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五点主张(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0)在《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取得新发展,呼唤新型理论工具解释到底什么是次区域合作,什么是“好的”次区域合作,中国和东盟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次区域合作。环境主义认识到,过往研究使用“拟合法”和“层次法”解释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引入对环境的感知。环境主义主张环境是生产和再生产国际关系的场所,认为环境主义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并重视环境(及其差异性)为分析国际关系现实的理论思路,强调国际关系行为体应使用环境的角度和方法入手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引入环境主义视角可知,区域和次区域都是环境对象物,区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按照权力需要进行人为区隔的环境对象物,其中既包含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也包括行为体间对环境对象物的共识。次区域是区域概念基础上引入“异质性因素”的不断流动的环境对象物。微区域是区域和次区域概念的延展概念。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都主张重视区域和次区域环境的核心地位,构筑和完善环境,但次区域主义主张适度性、非系统性和弱主导性。二战后次区域合作经历了三次起伏期,分别为冷战早期、冷战后初期和新世纪以来。三次起伏期的历史演变表明,次区域合作的普适性越来越强,次区域主义方向性越来越突出,次区域合作的环境属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理论和历史相统一的前提下,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包括环境属性、环境特点和异质性因素三部分。其中环境属性包括价值设定和上层权力,环境特点包括相互承认和社会关系。价值设定包括设定方、设定内容、设定强度和设定方与主导权关系。上层权力包括伙伴延迟以及格局延迟。相互承认包括扩员能力、专注能力和推进能力。社会关系包括合作系统性、机制建设、成果可持续性。典型的异质性因素包括单标区隔、外力耦合、弹性贫乏。当绝大部分指标趋于积极时,即可认为次区域合作总体状况良好。澜湄合作始终坚持务实高效的特性,充分发挥异质性因素的作用,不仅很快融入次区域环境之中,也为未来塑造次区域环境提供了较好基础。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虽然还面临严峻挑战,但提质升级后基本适应了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已经部分具备了塑造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的能力。案例启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构建和发展应主动让次区域合作融入到已有次区域合作环境之中。中国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提升与东盟开展次区域合作的能力。
陆建人[2](2020)在《迈向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文中提出文章以"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提出亚太经合组织(APEC)应该建立"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这一新理念,即突出包容性和发展取向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内容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经济技术合作、区域互联互通和区域公共产品,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等原则来实现。
苏格[3](2019)在《亚太经合之中国足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中国既是亚太经济合作的参与者,更是其坚定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中国始终践行亚太伙伴关系精神,"足迹"已深深铭刻在APEC历史进程之中。中国通过APEC合作促进了自身发展,同时也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APEC践行以茂物目标为核心的合作愿景,有力提升了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经济合作水平。随着该目标期限临近,2020年后的方向何在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进入新时代,国际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冲击全球化进程,亚太经济合作前景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同各方一道规划未来合作的蓝图,还须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武星[4](2016)在《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研究是一项涉及中美日三边关系的政策性研究课题。从地缘战略视角看,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是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进程中对外政策的重要环节。奥巴马政府上任后,强化美日同盟关系,东亚地区安全形势趋于紧张,而美国对日政策则是影响区域安全形势发展的关键变量。研究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有助于我们认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美日同盟关系的真正意图,了解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手段,分析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走向,把握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发展全貌,对认识和解决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美日同盟关系走势上看,奥巴马在任期间美日同盟得到空前强化,对日政策目的明确、手段多元。从发展中美、中日关系的视角看,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研究是发展中美日三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因此,笔者拟对这一课题展开系统性研究。第一章判断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在美国深陷战争泥潭与金融危机双重困局的背景下,奥巴马接任美国总统职务。在东亚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相继崛起,东亚地区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吸引了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以拯救美国经济。出于对中国崛起超越美国的忧虑和遏制中国的动机,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利用美国的同盟战略资源优势,调整对日政策,强化美日同盟关系。本章首先立足于中国崛起、地区权力格局新变化和安全局势紧张等东亚环境的现实问题。其次判断包括中美、中日、中俄在内的地区大国关系的新变化。最后本章将研究视角定位,从美国经济发展困境、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等多方面分析奥巴马政府调整对日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依据美国的国家利益分析奥巴马政府对日本的政策目标。