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论文文献综述)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潜能开发研究"课题组[1](2004)在《关于学会学习(2000.1~2004.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学会学习的涵义 “学会学习”可以分三个层次来定义。第一层次是狭义的学会学习。仅指学生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第二层次是指学生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兴趣和学习意志力,自主、自觉地调控学习情绪和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及学习技术。使学习不再仅仅是储存知识、形成某种技能的过程,而更重视身心发展与
田烨[2](2019)在《初中物理力学概念学习困难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好初中物理不仅能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思维态度。尤其是力学和电学部分,是贯通高中物理的基础。本人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在八年级下学期出现了明显下滑,尤其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浮力两章内容后,有许多学生感觉到理解困难、做题特别吃力。在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情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大部分学生存在共性问题,一是对力学基本概念理解困难,二是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上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人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法为基础,首先编写配置性测试,以便掌握学生在力学概念学习上的困难点,再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力学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接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设计突破这些难点的方法,让这些方法通过矫正复习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突破力学概念学习难点,加深他们对力学概念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力学问题的正确分析方法。除此之外,本课题中还针对矫正复习课的效果,利用计算机分析实验数据,对所设计突破方法的有效性以及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本研究能够帮助学生突破物理力学学习困难,并且对改进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提供新思路。
杨爱君[3](2012)在《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彰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研训的全过程。高师教育实践课程是“师范性”的重要载体,相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课程,具有直接的实践指向性。通过选择合理的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有助于促进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生成,从而提升师范生入职后教学工作的起点,促进师范生形成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本研究基于教学能力生成的视角,在对教师职前教育的教育实践课程历史沿革、我国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现状以及师范生在既有的教育实践课程培养下所生成的教学能力的现状为切入点,对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以及评价进行探究。在对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中提出:教学能力指教师所具有的以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能够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实施以及反思与反馈活动充分挖掘并发挥蕴涵于教学要素中的教育性因素,从而有助于富有效率、效果与效益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体验与实现生命意义的个人教学理论与行为的有机统一体。教育实践课程是高师院校设置实施的一切有助于师范生个人教学能力的生成与提高的各种活动总和。研究中对西方主要国家教师职前教育中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追溯,从而为教育实践课程内容选择、组织实施提供历史借鉴。研究中从既有的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的角度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师范生个体在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反思与矫正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维度平均得分在三个维度中最其低,教学反思与矫正能力平均得分最高,教学实施能力平均得分居中。性别、户籍类型、就读高中类型、就读重点高中类型、专业名次、专业、实习类型、实习区域、实习时间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存在差异。通过实地的观察与访谈发现,师范生迫切希冀高师教育实践课程在内容及组织形式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中分别从哲学基础、社会学基础以及心理学基础三个校对对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究,提出兴趣结构理论为哲学基础、行动交往理论为社会学基础以及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为心理学基础对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对教师教学活动特性、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现状以及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提出以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书写技能训练和以普通话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依据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设计、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技能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大类。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研习、中小学教材研习、课程改革理念研习、板书设计技能训练、教学媒体设计训练五方面内容;教学实施技能训练的内容具体包括学习动机激发技能训练、导入技能训练、讲述与演示技能训练、提问技能训练、反馈技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技能训练七方面的内容。基于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定位于师范生教学能力生成的认识,是一种活动性课程,本研究将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分为非正式课程与正式课程两类,其中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分为基本教学技能竞赛和讲课小组两种组织形式;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具体分为观摩教学、模拟教学教育教学实习三种组织形式。研究中分别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研究。教育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活动性课程,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具体类型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各自的特点,但各种类型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共性的原则,这些共性的原则具体包括主体性、反思性原则以及示范性原则。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再思考,教育实践课程以师范生教学能力生成与丰富为鹄的,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以师范生在各种类型的实践课程中的态度与行为表现为依据,遵循主体性、活动性、发展性以及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中具体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作业评价、学业考试评价以及问卷调查方法。
