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变压器电场计算软件的新界面(论文文献综述)
杨磊青[1](2021)在《输电线路电脉冲除冰机理研究与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电的应用开启了社会的新纪元,但也为输电线路除、防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的工作环境恶劣,除冰方式困难,电脉冲除冰系统具有高效率、轻质量、易维修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开发。电脉冲除冰系统工作时外部电压向储能电器充电,电容器充电完成后晶闸管开关将被触发接通,使系统电路导通,储能电容器、自制脉冲线圈、以及晶闸管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放电回路系统,脉冲线圈中产生瞬时大电流,变化的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电磁场,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电磁场和覆冰层之间产生瞬间电脉冲,覆冰层在电脉冲的作用下产生微变形,覆冰层破碎,在重力作用下脱落,起到除冰的效果。文章采用理论分析计算、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办法,研究和讨论了电脉冲系统装置应用到10KV输电线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文章针对高原山区10KV输电线路冬季易结冰影响导线性能的问题,进行了输电线路除冰方法的介绍和比较,最终选择了电脉冲系统,并围绕着电脉冲除冰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其制作开展初步研究讨论,最后选择使用地面除冰实验来检验自制电脉冲除冰系统的除冰效果,解决了恶劣天气线路除冰的困扰。应用了一套电脉冲系统除冰装置,其中包含了线圈固定板的设计、脉冲线圈的制作、储能电容器的选择、晶闸管、二极管的选取等环节,在进行研究计算时把电脉冲除冰系统简化成RLC二阶电路,对系统电路进行微分方程求解,在计算过程中考虑电流的衰减影响;随后又再次对电脉冲除冰系统的除冰进行理论数值的计算和整体装置中重要元件进行计算,同时对除冰系统电感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讨论,随后又通过Matlab仿真软件仿真后得到了扁平铜线的厚度、线圈内外径等因素对电感值大小的影响,随后对影响脉冲系统峰值电流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得出了不同电阻、电感以及电压对系统峰值电流的影响曲线图,提出了线圈的优化设计办法。搭设除冰实验台一个,使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脉冲线圈-目标物有限元模型,把理论计算得到的峰值电流加载到脉冲线圈,得到了电脉冲、磁场的变化情况。建立仿真模型,进行脉冲峰值的仿真、脉冲场区域的仿真以及除冰实验效果的仿真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不同电压下的脉冲线圈的除冰效果进行分析和同线圈不同结冰条件的分析。本文在最后进行了人工结冰实验和电脉冲除冰实验,以上实验验证了电脉冲系统用于除冰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且使用Isograph Reliability Workbench仿真软件和Isograph Availability Workbench仿真软件验证了电脉冲除冰统。整个验证环节包括了可靠性预计、可靠性指标的分配以及电脉冲系统的故障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系统展开后期工作提出了保障并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展望。
刘超[2](2019)在《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复合绝缘横担以其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以及耐久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好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钢材横担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架设中。与复合绝缘子相比,复合绝缘横担在运行过程中更多地承受垂直于轴心方向的弯曲应力,以及风偏、导线的舞动等,会导致横担长期处在无规律的应力振动及摆动中,引起复合横担应力疲劳老化。此外,昼夜温差或季节变化也会造成复合绝缘横担承受高低温的循环作用。这些可能导致复合横担界面出现缝隙分层等老化现象,降低复合绝缘横担的使用寿命。众所周知,复合绝缘横担存在硅橡胶护套和芯棒以及芯棒与芯棒内部填充物两种宏观界面,硅橡胶护套和芯棒的界面问题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拟模拟复合绝缘横担的运行工况,对复合横担绝缘试样进行机械应力、循环热应力和电场应力作用的多因素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进而借助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等宏观特性测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微观特性测试技术,开展复合绝缘横担芯棒(FRP)与聚氨酯界面特性在多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研究成果有望为复合绝缘横担的界面特性评估及检测提供一定的借鉴。首先,根据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复合绝缘横担的实际工况和材料、尺寸等参数,搭建了复合绝缘的实体模型,计算了复合绝缘横担的实际受力情况,得出了在本文试验中试样所加力的大小;利用所给尺寸参数在Solidworks软件中构建复合绝缘横担的真型模型,利用Comsol仿真分析软件计算横担的电场分布情况,确定了试验所需电压大小;同时,参照IEC 62217-2012等标准,确定了试验的温度范围。基于上述试验参数研究成果,借鉴复合绝缘子老化平台搭建标准,搭建了用于本课题研究的复合绝缘横担试样多因素人工老化试验平台;根据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测试项目,确定了试样数量,设计了复合绝缘横担在机械应力、循环热应力和电场应力作用下的老化试验方案。通过对复合绝缘横担试样老化后进行剥离功测试、水扩散试验、泄漏电流测量和介质损耗试验,从宏观上研究了FRP与聚氨酯界面在多因素老化下的变化情况;通过SEM和FTIR测试,从微观上观测了FRP与聚氨酯界面的微观结构和化学键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果: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剥离功越低,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越大,老化因素越多,介质损耗越大,并且力的作用对老化界面的泄露电流和剥离功影响最显着;SEM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试样界面分离越明显,交变的力比恒力破坏更严重,FTIR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界面处两种材料的化学键变化十分明显,大量化学键发生断裂。分析结果表明多因素老化对界面特性影响更明显,并且机械老化对界面破坏更严重。介质损耗的测量和FTIR检测对界面的特性反应更灵敏。