作为对第一章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背景的回应,本章从奥巴马政府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视角出发,将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目标设定在安全、繁荣与政治领域。具体而言,对日政策的安全目标是倾向于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将日本铸造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制衡中国崛起的“利剑”;经济政策目标是侧重支持日本经济重振,将日本打造成为美国构建亚太经济新秩序的帮手;政治目标是加强美日政治联盟,通过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民主价值影响力,将其塑造成为美国价值观的推广者。总体而言,奥巴马政府对日本各领域的政策目标均围绕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定,即保障美国及盟友的安全、维护美国东亚地区经济利益,护持美国全球的主导地位。第三章阐述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实施演进。本章重点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奥巴马政府依据日本政坛变化之新情况与新特点分别推行的对日政策。其中政策区间划分为日本民主党与自民党更迭时期,美国两届国务卿主政国务院推行的对日政策,并总结政策特点。研究发现,奥巴马政府在对日政策实施演进的过程经历了施压、调整、深度强化同盟关系三个阶段。奥巴马政府在日本民主党与自民党执政的不同时期做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其中,在日本民主党对美国“钟摆式”外交时期,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表现为“施压+安抚”;在“亲美”的自民党执政时期突出了“纵容+强化”的政策特点。在奥巴马政府两届国务卿辅佐总统期间,前国务卿希拉里对日政策特点略显强势,以“巧实力”外交政策为基础,护持美国领导地位的目标性更为明确;而克里对日政策能够兼顾全局,考虑到对华政策的平衡,他的外交风格表现沉稳,利用日本的政策手段更加理性和务实。基于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本章围绕奥巴马政府强化美日同盟为主线,同时列举东亚地区突发事件对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影响。从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实施进程演进趋向上看,美日同盟关系正在经历转型。第四章分析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手段。奥巴马政府继承了美国的同盟战略资源,为推行重返亚太战略,发挥美日同盟的亚太战略基石效能,对日本采取多元手段强化美日同盟关系。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手段主要围绕强化美日同盟关系为纵向基轴,在横向空间上进行拓展,对日本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利用、拉拢、管控三个层面。其中,“利用”是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手段的核心,即利用日本的地缘战略优势、实现正常国家的欲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打造日本成为美国的战略“利剑”,令日本扮演遏制中国的战略旗手角色,使其为实现美国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效力。“拉拢”是奥巴马政府强化美日同盟关系的主要手段,渗透在对日本政策的各个维度。奥巴马政府拉拢日本的政策手段主要表现在“舍”与“得”之间寻求霸权国家的利益平衡,进而实现美国的战略意图。“管控”主要集中在对中日主权领土冲突、日本政治右倾化行为和日本“选边”立场上的适度牵制,以防止日本行为“出轨”或引发东亚地区局势失控,进而损害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第五章,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评估。本章讨论的重点是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产生的成效评估,即通过对美国对日政策目标与美日关系现状进行总结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完成情况。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从总体上看,奥巴马执政期间,美日同盟关系得到了空前强化,奥巴马政府延续了历届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原则,对日政策效果在预期范围,较为成功;从微观层面看,奥巴马政府对政策实施中的限制性因素加以容忍,随国际环境变化对日政策进行了及时调整,开辟了美日合作新领域,凸显了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特点,取得了预期效果。鉴于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背后的中美日关系问题,在对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进行较为系统性研究后,分析了奥巴马政府的日本政策对三边关系造成的影响。最后,考虑到奥巴马政府任期将满,为使中国的应对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论文对美国的日本政策加以预测:未来无论美国政府由谁接任、“亚太再平衡”战略能否继续作为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为维护国家利益美国都将继续选择强化美日同盟关系,护持其世界领导地位。论文将中国的政策应对作为落脚点加以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作为美日同盟共同的战略目标,一是应继续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二是完善中美关系、防止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灵活处理中日关系,寻求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平衡;三是调整中国自身的心态,拓展和平发展的战略空间。
席桂桂[5](2015)在《制度成员国选择行为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 ——区域性公共物品的视角》文中指出论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基于两项观测:首先,东亚多边贸易制度的多个大国成员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改变了参与角色。其次,这些成员国表现出一些相似的行为模式,它们同时积极参与或者漠视背离某项制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制度建设节点,则更明显。论文据此提出研究问题:在东亚多边贸易制度建设过程中,为什么大国成员国存在类似的参与模式?一般对国家参与行为转变问题的回答是从制度建设者与制度操纵者间的关系开展,论文则试图通过“内选择行为”这一概念,借助分析成员国的制度内选择行为,回答成员国存在近似参与模式的原因,以及这一参与模式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演化路径。论文引入“制度是东亚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这一解释框架,论文假设成员国选择支持或背离某一制度,取决于制度是否有效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自由贸易被认为是区域性公用物品,制度是否降低关税是判断制度能否有效推动东亚自由贸易的关键依据。当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关税,促进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采取支持行为;当制度难以有效推动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选择漠视,甚至另辟蹊径,建立新的多边贸易制度。