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SR研究Triton X-100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匡建[1](2018)在《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制备及对姜黄素的包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乳液是由一定配比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水自发形成的一种外观透明或半透明、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一种分散体系,其液滴粒径大约在1-100 nm之间。由于微乳液具有超低的界面张力、热力学稳定、增溶量大的优点,其在食品、生物医药、化妆品、化学反应、石油开采等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本文以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来制备微乳液,研究了其相行为能力和性质,并计算得到了 W/O型微乳液的热力学和结构参数。同时对姜黄素进行包载,并探究其相关性质。以实验室合成的Gemini双子表面活性剂(14-3-14,14-4-14,14-5-14,14-6-14)作为微乳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相,以短链脂肪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以中等链长的脂肪烃为油相,系统地研究了这四种组分制备出的微乳液相行为。考察了Km值(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之比)、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中间连接基团的数目、醇的种类、油相的种类、温度等要素对形成的微乳液面积的影响。(1)Km值是影响微乳液面积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Km的不断增大,其形成的微乳液面积不断减小,合理控制微乳液中的Km值对于微乳液的形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中间连接基团数目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Km值、醇、油的种类都固定的情况下,随着中间连接基团数的不断增加,形成的微乳液面积不断减小。(3)采用不同碳链长度的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微乳液中对14-n-14/醇/油/水所形成的拟三元相图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碳链长度的不断增加,微乳液相面积不断减小。(4)随着油相(脂肪烃)碳链个数的增加,14-n-14/醇/油/水微乳液的微乳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烷烃碳原子数的增加,R比随之增大,有利于形成W/O型微乳液。而超出这一个范围R比随其碳原子的数目增加而减小不利于形成W/O结构,导致其形成的面积先减小再增加。(5)在14-4-14/醇/脂肪烃/水体系中,温度对微乳液的微乳相面积的影响较小,表明14-4-14/醇/脂肪烃/水体系形成的微乳液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由于14-4-14/正丙醇/正庚烷/水体系形成的单相微乳区域面积较大,所以采用电导率、循环伏安法、DLS、DSC、TEM、紫外、荧光等表征手段对此微乳液进行性质研究。(1)采用电导率实验划分了微乳液的相区域。当油的质量分数较低时,体系会出现3种结构。即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单相区依此出现W/O、B.C.、O/W结构;当油的质量分数增加时,O/W区域消失,体系只有前两种结构出现,且Φc随着油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变大;继续增加油的质量分数,双连续结构(B.C.)还未出现,体系就已经发生了相分离,此时只有W/O结构。(2)以铁氰化钾作为电化学探针进行循环伏安实验,当且仅当铁氰化钾完全溶于微乳液滴中时,探针会随着液滴的移动而发生扩散,此时计算出来的扩散系数才是微乳液滴的扩散系数。通过水含量/扩散系数曲线图确定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实验表明与电导率的结果很接近,从而表明循环伏安也可用来探测微乳液的微结构变化。(3)通过DLS测量了 7/1稀释线上微乳液的粒径大小,并探讨了当体系处于W/O结构时,微乳液的半径和R值之间的关系。随着水含量的不断增加,微乳液的粒径增加,且在W/O结构时,微乳液的半径和R值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符合胶束增溶理论,从侧面也验证了 W/O微乳液的形状是球形。(4)紫外实验分别以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为探针,在W/O微乳液中,其内核的极性会随着水含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大。以芘为荧光探针的荧光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不断增加,芘的I1/I3的比值不断增加,说明W/O微乳液的微极性随着水含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大,其结果与紫外实验的结果一致。(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微乳液的形状是球形且粒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6)差示扫描量热法可以探测微乳液中不同结构时的水的状态,间接反映出微乳液的结构情况。通过在7/1稀释线上测得一系列不同含水量微乳液的DSC升温曲线图,可计算得到相应水结构的比例。在0~10%时,水主要以非冷冻水的形式存在,此时微乳液的结构是W/O型;随着水含量增加至10~40%,体系中的水主要有结合水和束缚水两种状态,表明微乳液此时处于双连续结构;当水含量继续增加至50~70%时,微乳液中的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表明微乳液此时的结构是O/W型。DSC结果与上述循环伏安的实验结果接近,证实了此方法的可靠性。在25℃时,14-4-14/醇/油/水体系在形成微乳液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是负值,表明微乳液的形成是自发行为,且醇的碳链越长越有利于W/O微乳液的形成。当油相的碳链长度增加时,吉布斯自由能的绝对值先增大再减小,这表明对于微乳液而言,油相的碳链长度有一个最值。双子表面活性剂中间连接基团的增大使得界面层中所需的醇的物质的量nia增加,这导致醇从连续相到界面层的移动变难。随着n的不断增加,醇从连续相中移动到界面层上的自由能的绝对值ΔGc→i!减小,表明n的减小有利于微乳液的稳定。当ω=15(ω是水和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时,对于14-n-14(n = 3,4,5,6)W/O微乳液,随着n的不断增加,胶团变小,水核半径Rw,分散相半径Re,每个分散相微粒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平均聚集数ns都随着n的增加而减小。对于14-4-14/醇/油/水体系,随着ω的增加,Rw、Re、界面层厚度l和ns增大,分散相总面积Ad和分散相数目Nd下降;随着醇的碳链数目的增加,Rw、Re、l、ns增大,而Nd和Ad减小;随着烷烃碳链数目的增加,Rw、Re、l、ns先增加再减小,而Nd和Ad先减小再增大。采用微乳液来包载姜黄素,研究了姜黄素微乳液的一些性质,得出如下结论:(1)在423 nm处测得姜黄素不同浓度下的吸光度,并绘制了相应的标准曲线。紧接着研究了不同脂肪烃对姜黄素的溶解情况,得出正庚烷溶解的姜黄素最多,故下述实验皆以正庚烷作为油相。(2)采用DLS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下的姜黄素微乳液的粒径大小。结果表明在(S+A)/O = 7/1,姜黄素的质量分数<0.15%时随着姜黄素浓度的不断增加,其粒径也不断增加;当其质量分数≥0.25%时,姜黄素的增加使得微乳液破裂,粒径也超过了微乳液定义中的粒径大小。(3)酸碱性实验的结果表明,微乳液包载的姜黄素,其体系有一定的耐酸碱性,通过对含水量以及(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的质量比的研究表明,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加,其载药量(DLR)和包封率(EE)不断增加,随着(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的质量比的不断增加,其DLR和EE不断减小。(4)DPPH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质量比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不断减小。对姜黄素微乳液进行体外缓释实验结果表明,与姜黄素-乙醇溶液相比,在pH = 7.2的PBS介质中微乳液对姜黄素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随着(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质量比的减小,缓释效果不断增强。
李健[2](2014)在《具供氢体与催化中心双重结构的催化降粘剂及其降粘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为了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稠油资源的开发在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稠油是全球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剩余石油资源中稠油占70%以上,因此具有比常规石油资源高数倍的资源潜力。然而由于稠油具有高粘度和高密度的特性,使得常规开采方法的采收率都极低。目前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思路主要是降低稠油粘度、提高油藏渗透率以及增大生产压差。国内外的稠油开采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热力开采技术、物理开采技术、化学开采技术以及生物开采技术四大类。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热力开采技术,未来稠油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基本上都是以热力开采为基础,然后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根据各个油田不同的情况进行复合式开采。本文研究的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开采技术就是一项基于热力开采的前沿开采技术。它借鉴了稠油炼化和改质的思路,尝试使稠油可以在井下实现原位改质降粘。它是通过向油层注入高温蒸汽,同时加入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将油层视为一个天然的反应器,利用蒸汽的热量,使稠油在水热条件下实现催化裂解,将稠油中的大分子部分裂解为小分子,部分改变稠油的品质,不可逆的降低稠油的粘度,从而达到易于开采的目的。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的研制及催化降粘机理的研究。目前报道最多的是过渡金属络合物类型的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国内外学者研究还发现,对某些单独使用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降粘效果不佳的稠油,复配加入一些供氢剂(如甲苯、甲酸、四氢萘等),降粘效果会有很大提高,他们认为供氢剂和催化降粘剂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具有协同作用,但在现场应用时,复配使用供氢剂和催化降粘剂会给施工设备及工艺带来一定的困难,还会增加经济成本,难以适应现场开采的需要。同时,供氢剂的协同作用的机理研究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不够系统深入,限制了后续新型催化降粘剂的研制。因此我们尝试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供氢体与催化中心双重结构的新型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包括单金属中心类型和双金属中心类型),使其具有更加优异的低温裂解降粘效果,同时又降低成本和方便现场使用。这种新型催化降粘剂的研制以及对其催化作用机理的深入探讨对于特超稠油的开采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上述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新方法中的这些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受供氢剂对普通两亲结构催化降粘剂(由金属中心和具有两亲结构的有机配体组成,后文统一简称为两亲催化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协同作用的启发,我们成功合成出了铁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B,采用红外分析、有机元素分析和金属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选取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F10223#超稠油(50°C时,原始粘度为85000mPa-s)为研究对象,对催化降粘剂B的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确定了催化降粘剂B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00℃、油水比为8:2、催化降粘剂用量为0.2wt%以及pH值为7。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油样的降粘率达到94.7%。此外,我们还发现单独使用催化降粘剂B就具有比复配使用铁金属中心的两亲催化降粘剂A与供氢剂时更显着的降粘效果,而且其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普适性。随后,我们采用改进后的柱层析分离方法,并利用元素分析仪、核磁共振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比研究了催化降粘剂A和催化降粘剂B对F10223#超稠油的降粘作用机理。