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新途经(论文文献综述)
陈健[1](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李闽[2](2020)在《上海市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上海市松江区采用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畜牧业和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经。松江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内上海市西南部,位于黄浦江中上游。松江区总面积为604.64km2,占上海市总面积的9.5%,其中陆地面积为87.9%,水域面积为12.1%。松江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域,四季分明,
李卓[3](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以往粗放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难以继续。为了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目标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1]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就此正式全面推开,引起了各级政府、规划学界和大型城投类企业的高度关注。在浙江经验的推广下,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推进城乡一体,促进产城融合的创新举措和实验区。2018年初西安被正式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构建大西安都市圈的条件和机遇都成熟的情况下,西安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实现突破发展。而特色小镇有效促进产业集聚、资源整合、文化传承、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特性为西安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理念、新方法。西安以新型城镇化的任务目标为导向,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试图通过创建一批特色小镇为先导区和抓手,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加强主城区与城市边缘区域内组团、新城、小城镇、乡村间的互动联系,增加城镇化与产业的多元结合方式,形成协作互补的产业链关系,实现西安地区整体产业资源整合、文化承袭传承、产城产业融合、城乡相互协调发展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西安地区空间发展和产业布局情况,掌握西安的发展背景,明确了西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是加快城乡区域空间整体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分布情况和建设动态的汇总研究,归纳出西安特色小镇的创建特点和现状问题,借鉴国内特色小镇创建的成功经验,探索西安地区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促进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特色小镇创建模式。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地区同类型城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原智远[4](2017)在《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促进区域均衡、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城市群尺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当前学者们针对各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对城市群土地利用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的深入探讨。本研究转换思路,跳出各城市群发展局限,从经典理论中寻找新的视角。田园城市理论是经典的规划理论,是城市群发展思路的起源,提出一百多年来在学术研究与城市规划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本研究即以田园城市理论为基础,基于对其可借鉴性的判断和城市群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群空间模型——田园城市群模型,作为城市群发展优化共性特征的集合,并以其为目标探究我国当前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的内涵与模式。为此开展了以下研究:(1)从理论本身、学术影响和实践经验三方面系统梳理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群的主要特征,从体系结构、空间单元与城乡关系三个视角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借鉴性进行了评价;(2)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转换,分别从功能空间、空间单元和城市群体系对地域功能在城市群中的构成、配置与演化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与归纳,并提出了空间单元对功能承载的边际效应递减、城市群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功能配置等新视角,支撑对城市群尺度地域功能演化的理解;(3)基于经典理论与地域功能演化机制,提出了田园城市群的空间模型,从构建原则与目标、空间要素构成、结构体系等方面描述了其主要特征,能够作为我国城市群优化的目标导向;(4)以田园城市群为目标,根据其在空间单元竞争力、地域功能和土地利用之间的交互机制,提出了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内涵体系与实现模式,并对核心参数的获取与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分别在微观与中观尺度进行了案例研究。本研究提出的田园城市群模型是对经典理论的重新挖掘,也是对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新视角与新思路的积极尝试。对城市群尺度地域功能演化机制、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内涵体系与优化模式等的探讨均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群的内在机制,对我国的城市群发展优化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王贵明[5](2008)在《产业生态问题初探 ——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与环境的冲突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解决环境污染的传统方法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环保技术末端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废物,甚至又产生新的污染;政府管制也不能解决日益膨胀的产业活动所引发的环境危机。实质上,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及制度缺陷等问题所造成的结果,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叠加的表现。但是,以产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产业经济学在产业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化综合研究;对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等缺乏梳理,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结构。本论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把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分别从产业生态与产业组织、产业生态与产业结构、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产业生态与产业政策制度法律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索产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环境问题不是产业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通过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制度上的变革,可以使经济与环境同时得到改善。在产业组织上,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偏重于竞争与垄断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产业活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也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资源稀缺问题;产业生态要求把传统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到以物质能源循环利用为目标的产业共生组织,实现产业生态化集群。在产业结构方面,过去的研究偏重于产业之间的比例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却忽视了经济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产业生态要求关注产业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性,通过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经济系统方面,产业系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被忽略造成系统反馈功能缺失或弱化,对环境攫取而缺乏正强化反馈机制,环境负债自然资本减少,甚至丧失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有机联系,完善产业系统对环境生产的强化反馈。