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气力输送试验总结

沙子气力输送试验总结

一、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论文文献综述)

贾少伟[1](2016)在《消失模型砂气力输送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气力输送是利用气体作为输送介质,将管道中的固相颗粒物料从一处运往另一处的输送方式。因在输送过程中没有回程,且管道中的固相颗粒物料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既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设备也比较简单,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输送方式。因此,气力输送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粒径大、真密度高的铸造用型砂颗粒在垂直提升管及水平输送管气力输送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基于FLUENT模拟过程中对气相采用k-ε标准方程模型,将型砂固相颗粒看作拟流体,建立了以固相颗粒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欧拉双流体的数学物理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利用已建立的以固相颗粒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的欧拉双流体数学物理模型,根据已知的输送要求及工艺参数,再结合其他的一些实际应用中的输送条件,分别对不同工况下垂直提升管及水平输送管中的气力输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气固两相的速度分布、浓度分布及压降分布。针对垂直提升管的模拟结果得到以下结论:不论空气输送速度是否变化,气固两相在垂直提升管中始终存在加速阶段和恒速阶段;而且,型砂颗粒在提升管内的停留时间随着空气输送速度的增加而减短,即型砂颗粒的输送速度随着空气输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颗粒密度增大时,提升管内的静压力也增大,同时管道内的静压降也变大。针对水平输送管的模拟结果得到以下结论:与垂直提升管中的气力输送过程相同,水平输送管道中的气力输送过程可以分为加速和恒速两个阶段;当空气输送速度及固相颗粒密度均保持不变时,在水平方向上,固相颗粒的浓度呈中心高、壁面低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固相颗粒呈“I”型分布;在输送量一定的情况下,任凭空气输送速度变化,始终存在一个最佳经济速度点;在空气输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最佳经济速度及压降均随着输送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在气力输送过程中,水平管道中的压降比垂直提升管中的压降小,最佳经济速度也比垂直提升管小。当其他参数均保持不变时,当固相颗粒密度有所增大时,压降也会有所下降;当固相颗粒密度的增大时,最佳经济速度先降低后增大,意味着对应最低输送能耗有一个最佳密度值。通过对不同管道中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准确掌握管道内部流动状况,对减小输送过程中对管道的影响,以及提高输送效率和工厂实际改造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机部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2](1967)在《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文中指出下面报道的是济南机车工厂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该厂这套装备已于1966年11月份正式投入生产,效果良好。生产装置较试验装置增设了一个储风罐,发送器的装砂门由手动改为风缸启闭,设置了三个卸料器。管道总长度71米,在发送器输出管中部设置了一个涡流式升压器,并在管道的30米处又设置了第二个升压器。每输送500公斤型砂只需15—30秒钟输送压力只要在2公斤/厘米2以上即可顺利地进行输送。该厂现在使用的生产装置,机械化程度较高,有较好的防尘作用。全套装置的投资,在利用废料的情况下,只花了一千多元。目前每班可节省人工1——2人。

周甲伟[3](2017)在《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煤炭物流衔接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利用及回收各个领域,是构建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现代煤炭工业体系的枢纽。解决煤炭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煤炭与环境无交互作用的封闭运输是实现煤炭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煤炭气力输送是实现短距离煤炭绿色物流的有效途径,具有占地少、环保清洁、易于自动化等显着优势。为此,本论文以煤炭颗粒为对象,结合气固两相耦合理论、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CFD-DEM)和颗粒旋流输送试验,以实现煤炭颗粒气力输送为目标,对煤炭颗粒在旋流场中的输送理论、运动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旋流气力输送系统性能展开研究,为煤炭颗粒气力输送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拓宽气力输送技术应用领域。在量化描述煤炭颗粒尺寸和形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真实形貌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通过三维扫描获得煤炭颗粒几何模型并统计煤炭颗粒形貌特征,基于此推导出煤炭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微分方程、颗粒碰撞运动方程及接触动力学方程,构建旋流气力输送中煤炭颗粒群的运动方程及输送气流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控制方程,为研究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过程提供理论支撑。