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

“重力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

一、对“比重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强[1](2014)在《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以焦炉煤气中的氨为碱源的HPF湿式氧化脱硫技术,因其可以充分利用焦炉煤气中的氨,而无需外加碱的特点被焦化企业广泛采用。在HPF脱硫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液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污染物,外排或外泄会造成严重的环境事故,严重威胁工人和周边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现有技术无法对其经济有效的处理,如何有效地处理脱硫废液是摆在所有焦化企业面前的技术难题。课题组以焦化企业采用HPF氨法湿式氧化脱硫过程中产生的脱硫废液为研究对象,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工艺。本文以这一工艺为主线,进行了脱硫废液的基本性质研究;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COD、氨氮和硫化物的分布特性和脱除方法研究;脱硫废液蒸发后的固体混合盐中硫氰酸铵的提取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开发建立了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中试装置,并进行了较系统的中试研究。经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一、脱硫废液的基本性质研究HPF焦化脱硫废液中的主要无机物有硫代硫酸铵、硫氰酸铵、硫酸铵、亚硫酸铵、悬浮硫和PDS等;主要有机物有含氧和含氮化合物,其中含氧化合物有苯酚、2-甲酚、3-甲酚、2,4-二甲酚和2,3-二甲酚,它们共占到有机物总量的87.25%,含氮化合物有异喹啉、喹啉、吲哚、4-溴,2-氯苯胺,3、3-丙烷腈和咔挫,它们共占到有机物总量的11.54%;脱硫废液蒸发所得的混合盐热稳定性较差,其热失重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为92.5℃~167.7℃、167.7℃~231.6℃和 231.6℃~349.0℃,三阶段共失重98.27%,其中第二阶段的失重最多,占总失重量的61.39%;脱硫废液的密度和沸点随着溶液中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其密度与含盐量可用线性关系Y=3.19*10-4+1.007来表示(其中Y表示溶液密度,X表示含盐量),当浓度增大到450 g/L时,脱硫废液的沸点可达到124℃。二、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COD、氨氮和硫化物的分布特性和脱除研究(1)在脱硫废液蒸发浓缩的过程中,蒸发冷凝液中的COD的分布情况呈抛物线状态,可用方程Y=12.25X2-1019X+21722(其中Y表示COD mg/L,X表示时间t min)来描述;前期蒸发冷凝液中的高COD含量主要由酚类、含氮有机物和烷烃等有机物引起,其贡献高达90%以上,它们分别占到初冷凝液中有机物总量的81.51%、17.38%和1.1%;而后期蒸发冷凝液中的高COD含量主要由硫代硫酸根等无机还原性物质引起,其贡献高达85%以上。(2)过渡金属Cu对脱硫废液蒸汽中COD的氧化降解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Cu附载量为5%,焙烧温度为400℃;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0℃,氧/酚>8,空速<2.37ml/g.h,在该条件下,COD的降解率≥90%,寿命≥1200 h,脱硫废液蒸汽经该催化剂处理后,其COD稳定在1200 mg/L~2800 mg/L,满足生化处理入水口 COD<3500 mg/L的要求;采用SEM、BET及TGA对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分析表明,催化剂失活是由反应过程中Cu的流失所致。(3)脱硫废液在蒸发过程中氨氮进入冷凝液的主要原因是由废液中游离氨挥发,硫化铵(或硫氢化铵)、多硫化铵及硫代硫酸铵的水解及热分解所致;调节脱硫废液pH至5.00左右,采用保温或氧化等预处理手段和控制蒸发温度可达到降低冷凝液中氨氮的目的。(4)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氨氮的吹脱率随着温度的提高、气液比的增大和pH值的升高而增大;同样条件下,各种气体的吹脱效果次序为H2>ΔE CH4>CO>N2>02;氨氮吹脱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dC/dt=-Ae-ΔE/RT NmC,吹脱动力学反应为一级反应,H2、CH4、CO、N2和02吹脱氨氮过程中的活化能分别为46.34,42.64,40.10,34.03和32.24 kJ/mol;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焦炉煤气的吹脱效果优于空气,其吹脱率可以利用推导所得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单种气体的吹脱率,然后按各气体所占的比例加权得到;(5)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的氨氮可用MAP沉淀法脱除,以MgSO4·7H2O和Na2HP04 · 12H20作为镁源和磷酸源,在pH=9.63,反应时间20min,反应温度20℃,n(Mg2+):n(MH4+):n(PO43-)=1:1:1.1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对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的氨氮进行处理,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3.94%;所得沉淀的SEM和XRD分析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的磷酸铵镁沉淀颗粒较大,晶型比较规则。(6)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的硫化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脱硫废液中热稳定性较差的NH4HS或(NH4)2S的水解及热分解所致,调节脱硫废液的pH至5.0左右后进行减压蒸发可以达到降低脱硫废液冷凝液中硫化物的目的,经处理后冷凝液中的硫化物含量可稳定在25mg/L左右,满足焦化企业生化处理入水口的要求(硫化物≤75 mg/L);在硫化物测定过程中,S2032-或SO32-对硫化物测定有严重的干扰,采用乙酸锌-沉淀过滤法预处理水样,并用浓度10%的氢氧化钾溶液洗涤沉淀2次可有效消除S2032-或S032-对硫化物测定过程的影响;采用该改进后的方法测定硫化物时的加标回收率在95%以上,该法可用于焦化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的硫化物含量的准确测定。三、蒸发后固体混合盐中的Nh4SCN提取研究硫氰酸铵的提取率随着液料比的增大,提取次数的增加、提取温度的升高、混合盐粒径的减小和搅拌速度的加大而增大;实现硫氰酸铵高提取率的关键是强化硫氰酸铵浸取液和滤渣的分离及实行多次浸取;硫氰酸铵在间歇浸取过程中符合Spiro稳态模型,同样的条件下,L1与L2相比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其浸取动力学方程分别为:ln[4Cs,0-4Cl,t(αρ+1)/Cs,0]=-0.375/αRρe97412/T+1.386和ln[4Cs,0-4Cl,t(αρ+1)/Cs,0]=-0.456/αRρe106346/T+1.368,其浸取活化能分别为8.10 kJ/mol和8.84 kJ/mol;硫氰酸铵结晶时最佳的结晶条件为不加晶种、自然冷却且低速搅拌(≤50r/min),在此条件下可得到大片状的硫氰酸铵晶体,洗涤后其纯度可达99%以上。四、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中试研究(1)中试研究所用的旋转薄膜蒸发器在蒸汽温度为126℃,蒸汽压力为0.12MPa,蒸汽流量为126.75kg/h的条件下,其蒸发率可达到50%以上;蒸发率及单位时间内蒸发量随着进料流量的增大而减少;在相同的进料流量下,提高进料温度对蒸发率的影响较小;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蒸发率与真空度呈线性关系:Y=11.50+1085.07*X(其中,X为真空度,MPa;Y为蒸发率,%);干燥器的间歇进料比连续进料时工作效率更高;干燥器需真空度在0.084MPa以上,蒸汽压力达到0.07MPa以上时可获得干料;在上述条件下,当蒸发器的进料量为85L/h时,蒸发器和干燥器可以匹配,但当进料量增大至100L/h时,蒸发器和干燥器则无法匹配。(2)在蒸发器的进料量为80 L/h,干燥器进料量为60 L,炉温恒定在600℃左右时,进反应器蒸汽的温度可以达到400℃,在此条件下连续15天运行,经处理后水样中的COD,NH4-N和硫化物均可满足生化处理入水口的标准(COD≤3500 mg/L,NH4-N≤300 mg/L,硫化物≤75 mg/L),而且运行过程稳定,实现了蒸发器、干燥器和催化转化炉的联动,形成了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产业化运行的基础。

许崇豪[2](2020)在《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土壤含水率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决定作物长势及产量的重要因素,高效精准的诊断土壤含水率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能够为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5种水分梯度灌溉下(95%、80%、70%、60%、40%田间持水量)的田间玉米为研究对象,在玉米不同的生育期,采用无人机获取试验区域的热红外、可见光、多光谱影像。通过对无人机图像的处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玉米冠层和地表土壤的相关温度信息和光谱信息,对比各种提取方法的差异性。并由此计算玉米覆盖度(f)、地表相对温差(surface 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RTD)、冠层相对温差(canopy 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CRTD)、经验算法的作物缺水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再辅助叶面积指数LAI、株高等地面数据以及空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计算土壤热惯量(P)、理论算法的作物缺水指数(crop water stress index,CWSI)。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冠气温差与覆盖度之比(Tca/f)、水分温度综合指数(water-temperature composite index,WTCI)以及综合指数A,分别用于土壤含水率的诊断。得到以下结果:(1)结合无人机可见光图像提取热红外图像中的玉米冠层和地表土壤温度,此种间接方法为大田中低分辨率的热红外影像温度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在可见光图像中进行植土分离并提取玉米冠层或土壤区域的矢量图,将其叠加于热红外图像并做掩膜处理,通过掩膜提取实现热红外图像中冠层或土壤温度信息的提取。并且对比几种分类方法,利用GBRI指数对可见光图像分类后提取的热红外图像中的地物温度,其相关性与实测的地物温度最高。(2)玉米在部分覆盖的拔节时期,一天中正午时间(12:00~14:00)的玉米覆盖度高低能够表征玉米冠层温度的低高。同时覆盖度也能影响冠层温度对土壤含水率的诊断,与单一冠气温差相比,冠气温差与覆盖度的比值(Tca/f)与土壤含水率(SMC)具有更优的线性相关性(R2:0.600>0.538)。并且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建模验证,发现冠-气温差与覆盖度之比与玉米根域深度(10~20cm)土壤含水率相关程度更高(建模集R2为0.600高于0.488(0~10cm)、0.290(20~30cm),验证集R2为0.773高于0.714、0.446)。以上表明冠气温差与覆盖度之比(Tca/f)反演玉米根域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效果更优。(3)通过无人机热红外图像计算的作物缺水指数CWSI、冠层相对温差CRTD、地表相对温差SRTD与土壤含水率均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而将三个指数进行加法组合构造的水分-温度综合指数WTCI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更高,以2018年7月4日的试验数据为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31(WTCI)、0.644(CWSI)、0.478(CRTD)、0.532(SRTD)。并且玉米植株较小时,水分-温度综合指数WTCI诊断0-20cm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效果较优,如2018年7月4日:R2为0.731(0~20cm)>0.500(0~40cm);随着玉米的生长,水分-温度综合指数WTCI诊断0-40cm深度的土壤含水率效果较优,如2018年7月12日:R2为0.661(0~20cm)<0.821(0~40cm)。(4)玉米在部分覆盖状态下,对计算的作物缺水指数CWSI和土壤真实热惯量P分别做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作物缺水指数NCWSI与归一化热惯量NP,再对两指数做减法运算构造综合指数A,用于玉米表层土壤含水率的诊断。结果表明,与NCWSI和NP相比,归一化指数NA与表层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更高(7月4日R2:0.576>0.444,0.508;7月8日R2:0.838>0.476,0.514;7月12日R2:0.679>0.642,0.617;7月17日R2:0.668>0.586,0.558)。由此说明,结合热惯量P与作物缺水指数CWSI共同诊断部分覆盖条件下的玉米表层土壤含水率效果更优。