杜晓贺[4](2020)在《基于行为矫正技术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提出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水平,如基本仪器的使用、组装、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即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过程,而从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调查访谈的情况看,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方法,目前还存在问题,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影响。本研究尝试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研究培养初三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方法,对初三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现状及提升方法做了深入分析,在制订表现性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执行对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研究现状;查找相关理论,了解行为矫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于实验操作教学的可行性;查找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理论,制定基于PTA量表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量标准。2、对初三年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一线教师做访谈,了解初三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现状,并结合教材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专家的意见、教师的经验及学生的反馈制定实验操作能力PTA评价量表,并且分析行为矫正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3、针对具体的实验课题设计对应的PTA评价量表,并在制作好量表的基础上,制定两种行为矫正技术干预策略,分别是阳性强化和代币制,并应用于物理实验操作教学。4、基于具体实验课题的PTA评价量表和行为矫正干预策略设计对应的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研究,发现代币制策略的实施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促进作用,实践研究验证了PTA评价量表在实验操作能力评价中的可行性并且证实了行为心理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契合性。5、对本课题研究结论、不足及课题前景进行阐述。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和认真研读教材对实验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一线物理教师的经验与建议,针对具体的实验课题设计了不同的PTA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能为教师们对实验操作能力进行表现性评价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同时完成了代币制等行为矫正技术在物理实验操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这可以作为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良好补充和完善。
王敏雪[5](2017)在《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在课程改革中,教学有效性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指导、激励及评价教学的角色。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效益。所以,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总体上探讨两个问题:其一,如何进行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其二,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开展之间的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辅之以课堂观察法和教育评价法。围绕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昆明市、重庆市部分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调查,从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得出调查结论;通过文献分析、理论探讨、教学案例的收集与分析,探讨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和教学组织过程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探讨如何依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反思并及时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精心地修改,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教学目标优化的建议。研究中注意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这项研究的结论主要有:首先,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表现出对数学教学目标认识不够深入、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笼统、表述不够规范、与课程改革理念吻合度不高;其次,存在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不够全面的现象。针对这两个突出的问题,研究中通过课堂观察、案例收集、教学目标设计实践等手段,提出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与课堂教学中落实目标的建议,主要包括:钻研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依据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统领教学过程、以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组织策略、以教学目标达成度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等。
马文杰[6](2014)在《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从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过程而言,数学学习错误,包括解题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数学学习错误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从教学角度而言,我们又期望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因此,深入研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并研究有效地避免或矫正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方法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函数概念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应用广泛,是高一数学的核心知识与关键内容。另一方面,高一学生在学习函数的相应内容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以函数内容为载体研究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A版)为载体,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高一学生主要出现哪些类型的错误?(2)导致这些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何有效地矫正高一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在梳理与分析国内外有关学生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确定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研究工具,等等。本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访谈法、作业(试卷)分析法、个案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等,这些研究方法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使作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攻坚克难”,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本研究构建的分析与矫正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框架为:识别解题错误、分析解题错误、矫正解题错误、评价与完善矫正方案。从一般层面分析高一学生解答与函数有关的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解题错误时,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框架: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以及疏忽性错误。从具体层面分析高一学生在解答某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解答时,除了使用以上一般层面解题错误的四分类法,另外还主要采用“错误模式”和错误“复现率”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本研究用到的基本研究工具主要有:作者专门为本研究开发的《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和七套《高一数学测试卷》。