在催化降粘剂A和B的作用下,油样中重质组分含量分别减少了9.39%和10.17%,对应的轻质组分含量均上升。反应后饱和烃中直链烷烃的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增多,芳香烃中多出了少量的由C13~C15组成的苯系物、醇类及酮类化合物,催化降粘剂B作用下的饱和烃和芳香烃的种类和含量变化更大。经过水热催化反应,胶质和沥青质中的O、N和S杂原子含量均降低,氢碳原子比均增大,催化降粘剂B对重质组分杂原子含量的降低幅度和氢碳原子比的增大幅度均大于催化降粘剂A。反应后重质组分的芳香度均降低,芳香缩合度均增高,胶质分子的支链化指数变大,沥青质分子的支链化指数变小,催化降粘剂B作用下各种平均结构参数的变化幅度最大。反应后更多的气体组分出现在裂解气中,裂解气中除了含有空白实验裂解气中的成分(CO2、直链烷烃、环烷烃、烯烃及苯系物)外,还含有一些含氧化合物如环戊酮和乙酰苯,相比于催化降粘剂A,在催化降粘剂B作用下的反应后裂解气中存在更多的气体组分例如二甲苯和三甲苯等。研究结果表明,稠油重质组分在水热裂解催化降粘的过程中发生了解聚、断桥键、加氢脱杂、开环、异构化、脱羧等作用;裂解后的重质组分含量减少,平均分子结构变小,缔合结构变得更松散,使得分子间内聚力减弱,最终导致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催化降粘剂B因为具有小分子的供氢体结构,使得它更容易进入到重质组分的缔合结构中,从而更容易进攻到特殊位置上的C-R (R=S, N, O)键。这些键在催化金属中心的作用下与周围的高温水分子发生反应,导致杂原子的脱除。同时,催化降粘剂B中的供氢体结构也发挥了部分供氢作用,使得其作用下的重质组分中H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催化降粘剂A。与催化降粘剂A相比,催化降粘剂B使稠油重质组分发生的各种化学作用均更加显着最终导致其具有更优异的水热裂解催化降粘效果。其次,通过发现对同一种稠油特别是超稠油,铜金属中心的催化降粘剂往往表现出比铁金属中心更好的降粘效果,我们成功制备出了铜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C,并进行了红外表征。对比研究了催化降粘剂B和催化降粘剂C这两种不同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对六种不同地区特超稠油的催化降粘效果。发现铜金属中心催化降粘剂C对所有的稠油样尤其是胜利超稠油(50℃时,原始粘度为180000mPa-s)具有更优异的降粘效果,对沥青质含量越高的稠油,这两种催化降粘剂的降粘率差别越大。随后,我们选取胜利超稠油,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凝胶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现代测试手段从反应前后稠油组成和结构上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这两种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在稠油水热裂解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差异。在催化降粘剂C的作用下,油样中的重质组分更多的转化为了轻质组分。反应后重质组分中的S元素的含量均降低,N元素含量均增加,氢碳原子比均减小,催化降粘剂C作用下的重质组分氢碳原子比、N元素含量的升高幅度和O元素含量的降低幅度均大于催化降粘剂B。沥青质的芳香度fA和芳香缩合度HAU/CA在反应后均降低了,而支链化程度BI则相应提高了,与催化降粘剂B相比,催化降粘剂C作用下的沥青质的芳香度、芳香缩合度和支链化程度均更低,相比于沥青质,反应后胶质的结构参数变化很小。在铜金属中心和铁金属中心两种催化降粘剂的作用下,反应后沥青质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从原来的7021g/mol分别锐减至1860g/mol和2092g/mol,沥青质平均分子的总碳原子数(CT)、总芳碳原子数(CA)、芳核外周芳碳数(CP)、总环数(RT)、芳环数(RA)、脂环数(RN)、芳核上的取代基数(n)均减少了,相比于催化降粘剂B,催化降粘剂C对沥青质平均分子的结构改变更加显着,在其作用下的反应后裂解气中存在更多的气体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金属中心主要作用于共轭芳环间的π键和部分桥键,使得稠油重质组分中紧密缔合的大分子稠环结构被解聚成不同大小的片段,一些小分子的片段如直连烷烃、环烷烃、烯烃及苯系物游离进入轻质组分和裂解气中,而残留的大分子片段又重新聚合在一起。两种催化降粘剂均主要作用于稠油中的沥青质,反应后沥青质的含量和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所有的化学作用中,解聚作用和桥键断裂作用对稠油粘度降低的贡献最大。反应后重质组分的减少和轻质组分的增多最终导致稠油粘度的显着降低。相对来讲,对沥青质而言,催化降粘剂C主要作用于大分子稠环体系,引起解聚作用的发生和部分桥键发生断裂,而催化降粘剂B则主要作用于杂环和侧链,导致开环和异构化作用的发生。催化降粘剂C对高沥青质含量的稠油的水热裂解催化降粘效果更好。然后,通过发现不同的金属中心具有不同的催化活性,我们成功制备出了具有铜和钼双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E。选取胜利超稠油,对催化降粘剂E的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实验,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00°C、油水比为8:2、催化降粘剂用量为0.3wt%以及pH值为7。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油样的降粘率达到93.9%。同时,我们对比研究了催化降粘剂A(铁金属中心的两亲催化降粘剂)、B(铁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C(铜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D(钼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和E(铜和钼双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裂解降粘效果。发现不同的催化降粘剂的裂解降粘效果强弱顺序为催化降粘剂E>C>B>D>A;具有双重结构的催化降粘剂的裂解降粘效果要明显强于两亲催化降粘剂;在系列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中,双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裂解降粘效果最好,降粘率达到了93.9%,重质组分减少了10.57%。随后,我们将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引入到了对催化降粘剂的机理研究当中,分析了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反应后稠油及其重质组分自由基的变化。在催化降粘剂E的作用下,反应后稠油自由基浓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180°C时,自由基浓度出现显着增长。反应后稠油自由基浓度随加水量、催化降粘剂用量和反应体系pH值的增大均呈先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拐点分别在油水比为6:4、催化降粘剂用量为0.3wt%以及pH值为8时。当催化降粘剂参与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后,稠油及其重质组分自由基的浓度出现了显着增长。从自由基变化角度,各种催化降粘剂对稠油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催化降粘剂E>C>B>D>A:对胶质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催化降粘剂E>D>B>C>A:对沥青质的作用强弱顺序为:催化降粘剂E>C>B>D>A。具有双重结构的催化降粘剂的效果要明显强于两亲结构催化降粘剂,催化降粘剂E因为具有双金属中心和供氢体结构而具有最好的作用效果。从重质组分杂原子含量变化角度,具有双重结构的催化降粘剂对杂原子的作用明显要强于两亲结构催化降粘剂A,证实了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对稠油重质组分分子结构具有更强的破坏能力。所有催化降粘剂中E对S原子的脱除作用最强。最后,新疆风城油田风重023#和FD320037#两口稠油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铁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具有不错的裂解降粘效果,现场降粘率分别达到52.6%和55.9%,分别有17.33%和6.01%的重质组分转化为了轻质组分。风重023#稠油井的水热裂解催化降粘试验取得了成功,第三轮生产天数缩短,产液量增多,产油量明显增多(高出前两轮一倍多),增油364t,产油率从前两轮的24.38提高到了50.80%。FD320037#稠油井的现场试验没有达到增油的预期。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采用不断深入的方式,设计并合成出了一系列具有双重结构的新型催化降粘剂(包括单金属中心类型和双金属中心类型),将它们应用了到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反应中;并采用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的催化降粘剂对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反应的区别,利用对比研究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催化作用机理。(2)将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应用到了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机理的研究当中,分析了特超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反应后稠油及其重质组分中自由基的变化规律,尝试从自由基角度研究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不仅丰富了研究手段,也获得了对催化降粘作用机理的新认识,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未见文献报道。
史利娟[3](2013)在《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变化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溶剂,其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成为近十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离子液体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其具有可设计性。通过选择适当的阴阳离子或者改变烷基链上的取代基团,可以有效地调控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质。若将离子液体的这种“可设计性”与有序分子聚集体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建立离子液体的结构与其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将有望实现有序分子聚集体的可控自组装。此外,将功能性的离子液体引入到传统的有序分子聚集体中,也将有助于实现有序分子聚集体的功能化。这正是离子液体参与构筑有序分子聚集体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本论文拟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系统研究其作为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探索离子液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功能基团的引入对其参与形成的有序分子聚集体的调控作用,以期望实现有序分子聚集体的可控性和功能化。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工作:1.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表面活性的N-芳基咪唑类离子液体1-(2,4,6-三甲基)苯基-3-烷基咪唑溴([Cpim]Br(n=10,12,14)),研究了其在水和离子液体中的聚集行为。并与传统的N-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Cnmim]Br进行了比较,探索了芳香基团的引入对其胶束化行为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相比于传统的N-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在头基中引入芳香基团可以显着促进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胶束的形成,提高其在水中的表面活性。尽管芳香基团带来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Cpim]Br在气液界面上的排列却比[Cnmim]Br略为紧密。这主要是因为相邻[Cnpim]Br分子上的芳香基团可以产生π-π堆积作用,吸引[Cnpim]Br分子在气液界面上紧密排列在一起。与[Cnmim]Br不同,在考察的温度范围内,[Cnpim]Br胶束的形成过程是焓驱动的。1HNMR和2DNOESY结果表明,引入的2,4,6-三甲苯基有远离亲水界面的趋势。在咪唑环上引入芳香基团可以使离子液体具有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的荧光性质,拓展了其在光化学领域的应用价值。②相比于[Cnmim]Br,在头基中引入芳香基团可以促进[Cnpim]Br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胶束的形成。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疏溶剂作用力是胶束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这种疏溶剂作用力要弱于疏水作用力。尽管引入的芳香基团增大了头基的尺寸,[C14pim]Br在[bmim][BF4]中形成聚集体的平均粒径要远远小于[Ci4mim]Br,这可能是由相邻[Cnpim]Br分子上芳香基团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导致的。热力学分析表明,[Cnpim]Br在[bmim][BF4]和水中形成聚集体的驱动力一致,进一步表明[Cpim]Br在[bmim][BF4]中形成的聚集体是传统的“胶束”。