邵袁[3](2019)在《基于WEST软件模拟的城市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研究》文中指出严格的排放要求和节能降耗的需求,对污水厂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某县级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调研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和Orbal氧化沟工艺的实际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利用WEST软件构建了两种工艺的数学模型,开展工艺的优化运行研究,提出并实施了工艺的优化运行方案,有效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降低了运行能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良型A2/O工艺平均进水水量为7735m3/d,工艺对COD、TN、TP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29%、50.11%、72.08%和94.78%,冬季低温导致NH4+-N出水浓度波动较大且出水TN有个别超标现象。Orbal氧化沟工艺的平均进水水量为7593m3/d,COD的去除率高于86%,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24%和71.1%,夏秋季节NH4+-N的去除率高于95%,冬季出现NH4+-N出水浓度超过5mg/L的现象。(2)改良型A2/O工艺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与吸附作用、好氧菌的呼吸作用及脱氮除磷过程实现COD的去除,NH4+-N在好氧区通过硝化反应去除,TN的去除发生在缺氧区内,预缺氧区分担了超过20%的脱氮功能,脱氮效率不高是因为好氧区曝气过量破坏了厌氧与缺氧环境且进水为低碳源水,反硝化碳源不足,工艺对P的去除主要依靠化学除磷,原因为好氧区DO浓度过高,排泥量较少,污泥活性较低。Orbal氧化沟工艺对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厌氧池,NH4+-N通过在中沟与内沟的硝化反应去除,TN主要通过在厌氧池和外沟的反硝化反应去除,进水低碳源和外沟曝气过量,出水NO3--N浓度较高,影响脱氮效果,超过50%的TP依靠化学加药除去,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3)利用WEST软件构建改良型A2/O和Orbal氧化沟工艺在不同季节下运行的模型,经进水组分测定、参数灵敏度分析和参数调整,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模拟得改良型A2/O工艺的优化条件为:春、夏、秋季DO13mg/L、排泥量100m3/d、内回流比1、外回流比0.8;冬季DO23mg/L、排泥量75m3/d、内回流比1、外回流比0.7,液态PAC的投加量均降至0.07kg/m3水。Orbal氧化沟工艺的优化参数为:春季内回流比0、外回流比0.8、排泥量90m3/d;夏、秋季排泥量100m3/d,其余参数同前;冬季外回流比1,其余参数同春季;春夏秋季除磷药剂投加量为0.07 kg/m3水,冬季为0.09 kg/m3水。(4)优化方案实施于改良型A2/O工艺的实际效果为COD平均去除率达88.08%,NH4+-N平均去除率达89.99%,较优化前有所增加,TN的平均去除率较优化前增加了5.61%,TP的平均去除率较优化前提高了2.12%。优化方案的实施使硝化反应降低,反硝化效果增强和好氧区实现部分SND,同时好氧区吸磷量增加和缺氧区反硝化除磷的发生使得近50%的TP通过生物除磷途径去除,优化方案实施阶段电耗均值为0.38kW·h/m3,较优化前同期降低了7.87%,化学除磷药剂的日均使用量下降12.3%。上述结果表明,WEST软件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的仿真模拟与优化运行研究,为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撑。

郭翔宇[4](2020)在《基于NPP-VIIRS数据的大气校正与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色遥感技术是指通过搭载在水色卫星上的传感器对海洋环境进行远距离的实时观测,具有覆盖范围广、全天时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水色遥感的关键在于大气校正与水色反演两部分。由于我国近岸海域的水体光学性质较为复杂,基于一类水体的大气校正算法和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不适用于监测近岸海域环境。因此,确定适用于近岸海域的大气校正算法与水色反演算法,对利用水色遥感技术进行近岸海域的实时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基于NPP-VIIRS水色卫星产品,选用MUMM、STD以及NIR-SWIR三种大气校正算法对秦皇岛以及辽东湾卫星影像做校正处理,评价算法校正精度,确定适用于渤海近岸海域的大气校正算法。同时,根据现场叶绿素浓度及遥感反射率数据,建立渤海近岸海域的区域性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1)NIR-SWIR算法校正获取的遥感反射率数据在410nm~671 nm波段与现场数据呈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良好的校正精度。该算法在551 nm处的校正精度高于其他算法,相对误差仅为15%,R2为0.90。MUMM校正算法在410 nm与443 nm处校正误差较大,与现场数据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在486 nm~671 nm的校正精度有较大幅度提升,551nm处的校正精度甚至高于NIR-SWIR算法,相对误差为12%,R2高达0.96。STD迭代算法仅在在410 nm与现场数据的关系为负相关,在443 nm~671 nm的校正精度与NIR-SWIR算法相似。(2)三种大气校正算法在不同水体中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由于秦皇岛水体浑浊度较低,在近红外波段以及短波红外波段的离水辐亮度为0的假设贴近现场水体特征,NIR-SWIR算法与STD迭代算法在秦皇岛水体中体现出较高的校正精度,但在辽东湾高浊度水体中,该假设不再成立,因此校正精度有所降低;MUMM算法在辽东湾水体中体现出较为稳定的校正结果,但在秦皇岛水体中校正精度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于该算法中α(745,862)参数设定值对比秦皇岛现场水体的α(745,862)出现较大偏差。(3)根据现场遥感反射率比值与叶绿素浓度,基于OC3V,RGCI以及Tassan反演模型,构建了三种近岸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相比现有的卫星算法,新建算法的反演精度均有提升,RE值分别降低至65%,62%以及31%。从评估结果看,基于Tassan模型构建的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更适用于渤海近岸叶绿素浓度的信息提取。由于反演精度评估所使用的同步现场数据较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日后有待利用时空覆盖面更广的现场数据进行相关验证。

冯彦皓[5](2019)在《直埋电缆覆土层热湿耦合及热物性对载流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和直埋电缆建设的推进,需要对电缆的载流量进行准确地评估,以修正传统IEC 60287标准得到的偏于保守的载流量数值。IEC标准将电缆热损耗的散热看作导热过程,热阻为电缆内部热阻和外部土壤热阻。但IEC对土壤热阻的表述不精确,未考虑土壤中存在湿分的迁移和相变过程所引起的偏差,因而往往高估了载流量;并且IEC对直埋电缆敷设的覆土层热物性的研究数据和方法不足,因此开展实验工作十分必要。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1kV中低压直埋电缆的覆土层土壤为例,综合运用导热系数实验、理论分析推导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地对影响直埋电缆载流量的土壤热物性和热湿耦合特性进行研究,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1)本文采集并表征了浙江省典型土壤类型(红壤、粗骨土和水稻土)的各土层剖面土壤及其干密度、含水率,绘制了各土壤的颗粒级配曲线。并通过基于热探针法的KD2 Pro仪器实验研究了各类土壤的导热系数随质量含水率(0–25%)、干密度(0.7–1.6 g·cm-1)和粒径(0.075–2 mm)的定量变化规律。发现了土壤的导热系数随着干密度和质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导热系数的增长率在干密度0.9–1.2 g·cm-3区间开始放缓。土壤的干密度范围在质量含水率25%时较0%翻了一到两倍,并且粒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在各土壤类型下均不相同。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ANOVA研究各因素对导热系数影响程度,发现干密度的影响最显著,而粒径的影响可忽略。此外,通过Johansen等理论模型,验证了实验值的准确性,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导热系数的三元模型,其R2可达98%以上。导热系数实验研究所揭示的含水率和干密度等参数的影响将应用于热湿耦合模型的建立上,为精确预测载流量打下基础,也为其它涉及土壤耦合传热问题提供参考。(2)本文在传统的土壤传热传湿耦合方程和MAXWELL电磁场方程式的基础上,将电磁场方程推导出的电缆损耗代入温度场中的热源项,并通过分析水分和气体的扩散形式,推导出了适合直埋电缆载流量计算的三场耦合模型。本文在模型里引入了电磁场、传热场和传湿场等参数的具体表达式,并着重对土壤上边界建立了辐射散热、热空气自然对流与水分蒸发相变等过程的边界热量通量方程,使整个三场耦合模型封闭可解。(3)本文应用上述三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和正交分析法,对YJV22-0.6/1 3×6直埋电缆在覆土层土壤中敷设的载流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土壤设置为单层、双层和三层。结果得出,最大载流量出现在双层土壤、干密度1.4 g·cm-3、平均粒径2 mm附近,为86.85 A,而最低载流量仅为56.17 A。在双层和三层土壤中,干密度对载流量的影响可达74.33%和86.86%,而单层土壤中对载流量的影响则较小。此外,空气温度对直埋电缆的载流量也会有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土壤类型、土壤热阻和热湿耦合等因素对载流量的影响不能忽略。本文编制了一个计算IEC 60287载流量的C#程序,用于比对耦合模型计算值与IEC标准的计算值以及文献中的热湿耦合实验值,发现IEC与模型计算的相对误差为-9–10%,且温度和含水率的日变化与实验规律基本一致,表明模型有一定的精度。