产业生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环境法规从末端治理转变到污染预防和产品控制,从污染物废弃物处理扩展到材料选择、制造技术、产品设计、消费模式等各个环节,为此需要健全相应的产业政策、产业制度和法律,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生态体系。本文还对产业生态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适当的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是实现产业生态的驱动力量。其中,企业最基本的利润需要和竞争性是产业共生组织的内在动力,政府管制和制度约束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环境友好的外在动力,社会公众与绿色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制衡力量,学术团体、研究机构等中间组织对产业生态起着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把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了产业经济学内涵;(2)建立产业生态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制度的内在联系,系统分析经济与环境冲突的根源,探索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方式。
隆宗佐[6](2008)在《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土地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是城市社会经济的物质基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是指城市土地在不同部门、行业、企业、项目和使用者之间的高效配置和高效使用,它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重大问题。“高效”具有两层含义。第一,指“高效能”,在经济上可以理解为“高效益”,体现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主要方面。第二,指“高效率”,在本文可以理解为城市土地使用的高频率。研究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问题,不但要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效率本身,更要研究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效率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为此,本文以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借助西方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金融学的有关理论,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运用定量与定性、归纳与演绎、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长沙市的实际情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前言,主要论述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和主要研究创新。第二大部分是理论研究,由第一至第六章组成,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与城市土地产权、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优化、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优化、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与城市用地扩张控制、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途径与评价、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政府调控。其中,在第五章第二节,提出了由房地产、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共同发起成立政府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按标准购买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发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等促进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观点、新见解。在第五章第五节,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中的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揭示了特定城市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上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总体特征,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政策,发挥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比较优势,及为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评估和定量研究,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大部分是第七章,对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这一大部分的研究,揭示了长沙市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特征、优势与不足,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园区经济等一系列符合长沙市实际情况的政策建议,对促进长沙市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第四大部分是结语。
张明[7](2012)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旅游产业强烈的关联效应和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多样性使二者的衔接成为了可能。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亦或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看待旅游业发展,无论是对乡村旅游还是对新农村建设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既有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又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方案的优选。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三级系统与新农村建设三级系统,试图透过其子系统的关联探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及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以求为我国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的理论支撑。阐述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概要,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乡村旅游发展系统与新农村建设系统分析。构建乡村旅游发展系统和新农村建设系统,并分别根据旅游地理学及文化地理学的观点,下分若干子系统。第四部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关联和互动机制。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待新农村建设,阐述乡村旅游发展各子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城乡互动、建设新农村的角度看待旅游业发展,阐述新农村建设各子系统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然后进一步通过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二者关联发展的动力机制。第五部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在理清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联互动的基础上,以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为例,重点探讨二者的协调发展问题。第六部分: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尚存问题,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郭娟[8](2018)在《基于网络DEA方法的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效率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民航运输已成为旅客运输和货邮运输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方式。民航航线是民航运输生产的生命线,是民航运输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高速增长的民航运输市场导致中国民航航线运输量持续增加、航线网络结构更加完善、航线网络布局趋于均衡。