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实践活动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杨静[2](2021)在《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旧工业建筑被拆除,大拆大建带来严重的工业文明的破坏、城市文化的断层和资源的浪费,工业建筑的转型迫在眉睫。而此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战略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需要在城市中寻找更多的空间载体。2016年国务院部署了加大扶持并鼓励将闲置厂房、仓库等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和双创基地的发展战略。该政策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提供了契机。旧工业建筑改造和众创空间在哪些方面契合,面向众创空间转型的旧工业建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这些都是本文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旧工业建筑改造与众创空间的适应性,为旧工业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众创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也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导则。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对众创空间的空间特征、结合模式、功能组成进行了解析,对旧工业建筑的空间类型、空间结构、改造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区位资源、空间尺度、结构类型三个方面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众创空间的可行性。综合多种因素,选取4个典型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众创空间案例,进行SD法的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案例调研的数据进行分组分析,研究在不同改造方式下,人们对空间使用的心理感受评价的差异。再运用因子进行数据的分析、筛选,抽取,提取最能影响使用心理感受的三个影响因子,将提取的三个因子命名为外部空间环境因子、内部空间因子和室内物理环境因子,最终从这三个层面提出适应性改造策略。本章最后包头糖厂为改造项目,结合包头糖厂现存的问题和周边人群的使用需求,运用外部空间环境、内部空间和室内物理空间三个方面策略对包头糖厂进行适应性改造。
王智洋[3](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姚柳[4](2021)在《拉脱维亚初级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以斯密尔提恩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课堂管理被认为是汉语课堂上除教学内容外影响课堂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最重要原因。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笔者通过在拉脱维亚的汉语教学中发现,当地汉语课堂上因课堂管理影响教学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文以斯密尔提恩中学为例,对拉脱维亚初级汉语课堂管理情况进行了相应调查和分析,以期促进当地的汉语课堂管理以及汉语教学发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拉脱维亚整体的汉语课堂管理现状进行数据和情况收集,并对中小学初级汉语课堂进行重点了解,而后结合自身教学情况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教学等四个方面对拉脱维亚汉语课堂管理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从历史文化、拉脱维亚语言政策以及中拉两国关系等方面进行特殊性的原因分析。而后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教师、学生、规则、环境和跨文化五个课堂管理要素出发,选取了教师教学中部分较为典型的课堂管理问题进行了案例分析,根据拉脱维亚课堂管理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接着从汉语教师、汉语教学点、培养高校及国家汉办四个方面,结合相关理论与教学经验,对拉脱维亚汉语课堂管理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一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对学生的认识,增加各方合作与互助;二是希望教学点能够为汉语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汉语的氛围,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汉语教学的当地化;三是完善国内对于汉语教师的培养,增设课堂管理课程,加强各方资源联系和共享,共同促进行业发展;四是推进国别化汉语教学管理建设,完善汉语教师的岗前岗中培训以及岗位工作的交接。
曹斌华[5](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黄璐[6](2021)在《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PBL作为教学的一种模式,目前已经在各学科广泛应用。本文研究运用PBL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访谈法发现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的认识不到位、活动过程的不完整、活动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根据对问题的分析,得到将PBL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启发。接着,探讨该模式对此活动的适用性,从理论基础、活动目标、活动要素、活动程序、评价标准五个活动要素进行具体阐述,提出“活动准备—情境创设、发现问题—组建小组、确定分工—探究问题、制定方案—进行实践、得出成果—解决问题、汇报成果—评价反思、总结深化”七个活动步骤。其次,设计出“自制乐器”和“初中生近视率及成因调查研究”两个活动案例。最后,案例在部分班级实施后学生的活动兴趣、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知识的运用能力等明显增强。该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融入到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为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思路。
唐珊珊[7](2021)在《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项目式教学顺应时代要求,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上有一定优势。本文就项目式教学应用于初中物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首先通过搜集资料阅读文献,了解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结合物理学科特点,界定出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概念,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其次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流程,以及项目式教学融入初中物理传统教学的三种方式,为后续项目式教学案例设计提供了必需的理论导引。第二部分现状调查。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当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对项目式教学的实施持有较积极态度,为后续实施项目式教学提供实践基础。