沙青娥[6](2019)在《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与活性量化方法改进 ——以道路移动源为例》文中提出以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是全球多地面临的重要大气环境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臭氧和二次细粒子的共同关键前体物,是遏制大气复合污染的关键。在二次污染控制目标导向下,基于活性组分的精细化管控是比现阶段基于VOCs总量减排的粗放型管控更为高效的管控策略。污染物排放量化是管控策略制定的科学依据,然而,在VOCs量化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总量排放量化,基于组分与活性的排放量化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鉴于此,本研究以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源——道路移动源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统一VOCs定义的碳闭合组分量化方法与提出总活性约束的道路移动源排放OH自由基消耗速率指标活性,设计适用于源排放测试的高活性组分测试平台,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道路移动源VOCs排放特征,并量化了VOCs组分与活性排放。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2015年道路移动源尾气VOCs排放量为150.87万吨,臭氧生成潜势为655.84万吨O3;其中,甲醛是排放量和排放活性最大的VOCs组分,分别占总排放量和总排放活性的17.18%和37.37%;(2)IVOCs和OVOCs是我国道路移动源VOCs排放的重要组分,尤其对于柴油货车占比高达40%-90%;(3)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VOCs成分谱与排放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烷烃、烯烃、芳香烃随着排放标准加严逐步降低,然而OVOCs和IVOCs却无明显下降,在国三之后汽油小客车和柴油货车成分谱中为主要组分;(4)统一VOCs定义的碳闭合方法评估发现,小型汽油客车和重型柴油货车成分谱组分存在VOCs组分缺失,柴油车平均缺失26.76%,汽油车平均缺失17.16%,现有方法对OVOCs占比高的国三之后汽油小客车和柴油货车VOCs尾气排放存在严重低估;(5)基于总OH自由基消耗速率实测的的活性闭合实验发现,柴油货车尾气存在活性缺失,且活性缺失比例随着排放标准升级而增加,国五柴油货车活性缺失超过60%,现有OFP方法依据可测量组分活性制定的控制措施遗漏了针对绝大多数活性的控制。随着排放控制升级,各类排放源的活性贡献格局可能发生根本转变,现有的控制措施从活性角度来看可能变得收效甚微,亟需发展新的活性评价方法。

张东海[7](2020)在《分层和渗流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埋管换热器实现和周围地下岩土介质的热量交换,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合理与否,决定着地源热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是地源热泵系统能否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所在。建立准确的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并用以预测其传热特征和传热规律,是合理设计地下埋管换热器的前提。地下岩土构造复杂多变,一般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性,甚至局部出现地下含水分层构造,地埋管和周围岩土间的传热本质上属于变物性复杂介质条件下的非稳态传热问题。开展复杂条件下岩土介质中地埋管的传热规律研究,对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原位实验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复杂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通过建立能够准确反映现场实际地质条件的地埋管传热理论和数值模型,研究了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地埋管的传热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将地埋管传热模型和热泵机组模型以及建筑负荷模型耦合,丰富了复杂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动态模拟计算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内热源理论、分离变量法和格林函数法,以单个瞬时圆环状热源作为基本单元,提出并建立了竖直埋管换热器分层传热一体化理论模型,详细推导并获得了该理论模型的解析式。模型可统一描述钻孔和桩基竖直埋管换热器的分层传热问题,且考虑了岩土介质的横观各项同性特征,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对地埋管单管和管群作用下的传热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长时间运行时分层参数对壁面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分层和均质假设下岩土温度响应的差异,表明了采用分层模型预测地埋管传热的必要性和科学性。(2)综合考虑地面对流传热边界、地下渗流条件和岩土体的横观各项同性特征,基于移动热源理论和格林函数法,建立了地面对流传热边界条件下存在地下水渗流时地埋管换热器的渗流传热理论模型,并获得了该理论模型的解析解。模型突破了传统理论将地面边界设定为第一类边界条件的限制,更切合工程实际,且更具普适性和准确度。基于该理论模型,研究了地下渗流、地面对流作用和热源径向尺寸对地埋管周围岩土温度的影响规律,可为渗流条件下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3)基于修正的管道流模型,建立了分层和渗流复杂地质条件下竖直埋管换热器三维瞬态热-渗耦合数值模型。模型通过管内一维和管外三维结合来描述地埋管换热器和周围岩土介质间的渗流和传热耦合问题,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改变由于换热管大长径比而引起的网格质量不高的弊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利用数值模型,研究了岩土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单管和管群作用时钻孔内部的传热特性和影响因素,获得了钻孔壁面及管内流体温度和热流的竖向分布规律。(4)搭建了工程尺度的地埋管原位热响应实验系统,基于p阶线性模型研究了分层岩土中管内流体温度分布特征和综合热性参数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线性和对数分布,采用p阶线性模型拟合流体温度分布具有更好的精度。此外,利用原位热响应实验数据对三维瞬态数值模型在工程尺度上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为开展复杂条件下地源热泵工程系统的性能模拟计算打下了基础。(5)综合考虑地温季节性波动及岩土体分层和渗流条件,建立了包含建筑负荷模型、地埋管换热器热-渗模型和热泵机组模型的地源热泵系统动态性能模拟计算耦合模型,丰富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性能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夏季冷负荷占主导的冬夏不平衡负荷作用下、分层和渗流岩土介质中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能效的变化规律,获得了负荷特征、地层季节性温度波动、分层渗流、埋管间距因素对地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能效的影响规律。该工作可为复杂条件下地源热泵工程的优化设计和地下储能系统的开发利用提供较为准确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武朝军[8](2016)在《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沉积结构性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受到沉积环境、矿物组成、颗粒级配和孔隙溶液化学特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上海地区,地下工程建设一般涉及晚更新世(6)层硬土层及其以上全新世(5)层2层土,该土层的深度一般为3035 m,称为浅部土层。本文首先以现代长江三角洲的堆积过程为背景,详细描述了上海浅部各层黏土的沉积环境,并对上海浅部各层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进行了综合研究。(1)上海浅部土层是作为现代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堆积形成的。在晚更新世137.5 ka BP(千年之前),海面上升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海侵,在广大海岸带的海相环境中广泛沉积有一层软黏土,各地黏土在沉积完成后又经历不同的环境变化。这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影响着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长江巨大的流通量和挟沙量,使得在江水和潮汐流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有独特的沉积环境。上海浅部土中的(6)层硬土和(5)4层土分别沉积于海侵发生前古河间地的湖泊沼泽环境和古河谷内的溺谷环境中。(5)351层软土沉积于海侵过程中的滨海相环境。淤泥质软黏土((3)层和(4)层)沉积于距今74 ka BP之间浅海–滨海环境中。表层(2)层土沉积于滨海–河口相环境,该层土裸露于陆地表面,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与古地面(6)层土性质类似,表现为一定的超固结性。上海浅部各层土沉积环境的不同的使得物理特性、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均有所区别。沉积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孔隙溶液的含盐量,从而影响土体的液塑限;结合河口位置、水流速率的差异,导致土体不同的絮凝程度。上海浅部(4)层土沉积于海侵最盛时期,水中含盐量最高,颗粒之间絮凝程度最高,从而导致其结构性最强。(2)通过试验,得到了上海浅部土体的基本物理特性典型剖面,揭示了浅部土体天然含水率(wn)、初始孔隙比(e0)、密度(ρ)、液限(wL)、塑限(wP)、液性指数(IL)与塑性指数(IP)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2)6层黏土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加,wn、e0、wL、IP和IL先增加后减小,ρ和OCR则相反。这些参数均在(4)层土所处深度(815 m)范围内达到极大或极小值。上海浅部各土层基本为黏土和粉质黏土,少量的粉土和粉砂(分布于苏州河附近及以北地区)。颗粒级配试验表明,上海(2)6各层土之间级配差别不大,均以粉土颗粒为主,黏土颗粒含量均不超过50%,可以定义为粉质黏土。浅部土层原生矿物不足1/3,以黏土矿物为主,其中伊利石含量高达70%,这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岩源分布及地质作用。(3)分析了上海浅部土压缩指数(Cc)与其他基本物理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wn、e0和wL均与Cc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wn与Cc的关系式。既有的Cc与wn之间的线性经验关系式并不适用于上海浅部黏土,尤其是当wn较大(>45%)时,实际Cc偏高。提出的Cc和wn之间的指数关系Cc=0.0426(e0.0444wn–0.794)可以更好地预测上海浅部黏土的压缩指数,并且基本适用于中国东部沿海其他地区的黏土。(4)对上海浅部各层原状土进行了固结和三轴试验,尤其是对厚度最大的(4)层海相软黏土,还进行了重塑试样和原状试样的对比试验,得到了结构性对上海浅部土层压缩性和剪切特性的影响。对于上海浅部(2)6各层土,结构性对压缩特性的影响均比较弱。对比Iv–lg p空间中浅部各层土的压缩曲线与沉积压缩线(SCL)和固有压缩线(ICL)的相对关系:(3)层和(4)层土处在SCL和ICL之间,结构性最强、超固结性最弱;(5)层土贴近ICL;(2)层和(6)层土基本位于ICL以下,处于超固结状态,结构性最弱。