通过这两个研究工具,笔者收集到了十分丰富、非常生动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初步构建了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原则,以及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流程。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与总结了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方式和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方式。通过本研究,笔者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高一学生在解答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出现的解题错误主要是知识性错误与疏忽性错误,同时,逻辑性错误与策略性错误也在解答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另外,通过深入分析本研究的系列测试,作者发现高一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是有一定“模式”与“结构”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对解题错误进行分类的标准,也有利于对错因进行推断,以及合理确定矫正起点,对其进行适当矫正,等等。其次,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并通过对本研究系列测试的分析,以及与学生的访谈、与任课老师的交流等,作者从大的方面把导致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归结如下:数学内容方面的原因、数学教学方面的原因,以及数学学习方面的原因。再次,个别辅导是分析错误,矫正错误的一种有效而重要的方式。个别辅导矫正比较自由、灵活,易于调整,便于深入,有利于深入观察解题者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发现其个别化的错因。通过个别辅导,可以对学生的解题错误理解的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个别辅导矫正,可以和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思想动向,等等。这都对研究与矫正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有一定益处。第四,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方式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的错误矫正方式。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取材十分方便,操作简单易行。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解题错误”,基本的教学素材也是学生的“解题错误”,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一些教学资源,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矫正学生的解题错误,最大可能地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
王世存[7](2013)在《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学习负迁移和教学诊断两大理论基础上,以中学一线问卷调查和班级实验为平台,以“负迁移评价量表”和“学习负迁移诊断模型”为工具,对高中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尝试找到矫正不同类型知识化学学习负迁移的方法。根据这种构想,文章将每个章节的内容作如下安排:导言。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然后在分析了大量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迁移、负迁移、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教学诊断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框架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是开展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和条件支撑。首先对迁移的涵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指出了迁移的方向、迁移的方式、迁移的效果等特征。其次,文章对诊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迁移的表征观、认知观和学习观等理论支撑。再者,本部分的重点是就化学学习负迁移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归纳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具有广泛性、肤浅性、顽固性、自发性、特异性、表象性、隐蔽性、重叠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并对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展,提出了“负迁移度”的概念,构建了“负迁移诊断模型”,把它作为工具,对实证部分不同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量上的比对和分析。第二章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本部分主要是对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叙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载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把化学学习负迁移和化学教学诊断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分析了针对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工具。二是介绍了作为本文研究载体的河南某中学的具体情况、对比试验选择的过程、以及实验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本部分还就本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访谈、班级试验、出声思维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特点(高度的概括性、有效的思维促成性和良好的科学教育性)。二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对。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四章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特点(基础性、生活化和繁杂性)。二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五章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特点(抽象性、探究性和方法性)。二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等方面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六章化学问题解决学习负迁移研究。本章节是论文实证研究的第四部分,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一是介绍了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理解的多元化、类型的多样性和机制的复杂性)。二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部分,文章主要从4个方面(教学方式、训练因素、学业成绩和性别因素)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的化学学习负迁移情况进行了测试、比对和分析。三是针对实证部分研究的结果,就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四是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主要从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矫正策略,并给予了具体的矫正案例。第七章研究总结。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文章研究的结论: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在研究反思部分,文章指出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与矫正今后努力的4个方向: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的心里层面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尚待进一步开展。
