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卢介然[1](2019)在《产融结合、动因及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所称的产融结合,是指实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参控股金融机构向金融领域渗透的投资活动,也称为“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近年来,这种投资活动颇受实业企业的欢迎,在2006—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样本已达10%左右。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很多优势。不过,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仍然有待完善,金融去杠杆、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化解还正在持续地进行,产融结合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有的企业通过产融结合利用金融监管漏洞进行制度套利,有的通过产融结合利用明杠杆增加贷款,有的通过产融结合利用暗杠杆放大了股权质押数额,有的与机构合谋炒作股价坑害中小投资者,等等,反而提升了金融杠杆和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社会各界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但反响各不相同。监管层主要聚焦风险调控;实业界强调产融结合的优势;学术界有褒有贬态度相对中立,但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证研究支撑力度不够,二是忽视了产融结合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本文总体上对产融结合持赞成态度,立场与监管层相近,聚焦于产融结合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具体地说,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影响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途径及其影响后果的理论架构,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通过实证检验,本文的基本结论可概括如下:就产融结合动机而言,民营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的目的在于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而且外部融资约束越严重,其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越强;国有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通过监管层的业绩考核。具体的表现是,营业增长率越低、营业绩效波动越大,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就越强。对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而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都会增大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具体地说,民营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增大了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而且当大股东代理问题较为严重时,其影响作用更大;国有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同样增大了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而且当管理层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动机较强烈时,其影响作用更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共同情境因素,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两者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实证结果还表明,产融结合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风险累积过程,从长期看,只会增大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就影响途径而言,企业通过参控金融机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途径有三个:明杠杆,暗杠杆,机构合谋。这三个途径都通过了实证检验。对民营企业来说,这三个途径都发挥影响作用;对国有企业来说,主要是机构合谋途径发挥影响作用。具体地说,民营上市公司通过明杠杆获得了较大的信贷融资便利;通过暗杠杆控股股东获得了较多的股权质押便利;两类企业通过机构合谋途径增大股价崩盘风险的论述也得到证实。如果放大视野,这三个检验也是对本文理论架构及总体结论所做的一个稳健性检验,所以在结构安排上放在了第4、5章之后。本文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有三:一是为产融结合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丰富了它的理论内涵;二是在产融结合引发相关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并验证了引发风险的机理和作用路径,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领域的研究;三是产融结合使机构投资者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很难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预期作用。实践层面的政策启示,简单地说,两个字,一个是“堵”,另一个是“防”。“堵”是对产融结合滋生相关风险过程的事中控制,即堵住或减弱三个增大股价崩盘风险途径的负面作用。证监会和银保监会是发挥作用的政府部门主体。“防”是产融结合的事前调控手段,目的在于扭转实业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要使民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不受歧视,以减缓其外部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高管的绩效考核要质与量相结合,绝对与相对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要按等报酬原理考核,要跨期考核与激励等。此外,要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完善对产融结合的全面认识,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当抽象层面上的逆淘汰格局获得破解之后,产融结合模式将回归常态,种种优势才能出凸显出来,去杠杆、化解系统性风险,稳定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才能实现。
唐大雾[2](2019)在《基于服务供需机制的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问题凸显,社区养老成为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方式。但是,在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大量养老服务不断推出的同时,国内社区养老设施却问题重重,其深层原因之一是没有一套理性、便捷和有效的建筑策划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策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社区养老服务供需机制,构建了针对社区养老设施这一特定建筑类型的定制建筑策划方法。本文按三个问题展开:(1)通过“项目问题”探索“策划问题”。在此部分中,先借鉴既有理论对社区养老服务供需机制的组成、结构、状态和环节进行了剖析,继而基于得到的供需机制成果,从微观现象层面诸多的“项目问题”中概括出中观认识层面的“机制根源”,并据此梳理出与其相关的“策划问题”症结。(2)针对“策划问题”探讨“定制策划方法”。在此部分,先从多个“普适策划方法”中比选出适用的“基础策划方法”,继而对其针对“策划问题”进行修订,形成“定制策划方法”的框架。(3)就“定制策划方法”讨论“步骤和应用”,并给出了工作步骤、程序、方法和实例。在论述了社区养老建筑策划工作方法及步骤之后,本文通过两个策划案例及后评估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践检验,并探讨了社区养老建筑策划的外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三个前后连贯问题的应答,本研究按照“项目问题→机制根源→策划症结→策划方法”的逻辑构架进行推进,最终得出一套为社区养老设施所定制的建筑策划方法,满足了当今基层社区大量兴建的需要。该方法的本质是达成建设目标的路径,其底层逻辑是社区养老资源分配及利益流转机制。它基于多方的、网络状的现状信息,使用线性的思维模式,生成能满足实际服务供需所需要的图文策划成果,最终指导设计和建设。研究结果也表明,要想使用该定制策划方法解决社区养老项目的实际问题,其关键在于该方法需解决现状策划工作中的三类矛盾:策划内容混乱,应标准且全面;策划可操作性差,宜切合实际操作主体的认知范式和技术水平特点;策划程序与机制脱节,宜与服务主体、流程等深度契合,这也成为本定制建筑策划方法的重要特点。
李丹[3](2019)在《中国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保护、老龄化、食品安全、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却日益凸显,仅依靠政府、市场、或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已无法有效解决。社会企业凭借着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方式在全球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突破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公益失灵,解决社会发展困局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社会企业的出现与风靡,不仅反映了全球社会在社会问题可持续解决方面所做的创新与努力,更代表了当前世界各国对传统资本主义利润最大化的反思和修正。目前,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未来几年有望呈现出突破式的增长。社会企业强调用商业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商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交汇与融合,代表了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混合组织”。社会企业混合组织的本质特征是融合包括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在内的多种制度逻辑,具有混合特性。混合特性是一把双刃剑,在赋予社会企业资源和创新的同时,也给社会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带来困难与挑战。因此,社会企业的出现和成长构成了组织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谜题”:“社会企业如何克服两种制度逻辑的差异与冲突,保持商业竞争力和社会价值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推动着“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管理和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立足于中国经济转型、社会创新和变革的背景,从多元制度逻辑理论视角切入,探索和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分布特征与管理模式的构成维度是什么;第二,中国社会企业具有哪些优势,同时面临哪些冲突与张力;第三,中国社会企业如何克服冲突与张力,保持混合特性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为了探索和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国20家社会企业的调研与访谈,采取扎根研究、单案例研究的质性研究方法,试图揭开多元制度逻辑在社会企业内部共存与融合的“黑箱”。研究结论发现:(1)中国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分布特征与管理模式。首先,中国社会企业内部存在三种制度逻辑:社会公益逻辑、商业逻辑和政府逻辑,其中,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是社会企业的核心逻辑,决定了社会企业混合组织的本质特征,政府逻辑的介入会影响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其次,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分布特征可以概括为:制度逻辑的重要性、制度逻辑的范围和制度逻辑的强度;其中,根据制度逻辑的范围,本研究把社会企业分为四类:“通用型社会企业”、“渠道型社会企业”、“聚焦型社会企业和“杠杆型社会企业”。第三,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管理模式构成维度有:组织架构、组织实践、组织人员和组织文化;其中,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在组织实践维度上的融合呈现出四种模式:受益人为消费者、受益人为内部员工、受益人为供应商、受益人为独立于社会企业之外的其他人。(2)中国社会企业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冲突与张力。首先,相比传统的非营利组织,中国社会企业在资源获取、合法性建立和工作认同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其次,多种制度逻辑的融合也导致社会企业面临冲突与张力,主要体现在:商业逻辑和社会公益逻辑的融合导致其面临的冲突与张力主要包括:资源张力、绩效平衡张力和认同张力;政府逻辑的介入带来的冲突与张力主要包括:宏观政策缺失、政府既创新又控制的模糊角色导致社会企业社会目标受损;政府逻辑可能会限制社会企业的某些市场化行为,过度的政府依赖可能弱化社会企业的商业思维与能力。(3)中国社会企业保持混合特性的两种关键机制为:组织实践的试错与创新、社会创业者的悖论式认知。社会企业通过组织实践的试错与创新,不断调整组织实践与组织身份来应对外部需求或张力;悖论式认知则提供了组织实践试错与创新的边界,保证社会企业实现社会和商业的双重目标,避免出现目标偏移。本研究具有以下理论贡献:首先,揭开了多元制度逻辑在社会企业内部共存与融合的“黑箱”;其次,以扎根理论研究方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社会企业面临的冲突与张力,特别是政府逻辑可能对社会公益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影响;第三,从动态长期的过程视角,揭示了社会企业保持混合特性的两种关键机制。