但由于不同航线面临不同的运输市场、竞争对手和运营环境,可将其视为不同的“战略业务单元”,以“依线制宜”的方式,由民航相关管理者分别进行管理与监控。因此,如何评价分析中国民航航线运营效率值得研究。而沿海地区是中国民航运输最发达的地区,有关该地区航线效率的研究,对于发掘航线运营问题,促进中国民航运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60条民航航线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时期网络DEA方法,对2011-2015年期间的航线总体效率、生产子过程效率和服务子过程效率进行评价,并对两子过程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在总结和评述民航相关效率和民航航线效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提炼研究创新点。然后,简要阐述效率理论和评价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将网络DEA方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其次,将航线运营分为生产子过程和服务子过程,并分析沿海地区民航航线现状;再次,采用多时期网络DEA方法,从总效率和两子过程效率两方面,对沿海地区160条民航航线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然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从市场规模和行业行为角度,对两子过程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最后,针对上述的研究结果,提出改善航线效率的经营措施和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整体来看,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总体效率较低,生产子过程效率较高,服务子过程效率较低,且总体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服务子过程效率低下;具体来看,造成各航线效率高低的原因不同,大致可分为生产子过程表现型、两子过程表现型和服务子过程表现型。是否存在高铁并行、机场运营和航线距离是影响航线生产子过程效率的主要因素;航线两端总人口数、高铁并行、航线距离和航线载运比率是影响航线服务子过程的主要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提升航线效率的经营措施和保障措施两部分为主线,从不同视角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黎以高,李光辉[9](1992)在《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新途经》文中研究说明 目前的国情只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尤其在田少人多的南方。那么,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呢?笔者从玉林地区北流县的粮食生产和平南丹竹区域的农村商品生产的实践得到了启示,他们通过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形式,运用科技、利益的启动功能,引导千家万户在维持承包耕地的前提下联合在一起,形成松散而有组织的规模经营,取得了显着的规模经济效益。
陆蕙琪[10](2011)在《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可分为农村面源污染及农村点源污染两大类,具体包括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农药的不规范使用、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过度开发、秸秆处理方式不到位、农用塑料膜残留、农村生活废弃物收集不全面及工业企业排污等七个方面。政府作为农村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及保护者,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方面却缺少有效的治理手段。嘉兴市南湖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农村面源污染中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一直是南湖区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而畜禽养殖又以生猪养殖占比最多,污染最重。本文选取了嘉兴市南湖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即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为研究的重点,首先介绍了南湖区目前的养殖现状、规模分布以及已经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包括集约化发展、出台财政政策、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推行生态治理等;其次分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部门间协同机制不完善、产业规划不合理、环境执法监管不力、公众参与环保机制不完善等;进而分析了问题的五大原因;最后借鉴中外学术界已有的若干观点,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五大方面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政策体系、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政府业绩考核体系以及发挥好环保职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就嘉兴市南湖区的实际来讲,将以完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政策体系为主,探索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二、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新途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新途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代谢理论 |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
(二) 物质代谢理论 |
(三) 产业代谢理论 |
二、物质平衡理论 |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
(三) 质量平衡方法 |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
三、物质循环理论 |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
(三) 循环经济理念 |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
(一) 产业分类 |
(二) 绿色产业分类 |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二) 因地制宜 |
(三) 系统集成 |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 诊断指标体系 |
(三) 诊断指标 |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
(二) 引入补链企业 |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
(一) 珠三角的概况 |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二) 控制人口数量 |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
(七) 实行环境外交 |
二、调整产业结构 |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
致谢 |
(2)上海市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式简介 |
2 技术流程 |
3 适用范围 |
4 取得成效 |
5 基本经验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小镇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小镇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
2.1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2.1.1 空间分布特征 |
2.1.2 建设发展现状 |
2.2 特色小镇建设形式探索 |
2.2.1 特色小镇类型划分 |
2.2.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探索 |
2.2.3 江苏省特色小镇建设探索 |
2.3 建设发展成就与问题 |
2.3.1 空间发展方面 |
2.3.2 产业发展方面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地区产业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 |
3.1 西安地区空间发展概况 |
3.1.1 西安市域空间发展概况 |
3.1.2 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3.2 西安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3.2.1 西安地区产业空间发展概况 |
3.2.2 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3.3 西安地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现状 |
3.3.1 西安地区特色小镇空间分布 |
3.3.2 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特点 |
3.3.3 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创建实例 |
3.4 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借鉴 |
4.1 创新创业型特色小镇的“浙江经验” |
4.1.1 区位选择 |
4.1.2 产业定位 |