基于现有起旋技术及理论,研发适用于煤炭颗粒气力输送的旋流起旋及继旋装置。利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从流场速度、旋流强度、颗粒运动及输送能量效率等多个方面对比研究三种螺旋壁面式起旋装置性能。研究表明:旋流场内轴向速度峰值区域形状随流场流动呈准周期性旋转,有益于扰动颗粒运动,旋流场内颗粒呈现明显的螺旋运动,并保持较长距离的悬浮运动状态。输送初始阶段,较强的旋流强度有助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到稳定输送阶段,适中的旋流强度更有利于输送。三种起旋装置中,导流叶片式起旋装置引导的旋流强度适中,更适合于煤炭颗粒输送。以数值研究结果为基础,设计侧向补气导流叶片式起旋装置,并进行流场速度分布测量试验,以无量纲测量距离、雷诺数、切向流量比为变量拟合得到旋流强度演变模型。设计并研制煤炭颗粒输送状态测试试验台,研究不同粒度煤炭颗粒的临界输送气流速度,以及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临界输送气流速度的影响。分析气力输送系统常用临界气流速度定义及其物理含义,确定拾取速度作为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系统临界输送速度并估算其大致范围,然后进行不同流场的煤炭颗粒拾取试验。研究表明:影响煤炭颗粒初始翻滚拾取的因素有流场气流曳引扰动、其他颗粒冲击扰动以及支撑边界失稳扰动。轴流场内易出现局部逐层剥离拾取,迎风下游区域煤炭颗粒团易于优先拾取,旋流场内易出现颗粒自迎风端部逐步卷起并实现整体推移拾取输送。煤炭颗粒的拾取速度随旋流强度增强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基于Kalman拾取速度模型,以无量纲颗粒粒径和旋流强度为变量,得到5-15 mm煤炭颗粒的拾取速度预测模型。重构煤炭颗粒离散元模型,数值研究煤炭颗粒与管壁互作用过程中的煤炭颗粒尺度损伤和管壁磨损规律。分别基于颗粒粘结法和颗粒重叠法研究上述两行为,从煤炭颗粒形状和流场结构两方面研究并揭示旋流场中煤炭颗粒破碎和管壁磨损规律。研究表明:煤炭颗粒与管壁的碰撞现象与煤炭颗粒的机械能波动一一对应,而煤炭颗粒的破碎程度与碰撞前后机械能变化的能量差正相关。煤炭颗粒通过弯头时,颗粒完整率随颗粒球形度增大而增大,两者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指数方程。旋流输送时煤炭颗粒完整率显着高于轴流工况。弯头转向对弯头管壁磨损有显着影响,磨损严重位置主要集中于外侧管壁的中部区域。随着颗粒球形度增大,弯头管壁平均磨损率均呈现倾斜“S”状变化,旋流输送时弯头管壁磨损率较轴流场有显着降低。在分析输送性能指标基础上,进行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性能试验,从输送能效和输送平稳性两方面研究旋流强度对输送性能的影响。以静压值、静压损失为指标从能量储备和测点间的储备能量消耗两个方面研究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能效的影响,以静压波动标准差为指标研究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平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切向流量比为0.2且输送气流速度低于40 m/s时,旋流场内的静压值高于相同平均气流速度的轴流工况,有利于气流压力势能缓释和煤炭颗粒输送。绝对静压损失随着平均气流速度增大近似呈现线性增长,随着切向流量比的增大,其增长斜率呈增大趋势。相对静压损失均随着平均气流速度增大呈减小趋势,但切向流量比较大时,由平均气流速度增大导致的相对静压损失降低较缓慢。影响输送平稳性的因素主要有料仓储料量变化扰动、气源扰动、旋转给料器扰动以及噪声扰动,上述四种扰动因素在本文研究范围对应的频率区间分别为小于0.1 Hz、0.1-1 Hz、1-10 Hz和10 Hz以上,其中气源扰动和旋转给料器扰动作用最为显着。低气流速度中等旋流强度和高气流速度弱旋流强度工况时,旋流场输送平稳性优势显着。在输送管道前端,旋流工况输送平稳性更好,而在输送管道末端轴流场工况输送更平稳。

谢一华[4](1979)在《柱塞式气力输送》文中指出本文在指出目前我国铸造车间气力输送存在的问题后,着重介绍了双相流中物料的最佳输送方法——柱塞式气力输送的原理,以及六种柱塞流式气力输送装置的成柱方式、结构特点和使用范围。

一机部铸锻机械研究所[5](1967)在《型砂气力输送在生产中的使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气力输送铸造型砂(包括坭芯砂)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份完成了第二阶段的试验以后,初步地摸到了设备的结构特点及一般规律。但当时由于局限于试验条件,个别部件仍存有不足之处,有些技术参数,还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生产验证。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

张学强[6](2015)在《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田间育种机械化不但能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统一工作技术指标,降低人力强度,而且试验误差能得到有效减小,育种质量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小区小麦联合收割机是实现田间育种机械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田间育种中间种子收获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严格的农艺要求,利用商业软件EDEM与FLUENT的气固耦合,着重研究并设计小区小麦联合收割机中的气力输送装置。本文以气力输送文丘里管理论公式为基础,设计气力输送装置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耦合模型,气相模拟设置成瞬态压力基求解器,采用Realizable k/?模型,固相采用离散单元模型进行耦合模拟试验,获得气力输送装置内部较真实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颗粒的运动轨迹。通过研究发现气力输送装置的喷嘴在流场中能形成稳定的高射流,能较好的迅速地输送颗粒,但是由于喷嘴具有一定的射流范围,对于壁面速度较大的颗粒,不能较好的运输到混合室,易在接受室中形成死角残留。根据严格的农艺无混种要求,本文以理论值为基础,通过类比法将圆管改成方管,设计出更优化的结构,即将高压喷嘴结构改成渐变结构直接与供料器相连,避免残留,同时利用正交试验对新结构进行耦合模拟试验。采用相同的前处理方法,鉴于影响气力输送装置运输效果的因素复杂,本研究仅以风压压强、喷嘴长度、喷嘴高度和混合高度四个主要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正交表设计9组模型的仿真试验,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利用极差分析法得到一组最优解,同时通过模拟试验也验证了此结构圆管类比成方管是可行的。