刘雨佳[8](2020)在《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设计及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工业革命悄然而至,“互联网+”模式正在冲击着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各国均在积极寻找、发展新的教育范式、教学模式,作为把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教育中的有力抓手。“精准教学”在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后,成为最契合当今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对“精准教学”的文献综述开始,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出普遍适用于我国各地区的初中物理“精准教学”模式及策略。以填补精准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使其理论能真正落地,应用在基础教育领域,使学校课堂教学能真正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论证了本研究的重要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确定了研究课题,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基础。通过对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教育理论的阐释,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并对实践提供指导。第三部分是现状调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继续后续研究。第四部分是设计策略,解决问题。通过对已有相关教学模式的分类和分析,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设计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用以解决问题。第五部分是实践评价。依据策略对初中物理内容进行设计。并实证后进行评价,明确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六部分是反思和改进。总结研究过程,指明本课题的创新点,同时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张勇[9](2017)在《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改攻坚处,研究正当时。失衡表明事物或系统各部分各要素之间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关系。在课堂教学领域,失衡问题频发,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失衡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配置教学资源不当,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方面不稳定、不协调、失序的问题。本研究遵循“问题—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言明研究问题来源和研究价值,对以往研究进行国内外的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厘清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的开展找准“方向”。其次,“问题从实践中来”,对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理性审视是研究的起点。通过深入初中课堂教学一线,基于课堂观察、听课记录、访谈等日常教学实然状态的凝练,课堂教学失衡问题凸显,即存在学教失衡、身心失衡、承创失衡、情智失衡、德知失衡、同异失衡。深就其因,是教学思维方式对立、教学实践能力薄弱、教学评价制度偏颇和家校联系配合虚化。第三,对课堂教学均衡理论问题进行梳理,以拓展研究的视野并寻找本研究的理论支持为后续解决“失衡”的问题铺平道路。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观、课堂生态作为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利器,揭示课堂教学失衡的本质,即课堂教学道德性缺失、感情性麻痹、创造性扼杀和实践性缺场。为直击问题,将核心策略进行聚焦,初步建构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策略,即从内部矫正与外部协调相向发力。第四,内部矫正策略在实验学校初步实践。一是情智相长互益师生。强调感情先行,以情富智,将“学”、“说”、“唱”、“做”四类行为赋予全新意义;二是循环学习贯通教学。提出“六疑”(即自学寻疑、互帮答疑、倾听解疑、群言辩疑、练习测疑、反思质疑)的课堂教学循环,并与课外学生自主循环“里应外合”相互贯通。三是核心建网举纲目张。研究提出以“基于核心知识结构”为纲,以“教师建网”作为备课的统领,以学生“自主建网”作为课堂产出的回应,形成知识的高阶思维。四是问题导向跟踪提高。采取“问题跟踪”与“变式提高”的方法,紧盯教学问题不留遗存死角,反复攻坚克难直至质量提升。第五,外部协调策略实践在强化教师自我理解、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校园激励文化和协同家校育人合力等方面大做文章。在教学主体上,以教师自我理解激活师生主体间性,将学生视为伙伴,师生共赴生命前程;在教学形式上,变革组织方式使思维动与静状态和谐互生,网络上与下共鸣合振;在教学文化上,重视人本精神,挖掘学习动机,建构激励氛围;在教学合力上,回归本性良知,家校情感融通,促进学生成才。研究表明,以实践策略逐步调适课堂教学失衡,对初中教学有所助益。课堂教学要朝着均衡的方向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均衡地配置教学资源,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保持稳定与协调。研究课堂教学尚待进一步精准、专业视域与教学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扩展。建立课堂教学失衡或均衡的测量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是未来研究的路径。
陈桠娜[10](2021)在《“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物理学习持消极情感,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累积的未掌握的知识点增多,在后续学习中更难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导致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减弱。且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学好物理抱有期望,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加上持续的不理想的学业成绩,从而更加坚定自己很难学好物理。Bloom的“掌握学习”理论可有效改善上述情况,“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坚定的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会掌握的潜能,并通过及时的反馈与矫正,帮助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一旦教师对学生形成某种期望,学生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来迎合教师的期望。因此,当教师坚定的信任每位学生都能学好,学生就会朝着教师的期望而努力。本文在上海市某一中学的初二和初三年级实施“掌握学习法”教学,选择学生水平相似的两个班分别作为“掌握学习法”教学下的实验班,以及传统教学形式下的对照班,通过对比两班的学业成绩及学生的学习情感因素,研究“掌握学习法”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情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初二、初三年级产生的效果的差异。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第一方面从“掌握学习”理论的由来、基础、实质、基本原则、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掌握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做理论准备;第二方面是制定掌握的标准、矫正形式以及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本文采取集体矫正、分组矫正、结对矫正、个别矫正四种矫正方式,其中集体矫正的效率最高,但不易兼顾到每位学生,个别矫正的效果最好,但耗时最长。;第三方面是“掌握学习法”在初二、初三年级的“光”单元、“压力与压强”单元的具体实施,分析形成性测验中学生的答题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矫正,并且在矫正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情感教育,初二年级学生主要是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心,初三年级学生更多的是鼓励教育;第四方面是“掌握学习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习情感方面的效果反馈。“掌握学习法”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对提升学业成绩效果的研究,本文不仅研究了“掌握学习法”教学下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情况,也分析了在学习情感因素方面产生的效果,同时也发现“掌握学习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结果,以期对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物理力学概念学习困难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案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掌握学习法 |
2.1.1 掌握学习法的适用范围 |
2.1.2 掌握学习法的实施程序 |
2.2 教育目标分类学 |
2.3 注意规律 |
第3章 力学概念学习困难原因分析及突破策略设计 |
3.1 调查问卷的形成 |
3.2 重力的概念 |
3.2.1 对重力大小的判断 |
3.2.2 对重力方向的认识 |
3.2.3 对重力作用点的理解 |
3.3 弹力的概念 |
3.3.1 对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 |
3.3.2 对弹力方向的判断 |
3.3.3 对弹力作用点的判断 |
3.4 摩擦力的概念 |
3.4.1 对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判断 |
