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明的呼唤——读巴金的《灯》(论文文献综述)
邢琪[1](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徐燕芳[2](2019)在《巴金文学创作的序跋研究》文中指出巴金非常重视序跋的写作,在其一生丰富曲折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写下大量的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巴金序跋承担十分全面的功能。作者在序跋中向读者说明介绍作品相关情况,以引导读者进入文本阅读;阐释创作意图、揭示主题,并阐明文学创作与现实经验的关系,这一切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并向读者辩白,纠正误读,使其接近作家本意和文本中心。这些序跋是对作品文本的延伸,进一步丰富了文本内涵。同时,巴金选择书信体、散文诗、抒情小品等多种文体样式表达自我。他的序跋叙事抒情杂以描写议论,并以浓郁深厚的个人情思贯穿始终,增强了表达效果,充分感染读者,扩展了序跋的表现力,提高了序跋的文学审美价值。尽管有多种不同话语方式的选择,但与其他作家的序跋不同的是,巴金的序跋有着鲜明的对话意识,“对话式”是巴金序跋内在的深层的话语模式。巴金期待读者,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他始终自觉关照读者的阅读体验,注意在序跋中与读者对话交流,在序跋中定位心目中的读者,并与不同层次的读者形成互动。当序跋面对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自我,共时言说和历时言说也有所不同。巴金的文学创作序跋在文体功能和形式上既继承又发展了传统序跋,为现代文学序跋写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董洁[3](2017)在《巴金三四十年代散文的三重空间》文中指出巴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着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在他所有的文学创作中,小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部分。此外其散文创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者既有创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的《海行杂记》、《生之忏悔》等着作,也有当代阶段的反思巨着《随想录》。学术界对巴金散文创作的研究却是比较薄弱,研究者大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随想录》等后期散文上,对现代部分的创作内容研究不够充分。本研究将以巴金三四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为主,从巴金前期散文中的空间入手,进行形态上的划分,根据存在形态的基本情况,将其散文中的空间划分为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并且将巴金散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和最具代表性的空间形态纳入三大类型之中,针对每个具体的空间形态展开研究,从而揭示巴金通过这些空间形态所展示的深层次意味。第一部分主要是以自然空间为切入点,阐释在这些具象空间作者所呈现出的内心活动、乃至精神诉求。论文从大海、月夜的存在形态入手,在确认巴金散文的空间性的前提下,对文中作者表达的内心世界重新认知和评价,重新审视作者对光明的无限追求及爱国主义思想的表达。第二部分以社会空间为切入点,追溯巴金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来源。论文从文中呈现的家宅、城乡、废墟等方面入手,在认真阅读梳理文本的基础之上,剖析作者对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控诉,以及关注底层的精神、关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割裂和战争中的战士姿态呈现。第三部分以心理空间为切入点,对巴金的精神世界给予分析与探讨。以梦境、意识流、独语的理论为依托,从散文文本入手,摸索其内心的世界,以丰富当下对巴金三四十年代散文的认识。
许海洋[4](2016)在《论《家》的认知接受及其所反映之社会思想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接受,它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作家的创作是为了读者的阅读。文学作品在不断的阅读、接受、阐释后,才会成为经典。本文以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为研究对象,对其从创作至今的接受研究状况进行分析,试图从中寻绎出中国社会思想变迁的一些重要痕迹。关于巴金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小说《家》的研究更是有着喜人的成绩。但小说《家》的接受研究,仍多停留在对研究者和大众接受研究层面上,鲜有提及巴金自己对小说《家》的观点变化,更无涉及改编者们对《家》接受改编的变化研究,可见《家》的接受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去挖掘。本文就从作家自己、读者、改编者这三处入手,通过对《家》的认知接受研究来详论社会思想变迁的过程,同时也谈及通俗文学在各个时代的接受处境,为各类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等)的共处与融合提一些建议。本文按时间分期,以巴金小说《家》的接受研究为关注点,共分为三部分:启蒙主义视角下的《家》(1931—1949);阶级论视角下的《家》(1950—1976);多元视角下的《家》(1977—现今)。试图通过对上述三阶段《家》的接受研究分析与阐释,从侧面对中国社会思想在这近80年间变迁的过程,以及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的接受诸方面,做初步的勾勒、绘述,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一部小说的认知接受,所能视及的社会思想变迁和文学观念演化。