4.1.3 创新产业空间发展模式 |
4.1.4 空间设计以融合、低碳、共享为理念,突出创意与创新 |
4.1.5 积极吸引青年科技研发人员和年轻创业者聚集 |
4.2 “文化+”型特色小镇的“江苏经验”——以“文化+旅游+养生”无锡耿湾(拈花湾)禅意小镇为例 |
4.2.1 文化定位 |
4.2.2 用地规划 |
4.2.3 功能定位规划 |
4.2.4 特色空间规划 |
4.2.5 非遗文化活动的保留与发展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建设策略探索 |
5.1 区域协同发展策略 |
5.1.1 动态协调中心城区与特色小镇间的规模与职能关系 |
5.1.2 依托版块经济现状,以特色小镇为抓手加快推进“产城融合” |
5.2 城市边缘区用地整合策略 |
5.2.1 道路用地方面 |
5.2.2 居住用地 |
5.2.3 产业用地 |
5.2.4 设施用地 |
5.3 空间发展策略 |
5.3.1 以多元目标为导向的规划思维创新 |
5.3.2 以产业为导向强调“跨界、融合、共享”的规划理念创新 |
5.3.3 以创新创业型特色小镇引领产业园升级的规划策略 |
5.4 文化特色营造策略 |
5.4.1 文化定位规划 |
5.4.2 用地规划 |
5.4.3 特色空间规划 |
5.4.4 非遗文化活动的保留与发展规划 |
5.5 可持续发展策略 |
5.5.1 环境优先保障特色小镇新生态建设 |
5.5.2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低碳环保理念的实施策略 |
5.5.3 政策创新与机制建设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全国第一、二批特色小镇名单 |
附表二:2017年西安市第一批特色小镇概况 |
附表三:西安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汇总(2018年2月) |
(4)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群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
1.5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田园城市的理论体系 |
2.1 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土地利用 |
2.1.1 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
2.1.2 田园城市理论的土地利用特征 |
2.2 田园城市理论的学术发展 |
2.2.1 城市的形态:紧凑还是分散 |
2.2.2 单元与功能:分割还是混合 |
2.2.3 蔓延与增长:遏制还是疏解 |
2.2.4 其他研究视角 |
2.3 田园城市理论的实践经验 |
2.3.1 田园城市协会及其最初的试验 |
2.3.2 英国的新城运动 |
2.3.3 遍布世界的田园郊区 |
2.3.4 实践继承的转移与调整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研判:借鉴性分析与特征判断 |
3.1 对田园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借鉴性 |
3.1.1 我国城市群中的结构特征 |
3.1.2 田园城市理论的思路及评价 |
3.1.3 对田园城市群结构的基本判断 |
3.2 对田园城市群空间单元的借鉴性 |
3.2.1 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空间单元 |
3.2.2 田园城市的思路及评价 |
3.2.3 田园城市群空间单元的基本判断 |
3.3 对田园城市群中城乡关系的借鉴性 |
3.3.1 我国城市群中的城乡关系 |
3.3.2 田园城市理论的思路及评价 |
3.3.3 田园城市群城乡关系的基本判断 |
3.4 其他视角 |
3.5 本章小结 |
4 机制解构:地域功能的演化与尺度转换 |
4.1 功能视角的提出 |
4.1.1 功能视角提出的依据 |
4.1.2 空间功能的分类与性质 |
4.1.3 功能在空间的组合形式 |
4.2 空间单元及其功能演化机制 |
4.2.1 空间单元的内涵与功能特征 |
4.2.2 空间单元的功能构成 |
4.2.3 空间单元的功能演化 |
4.3 城市群体系的功能演化机制 |
4.3.1 城市群的功能结构 |
4.3.2 从空间单元到体系结构 |
4.3.3 城市群的演化过程 |
4.3.4 城市群内的功能配置 |
4.4 本章小结 |
5 目标愿景:田园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5.1 基本原则与目标 |
5.1.1 田园城市群的基本原则 |
5.1.2 田园城市群的基本目标 |
5.2 基本判断的实现机理 |
5.3 田园城市群的构成要素 |
5.3.1 空间单元 |
5.3.2 联系空间 |
5.3.3 生态基质 |
5.4 田园城市群的结构体系 |
5.4.1 等级结构体系 |
5.4.2 空间结构体系 |
5.4.3 时间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6 优化机制: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路径 |
6.1 土地利用对空间单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6.1.1 空间单元的竞争力 |
6.1.2 竞争力中功能的作用机制 |
6.1.3 功能对土地的利用方式 |
6.1.4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心性 |
6.2 基于田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目标 |
6.3 土地利用优化机制 |
6.3.1 城市群尺度土地利用优化内涵 |
6.3.2 基于田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机制 |
6.4 关键参数的获取 |
6.4.1 竞争力的测算与权重确定 |
6.4.2 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参数 |
6.5 本章小结 |
7 优化案例: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
7.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
7.2 竞争力的测度 |
7.2.1 竞争力测算模型的构建思路 |
7.2.2 测算对象与数据来源 |
7.2.3 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
7.2.4 模型的拟合、评价与修正 |
7.2.5 测算结果 |
7.3 微观尺度土地利用优化——以天津市市辖区为例 |
7.3.1 基于单元功能完整性的土地利用优化 |
7.3.2 基于主导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 |
7.3.3 小结 |
7.4 中观尺度土地利用优化——以第二层级单元为例 |
7.4.1 优化目标的确定 |
7.4.2 各单元的土地中心性 |
7.4.3 层内均衡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 |
7.4.4 小结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产业生态问题初探 ——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4 内容安排 |
2 产业生态内涵及其经济理论基础 |
2.1 产业生态内涵 |
2.2 产业生态经济理论基础 |
2.3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
2.4 产业生态与产业经济关系 |
3 产业组织与产业生态问题 |
3.1 产业组织问题与挑战 |
3.2 产业生态集群与共生组织的形成 |
3.3 自组织机制—产业共生形成的内在动力 |
3.4 产业共生组织模式及其外在驱动因素 |
4 产业结构与产业生态问题 |
4.1 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 |
4.2 产业经济贡献率与环境贡献率比较 |
4.3 产业生态模式探讨 |
5 产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耦合 |
5.1 生态系统与产业经济系统分析 |
5.2 投入产出模型与产业关联分析 |
5.3 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耦合 |
6 产业生态动力机制与产业生态制度 |
6.1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分析 |
6.2 产业生态形成的动力机制 |
6.3 产业生态政策与法规 |
7 产业生态理论应用与实践 |
7.1 西江产业带产业生态研究 |
7.2 沧江生态工业园建设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人类文明的环境代价 |
附录二:经济与环境的冲突-库兹涅兹环境曲线分析 |
附录三: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西方生态危机根源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二、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国外研究述评 |
(一) 关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主要理论研究 |
(二) 关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基本模式的研究 |
(三) 关于城市土地开发中土地补偿金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控制城市地价的土地政策研究 |
(五)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和地租理论 |
(六) 国外其他有关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研究 |
三、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国内研究述评 |
(一) 关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与集约利用内涵的研究 |
(二) 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效率的研究 |
(三) 关于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利用途径的研究 |
(四) 关于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定量研究 |