论文借助日本、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四个案例,对成员国参与行为进行分析。这四个案例同时兼顾了成员国身份来源的多样性,涵盖东亚体系中的超级大国如美国,同时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要的域外国家,以及东亚地区大国如中国、日本。论文分析制度成员国参与模式变化时,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是研究的载体,东亚自由贸易的内容和形式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借助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探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未来形式问题。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当多边贸易制度能有效削减关税,降低市场准入,推动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积极推动该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第二,当成员国出于对东亚自由贸易的预期,认为多边贸易制度无法有效降低关税时,则采取漠视态度,转而寻求建立其他替代性的贸易制度。第三,当成员国认为新的贸易规则能有效推动自由贸易时,则积极推动该规则指导下的多边贸易制度建设。第四,在制度演化过程中,存在主导国因素。主导国家对制度表现出的支持、漠视或者背离,强化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依赖。第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跨地区性的巨型自贸区(Mega-FTA)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
吴太行[6](2014)在《日本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战略研究 ——基于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文中指出本文以经济外交中“经济—外交”互动为分析框架,从人、国家、国际体系三个层次出发,通过分析选民、利益集团、决策机制三个国内因素对日本TPP战略的认知和作用机制,研究日本国内经济政治结构与区域经济政治结构的互动过程,明确了日本TPP战略成为当下日本对外经济战略的动因和制约因素。绪论部分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界定了本文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日本TPP战略。其次,对国内外学术界在TPP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难点,并确立经济外交理论“经济—外交”互动的研究路径,为随后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外交的“元理论”可以追溯到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相关理论,因此,第一章梳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并用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理论解释TPP的理论分野,继而创建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分析模式。第二章研究日本参与区域经济机制的谱系和美国吸引日本参加TPP谈判的背景,确定了日美同盟下日本TPP战略出台的历史原因。第三、四章从国家层面分析日本利益集团在TPP战略中的不同立场和作用,指出利益集团的分化导致日本国内TPP大论争的出现,而大论争又直接影响选民对于TPP的偏好,利益集团和选民共同影响日本政官决策机制来推进TPP战略,明确了日本实施TPP战略的国内动因和制约因素。第五章从国际体系层面分析日本实施TPP战略和参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系,明确了日本推进TPP战略的国际动因和制约因素。结语部分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说明日本TPP战略对日本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影响,提出我国对于日本TPP战略的应对措施。总的来讲,日本利用TPP战略选择付出一定经济成本获得参与美国主导的区域经济机制的政治收益,其经济战略与政治诉求存在着关联性,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亚太高层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的实力以及角色。为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包括TPP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对日本TPP战略形成竞合。
石冬明[7](2013)在《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文中提出从国际关系史上看,大国崛起往往会引起战争。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崛起国实力接近主导国时可能会引发战争。作为新兴崛起国的中国与作为守成主导国的美国能否避免对抗和战争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中美都希望避免历史上大国对抗和战争的悲剧。中美之间需要建构一种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在政府层面上确认了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但是在理论上尚未展开深入研究。本论文希望在理论上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有所贡献。论文中引入角色身份视角,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可以理解为要建构一种新型身份。身份是通过互动建构的,恶性互动建构恶性身份,良性互动建构良性的新身份。温特提出三种国家间的角色身份:敌人、竞争对手、朋友。此种角色身份是一种单一身份的划分。论文中提出了复合身份的概念,重点研究竞争者—合作者的复合身份。中美间在冷战前期是敌人身份,在冷战后期是准盟友身份。冷战的结束使中美失去单一身份的明确定位,两国关系在一段时期内起伏不定。进入21世纪后,中美间复合身份凸显,这种复合身份由竞争者和合作者身份构成。复合身份是中美之间良性互动的基础,有利于避免建构单一的敌人身份。中美间在不同领域的身份差异比较大,影响着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效果。在合作者身份比较突出的领域,相对比较容易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在竞争者身份比较突出的领域,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难度就比较大。当今国际体系的进步为中美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能否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关键就取决于中美如何互动。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良性互动。相互依存则把竞争与合作联系起来,使中美关系具有弹性,有利于良性互动。合作虽然是中美间理想的互动方式,但是由于双方对于相对收益的追求、缺乏互信等原因,既防范又合作的两面下注成了相当一段时间内双方互动的现实选择。中美需要通过良性互动来建构新型身份(即新型大国关系)。建构新型大国关系需要良性互动,良性互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有创新思维。打破零和思维,避免冷战思维,抛弃霸权思维,探索价值观上的共识。——要控制互动的风险。根据“木桶原理”要防止某个领域、尤其是安全领域的敌人身份出现,这是中美互动的底线。——要完善互动的机制。中美关系机制化既是中美合作的结果,同时又促进中美合作。——要扩大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扩大有利于中美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构。在进行理论论证之后,分别选取两个领域的案案例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以二十国集团中的中美关系作为研究案例。在亚太地区,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作为研究案例。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良性互动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建构,但是不同层面不领域的情况不同。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已经初见端倪。在亚太地区,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着诸多困难。