王孟姣[5](2015)在《《灯》文本解读和适用教案确定的见解》文中指出《灯》是一篇兼具构思美、手法美、语言美的散文佳作,也是巴金文章中极富象征意义的一篇。文章以憎恶黑暗、热爱灯光、渴求光明为思想红线紧紧围绕“灯光”这一核心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现实的事例、有往昔的回忆、有欧洲古老传说。容量大、选材广但却写得层层深入。最后首尾照应,指出“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点明了主题,真正做到了作为散文文体的“形散而神不散”。针对《灯》的研究现状即已经研究了什么,及在教材中出现后相应教案应怎样设计比较合理,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研究。本篇论文首先对《灯》现有的寥寥研究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汇总,构成论文的第1章;以此为基础,以后章节主要是对《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历史、现在《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情况、收录状况出现历史变化的原因及确定《灯》教学的适用教案的一些应注意点展开具体的分析。笔者期望,通过此篇论文的研究,能为刚入门的青年语文教师或虽有经验但还不善于设计教案的教师在将来再次执教巴老的《灯》时,提供到可资参考的有效教学参考材料。
苏超[6](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田悦芳[7](2013)在《巴金小说形式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作家。目前,关于巴金小说思想意义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其形式研究还很不充分。论文以巴金自1929年至1949年间创作的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巴金小说形式的特征、功能及其生成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的诗学意义。论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论部分主要就课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述评,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从语言角度进入巴金小说文本,具体讨论巴金小说的叙述语、对话和独语三种话语场景在前后期的变化。叙述语在早期有明显的焦灼情绪的渗入,后期则心理化色彩凸显,这种转变是巴金对小说话语形式的一次突围尝试。交互型对话、错位型对话和申述型对话等三种对话类型,在巴金前后期小说中的使用发生了变化,对话主体由双主体向单主体的过渡,与作家深层心理文化意识的变迁有关。巴金小说对不同独语方式的运用,鲜明地呈现出其小说语言的心理化倾向。虽然巴金小说的语言有时不够简洁精美,但其语言的想象力和情感色彩,为小说文本形式带来了独特意蕴,这是巴金小说语言对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独特贡献。第二章从时空形式角度探讨巴金小说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方式。巴金小说以时间的当前化这种时间定位、时间跨度的变化和时序变形等叙事策略以及不同时间意象的时间隐喻方式构成了小说的时间形式,并以瞬间的共时呈现、空间性并置和空间意象的内在对峙等空间形式,共同凸显了人在现在时态中的“临界境遇”。同时,论文还从巴金的时空意识的衍变角度分析了巴金小说时空形式的生成原因。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巴金小说的叙事样态及其对小说形式的影响。首先,巴金小说有着明显的询问的叙事姿态,不断地提出问题却迟迟没有答案,思索成为一种小说思维,延宕、争辩和游离是在形式化维度上的诗学表达。其次,巴金小说还有着主题复现和细节复现等重复叙事样态,它体现出作家对某些问题的持续思考,小说形式也因之具有了开放性、未完成性的特点。再次,巴金小说的心理化叙事表现为物象生命化、情感空间化和心态动作化,实现了对人物的心灵探索和读者的心理调控等双重心理建构。另外,论文还从总体上对文化心理变迁中的巴金小说叙事风貌进行了考察。第四章从主导性的故事形态出发,分析了巴金小说的反向离合结构、复向回旋结构、多向嵌套结构等三种结构方式。不同的结构方式是巴金小说故事要素或叙事单元间的形式化呈现,而这些形式架构中的“隐义”的生成,蕴含着作家巴金某些秘而不宣的核心质素存在,主要体现在叙事心理、文化立场和小说观念三个方面。另外,这三种结构方式,可以作为巴金小说形式的一种类型化概括,也是巴金对某种理想态小说文本形式的一种设想,还体现着巴金对小说形式发展的一种多层面、开放性的实验思路:在小说类型上,实现了多种小说类型因素的融合。第五章对巴金小说的交流情境进行了研究。在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方面,巴金小说有着鲜明的追求情感真实性与多元化叙述的倾向,体现的是作家对现实经验与小说虚构之间进行边界弥合的努力,也是对小说表达形式的探索。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方面,巴金对普通读者的重视使巴金小说深具着交流的品格和特质,而巴金与批评家的关系中可以见出批评家的声音既砥砺了巴金的艺术探索,也呈现着巴金在艺术上独立、个人性的写作姿态。结语从小说形式发展的可能性角度,对巴金小说形式的诗学意义进行了衡估,并在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视野中思考了巴金小说写作的文学史价值。