[Cnpim]Br在[bmim][BF4]中表现出强而稳定的荧光性质,这种纯粹由离子液体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体系表现出的荧光性质会在光化学等领域有独特的应用价值。2.设计合成了反离子含芳香基团的表面活性离子液体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β-萘磺酸盐([Ci2mim][Nsa]),通过POM、SAXS、FF-TEM、流变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其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随着[Ci2mim][Nsa]浓度的增大,可以观察到从胶束相到Lα相再到层状液晶相的自发转变。FF-TEM观察到,[Ci2mim][Nsa]浓度为3wt%时,体系中形成的囊泡直径在100~500nm之间,有单层也有多层,具有多分散性。随着浓度的增大囊泡尺寸不断增大,当浓度增大到5wt%时,体系中以直径2um左右的多璧囊泡为主,且能观察到曲率较小的平面层状结构的存在。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囊泡相逐渐转变为胶束相。SAXS数据表明,随着[Ci2mim][Nsa]浓度的不断增大,囊泡的双分子层不断压缩,当层状液晶形成后,疏水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分子排列和相对恒定的疏水层厚度。结合SAXS和1H NMR分析,β-萘磺酸根在静电引力、π-π堆积作用以及疏水作用的协同作用下强烈的吸附在咪唑环附近,有效地屏蔽头基之间的静电斥力,促使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头基的有效分子面积显着降低、临界堆积参数明显增大,诱导胶束到囊泡再到层状液晶的转变。3.系统研究了不同结构类型的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质子型离子液体EAN中的聚集行为。研究发现,烷基链长、反离子的碱性以及阳离子的结构变化对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EAN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有显着影响。当[Cwmim]Br烷基链长n≥8时才能观察到胶束的形成,且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CMC值逐渐降低,证明疏溶剂作用在胶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反离子的碱性越强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CMC越低。1HNMR结果表明,咪唑环二位质子氢呈现酸性可以与[NO3]-形成氢键,破坏了EAN分子内氢键网络结构。这种氢键作用力的大小受到反离子碱性和咪唑环侧链疏水性的影响。在胶束形成的过程中,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烷基链可能由交叉构象部分转换为重叠构象,与水中情况不同。由于EAN的[CH3CH2NH3]+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它会渗透到胶束的栅栏层中参与胶束的形成。4.研究了酸碱功能化的咪唑类离子液体1-羧甲基-3-甲基咪唑氯([MimCM]Cl)和1-氨乙基-3-甲基咪唑氯([MimAE]Cl)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胶束水溶液的影响。作为对比,同时研究了常规咪唑类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氯([Emim]Cl)和羟基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氯([MimHE]Cl)对SDS在水中胶束化行为的影响。相比于[Emim]Cl,氨基的引入可以进一步促进SDS胶束的形成,羧基的引入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而羟基的引入影响不大。DLS结果表明,将[MimAE]Cl加入到SDS胶束溶液中可以显着增大SDS胶束的尺寸,而其他离子液体加入时胶束的尺寸只有小幅度的增大。当[MimAE]C1存在时,进一步降低溶液的pH值,可以使SDS的CMC值显着降低、胶束尺寸明显增大,这是由于氨基随着pH的降低逐渐质子化成铵离子,增强了与SDS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随着pH的增大,[MimCM]+逐渐转化成两性内盐的形式,减弱了其与SDS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CMC值增大且胶束尺寸减小。1HNMR结果证明,将几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加入到SDS水溶液中,离子液体的咪唑环吸附在了胶束的表面,对SDS上质子产生独特的环电子效应。与此同时,氨基与咪唑环共同吸附在胶束的表面,而羧基和羟基则趋于指向体相溶液中。
缪文娟[4](2013)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水样中的痕量金属》文中指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是痕量元素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分析元素含量很低或组成复杂的试样时,需要借助于分离富集技术来减少甚至消除基体的干扰。传统的分离方法已不能满足痕量元素分析的实际要求,需要研究新的分离技术来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达到更低的检出限以满足更为苛刻的要求。浊点萃取(cloud point extraction,简称CPE)因其具有萃取率高、富集倍数大,操作简便、不使用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可实现联用化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近年来浊点萃取法也成功地用于金属元素的分离富集,并与分析仪器联用,用于痕量金属元索的检测。本论文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金属元素测定的方法,该法通过浊点萃取对环境水样中痕量金属离子进行预富集分离,并与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联用进行检测,以达到更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更低的检测限的要求。本论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8和Triton X-100作萃取剂,分别采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络合钴离子,双硫腙同时络合铅,镉和镍离子进行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探讨了溶液pH、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以下两个体系的浊点萃取效率及测定检出限的影响。OP-8—PAN体系:在最佳条件下,溶液pH为8.5时,PAN络合Co(Ⅱ)进行浊点萃取,FAAS测定Co(Ⅱ)的检出限为1.26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5%。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6%-102%。Triton X-100—双硫腙体系:在最佳条件:溶液pH为7.0,Triton X-100浓度为0.12%(v/v),双硫腙浓度为8×10-5mol·L-1,Pb(Ⅱ),Cd(Ⅱ),Ni(Ⅱ)三者的检出限分别为2.4μg·L-1,3.2μg·L-1,6.4μ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1.7%,3.4%。方法用于水样的加标回收测定时,回收率为92%-105%。
徐蕾[5](2012)在《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酸碱盐对CnmimBr形成的W/O微乳液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结构参数的影响;第三章为非水微乳液体系C12mimBr/[bmim][BF4]/正戊醇/正辛烷的相行为和物化性质;第四章为无机盐及合成纳米粒子对W/O微乳液的物化性质和结构参数的影响。一.绪论介绍了离子液体和研究微乳液相行为的W/O稀释法,综述了离子液体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缔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对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在纳米合成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评述。二.酸碱盐对CnmimBr形成的W/O微乳液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结构参数的影响用W/O稀释法,研究了CnmimBr/醇/油/盐水W/O型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微乳液滴的结构等,探讨了水相中酸碱盐对上述微乳液体系界面组成及结构参数等的影响。1.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溴代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C12mimBr)、溴代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C14mimBr)和溴代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C16mimBr)在不同的水相介质中(NaCl, HCl或NaOH)均易于形成W/O型微乳液。2.不同水相介质(NaCl、HCl或NaOH)对W/O型离子液体微乳液体系的影响规律相同,即随水相介质中酸碱盐浓度的增大,醇在油中的摩尔溶解度X o醇在界面层中的摩尔分数X ia减小,而K和ΔGoo→i值增大,液滴半径(Rw和Re)增大。3.不同的水相介质对W/O型微乳液物化参数的影响顺序为:HCl >> NaCl>NaOH (X oa、X ia),NaOH > NaCl >> HCl (ΔGoo→i、Rw )。以NaOH为水相的体系中的水池半径与以NaCl或HCl为水相的体系比较显着增大。三.非水微乳液体系C12mimBr/[bmim][BF4]/正戊醇/正辛烷的相行为和物化性质对非水微乳液体系C12mimBr/ [bmim][BF4]/正戊醇/正辛烷的相行为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含水微乳液体系C12mimBr/ H2O/正戊醇/正辛烷进行了比较。1.当使用不同的亲水相时,单相区区域的大小顺序为H2O< 5% [bmim][BF4]水溶液<5% NaCl水溶液< [bmim][BF4]。2. [bmim][BF4]微乳液体系的X oa和X ia值总是分别大于水相体系的,IL/O型微乳液形成的自发性小于传统的W/O型微乳液。IL/O微乳液液滴小于传统的W/O型微乳液液滴。3.随醇碳链长度的增加,IL/O微乳液形成的自发性增强。烷烃对微乳液物化参数的影响与醇的影响相反。即随烷烃碳链长度的增长,体系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与随醇碳链长度的增长导致的变化规律不同。4.盐效应对IL/O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和结构参数没有明显影响。5.在较高温度下,IL/O微乳液形成的自发性变小,而W/O型微乳液形成的自发性变大。四.无机盐及合成纳米粒子对W/O微乳液的物化性质和结构参数的影响利用W/O稀释法,研究了分别以Na2CO3、CaCl2和两种无机盐的混合物为水相,C16mimBr(或Brij35)/正戊醇/正辛烷/水溶液的W/O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结构参数等。考察了在上述微乳液体系中,在不同ωo(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及不同Na2CO3、CaCl2浓度下,合成纳米粒子CaCO3过程前后,微乳液体系的组成及微乳液滴结构参数的变化。1.在不同ωo值下,合成CaCO3纳米粒子前后,醇在油相中的摩尔分数Xo均增加,醇在界面膜中的摩尔分数X ia均减小,ΔG oo→i值均减小,微乳液滴均增大。合成CaCO3纳米粒子后,微乳液液滴的水池半径与Na2CO3、CaCl2微乳液体系相比均有所增大。2.随Na2CO3、CaCl2浓度增加,C16mimBr(或Brij35)/正戊醇/正辛烷/水溶液W/O微乳液体系的X oa均减小,X ia、ΔGoo→i均增大,Rw均有所减小。但合成CaCO3纳米粒子后,微乳液液滴的水池半径增大。3.含水量ωo和Na2CO3、CaCl2浓度对两种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结构参数等都有影响,但ωo的影响较之盐浓度的影响要大。