张键[8](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史艳娜[9](2009)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江泽民与亚太经济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也是太平洋两岸各成员开展经济合作的平台。我国于1991年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江泽民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正是亚太经合组织蓬勃发展时期。从1993年首次启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至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共举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江泽民同志是唯一参加过这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国家元首。他对亚太经合组织非常重视,为它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这一组织,我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拓展了外交空间,促进了经济发展。
刘少华[10](2008)在《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亚太区域合作实践表明,亚太地区形成了与世界其它地区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区域合作特征,其重要表现就是由中小国家组成的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案例剖析为基础,研究东盟在后冷战时期亚太区域政治、经济、安全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东盟在东亚峰会合作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东盟在亚太区域政治合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剖析东盟在APEC合作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东盟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独特地位,发挥独特作用;通过探讨东盟在东盟地区论坛合作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东盟在亚太区域安全合作中掌握主导权,占有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本文主要从亚太区域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合作机制性质的定位以及合作内容、合作进程、合作方式、合作目标的选择与确定等方面研究东盟在亚太政治、经济、安全合作中占有主导地位或独特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或独特作用的表现。本文认为,冷战结束后,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能够拥有主导地位或独特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或独特作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冷战结束后,亚太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的变化、国际格局的转型与地区国际秩序的重构;亚太主要国家亚太区域合作政策的变化;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等,这些因素为东盟能够在亚太区域合作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条件和机会。主观方面,东盟的自身追求;推行大国平衡战略,与亚太大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亚太地区次区域合作中合作成功的典范。这些为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拥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创造了主观条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总结和提炼了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博弈理论等主流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有关地区合作理论与观点,并利用这些理论与观点对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在理论分析过程中,作者建构了新的理论分析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区域合作与博弈策略—主导作用与行为能力—规范规则与行为手段。本文认为,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也面临严重困境,虽然东盟正在采取措施,提高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行为能力与行为手段,以保持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已经取得的地位与作用;但文章认为,如果东盟国家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区域合作与主权让渡的关系,加强东盟权威,提高东盟的国际行为能力和行为手段,那么东盟要想继续保持其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已经取得的地位与作用是困难的。
二、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五点主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五点主张(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 |
(二)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关研究 |
(三)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篇章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主义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环境 |
一、证明 |
二、分类 |
第二节 、环境主义 |
一、环境主义的特点 |
二、环境主义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区域和次区域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
第一节 界定区域和次区域 |
一、区域 |
二、次区域 |
第二节 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
一、区域主义 |
二、次区域主义 |
第三章 一个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战后次区域合作的三次起伏 |
一、冷战早期的次区域合作 |