高学梅,魏海,刘敏基,吴惠昌,胡志超,谢焕雄[7](2019)在《我国花生气力输送技术与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气力输送在输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应用范围广、涉及学科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气力输送技术的应用和特点入手,分析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可知气力输送相对其他机械式输送方式具有设备结构简单、输送方向任意可调等优点,但也存在动力消耗大、输送物料尺寸受限等缺点,总体来看可适用于输送花生。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气力输送装置的分析,结合花生自身生物与物理特性,系统梳理影响花生气力输送的主要因素,包括花生外形、容积密度、滑动摩擦角、休止角等花生自身生物物理特性,针对花生气力输送过程中荚果损伤率高的问题,归纳分析花生荚果和果仁的破壳和破碎挤压力学特性,同时还总结分析气流速度对花生气力输送的影响。最后,详细阐述和分析气力输送技术在花生播种、收获及产后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的应用现状,为气力输送技术在花生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焦培刚[8](2010)在《基于SPH的流体仿真数值算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数值仿真逐渐成为解决现代工程和科学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数值仿真能为理论提供测试和检验,有助于对复杂的物理问题加深认识,甚至还能帮助解释和发现新现象。基于网格的数值方法虽然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大变形、运动物质交界面、自由表面等问题时,由于网格产生畸变导致计算误差过大或无法进行,从而使其在许多问题的应用上受到限制。近年来,无网格法倍受关注,这种方法在许多应用中都优于传统的基于网格的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以及有限体积法等数值方法。本文依托山东大学虚拟工程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ACES实验室,系统地研究了新一代无网格方法—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在应用及扩展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实现了SPH方法的两相耦合应用和三维应用,在此基础上对三维管道气力输送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扩展了SPH方法的工程应用领域,为SPH方法真正辅助试验创造了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系统总结了基于网格的数值方法,指出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网格畸变而使其在许多问题的应用上受到限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新一代无网格法—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求解问题的过程,由于问题域粒子之间没有任何连接,运算中使用的粒子取决于当前局部分布的粒子,得出了SPH方法的无网格属性和自适应性。系统分析了拉格朗日型的Navier-Stokes方程,应用SPH粒子近似法推导出了Navier-Stokes的密度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的SPH表达式。研究了流体动力学SPH数值计算中的关键技术,指出了为了使算法适合模拟不同的流体特性问题,必须对算法进行特别地处理。在SPH方法中有两种方式对密度进行展开:一种是密度求和法,另一种是连续密度法。虽然密度求和法所需要的计算量大,但因为密度求和法体现了SPH近似法的本质,所以使用得较为广泛。连续性密度法主要用于仿真具有强间断的问题。在SPH方法中,用核函数来近似狄拉克δ函数,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两种核函数:高斯核函数和三次样条核函数。在SPH的应用中,边界条件的处理既是该方法的优点,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研究了处理固定边界条件的两种类型的虚粒子,第一种类型的虚粒子设置在固定边界上,第二种类型的虚粒子分布在边界的外部,通常在边界条件不断变化的场合下使用。第二种类型的虚粒子按以下的方式构造,即给定一个实粒子i,则在边界外与实粒子对称处分布一个虚粒子,这些虚粒子具有与相对应实粒子相同的压力和密度,但速度方向相反。为了避免数值震荡,提高算法的稳定性,防止粒子间相互接近时的非物理穿透,在SPH方法的动量方程中引入了人工粘度来进行修正。本文使用跳蛙法进行时间积分,跳蛙法的优点是计算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低,而且在每一次计算中只需要进行一次优化估值。给出了SPH算法的程序结构,SPH的基本方法和SPH中其它数值方面的伴随算法使得SPH程序具有一些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都包含在时间积分过程的主循环中。对腔内剪切流动问题、冲击管问题相关算例进行了研究,测试了SPH方法在不同的流体动力学问题中的实用性,对于以上问题,SPH方法均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分析SPH方法单相流基本原理和离散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SPH的两相耦合流动仿真方法。