罗得志[4](2003)在《1949——200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沿用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中的经济史分析框架,划分了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并逐个分析。以契约分析和比较制度分析为手段,本文抓住了政府与银行关系这一主题,描述了我国银行制度变迁的全景图,阐明了当前我国银行制度变迁需要复归银行的甄别功能、解除隐性担保、体系重构等三个问题。在比较金融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评论了产权改革的观点并指出,构建符合银行特质的治理系统才是改革的方向。对于银行业国际化条件下的民营银行创新,也做了专门研讨。
刘佶[5](1994)在《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伴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提法已从“企业化”变为“商业化”。应该说这种提法的改变,更深刻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更明确地表明了我们按商品经济的要求、按国际商业银行准则更好地改造我国专业银行体制的决心和勇气。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造,就是把银行业推向市场,让专业银行在流动性、安全性的约束下,去实现盈利目标。因此,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造的过程是一个约束机制与动力机制重新塑造、机制之间相互制衡的系统工程。简单地放权让利、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承包经营或目标经营责任制等,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改造要求。
严青[6](2014)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少,但多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即通过提高利率等办法以覆盖成本的角度,而对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方面鲜有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论文则重点探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户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问题,包括农户可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和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的最低贷款利率两个方面,二是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三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选择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最终目的是一方面求得中国农户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的各地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农民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从需求角度看,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满足需求的难易程度角度分析,贷款需求是首要的需求。就供给而言,尽管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多元化和供给渠道多样化局面,但是,供给总量有限,信贷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仍然极不充分。小额信贷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地说:(1)在中国有大量的、潜在的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即大量存在的或潜在的信贷需求不能成为有效需求。而影响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的外生限制条件主要有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等。其中贷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对农户小额信贷活动的规模、形式与作用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与舆论中,往往被低估了。此外,农户信贷需求对贷款类型亦高度敏感,现行以抵押、担保为主的贷款模式并不适合农户信贷。(2)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以高利率来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观点的理由,但经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在现有的农村收入水平条件下盈亏平衡利率远远超出了农户的可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降低交易成本才是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4)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说,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行阶段要求的小额信贷有效模式,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准公益性制度主义,也就是在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模式。(5)从中国小额信贷运行机制说,针对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机构网点偏少、资金来源不足、贷款面窄、经营成本和风险高、保障和扶持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一种“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全文共八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主要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主要明确农户小额信贷的涵义,简介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同时综述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主要回顾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史、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中国小额信贷更好发展以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小额信贷应扩大到尽量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且一定要注重风险控制;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既要考虑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亦要考虑客户的可承受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且对小额信贷的监管必不可少;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国家的金融改革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必要的扶持不可少。第四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评估其成效。得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引进到现在的全面试行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风险防范、利率、政策扶持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金融机构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农户无法贷现象仍很突出。第五章是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农户视角,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借贷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和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与来自放贷机构的外生限制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收支平衡法测算了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受贷款利率过高、抵押担保条件和期限过短的影响。第六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小额信贷机构视角,利用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统计数据,首先介绍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及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情况,并分析农户小额信贷的财务收入和交易成本,进而运用盈亏平衡利率模型测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最低贷款利率,并通过对盈亏平衡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农户心理承受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各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与农户信贷需求存在不匹配;农户小额信贷在目前的现状下要达到可持续,需要的盈亏平衡利率极高,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造成利率偏高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营运成本率和信贷风险成本率偏高问题。第七章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观点和设计框架,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双方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第八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主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设想。主要观点包括:(1)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建立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和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双赢”目标的有效模式的观点。(2)在基本原则上提出“广覆盖、普受惠”、“有偿性、可持续”、“低成本、共发展”、“重激励、有保障”、“强监管、保稳健”等观点。(3)在发展模式上提出选择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和准公益性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4)在运行模式上提出“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5)在运行机制上分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及监管、贷款运作、市场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本论文作者直接或参与调查的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方可承受的最高利率和供给方可接受的最低贷款利率问题,得出现行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农户预期,而低于小额信贷机构预期,因而应该探寻农户小额信贷供需双方可接受的合理的均衡利率区间的结论,从而既不同意目前比较流行的农户可承受贷款高利率的观点,也不同意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贷款低利率下实现可持续的观点。