马学建[6](2011)在《微乳液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文中指出在弱酸性条件下,Al(Ⅲ)与铬蓝黑R可生成荧光性络合物,Triton X-100非离子型微乳液对该荧光体系具有较强增敏作用,增敏近5倍,因此,建立了微乳液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含量的方法.实验详细探讨了微乳液组成、溶液pH、试剂用量等条件对铝测定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铝的质量浓度在8.0~480μ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5%~103%之间.该方法用于天然水样品中铝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姚志钢[7](2011)在《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有序聚集体的形成、聚合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在生命、医药、能源、材料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是靠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的,所形成的结构容易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如浓度、盐离子强度、温度等)而不稳定。因此,提高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体的稳定性研究已成为热点课题。如果使用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形成有序聚集体,然后用聚合的方法固定它们的结构,这将有效地提高有序聚集体的稳定性。设计并合成了结构新型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系列产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对其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为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的应用以及聚合囊泡等可聚合有序聚集体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品种。以十四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STASD)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配制可聚合囊泡,对囊泡聚合前后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采用过硫酸铵(APS)作引发剂,在80℃下聚合1.5小时的样品经过1HNMR判断囊泡中双键的转化率为3.14%,该样品在常温下可稳定存放8个月,而一般囊泡只能存放3周左右,经聚合后的囊泡稳定性大大提高。在国内,首次利用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聚合囊泡用于药物载体研究,聚合囊泡对阿司匹林的包封率比未聚合囊泡高1520%。50小时检测期内,在模拟肠液中,未聚合囊泡中阿司匹林释放率达79%左右,聚合囊泡释放率仅为29%左右;在模拟胃液中,未聚合囊泡中阿司匹林释放率达56%左右,聚合囊泡释放率仅为23%左右。相比于未聚合囊泡,聚合囊泡对阿司匹林有非常明显的缓释效果。这些研究开创了自发形成聚合囊泡和取代非自发制备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先河。采用十二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SDASD)做乳化剂制备微乳液,并用该体系制备多孔聚合物——高吸油性树脂。利用电导率法确定了微乳液的三种亚结构,同时考察了m(MAA)/m(LMA)和SDASD的质量百分含量对微乳液区域大小的影响。详细探讨了微乳液的双连续区域、单体种类及配比、聚合温度、交联剂用量等工艺因素对合成树脂的吸油率和吸油速率的影响,得出最佳聚合工艺条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吸油效果为7.9g/g(以汽油计)。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减少了微乳聚合过程中相分离的发生,树脂的孔结构易于调控,为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利用SDASD做乳化剂,采用离子液体代替水制备微乳液并用该体系制备透明多孔聚合物,用电导法确定了单相微乳液区存在[bmim] [BF4] /丙烯酸酯、双连续相、丙烯酸酯/ [bmim][BF4]三种亚结构。探讨了微乳液亚结构类型、双连续相中水的加入、聚合产物的后处理方法对聚合物的孔结构和透明性的影响。然后在最佳质量配比下进行最佳工艺条件的探究,得出离子液体微乳液聚合制备丙烯酸酯透明多孔聚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和离子液体的引入减少了微乳聚合中相分离的发生和增加了产物的透明性和多孔性。这些研究使微乳液聚合在保持聚合前的理想结构方面取得了进展,丰富了透明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秦显国[8](2011)在《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可以给出物质原子水平的结构信息,而且在研究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被广泛用于研究增溶剂溶液的理化性质。本文以两性离子增溶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CHAPS)为研究对象,运用液体核磁共振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HAPS在重水溶液中随浓度变化的聚集性质和其所形成胶束的微观结构,考察了外部因素温度和氯化钠浓度对其胶束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胶束形成机制,研究了CHAPS与非离子增溶剂Triton X-100复配体系的胶束形成和相互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CHAPS随浓度变化的聚集性质研究。我们利用多种NMR参数,如化学位移、自扩散系数和质子弛豫时间等,研究了CHAPS的聚集形态变化,发现CHAPS存在两个表观临界胶束浓度,其中第一个和以前的文献报道相同,为正常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第二个表观临界胶束浓度,表明CHAPS在高浓度下发生了胶束形状转变。利用消除了自旋扩散的选择性一维NOESY实验,我们发现在高于第二个表观临界胶束浓度之后,CHAPS可能形成了夹层的胶束结构,即内层亲水端的烷氢链与外层疏水端的类固醇端相接触。CHAPS胶束大小与其浓度相关的结果为不同浓度的CHAPS对蛋白质的溶解能力和稳定能力的不同给予了合理的解释。(2)研究了温度和氯化钠浓度对CHAPS胶束性质的影响。发现CHAPS的两个表观的临界胶束浓度值都随着温度和氯化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热力学参数变化表明CHAPS形成胶束的机制是一种自发的、放热的过程,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可能是CHAPS胶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此外,CHAPS的胶束聚集状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敏感。进一步证实,在高于第二个表观临界胶束浓度后,CHAPS存在奇特的交叉错列胶束结构,并且不受温度和盐浓度变化的影响。(3)研究了CHAPS与Triton X-100所形成的混合胶束的特性。发现CHAPS和Triton X-100混合胶束的可能空间形态。Triton X-100具有较强的形成胶束的能力,单一的Triton X-100的胶束随着浓度的增加,形成了多层胶束,但是CHAPS的加入能够使其稳定在近似的双层结构。而CHAPS胶束的双层交叉错列模型也由于Triton X-100的加入,稳定性和内核的疏水强度有所增加。研究所得的结论不仅丰富了表面活性剂理论而且有助于了解CHAPS胶束及CHAPS/Triton X-100混合胶束的稳定性和增溶能力,将为今后在增溶和稳定膜蛋白质而使其不变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合理选择最佳的CHAPS及CHAPS/Triton X-100的浓度提供重要的参考。
刘文杰[9](2010)在《表面活性剂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对血红蛋白光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血红蛋白(Hb)相对分子质量64500Da,是由4个肽链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一种寡聚蛋白质。它是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由于它的三维结构已经确定,所以常常用作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模型物。蛋白质的结构与其生物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洗涤剂,其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可通过食物链或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内,作用于蛋白质而引起结构变化导致疾病,或者干扰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在食品、膜蛋白的分离、酶蛋白的活力及构象研究等方面,也都涉及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表面活性剂及其分子有序组合体在日用化工、材料科学、能源工业、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分子有序组合体还可用于生物模拟,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很多有益的信息。因此,研究表面活性剂及其分子有序组合体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圆二色谱、电导率、负染—TEM、冷冻蚀刻—TEM、核磁共振、表面张力、等温滴定微量热等方法研究了血红蛋白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阐述了其分子有序组合体结构对该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光照对此相互作用的影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能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并能透过细胞膜,而被用做抗微生物制剂,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血红蛋白可以发生氧合血红蛋白(oxyHb)与高铁血红蛋白(metHb)以及高铁血色原(hemichrome)之间的转变,而hemichrome在红细胞中的聚集是一些血液病及红血球老化的典型特征,故有关metHb与hemichrome相互转化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章以电导法研究了血红蛋白加入前后CTAB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变化,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CTAB浓度条件下血红蛋白的的构象变化,通过冷冻蚀刻一TEM法观察了不同CTAB浓度下血红蛋白的形貌变化,并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血红蛋白与CTA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血红蛋白的加入使得CTAB的cmc增加,CTAB分子的扩散系数减小,且CTAB浓度小于cmc时其扩散系数减小速率相对于CTAB胶束时更小,核磁共振研究表明,随着Hb浓度的增加,CTAB分子中质子信号线宽明显增加,且所有质子的化学位移值(δ)均向高场移动;另一方面,CTAB单体分子可以诱使高铁血红蛋白转变为hemichrome,而当CTAB浓度大于cmc后,血红蛋白的活性中心heme可能从血红蛋白的疏水空腔脱离,增溶进胶束的疏水部分,在CTAB/n-C5H11OH/H2O体系中,heme同样可以逃离血红蛋白疏水空腔;在没有缓冲溶液存在及加入pH=8.0的缓冲溶液后,metHb的浓度随CTAB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pH=4.0的缓冲溶液中,metHb的浓度却随CTAB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血红蛋白的加入可以改变CTAB的聚集结构,而CTAB浓度以及溶液pH值的变化可以调控血红蛋白不同构象之间的转变。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两种具有相同疏水链而相反电荷的极性头基的表面活性剂(SDS与DTAB)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不同pH条件下的两种相互作用,从而揭示血红蛋白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表面活性剂结构以及溶液性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血红蛋白的加入使得SDS和DTAB的cmc均增大,核磁共振研究表明,血红蛋白的加入使SDS的化学位移值减小,线宽变大,等温滴定微量热研究表明,血红蛋白的加入,SDS体系的△Hobs逐渐降低甚至达到负值,而DTAB体系的的△Hobs先略有增加而后逐渐减小;另一方面,SDS与DTAB均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转变为hemichrome,进而诱使血红素单体脱离血红蛋白的疏水空腔;改变溶液的pH值,pH=5.8时,Hb表面带较多正电荷,容易与极性头基带负电的SDS分子发生静电相互吸引而发生作用,少量SDS的存在即可使Hb的光谱发生较大的变化,而pH=7.0以及8.0时,Hb表面应带较多负电荷或者说带正电荷部分减少,故其与SDS分子之间存在静电排斥而减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则相对需要SDS的量较多才可使Hb的光谱发生较大的变化,与之相反的是,pH=5.8时,较多DTAB的存在才使得Hb的光谱发生较大的变化,而pH=7.0以及8.0时则需要相对较少的DTAB量。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极性头基的表面活性剂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机理不同,且溶液pH值的调控可以控制该相互作用的程度。三.血红蛋白在表面活性剂胶束以及微乳液体系中的光稳定性研究过去对血红蛋白的研究主要以均相体系为溶剂,而均相体系与生物环境相差甚远,研究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血红蛋白的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性质,利用胶束和微乳液与细胞膜结构的相似性,可进行仿生研究。此外,由于近年来地球环境的污染严重,地球大气层的变薄,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变得越来越明显,有关紫外光线对人体内部蛋白质的损伤机理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本部分以表面活性剂胶束和微乳液模拟生物体系研究血红蛋白的光化学物理性质并讨论了该体系对血红蛋白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照使得metHb转变为hemichrome,且随光照时间的增加,生成hemichrome的百分比变大,并进一步可能使得heme单体脱离血红蛋白疏水空腔,光照使得血红蛋白Soret带的吸光度值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得血红蛋白Soret带的吸光度值降低的速率降低,表明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的保护作用可见,阳离子表面活性齐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胶束的形成有利于Hb的光稳定性;不同结构微乳液中Hb的光稳定性不同;通过对heme单体光稳定性的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对血红蛋白的光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其活性中心heme的保护所达到的。