由于SPH方法不需要背景网格,是一种纯无网格方法,在对问题进行粒子离散化的过程中,布置的粒子本身具有物理属性,因此,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具有相同或者不同属性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体粒子的运动分布就能够辨析出不同物质之间的交界面,这样也就能够描述具有不同属性的两相流体的运动情况。在SPH两相耦合流动仿真中,可以通过将固体相或液体相离散为与气体相一样的SPH粒子,但其上携带的是固体相或液体相的物理属性来实现。研究了保证SPH两相耦合流动数值仿真过程正常进行需要做的技术改进。将密度正则化引入SPH两相耦合流动数值仿真方程,解决了两相流体交界面附近由于密度差异过大导致的边界效应,提高了密度不同或不连续的两相流体交界面处的精度。研究了SPH两相耦合流动中的人工状态方程,通过在两相耦合流动中密度小的物质的状态方程中添加气体内聚力项,解决了密度较小的粒子的逃逸问题。研究了SPH两相耦合流动中的速度修正,引入XSPH中的速度修正方法,防止了粒子间的相互穿透,使得到的两相耦合流动交界面更加清晰和光滑。综合使用SPH两相耦合流动方法,实现了气泡上浮和溃坝两相流动的数值仿真,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PH两相耦合流动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现了SPH方法在三维流体流动中的技术应用。分析了全配对搜索法和链表搜索法,将Bucket搜索优化算法和树形搜索优化算法引入到SPH方法中,并给出了程序实现,有效地提高了光滑粒子法的计算效率。深入研究了粒子对的相互作用,由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基于点对点方式的,因此可在SPH仿真分析中应用成对相互作用法来提高计算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成对相互作用法是通过应用最近相邻粒子搜索法来实现的,并为之后进行的SPH求和法存储必须的数据。研究了提高计算结果精度的几种方法:在对核近似连续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初始粒子的配置方法,须尽量将粒子均匀分布,并且使所有粒子质量相同或者质量呈连续变化;采用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密度变换的可变光滑长度技术;对光滑长度进行优化和松弛更新,给出了优化和松弛过程的步骤和参数,有效解决了现有SPH方法在处理三维流体流动过程中计算误差大的问题。应用SPH方法实现了三维管道气力输送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管道气力输送过程的主要因素,推导了粒子速度和输送气体速度的关系,提出了拟合方法。研究了气力输送过程中管道边界的实现方法,给出了使用应变率及应力的迭代近似法求解粘性力的方法,并分析了管道中输送物料的分布及压力情况。提出了管道边界层流效应的仿真方法:通过设置边界虚粒子和实粒子的粘度参数,而在管道中部的粒子并不设置粘度参数,按无粘处理,能够模拟边界层流效应。输送过程中气流碰到刚性壁面后将产生壁面热量,研究了壁面热量能量转换,给出了考虑人工热量条件下的SPH能量方程。合理简化影响要素,综合运用前面的相关技术,实现了管道输送问题的SPH程序原型。研究了管道气力输送SPH数值仿真方法的VC++实现技术,由于Fortran具有接近数学公式的自然描述,并且计算精度高,在计算机里具有很高的执行效率,是目前流行较广的一种面向过程的适用于科学计算的高级语言,因此整个SPH程序实现选用Fortran来编写,但是它在实现人机对话、交互处理方面不很理想,界面也不够美观,图形处理功能也比较欠缺。VC++是目前个人计算机上深受欢迎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环境。VC++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在科学计算方面实现起来却比较复杂。因此,用VC++和Fortran进行混合编程可以编制出具有友好界面和良好计算功能的程序。本文通过综合运用SPH基本原理,SPH两相耦合流动方法,SPH三维仿真技术,实现了气力输送过程的SPH数值仿真,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基础上,通过VC++调用Fortran生成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实现了SPH程序的交互功能。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SPH两相耦合流动仿真方法,将SPH方法延伸到了两相耦合流动中,完善了现有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应用理论。本文实现了SPH方法在三维仿真流动中的应用,将树形搜索优化算法引入到SPH方法中,有效地提高了光滑粒子法的计算效率,特别是在粒子数量较多的时候,计算效率优势更加明显。本文给出了提高计算结果精度的几种方法。首次将SPH方法应用在三维管道气力输送仿真中,扩展了SPH方法的工程应用领域,给出了考虑粘性和壁面热量转换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管道中输送物料的分布及压力情况,提出了管道边界层流效应的仿真方法。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基础上,通过VC++调用Fortran生成的动态链接库文件,实现了SPH程序的交互功能,为SPH方法真正辅助试验创造了条件。这些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本课题得到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出[2007]3020)的支持。