第三部分项目式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以项目式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设计并实施三个教学案例,其一是“成品制作类”项目——“自制传统杆秤”,以项目任务承载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二以《噪声及其控制》教学为例,在传统课堂增加项目活动;其三是取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下项目——“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学生在课下以常见的家用电器完成生动有趣的教学任务,增加学习兴趣同时锻炼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大多数学生对项目式教学模式是比较认可的,且项目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如项目实施环节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把控和学生自评互评的有效落实等问题,还需继续研究和改进,才能将项目式教学更好的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苏晓彤[9](2020)在《“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参与式”教学法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想法,设计学生喜爱的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解开疑问,并养成爱思考、和同学合作的好习惯。将“参与式”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及观察法,对“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文一共四章,绪论是通过对“参与式”教学法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参与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并分析其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目的是了解若教师在课前、课上和课后设计“参与式”活动,学生参与程度是否强烈,是否有参与课堂的意识。并对学校物理教师的公开课课堂活动进行了总结,感受到教师会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进行授课。第三章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初中物理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学生参与实验的方式,设计课前(讲解知识点之前)、课上(讲解知识点之时)和课后(讲解知识点之后)的“参与式”教学活动,实验中所需物品在生活中容易获得,且学生容易操作。第四章提出“参与式”教学法教学建议。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及展望。
夏宝群[10](2020)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满足社会的需求所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科目,所以应该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应与时俱进。STEAM理念旨在通过综合利用五种学科的实际情况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光在物理课堂上进行培养是不够的,物理课外活动恰好是最好的课程延伸载体,其目的也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本研究将STEAM理念与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纳入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教学中,以此指导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过程中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来研究或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利用文献分析法对STEAM理念和课外活动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尝试将STEAM理念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并选择课外合作学习小组作为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课外活动的实施途径;二是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明确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课外活动的现状,为接下来设计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做准备;第三,选择的两个适合开展物理课外活动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讨论其教学步骤,并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最后,根据教学的实践情况,对教学实践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将STEAM理念运用于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教学中,符合物理课程的实际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根据课程的性质,将物理课外活动作为实施的一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通过调查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现状,可以了解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更喜欢以STEAM活动的形式开展物理课程,学生对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持积极态度,可以认为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并进行实践。(3)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得出,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总之对提升中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作用。但在研究中仍然存在不足,例如,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各类教学资源的要求很高,并且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物理实践活动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实践活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的兴起 |
1.1.3 众创模式的迅速发展 |
1.1.4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良好前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3 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旧工业建筑改造理论与研究 |
2.1.1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理论 |
2.1.2 旧工业建筑建筑分类及特征 |
2.1.3 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分析 |
2.2 众创空间相关理论与研究 |
2.2.1 众创空间特征 |
2.2.2 众创空间结合模式 |
2.2.3 众创空间功能组成 |
2.3 旧工业建筑与众创空间的适应性分析 |
2.3.1 区位资源相近 |
2.3.2 空间尺度匹配 |
2.3.3 建筑结构可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众创空间的案例调研与分析 |
3.1 调研方法和案例的选择 |
3.1.1 调研方法的选择 |
3.1.2 调研案例的选择 |
3.2 SD法案例调查的内容 |
3.2.1 北京朗园ideapod众创空间 |
3.2.2 北京77 文创园梦想加众创空间 |
3.2.3 北京东四共享际优客工场 |
3.2.4 上海威海路wework联合办公 |
3.3 使用人群分析和SD法问卷调查设计 |
3.3.1 使用人群类型和行为特征 |
3.3.2 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 |
3.3.3 SD法案例调查表的设计 |
3.4 SD法案例调查数据分析 |
3.4.1 调研案例数据分析 |
3.4.2 不同分组的数据分析 |
3.5 调研数据因子分析 |
3.5.1 因子分析 |
3.5.2 因子轴轴取 |
3.6 适应性改造要素的提取及相关问题总结 |
3.6.1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要素 |
3.6.2 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要素 |
3.6.3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要素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 |
4.1 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原则 |