该研究有利于揭示有关紫外光线对人体内部蛋白质的损伤机理,对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四.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分子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调控随着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药理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药物与蛋白质相结合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药物分子与蛋白质之间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称为超分子化合物,是处于生命科学和化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研究课题。因此,研究药物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不仅能为确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及作用强度提供一定信息,而且对全面阐明小分子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机制也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本部分比较研究了桑色素以及白杨素与血红蛋白的作用机制以及温度对结合常数的影响,分析了两种药物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模式,从分子水平认识该反应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该两种药物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不同影响,为探讨表面活性剂对生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李嘉诚[10](2010)在《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微观结构、性质及在农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微乳液是由油(O)、水(W)、表面活性剂(S)和助表面活性剂(CS)组成的有序多元体系,具有较大的界面面积、超低界面张力和热力学稳定等性质。微乳液作为药物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农药学等领域。农药微乳剂(micro-emulsion)以水作为分散介质,不用或仅用少量有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将油溶性原药以超微细状态(粒径0.01-0.1μm)均匀分散于水中,形成热力学稳定的透明均相体系。由于传统农药剂型乳油中含有大量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有机溶剂,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以水部分或全部替代乳油中有机溶剂的微乳剂便成了国内外农药新剂型研究的热点。关于农药微乳剂的形成及稳定,目前一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配方的筛选,尤其是对微乳液形成的关键组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仍采用随机或经验法,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理论。烷基苯磺酸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别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类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湿及乳化性能。本论文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入手,研究了烷基酚聚氧乙烯类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及TX-100与烷基苯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A及SDBS在水溶液中形成的混合胶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用正规溶液理论计算它们形成混合胶束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深入研究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和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相行为及热力学性质,制备了以联苯菊酯、氟硅唑为模型药物的高效载药微乳液。首先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A、SDBS分别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根据正规溶液理论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及分子交换能,研究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所有混合体系在胶团和溶液表面的相互作用参数β值(分别为-5.23、-4.88、-2.54、-1.30)均为负值,表明所有复配体系都产生了协同效应。混合胶束热力学研究表明,复配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G emx均为负值,|βM|随温度升高变得更大,表明在混合胶束中存在有利的相互作用。在4种混合体系中,两种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同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P-10复配时,SDBA+NP-10的协同增效作用比SDBS+NP-10强,即|βaMve(SDBA+NP-10)|>|βaMve(SDBS+ NP-10)|;而对于同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A与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疏水基链碳原子数越多,|β|越大,即|βaMve(SDBA+NP-10)|>|βaMve(SDBA+TX-100)。说明极性头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及疏水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协同效应的主要原因。电解质NaCl可使复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且随NaCl浓度增加,溶液的cmc和γcmc都逐步降低。在复配体系中加入正丁醇比加入碳链较短的乙醇更能明显提高混合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通过采用自旋标记电子自旋共振法(ESR)测定了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形成混合胶团的微环境参数。结果表明:SDBA+NP-10复配体系达到cmc时,微黏度变大,形成混合胶团。微极性参数AN随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多而变大,表明有更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插入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中,有利于形成胶束。同时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得4种单一表面活性剂SDBA、SDBS、NP-10、TX-100的胶团聚集数分别为38.0、34.9、55.3、40.4。不同比例复配体系(SDBA/NP-10、SDBA/TX-100、SDBS/NP-10、SDBS/TX-100)的聚集数都比相应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大,但比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小。在阴/非表面活性剂相同比例组成下,4个复配体系聚集数的大小关系是:NSDBA/NP-10> NSDBS/NP-10>NSDBA/TX-100> NSDBS/TX-100。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得复配体系胶束的微观极性(I1/I3)与ESR法一致。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总的结果表明,按一定比例复配后表面活性增强,在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能力和形成胶团能力上均显示协同效应。该结果为表面活性剂的高效复配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为进一步探讨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形成胶团及微乳液过程中协同效应,本文用介观动力学方法(DPD)模拟了SDBA、NP-10、SDBA+NP-10胶团及微乳液动力学的形成过程,包括胶束结构、水在胶束中的密度分数和界面张力等。发现复配表面活性剂SDBA+NP-10形成胶团的过程中,界面层中SDBA不是均匀地排布,而是其头基聚集成小的团簇,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填充空穴,两者紧密镶嵌,产生协同作用。为获得二元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相和界面上的组成及微乳液液滴尺寸等微观结构方面的信息,采用稀释法测定了助表面活性剂醇(正丁醇及正戊醇)对SDBA+NP-10/ /正构烷(正己烷或正庚烷)/水(盐水)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及正戊醇)在油水界面的分布( n ai)和在油相(正己烷及正庚烷)中的分布( na o)的值都是随着油链长的增长而增大,即较高碳链长的正庚烷有利于醇分布在界面。所有体系? G<0,正丁醇和正戊醇从油相转移到界面是自发的,但转移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在正庚烷中比在癸烷中更易于自发进行。该微乳液微观结构为随着水含量增加(ω=10-50),Re和Rw均增加,而Rw增加幅度更大,液滴的界面层的有效厚度(dI)呈下降趋势,W/O微乳液体系逐渐转向O/W型微乳体系。为实现微乳液在农药药物高效传递中的应用,本文以上述二元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微乳液的关键组分,研究了联苯菊酯、氟硅唑为模型药物的载药微乳液体系的形成(相行为、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质)及应用。结果表明:在SDBA+NP-10/正丁醇/联苯菊酯+环己酮/水载药微乳液体系中,NP-10+SDBA复合表面活性剂较单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O/W微乳区域面积大,温度对该微乳液的相行为影响很小。助表面活性剂醇从分散相进入微乳液界面层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s<0,随着醇碳链的增长,微乳液形成过程?Gs的绝对值增大,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及微乳区面积增大。微乳液形成过程标准焓变-?Hs=0,为无热效应过程,表明标准自由能的变化?Gs是由醇分子的混乱度熵变?SS决定的。通过偏光、电导率、粘度、折射率等分析手段,确定了该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在w(H2O)<32%时,为W/O型,在32%<w(H2O)<42%时,形成液晶结构,在42%<w(H2O)<63%时,为双连续型,在w(H2O)>63%时,为O/W型微乳液。由于水溶助长剂可增加有机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为研制有效成分较高的w(氟硅唑)= 8%微乳剂(ME),考察了5种水溶助长剂对SDBA+NP-10/正丁醇/氟硅唑+环己酮/水载药微乳液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钠浓度为0.5mol?L-1时,水杨酸钠浓度为0.3mol?L-1时,对药物有增溶作用,并随着水溶助长剂浓度的增大,增溶作用更大。尿素对氟硅唑微乳液体系相行为基本没有影响。间苯二酚、葡萄糖、氯化钠均明显减小了氟硅唑微乳剂单相微乳液区的面积。当w(水杨酸钠)=5%时,配制8%氟硅唑微乳剂热贮稳定性好。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2.5%联苯菊酯微乳剂及8%氟硅唑微乳剂均为与环境友好及防效优良的农药药物新制剂。
二、ESR研究Triton X-100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SR研究Triton X-100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制备及对姜黄素的包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微乳液 |
1.1.1 微乳液的类型 |
1.1.2 微乳液的性质 |
1.1.3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
1.1.4 微乳液的表征方法 |
1.1.5 微乳液的应用 |
1.2 姜黄素 |
1.3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
1.3.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
1.3.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
1.3.3 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Gemini微乳液相行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K_m值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2.3.2 中间连接基团数n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2.3.3 醇的种类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2.3.4 油相的种类及含量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2.3.5 温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emini微乳液的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导率法探测微乳液结构的变化 |