(4)层土重塑和原状试样的固结试验表明,与世界上其它结构性黏土(Ariake等)相比,Cc–p曲线在Cc达到峰值后衰减幅度很小,说明结构性对上海(4)层土的压缩特性的影响比较弱。在不同应力路径作用下,结构性对上海浅部(4)层土的三轴剪切特性影响不同。在固结排水剪切(CD)试验中,结构性原状试样和重塑试样的q/p′–εa曲线基本一致,εv–εa曲线的发展趋势类似,但结构性试样的最终体变量是重塑样的两倍。在固结不排水剪切(CU)试验中,结构性试样的初始刚度相对较大,但最终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Af)与基本一致。上海浅部(4)层软黏土的结构难以完全被破坏。在e–logσv空间中,原状试样与重塑试样的强度包线(即临界状态线CSL)并不重合,而是呈现出两条平行直线,表明在三轴试验剪切破坏时,原状试样的结构仍未完全破坏至重塑状态。固结试验中,土体在1 600 kPa竖向荷载下孔隙指数Iv仍位于ICL以上。(5)通过对上海浅部各层土的原状试样进行固结和三轴试验,研究了各层土原位状态下的超固结性。固结试验所得各层土的超固结比OCR以(2)层土最高(Max≈10),该层土处于陆地表面,原位应力较低,又长期经受蒸腾作用,使得其具有较高的表观先期固结压力,因此OCR最高;其次是底部(6)层土(OCR≈2.0),因为其在晚更新世时期曾作为地表土长期暴露地面;中间厚度较大的(3)层和(4)层土淤泥质软黏土OCR接近1.0,可认为正常固结土;(5)层土虽然为海相软黏土,但是由于沉积历史较长,产生一定的表观前期固结压力,OCR≈1.4,为弱超固结土。上海浅部各土层的CD试验结果中,(2)层和(6)层土的q/p–εa曲线表现为一定的应变软化型,而(3)层和(4)层土则为应变硬化型,从另一角度印证了固结试验得到的上海浅部各层土的超固结性。(6)小应变区间内的应力–应变关系反映了土体屈服前结构的破坏过程。常规三轴系统的缺陷使得局部位移传感器成为小应变试验中必要仪器。对上海浅部(4)层土进行了一系列小应变试验尝试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一套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探讨了K0固结对小应变试验结果的影响,并修正了常规的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使得试验所得刚度衰减曲线更加合理。

张军[9](2014)在《钢铁企业冶炼过程操作解析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的冶炼覆盖炼铁和炼钢两个生产过程,前者是将铁由矿石中提炼出来,后者是调节钢铁产品内在质量的生产过程。在这两个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消耗,有着大量的化学反应,生产环境恶劣并且伴随着高温高热,生产过程中工艺与控制都十分复杂,这样使得获取炉内的冶炼状态变得十分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精确控制和优化高炉和转炉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品质,就必须要准确地得到炉内冶炼状态的信息。因此本文以钢铁冶炼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高炉布料和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该生产过程运行原理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了一类新的操作解析与操作优化问题,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操作解析与优化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高炉布料过程中手工方法无法稳定地得到满意的径向矿焦比值的料层的难题,在高炉布料生产过程中提炼出了一类操作优化问题。由操作解析方法得到当前能够保证炉况顺行的径向矿焦比满意值。以布料料面对应的径向矿焦比值与满意值的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操作变量是炉料批重、料流阀开度、溜槽旋转速度和倾角,同时考虑了料层厚度径向跳跃、间歇操作时间等约束,建立高炉布料生产过程操作优化模型。为了满足工业现场的实时性要求,构造了分散搜索和差分进化的混合算法进行高效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料面对应的控制指标值与最优值的最大偏差不超过3%,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基于所提出的高炉布料操作模型和优化算法,设计开发了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的高炉布料系统,该系统运行后提高了炉况的稳定性,满足了工业现场科学稳定地控制径向矿焦比等技术指标的要求,同时系统提供了在炉况变化时可以及时准确给出布料调整方案的功能。通过工业实际运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2)依据控制方式的不同,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操作优化问题可分为两类,即稳态操作优化和动态操作优化。在稳态操作优化问题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转炉冶炼过程中铁水、白云石等原料的添加量等难题,选择各种原料的添加量为操作变量,以满足生产成本和终点命中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了能量平衡、质量平衡以及炉内各元素在钢液与钢渣中的动态平衡机理等约束,建立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稳态操作优化模型,设计了差分进化和量子粒子群的混合算法进行高效求解。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并与现场经验模型比较验证了模型和算法能够为转炉实际生产准确性地提供所需原料的预计算量。该模型终点命中精度达到87.4%,计算原料加入量与实际生产中原料加入量的偏差小于4.5%,平均偏差小于3.1%。(3)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动态操作优化问题是依据检测到的动态信息对吹炼操作参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达到预定的吹炼目标。然而,转炉炼钢生产过程钢水质量信息难以检测以及测量信息有限导致过程质量测量信息不完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tor Machine,LS-SVM)的动态数据解析方法,建立转炉炼钢生产过程钢水质量动态预报模型。构造改进粒子群方法对LS-SVM参数进行优化。使用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预报效果和有效性能,可以连续准确地预报转炉炼钢过程中钢水质量信息,碳含量预报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237%,温度预报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3.5%。(4)在转炉炼钢生产过程钢水质量动态预报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新的动态操作优化问题解决转炉炼钢过程动态控制。针对转炉炼钢生产过程复杂无法在线控制的难题,以影响炉况安全的温升和脱碳速度为控制指标,由操作解析方法得到理想经验值,以实时指标值与理想经验值的偏差最小为目标,考虑烟气偏差校正约束,建立转炉炼钢生产过程动态操作优化模型。操作变量包括从当前时刻到下一时刻的时间范围内加入的氧气总量、顶吹氧气供气模式、底吹气体总量和各副原料加入的重量。构造了改进的变异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高效求解,得到当前各冶炼操作变量的设定值,并通过控制器实现对转炉生产过程的动态控制。通过收集到的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钢水碳元素含量的命中精度最小为0.9527%,平均命中精度为0.97%,温度最大偏差为7.52℃,平均偏差为3.082℃。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本文还对钢铁冶炼过程的未来操作优化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陈洋[10](2020)在《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文中指出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变的主题,然而各类事故却严重威胁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表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若能对煤矿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加以干预与控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率。然而,在煤矿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作为矿工习得不安全行为的主要途径,其会导致不安全行为在群体中的传播和蔓延,使得初始的个体不安全行为最终发展成群体性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群体安全意识的下降,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安全生产。鉴于一线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干预策略的制定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对提升组织安全,保障组织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立足于矿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效仿和跟随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合理地运用和借鉴安全科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观点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机理、演化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选择偏好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的研究内容与结论:(1)通过文献查阅和研读,结合安全管理领域的不安全行为概念、行为金融领域的羊群行为概念以及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从众行为概念对矿工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此外,从行为发生动机的视角,在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并验证了不安全羊群行为的二维结构,即规范顺从和信息认同。(2)在基于深度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挖掘不安全羊群行为的驱动因素,构建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依据开发的量表收集研究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不安全羊群行为在工作年限、收入、年龄以及学历等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而在职位层级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负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而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以及工作要求会通过感知收益的中介作用而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和群体不安全氛围通过感知损失显著负向作用于不安全羊群行为,而恢复水平和组织监管通过感知损失显著正向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3)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演化博弈分析。