刘华彬[8](2013)在《论巴金四十年代小说的悲剧特征 ——以“人间三部曲”为中心来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巴金以情感写作着称,他的美学观尤其是悲剧观颇受关注。从书写革命英雄到书写小人物,巴金的悲剧创作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到四十年代的“人间三部曲”(《憩园》和《第四病室》、《寒夜》),他的悲剧艺术达到了创作生涯的顶峰。这三部小说书写了小人物的悲剧,本文拟借助悲剧理论,在中西悲剧的共通点和差异性的比较中,以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人间三部曲”的悲剧特征予以进一步思考。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四十年代文学和巴金探索道路的梳理,整体把握巴金悲剧创作的转变过程,指出这种转变代表着五四文学从浪漫到现实,从激情到反思的一种深入探索和进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巴金的小人物悲剧的特征,指出巴金的小人物悲剧相对前期革命英雄悲剧,政治功利性减弱,更多地从“人”的角度来进行书写,记录了平民的血泪史,是“平民史诗”,具有更高的悲剧艺术价值。其次,从英雄悲剧到小人物悲剧是中西悲剧发展的共通点,“人间三部曲”是关注“人”,关注“生命”的小人物悲剧,对此进行考察,它悲剧根源是“忍受中所受的痛苦”;它的价值就在于赤裸裸地指出“伤痕”和“血”让人们看;“活着的死人”是衡量“人间三部曲”的悲剧尺度;另外,“人间三部曲”在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保持了恰当的距离,能够“让你看见血淋淋的现实生活”,达到了“不即不离”的悲剧审美效果。最后,中西悲剧的差异性在于悲剧根植于特定的民族文化,巴金激进地接受西方文化,却无法斩断传统文化的脐带。对此进行考察,“人间三部曲”对于传统文化流露出的是既否定又肯定的态度。汪文宣式的“作揖-无抵抗主义”人物形象,既接受新思想又向传统妥协,具有复杂人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悲剧典型的意义。在悲剧冲突方面,“人间三部曲”既强调外在因素,也不忽略内在因素,但以外在因素为悲剧冲突的决定性力量。在悲剧结局方面,“人间三部曲”结局暗含“对光明的呼唤”,并且受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影响,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由痛到悲地铺垫悲剧性结局。
胡景敏[9](2007)在《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想录》是巴金1978年12月至1986年8月所写随感的结集,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本文取思想史视角,将《随想录》视为以文学形式出现的思想史文本,梳理和探讨了这一文本内部主体的思想展开过程;文本外部主体自“五四”至文革结束的思想变迁过程。同时揭示出《随想录》文本与新时期思想解放过程的互动关系;分析了这一文本思想辐射效应的形成及其具有的精神实践意义。最后指出《随想录》的思想史意义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它的思想精神内涵仍有与当下思潮演进相链接的可能。《随想录》是论定巴金意义无法回避的重要文本。但过去的《随想录》研究更多是把它作为文学文本,强调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对《随想录》已有的思想史解读,多为静态的主题学归纳,多入于文本之内的本质叙述,而少出于文本之表的过程考察。因此在《随想录》研究中必须强调它与连带文本的互文性、传播学视野,以及精神实践的研究方法。《随想录》既是巴金个人一生思想和艺术探求的结晶,也可以说是自五四至新时期知识者群体思想历程的交汇点,兼具个人性和公共性。他继承五四观念并做了必要的发展,使之与新启蒙语境相调和。作者与五四以降思想史的关系体现在他的自我结构的形成和现代性话语实践两个方面。他的自我构成深受五四时期自我的意识形态神话影响,抽象自我压抑意识自我,《随想录》虽然回到了自我具体性,但结果是重塑新的抽象(目标)自我。他的革命现代性话语实践是五四知识者现代性言说的必然发展,《随想录》的现代性言说则采取稳健的文化姿态,从热衷历史理性到强调常识理性,并且重视个人性道德实践,希望以公共的伦理建构补激进的现代性实践之失。《随想录》谈艺内容体现的是巴金“非文学”的文学观,偏于强调文学的外在功用,在新时期倡导文学“去政治化”,主张“写作即生活”、追求“无技巧”境界,都是他人生和艺术经验的反映。《随想录》的写作与新时期思想史同步,是新启蒙思潮的一部分。它的批判性言说是主体摆脱奴隶哲学之后,对“十七年”创伤和当前思想文化现实的个人叙述,既有与国家意志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与意识形态异端的一面。主体为了有效介入思想史进程,必须保证话题的可说、可写、可传播,由此采取的言说策略影响到文本的质的构成和外部特征。巴金希望自己的言论在公众中传播并产生影响,他的后《随想录》写作、《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他对文本的自我经典化,以及出版发行等都促成了文本在读者中的接受。《随想录》发挥了一个文学文本所可能具有的思想史效应,但是这种效应亦不能估计过高,尤其面对后现代语境,如何释放其文本蕴涵,使之融入民族伦理想像力的重建,仍是不易解决的难题。