3.4.2 对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
3.4.3 对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
3.5 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 |
3.6 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理解和区分 |
3.7 关于受力分析的问题 |
3.7.1 受力分析中对受力物体和施力的区分 |
3.7.2 受力分析中多画、漏画力的问题 |
3.8 难点及突破方法总结 |
第4章 针对力学概念学习困难的矫正复习课设计 |
4.1 设计理念 |
4.2 矫正复习课教学设计 |
4.3 学生反馈情况 |
4.4 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
第5章 总结、反思与展望 |
5.1 研究反思 |
5.1.1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
5.1.2 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
5.1.3 关注全体学生 |
5.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力学概念掌握情况配置性测试卷 |
附录2 力学概念掌握情况形成性测试卷 |
附录3 力学概念学习复习矫正课反馈访谈提纲 |
致谢 |
(3)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主观原因 |
1.1.2 客观原因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厘定 |
1.4.1 教学能力 |
1.4.2 教育实践课程 |
1.4.3 教学技能 |
第2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 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1 美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2 英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3 法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4 德国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1.5 日本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2 中国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沿革 |
2.3 教育实践课程历史沿革的启示 |
第3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现实审视 |
3.1 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2 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实证研究 |
3.2.1 研究方法的概述 |
3.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
3.2.3 基于实地研究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研究 |
3.3 课程设计模式与教育实践课程设计模式 |
3.3.1 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
3.3.2 教育实践课程设计的模式 |
第4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 |
4.1 教育实践课程的哲学基础 |
4.1.1 兴趣结构理论 |
4.1.2 教学受三种认识兴趣的共同指导与作用 |
4.2 教育实践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
4.2.1 行动交往理论 |
4.2.2 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间的交往行动 |
4.3 教育实践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
4.3.1 行为主义心理学 |
4.3.2 建构主义心理学 |
4.3.3 高水平的教学融个人外显行为与内隐个人理论为一体 |
第5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 |
5.1 课程目标与教育实践课程目标的内涵 |
5.2. 教育实践课程以师范生教学能力的生成为目标 |
5.3 教学能力的特征和影响教学能力生成的因素 |
5.3.1 教学能力特征 |
5.3.2 影响教学能力生成的因素 |
第6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 |
6.1 教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构成 |
6.2 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 |
6.2.1 书写技能训练 |
6.2.2 师范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 |
6.3 基本教学技能训练 |
6.3.1 教学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分类 |
6.3.2 设置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依据 |
6.3.3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 |
第7章 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1 非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1.1 教学基本技能竞赛 |
7.1.2 讲课小组 |
7.2 正式课程形式的教育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
7.2.1 观摩教学 |
7.2.2 模拟教学 |
7.2.3 教育教学实习 |
7.3 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原则 |
7.3.1 主体性原则 |
7.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7.3.3 反思性原则 |
7.3.4 示范性原则 |
第8章 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策略 |
8.1 课程评价与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内涵 |
8.2 教育实践课程评价原则 |
8.2.1 主体性原则 |
8.2.2 活动性原则 |
8.2.3 发展性原则 |
8.2.4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
8.3 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 |
8.3.1 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的方法 |
8.3.2 师范生主体对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行为矫正技术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行为矫正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
2.1.2 PTA量表 |
2.1.3 阳性强化干预技术 |
2.1.4 代币制干预技术 |
2.2 表现性评价简述 |
2.3 行为矫正技术 |
2.3.1 行为矫正简介 |
2.3.2 行为矫正技术分类 |
第3章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量理论研究 |
3.1 评价量表的设计 |
3.1.1 表现性评价设计 |
3.1.2 PTA量表的设计 |
3.2 评价标准 |
3.2.1 评价要素 |
3.2.2 评分标准 |
3.3 分析与记录方法 |
第4章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测量实证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对象 |
4.4 教师半结构化访谈设计 |
4.5 调查问卷设计 |
4.6 数据分析 |
4.6.1 问卷调查结果数据 |
4.6.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6.3 教师访谈结果 |
第5章 基于行为矫正技术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
5.1 PTA量表制订策略 |
5.1.1 确定评价要素的策略 |
5.1.2 划分评价等级水平的策略 |
5.1.3 赋分、测试与修改的策略 |
5.2 行为矫正实施策略 |
5.2.1 班级分组策略 |
5.2.2 行为矫正技术选择策略 |
5.2.3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策略 |
第6章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矫正实践研究 |
6.1 实践研究方案设计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对象 |
6.1.3 研究变量及实施程序 |
6.2 实践研究过程 |
6.2.1 实验的前后测PTA量表制订 |
6.2.2 行为矫正技术干预实验操作教学案例 |
6.2.3 其他实践案例 |
6.2.4 量表数据分析及方案实施成效检测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实验结果的几点启示 |
7.3 研究创新及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前测评价量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附录D 前测量表的评价描述 |
附录E 后测评价量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附录F 后测量表的评价描述 |
附录G 学生测试成绩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有效课堂教学的需要 |
1.1.2 教师教学评价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