(五) 关于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及主要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三) 主要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与城市土地产权 |
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 |
(一) 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分类 |
(二)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 |
二、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产权理论 |
(一) 城市土地所有权 |
(二) 城市土地产权 |
三、我国城市土地产权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 |
第二章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优化 |
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 |
(一)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方式 |
(二)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 |
二、我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 |
(一) 我国城市土地供给机制的重大变化 |
(二) 我国目前的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及特征 |
三、我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主要原因分析 |
四、我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机制优化 |
(一) 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供地模式 |
(二) 垄断一级市场的供给 |
第三章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优化 |
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现状 |
二、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变化 |
三、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优化 |
四、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
(一)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解决途径与方法 |
第四章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与城市用地扩张控制 |
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与城市用地的适度规模 |
二、城市用地不断扩张的趋势要求高效利用城市土地 |
(一) 城市用地扩张的趋势 |
(二) 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原因 |
(三) 近期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主要特点 |
三、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可以缓解耕地资源稀缺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矛盾 |
四、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必须遏制“圈地热” |
(一) “圈地热”的沿革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 |
(二) “圈地热”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三) 遏制“圈地热”的对策 |
五、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必须控制耕地大量非农化 |
(一) 耕地非农化的现状 |
(二) 耕地非农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三) 耕地非农化的原因剖析 |
(四) 控制耕地非农化的途径与方法 |
第五章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途径与评价 |
一、城市土地开发与再开发 |
二、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新路径: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 |
(一) 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
(二) 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 |
(三) 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运作特征及其主要环节构成 |
(四) 我国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战略构想 |
(五) 我国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
三、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标准 |
四、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 |
(一)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二)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定量评价 |
五、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聚类分析 |
(一) 聚类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我国33个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状况聚类分析 |
(三)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状况聚类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政府调控 |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理论依据 |
二、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政府干预 |
(一) 城市土地市场失灵 |
(二)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政府干预 |
三、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政府调控 |
(一)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调控机制与模式 |
(二)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调控重心 |
四、我国政府调控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我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政府调控政策建议 |
(一) 建立健全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 |
(二) 完善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具体管理机制 |
(三) 健全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体系 |
(四) 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挖掘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潜力 |
第七章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实证研究 |
一、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求优化分析 |
(一)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供给分析 |
(二)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需求分析 |
二、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结构优化分析 |
三、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空间扩张及适度控制 |
(一) 长沙市旧城变迁、拆迁及改造 |
(二) 长沙市城市土地总面积扩张 |
(三) 长沙市城市用地的空间扩张趋势及其适度控制 |
四、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途径、业绩与评价 |
(一) 长沙市城市土地市场建设及土地税收状况 |
(二)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重要因子分析 |
(三)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 |
五、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主要原因分析 |
六、长沙市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政策建议 |
(一) 继续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 |
(二) 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
(三) 大力优化城市用地布局 |
(四) 适度扩大城市规模 |
(五) 逐步转变土地供给机制 |
(六)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园区经济 |
结语 |
一、结论 |
二、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 |