(2)将本论文作者参与创建的广东省茂名市标准化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引入农户小额信贷研究中,以求更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小额信贷的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与现有信用信息系统的区别与优点在于:它是以“户”(农户)、而不是以“人”(个人)为单位,以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为标准,采用批量导入与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农户信用的自动评价。(3)根据中国“三农”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现状,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构建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公益性和准市场化相结合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观点,并细述了其运作机制,即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把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搞清楚,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我国全面系统的资料与相关数据,因而本文仅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完全的量化分析来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进行研究。
赵明元[7](2011)在《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银行业被迫重新反思或改进自身的发展方式,改变过去依靠规模和网点扩张的经营模式,转变到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上。银行创新几个项目或者几项产品及服务不难,难的是坚持进行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创新,实现持续创新,揭示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机理是银行持续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论文通过对创新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创新测评方法和组织变革理论等的回顾和述评,运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完成了假设树设计,提出理论假设: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协调度与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呈正相关;持续创新能力、动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作用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创新的原因。进而论文确定了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完成了操作变量设计和操作变量相关数据获取方法设计。以上工作采用以构建理论为目标的科学的案例研究方法以予研究,该研究方法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完成以下主要工作:1.构建旨在测评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要素的“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对测评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具有相关性、适用性、有效性,且形成过程合理性,确定了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的测评指标和测评方法。2.揭示了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发生耦合作用发生的机制是通过耦合联动和竞争协同途径而发生作用的,进而计算了案例银行耦合协调度值,分析发现案例银行持续创新三要素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等水平,仍有提高的空间。3.基于8个案例研究,构建了体现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协调度相关关系的Cobb-Douglas和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与并运用多元回归证实了因变量(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和自变量(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协调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论文采用归因分析方法,证实了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作用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创新的原因;揭示了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对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作用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学术界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借鉴,主要创新之处:(1)在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中,首次成功地运用以构建理论为目标的科学的案例研究方法,深化了案例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为以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2)构建了“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形成了一项基础性的持续创新研究成果。用测评表对银行持续创新进行测评,可以识别出创新管理不足领域,从而形成持续创新行动方案,为银行持续创新管理者提供指导,也为其他行业企业持续创新测评提供参考。(3)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构建的测评表,测评了8个案例银行持续创新,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和证实了银行持续创新的实现机理理论,即持续创新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协调度同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呈正相关;持续创新三要素及其耦合作用是银行实现持续创新的原因。这理论成果是对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的支持,深化了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
张宁[8](2018)在《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企业平台给传统经济领域带来巨大影响与冲击的同时,也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运行机制以及组织管理模式。共享经济企业从兴起到在全世界范围内极速扩张,其经济规模、商业潜力令人叹为观止,也让“新经济”焕发出新的内涵,各国政府纷纷释放出鼓励支持、积极引导、适度监管的信号与态度。美国是共享经济发展与创新的暴风眼,共享经济模式在美国兴起后,迅速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并与当地经济碰撞后迸发出新的火花。中国共享经济企业平台在吸收借鉴基础之上,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洞悉与深植,以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逐渐形成符合中国市场阶段与需求的发展路径。共享经济与中国市场的潜能碰撞出更为强大的磁场能量,聚合出丰富的商业想象空间。中国与美国是世界上发展备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两个国家在共享经济领域,相互之间影响深远,互动频繁。对中国平台而言,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美国平台繁荣之下的价值机理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对美国平台而言,无论是顾当下,还是望长远,中国平台澎湃之际的价值逻辑同样具有积极指导作用。本文以“中美两国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比较研究”为核心研究问题,围绕所选取中美两国在协作学习、协作金融、协作生产、协作消费四类共享模式下最具有代表性的14家共享经济企业平台进行广泛的文献资料收集。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和MAXQDA质性分析软件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编码研究,并逐层抽取价值系统编码流,塑造价值通路体系下各范畴编码的聚集形态,达成对各平台价值通路的系统性分析与总结。研究通过揭示中美典型共享经济企业平台的价值通路特点,以此形成有关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个性与共性的深入理解,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对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内在机理的刻画,据此获得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创新的核心驱动要素。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共享经济企业平台的主要差异有两点:1)中国平台基于本土市场打造商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决定了其价值通路系统以市场集中和业务多元为核心特征。美国平台为全球市场提供专业服务的发展策略决定了其价值通路系统以市场分散和业务聚焦为核心特征。2)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阶段Ⅰ-中国平台跟随;阶段Ⅱ-中美相互竞争;阶段Ⅲ-中美竞合。中美两国共享经济企业平台的主要共性有三点:1)用户是价值通路系统的核心,整个价值通路系统实际上是用户价值体现、实现、传递、认同的接续过程。3)价值通路系统是不同业务模式下,平台核心价值在参与各方流动的动态系统,深受交易结构、渠道通路和市场环境的影响。4)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合作、价值创新是平台价值增加的四个重要侧面。研究认为,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创新的核心驱动要素包括:用户需求、市场环境、技术创新与数据聚集。首先,用户需求贯穿于价值通路各个环节,需求驱动力通过价值通路演化为价值创新力,在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创新中起到核心的驱动作用;其次,市场环境作为外部创新驱动力量在与平台的交互影响中作用于价值通路系统,并集中于关键业务-发展策略范畴,以重大策略创新的形式向价值通路系统的其它环节与范畴推行、渗透,并形成最为显着而彻底的价值创新力。平台通过价值通路创新机制所形成的市场环境反馈有正向与负向之分,对平台价值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重大影响;第三,后台技术升级通过对平台产品、服务、运营、资源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优化与提升形成技术驱动的一次价值通路创新,当技术能力持续提升并形成技术性竞争优势后,平台凭借技术实力可进行技术输出,或从深层引发行业变革,技术驱动力就此完成了二次价值通路创新。这一个过程在平台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反复进行,为平台刻画出螺旋式上升的完美曲线;第四,内部数据积累与外部数据整合所引发的数据聚集为平台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决策工具,推动运营管理、产品开发、市场开发、行业研究、精准营销、竞争策略制定、平台建设等发展侧面,数据聚集以决策形式间接提升着平台价值。当数据聚集从量变到达质变后,大数据本身成为数据服务产品,以产品形式直接提升平台价值。