1.1.3 学生学习评价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教育目标概说 |
2.2.1 教育目标的源流与演进 |
2.2.2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行为目标 |
2.2.3 目标教学法 |
2.2.4 学案导学法 |
2.3 数学教学目标的研究综述 |
2.3.1 数学教学目标的研究综述 |
2.3.2 数学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调查法 |
3.3.3 课堂观察法 |
3.3.4 案例研究法 |
3.3.5 教育评价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教师调查问卷 |
3.4.2 访谈提纲 |
3.4.3 教学案例使用说明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过程 |
4.3 调查数据的收集与编码 |
4.3.1 数据的编码与录入 |
4.3.2 数据的分析 |
4.4 调查数据分析 |
4.4.1 调查的结果 |
4.4.2 访谈的结果 |
4.5 调查结论 |
4.5.1 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 |
4.5.2 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
4.5.3 数学教学目标的实施 |
4.6 小结 |
第5章 教学目标的设计 |
5.1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5.1.1 良好陈述的目标的标准 |
5.1.2 良好陈述的目标的结构及呈现方式 |
5.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与步骤 |
5.2.1 教学目标陈述的技术 |
5.2.2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
5.3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
5.3.1 案例: 亿以内数的认识 |
5.3.2 案例:数学广角——田忌赛马 |
5.3.3 案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课 |
5.3.4 案例:圆的切线判定(复习课) |
5.3.5 其它教学目标修改的案例 |
5.4 小结 |
第6章 教学案例与讨论 |
6.1 教学案例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1 案例收集整理 |
6.1.2 案例分析 |
6.1.3 教学案例评价体系 |
6.2 教学案例设计举例 |
6.2.1 案例:大数的认识 |
6.2.2 案例:三角形的内角和 |
6.2.3 案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
6.2.4 案例: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
6.3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建议 |
6.3.1 有效教学的基础理论 |
6.3.2 数学教学目标优化的建议 |
6.4 对数学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现状 |
7.1.2 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
7.2 研究的反思 |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优质课教学设计 |
附录D 调查期间照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育实践层面 |
1.1.2 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层面 |
1.1.3 对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认识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述评 |
2.1.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概述 |
2.1.2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专述 |
2.2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述评 |
2.2.1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概述 |
2.2.2 基于具体(特殊)数学内容的解题错误分类与归因研究专述 |
2.3 Newman等基于解题过程的解题错误研究述评 |
2.3.1 Newman基于解题过程的解题错误研究 |
2.3.2 Newman的错误分析指导 |
2.3.3 Casey等对Newman解题错误分析框架的修改与拓展 |
2.4 关于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矫正研究的述评 |
2.4.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研究概述 |
2.4.2 Riccomini关于教师识别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错误的相关研究 |
2.4.3 “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环节 |
2.4.4 Borasi基于数学错误的个案式探究教学实验 |
2.4.5 Siemer等构建的智能辅导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基本研究流程 |
3.2 研究对象 |
3.3 教学内容 |
3.4 主要研究方法 |
3.5 主要分析框架 |
3.5.1 分析与矫正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框架 |
3.5.2 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框架 |
3.5.3 数学解题错误的矫正框架 |
3.6 基本研究工具 |
3.6.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 |
3.6.2 七套《高一数学测试卷》 |
第4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调查:来自学生的观点 |
4.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简介 |
4.2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 |
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5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研究:基于测试的分析 |
5.1 基于《测试卷一》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1.1 《测试卷一》简介 |
5.1.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1.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1.4 小结 |
5.2 基于《测试卷二》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2.1 《测试卷二》简介 |
5.2.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2.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2.4 小结 |
5.3 基于《测试卷三》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3.1 《测试卷三》简介 |
5.3.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3.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3.4 小结 |
5.4 基于《测试卷四》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4.1 《测试卷四》简介 |
5.4.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4.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4.4 小结 |
5.5 基于《测试卷五》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5.1 《测试卷五》简介 |
5.5.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5.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5.4 小结 |
5.6 基于《测试卷六》的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分析 |
5.6.1 《测试卷六》简介 |
5.6.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6.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6.4 小结 |
5.7 基于《测试卷七》的高一学生解题错误分析 |
5.7.1 《测试卷七》简介 |
5.7.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5.7.3 参加测试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5.7.4 小结 |
5.8 基于测试分析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6章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矫正:基于实践的研究 |
6.1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原则 |
6.2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流程 |
6.2.1 呈现错误 |
6.2.2 分析错误 |
6.2.3 回顾总结 |
6.2.4 巩固练习 |
6.2.5 评估矫正 |
6.2.6 补充矫正 |