赵瑜[10](2009)在《寻找黛莉》文中认为闲暇时候,我也好一点儿收藏。去古玩集市游走一圈,偶得两件俗物,不奢望升值空间,只图个课间歇息,平添一番古今赏析的情趣。有一搭无一搭,时日一长,却也相熟了一些行内友人,所选项类亦不固定,是老的就话稠。彼此散
二、光明的呼唤——读巴金的《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明的呼唤——读巴金的《灯》(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巴金文学创作的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一条无声的河流 |
第一节 巴金序跋的写作概况 |
第二节 巴金序跋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从文体的角度深化巴金序跋研究 |
第一章 巴金序跋的文体功能 |
第一节 说明以引导阅读 |
第二节 诠释与自我诠释 |
第三节 回应误读与辩污 |
第二章 巴金序跋的文本形态 |
第一节 多彩的文体样式 |
第二节 作家心灵的镜子 |
第三章 巴金序跋的深层结构 |
第一节 鲜明的对话意识 |
第二节 隐含读者的确认 |
第三节 作者与读者的互动 |
第四节 共时言说与历时言说 |
余论 独具个性的艺术创造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巴金三四十年代散文的三重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自然空间中的想象 |
1.1 大海 |
1.1.1“广阔性”的想象 |
1.1.2“超越性”的安宁 |
1.1.3“现实性”的回归 |
1.2 月夜 |
1.2.1 孤独的失败 |
1.2.2 冷静的清醒 |
1.2.3 光明的追求 |
2 社会空间中的追忆 |
2.1 家宅:对生长空间的如实描绘 |
2.1.1 草地、书房:追忆童年快乐 |
2.1.2 马房、仆人房:揭示家庭黑暗 |
2.2 城乡:对行进空间的情景再现 |
2.2.1 轮船、酒楼:对城市现代文明的批判 |
2.2.2 集会、河道: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肯定 |
2.3 废墟、防空洞:对战争空间的愤怒谴责 |
2.3.1 废墟、防空洞:对于侵略者的声讨 |
2.3.2 田野、乡间:对于生命的赞美 |
3 心理空间中的隐喻 |
3.1 梦:内在空间的情绪释放 |
3.1.1 穿越时空的荒诞之梦 |
3.1.2 超越现实的希望之梦 |
3.2 意识流:心里活动的自由表达 |
3.3 独语:独处一室的自我表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论《家》的认知接受及其所反映之社会思想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第一章 启蒙主义视角下的《家》(1931—1949) |
第一节 《家》的创作及传播 |
第二节 反抗不合理制度 |
小结 |
第二章 阶级论视角下的《家》(1950—1976) |
第一节 高家的阶级定性 |
第二节 《家》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
第三节 反革命的“大毒草” |
小结 |
第三章 多元视角下的《家》(1977—现今) |
第一节 人性论中的爱与善 |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下的“家”与“国” |
第三节 传统与反传统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灯》文本解读和适用教案确定的见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现有研究资料整合下的《灯》文本解读 |
2.1 作者与文本简介 |
2.1.1 作者简介 |
2.1.2 《灯》写作背景 |
2.1.3 《灯》写作目的 |
2.2 文本解读 |
2.2.1 《灯》的主题及象征意义 |
2.2.2 独特的艺术特色 |
2.2.3 灯类别 |
2.2.4 文体 |
第3章 现行各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灯》的编状分析 |
3.1 《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历史 |
3.2 现在《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情况 |
3.3 《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收录状况出现历史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巴金《灯》适用教案的评析与确定 |
4.1 教案知识絮言 |
4.2 关于网上《灯》教案的(举例)评析 |
4.2.1 《灯》教案 1 |
4.2.2 《灯》教案 2 |
4.2.3 《灯》教案 3 |
4.2.4 《灯》教案 4 |
4.2.5 《灯》教案 5 |
4.3 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应注意点 |