1.3.2 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现状 |
1.3.3 有关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的研究现状 |
1.3.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系统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 乡村旅游发展系统与新农村建设系统 |
3.1 乡村旅游发展系统 |
3.1.1 乡村旅游客源地系统 |
3.1.2 乡村旅游通道系统 |
3.1.3 乡村旅游目的地系统 |
3.2 新农村建设系统 |
3.2.1 新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系统 |
3.2.2 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系统 |
3.2.3 新农村制度文化建设系统 |
4.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系统关联和动力机制 |
4.1 乡村旅游发展系统与新农村建设系统的核心关联 |
4.2 乡村旅游发展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系统的影响 |
4.2.1 乡村旅游客源地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系统的影响 |
4.2.2 乡村旅游通道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系统的影响 |
4.2.3 乡村旅游目的地系统对新农村建设系统的影响 |
4.3 新农村建设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影响 |
4.3.1 新农村物质文化建设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影响 |
4.3.2 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影响 |
4.3.3 新农村制度文化建设系统对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影响 |
4.4 乡村旅游发展系统与新农村建设系统的互动机制 |
4.4.1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时空耦合是二者互动的物质基础 |
4.4.2 内驱力和外推力的作用叠加是二者关联发展的动力机制 |
5.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措施——以钟祥市彭墩村为例 |
5.1 研究区概况及例证依据 |
5.1.1 彭墩村概况 |
5.1.2 研究区例证依据 |
5.2 彭墩村乡村旅游发展系统与新农村建设系统 |
5.2.1 彭墩村乡村旅游发展系统 |
5.2.2 彭墩村新农村建设系统 |
5.3 彭墩村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一体化发展 |
5.3.1 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 |
5.3.2 深挖内涵,突出资源优势 |
5.3.3 统一规划,实施整体布局 |
5.3.4 产业联姻,调整内部结构 |
5.3.5 政策导向,发挥政府作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6.3 课题研究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网络DEA方法的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民航相关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2 民航航线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效率理论与评价方法选择 |
2.1 效率理论及常用方法 |
2.1.1 效率的内涵 |
2.1.2 效率评价常用方法 |
2.2 民航航线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
2.2.1 传统DEA方法 |
2.2.2 网络DEA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运营过程及发展现状 |
3.1 中国民航运输的概念及主体 |
3.1.1 中国民航运输的概念 |
3.1.2 中国民航运输的主体 |
3.2 中国民航航线的概念及运营过程构成 |
3.2.1 中国民航航线的概念 |
3.2.2 中国民航航线运营过程构成 |
3.3 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效率分析 |
4.1 网络DEA方法概述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3 效率分析 |
4.3.1 总效率分析 |
4.3.2 各子过程效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概述 |
5.2 影响因素选择 |
5.2.1 市场规模 |
5.2.2 行业行为 |
5.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生产子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5.4.2 服务子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相关对策建议 |
6.1 提升效率的经营措施 |
6.1.1 提升生产子过程效率的经营措施 |
6.1.2 提升服务子过程效率的经营措施 |
6.2 提升效率的保障措施 |
6.2.1 政府视角 |
6.2.2 行业视角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 |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
二、公共物品理论的演化 |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
一、外部性的涵义、分类和特点 |
二、外部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三节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启示 |
一、公共部门的作用 |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三章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
第一节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
一、农村面源污染 |
二、农村点源污染 |
第二节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
第四章 嘉兴市南湖区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一节 生猪养殖现状、规模分布 |
第二节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措施 |
一、集约化发展 |
二、财政政策扶持 |
三、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
四、推行生态治理 |
第三节 面临的困境 |
一、产业规划不合理 |
二、部门间协同机制不完善 |
三、环境执法监管不力 |
四、公众参与环保机制不完善 |
第四节 问题的成因 |
一、长效管理缺乏环境政策支持 |
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
三、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指标欠科学 |
四、政府部门管理体制不协调 |
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不足 |
第五章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构建实现长效管理的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
一、财政补贴扶持 |
二、税收调节 |
三、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推行排污权交易 |
四、推动环保科技创新 |
五、建立完善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
第二节 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
第三节 科学制定政府业绩考核体系 |
第四节 充分发挥环保职能 |
第五节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新途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2]上海市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J]. 李闽. 今日养猪业, 2020(06)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安地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D]. 李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4]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原智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5]产业生态问题初探 ——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新领域[D]. 王贵明. 暨南大学, 2008(03)
- [6]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 隆宗佐.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互动与一体化发展研究[D]. 张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8]基于网络DEA方法的中国沿海地区民航航线效率评价研究[D]. 郭娟. 福州大学, 2018(03)
- [9]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新途经[J]. 黎以高,李光辉. 农村金融研究, 1992(01)
- [10]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D]. 陆蕙琪.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1)