由于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感知损失)在内、外部因素与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关键且直接因素,因此,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进一步分析行为效用感知对不安全羊群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把握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规律。通过建立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内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在不同行为效用感知(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水平的作用下,煤矿一线员工的演化均衡策略,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进一步,通过构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非对称博弈,从员工群体外部视角分析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路径及演化稳定策略,以及相应的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每种演化稳定策略进行数值仿真模拟。(4)考虑到行为效用感知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内、外部因素嵌入到行为效用感知中,通过建立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系统,分别对比了各个因素取最优和最劣值时,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演化趋势,并通过比较得出:在单因素中,对个人特质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最好;在内部因素(个人特质、恢复水平和工作素养)和外部因素(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和组织监管)分别取最优和最劣值时的对比中得出,对外部因素的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更佳;最后,当个人特质、任务与人际关系、群体不安全氛围、工作要求处于低水平,且恢复水平、工作素养和组织监管处于高水平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中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水平最低,所取得的干预效果最好。(5)基于实证研究、演化博弈研究以及仿真研究所得结论,分别从行为驱动、演化规律以及干预效果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和对策,为遏制煤矿企业中的不安全羊群行为和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文中,图共计68幅,表共计103张,参考文献共计326篇。

二、对“比重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比重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论文提纲范文)

(1)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湿式氧化脱硫技术及HPF脱硫工艺简介
    1.2 脱硫废液处理现状
        1.2.1 提盐法
        1.2.2 昆帕库斯法
        1.2.3 希罗哈克斯法
        1.2.4 配煤炼焦法
    1.3 含酚废水处理
        1.3.1 处理现状
        1.3.2 催化湿式氧化法
        1.3.3 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的反应机理
        1.3.4 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
    1.4 含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1.4.1 物化法
        1.4.2 生物法处理含氨氮废水
        1.4.3 化学法
    1.5 浸取研究进展
        1.5.1 浸取溶剂的选择
        1.5.2 浸取方法的选择
        1.5.3 浸取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1.6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脱硫废液的基本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试验方法
    2.3 脱硫废液中主要无机物组成
    2.4 脱硫废液中主要有机物组成
    2.5 脱硫废液中混合盐的热解特性
    2.6 脱硫废液中含盐量与密度的关系
    2.7 脱硫废液浓度与沸点的关系
    2.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COD的脱除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试验方法
    3.3 脱硫废液冷凝液中引起COD含量高的原因
        3.3.1 蒸发过程中COD的分布特性
        3.3.2 前期冷凝液中引起COD增高的原因
        3.3.3 前期冷凝液中有机物组成
        3.3.4 后期引起冷凝液中COD含量增高的原因
    3.4 气相催化湿式氧化降解模拟化合物苯酚试验研究
        3.4.1 活性组分的选择
        3.4.2 Cu负载量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3.4.3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3.4.4 反应温度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3.4.5 氧酚比对降解苯酚的影响
        3.4.6 空速的影响
        3.4.7 对脱硫废液处理效果的考查
        3.4.8 催化剂失活原因研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脱硫废液冷凝液中氨氮的脱除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氨氮测定方法
        4.2.3 吹脱试验方法
        4.2.4 化学沉淀法试验方法
    4.3 脱硫废液冷凝液中氨氮原因分析
        4.3.1 溶液pH对蒸发冷凝液中氨氮的影响
        4.3.2 硫化铵溶液蒸发过程中氨氮的变化规律
        4.3.3 保温温度对蒸发冷凝液中氨氮浓度的影响
        4.3.4 保温时间对蒸发冷凝液中氨氮浓度的影响
        4.3.5 硫代硫酸铵溶液在蒸发过程中冷凝液中氨氮变化规律
        4.3.6 H_2O_2在不同温度下对蒸出液中氨氮浓度的影响
    4.4 吹脱法脱除氨氮研究
        4.4.1 吹脱条件的考查
        4.4.2 氨氮吹脱动力学研究
        4.4.3 模拟焦炉煤气与空气吹脱的比较
    4.5 化学沉淀法脱除氨氮研究
        4.5.1 pH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4.5.2 反应时间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4.5.3 反应温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4.5.4 沉淀剂投配比例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4.5.5 最适条件下沉淀的晶形和组成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脱硫废液蒸发冷凝液中硫化物的脱除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及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蒸发冷凝液中硫化物的分布规律
    5.4 蒸发过程中硫化物的去除
    5.5 硫化物测定时干扰物浓度的影响
    5.6 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5.6.1 改进方法的提出
        5.6.2 氢氧化钾溶液浓度的确定
    5.7 改进方法的验证
        5.7.1 改进方法消除S_2O_3~(2-)干扰的验证
        5.7.2 KOH溶液洗涤沉淀消除SO_3~(2-)的干扰
    5.8 改进方法在焦化脱硫废液中的应用
    5.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蒸发后混合盐中硫氰酸铵的提纯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部分
        6.2.1 仪器及试剂
        6.2.2 试验方法
        6.2.3 分析方法
    6.3 硫氰酸铵提取研究
        6.3.1 液料比对提取硫氰酸铵的影响
        6.3.2 不同提取次数对提取硫氰酸铵的影响
        6.3.3 粒径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6.3.4 搅拌速度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6.3.5 不同浸取剂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6.3.6 浸取动力学研究
    6.4 结晶条件研究
        6.4.1 晶种的影响
        6.4.2 搅拌速率的影响
        6.4.3 降温速率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中试研究
    7.1 引言
    7.2 工艺流程
        7.2.1 蒸发-催化转化-沉淀法处理脱硫废液工艺流程
        7.2.2 浸取-蒸发-结晶提纯硫氰酸铵工艺
    7.3 工艺参数采集
        7.3.1 流量测定
        7.3.2 压力测定
        7.3.3 温度
    7.4 蒸发器工作特性研究
        7.4.1 蒸汽流量
        7.4.2 真空度的影响
        7.4.3 进料流量影响
        7.4.4 进料温度的影响
    7.5 干燥器工作特性研究
        7.5.1 连续进料
        7.5.2 间歇进料
    7.6 蒸发器与干燥器的匹配研究
    7.7 蒸发器与干燥器联合处理脱硫废液研究
    7.8 转化炉工作特性研究
        7.8.1 转化炉的工作原理
        7.8.2 转化炉结构
        7.8.3 转化炉的调试
    7.9 蒸发器、干燥器及转化炉的联动处理脱硫废液研究
        7.9.1 蒸发器、干燥器及转化炉的联动
        7.9.2 蒸汽进口温度的影晌
        7.9.3 连续运行稳定性的考查
    7.10 NH_4SCN的分离和提纯
        7.10.1 分离提纯设备及工作原理
        7.10.2 分离提装置的改进
    7.11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Ⅰ 吹脱塔的研究
附录Ⅱ 中试鉴定

(2)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土壤含水率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热红外图像温度信息提取的研究进展
        1.3.2 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土壤含水率的研究进展
        1.3.3 热红外遥感对部分植被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诊断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区域设计
        2.2.2 灌水梯度设计
        2.2.3 数据采集设计
    2.3 数据采集
        2.3.1 无人机图像采集
        2.3.2 地面数据采集
        2.3.3 气象数据采集
    2.4 无人机图像的预处理
        2.4.1 无人机图像拼接与几何校正
        2.4.2 无人机图像的配准
        2.4.3 热红外图像的温度转化与校准
        2.4.4 多光谱图像的地表反射率提取
    2.5 相关指数的计算
        2.5.1 玉米覆盖度的计算
        2.5.2 冠层相对温差与地表相对温差
        2.5.3 作物缺水指数CWSI的经验计算式