闫江奇[9](2013)在《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4年以来,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化现象日益增多。一方面,先后出现了市场化运作、政策性业务兼营商业性业务、商业化转型等市场化现象;另一方面市场化也反映在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之中。200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开行商业化转型的方向,指出了政策性银行改革“一行一策”的思路,2012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强调了既定的改革方向。但是,在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背景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尚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研究这一重要命题。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吸收金融功能观、金融可持续发展观和开发性金融理论等研究成果并加以合理运用;其次,在梳理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系统性内涵;第三,以金融功能观为主要的研究范式。由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观分析范式有较多的局限性,我们提出了基于金融功能观甚至系统化的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及其路径内涵;第四,确定了递进式的研究思路。先从中外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状况的分析入手,然后,将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分解为基本路径、实际路径和未来路径等问题并分别加以研究。研究内容。第一章是导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和文献综述;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内涵和理论借鉴;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是现状研究和比较研究。从筹资和投资两个方面对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基本功能论,借助金融功能观归纳出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功能论。第六章是基本路径分析,在构建经济型PN结模型的基础上,对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功能论和基本路径给予解释;第七章在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路径基础上,指出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综合性开发性金融特征,并揭示了其形成机制;第八章研究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第九章是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研究结论。(1)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具有传统政策性功能、政策性商业性功能、双栖功能、商业性开发性功能和一般商业性功能等五大基本功能;(2)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基本功能的演进过程形成了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路径;(3)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特殊原因和基本路径的结合形成了其实际路径;(4)中国政策性银行表现出综合性开发性金融的特征,并且具有内在的形成机制;(5)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路径既要遵循“一行一策”的改革和发展思路,又要在金融功能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金融可持续发展观进行理性决策。
许静[10](2011)在《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因其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高技术产业的战略性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府所关注。从现实看,集群是目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各地政府也争相兴建各种类型和级别的高技术产业园区或开发区。但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热潮中,地方政府大多是就高技术产业而论高技术产业,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高技术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或基础的培育。本文认为,除去先天的自然条件之外,一个地区的产业资源、技术资源和制度资源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区域经济、技术、制度等资源禀赋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区域约束结构的视角,分别阐释了区域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制度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建立约束结构理论框架。借助结构的思想,论文提出了“约束结构”概念,并建立了分析框架。其中,约束结构是从结构的视角出发,反映区域资源禀赋系统的组成要素类别、质量,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主次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模式。它具体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制度结构三个要素,即分别从产业关联性、技术适宜性和多样性、制度协调性方面对区域资源禀赋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刻画。约束结构三要素之间并不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条件的。同时,约束结构也不是静态的,约束结构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使得其他要素甚至约束结构整体发生变迁。约束结构框架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阶段以及演化过程中体现出的“要素的流向、企业数量的增减、网络关系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集群绩效的好坏”等特征进行讨论。文章从企业数目变化的角度,借用两参数的传染病模型,并辅之以数值模拟,刻画了集群的演化轨迹,并解释了约束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后,提出集群演化中的三个关键问题,即集群的启动、集群的成长、集群的衰退或升级,并运用约束结构对上述问题予以一般性的解释,即约束结构对集群的触发机理,约束结构与集群的循环累积机理以及集群衰退的约束结构锁定机理。基于产业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进行分析。投入产出数据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投入产出关联,因此,一个地区中与高技术产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的规模,即区域的产业结构状态会影响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一个基于垂直联系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阐释了其中的机理,指出上下游产业间的需求—成本联系是促使产业集聚的重要力量,特别地,在两地区的贸易成本处于一个恰当的较低水平时,产业集聚的空间结构会是稳定的。从集群演化的三个问题看,区域产业结构中任何一个产业环节的规模优势,都会影响到其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集群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增强、循环累积,为集群持续成长提供内生动力;各种原因引起的产业链条或产业网络的断裂和瓦解,都将导致集群的衰退。基于技术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进行分析。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虑了技术或知识的结构性特征,研究了区域技术适宜性和技术多样性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从技术结构的纵向维度而言,地区的技术并非越先进越好,也并非越成熟越好,两方面都存在一个最佳适宜度。从技术结构的横向维度看,地区包含的技术种类越多,多样化水平越高,越利于高技术产业的集聚。针对集群演化的三个问题,论文的结论是:集群启动关键是该区域拥有大量的知识和知识的创造者,通过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诞生了一批高技术企业,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地区高技术企业的流入;集群成长促进了区域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即技术适宜性和多样性越来越强,这反过来又促进了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两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互动;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和技术结构的锁定,使高技术企业面临技术突变时难以适应,高技术企业的纷纷倒闭和外流,最终使集群迅速衰退。基于制度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进行分析。制度结构反映了区域制度资源系统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各种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协调的制度结构会降低高技术企业与其他企业或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吸引高技术企业,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假设两个地区的交易成本不同,通过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并结合数值仿真,考察了交易成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发现地区交易成本和市场规模的共同作用影响了产业的空间分布。针对集群演化的三个问题,本文表明,依靠强制性制度创新或历史制度演化累积形成的制度结构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触发了集群的启动;集群发展提出的制度创新需求与制度结构持续的制度创新供给之间所形成的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累积,在一段时间内为集群成长提供了持续的内生动力;但是,在循环累积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和制度结构的锁定,最终导致集群的衰退,若能突破制度结构的锁定,则集群可以实现升级。约束结构影响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通过区位基尼系数指标从整体上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上趋于集中。然后,利用包含10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各地区的人口规模后,关联性产业比重、技术适宜性、技术多样性、制度的协调性等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均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制度结构等都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有明显的影响。
二、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产融结合、动因及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问题凝练与结构框架 |
1.2.1 问题凝练及选题依据 |
1.2.2 逻辑及理论架构 |
1.3 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篇章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特色与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及评价 |
2.1 企业与金融机构关系的研究 |
2.1.1 信贷融资 |
2.1.2 监督治理 |
2.2 产融结合相关研究 |
2.2.1 实业界关于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观点 |
2.2.2 监管层对产融结合模式的态度取向 |
2.2.3 学术界关于企业产融结合的研究 |
2.3 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 |
2.3.1 内部人自利行为 |
2.3.2 企业信息不对称 |
2.3.3 机构投资者 |
3 产融结合的制度背景演化及变革 |
3.1 行政化阶段(1978—1993年) |
3.2 商业化阶段(1994—2003年) |
3.3 市场化阶段(2004—2016年) |
3.4 现代化阶段(2017年以来) |
3.5 小结 |
4 产融结合动机及实证检验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民营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 |