龚明[3](2019)在《轨道车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结构设计及仿真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针对轨道交通车辆轻量化的需求,本论文开展了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逆变器变频箱体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仿真设计和成型工艺研究,突破碳纤维复合材料低频电磁防护技术,推动高性能电磁防护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既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轨道车辆的要求,但是电磁屏蔽效能较差,需要提升其低频防护性能;通过分析轨道车辆中电磁干扰的特征,提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一体化的防护原则并进行铺层结构设计;通过碳纤维表面磁性纳米颗粒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仿真优化、热压罐成型工艺优化、电磁屏蔽涂层的仿真与试验,获得满足轨道车辆力学性能和宽频电磁防护性能要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宽频高效电磁屏蔽防护涂层。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既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部分性能优于铝合金板材(6082),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频电磁屏蔽效能较差,需要进行碳纤维改性和铺层优化设计,提高其低频电磁屏蔽效能,以满足轨道车辆电磁防护要求。(2)通过对轨道车辆电磁干扰特点的分析,结合电磁防护的设计原则,提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指标要求,设计了提升其低频防护性能的方案,结果表明:轨道车辆中低频(<100kHz)磁场危害较大,需要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频电磁屏蔽效能才能确保车辆电磁兼容性;设计多层屏蔽材料可以获得宽频防护效能的电磁防护材料,首先采用磁导率较低且不容易饱和的材料降低低频强磁场的强度,然后利用高导磁率材料进行电磁屏蔽,最终设计了不同铺层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满足轨道车辆低频电磁防护的要求。(3)采用两步法即水热法和热解法成功地制备了两种电磁屏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Co3O4/CF和Co3O4/Fe2O3@CF。Co3O4/CF中Co3O4的良好磁性充分保证了其抗电磁干扰性能,疏松涂层则能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在碳纤维上制备了磁性Co304/Fe2O3纳米颗粒,疏松纳米涂层有助于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4)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参数(温度、压力)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部存在白色区域,为树脂流动性差造成的树脂偏聚区;提高热压罐成型温度或压力改善了树脂的流动性,使树脂和碳纤维的浸润更加充分,降低了复合材料内树脂偏聚区的数量和面积;提高热压罐成型温度或压力,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综合分析可知复合材料热压罐最优的成型工艺参数:温度150℃、压力0.5MPa。(5)针对设计的电磁屏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铺层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屏蔽效能的仿真与试验结果:与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相比,电磁屏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频屏蔽效能获得了提升;增加磁性颗粒改性碳纤维或者坡莫合金层数,能进一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满足轨道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要求。磁性颗粒改性碳纤维或坡莫合金能够减弱、阻碍树脂的流动,增大树脂的偏聚倾向,破坏材料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和导磁性能,屏蔽效能的试验测定值低于理论计算结果,但变化趋势一致。(6)采用数值仿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用新型宽频电磁屏蔽涂层材料体系进行仿真设计,获得了低频、中频和高频下涂层导电率、导磁率和厚度对涂层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制备了宽频高效电磁屏蔽防护涂层,该涂层材料实测屏蔽效能数据与仿真模拟结果相近,误差为±4dB。本研究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频防护性能为出发点,以电磁防护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复合材料的工艺参数和铺层设计,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和开发了满足轨道车辆轻量化要求的低频防护碳纤维复合材料。
方策[4](2018)在《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及仿真平台开发》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电气化铁路仍处在大规模发展时期,但由于电气化铁路自身的负序和谐波问题,使电网电能质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电网和铁路各部门对电能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在电气化铁路建设之初就准确预评估可能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可行性的方案是开发一整套针对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的软件,基于已投运电气化铁路实际测试数据建立牵引负荷的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牵引变电所接入后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预评估。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牵引变电所接入评估以及电能质量国标存在的部分适用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讨论了电力系统各个元件和牵引变电所的三相模型,以三相分析法为基础,建立带牵引变电所的系统三相基波、谐波导纳矩阵,利用牵引变电所测试数据或所建立的牵引负荷模型,根据电流注入法计算牵引负荷谐波和负序在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在总结分析了牵引负荷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牵引变电所馈线电流的概率密度函数。为了获得牵引负荷现场测试数据,以C#语言开发了基于德国imc采集设备的电能质量分析软件,并测试了天津周立营牵引变电所牵引侧和高压侧的数据,用已开发的imc电能质量分析软件分析了周立营测试数据,最后提出了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牵引负荷预测方法和步骤。在以上工作基础上,使用C#语言和SQL数据库技术开发了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电能质量仿真软件ErailLink,采用可视化的图形操作界面,可方便地对包含牵引变电所的高压电网进行仿真,能够分析牵引变电所接入情况下对电网谐波和负序的影响。利用牵引变电所现场测试数据,使用ErailLink仿真软件对天津新兴村、留庄牵引变电所接入电网的的谐波和负序情况进行了评估计算,验证了软件的可行性。最后,使用目前电力行业设计部门普遍使用的ETAP仿真软件同样分析了新兴村、留庄牵引变电所接入点的谐波和负序,并将ETAP仿真结果与ErailLink仿真结果进行比对,比较ETAP软件和ErailLink软件的准确性,指出了 ETAP软件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提升ErailLink软件的准确性,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徐志坚[5](2017)在《基于压电效应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关注汽车的动力性能,而且更加注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身壁板结构引起低频振动使车腔内产生结构噪声,影响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因此,本文利用压电材料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板件振动进行控制研究。首先,本文基于压电材料机电耦合特性,研究压电材料正逆变机理,推导出在电场条件下的四类压电本构方程;利用阻抗分析方法对压电智能平板进行解析法建模;通过分析作用弯矩状态确定了压电陶瓷作动器尺寸;推导了压电材料作为作动器的驱动方程,确定了传感器和作动器在压电陶瓷片上布置位置;对空腔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动态响应分析和腔内声场分析,为确定压电作动器正确粘贴位置和进行有效有源振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设计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该控制器振动控制效果。