        2.5.4 热惯量的计算
        2.5.5 作物缺水指数CWSI的理论计算式
第三章 无人机热红外图像温度信息的提取方法研究
    3.1 热红外图像中温度信息的直接提取
        3.1.1 监督分类的支持向量机(SVM)法
        3.1.2 非监督分类的K-Means法
        3.1.3 直方图统计法
    3.2 结合可见光图像提取热红外图像的温度信息
        3.2.1 可见光图像的地物分类
        3.2.2 冠层或土壤矢量文件的提取
        3.2.3 热红外图像温度信息的掩膜提取
    3.3 热红外图像提取的温度信息验证
    3.4 温度信息的优化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覆盖度对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1 不同分类方法计算的玉米植株覆盖度变化趋势
    4.2 不同分类方法提取的玉米冠层温度变化趋势
    4.3 覆盖度的差异性对冠层温度的表征
    4.4 冠-气温差反演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
    4.5 冠-气温差与覆盖度之比反演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
    4.6 土壤含水率反演的精度评价
    4.7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合冠层温度与地表温度的综合指数诊断土壤含水率的研究
    5.1 冠层相对温差、地表相对温差的变化趋势
    5.2 冠层相对温差、地表相对温差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关系
        5.2.1 单一指数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关系
        5.2.2 权重求和的复合指数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关系
    5.3 水分-温度综合指数WTCI
    5.4 不同水分梯度的作物缺水指数、水分-温度综合指数变化趋势
    5.5 作物缺水指数与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关系
    5.6 水分-温度综合指数与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相关关系
        5.6.1 部分覆盖条件下WTCI1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5.6.2 全覆盖条件下WTCI2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5.7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热惯量和CWSI诊断部分覆盖玉米土壤含水率研究
    6.1 热红外图像中提取的地表温度与冠层温度变化趋势
    6.2 归一化作物缺水指数N_(CWSI)与归一化热惯量N_P的变化趋势
    6.3 热惯量P诊断玉米表层土壤含水率的研究
    6.4 作物缺水指数CWSI诊断玉米表层土壤含水率的研究
    6.5 结合P与 CWSI的指数A诊断玉米表层土壤含水率的研究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WEST软件模拟的城市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概述
        1.2.1 米-门方程和Monod模型
        1.2.2 Eckenfelder模型、McKinney模型和Lawrence-Mc Carty模型
        1.2.3 活性污泥动态模型
        1.2.4 ASM系列模型
    1.3 基于ASM系列模型的仿真软件简介
        1.3.1 相关软件概述
        1.3.2 WEST仿真软件介绍
        1.3.3 WEST仿真软件的建模步骤
    1.4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4.2 国内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1.4.3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概述
        1.5.1 A~2/O工艺系列概述
        1.5.2 氧化沟工艺系列概述
        1.5.3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调研分析方法
        2.1.1 调研方法
        2.1.2 采样方法
        2.1.3 水质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2.2 工艺模拟的方法
        2.2.1 工艺模型的建立
        2.2.2 进水组分的确定
        2.2.3 稳态与动态模拟
        2.2.4 模型参数校正
        2.2.5 模型的验证
第三章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污水处理厂概况
    3.2 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3.2.1 改良型A~2/O工艺的进出水水质水量分析
        3.2.2 改良型A~2/O工艺的污染物去除途径分析
    3.3 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3.3.1 Orbal氧化沟工艺的进出水水质水量分析
        3.3.2 Orbal氧化沟工艺的污染物去除途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ST软件的污水处理厂仿真模型构建
    4.1 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模型的构建
        4.1.1 进水组分的测定
        4.1.2 模型构建及初步模拟
        4.1.3 灵敏度分析与参数调整
        4.1.4 模型适用性验证
    4.2 污水处理厂Orbal氧化沟工艺模型的构建
        4.2.1 模型构建及初步模拟
        4.2.2 参数调整与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运行优化模拟研究
    5.1 改良型A~2/O工艺模拟运行优化研究
        5.1.1 单因素模拟试验分析
        5.1.2 多因素模拟试验分析
        5.1.3 改良型A~2/O工艺的最优工况条件分析
        5.1.4 化学除磷的优化
    5.2 Orbal氧化沟工艺出模拟运行优化研究
        5.1.1 工艺参数的优化
        5.1.2 化学除磷的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水处理厂优化方案的实施及结果
    6.1 污水处理厂优化方案的确定
        6.1.1 改良型A~2/O工艺的优化方案
        6.1.2 Orbal氧化沟工艺的优化方案
    6.2 优化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
        6.2.1 出水水质预测分析
        6.2.2 经济成本预测分析
    6.3 优化方案的实施结果分析
        6.3.1 污染物去除效率及途径分析
        6.3.2 能耗药耗分析
    6.4 针对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水对策的探讨
        6.4.1 提标要求及提标工作流程
        6.4.2 关键指标达标难点分析及对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NPP-VIIRS数据的大气校正与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校正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大气校正算法理论与叶绿素浓度反演模型
    2.1 水色遥感基本理论
        2.1.1 水体分类
        2.1.2 电磁辐射传输过程与大气效应的影响
        2.1.3 水色遥感基础物理量
    2.2 大气校正算法基本原理
        2.2.1 水体辐射传输过程
        2.2.2 Gordon大气校正模型
    2.3 大气校正算法介绍
        2.3.1 MUMM校正算法
        2.3.2 STD迭代算法
        2.3.3 NIR-SWIR联用算法
    2.4 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介绍
        2.4.1 OC3V算法介绍
        2.4.2 RGCI算法介绍
        2.4.3 Tassan算法介绍
3. 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及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渤海区域概况
        3.1.2 渤海区域水文
    3.2 现场数据采集以及预处理
        3.2.1 现场数据采集站位点
        3.2.2 现场实测水体遥感反射率
        3.2.3 现场叶绿素a浓度测定
    3.3 NPP-VIIRS卫星影像数据获取及处理
        3.3.1 NPP-VIIRS卫星及其参数基本介绍
        3.3.2 卫星影像获取、筛选与处理
        3.3.3 卫星数据精度评价参数
4. 渤海近岸大气校正算法应用研究
    4.1 现场遥感反射率光谱
    4.2 遥感反射率校正精度分析
    4.3 大气校正精度与水体特征关系研究
    4.4 大气校正算法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渤海近岸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的建立
    5.1 现有叶绿素产品反演精度分析
    5.2 渤海近岸叶绿素浓度反演模型的建立
        5.2.1 波段比值精度分析
        5.2.2 基于OC3V模型的反演算法构建
        5.2.3 基于RGCI模型的反演算法的构建
        5.2.4 基于Tassan模型的反演算法构建
    5.3 算法反演精度评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直埋电缆覆土层热湿耦合及热物性对载流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影响直埋电缆载流量相关研究现状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2.1 土壤热物性参数研究现状
        1.2.2 土壤热湿耦合传递的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本文研究目标
第二章 直埋电缆覆土层土壤多孔介质物性表征
    2.1 引言
    2.2 土壤样品及其分层特性
        2.2.1 分层土壤的剖面观察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3 土壤多孔介质物性参数
        2.3.1 土壤颗粒粒度
        2.3.2 土壤颗粒级配曲线测定结果
        2.3.3 土壤级配曲线预测模型
        2.3.4 土壤密度
    2.4 土壤含水率与水分存在形态
    2.5 土壤传湿参数与土水势
    2.6 小结
第三章 土壤导热系数随各因素变化规律的实验分析
    3.1 引言
    3.2 导热系数瞬态测量原理
    3.3 KD2 Pro和探针标定
        3.3.1 KD2 Pro简介
        3.3.2 探针标定
    3.4 土壤样品的配置与仪器
        3.4.1 不同粒径大小颗粒的配置
        3.4.2 不同质量含水率试样的配置
        3.4.3 不同干密度试样的配置
    3.5 实验步骤和误差分析
        3.5.1 实验步骤
        3.5.2 误差和不确定度分析
    3.6 实验结果和分析
    3.7 不同干密度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
    3.8 不同含水率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
    3.9 不同粒径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
    3.10 单因素ANOVA分析
    3.11 实验验证与模型公式
        3.11.1 Johansen系列理论模型