4.1.2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实证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小结 |
5 产融结合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1 民营企业产融结合的研究假设 |
5.1.2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的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实证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内生性检验 |
5.4.2 替换变量 |
5.4.3 增加控制变量 |
5.5 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对短期股价崩盘的影响 |
5.6 小结 |
6 影响股价崩盘风险途径的实证检验 |
6.1 明杠杆检验 |
6.1.1 研究设计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6.2 暗杠杆检验 |
6.2.1 研究设计 |
6.2.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6.3 机构合谋检验 |
6.3.1 研究设计 |
6.3.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期望的理论贡献及实践层面的政策启示 |
7.2.1 期望的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层面上的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2)基于服务供需机制的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养老问题凸显,政府压力大 |
1.1.2 设施建非所需,老人不认可 |
1.1.3 效益较难预测,投资方顾虑 |
1.1.4 设施难以应变,运营者困扰 |
1.1.5 规范标准失用,设计师无奈 |
1.2 问题提出 |
1.2.1 问题1:社区养老设施在服务运营中问题较多,这和策划工作中哪些矛盾相关? |
1.2.2 问题2:针对策划工作中的这些矛盾,应如何修订并形成该类设施定制的建筑策划方法? |
1.2.3 问题3:该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的各步骤应如何操作应用? |
1.3 相关概念 |
1.3.1 建筑策划 |
1.3.2 社区养老 |
1.3.3 供需机制 |
1.3.4 参与主体 |
1.4 研究综述 |
1.4.1 “社区养老机制”的相关研究 |
1.4.2 “建筑策划方法”的相关研究 |
1.4.3 “社区养老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
1.4.4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界定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理论借鉴 |
1.5.4 贡献创新 |
1.5.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社区养老项目策划工作中的问题 |
2.1 供需机制——连接“项目问题”和“策划问题”的逻辑桥梁 |
2.1.1 基于机制视角研究的必要性 |
2.1.2 机制组成:五方集结为三侧 |
2.1.3 机制结构:品字型系统结构 |
2.1.4 机制状态:动态的纳什均衡 |
2.1.5 机制运转:循环的四个环节 |
2.2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调查及其“项目问题” |
2.2.1 项目调查概况 |
2.2.2 项目问题分析 |
2.3 基于机制环节的“策划问题”调查及分析 |
2.3.1 策划问题调查 |
2.3.2 策划问题分析 |
2.4 社区养老项目“策划问题”及“问题症结” |
2.4.1 策划内容混乱 |
2.4.2 可操作性较差 |
2.4.3 策划程序脱节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引入及定制策划方法框架的构建 |
3.1 理论衔接:既有建筑策划方法引入和遴选 |
3.1.1 既有策划方法的引入 |
3.1.2 基础策划方法的比选 |
3.2 内容衔接:基于操作主体认知范式的调整 |
3.2.1 “目标设定”拆解重置 |
3.2.2 “条件调查”分类调整 |
3.2.3 “空间构想”拆解细分 |
3.3 可操作性衔接:基于养老服务特点的调整 |
3.3.1 “预测评价”改为步骤 |
3.3.2 “技术构想”边界扩展 |
3.3.3 “成果拟定”的弹性化 |
3.4 程序衔接:基于机制流程的策划步骤定制 |
3.4.1 构建线性化工作路径 |
3.4.2 先调查、再目标定位 |
3.4.3 遵守“形式跟随功能” |
3.4.4 循“公示”,拟“成果” |
3.5 定制策划方法框架及其与基础方法的差异 |
3.5.1 定制策划方法的框架 |
3.5.2 本方法特点及其差异 |
3.6 早期实践探索:布莱德岭银发圈建筑策划 |
3.7 小结 |
第4章 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的步骤展开 |
4.1 策划步骤一:项目立项 |
4.2 策划步骤二:实态调查 |
4.2.1 管理侧调查 |
4.2.2 供给侧调查 |
4.2.3 需求侧调查 |
4.3 策划步骤三:目标定位 |
4.3.1 服务目标导入 |
4.3.2 建设目标定位 |
4.4 策划步骤四:功能面积 |
4.4.1 空间识别 |
4.4.2 房间清单 |
4.4.3 功能组织 |
4.4.4 面积规模 |
4.5 策划步骤五:空间形式 |
4.5.1 观感环境 |
4.5.2 空间组织 |
4.6 策划步骤六:技术专项 |
4.6.1 环境技术类 |
4.6.2 宜居生活类 |
4.7 策划步骤七:测评修订 |
4.7.1 平衡修订 |
4.7.2 公示调整 |
4.8 策划步骤八:成果拟定 |
4.8.1 弹性指标 |
4.8.2 策划成果 |
4.9 小结 |
第5章 社区养老建筑策划实践与后评估反馈 |
5.1 策划实践1-友沁颐苑建筑策划实践及评估反馈 |
5.1.1 “项目立项”与“实态调查” |
5.1.2 “目标定位”与“投资运营” |
5.1.3 “功能面积”与“空间形式” |
5.1.4 “测评修订”与“成果拟定” |
5.1.5 使用后评估及策划反馈 |
5.2 策划实践2-连锁“助老大食堂”策划实践及反馈 |
5.2.1 前期工作:管理侧主导 |
5.2.2 策划构想:补足与细化 |
5.2.3 测评修订:递进式指导 |
5.2.4 成果拟定:现状为导向 |
5.2.5 使用后评估及策划反馈 |
5.3 小结 |
第6章 再思考与研究总结 |
6.1 外延思考: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 |
6.1.1 与社会政策融合 |
6.1.2 与经济策划融合 |
6.1.3 与新兴学科融合 |
6.2 发展趋势:工具化和目标多元化 |
6.2.1 城市更新的工具 |
6.2.2 策划目标多元化 |
6.3 总结:达成资源分配目标的路径 |
6.3.1 本研究概要简述 |
6.3.2 本研究主要结论 |
6.3.3 定制方法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普查反馈表 |
附录 B 社区养老项目常见预测评价内容一览表 |
附录 C 老年人“贴心修脚服务”项目构想书 |
附录 D 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评定标准(2017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和意义 |
1.4.1 理论创新 |
1.4.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企业研究概述 |
2.2 社会企业概念界定 |
2.2.1 早期社会企业概念与争议 |
2.2.2 社会企业概念界定的最新发展 |
2.3 社会企业研究理论视角 |
2.3.1 个体层次:社会创业者的相关研究 |
2.3.2 组织层次:社会企业的相关研究 |
2.3.3 社会层次:社会企业与外部制度环境关系的研究 |
2.4 制度逻辑、混合组织与社会企业 |
2.4.1 制度复杂性与多元制度逻辑 |
2.4.2 多元制度逻辑、混合组织与社会企业 |
2.4.3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管理模式 |
2.4.4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管理策略与治理机制 |
2.5 中国社会企业的研究现状 |
2.6 社会企业研究述评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 中国社会企业的兴起 |
3.1.1 中国社会企业的历史思想基础 |
3.1.2 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
3.1.3 中国社会企业的兴起 |
3.2 中国社会企业认证和发展现状 |
3.2.1 中国社会企业的认证情况 |
3.2.2 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3.3 中国社会企业的生成路径 |
3.4 中国转型经济制度复杂性与社会企业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管理模式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研究样本 |
4.2.3 数据来源 |
4.2.4 数据分析过程 |
4.3 结果分析 |
4.3.1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数量与类型 |
4.3.2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分布情况 |
4.3.3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管理模式的构成维度与类型 |
4.4 总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优势与挑战的扎根分析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设计 |
5.3 结果分析 |
5.3.1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带来的优势 |
5.3.2 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带来的冲突与张力 |
5.4 总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社会企业保持混合特性的案例研究 |
6.1 研究问题 |
6.2 研究设计 |
6.2.1 案例选择 |
6.2.2 数据收集 |
6.2.3 数据分析 |
6.3 案例结果分析 |
6.3.1 阶段一:朗力养老创业之前的调研与准备(2009-2010) |
6.3.2 阶段二:借力政府,运营社区微型养老院(2011-2012) |
6.3.3 阶段三:与政府合作,打造双轮驱动模式(2013-2015) |
6.3.4 阶段四:发展适老化改造新模式(2016-2018) |
6.3.5 阶段五:适老化改造行业的创新者和变革者(2019—未来) |
6.4 讨论与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中国社会企业制度逻辑管理模式的扎根研究结果 |
7.1.2 中国社会企业内部冲突与张力的扎根研究结构 |
7.1.3 中国社会企业保持混合特性的纵向案例研究 |
7.2 理论创新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创新 |
7.2.2 实践意义和管理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1949——200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背景和概念界定 |
1.2.1 理论背景 |
1.2.2 现实背景 |
1.2.3 文献概览 |
1.2.4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观点 |
1.3.1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3.2 主要观点与创新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4.4 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相结合 |
第二章 1949-1978:新中国银行制度的起源 |
2.1 政府与银行的契约关系 |
2.1.1 把政府与银行的关系视为契约关系的理论基础 |
2.1.2 我国政府与银行契约的特征 |
2.1.3 契约的规制结构选择 |
2.2 金融功能的扩展 |
2.2.1 金融功能观 |
2.2.2 金融功能扩展假说 |
2.3 银行制度、银行体系的初建和改造 |
2.3.1 社会主义银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
2.3.2 高度集中的银行制度 |
2.3.3 曲折发展时期 |
2.3.4 金融业的恢复与整顿时期 |
2.4 小结 |
第三章 1979--1992:二元银行制度和功能转变 |
3.1 银行体系的雏形 |
3.1.1 专业银行时代 |
3.1.2 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 |
3.1.3 银行体制外增长 |
3.1.4 功能强化 |
3.2 银行杠杆替代财政杠杆 |
3.2.1 契约的重要修改 |
3.2.2 货币化和通货膨胀 |
3.2.3 风险转嫁 |
3.3 多重契约结构 |
3.3.1 二元银行制度的内在摩擦 |
3.3.2 垄断租的人格化:内部人博弈 |
3.3.3 交易契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1993--2001:商业化道路 |
4.1 银行制度环境的变化 |
4.1.1 信用体系的逆向生成 |
4.1.2 调控手段的改变 |
4.1.3 股票市场的兴起 |
4.2 向甄别功能的复归 |
4.2.1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 |
4.2.2 商业银行的甄别功能:一个模型 |
4.3 商业化的困境 |
4.3.1 商业化动力与进程 |
4.3.2 监督盲区 |
4.3.3 不良资产的累积和新增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01--:WTO与全球化竞争 |
5.1 WTO对银行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