朱秀苹[9](2009)在《气力输送系统节能研究》文中提出气力输送是利用压缩空气的能量来连续输送散料的输送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气力输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但是由于耗能大的缺点,气力输送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气力输送系统节能的研究对工业生产及节约国家能源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气力输送的输送机理出发,分析了影响气力输送能耗的各个因素,研究了气力输送节能的措施,并对双辅管输送系统及采用LAVAL管输送炭黑进行了节能试验验证。论文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了论述;陈述了气力输送系统国内外的发展史;介绍了气力输送系统的特点及分类;阐述了气力输送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论述了气力输送系统节能的必要性及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降低气力输送系统能耗的措施:物料物性对输送方式选择的影响、稀相和密相气力输送能耗比较、真空和正压稀相气力输送系统能耗比较、管道材料对输送能耗的影响、输送管路(补气方式,双辅管系统,供气管路布置及变径输送管路)对能耗的影响、气力输送工程的操作优化、多系统输送的优化控制、气源机械的节能分析、气力输送系统储气罐选用、压缩气体冷却方式及干燥方式的选择和气动元件(减压阀,比例阀,过滤器,流量控制阀及LAVAL管)的选择。针对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的气力输送系统节能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对旁通管及双辅管系统进行耗气量的比较试验;在密相双管输送,采用可控旁通管补气方式及可调式LAVAL管气量控制进行了流量及破碎率的验证试验。通过实验,证实了双辅管系统节约气量及可调式LAVAL管节能的正确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陈述,对气力输送系统节能研究提出了展望。

邓矛[10](2013)在《湿态钻屑气力输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油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屑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外排钻屑流动性差,在处理设备间转运较困难。研究湿态钻屑气力输送技术,可适应现场的复杂环境,便于钻屑处理设备的配置,并可提高设备的环保性能。传统气力输送设计方法不适用于湿态颗粒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按传统设计物料在入口、管道、弯头处出现严重的堵塞现象。采用分散进料、提高输送风速、增大弯头弯径比的方法实现了湿态颗粒的气力输送,探索了不同物料、不同弯径比条件下的临界输送风速,并发现风速小于100m/s时,使用弯径比大于10的弯管,可输送含液量小于15%的湿态物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湿态颗粒气力输送最显着的因素是含液量,其次是液体粘度、颗粒粒径、弯径比。通过实验,分别针对干颗粒、湿态颗粒研究了气力输送水平段、竖直段以及弯头的压降特性,得出了不同管段压降的经验公式。运用FLUENT软件对气力输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工况下颗粒在管道内的分布,以及物料的悬浮速度、最小输送速度,并发现弯头对颗粒运移有较大影响,与实验结论基本一致。数值研究总结了不同粒径、不同风速下颗粒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的磨损部位;物料中液体的存在改变了物料在管道内的分布,使物料易于粘附于壁面;颗粒质量相差不大时,较小质量颗粒的存在可改善较大质量颗粒的输送性能,而质量相差较大的颗粒彼此影响不明显。

二、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消失模型砂气力输送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气力输送技术及发展
    1.3 气力输送的特点
    1.4 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类
        1.4.1 按照气力输送装置的型式进行分类
        1.4.2 按气固两相流的输送本质分类
    1.5 气力输送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
        1.5.1 管道压降
        1.5.2 系统的输送速度
    1.6 气力输送的输送状态
        1.6.1 垂直提升管中的气力输送状态
        1.6.2 水平输送管中的气力输送状态
    1.7 气力输送的研究现状
        1.7.1 气力输送的实验研究现状
        1.7.2 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8 研究内容及意义
        1.8.1 研究内容
        1.8.2 研究意义
第2章 气固两相流基本理论与FLUENT软件简介
    2.1 气固两相流的主要参数
        2.1.1 气固两相的浓度
        2.1.2 气固两相的密度
        2.1.3 气固两相的粘度
        2.1.4 空隙度
        2.1.5 比表面积
    2.2 气力输送过程中固相颗粒的受力分析
        2.2.1 惯性力
        2.2.2 阻力
        2.2.3 重力和浮力
        2.2.4 压力梯度力
        2.2.5 Basset力
        2.2.6 Saffman升力
        2.2.7 虚假质量力
        2.2.8 magnus升力
        2.2.9 其他情况下受到的力
    2.3 气固两相流的流动模型
        2.3.1 固相颗粒轨道模型
        2.3.2 欧拉双流体模型
    2.4 型砂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的简化假设
    2.5 型砂气固两相流数学模型的选取
    2.6 FLUENT软件介绍及求解过程
    2.7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2.8 边界条件
        2.8.1 垂直提升管气相边界
        2.8.2 垂直提升管固相边界
        2.8.3 水平输送管气相边界
        2.8.4 水平输送管固相边界
    2.9 垂直提升管中的FLUENT求解过程
        2.9.1 与网格相关的操作
        2.9.2 建立求解模型
        2.9.3 多相流模型及湍流模型的选取
        2.9.4 设置流体材料及属性
        2.9.5 基本相与第二相的设置
        2.9.6 运算环境的设置
        2.9.7 设置边界条件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垂直提升管中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分析