通过改变偏差和偏差变化率量化因子的调整系数,从而改进模糊控制算法;从振动结构中直接提取振动响应信号,将其视为模糊控制器的调整依据,从而迅速进入算法的推理过程;结合压电方程和改进的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主动控制器,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主动控制器对壁板振动与空腔噪声控制有效。最后,搭建了噪声主动控制试验系统,结合d SPACE仿真平台进行试验。分析了空腔模型内部噪声信号和前壁板振动信号,验证了所设计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基于压电效应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研究,为解决汽车车内噪声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杨骏[6](2017)在《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研发》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力发展速度加快,输变电工程周围的电磁环境受到广泛关注,对电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学习,在输电线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工频电场是受环境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方便环评工作人员对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的评估,本文针对输电线下不同场景空间中的工频电场的分布进行研究,并研发了计算输电线下工频电场的评估软件。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本文采用模拟电荷法作为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计算的主要计算方法。通过将模拟点电荷与线电荷结合,对模拟电荷法进行了改进,推导出了适用于输电线下不同场景工频电场计算的公式。当输电线下存在山坡、建筑物、树木时,建立了相应的简化模型,选取了输电线的线电荷单元长度为0.5m,地面模拟点电荷布置密度为0.5m,对山坡周围电场进行仿真,发现影响山坡周围电场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山坡的坡脚及输电线与山坡的相对位置;根据相关规定对建筑物进行建模,分别对离地1.5m和建筑物顶部的平面内的电场进行仿真,发现离地1.5米平面内的最大畸变电场小于4kV/m,建筑物墙体对其内部的工频电场起到了屏蔽作用,建筑物顶部畸变电场达到8.1224kV/m,畸变值超过输电线正下方最大电场值39.1%;输电线下存在树木时,选取树冠半径为4m的树木模型进行仿真,在树下的工频电场被树木削弱96%左右,在建筑物周围布置树木,发现树木对建筑物周围的畸变电场有明显的削弱左右。其次,通过分析ANSYS、EFC-400、CDEGS等电磁场仿真软件在对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计算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本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为场景建模、数据处理、输出、优化计算等模块。选择了.NET Framework4.0中的WPF进行软件界面的设计,并将用于电场计算的MATLAB程序作为软件的核心计算程序,通过C#语言编程调用,实现了模拟电荷的自动布置及空间中工频电场的计算,同时调用Surfer画图软件,实现了将计算结果以平面等值线图、3D曲面图等形式的输出。最后,通过开发的软件,分别对输电线下正下方存在单栋建筑物和多栋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建筑的场景时,对离地1.5m和建筑物顶部的平面内的电场进行仿真,并以平面等值线图、3D曲面图的形式将计算结果进行输出,直观的反映了其空间电场分布,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输电线周围的电场环境进行评估。
姜艳铮[7](2016)在《真空室涡流分析方法及涡流对等离子体平衡反演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电流)将会在导体结构中产生感应电流,我们称之为涡流。在托卡马克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真空室中的涡流将对等离子体放电产生多种影响。它会影响装置结构应力分布、影响等离子体击穿和加热效率、降低平衡反演和实时控制的精度、与不稳定性相互作用导致破裂等问题。尤其在类似SUNIST这样的短脉冲放电且拥有复杂真空室结构的装置中,真空室涡流对装置运行、平衡反演和控制、波加热、密度测量以及破裂阶段的物理分析都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关注涡流对磁诊断信号及平衡反演的影响。基于对SUNIST球形托卡马克磁诊断信号的分析验证,论文提出一种更高效快速的磁信号中涡流效应分析方法—响应函数方法,可用于分析涡流在磁信号中的响应、求解涡流分布以及方便地将涡流影响整合在平衡反演程序中。首先,本文对简谐波形下的外场线圈电流在SUNIST真空室中激励的涡流分布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真空室环向上的竖直隔断对涡流分布的影响,发现并解释SUNIST磁诊断信号中真空室顶部和底部磁通环信号领先于激励信号的“反常”涡流效应。随后,本文推导磁诊断对激励源电流的响应函数,分析响应函数中所有参数的物理意义,并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这种响应函数方法可清晰地分解磁诊断信号中激励电流和涡流的贡献分量,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计算速度。其次,以SUNIST磁诊断信号为例,使用响应函数方法将等离子体放电时的磁信号中的垂直场、欧姆场和它们相应的涡流贡献进行精确分解。并且使用空间不同位置的磁通环信号中垂直场和欧姆场涡流贡献,拟合真空室上环向涡流的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化,其结果与有限元方法模拟的环向涡流分布规律一致。利用这种方法,SUNIST磁诊断信号中的“反常涡流效应”同样可以得到清晰的解释。最后,论文将响应函数方法整合进SU-EFIT平衡反演程序。首先将可准确预测的外场线圈电流及其感应的环向涡流作为背景场,扣除他们在磁信号中的贡献,进而交替迭代等离子体电流分布和等离子体涡流分布,最终获得满足磁流体力学平衡的等离子体磁通分布、环向电流密度及自洽的等离子体涡流分布。与高速相机拍摄的等离子体图像对比发现,考虑涡流影响后的平衡反演结果可信度得到巨大提升。
简讯[8](2016)在《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行波传感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张,以及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的提高,输电线长度也在逐年增长。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故障位置将会很难查找,所以行波测距法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热门课题。在行波测距法中,传感器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已有多种传感器应用在行波测距中,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因铁芯线性范围影响有较大的误差;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能实施跟踪一次侧的电压变化;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差、易饱和、易受电磁干扰;Rogowski线圈不便安装,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场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应用于输电线路中不改变线路结构,且故障反射波形的传变较为精确。论文首先根据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行波传感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现有传感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研究金属导体在电场中的感应能力,选用铝材料设计基于电场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通过分析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建立等效电路模型。使用仿真及实验的方法研究非对称型结构、对称型结构下距离、面积参数的改变对故障行波信号采样精度的影响,得到金属板与被测导线距离越近且越接近于金属板的直径时故障行波信号传变特性越好的结论;而介质参数的影响则是相对介电常数越大,故障行波信号传变特性越好。再根据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采样信号存在噪声干扰及幅值过大的缺点设计了滤波电路及衰减电路,并通过研究采样率及存储容量设计测距范围为3m1500m的高速数据采集模块。论文最后搭建实验测距系统将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置于故障测距系统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和数据可以看出论文设计的非接触行波传感器实现了故障点的定位,其中对短路故障以及断路故障的定位精度都在2米以内,并且对同一故障的重复性测试效果均较好。