4.3.1 教学目标 |
4.3.2 教学活动(或教学过程) |
4.4 《灯》适用教案的确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巴金小说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 选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巴金小说的话语场景 |
第一节 叙述语的转变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对话的类型及其意蕴 |
第三节 独语的方式及其功能 |
第二章 巴金小说的时空形式 |
第一节 时间形式 |
第二节 空间形式 |
第三节 时空意识的衍变 |
第三章 巴金小说的叙事样态 |
第一节 思索的小说 |
第二节 重复叙事 |
第三节 心理化叙事 |
第四节 小说叙事与文化心理 |
第四章 巴金小说的结构方式 |
第一节 结构方式分类 |
第二节 动因诠释 |
第五章 巴金小说的交流情境 |
第一节 作者意识 |
第二节 读者意识 |
结语小说形式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论巴金四十年代小说的悲剧特征 ——以“人间三部曲”为中心来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巴金小说:从革命英雄悲剧到小人物悲剧 |
2.1 四十年代文学的整体转向 |
2.2 从“革命英雄”到“小人物”的创作探索 |
2.3 悲剧时代的平民史诗 |
3 “人间三部曲”的悲剧:面向小人物的叹息 |
3.1 悲剧根源:“忍受中所受的痛苦” |
3.2 悲剧价值:“这儿是伤痕,这儿是血,你们看!” |
3.3 悲剧尺度:“活着的死人” |
3.4 悲剧效果的心理距离:“让你看见血淋淋的现实生活” |
4 “人间三部曲”:斩不断的传统文化脐带和悲剧书写 |
4.1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肯定 |
4.2 汪文宣:“作揖-无抵抗主义”的悲剧典型 |
4.3 悲剧冲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人生的美” |
4.4 悲剧结局:“对光明的呼唤”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9)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巴金的意义 |
一、巴金意义的释放 |
二、巴金的意义作为学术话题 |
三、赞誉与贬抑之争 |
四、巴金: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历史 |
第一章 《随想录》研究反思 |
一、《随想录》的发表与结集 |
二、《随想录》研究的意义 |
三、《随想录》研究反思 |
四、《随想录》研究方法论 |
第二章 作为五四回响的《随想录》 |
一、自我:一个“五四式”意识形态神话 |
二、早年巴金:按照文本生活 |
三、《随想录》:回到自我具体性 |
四、重塑新的抽象自我 |
五、卢梭与托尔斯泰:晚年巴金的目标自我 |
第三章 《随想录》与现代性话语实践 |
一、知识分子与现代性 |
二、巴金的革命现代性话语 |
三、从历史理性到常识理性 |
四、道德追求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
五、稳健的文化姿态 |
第四章 作为文艺论的《随想录》 |
一、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谈艺录” |
二、在“去政治化”的文学思潮中 |
三、“非文学”的文学观 |
第五章 《随想录》与新启蒙——《随想录》效应研究之 |
一、新时期的新启蒙 |
二、《随想录》的言说策略 |
三、《随想录》的十七年叙述 |
四、摆脱“精神奴役的创伤” |
五、与新时期思想史同步 |
第六章 《随想录》意义的延伸——《随想录》效应研究之 |
一、巴金的后《随想录》写作 |
二、《随想录》的自我经典化 |
三、《大公报》的言论环境与《随想录》的传播 |
四、《随想录》的读者接受 |
结语:续“巴金的意义” |
一、面对后现代语境 |
二、重建民族的伦理想像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光明的呼唤——读巴金的《灯》(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2]巴金文学创作的序跋研究[D]. 徐燕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巴金三四十年代散文的三重空间[D]. 董洁.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4]论《家》的认知接受及其所反映之社会思想变迁[D]. 许海洋. 海南师范大学, 2016(03)
- [5]《灯》文本解读和适用教案确定的见解[D]. 王孟姣.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7]巴金小说形式研究[D]. 田悦芳. 南开大学, 2013(07)
- [8]论巴金四十年代小说的悲剧特征 ——以“人间三部曲”为中心来考察[D]. 刘华彬. 重庆师范大学, 2013(S2)
- [9]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 ——巴金《随想录》及其效应研究[D]. 胡景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05)
- [10]寻找黛莉[J]. 赵瑜. 中国作家, 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