    3.1 垂直提升管中气力输送计算的基本条件
    3.2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气相和固相颗粒在不同高度截面处的速度分布
        3.2.2 空气相和型砂颗粒在不同高度截面处的浓度分布
        3.2.3 输送管道沿程的压力和速度分布
    3.3 空气输送速度对气固两相流场的影响
        3.3.1 空气输送速度对固相浓度分布的影响
        3.3.2 空气输送速度对固相颗粒速度的影响
    3.4 固相颗粒密度对其在管道内的压降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平输送管中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模型特征
    4.2 边界条件
    4.3 水平输送管道的横截面上固相颗粒、空气相平均速度沿管道长度的变化
    4.4 固相颗粒浓度分布
    4.5 气固两相轴向速度分布
        4.5.1 空气相轴向速度分布
        4.5.2 固相颗粒轴向速度分布
    4.6 输送空气速度和输送量对压降和最佳经济速度的影响
    4.7 输送空气速度对固相颗粒浓度分布和气固两相速度的影响
    4.8 固相颗粒密度对水平管道中气力输送过程的影响
        4.8.1 固相颗粒密度对固相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
        4.8.2 固相颗粒密度对固相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
        4.8.3 固相颗粒密度对压降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垂直提升管中得出的结论
        5.1.2 水平输送管中得出的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背景及研究意义
    1.3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概述
    1.4 课题研究现状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理论研究
    2.1 煤炭颗粒几何形貌特征
    2.2 煤炭单颗粒气力输送运动学研究
    2.3 煤炭单颗粒气力输送碰撞接触动力学研究
    2.4 煤炭颗粒群输送过程控制方程
    2.5 煤炭颗粒气力输送管道磨损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旋流起旋技术及装置研究
    3.1 旋流起旋装置分析
    3.2 起旋装置数值模拟研究
    3.3 起旋装置研制及流场测量系统设计
    3.4 起旋装置旋流强度演变规律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临界气流速度试验研究
    4.1 煤炭颗粒输送临界气流速度分析
    4.2 煤炭颗粒拾取速度测试
    4.3 煤炭颗粒临界输送速度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旋流气力输送中煤炭颗粒与管壁互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5.1 煤炭颗粒与管壁互作用过程及煤炭颗粒数值重构
    5.2 煤炭颗粒破碎行为数值研究
    5.3 管壁磨损行为数值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6.1 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试验系统
    6.2 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系统输送能效的影响
    6.3 旋流强度对煤炭颗粒输送平稳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小区小麦联合收割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田间育种机械发展现状
    1.3 气力输送系统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
    2.1 小区小麦联合收割机总体方案的确定
        2.1.1 农业试验小区的特点及分析
        2.1.2 输送方案的选择
        2.1.3 供料器的选择
        2.1.4 小区小麦联合收割机总体设计
    2.2 脱出物料基本特性分析
        2.2.1 脱出物成份组成
        2.2.2 麦粒尺寸
        2.2.3 麦粒密度
        2.2.4 麦粒散落性
        2.2.5 物料悬浮速度
        2.2.6 气力输送速度
        2.2.7 料气比
    2.3 气力输送装置设计
        2.3.1 文丘里输送器的工作原理
        2.3.2 文丘里供料器参数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CFD-DEM耦合数值模拟基础原理
    3.1 CFD-DEM耦合原理
    3.2 CFD-DEM耦合软件
        3.2.1 FLUENT软件简介
        3.2.2 EDEM软件简介
    3.3 CFD-DEM耦合理论
        3.3.1 耦合方法
        3.3.2 气体控制方程
        3.3.3 颗粒控制方程
        3.3.4 接触模型
        3.3.5 曳力模型
        3.3.6 时间步长的匹配
    3.4 CFD-DEM耦合计算流程
    3.5 本章小结
4 气力输送装置CFD-DEM耦合仿真研究
    4.1 物理模型建立
    4.2 网格划分
    4.3 模拟仿真物理参数设置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结构参数对物料运动轨迹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仿真试验的优化设计
    5.1 结构优化设计
        5.1.1 新结构改进设计
        5.1.2 新结构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5.2 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5.2.1 正交试验设计