二、冷战后初期的次区域合作 |
三、新世纪以来的次区域合作 |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 |
一、纵向比较得出的特点和初步结论 |
二、既有模型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以环境主义的次区域主义为基础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
一、环境属性 |
二、环境特点及异质性因素 |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
第一节 概况 |
一、背景和目的 |
二、特点 |
三、后续发展 |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
一、价值设定 |
二、上层权力 |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
一、相互承认 |
二、社会关系 |
三、异质性因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
第一节 概况 |
一、东增区主要发展历程和特点 |
二、中国-东增区合作的历程 |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
一、价值设定 |
二、上层权力 |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
一、相互承认 |
二、社会关系 |
三、异质性因素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迈向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太经济共同体”——历史渊源 |
二、建立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 |
(一)建立亚太经济共同体的益处和可能性 |
(二)我们需要建立什么样的“亚太经济共同体” |
三、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的内容 |
(一)亚太自由贸易区 |
(二)经济技术合作 |
(三)区域互联互通 |
(四)区域公共产品 |
四、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原则和步骤 |
(3)亚太经合之中国足迹(论文提纲范文)
一、亚太经济合作的起步与壮大 |
(一) APEC诞生。 |
(二) 中国成为APEC成员。 |
(三) APEC的成长壮大。 |
二、亚太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参与 |
(一) APEC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二) 茂物目标。 |
(三) “APEC方式”。 |
(四) 亚洲金融危机之影响。 |
三、亚太经济合作与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
(一) 《上海共识》。 |
(二) “釜山路线图”。 |
(三) 国际金融危机之影响。 |
四、亚太经济合作与中国作用的凸显 |
(一) 历史新起点。 |
(二) 雁栖湖畔中国作用凸显。 |
(三) 立足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 |
五、世界变局与亚太合作的未来 |
(一) “中国与APEC”。 |
(二) APEC合作的未来走向。 |
(三) 探讨“后2020愿景”。 |
(4)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分类 |
(二)文献梳理与归纳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背景 |
第一节 东亚地区国际地位的提升 |
一、中国崛起推动东亚地区合作进程 |
二、东亚地区权力格局新变化 |
三、东亚地区安全局势紧张 |
第二节 东亚地区国际关系新变化 |
一、中美关系“高开低走”新变化 |
二、中日竞合关系新变化 |
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发展 |
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新调整 |
一、美国全球战略收缩 |
二、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 |
三、奥巴马政府调整对日政策的动因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目标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安全目标 |
一、加强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存在 |
二、强化日本战略基石地位 |
三、借日本牵制中国军事现代化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经济目标 |
一、增强日本承担同盟责任的经济实力 |
二、塑造日本成为美国构建亚太经济新秩序的助手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政治目标 |
一、国内层面:转移美国国内对民主制度的质疑 |
二、地区层面:塑造日本成为美国亚太民主制度的支撑者 |
三、全球层面:护持美国的世界主导地位 |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实施进程与特点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实施进程 |
一、“施压+安抚”的对日政策阶段 |
二、“纵容+强化”的对日政策阶段 |
第二节 东亚突发事件与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
一、天安舰事件:强化军事同盟的“起点” |
二、钓鱼岛撞船事件:深化同盟的战略“支点” |
三、“3.11”日本大地震:强化政治联盟的“拐点”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两届任期对日政策的特征 |
一、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巧实力”理念与强势性 |
二、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全局意识”与“理性务实”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手段 |
第一节 利用: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核心手段 |
一、利用日本的地缘政治地位推进亚太再平衡 |
二、利用中日关系矛盾遏止中国崛起进程 |
三、利用日本经济地位构建亚太经济新秩序 |
第二节 拉拢:奥巴马政府强化美日同盟的手段 |
一、夯实同盟政治基石 |
二、助推日本军力发展 |
三、强调对日安全承诺 |
四、拓展双边合作新领域 |
第三节 管控:奥巴马政府对日本的适度牵制 |
一、冲突管控:保持日中在冲突“临界点”徘徊 |
二、政治管控:发挥美主日从的政治影响力 |
三、选边管控:强化对日本的主导和亲美意识 |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评估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的效果评估 |
一、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估 |
二、经济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政治目标的效果评估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日本政策对三边关系的影响 |
一、中美战略竞争凸显 |
二、中日战略抗衡加剧 |
第三节 中国的政策应对 |
一、避免中美关系走入“修昔底德陷阱” |
二、灵活处理中日关系 |
三、调整中国外交战略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制度成员国选择行为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 ——区域性公共物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区域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与成员国制度内选择行为 |
第一节 区域公共物品理论内容及其流变 |
一 何谓区域?何谓区域性公共物品? |
二 公共物品理论流变 |
三 区域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用 |