周昊[9](2015)在《基于玻璃陶瓷介质的高压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高压陶瓷电容器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常用钛酸钡类烧结陶瓷作为电介质。钛酸钡类烧结陶瓷孔隙多,居里温度离室温近,电容器表现为耐压低、局放大、温度稳定性差。特高压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电容器提出更多更苛刻的要求,特别是要求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耐压水平,更低局放量,更好的温度稳定性等,常规烧结陶瓷电容器已不能满足特高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结构致密无孔隙,可以通过成份设计和可控结晶得到介电常数大、耐压高、局放小的电介质。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铌酸盐玻璃陶瓷材料体系研究较多,但是如何将其转化为电容器器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铌酸盐玻璃陶瓷材料体系、电极和封装研究,首次将玻璃陶瓷开发为特高压电力系统用高压电容器,解决了常规烧结陶瓷电容器局放高、温度稳定性差等问题。文章首先研究了ANb2O6-NaNbO3-SiO2体系玻璃陶瓷可控结晶、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关系,其中PSNNS体系A位为Pb1-xSrx, PBNNS体系A位为Pb1-yBay, BSNNS体系A位为Ba1-zSrZ。可控结晶研究表明,各体系在600℃~1000℃主要存在两个结晶峰,结合XRD分析低温相为烧绿石结构,高温相为钙钛矿结构的NaNbO3和钨青铜结构的偏铌酸盐相。结构与性能研究表明,随着结晶温度升高,介电常数增加,但介电常数电压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有所降低。针对实际运用,文章首次提出从玻璃相角度对玻璃陶瓷进行优化:PSNNS体系玻璃陶瓷,Pb2+在玻璃相中同时提高其耐压水平和介电常数,Al3+将损耗降至0.0078,Gd3+在保持介电常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损耗降为0.0028。选用PSNNS体系玻璃陶瓷(直径20mm,厚度1mm)进行电极和封装研究。电极研究中发现银浆电极与电介质界面存在大量孔洞,从而产生大量局放,降低电容器工作电压。银浆电极样品直流耐压为50.0kV,交流耐压为4.0kV;起始局放电压1.7kV,3kV时局放量达到26.4pC。采用活性钎焊技术制备电极,界面孔隙得到解决,但是高温高真空导致玻璃陶瓷脱氧。脱氧研究表明介电性能恶化是氧空位所致,补氧研究将损耗控制在0.25以内。采用磁控溅射/锡铅焊料电极,界面致密,导流能力强,直流耐压升至60.0kV,交流耐压升至4.8kV,局放性能也大幅改善,起始局放电压增加为2.8kV,3kV下局放量降为6.36pC。采用Comsol软件对电极结构设计发现,电极留边量越大,厚度越低,电场畸变系数越大,从而降低电容器工作电压。封装研究首先对环氧树脂各项性能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环氧树脂作为封装材料。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容器击穿主要发生在电介质/电极/封装材料三相界而处,模拟结果表明三相界面处电场畸变最严重。为均化三相界而畸变电场,文章首次采用高介电固体封装技术,通过提高封装材料介电常数,在保持其它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将直流耐压提高至75.0kV,交流耐压提高到7.5kV。非线性电阻率材料均化畸变电场研究,将电容器交直流耐压分别提高为8.5kV、78.OkV。最后针对特高压电力系统需求,基于玻璃陶瓷电介质设计高压耦合电容,并对其电容、损耗、交流耐压、局部放电、温度稳定性、电压稳定性、雷电冲击、重复充放电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性能远超常规烧结陶瓷电容器。
朱义灯[10](2014)在《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时效成形作为一种新型塑性加工方法,在航空航天器的铝合金整体壁板成形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展大型飞机,需要解决具有变厚度复杂结构的整体壁板件的成形问题;而国外的研究与应用表明,此类装配件采用时效成形技术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将铝合金在时效成形前进行电场固溶处理,研究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的影响,为时效成形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工艺方法。选择2A12和7050可时效铝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高压电场源及电场固溶处理装置,通过对电场固溶处理+时效成形和普通固溶处理+时效成形的试验对比,探讨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性的作用机理。系统地研究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后工件回弹、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分析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电场固溶处理能够提高2A12铝合金过饱和固溶体的浓度,使得时效成形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增多、分布更加弥散。电场固溶处理对2A12铝合金时效成形后工件的回弹、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电场固溶处理能够显着降低2A12铝合金时效成形后的回弹率,对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影响则较小,且正负电场强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类似。电场固溶处理使得2A12铝合金拉伸后的断口韧窝数量增加、分布更均匀,可增强合金的塑性。2)电场固溶处理相比于普通固溶处理能够降低7050铝合金时效成形后的回弹率,但是随着电场强度的进一步增加,回弹率变化不大。经电场固溶处理后,7050合金的抗拉强度及硬度变化不明显。
二、一种变压器电场计算软件的新界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变压器电场计算软件的新界面(论文提纲范文)
(1)输电线路电脉冲除冰机理研究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脉冲除冰系统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脉冲除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功能模块构建与分析 |
2.2.2 系统功能模块 |
2.3 系统元器件的选择 |
2.3.1 线圈固定板的设计 |
2.3.3 电容器的选择 |
2.3.4 晶闸管的选择 |
2.3.5 箱位二极管的选择 |
2.3.6 实验铝板和铝绞线的选择 |
2.3.7 线圈的设计 |
2.3.8 固定台的设计 |
2.3.9 电路测量设备 |
2.4 系统可靠性分析 |
2.4.1 可靠性分配 |
2.4.2 故障分析 |