5.1.1 WTO与金融服务有关的规则 |
5.1.2 加入WTO对银行的压力 |
5.2 经营绩效和竞争评估 |
5.2.1 比较优势分析 |
5.2.2 与国际大银行的比较 |
5.2.3 针对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 |
5.3 银行体系的重构 |
5.3.1 国有银行机构收缩 |
5.3.2 重组、联盟、融合 |
5.3.3 隐性契约的终止 |
5.3.4 无事前契约的最优 |
5.4 小结 |
第六章 银行国际化中的产权改革和民营银行创新 |
6.1 国际化条件下的产权改革:一个陷阱? |
6.1.1 风险、债权人代理成本:银行的核心问题 |
6.1.2 银行的产权选择 |
6.1.3 新兴市场国家、转型国家的教训 |
6.2 民营银行制度创新 |
6.2.1 必要性和可能性 |
6.2.2 准入路径选择 |
6.2.3 台湾的经验教训 |
6.3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不足与改进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不足之处 |
1.6.3 改进方法 |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
2.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金融抑制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4 普惠金融体系理论与小额信贷 |
2.2.5 信贷配给理论与小额信贷 |
2.3 国内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 |
2.3.2 关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研究 |
2.3.3 关于小额信贷利率的研究 |
2.3.4 关于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
2.3.5 关于小额信贷立法和监管的研究 |
2.3.6 关于小额信贷政策扶持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4.1 研究的成果 |
2.4.2 研究的不足 |
3. 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 |
3.1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
3.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介绍 |
3.2.1 发展模式 |
3.2.2 机构模式 |
3.2.3 贷款模式 |
3.2.4 利率模式 |
3.2.5 监管模式 |
3.2.6 扶持模式 |
3.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
3.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5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其启示 |
3.5.1 印度小额信贷模式 |
3.5.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过 |
3.5.3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分析 |
3.5.4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验教训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
4.1.1 萌芽阶段(1981~1993年) |
4.1.2 试点初期阶段(1993~1996年) |
4.1.3 项目扩展阶段(1997~1999年) |
4.1.4 农村信用社全面介入阶段(1999~2005年) |
4.1.5 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
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特点 |
4.3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成效分析 |
4.4 中国小额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
4.4.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4.4.2 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支农存在的问题 |
4.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
5.1 调查样本来源 |
5.2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
5.3 对农户的分类 |
5.4 农户信贷需求类型 |
5.5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
5.5.1 总体需求特征 |
5.5.2 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
5.6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 |
5.6.1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理论分析 |
5.6.2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实证分析 |
5.7 中国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分析 |
5.7.1 问卷调查法 |
5.7.2 收支平衡法 |
5.7.3 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6.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
6.1 调查样本来源 |
6.2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 |
6.2.1 资金来源 |
6.2.2 信贷额度 |
6.2.3 贷款方式 |
6.2.4 贷款投向 |
6.2.5 贷款期限 |
6.2.6 贷款利率 |
6.2.7 办贷时间 |
6.3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收支分析 |
6.3.1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财务收入 |
6.3.2 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 |
6.4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 |
6.4.1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模型介绍 |
6.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以茂名市农信社为例 |
6.4.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心理底线测算 |
6.5 盈亏平衡利率r_0的实证比较分析 |
6.5.1 盈亏平衡利率r_0与其它利率的比较 |
6.5.2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r_0)偏高的原因分析 |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
6.6.1 政策执行情况 |
6.6.2 贷款变化情况 |
6.6.3 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7.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例 |
7.1 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
7.1.1 国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
7.1.2 国内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
7.1.3 对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的评述 |
7.2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
7.3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7.4 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构建 |
7.4.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
7.4.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框架 |
7.4.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 |
7.4.4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 |
7.4.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 |
7.4.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
7.4.7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论分析 |
7.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的实证分析 |
7.5.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信用村镇建设 |
7.5.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
7.5.3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贷款交易成本视角 |
7.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广东省其它地区应用情况介绍 |
7.6.1 郁南模式 |
7.6.2 梅州模式 |
7.7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 |
8.1 总体思路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发展模式 |
8.2.1 总体模式 |
8.2.2 运行机制 |
8.3 组织机构模式 |
8.3.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主力军 |
8.3.2 商业银行:大银行可做小业务 |
8.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发展速度与规范稳健 |
8.3.4 NGO:逐步过渡到准公益性制度主义 |
8.3.5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双向综合服务平台 |
8.3.6 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
8.4 资金来源模式 |
8.4.1 农村信用社 |
8.4.2 商业银行 |
8.4.3 村镇银行 |
8.4.4 小额贷款公司 |
8.4.5 农村资金互助社 |
8.4.6 NGO |
8.4.7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
8.4.8 民间资本 |
8.5 农户征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农户征信管理系统 |
8.5.1 构建农户征信相关法规体系 |
8.5.2 构建农户征信管理组织保障机制 |
8.5.3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 |
8.5.4 构建对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机制 |
8.5.5 构建长效宣传培训机制 |
8.5.6 构建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
8.6 农户贷款模式 |
8.6.1 运作机制 |
8.6.2 贷款条件 |
8.6.3 贷款种类 |
8.6.4 贷款额度 |
8.6.5 贷款用途 |
8.6.6 贷款期限 |
8.6.7 贷款利率 |
8.7 信贷保险模式 |
8.7.1 政府主导模式 |
8.7.2 市场主导模式 |
8.8 扶持模式 |
8.8.1 法律法规保障 |
8.8.2 财政政策支持 |
8.8.3 货币政策引导 |
8.8.4 金融生态建设 |
8.9 监管模式 |
8.9.1 监管原则 |
8.9.2 监管重点 |
8.10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持续创新是银行维持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
1.1.2 持续创新是实现大国金融与大国经济的迫切需要 |
1.1.3 从成功实现持续创新的银行中提炼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 |
1.1.4 破解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难"问题的需要 |
1.2 问题提出 |
1.2.1 目前银行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
1.3 相关的概念界定和说明 |
1.3.1 商业银行 |
1.3.2 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关系 |
1.3.3 银行持续创新和其他创新的关系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5 本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持续创新的相关研究述评 |
2.1 创新理论实现机理的基本观点和述评 |
2.1.1 创新动力及构成要素 |
2.1.1.1 外部环境 |
2.1.1.2 创新战略和愿景 |
2.1.1.3 员工的管理 |
2.1.1.4 企业文化 |
2.1.2 创新的能力及构成要素 |
2.1.2.1 市场界面管理 |
2.1.2.2 创造力和创意管理 |