第二节 成员国制度内选择行为:核心概念与假设 |
一 内选择行为 |
二 主要假设及逻辑推论 |
第三节 案例选择依据 |
一 成员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构建的主导国 |
二 成员国来源需考虑到多样性 |
小结 |
第二章 自由贸易作为东亚区域性公共物品 |
第一节 自由贸易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
第二节 自由贸易观念在东亚的传播 |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作为东亚区域公共物品的载体 |
第一节 主导国对于区域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不足 |
第二节 制度作为东亚区域公共物品提供者可行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将东亚自由贸易视为一项多边制度建设过程 |
第一节 为什么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 |
第二节 APEC 建立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回顾 |
第三节 东亚自由贸易的多重路径之争 |
一 APEC 框架下的东亚自由贸易 |
二 东亚金融危机与“ASEAN+N”建设:重叠的自贸区谈判 |
三 全球金融危机下超大型自贸协定(Mega-FTA)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从倡议者到适应者:日本参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日本是东亚自由贸易积极的倡导者 |
第二节 日本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选择:从 APEC 到 JAFTA 到 TPP |
小结 |
第六章 从见证者到驱动者:中国参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参与东亚自由贸易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从 ACFTA 到 CJKFTA:中国作为 FTA 积极建设者 |
第三节 RCEPV.S. TPPV.S FTAAP:新自由贸易规则下中国的选择 |
小结 |
第七章 从安全提供者到贸易规则制定者:美国参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霸权国 |
第二节 美国早期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态度 |
第三节 从 APEC 到“ASEAN+N”:从积极倡导到放任自流 |
第四节 美国主推 TPP:重新规制亚洲国际自由贸易 |
小结 |
第八章 从规范倡导者到搭桥者:澳大利亚参与东亚多边贸易制度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东亚经济危机前的澳大利亚:东亚自由贸易规范的倡导者 |
第二节 从 AUFTA 到 TPP:追随强者的制度选择 |
第三节 域外国家间互动对澳大利亚制度选择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日本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战略研究 ——基于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关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探讨 |
第二节 地区主义理论与 TPP |
本章小结:日本 TPP 战略的理论分野 |
第二章 日本 TPP 战略概论 |
第一节 日本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谱系与 TPP |
第二节 新区域主义与美国 TPP 战略 |
第三节 日美同盟背景下的日本 TPP 战略 |
本章小结:日本 TPP 战略的成型 |
第三章 日本国内利益集团与 TPP 战略 |
第一节 产业界推进集团与 TPP 战略 |
第二节 农业界压力集团与 TPP 战略 |
本章小结:日本 TPP 利益集团的分化 |
第四章 日本 TPP 战略国内决策机制的形成 |
第一节 日本国内对 TPP 的大论争 |
第二节 日本国内 TPP 投票者的偏好形成机制 |
第三节 日本参加 TPP 谈判的决策机制 |
本章小结:日本 TPP 战略国内决策机制的系统化 |
第五章 日本 TPP 战略与亚太区域经济机制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日本 TPP 战略与 APEC 模式 |
第二节 日本 TPP 战略与 RCEP 模式 |
第三节 日本 TPP 战略与中日韩 FTA 模式 |
本章小结:日本 TPP 战略与亚太区域经济机制互动的多方下注 |
结语:日本 TPP 战略的多重影响和应对措施 |
第一节 日本 TPP 战略的国内影响 |
一、贸易转移效应 |
二、产业环向关联效应 |
三、双重就业替代效应 |
第二节 日本 TPP 战略的国际影响 |
一、日美关系的再调整 |
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的重新构造 |
第三节 日本 TPP 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7)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其不足 |
一、国内学者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现状 |
二、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者对中美关系现状与前景的认知 |
三、权力转移理论与中美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论文结构 |
第一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身份与互动 |
一、研究视角:身份 |
二、通过互动建构身份 |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假设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章 复合身份: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
第一节 中美身份变迁 |
一、冷战时期:单一身份明确 |
二、后冷战时期:复合身份凸显 |
第二节 中美复合身份 |
一、中美竞争者—合作者复合身份的内涵 |
二、中美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中的复合身份 |
第三章 良性互动: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式 |
第一节 影响中美互动的主要因素 |
一、国际体系的进步 |
二、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 |
三、中美之间的相互依存 |
第二节 中美需要良性互动 |
一、合作:中美互动的理想选择 |
二、两面下注:中美互动的现实选择 |
三、良性互动: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的选择 |
第三节 通过良性互动建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一、创新思维 |
二、控制风险 |
三、完善机制 |
四、共同利益 |
第四章 案例分析:两个领域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第一节 从二十国集团看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一、全球经济治理与二十国集团 |
二、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中美互动 |
三、中美良性互动和新型大国关系初见端倪 |
第二节 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看亚太地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 |
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三、亚太地区是中美建构新型大国关系成败的关键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理论价值、政策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三、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