2.4.3 故障树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脉冲除冰系统的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电脉冲系统理论研究 |
3.2.1 系统放电回路分析 |
3.2.2 RLC系统理论分析 |
3.3 磁场理论分析 |
3.3.1 麦克斯韦方程 |
3.4 电脉冲载荷理论计算 |
3.5 系统线圈的设计及相关参数计算 |
3.5.1 系统线圈的实际绕制 |
3.5.2 电阻理论计算 |
3.5.3 匝数理论计算 |
3.5.4 电感的分析 |
3.5.5 设计流程 |
3.6 系统线圈电感理论计算及影响参数 |
3.6.1 电感理论计算 |
3.6.2 电感的影响参数 |
3.7 系统峰值电流的理论计算及影响参数 |
3.7.1 峰值电流的理论计算及其分析 |
3.7.2 系统峰值电流的影响参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脉冲除冰系统建模与仿真 |
4.1 引言 |
4.2 冰层脱冰准则选择 |
4.2.1 冰层相关性质 |
4.2.2 冰层脱冰准则公式的选取 |
4.3 系统电流峰值仿真 |
4.3.1 RLC系统模型 |
4.3.2 峰值电流仿真 |
4.4 Ansoft Maxwell脉冲磁场仿真 |
4.4.1 线圈脉冲场仿真 |
4.5 Ansys除冰效果仿真 |
4.5.1 线圈除冰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脉冲除冰系统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1 实验操作 |
5.3 峰值电流的测量 |
5.3.1 实验目的 |
5.3.2 实验设备 |
5.3.3 实验原理示意图 |
5.3.4 实验内容 |
5.4 电脉冲除冰系统实验验证 |
5.4.1 人工结冰实验 |
5.4.2 同线圈同电压不同结冰条件的除冰实验 |
5.4.3 同线圈同结冰条件不同电压条件的除冰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绝缘横担多因素老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复合绝缘横担界面宏观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复合绝缘横担界面微观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样制备及界面检测试验 |
2.1 试样制备 |
2.2 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宏观检测方法 |
2.2.1 剥离功测量 |
2.2.2 水扩散试验 |
2.2.3 介质损耗测量 |
2.3 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微观检测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因素老化试验平台搭建 |
3.1 试验参数确定 |
3.1.1 试样加载力的确定 |
3.1.2 电场强度的确定 |
3.1.3 试验温度的确定 |
3.2 多因素老化试验方法设计 |
3.2.1 试验装置 |
3.2.2 多因素老化试验加力方式 |
3.2.3 多因素老化试验加压方式 |
3.2.4 多因素老化试验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的影响 |
4.1 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宏观特性的影响 |
4.1.1 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剥离功的影响 |
4.1.2 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泄露电流的影响 |
4.1.3 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介质损耗的影响 |
4.2 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微观特性的影响 |
4.2.1 SEM测量结果分析 |
4.2.2 FTIR测量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3)轨道车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结构设计及仿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 碳纤维电磁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化学沉积方法 |
1.3.2 吸附方法 |
1.3.3 自组装方法 |
1.3.4 溶胶-凝胶方法 |
1.4 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
1.4.1 热压罐的加热及控温 |
1.4.2 热压罐成型固化变形及内部缺陷 |
1.5 电磁屏蔽材料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
1.5.1 电磁屏蔽基本原理 |
1.5.2 电磁屏蔽仿真模拟研究国内外现状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既有轨道车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评价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制备 |
2.1.2 碳纤维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复合板的制备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复合材料板的树脂含量和孔隙率试验 |
2.2.2 复合材料板的力学性能测试 |
2.2.3 复合材料板的屏蔽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合材料板的树脂含量和孔隙率 |
2.3.2 复合材料板的拉伸力学性能 |
2.3.3 复合材料板的压缩力学性能 |
2.3.4 复合材料板的弯曲力学性能 |
2.3.5 复合板层间剪切力学性能 |
2.3.6 开孔复合板的力学性能 |
2.3.7 夹层结构复合板的高速冲击性能 |
2.3.8 碳纤维复合板的屏蔽效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一体化理论与材料设计 |
3.1 引言 |
3.2 轨道车辆电磁干扰分析与测试 |
3.2.1 电磁干扰特性 |
3.2.2 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法规要求 |
3.2.3 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性设计 |
3.3 不同电磁波频段的防护设计原则 |
3.3.1 直流磁场屏蔽 |
3.3.2 低频磁场屏蔽 |
3.3.3 电磁场屏蔽 |
3.4 电磁屏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理论模型与试验设计 |
3.4.1 电磁屏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理论模型 |
3.4.2 碳纤维表面改性设计 |
3.4.3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电磁屏蔽一体化碳纤维表面磁性纳米镀层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Co_3O_4/C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2.1 实验与表征方法 |
4.2.2 XRD分析 |
4.2.3 SEM形貌观察和EDS能谱分析 |
4.2.4 TEM微观形貌观察 |
4.3 Co_3O_4/Fe_2O_3@C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3.1 实验与表征方法 |
4.3.2 XRD分析 |
4.3.3 SEM形貌观察和EDS能谱分析 |
4.3.4 TEM微观形貌观察 |
4.4 本章小结 |
5 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热压罐成型实验 |
5.2.1 实验设备 |
5.2.2 热压罐成型工艺流程 |
5.2.3 热压罐工艺方案 |
5.2.4 材料表征方法 |
5.3 成型温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1 力学性能 |
5.3.2 微观结构 |
5.4 成型压力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1 力学性能 |
5.4.2 微观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碳纤维复合材料屏蔽效能仿真与验证 |
6.1 引言 |
6.2 电磁屏蔽仿真计算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