6.2.7 反思矫正过程、完善矫正方案 |
6.3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一 |
6.3.1 矫正对象 |
6.3.2 矫正内容 |
6.3.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3.4 矫后反思 |
6.4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二 |
6.4.1 矫正对象 |
6.4.2 矫正内容 |
6.4.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4.4 矫后反思 |
6.5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三 |
6.5.1 矫正对象 |
6.5.2 矫正内容 |
6.5.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5.4 矫后反思 |
6.6 基于“解题错误”的个别辅导矫正案例四 |
6.6.1 矫正对象 |
6.6.2 矫正内容 |
6.6.3 矫正实录与矫正分析 |
6.6.4 矫后反思 |
6.7 基于个别辅导矫正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7章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案例与分析 |
7.1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的教学设计 |
7.1.1 典型错例 |
7.1.2 巩固作业 |
7.2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过程 |
7.2.1 基于“解题错误”的试卷讲评课简介 |
7.2.2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一)简介 |
7.2.3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矫正(二) |
7.2.4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总结与反思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类型 |
8.1.2 导致高一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 |
8.1.3 对本研究运用的两种“解题错误”矫正方式的概括与反思 |
8.2 反思与展望 |
8.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8.2.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问卷》 |
附录二 《测试卷一》 |
附录三 《测试卷二》 |
附录四 《测试卷三》 |
附录五 《测试卷四》 |
附录六 《测试卷五》 |
附录七 《测试卷六》 |
附录八 《测试卷七》 |
附录九 典型错例 |
附录十 巩固作业(一) |
附录十一 典型错例 |
附录十二 巩固作业(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助于达成《纲要》陈述的学习能力目标 |
(二) 有助于深层剖析应试教育的原因 |
(三) 有助于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
三、文献综述 |
(一) 有关概念的界定 |
(二) 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的目标 |
(二) 研究的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与比较 |
(二) 问卷调查 |
(三) 诊断测验法 |
(四) 出声思维法 |
(五) 作品分析法 |
(六) 实验法 |
(七) 统计法 |
六、研究框架与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一、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特征 |
(一) 广泛性 |
(二) 肤浅性 |
(三) 顽固性 |
(四) 自发性 |
(五) 特异性 |
(六) 表象性 |
(七) 隐蔽性 |
(八) 重叠性 |
(九) 复杂性 |
二、化学学习负迁移的诊断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涵义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的原则 |
第二章 化学学习负迁移的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与载体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研究载体的选取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整体研究思路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 平行班级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产生原因统计 |
第三章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特点 |
(一) 高度的概括性 |
(二) 有效的思维促成性 |
(三) 良好的科学教育性 |
二、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元认知结构缺失 |
(二) 学生前概念的误导 |
(三) 学生需要诱因异化 |
(四) 学生记忆定势干扰 |
(五) 学生迷思概念影响 |
(六) 学习概括能力欠缺 |
(七) 教学迁移知识匮乏 |
(八) 师生过度情境化 |
(九) 学科特征取向繁杂 |
四、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理论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四章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事实性知识的特点 |
(一) 基础性 |
(二) 生活化 |
(三) 繁杂性 |
二、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思维阶段局限 |
(二) 学生学习习惯不良 |
(三) 学生理解定势诱发 |
(四) 学生简单认知差异 |
(五) 学生类比定势引起 |
(六) 学生近因现象影响 |
(七) 师生“法蒂玛法则” |
(八) 教师情感教育缺失 |
(九) 教师教材处理不当 |
(十) 教师教导方法呆板 |
(十一) 教材内容抽象难懂 |
四、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五章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技能性知识的特点 |
(一) 抽象性 |
(二) 探究性 |
(三) 方法性 |
二、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认知风格差异 |
(二)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
(三) 学生知识理解错误 |
(四) 学生操作定势固化 |
(五) 学生图示定势固化 |
(六) 教师迁移意识淡薄 |
(七)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八) 教学功利主义明显 |
(九) 教材呈现顺序不妥 |
(十) 学生实验技能固化 |
(十一) 学校实验条件简陋 |
四、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技能性知识学习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六章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研究 |
一、化学问题解决的特点 |
(一) 理解的多元化 |
(二) 类型的多样性 |
(三) 机制的复杂性 |
二、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实证研究 |
(一) 教学方式 |
(二) 训练因素 |
(三) 学业成绩 |
(四) 性别因素 |
三、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的因素分析 |
(一) 学生表征能力欠缺 |
(二) 学生思维定势趋向 |
(三) 过度训练导致僵化 |
(四) 学生分析能力欠缺 |
(五) 学生直觉定势困扰 |
(六) 学生心理状态不佳 |
(七) 学生解题方法缺失 |
(八) 化学反应阶段隐喻 |
(九) 思维“相似块”膨胀 |
(十) 试题设置“陷阱”所致 |
四、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学策略 |
(一)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教导策略 |
(二) 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矫正的学习策略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一) 隐蔽与顽固:化学学习负迁移普遍存在 |
(二) 试验与分析:化学学习负迁移诱因繁杂 |
(三) 策略与方法:化学学习负迁移可诊可矫 |
(四) 评价与标准: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依据 |
二、研究反思 |
(一) 化学学习负迁移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 |
(二) 化学学习负迁移心理层面的成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
(三) 化学学习负迁移试验尚待进一步深入 |
(四) 化学学习负迁移诊矫尚待进一步开展 |
附录 |
附录一:关于迁移规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化学理论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三:化学事实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四:化学技能性知识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五:化学问题解决负迁移诊断性测验 |
附录六:常见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案例 |
附录七:作者读博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参考文献 |