        3.11.2 实验经验公式回归分析
    3.12 小结
第四章 新型直埋电缆与覆土层土壤三场耦合模型理论推导及建模
    4.1 引言
    4.2 三物理场耦合作用与IEC解读
        4.2.1 磁场与温度场的耦合
        4.2.2 磁场和湿分场的耦合
        4.2.3 温度场和湿分场的耦合
    4.3 直埋电缆与敷设方式
    4.4 电磁场、温度场与湿分场三场数学模型推导
        4.4.1 电磁场
        4.4.2 湿分场
        4.4.3 温度场
    4.5 三场对应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4.5.1 电磁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4.5.2 湿分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4.5.3 温度场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4.6 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
    4.7 小结
第五章 采用三场耦合模型的电缆载流量正交试验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网格划分及求解器的设置
        5.2.1 求解器设置
        5.2.2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验证
    5.3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5.3.1 电磁–热耦合的验证
        5.3.2 热湿耦合的验证
    5.4 土壤层数和类型对电缆载流量影响的正交试验
        5.4.1 单层回填土正交试验
        5.4.2 双层/三层回填土正交试验
        5.4.3 最优组合下的进一步分析
    5.5 空气温度对直埋电缆载流量的影响
    5.6 三场耦合结果和纯导热问题结果的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与活性量化方法改进 ——以道路移动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道路移动源VOC组分研究现状
        1.2.1 组分特征研究现状
        1.2.2 组分与活性排放量化研究现状
        1.2.3 组分排放特征与量化存在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碳与活性闭合的组分特征与量化方法
    2.1 基于组分排放因子实测的组分清单建立方法
        2.1.1 排放因子建立方法
        2.1.2 基于排放因子的组分清单建立方法
    2.2 碳闭合约束下基于成分谱的组分清单建立方法
        2.2.1 现有的基于成分谱的组分清单建立方法
        2.2.2 基于碳闭合成分谱的组分清单建立方法
    2.3 活性闭合约束下的VOCs组分活性量化
        2.3.1 基于MIR的活性特征
        2.3.2 基于活性闭合的活性缺失量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活性组分测试平台设计与建立
    3.1 测试平台设计
        3.1.1 测试平台总体设计
        3.1.2 离线采样与分析方法
        3.1.3 在线分析方法
        3.1.4 测试平台验证
    3.2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储存与运输
        3.2.3 样品分析
    3.3 测试车辆及工况
        3.3.1 测试车辆信息
        3.3.2 测试工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台架测试的VOCs组分排放特征
    4.1 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VOCs组分特征
        4.1.1 不同排放标准汽油小客车VOCs成分谱特征
        4.1.2 不同排放标准柴油货车VOCs成分谱特征
    4.2 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VOCs组分排放因子
        4.2.1 不同排放标准汽油小客车VOCs组分排放因子
        4.2.2 不同排放标准柴油货车VOCs组分排放因子
    4.3 基于碳闭合的成分谱建立及其影响分析
    4.4 成分谱更新对VOCs组分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启动工况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的影响
    5.1 冷起动工况VOCs组分排放特征
        5.1.1 汽油小客车冷起动工况VOCs组分特征
        5.1.2 柴油货车冷起动工况VOCs组分特征
    5.2 冷起动工况VOCs组分排放因子
        5.2.1 汽油小客车冷起动工况VOCs组分排放因子
        5.2.2 柴油货车冷起动工况VOCs组分排放因子
    5.3 冷启动工况典型VOCs组分实时排放特征
        5.3.1 行驶工况对汽油小客车典型VOCs组分排放特征的影响
        5.3.2 行驶工况对柴油货车典型VOCs组分排放特征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道路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化与评估
    6.1 中国道路移动源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清单
        6.1.1 中国道路移动源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清单
        6.1.2 中国道路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清单
    6.2 组分清单建立方法优化对组分量化的影响
        6.2.1 区分排放标准的成分谱对组分量化的影响
        6.2.2 基于碳闭合的组分清单建立方法对组分量化的影响
    6.3 基于实测的关键活性组分排放量化
        6.3.1 不同车型对甲醛排放总量的贡献
        6.3.2 不同地区对甲醛排放总量的贡献
    6.4 关键活性组分实测排放因子对组分量化的影响
        6.4.1 不同组分清单建立方法对关键活性组分甲醛排放量化的影响
        6.4.2 不同排放因子来源对关键活性组分甲醛排放量化的影响
        6.4.3 基于卫星反演的关键活性组分排放量化评估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道路移动源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活性量化与评估
    7.1 中国道路移动源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活性量化
        7.1.1 不同VOCs组分对活性的贡献特征
        7.1.2 不同车型道路移动源的活性排放特征
        7.1.3 不同地区道路移动源的活性排放特征
    7.2 道路移动源排放活性缺失
        7.2.1 基于L~(OH)的 VOCs组分活性贡献
        7.2.2 基于排放源OH活性实测的道路移动源活性缺失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分层和渗流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理论模型和传热规律研究
    2.1 研究思路和物理模型
    2.2 格林函数的获得
    2.3 分层传热理论模型的解析解
    2.4 分层传热理论模型的验证
    2.5 分层传热温度响应规律
    2.6 管群作用下分层传热温度响应规律
    2.7 岩土分层参数对温度响应的影响
    2.8 分层模型适用时间尺度分析
    2.9 本章小结
3 渗流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理论模型和传热规律研究
    3.1 物理模型及假设
    3.2 格林函数的获得
    3.3 渗流传热理论模型的解析解
    3.4 渗流传热理论模型解析解的验证
    3.5 渗流作用下温度响应规律
    3.6 地面对流效应的影响分析
    3.7 热源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热-渗耦合数值分析
    4.1 数值模型
    4.2 数值模型的验证
    4.3 含渗流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规律
    4.4 管群作用下含渗流分层岩土中地埋管传热规律
    4.5 本章小结
5 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管内流体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5.1 测试原理
    5.2 实验系统
    5.3 岩土分层特征和初始岩温
    5.4 恒热流工况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恒温工况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热响应实验数据和数值模型结果对比
    5.7 本章小结
6 分层和渗流条件下地源热泵系统长期动态性能模拟研究
    6.1 计算模型与方法
    6.2 浅层地温季节性变化规律
    6.3 长期动态性能模拟计算结果
    6.4 浅层地温季节性变化对长期动态性能的影响
    6.5 渗流作用对长期动态性能的影响
    6.6 埋管间距对长期动态性能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两层岩土介质中瞬时圆环状内热源的特征值、特征函数及相关量的推导
附录2 分层岩土介质中地埋管传热解析解的MATLAB计算程序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研究
        1.2.2 上海浅部土层物理力学及化学特性研究现状
        1.2.3 沉积环境对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
        1.2.4 天然沉积土的结构性和超固结性
        1.2.5 软黏土小应变三轴试验方法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沉积环境
    2.1 引言
    2.2 上海市地质环境概况
    2.3 上海市浅部土层工程地质概况
    2.4 上海地区东海海平面变化
        2.4.1 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范围
        2.4.2 气候与海平面
        2.4.3 海平面变化
        2.4.4 讨论
    2.5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5.1 现代三角洲发育前的古环境
        2.5.2 海进-海退旋回
        2.5.3 现代长江三角洲沉积过程
    2.6 上海浅部各层土的沉积环境
        2.6.1 暗绿色硬土层
        1.沉积年代
        2.分布规律
        3.沉积过程
        2.6.2 上覆软黏土层沉积
        2.6.3 上海浅部土沉积环境的特殊性
    2.7 小结
第三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物理与化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取样
    3.3 物质组成
        3.3.1 颗粒的矿物组成
        3.3.2 X衍射试验
        1.试验原理
        2.试验结果
        3.3.3 黏土矿物组成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1.各种黏土矿物的指示作用
        2.长江流域岩源分布
        3.伊利石较多的原因
    3.4 基本物理指标
        3.4.1 土颗粒比重和有机质含量
        3.4.2 颗粒级配
        3.4.3 液塑限
        3.4.4 活性
        1.活性的定义
        2.活性与黏土矿物的关系
        3.4.5 沉积环境对物理特性的影响
    3.5 孔隙溶液的化学特性
        3.5.1 提取孔隙溶液
        3.5.2 pH和ORP