6.2.1 电磁屏蔽仿真计算的基本原理 |
6.2.2 电磁屏蔽仿真的物理模型与流程 |
6.3 碳纤维铺层方式及厚度对材料屏蔽效能影响的仿真 |
6.3.1 碳纤维铺层方式对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 |
6.3.2 厚度对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 |
6.4 不同铺层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屏效仿真 |
6.4.1 力学性能 |
6.4.2 微观结构 |
6.4.3 实测屏蔽效能仿真与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宽频电磁屏蔽涂层仿真与验证 |
7.1 引言 |
7.2 物理模型建立 |
7.3 仿真结果分析与试验验证 |
7.4 结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及仿真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目前接入评估存在的问题 |
2.1 评估材料的准确性 |
2.2 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
2.3 谐波国标在电铁应用存在的问题 |
2.3.1 电能质量计算标准 |
2.3.2 谐波电压限值问题 |
2.3.3 谐波电流限制问题 |
2.3.4 公共连接点供电设备容量取值问题 |
2.4 现有接入评估方法 |
2.4.1 目前常用接入评估软件 |
2.4.2 接入评估软件的功能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3 牵引变电所与电网模型建立 |
3.1 概述 |
3.2 电力系统元件模型 |
3.2.1 同步发电机 |
3.2.2 电力变压器 |
3.2.3 输电线 |
3.2.4 并联补偿装置 |
3.2.5 综合负荷 |
3.2.6 等效系统 |
3.3 牵引变电所模型 |
3.3.1 单相Vv接线变压器 |
3.3.2 三相YNd11接线变压器 |
3.3.3 斯科特(Scott)接线变压器 |
3.3.4 星形延边三角形接线牵引变压器 |
3.3.5 滤波设备 |
3.4 含牵引变电所的电力系统网络方程及其谐波潮流计算 |
3.4.1 电力网络导纳矩阵 |
3.4.2 电力网络负序、谐波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实测数据的牵引负荷模型 |
4.1 引言 |
4.2 牵引负荷概率模型 |
4.2.1 正态分布概率模型 |
4.2.2 β分布概率模型 |
4.2.3 对数正态分布概率模型 |
4.3 牵引负荷数据采集工具开发 |
4.3.1 开发软件简介 |
4.3.2 软件结构功能设计 |
4.3.3 软件操作步骤 |
4.4 牵引负荷数据采集及其分析 |
4.4.1 测试设备介绍 |
4.4.2 实地测试概况 |
4.4.3 牵引负荷测试分析 |
4.4.4 牵引负荷数据拟合分析 |
4.5 牵引负荷统计预测 |
4.5.1 馈线电流特征量 |
4.5.2 馈线电流概率分布建模 |
4.5.3 牵引负荷预测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5 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仿真软件设计 |
5.1 软件开发简介 |
5.2 总体模块结构设计 |
5.3 GUI模块设计 |
5.3.1 元件图形绘制 |
5.3.2 画布元件绘制与链接 |
5.4 数据库模块设计 |
5.4.1 电力系统数据库 |
5.4.2 元件参数数据库 |
5.4.3 计算数据库 |
5.5 仿真计算模块设计 |
5.5.1 元件矩阵类设计 |
5.5.2 负序谐波计算类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仿真软件应用与对比验证 |
6.1 津秦客运专线仿真实例 |
6.1.1 津秦客运专线结构概述 |
6.1.2 接入系统方式和参数 |
6.1.3 牵引变电所主要参数 |
6.2 仿真过程及原始数据 |
6.2.1 仿真过程和模型搭建 |
6.2.2 原始数据 |
6.3 谐波和负序影响 |
6.3.1 节点谐波电压 |
6.3.2 支路谐波电流 |
6.3.3 节点电压不平衡度 |
6.3.4 支路负序电流 |
6.4 ETAP与ErailLink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6.4.1 ETAP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
6.4.2 负序计算对比分析 |
6.4.3 谐波计算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压电效应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内噪声主动控制 |
1.2.2 压电材料噪声控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压电陶瓷作动器配置 |
2.1 压电理论基础 |
2.1.1 压电效应和压电材料电力特性 |
2.1.2 模型假设与压电材料选择 |
2.2 压电陶瓷尺寸参数分析 |
2.2.1 压电智能平板阻抗分析法建模 |
2.2.2 压电智能平板阻抗分析法数值分析 |
2.3 压电片位置选择 |
2.3.1 压电智能平板振动控制方程 |
2.3.2 最大模态力准则 |
2.3.3 控制电压确定 |
2.4 作动器配置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空腔结构模态与声场性能分析 |
3.1 汽车空腔模型建立 |
3.2 汽车空腔壁板结构模态分析和响应分析 |
3.2.1 空腔壁板结构模态分析 |
3.2.2 空腔壁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 |
3.3 汽车空腔模型声学模态分析与响应分析 |
3.3.1 空腔模型声学模态分析 |
3.3.2 空腔模型声学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糊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4.1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
4.1.1 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 |
4.1.2 模糊关系及其运算 |
4.1.3 模糊规则和逻辑推理 |
4.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4.2.1 模糊控制器输入模糊化 |
4.2.2 模糊控制规则及去模糊 |
4.3 模糊控制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压电效应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试验验证 |
5.1 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系统 |
5.2 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试验 |
5.2.1 试验设备及参数 |
5.2.2 试验方案设计 |
5.3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1 正弦信号激励 |
5.3.2 随机信号激励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工频电场计算方法简介 |
2.1 计算方法 |
2.1.1 等效电荷法 |
2.1.2 模拟电荷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
2.2 输电线下工频电场的计算公式 |
2.2.1 模拟点电荷在空间任意一点的场强系数 |
2.2.2 线电荷在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系数 |
2.2.3 点电荷与线电荷相结合的计算 |
2.3 小结 |
3 输电线下多场景工频电场分布的计算 |
3.1 平地地形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3.1.1 针对不同场景的电场计算方法 |
3.1.2 平地地形工频电场计算 |
3.2 山坡地形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3.2.1 山坡地形的模型建立 |
3.2.2 山坡地形周围工频电场的仿真计算 |
3.3 建筑物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3.3.1 建筑物模型的建立 |
3.3.2 建筑物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
3.4 输电线下树木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3.4.1 树木模型的建立 |