4.1.1 建筑原真性原则 |
4.1.2 建筑新旧共生原则 |
4.1.3 开放共享原则 |
4.1.4 空间弹性可变的原则 |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 |
4.2.1 交通空间的共享 |
4.2.2 外部形态的优化 |
4.2.3 工业景观的重塑 |
4.3 建筑内部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
4.3.1 空间重构方式 |
4.3.2 空间组织形式 |
4.3.3 功能性空间设计 |
4.3.4 弹性可变空间的设计 |
4.4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设计策略 |
4.4.1 采光通风 |
4.4.2 色彩材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众创空间的包头糖厂适应性改造实践 |
5.1 项目概况与解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区位交通 |
5.1.3 周边人群需求调研 |
5.2 项目定位 |
5.2.1 园区整体规划 |
5.2.2 单体建筑现状及问题 |
5.3 适应性改造设计 |
5.3.1 外部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 |
5.3.2 内部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
5.3.3 室内物理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 |
5.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片索引 |
附录B 表格索引 |
附录C 公众需求的众创空间设计问卷调查 |
附录D 面向众创空间改造的旧工业建筑.使用满意度评价 |
附录E 包头市糖厂改造意向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
一、审美与怀旧 |
二、休闲与娱乐 |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
四、遁世逃避 |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拉脱维亚初级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以斯密尔提恩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 |
1.3.3 关于汉语课堂管理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课堂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课堂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
2.1.1 课堂管理的概念 |
2.1.2 课堂管理的内容 |
2.2 课堂管理的目的与作用 |
2.3 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
2.3.1 建构性原则 |
2.3.2 综合性原则 |
2.3.3 国际性原则 |
2.3.4 创新性原则 |
第三章 拉脱维亚初级汉语课堂管理基本情况 |
3.1 拉脱维亚的汉语课堂现状 |
3.1.1 拉脱维亚的汉语课堂基本情况 |
3.1.2 以师生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问题调查 |
3.1.3 以规则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问题调查 |
3.1.4 以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问题调查 |
3.1.5 以跨文化为主要影响因素的问题调查 |
3.2 拉脱维亚中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的特殊性 |
3.2.1 教师层面 |
3.2.2 学生层面 |
3.2.3 管理层面 |
3.2.4 教学层面 |
3.3 .拉脱维亚中小学汉语课堂管理特殊性原因探析 |
3.3.1 拉脱维亚的历史文化 |
3.3.2 拉脱维亚的语言政策 |
3.3.3 中国与拉脱维亚的关系 |
第四章 初级汉语课堂管理的相关案例分析 |
4.1 以教师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案例分析 |
4.1.1 教师情绪管理 |
4.1.2 教学内容管理 |
4.1.3 教学方法管理 |
4.1.4 师生关系管理 |
4.2 以学生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案例分析 |
4.2.1 学生积极行为管理 |
4.2.2 学生消极行为管理 |
4.2.3 学生群体自我管理 |
4.3 以规则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案例分析 |
4.4 以环境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案例分析 |
4.4.1 物理环境管理 |
4.4.2 管理环境管理 |
4.4.3 文化环境管理 |
4.5 以跨文化为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案例分析 |
4.5.1 敏感话题管理 |
4.5.2 语言交流管理 |
第五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思考与建议 |
5.1 对汉语教师的建议 |
5.1.1 强化自身专业素养与技能 |
5.1.2 深化对学习者的认识 |
5.1.3 寻求合作与帮助 |
5.2 对教学点的建议 |
5.2.1 为汉语教师提供本土教学观摩机会 |
5.2.2 为汉语课提供基本教学物理环境 |
5.2.3 营造重视汉语的心理氛围 |
5.3 对培养高校的建议 |
5.3.1 完善汉教专业师资培养 |
5.3.2 增设课堂管理相关课程 |
5.3.3 加强各方联系促进资源共享 |
5.4 对国家汉办的建议 |
5.4.1 完善汉语教师的培训与岗位工作交接 |
5.4.2 推动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
5.4.3 重视汉语教学的当地化建设及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拉脱维亚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管理问卷调查 |
附录二 拉脱维亚汉语教师志愿者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综述 |
1.4.2 PBL教学模式的研究概述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合作学习理论 |
2.1.2 情境学习理论 |
2.1.3 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
2.2.2 PBL教学模式 |
第三章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概述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工具 |
3.2 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1 指标体系 |
3.2.2 问卷的结构 |
3.3 学生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 |
3.3.1 样本的基本信息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3.4 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
3.5 教师访谈分析 |
3.5.1 对活动认识存在不足 |
3.5.2 缺乏活动理论的指导 |
3.5.3 对活动过程缺少关注 |
3.5.4 活动评价体系仍不完善 |
3.5.5 缺乏活动开发的能力 |
3.5.6 活动资源不足 |
3.5.7 学生分组合作效果不佳 |
3.6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4.1 PBL教学模式对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适用性 |
4.1.1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 |
4.1.2 题材源于真实生活情境 |
4.1.3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 |
4.1.4 有利于跨学科学习 |
4.2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展 |
4.2.1 活动目标 |
4.2.2 活动要素 |
4.2.3 活动程序 |
4.2.4 评价标准 |
第五章 PBL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设计与实践 |
5.1 实践目的 |
5.2 活动案例设计 |
5.3 实践条件 |
5.4 “自制乐器”实践活动过程 |
5.5 实践结果分析 |
5.5.1 活动评价量表结果统计及分析 |
5.5.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5.6 实践效果 |
5.6.1 活动的积极性提高 |
5.6.2 合作能力提升 |
5.6.3 创新意识增强 |