        1.测量原理
        2.试验步骤
        3.试验结果
        3.5.3 导电率和含盐量
        3.5.4 离子浓度
        1.关于浓度单位
        2.海水的盐度
        3.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测试方法
        4.孔隙溶液中各阴、阳离子浓度分布
        5.各离子所占阴(阳)离子比例
        3.5.5 沉积环境对化学特性的影响
    3.6 溶液含盐量与液塑限的关系
    3.7 小结
第四章 上海浅部土层的压缩和剪切特性的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标准固结试验
        4.2.1 试验步骤
        4.2.2 试验结果
        1.e–log_(10)p曲线和压缩、回弹指数
        4.2.3 渗透系数
        1.e–k关系
        2.渗透各向异性
    4.3 常规三轴试验
        4.3.1 三轴试验仪
        1.三轴试验基本原理
        2.老三轴的改造
        4.3.2 试验结果
        1.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2.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4.4 压缩指数C_C与天然含水率W_N的关系
        4.4.1 w_n、e_0和w_L三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4.4.2 w_n–C_c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上海浅部土层结构性和超固结性的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结构性研究
        5.2.2 超固结性研究
    5.3 土体结构对压缩性的影响
        5.3.1 压缩指数与固结压力关系
        5.3.2 结合孔隙指数理论分析
        1.固有压缩线(Intrinsic compression line,ICL)
        2.沉积压缩线(Sedimentation compression line,SCL)
        3.上海浅部各层土的I_v–lgp_v关系曲线
    5.4 结构性对剪切性质的影响
        5.4.1 结合临界状态理论分析
    5.5 土体结构的破坏过程
    5.6 固结试验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5.6.1 Casagrande经验作图法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_c
        5.6.2 Becker能量法确定p_c
    5.7 超固结性在三轴试验中的表现
    5.8 小结
第六章 软黏土的小应变三轴试验研究
    6.1 前言
    6.2 常规三轴试验的缺陷
    6.3 试验仪器简介
        6.3.1 GDS全自动三轴仪
        6.3.2 霍尔传感器及其安装方法
    6.4 小应变三轴试验流程
        6.4.1 剪切前阶段
        1.饱和与预固结
        2.B检测
        3.主固结
        6.4.2 剪切过程
    6.5 剪切前接触力Q_(PRE)的影响分析
        6.5.1 剪切数据处理方案
        6.5.2 剪切数据处理结果
        1.剪切前有q_(pre)
        2.剪切前无q_(pre)
    6.6 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方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6.6.1 K_0固结消除接触过程的影响
        6.6.2 改进试样帽与轴压传感器的接触形式
    6.7 结构性和超固结性对土体刚度的影响
    6.8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和专利

(9)钢铁企业冶炼过程操作解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钢铁冶炼生产过程工艺背景与研究现状
        1.2.1 高炉炼铁布料过程工艺背景及研究现状
        1.2.2 转炉炼钢过程工艺背景及研究现状
    1.3 操作解析与优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1.3.1 操作解析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1.3.2 操作优化问题的研究方法与现状
    1.4 本文研究问题的特点、技术路线与主要工作
        1.4.1 本文研究问题的特点
        1.4.2 技术路线
        1.4.3 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炉炼铁布料过程的操作解析与优化
    2.1 引言
    2.2 高炉布料过程的机理分析
        2.2.1 炉料在布料过程中的运动
        2.2.2 料层下降导致的料面形状变化
    2.3 操作优化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2.3.1 问题描述
        2.3.2 确定当前布料控制指标最优值
        2.3.3 操作优化模型的建立
    2.4 求解方法
        2.4.1 分散搜索算法
        2.4.2 基于分散搜索和差分进化的混合算法
    2.5 计算实验
    2.6 在实际高炉布料中的应用
        2.6.1 高炉炉料分布优化系统的框架
        2.6.2 高炉炉料分布优化系统的开发
        2.6.3 控制优化系统各模块功能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稳态操作优化
    3.1 引言
    3.2 建立稳态操作优化模型
    3.3 基于差分进化和量子粒子群的混合算法
        3.3.1 粒子群算法
        3.3.2 量子粒子群算法
        3.3.3 差分进化和量子粒子群的混合算法
    3.4 计算实验
        3.4.1 对benchmark函数与其他算法性能比较结果
        3.4.2 操作优化问题的比较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操作解析的转炉炼钢生产过程钢水质量动态预报
    4.1 引言
    4.2 问题背景
    4.3 生产过程动态钢水质量预报方法
        4.3.1 数据采集
        4.3.2 数据预处理
        4.3.3 基于聚类算法的炼钢阶段划分
        4.3.4 利用IPSO-LSSVM算法建立多阶段钢水质量预报模型
        4.3.5 获取冶炼初始温度
    4.4 计算实验
        4.4.1 插值法补充数据
        4.4.2 烟气模型
        4.4.3 动态温度预报
        4.4.4 动态碳含量预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炉炼钢生产过程的动态操作优化
    5.1 引言
    5.2 研究对象及问题背景描述
    5.3 基于操作解析的动态操作优化
        5.3.1 动态控制指标理想经验值的获取
        5.3.2 动态预报模型的建立及校正
        5.3.3 动态操作优化模型的建立
        5.3.4 改进的变异差分进化算法
    5.4 计算实验
        5.4.1 动态预测模型的实验结果
        5.4.2 动态操作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专利情况
作者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的关系
    2.2 不安全羊群行为概念的界定
    2.3 相关理论基础与模型
    2.4 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模型的建立
    3.1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筛选
    3.2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因素的界定
    3.3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所需量表的开发与数据收集
    4.1 量表开发的流程与原则
    4.2 初始题项的提取与修正
    4.3 预调研与初始量表检验
    4.4 正式施测与样本情况
    4.5 正式量表的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5.1 不安全羊群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分析
    5.2 不安全羊群行为各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5.3 不安全羊群行为与其各驱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4 行为效用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行为效用感知的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博弈分析
    6.1 演化博弈理论
    6.2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评价
    6.3 员工群体内部演化博弈分析
    6.4 管理者与员工演化博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研究
    7.1 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7.2 Netlogo平台仿真的原理与优势
    7.3 仿真系统的构建
    7.4 不安全羊群行为选择仿真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不安全羊群行为干预的对策建议
    8.1 基于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建议
    8.2 基于演化博弈的管理者的干预建议
    8.3 基于仿真研究的干预措施选择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对“比重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论文参考文献)

  • [1]蒸发-催化转化-浸取提盐法资源化处理脱硫废液基础研究[D]. 李国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4)
  • [2]基于无人机热红外遥感诊断土壤含水率的模型研究[D]. 许崇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WEST软件模拟的城市污水厂的优化运行研究[D]. 邵袁. 东南大学, 2019(06)
  • [4]基于NPP-VIIRS数据的大气校正与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研究[D]. 郭翔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直埋电缆覆土层热湿耦合及热物性对载流量的影响研究[D]. 冯彦皓.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6]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与活性量化方法改进 ——以道路移动源为例[D]. 沙青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分层和渗流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 张东海.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上海浅部土层沉积环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D]. 武朝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钢铁企业冶炼过程操作解析与优化研究[D]. 张军. 东北大学, 2014(03)
  • [10]煤矿员工不安全羊群行为驱动机理及管控研究[D]. 陈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重力测定中温度校正的改进”的补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