3.3.2 循环伏安法探测微乳液结构的变化 |
3.3.3 粒径 |
3.3.4 W/O微乳液微环境 |
3.3.5 荧光 |
3.3.6 电镜 |
3.3.7 差示扫描量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emini/醇/油/水微乳液热力学稳定性及结构参数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理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25℃下各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
4.3.2 W/O微乳液的界面组成及热力学稳定性研究 |
4.3.3 W/O微乳液结构参数的计算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姜黄素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辅料干扰及最大吸收波长 |
5.3.2 姜黄素标准曲线 |
5.3.3 最佳油相选择 |
5.3.4 姜黄素微乳液的粒径 |
5.3.5 pH对姜黄素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5.3.6 不同因素对微乳液包载姜黄素的影响 |
5.3.7 姜黄素微乳液的体外释放测定 |
5.3.8 姜黄素微乳液的DPPH抗氧化测定 |
5.4 总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具供氢体与催化中心双重结构的催化降粘剂及其降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稠油概述 |
1.1.1 稠油的定义与成因 |
1.1.2 稠油的组成与结构 |
§1.2 稠油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热力开采技术 |
1.2.2 物理开采技术 |
1.2.3 化学开采技术 |
1.2.4 生物开采技术 |
§1.3 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的研究 |
1.3.2 水热裂解催化降粘的反应机理研究 |
1.3.3 水热裂解催化降粘的现场应用研究 |
1.3.4 供氢剂在稠油水热裂解催化降粘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铁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研究 |
§2.1 催化降粘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1 设计思路 |
2.1.2 制备及条件优化 |
2.1.3 分析表征 |
§2.2 催化降粘剂的室内评价实验 |
2.2.1 实验方法 |
2.2.2 正交实验评价 |
2.2.3 降粘效果对比研究 |
2.2.4 热稳定性研究 |
2.2.5 普适性研究 |
§2.3 催化降粘作用机理的研究 |
2.3.1 实验方法与仪器 |
2.3.2 稠油的族组成变化 |
2.3.3 饱和烃和芳香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2.3.4 胶质和沥青质的有机元素分析 |
2.3.5 胶质和沥青质的核磁共振分析 |
2.3.6 反应裂解气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铜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研究 |
§3.1 催化降粘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1 设计思路 |
3.1.2 制备及表征 |
§3.2 催化降粘剂的室内评价实验 |
§3.3 催化降粘作用机理的研究 |
3.3.1 实验方法与仪器 |
3.3.2 稠油的族组成变化 |
3.3.3 胶质和沥青质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4 胶质和沥青质的有机元素分析 |
3.3.5 胶质和沥青质的核磁共振分析 |
3.3.6 沥青质的平均结构参数分析 |
3.3.7 反应裂解气组份的GC-M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金属中心的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研究 |
§4.1 催化降粘剂的制备与表征 |
4.1.1 设计思路 |
4.1.2 催化降粘剂的制备 |
4.1.3 催化降粘剂的红外表征 |
§4.2 催化降粘剂的室内评价实验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各因素对稠油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效果的影响 |
4.2.3 正交实验评价 |
4.2.4 裂解降粘效果对比研究 |
§4.3 催化降粘作用机理的研究 |
4.3.1 实验方法与仪器 |
4.3.2 自由基浓度的标定 |
4.3.3 不同反应条件下稠油的ESR分析 |
4.3.4 反应前后稠油及重质组分的ESR分析 |
4.3.5 胶质和沥青质的有机元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重结构催化降粘剂的现场试验 |
§5.1 试验区块基本地质情况 |
§5.2 现场试验施工方案 |
5.2.1 现场试验方案 |
5.2.2 现场施工工艺指标 |
§5.3 现场试验的效果评价 |
5.3.1 现场试验的降粘效果 |
5.3.2 现场试验的裂解效果 |
5.3.3 现场试验的采油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变化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液体 |
1.2.1 概述 |
1.2.2 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 |
1.3 表面活性剂和有序分子聚集体 |
1.4 离子液体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4.1 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4.1.1 胶束 |
1.4.1.2 液晶 |
1.4.1.3 囊泡 |
1.4.1.4 微乳液 |
1.4.2 离子液体作为表面活性剂参与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4.2.1 胶束 |
1.4.2.2 液晶、凝胶 |
1.4.2.3 囊泡、微乳液 |
1.4.3 离子液体既作为溶剂也作为表面活性剂构筑的有序分子聚集体 |
1.4.4 离子液体作为添加剂调控传统有序分子聚集体 |
1.5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芳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在水和离子液体中的聚集行为 |
2.1 N-芳基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中的聚集行为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2.1 试剂 |
2.1.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1.2.3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芳香基团的引入对胶束形成的影响 |
2.1.3.2 胶束的形成机理和微观结构 |
2.1.3.3 胶束形成热力学 |
2.1.3.4 荧光性质 |
2.1.4 结论 |
2.2 N-芳基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bmim][BF_4]中的聚集行为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试剂 |
2.2.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2.2.2.3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3.1 芳香基团的引入对胶束形成的影响 |
2.2.3.2 胶束形成热力学 |
2.2.3.3 荧光性质 |
2.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芳香性反离子诱导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水中聚集行为的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3.2.3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_(12)mim][Nsa]在水中的相行为 |
3.3.2 胶束相 |
3.3.3 L_α相 |
3.3.4 层状液晶相 |
3.3.5 相转变机理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咪唑类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EAN中的聚集行为:头基、烷基链和反离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4.2.3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活性和胶束化行为 |
4.3.2 胶束的形成机理和微观结构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酸碱功能化离子液体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胶束体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5.2.3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离子液体对SDS表面活性和胶束化行为的影响 |
5.3.2 离子液体对SDS胶束尺寸的影响 |
5.3.3 离子液体对SDS胶束体系的影响机理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附录 符号说明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水样中的痕量金属(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浊点萃取方法的应用 |
1.2.1 浊点萃取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1.2.2 浊点萃取在有机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
1.2.3 浊点萃取在金属离子分离富集及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1.3 浊点萃取与检测技术的联用 |
1.3.1 浊点萃取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联用 |
1.3.2 浊点萃取与其他分析方法联用 |
1.4 选题内容及意义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2. 浊点萃取的原理 |
2.1 浊点萃取的原理 |
2.2 浊点萃取痕量金属离子的主要影响因素考察 |
2.2.1 表面活性剂 |
2.2.2 络合剂 |
2.2.3 pH 值 |
2.2.4 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 |
2.2.5 添加剂 |
2.2.6 离子浓度 |
2.2.7 离心时间 |
2.2.8 黏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3. 实验部分 |
3.1 试剂与仪器 |
3.2 溶液配制 |
3.3 仪器测定条件 |
3.4 样品采集 |
3.5 实验方法 |
3.5.1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钴(Ⅱ) |
3.5.2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铅(Ⅱ)、镉(Ⅱ)和镍(Ⅱ) |
4. 结果与讨论 |
4.1 OP-8 浊点萃取钴(Ⅱ) |
4.1.1 pH 值对萃取率的影响 |
4.1.2 PAN 的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4.1.3 表面活性剂 OP-8 溶液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4.1.4 平衡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4.1.5 平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1.6 离心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1.7 干扰离子的影响 |
4.1.8 标准工作曲线、检出限和精密度 |
4.1.9 样品分析 |
4.2 Triton X-100 同时浊点萃取铅(Ⅱ),镉(Ⅱ),镍(Ⅱ) |
4.2.1 (NH_4)_2SO_4的用量对萃取温度的影响 |
4.2.2 pH 及缓冲溶液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4.2.3 双硫腙的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4.2.4 Triton X-100 的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4.2.5 (NH4)2SO4 的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4.2.6 平衡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2.7 离心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4.2.8 粘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4.2.9 干扰离子的影响 |
4.2.10 标准工作曲线、检出限和精密度 |
4.2.11 样品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离子液体及其缔合结构体系 |
1.1 离子液体简介 |
1.2 长碳链咪唑类离子液体缔合体系 |
1.3 短碳链咪唑类离子液体 |
2 Brij 及其缔合结构体系 |
3 微乳液用于纳米粒子合成 |
4 W/O 微乳液稀释法 |
4.1 稀释法原理 |
4.2 W/O 稀释法研究进展 |