3.4.2 树木下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
3.4.3 多个模型共存时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3.5 小结 |
4 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的开发平台 |
4.1 软件的需求分析 |
4.2 软件的设计及框架结构 |
4.2.1 软件的设计思路 |
4.2.2 软件的整体框架 |
4.3 开发工具选择及关键技术 |
4.3.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4.3.2 WPF的简介 |
4.3.3 Surfer的简介 |
4.4 小结 |
5 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实现及应用 |
5.1 主界面的实现 |
5.2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场景建模模块的实现 |
5.2.2 电场计算程序实现 |
5.2.3 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
5.2.4 输出模块实现 |
5.2.5 优化曲线模块实现 |
5.3 软件的应用 |
5.3.1 应用 1 |
5.3.2 应用 2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真空室涡流分析方法及涡流对等离子体平衡反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托卡马克中的涡流问题 |
1.1.1 托卡马克简介 |
1.1.2 托卡马克中涡流的产生机制及影响 |
1.1.3 涡流对平衡反演的影响 |
1.1.4 SUNIST球形托卡马克及其磁诊断信号 |
1.2 涡流的研究方法 |
1.2.1 有限元方法模拟涡流 |
1.2.2 EFIT平衡反演中拟合涡流 |
1.2.3 磁信号中的涡流延迟效应 |
1.3 SUNIST上涡流研究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诊断原理以及涡流对磁诊断信号的影响 |
2.1 SUNIST磁诊断系统 |
2.2 磁诊断原理与标定 |
2.2.1 磁诊断与等离子体参量 |
2.2.2 磁诊断信号的标定与涡流 |
2.2.3 涡流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元方法模拟真空室涡流 |
3.1 有限元模拟 |
3.1.1 简化的真空室结构 |
3.1.2 磁场线圈及电流 |
3.1.3 模拟结果 |
3.2 垂直场涡流分布分析 |
3.2.1 真空室主体涡流分布特征 |
3.2.2 绝缘狭缝处涡流特征 |
3.2.3 环向涡流分布 |
3.3 反常涡流效应的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响应函数方法 |
4.1 响应函数的推导 |
4.2 响应参数及物理意义 |
4.2.1 响应参数的拟合 |
4.2.2 激励电流和涡流贡献的提取 |
4.2.3 响应参数的物理意义 |
4.3 响应函数方法的实验验证 |
4.3.1 涡流测量实验 |
4.3.2 数据分析 |
4.3.3 响应函数预测磁通环信号 |
4.4 模型限制和标定准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响应函数方法的应用 |
5.1 SUNIST磁诊断的响应参数 |
5.1.1 响应参数的计算 |
5.1.2 G_1的物理意义 |
5.1.3 G_2项的物理意义 |
5.1.4 G_3项的效应 |
5.2 延迟涡流效应和反常涡流效应 |
5.3 等离子体放电时磁诊断信号的分解 |
5.3.1 磁诊断极向磁通组成 |
5.3.2 磁诊断极向磁通分解 |
5.4 磁诊断信号中的外场涡流贡献 |
5.5 外场涡流分布的拟合 |
5.5.1 拟合原理 |
5.5.2 拟合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SUNIST等离子体平衡反演 |
6.1 平衡反演简介 |
6.1.1 EFIT平衡反演原理 |
6.1.2 电流密度限制条件 |
6.1.3 平衡位形参数的计算 |
6.2 SU-EFIT平衡反演程序 |
6.2.1 磁诊断数据、磁场和真空室结构 |
6.2.2 涡流模型 |
6.2.3 电流密度限制条件 |
6.2.4 其它函数 |
6.3 SU-EFIT界面及操作 |
6.3.1 程序界面与功能 |
6.3.2 程序操作过程 |
6.4 SUNIST等离子体平衡反演 |
6.4.1 等离子体电流、外场线圈电流及外场涡流 |
6.4.2 平衡反演结果 |
6.4.3 等离子体涡流分布 |
6.5 考虑涡流影响后对反演结果的改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行波传感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行波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行波传感技术理论分析 |
2.1 故障行波测距原理 |
2.2 输电线路电场分布 |
2.3 导体与周围电场感应关系 |
2.4 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模型建立 |
2.4.1 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
2.4.2 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传变特性研究 |
3.1 非对称型结构中参数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1.1 金属板与导线的距离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1.2 金属板与导线间介质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2 对称型结构中参数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2.1 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与面积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2.2 金属板之间的介质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3 屏蔽结构对传感器传变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接触式行波传感器输出调理电路 |
4.1 滤波电路的设计 |
4.1.1 噪声信号的来源 |
4.1.2 滤波器的选取 |
4.2 衰减电路的设计 |
4.3 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4.3.1 高速数据采集模块定位精度的研究 |
4.3.2 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电路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测距系统搭建及实验研究 |
5.1 故障测距实验系统搭建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5.2.1 实验设备 |
5.2.2 线路类型 |
5.2.3 实验内容 |
5.3 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玻璃陶瓷介质的高压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容器基本物理参数 |
1.2 电容器分类及运用 |
1.3 高压陶瓷电容器 |
1.3.1 高压陶瓷电容器电介质研究现状 |
1.3.2 高压陶瓷电容器电极研究现状 |
1.3.3 高压陶瓷电容器封装研究现状 |
1.3.4 高压陶瓷电容器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所用原料及主要设备 |
2.2 玻璃陶瓷制备工艺流程 |
2.2.1 铌酸盐玻璃陶瓷成分设计 |
2.2.2 玻璃陶瓷样品的制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差热分析(DTA) |
2.3.2 X-ray衍射分析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4 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测试 |
2.3.5 电容温度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测试 |
2.3.6 电容器耐压测试 |
2.4 电场数值分析方法 |
2.4.1 静电场概述 |
2.4.1.1 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 |
2.4.1.2 静电场中的定解问题 |
2.4.2 准静态电场概述 |
2.4.3 平行板电容器中准静态电场分布的数值计算原理 |