四 地区战略判断 |
五 地区战略决策 |
六 地区战略评估 |
七 地区战略实施 |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
一 地区权力结构 |
二 地区国际机制 |
三 国家利益 |
四 地缘因素 |
五 意识形态 |
六 历史记忆 |
七 战略文化传统 |
八 国内政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
一 地缘政治因素 |
二 地缘经济因素 |
三 地缘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
二 开放地区主义 |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
二 领土争端 |
三 美国因素 |
四 中国国家实力 |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
一 战略优势 |
二 战略劣势 |
三 战略机遇 |
四 战略威胁 |
五 SWOT 组合分析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引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创新 |
五、论文架构和基本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盟和亚太区域合作机制 |
第一节 地区合作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 |
一、现实主义的地区合作理论 |
二、新现实主义的地区合作理论 |
三、新自由主义的地区合作理论 |
四、建构主义的地区合作理论 |
五、地区合作理论对亚太地区合作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东盟的合作机制与合作方式 |
一、东盟的合作机制 |
二、东盟的合作方式 |
第三节 亚太区域合作机制与合作方式 |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二、东盟地区论坛 |
三、东亚峰会 |
第二章 东盟与亚太区域政治合作 |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亚太国际政治的转型 |
一、亚太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 |
二、亚太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型 |
三、亚太国际政治秩序的重构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亚太国家的亚太区域政治合作政策 |
一、加强双边政治合作 |
二、发展亚太区域多边政治合作 |
三、支持和认可东盟在亚太区域政治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三节 东盟在亚太区政治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决定亚太区域政治合作机制 |
二、确定自身的主导地位与主导作用 |
三、决定东亚峰会的性质、定位与目标 |
第三章 东盟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亚太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一、亚太网状经济格局的发展 |
二、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亚太国家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
一、积极推行双边经济合作 |
二、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多边经济合作 |
三、支持东盟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
第三节 东盟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倡导并坚持亚太经合组织的论坛性质 |
二、坚持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合作内容与合作进程 |
三、倡导并坚持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
四、坚持亚太贸易投资自由化反对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 |
五、以东盟方式为基础构建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特点与方式 |
第四章 东盟与亚太区域安全合作 |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亚太国际安全的转型 |
一、地区安全问题显现 |
二、区域多边安全合作兴起 |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亚太国家的亚太区域安全合作政策 |
一、加强亚太区域双边安全合作 |
二、开展亚太区域多边安全合作 |
三、支持东盟在亚太区域多边安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三节 东盟在亚太区域安全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主导创建亚太区域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
二、主导亚太区域多边安全合作进程 |
三、主导亚太区域多边安全合作运行方式 |
第五章 东盟与亚太区域合作的理论探讨和东盟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地位与作用的理论探讨 |
一、区域合作与博弈策略 |
二、主导作用与行为能力 |
三、规范规则与行为手段 |
第二节 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困境 |
一、大国争夺亚太区域合作主导权 |
二、东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人们对东盟的质疑与批评 |
第三节 东盟加强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地位与作用的措施 |
一、构建东盟共同体,加快东盟一体化建设 |
二、制定《东盟宪章》,健全组织机构 |
三、确立东盟法律人格地位 |
结语 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地位与作用的前景探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五点主张(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D]. 刘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迈向包容发展的亚太经济共同体[J]. 陆建人. 创新, 2020(01)
- [3]亚太经合之中国足迹[J]. 苏格. 现代国际关系, 2019(04)
- [4]奥巴马政府对日政策探析[D]. 武星. 吉林大学, 2016(08)
- [5]制度成员国选择行为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 ——区域性公共物品的视角[D]. 席桂桂. 外交学院, 2015(11)
- [6]日本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战略研究 ——基于经济外交视角的考察[D]. 吴太行. 外交学院, 2014(02)
- [7]身份视角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D]. 石冬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8]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
- [9]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江泽民与亚太经济合作[A]. 史艳娜. 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 2009
- [10]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 刘少华.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