5 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酸碱盐对 CnmimBr 形成的 W/O 微乳液的界面组成、热力学性质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微乳液的界面组成和结构参数 |
3.2 HCl 含量的影响 |
3.3 NaOH 含量的影响 |
3.4 酸碱盐的影响比较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非水微乳液体系 C12mimBr/[bmim][BF4]/正戊醇/正辛烷的相行为和物化性质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三元相图的构建 |
2.2.2 稀释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拟三元相图 |
3.2 IL/O 和 W/O 微乳液体系的稀释实验 |
3.3 醇和烷烃的影响 |
3.4 温度的影响 |
3.5 盐度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无机盐及合成纳米粒子对 W/O 微乳液的物化性质和结构参数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C16mimBr W/O 微乳液体系的组成及结构 |
3.1.1 不同ω o的影响 |
3.1.2 盐度的影响 |
3.2 Brj35 W/O 微乳液体系的组成及结构 |
3.2.1 不同ω o的影响 |
3.2.2 盐度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7)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有序聚集体的形成、聚合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聚集体 |
1.2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规律 |
1.2.1 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
1.2.2 曲面弹性理论 |
1.3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聚集体 |
1.3.1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3.2 可聚合囊泡研究进展 |
1.3.3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构筑的微乳液 |
1.4 室温离子液体中的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 |
1.4.1 表面活性剂在离子液体中形成囊泡 |
1.4.2 表面活性剂在离子液体中形成微乳液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
2.1 烷基烯丙基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设计 |
2.1.1 烷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2.1.2 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分子结构及合成路线设计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马来酸单酯的合成 |
2.2.3 马来酸双酯的合成 |
2.2.4 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的合成 |
2.2.5 平衡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马来酸单酯的合成 |
2.3.2 马来酸双酯的合成 |
2.3.3 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的合成 |
2.3.4 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囊泡及其稳定性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囊泡的制备 |
3.1.3 未聚合囊泡的稳定性 |
3.1.4 囊泡聚合 |
3.1.5 聚合囊泡稳定性实验 |
3.1.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囊泡形貌 |
3.1.7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观察囊泡形貌 |
3.1.8 囊泡粒径与分散系数的测定 |
3.1.9 吸光度的测定 |
3.1.10 核磁共振仪测定聚合度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囊泡自发形成的影响因素 |
3.2.2 囊泡自发形成的测试结果分析 |
3.2.3 盐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 |
3.2.4 乙醇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 |
3.2.5 温度对囊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3.2.6 聚合时间对囊泡形貌的影响 |
3.2.7 囊泡聚合程度的判断 |
3.2.8 聚合囊泡稳定性的考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所需溶液配制 |
4.1.3 囊泡的制备 |
4.1.4 阿司匹林及其空白囊泡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
4.1.5 阿司匹林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4.1.6 包封率的测定 |
4.1.7 缓释率的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温度对囊泡聚合前后包封率的影响 |
4.2.2 pH 对囊泡聚合前后包封率的影响 |
4.2.3 浓度对囊泡聚合前后包封率的影响 |
4.2.4 囊泡和聚合囊泡的模拟体外释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乳液聚合制备高吸油性树脂 |
5.1 实验部分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
5.1.3 电导法测定微乳液结构 |
5.1.4 树脂的制备方法 |
5.1.5 树脂性能的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m_(MAA)/m_(LMA)对SDASD 水溶液/正丁醇/MAA/LMA 体系相区的影响 |
5.2.2 SDASD 质量百分含量对SDASD 水溶液 |
5.2.3 电导率和微乳液结构 |
5.2.4 单体配比对吸油性能的影响 |
5.2.5 微乳区域的选择 |
5.2.6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5.2.7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离子液体微乳液制备透明多孔聚合物 |
6.1 实验部分 |
6.1.1 仪器与试剂 |
6.1.2 三元相图的绘制 |
6.1.3 微乳区亚结构的确定 |
6.1.4 多孔聚合物的制备 |
6.1.5 多孔聚合物的孔结构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TX-100/丙烯酸酯/bmimBF_4 微乳液体系 |
6.2.2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SDASD/丙烯酸酯/bmimBF_4 微乳液体系 |
6.2.3 多孔聚合物 |
6.2.4 离子液体微乳液聚合中助致孔剂水对孔结构的影响 |
6.2.5 后处理方式对孔结构的影响 |
6.2.6 离子液体微乳液聚合中聚合条件的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性质 |
1.3 NMR 技术及其在表面活性剂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2 CHAPS 与其浓度相关聚集行为的NMR 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度和氯化钠对CHAPS 聚集行为影响的NMR 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CHAPS 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 相互作用的NMR 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9)表面活性剂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对血红蛋白光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胶束 |
1.1.2 微乳液 |
1.2 蛋白质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
1.3 血红蛋白及其相关研究 |
1.3.1 血红蛋白的性质 |
1.3.2 血红蛋白的相关研究 |
1.3.2.1 血红蛋白的电化学方法研究 |
1.3.2.2 血红蛋白的分析检测 |
1.4 血红蛋白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2.2.2.2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2.2.2.3 电导率的测定 |
2.2.2.4 扩散系数的测定 |
2.2.2.5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
2.2.2.6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TAB分子与Hb的相互作用 |
2.3.2 CTAB胶束以及CTAB/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与Hb的相互作用 |
2.3.3 pH值对CTAB与Hb相互作用的影响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3.2.2.3 荧光发射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3.2.2.4 电导率的测定 |
3.2.2.5 负染-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
3.2.2.6 核磁共振谱的测定 |
3.2.2.7 等温滴定微量热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血红蛋白对SDS聚集状态的影响 |
3.3.2 SDS对血红蛋白构象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2.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4.2.2.3 荧光发射光谱及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 |
4.2.2.4 电导率的测定 |
4.2.2.5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
4.2.2.6 等温滴定微量热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TAB分子与Hb的相互作用 |
4.3.2 DTAB/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与Hb的相互作用 |
4.3.2.1 n-C_5H_(11)OH含量的影响 |
4.3.2.2 H_2O含量的影响 |
4.3.2.3 DTAB含量的影响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Triton X-100水溶液以及微乳液体系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部分相图制备与结构测定 |
5.2.2.2 血红蛋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5.2.2.3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5.2.2.4 负染-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以及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riton X-100/H_2O体系中Hb与Triton X-100的相互作用 |
5.3.2 Triton X-100/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中Hb与Triton X-100的相互作用 |
5.3.3 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5.3.3.1 Triton X-100对血红蛋白光稳定性的影响 |
5.3.3.2 Triton X-100/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5.3.4 Heme的光稳定性 |
5.3.4.1 Triton X-100水溶液中heme的光稳定性 |
5.3.4.2 Triton X-100/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中heme的光稳定性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以及微乳液体系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6.2.2.2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
6.2.2.3 圆二色谱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表面活性剂/H_2O体系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1.1 CTAB/H_2O体系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1.2 SDS/H_2O体系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1.3 不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比较 |
6.3.2 表面活性剂/醇/H_2O微乳液体系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2.1 CTAB/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2.2 SDS微乳液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2.2.1 SDS/BA/H_2O微乳液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3.2.2.2 SDS/n-C_5H_(11)OH/H_2O微乳液中血红蛋白的光稳定性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分子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实验方法 |