        5.2.2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5.2.3 最优结果仿真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我国花生气力输送技术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气力输送的特点、类型及设备结构
    1.1 气力输送范围特点和应用
    1.2 气力输送装置分类及原理、结构
2 花生气力输送影响因素分析
    2.1 花生几何形态
    2.2 容积密度、滑动摩擦角、休止角、碰撞恢复系数
    2.3 气流速度
    2.4 相关力学特性
3 花生各生产环节气力输送应用现状
    3.1 播种环节
    3.2 收获环节
    3.3 脱壳环节
    3.4 干燥及输送环节
4 结论与讨论

(8)基于SPH的流体仿真数值算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数值仿真
        1.1.1 数值仿真的作用
        1.1.2 数值仿真一般求解过程
    1.2 基于网格的方法
        1.2.1 拉格朗日网格
        1.2.2 欧拉网格
        1.2.3 基于网格的数值方法的局限性
    1.3 无网格方法
    1.4 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
    1.5 管道气力输送问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SPH方法在流体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2.1 光滑粒子动力学原理
    2.2 光滑粒子动力学基本方程
        2.2.1 函数的积分表达
        2.2.2 函数的粒子表达
        2.2.3 光滑函数
    2.3 拉格朗日型的Navier-Stokes方程
    2.4 Navier-Stokes方程的SPH表达式
    2.5 SPH的计算实施方法
        2.5.1 粒子的密度近似
        2.5.2 核函数
        2.5.3 状态方程
        2.5.4 人工粘度
        2.5.5 边界处理
        2.5.6 时间积分
    2.6 SPH程序结构
    2.7 数值算例
        2.7.1 冲击管问题
        2.7.2 腔内剪切流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SPH方法的两相耦合流动研究
    3.1 SPH两相耦合流动技术
    3.2 密度正则化
    3.3 状态方程修正
    3.4 速度修正
    3.5 气泡上浮两相耦合流动数值仿真
    3.6 溃坝数值仿真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滑粒子动力学方法的三维数值仿真研究
    4.1 引言
    4.2 粒子的初始位置配置
        4.2.1 初始位置粒子配置原则
        4.2.2 不同构型模型的配置方法
    4.3 SPH方法的最近相邻粒子搜索研究
        4.3.1 最近相邻粒子搜索法
        4.3.2 粒子对的相互作用
    4.4 光滑长度的优化和松弛更新
        4.4.1 可变光滑长度技术
        4.4.2 光滑长度的更新
        4.4.3 优化和松弛过程
    4.5 三维溃坝数值算例
        4.5.1 SPH参数设置
        4.5.2 数值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管道气力输送过程的SPH数值仿真
    5.1 引言
    5.2 气力输送系统
        5.2.1 系统组成
        5.2.2 气力输送管内流形
        5.2.3 主要设计参数
        5.2.4 输送模型
    5.3 气力输送一般规律
        5.3.1 固气速度比研究
        5.3.2 固气速度比规律
        5.3.3 速度拟合
    5.4 SPH物理粘度计算
        5.4.1 物理粘度的迭代求和法
        5.4.2 物理粘度和人工粘度的区别
    5.5 SPH人工热量
    5.6 SPH管道输送方法的边界处理
    5.7 管道气力输送两维仿真及实验验证
        5.7.1 SPH方程及相关参数设置
        5.7.2 计算结果及分析
    5.8 管道气力输送的三维SPH数值仿真
        5.8.1 粒子初始配置
        5.8.2 SPH三维气力输送数值仿真的参数配置
        5.8.3 三维SPH数值仿真结果
    5.9 SPH管道气力输送系统设计
        5.9.1 用户界面设置
        5.9.2 VC++与Fortran混合编程实现方法
        5.9.3 系统运行实例
    5.10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附录 SPH程序的描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
致谢
外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气力输送系统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气力输送的发展
        1.2.1 国外发展
        1.2.2 国内发展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气力输送系统综述
    2.1 气力输送系统简介
    2.2 气力输送分类
    2.3 气力输送的特点
        2.3.1 气力输送的优点
        2.3.2 气力输送的缺点
    2.4 气力输送的主要设计参数
        2.4.1 输送速度
        2.4.2 料气比
        2.4.3 压力损失
        2.4.4 输送管道参数及管道布置
3 气力输送节能分析
    3.1 气力输送节能的必要性
    3.2 物料特性对输送方式选择的影响
    3.3 稀相气力输送系统和密相气力输送系统能耗比较
    3.4 真空与正压稀相气力输送系统的能耗比较
        3.4.1 真空与正压稀相输送系统的应用实例分析
        3.4.2 真空气力输送耗能高的原因
    3.5 管道材料对输送能耗的影响
    3.6 输送管路对能耗的影响
        3.6.1 不同旁通管补气方式的能耗机理分析
        3.6.1.1 非可控式旁通管补气
        3.6.1.2 可控式旁通管补气
        3.6.2 双辅管气力输送系统