2.4.4 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电场分析 |
参考文献 |
3 高压陶瓷电容器玻璃陶瓷电介质研究 |
3.1 铌酸盐玻璃陶瓷体系热力学分析 |
3.2 铌酸盐玻璃陶瓷微观结构分析 |
3.3 铌酸盐玻璃陶瓷性能研究 |
3.3.1 基本介电性能分析 |
3.3.2 介电常数电压稳定性研究 |
3.3.3 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研究 |
3.4 PSNNS玻璃陶瓷体系优化 |
3.4.1 Pb~(2+)改善铌酸盐玻璃陶瓷SiO_2玻璃相研究 |
3.4.2 Al~(3+)改善铌酸盐玻璃陶瓷SiO_2玻璃相研究 |
3.4.3 双碱效应改善铌酸盐玻璃陶瓷SiO_2玻璃相研究 |
3.4.4 稀土(Gd~(3+))添加改善铌酸盐玻璃陶瓷介电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高压陶瓷电容器电极研究 |
4.1 丝网印刷制备电极 |
4.1.1 丝网印刷介绍 |
4.1.2 丝网印刷电极微观结构分析 |
4.1.3 银浆电极介电性能测试 |
4.2 活性钎焊制备电极 |
4.2.1 活性钎料/陶瓷界面反应 |
4.2.1.1 活性钎料/陶瓷界面反应热力学 |
4.2.1.2 活性钎料/陶瓷界面反应动力学 |
4.2.2 活性钎焊工艺 |
4.2.3 活性钎焊电极微观结构分析 |
4.2.4 活性钎焊电极介电性能测试 |
4.2.5 PSNNS玻璃陶瓷脱氧研究 |
4.2.6 PSNNS玻璃陶瓷补氧研究 |
4.3 磁控溅射-低温焊料制备电极 |
4.3.1 磁控溅射-低温焊料工艺 |
4.3.2 磁控溅射-低温焊料电极微观结构分析 |
4.3.3 磁控溅射-低温焊料电极介电性能测试 |
4.4 电极结构模拟设计 |
4.4.1 电极留边量对电容器耐压影响 |
4.4.2 电极厚度对电容器耐压影响 |
4.4.3 电极结构对电容器放电速率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高压陶瓷电容器封装研究 |
5.1 环氧树脂封装 |
5.1.1 环氧树脂优化 |
5.1.2 环氧树脂封装-电极匹配性研究 |
5.1.3 环氧树脂封装固化后处理对耐压影响 |
5.2 高介电封装均化电场研究 |
5.2.1 两相界面电磁场分析 |
5.2.2 玻璃陶瓷电容器三相界面电磁场模拟 |
5.2.3 封装材料介电常数对电容器击穿性能影响 |
5.2.4 封装材料介电常数对电容器击穿性能影响模拟计算 |
5.2.5 高介电材料(环氧)封装研究 |
5.3 压敏材料均化电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高压陶瓷电容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
6.1 高压耦合电容运用背景 |
6.2 铌酸盐玻璃陶瓷基高压陶瓷电容器结构与性能 |
6.3 温度稳定性与偏压特性性能研究 |
6.4 雷电冲击性能研究 |
6.5 充放电性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内容和结论 |
7.2 今后工作的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Al-Cu-Mg 系及 Al-Cu-Mg-Zn 系合金的发展概况 |
1.2.1 Al-Cu-Mg 系铝合金发展概况 |
1.2.2 Al-Cu-Mg-Zn 系铝合金发展概况 |
1.3 时效成形技术 |
1.3.1 时效成形技术的特点 |
1.3.2 时效成形机理 |
1.3.3 时效成形的研究现状 |
1.3.4 时效成形工装及应用情况 |
1.4 静电场对固态相变的影响 |
1.4.1 静电场的作用机理及模型 |
1.4.2 静电场对固态相变作用的研究及结果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过程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流程 |
2.3 电场固溶试验 |
2.3.1 直流高强电场源的制备 |
2.3.2 电场施加方式 |
2.3.3 电场固溶处理工艺 |
2.3.4 电场固溶试验的主要步骤 |
2.4 时效成形试验 |
2.4.1 试验模具与设备 |
2.4.2 时效成形处理工艺 |
2.4.3 时效成形实验主要步骤 |
2.5 回弹率测量 |
2.5.1 弓高弦长法 |
2.5.2 matlab 圆弧拟合 |
2.5.3 轮廓测量法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2.6.1 拉伸性能测试 |
2.6.2 硬度测试 |
2.7 微观组织分析 |
2.7.1 金相试验 |
2.7.2 扫描电镜 |
2.7.3 XRD 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作用的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静电场作用下 Tomas-Fermi 模型的边界条件 |
3.2.1 Tomas-Fermi 理论 |
3.2.2 Tomas-Fermi 理论的基本假设 |
3.2.3 Tomas-Fermi 方程及边界条件 |
3.2.4 外加电场对内势场的影响 |
3.3 电场固溶对铝合金时效成形过程中固态相变的影响 |
3.3.1 电场固溶对空位的影响 |
3.4 时效成形过程中的固态相变及电场的作用 |
3.4.1 时效成形过程中的固态相变理论 |
3.4.2 电场固溶对铝合金固态相变的作用 |
3.5 电场固溶对时效成形过程中晶界无析出区(PFZ)的影响 |
3.6 电场固溶对铝合金时效成形过程中应力松弛的影响 |
3.7 电场固溶对合金元素晶界偏析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电场源的制备及其仿真 |
4.1 十倍压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
4.2 十倍压整流电路的仿真 |
4.2.1 Multisim10.0 简介 |
4.2.2 十倍压整流电路的仿真及其结果 |
4.3 十倍压整流电路输出端电压的测量 |
4.4 十倍压整流电路制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场固溶处理对 2A12 铝合金时效成形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回弹率分析 |
5.4 拉伸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硬度测试 |
5.6 微观组织分析 |
5.6.1 断口特征分析 |
5.6.2 金相显微组织 |
5.6.3 XRD 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场固溶对 7050 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3 回弹率的计算及分析 |
6.3.1 回弹率的计算 |
6.3.2 回弹率的分析 |
6.4 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6.5 硬度测试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一种变压器电场计算软件的新界面(论文参考文献)
- [1]输电线路电脉冲除冰机理研究与系统设计[D]. 杨磊青.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多因素老化对复合绝缘横担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D]. 刘超.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3]轨道车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结构设计及仿真与试验研究[D]. 龚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电气化铁路接入电网电能质量评估及仿真平台开发[D]. 方策.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5]基于压电效应的汽车车内噪声主动控制研究[D]. 徐志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3)
- [6]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研发[D]. 杨骏. 重庆大学, 2017(06)
- [7]真空室涡流分析方法及涡流对等离子体平衡反演的影响[D]. 姜艳铮. 清华大学, 2016(06)
- [8]基于电场感应的非接触式行波传感技术的研究[D]. 简讯. 东华理工大学, 2016(08)
- [9]基于玻璃陶瓷介质的高压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D]. 周昊.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5(11)
- [10]电场固溶处理对铝合金时效成形性的影响[D]. 朱义灯. 南昌航空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