(8)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设计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国际、国内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已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重要性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厘定及理论阐释 |
2.1 关于“精准教学”的相关概念厘定 |
2.1.1 “精准教学”概念界定 |
2.1.2 “精准教学”应用原则 |
2.1.3 “精准教学”的特点 |
2.1.4 “精准教学”的理解误区 |
2.2 关于“教学策略”的相关概念厘定 |
2.2.1 “教学策略”概念界定 |
2.2.2 “教学策略”与相关术语的从属关系 |
2.3 理论基础 |
2.3.1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
2.3.2 泛在学习理论 |
2.3.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内容 |
3.1.3 研究方法 |
3.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观察和访谈结果与分析 |
3.3.1 观察、访谈原始数据处理 |
3.3.2 观察结果与分析 |
3.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
4.1 已有“精准教学”教学模式分析 |
4.1.1 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模式 |
4.1.2 “352”“336”“BYOD”等“时空”精准教学模式 |
4.1.3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 |
4.1.4 基于“技术平台”的精准教学模式 |
4.2 精准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的设计 |
4.2.1 目标导向的精准教学模式 |
4.2.2 课前教学策略设计 |
4.2.3 课中教学策略设计 |
4.2.4 课后教学策略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 |
5.1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 |
5.1.1 七年级教学实践内容选取 |
5.1.2 八年级教学实践内容选取 |
5.1.3 九年级教学实践内容选取 |
5.2 “熔化与凝固”教学策略设计 |
5.2.1 课前设计 |
5.2.2 课中设计 |
5.2.3 课后设计 |
5.2.4 反馈评价 |
5.3 “水的浮力”教学策略设计 |
5.3.1 课前设计 |
5.3.2 课中设计 |
5.3.3 课后设计 |
5.3.4 反馈评价 |
5.4 “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策略设计 |
5.4.1 课前设计 |
5.4.2 课中设计 |
5.4.3 课后设计 |
5.4.4 反馈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2:教师问卷调查 |
附录3:课内观察记录表 |
附录4:访谈问题提纲 |
(9)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实现师生教学生命的必然要求 |
三、回应课堂教学研究发展趋势转变 |
四、亟待变革课堂教学失衡的现实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失衡与均衡 |
二、课堂教学失衡 |
第四节 文献述论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论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论 |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实验学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伦理 |
六、拟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现象透析 |
第一节 失衡的课堂教学现场 |
一、学教失衡 |
二、身心失衡 |
三、承创失衡 |
四、情智失衡 |
五、德知失衡 |
六、同异失衡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原因追寻 |
一、教学思维方式的对立 |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薄弱 |
三、课堂评价制度的偏颇 |
四、家校联系配合的虚化 |
第三章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课堂教学均衡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 |
二、课堂生态理论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实质反思 |
一、道德性的缺失 |
二、感情性的麻痹 |
三、创造性的扼杀 |
四、实践性的缺场 |
第三节 课堂教学失衡的调适思考 |
一、内部矫正 |
二、外部协调 |
第四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内部矫正策略 |
第一节 情智相长互益师生 |
一、感情先行 |
二、以情富智 |
第二节 循环学习贯通教学 |
一、课内循环 |
二、课后延伸 |
第三节 核心建网举纲目张 |
一、萃取核心 |
二、自主建网 |
第四节 问题导向跟踪提高 |
一、反馈跟进 |
二、变式提高 |
第五章 初中课堂教学失衡的外部协调策略 |
第一节 强化教师自我理解 |
一、辩论式研修 |
二、内省式生成 |
第二节 变革教学组织形式 |
一、动静结合 |
二、虚实互补 |
第三节 营造校园激励文化 |
一、课堂激励 |
二、课外激励 |
第四节 协同家校育人合力 |
一、信息共享 |
二、情感相融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掌握学习”的由来 |
2.2 “掌握学习”的基础 |
2.2.1 Carroll的学习模式 |
2.2.2 Washburne和 Morrison的教学实践 |
2.2.3 Skinner的程序教学 |
2.3 “掌握学习”的实质 |
2.4 “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 |
2.5 “掌握学习法”教学过程 |
第3章 教学策略 |
3.1 “光”单元的教学策略 |
3.1.1 分析单元特点 |
3.1.2 制定掌握标准 |
3.1.3 设计教学流程 |
3.2 “压力与压强”单元教学策略 |
3.2.1 分析单元特点 |
3.2.2 制定掌握标准 |
3.2.3 设计教学流程 |
3.3 矫正形式 |
3.3.1 集体矫正 |
3.3.2 分组矫正 |
3.3.3 结对矫正 |
3.3.4 个别矫正 |
3.4 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
第4章 教学实践 |
4.1 “掌握学习”理论在“光”单元的具体应用 |
4.1.1 形成性测验 |
4.1.2 获得反馈信息 |
4.1.3 矫正教学 |
4.1.4 平行性测验 |
4.1.5 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
4.2 “掌握学习”理论在“压力与压强”单元的具体运用 |
4.2.1 形成性测验 |
4.2.2 获得反馈信息 |
4.2.3 矫正教学 |
4.2.4 平行性测验 |
4.2.5 矫正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
第5章 教学反馈 |
5.1 学业成绩的效果反馈 |
5.2 学习情感效果反馈 |
5.2.1 对物理课情感态度对比 |
5.2.2 课堂注意力情况对比 |
5.2.3 对待错题的态度对比 |
5.2.4 对物理学习自信心的对比 |
5.2.5 物理学习兴趣对比 |
5.2.6 对待未理解知识点的态度对比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情感、兴趣的调查问卷(A) |
附录 B 关于初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情感、兴趣的调查问卷(B)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矫正(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学会学习(2000.1~2004.11)[J].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潜能开发研究"课题组. 上海教育科研, 2004(S1)
- [2]初中物理力学概念学习困难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D]. 田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高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 杨爱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4]基于行为矫正技术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研究[D]. 杜晓贺.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数学教学目标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敏雪.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高一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实证研究[D]. 马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化学学习负迁移诊断及矫正研究[D]. 王世存.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8]基于“精准教学”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设计及实践研究[D]. 刘雨佳.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掌握学习”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桠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