        3.6.3 不同供气管路布置的比较
        3.6.4 变径管路
    3.7 气力输送工程的操作优化
    3.8 多系统输送的优化控制
    3.9 气源机械节能分析
        3.9.1 气力输送系统用气现状
        3.9.1.1 压缩空气成本
        3.9.1.2 压缩机在不同输出压力下的能耗比较
        3.9.1.3 压缩空气的泄露
        3.9.2 气源机械节能措施
        3.9.2.1 各类气源机械的简介
        3.9.2.2 气源机械的选用
        3.9.2.3 改善气源机械运行状态
    3.10 气力输送系统储气罐选用
        3.10.1 储气罐的作用
        3.10.2 储气罐的结构型式
        3.10.3 储气罐的容积大小计算
    3.11 压缩气体冷却及干燥方式的选择
        3.11.1 冷却方式的选择
        3.11.2 冷却系统节能实例分析
        3.11.3 预冷却系统
        3.11.4 压缩空气干燥装置
    3.12 气动元件的选择
        3.12.1 减压阀的选择
        3.12.1.1 减压阀的主要性能
        3.12.1.2 减压阀的选用
        3.12.2 比例阀的选择
        3.12.3 过滤器的选择
        3.12.4 流量控制元件的选择
        3.12.5 LAVAL 管的设计计算
        3.12.5.1 LAVAL 管在气力输送过程中的作用
        3.12.5.2 LAVAL 管的临界流理论
4 炭黑密相气力输送节能试验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系统
    4.4 试验方法、步骤
    4.5 试验数据分析
        4.5.1 非可控和可控旁通管气力输送系统耗能比较
        4.5.2 双辅管气力输送系统与可控旁通管气力输送系统耗气量比较
        4.5.3 可调式LAVAL 管的节能效果验证
    4.6 试验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们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湿态钻屑气力输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气力输送技术发展现状
    2.1 气力输送概述
    2.2 传统气力输送设计方法
        2.2.1 关键参数计算
        2.2.2 传统气力输送设计计算步骤
    2.3 润湿颗粒输运特点
    2.4 气力输送研究现状
        2.4.1 气力输送实验研究现状
        2.4.2 气力输送数值研究现状
        2.4.3 小结
第三章 实验方案与实验装置
    3.1 干颗粒气力输送实验设计
        3.1.1 设计计算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参数测量与计算
        3.1.4 系统验证与完善
    3.2 湿态颗粒临界输送气速探索装置
        3.2.1 实验装置
        3.2.2 系统验证与改进
    3.3 显着性分析方案与装置
    3.4 湿态颗粒气力输送实验设计
第四章 颗粒气力输送实验研究
    4.1 干颗粒气力输送压降分析
        4.1.1 水平管段压降规律
        4.1.2 竖直管段压降规律
        4.1.3 弯头局部压降规律
    4.2 湿态颗粒临界输送气速研究
        4.2.1 粒径对临界气速的影响
        4.2.2 含液量对临界气速的影响
        4.2.3 弯径比对临界气速的影响
        4.2.4 液体粘度对临界气速的影响
    4.3 湿态颗粒气力输送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4.4 湿态颗粒气力输送压降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力输送物料运移规律数值研究
    5.1 数值方法
        5.1.1 几何模型
        5.1.2 数值模型
        5.1.3 网格划分
        5.1.4 边界条件
        5.1.5 网格无关解与结果验证
    5.2 管道内部流场
    5.3 颗粒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3.1 粒径的影响
        5.3.2 风速的影响
        5.3.3 管道安装角的影响
        5.3.4 弯头的影响
        5.3.5 含液的影响
        5.3.6 颗粒的相互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失模型砂气力输送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D]. 贾少伟.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2]型砂气力输送试验总结[J]. 一机部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铸造机械, 1967(01)
  • [3]煤炭颗粒旋流气力输送机理及性能研究[D]. 周甲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4)
  • [4]柱塞式气力输送[J]. 谢一华. 铸造机械, 1979(01)
  • [5]型砂气力输送在生产中的使用[J]. 一机部铸锻机械研究所. 铸造机械, 1967(02)
  • [6]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张学强. 西华大学, 2015(05)
  • [7]我国花生气力输送技术与应用现状[J]. 高学梅,魏海,刘敏基,吴惠昌,胡志超,谢焕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3)
  • [8]基于SPH的流体仿真数值算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 焦培刚. 山东大学, 2010(10)
  • [9]气力输送系统节能研究[D]. 朱秀苹. 青岛科技大学, 2009(10)
  • [10]湿态钻屑气力输送技术研究[D]. 邓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标签:;  ;  

沙子气力输送试验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