7.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
7.2.2.2 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7.2.2.3 圆二色谱的测定 |
7.2.2.4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定 |
7.2.2.5 化学计算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两种药物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 |
7.3.1.1 两种药物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 |
7.3.1.2 两种药物与Hb之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的判断 |
7.3.1.3 两种药物与Hb之间的能量转移 |
7.3.1.4 两种药物对Hb的结构影响研究 |
7.3.2 表面活性剂对两种药物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 |
致谢 |
(10)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微观结构、性质及在农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复配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 |
1.1.1 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性质 |
1.1.2 影响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质的因素 |
1.1.3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
1.2 二元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的有序组合体 |
1.2.1 二元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团 |
1.2.2 稳态荧光猝灭法对胶团的结构研究进展 |
1.3 二元表面活性剂W/O 微乳液的形成及性质 |
1.3.1 微乳液的概念及特点 |
1.3.2 微乳液形成的基本原理 |
1.3.3 W/O 微乳液界面组成、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1.3.4 W/O 微乳液结构参数的研究 |
1.3.5 电子自旋共振法(ESR)研究复配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 |
1.4 二元表面活性剂O/W 微乳液体系及作为农药药物载体的应用 |
1.4.1 载药O/W 微乳液的形成及性质 |
1.4.2 农药微乳液概况及性能特点 |
1.4.3 水溶助长剂及在农药微乳液中的应用 |
1.4.4 农药微乳液的研究进展 |
1.5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聚集的分子模拟 |
1.5.1 表面活性剂分子有序组合体的介观动力学模拟(Mesoscale Simulation) |
1.5.2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体系中的DPD 模拟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仪器 |
2.1.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2.2.2 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
2.2.3 W/O 微乳液稀释实验 |
2.2.4 联苯菊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2.5 氟硅唑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 胶团及微乳液微观结构的分析 |
2.3.1 电导率测定微乳液的结构 |
2.3.2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微乳液的结构 |
2.3.3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胶团聚集数及微极性 |
2.3.4 电子顺磁(ESR)测定微乳液缔合结构 |
2.4 载药微乳液的物化性能测试 |
2.4.1 载药微乳液透明温度范围 |
2.4.2 载药微乳液冷贮稳定性 |
2.4.3 载药微乳液热贮稳定性 |
2.4.4 载药微乳液稀释稳定性 |
2.5 载药微乳液的性能测试 |
2.5.1 2.5%联苯菊酯微乳剂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
2.5.2 2.5%联苯菊酯微乳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
2.5.3 8%氟硅唑微乳剂对梨黑星病的毒力测定 |
2.5.4 8%氟硅唑微乳剂田间药效试验 |
第三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研究 |
3.0 引言 |
3.1 基本原理 |
3.1.1 胶束的组成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 |
3.1.2 饱和吸附量 Γ max和平均最小分子面积 |
3.1.3 胶束的热力学 |
3.2 SDBA、SDBS 分别与NP-10、TX-100 复配混合体系协同效应比较 |
3.3 温度对SDBA+NP-10 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
3.4 盐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 |
3.5 醇对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
3.5.1 乙醇对(SDBA+NP-10)复配体系协同作用的影响 |
3.5.2 正丁醇对(SDBA +NP-10)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胶团微观结构的研究 |
4.0 引言 |
4.1 复配体系胶团形成及表征 |
4.1.1 SDBA+NP-10 复配体系胶团的微环境 |
4.1.2 单一和复配体系中混合胶团的微环境比较 |
4.2 不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胶团聚集数 |
4.3 盐对(SDBA+NP-10)复配体系聚集数的影响 |
4.4 胶团微观极性 |
4.4.1 不同复配体系的微观极性比较 |
4.4.2 盐对微观极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胶团及微乳液形成过程的介观模拟 |
5.0 引言 |
5.1 基本原理 |
5.2 模拟方法 |
5.3 模拟过程及结果 |
5.3.1 胶团动态形成过程模拟 |
5.3.2 油相浓度对微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5.3.3 水浓度对微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助表面活性剂对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形成、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6.0 引言 |
6.1 基本原理 |
6.1.1 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6.1.2 结构参数的计算 |
6.2 ( SDBA+NP-10)/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体系相行为 |
6.3 W/O 微乳液的界面组成及热力学性质 |
6.3.1 油碳链长、温度、表面活性剂的比例对界面组成及热力学的影响 |
6.3.2 水含量对W/O 微乳液的界面组成及自由能的影响 |
6.3.3 盐度对W/O 微乳液界面组成的影响 |
6.3.4 W/O 微乳液结构参数的求算 |
6.3.5 ESR 研究W/O 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 |
6.4 小结 |
第七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载药微乳液的形成、性质及应用 |
7.0 引言 |
7.1 载药O/W 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 |
7.1.1 单一及复合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7.1.2 助表面活性剂醇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7.1.3 温度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7.2 载药O/W 微乳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
7.2.1 醇及温度对微乳液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
7.2.2 微乳液形成边界的△G_s和微乳区内△G_s的比较 |
7.3 载药O/W 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研究 |
7.3.1 电导法对微乳液的结构的确定 |
7.3.2 粘度法对微乳液的结构的确定 |
7.3.3 折射率对微乳液的结构的确定 |
7.4 载药O/W 微乳液的性质及应用 |
7.4.1 单一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
7.4.2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的测定 |
7.5 小结 |
第八章 水溶助长剂在氟硅唑微乳液中的应用 |
8.0 引言 |
8.1 单一及二元表面活性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2 水溶助长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2.1 苯甲酸钠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2.2 水杨酸钠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2.3 尿素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2.4 其它添加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2.5 温度对添加水溶助长剂的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影响 |
8.2.6 NaCl 对氟硅唑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
8.3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确定 |
8.3.1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电导研究 |
8.3.2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表面张力研究 |
8.3.3 氟硅唑微乳液微观结构的DSC 研究 |
8.4 氟硅唑微乳液的性质及应用 |
8.4.1 水溶助长剂对氟硅唑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8.4.2 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的测定 |
8.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ESR研究Triton X-100体系微乳液的缔合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Gemini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制备及对姜黄素的包载研究[D]. 匡建.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2]具供氢体与催化中心双重结构的催化降粘剂及其降粘机理[D]. 李健.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3]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结构变化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D]. 史利娟. 山东大学, 2013(09)
-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水样中的痕量金属[D]. 缪文娟. 辽宁科技大学, 2013(03)
- [5]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的相行为及其应用[D]. 徐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6]微乳液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铝[J]. 马学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7]烷基烯丙基琥珀酸酯磺酸钠有序聚集体的形成、聚合及应用[D]. 姚志钢.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两性增溶剂CHAPS聚集性质及其与TritonX-100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 秦显国.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9]表面活性剂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对血红蛋白光稳定性的影响[D]. 刘文杰. 扬州大学, 2010(05)
- [10]二元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微观结构、性质及在农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D]. 李嘉诚. 华南理工大学, 2010(12)
标签:微乳液论文; 表面活性剂论文; 临界胶束浓度论文; 石油裂解论文; triton x-100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