5.6.4 知识的运用能力加强 |
5.6.5 探究的自主性有待加强 |
5.6.6 思维水平有待提升 |
5.6.7 交流表达能力不足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项目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2.1 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2.1.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1.3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2.1.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2.2 项目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
2.2.1 项目 |
2.2.2 项目式教学 |
2.2.3 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
第三章 项目式教学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探讨 |
3.1 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
3.1.1 主题真实原则 |
3.1.2 项目可行原则 |
3.1.3 选题趣味原则 |
3.1.4 教师指导原则 |
3.1.5 持续探究原则 |
3.2 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的教学流程 |
3.2.1 项目主题确定 |
3.2.2 项目任务计划 |
3.2.3 项目活动实施 |
3.2.4 项目成果评价 |
3.3 项目式教学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种方式 |
3.3.1 以产品制作承载知识学习 |
3.3.2 根据教学内容、增加项目活动 |
3.3.3 取材“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课下项目 |
第四章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 |
4.1 调查目的 |
4.2 教师访谈 |
4.3 学生问卷调查 |
4.4 调查结果总结 |
第五章 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
5.1 产品制作类项目:自制传统杆秤 |
5.1.1 项目背景及流程设计 |
5.1.2 项目活动实施 |
5.1.3 项目活动反思 |
5.2 传统教学结合项目活动的案例 |
5.2.1 教学背景及流程设计 |
5.2.2 教学过程 |
5.2.3 教学设计反思 |
5.3 综合实践活动类项目: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
5.3.1 项目背景及流程设计 |
5.3.2 项目活动实施 |
5.3.3 项目活动反思 |
5.4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5.4.1 教学实践调查 |
5.4.2 实践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理论方面 |
6.1.2 实践方面 |
6.2 反思与展望 |
6.2.1 反思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的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行动研究法 |
4.观察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参与式”教学法相关概念 |
1.参与 |
2.“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
3.“参与式”教学法的特征 |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
4.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
二、初中物理“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对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的设计 |
4.调查实施 |
5.初中学生物理课堂参与情况调查与结论 |
(二)对教师课堂情况的分析 |
1.物理教师公开课课堂活动分析 |
2.实习学校物理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 |
三、初中物理“参与式”教学案例的设计 |
(一)设计原则 |
1.主体性原则 |
2.启发性原则 |
3.多样性原则 |
4.联系生活性原则 |
(二)设计程序 |
(三)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案例 |
1.课前活动案例 |
2.课上活动案例 |
3.课后活动案例 |
四、“参与式”教学法教学建议 |
(一)提高教师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识 |
1.物理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
2.物理教师要合理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 |
3.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
(二)培养学生参与“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
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
2.培养学生的参与习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需要 |
1.1.2 未来教育对教师职业素质发展的需要 |
1.1.3 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2 小结 |
第三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STEAM理念 |
3.1.2 课外活动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做中学”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
3.2.2 智能多元理论 |
3.2.3 建构主义理论 |
3.2.4 项目学习理论(PBL) |
第四章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设计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对象 |
4.2 问卷设计 |
4.3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4.3.1 问卷信度分析 |
4.3.2 问卷效度分析 |
4.4 调查结果 |
4.4.1 问卷结果统计 |
4.4.2 问卷结果分析 |
4.5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案例的设计及实践 |
5.1 案例设计分析 |
5.1.1 案例设计原则 |
5.2 案例实践分析 |
5.2.1 实践目的 |
5.2.2 实践原则 |
5.2.3 实践方法 |
5.2.4 实践过程 |
5.3 案例设计及实践 |
5.3.1 案例一---《测量重力加速度》 |
5.3.2 案例二---《制作弹簧测力计》 |
5.4 实践结果评价 |
5.4.1 实践情况分析 |
5.4.2 实践成绩分析 |
5.5 案例实践的结论及反思 |
5.5.1 实践结论 |
5.5.2 实践反思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建议与展望 |
6.2.1 建议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现状分析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四、物理实践活动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面向众创空间的旧工业建筑适应性改造策略研究 ——以包头糖厂设计为例[D]. 杨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3]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4]拉脱维亚初级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以斯密尔提恩中学为例[D]. 姚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 黄璐. 延安大学, 2021(11)
- [7]初中物理项目式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应用[D]. 唐珊珊. 延安大学, 2021(1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苏晓彤. 鞍山师范学院, 2020(12)
- [10]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D]. 夏宝群.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