2.1.2.3 技术和创新经费管理 |
2.1.2.4 创新商业化过程和产品创新过程管理 |
2.1.2.5 组织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 |
2.1.2.6 组织结构 |
2.1.3 创新的机遇及构成要素 |
2.1.3.1 轨道演进 |
2.1.3.2 未来情景分析 |
2.1.4 创新理论实现机理的述评 |
2.2 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理论基本观点和述评 |
2.2.1 企业持续创新定义 |
2.2.2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基本观点 |
2.2.2.1 国外相关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理论基本观点 |
2.2.2.2 国内相关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理论基本观点 |
2.2.3 企业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理论述评 |
2.3 创新的测评方法和述评 |
2.3.1 创新测评方法 |
2.3.2 创新测评方法述评 |
2.4 组织变革管理基本观点和述评 |
2.4.1 创新测评和变革 |
2.4.2 形成一致意见和协作 |
2.4.3 外部协作 |
2.4.4 组织变革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案设计 |
3.1 选择现实主义研究范式和案例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
3.1.1 现实主义研究范式的合理性 |
3.1.2 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的理由 |
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3.3 假设树、变量设计和测评工具构建 |
3.3.1 银行持续创新定义 |
3.3.2 银行实现持续创新的体现 |
3.3.3 假设树 |
3.3.4 变量设计 |
3.3.5 银行持续创新的测评工具构建 |
3.3.5.1 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内容构建初步设计 |
3.3.5.2 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质量标准 |
3.4 研究方法的设计 |
3.4.1 案例研究的选择标准 |
3.4.1.1 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比较 |
3.4.1.2 案例研究银行的数量 |
3.4.1.3 被选作案例研究的银行的标准 |
3.4.2 案例研究过程 |
3.4.2.1 本文选择的案例研究银行 |
3.4.2.2 案例研究银行草案内容 |
3.4.2.3 银行创新情况问卷调查表 |
3.4.2.4 银行案例访谈指南 |
3.4.2.5 案例研究银行资料收集方法总结 |
3.4.3 案例分析程序 |
3.4.4 分析单元 |
3.4.5 提高案例研究信度和效度的手段 |
3.4.6 案例研究的程序 |
3.4.7 案例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 |
3.4.8 案例研究的局限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持续创新测评与实证分析 |
4.1 实证案例银行研究概览 |
4.1.1 案例研究银行描述 |
4.1.2 案例研究银行创新"持续"性验证 |
4.1.3 案例研究银行的概况 |
4.1.4 探索性案例研究阶段 |
4.1.4.1 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的信度和效度 |
4.1.4.2 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 |
4.1.4.3 探索性案例研究过程举例——工商银行 |
4.1.4.4 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 |
4.1.5 验证性案例研究阶段 |
4.1.5.1 对持续创新测评表相关性的验证 |
4.1.5.2 对持续创新测评表适用性的验证 |
4.1.5.3 对持续创新测评表实际应用价值的验证 |
4.1.5.4 对持续创新测评表形成过程合理性的验证 |
4.1.5.5 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6 验证性案例研究结果 |
4.2 实现持续创新的银行存在动力、能力、机遇要素及其耦合 |
4.3 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作用分析 |
4.3.1 银行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机遇耦合作用机制 |
4.3.2 案例银行耦合协调度计算 |
4.3.3 案例银行持续创新三要素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银行持续创新实现机理实证分析 |
5.1 案例研究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模型 |
5.2 持续创新动力与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关系 |
5.2.1 对持续创新动力与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正相关关系的检验及检验结论 |
5.2.2 持续创新动力要素对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作用机制 |
5.3 持续创新能力同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关系 |
5.3.1 对持续创新能力与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正相关关系的检验及检验结论 |
5.3.2 持续创新能力要素对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作用机制 |
5.4 持续创新机遇同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关系 |
5.4.1 对持续创新机遇与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正相关关系的检验及检验结论 |
5.4.2 持续创新机遇要素对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作用机制 |
5.5 持续创新三要素耦合协调度和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关系 |
5.5.1 对持续创新三要素耦合协调度和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正相关关系的检验及检验结论 |
5.5.2 持续创新三要素耦合协调度对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的作用机制 |
5.6 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与持续创新三要素及其耦合作用的因果关系评判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理论和实践意义 |
6.2.1 理论意义 |
6.2.2 实践意义 |
6.3 本研究局限性 |
6.4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成果 |
附录1. 持续创新汇聚访谈指南 |
附录2. 案例研究报告格式 |
附录3. 案例研究访谈引导指南 |
附录4 |
附录4.1 研究命题与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问题对照表 |
附录4.2 银行持续创新初步测评表 |
附录5 |
附录5.1 研究命题与银行持续创新测评问题对照表 |
附录5.2 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 |
附录6. 银行持续创新测评表质量评估 |
附录7. 银行持续创新要素测评 |
附录8. 案例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程度回归结果 |
(8)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共享经济的相关研究 |
2.1.1 共享经济的概念界定 |
2.1.2 共享经济形成及发展动因 |
2.1.3 共享经济的社会经济影响 |
2.1.4 共享经济的主要经济模式 |
2.2 企业平台的相关研究 |
2.2.1 企业平台架构与双边市场 |
2.2.2 企业平台边界与开放度 |
2.3 价值通路的相关研究 |
2.3.1 商业模式与价值通路 |
2.3.2 价值通路的表达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共享经济发展透视 |
3.1 新经济框架下美国共享经济发展透视 |
3.1.1 美国共享经济发展概述 |
3.1.2 美国共享经济发展趋势 |
3.2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共享经济发展透视 |
3.2.1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概述 |
3.2.2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趋势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享平台价值通路分析逻辑及研究概况 |
4.1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逻辑 |
4.2 中美典型共享经济企业平台案例选取概况 |
4.3 质性分析方法的案例研究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研究 |
5.1 协作学习平台价值通路研究 |
5.1.1 Quora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1.2 知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1.3 Coursera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1.4 学堂在线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1.5 中美协作学习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2 协作金融平台价值通路研究 |
5.2.1 LendingClub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2.2 宜人贷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2.3 Kickstarter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2.4 京东众筹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2.5 中美协作金融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3 协作生产平台价值通路研究 |
5.3.1 Upwork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3.2 猪八戒网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3.3 中美协作生产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4 协作消费平台价值通路研究 |
5.4.1 UBER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4.2 滴滴出行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4.3 Airbnb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4.4 途家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4.5 中美协作消费平台价值通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比较研究 |
6.1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比较研究 |
6.1.1 价值通路-价值主张比较研究 |
6.1.2 价值通路-价值创造比较研究 |
6.1.3 价值通路-价值传递比较研究 |
6.1.4 价值通路-价值获取比较研究 |
6.2 基于TF-IDF算法的价值创造编码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机理与创新驱动三角 |
7.1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内在机理 |
7.1.1 价值主张的内在机理 |
7.1.2 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 |
7.1.3 价值传递的内在机理 |
7.1.4 价值获取的内在机理 |
7.2 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创新驱动三角 |
7.2.1 用户需求驱动 |
7.2.2 市场环境驱动 |
7.2.3 技术创新驱动 |
7.2.4 数据聚集驱动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差异性分析 |
8.1.2 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趋同性分析 |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合理性及边界综述 |
1.3.2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运作综述 |
1.3.3 一般性开发性金融综述 |
1.3.4 综合性开发性金融综述 |
1.3.5 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转型综述 |
1.3.6 国外政策性银行研究文献综述 |
1.3.7 文献简评 |
本章小结 |
