6.2.1. 研究内容 |
6.2.2. 研究特点 |
6.3. 艾克对泉州双塔的研究 |
6.4. 喜仁龙对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研究 |
6.4.1. 对中国城市的总体认识 |
6.4.2. 对北京建城史的梳理 |
6.4.3. 北京城墙 |
6.4.4. 北京城门 |
6.5. 艾术华对中国佛寺的研究 |
6.5.1. 中国佛寺的一般特征 |
6.5.2. 宝华山慧居寺 |
6.6. 总结 |
第七章 历史照片在建筑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
7.1. 历史照片的管理与利用 |
7.1.1. 历史照片的三大属性 |
7.1.2. 管理照片的技术手段 |
7.2. 应用实例 |
7.2.1. 《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
7.2.2.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
7.2.3.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
7.2.4. 《中国佛塔》 |
第八章 结语 |
8.1. 回到“非历史” |
8.2. 还谈“建筑观”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10)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当前形势 |
1.1.3 庙会现状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进程 |
1.3 研究视角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理论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庙会文化空间及历史演进 |
2.1 庙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1.1 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 |
2.1.2 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
2.1.3 形成期(秦汉时期) |
2.1.4 发展期(三国两晋至唐) |
2.1.5 鼎盛期(宋至明清) |
2.2 宗教文化信仰与祭祀空间变化 |
2.2.1 原始宗教观念与祭礼场所 |
2.2.2 儒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2.3 道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2.4 佛教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
2.3 庙会综合功能与文化空间形成 |
2.3.1 文化传承功能 |
2.3.2 社会伦理功能 |
2.3.3 经济运营功能 |
2.3.4 文化空间形成 |
本章小结 |
3 庙会空间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
3.1“人居环境学”视野下的庙会空间关系 |
3.1.1 庙会空间环境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 |
3.1.2 庙会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 |
3.2 庙会生态适应性及影响因子 |
3.2.1 综合环境与庙会区域的划分 |
3.2.2 自然环境对庙会类型的影响 |
3.2.3 地理分布与庙会系列的构成 |
3.2.4 农耕节气对庙会周期的影响 |
3.2.5 社会转型与庙会文化模式 |
3.2.6 产业结构与庙会经济模式 |
3.3 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 |
3.3.1 宇宙生态观念 |
3.3.2 天人合一思想 |
3.4 庙会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 |
3.4.1 宗教仪式与大众心理 |
3.4.2 农业习俗与农业生活 |
3.4.3 场所传说与诉求关系 |
3.4.4 娱乐文化与狂欢精神 |
本章小结 |
4 庙会空间形态的综合构架 |
4.1 要素分析 |
4.1.1 要素构成 |
4.1.2 要素转化 |
4.2 庙会的自然环境 |
4.2.1 寺庙选址环境 |
4.2.2 庙会分布环境 |
4.3 庙会的人工环境 |
4.3.1 宗教建筑的空间关系 |
4.3.2 庙会环境与聚落关系 |
4.4 庙会的时空环境 |
4.4.1 共时性庙会环境 |
4.4.2 历时性庙会环境 |
4.5 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要素 |
4.5.1 向往自然的价值取向 |
4.5.2 追求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 |
4.5.3 庙会文化空间的价值体系要素 |
本章小结 |
5 陕西地区庙会空间结构与功能 |
5.1 宗教活动空间构成 |
5.1.1 宗教祭拜行为空间 |
5.1.2 寺庙建筑庭院空间营建 |
5.2 世俗活动空间构成 |
5.2.1 庙前区开放空间 |
5.2.2 街道及派生空间 |
5.2.3 广场与街道空间 |
5.3 空间规模与功能组合 |
5.3.1 空间规模组合形式 |
5.3.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
5.3.3 功能空间的时空组合 |
本章小结 |
6 陕西庙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
6.1 空间行为与功能 |
6.1.1 庙会的空间行为分析 |
6.1.2 庙会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
6.1.3 公共空间的功能调查分析 |
6.2 空间划分与功能 |
6.2.1 娱乐(观演)空间环境分析 |
6.2.2 休闲空间环境分析 |
6.2.3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
6.2.4 空间功能布局要求 |
6.3 空间优化与设计 |
6.3.1 休闲娱乐空间优化与设计 |
6.3.2 商业空间功能优化与设计 |
6.3.3 庙会空间发展的设计原则 |
6.3.4 新型庙会空间营建模式 |
本章小结 |
7 当代陕西庙会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 |
7.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
7.1.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特征 |
7.1.2 陕西庙会案例分析 |
7.2 陕西庙会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 |
7.2.1 庙会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
7.2.2 庙会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论文的要点 |
8.2 结论:庙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
8.2.1 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和内容 |
8.2.2 新型庙会空间环境营建模式 |
8.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庙会发展 |
8.3 展望:庙会研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支持 |
8.3.1 庙会文化生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
8.3.2 庙会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
8.3.3 庙会资源整合对当地文化软实力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
四、初探中国南方建筑对高丽寺庙建筑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像、空间与礼仪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研究[D]. 张利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2]巴蜀地区元明殿堂建筑大木作“滞后”现象初探[D]. 朱正. 重庆大学, 2019(01)
- [3]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D]. 须博. 江南大学, 2019(07)
- [4]初探中国南方建筑对高丽寺庙建筑的影响[A]. 张宪德.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5]基于本体保护的广州寺庙建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D]. 刘茜. 广州大学, 2013(04)
- [6]基于和谐共生的西湖传统风景区中风景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以西泠印社为例[D]. 邵长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佛教对甬舟地区风景区的影响研究[D]. 张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D]. 林从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03)
- [9]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D]. 程枭翀. 天津大学, 2015(08)
- [10]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D]. 涂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