2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 |
2.1.2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路径 |
2.2 理论借鉴 |
2.2.1 金融功能观 |
2.2.2 金融可持续发展观 |
2.2.3 国开行开发性金融理论 |
本章小结 |
3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状况分析 |
3.1 中国市场化的状况分析 |
3.1.1 市场化筹资状况 |
3.1.2 市场化投资状况 |
3.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化的状况分析 |
3.2.1 市场化筹资状况 |
3.2.2 市场化投资状况 |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中国进出口银行市场化的状况分析 |
3.3.1 市场化筹资情况 |
3.3.2 市场化投资状况 |
3.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整体状况 |
3.4.1 运作市场化与经营综合化 |
3.4.2 机构差异化与“一行一策” |
3.4.3 利益多元化与思维系统化 |
本章小结 |
4 中外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状况的比较分析 |
4.1 日本政策性银行机构的市场化状况 |
4.1.1 筹资市场化状况 |
4.1.2 投资市场化状况 |
4.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德国政策性银行机构的市场化状况 |
4.2.1 筹资市场化状况 |
4.2.2 投资市场化状况 |
4.2.3 德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优势 |
4.3 中外政策性银行机构市场化状况比较 |
4.3.1 中外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共同点 |
4.3.2 中外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差异 |
4.3.3 中外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综合比较 |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功能分析 |
5.1 基本功能假说 |
5.2 传统政策性功能 |
5.2.1 基本定义 |
5.2.2 主要作用 |
5.2.3 主要问题 |
5.3 开发性政策性功能 |
5.3.1 基本定义 |
5.3.2 主要作用 |
5.3.3 主要问题 |
5.4 开发性商业性功能 |
5.4.1 基本定义 |
5.4.2 主要作用 |
5.4.3 主要问题 |
5.5 双栖功能 |
5.5.1 基本定义 |
5.5.2 主要作用 |
5.5.3 主要问题 |
5.6 一般商业性功能 |
5.6.1 基本定义 |
5.6.2 主要作用 |
5.6.3 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路径分析 |
6.1 经济型的PN结模型 |
6.1.1 PN结理论 |
6.1.2 假设条件 |
6.1.3 模型构建 |
6.2 PN结模型对“基本功能”论的解释 |
6.2.1 传统政策性功能的形成 |
6.2.2 开发性政策性功能的形成 |
6.2.3 开发性商业性功能的形成 |
6.2.4 双栖功能的形成 |
6.2.5 一般性商业银行功能的形成 |
6.3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路径 |
6.3.1 市场化基本功能的关联性 |
6.3.2 市场化功能演进的阶段论 |
6.3.3 对基本路径的理论概括 |
本章小结 |
7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实际路径分析 |
7.1 影响实际路径的因素分析 |
7.1.1 对影响因素的整体判断 |
7.1.2 对主要因素的基本分析 |
7.2 对实际路径的初步判断 |
7.3 对实际路径的模拟分析 |
7.3.1 分量模型模拟分析 |
7.3.2 总量模型模拟分析 |
7.4 实际路径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
7.4.1 综合性开发性金融特征 |
7.4.2 综合性开发性金融的形成机制 |
7.4.3 综合性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意义 |
本章小结 |
8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未来路径分析 |
8.1 金融机构观基础上的未来路径 |
8.1.1 政策性银行的机构改革路径 |
8.1.2 对金融机构改革路径的评价 |
8.2 金融功能观基础上的未来路径 |
8.2.1 维持现状型 |
8.2.2 功能两分型 |
8.2.3 政策性回归型 |
8.2.4 完全商业化型 |
8.2.5 金融功能观分析的评价 |
8.3 金融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未来路径 |
8.3.1 基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
8.3.2 基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分析 |
8.3.3 基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安全性分析 |
8.3.4 构建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机制 |
8.4 案例分析:某政策性银行省级分行的市场化趋势 |
8.4.1 贷款规模的增长态势 |
8.4.2 贷款比重的平均化趋势 |
8.4.3 贷款竞争的差异化 |
8.4.4 宏观效应逐渐凸显 |
8.5 政策建议 |
8.5.1 中央政府的对策 |
8.5.2 地方政府的对策 |
8.5.3 政策性银行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相关定义 |
9.1.2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状况 |
9.1.3 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功能理论 |
9.1.4 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的基本路径 |
9.1.5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实际路径 |
9.1.6 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未来路径 |
9.2 研究展望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 外文文献 |
(二) 中文文献 |
附录 调研资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2.1 高技术产业 |
1.2.2 高技术产业集群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流派 |
1.3.2 高技术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论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约束结构理论阐释 |
2.1 约束结构的提出与内涵辨析 |
2.1.1 结构的思想 |
2.1.2 约束结构的内涵 |
2.1.3 约束结构特征的讨论 |
2.2 约束结构的三要素 |
2.2.1 约束结构的要素一:产业结构 |
2.2.2 约束结构的要素二:技术结构 |
2.2.3 约束结构的要素三:制度结构 |
2.3 约束结构三要素的内在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约束结构框架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 |
3.1 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及其"风向标" |
3.1.1 生命周期理论与集群演化 |
3.1.2 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风向标" |
3.2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型 |
3.2.1 基本模型 |
3.2.2 数值模拟 |
3.2.3 基本结论 |
3.3 约束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三个关键问题的解释 |
3.3.1 集群演化的三个关键问题 |
3.3.2 基于约束结构的解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基于产业结构的分析 |
4.1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 |
4.1.1 产业关联理论 |
4.1.2 基于垂直产业关联的产业结构 |
4.1.3 产业结构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
4.2 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基于产业关联性 |
4.2.1 基本假设 |
4.2.2 模型分析 |
4.2.3 模型结果 |
4.3 产业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三个问题的解释 |
4.3.1 对集群启动的解释 |
4.3.2 对集群成长的解释 |
4.3.3 对集群衰退或升级的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基于技术结构的分析 |
5.1 技术结构 |
5.1.1 技术的内涵与分类 |
5.1.2 技术结构的内涵 |
5.1.3 技术结构与高技术产业集群 |
5.2 技术结构与产业集群:基于技术适宜性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模型分析 |
5.2.3 基本结论 |
5.3 技术结构与产业集群:基于技术多样性 |
5.3.1 模型假设 |
5.3.2 模型分析 |
5.3.3 模型结论 |
5.4 技术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三个问题的解释 |
5.4.1 对集群启动的解释 |
5.4.2 对集群成长的解释 |
5.4.3 对集群衰退或升级的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基于制度结构的分析 |
6.1 制度结构与制度协调性 |
6.1.1 制度结构的具体内涵 |
6.1.2 制度结构的协调性问题 |
6.1.3 制度的功能 |
6.1.4 制度协调与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
6.2 制度结构与产业集群:基于制度协调性 |
6.2.1 模型假设 |
6.2.2 模型分析 |
6.2.3 模型结果 |
6.3 制度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三个问题的解释 |
6.3.1 对集群启动的解释 |
6.3.2 对集群成长的解释 |
6.3.3 对集群衰退或升级的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约束结构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 |
7.1 相关实证研究的回顾 |
7.1.1 产业结构与集群 |
7.1.2 技术结构与集群 |
7.1.3 制度结构与集群 |
7.2 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的衡量——基于区位基尼系数 |
7.2.1 位基尼系数 |
7.2.2 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 |
7.3 约束结构影响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
7.3.1 模型设定 |
7.3.2 样本数据和变量构建 |
7.3.3 估计结果及分析 |
7.3.4 结论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产融结合、动因及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D]. 卢介然.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2]基于服务供需机制的社区养老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唐大雾. 清华大学, 2019(02)
- [3]中国社会企业多元制度逻辑的管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 李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9)
- [4]1949——2002: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研究[D]. 罗得志. 复旦大学, 2003(02)
- [5]专业银行商业化过程中的三个问题[J]. 刘佶. 经济学动态, 1994(01)
- [6]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D]. 严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7]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机理研究[D]. 赵明元.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8]中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价值通路比较研究[D]. 张宁. 中国政法大学, 2018(11)
- [9]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路径研究[D]. 闫江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2)
- [10]约束结构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研究[D]. 许静. 辽宁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